標籤:

慧律法師《藥師本願經講記》21

 

《藥師本願經講記》21

 

太虛大師講述

 

慧律法師講解

 

[己三 贊伴顯主]

【於其國中,有二菩薩摩訶薩:一名日光遍照,二名月光遍照。是彼無量無數菩薩眾之上首,次補佛處,悉能持彼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正法寶藏。】

【於其國中,】在東方琉璃世界凈土當中,【有二菩薩摩訶薩:】一佛二菩薩,這是十方三世一切佛的定律,【一名日光遍照,二名月光遍照。是彼無量無數菩薩眾之上首,次補佛處,】補佛處就是等覺菩薩。【悉能持彼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正法寶藏。】正法寶藏是指真正的法。正法亦可稱為白法,黑白的白,亦可稱為凈,清凈的凈,亦可稱為妙,奧妙的妙。凡是合於佛法的正理之法都稱為正法。所以我們常常聽到白法、凈法、妙法、正法,這些說的都是同一個。

[主、即藥師,]琉璃光如來。[伴、乃輔弼]輔弼就是幫助。[左右之日、月二菩薩。藥師功德,不可思議,故贊其伴,]名師出高徒,藥師琉璃光如來那麼偉大,站在旁邊的那二尊菩薩當然也很偉大。[以顯其主。]

[梵語「剎多羅」此言「國」,或言「土」,或言世界。但經中言國土世界,亦異亦同:如經中言摩竭提國、]有的人講摩揭陀國,或者稱為摩訶陀國、默竭提國。這是佛當時在世十六大國之一。摩竭提國就是佛當時在世十六個大國的其中之一,位於今天的南比哈爾地方,以華氏城佛陀伽耶為其中心。有去印度的人當然知道這個地名,不知道的人依然不知道,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說了也是不知道,因為不曾到過印度。印度的地理我們只知道有一個加爾各答、加德滿都...等等這些大首都,然後印度接近尼泊爾等等,或者是孟買,孟買是印度的第二大城,西邊的第二大城。印度差不多台灣的幾百倍大,很大的一個國度,人口差不多八億到九億人口,印度。摩竭提國,[迦毗羅國等,]佛陀出世的地方。釋迦族的國土後來被滅亡了,整個釋迦族被滅掉了。[則與今世所言之國家相等。若言藥師佛國、極樂國土等,即與世界相類。]類就是比擬,相比擬、相類似。若言藥師佛國,極樂國土等,即與世界相比。[此言於其國中,即指藥師佛國。日光、月光,皆系正報莊嚴。前第一願云:「願我來世得阿褥多羅三藐三菩提時,自身光明,熾然照耀無量無數無邊世界」至「令一切有情,如我無異」,是則其土佛及眾生,皆已如琉璃,光明熾然,內外明徹;日月之光,如螢火耳,何足比耶?]說日月之光如螢火蟲一般。[又如空居天]空居天意思是指居住於空中之天。譬如欲界的六天裡面的夜摩天、兜率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及色界諸天,相對於此,四天王天、忉利天都是在須彌山……一個在須彌頂,一個在半山腰,這個統統叫地居天。空居天是對地居天所說的,也就是四天王天、忉利天,這個叫做地居天,地居天,腳上還要踩雲層,履地而行。但是那個地不是我們現在所講的地,他那個是共業所感的地,是微細的四大所構成的,就像雲、霧……等等。空居天就是什麼都沒有了,虛空飛行自在,空居天。所以空居天是對地居天所說的。這個我們稍微了解一下。空居天[以上自身有光,]天人有光。[即不須日月。則日月之光,於今日吾人所居黑暗無光之地球照之則可,於琉璃世界則何須此耶?蓋琉璃前曾喻之如蔚藍清空,此蔚藍清空,固晶瑩明潔,然若加之以日月光,則更顯其清且明矣。故日月之名,乃依此土而立喻,顯此二菩薩為彼眾中之上首,位居等覺,次補佛處。如此界之文殊、彌勒,極樂之觀音、勢至,皆如眾星中之日月也。又日光補藥師之後,月光補日光之後;亦猶彌陀、觀音、勢至之相繼。]

[正法寶藏者,諸佛之心印,眾生之慧命,修行之途轍,]途轍就是途徑,前人走過的路。前人的車子壓過的路叫做轍,所謂的跡,本跡的跡。跡就是走過的足跡。[非位居等覺之大士,焉能勝此傳持不失之任?由信受藥師之正法寶藏而得理解,由理解而實行,由實行前取證,方可謂之悉能受持。又正法住世,如佛日麗天,燃智慧炬,摧邪見幢,為無量功德法財所聚集之處,故曰寶藏。由有信解行證之人,方可傳持流通,否則散失隱沒,佛種不發。故藥師之教化,即由是二菩薩之流傳得以行世也。是二菩薩之功德如是,則其佛之功德更可顯知矣。]

[丁三 勸信願生彼]

【「是故曼殊室利!諸有信心善男子、善女人,應當願生,彼佛世界」。】

[既明彼佛依正莊嚴功德,故勸有情,發願求生。比丘、沙彌、優婆塞,皆得名善男子;比丘尼、沙彌尼、式叉摩那、]式叉摩那,我們比較少聽過,式叉摩那叫做學戒女。學戒女,她持六法然後學比丘尼戒,然後二年測試過,沒有懷孕,就可以剃度出家,持六戒。式叉摩那在我們中國已經沒有了,佛在世的時候有。式叉摩那那二年,其實不是二年,是二個雨季,就是今年的雨季到明年的雨季,第二個雨季就算是二年。簡單講就是三百六十六天,一年是三百六十五天,所以其實是隔一年的第一天就算。一年是三百六十五天,但是二個雨季就可以,二個雨季就是三百六十六天,三百六十六天就可以驗孕。為什麼要設式叉摩那呢?本來佛在世是沒有這樣子,一開始還沒有制這個戒律,因為佛慈悲,讓比丘尼能夠剃度徒弟度眾生,比丘尼就剃度六根不俱全的,跛腳的、流鼻涕無法處理的,然後懷孕的……統統度,一開始統統都度這一些,後來佛就一一處理。結果一度進來,不知道她已經懷孕了,就在僧團生活。結果肚子一天天的大,結果比丘尼出去托缽的時候,式叉摩那出去托缽的時候,那時候沒有式叉摩那,(是懷孕的)沙彌尼出去托缽,結果人家一直毀謗:唉呀,你看這個沙彌尼肚子大了,僧團裡面不知道在搞什麼?整個托缽,其實她不是,她是在還沒有出家以前,就已經懷孕了。所以佛陀更加的制一條戒律:凡所有女眾必須經過二個雨季的測試,肚子裡面有沒有孩子。有的人會說謊,有懷孕說沒懷孕,你又不能問她:你月事有沒有來?又不能問她這些。當時二千多年前醫藥都不發達,他們不會算什麼月亮、幾號,月亮的周期性怎麼樣子,他們不會算這個,對不對?印度的人早熟十二歲就來了,就來拜佛了,所以式叉摩那那是後來才制定的。在中國來講的話,已經沒有這個了,就是沙彌尼直接就是受比丘尼戒。所以式叉摩那最重要的其實也不是驗孕的工作,就是你有沒有懷孕,最重要的是要你學比丘尼的戒法。比丘尼的戒法有三百四十八條戒律,希望你在二年之內能學好,所以才能夠近趨於比丘尼戒。從中國大陸到台灣來已經沒有了,泰國我也去過,泰國也沒有式叉摩那,他們只有八關齋戒女,她們都是持八關齋戒,都披白衣。當然在斯里蘭卡就有,斯里蘭卡他們那個比丘尼一樣,就是披我們這個袈裟,不相信你去看看。所以式叉摩那那在我們今天來講雖然是沒有實行了,但是我們一個學佛的人應該要了解它的來龍去脈,二個雨季驗式叉摩那,第一個驗身,第二個驗你的心。[優婆夷,皆得名善女人。此之七眾弟子,若具信心,皆得往生琉璃世界。蓋佛法如寶藏,非信手莫能入;信為道源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若信自心量同法界,十方佛土唯心所現,《維摩詰經》所謂:「眾生心凈,故國土凈;]這是佛國品第一裡面所講的。[眾生心垢,故國土垢。」]簡單講我們娑婆世界,除非我們是菩薩示現的,所以就是因為我們不清凈心,才感應到這個世界來。所以來到這個世界,莫怨天、莫尤人。[則是心是佛,是心作佛;發願修行,求生不離自心之藥師琉璃世界,何難之有?又、此經明佛果功德,勸信求生,亦如《彌陀》等經之勸發願往生。複次、由修持故,感藥師之加被,得現生之受用,則如真言密咒所明利益。故前言此經之通凈、通密,信非虛也。]

[上明此經體相文竟。]

[丙二 明機益 分二]

[丁一 藥師加被益 分二]

[戊一 聞名利益]

[己一 滅罪益]

[庚一 滅貪吝罪得能施益]

【爾時、世尊,復告曼殊室刊(利)童子言:「曼殊室利!有諸眾生,不識善惡,惟懷貪吝,不知布施及施果報,愚痴無智,闕於信根,多聚財寶,勤加守護。見乞者來,其心不喜,設不獲已而行施時,如割身肉,深生痛惜。復有無量堅貪有情,積集資財,於其自身尚不受用,何況能與父母、妻子、奴婢作使,及來乞者?彼諸有情,從此命終生餓鬼界,或傍生趣。由昔人間曾得暫聞藥師琉璃光如來名故,今在惡趣,暫得憶念彼如來名,即於念時從彼處沒,還生人中;得宿命念,畏惡趣苦,不樂欲樂,好行惠施,讚歎施者,一切所有悉無貪惜,漸次尚能以頭目手足血肉身分施來求者,況余財物?」】

【爾時、世尊,復告曼殊室利童子言:】這個童子就是法王子,童子就是純、清凈的意思,表法的。不是文殊師利這個孩子,那就糟糕了,那個和原意大不相同。【「曼殊室利!有諸眾生,不識善惡,惟懷貪恡,】貪和恡lìn 意思不一樣,這個要寫一下,作一些筆記:貪是戀求他物,戀,貪戀的戀,戀愛的戀。不是自己的但是想要佔有它。恡和吝嗇的吝一樣,就是慳惜己物,慳貪、吝惜自己的東西。【不知布施,及施果報,愚痴無智,闕於信根,】闕和缺陷的缺一樣,我們常常寫的缺字就是這個。闕於信根,這個人缺少什麼?缺考,今天缺考多少,是不是?多少人,報名五十人缺考十人,那個缺字。闕於信根,【多聚財寶,】錢財上一直很節儉,【勤加守護。見乞者來,其心不喜,】很不高興,不舒服,【設不獲已,】假使很不得已。因為古文的翻譯,我覺得這個翻譯的並不是很恰到好處。設不獲已,這實在是看不懂,怎麼會設不獲已?設是假設沒有錯,不獲已,假設沒有得到,卻不是這個意思,剛好顛倒。假設很不得已,在沒有辦法不得不布施的時候,所以應該這樣講,假設不得已非布施不行,【而行施時,如割身肉,】這樣意思才知道,以前的翻譯太簡單了,否則我們真的會搞不懂。假設很不得已,不得不行布施的時候,這一布施糟糕了,如割身肉,就像割自己身上的肉,【深生痛惜。】有,有這種人。世間這種人很多,財產很多。從前有一個老員外,我看過一個公案,他去城外辦事,老員外很富有,他在途中剛好下雨,加上視線不好,剛好有兩個人抬著轎子,這個方向和去我家是順路,他說:你們讓我跟一下。抬轎子的說:好,你跟沒有關係。這個老員外很高興,心想今天賺到了,省了很多錢。就深加痛惜,算很節儉,走、走、走,奇怪!怎麼和去我家的方向都一模一樣,結果到達的時候,下轎的是他的兒子,他兒子坐轎子,他父親從後面拚命的追,亦即算他父親節儉的錢由他兒子來花,結果下轎子的是他的兒子。有這個公案,對不對?所以最近有人開玩笑,說:師公,你不知道我沿著公車站跟著公車跑,我到這裡省了十元。我說:傻瓜,你這樣哪算省錢,你要跟著計程車跑,一上車就省了五十元。你跟著公車跑這樣比較慢,才十元而已;你要跟著計程車跑,一上車就五十元,這樣比較便宜省得比較多,所以有的人該用的他不肯用。深生痛惜。【復有無量慳貪有情,積集資財,於其自身,尚不受用,】用於他自身都拿不出來,用於他自身,因為他慳貪節儉慣了,節儉得不管如何錢都拿不出來。【何況能與父母、妻子、奴婢作使,】就是使喚、差遣的人,就是我們所講的傭人。怎麼能夠給他那些奴婢或者是傭人去使用呢?【及來乞者?】他自己花一毛錢都很心痛了,怎麼可能給他的父母、妻子,或者是奴才、女婢或者是傭人,甚至乞丐來乞討更不用說了。【彼諸有情,從此命終,】因為一直執著金錢,放不下,【生餓鬼界,】所以說餓鬼界有這個因,《菩薩本緣經》,菩薩本緣,因緣的緣,《菩薩本緣經》裡面這麼說:若見乞者,面目顰蹙,就是我們所說的皺眉頭,我們如果見到人家來乞討,就會皺眉頭,慳貪,拿不出來。當知是人是開餓鬼們(門),這個人就是開餓鬼門,意思是說將來會墮入餓鬼道。現在的人都利用人家的慈悲心來騙錢,騙到最後,不曉得到底哪一個是真的,哪一個是假的,出家人也是一樣。有一個站在高速公路旁邊,以前舉辦放生,我去菜市場,那時候沒有講堂,舉辦放生時曾經去菜市場,他穿著一件海青,理了個光頭,結果他忘了把皮鞋換掉,他不知道出家人不穿皮鞋,拿著一個缽,那個又不是缽,其實是碗公,碗公就是碗的阿公叫做碗公,比較大,就站在那裡,我一看就知道這是假的。你過去問:敢問上下?他就搞不懂了。敢問上下?上面海青下面穿皮鞋,他就搞不懂。說:請問你上人是誰?說:上人?我上面的人?樓上住的林太太。也搞不清楚的。說:請問貴寶剎在哪裡?寶剎?他連聽都沒聽說過,所以一問立刻就露出馬腳。就是回答得出來的,也不一定是真的,因為他聽了我的錄音帶,以後他就懂得回答了。有人打電話來問慧律法師,說:慧律法師,敢問上下是什麼意思?請問上人又是什麼意思?敢問貴寶剎在哪裡又是什麼意思?師父我不懂。我說:嘿、嘿,不告訴,你有問題。搞不好學會這一套,他到外面去乞討。你騙不了我,我不告訴你。搞不好是真的,有的人來皈依,利用慧律法師的皈依證書,去騙錢,真的。要不然就利用我們這裡的收據,去騙人家的錢。這個有人反映,他盜用三寶、偽造三寶罪很重。生餓鬼界,不是每個人來都施捨給他,有的是真的,有的是假的。【或傍生趣。】傍生就是畜生。【由昔人間,曾得暫聞藥師琉璃光如來名故,今在惡趣,暫得憶念彼如來名,即於念時,從彼處沒,】就是往生了以後,【還生人中;】再來生於人中,【得宿命念,】他就知道他前世,【畏惡趣苦,】深怕墮入惡道,【不樂欲樂,】不喜歡五欲六塵的快樂,叫做不樂。不樂欲樂,第一個樂字念yào,第二個字念lè。不樂欲樂就是不歡喜五欲六塵的快樂。怎麼樣呢?【好行惠施,】很喜歡布施。有的人真的很喜歡布施,來吃一頓飯,他差不多就拿五千元,說:師父,來這裡打擾你。我說:嚇死人了,打擾一餐就拿五千元,你要常常來打擾,要常常來。有的人老是說不聽,也是一直布施,他說:師父,這二萬元,昨晚在這裡睡,給你添個hotel的錢,住hotel也要錢。就這樣住了一個晚上拿二萬元。我就說:你要常來,這是高級大飯店、總統套房。他就是很喜歡布施。我有時候感覺不需要這樣子,吃一餐也用不著拿二萬元,他就是要布施。你不跟他拿不行,你不拿他一直跟你跪,我為了不讓他跪太久,所以我不會拒絕他。真的,有時候師父也是很不得已,我也有我的苦衷,真的,收這個也是有苦衷。拜託他不要拿,他硬要布施,對不對?沒辦法。【讚歎施者;一切所有悉無貪惜,】有,真的有人這樣子,在家居士真的有人這樣子,很肯布施。家裡也不是很有錢,真的。【漸次尚能以頭目手足,血肉身分,施來求者,】漸漸能夠行菩薩道,布施他的頭目手足,譬如說車禍,宣布是植物人,半死亡,他的血,他的肉,譬如說我們的輸血,就是血液,或者割肉來布施,布施來求者,【況余財物?」】這個當然很少,輸血有,你割肉布施做什麼?我不知道要做什麼?目前來講,割肉布施做什麼?對不對?只有割自己的皮膚,來補自己的肉,這樣是有可能的。對不對?其它的人很少聽到,說割肉可以布施的。

[此乃正說分中第二明機益,說明當機眾生所獲之利益,為藥師如來因果功德體上所起之妙用;故明機益之文,亦為此經最要之義。]

[機益文中分二:初、藥師加被益,次、有情持奉益。初中復二,(一)聞名利益,(二)誦咒利益。一中復二,初、滅罪益,次、往生益。初中復四,今第一明滅貪吝得能施也。]貪是想佔有別人,注意聽!吝是不肯施捨自己的東西。這二個字意思是完全不一樣。我們常常把貪吝合起來念,其實這二個意思不一樣。貪是想從別人的身上,獲得到東西;吝是不肯施捨自己的東西,其實這二個意思根本就完全不相同。但是我們把貪吝都合在一起。

[善之與惡,原本一心,]一心就是在一念之間。我們心想,我們若有一碗飯可吃,我們也希望眾生有一碗飯吃,這樣就對了。[眾生之不識善惡,]眾生不了解什麼是善,什麼是惡,[即不識自心;以不識自心,迷心為境,]他不知道境界就是我們的依報,生命的依靠。這是我們業力所牽,業感所引起的一種境界。其實問題是我們這顆心。因此我們把外在的境界,當成是真的拚命的一直追求。[逐物流轉,]逐物流轉,為什麼?物就是境界,隨著境界拚命的一直追求。今天有錢明天……譬如說賭六合彩,有的人賭到傾家蕩產,賭六合彩賭到不分晝夜,不務正業,有的人賭到幾年的積蓄全部賭完。大家樂實在……(師搖頭)所以說眾生單單這個貪戀,因為他認為境界是實在的,他沒有想到今天如果我賭大家樂簽中一億萬元,時間一到也是要死,錢也是要放下,都不會觀照過去、未來、現在,種種流轉的無常法。所以這樣我們就可以很清凈的安住於現在,我無須追求,我也無須賭大家樂,我就很高興、很快樂。吃個便當也快樂,吃一碗面也很快樂,為什麼?心快樂一切問題都解決了,對不對?所以逐物流轉,[惟懷貪吝,正顯迷境逐物也。]就是追求,[例如資生財物,]這個不是服務的務,這是物體的物,物理學的物,這個畫叉。資生財物,是財物不是財務,財務是事務性的東西,是財務組的,那個就是金錢上的管理方面的。現在不是,是財物,資生財物。[不過為維持此五蘊假聚身心,]就是假的身體,[一期之生活而已,逾此即為無用。]像女眾很愛惜頭髮,所以有一部電影他們描寫一個得癌症的人,失去信念的人,頭髮慢慢的掉、慢慢的掉、慢慢的掉,掉光了,她照鏡子看看,以前長得這麼茂盛,結果因為癌症照射鈷六十,照射射線結果頭髮都掉光了,後來一看世間就是如此,世間就是如此,所以沒有一樣是真的。今天我們為了這個頭髮很忙,很忙,我們的頭髮很簡單,(她們)一段時間就燙一次,譬如說三個月、半年燙一次,把它燙得卷卷的,(我們)簡單的梳一梳、梳一梳就行了,這樣就行了,好整理就行了。不要整天像電影明星,有一次電視上有個女歌星出來,那個頭髮像炸彈爆炸一樣,像炸彈開花爆炸一樣。我說眾生就是這樣變來變去,已經無法再變了,所以電視節目你怎麼樣看它都是重複,你怎麼樣看它都是重複,恩恩怨怨、殺殺打打、難分難捨就是這樣子,都是重複。所以說他們不曉得四大假合一期的生活,超過這個了,身體就不是我們的,就死了,所以求一個好死,已經是很不簡單了,不要臨命終插二條管子在那裡,這樣就算很有福報了。老實說臨命終如果不要插管子在那裡苟延殘喘,這樣就算很好了,因為師父去幫人家助念過,插管子、戴氧氣罩,那很凄慘,他從這裡呼吸,鼻子和嘴這樣子,其實管子抽調,心臟都不跳動了,那個助呼器。所以我們人如果到了臨命終這樣子,也不是很好斷氣、死得很痛苦,如果能說死就死,這樣比較痛快,我們這個身體是暫時借我們使用的,使用到這一生結束,就不是我們的了,就腐爛發臭了,對不對?你再貪心世間的一切境界,沒有用。[況資生財物經濟之來源,非少數人力所構成,乃全社會共業所給予者,於維持個己或家庭之生活外,而起無厭追求聚斂積貨,而以自傲為豪富者,其為無智愚人可知。第一、不知布施及施果報]如果你布施將來就有果的報應,善的報應,[之社會經濟的構成。]底下是個句點,[社會經濟原為維持全社會人群生活之幸福,]所以一個國家如果窮就會亂,[倘被少數人聚斂集中,則多數人必失其生活維持之能力,引起勞資之鬥爭,毀滅人生之幸福,此為不布施及不布施必然之果報。究其致此原因,由於第二、]第二一個冒號,(第二:)[愚痴無智,闕於信根,]一個人如果沒有智慧,他的生命就是殘障,因為他心靈沒有智慧,他走不出真正的路線,一個人沒有智慧,就等於一個人走入黑暗,沒有光明的引導,所以一個真正健康的人,要身健康,還要心靈的健康。心靈的健康就是智慧的判斷,真的與佛相應的慈、悲、喜、舍、智慧的心,這樣才可以說他是一個健康的人。闕於信根,[於人生價值未有認識之故。蓋吾人之五蘊假聚之身,及維持此生活之資生財物,無非由眾緣所成,決不能離開一切而獨生活於天地間。我既如是,他人亦然,緣緣相涉,無少偏倚,何處有我?何處有人?何處有物?故能了知一切諸法自性皆空。而人生之最有價值者,是在此眾緣中,參透]參透就是體悟,你要能夠體悟[此人生之真相,]要好好的體悟,我們如果沒有聽經聞法,我們如果沒有依法實行,我們無法體悟真正的人生,我們的身體和豬的身體沒有兩樣,豬的身體是肉,我們的身體也是肉,對不對?狗的身體也是骨頭和肉和血,我們的身體也是骨頭和肉和血,都一樣的。我們的長處就是在有智慧,長處就是在有智慧。[方得卓立在人生最高峰之上,]卓立,卓就是高超,[而為隨流把得定之人也。]隨流就是隨緣,隨順因緣。不是隨波逐流沒有主見,而為境界所轉毫無定相。[闕無信根之人,於人生真諦,無尊崇信仰之心,無超絕之智慧,了達人生之真相,起我相、人相、物相。於己所無者,起貪求業,]這個說起來就是全世界人的毛病,自己沒有就貪,偷拿也沒有關係。說起來很慚愧,我們家的生活不是很好,所以小時候曾經偷捉人家的雞,想起來很慚愧,真的,偷捉雞。如果和朋友去撿菜的時候,他都會踢一顆芋頭讓我撿,是他踢的,不是我踢的,我是不敢去偷拿。還有一次到士林撿破銅爛鐵,他說:你個子比較小,你幫我把風。我說:好。他說:如果有人在看,你就出聲。我說:好。他說:我偷了之後再分給你。我說:哦。他人比較高,手比較長,我比較矮,守在外面,偷什麼東西?偷塑膠水管,在人家的倉庫里,都是不要的,都是一小節一小節的,不是做生意在賣的那種好的,塑膠管有粗的也有細的,我對他說:這樣偷拿,好嗎?他說:沒關係,我會一半分你。我說:好,如果要分給我當然好,要不然我就把把風。我就向外面看著,幸好沒人,他就進去偷拿,那些放在倉庫都快爛掉了,放很久灰塵都一大堆了,搞不好那些是垃圾物,也不算偷拿,我想那些可能是人家要丟掉的,我是這樣想。所以老實說生長在貧窮的家庭,心完全沒有貪念,我認為很困難。老實說大家都有,我如果去撿菜,說起來這個也很慚愧,但是慚愧也要講,因為以前不對,我們如果去撿菜的時候,都是去很大的市場,一次都很多,他們進茭白荀的時候,他們的籃子都是用稻草編織的,茭白荀都會伸出一點點,我都往外面看,然後再一直往後退,去碰到那支茭白荀,然後再從後面抽出來,抽出來架在腳底,再看看、再看看,當小偷也很痛苦,你不知道當小偷也很痛苦,實在不輕鬆,很怕被捉去痛打,那是新的茭白荀,人家還沒賣我就抽一支了。如果第二支再掉下來,又從那個洞掉下來是它該死,再靠近,我不會正面偷拿,我不會,我都這樣子,順便教你們,你們可不要學我,學我這樣不好,那是小孩子不懂事,不了解佛法,才會這樣做,既然了解佛法,就算你拿到這裡來,我也不會去動它,意思是說情有可原,幼稚無知,真的,這個真的。說實在的那個時候才幾歲而已,才小學一、二年,那種年齡八歲、九歲也不懂,對不對?所以眾生出世說不貪這個不太可能。那是我們搬到台北,要不然如果我們住在鄉下,我告訴你,更好辦事,我三更半夜一定會去偷挖番薯,要先承認,我一定會去左右鄰居偷挖番薯,根基不好,人小又看不見,趴在番薯藤下誰看得到,就拚命的挖了,要吃西瓜也有,要做什麼都方便,直到長大了解因果,我們內心很懺悔,做不應該做的事情。到了小學三年級以後,就慢慢的懂事了,就知道這個不對的。起貪求業,但是我只是拿一點點而已,沒有關係,也沒有影響那個老闆的財產,不會影響的,那一點點算什麼。所以說這個可以原諒,這是我自己說的(師笑)。起貪求業,[多聚財寶;於己所有者,起鄙吝業,]鄙吝業就是慳貪不舍,[勤加守護,所謂「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只是扒掉身上的一根毛,能夠普度一切天下,利益一切天下的眾生,他偏不要,不為就是不做。[設處於強有力者之下,非行施不可時,亦唯有忍痛割與而已。然財物原為資持生活而產生,世亦有人貌似乞兒,富堪敵國,]他的相貌很難看,看起來似乞丐臉,但是他富可敵國,敵國不是敵人的國,不是這個意思,敵就是等於國庫的富有。富堪敵國意思就是他的富有,堪,能夠,敵國就是平等於國庫,意思就是富有得如國庫一樣。敵可以說是,不是敵人,是等於,就是他的富有能夠等於國庫的財富。[刻薄寡恩,]刻薄,待人刻薄,寡恩就是不講恩情,沒有在報恩的,以前人家對他那麼好,人家對我們這樣好,現在人家遇到困難,這樣的要求我們,結果刻薄無情不感恩,一個人不懂得感恩心,這個人和畜生沒什麼兩樣。[涓滴不漏者,]涓滴就是微小,小水滴叫做涓滴。意思就是一滴不漏,一點都不布施。[不唯失其資生為財之意義;實亦失人之所以為人之平庸意義。]人家說金錢如堆肥,要把錢散播出去才叫做有用,就是金錢如糞土,要把糞土撒出去菜才會成長。如果你把糞土集合起來,愈聚愈臭,金錢如糞便,我們金錢要怎麼樣?要把它布施出去,就像春天有播種,如果你把糞便堆積起來會很臭,但是如果你把糞便拿來澆菜,把它布施出去,菜、樹木、草木都能夠長得很肥碩。所以以前你如果走過菜園,你就會聞到一股大便的味道,澆尿、澆大便,尿也不能澆太多,澆尿會太咸,所以大便和尿要同時,平均一下。所以說積財如糞便,不散播出去,如同糞便的累積惡臭不堪,所以我們身邊如果有錢,要多布施,大量的布施。[此愚痴貪吝之人,生既有害於社會,死固當墮於餓鬼、傍生之道矣!]

[由昔人間下之文,正明滅罪得益。由藥師如來本願功德之力,雖此人貪吝業重,但能暫聞彼佛名號,播入阿賴耶識田中。以佛之願力加持故,賴耶識中之佛種子,得起現行;脫惡趣苦,還生人中,得宿命念。此宿命念,即能引發智慧,了達人生之真相,事物緣起之原理;故能一反前生貪吝之業,好行惠施,乃至不惜身命布施。布施之境造詣乎此,]造詣就是所謂的達到這個境界,一個人包括他外在的金錢,包括他身體這條生命都施捨,一個人布施達到這種情形,[必已達五蘊、十八界、十二處、乃至一切諸法;無實我、無實法,緣生性空之我法二空智。故能舍國城如敝屣,]敝屣就是破舊的鞋子,做國王的人要出家,當然要放下他的國城,放下國城,就是放下國家給別人當皇帝。就像如棄,加一個放棄的棄,如棄敝屣,敝屣就是破舊的鞋子,就像拋棄沒有用的舊的鞋子。[施頭目如棄唾,饒益眾生,凈佛國土。是謂知布施及施果報之得益者,究其發心之動機,及中間維扶之力;皆由藥師如來本願功德,威神加持而致也。]

[庚二 滅毀犯罪得持戒益]

犯到屍羅,犯到正見,就是犯戒或者是犯到正見等等,能夠得到持戒的利益。

【「複次、曼殊室利!若諸有情,雖於如來受諸學處,而破屍羅;有雖不破屍羅而破軌則;有於屍羅、軌則,雖則不壞,然毀正見;有雖不毀正見而棄多聞,於佛所說契經深義不能解了;有雖多聞而增上慢,由增上慢覆蔽心故,自是非他,嫌謗正法,為魔伴黨。如是愚人,自行邪見,復令無量俱胝有情,墮大險坑。此諸有情,應於地獄、傍生、鬼趣流轉無窮。若得聞此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便舍惡行,修諸善法,不墮惡趣;設有不能舍諸惡行、修行善法,墮惡趣者,以彼如來本願威力令其現前,暫聞名號,從彼命終還生人趣,得正見精進,善調意樂,便能舍家趣於非家,如來法中,受持學處無有毀犯,正見多聞,解甚深義,離增上慢,不謗正法,不為魔伴,漸次修行諸菩薩行,速得圓滿」。】

【「複次、曼殊室利!若諸有情,雖於如來受諸學處,】在旁邊寫個:學處就是所學之處。一般是指戒律,戒律就是學處。初學佛者要學戒律。【而破屍羅;】屍羅就是戒律,專指戒律。【有雖不破屍羅,而破軌則;】在旁邊寫:「軌則就是威儀」。威儀,我們一個佛教徒應有的莊嚴相,應有的行、住、坐、卧,行如風、坐如鐘、卧如弓,是不是?立如松等等四大威儀。這些念起來統統有押韻的。打瞌睡呢?看起來像阿公,打瞌睡看起來像阿公,就是沒有精神,破軌則就沒有威儀,不行。【有於屍羅、軌則,】戒律和威儀。【雖則不壞,然毀正見;】更糟糕。如果毀了前面的屍羅,你還有救,破戒還有救,破見完全沒救了。【有雖不毀正見,而棄多聞,】不聽經聞法,說:不必了,留在家裡念佛就好了,聽什麼經?【於佛所說契經深義,不能解了;有雖多聞,而增上慢,】聽了一些佛法,就認為全世界他最會說話,他最有智慧,動不動就:在這個世界上我看沒有人像我這麼會說話,沒有人像我這麼有智慧。這樣子不好。所以要學謙虛一點,不可以這樣講。【由增上慢,】增上慢就是未得謂得、未證謂證,未就是沒有,未得就是沒有得到他說他得到;未證謂證,還沒有證得果位,他說他證得果位叫做增上慢。因為增上慢的我慢,【覆蔽心故,】他就把他的清凈心遮蓋住了,他所說的話就【自是非他,】自己認為就是對,永遠都對;非他就是誹謗別人。在旁邊寫個「見取見」,這個最糟糕。見取見,所有的外道統統犯了一個嚴重的錯誤,叫做見取見。你叫他來聽佛法他絕對不要,如果你說一貫道一點點不好,不行,說他基督教,他們基督教才對,他看到佛祖統統是魔,誹謗,我的神就是真的。我說如果大家都這樣講的話,哪一個是假的呢?對不對?所以說自是非他。【嫌謗正法,為魔伴黨。如是愚人,自行邪見,復令無量俱胝有情,墮大險坑;此諸有情,應於地獄、傍生、鬼趣流轉無窮。若得聞此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便舍惡行,修諸善法,不墮惡趣。設有不能舍諸惡行、修行善法,墮惡趣者;以彼如來本願威力,令其現前,暫聞名號,從彼命終,還生人趣。得正見精進,善調意樂,便能舍家,】在旁邊寫個「舍家就是指世俗家」。【趣於非家;】注意!在旁邊寫「指如來家」,就是出家的意思,佛法家、如來家。便能舍家就是指世俗家,趣於非家,趣就是向,叫做準備出家。趣於非家就是指佛法家。【如來法中,受持學處,無有毀犯,正見多聞,解甚深義,離增上慢,不謗正法,不為魔伴;漸次修行諸菩薩行,速得圓滿。】

[此明犯戒有情,由聞藥師名故,罪除福得;非仗藥師之願力,其得益不能如是神速。有情、乃眾生之異名,人人有命根與愛欲情見而成為人,故曰有情。諸有情通於六凡,今唯指人道而言。如來為比丘制二百餘戒,比丘尼三百餘戒,]跟你們說個正確數目,比丘二百五十條戒律,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條戒律。我們一個佛教徒知道幾條戒律沒有關係,這個沒有關係,但是五篇七聚不能講。比丘二五零,比丘尼三四八。[優婆塞、優婆夷等五戒。七眾弟子各有別解脫戒。]別解脫叫做波羅提木叉,我們常常稱波羅提木叉,就是別解脫。注意!這個別字叫做你持一條戒有一條戒的解脫,譬如說你持不殺生戒,你當然就不會短命報,感冒、頭暈、開刀,這裡病那裡也病。因為你不殺生,對不對?你持不偷盜戒,當然你今生今世的財富,賺錢順利也不會遭小偷,不會遭火災、不會遭水災,(否則)好不容易標了一個會,過沒幾天又被人家騙走了,所以沒有犯偷盜(就得這樣好果報),所以持一條戒有一條的解脫。如果你持不殺生,在家人不殺生,你就不會短命報;持不偷盜,你就不會貧窮報。持不邪淫呢?妻子就不會不貞,對先生就忠誠。所以別解脫戒,持一條戒有一條戒的功德。[凡受戒者,宜各依是為專精修學之處,故曰受諸學處。]

[屍羅梵語,正譯清涼、安穩、安靜、寂滅、四義,傍翻為戒,]戒律能讓我們清涼,戒律能讓我們安穩,戒律能讓我們安靜,律學能讓我們寂滅。[今即指戒。若受戒而不持戒,即非完器,不能貯物,法身慧命,盡為喪失。今諸有情,雖受七眾學處,而不如法受持,則破屍羅矣。]

[復有有情,不破屍羅,而破軌則者,]軌則就是我們所講的威儀。[屍羅持戒,為個人道德之修養,破之猶輕;至於軌則,乃維持公共道德之律條,]

 

 


推薦閱讀:

法師開示《普門品》:怎樣與觀音菩薩感應道交?
上宏下覺法師於2006.7.8日開示(一)
阿彌陀經要解(第14集/文字/mp3)凈空法師 | 儒釋道多元文化講堂
仁炟法師開示:初入佛門的人如何修行
凈空法師講經精華錄:修行

TAG:法師 | 藥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