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要收藏——元海太極重磅奉獻:《元海少兒太極操》教材全文
史前重磅!元海太極傾情奉獻——為復興傳統文化、大力推廣太極,元海太極經反覆研究、最終決定——將《元海少兒太極操》教材全文以公益方式無償奉獻給社會,奉獻給所有熱愛、支持傳統文化的社會人士,也歡迎各方有志之士一起參與、探討!
《元海少兒太極操》
第一章 背景和前言
國家對振興傳統文化高度重視
自黨中央新一屆領導班子施政以來,國家領導和國務院在多個場合、以多種方式彰顯了對振興傳統文化的重視。近日,國家主席習近平更是在公開場合表示對當前中小學教育中傳統文化的缺失感到非常遺憾,認為「去中國化」是很悲哀的,經典應該嵌在學生腦子裡,成為中華民族文化的基因,發出了繼承、發揚傳統文化的鮮明號召。習主席認為,體現一個國家綜合實力最核心的、最高層的還是文化軟實力,這事關一個民族精氣神的凝聚。我們要堅持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還有一個文化自信。而堅持文化自信要從弘揚優秀傳統文化中尋找精、氣、神。
對中小學素質教育的加強已提倡多年,但應試教育的積弊至今仍難以消除。應試教育只關心個人的學習成績,造成了不少學生心理上的壓力和人格上的異化,理想信念、社會責任感淡漠,道德水平和倫理修養欠缺。長此以往,最終導致的是祖國下一代人文素養的缺失,情趣智慧的被扼殺,最終造成中國傳統文化傳承的斷層。回歸教育本質的思想,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早就有系統論述。儒釋道傳統中最基本的理念,是對天地、自然、生命的敬畏。如何回歸教育的本質、以傳統文化彌補應試教育的缺陷,加強人文精神的培養,關乎學生的終身幸福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成為迫在眉睫的大事,容不得絲毫懈怠和拖延!國家相關管理部門也已相繼出台了各政策、通知,鼓勵從中小學階段開始加強對傳統文化的普及。
2013年,國家體育總局武管中心召開了有關會議,局長劉鵬在會議上指出,以改革措施積極促進武術推廣工作。要細化落實武術進學校的教學內容、聯合組織師資培訓、設法提高武術項目傳統學校的數量和質量。積極推動武術健身操在中小學的開展,廣泛開展青少年課外體育活動,促進青少年身心健康,不斷提高青少年身體素質。
文化部領導近期在接受有關媒體專訪時表示,鼓勵在有條件的中小學校增加傳統文化課程,廣泛開展吟誦古典詩詞、學習傳統技藝等優秀傳統文化普及活動,文化部也組織了各種資源實施「傳統文化進校園」活動。教育部也於2014年專門在全國範圍內印發了《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指導綱要》的通知,鼓勵優秀傳統文化進入教材、課堂。
太極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精粹代表
中國武術129個拳種,沒有一個像太極拳這樣在世界上如此普及,太極拳悠久的歷史、豐富的文化內涵,特別是它所帶來的良好健身效果,使得越來越多人——不分民族、文化背景、宗教信仰,喜歡並習練上太極拳。隨著東西方文化交融,就武術推廣而言,會進入一個以太極拳和太極文化為主的時代。
太極拳具有超越其他體育運動的鮮明特點:
1、太極拳是「哲拳」,學拳之前先明理。太極拳以天人合一、萬物皆化的中國傳統哲學太極學說為知識體系,它以自然、柔軔、沉著、安舒為主旨,其理念淵源、基本構想在世界任何拳術、武功、搏擊方法中獨一無二。作為一種「哲拳」,太極拳是世界上所有搏擊運動中最有思想和內涵的。它比一般的武術搏擊、瑜伽健身更多了文化哲理的高度、貼合自然的深度。
2、太極拳是「文拳」,學拳之前先反武。太極拳是禮儀之拳。中華民族是禮儀之幫,太極拳可以說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的這種高尚品德。止戈為武乃武之大道,太極拳絕非將一切訴諸於武力對抗,它講究先禮後兵、以柔克剛,先讓一招然後再以守為攻。又比如對於傳統的「力」的概念及訓練模式的部分否定,對於「體」、「用」關係的辯證詮釋,對於技擊原則的重新定義等,因此,太極拳實質上是一種「文拳」。
3、太極拳是身心雙修的「養拳」。通過人的意念修鍊、呼吸調整,並配合肢體運動的武術實踐方式實現養生健身,它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及人的自我平衡,注重精神和體魄的平衡發展,它「武以養身」,使得技擊與頤養的矛盾消弭於無形,不僅可以讓人外在的身體更有活力,還能讓心靈更加平衡、智慧,這是其他運動很難做到的。太極拳練的主要不是拳腳功夫,而是頭腦中、心靈中的功夫。如果說「以智勝力」恐怕還是說得淺了,最高境界的太極拳,甚至不求發展頭腦中的智,而是「養心」,修養一種聰靈、和諧的人生境界。
國學太極是中小學校弘揚傳統文化的上佳之選
太極拳不是老年人的專利,恰恰相反,它非常適合少年兒童練習,它對正在發育、成長中的少年兒童具有諸多好處:
1、以拳修德、頤養正氣。中國曆來被世人譽為禮儀之邦,根植於中華傳統文化沃土的中華武術,亦歷來講究習武與崇德並重。拳諺云:「未曾學藝先學禮,未曾習武先明德。」作為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太極拳首先要培養孩子尊師重教、知禮守節的寶貴品質。練習太極拳的過程更能培養孩子門的浩然正氣,弘揚新一代的傳統美德。
2、以拳明性、健全人格。練習太極拳講究靜心、沉著、內省,可引導少兒陶冶情操,培養處變不驚的應急能力,還可以潤物無聲、潛移默化的方式柔性改正孩子的任性、急躁等不良習慣,鑄就孩子隨和的性情、儒雅的氣質,更具大家風範。
3、以拳塑身、強身健體。太極拳講究徐沉舒緩、以柔克剛而非大量體耗、過度透支,少年兒童練習不會傷害發育中的身體,而且能強化骨骼,增強身體柔韌性、協調性,顯著提高抵抗力和免疫力。
將國學太極文化與中小學校的體育、德育活動進行有機結合,在中小學普及國學太極文化,不僅能推動廣大師生積极參与全民健身活動、健身修心,也有利於提高師生的生活品質、豐富校園文化的內涵。而且對於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增進與世界各國人民的友好往來,促進世界各國文化的交流與融合都起著積極的促進作用。推廣活動可以採取廣大師生喜聞樂見的方式,將太極文化的思想內涵、功能價值滲透進傳統文化的普及過程,讓太極成為師生健身鍛煉、感受傳統的嶄新生活理念。
創新的、適齡的、易學的元海少兒太極操
元海太極作為深耕太極產業,以傳承、發揚傳統文化為己任的代表性優秀文化團體,志願作為復興傳統、普及國學的開創者,以免費公益的方式協助各中小學校開展國學太極的普及活動。
1、始終遵循「以拳明理,以武修德」的理念,將傳統文化啟蒙和武德教育的熏陶作為重要的主題貫穿始終。
2、採取元海太極針對少年兒童專門創新研發的拳法套路,結合少兒的學習規律,內容以適齡、簡單、實效為特點並結合各學校的反饋不斷改進、提升。
3、元海太極將從培訓北京市海淀區各小學的體育教師開始,逐漸以師帶生、師生互動,進而以點帶面地逐漸擴大少兒太極操的學習範圍。
《元海少兒太極操》教材的設計理念是以太極拳的八勁(八法)為核心(掤、捋、擠、按、采、挒、肘、靠),以其他拳種為輔佐精心編排而成,全套操共計八節,每一節操四個八拍,每一節操中都有太極拳八勁中的一個核心代表動作。
本教材以圖文並茂和多媒體配套的形式全方位地展示給廣大師生,並以活潑、可愛的創新太極卡通形象加強少兒學習的興趣度,教材內容詳實、直觀,方便教師和學生學習、參考。
第二章 指導思想
一、武術德育——以拳明理,由理修德.
中國曆來被世人譽為「禮儀之邦」,根植於中華傳統文化沃土的中華武術,亦歷來講究習武與崇德並重。
拳諺云:「未曾學藝先學禮,未曾習武先明德。」
萇家拳《初學條目》規定:「學拳宜以德行為先。」
永春白鶴拳拳譜中也有「善修其身,善正其心,善慎其行,善守其德」的要求。
武術名家吳圖南在《國術概論》中明確提出,習練國術「當以修德養性為唯一之目的。至於養成勇敢奮鬥團結禦侮之精神,培養雄偉俠烈之風氣,發揚民族固有之技能,創造新中華民族,皆自修德養性之中相演而生。否則。好勇鬥狠,於世無濟,對於國家,非徒無益,而又害之。胡為而提倡哉!故外有健全之體,內具高尚之德。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
八卦名家李子鳴在《綜合內家拳術》一書「練武宗旨」一節中指出:「練武之人,最宜注重道德:為國盡忠,為雙親盡孝。對友要信,對師要恭,見義勇為,當仁不讓,方不愧武術家俠義之本旨也」說明武術界歷來重視武德修養,並將其視為習武的核心。
武學名家孫祿堂在《太極拳學》中指出的:「其氣之隱於內也則為德,其氣之現於外也則為道。」將品德修養與習武練技作為習武者內外兼修,缺一不可的兩個方面。
中國傳統武術中抱拳禮的含義;(圖)
左掌表示德、智、體、美、勞「五育」齊備;屈拇指表示不自大;右掌表示勇武頑強;左掌掩右拳,表示「勇不滋事」、「武不犯禁」;左掌、右拳攏屈,兩臂環抱成圓,表示以武會友,五洲四海,天下人民是一家;左掌為文,右拳為武,表示文武兼備。
太極拳是禮儀之拳。中華民族是禮儀之幫,從不主動欺負別人。太極拳可以說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的這種高尚品德。它的一招一式都是先禮後兵,都先讓一招然後再進攻自衛。
「天下不和乃興兵和之」,止戈為武,此為武之大道。作為中國武術的精華之一,太極拳在某種程度上具有「反武力性質」。比如對於傳統的「力」的概念及訓練模式的部分否定,對於「體」、「用」關係的辯證詮釋,對於技擊原則的重新定文等,因此,太極拳某種程度上是一種「文拳」。
二、傳統文化——太極拳的悠久歷史.
1、太極拳的起源;
現傳各式太極拳,出自陳式太極拳。雖然說法紛紜,但現在多數拳家以「現傳各式太極拳,出自陳式太極拳」之說為本。民國年間的武術史研究者唐豪在實地考察了河南溫縣,並查閱了縣誌和《陳氏家譜》等後,得出結論——追根溯源,太極拳的發祥之地在河南省溫縣陳家溝,陳家溝的陳王廷就是太極拳的創造者。
2、太極拳的流派;
(1)陳式
明末清初,河南溫縣陳家溝的老拳師陳王廷初創太極拳,世代相傳。陳氏14世的陳長興,在祖傳太極拳的基礎上再樹里程碑。他將陳王廷編的一至五路太極拳由博歸約,精鍊歸納,創造性地形成完整套路,成陳式太極拳,又分老架和新架兩種。陳長興之曾孫陳發科(1887~1957年)於1928年去北京傳拳,成為陳式太極拳的中興者並確立了陳式太極拳的主流地位。
(2)楊式
楊露禪,河北永年人,從學於陳家溝陳長興,並與其子楊健侯、其孫楊澄甫等人,在陳式太極拳的基礎上,創編髮展了「楊式太極拳」。
(3)吳式
滿族人全佑,清末河北大興人,初從楊露禪學太極拳大架子,後拜楊露禪次子楊班(1837~1892年)為師學楊氏小架太極拳,以善於柔化著名。經全佑之子吳鑒泉進一步修潤,定型為吳式太極拳。
(4)武式
武禹襄,清末河北永年人,從楊露禪學陳式太極拳。後又從陳青萍學習新架太極拳,又嚴格按《太極拳論》參悟太極拳,於是以練拳心得歸納鍛煉要領為《身法十要》。從而創造了式太極拳,經李亦畬(1832~1892年)進一步完善,最終定型為武式太極拳。
(5)和式
和式太極拳,始創於清末河南溫縣趙堡鎮太極拳名家和兆元,因地域亦被稱為趙堡太極拳。和式太極拳除具有一般太極拳的要點外,在理論、技術技法、強身養生方面都有其獨特之處。和式太極拳特點:處處走圓,自然圓活。
(6)孫式
孫祿堂,清末河北完縣人,擅長形意拳和八卦拳。後又從師郝為真學習武式太極拳,之後參合八卦、形意、太極三家拳術的精義,融合一體而創「孫式太極拳」。
三、運動健身——通過學習太極操強身健體
1、元海少兒太極操的特點:易學、易練、有效(圖)
2、元海少兒太極操的特色:以太極拳八法(八勁)的每一個勁創編每一節操。
3、元海少兒太極操的功能:強身健體、德育雙修(圖)
4、元海少兒太極操的價值:改善神經系統、呼吸系統、強筋壯骨、疏通經絡(圖)
第三章 元海少兒太極操圖解
1、手型:(圖)
1拳:為四指靠攏卷屈,拇指橫於食指及中指的第二節指骨上。
如果以醫病為目的,拳一般宜松握;如果練習剛性發勁的太極拳,則握拳宜時松時緊,發力到達終點的剎那間應將拳急速握緊,隨即迅速鬆開成松握拳狀態。當拳伸出時拳與前臂成直線,不可向外(或向內)扭曲,如向外(或向內)扭曲,會使腕部緊張,妨礙氣血暢通。
2掌:掌有廣狹二義:
廣義的掌是指全手而言,只要手指伸開即稱為掌;狹義的掌就是腕關節以前,
小指底節以後,手的外緣肌肉較多的部分。
太極拳中的掌包括了以上兩種含義。
各式太極拳對掌的要求稍有不同。例如楊氏,武氏,孫氏太極拳的掌以自然舒展為主,手指不要用力並緊或用力張開,上指間可留有小空隙;到功夫較深時,已懂得動作的虛實,在手掌上也應當有所表示;例如,向前伸手,在未伸時,手掌微帶窩形,蓄而不張,這是虛掌;在前伸的過
程中,逐漸減少窩形,這叫做由虛而實;到終點時,窩形變淺或近於消失,微微展指,坐腕(塌腕),掌根微微貫勁前凸,以助前伸之勢,使意勁貫注於指尖,這叫做實掌。將掌收回時,由舒展而復歸於含蓄,仍成微窩形,
這叫做由實而虛。而吳氏太極拳實掌時掌心窩形近
於消失或掌心前凸;陳氏太極拳實掌時,從掌指直至腕部(即縱形方面)似稍挺掌心,從小指和大指(即橫形方面)來講又呈凹形。
掌的動作是整體動作的一部分,所以掌的虛實,應當與整體動作的虛實變換相配合。手應當與腰,腿,腳的完整動作相適應。(圓掌、瓦楞掌、八字掌)
3勾:
鉤有兩種:一種是拇指指尖與食指,小指的指尖相對,然後中指無名指與之靠攏;另一種是五指指尖相對靠攏。這兩種作法均可,不過應該注意五指靠攏需要自然,腕關節放鬆,全手自然下垂。上述三種手型在太極拳中是經常變換的,每當變換時應注意緩慢,不可太快和用力(含剛性發勁者例外),尤其腕關節不可緊張。
2、手法(圖)
推手動作主要有8種:
1掤——分廣義與狹義兩種解釋。狹義解釋就是向上托起的意思,在搭手時,逆著對方之勁承而向上,使對方之勁不得下降就叫做棚;如果用之得法,可將對方掀起。廣義解釋即無論做任何動作,任何手法都含有向上向外及各方向的彈性勁,所以有「出手含棚似圍牆」的說法。
2捋——與對方搭手時,凡對方向我棚或擠時,我則向後下方順勢捋;如果用之得法,可引使對方向前傾倒。
3擠——在搭手時,以手或臂等部分擠貼對對方,使之無法動彈,然後將對方擠
出去。
4按——在搭手過程中,凡迂對方擠向我時,我即用手下按,以破前擠之勢。另外尚有向前按的手法。
5採——以手執對方手腕或肘節往下沉采,抓拽(zhuai)。在搭手時,凡能制著對方,借其身向前傾乘機更使其前仆;善於用采者,不管對方的力怎樣攻來,均可采而化解,然後擇其弱點而攻之。
6挒——就是扭轉的意思,當搭手時,凡是轉移化解對方之力而攻其身者,都叫做挒。在力學上來講,使對方之力分解(統稱分力),再由側方攻之,則能以小力取勝。
7肘——在拳術中用肘力進攻對方即稱為肘。
8靠——凡以肩,背部位用抖,彈,撞,擊等方法進攻對方即為靠。靠必須在接近對方身體,且於最合適的機會時用之。
1沖拳
2推掌(抹眉汯)
3頂肘(迎門肘、穿心肘)
3、步型(圖)
1弓步:
弓腿屈膝,膝蓋不超過腳尖,小腿後突處不超過腳跟,腳尖向前或微向里扣,松腰,垂臀,落胯,負擔大部分體重,後腳虛踏地,膝微屈,腳尖斜向前方或與前腳平行。兩腳的前後距離,一般以前腳跟與後腳尖直量相距一尺許(斜量相距一尺半許)至自己三腳長的距離之間。兩腳橫向距離,一般從10厘米與自己肩寬相等,最底限度也必須兩腳跟前後相對。從穩定平衡的觀點來看,將弓步的前腳的外側與後腳尖(掌)的外側同肩寬。
2馬步:
兩腿左右開立,兩腳尖向前,兩腳平行,不宜形成內,外八字,重心落於兩腿間,兩腳距離與自己肩寬相等至三腳長度之間,膝彎屈至大腿與地面近似平行(或膝彎度稍大),膝蓋微向里扣,膝向前不得超過腳尖,松肩,坐腰,落胯,頭頂與會陰成一垂線,眼平視,平心靜氣,呼吸自然,寬胸實腹,園襠(兩膝微內扣,兩腳小腳趾及腳跟外側稍著力,在松胯的同時,襠的兩側注意分開,好象包裹著一個物體則襠園)(左偏馬步、右偏馬步)
3虛步:
後腿屈膝半蹲支撐全身的重量,前腿膝微屈,前腿掌虛虛踏地,腳跟稍抬起並微向外翻;或者腳跟輕輕觸地而尖上翹,兩種形式均稱虛步。虛步的橫向距離約5—10厘米。(腳尖著地、腳跟著地)
4仆步:
一腳負擔體重,屈膝下蹲,一腳貼地面以腳掌側外緣著力向前橫伸,腳掌全面貼地,膝關節要挺直不彎,腳尖向前成斜角或成直角(成直角的練法較難),兩腳均全腳掌著地。身橫,目視前方。胯高於膝(指下蹲腿的膝),尤其是胯與膝平的仆步,由於膝關節支撐全身重量,又要求膝蓋不超出腳尖,對增強膝關的支撐力特別有好處。胯低於膝的仆步,由於大腿貼於小腿肚,膝關節又超出腳尖,則膝關節著力較小,有助於柔韌性增強。陳氏太極拳的雀地龍或鋪地錦(雞)時伸直之腿要求小腿肚貼地,臀下落而襠上提,腳尖則上翹,對膝髖關節的柔韌性鍛煉效果較好。(雀地龍)
5丁字步:
丁字步實際是虛步的一種變態,不過兩腳距離較近,兩腳安放略成丁字形,一腳實著地面,一腳腳跟提起,腳尖點地。丁字步與虛步一樣,都不能使兩腳正好成「丁」字形,也不能成「八」字形,而是介於丁,八之間,所以有人稱之為「丁八步」。
6獨立步:
獨立腿腳尖朝前微斜向外,膝關節微屈;提膝腿腳尖微向前下方,不使腳背部分緊張(有的太極拳主張腳尖上翹,其目的主要在於技擊),初練時提膝高與臍平,練習日久,要求提膝高與心口齊。獨立步須頭部頂勁虛虛領起,意存小腹,腳掌和腳跟用意下蹬沉住,就較易站立穩當。
4、步法(圖)
1前進步
2倒退步
3開合步
常用步法有進步,退步,橫行步,斜形步,跟步和墊步等。
(圖)抱拳禮:
1行禮時,左腳向前邁出一步,右腳與左腳成並步直立,左手四指併攏伸直成掌,拇指屈攏,左掌心掩貼右拳面(左指根線與右拳棱相齊),左指尖與下頦平齊;右掌眼斜對胸窩,置於胸前屈臂成圓;肘尖略下垂;拳掌與胸相距20一30厘米。頭正、身直、目視受禮者;面容舉止大方。
2禮畢時,兩手還原身體兩側同時右腳向後撤回原位。
(圖)太極起式:
1兩腳並步直立,兩臂自然垂於身體兩側,目視前方;
2屈膝松腰松胯向右腳移重心,左腳跟緩慢抬起過渡到提起左腳;
3左腳向左開步,與肩同寬落腳,把重心移至兩腳之間,保持身體中正;隨著吸氣抬手與肩同寬同高處,手指自然伸開向前,手心向下,隨著吐氣屈膝下蹲,兩膝蓋不起過腳尖,膝蓋自然向腳尖方向兩手自然向下按至腹前,掌跟向下指尖自然向傾上方。
第一節:掤 4×8拍(圖)
第 1×8拍:
金剛搗錐:1~4拍
1a右臂向上掤、屈肘在胸前、掌心向下;指尖向左。
b左掌向左翻掌、掌心向上、左手相隨向上撩掌;右掌與左臂相合、右掌按於左前臂;同時左腳跟離地、左腳尖向前方虛點地、右膝微屈成左虛步。
2a左臂向胸前屈肘、左手握拳、拳心朝自己,同時右臂向前旋轉落至腹前、右掌心向上、左腿提膝、重心移至右腿;
b砸拳:左拳向下砸向右掌、兩手捧於腹前,同時左腳震腳、兩腳與肩同寬、雙腿屈膝松腰松胯。
3、4拍的動作同1、2拍的動作,但方向相反。
5抱球:兩腳與肩同寬、屈膝松腰松胯,左掌掌心向上、放置腹前、左手指指向右側,右掌掌心向下、放置胸前、右手手指指向左側。
6野馬分鬃:左腳向左邁出成左弓步、上體左轉90度、左手心朝上、左手由腹前向左斜上方分掌,右手心朝下、右手由胸前向右斜下方分掌。
7抱球:左腳向右合腳、兩腳與肩同寬、屈膝松腰松胯,右掌掌心向上、放置腹前、右手指指向左側,左掌掌心向下、放置胸前、左手手指指向右側。
8野馬分鬃:動作同第6拍的動作,但方向相反。
第 2×8拍的動作同第1×8拍的動作,但方向相反。
第3×8拍、第4×8拍的動作同第 1×8拍、第2×8拍的動作。
收勢:
太極樁---兩腳與肩同寬、屈膝松腰松胯,兩臂環抱於胸前,兩拇指自然向上、掌心朝向自己。(圖)
第二節:捋 4×8拍(圖)
第 1×8拍:
1抹 眉汯(左推掌):兩腳與肩同寬、左手向前推掌、右掌收於腰間掌心向上。
2抹眉汯(右推掌):兩腳與肩同寬、右手向前推掌、左掌收於腰間掌心向上。
3左腳向後撤、兩手由前後捋、捋至左胯前、左手掌朝上、右手掌朝下、左右手掌相對、右手前左手後、兩臂平行。
4當頭炮:兩拳向前沖拳、拳心相對、兩臂與肩同寬。
5左腳上步、兩腳開立與肩同寬、左推掌。
6兩腳開立與肩同寬、右推掌。
7右腳向後撤、兩手由前後捋、捋至右胯前、右手掌朝上、左手掌朝下、左右手掌相對、左手前右手後、兩臂平行。
8當頭炮:兩拳向前沖拳、拳心相對、兩臂與肩同寬。
第 2×8拍:
1抹眉汯(右推掌):右腳上步、兩腳開立與肩同寬、右手向前推掌、左掌收於腰間掌心向上。
2抹眉汯(左推掌):兩腳與肩同寬、左手向前推掌、右掌收於腰間掌心向上。
3、4、5、6、7、8拍的動作同第 1×8拍的第3拍、第4拍、第5拍、第6拍、第7拍、第8拍的動作。
第 3×8拍:
1右腳上步、兩腳開立與肩同寬、左手向前推掌、右掌收於腰間掌心向上。
2抹眉汯(右推掌):兩腳與肩同寬、右手向前推掌、左掌收於腰間掌心向上。
3、4、5、6、7、8拍的動作同第 1×8拍的第3拍、第4拍、第5拍、第6拍、第7拍、第8拍的動作。
第 4×8拍:
1~8拍的動作同第2×8拍的動作。
收勢:
太極樁---兩腳與肩同寬、屈膝松腰松胯,兩臂環抱與胸前,兩拇指自然向上、掌心朝向自己。(圖)
第三節:擠 4×8拍(圖)
第 1×8拍:
1左腳向左斜前方邁腳成左弓步、同時左手掌心朝自己、左手指尖朝右側、右掌貼於左手腕內側、右手掌心朝前、右手指尖朝上、兩手由向向上抬起至胸前後向左斜前方擠出、左臂環抱手背前擠、右臂前伸右手前擠、兩手與肩相平。
2雙峰貫耳:兩臂由前向下落至兩胯側同時兩掌變拳、兩拳心向上、重心移至右腿兩臂向內翻腕拳心向下同時向兩側劃弧停至與兩耳相平、兩拳心向下、兩臂與肩同寬。
3右腳向右斜前方成右弓步、面朝右斜前方,同時右手掌心朝自己、右手指尖朝左側、左掌貼於右手腕內側、左手掌心朝前、左手指尖朝上、兩手由下向上抬起至胸前後向右斜前方擠出、右臂環抱手背前擠、左臂前伸左手前擠、兩手與肩相平。
4雙峰貫耳:兩臂由前向下落至兩胯側同時兩掌變拳、兩拳心向上、重心移至左腿兩臂向內翻腕拳心向下同時向兩側劃弧停至與兩耳相平、兩拳心向下、兩臂與肩同寬。
5右腳向後撤腳成左弓步、同時左手掌心朝自己、左手指尖朝右側、右掌貼於左手腕內側、右手掌心朝前、右手指尖朝上、兩手由向向上抬起至胸前後向左斜前方擠出、左臂環抱手背前擠、右臂前伸右手前擠、兩手與肩相平。。
6裹鞭炮:身體向右轉、同時兩臂交叉至體前、兩臂提至胸前後向兩側劃弧並砸拳、兩臂微屈、力達拳背,兩拳心朝上與腰相平。
7左腳向後撤腳成右弓步、面朝右斜前方,同時右手掌心朝自己、右手指尖朝左側、左掌貼於右手腕內側、左手掌心朝前、左手指尖朝上、兩手由下向上抬起至胸前後向右斜前方擠出、右臂環抱手背前擠、左臂前伸左手前擠、兩手與肩相平。
8裹鞭炮:身體向左轉、同時兩臂交叉至體前、兩臂提至胸前後向兩側劃弧並砸拳、兩臂微屈、力達拳背,兩拳心朝上與腰相平。
第2×8拍、第3×8拍、4×8拍的動作同第1×8拍的動作。
收勢:
太極樁---兩腳與肩同寬、屈膝松腰松胯,兩臂環抱與胸前,兩拇指自然向上、掌心朝向自己。(圖)
第四節:按 4×8拍(圖)
第 1×8拍:
1六封四閉:兩手抬起至右耳側、掌心朝前、重心稍右移至右腿,兩掌向左按掌至左胯前、掌心朝下、左移重心、同時右腳向左腳處移動稍靠攏、右腳跟提起右腳掌支撐。
2右單鞭:左掌變勾手、由左胯處抬手臂提至與肩相平,同時右掌向前翻掌提至腹前、掌心朝上。
3右腳向右側邁出、腳跟落地,上肢動作同2拍動作。
4右手向右側推掌,左手勾手、左臂成左側平舉。
5~8拍的動作同1~4拍的動作,但方向相反。
第 2×8拍、第3×8拍、4×8拍的動作同第1×8拍的動作。
收勢:
太極樁---兩腳與肩同寬、屈膝松腰松胯,兩臂環抱與胸前,兩拇指自然向上、掌心朝向自己。(圖)
第五節:採 4×8拍(圖)
第 1×8拍:
1左腳向左側撤步成右弓步、左掌向下推至腹前、掌心向下、指尖朝右側,右掌收至腰間、掌心朝上。
2蹬右腳、向左側收右腿後震右腳、腳尖朝前、重心在兩腳之間、兩腳與肩同寬,同時兩掌向左側平推發力、兩臂微屈、左手指尖朝前、右手指尖朝上。
3刁手:右腳向右側邁出一步向右移重心,同時兩掌向外翻掌、掌心朝上與胸相平、兩臂微屈由左側向右側刁手至胸前,重心在右腿。
4拍的動作同2拍的動作。
5~8拍的動作同1~4拍的動作,但方向相反。
第2×8拍、第3×8拍、4×8拍的動作同第1×8拍的動作。
收勢:
太極樁---兩腳與肩同寬、屈膝松腰松胯,兩臂環抱與胸前,兩拇指自然向上、掌心朝向自己。(圖)
第六節:挒 4×8拍(圖)
第 1×8拍:
1左腳跟抬起腳尖點地、重心在右腿、同時右手向內旋轉手臂上棚至右斜上方,左手向右擺至體前。
2右腳跟抬起腳尖點地、重心在左腿、同時左手向內旋轉手臂上棚至左斜上方,右手向右擺至體前。
3金雞獨立:左腿支撐、提右膝、右手上推伸直手臂、左掌在左髖前側。
4震右腳、兩腳與肩同寬,同時右手由上向下按至右髖前側、重心在兩腳之間。
5拍的動作同1拍的動作,但方向相反。
6拍的動作同2拍的動作,但方向相反。
7拍的動作同3拍的動作,但方向相反。
8拍的動作同4拍的動作,但方向相反。
第2×8拍、第3×8拍、4×8拍的動作同第 1×8拍的動作。
收勢:
太極樁---兩腳與肩同寬、屈膝松腰松胯,兩臂環抱與胸前,兩拇指自然向上、掌心朝向自己。(圖)
第七節:肘 4×8拍(圖)
第1×8拍:
1迎門肘:馬步左手小臂外側向前握拳擊打、右手臂握拳胸前平屈、兩拳拳背朝前。
2穿心肘:右手握拳屈肘、內旋小臂、左手握住右手手腕、右肘向右頂肘、成右弓步。
3指襠錘:兩手變拳、兩臂同時向身體兩側外旋下砸成左弓步、左臂與胯相平、右臂與耳垂相平、兩臂微屈。
4手揮琵琶:蹬左腳重心移至右腿、右腿屈膝、左腿伸直左腳跟支撐,兩拳變掌、兩肘平行屈肘合於體前、左掌心朝右、右掌心朝左對照左肘內側。
5~8拍的動作與1~4拍的動作相同,但動作相反。
第2×8拍、第3×8拍、4×8拍的動作同第 1×8拍的動作。
收勢:
太極樁---兩腳與肩同寬、屈膝松腰松胯,兩臂環抱與胸前,兩拇指自然向上、心朝向自己。(圖)
第八節:靠 4×8拍(圖)
第 1×8拍:
1左手沖拳、右拳收至腰間,兩腳開立與肩同寬。
2右手沖拳、左拳收至腰間,兩腳開立與肩同寬。
3左手擺掌、右拳抱於腰間,兩腳開立與肩同寬。
4左腳向左斜前方邁出成馬步,重心由右腿移至兩腿之間,同時左手變拳垂於體側、左臂成圓弧狀、左肩向左斜前方靠、拳背朝右斜前方,右手變掌、立在左肩。
5收左腳至右腳旁、兩腳開立與肩同寬,同時右掌變拳、沖右拳,左拳抱腰間。
6拍的動作同2拍的動作,但方向相反。
7拍的動作同3拍的動作,但方向相反。
8拍的動作同4拍的動作,但方向相反。
第2×8拍、第3×8拍、4×8拍的動作同第 1×8拍的動作。
收勢:
太極樁---兩腳與肩同寬、屈膝松腰松胯,兩臂環抱與胸前,兩拇指自然向上、掌心朝向自己。
兩臂微屈徐徐下落、兩掌下按至腹前、兩指尖相對、掌心向下、兩腳與肩同寬、兩腿由屈伸直。
調整呼吸、放鬆:
兩臂由兩側劃弧至頭頂、兩掌心朝上經兩側至兩臂上舉、兩掌心相對、吸氣,兩掌由上之下按掌至腹前、呼氣,兩指尖相對、掌心向下,循環兩次,收左腳並步直立、兩手臂自然下垂於身體兩側。
第四章 展望
大量的教育實踐證明,教育以教學為主但不拘泥於教材、教參,讓課堂充滿智慧的挑戰和探究的樂趣,讓課堂教學走出空洞說教,走進「活動課」中來,尤其是著眼於教學內容深化與拓展的知識類活動課,是提高素質教育實效的良好途徑。讓傳統文化進入學生的血液,培養起健康的審美情趣和人格素養,應當是教育工作者的神聖職責。
通過文武並重、身心雙修的國學太極課程弘揚傳統文化,不僅有助於解決中小學道德教育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而且對於重塑倫理道德根基、奠定和諧社會基礎,以至對於中華民族的真正復興都具有不可替代的戰略意義!
推薦閱讀:
※這種玉器大部分都沒見過
※如何保持石材的最佳魅力?石材養護要注意的問題有哪些?
※中國曆年發行過的紀念幣有哪些?
※梅花五角也要只收不付了嗎?
※英語作文萬能句型整合,掌握這些就牛了,為孩子趕緊收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