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預測學與科學

    易經是我國有史以來第一部有關於「占卜」的專著,也是後世各種中國占卜術的源頭;其中的「卦」和「爻」是用來預測吉凶之符號,由每卦的「卦辭」和「爻辭」都會出現元、亨、利、貞和吉和凶、悔和吝等名詞這個觀點來看,我們說易經原來就是一部占卜實錄之專書,實在不為過;只是它所包含的象、術、理亦還用於其它百家學科的啟示或理論根據。周易之繫辭上傳有云:「聖人設卦觀象,繫辭焉而明吉凶……是故吉凶者,失得之象也。悔吝者,憂虞之象也……是故君子居則觀其象而玩其辭,動則觀其變而玩其占,是以自天佑之,吉無不利。」此段可證明易經本身即是一部可以用來占卜以趨吉避凶之專書。 

     易經原本就一本占卜實錄,而「預測」則是易經的本原:無論研究易學的目的是什麼?若不對占卜有所了解並去親身體驗占卜,就很難理解易學之精髓;故「欲學易,先明筮(即占卜)」。
  反觀當今易學研究之進展如此緩慢,如此鮮有突破性創見,與很多研究者根本不去研究和親身體驗占卜有重要之關係。卜筮(占卜)原本就是「預測學」,但它的理論意義,卻已遠遠超過了預測本身之價值。占卜也可以說是一種「人體科學」或曰「特異功能」,因通過占卜之研究,即可理解其操作規律與宇宙、大腦及特異功能之操作規律是一致的,它非常有助於我們建立起最新的方法論與認識論,而這又是人類文明的新發展所不可缺少的條件之一。
  美國國際易經研究會主席,夏威夷哲學系主任成中英教授說:「占卜中包含著豐富的義理和哲學智能,它是古代的預測學,在現代仍有意義……預測也是占卜,是人的需要,也是決策的需要;易經占卜即是預測,也是決策,屬於預測決策學範圍……」。
   英國易學專家克巴克特說:「易經……在過去五千年里,千百萬東方人用書中的觀念來指導他們的決策和追求。男人或女人、皇帝或先知、將軍或農夫、富人或窮人,都從書里的實用智能中得到了巨大的幫助。」,但在遠古,它並不普及,它僅僅是一本王公大臣用來占卜的聖書」。
   用任何一種方法來「定卦」,可說是一種「隨機現象」,在古人的心目中,就將這種隨機現象所定出之卦看做是「天意」或「神明的預示」。
  最近很多人喜歡以「科學」來研究易經,將易經穿上科學的衣裳,而卻將易經的傳統理論完全拋開,如此一來則易經最寶貴的精華幾乎完全喪失。本來科學是帶領人們自由地去明白去求新,但如今在科學的最尖端越是越研究就越令人明白,人類所能了解的「人生和宇宙種種現象」之能力是何等的有限,現代科學的一大特徵,便是已經理清了我們所不明白的事,可憐的現代科學家們已經被迫站到如同宗教家、哲學家、術數家般的求道者立場了。
  有不少學者由於自我心裡「抗拒」無知的作祟,便自然生起「強不知以為知」的潛在意識,而貿然地斥拒易經占卜為迷信,其實如果自己完全未曾深入探討一種學問,便冒昧地指其為迷信,才反為是迷信的最嚴重者!
  的確,科學發展至今並不能預測我們人生與世界的未來更不能解決人生的許多疑問和困難,然而如前述的「超科學」的易經占卜,竟然幾千年來就一直在為實用它的人們預測未來並提示如何解決人生的疑問與困難,若說它(即易經占卜)沒有很高的準確度與很高的學術價值,又如何能流傳數千年並且「熱」到今天還不退呢!?又如何能說它是迷信的,不科學的呢? 整理:大成之道國學研究院
推薦閱讀:

李自成為何只當了42天皇帝,這個解釋一點也不科學,你信不
科學教養術,突破5大卡關
在遙遠的東方,有一個國家的自然規律不太一樣
如何聰明的消除靜電?
傳統本原論與傳統生命科學精華

TAG:科學 | 預測 | 預測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