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太極拳之六大流派

由於陳氏歷代大師及傳人的繼承、發展和傳播,陳氏太極拳於20世紀4年代,已形成了陳、楊、武、吳、孫、和六個流派,但歸根結底,都來自溫縣陳家溝的陳氏太極拳。

陳氏

陳氏太極拳經其傳人再創新,形成諸多流派外,陳氏本身也有許多發展,現在所練的拳械套路有:

老架一路(共75勢):此套路為功夫套路,以柔為主,柔中有剛,動作舒展大方,連綿貫穿,沉著穩健,一動無有不動,一靜百骸相隨,腰是發氣之源,以腰為主宰,處處運用螺旋勁,以形引氣,以氣摧形,呼吸自然,虛實分明,含胸塌腰,蓄髮相變,快慢相間。

老架二路(共43勢):以剛為主,剛中有柔,鋼筋來源於丹田,向不同的角度、方向發出彈簧勁。動作複雜、急速、緊湊。套路中有竄奔蹦跳、閃轉騰挪等動作,具有快、剛、躍的特點。在運動時旋腰轉背、旋腕轉膀和旋踝轉膝,形成一動全動的螺旋運動。

小架一路(72勢):小巧玲瓏,柔和自然,陰陽開合,動靜相稱,外若處女,內似金剛,儒雅瀟洒,舒展大方。

小架二路(42勢):虛實變化,動靜結合,呼吸深沉,一氣呵成,發勁剛勇,収蓄兼并,運行疾速,外剛內柔。

還有新架一路(83勢)新架二路(71勢)太極單刀(22勢)太極單劍(49勢)太極雙刀(34勢)太極雙劍(36勢)梨花槍夾白猿棍(71勢)春秋大刀

此外,太極拳械尚有雙鐧、三桿、八桿、十三桿等。

這些拳械無論在形態和技擊應用上,仍基本保持了陳王廷創編的原有風格。

楊氏

創始人楊福魁(1799-1872),字露禪,河北廣平府(今永年)人。楊露禪學得陳氏太極拳後,經介紹到北京教拳。當時洋槍洋炮已經輸入中國,有人感到面對洋槍洋炮,拳術的攻守技擊作用將會減弱,於是出現了「詩推用意終何在,益壽延年不老春」的思想,主張武術向健身防病方面發展。當時跟楊學拳的人中,不法官僚和統治階級額中的上層人物。這些人,平時生活奢侈而體弱多病,談不上刻苦鍛煉。據此,楊露禪在教學過程中逐漸將陳氏太極拳中的跳躍、震腳、跌岔和顯於外的剛勁等動作改動,是整個太極拳的姿勢較為簡單,動作柔和易練,後又經其子楊班侯(1837-1892)、楊建侯(1839-1917)修改,產生了小架和中架,楊建侯之子楊澄甫(1883-1936)在祖傳基礎上再次修改定型,這便是目前流行的楊氏太極拳。其特點是形態姿勢舒展大方,速度勻緩,剛柔內含,輕沉兼有。楊氏曾發展為大小兩架,自小架傳入物價後,楊氏不復再傳小架。

武氏

武氏太極拳創始人武清河(1812-1880),字禹襄,河北永年人。自幼習武,楊露禪壯年時由陳家溝返回永年,曾寄居於「太和堂」葯號,武禹襄及其兄弟遂跟其學拳。其後,武禹襄又赴陳家溝訪陳長興,經陳長興推薦師從陳氏第十五世陳清平。陳清平學拳於陳氏十四世陳有本,全家較小而緊湊,加圈纏絲,是陳氏小架拳的支流。武學習月余,通其理法。

武禹襄逐漸熔楊露禪修改後的太極拳和陳氏小架為一爐,自成一家,後人稱之武氏。其傳人中有李亦畲(1832-1892)、郝和(1849-1920)。

武氏太極拳注重身法,其特點是:動作輕靈,步伐敏捷。一般情況下,兩手各管半個上身。手型無勾手,步型無撲步,架勢小而緊湊,身法嚴謹,動作緩勻。

吳氏

楊露禪次子楊班侯學得拳術後收滿族人全佑為徒,全佑傳子鑒泉(1870-1942),後鑒泉從吳姓。吳鑒泉曾將其父所傳楊氏小架,在上海開辦武校,培養學生。後修改定型而另成一家,世人稱為吳式太極拳。

吳式太極拳以柔化著稱,重神靜,弓步時成川字形,身稍前傾。而又要求斜中寓直,推手時寧靜而不忘動,形成了架式大小適中,動作緊湊柔和,神態舒靜的特點。

孫氏

孫祿堂(1860-1913)河北定縣人。早年拜師於形意拳名家郭雲深門下,又從八卦掌名家程廷華學習,努力刻苦,功入化境,有「活猴子」之稱,是當時國內有名的形意、八卦名家。他久欲學太極拳,後逢武氏太極拳名家郝為真在北京忽然染病,孫慷慨相助。郝病癒後,教授孫太極拳。後來,孫祿堂取形意、八卦、太極精華,融為一體,自成孫氏太極拳。

孫氏太極拳動作中手多以抱球形而開合,步多形意拳的跟步,亦稱開合太極拳或活步太極拳,它既包含武氏的特點,又具形意、八卦的意味。動作緊湊而稍具快慢相間,步活身靈,開合有致。

和氏

和式太極拳創始人和兆元(1810-1890),溫縣趙堡鎮人,聰穎尚武。19歲隨陳氏太極拳陳清平學拳,盡得真諦。清末,因功獲封「武信郎」。在京居住期間,和廣交各路武林高手,博採眾長,豐富自己。又學習《易經》、《中庸》和理學著作,進一步充實拳藝理論,演練創新太極拳。後來經其子孫和再傳弟子推而廣之,被稱為和式太極拳。

和式太極拳架式端莊舒展,大方自然,以走立式圓圈為主,遵循三直、四順、六合、四大節、八小節諸要領。走架步活圈圓,為環無端,貫穿中、正、平、圓、輕、靈、柔、和八法。在技擊運用上,擅長拿、跌、擲、打諸技,尤其擅長靠,素有「和家靠」之說。

此外,太極拳還有「太極忽雷架」等。

新中國成立後,國家體委普及太極拳,曾以楊氏為主,輔以其他流派,整理創編成簡化太極拳二十四勢、四十八勢、八十八勢等不同套路。北京體育學院闞桂香同志在大架太極拳基礎上,編寫了簡化三十六勢太極拳、陳小旺在陳式太極拳老架、新架的基礎上,整編了陳氏太極拳十九勢和陳氏太極拳三十八勢,這些都為普及太極拳起到了一定作用。

傳一堂

                    嫡傳陳氏太極

     地址:鄭州市管城區城東路113號升達藝術館北樓三樓

     電話:0371-67712222

           18239937977


太極

    掃面下方二維碼聯繫我們

世界陳小旺太極拳總會  

傳一堂·嫡傳陳氏太極


推薦閱讀:

陳氏太極拳名家馮志強談怎樣練好太極拳
引用 孫氏太極拳修習要訣
看了你會受益終身:太極拳30金句
講透徹太極拳的道理(二) - Qzone日誌
中原一個村莊,濃縮一部中華太極拳史

TAG:太極拳 | 太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