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醋對皮膚的作用

本草綱目關於皮膚的記載 1 皮膚癬瘡   處方: 川槿皮、肥皂   原文:癬瘡不愈。以川槿皮煎湯,用肥皂去核及內膜,浸湯,時時搽之。(卷三十五肥皂槿條引楊起簡便方)。  評述:木槿皮能清熱利濕,解毒止癢,是治瘡癬要葯。現代藥理研究木槿皮能抑製革蘭氏陽性菌、痢疾桿菌、傷寒桿菌及皮膚真菌。肥皂,《本草綱目》:「祛風濕,下痢,便血,瘡、癬、腫毒」,現代藥理研究對堇色毛癬菌、星形奴卡菌和某些皮膚真菌有抑制作用。兩者合用能夠提高治療皮膚癬菌的療效。本方亦可外用煎洗或以適量酒、醋浸泡製劑搽塗而治療皮膚癬病。   2 腳指縫爛   處方1: 滑石、煅石膏、枯礬。   原文:腳指縫爛。滑石一兩,石膏煅半兩,枯白礬少許,研摻之(卷九滑石條引集簡方) 。   評述:滑石清熱,滲濕,利竅,現代藥理研究有保護皮膚黏膜及抗菌作用。煅石膏清熱收濕,生肌斂瘡,有抗菌、收斂、止血、消炎等作用。白礬解毒,殺蟲,燥濕,止癢。故可摻治腳指縫爛。包括腳氣、濕瘡、黃水瘡等皮膚濕爛,或諸瘡腫毒,小兒體熱痱瘡,等。   處方2: 茶葉。   原文:腳丫濕爛。茶葉嚼爛傅之,有效(卷三十二茗條引攝生方)。   評述:茶葉利水祛濕,解毒斂瘡,現代藥理研究含有大量鞣酸等,有收斂、抑菌及維生素B樣作用。其浸劑或煎劑在試管中對多種痢疾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鏈球菌、白喉桿菌等有抑制作用。故可用治腳丫濕爛。   3 積年癬瘡   處方1: 斑蝥。   原文:(1)積年癬瘡。用斑蝥半兩,微炒為末,蜜調傅之(卷四十斑蝥條引外台)。(2)積年癬瘡。用斑蝥七個,醋浸,露一夜,搽之(卷四十斑蝥條引永類)。   評述:斑蝥破血逐淤,攻毒散結。現代藥理研究斑蝥對皮膚、黏膜有發赤、發泡作用,對堇色毛癬菌等皮膚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故可用治積年癬瘡、癰疽不破等。   處方2: 狼毒。   原文:積年乾癬。生痂,搔之黃水出,每逢陰雨即癢。用狼毒末塗之(卷十七狼毒條引聖惠方)。   評述:癬久不瘥,多由氣血凝滯,濕毒纏留而成。狼毒能利水祛淤,破積殺蟲,現代藥理研究具有麻醉、抗菌、殺蟲等作用,故可用治積年乾癬、厲風癩瘡等。   4 風瘡癮疹   處方: 露蜂房、芒硝。   原文:風氣瘙癢及癮疹。用露蜂房煎汁二升,入芒硝傅之,日五次(卷三十九露蜂房條引梅師方)。   評述:風氣瘙癢及癮疹均為瘙癢性皮膚病,或有水腫性風團。露蜂房能夠祛風,攻毒,殺蟲;芒硝能夠消腫止癢,故可用治風氣瘙癢及癮疹。   5 一切濕瘡   處方: 酸榴皮。   原文:腳肚生瘡,初起如粟,搔之漸開,黃水浸淫,癢痛潰爛,遂致繞脛而成瘍疾。用酸榴皮煎湯冷定,日日掃之,取愈乃止(卷三十安石榴條引醫學正宗)。   評述:濕熱下注肌膚可致腳肚生瘡,黃水浸淫,癢痛潰爛。酸榴皮性澀能殺蟲斂瘡,現代藥理研究有抗菌,抗病毒,驅蟲,促進血液凝固作用,故可用之外治腳肚生瘡。  6 赤游火丹   處方: 大黃。   原文:火丹赤腫,遍身者。大黃磨水,頻刷之(卷十七大黃條引急救方)。   評述:火丹赤腫遍身,似為現代之急性蕁麻疹。大黃清熱瀉火,瀉下消腫,解毒祛淤,故可用治火丹赤腫。本方亦可用於外治暴眼赤痛,口瘡糜爛,酒渣鼻,暑癤(汗腺炎),外陰潰瘍,脂溢性皮炎,帶狀皰疹,凍瘡皮膚爛痛等。  7 漆瘡作癢   處方: 芒硝。   原文:漆瘡,芒硝湯塗之(卷十一朴消條引千金)。   評述:漆瘡為過敏性皮膚病,主要臨床表現有瘙癢與皮疹。芒硝能瀉熱、軟堅、消腫、止癢。現代藥理研究芒硝含有硫酸鈉,相當於高滲性鹽溶液,主要具有瀉下消腫作用。故可用治漆瘡作癢,尤其適用於皮疹紅腫而癢者。   8 酒齇赤鼻   處方: 硫黃、檳榔、片腦   原文:酒齇赤鼻,用舶上硫黃、雞心檳榔等分,片腦少許,為末。絹包,日日擦之。加蓖麻油更妙(卷十一石硫黃條引瑞竹堂方)。   評述:硫黃能散癰殺蟲,收斂止癢,消腫止痛。現代藥理研究硫黃有殺菌、殺疥蟲、溶解皮膚角質作用。檳榔殺蟲,破積,行水,有驅蟲、抗真菌、病毒作用。片腦通竅殺蟲止癢,促進藥物透皮吸收。蓖麻油消腫散癰。三葯合用可治酒齇鼻,還可用治癬疥瘡癩,濕疹,黃水瘡,陰虱等。   9 面上皯   處方: 白茯苓、蜜。   原文:面雀斑。白茯苓末,蜜和,夜夜傅之,二七日愈(卷三十七茯苓條引姚僧坦集驗方)。   評述:茯苓滲濕利水,益脾和胃,寧心安神,為祛斑增白養顏佳品。蜜能潤膚養顏。故可和調用治雀卵面斑。  10 髭發白黃   處方: 黑大豆、醋。   原文:染髮令烏。醋煮黑大豆,去豆煎稠,染之(卷二十四大豆條引千金)。   評述:黑大豆能活血,利水,祛風,解毒,色黑而能烏髮。 醋能散淤,止血,解毒,殺蟲。唐《千金方》以來,就有醋煮黑大豆烏髮的記載。醋煮能夠促進大豆水解,產生色素而能染髮令黑。11 凍瘡未破   處方: 生薑。   原文:兩耳凍瘡,生薑自然汁熬膏塗(卷二十六生薑條引暇日記)。   評述:凍瘡,因於寒氣外襲,陽氣不運,血絡受阻而致。生薑能散寒、通經,有抗菌、促進血液循環作用,故能治之,不論是病於兩耳,還是四肢末端。   12 凍瘡破爛   處方: 大黃。   原文:凍瘡破爛,大黃末,水調塗之(卷十七大黃條引衛生寶鑒)。   評述:寒阻氣血,血淤化熱,凍瘡破爛。大黃能破積滯、行淤血、解熱毒,現代藥理研究有抗菌、止血作用。故可用治凍瘡破爛。也可用治小腿潰瘍、癰瘍腫毒等。  13 反花惡瘡   處方: 藜蘆、豬脂。   原文:反花惡瘡,惡肉反出如米。藜蘆末,豬脂相傅,日三五上(卷十七藜蘆條引聖濟錄)。   評述:反花惡瘡,相當於現代的皮膚癌。藜蘆殺蟲毒,去死肌。豬脂解毒潤膚,故可調敷治療反花惡瘡。   14 癰腫初起   處方: 栝樓根、赤小豆。   原文:癰腫初起。用栝樓根、赤小豆等分,為末,醋調塗之(卷十八栝樓條引楊文蔚方)。   評述:癰腫為皮膚感染性疾病,初起為腫瘍,多因熱毒壅結局部而成。栝樓根清熱解毒,消腫排膿;赤小豆利水除濕,和血排膿並能消腫解毒;苦酒散結解毒,故可合制調塗治療癰腫初起。現代研究栝樓根有免疫增強及抗菌、抗腫瘤作用,對溶血性鏈球菌、肺炎雙球菌、白喉桿菌、綠膿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15 癰腫焮痛   處方:大黃、醋。   原文:癰腫焮熱作痛。大黃末,醋調塗之。燥即易,不過數易即退,甚驗神方也(卷十七大黃條引肘後方)。  評述:癰腫焮熱疼痛為熱毒內蘊,致局部氣血凝滯,經脈壅阻而致。大黃瀉熱、破積,醋能散結解毒,故可合用治癰腫焮熱作痛。現代研究大黃有抗菌作用,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白喉桿菌、淋病雙球菌、炭疽桿菌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16 癰疽拔膿   處方: 斑蝥、大蒜。   原文:癰疽拔膿,癰疽不破,或破而腫硬無膿。斑蝥為末,以蒜搗膏,和水一豆許,貼之。少頃膿出,即去葯(卷四十斑蟄條引直指) 。   評述:癰疽毒滯難化,不能透毒外出,故癰疽不破,或破而腫硬無膿。斑蝥可攻毒、逐淤、發皰、拔毒。加以蒜泥和貼,以助拔毒排膿。然本方對皮膚刺激性大,故膿出即止,不可多用。   17 諸瘡弩肉   處方: 烏梅。   原文:諸瘡弩肉。用烏梅肉燒存性研,傅惡肉上,一夜立盡。聖惠用烏梅和蜜作餅貼者,其力緩。按楊起簡便方云:起臂生一疽,膿潰百日方愈,中有惡肉突起,如蠶豆大,月余不消,醫治不效。因閱本草得此方,試之,一日夜去其大半,再上一日而平。乃知世有奇方如此,遂留心按刻諸方,始基於此方也(卷二十九梅條發明引時珍曰)。   評述:烏梅能斂瘡止血,蝕肉去贅。可用治惡肉突起,胼胝雞眼。現代藥理研究烏梅有抗細菌、抗真菌、抗過敏作用。  18 趾瘡肉突   處方: 蜈蚣、南星、醋。   原文:女人趾瘡,甲內惡肉突出不愈。蜈蚣一條,焙研傅之。外以南星末,醋和傅四圍(卷四十二蜈蚣條引醫方摘要)。   評述:趾瘡,甲內惡肉突出,類似現代病名甲溝炎之表現,由於濕熱外淫肢末,氣血阻滯而生。蜈蚣能祛風,攻毒,散結。南星能燥濕,消腫散結。醋能散淤、解毒、殺蟲。故可合用治療甲溝炎。現代藥理研究蜈蚣有抗真菌、抗腫瘤作用。  19 瘡口不合   處方1: 五倍子、醋。   原文:瘡口不收。五倍焙,研末;以臘醋腳調,塗四圍,效(卷三十九五倍子條)。   評述:五倍子斂瘡、止血、解毒。現代藥理研究五倍子有抗菌,收斂作用。醋能散淤、止血、解毒、殺蟲、有殺菌作用。故能治瘡口不收,亦可用於皮膚濕爛。   處方2: 血竭、麝香、大棗。   原文:諸瘡不斂。血竭末一字,麝香少許,大棗燒灰半錢,同研。津調塗之(卷三十四騏麟竭條引究原方)。   評述:血竭能散淤定痛,止血生肌。麝香能開竅、辟穢、通絡、散淤,有抗菌,抗炎作用。大棗能調營衛,解藥毒,多燒存性研末配毒性藥品外用。3葯合用能治諸瘡不斂。20 臁瘡熱瘡   處方: 黃檗、輕粉、豬膽汁。   原文:臁瘡熱瘡。黃檗末一兩,輕粉三錢,豬膽汁調,搽之。或只用蜜炙黃檗一味(卷三十五檗木條)。   評述:臁瘡熱瘡,因於濕熱停滯局部,經絡阻塞所致。黃檗能清熱、瀉火、燥濕、解毒,現代藥理研究有抗菌作用。輕粉攻毒、殺蟲、利濕,有殺菌作用。豬膽能清熱、解毒,有抑菌、消炎作用。故治臁瘡熱瘡,各種炎症感染。21 臁瘡潰爛   處方1:無名異、鉛丹、麻油。   原文:臁瘡潰爛。無名異、虢丹細研,清油調搽。濕則干搽之(卷九無名異條引濟急方)。   評述:無名異為礦物葯,含多種微量元素,能消腫生肌、去淤止痛。鉛丹能解毒、生肌。麻油能解毒、潤燥。故可治臁瘡潰爛。   處方2:牛胞衣。   原文:臁瘡不斂。牛胞衣一具,燒存性,研搽(卷五十牛條引海上方)。   評述:牛胞衣益精血,生肌。故本方適用於因精血不足,肌膚失養之臁瘡不斂。 22 結語   以上選擇闡述了《本草綱目》中治療皮膚病的21首處方,其方法有藥物煎水外搽、制膏外塗、搗葯外敷、溶劑調塗、或研末外摻、調塗等,簡便效驗,對今天的臨床仍然有著現實的指導意義。許多醫家的臨床經驗表明皮膚病通過藥物外治,藥物能夠直達病所,是迅速發揮療效的關鍵,值得臨床重視,積極應用。筆者正是基於這一認識,故特整理選介《本草綱目》有關皮膚病的一些藥物外治法供各同道臨床參考。取捨闡述不當之處,敬請指正。   食醋巧治皮膚病:     醋能治很多皮膚病  食醋療法對很多皮膚病都有一定的作用,比如皮膚瘙癢、足癬等,都可以嘗試利用食醋治療一下。  對於皮膚瘙癢,可以用苦參醋浸泡。具體的方法是取苦參100克,加入食醋適量,浸泡3~5天製成苦參醋液,在每日洗浴的時候,加入苦參醋液30~50毫升於浴水中洗浴,或用棉簽蘸藥液外搽瘙癢處,每日2~3次,連續5~7天。  在足癬的治療中,也流傳著許多民間療法。而這些療法中,要數用食醋殺菌治療是最有效,也是最容易被人接受的方法了。食醋殺菌的具體方法是先用溫水把雙腳洗凈晾乾,再用一專用腳盆倒入150毫升食醋兌250毫升溫水,然後將雙腳浸入盆中,注意腳盆不宜過大,否則醋水不能淹沒腳趾,起不到治療作用。浸泡的時間每次20分鐘左右,每日一次。  臨床發現,食醋不僅能治療足癬,而且對足汗過多和足臭也有良好的效果。  患濕疹千萬別搔抓  患濕疹的人一定要管住自己的手,皮疹瘙癢時可以局部搽藥,或用藥液濕敷止癢,千萬不能搔抓,這一點非常重要。  很多人一癢就抓,越抓越癢,越癢越想抓,形成惡性循環。  搔抓對皮膚是惡性刺激,會使皮疹加重,甚至出現糜爛、流水、繼發感染。如果能控制不抓的話,濕疹也就治好了一半。很多患者總問什麼藥物治濕疹好,其實藥物只是一個方面,只要不抓,配合恰當的藥物治療,多數病人很快就能治好。  此外,要注意的是患濕疹千萬不要用熱水燙洗,雖然當時舒服,但是跟搔抓一樣,越燙越癢,會加重病情。  治皮膚病別總換醫生  很多人總在說有些皮膚病很難治,換了好幾個醫院,老是治不好,其實問題可能恰恰就出在病人頻繁換醫院上。  很多皮膚病,尤其是一些相對難治的皮膚病其實是有很多治療方法的,醫生需要採取階梯式治療,一種方法效果不好,可換用另一種方法進行嘗試。                                                                                                      僅供參考
推薦閱讀:

吃醬油會變黑?——這鍋我不背!
小心!別損傷了「皮脂膜」
皮膚不好怎麼辦 選對護膚品很重要
皮膚管理小知識
中醫專家揭秘蛇皮病(魚鱗病)真諦

TAG:皮膚 | 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