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學者尋找男性性取向的遺傳基礎:或在第13、14染色體
05-30
澎湃新聞記者 王盈穎
2017-12-08 17:30 來源:澎湃新聞
12月7日,澳大利亞正式成為全球第26個同性婚姻合法化國家。在同一天,國際期刊《科學報告》發表了一篇關於男性性取向的遺傳學研究文章。
來自美國北海岸大學健康系統研究所的研究人員猜測,男性性取向或和特定基因的遺傳差異有關。在很長時間裡,同性戀被污名化、邊緣化。而這一科學研究或將有助於人類了解性取向差異。「性是人類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對個體和社會來說,了解人類性取向的發展和表達很重要。這項研究的目的是尋找男性性取向的遺傳基礎。」美國北海岸大學研究行為遺傳學的精神病學家Alan Sanders說。影響男性性取向的因素並非一種,過去,科學家認為,遺傳和環境條件都會影響性取向。此次,Alan Sanders及同事的工作,是進行一次男性性取向的全基因組關聯研究(GWAS)。
他們收集了1077名同性戀男性和1231名異性戀男性的血液或唾液,並根據這些含有個體DNA 的樣本進行全基因組對比分析。 在13號和14號染色體,Alan Sanders和同事發現了可能與性取向有關的單核苷酸多態性。單核苷酸多態性指的是DNA中單個核苷酸的變異。樣本中,同性戀男性和異性戀男性尤為顯著的差異是在13號染色體上,位於SLITRK6基因和SLITRK5基因之間的區域。SLITRK6基因在大腦發育中扮演重要角色,在下丘腦等區域活躍,而下丘腦影響著荷爾蒙。在14號染色體上,研究人員也發現了一些單核苷酸多態性,而促甲狀腺激素受體(TSHR)基因跨越這些區域。TSHR基因與甲狀腺相關,它的遺傳變異或可解釋此前發現的非典型甲狀腺功能和男性同性戀之間所存在的聯繫。儘管是一次有趣的科學研究,研究人員強調,目前這些聯繫仍處於猜測階段,有待進一步研究。此外,他們指出,該研究也具有一些局限性,比如樣本數量不是很大,且樣本只是男性,並集中為歐洲後裔人群。 責任編輯:李躍群
推薦閱讀:
※二次冷凍?試管嬰兒不是兒戲,PGS前須三思
※科學家研製出人工染色體 | 科技環境 | DW.DE | 06.04.2014
※與吃瓜病友的對話:如何在可移植胚胎數量和染色體正常與否之間做抉擇?
※染色體平衡易位,我還能懷孕嗎?
※得了這種病:多了一條染色體,睾丸就罷工了
TAG:男性 | 美國 | 性取向 | 染色體 | 國學 | 遺傳 | 學者 | 染色 | 尋找 | 13、 | 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