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氣而磅礴 李白的千古名作――《將進酒》(圖)
05-30
唐朝大詩人李白存世詩文共有千餘篇,其優美的代表作有《早發白帝城》、《將進酒》、《靜夜思》、《蜀道難》、《夢遊天姥吟留別》與《月下獨酌》等,並有《李太白集》傳世。他所寫的詩歌猶如天馬行空,意境奇異;詩句猶如行雲流水,宛若天成。「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這是詩聖杜甫對李白充滿仰慕的歌頌。清新飄逸、卓然不群,是李白作品最傳神的寫照,也是詩仙特有的風格。李白的美詩與他的豪飲嗜酒不無關係,杜甫曾有《飲中八仙歌》贊之:「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在酒的世界裡,李白顯得悠然自得,豪邁奔放,不受任何束縛。逍遙、自在、豪邁、無怨,人生歲月被李白的詩情釀造成一壺壺醇樸厚芳、沁人心脾的甘醇,流傳千年不衰。雖然出生在格律詩最全盛的年代,然而李白還是最喜歡寫那不拘字數、不拘長短,自在又痛快的古詩或者樂府。他的千古名作――《將進酒》就是一首楽府詩。雲遊中的絕唱 豪飲中的傑作相傳李白在長安城被唐玄宗李隆基「賜金放還」之後,又恢復了四處雲遊的生活,這一天他與好友岑勛結伴到住在嵩山的另一位好友元丹丘家中作客,三人登高飲宴,盡情歡樂。正覺得自己處於「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之際的李白,便借著酒興,寫下了《將進酒》一詩。《將進酒》也就是「勸酒歌」,這本是漢樂府中的曲調。「將」,在此讀做「腔」,是「請」的意思。樂府古詞中有「將進酒,乘大白」之語,也就是「請喝酒,要干一大杯呀!」這首詩正生動表現了一個人醉後的儀態與言行,卻又帶有深沉的人生省思。
推薦閱讀:
李白的《將進酒》全詩如下: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側耳聽;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願醒。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逕須沽取對君酌。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翻譯成現代白話文的意思是:你們沒看見嗎?那黃河壯闊的水流從天上傾瀉而下,頭也不回的直奔入大海中!你們沒看見嗎?那高堂上的明鏡里白髮使人多悲哀,早上還烏黑著,黃昏就成白雪一般了!人生如意的時候就該盡情歡樂啊,可別讓金杯子空對著朗朗明月。老天賦予我才華就必然有其安排,千兩黃金耗用完了也還會再回來。為了歡慶你快去把牛羊烹宰,一口氣不停地連喝它個三百杯。岑勛啊老夫子,丹丘啊好朋友,又將送上美酒,你們可別停口。
讓我為你們唱一首歌曲,請你們側耳細聽我的真心意。豪門奢華的生活不值得珍貴,我不願醒來只想在酒中永遠沉醉。自古以來聖賢人物都不被人理會,只有那酒徒能夠名聲永垂。陳王曹植當年在平樂觀大擺宴席,十千錢買一斗酒任情的歡樂。主人啊你為何說手上缺少銀錢,只管去買酒來讓我跟你對飲一番。你那五花寶馬,你那千金皮裘,叫你的娃娃快拿去市集上換取美酒,讓我與你一同消解這萬古的憂愁!神來之筆畫龍點睛――「古來聖賢皆寂寞」「古來聖賢皆寂寞,唯有飲者留其名。」每當我讀到這兩句神來之筆之時,我的思維就進入了詩仙的精神世界,靈感而飄逸、大氣而磅礡,除李白以外還有誰能寫出如此出神入化的詩句呢?李白是名副其實的詩中之仙,正如杜甫所言,李白的文字「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
細思之,一個思維高出濁世庸祿價值的人,他註定是曲高和寡的。其實又何只是「聖賢」或先知呢?塵世中的任何一個人,甚至在任何一個方面,只要他真正的超越了一般常人,他就至少在那一方面是寂寞的。或許這正是許多常人不願追求和接受真理的原因吧,因為走出常人就需要非凡的勇氣。古來聖賢由於立身太高,陽春白雪和者蓋寡,大多孤傲寂寞,貧賤守冰玉之身,老來教幾個小小蒙童,聊以渡日消愁。只有李白詩仙脫凡超俗,斗酒詩百篇,青白眼對世態俗情,游名山而若清風,一生逍遙。這一首《將進酒》精妙的道出了詩仙人生的洒脫。此外,詩人歡歌暢飲,大聲喊道:「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表現出對自己人生價值滿懷信心的肯定。金錢只是一種人世間的物質輪轉罷了,何必執著不放呢?「鐘鼓饌玉」,這些官宦富貴之家才擁有的華貴器樂和飲食,雖能帶來身體的舒適,卻不見得能使心靈自由。若是執著於名利,得意時就歡天喜地,失去了一點兒又消沉不已,那樣的人生低俗而無味,還不如當個醉漢來得清醒了。冠蓋滿京華 斯人獨憔悴李白天資聰穎,十歲就通詩書,又學習劍術;他還領有道士符籙,喜歡四處尋訪名山與仙人。年輕時候的李白,就像個逍遙的十方道士,又像仗義任性的劍俠,而他的一生也在這濟世與出塵的轉換之中交錯成一篇篇精彩的詩文。李白四十歲時才有機緣來到皇城長安,當時擔任秘書監的賀知章讀了他的詩之後讚歎道:「這詩太感人了,連鬼神聽了也會落淚的!您簡直是天上被貶謫下凡的仙人呀!」從此,李白「詩仙」之名不脛而走。當時的皇帝唐玄宗非常喜愛李白的才華,封他為翰林院大學士,然而這個人人稱羨的位置,卻不能參與政治,實現救濟百姓的理想,狂傲的個性更讓李白得罪了許多朝臣;終於他再也忍受不住了,自動請求離開,玄宗皇帝於是厚賞了李白一筆財物,放走這名難以駕馭的高士。唐朝天寶十四年,公元755年,安史之亂髮生,永王李璘以抗敵平亂為名,請出了原本已隱居在廬山的李白,卻沒想到永王私下存著爭奪皇位的野心,李璘兵敗身亡後,一心救國的李白竟因叛國罪被流放夜郎。「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當人們因亂事平定而歡天喜地時,李白卻在異鄉淪落著。公元759年,朝廷大赦天下,李白終於返回中原;三年之後的寶應元年,李白病死在他的族叔當塗令李陽冰的家中。初葬采石磯,後人遵其遺志,改葬青山。中國古人都講究讀書出仕入相,然而李白卻沒有走成這條路。他有超眾的詩歌才華、也有報國之心,但是報國無門。李白一生雖然仕途不得意,卻留下不少優美的詩篇。晚年他年華耗盡、生活窘迫,幸而一生的心血集結成近千首詩稿在民間廣為流傳,成為中國文學寶庫中的重要遺產。後人不願意接受詩仙因貧病而逝的現實,為李白另外編纂了一個醉酒撈月而亡的故事。如他詩中所言「但願長醉不願醒」,這浪漫撈月的詩仙,是否也如「古來聖賢」一樣一生都站在高處,寂寞地遠觀世俗荒謬與己身的不自由呢?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