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1000問>(2)

<黃帝內經1000問>(2)  

 

木克土。火生土的本意是心陽能溫煦脾陽,神志,有助於脾的運化和統血,但後世醫家又發現,腎陽也能溫脾陽,而且更為重要。二者並不矛盾,只是火生土的「火」,包括了心陽和腎陽而已。正常人飽食之後,血液往往集中於胃腸道,以利消化吸收,所以心跳加快,甚至輕微發熱,現代醫學叫做食物的特殊動力作用,這就是心火生脾土的表現。反之,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往往有肢冷、水腫等心陽不振甚至腎陽不足的表現,同時也出現納呆、腹脹、便溏等脾陽不足的表現,這是火不生土的緣故。正常的火克金,是心陽可以制約肺的清肅,不使太過。若心陽不振,則肺氣清寒,不能溫化水飲,以致痰濁內阻,發為咳喘氣短。常見肺心病、肺氣腫患者,多為心陽不振以致咳喘氣短。土生金是指脾主運化水谷精微,肺氣之化源,又能化水濕,以防痰涎壅肺,有礙肅降。土克水是說脾的運化可以制止腎水泛濫的水腫。金生水是肺氣清肅下行,陰而助腎水,實際上是金水互生的,臨床上常以滋腎陰而養肺陰。金克木是肺氣清肅下降,可以抑制肝陽上亢。氣功療法通過調整呼吸,使肺氣清肅下降,既可治療肝陽上亢的頭痛眩暈,又可治療腎水不足的口燥咽干。水生木是腎藏精,可以養肝陰助肝血,也制約肝陽上亢,所以臨床上有「滋水涵木」的說法,而滋腎陰的藥物也確可養肝陰。水克火是指腎藏精,可以防止心火上炎,而臨床上滋腎水往往可以治療心火亢盛的心悸、失眠。應該指出,五行學說所能說明的臟腑關係是不夠全面的,現代臨床上發現五臟之間的生克關係往往是雙向的,即互生互克。從臟腑功能上來理解其間的聯繫,可概括如下圖所示。

 

 怎樣用五行學說解釋五臟在病理上的相互影響?

 

    五行學說能說明臟腑的生理聯繫,因而也能解釋其病理關係及五臟疾病傳變規律。概括起來不外相乘、反悔、母病及子、子病累母四個方面。(1)相乘:例如肝病傳脾,叫木乘土,是由於肝強脾弱,克制太過,出現腹痛、泄瀉、急躁、脅痛等症。這在肝炎患者中是常見的現象。(2)反侮:例如肝病傳肺,叫木侮金,是由於肝火太旺,反侮肺金,使其宣降失職,出現咳嗽、氣逆、兩脅掣痛等症,甚則咯血。這在臨床上叫木火刑金,或曰肝火犯肺,常見於某些胸膜炎患者或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擴張等患者。(3)母病及子:如肝的升發太過,肝火引動心火,出現頭暈、煩躁易怒、失眠心悸等症,就叫母病及子。有些甲狀腺功能亢進或神經衰弱的患者,常見這一類癥狀。(4)子病累母:如脾虛而致心血不足,出現心悸不寐、怔忡健忘、飲食減少、大便稀溏、倦怠無力等症,這叫「子病累母」或曰「子盜母氣」。在神經衰弱患者中,也常見這類癥狀。總之,按五行學說推論,一臟有病,對其他四臟都會有影響的,不過不一定都發病。這裡有兩點值得注意:(1)臟氣有強弱的不同,故「虛者受邪,實者不受邪」,不一定都發病,只有臟氣弱的虛者才會受到影響而發病。(2)傳變有時間順序問題,即程序問題,可按一定順序,在一個時期內,逐次傳變,好像連鎖反應,故不一定同時幾個臟器都發病。內傷雜病的傳變規律是以五行學說來概括的,是否反映了客觀規律,還有待今後臨床研究進一步證實。

 

 什麼叫「水火既濟」?水火失濟臨床常見哪些病證?

 

    「既濟」一詞出於《易經》,即坎上離下相濟之意。坎是水,離是火。既濟,則水火相交為用。中醫學中所談「水火既濟」,是借用五行學說中關於水與火相生相剋關係來比喻心火與腎水,相互關係。二者相互協調,維持生理功能的相對平衡,故稱「水火既濟」。五臟配屬五行,心屬火,腎屬水,心居於上焦,為「五臟六腑之大主」,「主明則下安,主不明則十二官危」,故心氣當下通於腎,即心火下交於腎,以資助腎陽溫煦腎陰,使腎水不寒,維持腎陰腎陽平衡協調。腎居於下焦,藏精主水,故曰「水臟」,腎水當上濟於心火,即腎水上承於心,使心火不亢。心火與腎水上下交通,水火互濟的關係,稱「水火互濟」、「心腎相交」或「心腎相通」等。「心藏脈,脈舍神」,「腎藏精,精生髓」,「腦為髓海」,稱「元神之府」。精血為神的物質基礎,故人的精神思維活動不僅為心所主,同時也與腎相關。所以當心與腎(即水與火)關係失調時,多表現於神志方面的異常。例如,心火不足(心陽虛)不能下資腎陽溫煦腎陰,則腎水不化,反上凌於心,而見心悸、心慌、水腫等,叫「水氣凌心」。此證頗似慢性心功能不全的充血性心力衰竭。若腎水不足(腎陰虛),不能上濟於心陰,則心陽獨亢,神不守舍,而見心悸、心煩、失眠、多夢等,叫「心腎不交」,或稱「水虧火旺」證,頗似神經官能症的「神經衰弱」。

 

 什麼是臟象?

 

    「臟象」之名,首見於《素問·六節臟象論》。「臟」,是指居臟於體內的具有一定形態結構的臟腑組織器官;「象」,是指內臟功能活動反映於外的徵象及臟腑實質形象。「臟」是「象」的內在本質,是「臟」的外在反映。因而,臟象是對人體生命的本質與現象諸種聯繫的高度概括。「臟象學說」,是研究臟腑經脈形體官竅的形態結構、生理活動規律及其相互關係,以及人體臟腑組織與四時陰陽變化等關係的學說。

 

 臟象所顯示的內容及部位是什麼?

 

    顯示的內容與部位:在經文中主要體現兩個方面,包括「華」,即色彩,也就是顏色的光澤;「充」,即飽滿度。前者為神采,後者為形態。五臟之氣「華、充」顯示部位不同,因臟而異。心,其華在面,其充在血脈;肺,其華在毛,其充在皮;腎,其華在發,其充在骨;肝,其華在爪,其充在筋;脾,其華在唇四白,其充在肌。臨床意義:為內在臟腑疾病提供了外部現象,通過外在現象判定內在疾病,即「(各)視其外應,以知其內臟,則知氣所勝病矣」。

 

 臟象學說有什麼特點?

 

    臟象學說所論述臟象含義與現代解剖學中的臟器的含義不同,剖學立足於微觀的臟器實體解剖與描記,臟象側重於臟腑生理功能的宏觀概括。從「象」把握「臟」的本質的方法,是中醫臟象學說的特點。

 

 臟象學說是怎樣形成的?

 

    臟象學說的形成條件可以歸納為三個方面:(1)古代解剖學知識。最早始見於《內經》,如《靈樞·經水》篇說:「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視之。其臟之堅脆,腑之大小,谷之多少,脈之長短,血之清濁……皆有大數。」《靈樞·腸胃》篇說:「胃紆曲屈,伸之,長二尺六寸,大一尺五寸,徑五寸……小腸……其注於迴腸者……」在《靈樞·平人絕谷》篇又對胃的體積、小腸、迴腸、廣腸等體積做了具體的記載,對「胃滿則腸虛,腸滿則胃虛,更虛更滿」等生理關係也做了論述。可以說早在《內經》成書以前,我國的解剖學便有了相當的成就。後來《難經·四十四難》把整個消化道的七個要衝,命名曰「七沖門」,即唇為飛門,齒為戶門,會厭為吸門,胃上口為賁門,太倉下口為幽門,大小腸之會為闌門,下極(即肛門)為魄門。到明代張景岳在《類經圖翼》中,對內髒的描繪更近於實際,如「心象尖圓、形如蓮蕊,其中有竅……共有四絲以通四臟」等等。此外,如宋代《歐希范·五臟圖》、楊介《存真圖》、清代王清任《醫林改錯》等著作,所載人體臟腑的位置、形狀、大小、長短、輕重、容積等,都是古代解剖觀察的記錄,許多數字和部位、形態,與現代解剖記載是相近的。(2)長期生活觀察,例如體表皮膚感受風寒,出現鼻塞、流涕、咳嗽等癥狀,認識到皮毛和鼻與肺有聯繫。在同樣條件下,醒著活動不易受涼,入睡則易受涼。認識到衛氣能「溫分肉,充皮膚,肥腠理,司開闔」,「日行於陽,夜行於陰」。人在悲哀哭泣時淚涕俱下,伴有咳嗽、呼吸頻率改變等,因而認識到肺主悲,在液為涕,其變動為咳。人發熱汗出過多,常見心慌,因而認識到熱氣通於心。心,「在液為汗」。又飲食不節,饑飽過甚,則口流涎水,而認識到脾有消化水谷作用,其「在液為涎」等等。通過長期反覆觀察,點滴知識的積累,逐漸認識了人體的某些生理功能。(3)通過大量的臨床實踐,從病理現象中推論出生理功能。例如,失血過多,可有心慌、心煩、面色?白等,因而推論出心主血、藏神、「其華在面」,辨其證候為血不養心。若時常腹脹、腸鳴、大便稀溏、食欲不振、四肢乏力不溫等,可推論出脾居腹中,主四肢、運化水谷精微津液而主濕,辨其證候為脾虛濕困。再如頭暈、腰腿酸軟、滑精、頭髮枯槁脫落等,則認為腎位居腰部,藏精、生髓充骨,腦為髓之海,其華在發,辨其證候為腎不藏精。總之,臟象學說是古人從長期生活、臨床實踐以及對人體解剖知識粗淺認識基礎上,通過分析綜合、比類取象、推理而總結出來的。

 

 十二臟相使說主要內容是什麼?

 

    用十二臟與帝王體制的官職作比喻,是《內經》論證和揭示臟象理論所採用的方法之一,很多篇章均採用了以君臣作比喻來說明臟腑間的相互關係及各自的功能特點這一方法,其中以《素問·靈蘭秘典論》最具代表性。對它的理解應從三方面入手:(1)心的主導地位。經文曰:「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由於神明是人體中最重要的一種支配能力,並為心所主,心的功能是主藏神,主血脈,故心為君主之官,其他臟腑為其將、相等等,體現了心的主導地位。如經文所說「主明則下安,以此養生則壽」,「主不明則十二官危……以此養生則殃」。(2)十二臟不分貴賤。各臟腑雖有主從的關係存在,但是其各自的獨立作用也是不能忽視的,它們都有自己的特殊功能,在人體這一整體中,都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所以從整體上講,十二臟不分貴賤。(3)十二臟相互為用。用十二臟相使作比喻,不僅可以說明人體是一個相對獨立的整體,同時也形象地解釋了各臟腑之間相互協調的主從關係,並具體地體現了《內經》從整體角度認識生命規律的學術特點。諸臟腑之間相互為用、相互協調,形成統一的有機體,這也是臟象理論能夠成立的前提之一。正如經文所說「十二官不得相失」。十二臟相使說不僅強調了十二臟腑的整體協調性,還概括地提出了各個臟腑的主要功能,在臟象理論中佔有重要地位,對後世影響很深。

 

 中醫臟象學說與現代醫學對比具有什麼特點?

 

    (1)在中醫學論述臟腑時一般生理和病理是緊密結合在一起的,沒有各自形成獨立的學科,而是常用生理來推斷病理,用病理來反證生理。(2)每一個臟腑的含義,不單純是一個解剖學的概念,而主要是一個生理學和病理學的概念。例如,臟象學說中的「心」,與現代醫學的心臟並不完全等同。它除解剖上代表心臟外,還包括循環系統和神經系統部分功能。如「心主神明」,實際上是大腦的功能。(3)中醫臟象學說除強調內在臟腑關係密切外,還在整體思想的指導下,十分強調臟象與外界環境(社會環境與自然環境)的密切聯繫。比如,自然界一年有春溫、夏熱、秋涼、冬寒的四季氣候變化,人體受它的影響,也隨之以不同的生理活動來適應。另外在病理上由於季節不同,發病也常有別,如「長夏善病洞泄寒中,秋善病風瘧」等。(4)以五臟為中心,通過經絡將人體的六腑、五官、形體等組織器官進行聯繫,形成五個系統,分別論述其生理和病理。這五個系統不僅在縱的方面有著內在聯繫,而且它們之間還有橫的聯繫,這種聯繫即具體表現在相互促進和相互制約兩個方面。如《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中論述相互促進關係時說:「筋(肝)生心」、「血(心)生脾」、「肉(脾)生肺」、「皮毛(肺)生腎」、「髓(腎)生肝」。《素問·五臟生成》篇中在論述相互制約的關係時說「心……其主腎也,……其主心也,肝……其主肺也,脾……其主肝也,腎……其主脾也」。可見五個體系的相互促進關係和相互制約關係,的相生與相剋的關係在臟象學說中的體現。

 

 如何理解「心為君主之官」?

 

    這個問題應該從兩個角度去分析:從生理角度,心的功能為心藏神、心主血脈。神指生命的物質如正氣、氣血均屬神的範疇,生命現象如注意力、思維、情感等精神活動。神在人體生命活動中具有主宰或統領的作用。這說明人體中無論物質方面還是精神方面的神均藏於心,並由心所主宰。這正突出了心的重要生理作用,心與神的關係在很多經文中都有記載,如《素問·六節臟象論》曰:「心者,生之本,神之變(處)也。」《靈樞·邪客》曰:「心者,五臟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等等。另外,「心主身之血脈」,血是營養精神與形體最為重要的物質,脈是血運行的環境,心主血脈的功能也是其主藏神功能的基礎。從病理角度,「主不明則十二官危,使道閉塞而不通,形乃大傷,以此養生則殃」。心的功能出現問題,就會引起各個臟腑功能的失調,也說明了其重要性、主宰作用。近年來,由於現代醫學的發展,很多人對這一觀點產生了疑問。在現代醫學中腦是人體一切功能的總指揮部,而心臟只是血液的一個中轉站,其功能與腦相比還是腦的功能最重要。但是中醫學中的心與現代醫學的心臟是不同的。現代醫學的心僅僅是一個器官,中的心是一類功能的總稱,並未單指哪一個器官,這從中醫的五臟六腑的功能上均能夠得到體現與證明。傳統中醫的腦僅是奇恆之腑之一,這也是由於當時的醫療水平與科技水平的局限所造成的。但是從傳統醫學對心的功能的論述,可以看出心為君主之官這一理論還是具有科學性的,應該正確認識這個問題。

 

 為什麼說腎為「封藏之本」?

 

    因腎主藏精,宜閉藏而不妄泄,即腎主藏精的功能,所以腎為「封藏之本」。又因腎能約束二便,因為腎者,胃之關也,腎開竅於二陰而司約束,故主蟄,封藏之本。

 

 為什麼說「臟腑不僅是一個解剖學的概念,而更重要的是一個生理學和病理學概念」?

 

    臟象學說的形成,除對人體進行解剖粗略了解其概況外,對活著機體的生理病理現象的細微觀察,更為重要。體腔內臟器的功能活動,是不能直接看到和觸到的。但人體是一個統一的有機體,活動必定會從體表組織器官的功能活動與形態變化等方面表現出來。中醫學認為「有諸內必形諸外」,根據「臟居於內,形見於外」的理論,對人體在正常生理活動和病理變化情況下的內臟活動異常而表現於外的現象,長期不斷觀察,逐漸積累有關臟腑功能活動的知識,並逐步充實和完善,形成了理論體系。認為以心、肝、脾、肺、腎五臟為中心,通過經絡分別將其他有關臟器加以聯繫,形成了五個大的系統,每個系統都受著所屬髒的影響和支配。所以每一髒的生理活動、病理變化都涉及到多個方面,而絕不只局限於臟腑的解剖學概念。如心臟,除心本臟為血液循環重要器官「主血脈」功能活動外,神志」,包括了大腦的主要功能,思維意識活動,即李?所說的「神明之心」。另外,心與小腸互為表裡,「其華在面」,「舌為心之苗」等都有著密切的生理聯繫。所以心、小腸、面、舌、脈等形成一個相對獨立的活動體系。又如腎,除了腎本臟關係水液代謝、泌尿功能外,腎還有藏精、主人體的生殖發育。腎精化為腎氣有納氣和司二便的功能,腎「主骨生髓通於腦」,「齒為骨之餘」,「開竅於耳」,「其華在發」,與膀胱互為表裡等,都有著密切的生理聯繫。所以腎、膀胱、腦、骨、齒、發、耳、前後陰等形成一個相對獨立的體系。正因臟象學說的形成不是單純建立在大體解剖學的基礎上,而是從外部進行生理與病理的動態研究、歸納綜合與推理產生的。因此,剖學的概念來理解,而更主要的應從生理學病理學的概念來理解。

 

 神的生成與神的含義是什麼?

 

    經文指出「天食人以五氣……地食人以五味……氣和而生,相成,神乃自生」。又「心者生之本,神之處也」。從中可以認為,天陽之氣與水谷之津液結合而化生者為神。就神的生成及本源物質而言,神是物質的概念。另外「心者神之處……其充在血脈」,脈中之神,由血來體現,亦說明「神」即是神氣,其含義就是氣血。《素問·八正神明論》:「血氣者,人之神,不可不謹養。」《靈樞·營衛生會》:「營衛者,精氣也;血者,神氣也。」

 

 五髒的功能及外部現象有哪些?

 

    五髒的功能作用,經文中指出「心者,生之本,神之處……」。即心藏神(氣)。「肺者,氣之本,魄之處也。」即肺主氣,主魄。「腎者,……封藏之本,精之處也。」說明腎主封藏,主藏精。「肝者,罷極之本,……魂之居也……以生血氣。」說明肝主「罷極」,肝主魂,肝主疏泄血氣。「脾……倉廩之本,營之居也,……轉味而入出者也。」說明脾對營氣有收納與輸出兩方面作用。五臟及其所主的氣血的功能活動在外部有不同的顯現內容及表現部位。「華」,色彩;「充」,充實、飽滿度。「華」、「充」是顯現的內容,而面、五體或五體之餘則是在外部表現的部位。從經文中「其華」、「其充」的所在來看,主要是五臟驅動它們所主的物質產生的。因此對髒的認識不獨著眼於五臟本身,也要包括五臟之氣。另外《靈樞·本臟》、《靈樞·外揣》亦有六腑大小、長短、曲直、厚薄的外部表現。所以對臟象的認識應該是這樣,即臟腑及臟腑之氣的生理功能、病理變化反映於外的徵象。臟象理論是中醫診病的依據,正如《靈樞·本臟》所說:「(各)視其外應,以知其內臟,則知其所病矣。」

 

 《素問·六節臟象論》所述臟象理論有什麼臨床意義?

 

    《素問·六節臟象論》所述臟象學說的內容,以生理活動規律為其重點,有一定的形體官竅的形態結構的內容。故而文中以五臟為人體之本,即心為生之本,肺為氣之本,腎為封藏之本,肝為罷極之本,脾為倉稟之本。以五臟之本為中心,聯繫諸腑、經脈、體表五華、五體,形成以肝、心、脾、肺、腎五個系統的生理活動。這五個系統不僅與天地四時相通應,同時又相互之間緊密聯繫,並與自然界內外相連成一個整體,形成以五臟為中心的臟象學說。《素問·六節臟象論》所述臟象內容對臨床有重要指導意義,主要根據人體內在臟腑的生理活動及病理變化的徵象,了解臟腑的病變情況,作為辨證論治中定位定性的依據。如以腎「其華在發」、「其充在骨」的理論,說明頭髮和骨骼在生理上與腎密切相關,當骨發生病變,即小兒出現五遲(立遲、行遲、齒遲、發遲、語遲)、雞胸、龜背、解顱等症,可以腎虛論治,以地黃丸為主,酌加鹿茸、龜板等葯。成人出現腰膝酸軟、頭髮花白,亦可從腎虛治療。

 

 為什麼說肺在穀食精氣輸布過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穀食精氣輸布過程中,雖然是在肝、心、肺相互作用下完成的,但肺的功能更為重要,即「肺朝百脈」的功用。因為穀食精微物質,必須通過肺氣化合,化生為氣血,才能起到營養作用。同時,在肺氣調節下,才能使氣血在經脈循行正常,達於臟腑四肢,起到營養功用。所以說肺在穀食精氣的輸布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什麼是奇恆之腑?

 

    奇,是異的意思。奇恆是言異於常腑。由於奇恆之腑功能上象於地屬陰,主藏陰精,與五臟功能相似;形態中空與六腑相似,但沒有臟腑之間的表裡配偶關係,異於一般的臟腑,故稱「奇恆之腑」。包括腦、髓、骨、脈、膽、女子胞六個器官。奇恆之腑生理功能特點是:「皆藏於陰而象於地,故藏而不瀉。」如腦藏腦髓,骨藏骨髓,脈藏血液,膽藏膽汁,女子胞藏有精血,孕育胎兒。

 

 《素問·經脈別論》中闡述的穀食精氣輸布過程如何?

 

    《素問·經脈別論》認為穀食精氣輸布過程,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散精於肝」,經肝氣的疏泄,滋養全身筋脈。二是「濁氣歸心」,注之於脈,再經過「肺朝百脈」,宣發與肅降相互配合,把精氣輸布到全身,外達皮毛,經氣血相合,交匯後再回還於經脈中流於四肢,滋養全身。

 

 為什麼說「肝者,罷極之本」?

 

    肝者,罷極之本,是概括肝主疏泄的生理功能。(1)經文中其他四臟分別用「生之本」、「氣之本」、「封藏之本」、「倉廩之本」概括它們的生理功能。「罷極之本」必然也是概括肝的生理功能。(2)就字義而言,罷,遣有罪也;極,猶放也。罷極,即發配、放逐之義,用中醫學術語表述即疏泄。(3)肝又有「以生血氣」的功能,生,出也,亦是疏泄之義。(4)肝的特性與治療用藥,「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以辛補之,以酸瀉之」。所以,「肝者,罷極之本」,是概括肝主疏泄的生理功能。

 

 為什麼腎主「作強」和「伎巧」?

 

    因腎具有藏精的功能,精能生髓充骨,腎精充足,則精力充沛,動作強勁精巧;精能生髓充腦,腎精充足,則神強聰慧,多能技巧。從而說明腎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作強」和「伎巧」。

 

 五髒的陰陽太少命名的依據是什麼?

 

    校勘後經文是:(心)為陽中之太陽;(肺)為陽中之少陰;(腎)為陰中之太陰;(肝)為陰中之少陽;(脾)當為(陰中)之至陰。其命名的依據是什麼?《靈樞·陰陽系日月》指出:「腰以上者為陽,腰以下者為陰。」又據《素問·金匱真言論》「背為陽」,「腹為陰」,可以認為經句中前面的陰陽是以五臟在人體所居部位的陰陽屬性確定的。至於後面的陰陽太少,只能認為是依據五臟相應季節的陰陽屬性及程度差異命名。經文中明確提出「心者……通於夏氣」、「肝者……通於春氣」、「肺者……通於秋氣」、「腎者……通於冬氣」、「脾者……通於土氣(長夏之氣)」。春夏為陽,秋冬為陰,春溫夏熱,秋涼冬寒。寒暑是陰陽之氣,水火是陰陽之象,如此可將春夏秋冬和與之通應的肝心肺腎之氣分別名之少陽、太陽、少陰、太陰。長夏為陰之至,故長夏之氣與脾氣稱之為至陰。據此分析,經文中五髒的陰陽及陰陽太少名稱是以五臟所在人體部位(膈之上下)的陰陽屬性和五臟與其相通應季節的陰陽屬性及陰陽的多少綜合命名的。

 

 如何理解「十一臟取決於膽」?

 

    十一臟取決於膽,是指十一臟(心、肝、脾、肺、腎、膽、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取決於春氣。李東垣注:「膽者,少陽春生之氣,春氣升則萬物化安。故膽氣春升,則余臟從之,所以十一臟皆取決於膽。」十一臟取決於春氣,是以四時五臟陰陽、天人相應理論為依據的。(1)五臟與四時(五時)之氣相通應,並被五時所主。《素問·六節臟象論》提出:「心者……通於夏氣;肺者……通於秋氣;腎者……通於冬氣;肝者……通於春氣;脾者……通於(長夏)土氣。」《素問·臟氣法時論》:「肝主春……心主夏……脾主長夏……肺主秋……腎主冬。」(2)五臟可以用相應季節名稱稱代。《素問·六節臟象論》曰:「春勝長夏,長夏勝冬,冬勝夏,夏勝秋,秋勝春,所謂得五行時之勝,各以氣命其臟。」(3)春氣太過、不及及平氣,決定於一年四季氣候的正常與否,進而影響五臟病與不病。《素問·六節臟象論》曰:「求其至也,皆歸始春,未至而至,此謂太過……至而不至,此謂不及。……失時反候,五治不分,邪僻內生,工不能禁也。」綜上,肝膽之氣通於春氣,春氣決定於一年四時氣候正常與否,進而影響五臟及其相應的六腑病與不病。因此十一臟取決於膽所通應的季節之氣———春氣。

 

 《素問·經脈別論》認為水液代謝的過程如何?

 

    《素問·經脈別論》認為水液代謝的過程,當飲料由胃納入,經過腐熟消化,變成津液,由脾轉輸上歸於肺,通過肺之宣發布散作用,使津液得以布散全身,即「水精四布,五經並行」。其中布散到體表的部分變為汗液排出體外。全身代謝後,變為尿液排出體外。

 

 「陽道實,陰道虛」的含義是什麼?

 

    張介賓認為,外邪所傷多有餘,故陽道實;內邪所傷多不足,故陰道虛。《素問·太陰陽明論》以「陽道實,陰道虛」的重要觀點,高度地概括了脾胃病理特點。認為陽明胃經之病,津液易傷,病多從燥化、熱化,故以熱證、實證多見;而太陰脾經之病,陽氣易傷,病多從濕化、寒化,故以寒證、虛證多見。所以後世有「實則陽明,虛則太陰」的說法。

 

 陰經五臟和陽經六腑的發病規律有什麼不同?

 

    陰經五臟和陽經六腑的發病規律有三個方面的不同:邪外感六淫陽邪,侵犯人體從外而入,傳及六腑,多為陽熱有餘之證,而有身熱、不得卧、喘呼諸證;飲食起居不慎之陰邪,病從內生,傷及五臟,多為里陰不足之證,而見?脹、飧泄、腸澼諸疾。二是疾病的發展趨向,病隨氣轉,故陽經之病上行日久轉趨於下;陰經之病,下行日久轉趨於上。三是邪氣傷人,同類相聚,故風為陽邪易傷上、傷陽、傷胃;濕為陰邪而易傷下、傷陰、傷脾。

 

 五臟、六腑、奇恆之腑是怎樣劃分的?

 

    臟象學說的主要內容應包括三個方面:一是五臟、六腑、奇恆之腑、全身組織器官的生理、病理,以及它們相互之間的聯繫。二是組成人體的基本物質:精、氣、血、津液等的生理、病理,及其相互之間的關係,以及與臟腑的聯繫。三是遍布全身,聯絡五臟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竅、皮肉筋脈等組織器官的經絡系統,理、病理與臟腑的聯繫。中醫學將內在臟器劃分為五臟、六腑、奇恆之腑,主要是根據形態與功能的不同而劃分的。五臟(心、肝、脾、肺、腎)性器官,主持人體的意識思維活動和貯藏精氣。人體的精氣雖然在生命活動中不斷消耗,又不斷補充和產生,但五臟仍以藏為主。《素問·五臟別論》說:「所謂五臟者,藏精氣而不瀉也,故滿而不能實。」即五臟藏精氣而不能瀉於體外,精氣是組成人體的基本物質,應當豐盛,但又不能壅實留滯。又《靈樞·本臟》篇說:「五臟者,所以藏精神血氣魂魄者也。」即精神意識活動也分屬五臟;腸、胃、膽、膀胱、三焦)其形態類似管腔性器官,主持飲食物消化、吸收和排泄,所以必須保持經常疏通,以通為順。《素問·五臟別論》說:「六腑者,傳化物而不藏,故實而不能滿也。」六腑主傳化飲食和糟粕,不能久藏,藏則滿塞不通而發生病變。五臟能藏精氣,六腑則主要是消化和吸收,而六腑功能活動又賴五臟所藏精氣。因此,五臟與六腑是相互為用的,這種生理上的關係叫做「臟腑表裡相合」。奇恆之腑,《素問·五臟別論》說:「腦髓骨脈膽女子胞,此六者地氣之所生也,皆藏於陰而象於地,故藏而不瀉,名曰奇恆之腑。」奇恆之腑藏精氣以供養人體,象地氣生長萬物。精氣是神(精神思維活動)的物質基礎,所以奇恆之腑亦多與神志有關。如:「腦為元神之府」、「脈舍神」、「膽為中正之官、主決斷」等,功能同五臟。又因其形態亦多似管腔器官,與六腑相似。故曰奇恆之腑「功同臟、形似腑」,但又似腑非腑似臟非臟,所以名曰「奇恆」。

 

 為什麼說脾不主時?

 

    因為脾運化水谷,化生氣血,滋養四肢百骸、五臟六腑,如同自然界土能生長、滋養萬物一樣。在一年四季之中,任何臟腑組織器官在任何時令中,都離不開脾胃所運化的水谷精氣滋養,所以脾不單獨主一季節,而分旺於四時,即《素問·太陰陽明論》所說:「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時長四藏,各十八日寄治,不得獨主於時也。」

 

 為什麼說心為五臟六腑之大主,邪不能容?

 

    因為心主血脈,全身臟腑組織賴心血濡養而維持其正常機能。心又主神明,即精神、意識、思維活動和對全身各種生命活動進行自我調控的能力,這些功能雖然由五臟所主,但心是最高主宰。只有在心神的作用下,才能統攝精神,調節情志,使機體適應內外環境的變化,對生命發揮重要的協調和保護作用。故原文曰「心為五臟六腑之大主,精神之所舍也」。又因心有心包絡護衛於外,因而邪不能傷害,否則心神耗散,人即死亡。一旦邪氣侵犯心臟,由心包絡代為受邪。

 

 如何理解心主血脈和主神志?

 

    心與脈管相連,脈管為血液循行的隧道。《素問·脈要精微論》說:「夫脈者,血之腑也。」《素問·六節臟象論》、《素問·痿論》也分別說心「其充在血脈」、「心主身之血脈」。可見「心主血脈」是指心能推動血液在脈管中循行的作用,即心氣的作用。《素問·平人氣象論》說:「心藏血脈之氣。」藏之於心的這種「氣」,就是推動血液循行的動力。現代醫學亦認為心臟是血液循行的動力器官,整個生命活動期間,心臟都在不停地跳動,不斷地將靜脈流入心臟的血液以一定的壓力射入動脈血管中,推動血液循環,這與中醫學的「心主血脈」、「諸血皆歸入心」的認識有一致之處,同樣深刻地說明了心臟在血液循環中的動力作用。心與脈管相通,心氣推動血液在脈管中循行,所以心氣的強弱可以從脈象上反映出來。例如,心血充盈,心氣旺盛,則血脈運行暢通,其脈象和緩有力、節律均勻為之正常。反之,如心氣虛,推動無力,則血脈運行不暢,表現心悸,脈細無力或澀,甚至節律不整而有結代現象。若心血瘀阻,則可出現心胸悶痛、顏面、唇甲青紫等現象。「心主神志」、「心主神明」、「心藏神」皆指心主精神意識思維活動而言。是從我國古代哲學思想體系「心靈論」脫胎而來的。這種用「心」來代表人的思維、意識活動,不僅在中醫學中如此,哲學上、文學上也是如此。孔子曾說「七十而從心所欲,不?矩」。老子說「不見可欲,使心不亂」。直至今天專門研究精神思維意識活動的學科,則稱之為「心理學」。《素問·上古天真論》「嗜欲不能勞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以及民間常說的「耳不聽,心不煩」、「心神不安」等等,都是把心作為思維、意識器官來看待的。正因為人的思維、意識都由心主宰,故稱「心為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古人之所以說「心主神志」,是認為神是以精血為物質基礎的。《內經》中說「心主血脈」、「脈舍神」。李東垣《脾胃論》說:「凡忿怒、悲、思、恐懼,皆損元氣。夫陰火之熾盛,由心生凝滯,七情故也。心脈者,神之舍,神無所養,津液不行,不能生血脈也。心之神,真氣之別名也,得血則生,血生則脈旺。」引文前部分說明精神情志與心的關係,後部分明確說明神依靠血液的濡養,血液依靠神的支持。另外又「肝藏血」、「腎藏精」、「脾為氣血化生之源」,都與神志有關,只是由於心主血脈便強調了心與神的關係。《靈樞·邪客》篇中說:「心者,……精神之所舍也。」在《靈樞·本神》篇中又說:「所以任物者,謂之心。」是說接受外界事物,並給予相應反映,這一功能是由心來完成的。正因為「心藏脈、脈舍神」,所以「心主血脈」與「心主神志」二者關係密不可分。心血的盛衰及其變化,常影響神的改變,而心神的變化也常常使「心主血脈」發生異常。如:心血不足,可表現心煩、失眠、多夢、健忘、心神不寧等神志的異常,當以養心血安心神治之。又如營血有熱,反映於神志上,則可能表現為神志昏迷,譫語狂言等,又當以清心安神治之。反過來,若因某種原因精神受刺激神不安寧,也可引起心血在脈中流動加速,表現脈跳速率增加等。下面就「心主神志」來談談中醫對「腦」的認識。古人將腦稱為「奇恆之腑」,為「髓之海」,《素問·五臟生成》篇說:「諸髓者皆屬於腦」。張隱庵在《脈要精微論》註解中說:「諸陽之神,上會於頭,諸髓之精,上聚於腦,故頭為精髓神明之腑。」此外在《靈樞·大惑論》、《靈樞·海論》中亦分別談到了視覺聽覺的生理病理變化與腦的關係。明代李時珍明確提出「腦為元神之府」(《本草綱目》)。清代王清任又在前人論述的基礎上結合本人多年的考證,提出了「靈機記性在腦者,……兩耳通於腦,所聽之聲歸於腦,所聞香臭歸於腦,小兒周歲腦漸生,舌能言一二字」。《醫林改錯》把思維記憶、視覺、聽覺、嗅覺、語言等功能歸屬於腦,這是中醫學對腦的功能較全面的論述。李?在《醫學入門》中分析「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時,說:「有血肉之心,形如未開蓮花,居肺下肝上是也。有神明之心,神者,氣血所化之本也,主宰萬事萬物,虛靈不昧是也。」從現代醫學觀點來看,他已將「血肉之心」與「神明之心」區分開。以此分析《素問·靈蘭秘典論》「主明則下安」、「主不明則十二官危」,所謂「主」並非血肉之心,實是指中樞神經———大腦功能而言。

 

 脾與胃的生理關係如何?

 

    脾與胃在生理上的關係甚為密切,《素問·太陰陽明論》做了具體論述。從解剖上來看,脾與胃之間有系膜相連;經脈上脾胃通過各自隸屬的經脈相互聯絡,構成表裡關係,脾經又貫通於胃經。在生理功能上,胃受納水谷,為臟腑氣血之源,然而需要通過脾的運化,才能把水谷精氣輸布到四肢百骸及全身臟腑組織,得以充養,所以原文強調「脾主為胃行其津液」的機理,突出脾胃二者相互配合,相互為用,共同完成對飲食物的消化吸收輸送的重要功用。脾胃生理上的密切關係對臨床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因為胃氣和則後天營養自有來源,脾氣健則水谷精微得以輸布,使虛損病證逐步痊癒。因此,調理脾胃,滋養後天,是治療內傷疾病的重要方法。

 

 為什麼說肺主一身之氣?

 

    肺主一身之氣,是由於肺主呼吸作用而決定的。有關肺的生理功能,在《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中就有「天氣通於肺」之記載。明代張景岳《類經圖翼》中記載華佗對肺的描述時說:「肺葉白瑩,謂之華蓋,以覆諸臟,虛如蜂窠。下無透竅,吸之則滿,呼之則虛,一呼一吸,消息自然,司清濁之運化,為人身之橐籥。」肺在體腔內位置最高,被覆於心髒的上面,故稱「華蓋」。由於肺的支氣管到肺內分成很多支氣管樹,最後又分成細支氣管,細支氣管再不斷分支,末端為肺泡所代替。故形容為「虛如蜂窠」。肺有司呼吸的功能,通過呼吸往來自如,即「一呼一吸消息自然」。肺主呼吸能使自然界的清氣(O),通過肺進入體內,而體內的濁氣(CO)2通過肺呼出體外,肺吸進的清氣與水谷之氣結合形成宗氣,所以說「肺為宗氣之化源」。故《靈樞·邪客》篇說:「宗氣積於胸中,出於喉嚨,以貫心肺,而行呼吸焉。」《靈樞·動輸》篇又說:「其清氣上注於肺,肺氣從太陰而行之。其行也,以息往來,故人一呼,脈再動,一吸,脈亦再動,呼吸不已,故動而不止……」可以看出,宗氣貫注心脈,又通過心主血脈而布散周身,從而維持各臟腑組織器官的功能活動。而宗氣的形成與肺有關,所以說「肺主一身之氣」,或「諸氣者,皆屬於肺」。肺主氣,除上述「司呼吸」與「形成宗氣」外,從《素問·經脈別論》「食氣入胃,濁氣歸心,淫精於脈。脈氣流經,經氣歸於肺,肺朝百脈……」的記載分析,古人似乎亦粗淺地認識到在體循環中的氣體交換———體呼吸。經肺吸入的氧氣「歸心」,由「心主血脈」到全身各部組織,「脈氣流經」與各部組織進行氣體交換,變動脈血為靜脈血,然後再「回歸於肺」,便是「肺朝百脈」。也可以說是「肺循環」。這是從現代醫學觀點分析「肺主一身之氣」的另一個方面。

 

 奇恆之腑與傳化之腑的區別是什麼?

 

    兩者可以從以下五個方面去分析:(1)從包含的器官來看:奇恆之腑包括腦、髓、骨、脈、膽、女子胞;傳化之腑包括大小腸、胃、三焦、膀胱。(2)從功能特點來看:奇恆之腑是藏而不瀉;傳化之腑是瀉而不藏。(3)從功能上來看:奇恆之腑是收納貯藏五臟精氣,即經文所說「此受五臟濁氣」;傳化之腑是傳導水谷及其變化物,並能暫時貯存水谷及其變化物,即經文所說「此不能久留輸瀉者也」。(4)從營養來源來看:奇恆之腑是「地氣之所生」;傳化之腑是「天氣之所生」。(5)從所在人體的部位來看:奇恆之腑在皮膚以內的不同層次即「皆藏於陰而象於地」;傳化之腑所在人體部位,雖然經文未作說明,但根據《靈樞·脹論》:「臟腑之在胸脅腹里之內」,及古今解剖學判斷,傳化之腑在腹內。

 

 如何理解脾主運化和脾氣主升?

 

    脾主運化。運,是運輸、輸送。化,是消化、變化。指脾氣有主管消化水谷,使之變化成精微並輸送到人體的各部。《素問·六節臟象論》說:「……能化糟粕,轉味而入出者也。」《難經》說:「脾助胃氣,主化水谷。」脾主運化功能具體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飲食入胃,經過胃的腐熟、初步消化,然後經小腸「泌別清濁」,其中濁者下傳於大腸,清者,也就是精微物質,通過脾運輸全身,營養五臟六腑、四肢百骸、九竅、皮肉筋脈等組織器官,《素問》稱「脾氣散精」。同時,因這些精微物質又是化生氣血的物質基礎,所以稱「脾為後天之本」。又因受五行學說的影響,又常稱「脾為中土」,土能化生萬物,所以又稱「脾為氣血化生之源」,並有「脾藏營」之說。二是運化水濕,即在運化水谷精微之同時,把體內需要的水液輸送到周身各組織器官中,以發揮滋養營運的作用,並將體內代謝多餘的水液,輸送於腎,經膀胱排出體外。《素問·經脈別論》說:「飲入於胃,游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並行。」即是對脾運化水濕維持水液代謝平衡的描述。脾氣主升,亦叫「脾主升清」。「升」,即上升。「清」,是指水谷之精微。脾主運化,將飲食的水谷精微與津液運送全身,是因為脾氣的特點是「主升」,將這些物質上輸於肺,再通過心肺的作用把氣血營養布散全身各處。脾氣健運,則升清正常,氣血化生有源,全身營養充盈,若脾氣虛,不能升清,頭部失養則頭暈、目眩;周身失養則倦怠乏力,脾氣不升反而下陷(因脾居中焦,所以亦稱「中氣下陷」)則久瀉、脫肛,或胃、腎、子宮等臟器下垂。

 

 奇恆之腑、傳化之腑的營養及營養來源是什麼?

 

    奇恆之腑與傳化之腑的營養來源分別來自於三陰經和三陽經,養物質是三陰、三陽經中的經氣,即所謂天氣與地氣。經曰:「腦、髓、骨、脈、膽、女子胞,此六者,地氣之所生也,……名曰奇恆之腑。」「夫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氣之所生也,……名曰傳化之腑。」地氣、天氣分別指陰經之氣及陽經之氣。《素問·太陰陽明論》曰:「太陰陽明為表裡,脾胃脈也……陽者天氣也,主外;陰者地氣也,主內。」據此,奇恆之腑的營養是三陰經的經氣,營養來自三陰經;傳化之腑的營養是三陽經的經氣,營養來自三陽經。

 

 脈、髓、筋、血、氣的生理功用是什麼?

 

    《素問·五臟生成篇》對脈、髓、筋、血、氣的生理功能做了具體論述,認為這五者依賴各自連屬的關係構成整體功能,發揮其重要作用。五臟六腑之精氣由十二經脈上注於目,始能構成眼的視覺功能;腎藏精主骨生髓,上注於腦,使腦具有主持肢體運動和思維之功能;肝主筋,全身筋膜連屬骨節,形成肢體運動功能;心主血脈,在心氣推動下完成血脈循行不息的功能;肺主氣,完成人體呼吸功能和氣機調節的功用。

 

 宣發與肅降是什麼意思?

 

    宣發與肅降,是對「肺司呼吸」、「肺主皮毛」、「通調水道」等生理活動的概括。宣發,是指肺的宣散與輸布功能,以及這種功能所體現的肺與皮毛的關係。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通過肺「一呼一吸,消息自然」進行氣體交換,將體內濁氣宣散至體外。二是肺氣將衛氣和津液等布散於周身以溫潤肌腠和皮毛,即《靈樞·決氣》篇所說「上焦開發,宣五穀味,熏膚、充身、澤毛,若霧露之溉」。「上焦開發」就是指肺氣的宣發作用。皮毛位於體表,不論西醫學或中醫學對皮膚的重要作用都十分重視,西醫認為皮膚在生理上有保護人體深層組織不受損害,體的壁壘,有感受冷、熱、痛、觸的感受體,能調節人體對外界環境的適應,又有協助中樞調節體溫的作用。在熱的環境里,皮膚血管舒張,汗腺分泌,汗液外泄以散熱。在冷的環境里,皮膚血管與立毛肌收縮,汗腺分泌停止,無汗而保溫,且有貯存水分、鹽分和糖的作用。皮下組織能貯藏脂肪,以供皮膚營養,同時也可維護和調節體溫平衡,皮膚還有排泄體內水分和少量食鹽與尿素的作用。中醫學認為皮膚位於體表,為衛外的屏障,通過長期的病理觀察,認識到皮毛與肺的關係極為密切,肺能「宣五穀味,熏膚……,澤毛……」使皮膚與汗毛滋潤以發揮衛外的生理功能,毛」或說「外合皮毛」,皮毛又通過「鬼(通魄)門」(又稱氣門、汗孔、玄府)來排泄汗液,並有一定的呼吸、散氣作用,從而維護肺宣發功能的協調。由此可見,皮膚是肺司呼吸的重要輔助器官。在病理上二者相互影響,《素問·咳論》說:「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氣,邪氣以從其合也。肺氣不宣因而喘咳,《難經》說:「形寒飲冷則傷肺。」反之,若肺有病變,亦必影響皮毛髮生病變。《素問·痿論》說:「肺主身之皮毛,……肺熱葉焦,則皮毛虛弱急薄著,則生痿癖也。」《難經·二十四難》說:「太陰者,肺也,行氣溫於皮毛者也。氣弗營,則皮毛焦,……則皮枯毛折……」肺病因熱而焦,則宣發不能,皮毛失去滋養而「皮枯毛折……」。關於「肺主皮毛、肺虛則多汗」的說法,有人通過皮膚局部發汗試驗,觀察到肺氣虛病人發汗敏感度較正常人明顯升高,且發汗面積亦大,也證實了皮毛多汗與肺虛的病變是有著內在聯繫的。所以肺氣宣發作用,除表現於司呼吸外,主要表現於肺與皮毛生理上的密切關係。肅降,從字意來講是清肅下降之意,是肺的又一生理特性,肺居胸中,為五臟六腑之華蓋,其氣以清肅下降為順。肺的形態「虛如蜂窠」,質地輕清鬆軟,虛靜而有彈性,為之橐籥,不容異物壅滯,故稱為「肅」,即清肅、清凈之意。又肺居胸中,如「華蓋」以覆諸臟,所以不論吸入之清氣,還是「脾氣散精,上歸於肺」的水谷精微之氣,均以下降為順,若「霧露之溉」,方能布散全身。所以「降」是概括氣與水液等物質在肺氣主司下的趨向,「肅」二者是互為因果的。正因為肺氣保證津氣不斷下降,肺內清肅的環境;正因有清肅的環境,肺氣才能下降,津氣才能得以下行,「通調水道」以使水津「下注膀胱」,起到促進和維護水液代謝的作用。所以古人稱「肺為水之上源」。宣發與肅降,是肺生理功能相輔相成的兩個方面,二者生理上是相互協調的,病理上也是相互影響的。宣降正常,則肺氣出入通暢,水道通調,呼吸調勻,水津下達。如果這種功能失去協調,就會發生「肺氣不宣」或「肺失肅降」的病變,出現咳嗽、喘息、胸悶脹滿、痰濕阻肺或水腫等症。《素問·五臟別論》中所述的五髒的生理功能特點各是什麼?五臟主藏精氣,如心藏脈,肺藏氣,肝藏血,脾藏營,腎藏精等,而精氣又要保持運行流暢,不能壅實不行,才能灌注營養全身組織器官,故其具有藏精氣而不瀉,滿而不實的生理功能特點。五臟生理功能特點的理論對臨床有重要指導意義。由於五臟有藏精氣的功能,故臨床上五臟多為虛證,應治以補法,但不可純補、峻補、壅補,應該補中寓通,靜中有動,如補脾之時配以和胃消導之品,養心宜佐以和血活血之品,補肺應伍以宣肅之品等。

 

 「魄門亦為五臟使」是什麼意思?  亦,也。魄門,即肛門。經文曰:「魄門亦為五臟使」,提出魄門的功能受五臟支配,魄門的啟閉依賴心神主宰,肝氣調節,脾氣提升,肺氣的宣降,腎氣固攝,方能不失其常。亦受傳化之腑的支配,魄門是大腸的末端,魄門亦為五臟使,出於傳化之腑條中,故其開閉除受五臟支配,亦受傳化之腑傳導的影響。這一理論對臨床辨證、治療、預後等均有指導意義。臨床上大便秘結或泄瀉,分別從肺、胃、脾、肝、腎等臟腑辨證論治,而臟腑病變有時也可通過控制肛門啟閉而收到療效。如吳瑭用宣白承氣湯既可治腸熱便秘,又可治肺熱痰鳴。

 

 脾統血在臨床上有什麼意義?

 

    脾統血,是脾氣統攝血液使之在脈管內正常運行而不溢於脈外,在《難經》中叫「脾裹血」。脾為氣血化生之源,氣血並存,而「氣為血之帥」,同時脾氣又有「主升」的特點,所以脾能統血。若脾氣虛,統血失權,臨床可見多種出血病證,如婦女月經過多、崩漏、便血、衄血、皮下出血,舌淡,脈細弱等,常用「補脾攝血」之法治之,以助脾氣統血和升清的作用。脾氣虛統血無權之出血證,熱邪迫血妄行、氣機紊亂、血隨氣涌、瘀血而血不歸經等出血證加以鑒別,以防誤治。中醫學脾臟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助胃消化水谷,《素問·靈蘭秘典論》說:「脾胃者,倉廩之官,五味出焉。」其次,是脾有統攝血液的功能,將脾看成是消化系統的主要器官,這顯然與現代醫學所說的脾不相一致。《內經》中記載脾的部位「脾位中央」、為「中州」,經》中記載:「脾,俾也,在胃之下。」並對其形態也有所記載,「脾重二斤三兩,扁廣三寸,長五寸,有散膏半斤,主裹血,溫五臟。」位居「中州」部位的除肝以外,實質性臟器只有脾。推究「散膏半斤」,應是指胰而言。因胰尾接觸脾門,同居「胃之下」。所以中醫學所論之脾應包括胰在內。臟腑學說中所論五臟六腑惟缺胰,明胰系屬脾。胰,是產生胰液的腺體,分泌胰液呈強鹼性,通過開口於十二指腸的胰腺導管,輸入小腸發揮其消化作用。從這點看中醫學所謂脾「能化糟粕」、「脾助胃氣,主化水谷」實是指胰一部分生理功能。現代醫學的脾,胎兒時能造血,生後是免疫系統的器官,還能儲血、破壞紅細胞。近期發現脾有調節骨髓機能,對血小板和紅細胞、白細胞三系的成熟有破壞性的調節作用,還有吞噬微生物及產生多種抗體等作用,有關消化功能尚未發現。西醫認為脾是血庫之一,不僅能貯藏與調節血量,而且有一定造血機能,可產生淋巴細胞和單核細胞,又有免疫性防禦機能,因而對出血性疾患,特別是免疫性出血的疾患,確有良好的作用。從這點分析,古人對「脾統血」的認識,是符合客觀實際的。綜上所述表明,中醫學脾的功能含義是比較廣泛的,它不僅能消化吸收運化水谷精微和水濕,同時還有化生氣血、統攝血液運行的作用。從西醫學觀點理解,可以說脾的功能不僅包括了從口腔起的整個消化器官的大部分功能活動,同時還包括腎、腎上腺皮質、心、肺、某些內分泌腺體等生理功能。臨床上往往腎、腎上腺皮質、心、肺、內分泌等器官發生某些病變時可能出現食納減退、腹脹、腹瀉、消化不良、水腫、呼吸道腺體與消化道腺體功能紊亂,候。所以中醫臨床常用的「健脾益氣」、「調理脾胃」等治療脾病法則,不僅單純適用於脾胃功能的障礙或減弱,對心、肺、肝、腎等某些病證也能起到治療作用。主要因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化生之源」,且又位居中焦,是氣機升降出入之樞紐等特殊功能所決定的。

 

 「氣口獨為五臟主」是指什麼?

 

    氣口是診脈部位,在氣口人迎對比診法中「氣口主中,人迎主外」,氣口脈診能反映五髒的精氣及其變化情況,從診病意義上來看,氣口主五臟。「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五味入口藏於胃以養五臟氣。」決定五臟精氣變化的重要因素是胃氣,則知寸口憑藉胃氣主五臟。其一,胃氣補充營養五臟之氣;其二,胃氣的多少有無可以決定五臟之氣的變化;其三,胃氣作為動力推動臟氣到達手太陰寸口,而這種變化在氣口部位顯示出來,而表現出平、病、死脈,以此判定病與不病、病的輕重及死生預後。據此氣口主五髒的診察作用,主要藉助於胃氣的變化。四時五臟脈「以胃氣為本」則是此義。《素問·五臟別論》曰:「是以五臟六腑之氣味,皆出於胃,變見於氣口。」《素問·玉機真臟論》曰:「臟氣者不能自至於手太陰,必因於胃氣,乃至於手太陰也。」《素問·平人氣象論》曰:「人絕水谷則死,脈無胃氣亦死,所謂無胃氣者,但得真臟脈,不得胃氣也。」

 

 什麼叫「氣機」?

 

    氣機,是指氣的運動變化機理,也可以說是對人體臟腑功能活動基本形式的概括。中醫學認為,人體機能活動以「氣」為物質基礎,氣的基本運動形式可以概括為兩個方面:一是由於氣的運動對體內的物質進行一系列的加工與改造(即化合與分解)。就是組成人體的基本物質精、氣、血、津液之間的相互化生,稱為「氣化」。王冰在注《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中說:「氣化則精生,味和則形長。」「氣」和「味」就是指人體陰陽之氣的運動變化、不斷新陳代謝,在生命活動中才有生、長、化、收、藏的過程。關於「氣化」,有時也專用於概括某些器官的特殊功能,如三焦對體液的調節稱「三焦氣化」,膀胱的排尿功能稱「膀胱氣化」等。二是由於氣的運動而使體內外物質在新陳代謝過程中產生「升降」與「出入」的變化,並保持正常的協調關係。《素問·六微旨大論》說:「氣之升降,天地之更用也。……故高下相召,升降相因,而變作矣。」又說:「非出入,則無以生長壯老已,非升降,則無以生長化收藏。」可見氣的「升降出入」運動是普遍存在於體內外許多方面的。如:心肺位居上焦,居上者宜降,肝腎居下焦,居下者宜升,脾胃居中焦,為升降之樞紐。肺主肅降,肝主升發,升降相宜,氣機和調。心火下濟腎水,腎水上養心火,水火既濟,心腎相交。脾與胃,一臟一腑互為表裡,脾氣主升,胃氣主降,升清降濁,從而完成飲食水谷的消化、吸收和輸布,使人體生理活動得以正常進行。所以說「氣機」是對臟腑功能活動基本形式的概括。體內一切物質的轉化,均是在氣機的運動「升降出入」過程中完成的。

 

 為什麼說臟腑的藏瀉既不是絕對的又不是對立的?

 

    因為五臟藏中有瀉,如腎精的溢瀉,五臟濁氣的排泄;而六腑亦瀉中有藏,如膽藏精汁。臟腑藏瀉是一種互相依賴、協同作用的關係。臟中濁氣由腑輸瀉而出,腑中精氣亦需輸於臟而藏之。所以臟腑藏瀉功能不同,僅是區別其生理功能特點而言,既不是對立的,又不是絕對的,在理解時應相互聯繫,靈活掌握。

 

 「勇者氣行則已,怯者則著而為病也」是什麼意思?

 

    勇怯,指體質的強弱和心理承受能力的大小。勇者體質強,承受能力大;怯者,體質弱,心理承受能力小。已,止也。經文中指出驚恐恚勞動靜,引起經脈氣血紊亂,出現喘的現象,氣血紊亂(淫氣)又可傷人五臟而發病。文中指出「當是之時,勇者氣行則已,怯者則著而為病也」,說明人的勇怯與疾病發生與否密切相關,就體質而言,勇怯可以反映出人體正氣的強弱虛實,「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邪之所湊,其氣必虛」。就心理志意而言,心態、志意,具有自我控制和調節作用,《靈樞·本臟》曰:「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適寒溫和喜怒者也……志意和則精神專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臟不受邪矣。」勇者氣行則已,怯者著而為病,深刻揭示了勇怯與發病的密切關係。勇者,對外部、內部刺激的承受能力大,並有調節能力,使紊亂的氣機得到及時調整而不發生疾病;怯者,承受與調節能力差,容易使內外刺激因素及它們引起的氣血紊亂狀態保持,而引起疾病的發生。說明在疾病發生理論中,勇怯是重要的內在依據。

 

 五臟與七竅的密切相關性理論有什麼臨床指導意義?

 

    由於七竅皆稟氣於五臟之精氣,故臟腑有病常可在相應的五官七竅上反映出來。在治療上可通過治療五臟而獲效。如傷風鼻塞,不靈,治宜宣肺通竅;心火上炎,舌赤紅腫,治宜清心降火;肝血不足之眼目乾澀,治宜補血養肝;脾虛失運之口淡乏味,治宜健脾消滯;腎精虧虛,耳鳴耳聾,治宜滋腎補精。這是七竅有病治從內髒的理論根據,可以有力地指導臨床實踐。如何理解「生病起於過用」?用,《說文》「可施行也」;過,失度也。經文舉例「飲食飽甚,汗出於胃。驚而奪精,汗出於心。持重遠行,汗出於腎。疾走恐懼,汗出於肝。搖體勞苦,汗出於脾」,可以看出,其病因包括飲食、情志、勞役,在《內經》中都屬於內因。「飽甚」則體現出病因作用的強度;而「遠行」則說明病因作用的持久。因此諸如情志、飲食、勞役等因素只有在過於強烈或持久地作用於人體,才會使人發病。過用,即是人為實施的超越常度。

 

 肝藏血與心主血、脾統血有何內在聯繫?

 

    肝藏血,是指肝有貯藏血液和調節血量的作用。《靈樞·本神》篇說:「肝藏血,血舍魂,肝氣虛則恐,實則怒。」指肝有貯藏血液和調節情志的功能。血液來源於水谷精微,貯藏於肝臟,供養各器官功能及全身筋骨的運動。《素問·經脈別論》說:「食氣入胃,散精於肝,淫氣於筋。」肝藏血,血為神的物質基礎。而同屬神志意識活動之魂,便寄舍於肝血,所以有「肝藏魂」之說。肝之氣血,虛則易驚善恐,肝之氣血實則易怒。肝為臟,「藏精氣而不瀉」,但應「滿而不實」。若實則急躁易怒。《素問·五臟生成》篇說:「肝受血而能視,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攝。」肝主血海,血海是十二經脈之海,故曰肝有調節血量的作用,「人動則血運於諸經,人靜則血歸於肝臟,何者?肝主血海故也」。肝之所以能隨著生理狀態的改變而調節其血量,就是因為肝藏血、主血海的緣故。關於肝有調節血量的作用,有人曾做過這樣的試驗:將動物肝臟切除,將門靜脈與大動脈直接相通,心臟便立刻脹大而靜脈血瘀積。可見肝對血循環確有調節作用。還有人試驗:堵塞通往肝的血管,或將肝的實質損壞,先起痙攣,繼而致死。中醫認為痙攣是筋失肝血滋養而致,故古人又有「肝合筋也」、「肝藏筋之氣」、「筋脈皆肝所主」等說法,這是符合事實的。血液的化生,主要取決於脾胃後天之本,而血液循行的動力則是心氣的推動,王冰說「肝藏血,心行之」。因「心藏血脈之氣」,使血液在體內循行不已。而血液束裹於脈管內,且循一定規律運行,不溢於脈外,是靠脾氣的統攝,所以古人又說「脾裹血」。在脈內不停運行的血液,根據生理活動的需要,能及時準確適量地運行於各臟腑組織器官,則是由於肝臟的調節。所以血液在脈管內不停地循行,揮其滋潤和營養作用,與心、脾、肝三髒的功能是密不可分的。其中任何一髒髮生病變,將直接或間接地使血行發生病變。或因推動無力而血液瘀滯,或因統攝無權血溢於脈外,或因血海不足,血量調節失常,都能使臟腑組織器官無以營養而功能減弱。

 

 為什麼說「腎為先天之本」、「脾為後天之本」?

 

    首先應把「先天」與「後天」兩個相對的概念搞清。《靈樞·決氣》篇說:「兩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謂精。」《靈樞·經脈》篇又說:「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腦髓生,骨為干,脈為營,筋為剛,肉為牆,皮膚堅而毛髮長。」綜合上述兩段經文可知,所謂「先天」,是指稟受於父母「兩神相搏」之精,及先天之精所化的先天之氣,是遺傳而來,為人體生命之本原,可以理解為男性精子與女性卵子結合的受精卵而言。也可說「先天」指人體受胎時的胎元。它在個體生命中系「先身」而生。「後天」是指「精成」以後,骨為干……皮膚堅而毛髮長」,就是受精卵以後的整個生命發育過程,皆應謂之後天,也應包括胚胎髮育整個階段。因為在胚胎髮育階段主要是由母體間接地獲得水谷精微物質的營養而發育,父體,所以應稱其為後天。腎藏精,主命火,命火為「生氣之源」,是生命的原始動力。男性從「二八腎氣盛天癸至,精氣溢瀉……」,女性從「二七而天癸至,任脈通,太沖脈盛,月事以時下……」開始,腎的精氣亢盛,「兩神相搏」故能有子,和「精成」以後的整個發育生長,抗禦外邪的能力,都是腎的精氣起決定作用。所以《醫宗必讀》說「先天之本在腎」。往往人體素質強健,稱之為「先天充足」,素質虛弱,稱之為「先天不足」。脾胃有消化、吸收、輸布水谷精微之功能,而組成人體以及與生命活動密切相關的氣血則是由水谷精微所化生,所以又說「脾胃為氣血化生之源」。兩神相搏之「精」,在母體內發育,以及胎兒娩出後,營養的供給都靠脾胃消化、吸收水谷精微。只是胎兒時由母體間接供給,娩出後個體直接從外界索取而已,所以《醫宗必讀》說「一有此身,必資谷氣,谷入於胃,灑陳於六腑而氣至,和調於五臟而血生,而人資以為生者也,故曰後天之本在脾」。明代張景岳說:「人始生,本乎精血之源,人之既生,由乎水谷之養。非精血無以立形體之基,非水谷無以成形體之壯,精血之司在命門,水谷之司在脾胃,本賴先天為之主,而精血之海又必賴後天為之資。」故脾主運化水谷精微,腎中陽氣溫煦,並且,腎精氣為後天形體之基礎,而腎之所藏精氣,亦有賴於水谷精微的不斷化生與補充。因此,中醫認為,脾與腎,即「後天」與「先天」是相互資助,相互促進,在病理上亦常相互影響,互為因果。如腎陽不足,不能溫煦脾陽,而至脾陽不足;若脾陽不足,不能運化水谷精微,久則可累及腎陽不足。臨床所見「脾腎陽虛證」即由此而生。有關「先天」與「後天」的概念,嚴格來講,「先天」只能同時稟受於父母雙方,而「後天」則可直接或間接地攝取於水谷精微和自然界。基於這一點,不難理解,臨床真正有些因先天性器質缺陷所致的病理改變,單純通過後天補益是不能獲效的。如先天性心房間隔缺損、心室間隔缺損、先天性智能發育不全等,單靠藥物進行後天培補基本無效。前兩者多採用手術修補,方可彌補先天之缺損,而後者目前尚無恰當的治療方法。隨著現代遺傳工程學的發展,好的治療方法,也是可能的。

 

 「經氣歸於肺,肺朝百脈」是什麼意思?

 

    「經氣歸於肺,肺朝百脈」,王冰注曰:「言脈氣流運,乃為大經,經氣歸宗而上朝於肺,肺為華蓋,位復居高,治節由之,故受百脈之朝會也。平人氣象論曰臟真高於肺,以行榮衛陰陽,由此故肺朝百脈然,乃布化精氣,輸於皮毛。」王氏之注中前一部分,實質是對「經氣歸於肺」的解釋;後一部分以《素問·平人氣象論》經文為依據,說明肺朝百脈。即由肺宣散營衛氣血到百脈,而後到皮毛五體。歸,女嫁也(《說文》),即到……地方去之義。「經氣歸於肺」,是歸心的濁氣,又通過經脈歸於肺。「朝」字為選擇動向的詞義,《中華大字典》「朝,水流注大水也」;《書禹貢》「江漢朝宗于海」。朝,即流注之義。「肺朝百脈」即(歸於肺的經氣)由肺流注到百脈。其流注是經氣從肺(肺經)開始,沿十二經流注次序進行。

 

 腎陰、腎陽、腎精、腎氣分別指什麼?它們之間的內在聯繫是什麼?

 

    腎陰,是指腎本髒的陰液(包括腎臟所藏之精)。又稱元陰、真陰、腎水、真水,是與腎陽相對而言,是腎陽活動的物質基礎,對人體各臟腑有滋養、潤澤作用。腎陽,是腎臟生理功能的動力,也是人體生命活動力的源泉。又稱元陽、真陽、真火、命門之火、先天之火等,是與腎陰相對而言,是腎陰功能活動的體現,對人體各臟腑的生理活動起著溫煦與推動作用。腎陰、腎陽都是以腎的精氣作為物質基礎,實際上是腎臟精氣功能活動對立統一的兩個方面,二者之間相互依存、相互制約,在生理上相互為用。如腎陰、腎陽某一方面出現不足,表現出陰虛或者陽虛證,但實質都是腎的精氣不足,所以腎陰虛到一定程度時,可以累及腎陽,轉為陰陽兩虛,病理上叫「陰損及陽」,腎陽虛到一定程度,也能累及腎陰,轉為陰陽兩虛,病理上叫「陽損及陰」。腎精,是腎所藏之精,廣義來講分先天之精和後天之精,先天之精稟受於父母,主生育繁衍後代,所以也叫「生殖之精」;後天之精由臟腑化生水谷精微而成,藏之於腎,並滋養先天之精,主生長發育,所以也叫「水谷之精」或「臟腑之精」。先天之精與後天之精,二者相互為用密不可分。狹義來講,「腎精」就是指腎臟所藏的「生殖之精」———先天之精,主人體生育繁殖,是腎氣的原始物質基礎,亦屬腎陰範圍。腎氣,即腎精化生之氣,是由腎陽蒸化腎陰而產生的,多指腎臟的功能活動。腎的精氣盛衰,關係到人體生殖、生長和發育機能。人從幼年開始,腎精漸充,發育到青春期腎的精氣開始充盈,男子產生精子,女子按期排卵,月經來潮,性機能逐漸成熟,待到老年腎的精氣漸衰,性機能和生殖能力就隨之減退乃至喪失,形體也隨之衰老,故《素問·上古天真論》說:「女子七歲腎氣盛,齒更髮長。二七而天癸至,任脈通,太沖脈盛,月事以時下,故有子。三七腎氣平均,故真牙生而長極。四七筋骨堅,髮長極,身體盛壯。五七陽明脈衰,面始焦,發始墮。六七三陽脈衰於上,面皆焦,發始白。七七任脈虛,太沖脈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壞而無子也。」「丈夫八歲,腎氣實,髮長齒更。二八腎氣盛,天癸至,精氣溢瀉,陰陽和,故能有子。三八腎氣平均,筋骨勁強,故真牙生而長極。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滿壯,五八腎氣衰,發墮齒槁。六八陽氣衰竭於上,面焦,髮鬢斑白。七八肝氣衰,筋不能動,天癸竭,精少,腎臟衰,形體皆極。八八則齒髮去。」所以人體的生、長、壯、老規律是由腎的精氣盛衰所決定的。腎精化生腎氣,是腎陽蒸化腎陰而形成,腎陰腎陽又都以腎的精氣為物質基礎。所以腎的精氣包含著腎陰腎陽兩個方面,陰液之根本,腎陽為人體陽氣之根本,腎中陰陽如同水火寓於腎中,故前人有「腎為水火之宅」的說法,又說「五臟之陰氣,非此不能滋,五臟之陽氣,非此不能發」。可見腎陰腎陽在人體生理活動中的重要性。若從陰陽屬性來分,精為陰,氣為陽,所以有時亦稱腎精為腎陰,腎氣為腎陽,二者在生理上相互依存和制約,維護人體正常生理功能,若這種依存和制約的關係失調,則會發生病變。現代臨床觀察,腎陽虛的病人,神經體液系統均處於反應性過低的狀態,為垂體腎上腺皮質系統的機能低下。腎陰虛的病人,神經血管反應性較高,但不持久,容易疲勞衰退,呈現不穩定性,反應明顯,但易消失,亦屬病態。若腎陰腎陽兩虛的病人,無論神經系統或體液系統,均表現過高的反映性,但也易消退,實際上,「過高的反映性」是虛性亢奮的表現。

 

 穀食精氣輸布理論有什麼重要意義?

 

    穀食精氣輸布理論有重要意義:一是說明經脈在精氣輸布中的重要作用,以及肝、心、肺在輸布過程中的相互作用。尤其是「肺朝百脈」的理論,指出精微物質,必須通過肺氣化合,才能為人利用,起到營養作用,突出了肺在穀食精氣輸布中的重要作用,是對肺主治節理論的進一步補充。二是從精氣輸布過程,說明古人對血液循環有了初步認識,顯然要早於西醫學,後者是在17世紀才有了血液循環理論。

 

 水飲、食物在人體的生化與輸布是怎樣進行的?

 

    食物的生化輸布:食物入胃。在胃中化生精氣,其中的濁氣傳至心,再由心傳至肺,由肺流注於十二經脈(肺朝百脈)向外行於四肢百骸皮毛五體,每一臟經脈將精氣散出於其所主的五體,如「散精於肝,淫氣於筋」、「濁氣歸心,淫精於脈」、「經氣歸於肺……輸精於皮毛」。在四肢末端相連接的陰經、陽經的絡脈會合貫通經氣(毛脈合精),然後通過各返回經脈的正經將經氣回運至所屬的臟或腑(「行氣於腑」、「留於四臟」),食物精微在經脈中的輸布環節是:氣由髒髮,由內向外;四末絡脈氣血會合;氣血由外向內回歸臟腑。由此形成「陰陽相貫,如環無端」的循行模式。水飲的生化輸布:水飲,是人攝入的液態物質。在胃腸中經過變化形成水精與水。水精部分通過脾的運化,歸於肺,通過十二「經水」(經脈)布散全身上下。即所謂「水精四布,五經並行」。此為水精的輸布方式。水液的部分,《內經》認為,它是從迴腸中分出,通過下焦,滲入膀胱(《靈樞·營衛生會》),形成尿液。此為水液的輸布與代謝方式。

 

 為什麼說肺在水液代謝中有著重要的作用?

 

    肺在水液代謝中具有「通調水道,下輸膀胱」的作用。這是因為肺主氣之宣發肅降,既能將脾升清上輸之水液布散於全身,又可將濁液借三焦之通道下輸膀胱排出體外,所以肺在水液代謝中的作用非常重要。肺在水液代謝中重要作用的理論對臨床有重要指導意義。肺之「通調水道,下輸膀胱」的功用,成為後世「肺為水之上源」理論的導源。如果肺失宣降,不能通調水道,可導致水液停留的水腫病證,在治療時應用「提壺揭蓋法」,以宣肺利水。如張仲景在《金匱要略》中用越婢加術湯治療風水,即是對這一理論的具體應用。

 

 水液代謝與哪些臟腑關係密切?這些臟腑起何作用?

 

    機體內的新陳代謝可以分物質代謝和能量代謝兩個方面。這兩個方面是同時進行又密不可分的。水液可單獨納入體內,食物之中,與食物一起進入體內。日常生活中幾乎沒有不含水分的食物,就是餅乾或炒米、炒麵內,也含有一定水分,相比之下只是量相對少一些而已。由於「飲食」或「水谷」是不可分的,故往往二者通稱並提。進入體內的物質(包括水液)在新陳代謝過程中不斷產生各種廢物,必須通過一定的途徑排出體外,才能維持各器官的生理活動正常進行。體內由代謝產生的各種不同的廢物,其排泄途徑也各不相同。如代謝過程中所產生的濁氣(二氧化碳)和一部分水(以蒸氣的形式)經肺呼出,即是肺的呼濁;一部分尿素、氯化鈉和水等經皮膚以汗的形式排出,此為肺之宣發功能的體現;一部分膽紅素、無機鹽(如鈣、鐵)與水和食物的殘渣,經腸道排出,此為大腸之傳導,其絕大部分水溶性廢物連同水分是通過泌尿系統以尿的形式排出,膀胱之氣化功能。由此可見,物質的代謝,是由體內多個系統,多種器官共同作用的結果。中醫學認為調節水液代謝平衡,主要是由肺、脾、腎、三焦、膀胱等臟腑的功能活動共同完成的。食進的水液(或叫水分),由胃、小腸,經脾的吸收轉輸作用上輸於肺,經過肺、脾、腎、三焦等臟腑的氣化作用,化生津液,滋養全身,其代謝的廢物或從汗孔,或從腸道,或從膀胱排出體外,以維持體內水液代謝的相對平衡。具體來說,脾主運化,將胃納入的水液上輸於肺,故曰「脾為胃行其津液」。上輸於肺的水液謂之「清」,清中之清者經肺氣的宣發,心脈的運載,以濡養臟腑、肌腠、皮毛等組織器官。清中之「濁」者,通過肺的肅降作用,水道通調,下降於腎,故曰「肺為水之上源」。而輸佈於肌腠、皮毛等組織器官的水液,除一部分以汗的形式排出外,其餘仍迴流於心脈,以「濁」下降於腎。歸於腎的水液,經腎陽(命火)的蒸化,濁中之清者,復化氣上升於肺而布散周身。濁中之濁者,注入於膀胱形成尿液,經氣化作用排於體外。水在體內的升清降濁,以及膀胱的氣化,皆靠腎中陽氣的溫煦、蒸化和推動,故曰「腎主水」。在水液代謝過程中,其形式的變化,有濁有清,清中有清,清中有濁,濁中有清,濁中有濁。清者上升,濁者下降。在清升濁降過程中,除肺氣的宣降,腎陽的蒸化,脾的運化轉輸外,肝主疏泄使三焦通利也有一定作用,而三焦則是水液升降運行之通道。因此水液代謝及維持其平衡,是多個臟腑功能相互協調的結果,任何一臟功能失調,都有可能使水液代謝障礙而發生水液紊亂的病變。 

 


推薦閱讀:

黃帝陰符經奇門遁甲釋秘
失傳的《黃帝外經》第七十七章「解陽解陰篇」
《黃帝陰符經》帶注釋
黃帝內經解秘:中醫腎的本質
黃帝紀元和公元紀年有什麼區別

TAG:黃帝 | 黃帝內經 | 內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