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世界單極化與多極化及其相互關係

世界單極化與多極化及其相互關係   郭春孚 

 政治是社會存在和發展的保障線,起著路線圖和防火牆的作用。戰爭是政治的最高形式,既可以保障社會的一切方面,也可以摧毀社會的一切方面。如果用人體功能來描述,政治就是人的五官。政治就像五官一樣為社會提供著方向、安全和秩序。東歐劇變、蘇聯解體,舊的世界兩極格局被打破;世界各種力量出現新的分化、組合,實則是重構和再造;大國關係經歷重大而深刻的調整,正義的力量將重新登上世界的前台,佔據主導地位。當今世界呈現出政治單極化與多極化交織、單極世界與多極世界並存的態勢,看上去危機四伏,實際上比過去更加安全。主要是一國獨大的情形正在發生逆向旋動,多極化卻以不可阻擋之勢正向波浪式推進,表現最突出的是中國的崛起、歐洲的一體化。 1.政治單極化 什麼是極?就是事物的端點,一般有兩個端點,但以一個為主,另一個為次,在動態中實現並維持著相對平衡。比如地球的南極和北極,世界就處在兩個極牽動織成的網路狀磁場中。對於現實的國際社會來說,極就是具有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和科技等較強大的綜合實力,對國際事務具有較大影響的、相對獨立的、起主導作用的力量中心或國家集團,是指國際政治力量對比形成的強勢一方的基本態勢。政治單極化就是政治力量向一個國家或國家集團傾斜的趨勢。現階段就是美國獨大,而且這種局面在今後幾十年內不會改變。除了美國是標準的一極外,其他幾個國家和力量中心雖然都具有成為一極的潛力,並呈現出成為一極的趨勢,但仍然都不具有極的基本特質。因為一極獨大,世界格局的平衡被打破,動態制衡機制被嚴重扭曲畸形,制約力顯小,無法起到有效的制約作用,經過多種正向力量的努力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一點秩序,卻被負向力量經常地、輕而易舉地破壞,國際關係越發畸型化。美國總統想幹什麼就幹什麼、想怎麼干就怎麼干,好像這個世界就是他們家的,而他就是這個家的「瘋狂家長」。柯林頓在白宮與萊溫斯基口交,把總統府當成紅燈區的妓院;小布希在一次國際大會期間,隨便摸另一個國家的女領導人,這些荒涎不經的行為都是帝國皇帝的流氓作派,與帝國皇帝一丘之貉,不分伯仲叔季。他們都有目空一切的表現。如果說有什麼不同的話,過去的帝國皇帝公開承認私有制、私有權,而現在的美國總統是披上了「民主」、「自由」、「人權」的三重虛假卻看上去美麗的外衣,又當「婊子」,又立「牌房」。從現實來看,蘇聯解體對人類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悲劇,不僅出現了一次不應該發生的大倒退,而且更主要的是使人類付出的代價太大:一方面是付出的學費太昂貴,造成的心理壓力過於沉重,使不少人對未來產生懷疑,出現了嚴重的精神滑坡;另一方面是造成了單極世界的驕狂自大、無法無天、驕奢淫逸、靠借債與掠奪維持所謂的優越性和幸福的「天堂」這樣一種很不正常的局面。不過,這也是歷史的必然。主要是生產力尚未達到維持共產主義按需分配的經濟文明高度。實現共產主義是相對容易的,但建設共產主義是很困難的,維持共產主義生活和秩序則更加困難。退也是為了進,但退得不能太多了,不能放棄,不能逃跑,更不能投降。蘇聯在所謂的新思維實則是混亂的舊思想的主導下退得太多了,犯了悲觀主義、逃跑主義和投降主義的錯誤,而且所採用的、由西方「專家」開出的治療社會病症的藥方——休克療法,不僅不是良方,而且是一種自殺式的拙劣方法,甚至可以說是一種以死亡換重生的笨辦法。其中的不懷好意是司馬昭之心。但歷史是公正的,它以巨人般博大的胸懷和無與倫比的正確抉擇,將新機遇送給了中國。中國人民對歷史、對世界人民特別是要對原蘇聯人民感恩。美國註定要引領這個世界。在一個時期內,美國奇蹟般地成為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世界單極化與單極世界擺在人們的眼前。在政治方面,以美國為中心的資本主義價值體系,被一些西方學者與政客自詡為迄今為止最好的政治文明,也是最後的世界文明,要不惜一切代價地向全世界輸出,甚至不惜發動戰爭。東歐劇變、蘇聯解體,就是西方世界輸出資本主義價值體系的結果;對阿富汗、伊拉克、科索沃等國家發動血腥的軍事侵略戰爭,目的也是為了輸出資本主義價值體系,進而對這些國家實施掌控,獲得經濟利益和政治利益。在軍事方面,美國擁有數量最多、威力最大的常規武器和核武器,如果願意,只要輕輕啟動戰爭機器的旋扭,就可以對世界任何一個有人群的地區發動打擊,形成了陸地霸權;擁有以航母為核心的大型艦隊和裝配著導彈發射器的核潛艇,晝夜航行在海上,出沒在海底,攪得海洋動物都不得安寧,形成了海上霸權;擁有宇宙飛船和國際空間站,還不惜重金藉助衛星網擺設了一個嚇唬人的導彈防禦系統,甚至制定了一個子虛烏有的星球大戰計劃,形成了空間霸權。美國可以同時應對兩三場局部戰爭,軍事超級優勢不容置疑。然而事情都有兩面性。美國統治者花費納稅人的錢毫不吝惜,但他們的借口卻是冠冕堂皇的,就是要保障美國安全和維護世界和平,所以具有很大的欺騙性,天真的美國人民很容易就被欺騙了。但是,美國用重金堆磊的國家安全根本就靠不住,只不過是聾子的耳朵。因為歷史上沒有哪個國家依靠軍事強權建立的國家安全是靠譜的、穩固的、長久的。在經濟方面,儘管歐洲和亞洲具有與美國抗衡的可能,但美國仍然是世界第一大經濟體,擁有最強大的經濟實力,而且人均財富量是最多的,特別是很會玩金融手段,能夠像變魔術似的將虛擬資本變成現實資本,巨大的透支未來的財富,巨額的掠奪別國的財富,因而可以在短期內維持美國人自感優越的超產消費、超前消費和超高消費,支撐美國政府龐大的官僚體系的居高不下的開支。但是美國經濟嚴重政治化,可以說是在世界上美國經濟政治化的程度是最高的,既有廣度,也有深度。在文化方面,美國較早建成了走在前列的現代文化,但由於複雜的國際國內原因,主要是民族優越性和民族劣根性雙向交替發生作用,使美國的現代文化蛻變為現代帝國主義文化,文化帝國主義化實際上是文化嚴重政治化。這不僅是美國人民的不幸,也是全人類的不幸。宗教傳統、自由主義和個人主義是美國文化的基礎,從而也構成了美國政治的基礎。因為雖然政治不等於文化,卻是文化的結晶。宗教的極端化就是神秘主義和不可知論。80%的美國民眾屬於基督教的各種教派。在所有發達國家中,美國是宗教氣氛最濃厚的一個國家。美國文化的宗教基因和宗教情結常常使美國人自感優越,當這種優越感被無限放大、急劇膨脹時,一些人就會自覺或不自覺地把自己當成上帝或上帝的使者,體現在對國家的神聖忠誠和對世界的一種近乎理想化的職責,追求全球影響力與推廣普世價值觀方面,就會達到極其固執、極端偏執的程度,驅使美國樂於充當「世界警察」,代表上帝維護世界秩序。西方人普遍認為世界是不可知的,因為世界萬物都是上帝創造的,人和社會也是上帝創造的,嚴重束縛了人的創造力。表現在政治上就是總統可以像上帝一樣隨心所欲,而老百姓只能順從,因為不知道什麼是正確的,甚至是沒有正確與錯誤之別的。自由主義的極端化就是無政府主義和不可控制論。美國人崇尚自由精神,主張自由發展,反對個人崇拜、病態式的權力控制,養成了最大限度地給予別人自由的習慣。但追求精神的絕對自由必然導致在政治上不要政府,犯無政府主義的錯誤;在經濟上排斥政府干預經濟,主張完全由市場調控配置資源,犯自由市場主義的錯誤。與控制論相反的是不可控制論,因為主觀唯心主義認為世界是絕對精神的產物,精神自由是絕對的,人的精神世界是不可控制的,所以世界是無序發展的,在政治上的表現就是黨派鬥爭常態化,不可控制。個人主義的極端化就是物質主義和縱慾論。美國人主張以個人為中心,尊重個人的主體地位,個人的任何慾望都有天然的合理性,個人利益和私有財產神聖不可侵犯,體現出對人本身存在的合理性和多樣化的尊重,也延續了世俗性、草根性和雜亂性。表現在政治上就是金錢政治、黑金政治,政治黑社會化。既然個人的任何慾望都有天然的合理性,那麼縱慾論是合理的,於是就必然會導致物慾橫流、私慾膨脹、腐化墮落。美國文化是如此強大,以致可以僅仰仗好萊塢電影、電視節目和網路信息就可以打造全球形象,點燃他人心中的夢想、激情與渴望,從而誘惑大批其他國家的學生到美國留學。其實是一種威力強大的政治忽悠,是世界上最大的政治騙局。無論美國文化有多少優勢,都難以掩蓋其民族文化的劣根性。從「五月花」號郵船上走下來的體制放逐者,因為其中的一些人本來就是犯罪份子、宗教叛徒和破產的流浪漢,所以對人性保持著極高的警惕和極大的懷疑;因為受封建意識毒害太深,自感優越,將自己看成是上帝或上帝的使者,迷信私有制神聖不可變動,誰變革社會就是違反了上帝的旨意;習慣於流浪,追求自由絕對化、極端個人中心地位神聖化和社會無政府化;尤其是喜歡冒險,把神秘的遠方世界當成極樂世界,把不惜拚命冒險一搏當作成功的唯一途徑和最大樂趣,實則是一種對自我精神的極端放大……這些不良基因深植在美國文化之中,推動著美國難以抗拒地墜落文明陷阱。這是基因優勢達到極點後反旋式起作用必然產生的結果,也是「物極必反」的客觀依據。試想:一個由犯罪份子、宗教叛徒和破產的流浪漢建立的社會,能夠沒有劣根性嗎?「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這些文化因素的積極方面正常的、正向的、綜合的發揮作用,就形成了美國的政治優勢;但一極獨大的國際地位使美國文化的這些優勢不能常態化,而是被推向極端,並且僵化、固化、神化,就形成了美國的政治劣勢,孕育產下政治怪物。一旦這種黑社會性質的政治起主導作用,美國就會偏離人類發展的正確方向,墜入社會黑洞。如果這些由文化劣勢決定的政治劣勢只是臨時性、間歇性、局部性地發生作用,不管多麼歇斯底里,形成的破壞性都是暫時的、較輕的、有限的;但是如果經常地、持續地、全面地發生作用,即使力度是比較柔和的、程度是比較低水平的、層級是比較淺層的,其破壞性也將是長期的、嚴重的、無限的。而且當劣勢佔上風時,劣勢就會不斷得到強化,使劣勢更劣,必然引起文化爆炸性、破碎性、崩塌性破壞。最要命的是,美國沉迷其中難以自拔,更難以自救。主要原因是驕狂自大,固步自封,自我陶醉,一葉障目,無知無畏,所以不想蛻變成畸型的井底之蛙也很難。美國統治者變成醜陋的青蛙有一個漸進的過程,但由於美國歷史短暫,給人的印象是一躍變成了井底之蛙。美國大選背後是制度,制度背後是文化。由此可見,如果明顯的、深重的、固化的文化劣勢受到誘導而持續的、瘋狂的、爆髮式的產生作用,體現在政治上就會形成政治劣勢,孕育政治怪胎,產出政治怪物。無論建立在文化上的政治體系有多少優勢,也難以掩蓋其資本主義政治的劣根性。今天美國的政治劣勢表象上是軍事侵略造成財政支出巨大,而且在國際國內不得人心,而實際上是把文化優勢極端化從而走向反面造成的。美國所有重大內部問題的根子就在這裡。然而,可悲的是統治者竟然至今渾然不覺,以致於泥足深陷不能自拔。美國統治者的政治野心就是稱霸世界。美國不僅企圖在經濟、文化、教育和科技領域長期佔據主導地位,而且還企圖通過政治、軍事、外交和操縱邪教等手段主宰人們的態度、理念、語言和生活方式,甚至於為了實現目的達到了不擇手段、瘋狂昏智、喪心病狂的程度。自冷戰結束以來,至今沒有一個國家的政治實力能與美國相抗衡,美國在國際社會中確實是處於最強大的地位,因而成為世界獨大的政治一極。美帝國主義霸權,是資本主義價值體系優越論孕育生出的一枚政治壞蛋。資本主義價值體系是一把雙刃劍,在推使美國走向強盛、登上世界霸主地位的同時,也驅逐美國的一些極端主義信奉者倒退進了原始叢林,並將原始叢林中動物生存的法則當成人類生存的法則,讓人心甘情願地與狼為伍,竟突然間完成了由紳士到動物的悖逆式蛻變,以人為敵,以鄰為敵,從而墜入麻煩黑洞。人們用超級大國表述美國時,一般並非褒義;「美國在所有領域佔據主宰地位」的說法,也與事實不完全吻合。美國仍是全球經濟和軍事發動機,但它在許多方面都面臨困境。美國正處於20世紀二三十年代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經濟衰退中,信貸顯著惡化,消費偏顯冷清,房市有所下滑,股市劇烈動蕩,失業率急速攀升,經濟秩序很不景氣。美國的自信遭到沉重打擊,名譽受到嚴重損害,價值觀念受到深度懷疑,政治優越性遭遇巨大挑戰。而導致這場危機的直接原因,是從華爾街到華盛頓的責任淡化、資本遊戲化、政治娛樂化與發動的沒有一點正義性而且也不可能獲勝的金融戰爭和軍事戰爭。不可否認,政治和政治家在其中扮演了極不光彩的角色,發揮了巨大的、堪稱犯罪的作用。戰爭從來就沒有絕對的勝者,往往是兩敗俱傷或多方俱傷,一方贏得戰爭只是相對的。兩次世界大戰美國都是在對戰爭勝負作出準確評判後才出兵的,所以美國都是自己利益的勝利者。第二次世界大戰,如果日本不對美國發動戰爭,美國是絕對不會出兵干涉日本侵略中國與俄羅斯的。這是美國人不約而同又難以避免、越來越充滿焦慮、躁動和恐懼的時刻,所看到的無所謂、平靜、樂觀等只是一種表面現象,也是不可知論和不可控制論起作用的結果。不過,也有可能成為重新燃起期待、希望和信念的時刻。美國又一次站在了歷史性的轉折點上。選擇是至關重要的。儘管美國的確是地球上最繁榮、最強大的國家,但在遭受巨大危機蹂躪的日子,過多地回顧過去的輝煌沒有實際意義,重要的是重塑美國。半個世紀以來,美國越來越以「世界領袖」自居,越來越自以為是,習慣於強加於人,很少反省自己,而反省自己的過失恰恰是「重塑美國」的必要前提。信用是最重要的現代理念之一,而責任則是構成信用的基石。責任就是對自己、對他人、對民族、對社會、對時代和對歷史必須承擔和勇於承擔的精神,是一種烙印著強烈政治性的公民意識與國家意志。責任不是別的,正是具有很強的政治屬性的所有正面精神。美國政府迄今所採取的一系列救市措施的實際效果表明,一旦責任缺失就會導致信用不再,要想恢復格外艱難。對美國政府而言,贏得國會通過巨額經濟刺激方案、短期內為經濟注入強心劑並非難事,真正的挑戰是重建責任意識,特別是重建政治責任意識,樹立對人類負責感、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儘力修複信用機制,儘快恢復市場信心,盡量建立政治、經濟、文化良性互動機制,不斷完善政治、經濟、文化制度,特別是要重新設計和建立更加符合現實的金融理念、金融制度、金融機制,堅持運營真實的、能夠客觀反映實際生產力水平的金融產品,嚴厲防止類似於「麥道夫—龐氏騙局」的再次發生。這不僅是將美國經濟推上復甦軌道的當務之急,也是保證美國社會健康運行的長遠之計,是一項極其繁重的政治任務。但願奧巴馬開出的「重塑美國」計劃不會成為一張空頭支票。居於單極地位的國家就像運動場上的領跑者,必須比別的國家付出更多、跑得更快才能維持現狀,如果稍有懈怠或實力不支,就有可能被追趕者超越。潮漲潮落,物極必反,這是一個客觀規律。美國所能做的就是延緩這一天的到來。  2.政治多極化 政治多極化是指存在著多種政治力量,而且這些政治力量具有不斷發展壯大的趨勢,是指世界政治多極化與多極世界的格局。格局是現實力量的配置和組合,世界政治格局是以綜合國力對比為基礎的。當今世界,格局更多的是大國之間現實力量的綜合對比與配置組合。這是一個動態發展過程。到目前為止,政治多極化並沒有定型為某一種世界新格局。就當今世界的實際情況來看,國際政治關係中存在美國、日本、歐盟、中國、俄羅斯5個力量中心。這5個力量中心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世界各個地區和許多國家。它們之間相互競爭,不僅促進了這些國家的發展,也帶動了周邊地區和各國的發展;它們之間相互制約,使美帝國主義和軍事霸權主義受到一定的限制,有利於世界的安全與穩定。政治多極化趨勢與美國單極霸權企圖固化之間的鬥爭遠未結束,反而愈演愈烈。美國註定會引領這個世界,但不會永久處在引領世界的地位,中國崛起成為世界第一經濟大國已成定局。即便中國不想成為第一經濟大國,美國也會失去超級大國的地位。例如:歐盟、日本已經強大起來,俄羅斯、印度都有在本世紀強大起來的可能性,使我們重新回到多極世界,從而使幾個主要的國家較為均衡地分享權力。當今世界格局正處在持續大變動大調整的歷史時期。國際政治力量重組和國際利益結構不斷發生深刻的變化。自20世紀末期開始顯現的世界多極化趨勢,符合世界多樣性的客觀規律,符合各國人民的共同利益。在多極世界中,任何一極應該是既具有強大的經濟實力,又具有巨大的國際政治力量,二者相輔相成,構成了綜合國力的兩大方面。所以,對多極化可以主要從經濟上實力的增強和國際政治影響力的提高兩個側面來考察。政治多極化主要是反對美國的霸權主義、單邊主義、強權政治、發動侵略戰爭,目的是建立國際新秩序,保障世界的相對均衡,制止經濟戰爭、軍事戰爭和文化戰爭,維護世界和平。多極化趨勢主要包括:作為單極世界的超級大國美國呈現出相對衰退趨勢,日本、歐盟與美國的實力差距不斷拉近趨勢,中國的崛起加速趨勢,俄羅斯的不斷恢復趨勢,發展中國家的上升趨勢等。具體表現為日本、歐盟、中國、俄羅斯的實力與美國的差距逐步縮小,日本、歐盟在政治上對美國的離心傾向不斷加強,中國的綜合實力、國際地位不斷提高和廣大發展中國家走上上坡路,並在自主選擇中走向聯合。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上層建築對經濟基礎又具有反作用,二者互相作用達到並維持動態平衡時期,社會出現高速發展和欣欣向榮景象。其中經常的、較多的、直接起決定作用的是經濟基礎,最終起基礎作用的是文化,動態起激活作用的是思想,政治既是社會的一個重要方面又為社會諸要素提供秩序、方向和安全保障。所有要素起作用的情形只有在要素力量達到均衡時才是平行的,而各要素總是此消彼長、有消有長,是波動的,因為只有波動才能提速、速度才能在這一階段達到最快,所以更多的時候是綜合起作用的,即滲透的、貫通的、交織的、融合的起作用。這種綜合作用決定社會格局。世界政治格局是指政治方面構成世界的因素、這些因素的變動機制和態勢。它隨著各國各地區經濟、文化、社會諸因素的發展在不斷變化。現階段,各國各地區都在爭分奪秒地發展經濟,幾個主要的國家和地區逐漸呈現出趕超美國的趨勢。因為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在經濟不發過的情況下,上層建築也難以長久維持相對發達。因為沒有錢,沒有財力,辦什麼事都會心有餘而力不足,甚至於什麼樣的事也辦不成。但這種決定作用是相對而言的、有條件的,可不是絕對的,因為是互決互動的。日本、歐盟和中國等一些國家和地區的經濟連續若干年呈現出突飛猛進的情形,尤其是中國已經保持了30年的經濟增長高速度。法國、英國和德國在科學研究和尖端技術方面向來佔有一席之地。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導致各國政治力量發生變化,並且必然會在政治多極化中通過國家地位與作用的升降有所表現。特別是歐盟奉行共同的安全與外交政策,反對國際事務中的單邊主義,主張國際社會加強合作,以多邊主義共同應對全球面臨的挑戰,對世界的影響越來越大。雖然由於軍事上的弱勢和內部存在需要協調的問題,歐盟目前在國際政治中只能扮演相對從屬的角色,但在今後幾十年內有可能成為世界重要的一極。 世界格局就是由眾多相對獨立的國家與地區組成的國際社會格局,也就是說世界格局也是社會格局,當然是由眾多個相對獨立的社會組成的格局,而不是單個社會格局。但地球村是地球人共同的家園,是一個大家庭,是一個國際社會。政治多極化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卻是不可違抗的。一方面,世界絕大多數國家都主張多極化。由於歐盟擴大、恐怖襲擊、伊拉克困局和金融風暴衝擊等眾多國際因素綜合起作用,使美國的力量被削弱,它的獨霸地位正在動搖。美國已經走在下坡路上。以德國和法國為首的多數歐盟國家反對伊拉克戰爭,正是政治多極化發展的一個體現;另一方面,美國極力反對世界多極化。由於受到國際新生力量的挑戰,美國維護霸主地位、建立有利於本國利益的單極世界的願望更加強烈,極力推進霸權主義和單邊主義行動,企圖在全球重大問題上總由自己說了算。因此,在今後一個時期,主張單極的美國同主張多極的世界大多數國家之間,將會在不同的場合和不同的問題上形成程度不同的對立,有時甚至會出現尖銳的對抗。單極和多極的消長,將成為21世紀前半葉一個反覆較量和長期鬥爭的焦點。政治多極化是世界大勢所趨,是不可阻擋的世界潮流。「平等、民主、正義、和平、發展、進步」,過去是、今天是、將來也會是世界上絕大多數善良的民族共同的追求,目前這種呼聲正在成為國際政治舞台上無法壓抑的主旋律,將有力地推動建立「正義主導、和而不同、友好協商、合作共贏、文明進步」的國際新秩序,最終實現國際關係良性化、動態化、平等化、民主化和科學化。隨著金融危機從華爾街向全球蔓延,由經濟問題引發的反思正在向政治方面延伸,一些有識之士甚至將觸角深入到了文化領域。政治多極化不但已成為世界各國認真思考的重大問題,也正在成為推進世界發展進程的強勁動力。歐洲一體化、非洲統一組織、歐洲安全會議、美洲國家組織、東南亞國家聯盟、亞太經濟合作組織、上海合作組織等地區性政治、經濟、安全合作組織的建立和運作,都是朝多極化方向邁進的實在步驟。政治多極化是中國外交戰略、外交方法、外交機制的重要組成部分。大體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1)客觀判斷:政治多極化是國際政治發展的大趨勢,這是中國對當前和今後相當長一個時期世界格局作出的重大判斷之一,是中國分析國際政治,認識國際形勢,制定對外戰略和外交政策的基本依據之一。(2)價值取向:政治多極化有利於維護世界和平,有利於世界上堅持正義的各民族實現復興,有利於發展中國家加快發展。這表明了中國對政治多極化的一種價值判斷,即中國肯定這種發展趨勢的正向作用——它不僅符合中國人民的利益,而且也符合全人類的利益。(3)外交戰略:中國要積極推動政治多極化趨勢加快向廣度深度進展,與平等待我、與我為善、睦鄰友好的國家協商行動、合作行動、並肩行動,以「求同存異」為指導原則,目的是雙贏、多贏和共贏。這是中國外交戰略的一個重要方面,對其他戰略有著重大的基礎性作用。矛盾法則就是對立統一法則,在任何一種同一中都存在著對立,而凡是有力量交鋒的地方,都有力量的重新組合。新興力量多點開花式的崛起,不是哪個國家恩賜的,而是愛好和平的各國各地區各民族為了推動自身發展從而推動人類社會發展積極鬥爭贏得的;而且新興力量的開花點越多,崛起的速度越快,世界政治多極化的進程也就越快,而量變必然引起質變,必然會打破現有的格局,在否定之否定的基礎上形成新格局——這是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辯證規律。  3.單極與多極的相對性 單極與多極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單極化與多極化也是相對的,絕對的事物是沒有的。研究認識規律發現:生命物質的認識活動總是從認識個別事物的個性、特殊性開始的,逐步擴展到認識一般事物的共性、普遍性;因為只有先認識了不同事物的特殊本質,然後才能更進一步地進行歸納、概括、分析、總結,認識諸類事物的普遍本質。人類的認識活動是多種生命物質認識活動中水平比較高的一種,而且也是比較活躍的一種。當人認識了事物的普遍本質後,就以它為指導,進入尚未認識的世界,繼續開展認識活動,找出新事物的特殊本質,以糾正、補充、豐富、完善和發展這種關於普遍本質的認識,而不致於使它變成同質化的、機械化的、僵化的東西。這個過程不會就此停頓,是連續的、起伏的、螺動的。由個別到一般、再由一般到個別、再由個別到一般……也可以說是由絕對到相對,再由相對到絕對,再由絕對到相對……人的認識總是這樣循環往複地進行,而每一次循環都可以使認識得到提高、深化與升華。當然這是對認識過程兩維狀態的描述。事實上,當人的認識積累到一定數量的時候,就會發生質量的飛躍,使認識過程變得更加複雜、更加高級、更加有穿透力,不僅是波紋擴動、循環往複,還會交織,還會裂變,還會產生認識爆竹。現階段,世界上有哪些極?目前有三極論:美國、歐盟、東亞;五極論:美國、日本、歐盟、中國、俄羅斯;六極論:美國、日本、歐盟、中國、俄羅斯、印度;還有人認為東盟、巴西等也有可能成為一極;等等。這些對多極的不同認識觀點正好反映了極的相對性,也與認識的相對性、根本上說是與事物的相對性吻合的。人們習慣於用單極化、兩極化和多極化來描述過去、現在或將來的世界格局,但這樣往往會導致人們忽視這三種格局之間的複雜關係,把三者關係簡單化、機械化、主觀化。這也是今天人們圍繞著世界格局到底是一極化還是兩極化、單極化還是多極化的問題發生爭論並導致很大混亂的一個主要原因。其實,所謂單極化、兩極化和多極化都是相對的概念,指一個時期內世界上的主要力量格局或主要發展趨勢。這三種概念的區別是相對的,在發展的整個過程始終是可以並存的,看不到三者之間具有某種內在聯繫,甚至把三者互相對立起來,把三者視為非此即彼的關係,是僵死的、片面的和極其有害的。科索沃戰爭表明,現在的世界既不是絕對的單極化,也不是絕對的多極化,而是單極化和多極化的對立統一體。其實,已知的世界始終是兩種趨勢並存的世界,未知的世界可能也是這樣一種格局。睜眼看世界:一方面,多極化的趨勢在發展;另一方面,美國試圖維持單極世界的霸權意圖也時有表現。並不存在所謂絕對的單極世界,過去人類歷史上從來沒有出現過這種局面。如果說羅馬帝國是單極體系,那是有條件的,即羅馬帝國是那個時期屬於西歐體系中的一個單極世界。因為在西歐體系中,沒有任何一種力量能與羅馬帝國相提並論,羅馬帝國是這個體系中唯一的支配力量,可以決定這個體系中需要決定的重大事項;但超過西歐體系,羅馬帝國就不是單極力量,因為它從來沒有影響過東亞體系,而且從力量對比來看,同一時期東亞的漢唐帝國的力量甚至超過了羅馬帝國。在漫長的歷史時期中,漢唐帝國都屬於世界上最富強的國家之列,那個時期的中國在世界上確保了超級大國的地位。

    羅馬帝國曾經統治了今天的義大利、法國、英格蘭、西班牙、葡萄牙、瑞士、奧地利、希臘、南斯拉夫、保加利亞、羅馬尼亞、土耳其、伊拉克、敘利亞、埃及、利比亞、突尼西亞等國家的全部或一部,是西方世界第一個真正的世界大國,也是古代最偉大的西方文明。羅馬帝國統治的全盛時期人口達到5000多萬,領土按今天各國的版圖約略計算有650多萬平方公里,除去沙漠和當時不可控制的地區,羅馬帝國實際控制面積約為300萬平方公里。羅馬的歷史也就是又一種西方歷史的真正開始,後來的歐洲實際上是建立在古羅馬文明基礎上的。漢唐王朝是當時與羅馬帝國並存的帝國,幅員、人口、經濟和文化的發展程度都大體相當,是當時的安息帝國和貴霜帝國所不能相比的。在某些方面,漢王朝比羅馬帝國更繁榮、更強大、更先進。比如,東漢時蔡倫總結前人的經驗,改進了造紙術;成書於東漢年間的《九章算術》,是當時最先進的數學成果,如其中運用分數運演算法,而印度在7世紀才接受,歐洲就更晚;其中的多元一次聯立方程,而歐洲直到16世紀才認可;中國在東漢時就已經有了負數的概念,而歐洲12世紀才開始認識,到16世紀才有較深刻的理解;《九章算術》中對勾股數的研究也比歐洲早得多。漢朝統治時人口有6000多萬,羅馬帝國軍隊有60萬,漢朝軍隊最多時達100萬人;羅馬帝國的交通線約5984公里,而漢朝的道路長逾6800公里。中華帝國有一個遠比羅馬帝國更為複雜、高級、完善的金融、經濟、安全組織結構,不僅僅是因為它擁有較大的規模,而在於它具有更大的可操作性。羅馬帝國欠缺文化的同一性,是一種絕對化的因而分裂、對立、不可融合的兩元系統,所以欠缺凝聚力,於公元395年分裂為東羅馬帝國和西羅馬帝國是一種歷史的必然,而且從未統一過,西羅馬帝國還很快就覆滅了。中國文化同宗同源,是趨同化與民族化的統一體,所以具有無比強大的生命力,在漢朝時雖然遭到了古羅馬文明的劇烈挑戰,卻生生不息,愈挫愈強,得以延續至今。更重要的是,文化趨同化與民族化經受住了春秋戰國時期的多樣化洗禮,激化並豐富和強壯了多元基因,再經過三國時代鼎立競爭的考驗和粹爍,之後於公元618年再度整合為隋唐盛世文明。續之,中國歷經幾次分分合合的正向螺旋,至今一而再再而地顯示出文化的同心力與八角力,既體現出萬條河流歸大海的趨同性,又較好地克服了離心傾向。

    羅馬帝國與漢王朝可以說是多極體系的代表,但就同一個世界而言,又可以說這時的世界是兩極體系。所以,單極、兩極都是相對的。後來有「日不落」之稱的英帝國時期也是一個類似的體系。就18~19世紀英帝國的綜合國力而言,可以說是單極力量,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可以與之抗衡;但從歐洲體系而言,英國又從未統治過西歐大陸,俄、法、德、奧、匈帝國也都是強國,是一個多極體系,英國只是歐洲多極體系中的相對單極;而就整個世界體系而言,在1800年以前,清朝在亞洲也可以說是當之無愧的一個單極代表,它在很長時期內就經濟力量而言遠遠超過英國。英國的工業技術革命創造了全新的生產方式,使勞動生產率增長一日一仗,使英國成這個世界上後來居上的先進國家。在1700~1800年這100年間,英國工業化發展十分迅速。1788年生鐵產量才7萬噸,在1811年不到23年間就增加到了32萬噸,翻了4倍左右;棉花和紡織業幾乎從無到有,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棉紗出口國。由於生活資料的豐富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英國人口也隨之快速增長,1801年英國人口已經從1700年時的約900萬增加到了1600萬;又過了100年,到1900年時英國人口達到了約4180萬。約在1800~1900年的100年間,英國的國民生產總值增加了14倍,年平均增長率為2%~2.35%,可以說保持了相對的高增長。然而,即使如此,當時的英國與當時的清朝相比,在很長時期里,清朝還是佔有較大的優勢。1750年,英國的工業生產只佔世界工業產量的1.9%,而此時的中國產品佔世界產品的總量達32%左右;1800年,英國的總產量佔世界的4.3%,而中國佔33%;一直到1860年,英國佔19.9%多,中國佔19.7%,英國才第一次在數字上超過中國;1880年,英國佔23%,中國只佔12.5%;1900年,英國佔18%,中國只佔6%,英國把中國遠遠甩在了後面。當時,英國人口佔世界的2%,卻擁有世界工業製造能力的45%,佔世界商業的1/5,工業貿易的2/5。與此同時,英國的現代交通、郵電、運輸等基礎設施也建立起來了。但是,英國消費的能源是美國和德國的5倍,是法國的6倍,是俄羅斯的155倍。中國與美國的情況也是如此。1750年,西方國家在世界製造業中只佔18.2%,1800年佔23.3%,1830年也只佔31.1%,而清朝時同一時期在世界製造業中所佔的比重依次分別為:32.8%、33.3%、29.8%,1860年還佔19.7%。        

    據研究成果,1820年時的國內生產總量,按1990年時的國際美元來計算,中國為1992億美元,位居世界第一;印度為1109億美元,位居世界第二;法國為373億美元,位居世界第三;英國為348億美元,僅位居世界第四。中國占當時世界物質財富總量的28.7%,比印、法、英三國總和所佔的26.5%還多。從人均國內生產總量來看,1820年英國是1756美元,位列世界第一;中國是525美元,為英國的29.9%,為當時世界人均水平的89%。這樣,清朝與英國在一段時間內又構成了世界的兩極,直到清朝1840年被英國用堅船利炮打敗,這種兩極體系才被侵略者宣告結束。所以,就18~19時期的世界體系而言,它有單極,也有兩極,也有多極,是一個三種格局同時存在的格局。

    冷戰時期被人們普遍稱為兩極格局的也是如此。一般來說,從二戰結束到20世紀60年代,是典型的兩極體系,美蘇兩個超級大國稱霸世界,各自成為資本主義體系和社會主義體系的領導力量。但這種格局在20世紀60年代中後期發生了變化——由於中蘇關係破裂和新興民族主義國家有所發展,在兩極格局中孳生出了中國、印度等美蘇兩國不能控制的大國。在以美蘇兩極為主的格局中演化出中國這一相對比較弱小卻是獨立的一極,兩極中出現了第三極,這是極化力量達成動態平衡必然要產生的結果。對於世界來說,增加了一個特殊性,顯得更有活力,更加穩定。在我們已經的平面中,三角形是相對較穩當的一種。在20世紀80年代中後期,冷戰結束前,蘇聯經濟力量被日本超過,影響力大大下降,這種看上去不太美妙的局面,卻產生了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積極因素:一方面加強了多極化趨勢,另一方面由於美國力量的相對高增長,美國與蘇聯、日本、歐洲的差距拉大,兩極格局到冷戰末期已經不是相對平衡的兩極,不僅美國一極的力量較大的超過了蘇聯這一極的力量,而且日本、中國也超過了蘇聯。因此,冷戰以兩極格局為主,但又發展出多極化趨勢,並包了美國單極化的趨勢。所以,從歷史上看,單極、兩極、多極都是相對的,並不是絕對的,更不是完全排他的、完全對立的、非此即彼的。相反,最具有可能性的趨勢是相對的單極、兩極與多極的並存,三極並存,長期共處於地球上。不過會在不同時期常常會表現出不同的特徵:在一超多強格局基本不變的情況下,或單極趨勢突出,或兩極趨勢顯著,或多極趨勢明顯,時而此消彼長,一進一退;時而互有消長,共同進退。在本世紀內,這個格局將不會發生根本改變,中美兩國將在20年代以後形成相對的兩極趨勢,再經過約30年的發展最後趨穩,由中國引領世界這艘航船駛向下一個世紀。但美國、日本、歐盟還具有很大的影響力,印度將始終處在不強不弱、有進有退的境地。

    認為今天是美國的單極化時代,或者認為今天已經是多極化時代,都是單相思維得出的結論。現階段,世界格局的現實情形是以美國一極為主、多極並存。無論是以美國為中心的單極世界理論或多極世界理論,都未能準確地反映當今世界格局的真實情況。世界格局的真實情況現在是將來也是:多極化得到不斷強化,同時兩極化也不斷得到強化,導演出三極並立,再分化重組……而每一次大變動大調整,都使人類社會向前邁出了一大步。

推薦閱讀:

關於男女關係的50個醋溜族規律
家裡婆媳關係無法處理怎辦?
離婚率可能跟這些家居風水有關係?
如何看待 GAI 與 PG One 他們的關係?
婆媳關係好,男人很重要!

TAG:世界 | 關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