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宋名將岳飛之死

岳飛像 岳墳 一 岳飛(1103-1142)是南宋時的名將,幼年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樹立了精忠報國意願。進入軍旅之後,宗澤憂國憂民的高風亮節,更使他深受教育。一直身先士卒,勇往直前,所以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南侵的金兵隊伍中流傳著這樣一句話:撼山易,撼岳家軍難 

 

  

岳飛像

岳墳

  一

  岳飛(1103-1142)是南宋時的名將,幼年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樹立了「精忠報國」意願。進入軍旅之後,宗澤憂國憂民的高風亮節,更使他深受教育。一直身先士卒,勇往直前,所以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南侵的金兵隊伍中流傳著這樣一句話:「撼山易,撼岳家軍難」。

  但是,當時南宋的皇帝趙構卻對這位名將恨之入骨。因為岳飛感到「靖康恥,猶未雪」,他堅決要求將入侵的金兵殲滅,迎還被俘虜的徽宗、欽宗,這當然是好事情。可在趙構看來,萬一岳飛的理想實現,金放徽宗、欽宗回來,那麼皇位仍將由欽宗坐,自己的皇帝就做不成了。於是,他和姦相秦檜,定下了暗害岳飛的毒計。

  這秦檜雖有一定才華,卻是只貪圖富貴不惜出賣國家民族的敗類,而且他和金邦的暗中勾結早就引起正人君子的憤恨了,樞密院編修官胡銓《戊午上高宗封事》,說秦檜的一味屈膝求和,乃是「反驅衣冠之俗,歸左衽之鄉;則檜也,不惟陛下之罪人,實管仲之罪人也」。並表示「義不與檜等共戴天」,「不然,臣有赴東海而死耳,寧能處小朝廷求活耶?」話說得很沉痛,仍舊不能改變趙構的想法,趙構重用秦檜一如既往,胡銓反受到貶官的懲處。

  紹興十年(1140),岳飛又一次大敗金軍之後,駐軍於朱仙鎮,趙構深恐岳飛繼續乘勝追擊而迎還徽宗、欽宗,和秦檜商量之後,在一天之內,連發十二道金牌,召回岳飛。第二年,即紹興十一年的十二月二十九日(1142.1.27),秦檜和爪牙万俟卨等人以「莫須有」的罪名殺害了岳飛。

  當岳飛從朱仙鎮啟程回臨安(杭州)時,父老鄉親都想挽留,對朝廷的決策非常不滿,但也無可奈何。岳飛也為之浩嘆:「十年之力,廢於一旦」。但他還是堅決服從趙構的命令而行事。

  這件事,歷代都有種種議論,有人說:「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認為岳飛完全可以「抗旨」,不接受命令。明末清初的魏禧說得最為慷慨激昂,他的《宋論》認為「朝廷畏金如虎,金畏忠武(岳飛)如虎,則朝廷安能制忠武哉?韓、劉諸公必不肯舉師而殲忠武明矣。故忠武一日為純臣,則舉朝忌之殺之;忠武一日為叛將,則舉朝畏之尊之。」魏禧距岳飛之死已四五百年,說說容易。當時要岳飛拿出抗旨的勇氣和決心出來,事實上是不可能的。

  可是,正因為當時人們都知道岳飛是抗金的英雄,而秦檜則是賣國的奸臣,稍有正義感的官員,都不忍心做秦檜的幫凶去參加這種傷天害理的勾當,所以最早負責審訊的大理寺正卿周三畏就掛印而去,逃入深山了。秦檜自然不肯就此罷休,又勾結万俟卨、羅汝楫等草草定案了。岳飛被殺害於風波亭,那是紹興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1142.1.27)的事。獄卒隗順冒著生命危險,偷偷地把岳飛的遺骸背了出來,埋葬於錢塘門外的九曲城下北山之麓。

  21年之後,孝宗趙昚即位,為了平息民憤,招攬民心,將岳飛的冤案予以平反,岳飛被重新厚葬於棲霞嶺下。從此,杭州西湖之濱就有了岳墳。到了寧宗嘉定十四年(1221),又在岳墳旁邊,蓋了祭奠岳飛的忠烈廟。

  按理說,為古代的聖賢、忠烈蓋廟宇、修墳墓原是十分平常的事,但岳飛的事迹確實極不平凡,人們對他的敬仰與日俱增。隨著歲月的推移,當年的真相也逐漸暴露。原來秦檜這一陷害忠良的陰謀還和他的妻子王氏一起在東窗之下相互商量而定下來的,王氏起的作用也不小。當然,從此,人們也將王氏與秦檜並列為千古罪人了。

  為岳飛的冤案平反,是好事情,但歷史畢竟是歷史,一切都無法重新來過。後來,人們所能做到的,只能把岳飛廟、岳墳修建得雄偉一些、整齊一些,布置得精緻一些、周全一些,以求得內心的平衡。

  在這種情況之下,岳飛的《滿江紅》成了憑弔岳廟、岳墳的人們的吟唱之詞,岳飛手書的諸葛亮《前出師表》《後出師表》石刻被安置於廟中以供觀賞,也受到了熱烈的歡迎。

  這一重大歷史事件引起了各方面的連鎖反應,這一段歷史應該改寫,同時民間文藝作品也開始從各方面有所反映。宋亡以後,到了元代,無論南曲演唱的南戲還是用北曲演唱的雜劇,都出現了不止一種的《東窗事犯》或《東窗事發》,都把秦檜和王氏的罪行進行了全面的揭露和批判。

 二

  我們知道無論中外古今的名人墳墓,無論如何雄偉,如何古樸,其雕塑或壁畫中之人物主要是本人,至多加上其夫人或子女,或屬官,以關羽廟、關羽墳而言,往往有其子關平、其隨從周倉之肖像出現,關羽走麥城之後,則死於東吳的呂蒙、潘璋二人之手,但關羽墓地以及任何關羽廟中都從未出現過呂蒙、潘璋之肖像。

  明代正德八年(1513),都指揮李隆認為殺害岳飛的元兇是秦檜、王氏和万俟卨,在紀念岳飛的豐功偉績的同時,也應該把這三個民族罪人的罪行重新暴露在眾目睽睽之下,這樣可以起到更好的教育作用,於是又鑄了這三個人的赤身裸體跪在岳墳之前的銅像,陳列之後,效果十分顯著,來憑弔岳廟、岳墳的遊客有增無減。

  但是,卻又引來了意外的麻煩,因為人人憤恨秦檜、王氏、万俟卨的私通敵國、殘害忠良,一腔怒火無從發泄,如今有了這三個銅像,雖然明知不是真的,發泄一下也好,有的用棍打棒敲,有的在上面大便小便,弄得很臟很亂,日子一長,銅像也被打得損壞不堪了。

  萬曆二十年(1592),浙江按察司副使范淶決定重新修整一下,考慮到身為大將的張俊既不能主持公道,反而和秦檜一鼻孔出氣,也應該是一個主要的幫凶,於是將三人改為四人,也許因為銅的價錢較貴,就改鑄為四個跪著的鐵像了。

  不久,浙江來了一位巡撫,名王汝訓,他和秦檜的妻子同屬一宗,覺得王氏赤身裸體地跪在那裡有損王家的體面,心中為之苦惱,於是派人在半夜裡偷偷地把王氏、張俊這兩個鐵像沉入西湖中。之所以再加上一個張俊,原是想單單去掉一個王氏鐵像,會使自己的嫌疑更重些而被人發現,但是搬走兩個鐵像,決非輕而易舉的事情,要動用人力物力,而且要冒驚動官府的風險,一般人是沒有辦法去搬的,所以人們都鎖定是王汝訓所為,他只好裝痴裝聾,一聲不響。

好在萬曆三十年(1602),范淶出任浙江布政使,再次來到杭州,發現鐵像已殘缺不全,頗為遺憾。他當機立斷,不再動用官府銀兩,就捐出自己的俸祿,很快把四個鐵像修復一新了。當然,憑弔者還是經常用各種方式方法表示對賣國奸佞的憤恨,所以鐵像還是弄得殘缺不全,一片狼藉。

  應該說,岳廟、岳墳在明代確是起了莫大的教育作用,正統年間出任兵部左侍郎的于謙便是最有代表性的一位,皇帝朱祁鎮被瓦剌部隊所俘以後,他主張立朱祁鈺為帝,以挫敗敵方陰謀。瓦剌認為朱祁鎮已無足輕重,放之回北京。朱祁鎮重登帝位,卻首先將于謙問斬。于謙生前十分崇拜岳飛,有《岳忠武王祠》七律一首:

  匹馬南來渡浙河,汴城宮闕遠嵯峨。中興諸將誰降虜,負國奸臣主議和。黃葉古祠寒雨積,青山荒冢白雲多。如何一別朱仙鎮,不見將軍奏凱歌!

  在封建時代,皇帝為了個人的利益,往往六親不認。趙構擔心岳飛迎還徽宗、欽宗,所以一定要消滅岳飛,才安心做他的皇帝。而朱祁鎮並不感激于謙不向瓦剌屈服,自己才能回來,反而懷恨于謙的擁立朱祁鈺為景泰皇帝而必欲置之於死地。

  因為于謙是杭州人,所以也被埋葬在西湖之濱,于謙墳離岳墳不是太遠。他的《石灰吟》「粉身碎骨都不怕,長留清白在人間」當時就被人們廣為傳誦,也成了他的忠心報國、甘願為之犧牲而不悔的寫照,和岳飛的《滿江紅》同樣成了名篇。後人憑弔岳廟、岳墳之餘,往往也到于謙墳前致敬,表示哀思。

  不言而喻,岳飛、于謙的言行深深地影響了後來人,而且有的人就用詩文記載了下來,明末民族英雄張煌言堪稱為代表。他在沿海島嶼上集結民間武裝堅決抗清,兵敗被俘,被押解到杭州的中途,口吟《入武林》七律一首:

  國破家亡欲何之?西子湖頭有我師。日月雙懸於氏墓,乾坤半壁岳家祠。慚將赤手分三席,敢為丹心借一枝。他日素車東浙路,怒濤豈必盡鴟夷!

  十分明確,他的所作所為都是以岳飛、于謙為師而進行的。張煌言死後也被埋葬在杭州西湖的南屏山麓。這已是清康熙三年(1664)的事情了。

  三

  歷史的發展十分微妙,愛新覺羅家族建立了政權,號稱大清,因為金代的完顏家族和愛新覺羅家族都屬於女真族,因此對抗金的民族英雄岳飛,在感情上無法接受,也擔心人們崇拜岳飛的激情會使抗清活動升溫,因此悄悄地把各地的岳廟儘可能擴建、改建為關岳廟,稱為武廟,以此沖淡岳飛的影響。

  但在杭州,清政府遇到了難題,和岳飛墳墓在一起的岳廟沒有辦法改,因為關羽的墳不在杭州,如果硬將岳廟改成關岳廟,和岳墳不能配套,顯得不倫不類。考慮的結果,是維持原狀。既然民意又難違,索性將岳廟、岳墳整修一新,藉以顯示「聖朝」的寬廣胸懷。

  是啊!直接抗清而死難的明代民族英雄史可法的祠廟和墳墓,清朝廷也在民意難違的情況之下而讓其修建、保存了下來。

  因為人們對秦檜、王氏的仇恨始終很強烈,那四個鐵像成為發泄仇恨的工具的情況也就始終難以改變,鐵像的損壞成了老問題。到了雍正年間,已經面目全非了。浙江總督李衛上奏朝廷請求重鑄,又怕自己引來禍患,在奏疏中再上了新的內容,說是用好的鐵去鑄造,反而抬舉了秦檜等奸臣,應該用沒收來的「盜賊」用的兵器,重新熔化,再去鑄造。朝廷批准了奏疏,於是岳墳又出現了嶄新的四個鐵像。李衛為了「表功」,撰寫了《岳忠武廟碑記》一文,記載了事情的全過程。到了乾隆十二年(1747),浙江布政使唐謨又重鑄了一次鐵像。

  對學術造詣頗深的阮元,嘉慶年間出任了浙江巡撫,此人所到之處,不僅政績斐然,有關文化、文物的保護、保存也很重視,岳廟、岳墳日益成為西湖之濱最受遊客重視的景點,更使他要加以密切注意。嘉慶七年(1802),阮元親自提出並監督了四個鐵像重鑄工程。接著同治四年(1865),浙江布政使蔣益澧再一次重鑄。

  光緒二十三年(1897),浙江布政使張祖翼重鑄鐵像,並寫了《岳墓重鑄四鐵像記》,說:

  益以人心義憤,積歲詈擊,身首殘棄,因命工又范之,縛跪如前狀,殛奸四於既往,懍正氣於人間,以告萬世之為人臣者。

  這篇文章認為由於人心之義憤,將鐵像棒敲棍打,那是必然的。而且敲打的時候,同時會對秦檜、王氏等人的鐵像痛加聲斥,因此自然需要重新鑄造了。而且認為岳墳這樣的設計,有很積極的作用,可以「懍正氣於人間,以告萬世為人臣者」。看來,張祖翼在敬仰岳飛的同時,也注意到這四個鐵像起了一定的「反面教員」的作用。

  四

  辛亥革命的勝利,結束了清代的統治,中華民國時期,岳飛的事迹和精神傳播得更深更廣了,《滿江紅》成了學堂里音樂課的教材,「怒髮衝冠……」的歌聲響遍校園。

  在杭州,西湖十景雖各有佳勝處,而遊客觀光仍以岳廟、岳墳最為集中,甚至某些軍閥也假作斯文,到岳廟、岳墳來懷古一番,或請人撰寫對聯送來,以美化自己的形象,這些當然成了笑柄。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各地名勝古迹都被文化主管部門納入了有組織的管理計劃之中,岳廟、岳墳是其中重點,更直接受到黨中央、國務院的關注。

  1958年,周恩來總理、陳毅副總理一起到了岳廟、岳墳,根據整舊如舊的原則,對管理工作又有一番具體的指導。秦檜、王氏、万俟卨、張俊四個鐵像一切照舊,姿態也照舊。可以說明,周總理也認可了原來的設計,所以沒有主張加以改動。

  值得深思的是清代歷朝皇帝都沒有敢冒天下之大不韙而來動岳廟、岳墳,而「文化大革命」一開始,造反派便挖開了岳墳,「四人幫」是如何想的,我們不得而知,但他們居然又趁人民不注意,把四個鐵像不知弄到哪裡去了。

  當然,在暗無天日的「十年動亂」期間,人們也不敢談論這些事情,但是卻在無形之中暴露了「四人幫」內心的陰暗,對正義的恐懼。

  「四人幫」倒行逆施,走上了自絕於人民的絕路。改革開放的年代,岳廟、岳墳得到了較全面的恢復和整理。而且,被黨和政府指定為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的主要基地了。為了環保,已經把鐵像用透明材料「保護」起來,以免弄得十分髒亂。當然,事實上從岳廟、岳墳存在的第一天開始,無論青少年,無論老年、中年,就都在學習岳飛的愛國主義精神了,到現在已經有七百年了。

  「四人幫」在指使爪牙搬掉秦檜、王氏、万俟卨、張俊四個鐵像的時候,他們會想到自己也走上了身敗名裂的絕路嗎?真是歷史無情啊!

  杭州的岳廟、岳墳不僅僅是中國著名的名勝古迹,就其設計、構思來說,在全世界也是唯一的。既弘揚了民族正氣,對大是大非作出了鮮明的判斷,其愛憎對比甚為強烈,而且歷史感與人情味都很濃郁,應該說也是中國歷代人民群眾智慧的積累。起到了歷史教科書的作用,決不是偶然的。

  但願1966年的一度被毀是最後的一次,莊嚴肅穆的岳廟、岳墳長存,岳飛的愛國主義精神長存。
推薦閱讀:

史上最悲情的10大名將,只有1位戰死沙場,其他全死於內鬥!
他位列納粹三大名將之一,殺人無數,為何戰後卻被無罪釋放
中國歷史上百位將領之(15) --- 韓信 (西漢名將)
千古名將岳飛,為什麼非死不可?
中國古代四大頂級名將,下場不盡相同,一位被宮女亂棍打死

TAG:名將 | 南宋 | 岳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