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神霄派研究:历史·神系与雷法

第一章神霄派史前準備期——唐代一 鄧紫陽與北帝大法北帝派為初唐道士鄧紫陽開創,授“北帝錄”等經錄,最崇拜北極紫微大帝——北帝,以擅長治制六天鬼神、辟邪禳禍之事而稱著。始祖鄧紫陽,名思權,亦名思璞。江西臨川人。初隱縣境內麻姑山修煉。“後因省親,路獲神劍,佩之。性頗剛毅,自負濟世之材,每憩溪壑之間,誦天蓬咒不輟,遂感北帝,遺神人授以劍法。”(1)宋陳葆光《三洞群仙錄》卷四亦曰:“鄧紫陽入麻姑山,日夜誦天蓬神咒,感金甲神人與語曰:吾是北方六天使者,緣子念誦靈文,帝君已置子之功矣,遂令降墨篆神符真文。上有神仙之術,中有役使鬼神,下有救療疾病。子宜秘之,後當為王者師。次日果於石室中得其真形符篆,行持有驗。”(2)其後,鄧紫陽又遠訪南嶽朱陵洞天,謁青玉,光天二壇,道法更加精深,名聞當時。開元年間多次應召,入宮訪以道妙,建醮禱福,被玄宗封為天師。開元二十九年(741 年)仙逝,玄宗命于麻姑山設觀,歸葬本山。自鄧紫陽之後,承其法脈的為其侄子鄧德誠、侄孫鄧延康及後裔鄧道才、鄧道苗、鄧啟霞數代,再加眾多弟子譚仙岩、史玄洞、左通玄、鄒郁華、何元通、王棲霞、黃洞元、瞿童等人的推衍,並得于唐代皇室如武則天、玄宗、德宗、憲宗、武宗、宣宗、懿宗的大力支持,北帝大法便很快在全國範圍內傳播,還修建了一批北帝、四聖專祠。如西京(今陝西長安縣)有北極紫微閣,“唐則天時建,仿效天宮,有二勝四將之院,有前後帝代禦書,每年系故老重臣監提並使命管掌,非同常處。”(3) 成都玉局治中專設北帝院,“雲是天曹庫,收貯玉局化所奏錢。”(4)蜀州唐興縣大通觀,“有紫微閣,是開元中道士蔡守沖以敕賜匹帛所造。”(5)襄州“舊有北帝堂,歲久蕪毀”,後楚王趙匡凝鎮襄州,得北帝靈驗而重加修飾。(6)這樣一來,修習北帝道法成為當時道門的一種風氣。如孫元會遇道士教誦天蓬咒,爾後堅持不懈,後臨難之時,“忽然照見空中,天蓬大將軍與部眾等,護衛己身,於茲脫難。”(7)成都雙流縣道士王道珂,“行坐常誦天蓬咒”,為民辟邪誅妖,屢見靈異,是知“天蓬將軍是北帝上將,制伏一切鬼神。”(8)泗州人曹載之,于僖宗時遇蘇門道士劉大觀,授以天蓬神咒,勤而持誦,獲正心脫禍之果。有仙官告之曰:“太帝是北斗之中紫微上宮玄卿太帝君也,上理鬥極,下統豐都,陰境帝君乃太帝之所部,天蓬上將即太帝之元帥也。(9)”成都人範希越,“得北帝修奉之術,雕天蓬印以行之,祭醮嚴潔,逾于常法。”(10)這些都是北帝大法盛行唐代的證明。其後,唐未五代的杜光庭,宋代的張繼先、王宗敬、吳道顯、柳伯奇、鐘明真、盧養浩、徐必大、劉玉、黃公瑾等,皆習北帝大法,並將其法與神霄雷法結合,從而推行出一門新的道法——神霄金火天丁大法。這是唐宋北帝派的基本傳系,它與天師道、上清派有較密切的關係。二 葉法善與洞淵道法初唐尚有洞淵一派,該派起源于晉未居馬跡山的道士王纂。杜光庭指出:“馬跡山在舒州, 王先生修洞淵法處。”(11)《曆世真仙體道通鑒》卷二八曰: “道士王纂者,金壇人,居馬跡山,常以陰功救物。值西晉末中原亂離,饑饉癘疫交作,民多斃無救,纂憫之,遂於靜室飛章告天而泣涕不已,”於是感動神人授以《神化》、《神咒》二經。王纂“按經品齋科行世江表,自是疫癘不復作矣。”(12)到唐高宗、武則天時,有道士韋善俊,“誦《道德》、《度人》、《西升》、《升玄》等經,人有所惠,悉為賑救之用。”他“諧嵩陽觀事黃元賾參佩道法,又從臨汝洞元觀道士韓元最複授秘要。”(13)其後葉法善繼其洞淵道統,並光大之。據《唐鴻臚卿越國公靈虛見素真人傳》載:葉法善字道元,一字太素。本南陽人,自鼻祖時遷家松陽。生即靈異,好古學文,十二學禮樂,研究《周易》,耽味老莊,河洛圖緯,悉皆詳覽,志願修道,棲遲林泉。先後隱遁於卯山、白馬山、括蒼山、天臺山、四明山、金華山、天柱山、天目山、勾曲山、衡山、霍山、赤城山、羅浮山等處,“凡名山勝地,自江漢之南,無不經歷”。曾師事豫章萬法師,求煉丹辟穀、導引胎息之法。又入西蜀,“于青城趙元陽受遁甲步玄之術。嵩高韋善俊,傳八史雲足喬之道。後入蒙山,訪求隱術。”因其精潔修持,漸顯靈應,遂感三神人授以道要秘法。謂其本系“太微紫微左宮仙翁”,偶因失職,謫於人間,宜建立功,濟人佐國,“更修功累德,行滿之日,當複汝仙位。今汝行三五盟威正一之法,誅斬魑魅妖魔,救護群品,惠施貧乏,代天行理,但以陰德為先,不必別有貢告。”並授以神劍、法印、靈符、罡訣及內外丹道。從此道法大顯,降滅妖凶,非所不驗。“潛行陰德,濟度死生。及會稽理病,屢曾起死。複于楊州,以劍開長史夫人之腹,取病以示人,夫人當時病差如故。凡開腸易胃,破腹剪形,一無損壞,亦無痛楚,抉目洗睛,出安紙上,除去膜翳,複納于中,全不驚動,目明如故。人強與錢,則乞諸貧病。其有狂邪淫祀為災害者,行履所及,並皆誅戮,名聞遠近,並皆知之”。高宗時應詔,多留內庭,問以道法,窮盡源奧,誅狐除祟,屢顯靈異。“帝及皇后諸王公主朝士以下,親受道法,百官子弟、京城及諸州道士,從真人受經法者,前後計數千餘人。王公佈施塞道盈衢,隨其所得,入觀宇,修飾尊像及救困窮。每日炊米十餘碩,以供貧病來者,悉無選擇。真人常懷直諫匡保社稷之心。高宗欲登封告成,駕幸中嶽,忽疫疾流行,扈從者多病死。奉敕命令治,真人一誦咒訣,疫癘消殄,垂死者並皆得更生。”其祈晴禱雨,運雷呼風,驅龍攝魅,事蹟靈顯。則天時征至都,請于諸名山投奠龍壁。中宗復位,武三思尚秉國權,法善以頻察妖祥,保護中宗、相王及玄宗。迨後平韋後,立相王睿宗,玄宗承祚繼統,法善應召入京,佐佑聖主,凡吉凶動靜,必預奏聞,寵信有加。開元八年(720年)五月,真人已年一百零七歲,于西京景龍觀中羽化,“京城之人鹹見院中有青煙直上,與天相接,終日不滅。”“葬後一年,棺槨自開,但見衣冠劍舄,始知真人不死,實輕舉耳。帝緬想仙風,眷慕不已,於觀立碑,寵以宸翰,及命太子題額。”(14)有弟子百余人,惟盧齊物、尹、司馬仲容為入室。從唐玄宗《禦制真人碑》中,可見時人對葉法善的評價甚高:“宴息于羅浮、括蒼,往來于蓬萊、方丈,靈圖秘訣,仙符真度,寶錄生券,冥感空傳,臨目而萬八千神,咽胎而千二百,或潛泳水府,或飛步火房,或剖腹濯腸,勿藥自複;或刳晴抉膜,投符有嘉;或聚合毒藥,服之自若;或徵召鬼物,使之立至。呵叱群鬼,奔走眾神,若陪隸也。故海內稱焉,千轉萬變。先朝寵焉,一晝三接。朕在藩邸,屢聞道要。及臨寓縣,虛立寧昌言。奸臣寓謹,凶醜亻替遞,未嘗不先事啟,沃極申幽贊。”(15)李邕《大唐賜歙州剌吏葉公神道碑》亦曰:“越公襲上德,延慶靈,生而知之,學而習之,有專門之資,得丕承之業,才齔羽工道,即冠同玄,訊遠嶽之福庭,覯幽尋之方士,陳咒雷駭,吐刀電光,沈海莫濡,蹈治非,呵萬鬼,弱百神,啟陰官之符,變冥司之錄,追究往事,坐知來茲,膏肓無所遁其形,霧露不能滋其疾,奇跡多緒,嘉聲日聞。是以大君孔休,辟命薦至,入自臥內,問以咎征,造膝必成,偶事皆中,時更四紀,代且五朝,順風以近天師,斂衤任以近皇極,糸甾素莫能出右,公卿是惟虛左。”(16)此外,屬於洞淵派的高道尚有黃元賾、韓元最、劉玄元、範仙舟、何子玉等。《道藏》中有冠“洞淵”之經,即屬此派經錄。三 胡惠超與淨明道法淨明一系淵源於靈寶派,該派特別尊奉許遜,稱其法錄出於許遜之傳。許遜信仰由來已久,唐代即有神化許遜的傳紀出世,有張氳、胡惠(或作慧)超等道士弘傳“靈寶淨明”宗旨。據《曆世真仙體道通鑒》卷四一載:張氳為晉州神山縣人。一名蘊,字藏真。好黃老方士之說,游青蓋山,拜景成子為師,盡得其道法真傳。又隱修姑射古洞十五年,“仙書秘典,九經百氏,靡所不通。”“常乘青驢,從五童,入靈夏,訪昆侖,游終南、泰華,往來青城、王屋、太行之間,與葉(法善)、羅(公遠)二天師為侶,每究金丹華池之事,易形煉化之術,人莫能究其妙。”唐玄宗時曾應詔入對,上嘉之拜官而辭還山。“十六年(728年)洪州大疫,有狂道人跨驢從五童施藥市中,病者立愈。州以上聞,上意其氳,驛召之,果氳也,然三召卒不至,乃棲息于洪崖先生之古壇。”(17)天寶四年(745 年)年九十三,屍解羽化於榻上。後來張氳被淨明派尊為經師,《淨明忠孝全書》卷一有《淨明經師洪崖先生傳》,謂“凡參學淨明者,尊為經師君。”(18)胡惠超亦為初唐著名道士。據《曆世真仙體道通鑒》卷二七載:“天師胡惠超,字拔俗,不知何許人也,莫知其年壽。唐高宗上元間來自盧山,棲于豫章西山之洪井。”其人體貌環偉,類四十許歲。世傳“吳真君嘗授其延生煉化、超三元九紀之道,能檄召神靈,驅奮雷雨。”其德行崇高,以濟世度人為己任。“每逢路傍暴骨遺骸悉為埋之,地有古物寶器,掘之如其言而獲。聞邪怪之物,疾之如寇仇,即務剪除之。時豫章西門有樟木精為獨足神,大興怪祟,邀人淫祀,天師一見叱駡,書符禁制,即命斬伐,積薪灌油,以火焚燎,妖祟遂滅。”類似的神跡甚多,故深受世人敬重,並多次應武則天之詔,入宮對應稱旨,“止陳道德帝王治化之源。後大喜,又欲留於都下,委以煉丹之事。天師辭請還山修煉,敕遣齎金壁送歸行。”其後煉丹于洪崖先生古壇,後歸西山,“人皆師事之,千里之內無疫癘水旱之災,無猛鷙夭枉之苦,遠近賴焉。”至長安三年(703年)二月十六日,“命弟子于游帷觀之西北伏龍崗造磚墳,藏太玄真符二,七星神劍、靈寶策杖各一,三日而汔。天師正衣冠,坐繩床,異香滿室,空中雲鶴、牆外人馬之聲紛紛不絕,視之已其門人高弟甚多,最顯者有萬天師、藺天師、黃華姑等。萬天師名振,字長生。洪郡南昌人。得長生久視之道,“有符咒濟物,治人疾苦立效,當時以為旌陽、欒巴之徒。”(20)黃華姑為撫州臨川人,少乃好道,天然絕粒,十二歲度為天寶觀女道士。“年八十,發白麵紅如處子狀,時人謂之華姑。蹀履而行,奔馬不及。”曾南郭訪魏華存之遺跡,西山拜胡惠超為師。胡天師見其懇切,為其演示道法,指點玄機,授以役使鬼神、運呼雷霆之要。華姑還歸井山,精潔修持,屢彰靈異,為世人所敬重,“姑前開元九年(721年)欲上升之際,忽謂弟子曰:不須釘吾棺,可以絳紗冪之。數夕有雷震電繞,視紗頂孔如卵,屋穿容人,棺中惟覆被木簡而已。”(21)顏真卿訪道井山,聽其弟子黎瓊仙所言,遂撰《井山華姑仙壇碑鉻》以頌之。由於胡天師修道成真於南昌西山,故唐宋新興的道派——淨明宗亦奉胡惠超為淨明派祖師。《淨明忠考全書》卷一曰:“嘗遇日月二君,授以淨明靈寶忠孝之道,神妙無方,人莫能測。”“凡參學淨明弟子,皆尊之曰法師君。”(22)可見胡惠超確為道法高深、享譽唐宋時期的一位高真。标签: 文化

第二章 神霄派正式形成期——北宋一 宋徽宗與神霄派徽宗在位二十餘年,雖然一貫崇拜道教,但其崇道活動,大致可分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為崇甯、大觀年間(1102—1110年),表現出好道的傾向。第二個階段自政和至宣和年間(1111—1125年),全面崇道,在全國大力扶植和推行道教,並一度廢佛。在前期,徽宗最早重用的方士魏漢津、泰州道士徐神翁,曾賜號魏漢津為“虛和沖顯寶 應先生”,徐神翁為“虛靜沖和先生”。其後,最為寵信的道士是茅山宗第二十五代宗師劉混康。劉混康曾受到哲宗的召見,為皇后治疾。《茅山志》卷十一曰:“元佑元年(1086年)哲宗後孟氏誤吞針喉中,醫莫能出,有司以高道聞召見,師進服符,嘔出針剌符上,宮中神其事,賜號洞元通妙法師,住持上清儲祥宮。紹聖四年(1097年),敕江寧府即所居潛神庵為元符觀。別敕江甯府句容縣三茅三經錄宗壇,與信州龍虎山、臨江軍閣皂山,三山鼎峙,輔化皇圖。”以此設定了上清派、靈寶派、正一派三山符錄,鼎立天下的局面。至徽宗即位,立召劉混康赴闕,加號元符萬壽宮,賜九老仙都君玉印、景震玉器寶劍、禦制詩頌書畫,賜予不能悉記。“師累表災變,上雖加歎而不能用其言。屢召至闕”,(2)問以道妙。崇寧五年(1106年),加號“葆真觀妙沖和先生”。大觀二年(1108年)四月,同徐神翁、張繼先天師一時復會上清儲祥宮,各賜道院以居之。未幾羽化。五月,特賜太中大夫,悲悼甚切。時蔡京奉敕撰《茅山華陽先生解化之碑》稱:劉混康至京,“病不能朝,勞問之使,不絕於途”。徽宗親繪三茅真君像,潔齋書《大洞真經》,並賜之。“有司以先生解化聞,上震悼,命中貴人賜金營喪。特贈太中夫夫,使使護其柩以還葬,有日詔臣卞作為墓碑,以詔無窮。”(3)劉混康高足笪淨之也說:“先師被遇聖朝,恩榮經始,如藏真建觀,前所未有。”(4)《茅山志》所收錄《徽宗賜劉宗師敕書並詩》, “崇寧凡四十一通,大觀凡三十一通”。(5)從崇甯元年七月六日到大觀二年四月近六年的時間,先後發信七十二封,平均每月一通,可謂書信不斷,關係非常。徽宗又數召三十代天師張繼先至京。崇寧四年(1105年)五月,賜號“虛靖先生”。據《曆世真仙體道通鑒》卷十九記載:“宋徽宗崇寧以來,凡四召至闕,賜號虛靜先生,視秩中散大夫。初神宗以真人印文陽平治都功印凡六字,用昆玉刻之,藏于三清儲祥宮法從庫,將以畀有道者,至是以賜繼先。已而進封真人為正一靜應顯佑真君。仍詔有司就國之東建下院以居之,賜額曰崇道。又賜緡錢修龍虎山上清宮,撥步口莊五萬以飯其眾,改賜上清正一宮額。”(6)恩齎甚厚。需要指出的是,張繼先通曉各種雷法,精於丹道,是當時最有才華的一名高真。《玄品錄》卷五曰:“徽宗遣使召之,即至秩以碧虛大夫,先生方十三歲,辭不受。崇寧四年再召,命弭解州池怪,事甚神異,賜號虛靖先生。政和中大內災,命醮禳之,因奏紅羊赤馬之厄,其語秘。”(7)曾“進天心蕩凶諸雷法”於上,又在西蜀青城傳授“神霄金火天丁大法”、“北帝大法”,後有薩守堅得其秘,因此,神霄派奉其為宗師,並有闡述雷法的著作留世。徽宗最寵任的道士是林靈素。林靈素本名林靈,溫州人,幼年為僧,因苦其師笞罵,才改做道士。其人頗機敏,好大言,由左道錄徐知常推薦于徽宗,徽宗問其知何道術,他自稱“上知天上,中識人間,下知地府等事。”(8)林靈素利用徽宗自稱曾夢遊神霄府之事,宣稱天有九霄,神霄最高,設神霄府,“神霄玉清王者,上帝之長子,主南方,是長生大帝君,陛下是也,即下降於世,其弟號青華帝君者,主東方,攝領之。己乃府仙卿曰褚慧,亦下降佐帝君之治。”(9)又稱蔡京、童貫等皆是神霄府的仙伯、仙吏,就連徽宗的寵妃劉氏亦是神霄府的“九華玉真安妃”,皆下降佐徽宗治理天下。徽宗獨喜其說,禦書為改名“靈素”,賜名“通真達靈先生”,並賜金牌,非時宣召入內。令刪定道史、經篆、靈壇等事,且以師事之。特建通真宮居之,興上清寶錄宮,密連禁省。又命天下皆建神霄萬壽宮,于京師開神霄錄壇,傳錄散符。自此,徽宗神人合一,成為神權與君權合一的皇帝。政和七年(1117年)二月,在林靈素的策劃下,徽宗稱青華帝君夜降宣和殿,授他“帝誥、天書、雲錄”等事,命道士二千余人集合於上清寶錄宮,由林靈素宣諭其事,並命京師吏民皆受“神霄秘錄”。林靈素集九天秘書、龍章鳳篆、九等雷法,集成玉篇進上。徽宗欲得雷書金經全足,收入《道藏》,求訪不得。於是,林靈素便假借玉華天尊奏告上帝,上帝遣玉女以印相授的名義,造一天壇玉印,一神霄嗣教宗師印,一都管雷公印,一天部霆司印,和《雷書》五捲進奏。重和元年(1118年),華山因開三清殿基,巨石匣中得《雷文法書》一冊,乃金地繭紙,進至御前,與林靈素所進《雷書》不差一字。這顯然是林靈素與其他道士預先安排,但昏庸迷信的徽宗竟大喜過望說:“林靈素神聖聰明,記之如此!。”五月,即賜林靈素為金門羽客、通真達靈元妙先生、視中大夫。九月,特授本品真官,免視法。十一月,賜沖和殿待宸。至此,林靈素權勢熏天,竟使朝庭為之升溫州為應道軍節度。據《宋史》本傳記載,他“出入呵引,至與諸王爭道,都人稱為道家兩府。”但此時林靈素與蔡京等重臣已發生衝突,並觸犯太子,引起民憤眾怨。宣和初(1119年),都城暴水,遣他厭勝,他率徒步虛城上,役夫爭舉杖將擊之,他迅速逃跑才免遭傷害。《宋史》本傳亦說:“靈素在京師四年,恣橫愈不悛,道遇皇太子弗斂避。太子入訴,帝怒,以為太虛大夫,斥還故里。”看來,他是因觸犯專制皇權而被斥歸故里。時在宣和元年十一月,之後卒於故里永嘉,時間未詳。政和、宣和間,由於徽宗的大力崇道,于時道教崇貴無比。《清波雜誌》說宣和間,黃冠出於宮禁,號“金門羽客”,氣焰赫然,林靈素為之宗主。據《曆世真仙體道通鑒》卷五一言,其時待宸九人,除林靈素外,尚有王允誠、徐知常、董南運、李得柔、王沖道、口若愚(失其姓)、王文卿等人。其中王文卿比林靈素年輕,顯名也較晚。據趙與時《林靈素傳》說,他是於政和末因林靈素推薦,治京師大旱而來京,並得賜神霄凝神殿待宸,成為繼林靈素之後仍為徽宗寵信的神霄派道士。在徽宗大力推行道教的活動,尤其重視的是神霄派及其神霄雷法,其中林靈素、王文卿、張繼先是建立神霄派、宏揚神霄雷法的關鍵人物。應該說明,徽宗作為皇帝,在政治上是昏庸的,但對道籍的整理與道教的發展,卻有一定功績。由於徽宗重視道法,當時編造的道書以道法為多,其中尤以雷法為主。如林靈素編造《神霄雷書》二十卷,其他如《高上神霄玉清真王紫書大法》、《高上神霄玉清秘錄》等均為當時所造。《度人經》本只一卷,徽宗時亦以神霄瓊室秘藏的名義增造六十卷。據《高上神霄宗師受經式》稱:“《高上神霄靈寶度人經》六十一卷,並出於神霄東極華堂瓊室之中,乃曆劫禁秘永傳經也。得遇此道,保己則登升三境,為人則卻滅百屙,功德協著,克度神霄,後當獲補宰製治化之官矣。”尚有《高上神霄真王說五方天中好生不殺頌》、《神霄東極華堂妙濟經科》、《高上神霄真王長生大帝降生記》、《上清玉書真符照驗諸記》、《冬祀天真降臨示現品記》等,“右神霄內府所存三洞四輔,有自古以傳者,或多見於世;有曆劫未傳禁秘寶經,一千二百卷,分為六等,一十二品,列為上中下三卷,藏于東西華堂。自太平啟運,壬辰(政和二年)、庚子(宣和二年)之後,漸當降顯。”(11)這表明在政和宣和年間,以神霄府秘藏名義編造的神霄派道書可能多達上千餘卷。而徽宗所寵信的道士中,如徐神翁、劉混康、林靈素、張繼先、王文卿等,皆為開創宣導神霄道法的重要人物,這樣一來,神霄派的問世並盛行當屬社會的需要與歷史的必然。二 林靈素與神霄派在道教的發展史上,林靈素有一個有爭論的人物。由於他在徽宗執政期間所處的地位與實際作用,引起了眾多官宦、儒生、佛教徒、民眾及部份道教徒的反感與公憤。他利用徽宗的昏庸迷信,勾結蔡京、童貫之輩奸臣,排斥異己,盡情享樂,使政治更趨腐化。他依其特殊地位,干預政治,“妄議遷都,妖惑聖聽,改除釋教,譭謗大臣”。(12)引起佛教及其信徒的不滿,以及儒生朝臣的反對,促使政局動盪,社會不安。他排斥同道,害死同朝道士金門羽客王允誠。《能改齋漫錄》記載有一道者聽林靈素講經,怒目而前,敢於向他挑戰。《曆世真仙體道通鑒》卷五二亦曰:“宋徽宗政和末,林靈素開講于寶錄宮,道俗會者數千人,皆擎跽致敬,獨一道人真目在前立”,公開與之對抗(13)。時至明代,張宇初天師還對林靈素之流給予了嚴厲的批判。他說:“至若趙歸真、林靈素之徒,偶為世主之所崇尚敬禮,即為富貴所驕,有失君臣之分,過設誇誕之辭,不以慈儉自守,亦取議當時後世矣,是切為後戒。”(14)當然,根本的原因在於宋徽宗的腐敗無能,最後導致北宋的滅亡。這一切嚴重的後果,都與林靈素的所作所為有關,因此,史書上對林靈素的評擊是非常尖銳的,也是合符實際的。不過,還需要探討的是,林靈素在道教發展史上的作用與影響,尤其是他在神霄派形成的過程中,他究竟扮演了什麼角色。這裏略加分析。林靈素為溫州永嘉人,家世寒微。生日不詳。七歲讀書,粗能作詩。據說蘇東坡曾見之,驚異其聰明,並問其志,答曰:“生封候,死立廟,未為貴也。封侯虛名,廟食不離下鬼。願作神仙,予之志也。”年將三十,博通儒道經典,志慕清虛,語論孤高,迥脫塵俗。初林靈素遊西洛,遇一道人姓趙,交遊數載,忽一日卒死,林靈素為其沐浴安葬,得所遺書三冊,細字如珠,間有天篆,人莫能識,上題曰《神霄天壇玉書》,內言神仙變化法訣,興雲致雨符咒,驅遣下鬼,役使萬靈。“先生自受其玉書,豁然神悟,察見鬼神,誦咒書符,策役雷電,追攝邪魔,與人禁冶疾苦,立見功驗,驅瘟伐廟,無施不靈。”次年,林靈素至岳陽酒肆,複見已死復活的趙道人。道人曰:“予乃漢天師弟子趙升也。向者所授五雷玉書,謹而行之,不可輕泄。即日為神霄教主雷霆大判官,東華帝君有難,力當救之。” (15)趙與時《林靈素傳》亦曰 ,林靈素之五雷法,為入蜀時得自趙升。顯然,這些皆為依託之言,只是說明林靈素的道法來自張道陵天師道傳統。政和六年(1116年)十月,徽宗駕幸太乙東宮,見道錄徐知常所錄林靈素所作“神霄謠”,其文皆神仙妙語喜甚,乃令徐知常引林靈素入見,從此委以重任。並依林靈素所言,命天下皆建神霄萬壽宮,開神霄錄壇。京城神霄宮建成後,徽宗率蔡京和群臣慶賀。早齋罷,徽宗引百官遊觀,忽吟得上聯:“宣德五門來萬國。” 蔡京等沉思無以答,徽宗問林靈素:“師能對否?”林應聲而答:“神霄一府總諸天。”徽宗大喜,遂令林靈素修正一黃錄青醮科儀,編排三界聖位,校正丹經子書。“每月初七日升座,泊親王內貴、文武百官皆集,聽講三洞道經。或御駕親臨,亦於座下。自此東京人方知奉道也。”(16)《宋史·方技列傳·林靈素傳》亦曰:“每設大齋,輒費紙錢數萬,謂之千道會。帝設幄其側,而靈素升高正坐,間者皆再拜以請,所言無殊異,時時雜捷給嘲詼以資笑。其徒美衣玉食,幾二萬人,遂立道學,置郎、大夫十等,有諸殿待晨、校籍、授經,以擬侍制、修撰、直閣。”時徽宗欲得全部雷書金經,林靈素遂上言曰:“昔漢天師有《神霄雷書》二十卷,並天部霆司八角雷印六顆。至第八代天師藏十卷,並六印文,並晉火痕印文。國初張守真遇翊聖真君,傳賜五卷。”今應帝求,上帝遣六丁玉女授以四枚雷印,“一天壇玉印,一神霄嗣教宗師印,一都管雷公印,一天部霆司印,皆堅如鐵石,非金非玉”。林靈素便以此四印並《雷書》五捲進奏,遂得全集。但隨著徽宗對他的寵信越來越深,他的權勢日益囂張,從而導致與當朝重臣蔡京等人的對立。趙與時《林靈素傳》載:“京師大旱,命靈素祈雨,未應,蔡京奏其妄”,請上治罪,可證蔡京已與他發生正面衝突。對此,林靈素亦反奏童貫、蔡京等為奸臣,乃“飛天大鬼母”、“北都六洞魔王第二洞大鬼頭”轉世禍國,勸請徽宗斬決。他說:“願陛下知丙午之亂,奉大道,去華飾,任忠良,滅奸党,修德行,誅童、蔡,此禍可免,他時玉府再會天顏,不然則大禍將臨。”其後,林靈素又多次假神真降言,警告徽宗:“幸速避地,勿尚奢華,當出聖斷,毋聽奸邪所敗。”一次徽宗邀林靈素、張繼先同遊禁中一閣下,見一元佑奸黨(17)之碑,林靈素、張繼先皆免首致敬,林因請紙筆題詩雲:“蘇、黃不作文章客,童、蔡反為社稷臣。三十年來無定論,不知奸党是何人?”顯然,這是明目張膽的為元佑黨人喊冤叫屈,予頭直指蔡京。無怪乎次日徽宗以詩示太師蔡京,“京惶恐無地,乞出。”但蔡京與林靈素的爭鬥並非停止,反而更加激烈。據傳林靈素有一秘室,“兩面窗,前門後壁,乃入靖之處,中有二椅,外常封鎖,不許一切人入,雖駕到亦不引入其室,蔡京疑,遣八廂密探之,有黃羅帳上銷金龍床及朱紅椅卓。奏上:林公有亻替,願陛下親往,臣當從駕示,敢有不實,臣當萬死。帝即幸通真宮,先生迎駕起居,帝與京徑入其室,啟封關鎖,但見紛壁明窗,椅卓二隻,他無一物。蔡京驚惶戰懼,叩頭請罪。”(18)顯然,這又是兩人之間的一場較量,結果是蔡京又打敗仗。至宣和元年(1119年)五月,大水犯都城,林靈素厭勝告敗,水勢不退。後太子登城,賜禦書,設四拜,水退四丈。是夜,水退盡,京城之民皆仰太子聖德。 此時的形勢對林靈素愈加不利,林靈素遂生告退之心,其上奏曰:“臣初奉天命而來,為陛下去陰魔,斷妖異,興神霄,建寶錄,崇大道,贊忠賢,今蔡京鬼之首,任之以重權;童貫國之賊,付之以兵衛,國事不修,奢華太甚。慧星所臨,陛下不能積行以禳之;太乙離宮,陛下不能遷都以避之。人心則天之舍,皇天雖高,人心易感也,故修人事,可應天心,若言大數不可逃。豈知有過期之曆。臣今擬暫別龍顏,無複再瞻天表。切忌丙午、丁未,甲兵長驅,血腥萬里,天眷兩宮,不能保守。陛下豈不見袁天綱《推背圖詩》雲:兩朝天子笑欣欣,引領群臣渡孟津。扶手自然難進退,欲去不去愁殺人。臣靈素疾苦在身,乞骸骨歸鄉。”(20) 不久。因太子與朝臣的上言奏請,徽宗下詔准其歸山。《東都事略》記載說:“宣和元年冬十一月乙卯,祀昊天上帝于國壇,大赦天下,放林靈素歸山。”林靈素在京時,其心腹有“東西皇城使張如晦者,舊在通真宮,出則同行,坐則同席,宗師法教,獨張一人得其妙也。即還鄉,則同居永嘉。”待臨終之際,林靈素傳道脈于張如晦:“吾法門以付惟汝,尚有六印九符並六丁妙用神機,盡付與汝,世代只傳一人,無致輕泄。並七寶素珠一串,如主上來取,即使分付。汝將來當為朝廷全節大忠,今則別去,他時神霄再會。言訖,索紙筆書頌雲:四十五歲勞生,浮名滿世崢嶸。只記神霄舊路,中秋月上三更。書訖,上香一炷,時正三更,月朗風清,忽有霹靂一聲,先生坐化而去。”(21)至於死于何年,官修史書未詳述。趙與時《林靈素傳》認為死于宣和二年,而《清波雜誌》言死于宣和末,但究為何年仍是一個謎。據《曆世真仙體道通鑒》載,徽宗得知林靈素死訊,驚歎鳴噎,禦制祭文,敕封九十五字尊號。(22)趙與時《林靈素傳》亦說:“今溫州天喜宮有禦題雲:太中大夫沖和殿侍宸金門羽客通真達靈元妙先生在京神霄玉清宮管轄提舉通真宮林靈素。”由此可見林靈素是一位生前顯榮、死後著名的道士。從以上的記傳中可知,林靈素是一個頗帶悲劇性的人物。他自幼學道,精通雷法符咒之術,後得徽宗的寵信,利用徽宗道迷信的心理,排斥異己,干預政治,助長了朝庭的腐敗與政治的黑暗。但他畢竟只是一個道士,所起的作用是有限的,也無法與代表大官僚地主利益的皇權及蔡京、童貫等奸臣對衡,故最後終遭貶遣,死於故鄉。但在道教的發展方面,他卻起過一定的積極作用。首先,通過他在京城中十餘年的活動,使道教的發展達到了極盛的階段,朝野上下都掀起了講道誦經的潮流,眾多高道頻繁出入宮禁,大量道經的收集、整理,這對於道教信仰的傳播與道教文化的普及是有益的。第二,由於他的大力宣傳,道教神霄雷法得到了徽宗的首肯,神霄雷書及有關道經被徵集入藏,全國各地皆建神霄萬壽宮,使神霄一派眩目天下,從而世人知曉。第三,由他編著的神霄道經客觀地反映了北宋時期道教雷法盛行的情況,並指出道教雷法淵源甚古,神霄道法與張綾天師派的繼承關係,這些都是研究道教歷史、道教流派的演變以及道教法術的可貴文獻。正是基於以上原因,神霄派亦奉林靈素為該派宗師之一,並將所傳道法納入神霄門庭。如現存《道法會元》中的《神霄金火天丁大法》、《金火天丁神霄三氣火鈴歌》、《金火于丁鳳氣紫書》、《金火天丁玉神解關雲篆》、《金火天丁攝召儀》、《金火天丁陽芒煉度儀》、《金火天丁召孤儀》、《正一口牛神靈官火犀大仙考召秘法》等,均為林靈素所傳。神霄派弟子劉玉說:“神霄有赤明之館,火鈴之宮,中有一神,即天丁也。其神威烈,與飆火相並,故宗師秘其道。火師傳與玉真教主林侍宸,林傳與張如晦。後傳陳道一,下付薛洞真、盧君林土,次以神霄派脈付徐必大,徐亦不得其文。盧君化于劍江,將解而枕中出其書,以付玉。法傳盧君,而派繼徐君。”由林靈素——張如晦——陳道一——薛洞真、盧養浩——徐必大——劉玉,此神霄一脈已傳至南宋理宗、度宗年間。此系稱林靈素為“玉真教主”,門人自稱為“玉真弟子”,故可謂之神霄派玉真門。三 王文卿與神霄派王文卿是神霄派的核心人物,他在理論與組織上對神霄派的形成與發展作了相當重要的貢獻。其弟子廣布大江南北,曆宋元至明清,道脈尤存,是神霄派及道教諸宗一致肯定的神霄祖師。據《曆世真仙體道通鑒》卷五三載:王文卿字述道,世本江右建昌南豐(今屬江西)人。生於宋哲宗元佑八年(1093年)二月十七日亥時。生而神異,長而聰敏,嘗為詩,有“紅塵富貴無心戀,紫府真仙有志攀”之句。繼而性慕清虛,志惟養素,不貪名利,遠于塵勞,每樂逸遊靈境勝地,幅巾筇杖,曠遊環宇。宣和初(1119年),王文卿渡楊子江,遇一異人,授以“飛章謁帝之法及嘯命風雷之書。每克辰飛章,默朝上帝,召雷祈雨,叱詫風雲,久雨祈晴則天即朗霽,深冬祈雪則六花飄空。或人家妖祟為害,即遣神將驅治,俱獲安跡。”據王文卿自述,這位授以雷法道功的“異人”便是唐代高真汪文華。他說:“予未得雷文之前,已遇汪君于楊子江,授予飛神謁帝之道。後游清真洞天得此文。經三載之久,又遇汪君於軍山店中。後過禪寺,語余所修飛神謁帝之道何如?余答汪君曰:三年前弟子到清真洞天,偶昏暮不知其所,荒落草舍之中。孤火獨案之上,得噓呵風雨之文。遂于身中,取簡呈上。汪君曰:子真宿仙也。昔老姥乃電母也。子既得其文,予當語汝於此。方蒙指授,授畢,乃召使者當空分付,此余遇汪君點化。”顯然,王文卿自謂得汪真君親傳,當為依託,不足為信。但其傳授必有所本,似與朱執中有關,因為最早得到汪真君雷書並為之作注的就是朱執中,而後傳與王文卿。王文卿所說遇汪真君親傳之談,亦與朱執中夢中所得之言異工同曲。此外,王文卿亦曾得到唐代天師葉法善所著雷書。他說:“昔游名山二百餘所,一到金陵清真洞,乃唐葉天師修真之地。抵暮四無人煙,可依遠望山中,忽有燈光,以此投奔燈光,到草舍間,寂然無人。予心大驚,于燈下卓上有一文字,啟而視之,名曰噓呵風雨之文,予意其必雷宅也。心方安,取筆墨以木葉錄之。錄將畢,忽聞雞鳴之聲,須臾一老姥出來,予問其姓氏。老姥曰:予無姓氏。此乃雷霆所居之地,不可久留。予問雞鳴者何以有?此姥曰:乃地中金雞鳴。予覺而出,不數步回望不見草屋。不久一裏許,已到洞天。予得雷書,自清真洞天始。”這段頗為神異的記述,雖然難以常理推敲,但透露出王文卿所得《雷書》與葉法善有關。王文卿自得雷書秘典、飛章謁帝之法後,道法精深,屢顯靈異。但隱聲不譽,詩酒落魄,出入江湖,俗流不得而曉。先是林靈素向徽宗奏稱:“先生乃三天都史掌文吏下生人世,以贊清靜之化。”(28)於是詔求,凡十八次,不知所在。皇叔廉訪使巡曆至高郵軍得病,醫無效,遇之求符水得愈,初隱姓名,至懇求問之,方知是王文卿。回朝奏其事,遂遣使召至京。據趙與時《林靈素傳》說,他是於政和未因林靈素推薦,冶京師大旱而來京。洪邁《夷堅志》亦說其以道術顯於政和、宣和間。《臨川盱江志》 亦曰,他名聞江湖,宣和間得徽宗召見。看來他顯名較晚,並且因林靈素的推薦而得入宮。宣和四年(1122年)七月,徽宗親灑宸翰,頒赴寓地,遣侍宸董仲允充採訪使,同本路監司、守臣具禮延聘,候送赴闕。既至,奏對玄化無為大道。徽宗大喜,賜館于九陽總真宮,奉使絡繹繁至,頌賜金鞍禦馬、龍茶玉釀、珍玩奇果、金錢幣帛,並皆表還不受。又令驅治宮中之祟,築雷壇三層,內安鐵,至夜月明,仗劍登壇,飛符叱吒,風雷大作,天地晦冥,“道官皆見將吏驅縛數鬼,緋衣,併入壇心,先生以符紙蓋口,作法埋之,地皆震動。淩晨入奏,已禁狐怪,此去無害。”徽宗嘆服,即于禁狐雷壇所在,造建殿堂道院,圍繞其壇,賜額“司命府”,敕先生往來提舉。後又為楊州祈雨,大顯靈跡,徽宗大喜,讚譽其神哉!宣和七年(1125年)七月,下誥文,“敕沖虛妙道先生王文卿,可特授太素大夫、凝神殿校籍,視朝請大夫、右文修撰,參聯從橐。未幾,又敕凝神殿待宸,後加同管轄九陽總真宮、提舉司命府事。父肇始贈承事郎,母江氏贈太宜人。”王文卿上表,乞還山林,修真體道,徽宗不允。又敕五日一次,佩金方符入大內諸宮閣,咒水滌穢,除邪治病,講明道德。複遣中使黃瑤命其就廣德宮,行持南昌受煉司大法,拔度亡魂。又發“生天寶錄”,遣超度生。至十一月,以祈晴有功,即命賜誥,依前太素大夫、凝神殿侍宸,“再除兩府侍宸、沖虛通妙先生,視太中大夫,特進徽猷閣侍制,主管教門公事。”其父母親戚亦皆再賜尊號,以示寵信。至此徽宗對王文卿的褒獎已達極盛,命其“主管教門公事”,成為當時統領道教的領袖人物。但由於社會的日愈動亂與金兵的入侵,王文卿再次上表乞歸,以保其身。表曰:“乞求仁智之帥,預防西北妖氣。”御批:“玉府仙卿,豈宜言歸,所奏不允。”繼而金軍進犯,宋師敗績,徽宗又命王文卿詣九陽總真宮,降香上表,以求上天神諭。“先生入內,上宣問所上朱章報應如何?先生灑涕奏曰:陛下奏章中,願出有道之君,臨天下,殺臣一身,以謝奏聞報應。奉旨雲:革則無悔。上又問先生:其理如何?先生密奏,上深然之。十二月二十三日,禪位東宮,先生入賀。”在這裏,王文卿審時度勢,假借天意,勸告徽宗退位,以待“有道之君”來挽救敗局,應該承認是一種明智之舉。其後,即激流勇退,于欽宗靖康元年(1126年)四月,上表乞還鄉侍母,“詞旨懇切,上聽其奏。”方免靖康之難,得保其身。南宋初期,王文卿大多隱居故鄉南豐,著書立說,講道授徒,仍以宏揚神霄道法為己任。高宗紹興十三年(1143年),高宗詔書來召,推辭不赴,紹興二十三年(1153年)八月,先生辭別縣宰交遊,於二十三日早起,作頌題棺木曰:“我身是假,松板非真,牢籠俗眼,跳出紅塵。”頌畢,“隱化於縣之清都觀許旌陽煉丹之堂,其時雷震一聲,師遂化去,弟子熊山人、平敬宗、袁庭植等,奉葬於鳥龜崗。”年壽六十。觀王文卿一生,學養甚深,道法精妙。他雖得徽宗寵信,但不交結權貴,干預朝政,且能洞察時事,知進知退,《搜神記》卷二評論說:“長而游四方,履歷幾遍宇宙。嘗遇異人授以道法,能召風雷。宋徽宗號為金門羽客、凝神殿侍宸,寵冠當時,賜齎一無所受。”(31)元人虞集亦說:“昔侍宸在汴京居宮觀,見為黃冠者多詣事權貴以自炫,惡之,故多不得其說。”晚年歸隱家鄉,得其傳授者除門徒熊山人、平敬宗、袁庭植外,尚有“新城高子羽,授以臨江徐次舉,以次至金溪聶天錫,其後得其傳而最顯者曰臨川譚悟真,人不敢稱其名,但謂之譚五雷。”(32)譚悟真生當南宋未,據傳入元後尚“浮沉人間,隱顯莫測”。並傳法予盧陵羅虛舟,再傳蕭雨軒、周立禮,周傳其子,蕭傳胡道玄,人稱“神霄野客”,行法于關陝荊襄江淮海閩淅之間。此外,洪邁《夷堅丙志》卷十四記王文卿弟子鄭道士行五雷法,“往來筠、撫諸州,為人請雨治祟,召乎雷霆,其響如雷。”可見南渡後王文卿雖未再出入朝庭,但在民間仍以傳播神霄雷法、培養後學為己任,其傳人不絕如縷,終於延續、壯大了道教神霄一脈。尤其需要指出的,王文卿勤於著述,所撰雷書多達數十種,並大多仍存在於世。如《沖虛通妙侍宸王先生家語》、《王侍宸祈禱八段綿》兩書為王文卿與弟子袁庭植討論雷法至秘的記錄,前書系統地論述了神霄雷法的四十個重大問題,後書全面地概括了雷法修持的八個階段、丹功玄機及運雷祈雨秘訣,為研修神霄雷法之必讀。此外,尚有《玄珠歌》、《上清五府五雷大法玉樞靈文》、《高上神霄玉樞斬勘五雷大法》、《雷說》、《先天雷晶隱書》、《侍宸詩訣》、《上清雷霆火車五雷大法》、《中皇總制飛星活曜天罡大法》、《火師汪真君雷霆奧旨》等雷法要典,或為王文卿自著,或為王文卿編傳,皆為神霄派的重要文獻。以上各種重大的作用,奠定了王文卿作為神霄派真正創始人的地位。正如明代天師張宇初所說:“道法傳緒,清徽始於元始天尊,神霄始于玉清真王。自歷代傳緒以來,清徽自魏、祖二師而下,則有朱、李、南、黃諸師,傳衍猶盛,凡符章經道齋法雷法之文,率多黃師所衍。神霄自汪、王二師而下,則有張、李、白、薩、潘、楊、唐、莫諸師,恢弘猶至,凡天雷豐獄之文,各相師授,或一將而數派不同,或一派而符咒亦異。”這裏所說的神霄二師,即是汪文華和王文卿。四 張繼先與神霄派繼王文卿之後的神霄派宗師,則為三十代天師張繼先。前引張宇初所言神霄派宗師中的“張”,即是指張繼先而言。他是北宋時期最具才華而顯名于世的天師。從神霄派的歷史淵源而言,它是來自張陵天師道一脈。其重符咒雷法的傳統,濟世度人、鎮妖降魔、祈晴禱雨的法術,確實直承祖天師張陵創教的原旨。但又依循時代的變遷與社會的發展,吸收了許多新的思想、新的道法,從而在北宋時期形成的一個新的道派。其間,作為天師親系的高真做出了相當的貢獻。在歷代的天師中,有關祖天師張陵降魔驅鬼、分治幽明、度人救物的故事甚多,透過各種神異的傳說,表達了張陵創立道教的宗旨,那就是“功及生靈,佐國立家,興利除害”,“修行清靜之化,輔贊大道,撫育元元。”(34)當然,要達到這個理想,修道者就必須精通丹道法術,運用符咒雷法,為民治病解厄。因此史傳謂張陵得《三皇內文》、《黃帝九鼎太清丹經》、《正一盟威秘錄》、《三清眾經》、《符錄丹灶秘訣》等,遂能攝伏精邪,誅絕邪偽,“擅長風雨,役使鬼神,驅馳星斗,震盪山川”,顯種種靈異。因此,祖天師的這種以法宏道的傳統代代相承,並為世人讚頌。如唐玄宗贊雲:“邈矣真仙,孤高峻節,氣貫穹冥,玄元示訣,落落神儀,亭亭皓月,誅邪斬精,魅驅鬼徹,漢代盟威,流傳不絕。”宋徽宗亦雲:“恭惟漢天師正一真人三天扶教輔元大法師,體妙闡幽,有大利於天下。劉氏之季,厥績甚茂。遂挾光景,上超人群,秘錄真圖,孚系於後,弭除妖孽,擯禦不祥,陰 有民,既久彌著。”繼張陵之後,歷代天師中不乏精通道法、廣度天人的傑出人物。如六代天師張椒,“得真人治鬼之法,以真人所授諸階秘錄,傳度世人。”八代天師張迥,嚴奉經錄,“終身不怠,治病驅邪,無不安愈。”十四代天師張慈正,博學群書,最精于《易》,“傳度諸階秘錄,四方歸之,所積法信,備荒歲以助貧乏之士。”十八代天師張士元,博習群書,“以符法傳人治病,能種桃李頃刻而實。”十九代天師張修“以符法傳人治病,應時而驗,所得法信,皆施貧士。”二十三代天師張季文, “以諸階秘錄傳度弟子之能修行者,用符水治病立愈。”二十四代天師張正隨,“以傳度法信救施貧乏,雖家貧而不顧。”二十七代天師張象中,穎慧非常,博通經史,尤有道術,“宋仁宗召見,賜坐咨問道法甚妙,特賜紫衣。”(36)至張繼先,更為道教歷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張繼先,字遵正。或雲“字嘉聞,又字道正。號修然子。”父處仁,字德玄,仕守為宣德郎、臨江知縣。繼先為處仁第二子。宋哲宗元佑七年(1092年)十月二十日,生於蒙穀庵。至五歲時尚不開口言說,一日聞雞鳴,忽然笑言,賦詩曰:“靈雞有五德,冠距不離身,五更張大口,喚醒夢中人。”翌日宴坐碧蓮花上,人皆稱異為真仙。九歲承襲真人之教。為人淵默寡言,清臒白皙。徽宗崇寧以來,凡4次被召至京,以治鹽池妖及建醮內庭,屢受褒賜。崇寧二年(1103年),解州奏鹽池水溢。徽宗以問道士徐神翁,對曰:“蛟孽為害,宜宣張天師。”令有司聘之。崇寧三年(1104年),張繼先應詔赴闕。 “召見問曰:卿居龍虎山,曾見龍虎否?對曰:居山虎則常見,今日方睹龍顏。上悅。令作符進。上覽笑曰:靈從何來?對曰:神之所寓,靈自從之。上問能書否? 對曰:臣嘗書《道德經》。遂取進。上問修丹之術若何?對曰:此野人事也,非人主所宜嗜。陛下清靜無為,同乎堯舜,足矣。上悅,侍入寢殿,宮人竟以扇求書經語,書之皆密契其意。中舉一握,稽首書曰:保鎮國祚,與天長存,乃上之所禦也。賜宴而出。十二月望日召見,上曰:解池水溢,民罹其害,故召卿治之。命下即書鐵符,令弟子祝永佑同中官投池岸圮處,逾頃雷電晝晦,有蛟孽磔死水裔。上問卿:何治蛟孽,用何將?還可見否?曰:臣所役者關羽,當召至。即握劍召于殿左,羽隨見,上驚擲崇甯錢與之,曰:以封汝,世因祀為崇寧真君。”時張繼先年方十三,辭而不受。崇寧四年(1105年)五月,又應召入對。徽宋賜坐,問道法同異。對曰:“道本無為而無不為,體即道也,用即法也,體用一源,本無同異。若一者不立,二者強名,何同異之有。上曰:然。若有同異,便與言為三矣。因進天心、蕩凶諸雷法。上親祀之。七月,建壇傳授經錄,演法講說道妙,參禮者雲集,皆領悟而去。上禦天祥殿,從容問道及時政。對曰:元佑諸臣皆負天下重望,乞聖度從容。悚然曰:朕何所不容?對曰:陛下弘建皇板,無偏無黨,以天下蒼生為念,幸甚。力乞還山,上獎諭許之,賜金帛皆不受。”這是張繼先利用入對機會,勸說徽宗改革弊政,以求挽救衰敗腐朽的北宋王朝。崇寧五年(1106年),複召建醮內庭,“因密奏赤馬紅羊之兆,請修德。”徽宗下詔,賜號“虛靖先生”,視秩中散大夫,並賜昆玉所刻陽平治都功印及金鑄老君、漢天師像。不久又賜緡錢大修龍虎山。“命江東漕臣即山中度地遷建,賜田以食其眾,複立庵於山之北,為天師修煉之所,禦書靖通庵,額賜之,有亭曰然,並建靈寶、雲錦、真懿三觀,改祖師祠為演法觀,奉玉冊,上祖師號,封為真君。”同年十二月,乞歸還山。大觀元年(1107年)端陽,又應召入宮,徽宗言宮中若有妖祟,請卿祛之。對曰:“聞邪不幹正,妖不勝德,陛下修德,妖必自息。”“上複命以大雍瓦數十,貯水京畿,取符投水中,以飲有疾者,凡飲者皆愈。”是歲大旱,上命禱雨有應,又賜太虛大夫,辭而不受。大觀二年(1108年)還山,徽宗賜以金帛,力辭曰:“臣一野褐爾,得以無用。”這是張繼先最後一次上朝入對,從此便隱居山林,出入福地洞天。政和二年(1112年),遣使複召,以疾辭而不應。至靖康元年(1126年),“金人寇汴,上與太上皇思天師預奏之言,遣使極召,至泗州天慶觀,索筆作頌曰:一面青銅鏡,數重蒼玉山,恍然夜舡發,移跡洞天間。寶殿香雲合,無人萬象閑,西山下紅日,煙雨落潸潸。書終而化,時靖康丙午十一月二十三日,京師亦以是日陷。族父武功大夫張憲適至,率士民葬於龜山之下。”享年三十六。然而,越十六年後,紹興辛酉(1141年),“西河薩守堅遊青城,遇於峽口,授以符法及水調歌頭一闕,授書一緘,履一隻,令達嗣天師。抵山,嗣天師發書異之,令人啟泗州窆惟一履存,方知其屍解。後亦有遇于武夷、羅浮者。”(37)對此異聞,《玄品錄》曰:“後薩道人守堅,複遇先生青城山。”(38)《仙鑒》亦說:“是年大盜入境,先生預告眾而去,至今道侶往還,多見在羅浮、西蜀,隱顯不定。”(39)據此所言,似張繼先在應召途中,深曉時局嚴重,誰也無回天之力,於是胎息假死,以保全其身。其後深隱山林,修道於西蜀、閩粵之間,傳道授徒,著書立說。據史傳所載,張繼先著有《大道歌》以進上,另有《心說》傳世。今《道藏》中尚收有明張宇初所編詩文集《三十代天師虛靖真君語錄》七卷。又《道法會元》所收《虛靜召役廟貌神祗法》、《虛靖天師破妄章》(即《大道歌》)、《太一禁秘通天撞星大法》、《太一火犀雷府朱將軍考附大法》、《地祗溫元帥大法》、《東平張元帥專司考召法》、《地祗馘魔關元帥秘法》、《豐都朗靈關元帥秘法》等,皆為張繼先天師所傳,故奉其為主法祖師。其嗣法弟子薩守堅、朱梅靖、盧養浩、陳希微等均為神霄派重要人物,活躍於南宋之際。入元,三十六代天師張宗演承其遺風,得《帝令寶珠五雷祈禱大法》,“行諸天之號令,總三界之雷霆,以先天一氣而運用,以後天八卦而成符,名曰寶珠。”(40)並得元世祖召見,待以尊寵,賜號演道靈應沖和真人,給二品銀印,命主江南道教事。其禦制曰:“三十六代天師張宗演,卿心傳法統,體粹真風,廣《黃庭》、《大洞》之科,持正一盟威之錄,爰清爰淨,以信以誠。三尺青蛇,役鬼神於冥漠;一杯明水,淨天孽於邇遐。既弘開濟之功,宜畀褒崇之號。”(41)以上所述,可見天師世家尤其是張繼先天師,在促進神霄派的建立與發展中,確實是頗有功勞的。這位天才的人物所著述、留下的文獻,不僅是神霄派重要的典籍,亦是研究宋代道教思想與文化的寶貴資料。第三章 神霄派最興盛之期——南宋一 集三家大法於一身的薩守堅南宋神霄派的重要人物,第一當屬薩守堅。據《曆世真仙體道通鑒續編》卷四載:    薩守堅自稱“汾陽薩客”,西河人,一雲南華人。少有濟人利物之心。原學醫,因誤用藥醫死了人,乃悔疚而棄醫學道。時北宋徽宗之際,聞三十代天師張繼先及林靈素、王文卿二侍宸道法高深,欲求學法,遂出西蜀至陝西,行囊已盡,坐石愁悶。忽見三位道人來臨,薩守堅遂告以欲去信州參訪虛靖天師之事。道人告之天師已羽化矣,薩守堅悵恨不已。“一道人雲:今天師道法亦高,吾與之有舊,當為作字,可往訪之。吾有一法相授,日間可以自給,遂授以咒棗之術。曰:咒一棗可取七文,一日但咒十棗,得七十文,則有一日之資矣。一道人雲:吾亦有一法相授,與之棕扇一柄。曰:有病者則掮之,即愈。一道人雲,吾亦有一法相授,乃雷法也。薩拜而受之,用之皆驗。一日凡咒百餘棗,止取七十文為日用,餘者複以濟貧。及到信州,見天師投信,舉家慟哭,乃三十代天師親筆也。信中言吾與林侍宸、王侍宸遇薩某,各以一法授之矣,可授以未盡之文。薩由是道法大顯。”(1)即是說傳道法予薩守堅的就是張繼先、林靈素、王文卿,這是表明薩守堅雷法承三家之傳。虞集《王侍宸記》亦曰:“又有薩守堅者,亦酷好道,見侍宸(王文卿)於青城山而盡得神秘,游東南,禱祈劾治,其神怪有過於侍宸者。”薩守堅遇王文卿於青城而得秘傳,其說與前三道人授法之談,似當均為托依神活,然其傳播王文卿一系神霄雷法,當應可信。薩守堅得王文卿一系所傳雷法,由是道法大顯,並以持戒堅定的故事而為後人稱道。一次嘗寓某處城隍廟數日,見其廟神淫妖作祟,遂施運道法,“迅雷一聲,火焚其廟。”關於此事,《搜神記》卷二說:“繼至湘陰縣浮梁,見人用童男童女祀本處廟神。真人曰:此等淫神,好焚其廟。言訖,雷火飛空,廟立焚矣。”廟神懷恨在心,暗中追隨十二年,欲其失戒而施行報復,但終不能得,於是歸降,成為薩守堅雷法中所驅役的一員猛將。其曰:薩守堅至龍興府江邊濯足,見水中有神影,方面黃巾金甲,左手拽袖,右手執鞭。“真人曰:爾何神也。答曰:吾乃湘陰廟神王善,被真人焚吾廟後,今相隨一十二載,只候有過則複前仇。今真人功行已高,職隸天樞,望保奏以為部將。真人曰:汝兇惡之神,坐吾法中,必損吾法。廟神即立誓,不敢背盟。真人遂奏帝授職。”(2)白玉蟾亦高度讚譽了薩守堅的高尚道行,他說:“薩真人雲:道法于身不等閒,思量戒行徹心寒。千年鐵樹開花易,一入豐都出世難。豈不聞真人燒獰神廟,其神暗隨左右,經一十二載,真人未嘗有纖毫犯戒,其神白反降,為輔將真人。若一犯戒,其神報仇必矣。今人豈可不持戒,更當布德施仁,濟貧救苦。”(3)據《仙鑒》所言,薩守堅得道之後,出入洞天福地,後遊閩中,一日端坐而化,卒年不詳。薩守堅著有《雷說》、《續風雨雷電說》、《內天罡訣法》,存《道法會元》卷六七中。從這些著述中可知,其理論與法訣確實與王文卿一脈相承。薩守堅自述曰: “餘習性清淡,希志神仙丹經子書,傳廣萬卷,再一披閱,目眩神昏,深欲得人印證。而後誠感天地,憫其勤勞,得遇真師,成就大事,噓枯振槁,受賜良多,刻骨銘心,報思罔極。初真師命之曰:夫道在人身,其大無內,其小無外,謂之無,則恍惚而有象;謂之有,則渺漠以難窮。自非至人,孰能捉摸。子學道勤苦,骨相合仙,今有秘文相傳。雖曰違科,即得其人,受授由我。子當長跪,重作誓言,我以心傳,子當諦聽。夫人也,地水火風,假合四大,為萬物靈。死為臭腐,何所恃焉。但恃精氣神三者為根本。夫人固其精,養其氣,保其神,使之三宮往來,升降不息,則家家蓬萊,處處神仙矣。夫何以淫而敗元精,以忿躁而耗元氣,以穢濁而昏元神,使關竅窒而不通。爐鼎滲而不固,宅舍壞而不修,欲望長生,奉行道法,胡可得也,體而用之,則致雷霆于倏忽,呼風雨於須臾,人天所師,何施不可。故曰:行先天大道之法,遣自己元神之將,謂之法也。”(4)此段真師之論,與王文卿所說“以道為體,以法為用”,“中理五氣,混合百神,以我元命之神,召彼虛無之神;以我本身之氣,合彼虛無之氣,加之步罡訣目,秘咒靈符,斡動化機,若合符契,運雷霆於掌上,包天地於身中” 的理論如出一轍(5)薩守堅又謂自得訣之後,殷勤苦志,所以發白反黑,齒落更生,“年幾三餘,視聽不衰,筋骨愈固,其諸效驗,一如師言。”又得師授,“故以諸階大法,罄竭相傳”,並告誡曰:“子當利物濟人,積功累行,庶得諸天擁護,魔王保迎,易於成就。”由此可見,薩守堅已盡獲神霄大法諸階秘訣。他說:“守堅庸瑣下士,遭遇明師,得其設施以正,故驅雷役電,禱雨祈晴,治祟降魔,禳蝗蕩癘,煉度幽魂,普施符水,累行累驗,如穀應聲。今茲付受,敢不盡其所傳。夫人之一身,二氣五行之精而已。聖賢設為法以衛民,證諸於己。大抵法本諸道,道源諸心,心能以吾之精神,融合一氣之精神,以吾之造化,適量五行之造化,則道法妙矣。愚當會此理於太極未奠之先,而證此理於三才既判之後,鼓之以雷霆,潤之以風雨,此道何常一日不流通於天地間也,而法或未之聞焉,聖人者作法始肇矣。如今之禹步,皆可考也,而法或未之祥焉。既有漢天師闡揚此法,複有宗師扶持此法,而法始大備焉。”(6)這裏所說的“宗師”,即是指王文卿而言。需要指出,由於宋徽宗的推重,神霄雷法一時大盛天下,並出現真偽難辨、正邪互滲的混亂局面。對此薩守堅指出:“今人多假此以求售,侵壞正法,眩惑世人,奸巧其心,邪穢其行,即此可知其不足行法矣,又其甚者,大可傷歎。夫雷之聲,何所別耶。今之學者,分姓立名,各開戶牖,有所謂之某雷,有法為之某法,紛紛不根,皆飾欺之論也。”(7)《先天雷晶隱書·雷法說》亦曰:“祖師侍宸遇火 師汪真君,授以雷霆秘旨,沖舉之後,流傳至今。夫何五六十年之間,異派同名者雜出,以至好事者不得其門而入。蓋法假形器,而靈者我也,神也,造化與我身一也,運即俱運,動即俱動,故曰天地同流,神人一體。今人徒紛紛於紙上符咒罡訣之間,全不達何也元神之理。自古至今,未嘗不明以語人。奈何棄本逐末者,認假為真用。今日則曰某咒謬,某符誤,明日則曰某罡缺、某訣差。孰不知無極生太極,太極分陰陽,陰陽分五行,五行成萬物,源源一理,斂之不盈一握,散之則彌六合。若能把握樞機,斡旋造化,則擒縱在我矣。”(8)薩守堅力主正道,主張誠心正意,以神合神,千變萬化。他說:“先師有雲:要知大道通玄處,不在三千六百門。後之學者,徒執己見,空泥塵言,適所以貽輪者之誚矣。”“學者無求之他,但求之吾身可也。夫五行根於二氣,二氣分而為五行,人能聚五行之氣,運五行之氣為五雷,則雷法乃先天之道,雷法乃在我之神,以氣合氣,以神合神,豈不如響斯答耶!”“會此之道,參此之理,則二氣不在二氣,而在吾身。五行不在五行,亦在吾身。吹而為風,運而為雷,噓而為雲,呵而為雨,千變萬化,千態萬狀,種種皆心內物質之。聖人之論有曰:精氣為物,斂之不盈一握,道之體也。遊魂為變,散而可彌六合,道之用也。有道則有體,有法則有用也,皆本諸一而已。若泛舉其煩,則千百言而不足。善撮其要,則一二語而有餘。夫苟貪條目愈多,而本真愈失,雖皓首窮經,無所益也。歎夫世變日下,人心日奸,立論者既無所講,徒爾乎他。傳法者複無所稽驗明矣,受其誑亦無輕乎!風非可捕風,影非可搏影矣。黃石公《素書》一編,張留侯用之時,為帝王師,簡耶繁耶?愚之所言,今亦倦於喋喋矣。然得師傳者如是,故不得不詳以告也。”(9)在神霄派諸階雷法中,有一些道法奉薩守堅為主法祖師,其護法神將王善為主帥,如《雷霆三五火車靈宮王元帥秘法》、《豁落靈官秘法》、《南極火雷靈官王元帥秘傳》。這些法中稱薩守堅為“祖師西河上宰汾陽救苦薩真人”、“祖師神霄通靈西河上宰薩真人”、“祖師汾陽散吏救苦真人”,稱王善為“雷霆都天豁落三五火車糾罰靈官鐵面雷公王元帥”,“都天豁落猛吏赤心忠良制鬼縛神火雷霹靂靈官王元帥”、“南極火雷赤心忠良猛吏王元帥”。並描述其形象為“赤面,紅鬚髮,雙目火睛,紅袍,綠靴,風帶,左手火車,右手金鞭,狀貌躁惡。”或變象為“面紅紫色,黃巾,紅袍,金甲,虎須虎晴,綠靴,風帶,左手雷局,右手執金鞭。” (10)這位赤心忠良的王元帥,後來便成為整個道教所尊奉的護法神王靈官,他鎮守在幾乎所有的道教宮觀。明人董含《蓴鄉隨筆》卷二《薩真人》條亦謂明清以來道教護法神王靈官,就是薩真人的護法王善。後世有所謂“薩祖派”、“西河派”、“天山派”,皆尊薩守堅為祖師,于此可見薩守堅在神霄派的影響頗深,佔有相當重要的歷史地位。二 兼傳雷法的南宗三祖陳楠從北宋張伯端始肇道教南宗丹法,其間經過近二百年的發展,曆石泰、薛道光、陳楠、白玉蟾,方可謂正式形成內丹派南宗,後人謂張伯端、石泰、薛道光、陳楠、白玉蟾等五人,為道教南宗五祖。五祖皆以精通丹法、宏揚丹道為己任,從而名揚青史。五祖之中,尤以白玉蟾最為傑出,他承其師陳楠的道統,順應時代的潮流,不僅推重丹道,而且兼習雷法。與其相應,隸屬符錄派的神霄派大師王文卿、薩守堅、鄒鐵壁、莫月鼎等皆修持丹道,以南宗之丹法為神霄雷法的基礎。於是,南宗從陳楠開始,即兼習雷法;神霄派從肇源、創立之際,即重視丹道。南宗與神霄派相互交流,內丹與雷法體用無間、道法合一,成為道教文化中的一種獨特現象。南宗從張伯端至薛道光三位祖師,皆獨善其身,唯以修真煉丹為要旨。但從四祖陳楠開始,一改南宗只重自我修持,追求個體生命的永存與圓滿的仙道傳統,主張濟世利民、安邦護國的大乘思想,從此設定了南宗及神霄派以內丹為體,雷法為用的道法體系。陳楠字南木,號翠虛。惠州博羅縣(今廣東惠陽)白水岩人。以盤隴箍桶為生業,其慧根悟性無人知曉。曾作《盤隴頌》曰:“終日盤盤圓又圓,中間一位土為尊。磨來磨去知多少,個裏全無斧鑿痕。”又有《箍桶頌》雲:“有漏教無漏,如何水泄通。即能圓密了,內外一真空。”其言下覺悟異常。“後得太乙刀圭金丹法訣于毗陵禪師,得景霄大雷琅書于黎姥山神人。”(11)這裏所說的“毗陵禪師”,就是南宗三祖薛道光。所謂“景霄大雷琅書”,即指神霄派所傳雷書。對此,白玉蟾追述說:“今都天大雷,盡出神霄玉樞之上,謂之景霄大雷。景霄雖在神霄之下,乃元始駐蹕之司,向者天真遣狼牙猛吏雷部判官辛漢臣,授之先師陳翠虛,翠虛以授於我。”(12)《靜余玄問》亦記白玉蟾曰:“先師得雷書于黎母山中,不言其人姓氏,恐是神人所授也,丹法卻是道光和尚所傳。先師嘗醉語雲:我是雷部辛判官弟子,幹道光和尚甚事。”(13)于此可見陳楠確實得傳神霄派雷書,並下傳白玉蟾。今《道法會元》卷一○四至一○八所收《高上景霄三五混合都天大雷琅書》五卷,即為當時陳楠所得。卷首列大雷主法元始法王、玉清真王、景霄變空天尊、雷霆大帝君、五雷判府天尊、翼軫星君、五氣真人、左玄真人、右玄真人,次之則為雷霆火師真君汪康民、傳教雷霆都督辛忠義、翠虛真人陳楠、海瓊紫清真人白玉蟾。卷尾載白玉蟾《翠虛陳真人得法記》,尤其重要,記述了其師訪道求仙、修習雷法的過程,這對於研究南宗與神霄派的關係與歷史提供了一份可靠的史料。白玉蟾說:陳楠家世為瓊州人,幼年師事薛道光,得太乙火符之秘,丹道既成,複歸故里,以箍桶為業,混跡民間,和光同塵。於嘉定戊辰(1208年),游黎母山,遇一道人,笑曰:“子得薛紫賢太乙火符之旨,但未知太乙雷霆之法,亦可惜也。”陳楠回答:“某慕道而已,不欲多學,以分其志。”道人又曰:“子何其愚也。獨善一身,不能功及人物,神仙不取,是故張正一戰鬼於西川,許敬之斬蛇施藥,古今所傳,不可誣也。”陳楠曰:“山野一貧如許,安得質信以傳此法。”道人首肯,而言曰:“得人即傳,又焉用利。子能信奉,施功及眾,即吾之功。”遂于一石穴中取《都天大雷法》,傳付陳楠,並告誡之:“惟五雷不可小用,元始天尊每當劫運,必命五雷君降世保劫。昔陰六為水,堯有九年之災,預期命三山雷火君降世,生於伯鯀之家,是謂神禹;火伯風霆君降世,為稷,播奏五穀。子宜保之,以度異時之劫。”臨別之際,又謂陳楠曰:“吾非凡人,即雷部都督辛忠義也。吾師汪真人親授玉清真王付度,今付與汝。”(14)至嘉定壬申(1212年),陳楠又以此雷書傳予白玉蟾,白玉蟾再傳彭耜。這裏即記述了南宗自陳楠以來遞傳雷書的歷史,又揭示了他們為什麼兼修神霄雷法的的根本原因——不求獨善一身,但願功及人物。此外,陳楠又得那位自稱“辛忠義”的道人所傳《太上三五邵陽鐵面火車五雷大法》及邵陽雷法印,收載《道法會元》卷一二二。其中曰:“凡召雷部將吏及邵陽雷公,皆以此印符牒,謂之暗號,大有報應,昔邵陽將軍得遇六波天君,密付此符,同雷部辛天君于海南,授與陳泥丸真人,流傳至此。”(15)陳楠亦自述說: “昔邵陽雷公于南嶽衡山祝融峰頂,得遇六波天主帝君,授以三陽五雷之道,使之掌風雷之政。凡天下水旱、人民疫鬁,皆隸之焉。昔六波天主帝君,乃以都天大雷火印並三陽五雷神火之印,及雷霆都司符璽。悉以付之。自是邵陽雷頤指神氣,使風雷立至,積久而有大功,聞於上帝,遂詔封為三五邵陽雷公火車將軍,以掌中鬥大魁五雷之政。……昔晉旌陽縣令許君遜隱于豫章之西山,後數年丹成,得九天靈劍之術,飛神馭氣於西山之上,專以伐蛟為心。蛟精知之,遂遁於潭州之境。上帝聞知,乃降詔以此書賜許君,以鬥府雷雨判官為職,仍以邵陽五帥為將,詔立邵陽五雷元帥之司,以鬥府雷雨判官掌之,以邵陽五帥輔之。因此許君遂得風雷之權,蛟精尋亦剿絕。此事乃吳猛、丁義二君當時得其傳流,年代更變,流傳至今,其有得是書者,亦須秘受,當體旌陽許君所得之意,及邵陽五帥所聚之因。古甚秘之,亦莫有傳之者,獨吳、丁二君派其源矣。”(16)所謂體許遜“所得之意”,即是當承許遜濟世度人、驅邪滅妖的傳統,發揚道教大乘的精神。陳楠在繼承南宗道統的基礎上,完善南宗修道求真的理想,從偏重個人的修持,到關心社會的疾苦,這確實是一大進步。在他看來,修丹之法不僅可以打破虛空,跳出五行,而且能夠“役使鬼神,呼召雷雨,耳聞九天,目視萬里”,建功立業於塵世。當白玉蟾問曰:“祖師張平叔三傳非人,三遭禍患,何也?”陳楠明確地回答說:“彼一時自無眼力,又況運心不普乎!”這就一針見血的指出了南宗前期宗旨的弊病,所謂“運心不普”,即是對張伯端只求金身圓滿的批評。故他希望弟子白玉蟾不要保守,應輯刊丹經雷書,“散行天下,使修仙之士可以尋文揣義,妙理昭然,是乃天授矣。何必乎筆舌之傳之哉!”“吾將點化天下神仙,苟獲罪者,天其不天乎!經雲:我命在我,不在於天,何譴之有?”(17)正是這種恢大度的思想,教育了白玉蟾,使得白玉蟾整理,刊印了一大批道教著述,並勤於著作,從而為後人留下了許多珍貴的道教文獻,這些都與陳楠的開明與大度分不開的。《道法會元》卷七六所載《火師汪真君雷霆奧旨》,成書于宋崇寧三年(1104年)。後亦為陳楠、白玉蟾所得,並做序以傳世。白玉蟾序曰:“去聖逾遠,談道者多,曲學旁門,亂真者眾。後之學者,無所參究。非緣後生福淺,亦由恩情愛欲,一念戀著,心境不清,是非之膠擾。亦不知千經萬論,以求道要安在,則其去道愈遠矣。或有苦心學行,持而不見功者,非道負人,皆奉道之士不從明師,而所受非法。或依法行持,而不見功者,皆奉道之士不遵戒律,而學法不驗。有志于此者,苟能清心寡欲,以明道要,以悟玄機,猶當廣求師資,勤行修煉,依法行持,何患法之不驗哉!故《天壇玉格》雲:不行修煉,將不附身。不漱華池,形還滅壞、火師又曰:凡受五雷大法,非上品仙官之職,不能悟此玄機。內則修煉自己還丹,故外則馘邪治病。至人所述,非可誣也。是知非學法之為難,而澄心修煉為之難,而得遇道之尤難也。”(18)陳楠得丹訣以固命求真,運雷法以濟世度人。《仙鑒》曰:“每人求符水,翠虛撚土付之,病多輒愈,故人呼為陳泥丸。宋徽宗政和中,擢提舉道錄院事。後歸羅浮,以道法行於世,所至與人治鬼。潮陽民女苦狐厭,狂易無度,翠虛用雷符熏狐魅殺之。時披發走,日行四五百里,鶉衣百結,塵垢滿身,間食犬肉,終日爛醉,莫測所如,而濟人利物,效驗有不可掩者。”後定居長沙,“湖廣中人常問翠虛覓詩。但自口縷縷而出,皆成文理,第不肯親書,竟未解其故。有《翠虛妙悟全集》行世,及作《羅浮翠虛吟》。以丹法授瓊山白玉蟾,其出入白玉蟾常侍左右。”甯宗嘉定六年(1213年),陳楠赴漳州參加鶴會,預知將逝,遂留四句,命白玉蟾題曰:“頂上雷聲霹靂,混沌落地無蹤。今朝得路便行,騎個無角火龍。” (19)此時白玉蟾伴隨左右,在漳州梁山親見陳楠入水而逝。《靜余玄問》載白玉蟾其弟彭耜說:“先師嘉定六年四月十四日,在漳州梁山,與一箍桶老子椅角入水而逝,當時有潮州葛縣尉在潭州寧鄉縣見之。先師與尉之父為久契,因寄書使尉歸以達其父,後方知當日在此死,在彼見。予時隨侍在彼,目者見其事。” (20)時人謂之“水解”。陳楠的年壽不詳,但當為百歲老人。因曾“於政和中提舉道錄院事,計至嘉定六年屍解,己百年,蓋百數十歲矣。”又據明人郎瑛《七修類稿》曰:“陳箍桶相傳宋仙也。能道徽、欽事甚悉,跣足蓬頭,冬夏單穿衲衣一領,衣甚舊而不汙,須鬢斑白,目一色若蒼玉,然可半百人矣。名公皆欲求見,隱顯不測,今日江東,明日關陝,非自來不可得矣。”(21)陳與行《跋陳泥丸真人翠虛篇》亦說:“先生自言閱歲四十三,而人有三世見先生者,亦異矣。平生著述有《紫庭經》,察判潘公景良鋟傳;《翠虛篇》,真息予王公思誠續編之。自丹經行世,幾千萬卷,高者入虛無,下者騁怪幻,如先生之書煩趨要,剔偽辨真,開後學以從入塗。歸宿之地,鑿乎有所據依,以為人皆可學,而卒莫有能學之者,豈真不可學耶!苟非其人,道不虛行,夫道一而已矣。翠虛之門有鞠九思,沙道昭、白玉蟾,皆心傳口授其高弟也,是三人者不可得而見,幸白公歲一逢焉。翠虛之道,得白公而益顯。”(22)這裏所說的“閱歲四十三”,當加上六十,即為一百零三歲。由於陳楠對傳播神霄雷法的貢獻,神霄派即奉他為本宗祖師。明張宇初《泉集》卷一曰:“神霄則雷霆諸派,始于玉清真王,而火師汪真君闡之。次而侍宸王君、虛靜真君、西河薩君、伏魔李君、樞相許君,倡其宗者林靈素、徐神翁、劉混康、雷默庵、萬五雷、方貧樂、鄧鐵崖,而上官、徐、譚、楊、陳、唐、莫而下,派亦衍矣。”(23)其中所說的“陳”,蓋指陳楠而言。三 融丹道雷法為一身的白玉蟾在促進南宗與神霄派相互交流、完善兩派各自的理論、組織建設方面,白玉蟾都起了極其重要的作用。他思想開闊,才華超群,著述甚豐,無論在道教思想或是在道教法術都屢有創造,貢獻甚大,可謂之南宋道教中最傑出的人物。正如明人林有聲所說的那樣:“嘗觀古今異人得仙術者,類能修真煉氣,頤息養神,乘霧雲而羽化,驅雷雨而攝精,然未有女間于文辭,肆筆成章,開口而吐煙雲,出吻而唾珠璣者。蓋功成九轉固難,而該通六籍尤不易也。噫!瓊王官白真人者,可不謂兼之乎!真人生於宋之末季,距今四百餘載,其時遍遊名山,屢遇神人,授以還丹秘決。真人蓋已盡得其術,成九轉之功矣。”(24)關於他的生平事績,道書史籍言之頗多,但往往內容似幻非真,令人難以把握。如他的姓氏、籍貫、生卒年月,當時就有許多種說法。這裏,綜合諸家之說,提出自己的意見,以供同仁們探討。首先是他的姓名,一曰葛長庚,一曰白玉蟾,這是大家都公認的。其字型大小則甚多,如海瓊子、海南翁、瓊山道人、武夷散人、賓庵、神霄散史、紫清真人、武夷翁、雷霆散吏、神霄典雷小吏、瓊山老叟、養素真人、鶴奴等。其次是他的籍貫,一般多認為祖籍福建閩清,生於瓊州(今海南瓊山)。彭耜《海瓊玉蟾先生事實》曰: “先生姓葛,諱長庚,字白叟,先世福之閩清人。母氏夢食一物如蟾蜍,覺而分娩。時大父有興教瓊,是生於瓊,蓋紹熙甲寅三月之十五日也。”(25)世真仙體道通鑒》卷四九亦說:“世為閩人,以其祖任瓊州之日,故生海南,乃自號為海瓊子,或號賓庵,或號神霄散吏。”(26)又據元人薜師淳《事實》言:“宗師白真人,海瓊人也。元姓諸葛,名猛。生而聰明,長而奇異,睹石火之無光,歎白駒之過隙,遂拾富貴而志慕神仙,混名曰白玉蟾,蓋欲隱其姓名也。”(27)從以上所言可知,白玉蟾的姓氏、籍貫頗為複雜,這與他漂泊一生、浪遊江湖的生活有關。其次是關於他的生卒年月,道書亦記載不一。彭耜謂生於紹熙甲寅 (1194)三月十五日,此說法為學術界所沿用。但據清代彭竹林所撰《神仙通鑒白真人事績三條》考辨,白玉蟾則生於紹興甲寅(1134年)三月十五日,並曰白玉蟾淳熙三年(1191年)已五十八,慶元三年(1197)時年六十年。(28)這比彭耜的說法將白玉蟾的生年整整提前了六十年。那麼究竟那種說法較為可靠呢?今人蓋建民、黃凱端兩先生,結合白玉蟾卒年及他的一些詩詞加以考證,認為白氏當生於紹興甲寅,頗有見地。(29)本人亦贊同此說,並將詳細加以考辨。至於白玉蟾的卒年,亦是撲朔迷離。依彭耜所言,白玉蟾當卒於紹定二年(1229年),享年三十六。但事情並非如此簡單,從現已發現的不少史料來看,他的壽齡似乎比此推定還要長。如《白玉蟾全集》潘訪《原序》稱:“僕頃未識瓊山,一日會于鶴林彭徽君座上,時飲半酣,見其掀髯抵掌,伸紙運墨如風。”(30)序文作于端平丙申(1236年),則其時白玉蟾尚健在。《道法會元》卷一八載元人虞集《景霄雷書後序》亦曰:“瓊館白玉蟾先生,系接紫陽,隱顯莫測,今百數十年,八九十歲人多曾見,江右遣墨尤多。”(31)則白玉蟾很可能宋末元初尚在人世。這裏,依據眾多道經史籍的記載,參以白玉蟾及弟子道友的著述,詳細考證白玉蟾的生平事蹟。據彭竹林《神仙通鑒白真人事蹟三條》言:“玉蟾本姓葛,大父有興,福州閩清縣人,董教瓊州,父振業,於紹興甲寅歲三月十五,夢道者以玉蟾蜍授之,是夕產子,母即玉蟾名之以應夢。稍長,又名長庚。祖、父相繼亡,母氏他適,因改姓白,號瓊館。”(32)則白玉蟾生於南宋高宗紹興四年(1134年),不久祖、父相繼去世,母親帶他改嫁,故從他家姓白。白玉蟾自幼聰慧,七歲即能詩賦,幼舉童子科。《事蹟三條》曰:“齠齡時背誦九經,十歲自海西來廣城應童子科。”(33)“當時士大夫欲以異科薦之,弗就也。”(34)需要說明的是,白玉蟾從少年即經歷了戰亂的禍害。據《續資治通鑒》載,紹興十一年(1141年)由宋金大戰引起了一場“淮西之亂”,白玉蟾亦深受其害。他說:“記得兵火起淮西,淒涼數裏皆橫屍。幸而天與殘生活,受此饑渴不堪悲。”“又記得淮西兵馬起,枯骨排數裏,欲餐又無糧,欲渴複無水。” (35)如此苦難的經歷,無疑給白玉蟾人生的道路予以重大的影響。紹興二十年(1150年),白玉蟾決定離家求道。“年十六,專思學仙,毅然就道,囊中止有錢三百。初別家山,不知夜宿何處,鳥啼林晚,匆匆投止而已。行數日,至漳城,衣服賣盡,舉目無親,宿江村孤館,月照蒼苔,階飄黃葉,明朝早膳起程,隨身只一柄傘矣。”隨後到過興化軍、羅源興福寺、武夷山、龍虎山、淮西、江東、兩浙、武林等地,“回思畏日驅途,嚴霜臥地,千山萬水,碌碌空忙。”(36)先後二十六年,足跡遍及中國南方。從其自著《雲遊歌》中亦可知,一路艱辛,受盡人間淒涼:“雲遊難,雲遊難,萬里水煙四海寬。說著這般茲味苦,教人怎不鼻頭酸。初別家山辭骨肉,腰下有錢三百足。思量尋思訪道難,今夜不知何處宿。不覺行行三兩程,人言此地是漳城,身上衣裳典賣盡,路上何曾見一人。初到江村宿孤館,鳥啼花落知林晚,明朝早膳又起行,只有隨身一柄傘。漸漸來來興化軍,風雨蕭蕭欲送春,惟有一身赤骨乞骨曆,囊中尚有三兩文。行得艱辛腳無力,滿身瘙癢都生虱,茫茫到此赤條條,思欲歸鄉歸不得。爭奈旬餘守肚饑,埋名隱姓有誰知。來到羅源興福寺,遂乃捐身作僕兒。初作僕時未半月,複與主僧時作別。火雲飛上支提峰,路上石頭如火熱。炎炎畏日正燒空,不堪赤腳走途中。一塊肉山流出水,豈曾有扇可搖風,且喜過除三伏暑,蹤跡於今複劍浦,真個徹骨徹髓貧,荒郊一夜梧桐雨。黃昏四顧淚珠流,無笠無蓑愁不愁,偎傍茅簷待天曉,村翁不許茅簷頭。聞說建寧人好善,特來此地求衣飯,耳邊且聞愧聲,阿誰肯具慈悲眼。意著從前富貴時,低頭看鼻皺雙眉,家家門前空舒手,那有一人憐乞兒。福建出來到龍虎,上清宮中謁宮主,未相識前求掛搭,知堂嫌我身蘭縷。恰似先來到武夷,黃冠道士叱駡時,些兒餿飯冷熱水,道我孤寒玷辱伊。江之東西湖南北,浙之左右接西蜀,廣閩淮海數萬里,千山萬水空碌碌,雲遊不覺已多年,道友笑我何風顛。舊遊經複再去來,大事匆匆莫怨天,我生果有神仙分,前程有人可師問。” (37)真可謂為求真道而瀝心嘔血。至孝宗淳熙三年(1176年),白玉蟾已四十二歲,游至東海濱得遇陳泥丸。白玉蟾回憶說:“賢哉翠虛翁,一見便憐我。說一句痛處針便位,教我行持片餉間,骨毛寒心花,結成一粒紅渠,言只此是金丹。”(38)陳泥丸識其仙質賢才,攜歸羅浮山,授以道要。即告之曰:“且遊歷數年,當於此俟子。”白玉蟾遵其師命,“承遣辭行。初至黎母山,即遇神人授上清法錄洞玄雷訣。北遊洞庭……複西入蜀之青城山……轉至巴陵……如是七年,歸羅浮複命。”(39)時淳熙十年 (1183年),白玉蟾已四十九歲。自此之後,白玉蟾遂時常伴隨其師陳楠,先後又曆九年,“泥丸憫其真切懇摯,為之講明次第火候,令其速煉。玉蟾(年已五十八,紹熙二年)拜辭下山,大隱厘市,急備金丹藥材,盡辛苦三年……用心不謹,不覺汞走鉛飛。”“紫陽在天臺遙知此事,命童以《金丹四百字》授之……方得成丹。(時年六十四,慶元三年)再入武夷,癡坐九年,然後出山。”“朝庭知之,遣使至武夷,已為陳翠虛引往霍童,謁紫虛,薛賢二師。”(40)由此可見,白玉蟾之得道成丹非常艱難,實屬不易,整整六十四年,方有正果。誠如其作《大道歌》所言:“年來多被紅塵縛,六十四年都是錯。刮開塵垢眼豁開,長嘯一聲歸去來。神仙伎倆無多子,只是人間一味呆。忽然也解到蓬萊,武夷散人與君說,見君真個神仙骨。我今也不煉形神,或要放顛或放劣。寒時自有丹田火,饑時只吃瓊湖雪。前年仙師寄書歸,道我有名在金闕。”(41)這裏所說的“仙師”,即指天臺張紫陽,因白氏煉丹有誤,特“命玉童以《金丹四百字》授之”,方得丹成。事後,白玉蟾上《謝張紫陽書》曰:“先師泥丸先生翠虛真人,出於祖師毗陵和尚薛君之門。而毗陵一線實自祖師杏林先生石君所傳也。石君承襲紫陽祖師之道。以今日單傳而觀,則曩者天臺一夜西華之夢,無非後世蒙福,萬靈幸甚耶。頃年泥丸師挈至霍童洞天,焚香端拜,杏林祖、毗陵祖極荷呼喚,撫身持耳,以還愈增守雌抱一之意。昨到武夷,見馬自然口述諄諭,出示寶翰,凡四百言,字字藥石。仰認愛育,甘露灑心,毛骨豁然,比因妙道昭著,久居支提。茲來渠以嬰兒離母之故,欲到青城山省覲,偶緣道過石燕洞,遂發一念,附此尺書,但述金丹藥之體如此。至於蕉花春風之機,梧枝秋雨之秘,碧潭之夜月,青山之暮雲,以此深妙,莫敢顯露也,以有天機之故。祖師一點頭否,杏林、毗陵、泥丸三師,想參鶴翼,自愧仙凡路隔,何日溫養事畢,飛神禦氣,參陪飛舄之下,以備呼鸞喚鶴之役。臨紙不勝依戀,涕落筆端,恍失所措……”(42)白玉蟾丹道圓滿以後,即立志繼承師業,宏揚張紫陽一系的丹法,故多次又得陳楠秘傳。如開禧元年(1205年),陳楠口授其“煉神還虛”訣。白玉蟾《必竟恁地歌》曰:“我生不信有神仙,亦不知有大羅天。那堪見人說蓬萊,掩面卻笑渠風顛。七返還丹多不實,往往將謂人虛傳。世傳神仙能飛升,又道不死延萬年。肉即無翅必墜地,人無百歲安可延。滿眼且見生死俱,死生生死相循旋。翠虛真人與我言,他所見識大不然。恐人緣淺賦分薄,自無壽命歸黃泉。人身只有三般物,精神與氣常保全。其精不是交感精,乃是玉皇口中誕。其氣即非呼吸氣,乃知卻是太素煙。其神即非思慮神,可與元始相比肩。”“開禧元年中秋夜,焚香跪地口相傳。竭爾行持三兩日,天地日月軟如綿。忽然嚼得虛空破,始知鐘呂皆參玄。吾之少年早留心,必不至此猶塵緣。”(43)至開禧元年,白玉蟾已為七十老翁,終於盡得鐘呂派丹法。從此佯狂江湖,深契道妙。時隱居武夷山,有武夷山沖佑觀主管蘇森,自號“懶翁”,白玉蟾喜與交流,結為至友,作《懶翁齋賦》、《初見懶翁詩》、《賦詩二首呈懶翁》、《六言六首呈懶翁》等以賜。(44)蘇森作《跋修仙辨惑論》,講述了白玉蟾的一些事蹟。該序成於嘉定丙子(1216年)中元日,是至今我們所見到的有關白氏生平的最早史料。其中曰:“先生姓白,名玉蟾,自號海南翁,或號武夷翁。未詳何處人也。人問之,則言十歲時師事陳泥丸,九年,學煉金液神丹,九還七返之道,虛坎實離之術。蓬頭赤足,其右耳聾,一衲百結,辟穀斷葷,經年不浴,終日握拳閉目,或狂走,或兀坐,或鎮日酣睡,或長夜獨立,或哭或笑,狀如瘋顛,性喜飲酒,落魄不羈,心通三教,學貫九流,多覽佛書,研究禪學,參受大洞法錄,奉行諸家大法,獨于雷法尤著驗焉。嘗自稱玉府雷霆吏,至於驅邪治疾之間,汲汲焉如拯餓溺。舊有《群仙珠玉集》,乃先生著述丹訣也,廣閩諸處多有文集刊行。偶來金華洞,森一見如故人,延歸蝸舍,從容叩之,始覺其方丈一點浩然,發為詞翰,已無煙火氣。一丈草書,龍蛇飛動,詩章立成,文不加點,與森酬唱,僅百餘篇,已板行矣。其他處吟詠不可勝數。及在羅浮山、霍童山、武夷山、龍虎山、天臺山,多遇異人,頗著符瑞。每所到處,間有異應。人有願學之者,不可得而與語。獨自往來,日行二三百里,人見其蹤跡,多疑張虛靖即其前身。森汨沒塵俗,徒起敬慕,及見《修仙辨惑論》,披讀之余,知先生骨已仙矣。”(45)嘉定五年(1212年),白玉蟾年壽七十八。其師陳泥丸預知即將羽化,遂將金丹要籍、雷霆秘書盡傳白玉蟾。陳楠《羅浮翠虛吟》曰:“嘉定壬申八月秋,翠虛道人在羅浮。眼前萬事去如水,天地何處一沙鷗。吾將蛻形歸玉闕,遂以金丹火候訣,說與瓊山白玉蟾,使之深識造化骨。道光禪師薛紫賢,付我《歸根複命篇》,指示鉛汞兩個字,所謂真的玄中玄。辛苦都來隻十月,漸漸採取漸凝結,而今通神是白血,已覺四肢無寒熱。後來依舊去參人,勘破多少野狐精,個個不是真一處,都是旁門不是真。恐君虛度此青春,從頭一一為君陳。”(46)次年(嘉定六年,1213年)四月十四日,白玉蟾陪同陳楠赴漳州梁山,親見其師入水而逝。從此,白玉蟾便承其道統,勱志光大南宗、神霄門庭,先後收彭耜、留元長、謝顯道、林伯謙、潘常吉、周希清、胡士簡、羅致大、陳守默、莊致柔等為徒,並創立了以“靖”為名稱的教團組織,成為金丹派南宗的實際創始人。 (47)據其大弟子彭耜對林伯謙曰:“爾祖師(白玉蟾)所治碧芝靖,予今所治鶴林治,爾今所治紫光靖,大凡奉法之士,其所以立香火之地,不可不奏請靖額也。如漢天師二十四治是矣,古三十六靖廬是矣,許旌陽七靖是矣。”(48)所謂“靖”,是漢晉以來天師道于教民家中設立的靜室,為進行祭神祈禱,傳道布教的場所。白玉蟾仿之,設立教區組織,且又奏請得額,為官府所承認,說明他們已有相當數量且比較穩定的信教群眾。南宗一系從張伯端至陳楠四代,還保持著隋唐以來金丹派秘密傳授的特徵,傳教的範圍很窄,既無本宗的祖山、宮觀,亦未形成群眾性教團,直到白玉蟾時,南宗才有了自己的教團、宮觀。此後,白玉蟾仍然四處奔波,為宏揚大道而竭盡心血。嘉定八年(1215年),于武夷山,傳道法予陳守默、詹繼瑞等。陳、詹等曰:“白玉蟾則吾師也,乙亥之秋遇之於武夷山。”(49)又於武夷山中,誅茅伐竹,“經營一廬,目其廬曰雲窩。後倚大隱屏,前望三教峰,左則仙掌,右則天柱,面丹爐之石,枕鐵象之岩,龍之形,虎之狀,奇哉!東距仁智堂,西抵仙遊館,皆百舉武松之青,竹之翠,草之綠也,寒猿喚曉……棲鴉催暮,紫霞漠漠,雲飛白花,鳥放脆聲。何況山之蒼,水之碧,風又清,月又白,悄無人跡之地。以人間一年,比洞中一日,亦不為過。噫!真樂足矣,宜乎丹樞老者。”(50)時為九月。至十二月二十七日,白玉蟾率眾弟子在武夷山沖佑觀設立雷壇,先後數日上表雷部都司,自稱“上清大洞寶錄弟子五雷三司判官知北極驅邪院事。”嘉定九年(1216年)正月,白玉蟾又上《法曹陳過謝恩奏事朱章》、《懺謝朱表》,乞行傳度,內曰:“同發誠心,謹取今月某日,虔就武夷山升真玄化洞天,修設三界高真謝恩清醮幾分,延奉上真,仰酬玄造,更祈景,及臣等身。”(52)其後,白玉蟾於武夷山駐雲堂,為道眾講經宣道。他說:“瞥然於五濁惡世之頂,所視苦趣眾生,生死死生,如蟻施磨,不忍為之鼻酸。於是胎其神於塵胞,范其形於色界,自繈褓以及丫冠不昧。夙昔常生修真養元之念,發猛勇心,辨精進力,易服毀形,問津於道家者流,以此可見其慈憫眾生之美意。”(53)同時,他還主持了重建武夷山止止庵的開工典禮。《武夷重建止止庵記》曰:“瓊王官白玉蟾自廣閩出,而至武夷,適有披楱誅茆之意,蓋亦契卷詹美中之臆素。從而搜止止庵之地。辟幾百年不踐之苔,劃三五裏延蔓之草,於是得其地焉。歲在嘉定丙子之王春。”(54)又據武榮桂隱諸葛琰言,“海瓊先生人耶仙耶,世不得而知之也。丙子歲余于華陽道院有一笑之適,已而追從乎墨池筆塚間,凡三數月,莫能窺其際。今先生少憩無諸日,偕鶴林、紫元二真士,發揮玄關,朝夕問答,集以寄予,誦之終日,真奇書也。……近有攜夢蟾圖一卷惠予……淳熙間周益翁嘗刻以遺臨江簡壽玉,石湖居士賦詩以紀靈,餘得此圖,始悟先生玉蟾之號似非偶然者。先生靈蹤異跡在在聲間,其于佛老秘典及人間所未見之書,靡不該貫,非自真人菩薩地位中來。”(55) 於此可見早在孝宗淳熙年間,已有周益翁刻“夢蟾圖”傳世,這亦是白玉蟾當生於紹興甲寅的一條傍證。同年七月二十四日,白玉蟾作《謝仙師寄書詞》曰:“玉蟾素志未回,初誠宿恪自嗟,蒲柳之質,幾近桑榆之年,老頰猶紅,如有神仙之分,嫩須再黑,始歸道德之源。”“玉蟾三代感師恩,千年待真馭,說刀圭於癸酉(1213年)秋月之夕,盡坎離於乙亥(1215年)春雨之天,終身懷大寶於杳冥,永劫守玄珠于清靜。”(56)嘉定十年(1217年),傳丹道雷法予留元長。留元長自記曰:“是年春遭遇真師海瓊君姓白,諱玉蟾,或雲海南人,疑其家於襄沔也。時又蓬發赤足,以入廛市。時又青巾野服,以游宮觀。浮湛俗間,人莫識也。自雲二十有一矣。三教之書,靡所不究。每與客語,覺其典故,若泉湧然,若當世飽學者未能也。真草篆隸,心匠妙明,琴棋書畫,間或玩世,所與交者,盡時髦世彥,雖敬慕之者,不可得親。隨身無片紙,落筆滿四方,踏遍江湖,名滿天下,其從之如毛也。時人多見囊中曾不蓄銖銅粒黍以自備,或醉甚輒呼雷,或睡熟能飛章,或喜或怒,或笑或哭,狀如不慧,或亦出言與休咎合觀,其濟世利人之念汲汲也。徹夜燒燭以坐,鎮日拍攔以歌,晨亦不沐,晝亦不炊,經年置水火於無用,稱其耳聵目眵,或對客以牙宣為辭,未審厥旨也,無酒亦醉,睡醒亦昏,諸方士夫刊其文碑,其言多矣。今多嗔少歡,與世甚相違,故慕之而針芥歟荷,相授以九鼎金鉛砂汞之書,太乙刀圭火符金液之訣,紫霄嘯命風霆之文。”(57)同年九月,白玉蟾離開武夷去泉山,他致書彭耜曰:“玉蟾九月十四日自螺江沂潮而南,以十八日次泉山,不勝役役,幸形神少寧。又起三山故舊之思,尚須少盤桓,卻作漳濱客也。”(58)嘉定十一年(1218年),白玉蟾在廬山太平興國宮,為弟子陳守默、陳如約、陳致和、張知常、詹繼瑞講道,並傳以丹經。弟子們以“所得吾師《金丹捷經》一篇、《鉤鎖連環徑》一卷及《廬山快活歌》一章,刊行於世,總而名之《傳道集》。”(59)並應邀為太平興國宮作記,內曰:“歲在嘉定戊寅清明,福州靈霍童景洞天羽人白玉蟾,袂香趨敬九天禦史台下。”(60)其後移足南昌西山,為道士羅適庵作《玉隆萬壽宮會堂記》。(61)時逢朝廷遣使進香,力邀白玉蟾主醮。彭耜《海瓊玉蟾先生事實》曰:“適降禦香,建醮于玉隆宮,先生避之。使者督宮門力挽先生回,為國升座,觀者如堵。又邀先生詣九宮山瑞慶宮主國醮,神龍見於天,具奏以聞,有旨召見,先生遁而去。”(62)是年三月十五日,白玉蟾游寓江州太平興國宮,作書彭耜,告之近況:“鄙人今春水陸二千餘裏,尋隱廬山,幸而四大輕爽,凡事亦隨順,但花晨月夕,杯酒爐香,頗為我南中諸友感懷也,而于老友又甚酸心,焉物外人,或凡或聖,不以榮辱為心,毀謄為念,惟木精石怪知其為如何人也。《大道歌》、仙系圖,必刊板流廣矣,喜甚喜甚,老友更加鞭為禱。茲不多及,珍重珍重。瓊山老人白某謹書。”(63)同時飛書致留元長、周希清等,叮囑眾弟子八月相會于武夷。留元長曰:“吾師海瓊君飛錫于康、廬之間,嘉定戊寅春有書,相期於武夷。”64)此外,白玉蟾還至玉隆、武城。他說:“嘉定戊寅,瓊山白玉蟾攜劍過玉隆,訪富川,經武城,雙鳧淩煙,一龍批月,憩武城之西,望大江之東,撫劍而長呼,顧天而長嘯,環武城皆山也。”並著有《玉隆宮會仙閣記》,謂自己“道八桂,航三湘,浮沔江,曆廬阜”,而至此“天下第一真仙之居。”(65)至中秋之夕,白玉蟾與眾弟子相聚于武夷,並秘授彭耜、留元長以法統衣缽。他說。“向者天真遣狼牙猛吏雷部判官辛漢臣,授之先師陳翠虛,翠虛以授於我,今以付子,子宜秘之。”(66)同年十月,又率眾弟子上《傳度謝恩表文》,乞請神霄玉清真王,傳度授以雷部神職:“高上神霄玉清府雷霆令統五雷將兵提領雷霆都司鬼神公事臣玉蟾言,以今十五日,伏為上清太華丹景吏神霄玉府西台令行仙都風雷判官臣彭耜,上清大洞玄都三景法師太乙雷霆典者九靈飛步仙官簽書諸司法院鬼神公事臣留元長”,其下尚有驅邪院判官林伯廉,神霄玉府右侍經潘常吉,周希清,五雷使院事胡士簡,雷霆都司事羅致大,驅邪院右判官陳守默,黃錄院事莊致柔等,皆奏准玉格,皈依神霄門下,“賴上真開懺謝之門,使至蠢有披陳之路。既與原已往之咎,複為弭未萌之災。更味皈依,實負陶鑄。夙緣契道,遇神霄五雷之書。凡質希仙,受太上九靈之旨。故得掌心握印,筆下飛符,役使風霆,區別人鬼,濟生度死,輔正除邪。豈墮身於塵坌之間,敢飛步於魁罡之上。古來傳授,今故奉行,內煉刀圭,外儲功行,體天行化,佐國救民。恭惟高上神霄玉清真長王生大帝陛下,道大難名,德博而溥,群生父母,王界月師,端九旒于萬氣之先,禦八極於太空之表,慈悲濟世,方便度人。臣剡牘東台,側員西府,講分符破券之典,效插血飲丹之儀,誓領將吏,以立殊勳,全賴符圖而闡大教,淵衷俯鑒,真蔭替孚,願清海嶽之埃,而鎖妖魔之洞,庶辟虛無之閫,再揚正一之風。”(67)這是一份極其重要的檔,它表明白玉蟾率眾弟子皆正式皈依神霄門下,並一改金丹派南宗偏重自修性命的偏頗,在完善自我的基礎上,體天行化,濟世度人。嘉定十二年(1219年)正月五日,白玉蟾派楊伯子遞書函彭耜,告知天庭已正式予餘神職,並囑其刊雷經傳世。他說:“今正旦於是申奏諸天祭饗諸神,已於當時忝受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門下糾錄典者,簽押雷霆都司鬼神公事,仍受上清驅役鬼神寶印印文納上,至可收宜治靖也。今老者過自康、廬,若無所見聞,且莫發書,恐有浮沉,秋末冬初斷可再會。《雷霆玉經》想已刊了,可施十本,以傳江西之士。”(68)之後,白玉蟾離開武夷,又開始了長途的雲遊。他說:“己卯之春三月,適閩溪山已夏,草木猶春,瓊山白玉蟾游於鼓山之下,飲於蟄仙之庵。前眺後嘯,左瞻右盼,崇岡複岫,豐泉茂樹,諸友皆賢哲,不減蘭亭之集也。(69)隨後“到江州,行興國軍,如岳陽,回豫章,過撫州,謁華蓋山,下臨江軍,取道饒信而制東。以八月一日詣行在,複遊紹興,過慶元府,再歸臨安。十月十二日偶閑行,忽與肖潛庵遇,乃知了庵己化,如庵己歸祥山,紫壺在蟄仙無恙。甯國屢相昭,更不往見。史揆任樞,各有夤緣,可以謁之。此興甚懶,亦各休休。每日惟以大飲酣歌餞時光而已,他無所求,亦無所思,惟是吾鶴林,此吾愛子,遠在二千里處。”“今所行之法尚更靈。在偶醉了,失身墮西湖水中,法印烏有矣,亦可發一大笑。欲往天臺,臨行呼潛庵授之,以此南望。”(70)此白玉蟾致彭耜書,作於十月二十日,大致可以瞭解這一年白氏的行蹤。嘉定十三年(1220年)夏七月,白玉蟾赴閣皂山,應崇真宮沖妙大師朱季湘所求,作《閣皂山崇真宮昊天殿記》。(71)嘉定十四年(1221年)四月十四日,白玉蟾赴姑蘇參加純陽會,升座演講呂祖生平事蹟,以教諭道眾信徒。他說:“皇宋嘉定十四年,秀紀月清和天,湖山已還武林債,風月複結姑蘇緣,姑蘇其月十有四,四眾共結純陽會。純陽真人此日生,漂灘舊有仙遊記。我聞唐代呂純陽,師是鐘離字雲房。親傳金液還丹訣,得道之時游荊襄。世人還識純陽否,鶴頸龜腮身弊垢……要須會得純陽心,始堪學得純陽道。”(72)並作《純陽會》長詩以詠其志。(73)嘉定十五年(1222年)上元,白玉蟾應彭耜致書所請,自浙江而抵福州,為眾弟子設壇演道。他說:“今日適上元,亟命建靖治,立玉堂,置玉匱司,仍置黃錄所,自辰及申,文書成,告盟天地,植巨幡於門。命虛夷趙汝澮為高功,紫樞林時中為都講,紫光林伯謙為監齋,芝房吳景安為侍經,玉靈鄧道寧為侍香,玉華陳彌隆為侍燈,紫壺謝顯道為直壇,紫瓊趙收夫為看班,予(彭耜)攝行上清黃錄使為總監。其以正月晦日補職,二月一日行事,四日成醮乃謝恩,五日祭雷,凡齋醮事用古式九朝科飲如常儀。”(74)其後,一一為眾弟子解難答疑,開示玄機。同年四年,白玉蟾到臨安,“伏闕言天下事”,結果“沮不得達,因醉執逮京兆尹,一宿乃釋。”(75)時有臣僚奏他以左道惑眾,被逐出京師。《全閩詩話》引彭耜《白玉蟾傳》亦雲:壬午孟夏,“伏闕言天下事,阻不得達。”(76)十月至臨江軍之江月亭,飲酣袖出一詩,與諸從遊。“未及展玩,已躍身江流中,諸從游疾呼援,先生出水面搖手止之,皆謂已水解矣。是月又見於融州老君洞。由是度桂嶺,返三山,複歸於羅浮。”紹定己醜(1229年)冬,或傳先生解化于盱江。“先生嘗有詩雲:待我年當三十六,青雲白鶴是歸期。以歲計之,似若相符,逾年人皆見於隴、蜀,又未嘗死,竟莫知所終。考耜為玉蟾弟子,所紀當實,蟾生紹興甲寅,至紹定己醜,計九十六歲。雲三十六歲者,除去一甲子也。”(77)通過對白玉蟾生平事蹟的基本梳理,可以看出他的確超常不凡。正是由於他畢生不懈的努力,使得南宗及神霄派均光大於世。對金丹派南宗一派而言,白玉蟾是將南宗丹法及法派宏揚於世的關鍵人物。誠如其後學王慶升所說:“七返九還,金液煉形者是也。一時媾精,一日結胎,十月脫胎,三年無陰,是謂純陽之仙。六年絕粒,鼻無喘息,名曰至真,白玉其骨,黃金其筋,履蹈虛空,洞貫金石,此修仙之極致也。自老子,黃帝而下,凡飛騰變化之儔,皆修此耳。故老子作《道德經》,以詔後世;黃帝著《陰符經》,以彰厥旨;真人魏伯陽因之,作《周易參同契》,以極其底蘊。正陽鐘離權因之,作《玄房三十九章》,以祛似是之惑;純陽呂岩緣之,作《沁園春》、《霜天曉角》及《窯頭脫空》等歌,以廣其意;華陽施肩吾修之,作《會真記》,以誘進學之事,雖皆發明道要,顯示機緘,然而火候法度,溫養指歸,並不曾說破。天臺怡真先生謫自紫陽真人,宿德不渝,感西華夫人發樞紐,而授之以口訣,道成授杏林石泰以《悟真篇》。杏林道成,授紫賢薛道光以《還元篇》。紫賢道成,授泥丸真人以《複命篇》。泥丸道成,授紫清真人白玉蟾以《翠虛篇》。厥後之聞道者,紫清之徒也。(78)就神霄一派來說,白玉蟾是將雷法理論化、流派教團化的重要宗師。他文才贍富,著述甚多,除詩文集《上清集》、《武夷集》、《玉隆集》等及其徒眾編的《靜余玄間》、《白真人文集》、《海瓊白真人語錄》、《海瓊傳道集》、《金華沖碧丹經秘旨》外,還有許多雷法符錄方面的著述。最為重要者有《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玉樞寶經集注》、《玄珠歌注》、《道法九要》、《坐煉工夫》等,以及所傳《先天雷晶隱書》、《高上景霄三五混合都天大雷琅書》、《洞玄玉樞雷霆大法》、《神霄十字天經》,均為神霄派的重要文獻。因此,在不少的雷法中,均將白玉蟾列為傳法祖師,這是神霄派對他所作貢獻的肯定。總結以上所述,白玉蟾須應時代的潮流與社會的需要,大力宣導不同教派、不同思想的對話與交流,促進了道教的內丹、外丹、符咒、雷法乃至與儒學、理學、佛學、禪法、密法、瑜伽等的相互交流,從而在更加廣泛的思想文化基礎上,構建了自己的理論體系。他編撰了大量的著作,內容非常豐富,涉及到道教的哲學、思想、文化、文學、歷史、道法、科儀等各個領域。僅就對神霄派的貢獻而言,他不僅在組織上完善了神霄派的傳承體系,更為重要的他將內丹學與雷法有機的結合,並廣泛系統詳實的論述了道教雷法的淵源、歷史、理論、方法及其社會功用,從而極大地完善和豐富了道教的這門絕學。同時,也改變了南宗傳統上的只重個人修為的小乘偏見,力主走向社會,運用雷法、丹道的鹹力,濟民救世。這樣的結果一是使道教一貫秘傳的丹法得以在更加廣闊的領域內傳播,一是使雷法符咒之術得以合理化系統化,內丹與雷法相互靠近,互相融合,這是道教文化中的一個重要變革,是白玉蟾對道教發展作出的一大貢獻。四 奉行神霄道法的眾多高真南宋之際,神霄道法的傳播主要分為薩守堅、白玉蟾兩系,除此以外,尚有一些支派與高道亦為宏揚神霄大法而努力,這裏介紹一些基本情況。一、以李清叔為祖師的支派。該派主傳《正一忠孝家書白捉五雷大法》,可稱為神霄派忠孝門。據該派弟子修真子高倉所言,此忠孝大法昔老君授祖天師于四川鶴鳴山,其後子孫皆異人親授,自非後世專門各派所言。南宗時又由李清叔傳授趙履,趙履傳高倉,該法始又重顯於世。李清叔名漸,字清叔。生平籍貫無考。自稱“玉帝御前伏魔上 相李真君”,亦即張宇初所列舉的神霄派宗師中的“伏魔李君”。李真君巡遊天下,至湘鄉州中,忽遇趙貫夫,“因緣際合,乃召苟、畢二帥出現於前,遂以衫袖寫咒四句,並缺角印文,授與松隱趙先生,臨行付囑曰:以忠孝為念。而又賜學真童子。後松隱授與空山高先生,空山授南澗岳先生,南澗授與廬山清虛成先生,成先生授與馮先生,馮先生授與周先生,周先生授與張洞淵先生,洞淵授與某人,俱亦親傳。”(79)據此,該派的傳承如下:李清叔——趙貫夫、學真童子——高倉——岳先生——成先生——馮先生——周先生——張先生,先後達七代之多。這些人的生平現均無考,唯趙貫夫有傳。趙氏弟子高倉《傳派實由實錄》詳細記載其師得道于李清叔的經過:趙履,字貫夫,自號松隱。溫州平陽人。生於丙寅二月初三。“父名玨,迪功朗湖南潭州,知甘泉酒官。公侍采宦遊,歲在庚辰,其父客喪于任。公為人賦性剛直,姿稟不凡,肅敬有落魄不羈,名韁利鎖不屑就,乃脫然棄俗,游於湘鄉縣郭之南,寓上真道院修真焉。一日忽有羽衣至,龍眉皓首,不知其幾歲,亦不知其何人也。”相處甚洽,欲授其秘法,“告之曰:吾非凡人,乃玉帝御前伏魔上相李真君者,即我也,職在雷部掌籍。於是袖中出筆硯各一,四顧荒野,無楮可書,遂雲:肯出爾袖,記我所傳否?公欣然,敢不唯命是聽,遂拆白絹衣袖與之。寫訖,口傳之秘,一一指示,公跪受禮謝而別,將行一裏,高呼於山之麓,且令公還,吾有一印藏之青城山丈人觀石匣中,適令雷將取到付汝,此法名忠孝白捉五雷大法。本朝惟徽廟佩受。禁藏之秘,非下世所可傳也。今氣運當出,以汝鳳有仙骨,故親授之。切宜虔恪自重珍惜。如薄德殄行,不忠不孝之徒,慎勿輕泄。凡祈禱追攝,除邪馘妖,但以篆書祖印合同,符命到來,即與施行。”趙貫夫得法甚驗,法印一下,二帥立見。乃挑抱雲遊,“開化趙、繆、周、高四人。公十月羽化于門人周監簿宅。”高倉亦為弟子之一,“每曆州郡,必揚先師所傳開化,萬一緣分契合,其噓四之妙,如響斯答。”(80)二、以鄒鐵壁為祖師的支派。該派主傳《先天雷晶隱書》。鄒鐵壁為南豐人,與王文卿同鄉。先師事王文卿甥上官真人,得授《先天雷晶隱書》。據虞集《靈惠沖虛通妙真君王侍宸記》言,上官真人得王文卿真傳,名著當時,“際遇甯宗朝,法亦大顯,賜號妙濟先生。”《先天雷晶隱書·道妙》亦曰:“此法侍宸所秘本,古玉樞三帥,至宣和時內藏所禁,不許妄傳,獨上官祖師家傳得此,以付之先師鐵壁鄒公、玉蟾白公。”(81)此外,鄒鐵壁又傳《先天一氣火雷張使者祈褥大法》於世。其們人追述說:本派主法宗師有“祖師火師汪真君,靈惠沖虛通妙侍宸王真君,上官二三真官,鐵壁鄒真官,月鼎莫真人,宗師無為陳真人,存心李先生,秀峰鄧先生,太和黃先生,前傳後度諸大師真人。”(82)則其道脈已延續至元代。三、以張元真為宗師的一系,主傳《混元一氣八卦洞神天醫五雷大法》。該系奉三十代天師張繼先為祖師,宗師為青城山紫虛妙道真君張元真、金闕左輔真君劉致清。張繼先《洞神後序》曰:八卦自然之法,包含萬象,運使八卦大神,通幽玄之理,達造化之機,探鬼神不測之妙,幽微顯奧,有脫死超生之要道,祛邪守正,自然變化之妙門,運動自然,故有目前報應。“歷代神仙修煉金丹,祛遣內外之魔障,至於脫質升仙,攝邪皈正,禹步超神,安危定亂,亦無出於斯文也。吾家大法,上可以動天地,下可以撼山河,明可以伏龍虎,晦可以伏鬼神,大可以助國家,小可以驅災患,此靈驗難量,亙古亙今”。(83)《八卦洞神玄妙序》指出:“此八卦內景之法,古今所未易聞也。有西蜀張公真人授受之,故其證驗之效,只在片餉,續其法派,劉君致清所行者,加進修持,則應驗無虛妄矣。”(84)此派以後的傳承無考,似當融入其他道派之中。四、以陳道一為代表的一系,此派主傳《神霄金火天丁大法》。陳道一生平不詳,自稱“上清大洞法師神霄上相保真濟物瓊瑤金闕真人”。他說:金火天丁者,總萬法歸一身,運一心應萬法,為一符一印,至為要道。“其神可以修身,可以煉魂,可以自附,可以勘精,可以瓶捉,可以衛生,可以斷怪,可以除瘟,可以致雨,可以祈晴,可以斷泉脈,可以破廟庭,神鏡有照惡之妙,寶印能度形飛升,保胎安孕,解結催生。先保一身,後安家宅,然後治鬼神,逐邪怪,莫非煉心而運化也。” (85)該派承襲林靈素所傳道法,以林靈素所著《金火天丁神霄三氣火鈴歌》為經典,其傳承如下:林靈素——張如晦——陳道一——薛洞真、盧養浩——徐必大 ——劉玉——黃公瑾,已至南宋末期。因其教內中人皆稱“玉真弟子”,故可稱此派為神霄派玉真門。五、以盧養浩為代表的一系,此系主傳《太一火犀雷府朱將軍考附大法》、《北陰豐都太玄制魔黑律收攝邪巫法》。盧字伯善,號養浩。好道求真,先後師事陳道一、張繼先、鄭知徽等高真,盡得神霄道法、北帝道法秘旨。《雷奧序》謂其得《朱將軍考附大法》于張繼先,時遊青城山,“遇虛靖天師傳諸階之法。自婺州來至洪州,寓於豐城清都白鶴觀,往來居止。”“行六陰洞微諸階之法,無不靈驗。凡符法一至,立時而愈,蓋虛靖天師一流人耳。葛巾布服,不愛裝束,惟好清靜。”(86)劉玉謂陳道一傳《神霄金火天丁大法》予盧養浩,盧臨終之際又傳法于劉玉。盧自述其得北帝派法于沖妙真人鄭知徽、執法朱真君,他說:“切聞戰邪治瘟,全在斷後,神功妙用,無出斯文,諸行法之士,未得妙處,終不能絕妖邪之路。林土廣參玄徽,蒙沖妙真人曰:斷後之法,無如北陰豐都連天鐵障之妙。上古聖人所受黑律,必全是文於其中。自後執法朱真君,知其妙用而秘之。林土勒苦參學,以全其文。後學之士,宜精寶焉。” (87)可見,盧養浩是集多家大法于一身的高道。其弟子徐必大、劉玉繼其道脈。六、以劉玉為代表的一系,該系主傳《神霄金火天丁大法》、《地祗法》。據黃公瑾《劉清卿事實》所言,劉玉名世仍,字清卿,法諱玉,世代河朔人。為南宋勳臣劉之孫,因敕葬臨川,其父贅于豐城,因遷家居豐。“受祖蔭承信郎,幼慕清虛,年未弱冠,棄官從事道法,遍曆江湖,捐貲無所靳,參禮名師。初行小四直符水,繼行靈官豐都地祗考附,悉有靈著。後因養浩盧君伯善來江西,以諸法付度于徐洪季,洪季以所得授清卿。清卿得法,方從盧遊。”可見劉玉廣求道法,先師徐必大,再師盧養浩。待盧養浩臨終之際,“清卿以神霄中獨體金火天丁一階為請。盧悉以心章隱諱、內煉秘訣。傾付之。筆錄才竟,諸弟子輻輳,則盧複瞑目化去。清卿自後朝斯夕斯,念茲在茲,不過此耳。單符只將,千變萬化,所向無前。凡禱祈馘伐,刻日動雷,皆出於十手目之所指。視其救危難,則多用玉天心章、七十二塚論章,三十六塚論章,萬法不救告急皂章。其保生治病驅邪,則多用神霄告鬥傳忱表,只一天丁。”(88)這是劉玉得承神霄天丁大法的緣由。劉玉尚別有師授,其《地祗法》則得自多位高道。他自述曰:“地祗一法,凡數十階,溫將軍專司,亦十餘本,使學者莫之適。余初得之盛仙官椿,繼得之李真君守道,再得之于元陰洞微盧仙卿林土,所授之本已大不同。繼而遇時真官,則符篆愈異。晚參之聞判官天佑,及傳之呂真官希真,玄奧始全備矣。呂以道法自青城而來江淅,名動一時,凡祈晴禱雨、伐廟馘邪,莫非用此呂之書,悉要而簡。”(89)由此可見,其《地祗法》得之不易,先後參拜了盛椿、李守道、盧養浩,時真官、聞天佑、呂希真,才得以瞭解全部玄奧。劉玉為求得真傳,先後修煉了十四年。他說:“憤悱一念,研覃七年,方受雷霆符水。又七年,諳練頗熟,蹊隧稍通,內外之神氣出入慣,鬼神之變化情態識,行持之要妙,十得其一二。”針對當時道法雜亂、真偽並行的混亂狀況,劉玉力主正統大道,堅持修真十戒,明辨法派,他考其源流,示其傳承,說:“地祗一司之法,實起教于虛靖天師,次顯化于天寶洞主王宗敬真官、青城吳道顯真官、青州柳伯奇仙官、果州威惠鐘明真人,相繼而為宗師。其後如江淅閩湖廣嗣法者,何限姓名昭揭寧幾人。其書始則有石碑本,繼則有鐵林府地祗、原公夫人廟地祗、五雷地祗、五虎地祗、索子地祗、十字地祗、四凶地祗、聖府地祗。後則有蘇道濟派、溫州正派、李蓬頭派、過曜卿派、玄靈續派。如此等類,數之不盡,千蹊萬徑,源析支分。”(90)可見地祗法流傳之廣,支派之多。劉玉自謂得張繼先真傳,“專守呂之言,罔敢或失。乃和萬法易動,莫如地祗,地祗勇猛,無越溫將。”(91)後劉玉以法授其弟子黃公瑾。七、以劉浩然、許志高等為宗師的一系,該系主傳《太乙火府五雷大法)。據宋咸淳辛未(1271年)中和節黃一炫《法源事蹟》曰:“太局火府雷者,乃玉清內院之秘法,北斗真氣之化身,太乙月孛之主法也。祈禱驅邪,斬妖伏精,極有靈驗。”自唐天寶元年(742年)七月水旱蟲蝗,毒氣流行,妖邪變現,是時綿州太守馮佑持誠啟奏,夜夢北陰聖母降言,“次日於香案上得秘文一軸,視之乃太乙雷也。馮佑得之,乃依法立壇,呼召雷聲大震,是時太乙元君現形于壇中應感。太守辭祿棄家,行符咒水有功,蒙上帝賜為紫府真人。後隱青城山丈人觀。有道士江元亨以師事之,三年遂授玄文,厥後呂政卿、李巨川、張伸之等師資授受,區分人鬼,協贊乾坤,不可具紀。五季之亂,至人多隱,遂無聞焉。此皆本經所載。聖宋隆興,自延恩殿九真降禦,道法尊而正教行。希夷陳摶先生居於華山,得其法於石室中。”其後,此書傳於西蜀,有成都府青城大面山丈人觀主劉浩然,字仲方,諱晉。得其法而“收九天魔女,鎖之于八角井,由是大教愈彰。得其雷祖宗派者,孫太初、趙師古、杜昌宗、呂真人。近有劉虛正、王法進、監軍趙必渥,其徒甚眾,獨許志高真人得法大顯。”時當南宋高宗之際,“詔治大內妖怪,闡教於青城,賜號通玄。後一百五十歲,天書詔侍太清,飛升而去。”許志高為四川閬州人,諱翊。自幼愛清淨,入青城山出家,拜劉浩然為師,先後隨伴十四年。劉浩然將羽化之前,曰:“汝急來,吾以法授汝,汝道南行,流傳六百弟子。”許志高自得法之後,出蜀南遊江南,至京師內院,“有妖作孽,諸法師不能治之,真人以一符馘妖精長丈余。蒙上帝賜號伏魔,以此號為伏魔許真人。”其後雲遊至福建延平,收楊耕雲為弟子,盡傳道妙。迨至理宗寶慶元年(1225年)六月六日,“火化”于茅山玉宸觀。“真人未升仙時,分付將道法及雷篆家書秘印、雷霆都司印、都天大雷火印、統天印、天寶家書印,盡數傳與披雲楊真人。”披雲楊真人字耕常,諱燮。福建延平人。“其父任教授于蜀江口,見許伏魔。在後回家作純陽會,許伏魔見其衰老,與楊教授丹藥服,於妾處生一男子。在後許伏魔再到延平,帶披雲至西蜀、建康、茅山等處,後傳與披雲。”待許志高逝世後,楊披雲以其母尚健在,複回故鄉延平。“有建寧府浦城縣黃止堂,出守延平,貳車見披雲真人驅役雷電,開現星斗,祈禱雨陽,倦舒雲霓,皆在指呼。有黎君亦川人,而力薦之。以此先君止堂,令雲莊拜披雲為師。”楊披雲遂收黃雲莊為徒,傳以雷法秘印。至淳佑年間,曾于西湖蘇堤禱雨有驗,朝廷錫以“清隱”,卻而不受。其弟子尚有三茅山玉晨觀薛管轄、西羅宣哥真人。“雲莊奉法去三十餘年,江湖之士慕名求者,亦然以伏魔家書付之崇奉,苟能勤恪虔懇,一達家書,亦可治病驅邪,祈晴禱雨,無不應者,而太乙火府之文,例不敢泄,非惟此法不可得遇,而江南之人聞之者亦罕矣。嘗受師言,向遇西人則可授之。昨授成都碧源李拱祥,得之西矣。念雲莊榆景向暮,志樂林泉,懶於出山,深虞此文湮沒,他時後學無傳,遂傳之邑人祖審齋逢吉、黃澄心、詹山立、陳清溪等,代餘之闡教也。庸考傳記之載,並摭師訓之音,著之篇首。蓋西來之法,皆簡而要,符無散形,咒無韻麗,與江南之法不同,見者其無忽焉。”(92)此外,楊披雲還傳《飆火律令鄧天君大法》於世。(93)從唐代馮佑肇始太乙雷法,始終以四川青城山為祖庭,先後遞傳于江元亨、呂政卿、李巨川、張仲之等,再經北宋高道陳摶、西蜀劉浩然、閬州許志高,延平楊耕常、浦城黃雲莊、成都李拱祥等,此宗已傳至南宋未年,且門徒頗多,遍佈西蜀、江南、福建地區。考其道法內容,亦以神霄雷法為本,故當為神霄別派。其宗師之一閬州許志高,教內尊稱他為“祖師中天樞相伏魔許真人”,亦即張宇初所列神霄宗師“樞相許君”。八、以彭耜為宗師的南宗一系,他們兼傳神霄雷法。彭耜為福建長樂人,字季益。家世顯宦,少有文聲,然恬淡不問仕事。後師事白玉蟾,“得太一刀圭火符之傳,九鼎金鉛砂汞之書,紫霄嘯命風霆之文,”盡通內外丹道、符咒雷法。遂于故里所居之地,設立講道傳法的“鶴林靖,日以孔老娛其心,以符治疾,多所全濟,鄉邦得之。一時寓貴多勉其仕,牢不可破,然而學問博洽,趣尚清遠,須古之孝廉不是過也。當路欲以隱逸薦之於朝,君聞而遜謝之。終日杜門,與世絕交遊。”“得興則賦詩。或亦飲酒,飲必大醉冥然後止。遇有鬼神加害者,則以丹符療之遂愈。其沈酣道法,呼嘯風雷,人所敬慕。後屍解于福州。”(94)著有《道德真經集注》十八卷、《鶴林賦》傳世,啟南宗細林正宗一脈。朱桔,號翠陽。世居淮西安慶望江(今屬安徽)。自幼聰慧,有志儒業,尤精易數,及長,未遂科舉之志。乃厭薄名利,欽慕修煉,雲遊名山勝地,意在得師,以證入道。孝宗幹道戊子(1168年)至惠州博羅,遇陳楠弟子鞠九思點化,盟天誓地,鞠九思“即以九鼎刀主火符之訣,五雷金書五篆之文,九八飛神陽道之法,心傳口訣,悉以付之。且誡令往皖公山築室,依法修煉。”朱桔遵以師命,入皖公山築室修煉。後因為寇所撓,入閩至惠州博羅,和光同塵,留惠三載,至理宗淳佑二年(1242年)十一月十三日逝世。有弟子鄭孺子,承其道法。(95)九、以萬鼎新為祖師的一系,此系主傳《九州社會蠻雷大法》、《九州社令陽雷大法》。此派第一祖師為許遜,第二祖師為“無上陽光玄虛妙道至感真君萬鼎新”,即張宇初所列舉的神霄派宗師中的“萬五雷”。其後依次遞傳:萬鼎新——上清三洞法師雷霆大使王宗白——上清三洞經錄西台雷雨令青陽鼎——金闕侍宸玉樞使相梁天津——神霄執法仙君月鼎蕭道淳——神霄玉府上卿月田劉德清——高上神霄寶錄王一玄——上清大洞經錄鐵堅雷師王明渭,一共八代。(96)他們的生平事蹟雖不可考,但所述道法純屬神霄一派,當為神霄中人。除以上所述九大支派之外,尚有一些傳授不明,名聲卻著的神霄派道士。下面介紹幾位代表人物。青華洞玄子陳相真,生平事蹟不詳。撰有《雷霆綱目說》,認為雷霆實大道之功用,造化之樞機,“帥有二百六部九萬餘屯,上佐幹綱,下臨坤壘,威行六合,聲震萬天,長養生靈,剪除兇惡,護持國土,號令人天,風霆流形,雷雨磅礴,昭昭其有,冥冥其無,集之成一氣,散之為五雷。卷之而寂爾無形,舒之而忽兮有象,道行法界,妙在靈台。”(97)雷水子黃應炎,自稚至長,慕道求真精勤無怠,廣陳詞信,疊拜師尊,“獲遇眉山至人,於是叩頭懇請,乃沐師庥,立誓設壇,呼雷召將,斯須感動,報應不殊,付以雷書數品,上自三皇,下根千古,符文簡策,寶笈琅書,字字金科,章章玉篆。上品雷書,大小劫經,尚存大有,非至人得此,何能探討。中品雷書,皆皇人按筆。下品雷書,即應世宗師采擇仙經,集為契信。上可以祈天福國,下可以贊法濟人。”(98)張愚,生平事蹟無考。撰《天罡說》,認為天罡為天之柄星,主雷霆之根宗,故詳論天罡之內秘及功用。其中指出:“耳眼口鼻舌,精神魂魄意,攢簇向中宮,化作先天氣,即中黃氣也,吾身中之天罡氣也。行持之士,內視五蘊者,固氣練神,聚其屍魂,內想不出,外想不入,神氣不散,混合百神也。外察萬神者,以我平昔修煉工夫,寓之于書符念咒,掐訣步罡,役使萬靈,則萬神聽命,罔敢弗恭,報應如穀答響,出乎自然,惟在潔己齋心至誠,可以動天地,感鬼神也。”(99)元虛真人萬宗師,生平不詳。著有《雷法議玄篇》。自稱為王文卿弟子,“得聞混元太一之道,五雷禦邪之文,總局二十四部,分上中下三卷,其間符圖印訣、密咒符式,約二百餘篇,飛罡躡鬥,結印掐文,奚可具其品目,”故懇請王文卿告以捷妙之法。師徒割肉剪發、盟天立誓,王文卿於是授以秘冊,其間符印咒訣不出三十余章,法式罡訣皆可心記。師曰:“至玄至簡,妙在斯文。”萬宗師得其至訣,密識星機,屢取靈效,運風雷於掌中。他讚譽此法曰:“故我師王君太素,得真王便宜行事之要,非其靈骨之人豈能遇也,又非猛烈忠孝之者孰能持也。且持法之一端,實修真之快捷方式,非神全者豈能驅策鬼神,以救沉屙。是故祖師以元一之真氣,化無量大將軍,滅六天魔王,積功累行,上朝金闕。”(100)太無先生汪集靈,傳《雷霆六乙天喜使者祈禱大法》、《先天六一天喜使者大法》,師派直承火師汪真人、侍宸王真人,當為王文卿直系傳人。(101)括蒼鶴溪處默處士、洞微子潘松年,師承無考,傳《負風猛吏辛天君大法》(102)《太乙捷疾使者大法》,(103)亦為神霄派重要人物。以上所述,可見神霄派在南宋傳播的基本情況。南宋時期神霄派之所以仍然興盛,並分衍出眾多支派,除了與神霄派的大師們竭力宏道之外,更是基於這一歷史時期的社會土壤。宋遼金元交相陵替,漢族政權贏弱不振,空前尖銳的民族矛盾,縱貫這一時代。戰亂、天災、饑荒、瘟疫及橫徵暴斂、貪官污吏、民族仇隙等,沉重地壓在人們頭上。在苦難中輾轉呻呤的民眾,不得不寄希望於冥冥中的神靈,以符篆雷法、度亡濟世為職事的符錄道教,於是盛行民間,活躍於朝野。作為融符咒雷法與內丹之道為一體的神霄派,以其精微獨特的雷法稱著於世,故深受民眾的歡迎。各種各樣的雷法應運而生,道派林立,呈現出前所未有的熱鬧景象。第四章 神霄派由顯而微之期——元明清一 元代的神霄派——以莫月鼎為代表神霄派在元代的主要傳人是莫月鼎。關於他的名字,籍貫及生率年,諸書記載不一。《曆世真仙體道通鑒續編》卷五曰:“月鼎真人姓莫氏,諱洞一,字起炎,浙西川人”。以延佑庚寅(查延佑無庚寅。庚寅為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卒,卒前書偈曰:“七十四年明月,也曾陰晴圓缺。今日大地光明,三界虛空透徹。書畢,端坐而逝,顏面如丹。”(1)宋濂《元莫月鼎傳碑》謂:諱起炎,入道後,更名沾乙。自號月鼎;湖州月河溪人,於庚寅之次年(1291年)正月逝世,壽六十九。(2)王逢《莫月鼎法師道行錄》稱:諱起炎,字月鼎,吳興人,生於寶慶丙戌(1226年),卒於至元甲午(1294年)。(3)《蘇州府志》則言其為苕溪人,(4)《浙江通志》說為錢塘人,(5)明王圻《續文獻通考》卷二四三則曰為歸安人,陸容《菽園雜記》卷十又稱其為湖州人,歿于蘇州。以上記載紛紜岐異,莫衷一是。概括而言,莫月鼎名起炎,月鼎為其字或號。浙江吳興(今湖州市)人。或謂川,或曰苕溪,或言歸安,皆在吳興境內。至於生卒年及壽數,已難確定,大約是生於南宋理宗寶慶(1225—1227年)年間,卒于元世祖至元末(1290 —1294年)。莫月鼎出身宦族,祖、父在宋時皆為顯官。幼習科舉,三試不利,乃棄家為道士。初入四川青城山丈人觀,從徐無極受五雷法。又聞南豐鄒鐵壁得王文卿斬勘雷書,秘不外傳,乃委身童隸事之,終獲受其《九天雷晶隱書》。於是“召雷雨,破鬼魅,動與六合。雖喜笑怒駡,皆若有神物從之者。”(6)因此名重當時。對此,《仙鑒續編》亦曰:“生而聰慧,英敏過人,酷慕道法神仙家之說,乃與同郡西沈震雷真人,同師事鐵壁鄒真人,得侍宸 王真君《九天雷晶隱書》,由是名著當時。至若會稽混融韓公,錢塘楊和玉蟾川諸公,望重當代,為道法所宗,皆炷香座下,由是道法愈重。真人落魄無家,隨所寓而止焉,求其道者甚眾。往往遺世絕俗離倫,飲酒輒醉,自樂天真。其接門人多致叱吒,試其誠怠之心而進止之,有不堪者中道而廢。”(7)據宋廉《莫月鼎傳碑》言,宋理宗寶佑戊午(1258年),浙河東大旱,馬廷鸞方守紹興,迎至月鼎,月鼎建壇禱之,雨立至。理宗聞之,賜詩一章,謂其為神仙。《蘇州府志》亦說:“精於持練,動與神合,時憤世嫉邪,托狂於酒,信筆塗墨,出詭秘語,人莫能曉。寶佑秋,越守馬光祖致之禱雨,雨應聲至。理宗賜詩贊。”入元,世祖至元己醜(1289年),遣禦史中丞崔求異人於江南,物色獲之,世祖召見於灤京內殿。問曰:“可聞雷呼?“月鼎對曰:“可。”即取胡桃擲地,雷應聲而發,震撼殿庭,世祖為之改容。複命請雨,雨立致。或謂令祈雪,立驗。世祖大悅,厚賜之,不受。尋有旨俾掌道教事,則以老耄辭。遂給驛南旋。於是踵門求授道者益眾,有疾患求治者,或書符與之,或噓氣授之,“無不立驗”,人常稱之為“莫真官”。世祖至元末逝世于蘇州。所得王文卿秘笈,一如鄒鐵壁,不輕授人。得其傳者,唯王繼華與潘無涯。“繼華授張善淵,善淵授步宗浩,宗浩授周玄真,皆解狎雷致雨雲,而玄真尤號偉特。”(8)《仙鑒續編》亦記載曰:“至元丁亥(1287年)被召赴闕下,符法闡楊,雷雨在指顧之間,一時名動京師,奔走後先者如雲如堵,有不遠千里及門而求道者,有奉束五十緡,師受之,一日袖之而去,遇灑肆陋者乃入,見貧寒者濟之,有老病孤弱者必以物與之,及晡而還,緡皆罄矣。門人中有道材法器者,輒循循以進之。其于雷霆之奧,發揚底蘊,開示來學者多矣。使者一符形,每授門人,各有不同,是乃真人自立法以證派源,考其玄徽,同歸一致。自侍宸王真君演道以來,惟真人與林土沈真人二派,支流衍迤,盛于西江,昌于東吳,扶教澤民,莫有甚焉。”(9)莫月鼎所傳弟子王繼華、潘無涯之事蹟不詳,王繼華的弟子張善淵卻大有名聲。《蘇州府志》曰:“張善淵字深父,號癸複道人。其伯父崇一始為道士,得易真人如剛靈寶飛步法,稱為張雷師。宋尚書包恢薦於朝,命主郡之天慶觀。善淵從之學,輒能捕逐鬼物,呼致雷雨。郡守潛說友舉住建德永隆宮,再住郡之光孝觀。道法藥術,並究其妙。元世祖召入朝,召鶴且有禱,輒應,命為平江道錄。”(10)著《萬法通論》,詳論太易、太初、太始、太素、太極之妙理,直示雷霆玄關之內秘,非常精闢。他說:“陰陽之氣為雷霆,生育萬物也。雷霆者,天地之樞機也。天樞地機,陽雷陰霆,樞陰機陽,雷生霆煞,雷善霆惡。夫謂萬物厥有至符,至符陰玄,乃職生滅。東三南二,北一西四,此大數之祖,而中央五焉,雷霆得天地之中氣,故曰五雷。”又謂玄關一竅,乃千訣萬法之根本,丹道雷法之至妙,修之於內,則聚靈為寶,超凡入聖;施之於外,則調陰燮陽,濟人利物。至於驅役雷電,制伏鬼神,抑其容易之事。故曰:“夫靈寶、神霄、璿璣、清微、洞玄、太極、斬勘諸階雷法,至於諸階考召正法。各有家數,宗派不同,而玄關一竅,先天一氣之妙,左右逢其原,貫通諸法之說,古今之所不易也。”(11)張善淵弟子步宗浩,字進德。早年習儒業,中歲慕道,師張善淵于蘇州玄妙觀。《蘇州府志》曰:“從張雷師於元妙觀,授回風混合大洞真詮、上清靈寶三五飛步之秘,碧潭斬勘之書,祈禱雨陽,呼召鸞鶴,鹹在掌握,驅邪救患,甚多靈跡。延佑間授弘教法師。”(12)後以神霄道法傳周玄真。周玄真學玄初,世居嘉禾(今浙江嘉興),後遷于姑蘇(今蘇州市)。初從嘉禾紫虛觀李拱端(杜道堅弟子)為道士,受劾召鬼神之術,複從曹桂孫受靈寶大法,又從步宗浩受五雷秘文,祈雨治疾,頗有奇驗。享譽於元明之際,明初卒。(13)莫月鼎徒裔中,還有金善信。金善信(1273—1331年)字實之,長州 (今蘇州市)人。家本世儒,成年後好老氏學。初事玄妙觀張善淵,又事莫月鼎傳其秘術。遂構仁壽觀于城東北隅,“日與徒研竅妙旨。其言以為心神至虛,無所汨沒,諸陰銷盡,諸陽自集,蓋有形者陽,陽益勝陰,氣益調精,我得清靜,去道無難矣。”(14)曾受知于天師張與材,起為廣德路道錄,仍提點仁壽觀。張與材又薦於朝,賜號體仁守正弘道法師。又有雷霆散吏王惟一,亦傳莫月鼎之學。《蘇州府志》曰:“王惟一,括蒼(今浙江麗水)人。自號景陽子。父官華亭(今上海松江縣),因家焉。晚年寓樊涇嶽祠。泰定丙寅(1326年)書遺事及偈畢,端坐而逝。”(15)《道藏》中收有王惟一所作《道法心傳》一卷,中曰:自幼酷好道法,不惜勞苦,拜師傳授,不知其幾人。“是以用心三十餘年,觀風雲聚散、氣候之變通,默會其心,喜不自知,宿生多幸,又遇至人,一言之下,即證無疑。”“餘則不然,多下苦志,幸遇真師,傳授雷霆一竅,說破這些道理,使余如醉方醒,前學皆妄。後又得月鼎莫先生使者一法,曆說先天之妙。”“余平生參盡雷法,未有若月鼎莫君先生之說如此之明也。”此外,王惟一又參鄒鐵壁,“奉度師鐵壁先生鄒君傳授口訣,”皆為先聖玄機(16)。又著《明道篇》,闡發神霄雷霆丹道之學。此外,尚有由王文卿真接傳衍於元的一系。據虞集《靈惠沖虛通妙真君王侍宸記》,王文卿傳新城高子羽,高子羽“授之臨江徐次舉,以次至金溪聶天錫。其後得其傳而最顯著,曰臨川譚悟真。人不敢稱其名,但謂之譚五雷。”譚悟真為宋未元初人,入元後,“譚君猶在,浮沉人間,隱顯莫測。”後傳法盧陵羅虛舟,再傳蕭雨軒、周立禮二人,周傳其子,蕭則傳胡道玄。羅虛舟,“故宋時名士澗谷先生之諸孫也。得五雷之傳,甚有符契。然譚君誦侍宸之戒曰:每傳不過一二人,若廣傳之則速死。是以羅之弟子雖多,而自以為得之者,惟蕭主簿雨軒,其後則有周司令立禮兩人而已。”蕭雨軒清文雅學,“中罹憂患,然甚通至理,泊然無所累其心。”“擇人至謹,而人亦不知其有此道,獨傳之道玄胡君一人而已。神異之事,已見於前,其客於予者,頂分三髻,一劍自隨,練衣短裙,危坐終日,風雨極寒之夜,燈火不繼而溫煦滿室,目神炯然,神觀洞徹,縱橫自在,物外無拘,而剛介不可犯也,此亦真修仙者乎!有侍宸手書詩一首,蓋譚,羅相傳之符契也。”蕭雨軒再傳胡道玄,胡為番陽人,人稱神霄野客。“得侍宸之真傳,年二十餘,道行關陝荊襄江漢淮海閩浙之間。當己已、庚午(1329年、1330年)之旱,旬日之中,郡縣爭致之,所曆或一日,或二日,嘻笑怒駡,雷雨隨至,官吏畏而民愛之,環四五千里之間,所至無不應者。至於妖怪之作,劾治如法,人以為神。遇異人于武當大頂天柱峰,得修仙之道,遍遊名山洞府,而歸江東西之間,從蓬頭金公遊,甚相契許,他人莫之測也。於是收斂神異之跡,將求名地以歸隱,是以謁浮丘君於華蓋之上。”其後事蹟不詳。虞集的這些記述,都是依據當事者所言。因胡道玄、蕭雨軒皆為他的至友,周立禮則屬姻聯。此外虞集尚不少方外友,多為神霄派傳人。他說:“宋晚有河南子烏陽者,亦玉蟾之流亞與,吾方外友有浦雲吳君者,為上清道士,得坐致雷雨、役使鬼神之法,不自以為功。已而去之,北游燕趙諸郡,得《景霄雷書》於異人,而未盡通其說。閒居京華幽坊靜室,與學者數人居香火。清夜玉蟾降其室,親為校正其疏略,剖析其精徽,內以自修,外以救世,粲然郎耀,莫逆於心。”(17)這裏雖假託白玉蟾降世傳法,但所習《景霄雷書》確系神霄道典,可證吳君早期當為上清道士,後皈依神霄派。在元代,尚有一系以雷默庵為宗師的門派,該派主傳混元六天如意大法,門徒甚眾,分佈西蜀、東南一帶。據《曆世真仙體道通鑒續續》卷四載:雷時中(1211 ——1295年)字可權,號默庵。祖籍江西豫章,遷居武昌金牛鎮,又號雙橋老人。幼習詞賦,後通詩經,三領鄉薦,精心道學,專務性理。因太平宮知宮點悟,愈留心道法,絕念功名。庚午(1270年)三月三日,玄武誕辰,雷時中具表賀、設壇焚香,朗誦《度人經》。忽有一道人自外至,授以袖中書一卷,令祭壇中,齋戒七日,方可開看。師遵其旨,持誠齋戒七日,拜禮開看其文,乃混元六天如意道法。“看畢,壇中白晝如夜,須臾雷火佈滿,雷霆辛天君立案上,曰:吾奉昊天敕命,付卿開闡雷霆之教,普濟眾生。吾教上帝為主,以吾佐之,以卿行之。前日授卿之文者,乃祖師路真君也。卿名在仙籍,七世為儒,三世行法,並無纖過,當大興吾教。”(18)《道法會元》卷一五四《混元六天妙道一氣如意大法》中所述師派首位祖師即為“混元開教大慈普惠路真君大安”,其下依次為混元演教一氣妙道雷真人時中、天隱盧真人、九天金闕少宰仙官雷使查真人、天全張真人。該派所主之道法仍為神霄傳統,但非常重視《度人經》大乘思想,“專以《度人經》為主,師每化導世人,及開度弟子,皆先令其精心誦經,各獲果報。且嘗論《度人經》旨,以開後學,其要在十回度人。非惟十遍可以度人,乃在平日修練自己,以究返還之妙。切須先度祖宗,終得道備,飛升上清,經旨之明,莫越是矣。”(19)雷默庵以道為本,兼及儒學,博采旁求,一貫混融,四方聞其道行卓異,及其門者日眾,弟子數千人,因其傳播範圍,分為二派。西蜀一派以盧真人為首領,東南一派以查真人為宗師。“弟子數千人,分東南、西蜀二派,首度盧、李二宗師及南康查泰宇。由是盧、李之道行於西蜀,泰宇之道行乎東南,混元之教大行於世。所著《心法序要》、《道法直指》、《原道歌》,皆發揚混元道化之妙。”(20)此外,雷默庵又傳《負風猛吏辛天君大法》於世。至元乙未(1295年)四月五日逝世,弟子奉葬于郡之顏山,享年八十五。自張繼先兼傳雷法之後,從南宋初第三十一代天師張時修,到宋元之交的第三十六代天師張宗演,掌教天師凡七人,多能以精通符咒雷法名世,在當時社會有相當威信。如三十一代天師張時修,“虛靖游四州時,以印劍經錄付之,朝英以是。眾推之以嗣數”,得以繼承法統。三十二代天師張守真,于宋紹興十年(1140年) 襲教。幹道元年(1170年),“毗陵有妖恁樹,詔治之,即行,一夕雷拔其樹。召赴闕,賜號正應先生。高宗召見,咨問道法。孝宗時江濤沖決,命醮內廷有異應,上賜以象簡、寶劍,《清靜》、《陰符》二經,賜號正應先生。”三十三代天師張景淵,高宗時嘗醮內廷,顯大感異。“皇子魏王鎮明州,有疾,為壇以請,至乃咒水,飲之而愈。”三十四代天師張慶先,“以嘉泰辛酉(1201年)襲教,性慈儉周貧,因至是經錄之傳益廣。”並留下了劾治張公洞井龍王的故事。三十五代天師張可大,見重于理宗朝。端平(1234—1236年)間,國家多事,可大累次應詔赴闕行齋醮之事,劾治鄱陽湖水災、錢塘江潮患,“以符投江,雷震殛死大白蛇,水遂複故。”又設醮于太乙宮,禳治蝗災。嘉熙三年(1239年),賜號觀妙先生,命提舉三山符錄兼御前諸宮觀數門公事,主領杭州龍朔宮。從此,正一派正式成為江南諸派道教的統領。時元世祖忽必烈屯軍于武昌,聞其神異,遣密使入龍虎山造訪,張可大謂使者曰:“善事爾主,二十年當混一天下。逮至元十三年,果驗。”三十六代天師張宗演,亦以道術名世。宋度宗鹹淳(1265—1274年)間,江西上饒郡旱災,守臣唐震請祈雨,靈應如期。入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年)遣使召之,待以客禮。《元史·釋老傳》曰:“乃見,語之曰:昔歲己未(1259年),朕次鄂渚,嘗令王一清往訪卿父,卿父使報朕曰:後二十年天下當混一。神仙之言,驗於今焉。因命坐,錫宴,特賜玉芙蓉冠,組金無縫服。命主領江南道教,仍賜銀印。”明年(1277年),又醮于長春宮,“賜號演道靈應沖和真人,給二品銀印,命主江南道教事。得自給牒度人為道士。路設道錄司,州設道正司,縣設威儀司,皆屬焉。”元世祖禦制曰:“三十六代天師張宗演,卿心傳法統,體粹真風,廣《黃庭》、《大洞》之科,持正一盟威之錄,爰清爰淨,以信以誠,三尺青蛇,役鬼神於冥漠;一杯明水,淨天孽於邇遐。既弘開濟之功,宜畀褒崇之號,特贈演道靈應沖和真人。”(21)從以上記載,可見元世祖對張宗演禮遇之隆重。尤其需要指出的是,通過這兩次接見,張宗演獲得“天師”的頭銜。在此以前,張陵子孫雖有“天師”的頭銜,民間也流行此稱呼,但從未被宮方正式承認過。正式用政府名義承認其子孫為天師,則自元世祖始,也只有元代,明太祖即位不久即下詔取消。此外,張宗演又得主領江南道教的職權,這也是史元前例的。之後作為定制,被元代諸帝所沿襲,每代嗣教者都沿制承襲“天師”,“真人”,“主江南道教”如故事,直至元亡。張宗演作為元代最為著名的南方道教領袖,亦兼傳神霄大法。《道法會元》卷一一一至一一三所載《帝令寶珠五雷祈禱大法》,即為張宗演所傳。其《序法》曰: “夫寶珠雷法者,玄之又玄,實眾法之祖也。世間罕傳,自前宋樞密宣使李閑雲先生,得傳於駕前承應法師集賢院學士朱梅靖先生。後朱入蜀,於青城山羽化之時,止傳之三人。一乃新氵金州郭提舉,二乃三十六代天師張真人,三乃閑雲李先生也。此法行諸天之號令,總三界之雷霆,以先天一氣而運用,以後天八卦而成符,名曰寶珠。”“遇之者精勤修煉,行持既久,可以坐役鬼神,可以指揮將吏,可以嘯命風雷,可以超凡入聖,非特能保命護身,其實可登真度世。”(22)白玉蟾一系在元代也有傳承,如《洞玄玉樞雷霆大法》即為此系所傳。據元成宗元貞丙申(1296年)嗣法弟子薛師淳《事實》記載:白玉蟾得其法于陳泥丸,有泉州馬居士之女繼其法。至元十八年(1281年)泉州大旱,蒲左丞命僧道祈禱無應,遂請馬居士之女設壇建醮,以三日為限,“至三日催符之際,雷風震響,電掣交橫,報應非常。”後以道法傳翁法建,翁法建“乃丹山翁狀元嗣孫也,家寓建寧。至元十六年(1279年)張九萬提兵入閩,執拘到泉州,蒲相見其天姿粹美,詞翰兩優,收置幕下。得法之後,遂回故居,則城郭是而人民非矣。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建寧大旱,府判梅庵請命祈禱,十分感應。所管建陽縣亦旱,縣宰申府,府官令其下縣祈禱,縣宰史嵩之郊迎,立壇於公館,報應如前。一時嗣法弟子百有餘人。江東則有趙菊存,時為建寧儒學教諭,捐車馬,竭行囊,北面而師之。”至元己醜(1289年),薛師淳浪遊閩地,十一月甲子良日,因五福萬壽宮道士劉壁峰、連樂山保舉監度,得拜翁法建為師,“三載有餘,凡士夫請命祈禱,必令相行。餘見其平日所用不過九陽、少陽、元陽、真氣、熏魔等符,及洞玄九章,以之祈禱治病,如谷應響,觀其付與趙菊存、丁松隱文字不同,雖有玄妙處而無綱緒。”至成宗元貞元年(1295年)五月十一日,翁法建召群嗣法弟子曰:“吾欲暫回雷府,雷聲響吾即往。俄頃縣治之東名曰庵山,峰巒聳峭,雷聲隱隱,而翁君羽化矣。群嗣法為請擇地,藏劍於北山道院之傍,山水環聚,後之嗣法,必有沖舉者焉。師淳壇下嗣法五百餘人,今洞玄教之昭著四方,皆翁君主教之靈也。” (23)《法海遣珠》卷一《洞玄秘旨》中所述流派,亦以辛忠義、白玉蟾為祖師,其下宗師為“紫霞扶風洞玄元明君馬士清、洞玄通明中侍卿翁法建、洞玄元明崇侍卿薛師淳。”(24)由此可見此系于元初興盛一時,門徒甚多。在張宇初《峴泉集》中所說的神霄派宗師中,有一位叫做鄧鐵崖的,亦是元代的一名高道。《道藏》中所收《道法宗旨圖衍義》二卷,題“鐵崖鄧木冉以正纂圖”, “養吾章希賢亮衍義”。章希賢為元成宗、武宗年間人,籍貫江西臨川。字師亮,號養吾子。通儒、釋、道三教之說,與三十八代天師廣微子、臨川道士空玄子汪萬頃等交遊。鄧木冉號鐵崖子,生平不詳,亦當為章希賢至友。章希賢曰:“鐵崖子傷大道之不行,憫流俗之傍見,纂集諸象,為《道法宗旨圖》。噫,大哉其心也。龍虎刊行,觀之若望洋焉。希賢不愧凡愚,嘗有志於三家微言,為之衍義。”(25)此書中收有“元始祖劫圖”、“混元化身圖”、“雷霆互用圖”、“雷霆之圖”、“雷霆三關圖”、“五雷攢簇圖”、“雷霆吞啖圖”、“將用自己元神圖”、“五雷胎息圖”、“雷霆一竅圖”、“雷霆九宮圖”、“雷霆運用圖”、“雷霆玄化圖”等二十二圖,以陰陽五行、九宮八卦等原理,用圖文闡述天尊化身、日月運行、四季變化、役使雷霆的理論及法訣,闡明神霄雷法之原理,每圖後為“衍義”,大都徵引道、儒、釋三家有關語錄,主以陰陽變化之原理,天人感應的思想,解釋風雨雷霆之形成,為元代的一部重要雷法著作。如此眾多的神霄派高道,活躍於元代,出入朝野,濟世度人,並留下了許多寶貴的著述,不僅將神霄一脈下傳後代,亦為今人研修神霄大道提供了一份珍貴的史料。二 明代的神霄派——以陶仲文為代表道教經歷了南宋金元的宗派分合以後,到明中葉以前,在統治者的扶持下,發展到相當貴盛的狀況,其中尤以正一派諸宗最為突出。不少道士被朝廷委以重要官職,深入宮廷,參與朝政,有的位極人臣,聲勢顯赫,甚或交通中官,威福在手,致使“天下士大夫靡從風”,(26)仰其鼻息,借緣以進。其地位之高,權勢之重,為歷代所罕見。到了嘉靖皇帝,崇道活動達到了高峰。從史籍中可知,宋元盛行的諸多道派,在明代繼續流傳的尚有神霄、清微、淨明派等。尤其是在明代中葉,因世宗寵信神霄派道士陶仲文,神霄派一時占盡風光,成為道教諸宗之首。陶仲文幼名典真,湖北黃岡人。好神仙方術,受符水訣于羅田萬玉山,並與邵元節相往來。據《續文獻通考》所言,其師萬玉山名福敦,幼攻舉子業,已厭棄投塔山寺為僧,法名道璣,冥解禪宗。邑令徐召與語,大器之。命畜發訪道,遍游終南、峨眉、武夷、天臺、懷玉、壬屋、五嶽,“所遇緇衣羽客,一語會心,輒師事之,迨歸已充然有得矣。玉山善踵息鉤練,不吃秫麥鹽酪。旁通風角堪輿,奇門符水,而尤聖於醫。”正德庚辰(1520年)于霍山坐化,年九十二。嘉靖間因其弟子陶仲文所請,壬寅(1542年)六月誥賜“清微神霄演法真人”。(27)至嘉靖年間,因高道邵元節推薦,陶仲文得幸世宗。《野史》記述說:“時元節年老,思乞身未得。會宮中黑眚見,元節治之不效,因薦仲文於帝,帝試之良驗。嘗以符水口巽劍,絕宮中妖。莊敬太子患痘,禱之而瘥,帝深加寵異。”十八年(1539年)二月,世宗南巡,元節病不能從,以陶仲文代之。三月,授“神霄保國宣教高士,錫以誥印。九月,諭吏、禮二部:我皇祖定制,歲舉祈謝天地神祗大醮,為民求福。今邵真人既沒,此典不可久廢。其封仲文為神霄保國弘烈宣教振法通真忠孝秉一真人,領道教事,食正二品祿,父母及妻贈封如制。”十九年(1540年),世宗有疾,既而瘳,喜仲文祈禱功,特授少保、禮部尚書。久之,加少傅,仍兼少保,食正一品祿。“仲文起管庫不二歲,驟登峻秩。恩寵且出元節上,朝野駭異。”二十一年(1542年),世宗遭宮婢變,(28)移居西內,日求長生,君臣不相接,獨仲文得時見,見輒賜坐,稱師而不名。二十三年(1544年),大同獲諜者王三,世宗歸功上玄,加仲文少師,仍兼少傅、少保,一人兼領三孤,終明世唯仲文一人而已。二十六年(1547年),請度天下道士二萬四千人,許之。二十七年(1548年)八月,複以聖誕加恩,給伯爵俸,授其徒郭弘經、王永甯為高士,並錫之印。二十九年(1550年),以平獄功,封恭誠伯,歲祿二千石,其徒郭弘經、王永甯升真人。之後數年屢有賜賞,榮貴無極。隨著世宗對長生追求日益迫切,其崇道舉措更加堅決。自嘉靖中葉以後,更以崇道奉玄為其施政的中心,從而使當時的朝政帶上濃厚的道教色彩。《野史》曰:“當是時帝益求長生,日夜禱祠不絕,簡文武大臣及詞臣,當意者直入西苑,供奉青詞,其人率不次超擢。於是詞臣皆舍本業,爭工巫覡之說以取媚。而海內無籍奸人若段朝用、龔可佩、藍道行、王金、胡大順、藍田玉之屬,咸奔走闕下,以燒煉符咒之術熒惑天子,天子悉收而用之,冀得延年卻老。然其人不久敗,獨仲文恩寵日隆,久而不替。一時縉紳亦有藉以幹進固寵者,致黃冠羽服之流,充塞都下。”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世宗還為其皇考和皇妣上道教尊號,自號“靈霄上清統雷元陽妙一飛元真君”,後加號“九天弘教普濟生靈掌陰陽功過大道思仁紫極仙翁一陽真人元虛圓應開化伏魔忠孝帝君”,再號“太上大羅天仙紫極長生聖智昭靈統元證應玉虛總掌五雷大真人元都寶境萬壽帝君”,儼然以道教教主自居,成為繼北宋徽宗之後的又一位道教徒皇帝,使整個明王朝幾乎變成一個道教王國。正是在統治者的狂熱崇信的驅使下,道教在明代的前中期發展到了極點。不少教徒擔任著朝庭的重要官職,有的甚至位極人臣,聲勢顯赫,不僅恩渥終身,且蔭及子孫。其時道教的社會地位之高,影響之大,已達到登峰造極的地步。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陶仲文有疾,乞還山,許之,“乃獻還歷年所賜蟒玉金寶、法冠及白金萬兩。且言臣幸蒙恩,子孫甥婿咸獲顯榮,慮身後不能保。帝納其所獻,優詔慰諭。仲文即歸,帝念之不置,明年六月,遣錦衣官存向,賜齎優渥。且命有司以時加禮,改其子尚寶少卿,世恩為太常丞,兼道錄司右演法,供事真人府。仲文得寵二十年,位極人臣,然小心慎密,不敢持寵恣肆,故始終眷顧不衰。年逾八十,以三十九年(1560年)十一月卒。帝聞痛悼,葬祭視邵元節故事,特諡榮康惠肅。”(29)就張天師一系而言,入明之後的歷代天師亦大多兼傳神霄雷法,其中尤以四十三代天師張宇初(1361—1410年)著名。《漢天師世家》卷三曰:“學問深造,貫綜三氏,融為一塗,旁及諸子百家之籍,靡不窮搜,發為載道紀事之文,各極精妙。”洪武十二年(1379年),制授“正一嗣教道合無為闡祖光范真人”,領道教事,詔赴京,賜法衣金幣,給驛還山。越二年,封其母包氏為玄君。洪武十六年(1383年)詔赴闕,命建玉錄大齋於紫金山。十八年(1385 年)夏,命禱雨于神樂觀,大見靈應。二十三年(1390年),奏請重建大上清宮,賜淮。次年入覲,賜正一玄壇銅印,視六品。永樂元年(1403年)成祖即位,張宇初入賀,寵遇益隆。賜錢修葺大上清宮,命陪祀天壇。四年(1406年),詔命編修道教書以進,是為明道藏編輯之肇始。這一工作直到英宗正統十年(1445年)才初步完成。永樂五年(1407年),命張宇初於朝天宮主建玉錄大齋以薦拔亡靈,據載有“慶雲覆壇,鸞鶴交舞之瑞”。六年(1408年)三月,“降特旨申諭,真人門下專出符錄。四月,命傳延禧法錄,建延禧大齋五壇,咸有瑞應,厚賜尚方珍物。特命更給驛卷還山。十月,手敕俾邀請真仙張三豐。己醜(1409年),再敕尋訪張三豐。”(30)永樂八年(1410年),張宇初卒,皇太子遣行人陳逵賜祭,次年複遣蕭榮渝祭。張宇初傅學能文,為歷代天師仲著述最多者,有《道門十規》、《峴泉集》、《度人經通義》、《龍虎山志》傳世。他繼承張繼先以來的作風,力圖將內煉與外用、內丹與符錄雷法統一於一體,以完善正一傳統的符錄道術。他說:“吾道玄元之宗,由元始天王于開皇之後,以靈寶大乘之道、紫微飛天十部之書,授玉宸大道君暨神霄九宸上帝,後降峨眉山授天真皇人,是出煉度之法。”又曰:“昔元始天尊命玉清真人開朱陵火府,命青華大帝開青華左府,韓君丈人開朱陵右府,三佐真人開黃錄院,出玉清破地獄等符,若三簡五符之文。凡行持煉度,告下幽關,莫不開悟,是曰神霄,自清微而下,皆其文也。故高上神霄玉清真王長生大帝,專制九霄三十六天、三十六天尊,惟大帝統領元象,主握陰陽,以故雷霆之政鹹隸焉。”(31)他曾親訪多處神霄派聖地祖跡,並作詞讚美歷代祖師。如南豐神龜岡乃王文卿葬處,張宇初拜而述之曰:“宋崇寧間,侍宸王真君以道行之著,受知徽廟,晚痤蛻其地,而神龜之征益名。郡之賢良有鄒鐵壁者,嘗受法于上官氏,上官侍宸甥也。已而複遇侍宸,親傳其奧,而道亦顯。時有知南豐州事王質,嘗師事鐵壁,及付受之頃,忽雷震壇上。鄒曰:吾將度矣。王驚喜,遂傾資奉之。鄒謝曰:吾雲水徒也,用此奚為。王乃請以廣妙靈觀以祠事侍宸,故舊觀在他裏,乃遷而新之,以是凡旱勞疾疚者,居民禱之必應。”(32)後因元季兵興觀蕪,洪武庚午(1390年)張宇初朝拜見其蕪穢弗治,遂命道門弟子恢復一新,並作序記,以彰靈跡。又謂“三十代祖虛靖真君,以靈悟宿植,遭熙洽之朝,在崇甯、靖康間,徽廟崇道尤甚,而真仙輩出,與真君上下一時者,若徐神翁、王文卿、林靈素也。凡祛禁妖祟,平湖孽,祠榮礻會,往往有異征。既而國運艱否,預達災朕,乃致風霆陽雨,特指顧間。其道神行著誠,足以羽儀天朝,澤被含品矣。雖相去數百載,至今人猶道慕之。”(33)尤其是在豐富道教雷法理論及功訣方面,張宇初有著重要的貢獻。明代神霄派的傳承,比較有系統的是以蘇州玄妙觀為傳教據點的一系。據清顧源《玄妙觀志》記載,自北宋神霄派始立以來,蘇州玄妙觀一直是歷代神霄派道士活動的中心。如王文卿、莫月鼎、張善淵等,皆常居觀中,傳教授徒。入明,又有周玄真、胡道安、顧元本、張皮雀、施道淵等,代代相繼,傳播神霄大法,並將道脈一直延續到清代。周玄真,字元初。嘉興人。《蘇州府志》曰:年十二,辭家入紫虛觀,從李太元為道士,至正戊子(1348年)年二十,始來蘇州報恩道院。能以符召鶴,因名所居曰來鶴軒,自號鶴林先生。“元真雖身寓方外,事母林至孝,其學受靈寶經法于谷神曹師,又受五雷秘文于步雲崗,得莫月鼎之傳。”明洪武庚戌(1370年) 上召問鬼神情狀,賜宴光祿閣。又明年上召對,問神霆所以神之。對曰:“天地之間,陰陽運轉,故有神,神與人合者也。雷非人無以知雷之天,人非雷無以知人之天,天人相孚,同一理爾。”上悅,授領神樂觀事。“元真嘗修建安裏橋於通衢,繼主常熟致道觀,複修丹井。卒,葬月鼎墓次。”(34)又有胡道安,字安穀。吳江人。性狂戇,人呼胡風子。為玄妙觀道士。“晚遇至人,授青城太乙雷書及斬勘惑魔秘旨。景泰(1450—1456年)間吳中秋旱,郡守延道安致禱,道安登壇,醉酒詬罵,怒髮衝冠。令下陰雲四合,雷雨大作,守禮敬之。”(35)蘇州郡人顧元本,家貧落魄為黃冠,浪跡江湖,“遇異人授以五雷符訣,歸試甚驗。”(36)楊湛然名茂林,未詳何地人。深有道行,不用符檄,書片紙驅役鬼神。曾得永樂皇帝召見,以官不受,賜法衣敕行遊天下。“時吳江大旱,延之禱雨隨應。因留崇真道院,構方丈居之在院,屢顯靈異。一日忽蛻裘履而逝,蓋百餘歲矣。”(37)長沙縣人張皮雀,名道修。少有異相,年十七不欲議婚,出家師胡道安為師,盡得其術。禱雨祈晴,驅邪治疾,立手即應。《異林》亦記載說,張皮雀師事胡風子,“胡風子師事莫月鼎,授五雷法,居玄妙觀,弟子甚眾,欲密授道修。以書置屋上,覆瓦中,呼道修曰:天將雨,極升屋,敗隙補之。道修如其言往。胡公曰:得乎?道修應曰:得之矣。於是始得秘訣,驅風雷如神。”(38)除以蘇州玄妙觀為祖庭的一系外,尚有許多支派及傳承不清的神霄道人,活躍在大江南北。下面分別述之。《衢州府志》曰:“張柏亭,洪武年人,玄妙觀都紀。永樂間(1403—1420年)奉敕建武當山宮觀柏亭,應詔住元天玉虛宮,時遇異人,授以葫芒柱杖各一,嘗施藥,授五雷秘法,祈禱輒驗。後還衢,日跨青牛出入,自號葫蘆道人。”(39)該志又載:“王允中,洪武間開設道會,掌教三十餘年,壽八十,能驅雷致雨。凡遇蝗旱疾疫,卻之輒驗,其名聞於外郡。”(40)又有柴用先,號惟一子。永樂間自京還至武林,大旱,自言能興雷雨,官吏令其設壇,“須臾雷電交至,大雨如注,而西湖之水涸矣。其族子壯得五雷秘法,能祛邪治病,祈晴雨。(41)《鎮江府志》載:潘道泰號無涯子,年八歲為萬壽官道士巫得真弟子,幼遇異人授以雷法,一日登廁誦咒,誤召雷部辛天君,天君怒以火筆燃其頭,頭爛,人皆呼為潘爛頭。景泰間(1450—1456年)大旱,郡守郭濟命禱雨,“俄傾雨沾足。郡守冒雷雨病瘧,藥不愈,延道泰往護視,道泰以掌撫其背即愈。維揚屬邑旱,召道泰往禱,命置一大黑鯉,於釜中炊之,火愈熾,雨傾如澍。”有人疾病來求者,或為書符,或咒水治之,隨愈之。“後奉璽書,封通懸五雷法官靈濟真人。” (42)《廣西通志》載:有王真人不知何許人,景泰間謫戊馴象衛,“有道術,能致雷雨,以手遇符錄於人掌中,握之行數步,望其方開手,則雷轟然而起。”祈雨治妖,甚顯靈異。又有鄧清,字子真,正統(1436—1449年)間羽士,居岑溪,“習瑜珈教,得異傳,一日雷擊物遇穢墮池,清為咒灑水淨之,雷遂飛升。” (43)《福建通志》載:晉江人董伯華,服氣煉形,談征應輒驗,成化間(1465—1487年)常來往漳、泉。“能呼風雨立至。又常畫雷符,一張賣錢一文,然必童子乃賣之。藏符於掌,旋傍耳開之,應聲而震,人稱為雷師。”(44)《閩書》曰:“愈震齋,沙人,秘傳符錄,精五雷祈禱術。同時有黃天元者,住持宜福觀,亦能此術。”(45)又有魏雷鳴,亦沙人。“精雷霆術,童子有欲為戲,與之一錢,魏就童掌中作書符狀,令緊握之,至人傍放手,轟雷一聲而散。”(46)《淅江通志》曰:“唐秩,得大梵鬥母五雷法,祈雨佑聖觀,運旗摩空,雲轉如輪,倏忽雨如注。”(47)《溫州府志》載:賈複真,號靜觀,元至正間居溫城, “同知雷仙伯授以雷法,及天文地理秘旨。郡大旱,禱于岳祠,應時雨至。”(48)又曰:“顧太真,號虛白。從鹿城陳靜心學,又遇麻衣道人,授掌心雷法,能指呼雨陽,叱吒風雨。洪武十九年(1386年)夏旱,請禱於保勝寺,登壇,雷電交至,大雨三日乃止。”(49)《臨江府志》載:新喻延真觀道士黃明學,十九歲入觀禮黃建極為師,“年四十,遇異人授以先天雷法,自此祈禱,無不應者,明洪武丙寅(1380年)春夏不雨,道會江壺天薦于縣令,遣書召焉。明學為建壇設醮,雷雨三日。”類此祈雨先後七次皆應,世人名為“七雨道人”(50)《南昌郡乘》載:徐複高為奉新縣崇玄觀道士,法術精通,永樂十五年(1417 年)旱,複高至省城祈禱,“坐七層臺上,案振金牌則雷鳴,手搖小旗則電掣,時大雨傾盆,魚蝦盈街,章江水涸三尺。”(51)《樂安縣誌》載:西隅龍岡人張必貞,永樂乙未(1415年)解糧南京,路途夜夢神人授以神書劍符,得雷書于路旁石匣中,遂通道法。至京大旱三月,“各官敦請登壇,須臾雷電交作,大雨滂沱,告足方止。有司上聞,賜號廣明真人,並詔賜銅鑄雷神四座而歸。縣多疫珍,施以符水,無不立愈。”(52)《雲南通志》載:楊用廣,號雷谷,余姚人。“遇異人得五雷法,永樂初以事戌宜良,祈禱輒應。”(53)又曰:“陳羽士,嘉靖間棲東山玉皇閣,神氣俊爽,目光如電,嘯命風雷,無延晷刻。郡嘗旱,輿至城中,甘霖隨注。”“徐道廣,昆明人,幼從蔣日和學五雷法,遂精其術。”(54)《貴州通志》載:郡人張道人,得禱雨運雷秘術,萬曆間(1573——1620年)旱,巡撫郭子章招致之,道人設壇禱雨,運五雷訣,書符于童子掌握中,“童子至郡堂開掌,忽霹靂一聲,眾未至壇,而霖雨大注。”(55)《樂安縣誌》載:象峰人元樂靜,號靜軒,“旨受三,複悟熊氏宗源,調坎離,養內丹,禱雨驅疫,治病求晴,無不立應。羅山除白馬之精,周坊滅樟樹之怪,尤得薩真人玉陽煉法,大顯于時。”(56)從以上例舉的眾多高道的事蹟,可見了神霄道法在明代仍有相當的影響,無論是在朝野上下,或是在大江南北,都可以見到神霄派道士活躍的身影,他們仍以祈晴祈雨、驅邪治疾為能事,以擅長役吏雷霆而聞名。三 融丹道雷法為一身的白玉蟾在促進南宗與神霄派相互交流、完善兩派各自的理論、組織建設方面,白玉蟾都起了極其重要的作用。他思想開闊,才華超群,著述甚豐,無論在道教思想或是在道教法術都屢有創造,貢獻甚大,可謂之南宋道教中最傑出的人物。正如明人林有聲所說的那樣:“嘗觀古今異人得仙術者,類能修真煉氣,頤息養神,乘霧雲而羽化,驅雷雨而攝精,然未有女間于文辭,肆筆成章,開口而吐煙雲,出吻而唾珠璣者。蓋功成九轉固難,而該通六籍尤不易也。噫!瓊王官白真人者,可不謂兼之乎!真人生於宋之末季,距今四百餘載,其時遍遊名山,屢遇神人,授以還丹秘決。真人蓋已盡得其術,成九轉之功矣。”(24)關於他的生平事績,道書史籍言之頗多,但往往內容似幻非真,令人難以把握。如他的姓氏、籍貫、生卒年月,當時就有許多種說法。這裏,綜合諸家之說,提出自己的意見,以供同仁們探討。首先是他的姓名,一曰葛長庚,一曰白玉蟾,這是大家都公認的。其字型大小則甚多,如海瓊子、海南翁、瓊山道人、武夷散人、賓庵、神霄散史、紫清真人、武夷翁、雷霆散吏、神霄典雷小吏、瓊山老叟、養素真人、鶴奴等。其次是他的籍貫,一般多認為祖籍福建閩清,生於瓊州(今海南瓊山)。彭耜《海瓊玉蟾先生事實》曰:“先生姓葛,諱長庚,字白叟,先世福之閩清人。母氏夢食一物如蟾蜍,覺而分娩。時大父有興教瓊   ,是生於瓊,蓋紹熙甲寅三月之十五日也。”(25)世真仙體道通鑒》卷四九亦說:“世為閩人,以其祖任瓊州之日,故生海南,乃自號為海瓊子,或號賓庵,或號神霄散吏。”(26)又據元人薜師淳《事實》言:“宗師白真人,海瓊人也。元姓諸葛,名猛。生而聰明,長而奇異,睹石火之無光,歎白駒之過隙,遂拾富貴而志慕神仙,混名曰白玉蟾,蓋欲隱其姓名也。”(27)從以上所言可知,白玉蟾的姓氏、籍貫頗為複雜,這與他漂泊一生、浪遊江湖的生活有關。其次是關於他的生卒年月,道書亦記載不一。彭耜謂生於紹熙甲寅(1194)三月十五日,此說法為學術界所沿用。但據清代彭竹林所撰《神仙通鑒白真人事績三條》考辨,白玉蟾則生於紹興甲寅(1134年)三月十五日,並曰白玉蟾淳熙三年(1191年)已五十八,慶元三年(1197)時年六十年。(28)這比彭耜的說法將白玉蟾的生年整整提前了六十年。那麼究竟那種說法較為可靠呢?今人蓋建民、黃凱端兩先生,結合白玉蟾卒年及他的一些詩詞加以考證,認為白氏當生於紹興甲寅,頗有見地。(29)本人亦贊同此說,並將詳細加以考辨。至於白玉蟾的卒年,亦是撲朔迷離。依彭耜所言,白玉蟾當卒於紹定二年(1229年),享年三十六。但事情並非如此簡單,從現已發現的不少史料來看,他的壽齡似乎比此推定還要長。如《白玉蟾全集》潘訪《原序》稱:“僕頃未識瓊山,一日會于鶴 林彭徽君座上,時飲半酣,見其掀髯抵掌,伸紙運墨如風。”(30)序文作于端平丙申(1236年),則其時白玉蟾尚健在。《道法會元》卷一八載元人虞集《景霄雷書後序》亦曰:“瓊館白玉蟾先生,系接紫陽,隱顯莫測,今百數十年,八九十歲人多曾見,江右遣墨尤多。”(31)則白玉蟾很可能宋末元初尚在人世。這裏,依據眾多道經史籍的記載,參以白玉蟾及弟子道友的著述,詳細考證白玉蟾的生平事蹟。據彭竹林《神仙通鑒白真人事蹟三條》言:“玉蟾本姓葛,大父有興,福州閩清縣人,董教瓊州,父振業,於紹興甲寅歲三月十五,夢道者以玉蟾蜍授之,是夕產子,母即玉蟾名之以應夢。稍長,又名長庚。祖、父相繼亡,母氏他適,因改姓白,號瓊館。”(32)則白玉蟾生於南宋高宗紹興四年(1134年),不久祖、父相繼去世,母親帶他改嫁,故從他家姓白。白玉蟾自幼聰慧,七歲即能詩賦,幼舉童子科。《事蹟三條》曰:“齠齡時背誦九經,十歲自海西來廣城應童子科。”(33)“當時士大夫欲以異科薦之,弗就也。”(34)需要說明的是,白玉蟾從少年即經歷了戰亂的禍害。據《續資治通鑒》載,紹興十一年(1141年)由宋金大戰引起了一場“淮西之亂”,白玉蟾亦深受其害。他說:“記得兵火起淮西,淒涼數裏皆橫屍。幸而天與殘生活,受此饑渴不堪悲。”“又記得淮西兵馬起,枯骨排數裏,欲餐又無糧,欲渴複無水。”(35)如此苦難的經歷,無疑給白玉蟾人生的道路予以重大的影響。紹興二十年(1150年),白玉蟾決定離家求道。“年十六,專思學仙,毅然就道,囊中止有錢三百。初別家山,不知夜宿何處,鳥啼林晚,匆匆投止而已。行數日,至漳城,衣服賣盡,舉目無親,宿江村孤館,月照蒼苔,階飄黃葉,明朝早膳起程,隨身只一柄傘矣。”隨後到過興化軍、羅源興福寺、武夷山、龍虎山、淮西、江東、兩浙、武林等地,“回思畏日驅途,嚴霜臥地,千山萬水,碌碌空忙。”(36)先後二十六年,足跡遍及中國南方。從其自著《雲遊歌》中亦可知,一路艱辛,受盡人間淒涼:“雲遊難,雲遊難,萬里水煙四海寬。說著這般茲味苦,教人怎不鼻頭酸。初別家山辭骨肉,腰下有錢三百足。思量尋思訪道難,今夜不知何處宿。不覺行行三兩程,人言此地是漳城,身上衣裳典賣盡,路上何曾見一人。初到江村宿孤館,鳥啼花落知林晚,明朝早膳又起行,只有隨身一柄傘。漸漸來來興化軍,風雨蕭蕭欲送春,惟有一身赤骨乞骨曆,囊中尚有三兩文。行得艱辛腳無力,滿身瘙癢都生虱,茫茫到此赤條條,思欲歸鄉歸不得。爭奈旬餘守肚饑,埋名隱姓有誰知。來到羅源興福寺,遂乃捐身作僕兒。初作僕時未半月,複與主僧時作別。火雲飛上支提峰,路上石頭如火熱。炎炎畏日正燒空,不堪赤腳走途中。一塊肉山流出水,豈曾有扇可搖風,且喜過除三伏暑,蹤跡於今複劍浦,真個徹骨徹髓貧,荒郊一夜梧桐雨。黃昏四顧淚珠流,無笠無蓑愁不愁,偎傍茅簷待天曉,村翁不許茅簷頭。聞說建寧人好善,特來此地求衣飯,耳邊且聞愧聲,阿誰肯具慈悲眼。意著從前富貴時,低頭看鼻皺雙眉,家家門前空舒手,那有一人憐乞兒。福建出來到龍虎,上清宮中謁宮主,未相識前求掛搭,知堂嫌我身蘭縷。恰似先來到武夷,黃冠道士叱駡時,些兒餿飯冷熱水,道我孤寒玷辱伊。江之東西湖南北,浙之左右接西蜀,廣閩淮海數萬里,千山萬水空碌碌,雲遊不覺已多年,道友笑我何風顛。舊遊經複再去來,大事匆匆莫怨天,我生果有神仙分,前程有人可師問。”(37)真可謂為求真道而瀝心嘔血。至孝宗淳熙三年(1176年),白玉蟾已四十二歲,游至東海濱得遇陳泥丸。白玉蟾回憶說:“賢哉翠虛翁,一見便憐我。說一句痛處針便位,教我行持片餉間,骨毛寒心花,結成一粒紅渠,言只此是金丹。”(38)陳泥丸識其仙質賢才,攜歸羅浮山,授以道要。即告之曰:“且遊歷數年,當於此俟子。”白玉蟾遵其師命,“承遣辭行。初至黎母山,即遇神人授上清法錄洞玄雷訣。北遊洞庭……複西入蜀之青城山……轉至巴陵……如是七年,歸羅浮複命。”(39)時淳熙十年(1183年),白玉蟾已四十九歲。自此之後,白玉蟾遂時常伴隨其師陳楠,先後又曆九年,“泥丸憫其真切懇摯,為之講明次第火候,令其速煉。玉蟾(年已五十八,紹熙二年)拜辭下山,大隱厘市,急備金丹藥材,盡辛苦三年……用心不謹,不覺汞走鉛飛。”“紫陽在天臺遙知此事,命童以《金丹四百字》授之……方得成丹。(時年六十四,慶元三年)再入武夷,癡坐九年,然後出山。”“朝庭知之,遣使至武夷,已為陳翠虛引往霍童,謁紫虛,薛賢二師。”(40)由此可見,白玉蟾之得道成丹非常艱難,實屬不易,整整六十四年,方有正果。誠如其作《大道歌》所言:“年來多被紅塵縛,六十四年都是錯。刮開塵垢眼豁開,長嘯一聲歸去來。神仙伎倆無多子,只是人間一味呆。忽然也解到蓬萊,武夷散人與君說,見君真個神仙骨。我今也不煉形神,或要放顛或放劣。寒時自有丹田火,饑時只吃瓊湖雪。前年仙師寄書歸,道我有名在金闕。”(41)這裏所說的“仙師”,即指天臺張紫陽,因白氏煉丹有誤,特“命玉童以《金丹四百字》授之”,方得丹成。事後,白玉蟾上《謝張紫陽書》曰:“先師泥丸先生翠虛真人,出於祖師毗陵和尚薛君之門。而毗陵一線實自祖師杏林先生石君所傳也。石君承襲紫陽祖師之道。以今日單傳而觀,則曩者天臺一夜西華之夢,無非後世蒙福,萬靈幸甚耶。頃年泥丸師挈至霍童洞天,焚香端拜,杏林祖、毗陵祖極荷呼喚,撫身持耳,以還愈增守雌抱一之意。昨到武夷,見馬自然口述諄諭,出示寶翰,凡四百言,字字藥石。仰認愛育,甘露灑心,毛骨豁然,比因妙道昭著,久居支提。茲來渠以嬰兒離母之故,欲到青城山省覲,偶緣道過石燕洞,遂發一念,附此尺書,但述金丹藥之體如此。至於蕉花春風之機,梧枝秋雨之秘,碧潭之夜月,青山之暮雲,以此深妙,莫敢顯露也,以有天機之故。祖師一點頭否,杏林、毗陵、泥丸三師,想參鶴翼,自愧仙凡路隔,何日溫養事畢,飛神禦氣,參陪飛舄之下,以備呼鸞喚鶴之役。臨紙不勝依戀,涕落筆端,恍失所措……”(42)白玉蟾丹道圓滿以後,即立志繼承師業,宏揚張紫陽一系的丹法,故多次又得陳楠秘傳。如開禧元年(1205年),陳楠口授其“煉神還虛”訣。白玉蟾《必竟恁地歌》曰:“我生不信有神仙,亦不知有大羅天。那堪見人說蓬萊,掩面卻笑渠風顛。七返還丹多不實,往往將謂人虛傳。世傳神仙能飛升,又道不死延萬年。肉即無翅必墜地,人無百歲安可延。滿眼且見生死俱,死生生死相循旋。翠虛真人與我言,他所見識大不然。恐人緣淺賦分薄,自無壽命歸黃泉。人身只有三般物,精神與氣常保全。其精不是交感精,乃是玉皇口中誕。其氣即非呼吸氣,乃知卻是太素煙。其神即非思慮神,可與元始相比肩。”“開禧元年中秋夜,焚香跪地口相傳。竭爾行持三兩日,天地日月軟如綿。忽然嚼得虛空破,始知鐘呂皆參玄。吾之少年早留心,必不至此猶塵緣。”(43)至開禧元年,白玉蟾已為七十老翁,終於盡得鐘呂派丹法。從此佯狂江湖,深契道妙。時隱居武夷山,有武夷山沖佑觀主管蘇森,自號“懶翁”,白玉蟾喜與交流,結為至友,作《懶翁齋賦》、《初見懶翁詩》、《賦詩二首呈懶翁》、《六言六首呈懶翁》等以賜。(44)蘇森作《跋修仙辨惑論》,講述了白玉蟾的一些事蹟。該序成於嘉定丙子(1216年)中元日,是至今我們所見到的有關白氏生平的最早史料。其中曰:“先生姓白,名玉蟾,自號海南翁,或號武夷翁。未詳何處人也。人問之,則言十歲時師事陳泥丸,九年,學煉金液神丹,九還七返之道,虛坎實離之術。蓬頭赤足,其右耳聾,一衲百結,辟穀斷葷,經年不浴,終日握拳閉目,或狂走,或兀坐,或鎮日酣睡,或長夜獨立,或哭或笑,狀如瘋顛,性喜飲酒,落魄不羈,心通三教,學貫九流,多覽佛書,研究禪學,參受大洞法錄,奉行諸家大法,獨于雷法尤著驗焉。嘗自稱玉府雷霆吏,至於驅邪治疾之間,汲汲焉如拯餓溺。舊有《群仙珠玉集》,乃先生著述丹訣也,廣閩諸處多有文集刊行。偶來金華洞,森一見如故人,延歸蝸舍,從容叩之,始覺其方丈一點浩然,發為詞翰,已無煙火氣。一丈草書,龍蛇飛動,詩章立成,文不加點,與森酬唱,僅百餘篇,已板行矣。其他處吟詠不可勝數。及在羅浮山、霍童山、武夷山、龍虎山、天臺山,多遇異人,頗著符瑞。每所到處,間有異應。人有願學之者,不可得而與語。獨自往來,日行二三百里,人見其蹤跡,多疑張虛靖即其前身。森汨沒塵俗,徒起敬慕,及見《修仙辨惑論》,披讀之余,知先生骨已仙矣。”(45)嘉定五年(1212年),白玉蟾年壽七十八。其師陳泥丸預知即將羽化,遂將金丹要籍、雷霆秘書盡傳白玉蟾。陳楠《羅浮翠虛吟》曰:“嘉定壬申八月秋,翠虛道人在羅浮。眼前萬事去如水,天地何處一沙鷗。吾將蛻形歸玉闕,遂以金丹火候訣,說與瓊山白玉蟾,使之深識造化骨。道光禪師薛紫賢,付我《歸根複命篇》,指示鉛汞兩個字,所謂真的玄中玄。辛苦都來隻十月,漸漸採取漸凝結,而今通神是白血,已覺四肢無寒熱。後來依舊去參人,勘破多少野狐精,個個不是真一處,都是旁門不是真。恐君虛度此青春,從頭一一為君陳。”(46)次年(嘉定六年,1213年)四月十四日,白玉蟾陪同陳楠赴漳州梁山,親見其師入水而逝。從此,白玉蟾便承其道統,勱志光大南宗、神霄門庭,先後收彭耜、留元長、謝顯道、林伯謙、潘常吉、周希清、胡士簡、羅致大、陳守默、莊致柔等為徒,並創立了以“靖”為名稱的教團組織,成為金丹派南宗的實際創始人。(47)據其大弟子彭耜對林伯謙曰:“爾祖師(白玉蟾)所治碧芝靖,予今所治鶴林治,爾今所治紫光靖,大凡奉法之士,其所以立香火之地,不可不奏請靖額也。如漢天師二十四治是矣,古三十六靖廬是矣,許旌陽七靖是矣。”(48)所謂“靖”,是漢晉以來天師道于教民家中設立的靜室,為進行祭神祈禱,傳道布教的場所。白玉蟾仿之,設立教區組織,且又奏請得額,為官府所承認,說明他們已有相當數量且比較穩定的信教群眾。南宗一系從張伯端至陳楠四代,還保持著隋唐以來金丹派秘密傳授的特徵,傳教的範圍很窄,既無本宗的祖山、宮觀,亦未形成群眾性教團,直到白玉蟾時,南宗才有了自己的教團、宮觀。此後,白玉蟾仍然四處奔波,為宏揚大道而竭盡心血。嘉定八年(1215年),于武夷山,傳道法予陳守默、詹繼瑞等。陳、詹等曰:“白玉蟾則吾師也,乙亥之秋遇之於武夷山。”(49)又於武夷山中,誅茅伐竹,“經營一廬,目其廬曰雲窩。後倚大隱屏,前望三教峰,左則仙掌,右則天柱,面丹爐之石,枕鐵象之岩,龍之形,虎之狀,奇哉!東距仁智堂,西抵仙遊館,皆百舉武松之青,竹之翠,草之綠也,寒猿喚曉……棲鴉催暮,紫霞漠漠,雲飛白花,鳥放脆聲。何況山之蒼,水之碧,風又清,月又白,悄無人跡之地。以人間一年,比洞中一日,亦不為過。噫!真樂足矣,宜乎丹樞老者。”(50)時為九月。至十二月二十七日,白玉蟾率眾弟子在武夷山沖佑觀設立雷壇,先後數日上表雷部都司,自稱“上清大洞寶錄弟子五雷三司判官知北極驅邪院事。”嘉定九年(1216年)正月,白玉蟾又上《法曹陳過謝恩奏事朱章》、《懺謝朱表》,乞行傳度,內曰:“同發誠心,謹取今月某日,虔就武夷山升真玄化洞天,修設三界高真謝恩清醮幾分,延奉上真,仰酬玄造,更祈景   ,及臣等身。”(52)其後,白玉蟾於武夷山駐雲堂,為道眾講經宣道。他說:“瞥然於五濁惡世之頂,所視苦趣眾生,生死死生,如蟻施磨,不忍為之鼻酸。於是胎其神於塵胞,范其形於色界,自繈褓以及丫冠不昧。夙昔常生修真養元之念,發猛勇心,辨精進力,易服毀形,問津於道家者流,以此可見其慈憫眾生之美意。”(53)同時,他還主持了重建武夷山止止庵的開工典禮。《武夷重建止止庵記》曰:“瓊王官白玉蟾自廣閩出,而至武夷,適有披楱誅茆之意,蓋亦契卷詹美中之臆素。從而搜止止庵之地。辟幾百年不踐之苔,劃三五裏延蔓之草,於是得其地焉。歲在嘉定丙子之王春。”(54)又據武榮桂隱諸葛琰言,“海瓊先生人耶仙耶,世不得而知之也。丙子歲余于華陽道院有一笑之適,已而追從乎墨池筆塚間,凡三數月,莫能窺其際。今先生少憩無諸日,偕鶴林、紫元二真士,發揮玄關,朝夕問答,集以寄予,誦之終日,真奇書也。……近有攜夢蟾圖一卷惠予……淳熙間周益翁嘗刻以遺臨江簡壽玉,石湖居士賦詩以紀靈,餘得此圖,始悟先生玉蟾之號似非偶然者。先生靈蹤異跡在在聲間,其于佛老秘典及人間所未見之書,靡不該貫,非自真人菩薩地位中來。”(55)於此可見早在孝宗淳熙年間,已有周益翁刻“夢蟾圖”傳世,這亦是白玉蟾當生於紹興甲寅的一條傍證。同年七月二十四日,白玉蟾作《謝仙師寄書詞》曰:“玉蟾素志未回,初誠宿恪自嗟,蒲柳之質,幾近桑榆之年,老頰猶紅,如有神仙之分,嫩須再黑,始歸道德之源。”“玉蟾三代感師恩,千年待真馭,說刀圭於癸酉(1213年)秋月之夕,盡坎離於乙亥(1215年)春雨之天,終身懷大寶於杳冥,永劫守玄珠于清靜。”(56)嘉定十年(1217年),傳丹道雷法予留元長。留元長自記曰:“是年春遭遇真師海瓊君姓白,諱玉蟾,或雲海南人,疑其家於襄沔也。時又蓬發赤足,以入廛市。時又青巾野服,以游宮觀。浮湛俗間,人莫識也。自雲二十有一矣。三教之書,靡所不究。每與客語,覺其典故,若泉湧然,若當世飽學者未能也。真草篆隸,心匠妙明,琴棋書畫,間或玩世,所與交者,盡時髦世彥,雖敬慕之者,不可得親。隨身無片紙,落筆滿四方,踏遍江湖,名滿天下,其從之如毛也。時人多見囊中曾不蓄銖銅粒黍以自備,或醉甚輒呼雷,或睡熟能飛章,或喜或怒,或笑或哭,狀如不慧,或亦出言與休咎合觀,其濟世利人之念汲汲也。徹夜燒燭以坐,鎮日拍攔以歌,晨亦不沐,晝亦不炊,經年置水火於無用,稱其耳聵目眵,或對客以牙宣為辭,未審厥旨也,無酒亦醉,睡醒亦昏,諸方士夫刊其文碑,其言多矣。今多嗔少歡,與世甚相違,故慕之而針芥歟荷,相授以九鼎金鉛砂汞之書,太乙刀圭火符金液之訣,紫霄嘯命風霆之文。”(57)同年九月,白玉蟾離開武夷去泉山,他致書彭耜曰:“玉蟾九月十四日自螺江沂潮而南,以十八日次泉山,不勝役役,幸形神少寧。又起三山故舊之思,尚須少盤桓,卻作漳濱客也。”(58)嘉定十一年(1218年),白玉蟾在廬山太平興國宮,為弟子陳守默、陳如約、陳致和、張知常、詹繼瑞講道,並傳以丹經。弟子們以“所得吾師《金丹捷經》一篇、《鉤鎖連環徑》一卷及《廬山快活歌》一章,刊行於世,總而名之《傳道集》。”(59)並應邀為太平興國宮作記,內曰:“歲在嘉定戊寅清明,福州靈霍童 景洞天羽人白玉蟾,袂香趨敬九天禦史台下。”(60)其後移足南昌西山,為道士羅適庵作《玉隆萬壽宮會堂記》。(61)時逢朝廷遣使進香,力邀白玉蟾主醮。彭耜《海瓊玉蟾先生事實》曰:“適降禦香,建醮于玉隆宮,先生避之。使者督宮門力挽先生回,為國升座,觀者如堵。又邀先生詣九宮山瑞慶宮主國醮,神龍見於天,具奏以聞,有旨召見,先生遁而去。”(62)是年三月十五日,白玉蟾游寓江州太平興國宮,作書彭耜,告之近況:“鄙人今春水陸二千餘裏,尋隱廬山,幸而四大輕爽,凡事亦隨順,但花晨月夕,杯酒爐香,頗為我南中諸友感懷也,而于老友又甚酸心,焉物外人,或凡或聖,不以榮辱為心,毀謄為念,惟木精石怪知其為如何人也。《大道歌》、仙系圖,必刊板流廣矣,喜甚喜甚,老友更加鞭為禱。茲不多及,珍重珍重。瓊山老人白某謹書。”(63)同時飛書致留元長、周希清等,叮囑眾弟子八月相會于武夷。留元長曰:“吾師海瓊君飛錫于康、廬之間,嘉定戊寅春有書,相期於武夷。”64)此外,白玉蟾還至玉隆、武城。他說:“嘉定戊寅,瓊山白玉蟾攜劍過玉隆,訪富川,經武城,雙鳧淩煙,一龍批月,憩武城之西,望大江之東,撫劍而長呼,顧天而長嘯,環武城皆山也。”並著有《玉隆宮會仙閣記》,謂自己“道八桂,航三湘,浮沔江,曆廬阜”,而至此“天下第一真仙之居。”(65)至中秋之夕,白玉蟾與眾弟子相聚于武夷,並秘授彭耜、留元長以法統衣缽。他說。“向者天真遣狼牙猛吏雷部判官辛漢臣,授之先師陳翠虛,翠虛以授於我,今以付子,子宜秘之。”(66)同年十月,又率眾弟子上《傳度謝恩表文》,乞請神霄玉清真王,傳度授以雷部神職:“高上神霄玉清府雷霆令統五雷將兵提領雷霆都司鬼神公事臣玉蟾言,以今十五日,伏為上清太華丹景吏神霄玉府西台令行仙都風雷判官臣彭耜,上清大洞玄都三景法師太乙雷霆典者九靈飛步仙官簽書諸司法院鬼神公事臣留元長”,其下尚有驅邪院判官林伯廉,神霄玉府右侍經潘常吉,周希清,五雷使院事胡士簡,雷霆都司事羅致大,驅邪院右判官陳守默,黃錄院事莊致柔等,皆奏准玉格,皈依神霄門下,“賴上真開懺謝之門,使至蠢有披陳之路。既與原已往之咎,複為弭未萌之災。更味皈依,實負陶鑄。夙緣契道,遇神霄五雷之書。凡質希仙,受太上九靈之旨。故得掌心握印,筆下飛符,役使風霆,區別人鬼,濟生度死,輔正除邪。豈墮身於塵坌之間,敢飛步於魁罡之上。古來傳授,今故奉行,內煉刀圭,外儲功行,體天行化,佐國救民。恭惟高上神霄玉清真長王生大帝陛下,道大難名,德博而溥,群生父母,王界月師,端九旒于萬氣之先,禦八極於太空之表,慈悲濟世,方便度人。臣剡牘東台,側員西府,講分符破券之典,效插血飲丹之儀,誓領將吏,以立殊勳,全賴符圖而闡大教,淵衷俯鑒,真蔭替孚,願清海嶽之埃,而鎖妖魔之洞,庶辟虛無之閫,再揚正一之風。”(67)這是一份極其重要的檔,它表明白玉蟾率眾弟子皆正式皈依神霄門下,並一改金丹派南宗偏重自修性命的偏頗,在完善自我的基礎上,體天行化,濟世度人。嘉定十二年(1219年)正月五日,白玉蟾派楊伯子遞書函彭耜,告知天庭已正式予餘神職,並囑其刊雷經傳世。他說:“今正旦於是申奏諸天祭饗諸神,已於當時忝受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門下糾錄典者,簽押雷霆都司鬼神公事,仍受上清驅役鬼神寶印印文納上,至可收宜治靖也。今老者過自康、廬,若無所見聞,且莫發書,恐有浮沉,秋末冬初斷可再會。《雷霆玉經》想已刊了,可施十本,以傳江西之士。”(68)之後,白玉蟾離開武夷,又開始了長途的雲遊。他說:“己卯之春三月,適閩溪山已夏,草木猶春,瓊山白玉蟾游於鼓山之下,飲於蟄仙之庵。前眺後嘯,左瞻右盼,崇岡複岫,豐泉茂樹,諸友皆賢哲,不減蘭亭之集也。(69)隨後“到江州,行興國軍,如岳陽,回豫章,過撫州,謁華蓋山,下臨江軍,取道饒信而制東。以八月一日詣行在,複遊紹興,過慶元府,再歸臨安。十月十二日偶閑行,忽與肖潛庵遇,乃知了庵己化,如庵己歸祥山,紫壺在蟄仙無恙。甯國屢相昭,更不往見。史揆任樞,各有夤緣,可以謁之。此興甚懶,亦各休休。每日惟以大飲酣歌餞時光而已,他無所求,亦無所思,惟是吾鶴林,此吾愛子,遠在二千里處。”“今所行之法尚更靈。在偶醉了,失身墮西湖水中,法印烏有矣,亦可發一大笑。欲往天臺,臨行呼潛庵授之,以此南望。”(70)此白玉蟾致彭耜書,作於十月二十日,大致可以瞭解這一年白氏的行蹤。嘉定十三年(1220年)夏七月,白玉蟾赴 閣皂山,應崇真宮沖妙大師朱季湘所求,作《閣皂山崇真宮昊天殿記》。(71)嘉定十四年(1221年)四月十四日,白玉蟾赴姑蘇參加純陽會,升座演講呂祖生平事蹟,以教諭道眾信徒。他說:“皇宋嘉定十四年,秀   紀月清和天,湖山已還武林債,風月複結姑蘇緣,姑蘇其月十有四,四眾共結純陽會。純陽真人此日生,漂灘舊有仙遊記。我聞唐代呂純陽,師是鐘離字雲房。親傳金液還丹訣,得道之時游荊襄。世人還識純陽否,鶴頸龜腮身弊垢……要須會得純陽心,始堪學得純陽道。”(72)並作《純陽會》長詩以詠其志。(73)嘉定十五年(1222年)上元,白玉蟾應彭耜致書所請,自浙江而抵福州,為眾弟子設壇演道。他說:“今日適上元,亟命建靖治,立玉堂,置玉匱司,仍置黃錄所,自辰及申,文書成,告盟天地,植巨幡於門。命虛夷趙汝澮為高功,紫樞林時中為都講,紫光林伯謙為監齋,芝房吳景安為侍經,玉靈鄧道寧為侍香,玉華陳彌隆為侍燈,紫壺謝顯道為直壇,紫瓊趙收夫為看班,予(彭耜)攝行上清黃錄使為總監。其以正月晦日補職,二月一日行事,四日成醮乃謝恩,五日祭雷,凡齋醮事用古式九朝科飲如常儀。”(74)其後,一一為眾弟子解難答疑,開示玄機。同年四年,白玉蟾到臨安,“伏闕言天下事”,結果“沮不得達,因醉執逮京兆尹,一宿乃釋。”(75)時有臣僚奏他以左道惑眾,被逐出京師。《全閩詩話》引彭耜《白玉蟾傳》亦雲:壬午孟夏,“伏闕言天下事,阻不得達。”(76)十月至臨江軍之江月亭,飲酣袖出一詩,與諸從遊。“未及展玩,已躍身江流中,諸從游疾呼援   ,先生出水面搖手止之,皆謂已水解矣。是月又見於融州老君洞。由是度桂嶺,返三山,複歸於羅浮。”紹定己醜(1229年)冬,或傳先生解化于盱江。“先生嘗有詩雲:待我年當三十六,青雲白鶴是歸期。以歲計之,似若相符,逾年人皆見於隴、蜀,又未嘗死,竟莫知所終。考耜為玉蟾弟子,所紀當實,蟾生紹興甲寅,至紹定己醜,計九十六歲。雲三十六歲者,除去一甲子也。”(77)通過對白玉蟾生平事蹟的基本梳理,可以看出他的確超常不凡。正是由於他畢生不懈的努力,使得南宗及神霄派均光大於世。對金丹派南宗一派而言,白玉蟾是將南宗丹法及法派宏揚於世的關鍵人物。誠如其後學王慶升所說:“七返九還,金液煉形者是也。一時媾精,一日結胎,十月脫胎,三年無陰,是謂純陽之仙。六年絕粒,鼻無喘息,名曰至真,白玉其骨,黃金其筋,履蹈虛空,洞貫金石,此修仙之極致也。自老子,黃帝而下,凡飛騰變化之儔,皆修此耳。故老子作《道德經》,以詔後世;黃帝著《陰符經》,以彰厥旨;真人魏伯陽因之,作《周易參同契》,以極其底蘊。正陽鐘離權因之,作《玄房三十九章》,以祛似是之惑;純陽呂岩緣之,作《沁園春》、《霜天曉角》及《窯頭脫空》等歌,以廣其意;華陽施肩吾修之,作《會真記》,以誘進學之事,雖皆發明道要,顯示機緘,然而火候法度,溫養指歸,並不曾說破。天臺怡真先生謫自紫陽真人,宿德不渝,感西華夫人發樞紐,而授之以口訣,道成授杏林石泰以《悟真篇》。杏林道成,授紫賢薛道光以《還元篇》。紫賢道成,授泥丸真人以《複命篇》。泥丸道成,授紫清真人白玉蟾以《翠虛篇》。厥後之聞道者,紫清之徒也。(78)就神霄一派來說,白玉蟾是將雷法理論化、流派教團化的重要宗師。他文才贍富,著述甚多,除詩文集《上清集》、《武夷集》、《玉隆集》等及其徒眾編的《靜余玄間》、《白真人文集》、《海瓊白真人語錄》、《海瓊傳道集》、《金華沖碧丹經秘旨》外,還有許多雷法符錄方面的著述。最為重要者有《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玉樞寶經集注》、《玄珠歌注》、《道法九要》、《坐煉工夫》等,以及所傳《先天雷晶隱書》、《高上景霄三五混合都天大雷琅書》、《洞玄玉樞雷霆大法》、《神霄十字天經》,均為神霄派的重要文獻。因此,在不少的雷法中,均將白玉蟾列為傳法祖師,這是神霄派對他所作貢獻的肯定。總結以上所述,白玉蟾須應時代的潮流與社會的需要,大力宣導不同教派、不同思想的對話與交流,促進了道教的內丹、外丹、符咒、雷法乃至與儒學、理學、佛學、禪法、密法、瑜伽等的相互交流,從而在更加廣泛的思想文化基礎上,構建了自己的理論體系。他編撰了大量的著作,內容非常豐富,涉及到道教的哲學、思想、文化、文學、歷史、道法、科儀等各個領域。僅就對神霄派的貢獻而言,他不僅在組織上完善了神霄派的傳承體系,更為重要的他將內丹學與雷法有機的結合,並廣泛系統詳實的論述了道教雷法的淵源、歷史、理論、方法及其社會功用,從而極大地完善和豐富了道教的這門絕學。同時,也改變了南宗傳統上的只重個人修為的小乘偏見,力主走向社會,運用雷法、丹道的鹹力,濟民救世。這樣的結果一是使道教一貫秘傳的丹法得以在更加廣闊的領域內傳播,一是使雷法符咒之術得以合理化系統化,內丹與雷法相互靠近,互相融合,這是道教文化中的一個重要變革,是白玉蟾對道教發展作出的一大貢獻。四  奉行神霄道法的眾多高真南宋之際,神霄道法的傳播主要分為薩守堅、白玉蟾兩系,除此以外,尚有一些支派與高道亦為宏揚神霄大法而努力,這裏介紹一些基本情況。一、以李清叔為祖師的支派。該派主傳《正一忠孝家書白捉五雷大法》,可稱為神霄派忠孝門。據該派弟子修真子高倉所言,此忠孝大法昔老君授祖天師于四川鶴鳴山,其後子孫皆異人親授,自非後世專門各派所言。南宗時又由李清叔傳授趙履,趙履傳高倉,該法始又重顯於世。李清叔名漸,字清叔。生平籍貫無考。自稱“玉帝御前伏魔上 相李真君”,亦即張宇初所列舉的神霄派宗師中的“伏魔李君”。李真君巡遊天下,至湘鄉州中,忽遇趙貫夫,“因緣際合,乃召苟、畢二帥出現於前,遂以衫袖寫咒四句,並缺角印文,授與松隱趙先生,臨行付囑曰:以忠孝為念。而又賜學真童子。後松隱授與空山高先生,空山授南澗岳先生,南澗授與廬山清虛成先生,成先生授與馮先生,馮先生授與周先生,周先生授與張洞淵先生,洞淵授與某人,俱亦親傳。”(79)據此,該派的傳承如下:李清叔——趙貫夫、學真童子——高倉——岳先生——成先生——馮先生——周先生——張先生,先後達七代之多。這些人的生平現均無考,唯趙貫夫有傳。趙氏弟子高倉《傳派實由實錄》詳細記載其師得道于李清叔的經過:趙履,字貫夫,自號松隱。溫州平陽人。生於丙寅二月初三。“父名玨,迪功朗湖南潭州,知甘泉酒官。公侍采宦遊,歲在庚辰,其父客喪于任。公為人賦性剛直,姿稟不凡,肅敬有落魄不羈,名韁利鎖不屑就,乃脫然棄俗,游於湘鄉縣郭之南,寓上真道院修真焉。一日忽有羽衣至,龍眉皓首,不知其幾歲,亦不知其何人也。”相處甚洽,欲授其秘法,“告之曰:吾非凡人,乃玉帝御前伏魔上相李真君者,即我也,職在雷部掌籍。於是袖中出筆硯各一,四顧荒野,無楮可書,遂雲:肯出爾袖,記我所傳否?公欣然,敢不唯命是聽,遂拆白絹衣袖與之。寫訖,口傳之秘,一一指示,公跪受禮謝而別,將行一裏,高呼於山之麓,且令公還,吾有一印藏之青城山丈人觀石匣中,適令雷將取到付汝,此法名忠孝白捉五雷大法。本朝惟徽廟佩受。禁藏之秘,非下世所可傳也。今氣運當出,以汝鳳有仙骨,故親授之。切宜虔恪自重珍惜。如薄德殄行,不忠不孝之徒,慎勿輕泄。凡祈禱追攝,除邪馘妖,但以篆書祖印合同,符命到來,即與施行。”趙貫夫得法甚驗,法印一下,二帥立見。乃挑抱雲遊,“開化趙、繆、周、高四人。公十月羽化于門人周監簿宅。”高倉亦為弟子之一,“每曆州郡,必揚先師所傳開化,萬一緣分契合,其噓四之妙,如響斯答。”(80)二、以鄒鐵壁為祖師的支派。該派主傳《先天雷晶隱書》。鄒鐵壁為南豐人,與王文卿同鄉。先師事王文卿甥上官真人,得授《先天雷晶隱書》。據虞集《靈惠沖虛通妙真君王侍宸記》言,上官真人得王文卿真傳,名著當時,“際遇甯宗朝,法亦大顯,賜號妙濟先生。”《先天雷晶隱書·道妙》亦曰:“此法侍宸所秘本,古玉樞三帥,至宣和時內藏所禁,不許妄傳,獨上官祖師家傳得此,以付之先師鐵壁鄒公、玉蟾白公。”(81)此外,鄒鐵壁又傳《先天一氣火雷張使者祈褥大法》於世。其們人追述說:本派主法宗師有“祖師火師汪真君,靈惠沖虛通妙侍宸王真君,上官二三真官,鐵壁鄒真官,月鼎莫真人,宗師無為陳真人,存心李先生,秀峰鄧先生,太和黃先生,前傳後度諸大師真人。”(82)則其道脈已延續至元代。三、以張元真為宗師的一系,主傳《混元一氣八卦洞神天醫五雷大法》。該系奉三十代天師張繼先為祖師,宗師為青城山紫虛妙道真君張元真、金闕左輔真君劉致清。張繼先《洞神後序》曰:八卦自然之法,包含萬象,運使八卦大神,通幽玄之理,達造化之機,探鬼神不測之妙,幽微顯奧,有脫死超生之要道,祛邪守正,自然變化之妙門,運動自然,故有目前報應。“歷代神仙修煉金丹,祛遣內外之魔障,至於脫質升仙,攝邪皈正,禹步超神,安危定亂,亦無出於斯文也。吾家大法,上可以動天地,下可以撼山河,明可以伏龍虎,晦可以伏鬼神,大可以助國家,小可以驅災患,此靈驗難量,亙古亙今”。(83)《八卦洞神玄妙序》指出:“此八卦內景之法,古今所未易聞也。有西蜀張公真人授受之,故其證驗之效,只在片餉,續其法派,劉君致清所行者,加進修持,則應驗無虛妄矣。”(84)此派以後的傳承無考,似當融入其他道派之中。四、以陳道一為代表的一系,此派主傳《神霄金火天丁大法》。陳道一生平不詳,自稱“上清大洞法師神霄上相保真濟物瓊瑤金闕真人”。他說:金火天丁者,總萬法歸一身,運一心應萬法,為一符一印,至為要道。“其神可以修身,可以煉魂,可以自附,可以勘精,可以瓶捉,可以衛生,可以斷怪,可以除瘟,可以致雨,可以祈晴,可以斷泉脈,可以破廟庭,神鏡有照惡之妙,寶印能度形飛升,保胎安孕,解結催生。先保一身,後安家宅,然後治鬼神,逐邪怪,莫非煉心而運化也。”(85)該派承襲林靈素所傳道法,以林靈素所著《金火天丁神霄三氣火鈴歌》為經典,其傳承如下:林靈素——張如晦——陳道一——薛洞真、盧養浩——徐必大——劉玉——黃公瑾,已至南宋末期。因其教內中人皆稱“玉真弟子”,故可稱此派為神霄派玉真門。五、以盧養浩為代表的一系,此系主傳《太一火犀雷府朱將軍考附大法》、《北陰豐都太玄制魔黑律收攝邪巫法》。盧   字伯善,號養浩。好道求真,先後師事陳道一、張繼先、鄭知徽等高真,盡得神霄道法、北帝道法秘旨。《雷奧序》謂其得《朱將軍考附大法》于張繼先,時遊青城山,“遇虛靖天師傳諸階之法。自婺州來至洪州,寓於豐城清都白鶴觀,往來居止。”“行六陰洞微諸階之法,無不靈驗。凡符法一至,立時而愈,蓋虛靖天師一流人耳。葛巾布服,不愛裝束,惟好清靜。”(86)劉玉謂陳道一傳《神霄金火天丁大法》予盧養浩,盧臨終之際又傳法于劉玉。盧自述其得北帝派法于沖妙真人鄭知徽、執法朱真君,他說:“切聞戰邪治瘟,全在斷後,神功妙用,無出斯文,諸行法之士,未得妙處,終不能絕妖邪之路。林土廣參玄徽,蒙沖妙真人曰:斷後之法,無如北陰豐都連天鐵障之妙。上古聖人所受黑律,必全是文於其中。自後執法朱真君,知其妙用而秘之。林土勒苦參學,以全其文。後學之士,宜精寶焉。”(87)可見,盧養浩是集多家大法于一身的高道。其弟子徐必大、劉玉繼其道脈。六、以劉玉為代表的一系,該系主傳《神霄金火天丁大法》、《地祗法》。據黃公瑾《劉清卿事實》所言,劉玉名世仍,字清卿,法諱玉,世代河朔人。為南宋勳臣劉之孫,因敕葬臨川,其父贅于豐城,因遷家居豐。“受祖蔭承信郎,幼慕清虛,年未弱冠,棄官從事道法,遍曆江湖,捐貲無所靳,參禮名師。初行小四直符水,繼行靈官豐都地祗考附,悉有靈著。後因養浩盧君伯善來江西,以諸法付度于徐洪季,洪季以所得授清卿。清卿得法,方從盧遊。”可見劉玉廣求道法,先師徐必大,再師盧養浩。待盧養浩臨終之際,“清卿以神霄中獨體金火天丁一階為請。盧悉以心章隱諱、內煉秘訣。傾付之。筆錄才竟,諸弟子輻輳,則盧複瞑目化去。清卿自後朝斯夕斯,念茲在茲,不過此耳。單符只將,千變萬化,所向無前。凡禱祈馘伐,刻日動雷,皆出於十手目之所指。視其救危難,則多用玉天心章、七十二塚論章,三十六塚論章,萬法不救告急皂章。其保生治病驅邪,則多用神霄告鬥傳忱表,只一天丁。”(88)這是劉玉得承神霄天丁大法的緣由。劉玉尚別有師授,其《地祗法》則得自多位高道。他自述曰:“地祗一法,凡數十階,溫將軍專司,亦十餘本,使學者莫之適。余初得之盛仙官椿,繼得之李真君守道,再得之于元陰洞微盧仙卿林土,所授之本已大不同。繼而遇時真官,則符篆愈異。晚參之聞判官天佑,及傳之呂真官希真,玄奧始全備矣。呂以道法自青城而來江淅,名動一時,凡祈晴禱雨、伐廟馘邪,莫非用此呂之書,悉要而簡。”(89)由此可見,其《地祗法》得之不易,先後參拜了盛椿、李守道、盧養浩,時真官、聞天佑、呂希真,才得以瞭解全部玄奧。劉玉為求得真傳,先後修煉了十四年。他說:“憤悱一念,研覃七年,方受雷霆符水。又七年,諳練頗熟,蹊隧稍通,內外之神氣出入慣,鬼神之變化情態識,行持之要妙,十得其一二。”針對當時道法雜亂、真偽並行的混亂狀況,劉玉力主正統大道,堅持修真十戒,明辨法派,他考其源流,示其傳承,說:“地祗一司之法,實起教于虛靖天師,次顯化于天寶洞主王宗敬真官、青城吳道顯真官、青州柳伯奇仙官、果州威惠鐘明真人,相繼而為宗師。其後如江淅閩湖廣嗣法者,何限姓名昭揭寧幾人。其書始則有石碑本,繼則有鐵林府地祗、原公夫人廟地祗、五雷地祗、五虎地祗、索子地祗、十字地祗、四凶地祗、聖府地祗。後則有蘇道濟派、溫州正派、李蓬頭派、過曜卿派、玄靈續派。如此等類,數之不盡,千蹊萬徑,源析支分。”(90)可見地祗法流傳之廣,支派之多。劉玉自謂得張繼先真傳,“專守呂之言,罔敢或失。乃和萬法易動,莫如地祗,地祗勇猛,無越溫將。”(91)後劉玉以法授其弟子黃公瑾。七、以劉浩然、許志高等為宗師的一系,該系主傳《太乙火府五雷大法)。據宋咸淳辛未(1271年)中和節黃一炫《法源事蹟》曰:“太局火府雷者,乃玉清內院之秘法,北斗真氣之化身,太乙月孛之主法也。祈禱驅邪,斬妖伏精,極有靈驗。”自唐天寶元年(742年)七月水旱蟲蝗,毒氣流行,妖邪變現,是時綿州太守馮佑持誠啟奏,夜夢北陰聖母降言,“次日於香案上得秘文一軸,視之乃太乙雷也。馮佑得之,乃依法立壇,呼召雷聲大震,是時太乙元君現形于壇中應感。太守辭祿棄家,行符咒水有功,蒙上帝賜為紫府真人。後隱青城山丈人觀。有道士江元亨以師事之,三年遂授玄文,厥後呂政卿、李巨川、張伸之等師資授受,區分人鬼,協贊乾坤,不可具紀。五季之亂,至人多隱,遂無聞焉。此皆本經所載。聖宋隆興,自延恩殿九真降禦,道法尊而正教行。希夷陳摶先生居於華山,得其法於石室中。”其後,此書傳於西蜀,有成都府青城大面山丈人觀主劉浩然,字仲方,諱晉。得其法而“收九天魔女,鎖之于八角井,由是大教愈彰。得其雷祖宗派者,孫太初、趙師古、杜昌宗、呂真人。近有劉虛正、王法進、監軍趙必渥,其徒甚眾,獨許志高真人得法大顯。”時當南宋高宗之際,“詔治大內妖怪,闡教於青城,賜號通玄。後一百五十歲,天書詔侍太清,飛升而去。”許志高為四川閬州人,諱翊。自幼愛清淨,入青城山出家,拜劉浩然為師,先後隨伴十四年。劉浩然將羽化之前,曰:“汝急來,吾以法授汝,汝道南行,流傳六百弟子。”許志高自得法之後,出蜀南遊江南,至京師內院,“有妖作孽,諸法師不能治之,真人以一符馘妖精長丈余。蒙上帝賜號伏魔,以此號為伏魔許真人。”其後雲遊至福建延平,收楊耕雲為弟子,盡傳道妙。迨至理宗寶慶元年(1225年)六月六日,“火化”于茅山玉宸觀。“真人未升仙時,分付將道法及雷篆家書秘印、雷霆都司印、都天大雷火印、統天印、天寶家書印,盡數傳與披雲楊真人。”披雲楊真人字耕常,諱燮。福建延平人。“其父任教授于蜀江口,見許伏魔。在後回家作純陽會,許伏魔見其衰老,與楊教授丹藥服,於妾處生一男子。在後許伏魔再到延平,帶披雲至西蜀、建康、茅山等處,後傳與披雲。”待許志高逝世後,楊披雲以其母尚健在,複回故鄉延平。“有建寧府浦城縣黃止堂,出守延平,貳車見披雲真人驅役雷電,開現星斗,祈禱雨陽,倦舒雲霓,皆在指呼。有黎君亦川人,而力薦之。以此先君止堂,令雲莊拜披雲為師。”楊披雲遂收黃雲莊為徒,傳以雷法秘印。至淳佑年間,曾于西湖蘇堤禱雨有驗,朝廷錫以“清隱”,卻而不受。其弟子尚有三茅山玉晨觀薛管轄、西羅宣哥真人。“雲莊奉法去三十餘年,江湖之士慕名求者,亦然以伏魔家書付之崇奉,苟能勤恪虔懇,一達家書,亦可治病驅邪,祈晴禱雨,無不應者,而太乙火府之文,例不敢泄,非惟此法不可得遇,而江南之人聞之者亦罕矣。嘗受師言,向遇西人則可授之。昨授成都碧源李拱祥,得之西矣。念雲莊榆景向暮,志樂林泉,懶於出山,深虞此文湮沒,他時後學無傳,遂傳之邑人祖審齋逢吉、黃澄心、詹山立、陳清溪等,代餘之闡教也。庸考傳記之載,並摭師訓之音,著之篇首。蓋西來之法,皆簡而要,符無散形,咒無韻麗,與江南之法不同,見者其無忽焉。”(92)此外,楊披雲還傳《飆火律令鄧天君大法》於世。(93)從唐代馮佑肇始太乙雷法,始終以四川青城山為祖庭,先後遞傳于江元亨、呂政卿、李巨川、張仲之等,再經北宋高道陳摶、西蜀劉浩然、閬州許志高,延平楊耕常、浦城黃雲莊、成都李拱祥等,此宗已傳至南宋未年,且門徒頗多,遍佈西蜀、江南、福建地區。考其道法內容,亦以神霄雷法為本,故當為神霄別派。其宗師之一閬州許志高,教內尊稱他為“祖師中天樞相伏魔許真人”,亦即張宇初所列神霄宗師“樞相許君”。八、以彭耜為宗師的南宗一系,他們兼傳神霄雷法。彭耜為福建長樂人,字季益。家世顯宦,少有文聲,然恬淡不問仕事。後師事白玉蟾,“得太一刀圭火符之傳,九鼎金鉛砂汞之書,紫霄嘯命風霆之文,”盡通內外丹道、符咒雷法。遂于故里所居之地,設立講道傳法的“鶴林靖,日以孔老娛其心,以符治疾,多所全濟,鄉邦得之。一時寓貴多勉其仕,牢不可破,然而學問博洽,趣尚清遠,須古之孝廉不是過也。當路欲以隱逸薦之於朝,君聞而遜謝之。終日杜門,與世絕交遊。”“得興則賦詩。或亦飲酒,飲必大醉冥然後止。遇有鬼神加害者,則以丹符療之遂愈。其沈酣道法,呼嘯風雷,人所敬慕。後屍解于福州。”(94)著有《道德真經集注》十八卷、《鶴林賦》傳世,啟南宗細林正宗一脈。朱桔,號翠陽。世居淮西安慶望江(今屬安徽)。自幼聰慧,有志儒業,尤精易數,及長,未遂科舉之志。乃厭薄名利,欽慕修煉,雲遊名山勝地,意在得師,以證入道。孝宗幹道戊子(1168年)至惠州博羅,遇陳楠弟子鞠九思點化,盟天誓地,鞠九思“即以九鼎刀主火符之訣,五雷金書五篆之文,九八飛神陽道之法,心傳口訣,悉以付之。且誡令往皖公山築室,依法修煉。”朱桔遵以師命,入皖公山築室修煉。後因為寇所撓,入閩至惠州博羅,和光同塵,留惠三載,至理宗淳佑二年(1242年)十一月十三日逝世。有弟子鄭孺子,承其道法。(95)九、以萬鼎新為祖師的一系,此系主傳《九州社會蠻雷大法》、《九州社令陽雷大法》。此派第一祖師為許遜,第二祖師為“無上陽光玄虛妙道至感真君萬鼎新”,即張宇初所列舉的神霄派宗師中的“萬五雷”。其後依次遞傳:萬鼎新——上清三洞法師雷霆大使王宗白——上清三洞經錄西台雷雨令青陽鼎——金闕侍宸玉樞使相梁天津——神霄執法仙君月鼎蕭道淳——神霄玉府上卿月田劉德清——高上神霄寶錄王一玄——上清大洞經錄鐵堅雷師王明渭,一共八代。(96)他們的生平事蹟雖不可考,但所述道法純屬神霄一派,當為神霄中人。除以上所述九大支派之外,尚有一些傳授不明,名聲卻著的神霄派道士。下面介紹幾位代表人物。青華洞玄子陳相真,生平事蹟不詳。撰有《雷霆綱目說》,認為雷霆實大道之功用,造化之樞機,“帥有二百六部九萬餘屯,上佐幹綱,下臨坤壘,威行六合,聲震萬天,長養生靈,剪除兇惡,護持國土,號令人天,風霆流形,雷雨磅礴,昭昭其有,冥冥其無,集之成一氣,散之為五雷。卷之而寂爾無形,舒之而忽兮有象,道行法界,妙在靈台。”(97)雷水子黃應炎,自稚至長,慕道求真精勤無怠,廣陳詞信,疊拜師尊,“獲遇眉山至人,於是叩頭懇請,乃沐師庥,立誓設壇,呼雷召將,斯須感動,報應不殊,付以雷書數品,上自三皇,下根千古,符文簡策,寶笈琅書,字字金科,章章玉篆。上品雷書,大小劫經,尚存大有,非至人得此,何能探討。中品雷書,皆皇人按筆。下品雷書,即應世宗師采擇仙經,集為契信。上可以祈天福國,下可以贊法濟人。”(98)張   愚,生平事蹟無考。撰《天罡說》,認為天罡為天之柄星,主雷霆之根宗,故詳論天罡之內秘及功用。其中指出:“耳眼口鼻舌,精神魂魄意,攢簇向中宮,化作先天氣,即中黃氣也,吾身中之天罡氣也。行持之士,內視五蘊者,固氣練神,聚其屍魂,內想不出,外想不入,神氣不散,混合百神也。外察萬神者,以我平昔修煉工夫,寓之于書符念咒,掐訣步罡,役使萬靈,則萬神聽命,罔敢弗恭,報應如穀答響,出乎自然,惟在潔己齋心至誠,可以動天地,感鬼神也。”(99)元虛真人萬宗師,生平不詳。著有《雷法議玄篇》。自稱為王文卿弟子,“得聞混元太一之道,五雷禦邪之文,總局二十四部,分上中下三卷,其間符圖印訣、密咒符式,約二百餘篇,飛罡躡鬥,結印掐文,奚可具其品目,”故懇請王文卿告以捷妙之法。師徒割肉剪發、盟天立誓,王文卿於是授以秘冊,其間符印咒訣不出三十余章,法式罡訣皆可心記。師曰:“至玄至簡,妙在斯文。”萬宗師得其至訣,密識星機,屢取靈效,運風雷於掌中。他讚譽此法曰:“故我師王君太素,得真王便宜行事之要,非其靈骨之人豈能遇也,又非猛烈忠孝之者孰能持也。且持法之一端,實修真之快捷方式,非神全者豈能驅策鬼神,以救沉屙。是故祖師以元一之真氣,化無量大將軍,滅六天魔王,積功累行,上朝金闕。”(100)太無先生汪集靈,傳《雷霆六乙天喜使者祈禱大法》、《先天六一天喜使者大法》,師派直承火師汪真人、侍宸王真人,當為王文卿直系傳人。(101)括蒼鶴溪處默處士、洞微子潘松年,師承無考,傳《負風猛吏辛天君大法》(102)《太乙捷疾使者大法》,(103)亦為神霄派重要人物。以上所述,可見神霄派在南宋傳播的基本情況。南宋時期神霄派之所以仍然興盛,並分衍出眾多支派,除了與神霄派的大師們竭力宏道之外,更是基於這一歷史時期的社會土壤。宋遼金元交相陵替,漢族政權贏弱不振,空前尖銳的民族矛盾,縱貫這一時代。戰亂、天災、饑荒、瘟疫及橫徵暴斂、貪官污吏、民族仇隙等,沉重地壓在人們頭上。在苦難中輾轉呻呤的民眾,不得不寄希望於冥冥中的神靈,以符篆雷法、度亡濟世為職事的符錄道教,於是盛行民間,活躍於朝野。作為融符咒雷法與內丹之道為一體的神霄派,以其精微獨特的雷法稱著於世,故深受民眾的歡迎。各種各樣的雷法應運而生,道派林立,呈現出前所未有的熱鬧景象。第四章  神霄派由顯而微之期——元明清一  元代的神霄派——以莫月鼎為代表神霄派在元代的主要傳人是莫月鼎。關於他的名字,籍貫及生率年,諸書記載不一。《曆世真仙體道通鑒續編》卷五曰:“月鼎真人姓莫氏,諱洞一,字起炎,浙西   川人”。以延佑庚寅(查延佑無庚寅。庚寅為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卒,卒前書偈曰:“七十四年明月,也曾陰晴圓缺。今日大地光明,三界虛空透徹。書畢,端坐而逝,顏面如丹。”(1)宋濂《元莫月鼎傳碑》謂:諱起炎,入道後,更名沾乙。自號月鼎;湖州月河溪人,於庚寅之次年(1291年)正月逝世,壽六十九。(2)王逢《莫月鼎法師道行錄》稱:諱起炎,字月鼎,吳興人,生於寶慶丙戌(1226年),卒於至元甲午(1294年)。(3)《蘇州府志》則言其為苕溪人,(4)《浙江通志》說為錢塘人,(5)明王圻《續文獻通考》卷二四三則曰為歸安人,陸容《菽園雜記》卷十又稱其為湖州人,歿于蘇州。以上記載紛紜岐異,莫衷一是。概括而言,莫月鼎名起炎,月鼎為其字或號。浙江吳興(今湖州市)人。或謂   川,或曰苕溪,或言歸安,皆在吳興境內。至於生卒年及壽數,已難確定,大約是生於南宋理宗寶慶(1225—1227年)年間,卒于元世祖至元末(1290—1294年)。莫月鼎出身宦族,祖、父在宋時皆為顯官。幼習科舉,三試不利,乃棄家為道士。初入四川青城山丈人觀,從徐無極受五雷法。又聞南豐鄒鐵壁得王文卿斬勘雷書,秘不外傳,乃委身童隸事之,終獲受其《九天雷晶隱書》。於是“召雷雨,破鬼魅,動與六合。雖喜笑怒駡,皆若有神物從之者。”(6)因此名重當時。對此,《仙鑒續編》亦曰:“生而聰慧,英敏過人,酷慕道法神仙家之說,乃與同郡西   沈震雷真人,同師事鐵壁鄒真人,得侍宸 王真君《九天雷晶隱書》,由是名著當時。至若會稽混融韓公,錢塘楊和玉蟾川諸公,望重當代,為道法所宗,皆炷香座下,由是道法愈重。真人落魄無家,隨所寓而止焉,求其道者甚眾。往往遺世絕俗離倫,飲酒輒醉,自樂天真。其接門人多致叱吒,試其誠怠之心而進止之,有不堪者中道而廢。”(7)據宋廉《莫月鼎傳碑》言,宋理宗寶佑戊午(1258年),浙河東大旱,馬廷鸞方守紹興,迎至月鼎,月鼎建壇禱之,雨立至。理宗聞之,賜詩一章,謂其為神仙。《蘇州府志》亦說:“精於持練,動與神合,時憤世嫉邪,托狂於酒,信筆塗墨,出詭秘語,人莫能曉。寶佑秋,越守馬光祖致之禱雨,雨應聲至。理宗賜詩贊。”入元,世祖至元己醜(1289年),遣禦史中丞崔求異人於江南,物色獲之,世祖召見於灤京內殿。問曰:“可聞雷呼?“月鼎對曰:“可。”即取胡桃擲地,雷應聲而發,震撼殿庭,世祖為之改容。複命請雨,雨立致。或謂令祈雪,立驗。世祖大悅,厚賜之,不受。尋有旨俾掌道教事,則以老耄辭。遂給驛南旋。於是踵門求授道者益眾,有疾患求治者,或書符與之,或噓氣授之,“無不立驗”,人常稱之為“莫真官”。世祖至元末逝世于蘇州。所得王文卿秘笈,一如鄒鐵壁,不輕授人。得其傳者,唯王繼華與潘無涯。“繼華授張善淵,善淵授步宗浩,宗浩授周玄真,皆解狎雷致雨雲,而玄真尤號偉特。”(8)《仙鑒續編》亦記載曰:“至元丁亥(1287年)被召赴闕下,符法闡楊,雷雨在指顧之間,一時名動京師,奔走後先者如雲如堵,有不遠千里及門而求道者,有奉束五十緡,師受之,一日袖之而去,遇灑肆陋者乃入,見貧寒者濟之,有老病孤弱者必以物與之,及晡而還,緡皆罄矣。門人中有道材法器者,輒循循以進之。其于雷霆之奧,發揚底蘊,開示來學者多矣。使者一符形,每授門人,各有不同,是乃真人自立法以證派源,考其玄徽,同歸一致。自侍宸王真君演道以來,惟真人與林土沈真人二派,支流衍迤,盛于西江,昌于東吳,扶教澤民,莫有甚焉。”(9)莫月鼎所傳弟子王繼華、潘無涯之事蹟不詳,王繼華的弟子張善淵卻大有名聲。《蘇州府志》曰:“張善淵字深父,號癸複道人。其伯父崇一始為道士,得易真人如剛靈寶飛步法,稱為張雷師。宋尚書包恢薦於朝,命主郡之天慶觀。善淵從之學,輒能捕逐鬼物,呼致雷雨。郡守潛說友舉住建德永隆宮,再住郡之光孝觀。道法藥術,並究其妙。元世祖召入朝,召鶴且有禱,輒應,命為平江道錄。”(10)著《萬法通論》,詳論太易、太初、太始、太素、太極之妙理,直示雷霆玄關之內秘,非常精闢。他說:“陰陽之氣為雷霆,生育萬物也。雷霆者,天地之樞機也。天樞地機,陽雷陰霆,樞陰機陽,雷生霆煞,雷善霆惡。夫謂萬物厥有至符,至符陰玄,乃職生滅。東三南二,北一西四,此大數之祖,而中央五焉,雷霆得天地之中氣,故曰五雷。”又謂玄關一竅,乃千訣萬法之根本,丹道雷法之至妙,修之於內,則聚靈為寶,超凡入聖;施之於外,則調陰燮陽,濟人利物。至於驅役雷電,制伏鬼神,抑其容易之事。故曰:“夫靈寶、神霄、璿璣、清微、洞玄、太極、斬勘諸階雷法,至於諸階考召正法。各有家數,宗派不同,而玄關一竅,先天一氣之妙,左右逢其原,貫通諸法之說,古今之所不易也。”(11)張善淵弟子步宗浩,字進德。早年習儒業,中歲慕道,師張善淵于蘇州玄妙觀。《蘇州府志》曰:“從張雷師於元妙觀,授回風混合大洞真詮、上清靈寶三五飛步之秘,碧潭斬勘之書,祈禱雨陽,呼召鸞鶴,鹹在掌握,驅邪救患,甚多靈跡。延佑間授弘教法師。”(12)後以神霄道法傳周玄真。周玄真學玄初,世居嘉禾(今浙江嘉興),後遷于姑蘇(今蘇州市)。初從嘉禾紫虛觀李拱端(杜道堅弟子)為道士,受劾召鬼神之術,複從曹桂孫受靈寶大法,又從步宗浩受五雷秘文,祈雨治疾,頗有奇驗。享譽於元明之際,明初卒。(13)莫月鼎徒裔中,還有金善信。金善信(1273—1331年)字實之,長州 (今蘇州市)人。家本世儒,成年後好老氏學。初事玄妙觀張善淵,又事莫月鼎傳其秘術。遂構仁壽觀于城東北隅,“日與徒研竅妙旨。其言以為心神至虛,無所汨沒,諸陰銷盡,諸陽自集,蓋有形者陽,陽益勝陰,氣益調精,我得清靜,去道無難矣。”(14)曾受知于天師張與材,起為廣德路道錄,仍提點仁壽觀。張與材又薦於朝,賜號體仁守正弘道法師。又有雷霆散吏王惟一,亦傳莫月鼎之學。《蘇州府志》曰:“王惟一,括蒼(今浙江麗水)人。自號景陽子。父官華亭(今上海松江縣),因家焉。晚年寓樊涇嶽祠。泰定丙寅(1326年)書遺事及偈畢,端坐而逝。”(15)《道藏》中收有王惟一所作《道法心傳》一卷,中曰:自幼酷好道法,不惜勞苦,拜師傳授,不知其幾人。“是以用心三十餘年,觀風雲聚散、氣候之變通,默會其心,喜不自知,宿生多幸,又遇至人,一言之下,即證無疑。”“餘則不然,多下苦志,幸遇真師,傳授雷霆一竅,說破這些道理,使余如醉方醒,前學皆妄。後又得月鼎莫先生使者一法,曆說先天之妙。”“余平生參盡雷法,未有若月鼎莫君先生之說如此之明也。”此外,王惟一又參鄒鐵壁,“奉度師鐵壁先生鄒君傳授口訣,”皆為先聖玄機(16)。又著《明道篇》,闡發神霄雷霆丹道之學。此外,尚有由王文卿真接傳衍於元的一系。據虞集《靈惠沖虛通妙真君王侍宸記》,王文卿傳新城高子羽,高子羽“授之臨江徐次舉,以次至金溪聶天錫。其後得其傳而最顯著,曰臨川譚悟真。人不敢稱其名,但謂之譚五雷。”譚悟真為宋未元初人,入元後,“譚君猶在,浮沉人間,隱顯莫測。”後傳法盧陵羅虛舟,再傳蕭雨軒、周立禮二人,周傳其子,蕭則傳胡道玄。羅虛舟,“故宋時名士澗谷先生之諸孫也。得五雷之傳,甚有符契。然譚君誦侍宸之戒曰:每傳不過一二人,若廣傳之則速死。是以羅之弟子雖多,而自以為得之者,惟蕭主簿雨軒,其後則有周司令立禮兩人而已。”蕭雨軒清文雅學,“中罹憂患,然甚 通至理,泊然無所累其心。”“擇人至謹,而人亦不知其有此道,獨傳之道玄胡君一人而已。神異之事,已見於前,其客於予者,頂分三髻,一劍自隨,練衣短裙,危坐終日,風雨極寒之夜,燈火不繼而溫煦滿室,目神炯然,神觀洞徹,縱橫自在,物外無拘,而剛介不可犯也,此亦真修仙者乎!有侍宸手書詩一首,蓋譚,羅相傳之符契也。”蕭雨軒再傳胡道玄,胡為番陽人,人稱神霄野客。“得侍宸之真傳,年二十餘,道行關陝荊襄江漢淮海閩浙之間。當己已、庚午(1329年、1330年)之旱,旬日之中,郡縣爭致之,所曆或一日,或二日,嘻笑怒駡,雷雨隨至,官吏畏而民愛之,環四五千里之間,所至無不應者。至於妖怪之作,劾治如法,人以為神。遇異人于武當大頂天柱峰,得修仙之道,遍遊名山洞府,而歸江東西之間,從蓬頭金公遊,甚相契許,他人莫之測也。於是收斂神異之跡,將求名地以歸隱,是以謁浮丘君於華蓋之上。”其後事蹟不詳。虞集的這些記述,都是依據當事者所言。因胡道玄、蕭雨軒皆為他的至友,周立禮則屬姻聯。此外虞集尚不少方外友,多為神霄派傳人。他說:“宋晚有河南子烏陽者,亦玉蟾之流亞與,吾方外友有浦雲吳君者,為上清道士,得坐致雷雨、役使鬼神之法,不自以為功。已而去之,北游燕趙諸郡,得《景霄雷書》於異人,而未盡通其說。閒居京華幽坊靜室,與學者數人居香火。清夜玉蟾降其室,親為校正其疏略,剖析其精徽,內以自修,外以救世,粲然郎耀,莫逆於心。”(17)這裏雖假託白玉蟾降世傳法,但所習《景霄雷書》確系神霄道典,可證吳君早期當為上清道士,後皈依神霄派。在元代,尚有一系以雷默庵為宗師的門派,該派主傳混元六天如意大法,門徒甚眾,分佈西蜀、東南一帶。據《曆世真仙體道通鑒續續》卷四載:雷時中(1211——1295年)字可權,號默庵。祖籍江西豫章,遷居武昌金牛鎮,又號雙橋老人。幼習詞賦,後通詩經,三領鄉薦,精心道學,專務性理。因太平宮知宮點悟,愈留心道法,絕念功名。庚午(1270年)三月三日,玄武誕辰,雷時中具表賀、設壇焚香,朗誦《度人經》。忽有一道人自外至,授以袖中書一卷,令祭壇中,齋戒七日,方可開看。師遵其旨,持誠齋戒七日,拜禮開看其文,乃混元六天如意道法。“看畢,壇中白晝如夜,須臾雷火佈滿,雷霆辛天君立案上,曰:吾奉昊天敕命,付卿開闡雷霆之教,普濟眾生。吾教上帝為主,以吾佐之,以卿行之。前日授卿之文者,乃祖師路真君也。卿名在仙籍,七世為儒,三世行法,並無纖過,當大興吾教。”(18)《道法會元》卷一五四《混元六天妙道一氣如意大法》中所述師派首位祖師即為“混元開教大慈普惠路真君大安”,其下依次為混元演教一氣妙道雷真人時中、天隱盧真人、九天金闕少宰仙官雷使查真人、天全張真人。該派所主之道法仍為神霄傳統,但非常重視《度人經》大乘思想,“專以《度人經》為主,師每化導世人,及開度弟子,皆先令其精心誦經,各獲果報。且嘗論《度人經》旨,以開後學,其要在十回度人。非惟十遍可以度人,乃在平日修練自己,以究返還之妙。切須先度祖宗,終得道備,飛升上清,經旨之明,莫越是矣。”(19)雷默庵以道為本,兼及儒學,博采旁求,一貫混融,四方聞其道行卓異,及其門者日眾,弟子數千人,因其傳播範圍,分為二派。西蜀一派以盧真人為首領,東南一派以查真人為宗師。“弟子數千人,分東南、西蜀二派,首度盧、李二宗師及南康查泰宇。由是盧、李之道行於西蜀,泰宇之道行乎東南,混元之教大行於世。所著《心法序要》、《道法直指》、《原道歌》,皆發揚混元道化之妙。”(20)此外,雷默庵又傳《負風猛吏辛天君大法》於世。至元乙未(1295年)四月五日逝世,弟子奉葬于郡之顏山,享年八十五。自張繼先兼傳雷法之後,從南宋初第三十一代天師張時修,到宋元之交的第三十六代天師張宗演,掌教天師凡七人,多能以精通符咒雷法名世,在當時社會有相當威信。如三十一代天師張時修,“虛靖游四州時,以印劍經錄付之,朝英以是。眾推之以嗣數”,得以繼承法統。三十二代天師張守真,于宋紹興十年(1140年)襲教。幹道元年(1170年),“毗陵有妖恁樹,詔治之,即行,一夕雷拔其樹。召赴闕,賜號正應先生。高宗召見,咨問道法。孝宗時江濤沖決,命醮內廷有異應,上賜以象簡、寶劍,《清靜》、《陰符》二經,賜號正應先生。”三十三代天師張景淵,高宗時嘗醮內廷,顯大感異。“皇子魏王鎮明州,有疾,為壇以請,至乃咒水,飲之而愈。”三十四代天師張慶先,“以嘉泰辛酉(1201年)襲教,性慈儉周貧,因至是經錄之傳益廣。”並留下了劾治張公洞井龍王的故事。三十五代天師張可大,見重于理宗朝。端平(1234—1236年)間,國家多事,可大累次應詔赴闕行齋醮之事,劾治鄱陽湖水災、錢塘江潮患,“以符投江,雷震殛死大白蛇,水遂複故。”又設醮于太乙宮,禳治蝗災。嘉熙三年(1239年),賜號觀妙先生,命提舉三山符錄兼御前諸宮觀數門公事,主領杭州龍朔宮。從此,正一派正式成為江南諸派道教的統領。時元世祖忽必烈屯軍于武昌,聞其神異,遣密使入龍虎山造訪,張可大謂使者曰:“善事爾主,二十年當混一天下。逮至元十三年,果驗。”三十六代天師張宗演,亦以道術名世。宋度宗鹹淳(1265—1274年)間,江西上饒郡旱災,守臣唐震請祈雨,靈應如期。入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年)遣使召之,待以客禮。《元史·釋老傳》曰:“乃見,語之曰:昔歲己未(1259年),朕次鄂渚,嘗令王一清往訪卿父,卿父使報朕曰:後二十年天下當混一。神仙之言,驗於今焉。因命坐,錫宴,特賜玉芙蓉冠,組金無縫服。命主領江南道教,仍賜銀印。”明年(1277年),又醮于長春宮,“賜號演道靈應沖和真人,給二品銀印,命主江南道教事。得自給牒度人為道士。路設道錄司,州設道正司,縣設威儀司,皆屬焉。”元世祖禦制曰:“三十六代天師張宗演,卿心傳法統,體粹真風,廣《黃庭》、《大洞》之科,持正一盟威之錄,爰清爰淨,以信以誠,三尺青蛇,役鬼神於冥漠;一杯明水,淨天孽於邇遐。既弘開濟之功,宜畀褒崇之號,特贈演道靈應沖和真人。”(21)從以上記載,可見元世祖對張宗演禮遇之隆重。尤其需要指出的是,通過這兩次接見,張宗演獲得“天師”的頭銜。在此以前,張陵子孫雖有“天師”的頭銜,民間也流行此稱呼,但從未被宮方正式承認過。正式用政府名義承認其子孫為天師,則自元世祖始,也只有元代,明太祖即位不久即下詔取消。此外,張宗演又得主領江南道教的職權,這也是史元前例的。之後作為定制,被元代諸帝所沿襲,每代嗣教者都沿制承襲“天師”,“真人”,“主江南道教”如故事,直至元亡。張宗演作為元代最為著名的南方道教領袖,亦兼傳神霄大法。《道法會元》卷一一一至一一三所載《帝令寶珠五雷祈禱大法》,即為張宗演所傳。其《序法》曰:“夫寶珠雷法者,玄之又玄,實眾法之祖也。世間罕傳,自前宋樞密宣使李閑雲先生,得傳於駕前承應法師集賢院學士朱梅靖先生。後朱入蜀,於青城山羽化之時,止傳之三人。一乃新氵金州郭提舉,二乃三十六代天師張真人,三乃閑雲李先生也。此法行諸天之號令,總三界之雷霆,以先天一氣而運用,以後天八卦而成符,名曰寶珠。”“遇之者精勤修煉,行持既久,可以坐役鬼神,可以指揮將吏,可以嘯命風雷,可以超凡入聖,非特能保命護身,其實可登真度世。”(22)白玉蟾一系在元代也有傳承,如《洞玄玉樞雷霆大法》即為此系所傳。據元成宗元貞丙申(1296年)嗣法弟子薛師淳《事實》記載:白玉蟾得其法于陳泥丸,有泉州馬居士之女繼其法。至元十八年(1281年)泉州大旱,蒲左丞命僧道祈禱無應,遂請馬居士之女設壇建醮,以三日為限,“至三日催符之際,雷風震響,電掣交橫,報應非常。”後以道法傳翁法建,翁法建“乃丹山翁狀元嗣孫也,家寓建寧。至元十六年(1279年)張九萬提兵入閩,執拘到泉州,蒲相見其天姿粹美,詞翰兩優,收置幕下。得法之後,遂回故居,則城郭是而人民非矣。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建寧大旱,府判梅庵請命祈禱,十分感應。所管建陽縣亦旱,縣宰申府,府官令其下縣祈禱,縣宰史嵩之郊迎,立壇於公館,報應如前。一時嗣法弟子百有餘人。江東則有趙菊存,時為建寧儒學教諭,捐車馬,竭行囊,北面而師之。”至元己醜(1289年),薛師淳浪遊閩地,十一月甲子良日,因五福萬壽宮道士劉壁峰、連樂山保舉監度,得拜翁法建為師,“三載有餘,凡士夫請命祈禱,必令相行。餘見其平日所用不過九陽、少陽、元陽、真氣、熏魔等符,及洞玄九章,以之祈禱治病,如谷應響,觀其付與趙菊存、丁松隱文字不同,雖有玄妙處而無綱緒。”至成宗元貞元年(1295年)五月十一日,翁法建召群嗣法弟子曰:“吾欲暫回雷府,雷聲響吾即往。俄頃縣治之東名曰庵山,峰巒聳峭,雷聲隱隱,而翁君羽化矣。群嗣法為請擇地,藏劍於北山道院之傍,山水環聚,後之嗣法,必有沖舉者焉。師淳壇下嗣法五百餘人,今洞玄教之昭著四方,皆翁君主教之靈也。”(23)《法海遣珠》卷一《洞玄秘旨》中所述流派,亦以辛忠義、白玉蟾為祖師,其下宗師為“紫霞扶風洞玄元明君馬士清、洞玄通明中侍卿翁法建、洞玄元明崇侍卿薛師淳。”(24)由此可見此系于元初興盛一時,門徒甚多。在張宇初《峴泉集》中所說的神霄派宗師中,有一位叫做鄧鐵崖的,亦是元代的一名高道。《道藏》中所收《道法宗旨圖衍義》二卷,題“鐵崖鄧木冉以正纂圖”,“養吾章希賢亮衍義”。章希賢為元成宗、武宗年間人,籍貫江西臨川。字師亮,號養吾子。通儒、釋、道三教之說,與三十八代天師廣微子、臨川道士空玄子汪萬頃等交遊。鄧木冉號鐵崖子,生平不詳,亦當為章希賢至友。章希賢曰:“鐵崖子傷大道之不行,憫流俗之傍見,纂集諸象,為《道法宗旨圖》。噫,大哉其心也。龍虎刊行,觀之若望洋焉。希賢不愧凡愚,嘗有志於三家微言,為之衍義。”(25)此書中收有“元始祖劫圖”、“混元化身圖”、“雷霆互用圖”、“雷霆之圖”、“雷霆三關圖”、“五雷攢簇圖”、“雷霆吞啖圖”、“將用自己元神圖”、“五雷胎息圖”、“雷霆一竅圖”、“雷霆九宮圖”、“雷霆運用圖”、“雷霆玄化圖”等二十二圖,以陰陽五行、九宮八卦等原理,用圖文闡述天尊化身、日月運行、四季變化、役使雷霆的理論及法訣,闡明神霄雷法之原理,每圖後為“衍義”,大都徵引道、儒、釋三家有關語錄,主以陰陽變化之原理,天人感應的思想,解釋風雨雷霆之形成,為元代的一部重要雷法著作。如此眾多的神霄派高道,活躍於元代,出入朝野,濟世度人,並留下了許多寶貴的著述,不僅將神霄一脈下傳後代,亦為今人研修神霄大道提供了一份珍貴的史料。二 明代的神霄派——以陶仲文為代表道教經歷了南宋金元的宗派分合以後,到明中葉以前,在統治者的扶持下,發展到相當貴盛的狀況,其中尤以正一派諸宗最為突出。不少道士被朝廷委以重要官職,深入宮廷,參與朝政,有的位極人臣,聲勢顯赫,甚或交通中官,威福在手,致使“天下士大夫靡從風”,(26)仰其鼻息,借緣以進。其地位之高,權勢之重,為歷代所罕見。到了嘉靖皇帝,崇道活動達到了高峰。從史籍中可知,宋元盛行的諸多道派,在明代繼續流傳的尚有神霄、清微、淨明派等。尤其是在明代中葉,因世宗寵信神霄派道士陶仲文,神霄派一時占盡風光,成為道教諸宗之首。陶仲文幼名典真,湖北黃岡人。好神仙方術,受符水訣于羅田萬玉山,並與邵元節相往來。據《續文獻通考》所言,其師萬玉山名福敦,幼攻舉子業,已厭棄投塔山寺為僧,法名道璣,冥解禪宗。邑令徐召與語,大器之。命畜發訪道,遍游終南、峨眉、武夷、天臺、懷玉、壬屋、五嶽,“所遇緇衣羽客,一語會心,輒師事之,迨歸已充然有得矣。玉山善踵息鉤練,不吃秫麥鹽酪。旁通風角堪輿,奇門符水,而尤聖於醫。”正德庚辰(1520年)于霍山坐化,年九十二。嘉靖間因其弟子陶仲文所請,壬寅(1542年)六月誥賜“清微神霄演法真人”。(27)至嘉靖年間,因高道邵元節推薦,陶仲文得幸世宗。《野史》記述說:“時元節年老,思乞身未得。會宮中黑眚見,元節治之不效,因薦仲文於帝,帝試之良驗。嘗以符水口巽劍,絕宮中妖。莊敬太子患痘,禱之而瘥,帝深加寵異。”十八年(1539年)二月,世宗南巡,元節病不能從,以陶仲文代之。三月,授“神霄保國宣教高士,錫以誥印。九月,諭吏、禮二部:我皇祖定制,歲舉祈謝天地神祗大醮,為民求福。今邵真人既沒,此典不可久廢。其封仲文為神霄保國弘烈宣教振法通真忠孝秉一真人,領道教事,食正二品祿,父母及妻贈封如制。”十九年(1540年),世宗有疾,既而瘳,喜仲文祈禱功,特授少保、禮部尚書。久之,加少傅,仍兼少保,食正一品祿。“仲文起管庫不二歲,驟登峻秩。恩寵且出元節上,朝野駭異。”二十一年(1542年),世宗遭宮婢變,(28)移居西內,日求長生,君臣不相接,獨仲文得時見,見輒賜坐,稱師而不名。二十三年(1544年),大同獲諜者王三,世宗歸功上玄,加仲文少師,仍兼少傅、少保,一人兼領三孤,終明世唯仲文一人而已。二十六年(1547年),請度天下道士二萬四千人,許之。二十七年(1548年)八月,複以聖誕加恩,給伯爵俸,授其徒郭弘經、王永甯為高士,並錫之印。二十九年(1550年),以平獄功,封恭誠伯,歲祿二千石,其徒郭弘經、王永甯升真人。之後數年屢有賜賞,榮貴無極。隨著世宗對長生追求日益迫切,其崇道舉措更加堅決。自嘉靖中葉以後,更以崇道奉玄為其施政的中心,從而使當時的朝政帶上濃厚的道教色彩。《野史》曰:“當是時帝益求長生,日夜禱祠不絕,簡文武大臣及詞臣,當意者直入西苑,供奉青詞,其人率不次超擢。於是詞臣皆舍本業,爭工巫覡之說以取媚。而海內無籍奸人若段朝用、龔可佩、藍道行、王金、胡大順、藍田玉之屬,咸奔走闕下,以燒煉符咒之術熒惑天子,天子悉收而用之,冀得延年卻老。然其人不久敗,獨仲文恩寵日隆,久而不替。一時縉紳亦有藉以幹進固寵者,致黃冠羽服之流,充塞都下。”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世宗還為其皇考和皇妣上道教尊號,自號“靈霄上清統雷元陽妙一飛 元真君”,後加號“九天弘教普濟生靈掌陰陽功過大道思仁紫極仙翁一陽真人元虛圓應開化伏魔忠孝帝君”,再號“太上大羅天仙紫極長生聖智昭靈統元證應玉虛總掌五雷大真人元都寶境萬壽帝君”,儼然以道教教主自居,成為繼北宋徽宗之後的又一位道教徒皇帝,使整個明王朝幾乎變成一個道教王國。正是在統治者的狂熱崇信的驅使下,道教在明代的前中期發展到了極點。不少教徒擔任著朝庭的重要官職,有的甚至位極人臣,聲勢顯赫,不僅恩渥終身,且蔭及子孫。其時道教的社會地位之高,影響之大,已達到登峰造極的地步。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陶仲文有疾,乞還山,許之,“乃獻還歷年所賜蟒玉金寶、法冠及白金萬兩。且言臣幸蒙恩,子孫甥婿咸獲顯榮,慮身後不能保。帝納其所獻,優詔慰諭。仲文即歸,帝念之不置,明年六月,遣錦衣官存向,賜齎優渥。且命有司以時加禮,改其子尚寶少卿,世恩為太常丞,兼道錄司右演法,供事真人府。仲文得寵二十年,位極人臣,然小心慎密,不敢持寵恣肆,故始終眷顧不衰。年逾八十,以三十九年(1560年)十一月卒。帝聞痛悼,葬祭視邵元節故事,特諡榮康惠肅。”(29)就張天師一系而言,入明之後的歷代天師亦大多兼傳神霄雷法,其中尤以四十三代天師張宇初(1361—1410年)著名。《漢天師世家》卷三曰:“學問深造,貫綜三氏,融為一塗,旁及諸子百家之籍,靡不窮搜,發為載道紀事之文,各極精妙。”洪武十二年(1379年),制授“正一嗣教道合無為闡祖光范真人”,領道教事,詔赴京,賜法衣金幣,給驛還山。越二年,封其母包氏為玄君。洪武十六年(1383年)詔赴闕,命建玉錄大齋於紫金山。十八年(1385年)夏,命禱雨于神樂觀,大見靈應。二十三年(1390年),奏請重建大上清宮,賜淮。次年入覲,賜正一玄壇銅印,視六品。永樂元年(1403年)成祖即位,張宇初入賀,寵遇益隆。賜錢修葺大上清宮,命陪祀天壇。四年(1406年),詔命編修道教書以進,是為明道藏編輯之肇始。這一工作直到英宗正統十年(1445年)才初步完成。永樂五年(1407年),命張宇初於朝天宮主建玉錄大齋以薦拔亡靈,據載有“慶雲覆壇,鸞鶴交舞之瑞”。六年(1408年)三月,“降特旨申諭,真人門下專出符錄。四月,命傳延禧法錄,建延禧大齋五壇,咸有瑞應,厚賜尚方珍物。特命更給驛卷還山。十月,手敕俾邀請真仙張三豐。己醜(1409年),再敕尋訪張三豐。”(30)永樂八年(1410年),張宇初卒,皇太子遣行人陳逵賜祭,次年複遣蕭榮渝祭。張宇初傅學能文,為歷代天師仲著述最多者,有《道門十規》、《峴泉集》、《度人經通義》、《龍虎山志》傳世。他繼承張繼先以來的作風,力圖將內煉與外用、內丹與符錄雷法統一於一體,以完善正一傳統的符錄道術。他說:“吾道玄元之宗,由元始天王于開皇之後,以靈寶大乘之道、紫微飛天十部之書,授玉宸大道君暨神霄九宸上帝,後降峨眉山授天真皇人,是出煉度之法。”又曰:“昔元始天尊命玉清真人開朱陵火府,命青華大帝開青華左府,韓君丈人開朱陵右府,三佐真人開黃錄院,出玉清破地獄等符,若三簡五符之文。凡行持煉度,告下幽關,莫不開悟,是曰神霄,自清微而下,皆其文也。故高上神霄玉清真王長生大帝,專制九霄三十六天、三十六天尊,惟大帝統領元象,主握陰陽,以故雷霆之政鹹隸焉。”(31)他曾親訪多處神霄派聖地祖跡,並作詞讚美歷代祖師。如南豐神龜岡乃王文卿葬處,張宇初拜而述之曰:“宋崇寧間,侍宸王真君以道行之著,受知徽廟,晚痤蛻其地,而神龜之征益名。郡之賢良有鄒鐵壁者,嘗受法于上官氏,上官侍宸甥也。已而複遇侍宸,親傳其奧,而道亦顯。時有知南豐州事王質,嘗師事鐵壁,及付受之頃,忽雷震壇上。鄒曰:吾將度矣。王驚喜,遂傾資奉之。鄒謝曰:吾雲水徒也,用此奚為。王乃請以廣妙靈觀以祠事侍宸,故舊觀在他裏,乃遷而新之,以是凡旱勞疾疚者,居民禱之必應。”(32)後因元季兵興觀蕪,洪武庚午(1390年)張宇初朝拜見其蕪穢弗治,遂命道門弟子恢復一新,並作序記,以彰靈跡。又謂“三十代祖虛靖真君,以靈悟宿植,遭熙洽之朝,在崇甯、靖康間,徽廟崇道尤甚,而真仙輩出,與真君上下一時者,若徐神翁、王文卿、林靈素也。凡祛禁妖祟,平湖孽,祠榮礻會,往往有異征。既而國運艱否,預達災朕,乃致風霆陽雨,特指顧間。其道神行著誠,足以羽儀天朝,澤被含品矣。雖相去數百載,至今人猶道慕之。”(33)尤其是在豐富道教雷法理論及功訣方面,張宇初有著重要的貢獻。明代神霄派的傳承,比較有系統的是以蘇州玄妙觀為傳教據點的一系。據清顧源《玄妙觀志》記載,自北宋神霄派始立以來,蘇州玄妙觀一直是歷代神霄派道士活動的中心。如王文卿、莫月鼎、張善淵等,皆常居觀中,傳教授徒。入明,又有周玄真、胡道安、顧元本、張皮雀、施道淵等,代代相繼,傳播神霄大法,並將道脈一直延續到清代。周玄真,字元初。嘉興人。《蘇州府志》曰:年十二,辭家入紫虛觀,從李太元為道士,至正戊子(1348年)年二十,始來蘇州報恩道院。能以符召鶴,因名所居曰來鶴軒,自號鶴林先生。“元真雖身寓方外,事母林至孝,其學受靈寶經法于谷神曹師,又受五雷秘文于步雲崗,得莫月鼎之傳。”明洪武庚戌(1370年)上召問鬼神情狀,賜宴光祿閣。又明年上召對,問神霆所以神之。對曰:“天地之間,陰陽運轉,故有神,神與人合者也。雷非人無以知雷之天,人非雷無以知人之天,天人相孚,同一理爾。”上悅,授領神樂觀事。“元真嘗修建安裏橋於通衢,繼主常熟致道觀,複修丹井。卒,葬月鼎墓次。”(34)又有胡道安,字安穀。吳江人。性狂戇,人呼胡風子。為玄妙觀道士。“晚遇至人,授青城太乙雷書及斬勘惑魔秘旨。景泰(1450—1456年)間吳中秋旱,郡守延道安致禱,道安登壇,醉酒詬罵,怒髮衝冠。令下陰雲四合,雷雨大作,守禮敬之。”(35)蘇州郡人顧元本,家貧落魄為黃冠,浪跡江湖,“遇異人授以五雷符訣,歸試甚驗。”(36)楊湛然名茂林,未詳何地人。深有道行,不用符檄,書片紙驅役鬼神。曾得永樂皇帝召見,以官不受,賜法衣敕行遊天下。“時吳江大旱,延之禱雨隨應。因留崇真道院,構方丈居之在院,屢顯靈異。一日忽蛻裘履而逝,蓋百餘歲矣。”(37)長沙縣人張皮雀,名道修。少有異相,年十七不欲議婚,出家師胡道安為師,盡得其術。禱雨祈晴,驅邪治疾,立手即應。《異林》亦記載說,張皮雀師事胡風子,“胡風子師事莫月鼎,授五雷法,居玄妙觀,弟子甚眾,欲密授道修。以書置屋上,覆瓦中,呼道修曰:天將雨,極升屋,敗隙補之。道修如其言往。胡公曰:得乎?道修應曰:得之矣。於是始得秘訣,驅風雷如神。”(38)除以蘇州玄妙觀為祖庭的一系外,尚有許多支派及傳承不清的神霄道人,活躍在大江南北。下面分別述之。《衢州府志》曰:“張柏亭,洪武年人,玄妙觀都紀。永樂間(1403—1420年)奉敕建武當山宮觀柏亭,應詔住元天玉虛宮,時遇異人,授以葫芒柱杖各一,嘗施藥,授五雷秘法,祈禱輒驗。後還衢,日跨青牛出入,自號葫蘆道人。”(39)該志又載:“王允中,洪武間開設道會,掌教三十餘年,壽八十,能驅雷致雨。凡遇蝗旱疾疫,卻之輒驗,其名聞於外郡。”(40)又有柴用先,號惟一子。永樂間自京還至武林,大旱,自言能興雷雨,官吏令其設壇,“須臾雷電交至,大雨如注,而西湖之水涸矣。其族子壯得五雷秘法,能祛邪治病,祈晴雨。(41)《鎮江府志》載:潘道泰號無涯子,年八歲為萬壽官道士巫得真弟子,幼遇異人授以雷法,一日登廁誦咒,誤召雷部辛天君,天君怒以火筆燃其頭,頭爛,人皆呼為潘爛頭。景泰間(1450—1456年)大旱,郡守郭濟命禱雨,“俄傾雨沾足。郡守冒雷雨病瘧,藥不愈,延道泰往護視,道泰以掌撫其背即愈。維揚屬邑旱,召道泰往禱,命置一大黑鯉,於釜中炊之,火愈熾,雨傾如澍。”有人疾病來求者,或為書符,或咒水治之,隨愈之。“後奉璽書,封通懸五雷法官靈濟真人。”(42)《廣西通志》載:有王真人不知何許人,景泰間謫戊馴象衛,“有道術,能致雷雨,以手遇符錄於人掌中,握之行數步,望其方開手,則雷轟然而起。”祈雨治妖,甚顯靈異。又有鄧清,字子真,正統(1436—1449年)間羽士,居岑溪,“習瑜珈教,得異傳,一日雷擊物遇穢墮池,清為咒灑水淨之,雷遂飛升。”(43)《福建通志》載:晉江人董伯華,服氣煉形,談征應輒驗,成化間(1465—1487年)常來往漳、泉。“能呼風雨立至。又常畫雷符,一張賣錢一文,然必童子乃賣之。藏符於掌,旋傍耳開之,應聲而震,人稱為雷師。”(44)《閩書》曰:“愈震齋,沙人,秘傳符錄,精五雷祈禱術。同時有黃天元者,住持宜福觀,亦能此術。”(45)又有魏雷鳴,亦沙人。“精雷霆術,童子有欲為戲,與之一錢,魏就童掌中作書符狀,令緊握之,至人傍放手,轟雷一聲而散。”(46)《淅江通志》曰:“唐秩,得大梵鬥母五雷法,祈雨佑聖觀,運旗摩空,雲轉如輪,倏忽雨如注。”(47)《溫州府志》載:賈複真,號靜觀,元至正間居溫城,“同知雷仙伯授以雷法,及天文地理秘旨。郡大旱,禱于岳祠,應時雨至。”(48)又曰:“顧太真,號虛白。從鹿城陳靜心學,又遇麻衣道人,授掌心雷法,能指呼雨陽,叱吒風雨。洪武十九年(1386年)夏旱,請禱於保勝寺,登壇,雷電交至,大雨三日乃止。”(49)《臨江府志》載:新喻延真觀道士黃明學,十九歲入觀禮黃建極為師,“年四十,遇異人授以先天雷法,自此祈禱,無不應者,明洪武丙寅(1380年)春夏不雨,道會江壺天薦于縣令,遣書召焉。明學為建壇設醮,雷雨三日。”類此祈雨先後七次皆應,世人名為“七雨道人”(50)《南昌郡乘》載:徐複高為奉新縣崇玄觀道士,法術精通,永樂十五年(1417年)旱,複高至省城祈禱,“坐七層臺上,案振金牌則雷鳴,手搖小旗則電掣,時大雨傾盆,魚蝦盈街,章江水涸三尺。”(51)《樂安縣誌》載:西隅龍岡人張必貞,永樂乙未(1415年)解糧南京,路途夜夢神人授以神書劍符,得雷書于路旁石匣中,遂通道法。至京大旱三月,“各官敦請登壇,須臾雷電交作,大雨滂沱,告足方止。有司上聞,賜號廣明真人,並詔賜銅鑄雷神四座而歸。縣多疫珍,施以符水,無不立愈。”(52)《雲南通志》載:楊用廣,號雷谷,余姚人。“遇異人得五雷法,永樂初以事戌宜良,祈禱輒應。”(53)又曰:“陳羽士,嘉靖間棲東山玉皇閣,神氣俊爽,目光如電,嘯命風雷,無延晷刻。郡嘗旱,輿至城中,甘霖隨注。”“徐道廣,昆明人,幼從蔣日和學五雷法,遂精其術。”(54)《貴州通志》載:郡人張道人,得禱雨運雷秘術,萬曆間(1573——1620年)旱,巡撫郭子章招致之,道人設壇禱雨,運五雷訣,書符于童子掌握中,“童子至郡堂開掌,忽霹靂一聲,眾未至壇,而霖雨大注。”(55)《樂安縣誌》載:象峰人元樂靜,號靜軒,“旨受三   ,複悟熊氏宗源,調坎離,養內丹,禱雨驅疫,治病求晴,無不立應。羅山除白馬之精,周坊滅樟樹之怪,尤得薩真人玉陽煉法,大顯于時。”(56)從以上例舉的眾多高道的事蹟,可見了神霄道法在明代仍有相當的影響,無論是在朝野上下,或是在大江南北,都可以見到神霄派道士活躍的身影,他們仍以祈晴祈雨、驅邪治疾為能事,以擅長役吏雷霆而聞名。三 清代的神霄派——以施道淵為代表在滿清入關之後,由於其貴族素無道教信仰,入關前即尊奉藏傳佛教格魯派,入關後重在利用理學治世,故對道教不如明代之重視。清朝諸帝無一崇道如明朝諸帝者,朝廷利用道士齋醮祈禱之事不多見,大清律例並嚴禁巫師道士跳神驅鬼逐邪以惑民心,限制了正一派諸宗的各種宗教活動。這樣一來,道教進入了一個衰落的階段,各派的影響亦越來越小。但不少道士仍活躍于民間,使中華道教之真脈延續不斷。就神霄派而言,一些奉行神霄雷法的道士亦出於朝野,為當世所贊。如康熙年間,有自稱神仙王文卿者,行神霄法。康熙帝曾召見,賜以匾額對聯等。又有高道施道淵,繼承神霄道脈,並開神霄派穹窿山支派,從而使神霄派的歷史延續至清,並傳入臺灣。據閔一得《金蓋心燈》記載,施道淵曾是全真龍門派弟子,後皈依天師府,承神霄一脈。《金蓋心燈·道譜源流圖》曰:施亮生,“號鐵竹道人。嘗受初真戒、中極戒于王昆陽律師,後精於法,改皈正一真人府,派啟姑蘇穹窿山一派。”(57)《玄妙觀志》卷四曰:“施道淵,字亮生,別號鐵竹道人。生吳縣橫塘鄉。童真出家為朝真觀道士,遇異人張信符授以丹訣。年十九,從龍虎山徐演真授五雷法,能驅役百神。時為人除祟魅,療疾苦,不以取利。初築室堯峰,晨夕修煉。移住穹窿山,即茅真君故宮,鳩材修葺殿堂齋寮,以次鼎新。順治戊戌(1658年),五十三代真人張洪任請於朝,賜額上真觀,並賜道淵號養元抱一宣教演化法師。由是四方征請,凡建名勝一百七十餘所,塑像八千七百二十有奇。郡在玄妙觀殿宇傾圯,太傅金之俊延道淵主觀事,修復三清、雷尊諸殿。建彌羅閣,規模宏大,所費巨萬,一錢不私。晚遊閩越,探真訪道,尤多救濟。康熙丙辰(1676年),裕親王召主醮京師,乞歸。”(58)康熙十七年(1678年)七月卒,著有《玉留堂語錄》。《蘇州府志》所記略異,謂“少投朝真觀,年十七禮龍虎山徐堪凝學五雷法。順治戊子年(1648年),築室吳山修煉。庚寅年(1650年),主持穹窿山,建殿二十餘座。”“郡中玄妙觀大殿傾圯,時有魯芳矢募未就,延請道淵,三四年間,三清殿落成。隨建雷祖殿及山門。露臺後有彌羅閣,基廢七十餘年矣。道淵複鼎建七間,兩翼高峙三層,上徹雲際,天皇後土,星斗嶽瀆,壯麗畢備。平生黃錄齋醮及諸方建造所費不下十余萬,分文無私畜。康熙十五年(1676年),裕親王延建太醮,賜匾額三,一曰道士,二曰東來紫氣,三曰山水清音,並法衣二襲、權杖、玉印、旗劍等。 十七年,觀妙觀祈雨九晝夜。畢,沐浴跌坐,說偈曰:遲鈍又遲邁,倏登未際界。惟我識其宗,哂伊守否泰。擲筆而逝。”(59)施道淵傳弟子胡德果。號雲廬,吳郡人,盡得施道淵之術。康熙四十年(1704年),吳中大旱,官府延請胡德果建壇祈雨,果驗,自後名望愈著。胡德果傳弟子潘元圭,字允章,號梧庵,吳郡人。出家玄妙觀,為胡德果高弟,善五雷法。德果逝世後,凡吳中有大醮法事,俱延元圭主之,輒有驗,名聞京師。雍正(1723——1735年)間,應召入都,值正大光明殿,為御前值季法官。遇有祈禱,皆稱旨,賞齎甚厚,公卿大夫咸敬禮之。後南歸,仍居玄妙觀。潘元圭傳弟子惠遠謨,遠謨傳弟子張資理,他們的事蹟均見《玄妙觀志》。惠遠謨字虛中,號澹峰,蘇州人。幼孤,稍長,出家玄妙觀,受業于潘元圭。後博覽儒書,尤潛心《道藏》。年三十,授道紀司。雍正九年(1731年),敕修龍虎山上清宮,被調主上清宮玉華院事。後二年(1733年),京師光明殿成,被征至光明殿焚修。時婁近垣主光明殿,遠謨師事之,受其道法。十三年(1735年)二月,潘元圭逝世,遠謨聞訃南旋,經紀其喪,繼主玄妙觀方丈席。是年秋,婁近垣以龍虎山缺提點,奏准以遠謨任之。幹隆九年(1744年),婁近垣以年就衰,招之入都相助。明年充御前值季。遇雨陽愆期,行法輒應。婁近垣重修《龍虎山志》,遠謨負責校對考訂,出力頗多,幹隆三六年(1771年)卒,享年七十五。所著有《學吟稿》。惠遠謨弟子張資理,字一枝,號友桐,吳邑篁村人。本儒家子,年十一出家朝真觀,拜沉堅蒼為師。嗜學不倦,由儒家言通《道德經》五千言之旨,符錄秘典,靡不洞貫,行法曆有應驗。雍正十二年(1734年),被選入都,住光明殿,複從惠遠謨受法,為御前值季法官。幹隆十四年(1749年)回蘇,繼奉婁近垣命,往龍虎山上清宮領迎華院事,幹隆四一年(1776年),請假回蘇,次年,郡紳請其主席玄妙觀方丈,祈雨祛邪,頗著應驗。四五年(1780年),高宗弘曆南游,張資理率道眾迎駕,奏對稱旨,獲賜白金五百兩。平居惟焚香靜坐,暇時喜習漢隸,兼善吟詠。幹隆五一年(1786年)卒,享年七十五。惠遠謨除傳張資理外,又傳施神安。神安字箴靜。元和人。自幼即喜道家言,出家玄妙觀,拜惠遠謨為師,稱入室弟子。繼複受五雷正法於朝真觀沈堅蒼法師。幹隆三六年(1771年),充方丈監院,將師遠謨所遣吳邑良田二百餘畝,悉以歸入常往,永供香火,人鹹敬服。幹隆五一年(1786年),主席方丈。嘉慶三年(1798年),蘇郡旱虐,奉命祈雨,輒有驗 ,年七十五卒。根據以上所述,施道淵所傳神霄派穹窿山派系的傳承如下表所示:施道淵——胡德果——潘元圭——惠遠謨——張資理、施神安。他們活躍於清代前期、中期,其後傳承不詳。在浙江地區,除施道淵一系外,尚有一些奉行神霄雷法者。如周世德,字雲岫,長洲維亭儒家子。幼喪父,出家禮鄧寄虛為黃冠子。年二十,從龍虎山夏北衢,學五雷祈禱、祛邪治病諸法。“精通道典,時遇水旱,祈禱無不感應。又常應郡紳李模、申紹芳等之請,講《道德》、《清靜經》於福濟、三茅諸觀,侍聽者動以千計。張真人洪任賜額曰可典弘數,年六十二卒。”(60)李樸,字天木,吳縣人,別號紫中道人,“童真入道,拜朝真方丈,篤志金丹大藥,脅不貼席者三十年,頓悟玄妙,朝真有白紫清洞元法,自徐洞輝之後,不得其傳。樸心與神會,凡符咒罡訣,不必師古,所行輒應。常往來東吳、甫里間,人爭築室居之。康熙九年(1670年)秋,委化郡城紫微庵,道俗追慕,尊稱沖白先生。所著有《還丹宗旨》、《火候宗源》等編。(61)孫道元,學善長,別號複陽子。桐川人,七歲出家,父母送吳山火德廟度為道士。二十四歲,訪遊五嶽,盡得道妙。過信州龍虎山,張真人授以五雷大法,並曰:“大道必積功行,藉以福國利民。若獨善其身,德不被物,雖得長生,猶殤子也。”道元由是以救濟累功為參煉爾性,入大滌山習靜,“揣精性命之學,視呼召風雨,驅役星將其未也。當事請惠日甘霖,無不奇驗,鹹以為神祗效命雲。年七十有四,克期示化,乃語諸弟子曰:去後即有風雷,毋驚。已而果然。”(62)此外,在其他地方亦有一些神霄道士。山西修武人郭靜中,號還陽子。幼時曾夜夢驅龍行雨。及長,則厭世入道,欲與安期生、黃石公遊。“嘗過華陰,遇異人劉,授以金丹之術及五雷法。由是往來晉楚燕趙間,善祈雨,遇旱則各省院司及州縣之長吏,輒走書數百千里迎還陽為禱。禱時亦無他異,但結一壇,登壇以掌中雷印拍手一拍,則霹靂隨起,大雨如注。或求之者眾,則第書一符以付之,持者方入境,而雨已集矣。”後過壽陽太安鎮,卜居五峰山龍泉庵,時傅山避地龍泉,“以師事之。”還陽於書博通,“尤精于《易》,其所交必天下第一流,如趙南星、郭之屏皆其友也。”(63)著來,郭靜中當為清初的一位高真,其弟子傅山即為明末清初的一位著名思想家。又據《福建通志》卷二八記載,臺灣府、澎湖、新義等地于清初皆建起了天后宮、呂祖廟、真武廟,道教正一派、神霄派、清微派及東南的“閭山三奶派”等,皆傳入臺灣。《諸真宗派總簿》亦言,正一、神霄、清霄、清征、茅山、靈寶、淨明等傳統符錄道派至清末皆傳續不絕,如神霄派一支薩祖派,系宣統元年(1909年)三月二十六日,由陝西漢中府城固縣平浪宮鄧道有帶來北京白雲觀,有派字40字。在民間,仍有一些民眾信奉神霄道法。如浙江鎮海人姚複莊,以善畫梅名于時。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因病住城北玉清道院,閉關靜養,借羽士《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玉樞寶經》,焚香日課之,歷時五月,病體竟愈。於是參考各家,旁徵博引,為3168字的《玉樞經》作注13萬餘字,名曰《玉樞經篇》,前有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自序述其緣起。他稱讚曰:“振蒙啟貴而反其誠於心,與吾儒盡性立命之旨相表裏也。”次在《例言》仲介紹其修持之法曰:“日逐持誦科範,齋戒整衣,澄心定心,叩齒演音,將淨身、淨口、淨心、安土地、淨天地、金光、祝香、開經、玄蘊、八大咒,端默體會一周,然後入開經贊啟請頌諸文。始端坐面東,入經正文。課畢後,宣揚贊辭,回向撤壇。慎弗輕慢,交談接語。隨願禱祝,自然感應。茲卷,因供學道者默修內煉之助,或一卷,或半卷,或數翻,可以隨時理會,由淺入深,但肅身心,無拘儀節。”(64)第五章 道教神系的基本概況一  道教神系的神學理論就道教神系學說的理論基礎而言,它從一開始即根基於先秦道家的“道”論。在道教著來,道家之道是天地萬物的最後本原,是處於永恆運動中的宇宙,它的本質屬性是生成天地,養育萬物人類,即使是那些出入三界、逍遙自在的萬靈群神,仍然是大道運化的傑作。從《老子》中“長生久視”的思想,到《莊子》中“上與造物者遊,而下與外死生無終始者為友”(2)的生活態度,都顯示著大道的萬能與神奇。故效法“道”,便能獲得“道”的超然性和永恆性,克服生與死的對立造成的生命悲劇感,達到一種超然物外、與道契合的境界,也就是道教所推崇的仙真。正如《淮南鴻烈·原道訓上》所說:“夫道者覆天載地,廓四方,拆八極,高不可際,深不可測,包裹天地,稟授無形……山以之高,淵以之深,獸以之走,鳥以之飛,日月以之明,星曆以之行,麟以之遊,鳳之以翔,太古二皇得道之柄,立於中央。神與化遊,以撫四方。是故能天運地滯,輪轉而無廢,水流而不止,與萬物終始,風與雲蒸,事無不應,雷聲雨降,並應無窮,鬼出電入,龍興鸞集。”(3)唐玄宗亦指出:“天地人物,仙靈鬼神,非道無以生,非德無以成。”(4)因此,無論是道教新造的神靈,還是源自古代宗教民間信仰,佛教儒家之諸神,都必須統一在對“道”的崇拜之上。道教的神學神系及其數理教義,正是對中華傳統文化和對大道信仰的肯定與繼承的完善體現。那麼,同為大道衍化的結果,為什麼又有神靈、凡人及萬物的差別呢?換而言之,天地萬物,人神之間區別的內在根據又是什麼呢?依據道經所言,作為宇宙本體的大道在其開創宇宙、衍化萬靈萬物的過程中,因其內在基因體的不同而出現了神靈與人物的分別。《太始經》描述說:兩儀未分之時,宇宙“溟滓蒙鴻,如雞子狀,名曰混沌玄黃。無光無象,無音無聲,無宗無祖,幽幽冥冥,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彌綸無外,湛湛空虛,于幽原之中而生一氣焉。”《靈寶經》曰:“一氣分為玄、元、始三氣,而理三寶,三寶皆三氣之尊神。”(5)此三寶尊神即道教的最高神靈——元始天尊,太上道君,太上老君,他們是由玄、元、始三氣化生而成的,是由道向氣演化的第一階段即元初之際的產物,對此,《太真科》有一段相當形象的描述:“混洞之前,道氣未顯,於恍莽之中有無形象天尊,謂無象可察也。後經一劫,乃有無名天尊,謂有質可睹不可名也。又經一劫,乃生元始天尊,謂有名有質,為萬物之初始也。極道之宗元,挺生乎自然,壽無意之數,不始不終,永存綿綿。”(6)正是這位宇宙之大神,開闢天地,分化萬神,養育人物,並構建了一個等級森嚴,層次分明的三界一體的世界。在這個包納百鬼、萬民眾神的三界中,高據三十六天境的是三清聖祖、諸方天帝,遍佈大地的是億萬人民、百蟲品物。還是一個鬼魔居住的冥間——北陰豐都,那就是以豐都大帝為主尊的萬鬼之城。人和萬物生居天境與冥府之間,他即可能進入天境,亦有可能墮入地獄,關鍵在於人們的所作所為。《洞玄靈寶自然九天生神章經》說,三清聖祖以玄、元、始三氣合生九氣,“九氣列正,日月星宿,陰陽五行,人民品物,並受生成。天地萬化,自非三元所育,九氣所導,莫能生也。三氣為天地之尊,九氣為萬物之根,故三合成德,天地之極也。人之受生於胞胎之中,三元育養,九氣結形,故九月神布氣滿能聲,聲尚神具……所以能愛其形保其神,貴其氣,固其根,終不死壞,而得神仙,骨肉同飛,上登三清,是與三氣合德,九氣齊並也。”(7)這就明白指出,人與神靈本為同一大道所生,三氣成神,九氣生人,人的生命是非常珍貴的,故當皈依大道,保神貴氣,以達三氣合德的聖境,而得上登三清之仙品。這就是人、神相通的內在根據,是人們得以超越生死、超越仙凡界限的思想基礎。道教神學中的這種人、神同源皆出於道的思想,顯然本之於先秦道家之學。《老子》曰:“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8)也就是說,道不僅為萬物之始,又為上帝(象帝)之祖先。既然如此,三界相連、人神交通的內在根據不僅是可能的,並且是先天決定的。道教神學中的這種獨特觀念,往往使歐美的學者們茫然無著,因為它與西方國家中普遍信仰的基督宗教的唯一神觀點是截然不同的。其實,道教神學理論與中國的國情、民情及文化息息相關,其神真體系也包藏著中華民族形成與發展中諸多秘密,透過道教神系龐大複雜的組織結構,可以看到中華民族固有的本土信仰根深蒂固,垠古長存;出入道教神學玄虛奇異的殿堂,卻恍然大悟其學說仍根其于老莊的大道。二 道教神系的演變過程大道被演化為人們崇拜的尊神,始于道教創立之初。張陵于東漢時開創正一天師道,自稱“太清玄元”,得太上老君之真傳。《神仙傳》說:“張道陵精思煉志,忽有天人下……或自稱柱下史,或稱東海小童,乃授陵以新出正一盟威之道。”這位來自天境的“柱下史”,就是先秦思想家老子,史載老子嘗為周柱下史。《老子想爾注》亦曰:“一散形為氣,聚形為太上老君。”《三天內解經》也說:“幽冥之中生乎空洞,空洞之中生乎太無,太無變化玄氣、元氣、始氣,三氣混沌,相因而化,生玄妙玉女,玉女生後,混氣凝結,化生老子。從玄妙玉女左腋而生,生而白首,故號為老子。老子者,老君也。”(9)這樣一來,本為哲人的老子便被道教神化成為道教的教主。此外,早期正一道還吸收了巴蜀地區的民間信仰及少數民族的三官崇拜。《三天內解經》記載東漢永壽三年(157年)張道陵在蜀郡,“與漢帝朝臣以白馬血為盟,丹書鐵券為信,與天、地、水三官、太歲將軍,共約永用三天正法。”(10)此外,經中還載有道德丈人、太上丈人、天帝君、九老仙 都君、九氣丈人、新出老君、五帝、西王母、上元夫人、千二百官君,太清玉陛下等天師道的天真神明。在另一種早期天師道的《正一法文經章官品》中亦列有名目繁多的天地各方神君,如九水丈人、天昌君、天綱君、安氣君、赤沙君、天玄君 、青龍君、官席君、九地君、四明君、畢女君、破市大將軍、破獄大將軍、解患大將軍、太陰君、玉女君、誅殃君、五穀君、萬福君、行廚君、金倉君、注變君、北海君、太平君、百舌君,明星玉女、天皇君、朱雀君等,他們均各有主司,或主收邪治鬼、治病祛痛,或主祈雨求晴、利市安宅,其範圍幾乎包括了人們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由此可見早期道教的神系其組成的成份已相當複雜,但尚缺乏系統性與條理性。隨著道教在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發展,一些新興的道派如上清派、靈寶派相繼出現,又出現一大批道教新神,如元始天尊,靈寶元尊、元始元王、太乙元君、北帝、天真大神、妙行真人、三十二天帝、五鬥星君、五天魔王、長生大君、無英公子、白元尊神 、太一司命等。但各派所奉神真不同,其來源亦異,故多不相關,略無統序。如靈寶派所奉第一尊神元始天尊,即援引上古的神話——盤古開天壁地,加以改造而塑的新神。題名葛洪《枕中書》說:“昔二儀未分,溟   鴻   ,未有成形,天地日月未具,狀如雞子,混沌玄黃,已有盤古真人,天地之精,自號元始天王,游乎其中。”(11)這裏已把盤古演變成了道教尊神元始天王。    至於道教神系中的三十二天帝,則有取於佛教。中國古代是講九天的,而道教授引佛教的“三界說”,謂“四梵三界三十二天”,所供奉的三十二天帝,這些皆明顯摸似於佛教。上清派亦創造了許多新神,並著手於對道教神系的全面整理,從而產生了被譽為道教曼荼羅的《真靈位業圖》。從卷首陶弘景的自序中可知,該書的目的是理順仙聖品階,正確地顯現位業。“祈祝跪請,宜委位序之尊卑。對真接異,必究所遇之輕重。是以三君共辭先致,學未體之尤;下班居上,智有不達之蔽。雖同號真人,真品乃有數;俱目仙人,仙亦有等級千億。”因此,這部南朝道教的神譜將眾多的真靈分為七個神團,由天界、人間、鬼域三大體系組成,包括玉清、上清、太極、太清、九宮、洞天、豐都七大世界,各有主神,左右仙真,分司專職,治理著整個宇宙。如“豐都北陰大帝,炎帝大庭氏,諱慶甲,天下鬼神之宗,治羅豐山,三千年而一替。”“辛玄子,自雲禁元中郎,將吳越鬼神之司。”(12)在北陰大帝的左、右兩傍各有五十餘位鬼神,如秦始皇、魏武帝、周文王、公孫度、馬融、陶侃、王逸少、鄧攸等,大都是三國魏晉時武將文人。尤其要指出的是,除第一階所列六七位真靈純屬天神之外,其餘六階的七百餘位神真中,絕大多數皆為道教中人或歷史人物。這個特徵及現象,值得注意,因為它涉及到道教的教理。也是研究道教神學及神系必須思考的問題。北周道書《無上秘要》卷八三、八四中所收內容與《真靈位業圖》大致相同,但沒有排列階位,其神真排列的順序有異,尤其不同的是位置的大顛倒,即《真靈位業圖》中最後一名“鄧攸”,在《無上秘要》中卻出現在卷首開頭。這是因為後者是從“得道成仙”的視角,從下至上依其修煉之程度,分為八個層次,即“得鬼官道人”,“得地仙道人”,“得地真道人”,“得九宮道人”,“得太清道人”,“得太極道人”,乃至“得上清道人”,“得玉清道人”。這兩者從形式看似有區別,一個從上至下,一個從下至上,但其內涵是相同的。目的都是為了統一道教的神系,以便為人們提供一個比較完整的崇拜神團。當然,《無上秘要》一書中述及的道教神靈無論在數量上還是在神跡的介紹方面,其內容都遠遠地超過了《真靈位業圖》。如《靈官升降品》、《眾聖本道品》、《身神品》等所載眾真萬靈,多為《真靈位業圖》中所無。總之,這是第一次編織了道教的神真體系,在道教史上具有相當重要的象徵意義,它標誌著道教由早期派別林立,各自為政的散雜狀況,開始朝向諸宗歸一、信仰趨同的成熟階段發展。時至唐代,經過南北朝道教各派相互融合的歷史過程,確定了道教最高尊神三清至聖的地位,即玉清境元始天尊、上清境靈寶天尊、太清境道德天尊(太上老君),道教神系亦步入了新的格局。他們或以師徒的關係出現,或以大道的顯化降跡,構建了三位一體的三清尊神。這是道教神系發展史上又一里程碑,因為諸真萬神遍佈的宇宙之中,終於有了統領群仙眾真的至高大神。道教內的諸宗諸派,無論其派內的神靈來自何處,其構成與面貌如何複雜,但都必須服從三清尊神,敬奉三清尊神。從此,道教的信仰集中於對三清尊神的崇拜,這對於道教的發展與壯大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兩宋時期是道教神系得以完善、定型之際,其後變化不大,並流傳至今。從《上清靈寶大法》、《靈寶領教濟度金書》、《道門定制》、《道法會元》、《法海遺珠》等道書中,不僅收集,整理了近千年來道教神真譜系,並受佛教密宗的影響,造就了一大批新的神真,從而豐富了道教的神系。兩宋以來的神仙譜系,可以概括為十個層次。最高層是三清、六禦(或四禦);第二層是諸天帝,如九天上帝、五靈五老天君、三十二天帝等;第三層是日月星辰,如五鬥星君、二十八宿星君等;第四層是三宮大帝、三元真君、四聖元帥等;第五層是歷代傳經授法祖師,如玄中大法師、靈寶三師、三天大法師等;第六層是自然之神,如雷公電母、風伯雨師等;第七層是山川之神,如五嶽大帝、十洲仙官、諸海龍王、百種水神等;第八層是羅豐鬼神,如豐都大帝、扶桑大帝、溟冷大神、地獄主者等;第九層是各種執法功曹、直符使者、金童玉女、香官役使等;第十層是城隍土地、六丁六甲、太歲司命等。這是一個相當龐大但又嚴然有序的道教神系,其數量多得難以計算,所謂“三境高尊,萬天上帝”,十方上聖,歷代師真,“因經科而立教化,垂有作出法錄以度人。九品三乘,遞相通貫;六書八體,互以發明。傳于天中,為萬聖指歸之路;降乎人間,開群生修進之門。”(13)以上所述為道教神真體系的基本狀況。那麼,在認同三清至尊的根本信仰下,神霄派的神系又是什麼面貌呢?與其他道教派別的神系相比較,又有什麼特徵呢?通過下面的介紹,我們可以瞭解這些情況。第六章 神霄諸帝與雷部眾真一  三清上聖為雷霆之本元始天尊之尊號,首見於魏晉時期的古靈寶經。如《靈寶無量度人上品妙經》卷一(3)曰:“昔于始青天中碧落空歌大浮黎土,受元始度人無量上品,元始天尊當說是經,周回十過,以召十方”。(4)至《真靈位業圖》,其首玉清三元宮上第一中位,即為“上合虛皇道君應號元始天尊”,從而確立了元始天尊在道教中的最高神地位。所謂“元始天尊”,是指他生於太元之先,稟自然之氣,為宇宙萬物的創造者。唐人薛幽棲說:“元者,初也。始者,首也。言元始天尊建萬化之初,為眾道之首,居玉清上元之境,統大羅玄都之域,植天地之根,生萬物之母。”(5)東海青元真人曰:“元者,玄也,玄一不二,玄之又玄,為眾妙門。始者,初也,元始稟玄一之道,於元始之初,先天先地,為眾妙之宗,出生之始,故曰元始。天者,一氣之最上;尊者,萬法之極深。當其氤氳未朕之時,湛然獨立,天地恁之而處尊大者,故號元始天尊。”(6)宋人李思聰亦說:“元始天尊者,即天地之精極,道之祖氣也。本生乎自然,消即為氣,息即為神,不始不終,永存綿綿,居上境為萬天之元,居中境為萬化之根,居下境為萬帝之尊,無名可宗,故曰天尊,始世人天矣。不可以理測,不可以言筌,生萬化而不宰,化萬類而不言,至尊至極,乃曰天尊,居玉清境清微天宮焉。”(7)據道經所載,元始天尊的名號多達十種,並顯種種化身,以開劫度人。《太上洞玄靈寶十號功行因緣妙經》曰:“道君複告普濟曰:我本師大聖元始天尊,虛無自然妙道化身,從不可名言,塵沙劫來,濟度一切眾生,入無上道,具七十二相,八十一好,十號圓滿,或相千光相,或現無邊相,或相大身相,或現小身相,或變身入黍米之中,或開毛孔納無邊世界,或掌三千大千世界,或雨甘露灑熱惱眾生,或作帝王制伏暴亂,或為賢佐匡扶有道,或有聖君爰降為師,有如是功德神通妙相莫能窮,歎而有十號讚揚總名。是故十號者,無上道,元始,太極,高皇,光明,玉帝,正法王,大慈父,仙真師,天尊。”並進一步解釋說:“所言無上道者,乃是元始天尊道果成時,于諸眾法,無祖無宗,無根無系,而一相俄立,乃萬法依憑為萬法王,為萬相之祖,為一氣始,虛無不測,溟氵幸何知,居於萬眾之先,故名無上道。所言元始者,居至道源,作窈冥本,故曰元始。太極者,從無數劫來,判樸之際,報身乃現,於是始青天中,而現化身,故名太極。高皇之號者,尊居無頂天中,逍遙大羅之上,名無上之上,超有象之先,是故號曰高皇。所雲光明者,是謂法性真體,瑩若琉璃,易功德光,照昏暗處,銷眾生障,破煩惱山,故號光明也。玉帝者,位居玉闕之中,尊極萬天之帝,凝然真性,妙相具足,巍巍蕩蕩,出眾真之中,同星拱月,故稱玉帝。所言正法王者,演說正法,破邪異宗,開無為道,滅一切苦,明無邊法門印,可三天經錄,降伏魔邪,除諸小見,令入大乘之道,如大醫王法藥治苦,若春雷震發動,萌芽滋長含生,如灑甘露,沃潤眾根性,故號正法王。大慈父者,從無量無邊劫不可測,微塵沙劫出現大聖身,濟度君生,脫生死羅,入正真道,或於惡趣,拯救罪苦眾生,過於赤子,是名大慈父。所言仙真師者,道君告普濟音,我與汝及無邊無量劫來,天尊大聖、諸真大仙升無上道果,一切天尊、諸真聖眾、天王天帝、玉帝大帝、三華帝、五帝大魔、名山洞府、虛空水陸、一切含生、已得果、今得果及未得果者,皆是我本師元始天尊,現虛無法身、自然報身、元始化身,以真諦法種引導……化誘至真之法,皆以開悟,而從劫已來,救苦無倦,故號仙真師。”“天尊者,常處三清之上,超眾聖道界,顯世地卑,獨居天為尊,故號天尊。”(8)《龍   經》亦曰:“元始有十號,一曰自然,二曰無極,三曰大道,四曰至真,五曰太上,六曰老君,七曰高皇,八曰天尊,九曰玉帝,十曰陛下。”(9)與其他道派一樣,神霄派亦奉元始天尊為最高尊神,以靈寶天尊、太上老君陪祭左右,合稱“三清上聖”。在道教的神系中,靈寶天尊為萬神之亞尊,又稱上清大帝、玉宸大道君。據道經記載,元始天尊宣講的道法,許多都是由道君整理傳世。薛幽棲說:“道君,元始天尊之弟子,太微天帝君之師也。居上清上元玉晨宮,即上清之境,太清尊崇之位也。”成玄英說:“按《本行經》雲:道君是西那玉國人,蓋紫晨之流芳,皇上之胄裔,能尊承靈寶,元始封為郁悅那林昌玉台天帝,位登高聖,治玄都玉京。《大洞經》雲:上清高聖大道君者,一號玉晨君,治蕊珠玉闕七瑛紫房,受事虛皇,虛皇即元始天尊。”(10)李思聰亦曰:“玉晨道君者,乃大道之化身也。言其有不可以隨迎,謂其無複存乎恍惚,所以不有而有,不無而無,視之無象,聽之無聲,於妙有妙無之間,大道存焉。道君即審道之本,洞道之元,為道之氣,即師事元始天尊,稱受道弟子焉,猶是老君稟而師之矣。居上清真境禹餘天中,降金科寶錄三洞仙經,付經師郁羅翹真人,傳教于萬國焉。”(11)如同元始天尊一樣,太上大道君亦神通廣大,變化無窮,應劫乘運,隨緣開度。《太上洞玄靈寶業報因緣經》卷十記載:“道君告普濟曰:吾自造化天地,至於上皇,經無數劫。不可稱量,世出教法,應化立身,亦複無數,天上天下,無極無窮,輪轉變形,隨緣開度。”其名號多達幾十種,如太上天尊、轉輪化主、慈悲法王、無上法師、天中之尊、八極真君、九天聖主、三千化主、五億天君、天羅教主、三界導師、玄中法師、玉宸化主、金闕天尊、洞真法主、洞玄教主、萬法大師、最勝醫王、法界聖尊、玉清道主、太清仙王、三塗化主、九幽大師等。其身份或作天王,或作帝君,或作道士,或作儒生。“或在天中為太乙天尊,或在星中為天皇大帝,或作北極大帝,或作七星童子,或作五帝真人,或在星中為星光真人,或在雲中即為雲師,或在風中為風伯,或作雷公,或為雨師,或為千歲老翁,或為萬歲少童,或為龍王,或為鬼王,千變萬化,不可勝數。或凡或聖,或男或女,或大或小,或長或短,或身上生水火,或形為草木,種種應變,教化眾生,演出經教,開度天人,隨劫輪轉,恒存湛然。”(12)神霄派的第三位祖師是混 元老君,為道教三清尊神之第三位。又稱“道德天尊”、“太上老君”、“太清大帝”等。在道教宮觀三清殿中其塑像居右位,一般多為手執八卦扇。此老君的原型為春秋時道家創始人,姓李名耳,家伯陽,諡聃。楚國苦縣人。任周藏室之史,後辭官,應函谷關令尹喜之邀,著《道德經》五千言而去,莫知其所終。神化老人其人,見諸於漢代文獻。明帝、章帝之際(58—88年)益州太守王阜作《老子聖母碑》曰:“老子者,道也。乃生於無形之先,起于太初之前,行於太素之元,浮游六虛,出入幽冥,觀混合之未判,窺濁清之未分。”桓帝延熹八年(165年)陳相邊韶《老子銘》說:“以老子離合於混沌之氣,與三光為終始,觀天作讖,升降鬥星,隨日九變,與時消息,規矩三光,四靈在旁,存想丹田,太一紫房,道成身化,蟬蛻渡世,自羲農以來,世為聖者為師。”(13)這一類關於老子的神化,與當時社會文化背景有關,如章太炎所說:“盡漢一代其政事皆兼循神道,夫仲舒之托於孔子,猶宮崇、張道陵之托於老聃。”(14)正是在這種歷史環境下,東漢順帝時(126—144年)張道陵在巴蜀鶴嗚山創天師道,奉老子為教主,以《道德經》為主要經典,其《老子想爾注》曰:“一者道也,一在天地外,人在天地間,但往來人身中耳。一散形為氣,聚形為太上老君,常沉昆侖,或言虛無,或言自然,或言無名,皆同一耳。”此為道書中最早稱老子為太上老君。其後的道經中老君的形象更加具體化了。如葛洪《神仙傳》謂老君“身長九尺,黃色,烏喙,隆鼻,秀眉長五寸,耳長七寸,額有三理上下徹,足有八卦,以神龜為床,金樓玉堂,白銀為階,五色雲為衣,重疊之冠,鋒挺之劍,從黃童百二十人,左有十二青龍,右有二十六白虎,前有二十四朱雀,後從三十六辟邪,雷電在上,晃晃煜煜。”從上三皇至三國吳時,先後化為十六“聖者之師”。類似的種種神話,廣泛收載於《混元聖紀》、《太上老君年譜要略》、《太上混元老子史略》、《猶龍傳》等老子傳記中。《魏書·釋老志》曰:“道家之原,出於老子。其自言也,先天地生,以資萬類。上處玉京,為神王之宗,下在紫微,為飛仙之主。”這是對老子逐漸演變變為老君,成為道教尊神的總結。太上老君本為張陵天師道信奉的最高大神,但隨著元始天尊、太上道君的神格確定,太上老君漸退居於三清之第三位,並得到整個道門的認同。宋人賈善翔說:“故老君師太上玉晨大道君焉,大道君即元始天尊之弟子也,天尊生億劫之前,為道氣之祖,所以道君為天尊之弟子、老君之師。二聖既立,即老君嗣焉。而曰老者何也?老者處長之稱,君者君宗之號,以老君天上天下,曆化無窮,先億劫而生,後億劫而長,天天宗奉,帝帝師承,故賜以太上老君之號。三聖相承,千古垂範。”(15)李思聰亦曰:“混元老君者,乃元氣之祖宗,天地之根本也。曆劫行化,代代為師。或在九天,或游四海,不可無師教,不可無主立,乃師事玉晨道君,稱受道弟子焉。或降太微勾陳六星中,即號曰天皇大帝曜魄寶。至周降生,孔子嘗曰老聃者,吾之師也,而問禮焉,仰之如尤龍。自開闢以來,五十餘度降見,西度流沙,下化中國,為三教宗師,作百王軌范,千古行道,神變無方,居太清仙境大赤天中焉。”(16)    三聖相承,演講靈寶大道。雖分三洞教主,實則同氣相化,故道教謂之元始一氣化三清。《太上洞玄靈寶業報因緣經》卷十曰:“元始以一氣化生三氣,分為三天。一曰始氣,為清微天,號玉清境,天寶君所化,出《洞真經》十二部,以教天中九聖。二曰元氣,為禹餘天,號上清境,靈寶君所化,出《洞玄經》十二部,以教天中九真。三曰玄氣,為大赤天,號太清境,神寶君所化,出《洞神經》十二部,以教天中九仙。三十六部,亦曰三乘,一曰大乘,二曰中乘,三曰小乘。結飛玄元氣,自然成章,玉字金書,龍文鳳篆,大方一丈,八角垂芒,教化諸天,流通世界,始終五劫,常轉法輪,或實或權,有廣有略,因機取悟,隨世修行,雖天地運終而三洞不減,開度群品,導引天人,三界十方,俱受利益。”(17)當然,這位氣化三清的“元始”並非玉清元始天尊,而是浮黎元始天尊。《靈寶無量度人上品妙經》卷一曰:“道言,昔于始青天中碧落空歌大浮黎土,受元始度人無量上品。”(18)唐人李少微注:“始青天者,東北玉隆天也。此天碧霞羅絡,靈奏神風,紫字鳴林,自成歌詠,此國土帝諱浮黎天尊,降臨十方,共會度人之際,受得是經。”成玄英曰:“大浮黎土者,大是廣遠之名,浮黎是其帝諱。”(19)這位浮黎天尊也就是《元始上真眾仙記》中的那位宇宙的開創者——元始天王。《雲笈七簽》卷一○一曰:“元始天王,稟天自然之胤,結形未沌之霞,記體虛生之胎,生乎空洞之際,時玄景未分,天光冥遠,浩漫太虛,積七千餘劫,天朗氣清,二暉纏絡,玄雲紫蓋映其首,六氣之電翼其真,夜生自明,神光燭室,散形靈馥之煙,棲心霄霞之境,練容洞波之濱,獨秉靈符之節,抗禦玄降之章,……東游碧水豪林之境,上憩青霞九曲之房,進登金闕,受號玉清紫虛高上元皇。”(20)張宇初亦說:“浮黎者,天王內名,眾聖上朝,則天王稱慶。”(21)二  三帝至尊為雷霆之祖由浮黎天尊(元始天王)玄化三清至真,其下尚有三帝,即紫微大帝、玉皇上帝、後土皇地祗。《無上九霄玉清大梵紫微玄都雷霆玉經》曰:“三清上聖,所以雷霆之祖也。十極至尊,所以雷霆之本也。昊天玉皇上帝,所以以號令雷霆也。後土皇地祗,所以節制雷霆也。”(22)這裏所說的“十極至尊”,就是紫微大帝。道教對紫微大帝的崇拜,源於中國古代先民對天庭星宿的敬畏。《晉書·天文志》曰:“北極五星,鉤陳六星,皆在紫宮中。北極,北辰最尊者也,其紐星,天之樞也。天運無窮,三光疊耀,而極星不移,故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一曰紫微,大帝之座也,天子之常居也,主命主度也。”此北極星或名天極,或名天一,或名北辰。《史記·天官書》記述曰:“中宮,天極星,其一明者,太一常居也。紫宮前列鬥口三星,若見,若不,曰陰德,或曰天一。”《張氏正義》引《星經》注曰:“天一,一星,疆閶闔外,天帝之神,主戰鬥,知人吉凶。”《索隱》又引《爾雅》及漢代讖緯家言:“《春秋元命苞》雲:宮之為言宣也,宮氣立精為神垣。又《立耀鉤》曰:中宮大帝,其精北極星,含元出氣,流精生一也。《爾雅》雲:北極,謂之北辰。又《春秋合誠圖》雲:北辰,其星五,在紫微中。楊泉《物理論》雲:北極,天之中,陽氣之北極也。極南為太陽,極北為太陰。日月五星,行太陰則無光,行太陽則能照,故為昏明寒暑之限極也。又《春秋合誠圖》雲:紫微大帝,實太一之精也。”由天極、天一而北辰、北極,由星精、天神而演變為北極紫微大帝,這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到魏晉時期,儒生們又按人間帝王管理天下事務的制度,為紫微大帝在天庭紫微垣中,構想了一個以他為首的星宿王朝。有四輔,“抱北極四星曰四輔,所以輔佐北極而出度授政也。”有三公,“杓南三星及魁第一星、西三皆曰三公,主宣德化,調七政,和陰陽之官也。”有丞相,“輔星傅乎開陽,所以佐鬥成功,丞相之象也。”有尚書,“門內東南維五星曰尚書,主納言,夙夜咨謀。”有大理,“宮門左星內二星曰大理,主平刑斷獄也。”有廷尉、禦吏,“南蕃中二星間曰端門,東曰左執法,廷尉之象也;西曰右執法,禦吏大夫之象也。執法,所以舉剌凶奸者也。”此外,尚有九卿、十二府、內廚、天廚、柱下史、左右使等星官,可謂“列宿受符,諸神考節”,“以夾擁帝座也。”(23)如此完備的一個天庭星神的體系,道教在擴展其神團時便巧妙將其吸收,納入道教神系之中。道教認為星辰為日、月所生,又謂萬物之精上為列星,列星又主宰著萬民億物的命運,故對星辰之神格外敬崇。在道教構建的萬神殿中,星辰之神的地位頗尊,且數量極大,最高位者便是紫微大帝。《雲笈七簽》卷二四《日月星辰部》說:“《玄門寶海經》曰:陽精為日,陰精為月,分日月之精為星辰……北辰星者,眾神之本也。凡星各有主掌,皆系於北辰。北辰者,北極不動之星也,其神正坐玄丹宮,名太一君也。”他“上總九天,中統五嶽,下領學者。”(24)《靈寶無量度人上品妙經》卷三七則謂其為元始天尊的化身,“居紫玉寶闕華蓋之下紫微垣中,號北極大帝,龍衣玄服,垂絛大弁,左右十二元士,雷公霹靂居其傍,三十六將衛其後,五帥四德導其前,赤明開圖之初為上清神公,開皇之後為北陰大帝,平定功成位居中天紫極之庭,十方世界望之不動,謂之辰樞者是也。”(25)隨著道教神霄派的肇起與興盛,北極紫微大帝的地位越來越高,被譽之為“統臨三界,掌握五雷”的赫赫大神,位居道教四禦之中,從而得到道教各派廣泛崇拜。《上清靈寶大法》卷十(甯全真本)曰:“北極大帝,則紫微垣中有帝座是也。”“為萬星之宗主,三界之亞君,次於昊天,上應元氣,是為北極紫微宮。有雲紫微大帝,乃諸天大神,三界萬神,萬殺之帝。”(26)並仿效儒家的禮制,為紫微大帝配備了四府、六部等神司機構,其中天蓬、天猷、翊聖、真武分主四府,合稱北極四聖。這樣一來,北極紫微大帝便成為主宰雷霆、統治萬星的顯赫大神。《無上九霄玉清大梵紫微玄都雷霆玉經》曰:“北極紫微大帝,統臨三界,掌握五雷”(27)。不僅如此,紫微大帝還兼治豐都冥府。《太上太玄女青三元品誡拔罪妙經》卷上曰:“紫微帝君,考較大千世界之內,十方國土之中,上至諸天神仙升降之籍,星宿臨照國土分野興亡之簿,中至國主賢臣諸王太子一切眾生考限之期,下至魚龍變化飛走萬類改易身形、升沉年月,至於三塗之內,九府之中,罪對之名,年劫之限。其內合得生為人者,則當削名長夜之府,列字左宮之中;其內合為諸色邪魔鬼神之者,則當刻限右宮,書名黑簿,俟其數滿,又複改形,隨其業力高下不同,受報各異。”(28)北宋鄧有功《上清骨髓靈文鬼律》序亦說:“鬼律者,天曹割判入驅邪院,北帝(紫微大帝)主而行之。玉格並行法儀式者,玉帝特賜驅邪院以掌判也。其要皆所以批斷鬼神罪犯,輔正驅邪,與民為福,為國禦災焉。”(29)原來北帝與玉帝並肩分庭,共同治理天庭、人間、地獄。玉帝亦稱昊天玉皇大帝,是中國民間信仰中的最高神。恰如蒲松齡《聊齋志異》所說:“天上有玉帝,地下有皇帝。”它乃是中國封建皇權在神真世界的象徵。中國自殷周以來,已有最高神——上帝這個觀念。在先秦文獻中,或稱天、皇天,或稱帝、上帝、皇天上帝、昊天上帝,都是指這個最高神。以後隨著社會分工愈來逾細,社會組織、社會意識日趨複雜,神鬼世界也逐漸等級森嚴,分工明細,上帝的形象、功用也趨向社會化、人格化。西漢有五方帝及太一,東漢有五感生帝,皆具上帝的職能。東漢末又以北極星為天皇大帝,總領天地五帝群神。但自新莽以迄于唐,國家祭天大典,皆以祀皇天上帝為主。道教授引“玉皇”之稱當始于南朝。《真靈位業圖》第一階“玉清境”之右位,有“玉皇道君”、“上皇天帝”、“高上玉帝”,“皆得策命學道,是令群真。”(30)劉宋陸修靜論佛道之異同,有“在佛為留秦,在道為玉皇,斯亦殊途一致”之說。(31)這裏所說的“留秦”亦名拘留秦,或拘留孫。乃佛教過去七佛之一。《觀佛三昧海經》卷十《念七佛品》曰:“拘留孫佛亦放光明住行者前,其佛身長二十五由旬,圓光三十二由旬,通身光五十由旬,相好具是如紫金山。見此佛者,常生淨國,不處胞胎,臨命終時,諸佛世尊必來迎接。”《長阿含經》卷一亦載,于屍利沙樹下成道,曾有一會之說法,度化弟子四萬人,重要者有薩尼、毗樓等。該佛與毗婆屍佛、屍棄佛、毗舍浮佛、拘那含弁尼佛、迦葉佛、釋迦弁尼佛,共稱過去七佛,同受造像供養。陸修靜將玉皇與拘留秦相提並論,即是說玉皇為道教的過去天尊。《靈寶齋儀》曰:“過去高上玉皇天尊,未來太極天尊,見(現)在元始天尊。”(32)顯然,這是受佛教思想的影響,從而衍化的道教三世說。玉皇的神格與地位在前期道教中並不顯赫與固定,但進入隋唐之後的影響日钜。《太上太真科》曰:“虛皇金闕玉帝,最貴最尊,無生無死,湛然常住。”(33)《寶玄經》說:“一號自然,二號無極,三號大道,四號至真,五號太上,六號老君,七號高皇,八號天尊,九號玉帝,十號陛下。”(34)這裏又將玉皇與老君混為一談。在民間,對玉皇的信仰已很普遍。韓愈有詩曰:“夜領張徹投盧仝,乘雲共至玉皇家。”(35)元稹的詩說:“萬里洞中朝玉帝,九光霞外宿天壇。”(36)此外,李白、杜甫、柳宗元等,也常在詩中吟詠玉皇,描繪其壯麗天宮,隨侍群神。這樣一來,民間信仰中的天帝、天翁和道教諸神中的玉皇合而為一。所以 張政良先生說,唐人心目之中玉皇已與後代無殊,其宮殿儀仗權勢作用皆儼然人世皇帝,且諸家所述玉皇之服飾、侍禦一若皆有定式,蓋當時已宮觀祠祀,造像寫圖者眾矣。(37)宋代統治者尊崇道教,以真宗、徽宗為最。真宗時將玉皇正式列為國家的奉禮物件,大中祥符五年(10億年)十一月,親祀玉皇於朝元殿。七年(1014年)正月,“分命輔臣薦獻諸殿,改奉元宮曰明道宮,奉安玉皇大帝像。”(38)九月,“尊上玉皇大帝聖號曰太上開天執符禦曆含真體道玉皇大天帝,以來年正月一日躬申薦告。”(39)其後歷年累有刪封,上玉皇大天帝寶冊、袞服。延至徽宗,政和六年(1116年)九月,徽宗親詣玉清和陽宮。“上太上開天執符禦曆含真體道昊天玉皇上帝徽號寶冊。丙申,赦天下,命洞天福地修建宮觀,塑造聖像。十一月丁酉,朝獻景靈宮。戊戌,饗太廟。己亥,祀昊天上帝於圜丘,赦天下。”(40)至此,國家、民間、道教三方面的信仰正式合流,從而使對玉皇的崇拜達到了最高潮。道教順應社會的需要,遂將玉皇的神格與地位大大提高,並編造了一批有關玉皇神跡的道書,如《玉皇本行集經》、《玉皇心印妙經》、《玉皇胎息經》、《玉皇滿願寶懺》、《玉皇宥罪錫福寶懺》、《玉皇十七慈光燈儀》、《玉皇九天譜錄》、《玉皇六辰飛綱司命大錄》等。據《高上玉皇本行集經》卷上載:昔有國名號光嚴妙樂,其國王淨德、王后寶月光無嗣,後廣陳供養,六時行道,遍禱真聖,已經半載,不退初心,忽夜寶月光皇后夢太上道君抱一嬰兒與之,覺而有孕懷胎一年,於丙午歲正月九日午時誕于王宮。當爾之後王忽告崩,太子治政,俯念浮生,嗣位有道。“遂舍其國,於普明香嚴山中修道,功成超過是劫,已曆八百劫身。常舍其國為群生,故割愛學道於此。後經八百劫,行藥治病,拯救眾生,令其長樂。此劫盡已,又曆八百劫。廣行方便,啟諸《道藏》,演說靈章,恢宣正教,敷揚神功,助國救人,自幽及顯。過此已後,再曆八百劫,亡身殞命,行忍辱,故從事扌舍己血肉。如是修行三千二百劫,始證金仙,是曰清諍自然覺王如來,教諸菩薩,頓悟大乘正宗,漸入虛無。如是修行,又經億劫,始證玉帝。”(41)從此玉皇大帝在道教神系中的崇高地位及神格便固定了,成為僅次三清至聖的大神。北宋張商英(1043—1121年)所撰《三才定點陣圖》,是現存在世的最早的一幅道教神譜圖。其中繪有天寶君(元始天尊)、靈寶君(靈寶天尊)、神寶君(太上老君)三清尊神之外,至尊大神還有二位。一位是“聖祖上靈高道九天司命保生天尊大帝”,一位是“昊天玉皇上帝”。前者被宋室奉為趙氏之始祖大神,後者因其派遣翊聖真君輔佑宋朝而受推重。並于太宗朝在終南山修建上帝宮闕。“凡三年宮成,中正之位,列四大殿。前則玉皇通明殿,次紫微殿,次七元殿,次真君所禦殿。”(42)《三才定點陣圖》中昊天玉皇上帝端坐通明殿上,上下左右陪祭的是東、南、西、北三十二天天帝,於此可見玉皇上帝已為三十二天之主尊。《翊聖保德真君傳》曰:“上帝在無上三天,為諸天之尊,萬象群仙無不臣者。常升金殿,殿之光明,照於帝身,身之光明,照于金殿,光明通徹,無所不照,故為通明殿。諸天帝君,萬靈侍衛,仙眾梵佛,悉來朝謁,仰視其殿,惟見大光明中,上帝儼然,仙班既退,光明偏徹諸天焉。”(43)《高上玉皇本行集經》卷上亦曰:帝身即道身,是無量功德之身,清靜自然之身,神明堅固不壞真空無上法身。“昔雖下生人間,多劫行化,示大神通,而身清淨,未嘗不在金闕,分身變化,應現隨方,利濟群生,超升道岸,普垂教法,開悟後人,依按奉行,登真成道,以斯功德之所莊嚴,是故光明常充諸天,神智妙達,莫可度量,是身光明,皆是妙號。”(44)經過這些道書的闡揚,玉皇上帝的地位一下提高到四禦之首,並從道教神學理論上予以調整與確認。甯全真重編道教神譜,于“玄穹主宰”中首列元始天尊、靈寶天尊、道德天尊,次列昊天上帝、救苦天尊、北極大帝、天皇大帝四禦,並解釋說:“昊天上帝,諸天之帝,仙真之王,聖尊之主,掌萬天升降之權,司群品生成之機,三洞四輔,禁經之標格,大梵至妙無為之神威,乃三界萬神三洞仙真之上帝君也。自三氣之天胤,三寶之皇胄,高出乾坤之表,生萬物而不宰也。高出乾坤之表,生萬物而不宰也。三才肇立,氣清高澄,積陽成天,萬匯之源,豈應無主。故以形象言之,謂之天;以主宰言之,謂之帝。故曰玉真天帝玄穹至聖玉皇大帝。”(45)由此,宋代以來道教神真系形成了以玉皇大帝為首的昊天三界之尊、“四禦”或“六禦”的體系,稱之為“元始為三教之首,玉帝為萬法之宗。”(46)《太上洞神天公消魔護國經》卷下亦曰:“天地萬物既備,元始大道退居無為,遂命玉皇統禦三界,覆育蒼生,公平無私也。命地母為地後,敕天官,司天曹,敕地官,司地府,敕水官,司水府。”(47)這一神系結構便為以後的道教沿用,至今不變。在神霄派所奉諸神之中,玉皇是號令雷霆的至尊,後土皇地祗則是節制雷霆的大神。在道教神系中,後土是與玉皇相對應,總司大地山川的大神,所謂“天父地母,後土玉皇,天地既立,三清退藏,玉皇承命,統禦萬方,天地水府,三官主張。”(48)中國古代對後土的崇拜淵源甚古,它是原始宗教中自然崇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土地神崇拜演變而來的。《禮記·郊特牲》曰:“地載萬物,天垂象,取財於地,取法於天。是以尊天而親地也,故教民美報焉。”《孝經·授神契》說:“社者,五土之總神。土地廣博不可遍敬,故封土為社而祀之,以報功也。”這種對地神崇拜原由的解釋,還是比較樸素的。也就是說,古代人類祭祀地神,是為了酬勞它負載萬物,生養眾生的功勞。據丁山先生的考證,早在卜辭、金文中已有關於後土崇拜的記載。他說:“神農是商代的農神,後稷是周代的農神,農神都是自‘地母’分化出來的。從宗教發展的過程看,農神之上,總該有個‘地母’神。據我的管窺,能殖百穀百蔬的柱,就是‘地母’別名,也就是‘後土’省稱。”(49)“大體說來,夏時,地神稱後,天神稱天,其君生或稱後,死亦配地稱後;殷時,地神稱土,天神稱帝,其君主生稱王,死或配天稱帝。夏忠,殷實,周人尚文,稱地神曰社、曰後土,稱天神曰上帝,曰皇天上帝。”(50)後土成為國家一級的土地大神,似在西漢之際。文帝時從新垣平議,由國家統一祭祀地祗,即後土。元鼎四年(西元前113年),武帝郊雍,曰:“今上帝朕親郊,而後土無祀,則禮答也。”(51)遂立後土祠于汾陰睢上,上親望拜,如上帝禮。從此遂成定制,歷代封建皇朝皆列入祀典,成為與皇天上帝相對應的大神。在道教早期的神系中,並無後土神的序位。由於宋代皇室的崇信,民間亦普遍奉祀,於是道教也把後土納入自己的神系。《宋史·禮志(七)》載:“徽宗政和六年(1116年)九月朔,地祗未有稱謂,謹上徽號曰承天效法德光後土皇地祗。”南宋時期,他又成為道教尊神“四禦”之一。呂元素《道門定制》卷二所載四禦之末位“承天效法厚德光太后土皇地祗”,並注曰:“後土即朝廷祀皇地祗于方止是也,王者所尊,合上帝為天父地母焉。”(52)《道法會元》卷三謂其“居承天效法宮,一名蕊殊宮,又名雌一宮。”(53)並主管後土三省,即皇妃都府、皇妃上府、皇妃中府。從此,後土亦成為道教神系中的“七寶”之一,受到道教諸宗的一致膜拜。(54)三  玉清真王與九宸大帝在三清聖祖、紫微三帝之下,則為神霄九宸大帝。九宸之中,又以神霄玉清真王為主尊。《無上九霄玉清大梵紫微玄都雷霆玉經》記述說:“吾為高上神霄玉清真王長生大帝,其次則有東極青華大帝,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九天雷祖大帝,上清紫微碧玉宮太乙大天帝,六天洞淵大帝,六波天主帝君,可韓可丈人真君,九天採訪真君,是為神霄九宸。”(55)《天皇至道太清玉冊》卷五亦曰:“九宸,曰長生大帝、青華大帝、普化天尊、雷祖大帝、太乙天帝、洞淵大帝、六波帝君、可 韓真君、採訪真君,即元始九氣化生也,故號九宸上帝。代天以司造化,主宰萬物。”(56)這九位大神多系神霄派的新造,為神霄派雷法之本尊,總號“雷霆九宸高真”。依道經所言,九宸上帝之中以玉清真王的神格最高,他為元始天尊的小弟。老君曾告訴五雷君等曰:“卿等當知,昔在劫初,玉清神母元君,是浮黎元始天尊之後,長子為玉清元始天尊,其第九子位為高上神霄玉清真王長生大帝,專制九霄三十六天、三十六天尊,為大帝統領,元象主握陰陽,以故雷霆之政,鹹隸焉。”(57)玉清真王自述其生平時亦說:“朕為浮黎元始天尊之子,玉清神母元君之男,玉清元始天尊之弟,太上老君之叔,兒婦日月,眷屬星辰,奴婢風霆,車馬雲霧,出無入有,隱聖顯凡,策空駕晨,乘空躡梵,三官飆舉,五帝景從,朕胡為尊,敢不自效,是故效心三界,戮力五行。”(58)這裏所說的“浮黎元始天尊”又稱“元始天王”,始見於《枕中書》。內稱元始天王與太元玉女通氣結精,而生扶桑大帝、西玉母與天皇,天皇生地皇,地皇生人皇,大庭氏、伏羲、神龍、祝融、五龍氏等是其後裔。其中扶桑大帝乃元始陽之氣,主治東方,“住在碧海之中,宅地四面並方三萬里,上有太真宮,碧玉城,萬里多生林木,葉似桑。又有椹樹,長數千丈,二十圍,兩兩同根偶生,更相依倚,名曰扶桑。宮第象玉京也,眾仙無量數。玄洲方丈諸仙未升天者,在此。”(59)據此,扶桑大帝乃元始天王之子,為東方之大神,且與神霄玉清真王沒有關係。考六朝道經《上清大洞真經》中所載諸神中有高上神霄玉清王,這當是他首見於經典。至北宋徽宗時,神霄派道士遂將其與扶桑大帝相融合,構造了一位新的尊神。《高上神霄紫書大法》序曰:“昔太空未成,元氣未生,元始天王為昊莽溟氵幸大梵之祖,凝神結胎,名曰混沌。混沌既拆,乃有天地中外之氣,方名混虛。元始天王運化開圖,金容赫日,玉相如天,陶育妙精,分辟乾坤。乃自玉京上山下游,遇萬氣祖母太玄玉極元景自然九天上玄玉清神母,行上清大洞雌雄三一混化之道,生子八人。長曰南極長生大帝,亦號九龍扶桑日宮大帝,亦號高上神霄玉清真王,一身三名,其聖一也。”這位一身三名的玉清真人凝神金闕,思念世間一切眾生三災八難,一切眾苦,又見九幽泉豐一切罪魂受報,生死往來如旋車輪,即諧元始上帝,懇請九霄寶錄,願以其神通,憫救“三界一切眾生。元始上帝即敕太皇萬福真君,以高上神霄玉清真王長生護命秘法傳付下世。”一部三卷,“皆梵氣成文,九天太玄雲霞之書。上隱萬天之禁,中隱神仙萬年之法,下明治人治鬼保國寧家之道。”(60)元始天王的其餘幾位兒子,皆有封號官品職任。次子封保生大君,任東華帝君職;三子封掌命大君,任蓬萊靈海君;四子封護命大君,任蓬萊西元大帝君;五子封明皇大君,任東井大帝君;六子封非卿大君,任清都大帝君;七子封南極大君。任清靈大帝君;八子封北台大君,任中皇大帝君。所謂“九霄總梵,八帝治天”。(61)他們稟天王、玉皇之旨,分治九霄天境及三十六天獄。九霄天境皆為元始大梵之氣化生,包括神霄玉清虛皇天、丹霄南極玉文天、碧霄太虛真極天、玉霄玉靈素華天、太霄太靈真元天、琅霄素靈皓元天、紫霄九靈上極天、景霄妙靈寶華天、青霄玉華無極天。“此九霄九天,皆混洞赤文之所開化,明煥妙梵,清英紫丹,上靈之秀而成天篆真文矣。故赤文化混洞,混洞化彌羅,總天元九氣之道,下複九因,至八梵真王宮,亦此文之化也。”(62)從《混元赤文九光之氣化生九天之圖》中可知,神霄天位置中央,其餘八天分佈八方,為元始八帝所治領域。如東華帝君“任青霄好音元真寶耀天帝”,西元大帝君“任景霄至妙變空天王”,東井大帝君“任玉霄天王”。總之,九霄天境中的元始八帝變化無窮,名號亦多。故道書曰:“七九之道,千端萬化,諸天高上之玉帝,皆八王之異號。”(63)元始八王之中,共有二位列職九宸之帝。即除玉清真王居其首位,尚有青華大帝居其次位。《道法會元》卷三曰:“東華青華大帝,亦名東極青玄上帝尋聲救苦天尊。居東極青華宮,又名東極妙嚴天宮。”(64)他就是道教神系中出入地獄,解厄賜福的大神太一救苦天尊。據《太一救苦護身妙經》載,在東方長樂世界有大慈仁者太一救苦天尊,化身如恒沙數,物隨聲應,或住天宮,或降人間,或居地獄,或攝群邪,或為仙童玉女,或為帝君聖人,或為天尊真人,或為金剛神王,或為魔王力士,或為天師道士,或為皇人老君,或為天醫功曹,或為文武官宰,或為都天元帥,或為教師禪師,或為風師雨師,神通無量,功行無窮,尋聲救苦,應物隨機。“此聖在天呼為太一福神,在世呼為大慈仁者,在地獄呼為日耀帝君,在外道攝邪呼為獅子明王,在水府呼為洞淵帝君。”三界萬靈眾生,若遇危厄苦難,比如時遭疾疫,病痛纏綿;波浪所驚,魚龍欲傷;值雷霹靂,風雨驚怖;六親不和,兄弟乖疏;兵火作亂,風雨不調;邪精鬼賊,妄來所傷;胎孕不安,臨產艱難;頻遭枷鎖,屢受冤牢;流滯地獄,未得托生,“但當存思,念誦聖號,便得解脫,出離囹圄。”(65)自宋代以後,道教中人對太一救苦天尊的崇拜十分流行,並深入民間,得到朝廷的推重,從而成為“六禦”之一。《道門科範大全集》卷二四曰:“金闕虛無三清上帝,昊天六禦宸尊。”(66)即在原有的“四禦”之上增補了南極長生大帝(即玉清真王)、東極青華太一救苦天尊。救苦天尊的聖相多變,或“足躡蓮花,圓光照耀,手執柳枝淨水,九頭獅子,左右從隨”;或“化一女子,身著火錦襯衣,披發跣足,躡於蓮花,手執金劍,圓光照耀,九頭獅子口吐火焰,繞於身形。”(67)《太一救苦天尊說拔度血湖寶懺》中講述了豐都羅山的九幽之獄、二十四獄、三十六獄、一百八獄及阿鼻地獄、岱嶽十八地獄、八萬四千幽獄的悲苦情況,宣稱眾多罪魂冤鬼被拘其間,“煎煮身心,骨肉潰爛,苦楚難禁,動經億劫,不睹光明。爾時救若天尊坐九色蓮座,宣說真符玉冊,頒行諸獄幽境,威光遍滿十方,光明普照諸獄,赦宥罪魂,普使一切產厄、血湖罪魂,脫離苦趣。得睹陽光。”“已生未生,悉遂生成之樂;前化後化,俱蒙化育之深仁。”(68)由此可見,太一救苦天尊拯救亡魂,超度眾生的功德甚大,他的地位與影響,相當於佛教中的地藏王菩薩。神霄九宸的第三位是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他的神威亦重。《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玉樞經》謂其主治玉霄府,“所統三十六天內院,中司東西華台玄官妙閣,四府六院及諸有司,各分曹局,所以總司五雷,天臨三界者也。”(69)普化天尊又號九天貞明大聖,道書謂其乃玉清真王的化身,化形而滿十方,談道而趺九鳳,“三十六天之上,閱寶笈,考瓊書;千五百劫之先,位上真,權大化。手舉金光如意,宣說《玉樞寶經》。不順化作微塵,發號疾如風火。以清靜心而弘大願,以智能力而伏諸魔,總司五雷,運心三界,群生父,萬靈師。”(70)“恩被十方,德沾萬匯,統天三十六,天天歸宰製之權;曆劫千五百,劫劫軫慈悲之念。苟運寸誠而稱誦,當令萬願以克從。凡所希求,悉應其感。”(71)白玉蟾解釋說:九天乃統三十六天之總司,正出雷門,所以掌三十六雷之令,受諸司府院之印,卿師使相,列職分司。“主天之災福,持物之權衡,掌物掌人,司生司殺,檢押啟閉,管龠生成,上自天皇,下自地帝,非雷霆無以行其令;大而生死,小而榮枯,非雷霆無以主其政。雷霆政令,其所隸焉。”故曰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自浮黎元始天尊生九子,“玉清真王化生雷聲普化天尊,天尊以曆劫應化,隨時示號,本元始祖劫一氣分真,乃玉清真王九霄主宰,一月四辰,監觀萬天,浮游三界九洲萬國,賞善錄愆,是為普化,至大至貴也。”(72)在中國民間,雷聲普化天尊的信仰非常普遍。《歷代神仙通鑒》卷四謂黃帝得道升天後,封為九天應元雷聲普化真王,居雷城之中,“雷城高八十一丈,左有玉樞五雷使院,右有玉府五雷使院,真王之前有雷鼓三十六面,三十六神司之。凡行雷之時,真王親擊本部雷鼓一聲,即時雷公雷師發雷聲也。”《封神演義》載:雷部正神,乃聞仲也。因其證修大道,貞烈可憫,元始天尊特敕封為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之職,率領雷部二十四大護法天君。《西遊記》中亦有雷聲普化天尊應孫悟空之請,差鄧、辛、張、陶諸師率領雷部眾真,隨大聖下凡施法。經過這些文藝小說的宣染,民眾對雷聲普化天尊的崇拜更加深入人心。九宸之中尚有幾位,如九天雷祖大帝居九天雷霆中宮,太一大天帝居紫微碧玉宮,六天洞淵大帝居洞淵中宮,可韓司丈人真人即青城丈人朱陵度命天尊,居青城可韓宮,九天採訪使應元保運妙化真君居九天保運宮,又名紫玄景耀宮。他們各有神司,分理所治。如九天採訪使,稟自然之氣,監卸萬靈,巡察三界,賞善罰惡,“佩九天採訪南上真君使者金冊、九元之劍,玉帝伏魔之印、九天真王之印、採訪靈威攝邪之印,授北極天帝、五靈尊神、吏兵天丁之印,五百靈宮、五帝三官、三河四海、五嶽四瀆、九江五湖、十二河源、溪女吏兵之印,白鶴獅子擁禦,青龍白虎護衛,六丁六甲侍列左右,九天仙女十二溪真陳奏樂部,扶桑大帝、陽谷神王、太極真人以為副從。”“威德備三清之法,尊崇亞天帝之位,採訪之權靈通感應著於聞見,皆可考焉。則知真王乃天中貴神,所以分真宅靈,下鎮洞天福地,利澤邦家,體虛皇以闡慈,代昊天而示化,累朝崇奉,縉紳信禮,士庶欽仰,靈貺昭彰。”(73)四  九司三省與北極四聖九宸之下尚設九司、三省、三府,猶如一套組織嚴密的中央政府機構。九司的主神為玉府判府真君、玉府左右待中、玉府左右僕謝、天雷上相玉樞使相、鬥樞上相上清司命玉府右卿、五 雷院使君、雷霆都司元命真君。“此皆雷霆之樞要,故謂之九司,並用申之。另有五方雷王、五方雷霆大帝,亦申之。”(74)又有三省,即雷霆泰省、雷霆玄省、雷霆都省,皆有神主其事,行神霄雷法。正如《紫微玄都雷霆玉經》所說:“日宮太陽帝君,雷霆賴以威。月府太陰皇君,雷霆賴以神。北斗九皇真君,雷霆賴以樞轄。在昔元始天尊敕太清無上元君,令九州都仙太史高明大使,判雷霆泰省事;太上玉京左宮仙翁,判雷霆玄省事;三天扶教輔元大法師,判雷霆都省事。複以浮丘大仙僉事雷霆三省事。自余以次,官曹並領所治,或曰兼司,或曰分司,其所出治,或巡察官司,則曰行司。四官闕員,皆應選人。往昔劫中曾已選遷,是此四官複當降世,領戶化民,功成複還所治。”(75)九司、三省主理神霄府之政務,另有四府,則專司調兵遣將,制邪破獄,收攝群魔,其功能相當於兵部、刑部。《紫微玄都雷霆玉經》曰:“北極紫微大帝統禦三界,掌握五雷,天蓬君、天猷君、翊聖君、玄武君分司領治,天罡神、河魁神,是為召雷檄霆之司,九天流金火鈴大將軍、天丁力士、六丁玉女、六甲將軍,是為節度雷霆之使。九天嘯命風雷使者、雷令使者、火令大仙火伯、風令火令風伯、四目皓翁、蒼牙霹靂大仙,是為攝轄雷霆之神。火伯風霆君、風火元明君、雷光元聖君,雨師丈人仙君,是為雷霆風雨之主,中有三五邵陽雷公火車鐵面之神,中有負風猛吏銀牙耀目飆火律令大神,狼牙猛吏大判官,五雷飛捷使者,五方雷公將軍,八方雲雷大將,五方蠻雷使者,三界蠻雷使者,九社蠻雷使者,實司其令,用贊其權。”(76)這段記述十分重要,因為它幾乎包括了神霄雷部的主要神真。神霄雷霆的主帥即為天蓬、天猷、翊聖、玄武四大元帥,合稱北極四聖。《道法會元》卷一六九曰:“夫四聖元帥者,妙德貫於三界,威靈建乎八弦,為鬥罡之大帥,實北帝之雄神,部轄四天丁,考召諸魔鬼。”(77)《太上九天延祥滌厄四聖妙經》說:“四聖元帥,永鎮玉帝殿下,統攝三界妖邪,每歲常乃降於人間,察人善功,賜人昌吉,保持帝祚,覆陰群迷,斷絕惡根,增延祿壽。”其《啟清咒》曰:“仰啟北方四元帥,束縛群魔大聖尊。披頭仗劍偉形容,百萬天兵常擁護。天蓬天猷除兇惡,翊聖真武賜吉祥。臣今伏願降靈壇,一切災厄自消散。”並講述了他們各自的形象。第一是北極天蓬大元帥,他“現三頭六臂之威容,運七政八靈之洪造,帝鐘才震,萬聖齊臨;鉞斧輕揮,群魔碎滅,神光赫赫,常救護于眾生;真性巍巍,誓永興于正道。”(78)《道法會元》卷一七一曰:“天蓬大元帥為嗣教外台卿,別有神局,是陰治之有司,號北極驅邪院,如世之殿師,兵府是也。其中皆是陰治主者,乃地界法官是其任也。以舉仙官為任,使拯治陰魔,禁禦萬殺,承陽宣化,保寧山川,生育萬匯,皆荷道化。”(79)同書卷二一七曰:“天蓬元帥三頭六臂,赤發,緋衣,赤甲,跣足;左一手結天蓬印,右一手撼帝鐘;又左一手執斧鉞,右一手結印擎七星;左一手提索,右一手仗劍,領兵吏三十六萬騎,雷公電母,風伯雨師,仙童玉女,羽衣赫赫,各持金劍,乘北方太玄煞氣、黑氣,氣中有五色氣,從空降壇。”(80)《太上北極伏魔神咒殺鬼錄》亦述天蓬英武儀貌:“三頭六臂,執鉞斧、弓箭、劍、鐸、戟、索六物,身長五十丈,黑衣玄冠金甲,領神兵三十六萬眾。”(81)考“天蓬”一名,本為星宿神之稱。《道法會元》卷一七二說:“北斗九宸,應化分精,而為九神也。九神者,天蓬、天任、天衡、天輔、天英、天內、天柱、天心、天禽也。謂順支辰,總禦陰陽,契合天地,主張造化,乘三明以應四時,隨月建以定八節,曆九宮也進退。”(82)即是以天蓬為北斗九宸之首輔,主四時八節、陰陽造化之政。道書中首載天蓬者為《上清大洞真經》卷二,但已演變成為道教存思之身神。文中曰:“次思赤氣從兆泥丸中入,兆乃口吸神雲,咽津三過,結作三神,一神伏如天蓬大將,二神待立。”(83)並附有存思圖,其天蓬大將雙手抱于胸前,身披金甲,面容英俊,其形象和善可親,乃人體腦部泥丸君的化身。《道法會元》卷一七一曰:“北斗七晨,一曰九星。泥丸九宮中有帝席,魂神魄靈,分化列位,隱名曰天蓬,亦曰太微神。事見《上道禁經》、《三匝鬥內文》及《紫庭秘旨大洞天書》也。”凡欲修持天蓬大法,“須平旦入室朝修,未出戶之時,以淨水一鐘,安神尺于水鐘之上,俱置天蓬元帥真形前。次安九天寶印,在水鐘下。然後二手結元帥印,存見五臟分明,六甲五臟分明,六甲六丁待衛。次存九晨自北方玄虛中來罩兆頂,紫氣出於泥丸後戶。蓋於泥丸中有天蓬大元帥,長九尺,存之分明良久。先叩齒九通,念淨天地神咒。又叩齒五通,念天蓬安神咒,咽津五過。畢,再叩左齒,撞天鐘;後叩右齒,鳴天磬;次叩中間二齒,擊天鼓,各七通。然後微咒之,務以數多立限,若至萬遍,功德滿足,邪鬼魔精兇惡妖怪,聞名即去,萬病千殃,傳言即愈,能令枯木生花,竭水湧泉,破五鬼疫癘,降六天故氣,半天五酉、山魈妖狐,隨咒絕其影響矣。用印封鎖鬼洞,伐戮蛟螭,通達章詞,無截遏之侮,吞佩貼鎮,有起死之功。”(84)由此看來,這位天蓬元帥不僅可以養護身心,亦是辟鬼驅邪的猛將,於是從北斗星神、泥丸身神演變成為道教神系中的第一護法,影響隨之愈巨,其天蓬咒、天蓬符、天蓬印,天蓬鐘、天蓬神尺、天蓬大法遂流傳千年,威力甚大。南朝陶弘景《真誥》卷十載天蓬咒,謂此咒屬北帝煞鬼大法,內隱豐都六宮鬼神名諱,“鬼有三被此咒者,眼精自爛而身即死矣,此上神咒,皆斬鬼之司名,北帝秘其道。若世人得此法恒能行之,便不死之道也。男女大小皆可行之,此所謂北帝之神咒,煞鬼之良法,鬼三被此法,皆自死矣。”(85)天蓬大法自東晉以來,主要秘傳於道教上清派中,繼楊羲、鄭思遠、陶弘景、董大仙、北華仙人之後,初唐又有鄧紫陽精通此法,並創道教北帝一派,天蓬的神格與地位亦大大提高,成為威震唐宋時期的北極四聖首輔。《道法會元》卷一七一曰:“夫天蓬神咒出自《北帝玄變真經》,古今修學上道,無不先當授行。蓋驅伏魔試之上法,不死致仙之徑路。兼元帥真君門下有董大仙者,專於此道以成高仙,驅用直月五將,奏拜鷹犬靈章,助翼威神,斬馘小丑。及紫陽鄧天師有倒持之法,七字密語,玉尺神印,流傳塵世,功驗難窮,無所不治。”(86)隨著神霄派的興起,以北極紫微大帝(北帝)為主尊的眾多神靈皆被納入神霄派神系。天蓬元帥亦成為雷部首帥,並出現了多種威猛忿怒的變相。《道法會元》卷一五六說:“祖師九天尚父五方都總管北極左垣上將都統大元帥天蓬真君,姓卞名莊。三頭六手,執斧、索、弓箭、劍、戟六物,黑衣玄冠,領兵三十萬眾,即北斗破軍星化身也,又為金眉老君後身。生於周時,孔子稱卞莊子,即其神與。元帥威猛,制伏妖魔。凡行雷法,無天蓬不可以役雷神。獨行雷法,無天蓬不可以顯驗。元帥側有從童,或騎夔龍,部領一氣都統大將軍,直月五將軍,飛鷹走犬二使者,無義神王,威劍神王,戰伐神王,聾兵啞將,黑殺洞淵,三十萬兵,三十六大天將,無鞅天仙兵吏,並在煌煌紫雲火焰之中。”(87)或顯四頭八臂,亦大忿怒像:“身長千尺口齒方,四頭八臂顯神光。手持金尺搖帝鐘,銅牙鐵瓜滅兇狂。手執霹靂宰鑊湯,雷震電發走天光。草木焦枯盡摧傷,崩山竭石斷橋樑。傾河倒海翻天地,收擒百鬼敕豪強。捉來寸斬滅災殃,吾使神劍誰敢當。”(88)儼然成為雷部的第一威神。在天蓬元帥的摩下有一大批猛將,重要的有天罡大聖:“身長百丈,素羅衣,披發,左手掐訣叉腰,右手執劍,跣足丁立,面紫色,三目,中目光明照耀天地,頂中出氣兩條,一青一白,青白中複出青赤氣,如絲彌布天地。”有統兵主帥混元一氣都統大將王煜:“頂通天冠,皂幘,金甲,皂衣,手執弓箭、戟。”有統兵四目老翁雷霆殺伐大將陶元帥:“老人相,四目,執柱杖。左有黃判官紫公,服金花,惡相,仗劍。右有雷使者,黃衣黃巾,綠吊敦靴,玉帶。”還有三十六將,如九天殺童大將,“即北斗第八星,乃是清微天、禹餘天,大赤天天殺大神,青衣大袖弁冠,執戟,領兵萬眾,禦制風顛百怪惡鬼。”高刁北翁神將,“即三洞天中三元神王、北都三殺大神,玄布纏頭,皂衣大袖,左執金鐘,右執玉錘,領兵萬眾,制禦五瘟疫癘之鬼。”長顱巨獸大將,“即四天門王、四海龍王,有四萬天兵將吏,人面鳥觜,頭有一角虎,手執鐘,龍足,領兵萬眾,收攝山精邪魅,制伏蟲元蛇毒蟲之鬼。”威劍神王大將,“即風伯雨師八風大神,五嶽四瀆神王,四海龍王,雷公神部八政雷兵八千人,迎雲遊天請雨存役之,青衣大袖弁冠,口吐青氣,左執劍,右執牌,領兵制禦客亡野死,依草附木百怪之鬼。”(89)其下尚有九元煞童、五丁都司、七政八靈、直月將軍、十二支直符,從而構成了一個以天蓬元帥為首領的龐大天神體系,以執行紫微大帝,神霄真王的命令。北極四聖的第二位是天猷元帥。《太上九天延祥條厄四聖妙經》說他位居“妙有天中通明殿右,領天罡之次帥,列下土之諸侯。”“上佐北帝,下臨九州,肩生四臂,項長三頭,身披金甲,手執戈矛,雲隨步發,海逐身流,紅光杳杳,紫氣悠悠,雄風,猛霧颼颼,真氣宛轉,星斗回周,千神自朝,五嶽巡遊,金童鼓吹,玉女歌謳,名列金闕,位鎮豐幽,蒼禽獅子,巨海蛟虯,三十萬兵,從我周遊,逢妖即斬,遇鬼皆收,人遭尤善,祟遇無休,降臨福氣,滌蕩無憂。”(90)《道法會元》卷一七四謂其主治元景丹天府,領玄都蛟龍金龍驛吏萬千,執印施符,救助萬民,“氣濁者以印上之,靈散者以符助之,亦可鎮山川大澤魔鬼群集之所。”(91)《太上三洞神咒》卷五亦曰:“紫微之敕,運動靈文,降行天地,帝君天蓬,紫微大帥,萬神祖宗,天猷副帥,遊行太空。”(92)四聖的第三位是翊聖元帥,亦名黑殺元帥。《太上九天延祥滌厄四妙經》說北極翊聖黑殺大元帥,“天庭位列,總三洞五雷之號令,掌八天九地之權衡,憫造化之樞機,僚真仙之將吏,無邪不斷,何鬼敢當。攝大力之妖魔,逐流星之芒怪,光華日月,威震乾坤。”其《黑殺咒》曰:“走符攝錄,絕斷鬼門,行神布氣,攝除五瘟,左右吏兵,三五將軍,雷公霹靂,電激風奔,刀劍如雨,隊仗如雲,手把帝鐘,頭戴昆侖,行繞天下,搜提鬼神,九州社令,血食之兵,不許拒逆。”(93)《道法會元》卷一七五謂翊聖元師主治元照靈虛府,有元照靈虛府印、丁甲合同印及六丁六甲符、三天五鬥符傳世。《上清天樞院回車畢道正法》卷上收有上清黑殺神符,並曰:“若黑殺真君聞龍蜃觸符,即親下伏之,若渡江海,用紙書佩之,不受水厄,大辟水怪,亦能鎮宅,除災驅怪。”(94)這位翊聖元帥因得北宋皇室的推崇,早在宋初即成為護佑宋室的大神。據王欽若《翊聖保德傳》記載,建隆初年(960年)太宗命於終南山中築上清太平宮,每逢三元、諸耶誕節,致醮祀神。於是翊聖真君經常降臨,為人祛殄驅怪,靈驗不可勝紀。故官吏民眾不遠千里,“或馳誠遙禱,或齋潔朝拜,以祈真受,時有所聞。大抵多隨其性習,加以訓助。人臣依於忠,人子依於孝,清淳者示之格言,貪酷者警以要道,詞甚平易,頗葉音韻。”如降言曰:“盡力事君以為忠臣,濁財勿顧,邪事莫聞,整雪刑獄,救療人民,動合王道,終為吉人。積愆為咎,必有沉淪。眾生本無形之性,配有形之軀,曠劫以來,不能自悟,自有無極世界不夜之鄉,混合太虛,杳冥同理。”(95)凡此類降言,內容涉及廣泛,有講修心觀空,有論煉氣養生,有勸善君臣民眾,充分顯示了道教度人濟世的一貫作風,故甚得朝野上下的信仰與祭禮。北極四聖的最後一位即真武元帥。《太上九天延祥滌厄四聖妙經》謂他乃“虛危分宿,壬癸孕靈,化身自金闕之尊,居位極玉虛之奧。玄妙極至,奚止於輔正除邪;正一所生,豈但於消魔護國。保劫終而制劫始,護群品而掌群仙,勇果全才,威神備德。”其《真武咒》曰:“幹元有將,頂戴三台,披發圓象,真武威靈,助吾大道,龜蛇合影,身如山嶽,四氣朗清,金光赫赫,努目光明,牙如劍樹,手執七星,天魔外道,鬼魅妖精,見吾為血,化為紫塵,魁罡正氣,是吾本身,天符通現,大保乾坤。”(96)隨著民間對真武崇拜的日益普及與高漲,真武元帥後來又升格為玄武大帝、玄天上帝,成為與紫微大帝同格的大神。記載紫微大帝及北極四聖的神跡及道法的著作頗多,如《北帝說豁落七元經》、《太上紫微中天七元真經》、《北帝七元紫庭延生秘訣》、《北帝紫微神咒妙經》、《上清北極天心正法》、《太上助國救民總真秘要》、《玄天大聖真武本傳神咒妙經》、《北方真武妙經》、《玄天上帝啟聖錄》、《大明玄天上帝瑞應圖錄》等。《太上三洞神咒》卷五“紫微敕遣咒”曰:“紫微有敕,命魔攝凶,翻天撼地,震動虛空。瓊魁元帥,天威天蓬,威靈氣焰,萬神祖宗。明元副帥,天猷天雄,自號赫奕,諸天齊功。翊聖大神,天靈太沖,內諱招搖,斬邪滅蹤。真武大聖,天武天童,內名玄武,嚴攝北豐。北極四聖,顯靈威雄,下游塵世,上登玉隆。”(97)今重慶大足地區珍存的道教石刻中,舒成岩第三號窟為紫微大帝窟,鑿造於南宋紹興年間(1131—1163年)。窟正壁上刻一大帝,面西端坐于雙頭龍靠椅上,坐身高130米,肩寬040米,他頭戴平頂通天冠,頭兩側垂香袋護耳,身著圓領寬袖袍服,項下佩方心曲領於胸部,雙手在胸前捧玉圭,兩足著雲頭靴擱於方形踏幾上,面慈無須,此即為紫微大帝。在主像的左右二側,各立一護法神將,身高1.45米,均頭戴束發金冠,冠側有繩系於頸,身著鎧甲,橫目怒目。左神將三頭六臂,面容猙獰,其左上手執帝鐘,右上手舉一兵器(殘);中二手在胸前捧住一法印;左下手置於一龍頭的雙角上,右下手執一方天戟,戟尖有紅纓下垂。右神將為一頭四臂,面黑如炭,其左上手舉一法印,右上手執鉞;左下手握一絹素,右下手斜持寶劍,又有一龍蹲伏其右腳旁。這就是四聖元帥中的天蓬(左)、天猷(右)元帥。在石門山第十號三皇洞(原名聖府洞),亦為南宋石刻。主像有三,面南端坐於雙龍頭靠背椅上,中央主神,頭載平頂通天冠,冠側有香袋護耳,內著圓口荷葉邊中單,外罩寬袖大袍,項下系方心曲領,雙足著靴,踏於方形幾上,雙手於胸前捧玉圭。容貌年輕英俊,其造型、服飾與舒成岩紫微大帝像十分相似,此當為紫微大帝。在紫微大帝的右側當為玉皇大帝,其臉形長方,頜下有須;左側當為後土地祗,亦呈莊嚴端相。在紫微大帝頭部上方的岩壁上,一字排列著三個小圓龕,每龕內各有一天尊坐像,這就是道教最高的尊神——三清道祖。主像兩側左、右壁前,各立一位護法神將,身高1.94米。二神面目猙獰,頭戴束發冠,身披胸甲,腳蹬戰靴,披帛繞體下垂。左像為三面六臂,其左上手舉法印,右上手握帝鐘;左中手在傍執弓,右中手握二箭置胸前;左下手抓住一龍的左角,右下手拄宣花斧於體側。右像為三面四臂,其左上手於胸前持物(殘),右上手於腹前拄劍(殘);左下手反執一長矛,右下手握拳砸於一龍頭上。毫無疑問,他們就是天蓬、天猷元帥。此外,左壁尚有六尊立像,其中第五像眼瞪目張,額敕束發箍,腦後有雙飄帛上拂,身著鎧甲,左手牽右袖袍,右手在腹前仗劍,赤足立於一龜背上,龜左側有一蛇盤曲,十分明顯,這是四聖中的真武元帥。其餘的五尊造像皆著官袍朝服,形容端莊嚴肅,如上朝面聖之狀,則當為五鬥真君。惜右壁造像無乎全毀,但亦可推測當為翊聖元帥與五星真君,以與左壁諸神相配。在左壁的上層,還有二十八尊較小的造像,一字排列,即當為二十八宿星神,亦屬雷部諸真。《太上三洞神咒》卷三曰:“仰啟皈命天蓬將,摧碎群魔大力神,嚴駕夔龍降道場,赫奕威光動天地。二十八宿明星主,三十六部大神王。手持金劍斬妖精,掌持寶印除凶魅。帝鐘搖響震天宮,驅雷掣電走紛紜。”(98)大足石刻中的這幾組道教造像,至今已有八百六十餘年的歷史,其題材豐富,造像精美,系統完整,神系清晰,且與眾多道經所記一一吻合,十分珍貴。尤其是紫微三帝、北極四聖的造像,是我們至今為止所見到的同類題材的最古者,亦可謂道教雷法的神聖道場,凡研究、修持雷法者,皆當朝拜頂禮之。五 五雷都司與雷霆諸帥神霄派一系於道教各種法術中,尤重五雷大法。《道法會元》卷五六載 汪真君言:昔天地分化,萬物育成,玉清真王凝神金闕,“下憫一切眾生漂溺苦海,流浪生死,萬劫冤愆,邪妖克害。”真王遂禮問元始上帝,得“三光紫文混合之道”,“五雷禦邪斬妖之訣”,於是真王垂休塵世,演施五雷大法,(99)五雷都司這套神真機構亦相應而生。按神霄派雷典所載,神霄雷法以五雷為核心,包括十雷、三十六雷諸法。對此,白玉蟾指出:天境有三十六天,每一天境皆有一雷。雷者乃陰陽二氣相結而成。“既有雷霆,遂分部隸,九天雷祖因之以剖析為五,神霄真王用之以宰禦三界。”並詳細介紹了諸雷的名稱:“五雷者,天雷、地雷、水雷、龍雷、社令雷。又有十雷,一曰玉樞雷,二曰神霄雷,三曰大洞雷,四曰仙都雷,五曰北極雷,六曰太乙雷,七曰紫府雷,八曰玉晨雷,九曰太霄雷,十曰太極雷。又有三十六雷,一曰玉樞雷,二曰玉府雷,三曰玉柱雷,四曰上清大洞雷,五曰火輪雷,六曰灌鬥雷,七曰風火雷,八曰飛捷雷,九曰北極雷,十曰紫微璿樞雷,十一曰神霄雷,十二曰仙都雷,十三曰太乙轟天雷,十四曰紫府雷,十五曰鐵甲雷,十六曰邵陽雷,十七曰飆火雷,十八曰社令蠻雷,十九曰地祗鳴雷,二十曰三界雷,二十一曰斬壙雷,二十二曰大威雷,二十三曰六波雷,二十四曰青草雷,二十五曰八卦雷,二十六曰混元鷹犬雷,二十七曰嘯命風雷,二十八曰火雲雷,二十九曰禹步大統攝雷,三十曰太極雷,三十一曰劍火雷,三十二曰內钅監雷,三十三曰外钅監雷,三十四曰神府天樞雷,三十五曰大梵鬥樞雷,三十六曰玉晨雷,有三十六神,曩嘗陳之於太上之前。”(100)以上所說諸雷,皆隸統于五雷都司,所主不同,所部亦別,故奉道弟子當知其治府,方能申牒祈請,運雷施法。所謂“五雷既明,當知雷府所部。既明所部,有請立應。”“且五雷使乃雷城之專司,統攝五雷,關申司分,凡風雨不時,亢陽為虐,兵戈妄動,饑饉薦臻,皆由請命帝真,無不由玉樞而大布分野,兼領三司將吏,判治三界鬼神功過,以康黎庶。”(101)五雷都司位於玉清真王府碧霄上梵氣中的雷城中,乃玉清真王按治之所。其中卿師使相,列職分司,主發生萬物,推遷四時,長降陰陽,錄善罰惡。如天雷者,有百官千將,“上輔玉帝,下禦陰陽,威德極重。換劫之時,上帝敕此雷令降人間,翻天覆地,鼓震乾坤,安日立月,尊極不能盡言。若國土連年亢旱,天下饑荒,當具國王投詞,奏聞天廷並及諸司,乞降此雷,拯濟天下。”(102)此外,天雷亦主懲罰罪惡,凡世人違犯天條者,必召雷擊身亡,永墮餓鬼,畜生之道。《太上說朝天謝雷真經》曰:“天雷十二條者,不忠君主,不孝父母,不敬三寶,拋擲五穀,訶風罵雨,裸露三光,揚惡掩善,不遵正道,心昧天地,信巫厭祝,滅人福果,毀壞經教,犯此天條,則天雷檢察。”天雷部屬十二雷公,包括神霄雷公、五方雷公、行雨雷公、行風雷公、行雲雷公、布澤雷公、行雪雷公、行冰雷公、飛砂雷公、食祟雷公、吞鬼雷公、伏魔雷公。“此十二雷公,系屬天分,犯天令則禳此十二公,以免擊罪。”(103)其二為地雷,亦稱神雷。“有百官千將,居三界之中,隨時屯駐,代天行化。一年四時之中,發號施命,均布雨澤。若下方不忠不孝,不仁不義,前生今世陰毒害物,冤結滿盈,三官上奏,書名惡簿,上帝即敕神雷伐之。今或狂風大雨之時,震動霹靂,誅戮人物者是也。”(104)《太上說朝天謝雷真經》亦曰:“地雷十二條者,穢污水漿,將溷江河,毀罵尊長,疑真不信,輕師忘本,曬露褻衣,淫人妻女,惟惡是增,對聖毀願,怨恨宗親,不賑貧困,對天妄語,此十二條屬地雷所管。”地雷部屬十二雷公,即糾善雷公,罰惡雷公、社令雷公、發稻雷公、四序雷公、卻災雷公、收毒雷公、救病雷公。扶危雷公、太升雷公、巡天雷公、察地雷公。“此十二雷乃屬地分,凡人犯地雷,則燒香祈天請罪,以免災害之困。”(105)其三為水雷,乃下元水官所部。“上帝賜令,誅斬水怪,賞功伐過,為神之列,亦主救濟一邦災旱,官將並同龍宮。若行遣之,必須申諸司,及牒水部,然後奏聞,克期而應。”(106)《道法會元》卷四七謂地雷主神為豐都大帝,水雷主神為水府扶桑大帝。其四為龍雷,“龍雷者,上帝所賜龍宮,有萬將千兵,以佐龍君威德,保護仙經。凡龍宮海藏仙經萬卷,異寶無涯,亦乃天帝所賜,此雷保之,主救一方旱潦。欲動此雷,飛申諸司,奏聞上帝,下牒龍雷主者,速行拯救,無不應耳,其風順而和,其雨細而廣是也。”(107)其五為社令雷,因其不奉帝命,亦名妖雷。“乃一郡一邑之中,有忠義報國之士,孝勇猛烈之人,報君落陣,居家憤死,英靈之性,聚為此雷。能捉蜃龍,非時作狂風猛雨,拔樹斷木,務求血食,亦能禍福一方。百姓祭之及時,則風雨順;如失祭告,則作暴雨狂風,疾雷猛電,連作大水,害人苗稼,傷人性命。今世人一州一土,或有神廟,祈求感應,因而封祀者,乃此類也。昔趙鸞鳳運斧而鬥者,正此等耳。學真奉道之士,得此口訣,能遣動此雷,以救百里之旱,一邑之災。凡驅社令雷,須牒城隍並惡猛祠典,令城隍督此雷,然後立壇祭起,但可救旱作水,不可妄議。”(108)五雷都司之下,各擁有一大批神兵天將,如四溟大神、五方雷將、五方龍王、總攝樞機七將、十二功曹等。《道法會元》卷六一載五方雷將曰:“東方甲乙風雷大將蔣剛輪,字季真,青面紅發,黃巾青袍金甲,黃內袍,綠靴,執劍、風袋。南方丙丁火雷大神壁璣,字文靈,面赤,威猛相,黑髮,黃巾金甲,紅袍,青勒胸,綠靴,執火珠。西方庚辛山雷大神華文通,字子安,面赤,黑髮,黃巾金甲,白袍,紅內袍,青勒胸,綠靴,執斧。北方壬癸水雷大神雷壓,字成琪,面黑,鬼狀,披發,跣足,踏三足能,皂袍,金甲,執水輪。中央戊巳王雷大神陳石,字巳零,面如鱔魚頭,黑髮,戴冠黃,道服結起,綠靴,執雙劍。”(109)不過,在眾多雷部神靈之中,最為著名的是鄧伯溫、辛漢臣、張元伯,道書稱之為雷霆三帥。據白玉蟾所言,三帥的淵源甚右,乃上古帝王伏犧、黃帝之後。伏犧有二子,長子祝融為南斗火官,次子郁光即今焱火大神鄧伯溫。黃帝本為雷神之子,“母曰附寶,感電光繞鬥樞而生。”故道書謂其母“為元天大聖母,軒轅為紫微煙都帝君,此又主判雷霆之祖帝也。”而今之辛漢臣、張元伯正是黃帝之後裔,“主直雷霆符命之職也。”(110)此三帥本為帝王後裔,又主掌雷霆三部,故應時降世,神威甚大。《道法會元》卷五六曰:“雷部有飆火大神,姓鄧,名伯溫。昔從黃帝戰敗   尤,封河南將軍。大神見黃帝登天,遂棄位入武當山修行百載,能隨氣升降。又見世人不行忠孝,殺害侵欺,以強淩弱,國王輔弼,不能制禦。遂日夜發大願,欲為神雷,代天誅伐此惡逆。念念不絕,怒氣衝天,忽一日變鳳觜銀牙,朱發蘭身,左手持雷鑽,右手執雷槌,身長百丈,兩腋生翅,展開則數百里皆暗,兩目放火光二道,照耀百里,手足皆龍爪,飛遊太虛,吞   精怪,斬伐妖龍。蒙上帝封為律令大神,隸屬神雷。”(111)同書五七亦記述了他的生平,事蹟大致相同,謂其變形如鬼,狀若蝙蝠,“五月五日午時升入南宮火令之宅,威力最大,劫壞之時以兩翼鼓動四溟之水,翻浸昆侖之丘,崩倒山河大地。凡行法之士,宜於五月五日祭之,能驅大祟,搖動山嶽,應瘟疫鬼魅蠱毒山魈,聞此神名,悉皆恐懼。此神喜飲牲血,當圖其形,供養禱之,隨意靈驗,莫可測度。無鵝血以羊血代之。又有飆火神符,能斷鬼祟,治救百病,祛剪瘟疫,懸於廳堂門戶,鎮宅消災,辟除百惡。”(112)另一位主帥負風猛吏辛漢臣,或稱“雷霆三十三天大都督青帝天君”。《道法會元》卷八一記其形像曰:“代牛耳襆頭,朱發,鐵面,銀牙如劍,披翠雲裘,皂靴,左手執簿,右手執雷筆,上有火光。”其下屬有南方蠻雷使者馬郁林、南方蠻雷使者郭元京、西方蠻雷使者方仲高、北方蠻雷使者鄧拱辰,中央蠻雷使者田元宗。此外,辛元帥還有多種變像,以示神威于世人。從辛天君《誓章》中可以看出他的英武及神力:“雷霆猛吏神,威震九天霆。出入三界內,忠勤佐帝君。湧身千萬丈,號為雷部尊,都督諸雷部,風伯雨師神。霹靂電光母,大力夜叉群。左右承天命,輔弼五雷尊。吾奉玉帝敕,能救世間人。人若受持者,吾當速現形。請吾上天界,朝奏諸帝君。請吾入地府,直至幽境宮。請吾入水府,四海波浪翻。請吾佐陽界,立便救眾生,請吾救大旱,滂沛雨霖霖。請吾捉精怪,摧破諸鬼營。請吾救生產,母子速離身。與吾同終始,共為玉帝臣。”(113)可見他能夠出入三界,代天行命,救佐萬民。第三位主帥雷霆飛捷使者張元伯,或稱“太乙捷疾直符使者”、“雷霆六一直符飛捷報應使者”。他的形象因時而變,頗為神奇。如:“朱發,獬豸冠,青面,三目,出火,緋袍,綠飛天帶,金甲,手仗火戟,鬼形,旁出獠牙。赤足,駕火龍。”(114)或顯另一些法相:“肉角,紅發,青面,雙目,鷹喙,青身,雙肉翅,龍爪手足,紅裙飛仙帶。如遣召雷神,執敕召雷神皂旗,腰懸巨斧,搖撼旗幟。如少刻召雷回壇之時,卻插旗於腰間,雙手用力揮執長柄巨斧,開通雷路,猛作奮劈之勢,引領萬萬雷神,喧轟如雲而至。如召遣齎章奏,則交腳襆頭,紅抹額,赤面圓目,紅袍綠靴,左執章奏,右執斧,如直符狀,有破罡、風流、金火鈴、開天門諸神,皆從之。”(115)其部屬有六丁使者,並顯鬼狀,“豬鼻尖觜,肉翅,紫發金睛,裸體,赤色,手足腕上皆金鐲,額上金額花,肉角,白頂骨,緋風衣,綠飛帶,左手執公文,右手執皂旗,上有金字敕召雷神,旗腳飄指巽戶,自巽方乘金色雷電火花,飛行而降。”(116)以雷霆三帥為首,再加上龐、陶、劉、苟、畢、秦、趙、董、袁、李、孫、柏、王、姚、張、黃、金、吉、餘等天君及閃電神、助風神,一共二十四員催雲助雨護法天君,合稱雷部二十四天君正神。據明姚宗儀《常熟私志》記載,其郡有致道觀雷尊殿,內奉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九天雷祖大帝,前殿列律令大神鄧元帥、銀牙耀目辛天君、飛捷報應張使者,左伐魔使苟元帥,右伐魔使畢元帥,火犀雷府朱天君,糾伐靈官王天君,黑虎大神劉元帥,魁神靈官馬元帥,朗靈上將關元帥,雷公使者江赫沖,電母使者秀文英,這當是宋元以來道觀中雷部諸神的基本佈局。六 九天監生司與保胎諸神道教重人貴生,《度人經》開卷即曰,仙道貴生,無量度人。謂元始天尊于始青天中碧落空歌大浮黎土,演說《保胎護命品》,十方天真大神,九天監生、保胎護命、三元六甲大神無鞅數眾,乘雲泛霄而至。“元始天尊玄坐空浮一千二百天宮萬龍蚪揭明蕊繁珠大寶玉座之上,說經一遍,諸天聖母同時稱善,是時一國仙妃神女憶悟往因,見道本元信,知天地未生,元氣肇始,神精吸粹,陰陽定胎,九十億劫,三氣混淪;九十大劫,三華始分,五老保胎,三元育魂,七竅洞開,大塊乃坼,二儀出胎,始建環海。說經二遍,胎卵濕生,毛鱗介贏,無不備成。說經三遍,喙鳴口語,呼應調順,真協天律。說經四遍,膚革堅完,金真散靈,剛風宛轉。說經五遍,道出英妙,才韻秀爽。說經六遍,至巧功成,曲遂天德。說經七遍,育嬰端就,善慧滋身。說經八遍,婦人懷娠,鳥獸含胎,已生未生,皆得生成。說經九遍,胎藏發洩,內寶露形。說經十遍,道用神化,自然成人。是時一國,是男是女,莫不傾心,保胎護命,咸得長生。”(117)在這裏,生命得到了最美好的歌頌與讚美,從天地的誕生,到萬物的孕育,經歷了億萬年的演化,可見生命是多麼的珍貴。如以人為例,其生於胞胎之中,兼天地萬物之稟受,所以最靈而獨貴,其孕育到誕生的整個過程,都是非常莊嚴神聖的。《洞玄靈寶自然九天生神章經解義》卷一曰:“人之受生於胞胎之中,三元育養,九氣結形,故九月神布氣滿能聲,聲尚神具,九天稱慶,太乙執符,帝君品命,主錄勒籍,司命定算,五帝監生,聖母衛房,天神地祗,三界備守,九天司馬在庭,東向誦《九天生神寶章》九過,男則萬神唱恭,女則萬神唱奉,男則司命敬諾,女則司命敬順,於是而生。九天司命不下命章,萬神不唱恭諾,終不生也。夫人得還生於人道,濯形太陽,驚天駭地,貴亦難勝;天真地神,三界齊臨,亦不輕也。當生之時,亦不為陋也。”正是在萬神唱恭、天真拱衛、驚天駭地的莊嚴而神聖的時刻,一個個新的生命誕生了。從表面看,這段描述生命孕育產生過程的文句中,似乎充滿了神秘的色彩。然而,也正是因為這些飽含深切情感的話語,使人們對生命滿懷敬畏,充滿神聖,從而懂得應該珍惜生命,維護生命,重視一切生命存在的價值。這種熱愛生命的理念,融貫於道教的各個流派,成為道教思想的一個核心。神霄派亦以濟世度人為傳教宗旨,並將保護生命、監生護胎作為一個重要的使命,從而設立了九天監生司這一神靈機構,主管生育保胎之事。《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玉樞寶經集注》卷下曰:“世人夫婦其于婚合,或犯咸池,或犯天狗,三刑六害,隔角交加,孤陰寡陽,天羅地網,艱於嗣息,多是孤獨。若欲求男,即誦此經,當有九天監生大神,招神攝風,遂生賢子。于其生產之時,太一在門,司命在庭。或有冤愆,或有鬼魅,或有禁忌,或有凶厄,致令難產,請誦此經,即得九天衛房聖母,默與抱送,故能臨盆有慶,坐草無虞。凡有嬰兒在於繈褓,為   檀神王座下一十五種鬼加諸惱害,因多驚癇,宜誦此經。”五雷使者張天君解釋說:“此章為人間婚姻子嗣,系於天尊所屬,凡嗣息聘嫁養育,非小事也。”九天監生司主神有九天之帝、太一、帝君、主錄、司命、五帝、聖母、司馬大神、延壽益算君、回骸起死君、儲福定命君、監生大神、送生童子、六甲保胎符吏、九天一切真宰等,他們皆列位於神霄派神系之中。《道門科範大全集》卷二七《祈嗣大醮儀》請稱法位,在三清、四禦、九帝、五老、五鬥、三元、三省、四聖、九司等聖尊真君之後,即為“九天注生監生真君、九天司祿梓潼真君、九天衛房聖母元君”及“風雷雨部威烈聖眾”。並曰:“生生之生,實全系于水火,苟賦形於宇內,總托化於仙鄉。唯南斗之六虛,乃太微之都,糾領天樞、天機之二省,有司命、司錄之尊神。延壽益算則度厄于長生大君,起死回骸則主錄于韓君司馬。鹹彰品物,號南昌上宮。濟拔三塗,置朱陵之火府。儻超離于陰境,先沐浴于天池,聞八天隱語之音,接三洞飛玄之氣,玉眸煉質,黃華蕩形,再返人寰,各正性命。”(120)依據道經所言,婦女在生活中的壓力與苦難遠遠勝於男性,尤其是在婚姻、生育方面,他們往往面臨著各種各樣的威脅甚至死亡,因此監生司設立的主要責任就是幫助那些軟弱無助的婦女。甯全真《上清靈寶大法》卷五五曰:“夫普度大齋,廣濟沉魂,其中如有生存懷孕,胞胎不解,子母未分,或子存而母亡,或子母俱亡,似此之徒,何緣解脫。當先奏聞九天生神大帝,申聞九天監生司仙宰。正齋之日,立監生司,兆先詣司請召,點酌啟祝,俟召亡赴幕,請上聖監生,斯可臨壇受度,安監生真文於案上,使亡人見之,自然百骸流光,攘卻屍穢之光矣。”(121)同書卷四二亦說:“凡建大齋,務在廣度,恐其幽爽內因產身亡,胞胎系滯,子母不分,故太上哀矛令,立監生一司,專治女魂之事,出諸符法,以救濟之,其功溥矣。”(122)凡此種種作為,顯示了道教對處於封建社會最下層的婦女生活狀況的深切關懷,他們希望通過大道的慈愛與道法的威力,喚起社會與人們的關心同情,幫助那些掙扎在苦難與死亡之中的婦女兒童。需要說明的,道教的這些神學觀點,卻是建立在人間實實在在的人倫理念之上。與世界上其他幾大宗教不同,道教十分重視家庭在社會中的作用,強調種族與血緣關係的重要,認為血緣是延續生命、體顯大道的核心。故曰:“千生父母,有夙世之良因;萬劫子孫,亦三緣之和會,共業所感,聚為一家。”所謂“三緣”,是指父親、母親、子女三大因緣,三者合和,方成一家。“然後九氣齊並,二儀同化,帝君品命,聖母履綱,道與之貌,而天與形,陽為之魂,而陰為之魄,四肢五體各整具於形神,六甲三元悉扶承於胎命,又千和而萬合,至十月以九周,惟九天司馬不下命章,則萬品生根莫彰於神奧,大矣哉。驚天駭地,貴亦難勝,陶魄鑄魂,神靈微妙。”(123)由此可見,人間的親情與連綿的血緣乃是陰陽造化,萬神呈靈的基礎。也正因為如此,九天監生司的諸神,他們即可以超度那些陷沉血湖地獄之中的亡魂,又能引導這些亡魂托胎化人、順產安平,正如甯全真《上清靈寶大法》卷四二所曰:“謹請九天監生大神、衛房聖母醫治病天醫等眾,只今引過血湖未分娩產魂等入幕,以遂分挽,托化人天。”(124)一旦生產順利,母子平安,這些監生護胎的神真,又化為身神,終身護持著新生的一代。於是,依靠著凝重的血緣之情與永恆的神緣之靈,中華民族的子孫得以一代又一代的繁衍,中華大道的正脈得以一世又一世的傳播,以至現在、將來、永遠。對此,宋代高道董思靖解釋說:“九天稱慶者,蓋天以生物為心,故九天之帝因其氣之無夭閼而得遂成人,則贊而喜之也。太一執符者,《太丹隱書》雲:太一、公子、白元、司命、桃康五神,上入紫房,各奉青玉,案上有五符,次呈帝君。此言太一執符者,乃五神則太一為首也。故《大洞玉經》雲:太一神夫子,左執兆符籍。蓋太一乃返胎始形之神也,名曰務猶收。人之初生,執符而混合萬神也。即生,則守人玉枕之下泥丸後戶。帝君品命,主錄勒籍者,帝君逢淩梵,一名七靈,一名神丈人,品定命分之高下。人即生矣,則守兩眉中間紫戶之外宮。主錄即司錄君也,勒籍謂勒其命籍也。司命定算者,即中央司命丈人者,名理明初,定其算也,形生之後,則守絳宮心房之中血孔之戶。五帝監生者,即五方之帝也。青帝雕梁際,赤帝長來覺,白帝彭安幸,黑帝保成昌,黃帝林虛夫,同監人之生也。聖母衛房者,即九天聖母,司其生成,故衛其房室也。天神地祗,三界備守,在天曰神,以其陰陽不測故也;在地曰祗,以其聵然示人故也。三界即上中下、天地水三界之神,齊備衛守,謂莫不敬護也。九天司馬,即總仙大司馬長生法師柏成飆生也。”(125)另一位高道王希巢亦曰:“太一者,長生之大主。蓋教中有太一帝君、太一真君、太一元君、太一真人、太一尊神,此太一即非外神,乃《上清》、《大洞》之太一也。形如始生之男,不著衣服,身長四寸,所謂大洞返胎始形之神也,名務猶收,恒守人玉枕之下。人之初生,執符而混合萬神也。帝君者,一名七靈,又名神丈人,恒守人兩肩之上。品命者,定其高下。司命即中央丈人也,守人心中,定算則注其年壽也。五帝,即東方青帝雕梁際,赤帝長來覺,白帝彭安幸,黑帝保成昌,黃帝含光露,監人之生也。聖母即九天聖母也,蓋獨陽不生,獨陰不成,聖母即至陰之主,喜于成生,衛其房室,拔除不祥也。”(126)今重慶大足南山第4號窟道教石刻,鑿造於南宋紹興二十四年(1154年)之前。龕正壁上雕刻主像三聖母,大體呈圓雕。中像坐高1.09米,聖母面向西南端坐於靠背有四龍頭裝飾的寶座上,頭戴鳳冠,身著宮妝,雙手拱於胸前捧物(已殘),其頭上方懸有寶蓋,蓋正面有匾,上刻“注生後土聖母”六字。中像左右側各雕刻有一聖母,頭戴翟冠,身上也著宮妝,雙手拱於胸前捧物,頭上方也有八角形寶蓋(已殘)。三主像兩側,各立一待者,雙手執拂塵。窟左壁下內側刻一神將像,立姿,身高1米,全身著甲胄,雙手執兵器(已殘),其上左側壁上刊刻有“九天監生大神”六字。窟右壁下內刻一女像,立姿,身高1.06米,頭戴金釵,身著褚裙,雙肩著霞帔,周身披帛飄拂,其右上側壁上刊刻“九天送生夫人”六字,這就是現存在世的最早的九天監生司諸神造像。宋林靈真《靈寶領教濟度金書》卷五七載監生司神靈有:“九天監生大神,九天衛房聖母,九天定生大神,九天感化大神,九天定胎大神,九天易胎大神,九天助生君,九天順生君,九天速生君,九天全生君,六甲符吏,催生童子,保胎童子,速生童子,南昌分胎功曹,南昌主產功曹,南昌主死功曹,南昌起死功曹。”共十八位神真,其中最重要的是九天衛房聖母。(127)《大慈好生九天衛房聖母元君靈應寶簽》曰:“九天衛房聖母元君高居九天之上,總職三界之中,宣太上好生之聖德,敕陰陽生成之號令,上自後妃,下及民婦,俱蒙敕命人物生成,錄人間之善惡,察女子之貞邪。有德者奏聞玉京,敕神祗而護佑,書名仙籍,益算延年。有過者申告三官,付五雷斬勘之司,照依玉律,施行刑遭疾苦困危,魂系豐都,常沉苦海。”尤其是婦女懷孕,臨產之時,皆須恭請聖母及諸神護佑。(128)大足南山聖母窟中的主像當即主宰人間生育的九天衛房聖母,所謂“注生”也就是“主生”。其左、右二聖母,當為護胎聖母、保胎聖母。《道法會元》卷二一亦載監生司神靈多達百千,其中即有“九天衛房三十六聖母、注生君、催生君、乳母君、導生君、生母君、三天都禁司命君、衛房靈妃、天門紫戶速生君、衛房夫人、救生玉女、抱送衛房仙女”等。(129)其護法主帥即為九天監生大神。《太上洞玄靈寶無量度人上品經法》卷二曰:“監生大神,即度生真人也,字扶義。”(130)《上清天心正法》卷三描述其形像說:“頂力士冠,金甲,全披皂履,卓劍而立”。(131)總結以上所述,可見神霄派的神團體系是一個非常龐大複雜的結構。它與人間社會的組織結構一一對應相配,幾乎包括了人們生活中的所有領域。然而在具體施用道法的時候,又依據不同的目的和特定的物件,道場或法會上所祭供君請的神靈亦有所不同,這是需要注意的。如“先天雷晶隱書”大法,主法為神霄玉清真王,鬥母紫光天后,師派為青華帝君李亞、雷霆啟教火師汪守真、金闕侍宸通妙真君王文卿、高明君洞明真人白玉蟾、顛嵩道者雲中散仙金志達,學仙童子方舟道者陳仲濟、寅窗玉隆先生趙子寅、鐵心道人閔子文,將班則有炎帝天君鄧奕、青帝天君辛利、陽谷神君張玨、風雷神君張雲、鐵甲神君張亞、以及陽雷五大使者、陰雷五大使者、雷公、電母、風伯、雨師、雲吏等。(132)“雷霆三要一氣火雷使者法”,主法為昊天至尊玉皇上帝,將班有天罡大聖主雷真君馬自奴、河魁大聖節度真君董萬春、主雷飆火律令大神鄧奕、雷霆猛吏都督辛忠義及雷公、電母、風伯、雨師、五方蠻雷使者、(133)“先天一氣火雷張使者祈禱大法”,主法為南極星主勾陳上宮天皇大帝,將班有火雷飛捷使者、五方天雷使者、五方蠻雷使者,獄府五雷使者等。”(134)“九天碧潭雷禱雨大法”,主法為浮黎元始天尊、昊天玉皇上帝、後土皇地祗、九天雷祖大帝、雷聲普化天尊,神將有雷霆飛火掌令大神、雷霆飆火律令大神、雷霆猛吏判官、雷霆飛捷使者及天雷神、龍雷神、水雷神、社令雷神、火雷神、二十四氣神、七十二侯神等。(135)《高上景霄三五混合都天大雷琅書》法,主法為元始法王、玉清真王、變空天尊、雷霆大帝君、五雷判府天尊、翼軫星君、景霄五氣真人葛天叔、太乙左玄真人盤詵、太乙右玄真人盤穎、雷霆火師汪康民、雷霆都督辛忠義、翠虛真人陳楠、海瓊真人白玉蟾,神將有天雷、地雷、水雷、神雷、社雷、年神、月神等。(136)還要指出的是,以三清、三帝、九宸及雷部神真、三界萬靈組成的神真體系,即是神霄派人崇拜的神靈,亦是其教派的歷代祖師、宗師、真師。因為在這些神真中,即有體道顯化的靈界的天尊、道君、天帝一類的聖靈,亦有創教宏道的歷史人物如張陵、葛玄、許遜、王文卿、白玉蟾一類的高道。這種人、神合一,互為表裏的現象頗為奇特,它反映了道教神學中包含著人本主義的理念。在道都看來,虛無玄妙、大道化身的元始天尊、太上道君、太上老君、神霄真王、雷部諸神等,他們雖生活在三清聖境、天庭福地,但時常以具體的形象或世間的聖賢的面目,顯現人間,以救度人們。而世人只要崇信大道,皈依玄門,堅志修持,也有可能由凡人變化成聖人、仙人、神人、真人乃至天尊。正如五雷使者張天君所說:“天無私日月垂明,天有德人物俱生,是故我天尊代天行道德,施三界,使清者為聖,濁者為賢,凡有情有形者,俾躋仙阼共成一氣。”“天尊欲人人皆為天尊者,何故惜其氣而應其本元之妙道也。”(137)故眾多的神真中,卻有許多創教開宗的祖師,道行精深的高道,聖賢烈士,歷史人物,這是道教神系與神學的一大特色。也正是這種人神合一的神學體系,促進了神霄派乃至整個道教的發展。因為它一方面把神的靈性融入了俗世的生活,另一方面又把人的本心昇華到神聖的境地。當人們歸真返樸、真善的心光畢露之時,不就是《老子》所的嬰兒,赤子嗎?道經所說的神真、天尊嗎?
推薦閱讀:

轉載大六壬揭秘與現代應用研究五
武術大講堂之七十五---太極拳綜論--中國武術文化研究前沿代表學者張立鋼
八字研究精論(十七)
破除法學實證研究的兩個誤識
王慶 真宗:半成品研究

TAG:历史 | 道教 | 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