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心理學(四)

第七章   人格與自我第一節  人格性質一、人格的界定(一)   人格的含義(二)   人格的特徵:1.獨特性   2.穩定性  3.統合性  4.複雜性  5.功能性二、人格結構(一)   知—情—意系統知—情—意系統中的認識過程、情感過程和意志過程這三大過程是人們都具有的共同心理現象。但是每個人在這三大過程中卻有千差萬別的表現,這種個體差異現象是人格的成分。認識過程——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過程,是人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發展的過程。情感過程——是一種特殊的心理過程,是伴隨著整個心理過程產生的心理體驗和心理感受。意志過程——意志過程是人們自覺地確定目的,並根據目的支配、調節行動,克服困難,實現目的的心理過程。三大過程的關係:相互聯繫、相互制約。認識過程是情感過程、意志過程的基礎;情感、意志過程又能鞏固和深化人的認識過程。(二)   心理狀態系統心理狀態——某一時刻或某段時間內相對穩定的心理活動背景。包括意識狀態、注意、情緒狀態、疲勞狀態等。  心理狀態直接影響到心理活動的差異性。(三)   人格動力系統   * 個性傾向性人格動力系統是決定並制約人的心理活動的進行、方向、強度及穩定水平的結構。包括需要、動機、興趣、價值觀、世界觀等。(四)心理特徵系統    * 個性心理特徵這一系統包括能力、氣質、性格三種成分。(五)自我調控系統這是以自我意識為核心的人格調控系統,包括自我認識、自我體驗、自我控制三個子系統。它屬於人格中的內控系統或自控系統。自我調控系統的主要作用是對人格的各個成分進行調控,保證人格的完整、統一、和諧。* 自我意識& 個性心理——個體在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比較穩定的帶有傾向性的各種心理特徵的總和,它是人的心理現象的靜態形式。心理過程是人的心理的共性,個性心理則反映了人們心理的個性(由人的心理的特殊性、差異性發展而成)。個性心理包括以下三個方面:1.個性傾向性——是個性的潛在力量。包括:需要、動機、興趣 ,理想、信念、世界觀。2.個性心理特徵——是人的個性心理的具體表現,體現著人的心理的鮮明的差異性。包括:能力、氣質、性格。3.自我意識(是個體對自己的態度和認識),它是個性心理的調控結構,體現著一個人的成熟程度,決定著人的個性心理的發展水平。自我意識包括自我認識、自我體驗、自我評價、自我監督、自我調控、自我教育、自尊心等成分,是一個多維度、多層次的心理系統。第二節  人格差異一、認知方式差異認知方式——人們在對事物、現象或人進行認識的過程中,個人所偏愛於使用的加工信息的方式。也稱認知風格。(一)   衝動型—沉思型1.衝動型      * 不同於「快—正確型」2.沉思型(二)系列型—同時型1.  系列型的生理基礎、特點、應用2.  同時型的生理基礎、特點、應用(三)場獨立性——場依存性1.  場獨立性——人們在信息加工過程中,傾向於以內在參照作為信息加工的依據。2.  場依存性——人們在信息加工過程中,傾向於以外在參照作為信息加工的依據。依存於場的人比獨立於場的人往往更多地利用外在的社會參照來確定其態度和行為。場依存和場獨立這兩個概念最初來自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威特金對知覺的研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他為了研究飛行員怎樣利用來自身體內部的線索和視覺見到的外部儀錶的線索調整身體的位置,專門設計了一種可搖擺的坐艙,艙內置一坐椅。當坐艙傾斜時,被試可調整坐椅,使身體保持與水平垂直。研究發現,有些被試主要利用來自儀錶的視線索他們不能使自己的身體恢復垂直,另一些被試則主要利用來自身體內部的線索,儘管坐艙傾斜,他們能使自己的身體保持與水平垂直。威特金稱前一種人的認知方式為場依存方式,稱後一種人的認知方式為場獨立方式。後來的研究發現,這是兩種普遍的認知方式。具有場獨立方式的人,對客觀事物作判斷時,常利用自己內部的參照,不易受外來因素的影響和干擾;在認知方面獨立於他們周圍的背境,傾向於在更抽象的和分析的水平上加工,獨立對事物作出判斷。具有場依存方式的人,對物體的知覺傾向於以外部參照作為信息加工的依據。他們的態度和自我知覺更易受周圍的人們,特別是權威人士的影響和干擾,善於觀顏察色,注意並記憶言語信息中的社會內容。——華東師大出版社1990年10月版  邵瑞珍主編《學與教的心理學》P244—245二、氣質差異(一)氣質的含義氣質是表現在心理活動的強度、速度、靈活性與指向性的一種穩定的心理特徵。氣質――一個人在心理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獨特的比較穩定的動力特徵。心理活動的動力特徵:指心理過程的強度(如:情緒體驗的強度、意志力的強度等)、速度與穩定性(如:知覺的速度,思維的靈活程度,注意力集中時間的長短)以及心理活動的指向性特點(有的人傾向於外界事物,從外界獲得新印象;有的人傾向於內心世界,經常體驗自己的情緒,分析自己的思想和印象)等方面在行動上的表現。氣質特徵表現在心理活動的各個方面,突出地表現在情感和行為過程中。這些特徵不是表現在一時一事中,而是許多情況下,在內容很不相同的活動中都會表現出來的一貫性特徵。氣質是人的高級神經活動類型在人的心理活動和行為動作中的表現。(二)氣質差異:1.膽汁質   2.多血質   3.粘液質   4.抑鬱質& 氣質類型與特徵(一)氣質類型1.體型說(德國精神病學家克瑞奇米爾根據對一些精神病患者的臨床觀察以及對正常人的研究認為,人的身體結構與氣質特徵以及所患精神病種類有一定關係,因而提出按體型劃分氣質類型的觀點)2.血型說 (日本學者古川竹二等人用血型來解釋人的氣質類型)3.激素說 (柏爾曼認為,氣質是由內分泌腺的活動來決定的。他根據某種內分泌腺的發達程度,把氣質分為五種類型)4.體液說:氣質一詞在古希臘和拉丁語中原意都是比例、關係的意思。公元前五世紀,古希臘醫生希波克拉底認為,人體內有四種體液(身體內組織間的液體):粘液、黃膽汁、黑膽汁和血液。這四體液在各人體內的比例不同而產生了不同的行為表現和氣質特點。後來古羅馬醫生蓋倫繼承了這種體液說,並把人的氣質分為膽汁質、多血質、粘液質和抑鬱質。(二)氣質的特徵1.氣質較多地受個體生物組織特性的制約,具有較大的穩定性,即所謂「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氣質是一個人的自然特性和精神風貌的集中表現,是最穩定的個性心理特徵。因此,個人的氣質特點不依活動的內容為轉移,它表現出一個人生來就具有的自然特性。2.氣質不能決定人的價值觀,不能決定人的個性傾向性的性質,它僅使個性帶有一定的動力色彩。具有不同價值觀、理想、信念的人可能有相同的氣質特徵,具有相同價值觀、理想、信念的人可能有不同的氣質特徵。3.氣質本身無好壞之分。每一種氣質類型都有優缺點。氣質類型優點缺點膽汁型直率熱情,精力旺盛,反應迅速有力脾氣急躁,易於衝動多血質情感豐富,反應靈活,易接受新事物情緒不穩定,精力易分散粘液質安靜穩重,善於自製、忍耐對周圍事物冷淡,反應緩慢抑鬱質情感體驗深刻而穩定,觀察敏銳,辦事細緻、認真過於多愁善感,行為孤僻,反應遲緩三、性格差異(一)性格的含義性格是指人對現實中客觀事物經常的、穩定的態度以及與之相應的習慣化了的行為方式(在一個人身上表現出來的對現實穩定的態度和習慣化了的行為方式方面的個性心理特徵)。性格是個性的核心特徵。(二)性格的特點1.性格是在社會實踐中形成的,具有明顯的社會性。2.性格是人對事物的慣常的態度與行為方式,具有相對的穩定性。(分析一個人的性格特徵時不能僅看其一時一事的表現而要看其一貫的態度)3.性格是後天形成的,具有較大的可塑性。(三)性格與氣質的關係1.區彆氣質性格從起源上看更多地受個體高級神經活動類型的影響,一般產生在個體發生的早期階段,主要體現為神經類型的自然表現。是後天的,在個體的生命開始時期並沒有性格,它是人在活動中與社會環境相互作用的產物,反映了人的社會性。從可塑性看變化較慢,可塑性較小可塑性較大,環境對性格的塑作用是明顯的。從與行為的關係及道德評價上看氣質所指的典型行為是它的動力特徵而與行為內容無關,因而氣質無好壞善惡之分。性格主要是指與行為的內容,它表現為個體與社會環境的關係,因而性格有好壞善惡之分。2.聯繫(1)氣質會影響個人性格的形成。氣質是性格形成的一種變數。這在個體發生的早期階段有明顯的表現。有些嬰兒喜歡哭或笑,有的安靜,有的好動,這些氣質特徵必然會影響哺育者的不同的行為反應,一個人的性格就是在這種不同性質的教育和社會環境的相互作用的過程中逐漸形成的。(2)氣質可以按照自己的動力方式,渲染性格特徵,從而使性格特徵具有獨特的色彩。如,同樣是樂於助人的性格特徵,多血質者在幫助別人時往往動作敏捷,情感明顯外露,而粘液質者則可能動作沉著,情感不表露於外。(3)氣質還會影響性格特徵形成或改造的速度。例如,要形成自制力,膽汁質的人往往需要作極大的努力,而抑鬱質的人則較容易形成。(4)性格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掩蓋或改變氣質,使之服務於生活實踐的要求。如,偵察兵必須具備冷靜沉著、機智勇敢等性格特徵,在嚴格的軍事訓練活動中,這些性格特徵的形成有可能掩蓋或改造著膽汁質者易衝動和不可遏止的氣質特徵。(四)性格的結構這裡說的是一個人的性格從哪些方面反映出來,或者說可從哪些方面去分析性格的特徵。一般從兩個方面去分析性格的結構1.性格的態度特徵(對現實態度的性格特徵。這是從個性心理的指向方面或說從對象方面著眼)主要是指個人對社會、對集體、對他人、對自己以及對待學習、工作、勞動的態度中表現出來的性格特徵。(1)在對社會、對集體、對他人的態度中所表現出來的性格特徵,有善交際、孤僻、正義感、正直、誠實、狡詐、虛偽、同情心等;(2)在對自己的態度中所表現出來的性格特徵,有自信、自強、自尊、自負、自卑等;(3)在對待學習、工作、勞動的態度中所表現出來的性格特徵,有勤奮、懶惰、認真細緻、馬虎、粗心大意、首創精神、墨守成規、勤儉節約、揮霍浪費等。人們對這幾方面的態度是互相聯繫的。2.不同心理活動過程的性格特徵(性格在不同心理活動過程中的表現)(1)性格的意志特徵   可從下面四個方面進行分析:A.表現一個人是否具有明確的行為目標。如:是有明確的目的還是盲動蠻幹,有主見不這受暗示等。B.表明人對行為自覺控制水平方面的特徵。如:是否有主動性,是否有自制力等。C.在緊急或困難條件下表現出來的特徵。如:是沉著鎮定還是張皇失措;是果斷、勇敢不是優柔寡斷、膽小怯懦等。D.在經常和長期工作中表現出來的特徵。如:是有恆心、堅忍不拔,還是半途而廢,缺乏堅持性。(2)性格的情緒特徵指人們在情緒的強度、穩定性、持續性和主導心境等方面表現出來的個別差異。有的人情緒活動一經引起就比較強烈,很難控制;有的人情緒體驗比較微弱,總是冷靜地對待現實,容易用意志來控制情緒。有的人情緒易波動、起伏,有的人情緒不易起伏變化。有的人情緒活動時間長且影響深刻,有的人情緒活動稍現即逝而印象膚淺。有的人主導心境總是振奮愉快的,有的則總是抑鬱、沉悶。(3)性格的認知特徵(性格的理智特徵)指人們在感知、記憶、想像和思維等認識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個別差異。這些差異在一個人的完整的性格中具有一定的意義。(1)   在感知方面表現出來的差異有:被動感知型易受環境刺激的影響,易受暗示主動觀察型自己有主見,不易被環境刺激所干擾詳細羅列型特別注意細節概括型更注意事物的一般特徵和輪廓等等(2)在想像活動中表現出來的性格上的差異有幻想型和現實型,主動想像型(力圖用想像打開自己活動的領域)和被動想像型(以想像來掩蓋自己的無所作為)等等。(3)在思維活動中表現出來的性格上的差異有獨立思考型和盲目模仿型第三節  人格理論一、人格特質說特質是個體有別於他人的基本特性,是人格的有效組成元素,也是人格的測量單位。(一)奧爾波特的特質理論美國心理學家G.W.奧爾波特於1937年首次提出人格特質理論。1.兩類人格特質:共性和個性2.共同特徵(共性)的含義——在某一社會文化形態下,大多數人或群體所具有的共同特質。如蒙古族的豪放,維吾爾族的活潑。3.個人特質的含義與分類:首要特質、中心特質、次要特質個人特質——個體身上所獨具特質。首要特質——指一個人最典型、最具概括性的特質。如林黛玉的多愁善感。中心特質——指構成個體獨特性的幾個重要特質。這在每個人身上大約有5—10個。如林黛玉的清高、率直、聰慧、孤僻、內向、抑鬱、敏感等。次要特質——個體不太重要的特質,往往只在特殊的情況下才表現出來。林黛玉的性格主導面:自卑、敏感、天真、熱情、任性。(二)卡特爾的人格特質理論卡特爾的人格特質理論的主要貢獻在於提出了根源特質。1.十六種相互獨立的根源特質2.每個人身上都具備這十六種特質,只是在不同人身上的表現有程度上的差異。3.可以對人格進行量化分析。(三)現代「五因素」特質理論1.人格五因素模式——「五大人格」2.「五大人格」可通過NEO—R人格調查表來測定二、人格類型說(人格類型:參看教材P387——388)(一)單一型模式——T型人格1.什麼是T型人格——好冒險、愛刺激的人格特徵。2.T型人格的分類體格T+型T +型                      (積極性)T型人格            智力T+型T - 型                     (消極性)(二)   對立型模式——內向與外向瑞士心理學家C·G·榮格以人的心理活動的指向性(即心理傾向)為依據將人的性格分為內向型和外向型兩大類,同時榮格還指出,多數人並非典型的內傾或外傾,而是介於兩者之間的中間型。內傾型:心理活動傾向於內心,較少向別人顯露自己的思想,沉靜、多思、謹慎、顧慮,適應環境困難,交往面窄。外傾型:心理活動傾向於外部,情感外露,不拘小節,善於交際。(三)多元型模式——陰陽五行說我國春秋戰國時期的著名醫書《內經》所分:序號人格類型人格特徵1太陰之人膽小、孤僻、多疑2少陰之人沉靜、節制、穩健、嫉妒心強3太陽之人大膽、進攻、傲慢、暴躁4少陽之人外露、樂觀、機智、隨和5陰陽平和之人平靜、適應性強& 關於性格的其他分類1.以心理機能來確定性格類型(英國心理學家A·培因和法國心理學家瑞博特)即依理智、情緒和意志三種心理機能何者佔優勢來劃分:A.理智型:依據冷靜的理性思考而行事,以理智來支配自己的行動。B.情緒型:行為易受情緒左右,憑感情辦事。《世說新語  忿狷三十一》:「王藍田(王述)性急。嘗食雞子,以筋刺之不得,便大怒,舉以擲地,雞子於地圓轉未止,仍下地以屐齒碾之,又不得,目真甚,復於地取內口中咬破即吐之。」這是典型的情緒型的表現。C.意志型:目標明確,行為主動。D.中間型:理智―意志型等2.以某種或某些典型的性格特徵劃分(這種分法較多見)1)根據個體競爭性的不同來分(奧地利心理學家阿勒德)A.優越型:特別好強,遇事不甘落後,總想勝過別人。B.自卑型:遇事甘願退讓又不與別人競爭,有很深的自卑感。2)根據人們在時間匆忙感、緊迫感及好勝心等特點上的差異分時間感等好勝心等A型時間感特彆強,常同時做或思考兩件不同的事,老想把工作日程排得越滿越好,總是閑不住;信不過他人,總想親自動手爭強好勝,效率高,易激動,缺乏耐性等B型悠閑自得,不愛緊張,一般無時間緊迫感不喜爭強好勝,有耐性、能容忍等3)按個體獨立性程度分(根據人感受外界事物時,受所處情境的影響程度進行劃分)順從型社會敏感性高,易受外界影響,適應環境快,易與人相處,但缺乏主見,獨立性較差。獨立型不易受外來事物的干擾,具有堅定的信念,獨立性強,在人際關係中能自立,有主見,不盲從,自信沉著;但社會敏感性差,行事刻板,固執己見。4)以人際關係來分(典型性格類型劃分法)A型(行為型)情緒不穩定,社會適應性差,帶有外向型特徵。群眾關係較差,易與他人產生磨擦。如果其智能較低,此種傾向就更加強烈。B型(平均型)情緒特徵與社會適應性都較為均衡;智力平常、交際能力不強,體力和毅力等表現一般。C型(安定消極型)情緒穩定,社會適應性良好,屬內向型。這種人在一般情況下比較被動,不大勝任領導工作。D型(安定積極型)情緒穩定,社會適應性一般,群體關係較好,工作積極、主動、愛動腦筋,能獨當一面,有領導能力。E型(反常型 / 逃避現實型)情緒不安定,社會適應性較差或一般,帶有內向性特點。喜歡獨立思考問題,不大喜歡交際,有自己的偏愛和興趣,在專業研究或業餘愛好方面可能有一定的修養和專長。古代許多名士即屬此類。他們大都「憤世嫉俗」、「獨善其身」。第四節  人格成因一、生物遺傳因素(一)雙生子的研究原則與意義(二)遺傳的作用1.  遺傳是形成人格不可缺少的影響因素2.  遺傳因素對人格的作用程度因人格特徵的不同而異:對與生物性人格特徵(智力、氣質等)影響較大;對社會性人格特徵(價值觀、信念、性格等)影響較小。( 1)高級神經活動類型對一定性格的形成起促進或阻礙作用。這種作用通過氣質來表現。如,抑鬱質(弱型)者要培養勇敢的性格會比膽汁型(強型)的人要困難些,而要培養專心細緻的性格,前者又會比後者容易些。(2)其他生理素質也對性格有一定影響。如甲狀腺分泌過多者,易形成任性的性格;腎上腺素分泌過多,則會使人緊張,易形成急躁的性格等到。近年來科學家還發現一種腦化學物質——內啡呔,可以極大地影響人的性格和行為。3.人格發展過程是遺傳與環境交互作用的結果,遺傳因素影響人格的發展方向及難易。*  環境——與中心相對而言。與中心事件相關的、對中心事件有一定影響的情況稱條件或稱為環境。  環境也指與生活主體發生聯繫的外部世界。與生活主體無聯繫的外部世界、對於主體而言,無所謂環境。凡是生物都是生活體,都有共同的生活環境。人類生活環境包括自然環境(又叫物理環境,包括植物、動物、土地、水、大氣、噪音和人口等客觀世界,是人類社會成立發展的自然條件)和社會環境。* 社會環境(社會生活環境)——是和人有著種種聯繫的、人們藉以進行活動並按照自己內部美的尺度來建造的(即注入了人為力量的)外部世界。社會環境包括得也很廣,凡是有人類活動參與的社會領域都在社會環境之列。作為社會環境的外部世界是人工世界,而不是自古就有的始終如一的東西。「人為性」是社會環境區別於自然環境的主要之點。社會環境是同社會生活主體聯繫的外部世界。社會生活主體包括社會個體和群體。社會生活主體是人而非一般意義上的包括動、植物在內的生活體。* 從內容上看,社會環境可分為物質環境和精神環境。物質環境——人們通過感官直接接觸的外部世界。馬克思稱之為感性世界。是人與自然界之間的人工世界。感性世界具有直接性與實在性。精神環境包括信息環境和心理環境,都是人類生產活動的結果。信息環境(有人稱為拷貝世界)也是人工世界。是在人與感性世界之間的人工世界。信息環境這個概念是由拷貝環境轉化來的。60年代末期以來,由於以電視為主的大眾傳播媒體的迅速發展,信息環境的作用日益突出。 信息環境使人們對一部分感性世界的接觸變為媒體的間接接觸。(拷貝世界是由大眾傳播媒體形成的精神世界,是利用大眾傳播媒體對感性世界的模寫和抽象。)拷貝世界提供給人們的不是感性世界那種實實在在的事件(人和物)本身,而是符號群(語言的和非語言的符號組合),因此,人們與拷貝世界的接觸,不是感官的,而是超感官的,不是實際體驗,而是心理體驗。心理體驗具有幻想性和內隱性(內隱性指隱藏於內,自我享受)。拷貝世界具有間接性和體驗性。二、社會文化因素(一)社會文化對人格具有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後開形成的一些人格特徵。社會文化對人格的影響力因文化而異,這要看社會對順應的要求是否嚴格。越嚴格,其影響力就越大。社會文化對人格的影響力的強弱也視其行為的社會意義的大小。(二)社會文化因素決定了人格的共同性特徵,它使同一社會的人在人格上具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社會文化對人格的塑造功能這反映在不同文化的民族有其固有的民族性格。人文地理對人格的形成具有很大影響。* 米德等人的研究& 所謂民族性格是指一個民族大多數成員共有的反覆出現的心理特徵和性格特點的總和。民族性格是社會性格的一種。民族,是居住在一定的地域、過著大體相同的經濟生活、有在民族語言基礎上形成的共同文化和歷史基礎的集團;是由風俗、傳統和習慣等共有文化在歷史上形成的群體,是歷史的產物。民族性格又叫國民性,與人性這個概念不同,是包括了一國國民的心理和性格的具體概念。中國人的國民性(民族性格)不同於美國人的國民性(民族性格)。例如,中國人的鄉土觀念很強,家鄉是養育自己的地方。美國人卻沒有中國人的家鄉觀念,他們是流動中的人民,鄉土觀念聯繫不住不斷移動的人群。美國人的「家鄉」是指自移民以來就不斷移動的長長的旅程上所停留的站。三、家庭環境因素家庭環境的影響對兒童性格的形成具有特殊作用。對成年人的性格也有一定影響。(一)三類不同的家庭教養方式造就了具有不同人格特徵的孩子:1.  權威型教養方式2.  放縱型教養方式3.  民主型教養方式(二)關於家庭環境因素對人格影響的結論四、早期童年經驗*麥肯儂的總結*早期經驗對人格形成與發展的影響五、自然物理因素(一)自然物理因素的範圍:生態環境、氣候條件、空間擁擠程度等* 生態環境對人格的影響    巴理的研究(二)自然物理環境對人格的影響作用1.  非決定性的影響作用,更多地表現為一時性影響2.  對特定行為具有一定的解釋作用。在不同的物理環境中人可以表現出不同的行為特點。* 其他學校環境的影響(學校的教育和培養,集體生活的相互感染)對青少年性格的影響很大。工作環境的影響(包括人際關係、職業特點、工作的自然環境和物質條件等):職業特點對人們性格的形成有很大影響。如農民有農民的性格特徵,軍人有軍人的性格特徵,教師有教師的性格特徵。自我意識、自我調節的影響(內因):在大致相同的環境條件影響下,不同的人可以形成不同的性格,其中,自我調節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第五節  自   我一、自我的概念在心理學中,自我是指個體對自己存在的覺察,是指一個人對自己各種身心狀況總和(包括生理狀況、心理特徵以及社會屬性)的認識。身心狀況包括:生理狀況(身高、體重、相貌等)、心理特徵(趣味、能力、性格、氣質等)、社會屬性(職業、身份、人際關係等)。自我又稱自我意識,指人們在自己的意識中覺察到自己的那個心理過程(或叫意識過程。)自我認知是社會個體自己對自己的認識,是自己對自己的外部行為與情緒、態度、動機、個性等內部特徵的認知。在日常生活中,人們的自我認知常常是模糊不清的,所謂「人貴有自知之明」就說明了這一點。正確的自我認知不僅對提高自我修養,開發自我潛能有所幫助,而且對於改善人際關係,完成共同活動具有重要的意義。「認識自我」這句鐫刻在古希臘戴爾菲城那座神廟裡惟一的碑銘,猶如一把千年不熄的火炬,表達了人類與生俱來的內在要求和至高無上的思考命題。尼采曾說:「聰明的人只要能認識自己,便什麼也不會失去。」二、自我的種類(一)主我與客我威廉·詹姆士(美國心理學之父)的自我結構論(詹姆士1890《心理學原理》)自我具有二重性,可以分為「主我」與「客我」。1.主我:作為認識者的主我是指個人對外部世界的感受與思考。2.客我:作為被認識者的客我是指個體人對自己的態度、情感和判斷。1)主我--知者、知的我、「純粹自我」。是知的主體2)客我--被知者、被知的我、「經驗自我」、是知的客體,是人稱謂自己所有一切的總和客我的構成要素:(1) 物質我--以對身體的自覺為核心,衣服在其次。(2) 社會我--是對「他人印象中」的自己的認識。(名譽是一種特殊的「社會我」,是映在他人眼睛中的自己)(3)精神我--對自己各種意識狀態、心理傾向、能力等的認識。喬治·米德是符號互動論的創始人。他以符號互動論為基礎,對自我作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主我客我論。他認為,自我是對社會現實的內化和主觀解釋;自我包括:主我(I)--「自然我」、執行自我的功能,支配自我的活動。客我(me)--「社會我」、自我的對象化,是行為發生後的自我形象(相當於庫利的「鏡中我」)。(二)個人自我與社會自我1984年威利對自我的分類1.個人自我——指個人對自身的認識。2.社會自我——指個人(A)對別人(B、C、D等)如何看待自己(A)的認識。(三)鏡中自我(「鏡中之我」)美國心理學家庫利1920年提出「鏡中之我」的概念。這是庫利對「社會我」理論的發展。一個人的自我觀念是在與其他人的交往中形成的,他人只是一面鏡子,決定鏡中之我的還是自己。「鏡中之我」或稱「反射的自我」,屬客我中的「社會我」。「鏡中之我」具有以下三個主要元素,這三個方面構成了鏡中自我的概念。1.關於他人眼中的自己是何形象的想像((想像自己給別人的感覺如何)2.與驕傲和恥辱相連的自我感覺例如,因別人的誇獎與接近產生的驕傲感與歸屬感,因別人的冷眼與疏離產生的羞恥感與孤獨感。3.他人的特性與地位例如,「我」可能在一個嚴厲的人面前顯得膽怯,在一個文雅的人面前顯得粗魯,在一個封閉的人面前顯得坦率。「鏡中之我」的形成分三個階段:1)感覺階段(想像自己給別人的感覺如何),2)解釋階段(想像中別人對自己的判斷),3)自我反應階段(產生某種自我感覺)。庫利忽視了「社會我」形成中利用的信息還有他人的實際評價,並非全是主觀想像這一點,其「鏡中之我」概念的主觀性很大。(四)理想自我與現實自我1.美國心理學家羅傑斯的自我理論:自我包括理想自我與現實自我。(1)理想自我的含義  (2)現實自我的含義  (3)自我實現的含義2.德國心理學家荷妮關於理想自我與現實自我關係的闡述(1)每個人的理想自我與現實自我之間都存在差距(2)當二者之間的差距過大並是非調節性關係時,就會出現心理問題。(3)調節二者關係的方法是準確的自我分析。這是一種自助過程,要依據現實自我來確定理想自我。自我認知的過程與它的機制寓於自我的結構及其功能之中。1.主我--執行自我的功能、支配自我活動。2.客我--自我的對象化,自己把自己作為心理對象,「鏡中之我」(庫利)(P106)社會規範與內化過程之間還有一個主體的價值選擇作用即價值領域的中介作用,具體地表現在「客我」的主體性上。客我的構成:1.他人眼中的自我形象(來自他者的自我形象)(他畫像)。2.自己頭腦中的自我形象(來自自己的自我形象)(自畫像)。三、自我的功能與發展自我認知的目的是為了管好自己,即自我管理。這在實際上也是在自己內部,使用語言符號,主我對客我的控制,對畫像的管理。自我意識強的人,對自己的畫像、面貌比較清楚,言語舉止也就比較得體。(一)統合我弗洛伊德最先看到了自我對人格的調控功能,提出了「統合我」的概念。自我是人格的調控中心,這個調控中心的指揮者就是「統合我」。弗洛伊德理論:人格具有「三我」(本我、自我、超我)結構,人格的不同成分有時會產生不協調現象,從而引發心理失調。自我對人格具有調控作用。當自我發展健康有力時,它會使人格系統的運作統一、協調,這時人格就達到了健康統合的狀態。人格統合是心理健康的標誌。& 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首創者。他把心理分為三部分:(A)意識,即當前注意所及的心理活動領域。 (B)前意識,即當前未被注意,但一經提及可想到的心理活動領域。(C)無意識,即受到壓抑、隱藏很深的心理活動領域。他把人格結構分為三部分:(A)處於無意識最深層有一個「本我」,是行為動力的源泉,它追求直接的滿足,遵循「快樂原則」。本我是遺傳的本能,它要求滿足基本的生理需要。弗洛伊德認為生理需要在人一生中持續存在,所以本我是人格的永存成分,在人生中起著最重要的作用。(B) 意識中有「自我」,它是從無意識中產生的,指導行為採取社會允許方式滿足本我的需要。自我是本我的對立面,是在環境影響下由本我發展而來的。嬰兒在成長過程中通過環境影響,逐步學會了各種行為方式。通俗地說,自我代表理智,而本我代表尚未馴服的激情。自我推翻了本我的活動原則(快樂原則),代之以現實原則。(C) 「超我」,代表良心或道德力量,對自我起監察作用,不讓其有越軌行為,否則就給予懲罰。超我是道德化了的自我,是人格的最高層,包括良心和自我理想。超我確定了道德標準,自我負責對違反道德標準的行為進行懲罰,譴責自我。超我代替了兒童早年父母曾執行過的職能,良心代替了懲罰,自我理想代替了獎勵。而人格的動力學就在於三部分的相互作用。一個人能生活得順利有效,必須依賴三種力量的平衡;一旦失衡,就可能引起心理失常。(二)自我與健康人格健康人格的四步曲:1.  認識自我(1)認識自我的意義(2)正確認知自我的四種方法A.在與別人比較中了解自己B.從別人的態度中了解自己C.藉個人成就來了解自己D.與自己比較中了解自己(與自己的過去比較。縱比)& 社會比較理論  (費斯廷格1954年提出)人們認知自己是什麼樣子,是要通過社會比較進行的。所謂社會比較就是提供一定的標準,以評價和認識自己。(「人比人」, 「比上不足,比下有餘」)費斯廷格從社會環境對一個人的自我認知起重要作用這一立場出發,提出:人們都希望評價自己所持的意見、能力等,為此,在沒有客觀手段的場合,便同其他一些人的意見、能力相比較以評價自己,而比較對象一般是與自己相類似的一些人。只有選擇與自己類似的人作比較時,才可以達到較好的效果,才能獲得較為準確的自我認知。社會比較對於個體自我概念的影響效果的一個試驗A組被試B組被試(對照組)試驗設計先接受自尊測定, 然後讓其遇到與其競爭工作職位的申請人競爭者衣冠楚楚競爭者衣衫襤褸接受第二次自尊測定結果自尊明顯降低自尊大幅度提高社會比較理論的局限性:人們有時候進行社會比較不是為了準確地自我認知,而是出於抬高自我、增強自我的動機,因而會避開誠實而難堪的自我估價而只想得到令人愉快的、有助於提高自我的信息(「比下有餘」)。在選擇比較對象進,不去選擇能提供自我提高、自我改進信息的那些人。(左拉《陪襯人》)。2.  悅納自我(1)自卑的危害        (2)如何擯棄自卑、悅納自己3.  延伸自我(1)延伸自我的含義    (2)如何延伸自我4.創造自我(1)創造自我的含義    (2)如何創造自我第八章              社會行為社會行為——指人們在群體生活中互有影響的行為。如角色行為、規範行為、越軌行為、從眾行為等。行為——原指有機體為了適應生活環境的一種機體反應,包括肌肉骨骼運動和腺分泌。在心理學研究中,逐步明確為一種操作性定義。如在勒溫的行為場理論中認為行為(B)是人(P)和環境(E)的函數(F),在行為主義者華生那裡,行為被定義為對刺激物的反應。第一節  合   群所謂合群,即與他人在一起的願望。一、兒童對成人的依戀關係依戀指的是孩子對某一個或幾個成人的出現產生積極的反應。依戀——是嬰兒尋求並企圖保持與另一個人親密的和情感聯繫的一種傾向。它是兒童與父母相互作用過程中,在情感上逐漸形成一種聯結、紐帶或持久的關係。(一)依戀對兒童的作用1.提供安全感2.提供信息兒童心理學研究者通過一種名為「陌生環境」的實驗,發現有三種主要的依戀類型。(1)安全型——這種父母經常在孩子身邊,並且對孩子的需要給以滿足。(2)躲避型——這種孩子的父母對孩子的要求總是沒有反應甚至排斥孩子。(3)焦慮 / 恨愛交加型——這種孩子的父母往往對做父母感到負擔很重,不知所措。(二)依戀行為產生的原因1.生物因素在人類的進化中,依戀行為有著積極作用,因為它保證了兒童得到為了生存所需要的照顧。2.學習理論依戀是通過學習得到的。兒童與父母間的互相依戀具有互利性(P215),因此,父母和孩子雙方都為他們的交往提供強化成分。* 對依戀現象的生理研究說明,人類合群的傾向至少一部分是先天決定的。二、關於合群的實驗室實驗對於成人的合群傾向,沙赫特在20世紀50年代進行了一系列實驗研究。研究的目的是要發現增強合群需要的情境因素。沙赫特的實驗結果說明:經歷高恐懼的被試更希望與別人待在一起。其他人的研究還發現,恐懼與其它使人不安的情境因素對合群需要的影響是不同的。比如難堪的情境與恐懼的作用就是不一樣的。面臨恐懼的人希望得到別人的陪伴。那麼,這些人希望從別人那裡得到什麼呢?人在面臨恐懼時有一種什麼心理過程呢?有兩個假設可以解釋這一問題。1.分心假設面臨恐懼的人同他人在一起時,會把注意力從自己所害怕的問題上移開。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他們尋找什麼樣的人作伴都是可以的。因為任何人都可以起到分心的作用。2.社會比較假設根據社會比較理論,人們希望與處於同一個情境中的人作思想和情感的比較。一個人處於陌生環境,並且不知道應該如何對周圍的事物作出反應時,會去尋找別人以求得一些有關的信息。面臨恐懼的人只是希望同自己處境類似的人在一起。研究者對這兩面三刀種假設都進行過研究,社會比較假設得到了研究的證實。沙赫特曾做過一個檢驗社會比較假設的實驗並得出結論:「痛苦的人並不是渴望任何夥伴,他只希望有痛苦的夥伴。」總的說來,有關兒童依戀行為以及成人合群行為的研究都證明合群可以減少恐懼和不安。當我們感到恐懼和不安時,如果能找到既能提供有關信息又富有同情心的人作伴,將會給我們的精神以很大的安慰。三、友好關係的益處(一)六種益處社會心理學家魏斯提出友好關係能夠為人提供六種益處:1.依戀——親密的人際關係使人互相依戀,而依戀能夠給人提供安全感和舒適感。2.與社會結合——有些友好關係使我們感到與其他人有相似的利益和態度。當我們和自己的朋友、同事或業餘愛好相同的夥伴交往時,就會得到這種感覺。這類的友好關係為我們的生活提供伴侶並提供一種屬於社會某一團體的感覺,在心理學上我們稱這種感覺為從屬感。3.增長信心4.可靠幫助5.指導6.幫助 / 培養別人的機會(二)合群的兩個特點1.人的各種需要是不能從一種關係得到滿足的。如愛情關係會給我們依戀的感覺,提供舒適和安全感,但不能提供社會歸屬感。2.各種人際關係在不同的時間和情境里會有不同的重要性。第二節  人際吸引的基本原則及其因素一、人際吸引的基本原則(一)聯結聯結是條件反射的一個基本原則。在人際吸引上,聯結起著很重要的作用。也就是說我們喜歡那些與好的經歷有關的人,而不喜歡與不好的經歷有關的人。對某一個人的喜愛與否會受我們對其它事物的情感反應的影響。「愛屋及烏」但人是複雜的,有時相反的現象也會發生。有時共同的痛苦會增加人與人之間的感情,並為友誼的發展打下基礎。——「同病相憐」* 聯結原則:聯結是經典條件反射中的一個極其重要學習原則。我們喜歡那些與美好經驗聯結在一起的人,而厭惡那些與不愉快經驗聯結在一起的人。(二)強化獎勵的一種很重要的方式是積極的評價。我們喜歡那些給我們積極評價的人。* 強化原則:強化是學習論的一項基本原則,運用到人際吸引中,就是我們喜歡能給予我們獎勵的人。(三)社會交換根據社會交換理論,當我們認為同另一個人交往的利大於弊時,就會喜歡那個人。* 社會交換原則:這一觀點認為,我們對於一個人的喜歡與否,是基於成本與利益所做的評價。根據社會交換理論,當我們認識到從人際交往中,得到的報酬超過成本時,便會喜歡和我們交往的人。& 社會交換理論是所有解釋人際關係的理論中最有影響的理論。按照社會交換的觀點,人們在人際關係中所付出的成本及獲得的酬賞是決定人際關係發展的重要條件。社會交換理論認為:人們在發展與他人關係時,選擇能給自己最大酬賞的人,為了獲得酬賞,還必須付出一定的成本。二、影響人際吸引的因素決定人際互相吸引的一些具體因素中有四個最有力的因素:個性特徵(包括人格特徵和外貌的吸引力兩方面)、相似性、熟悉性和鄰近性。下面將個性特徵分為人格特徵和外貌的吸引力兩方面,所以將影響人際吸引的因素分列為五點。(一)人格特徵一個人具有哪些人格特徵會使人對他產生喜愛呢?除了誠實以外,另外兩個比較重要的品質是熱情和有能力。1.熱情是什麼因素使得一個人看起來很熱情、很友好,而另一個人顯得很冷淡、疏遠呢?一個重要的因素是樂觀的態度。當一個人喜歡各種事情,對各種事情抱積極的態度時,他就顯得比較熱情。一個實驗的結果表明:被試更喜歡態度積極的被訪談者。被試喜歡持積極態度的訪談者的原因在於這種態度所表現出的熱情。進一步研究分析的結果表明,被試喜愛被訪談者的程度,與被試的智力、知識及其與被訪談者態度的近似無關。假如被調查者經常表現出正性的態度,試驗中的被試也較喜歡他。弗克斯認為,之所以會有這樣的結果,主要在於正性態度能使人們產生溫暖感,而這種溫暖感增加了他的吸引力。2.能力總的來說,我們喜歡那些有社會活動能力、聰明、能幹的人。至於哪些能力最重要,要看我們與某一個人是什麼關係、對方所從事的工作等。一個有趣的例外是,如果一個人的能力過於強、過於完美,反而會使人不太喜歡他。(二)外貌的吸引力外貌影響人際吸引的一個原因來自於光環效應,也就是我們在對人知覺中常常遵守的一致性原則。研究表明,外貌所產生的光環效應可以影響到其它與外貌無關的品質的判斷上。& 光環效應(halo  effect)又叫暈輪效應,指如果一個人被賦予了一個肯定或有重大意義的品質特徵,那麼他就很可能被賦予其他許多積極的品質特徵,相反亦然。這就像颳風天氣之前晚間月亮周圍的大圓環是月亮光的擴大化或泛化一樣,又像佛像頭頂周圍的光圈閃悶發光,因此得名光環效應或暈輪效應。迪恩(K.Dion)、伯斯奇德(E. Berscheid)和沃爾斯特(E.Walster, 1972年)的實驗說明了這個效應,他們讓被試者看一些照片,照片上的人表面上分別是有魅力的、無魅力的或中等的。然後,讓他們在一些與魅力無關的特性方面評定每一個人。結果表明,有魅力的人在幾乎所有的特性上得到的評分都高,無魅力的人得到的評價最低。就是因為他們有相貌好看這樣一種積極肯定的品質,他們就被認為具有其他積極肯定的品質,而那些不好看的人則被認為具有其他壞品質。光環效應說明,在印象形成過程中有明顯的個人主觀推斷作用,先判斷別人的好壞,再據此推論他們所有的性質。光環效應實際上是個人主觀推斷的泛化、擴張和定勢的結果,由於環效應,一個人的優點一旦變為光圈被誇大,其缺點也就隱退到光的背後視而不見。* 反例:陪襯人現象外貌對人際吸引影響的第二個原因來自於所謂「美貌的輻射作用」。 「沾光」(三)相似性我們一般喜歡那些態度、價值觀、興趣、背景、個性與我們相似的人。俗話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就是強調相似性對人際吸引的作用。諸如民族背景、宗教、政治、社會階層、教育及年齡等的相似性都能影響吸引。相似性為什麼會對人際吸引產生影響呢?原因大概如下:1.與相似的人相處能得到正強化2.個體都努力保持態度的和諧一致。這是認知不協調理論的解釋& 認知不協調理論是美國社會心理學家費斯廷格(L.Festinger)1957年提出的一種社會認知理論。認知不協調理論的基本假設:第一,認知不協調的存在,會產生心理上的不快;為了減少這種不協調而獲得認知協調,就要試圖去實現它,於是,使人產生一種求平衡動機。第二,不協調出現之後,人們不僅試圖去減少認知不協調,而且總是努力避免不協調繼續惡化,減少不協調因素(信息)的擴大。3.現實條件限制期望——價值理論告訴我們,在我們進行選擇時,不但要考慮一個選擇的價值,還要考慮這個價值出現的可能性。  「門當戶對」(四)熟悉性    影響人際吸引的第四個重要因素是熟悉性。* 「多見效應」,即僅僅多次見到一個人就會增加對這個人的喜歡。「習慣成自然」、「見慣不怪」、「習以為常」(五)鄰近性& 鄰近效應兩個人能否成為朋友,這與倆人住處的遠近有很大關係。這被稱為鄰近效應。那麼為什麼鄰近性會引發好感呢?●增強親近感——鄰近性一般都會增強親近感。住得近的人自然碰面的機會也相對頻繁,重複的接觸就會引發、增強相互間的好感。●強烈的相似性——人們大多選擇社會地位、經濟實力與自己相近的人為鄰,而地理位置上的鄰近性進一步增強了人們的相似性。●越是鄰近的人,其可利用度也越高——鄰居之間不用花費太多的時間和費用便可成為好朋友,而且有很多事可以相互囑託,有快樂可以共同分享。比如可以請鄰居照看孩子或房子,家裡不管發生什麼大事小事都可以相互照應。●認知的一貫性——與討厭的人比鄰而居,在心理上是難以忍受的。人們在交往中大多願意接近與自己合得來、住所比較近的人。第三節  愛情和孤獨一、  愛情(一)愛情和喜愛喜愛和愛情在本質上是不同的。(二)愛情的內涵1.思想與愛情有關的思想有三個主題。其一是依戀,即需要自己所愛的對象,如「沒有他我很難活下去」,反映了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依賴。其二是照顧,即關心所愛的人的幸福,希望滿足對方的一切需求。其三是信任。一般來說,喜愛則不包含這些思想。喜愛一個人多半反映在對一個人的尊敬和一定的親近感情上,認為這個人可愛、聰明、適應性強、有正確的判斷力。2.行為相愛的人之間的典型行為有:說「我愛你」或類似的語言;身體表示,擁抱等;自我坦白(說心裡話);……(P230)3.情感友誼和愛情的一個重要區別是情感體驗上的不同。弗洛姆認為:愛的基本要素有關心、責任、尊重和認識。斯滕伯格的愛的三角理論認為,愛包含三種成分,分別是:親密、激情和承諾。(三)愛情的類型愛情可以分為兩種類型:熱烈的愛和同伴的愛。(1)熱烈的愛在這種愛情發生時,情感起著重要的作用,熱烈的愛的另一個特點,是一個人的頭腦完全被所愛的人佔據。(2)同伴的愛這類愛情的情感色彩比較溫和,雙方重視的是信任、關心,對對方的特點和缺點都能夠理解和容忍。男性比較喜歡熱烈的愛,而女性則較喜歡同伴式的愛。& 沃爾斯特把愛情分為兩類:狂熱式愛情和友誼式愛情。狂熱式愛情中,情緒扮演著重要角色。友誼式愛情中,強調信任、關懷以及對對方缺點的容忍。二、  孤獨(一)孤獨與獨處孤獨指的是我們感到對自己的人際關係不滿意的一種不舒適感覺。孤獨不同於獨處。孤獨是一種主觀上的孤立感覺。而獨處則是一種與別人分開的客觀情況。獨處可能是痛苦的也可能是快樂的。朱自清《荷塘月色》第三段「路上只我一個人,背著手踱著。這一片天地好象是我的;我也象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個世界裡。我愛熱鬧,也愛冷靜;愛群居,也愛獨處。象今晚上,一個人在這蒼茫的月下,什麼都可以想,什麼都可以不想,便覺是個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說的話,現在都可以不理。這是獨處的妙處」(二)孤獨的種類1.環境孤獨——有的孤獨是由於生活環境的改變造成的。2.慢性孤獨——有的人總是感到很孤獨。這種人往往認為自己就是個孤獨的人。這種孤獨與生活環境改變無關。造成這種孤獨的原因可能很多:其一是幼年時期的經歷;其二是未婚因素;其三是經濟貧困。青春期的孩子和年輕的成年人中,認為自己孤獨的人最多。& 寂寞:當我們的社會關係缺少某些重要的特色時,引起的一種主觀上的不愉快感。寂寞是個人的內部感受,無法由人的外在表現加以判斷。魏斯以個人所缺乏的特殊社會關係為基礎,把寂寞分為兩類: 1.情緒性寂寞:由於沒有任何親密的人可以依附,所引起的寂寞。2.社會性寂寞:個體缺乏社會整合感,或缺乏團體歸屬感時所引起的寂寞。影響寂寞的因素:婚姻狀況、年齡、和人格特點。從人格特點上看,寂寞的人比較內向、害羞,通常自尊心比較低,而且社交技巧差。寂寞常和焦慮聯繫在一起,這些人格特點都影響了對寂寞的體驗。第四節    從   眾一、  從眾的定義和研究(一)從眾的含義當一個人由於他人作出了其種行為,而自願地也作出同樣的行為時,這種現象就叫作從眾。* 從眾:指個體在真實的或想像的團體壓力下,表現出與團體其他成員行為一致的現象。(二)從眾現象的兩個經典研究1.謝里夫的研究2.阿什的研究阿什的研究告訴我們:人常常順從多數人的意見。即使在多數人的意見與他自己的意見矛盾時,順從也會出現。在許多情況下,人們並不因為順從了多數人的意見而認為自己本來的意見是錯的,而大多數人是對的。他們只是在需要公開發表自己意見的時候,順從多數人的看法。二、  從眾的原因從眾的目的有兩個:一個是希望正確,另一個是希望被人喜愛。(一)信息影響:對於正確行為的希望從眾行為的一個原因,是他人的行為往往能提供有用的信息。信息影響是否會引起從眾行為要根據兩個因素決定:1.  被順從的多數人是否掌握正確的信息一般來說,對多數人正確性的信心越大,從眾的可能性就越大。2.  對自己獨立判斷的信心當需要一個人作出判斷的任務越困難、答案越不清楚時,從眾的可能性就越大。這可能是因為在這種情況下人們對自己的判斷信心不足。(二)規範影響;希望被人喜愛一般人都不喜歡與多數人的意見、行為方式有什麼區別。因為與大多數人對抗會招致排斥、厭惡,以致最終被別人拋棄。 「隨波逐流」 「世人皆醉我獨醒,世人皆濁我獨清」從眾行為產生的原因:1.他人的行為給我們提供了有用的信息,他人是我們獲得信息的重要來源之一。別人也許知道一些我們不知道的事,依照別人的方式行事,我們可獲得一些知識。2.我們為了得到社會支持、避免非難而從眾3.想獲得團體的認同,避免非難。與此有關的主要是害怕偏離,害怕被他人視為偏離者是所有社會中均存在的一種基本的從眾因素。我們不希望自己被視為異端,而希望與大多數人相同;我們希望團體喜歡我們,善待並接受我們。三、導致從眾行為的因素從眾行為的產生取決於幾個重要的因素:影響從眾的團體因素 1.團體凝聚力   2.團體的一致性   3.團體規模(一)團體的約束力——指所有積極的或消極的影響個人與團體關係的力量。1.  積極的約束力——主動、自願歸屬於某一團體積極的約束力包括:團體成員之間的相互喜愛程度;團體成員認為團體的奮鬥目標具有重要意義;認為團體成員之間合作很得力;認為從屬於這個團體對自己很有利。2.  消極的約束力——被動、不得已歸屬於某一團體消極的約束力包括:沒有其他更好的團體可供選擇;曾為了加入所在團體給予了很大的投資,離開這個團體將給自己造成巨大損失。約束力(積極的或消極的)越大,從眾行為的出現就越多。參閱教材P259——260「群體的內聚力」內聚力指的是影響群體成員留在一個群體中的力量。對一個群體內聚力產生影響的力量,有積極的,也有消極的。影響群體內聚力的積極力量:1.群體成員之間的友好關係   2.群體的目的   3.群體的效率影響群體內聚力的消極力量:這種消極力量指的是那引起阻礙其成員離開群體的因素。(二)群體的大小1.  不同的研究結果許多實驗證明,當群體的人數增加時,順從行為也跟著增加,至少在一定的數量範圍之內。阿什發現,當群體超過4個人以後從眾行為就不會再增加了,他認為產生最多從眾行為的最佳群體是3至4個人。一位研究者用不同的實驗方法和不同的對順從行為的測量,得出了與阿什很不同的結論:從眾行為的增加與被順從群體的大小正相關。群體越大,從眾的人就越多。有的研究人員證明,從眾行為並不是簡單地由群體的大小決定的,而是與意見的來源有密切關係。2.結論:從眾行為的多少與群體的大小和群體的結構有關(三)群體的一致性當一個群體的意見一致時,個人順從群體的可能性就大。然而,當群體的意見不太一致時,從眾行為明顯減少。甚至當只有一個人的意見與群體不一致時,從眾行為也會大大減少。這種現象最引人注意的一個方面是:不管與群體意見不一致的成員是誰,他對從眾行為的減少所起的作用都是一樣的。另外,即使持不同意見的人所持的觀點並不是正確的,順從也會減少。為什麼一個群體中不一致意見,或者說只是某一個人的不同意見對從眾有如此大的影響呢?其原因如下:1.當有人對群體的意見持不同看法時,即使這個人可能不是專家,沒有地位,也會減少別人對這個群體意見正確性的信心。2.當別人同意我的意見時(持不同意見者持的觀點與我相似)就會增強我的自信心,而自信心增強時從眾行為就會減少。3.從眾的原因有時是不願與眾不同,而當群體中已有一個人與眾不同了,就減少了對自己不順從的壓力。4.個性化要求——即一個人在公眾場合中表現自己的特點的需要,也可以說是一個人表現出與眾不同的特徵。  有的人喜歡標新立異(四)少數人的意見1.  有時候,少數人所持有的新思想或獨特立場會成功地改變多數人的意見。2.  少數人的意見對多數人產生影響的條件(4條)(1)他們應具有一致、和諧(不自相矛盾)、有力的行為風格。(2)行為風格要一致,但不是教條的。即既有明確的立場,雙有靈活的說服方式。(3)社會氣候的重要性。(4)屬「單純少數」而非「多重少數」。少數人與多數人在其它方面都一樣,只是意見不一致,這種少數叫作「單純少數」,否則即「多重少數」。第五節  聽    從一、聽從的定義一個人不自願地按照別人的要求去做某件事情的行為叫作聽從。* 服從:指個體由於受到壓力,而去做那些他們不願做的事。二、聽從行為的策略和影響因素(一)獎勵1.  含義——獎勵是為聽從的人提供報酬2.  分類:私人意義的獎勵、一般性獎勵、明確的獎勵、暗示的獎勵。(二)強迫(三)專業優勢  (權威效應)(四)合理要求(五)參照力量當一個人崇拜或認同某一個人或一個群體並希望自己能夠與他們相似時,這個人就會模仿他們的行為或聽從他們的要求,被模仿的這個人或這個群體的影響力量就叫作參照力量。(六)法定的權威有時候,一個人的權力和地位可以成為要求另一個人聽從他的命令。(參看本章第六節  「對權威的服從」)三、外部壓力的局限性影響聽從行為出現的心理因素:(一)逆反過多的壓力會引起一個人作出與要求相反的行為來,這種現象叫做逆反。逆反心理的出現是因為人們都希望保持自己行動的自由。(二)過分充足的理由過多的外部獎勵會破壞一個人對於某項活動的內在興趣。過多的外部獎勵成為過分充足的理由。「過猶不及」、「物極必反」四、增強聽從行為的方法(一)逐步升級法讓別人聽從自己要求的一個方法是想辦法先讓對方接受一個小的要求。當對方接受了小要求後,他接受一個更大要求的可能性也會增加。(二)逐步降級法即先向對方提出一個大的要求,然後再提出一個小的要求,這種情況下的要求往往會實現。(三)引誘法即先告訴一個人部分情況請他同意做一件事,然後再告訴他全部情況,就叫引誘法。這種方法所以能有效,原因在於一個人一旦同意了做某件事情,他就不願再改變主意,儘管後來發現同意的事情還附加著其它較困難的條件。按:還有一種可能就是,當一個人既然已經同意了做某件事情,即使他後來發現自己同意做的事情還附加著其它較困難的條件,也不便再拒絕。「騎虎難下」第六節   對權威的服從一、對權威服從的特點在任何群體、組織或社會裡,普通成員服從法定權威的命令是非常重要的社會行為。1.  在任何社會裡,人們都會服從法定權威的批示和命令2.  服從的結果可能是瘋狂的、使人無法理解的行為3.  執行命令的人都是正常的一般的老百姓二、實驗研究1.  20世紀60年代美國社會心理學家米爾格拉姆的實驗2.  實驗結論:面對來自法定權威的強大的壓力,人們可以做出非常殘暴的行為。3.減少對權威錯誤命令的服從的條件(5條)。
推薦閱讀:

也說說自己-什麼樣的機緣開始學習心理學和佛法
社會是最溫柔的療養室
「朋友們心裡有事都來找我傾訴」|你是天生治癒者嗎?
《社會與法普法欄目劇》主要講的是什麼內容?
看長相就能猜到一個人的名字嗎?

TAG:心理學 | 心理 | 實用 | 用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