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龜蛇」石碑在陝西藥王山
真正的「龜蛇」二字碑現有兩個,且都存於陝西耀州藥王山,一在南庵,一在北洞,是全國不可多得的碑石珍品。其拓本為碑石珍品, 獨具特色的書法神品,古往今來,令人欣賞讚嘆。
在銅川尋訪,自然少不了探個究竟。
藥王山碑廊內按朝代的先後順序陳列了北宋至民國30餘通碑石,皆為此地原存藏,彌足珍貴的不在少數。其中龜蛇碑,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藥王山石刻」中著名碑石之一,這裡且先說說這塊漆黑髮亮、引入注目的龜蛇碑。
藥王石刻中著名的龜蛇石碑
龜蛇碑
仔細看來,碑正中為:「龜蛇」二字,其字大如方斗,整個字體巧妙地將「龜」與「蛇」的辭彙意義、象徵意義及書者胸中之氣韻寓於書法蜿蜒流動的藝術形式中,形意兼備,筆法遒勁,逶迤流暢,頗為生動傳神。
石碑右上角題「譚真君書」四字,右下角題為「志心崇奉,鎮宅避惡」、「耀州五台山靜明宮立石」,左上角刻「崇正除邪」印一方,「大明正統十三年歲次戊申七月朔日」及「耀州知州李芳同知丘純」。
藥王山南庵從唐宋金元時已是關中著名的佛道勝境,「龜蛇」碑是道教的產物,「龜蛇「二字碑同樣是元代道觀所立,由元代道教代表人物王重陽的七位弟子之一譚真君所書。這位譚真君,生來骨相不凡,以孝義著稱,博學,尤其擅長草隸。平時好書「龜蛇」二字,妙將入神,有飛騰變化氣壯,鎮白怪以潛行。
後來因碑石殘損,於明正統十三年由耀州知州李芳,同知丘純重刻,立於南庵靜明宮。碑高204厘米,寬70厘米,厚25厘米,蟠首龜座。
藥王山堪稱中國古代藝術陳列館
龜蛇碑與玄武神的淵源那這龜蛇碑到底是何方靈物?有何說法呢?
我國古代天文學家將黃道的恆星分為二十八個星座,稱為二是八宿。戰國以後經其分為四組,分別以四靈命名,即東方青龍、南方朱雀、西方白虎、北方玄武。漢代以後,人們就將龜蛇作為北方七宿玄武神的象徵,並開始奉祀,故「龜蛇」屬「四象」之一,亦稱「四靈」,是代表北方玄武之象。
道教產生以後,吸收民間的玄武信仰,並進一步將玄武神人格化,唐代出現專門祠祭玄武的宮觀。北宋真宗時,為了避其祖宗趙玄郎之諱,將玄武改為「真武」,封號為「鎮天真武靈應佑聖真君」。元朝時加封為「元聖仁威玄天上帝」,成為北方最高神。明成組時加封其為「北極鎮天真武玄天上帝」,並大規模修建武當山宮觀廟宇,奉祀真武大帝。因此,龜蛇即代表北方神真武大帝。
明清以來人們便爭相拓印,貼於物中,以「崇正除邪」「鎮宅辟惡」。
龜蛇碑的後世探索
直至現在,人們仍從各個角度探索這龜蛇二字,從書法角度上講揮毫一筆自成兩字,讚歎書者之功力,猶如龜縮蛇舞,像形逼真。
從龜蛇的政治歷史背景研究,由於龜蛇碑石是由明代第六位皇帝朱英宗在位第十四年下令重刻所立,有人認為明代之所以大書龜蛇,推崇玄武,與明永樂皇帝朱棣有很大關係,是藉此昭著朱棣的陰謀篡位乃是順應天意,君權神授,藉助神權來維護自己的封建統治地位。
但是從導引養生角度探討龜蛇則更有其現實意義。
「騰蛇乘霧,終為土灰。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盈縮之期,不但在天;養怡之福,可得永年。」曹操的這首膾炙人口的言志詩,將長壽同龜蛇聯繫起來,因為龜蛇乃是長壽的「靈物」。
史傳,古代名人宋益尋訪養生道場,宣揚長壽秘訣,教人行氣導引,修鍊養生大法。最終創造了歷史上有名的《玄鑒導引法》。
宋益終日盤坐在岩石上,吸氣飲露。岩石下有一深潭,忽一日,宋益坐在潭邊岩石上練功,發現潭裡出現一隻大烏龜,浮在水面上,嗚咽嗚咽地吐納,每天如此。宋益頓時大徹大悟。這烏龜嗚咽吐納之功,就是餐日月之精華,吸天地之靈氣,所以烏龜長壽。從此,他每日早晚模仿大龜嗚咽吐納,仿效龜頭伸縮,此功成效顯著。他說:「氣流則行和,氣滯則行病。導引之法,以行元氣,氣治而延年也。」
藥王山古物林立,上圖相傳為藥王孫思邈親手所栽的柏樹,樹齡達1300多年
龜蛇各有自己的長壽奧秘。蛇是一種無足的爬行動物。它的運動是靠脊柱向左右來回擺動。它春出冬藏,進入冬至便開始冬眠,靜卧不動,過了驚蟄開始退殼出洞,有動有靜,動靜相兼,這是蛇的長壽秘訣。
「龜」與「蛇」還表現出了道家的「陰」與「陽」「靜」與「動」等學說。龜蛇合體理論深奧,內涵豐富。
龜蛇碑果真是少有的珍寶,藥王山堪稱古代藝術陳列館!
推薦閱讀:
※『下篇』記住這些內容,西藥二不過找我!
※銀屑病(牛皮癬)的治療藥物:西藥
※西藥既治不了糖尿病更不能治療糖尿病併發症!
※冠心病常用西藥及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