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導大師的凈土思想》---第40講:善導大師凈土思想特色、三經要點(一) 上篇

第40講:善導大師凈土思想特色、三經要點(一) 上篇

凈宗法師2006年10月4日講於長春般若寺

【善導大師凈土思想的特色】

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請放掌

善導大師凈土思想的特色,慧凈法師總結為四句話、十六個字。我們這些天來的講學,也是在說明這一點。所謂四句話:

一、本願稱名。

二、凡夫入報。

三、平生業成。

四、現生不退。

【一、本願稱名】

「本願稱名」。善導大師《觀經疏》解釋〈流通分〉:

望佛本願,

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這個就是善導大師思想的宗旨,也是修行的方法。「稱名」就是稱念南無阿彌陀佛的名號。之所以稱名,因為這是阿彌陀佛本願所選擇的修持方法。

念佛有多種,依善導大師的思想就是持名念佛。這裡用「稱」字,是顯示口稱阿彌陀佛名號。口稱阿彌陀佛名號來自於《觀經》,如同我們學的《觀經》下下品,以下下品意業失念、苦逼失念,沒有辦法,失去憶念佛名的能力,以這樣的眾生能夠做得到的,所謂「易行之極致」。善友轉教口稱南無阿彌陀佛名號,口稱是顯示本願至極之易行,最容易的,即使心中再怎樣慌亂、恐怖,苦逼失念也能做得到。阿彌陀佛本願以此易行而攝受一切眾生。

既然如此,我們就知道:我們聲聲相續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名號,順佛本願,決定往生!所以,不在我們心中覺得說「有妄念、無妄念,清凈、不清凈,業障深、業障淺……」,不在我們自心裡邊去找解脫之緣、找出離之緣。我們自身不管怎麼樣,凈染不論──是凈是染一切不論,只要口稱南無阿彌陀佛名號。

【二、凡夫入報】

「凡夫入報」是指但以口稱南無阿彌陀佛、順佛本願所得到的利益。

若論其根機是九品凡夫,雖然有大乘善的凡夫、小乘善的凡夫,還有世間善的凡夫,還有惡業凡夫、純惡無善的凡夫,總之,這九品人都是凡夫的體性。

那麼,凡夫之人如何能到彌陀報土呢?

也正是因為稱念阿彌陀佛名號是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的緣故。這兩句都是法門的根本!這也是善導大師楷定古今的地方,對《觀經》的行法(修持方法)楷定為:口稱南無阿彌陀佛名號,才是《觀經》一部歸根結底的結論,這是因為順符彌陀本願的緣故。

第二點、楷定《觀經》的九品根機並不是聖人,也不是上根利智。總之,九品都是凡夫。

但以遇緣不同,

致令九品差別。

因為所遇的因緣不一樣,才有九品的差別。

這樣的凡夫以阿彌陀佛的弘誓大願作強緣,齊入彌陀報土,往生的地方是究竟、無生無滅、涅槃的境界,這就是所謂的「凡夫入報」。

報土的境界是善導大師所判,阿彌陀佛極樂世界就是報土,往生的地方就是報土,沒有化土。只是在報土當中,有的是有蓮花,在花胎之內要呆多長時間,這是《觀經》裡邊也有講到的。

其他所主張的認為凡夫不可以直入報土,要能往生的話,就是比較低的地方――凡聖同居土,比較低劣。

善導大師楷定古今:以凡夫乘佛願力,得以往生彌陀報土。

【三、平生業成】

第三、「平生業成」

「平生業成」就是指不等待臨終的時候。當然,如果臨終之機,那就是「臨終業成」。

「業」是指往生凈土這件事。「業事」,往生凈土之業成就了,決定往生。

稱念彌陀名號,

念念不舍者,

是名正定之業。

我們平時念佛,一念信心發起,念念稱名相續,誓畢此生,永不改轉,在我們平生活著的時候,往生大事已經定下來。

既然如此的話,臨終不論什麼緣──無論在什麼因緣情況下命終,都決定往生西方凈土。這樣才叫做「正定之業」,不然的話,就還有不確定的因素。

一般所講的凈土法門就是說:我們平時修行,或者念佛,或者積功累德,平時都不能確定,直到臨終的時候才確定,懷著一顆恐懼不安的心,這個是和善導大師的思想不同的。

【四、現生不退】

第四點、「現生不退」

「現生不退」是相對於「往生凈土之後得不退轉」來說的,往生凈土得不退轉是大家共同認可的,善導大師的思想:你今生專修念佛──他也有解釋「光明遍照」、「攝取不舍」,說是:

蒙光觸者心不退

蒙受阿彌陀佛光明的攝取,我們一心念佛,就不退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決定往生西方凈土,這個叫做「現生不退」。

「平生業成」是指平生,相對於臨終而言;「現生不退」是指我們今生,相對於命終之後往生凈土而言。

「平生業成」是指往生之業已經完成了;「現生不退」是指我們現在就能夠得不退轉,往生凈土就快速證果,是有這種種利益。

龍樹菩薩解釋這個「不退」是有兩種:一種就是自力難行道,「修諸難行,久乃可得,或墮聲聞、辟支佛地」;第二就是以阿彌陀佛本願力故:

阿彌陀佛本願如是:

若人念我,稱名自歸,

即入必定。

「必定」就是不退轉。這個不退轉的位子非常高:

人能念是佛,

無量力功德,

即時入必定,

是故我常念。

這是現生進入不退轉地。

當然我們的身份,還是凡夫眾生。像印光大師也讚歎:如果專修念佛的人,雖然在此界沒有往生西方,但是:

譬如太子墮地,

貴壓群臣,

種性已超二乘之上。

他這個人就好像太子生下來了,太子墮地之後,雖然對國家還沒有貢獻,種種治國安邦的方略還沒有學會,但是他將來必定要做國王。所以,群臣都向太子敬拜。

專修念佛之人,就好像太子墮地,就是說:他本身沒有什麼德,沒有什麼行持,可是位子很高,所謂「不退轉地」,就是「凡夫菩薩格」,雖然是凡夫,卻具有菩薩的功德,乃至具有阿彌陀佛果地上一切的正覺功德,這個就是佛力所惠賜。這是來形容阿彌陀佛的他力救度。

【《無量壽經》要點之一:站在第十八願的立場解釋四十八願】

善導大師是依據凈土三部經來建立凈土法門,特別是依據這部《觀經》來展開凈土法門的。不過善導大師對《觀經》的解釋,他是站在阿彌陀佛第十八願的立場上,也就是以《大經》──《無量壽經》四十八願作為根本來解釋《觀經》、來看待《阿彌陀經》。所以,在善導大師的思想當中,這三部經都是一味的,在《觀經疏》裡邊也有幾處提到。

就《無量壽經》來說,也有人講:「這四十八願是一個整體,突出第十八願──因為善導大師的思想是以第十八願為宗旨,這樣會不會覺得不完整,覺得有所偏頗?是不是四十八願就割裂了?」

是不會這樣子的。因為四十八願有核心、有宗旨。佛教「本願」這個名詞。「本願」的「本」有兩種解釋方法:一個就是「因本」,一個就是「根本」。

所謂「因本」,就是因果相對,果上成就的果地功德,探究原來因中發的誓願,這個叫做「因本」──以因為本,才有果(果就是末了)。這樣四十八願都叫「本願」。比如說到極樂世界沒有三惡道,為什麼沒有三惡道呢?是因為當初法藏比丘發了第一「國無三惡道」這條本願,現在的果報沒有三惡道。

第二個解釋:四十八願並不是平鋪羅列(像一個盤子裡邊裝了四十八顆珠子一樣),它有一個貫穿不變的宗旨。這個宗旨、這個核心、這個根本、這個目的就是第十八願,這個是根本中的根本。

所謂「根本」,就像樹,有根長出來,才有枝、才有葉、才有花果。第十八願是整個四十八願的核心,所以稱為「本願中的本願」。《無量壽經》裡邊有:

其佛本願力,

聞名欲往生,

皆悉到彼國,

自致不退轉。

也是以一這條願作為本願,雖說是四十八願的通名,而特別給予第十八願。

善導大師多處所提到的就是以第十八願作為本願,因為四十八願大致來講分成幾個類型,就是說:「攝法身、攝國土、攝眾生:我要成為怎樣的一尊佛。」阿彌陀佛有關於佛身──祂本身的誓願就有第十二願、第十三願和第十七願。第十二願就發誓:「我要成為光明無量的佛。」第十三願說:「我要成為壽命無量的佛。」第十七願說:「我要成為十方諸佛稱揚讚歎名號的佛。」這是就佛本身所發的誓願。

還有就國土:「我要成佛之後,成就的極樂世界是怎樣的極樂世界」,這裡也有很多願,比如說:「我所成就的國土沒有三惡道」、「往生我國土的人不再墮落三惡道」、「到我國土的眾生都是身皆金色、無有好醜,都得種種神通、得種種利益、開種種智慧……」四十八願裡面也有很多願。

這個國土是如此的微妙,佛身是如此的高貴,那麼,成就國土和成就佛身是為了什麼目的呢?是為了讓我們眾生能夠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如果沒有眾生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成為這樣的佛毫無意義,成就這樣的國土也毫無意義。

以此來講,由於第十八願而生髮出其它的每一條願,所以稱為「本願」。比如說第十八願說: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

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

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設我得佛」就是要成為的佛裡面就含有第十二願、第十三願乃至第十七願的內涵,「我是要成為這樣一尊佛」;「十方眾生」在其它願裡邊或許講到、或許沒講到,第十八願里所說的眾生就是「十方眾生」,「你若不往生的話,則我不取正覺」。第十八願當願的意義,就是令我們十方眾生去往生;那「欲生我國」的國土是往生到什麼樣的境界呢?就是包括第一願、第二願、第三願等等,就是沒有三惡道、不墮三惡道……是往生到這樣的國土,所以,就第十八願來講,它就包含了整個四十八願的內涵。

所以,善導大師在《觀經疏》裡邊就有幾處說到:

四十八願,唯明專念彌陀名號得生。

四十八願只是說明這一件事情。像第一願是為第十八願服務的,為了讓我們眾生能夠往生到這樣好的國土,能讓我們往生到凈土,永遠不受三惡道的苦惱,而發第一「沒有三惡道」的願;為了讓我們能往生到如此高妙的報土而發「不更三惡道」等等其它各條願;也是為了達成讓我們十方眾生能夠往生,而發祂自己「無量光明」的願,「我這無量的光明,就是攝取那個念佛的眾生」,不是「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舍」嗎?那麼,阿彌陀佛無量光明起的作用,就來自於第十八願,「因為要讓十方的眾生稱念我的名號,必然回歸我的凈土,所以,我發願成為無量光明的佛」;因為發誓要盡未來際的度脫十方世界一切眾生,所以發願「成為無量壽命的佛」;因為要發願以祂的名號最簡單易行、最殊勝地來救度眾生,所以發願「讓十方諸佛來稱揚讚歎我的名號」……這一切的一切,都是為了第十八願而服務的,以第十八願作為根本的目的。

說起來也很簡單,我們辦任何事情都有分目標,也有一個根本的目標,也都有我們的目的。

打一個比喻說:像三峽的移民工程,三峽移民工程主要的目的是要移民。為了移民需要建一座新的村莊、新的城鎮,然後要規劃道路,要有公園、要有商店、要有住房、要有自來水、要有幼兒園等等這一切。那麼,把這一切做好了,目的是幹什麼呢?是要把人移到這裡來住。如果這一切都做好了,卻不能把移民移到這裡來住,這個就是一個空城,沒有意義。所以,他不用說:「哎呀,我幹什麼?我是為了建房、建道路、建自來水管、建花園……」雖然具體就某一件事情可以這樣講,但是只要說「為了移民」就可以了,為什麼建這個村?是為了移民,移民才是一個根本的目標,所以,建這種種的分下來這些事情,都是圍繞這一個根本目標。

阿彌陀佛建極樂世界,說「我極樂世界怎樣的莊嚴,怎樣的殊勝利樂」,目的就是要把我們十方眾生移到極樂凈土去,「速生我剎受安樂」,這個才是四十八願的核心,所謂「十方眾生,欲生我國」。由此,這是阿彌陀佛成佛的根本,所謂上求佛道,是為了下化眾生,為此目標而展開其它四十七願。

這個就像樹一樣,這一棵樹你握住根本了,那麼,整個的枝葉花果通通都有了。

所以,四十八願當中,如果其它的願不了解,你了解第十八願的精神、專修念佛的話,其它四十七願即使一個字不知道,到達極樂世界也是一點點都不少你、完全兌現出來的。

「一個整體」是什麼意思呢?「一個整體」就是說:第十八願就好像一串念珠中間的那條線一樣,比如說有一百多粒,如果沒有線把它串起來,它就是分散的。有這條線串起來,它才成為一個整體。

又像一張網一樣,它有千孔萬孔,但是如果把網的大綱抓住,所有的千孔萬孔都能收起來。

四十八願雖然內容非常廣泛,如果展開來講的話,還不止四十八願,非常廣泛、很多!但是,一提第十八願「六字名號,念佛往生」,這個是個綱要,把它一抓通通都有了。

如果說四十八願必須任何時候都要每一條願來講解才叫完整的話,那四十八願本身就不完整了,就不是一個整體了。因為是一個整體,你抓住它的核心,就全部都有了。

像我們提衣服一樣,這件衣服有領子、有袖子、有衣襟、有其它的部分,但是我們只要抓住衣領,領子一提,全部衣服就都提起來了,是不是?如果這件衣服一定要抓領子、又要抓袖子、又要抓後襟……全部抓才能提起來,說明這個衣服裁縫沒做好,分成幾大片了。

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是天然的一個整體,你只要稱念六字名號,全部都有了,這才叫一個整體──這是貫穿不變的宗旨。

所以,這點不矛盾。只是我們學習的時候,最迫切要解決的是我們如何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如何決定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所以把這個突出出來。

善導大師在《觀經疏》裡邊還有這麼一句話,他說:

四十八願,一一願言:

在《觀經疏》的五十一頁。

《無量壽經》云:

法藏比丘,在世饒王佛所,

行菩薩道時,發四十八願,

一一願言:

每一條願都是這個宗旨。

這樣的解答也只有善導大師解釋得出來,其他人解釋不出來:

若我得佛,十方眾生,

稱我名號,願生我國,下至十念,

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如果依我們從文字的解釋來講,第一條願就不是這樣,第一條願是說「不墮三惡道」。善導大師在這裡是講它的本質,因為第一條願是結合第十八願才有意義的,如果說沒有第十八願的話,第一願就沒有意義了,對不對?「國無三惡道」,有什麼意義呢?沒有眾生往生,國無三惡道沒有意義;沒有第十八願眾生往生的話,第二願也沒有意義,乃至其它所有的願都沒有意義,乃至第十二願「無量光明願」也沒有意義,沒有往生,無量光明幹什麼呢?「一一光明相續照,照覓念佛往生人」,令我們十方眾生往生才是根本意義所在。

【《無量壽經》的版本】

也有蓮友說到關於《無量壽經》的版本,本來這件事情有些紛爭,既然有人問到──上次也提過,蓮友說:「《無量壽經》的彙集本,要說不是佛經,心中有點過不去。」說不能信服。

我知道大家有不少人讀誦彙集本,也讀誦了相當長的時間,對這個彙集本很有感情。不過我覺得學佛還要理智,要理智思維。作為我們修學善導大師的凈土思想,從曇鸞、道綽到善導,我們所依據傳承的經本,祖師解釋所依據的經本就是康僧鎧所譯的《無量壽經》。若依後人的彙集本,就失去了祖師解釋的傳承,這是第一點損失。

第二點:彙集本是拿漢譯的五種本子──佛經都是從印度翻譯過來的,這五種本都有原本梵文的依據。後來的彙集,是拿這五種原譯本──當然也不是空穴來風、自己造的,不是這樣,發心也不是如此,事實也不是如此。不過他是取這五種原譯本,把它們彙集成一個新的本子,叫做彙集本。

按說這件事情是很嚴肅的事情,因為佛經是佛金口所宣。

所謂彙集本,歷史上總共出現過三次:第一次是宋朝的王龍舒有個彙集本,龍舒是一位修行凈土宗大德,他著《龍舒凈土文》,勸化眾生很懇切。《龍舒彙集本》在世上也流行了相當長的時間。到了蓮池大師的時候,就指出這樣不適合,後來就很少流行了;清朝還有一位彭際清居士也有彙集,這是第二次;第三次就是民國時代的夏蓮居居士彙集的。

印光大師在世的時候,對這件事情也有些說法,說這樣可能會引發人家認為「經典不是佛金口所說的,也不是從印度的原文――梵文所翻譯的,就是人家自己這麼編出來的」。這樣會有損失,都對這件事情不提倡。雖然彙集的人用意很良好,但佛經很嚴肅,保留它本來的面貌就好。

比如說:善導大師的《觀經疏》:

一字一句,不可加減,

欲寫者,一如經法。

我們對它的尊重,也像對經文一樣。但是不直接把它說成是經文,就說「它是善導大師對《觀經》的解釋」,這個就很好了。

很多祖師大德的著作,其實它的教理、它的文辭都非常的好,但是位子是祖師講,就是祖師講,這樣比較穩當。

何況現在,如果講到五種原譯本,隨便哪一部經典拿出來,說:「這是佛經。」沒有人有任何異議,這個歷史也很清白,翻譯也很明了,沒有任何異議。如果拿了後來的彙集本,直接說成是佛說的,就有法師有不同的意見──怎麼可能說佛說的經典後人有不同的意見呢?既然有不同的意見,就會引起紛爭,那我們還是要依一個穩妥的才好。

一個是從傳承上來講,一個是不讓人家對經典產生紛爭來講,我們還是依據原譯本。

同時從彙集本來講,大家如果回去看,因為一般的居士,我覺得也不太了解經文的宗旨和核心。你不了解這些你誦它,仍然有功德和利益,並不因為這樣,你讀了就沒有利益。

像省庵大師的《勸發菩提心文》寫得非常好!蓮池大師的《西方發願文》、《戒殺放生文》都寫得非常好!都可以來背誦。我們知道是蓮池大師寫的,也不減少我們對它的尊敬心。

像夏蓮居居士的彙集本,他有他的一番苦心,但直接說它是佛所說的,可能有所不妥。

比如說封建的帝王,假如說對同一件事情他做過五次的指示,那麼,作為後來的臣子,你可以直接說「這是皇上在某某因緣情況下對某某事情下的聖旨、怎麼說的」,你把五次同樣都說出來都沒關係。如果你把這五次說的話,自己加加減減放到一塊兒,又不經過皇上的審閱,你說「這個就是皇上所說的」,你們覺得妥當不妥當?

(「不妥當。」)

這樣可能會招致欺君之罪。如果你把這五次皇上說的話不經過皇上的審核,根據作大臣的理解──因為講話都有不同的對機,也有不同的場合,他有他表達的重點,這是有很多細微的差別。

何況佛的智慧是圓滿無礙的。那麼,作為我們一個平常的人,說要把它彙集到一起不產生任何的差誤,應該說是不可能的事情。這樣難免對同樣的經文有不同的理解。

歷史上王龍舒有彙集,彭際清就覺得彙集不夠圓滿,他再彙集;彭際清彙集了,夏蓮居覺得不圓滿,他再彙集;夏蓮居彙集的本子經過幾十年,又有許多人覺得不圓滿,將來別人再彙集……到底依哪一個呢?這樣就沒有依據了。所以,還是要理性來看。

從教理上來講,比如說四十八願,在康僧鎧的譯本當中,四十八願每條願願文和祂成佛之後果上的願成就文,都有對應的關係。彙集本裡邊就沒有這樣的關係。這條願成就之後,釋迦牟尼佛怎麼解釋,是很對稱的。我們回去看彙集本,失去這樣的味道了。

尤其是關於我們往生最重要的三條願,就是第十八、十九和二十願,在康僧鎧的譯本當中,可以說文字簡潔、義理簡明、透徹。在彙集本裡邊,他把它揉在一塊兒模糊混淆。你不研究教理,就隨便讀過去;如果研究的話,你找不到你的方向。比如說在康僧鎧的本子裡邊,第十八願就是「念佛往生願」,很明了,「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第十九願是引導諸行之人歸入念佛之願,「發菩提心,修諸功德」,釋迦牟尼佛在下卷就用「三輩往生文」來解釋第十九願的成就,「其上輩者,發菩提心,行作沙門……」,我這裡有我們弘願寺印的《凈土三經》的原本,有《觀無量壽經》、《阿彌陀經》,還有康僧鎧原譯本的《無量壽經》。在下卷就是「三輩往生文」,「其有至心,願生彼國,凡有三輩:其上輩者,舍家棄欲,而作沙門,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無量壽佛,修諸功德,願生彼國……」;然後中輩之人,「雖不能行作沙門,大修功德,當發無上菩提之心,一向專念無量壽佛,多少修善,奉持齋戒,起立塔像,飯食沙門,懸繒然燈,散華燒香,以此迴向,願生彼國」;下輩之人,「假使不能作諸功德,當發無上菩提之心,一向專意,乃至十念,念無量壽佛,願生其國,若聞深法,歡喜信樂,不生疑惑,乃至一念,念於彼佛,以至誠心,願生其國」。這三輩雖然都講到發菩提心、也講到其它的行法,但是不可少了的就是要一向專念,所以,善導大師把這「三輩文」解釋為:《無量壽經》下卷說:

一切眾生,根性不同,

有上中下。

上輩、中輩和下輩,三等根機。

隨其根性,

佛皆勸專念無量壽佛名。

都勸我們專念南無阿彌陀佛。

第十九願就非常明顯地看出來,是引導諸行根機的人(就是修行種種聖道法門,發菩提心、修諸功德……),引導他們進入一向專念,不管是上根、中根還是下根。

而《觀經》這部經典,正是沿著這條路子,來引導定善、散善(三福、九品),最後導入一向專念,這個就非常清楚、非常明白。

若說臨終之時,「我來現前接引」。

第二十願是指什麼呢?願文是這樣講的: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

聞我名號,繫念我國,植諸德本,

至心迴向,欲生我國,

不果遂者,不取正覺。

這條願叫做「果遂願」,所謂「不果遂者,不取正覺」,是說你最終要達成目標和願望,結果滿遂他的心愿。這條願在三願中叫做「來生果遂願」。因為第十八願和第十九願──第十八願是當生就決定往生的,「這一生如果你專修念佛不往生,則我不成佛」;第十九願也是誓願他今生所得到的利益:「你修諸功德、種種諸行迴向導入念佛,臨終之時必來接引」,也是今生必定往生的;還有的眾生,像一般佛法講的「結緣下種」之輩,他在佛教裡邊簡單結一個緣,又沒有發出至誠心,也沒有那樣「一向專念、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也還沒有通過諸行迴向,只是聽到這個凈土法門,念了一句南無阿彌陀佛,或者又退墮下來,即使這樣的眾生,阿彌陀佛還要為他發第二十願,說「你曾經聞我名號,繫念我國,哪怕你曾經植諸德本(「德本」就是功德之本),曾經像種樹一樣下過種子,那麼,即使今生不得解脫,未來的話,若不果遂者,不取正覺,令你畢竟能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如此來講,這三條願就非常完整。不管是正當機(因為佛度眾生,有「正所被機」,也有「結緣下種」──結緣機,佛講法就是這樣的),正對機就是你當生就得利益,當下得利益;結緣機是你今生不得利益,未來還要得利益。阿彌陀佛這三條願就有這樣的次第:十八、十九是今生正對機,二十願就是結緣機。第十八願是真實──唯以念佛展示阿彌陀佛的真實本懷;十九願就是方便導入真實,這樣三願的次第關係非常鮮明。

如果依照彙集本,這個就看不出來了。所以,這些從教理的研究來講,是很有說法的。正依經典是這一宗教理建立的根本,那不是小事情。

當然,作為一般的信眾,他也不了解這麼多,那麼,你讀誦彙集本仍然有功德,並不會說你讀了就沒有功德了──不減損。

只是我們從法門建立、大根大本來講,如果說出個一二三,那就是要依佛所說的、金口所說沒有異議的,而且是歷代奉行,諸位祖師有傳承的,這樣的才穩妥。

關於這三條願,當然這次可能就沒有機會詳細說明它,將來有機會,這三條願可以單獨來解釋說明。

【第十八願願文與成就文的對應關係】

剛才說過了,「三輩文」裡邊都講到有其它的修行,我們不如把這「三輩往生文」再來看一下。

第十八願是九句話、三十六個字(十七願下面就是第十八願,在康僧鎧翻譯的本子當中,第十八願的「成就文」和第十八願很有對應關係的),說:

諸有眾生,聞其名號,

信心歡喜,乃至一念,

這就解釋「至心信樂」;「乃至一念」是解釋「乃至十念」。

至心迴向,願生彼國,

這就解釋「欲生我國」。

即得往生,住不退轉。

這就解釋「若不生者,不取正覺」。下面說:

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這個是非常吻合。

【《無量壽經》要點之二:三輩皆勸歸念佛】

講到「三輩往生文」的時候,說:

上輩之人,

舍家棄欲,而作沙門。

這個當然值得鼓勵了,這個是上等根器的。所以,善導大師解釋的「三輩往生文」,不談往生凈土之後的輩品差別,而是說這三輩是指這個世界眾生的根機:

佛說一切眾生根性不同,

有上中下,

隨其根機不等,

佛皆勸以一向專念阿彌陀佛。

那麼,上根的人是什麼樣的人呢?就是「舍家棄欲,行作沙門」的人,「舍家棄欲,而作沙門」,這樣的人,也應當一向專念無量壽佛,修諸功德,願生彼國;中輩的人,「我做不到出家、舍家棄欲」,中輩就講:

雖不能行作沙門,

大修功德。

這一點也可以通融,你做不到出家,可以退而求其次,你應當怎麼樣?

當發無上菩提之心,

一向專念無量壽佛,

多少修善,奉持齋戒,起立塔像……

就說:你可以不出家,但是專修念佛不能改變。依你的根機,可以是哪種根機──是能夠在家修行福業的,「多少修善,奉持齋戒,起立塔像,飯食沙門」,這樣的人,也應當一向專念無量壽佛。

那麼,下輩是什麼樣的人呢?

下輩者,

雖不能作諸功德,

出家、舍家棄欲做不了;在家做這種種功德,也做不了,那麼,這些做不了,你還是應當如何呢?這樣的根機,應當:

一向專意,

乃至十念,

念無量壽佛,

願生其國。

這個是不能改變的。

【凈土門的菩提心:願生心】

至於這三輩裡邊都談到:

當發無上菩提之心。

「無上菩提之心」也有兩種,一個就是凈土門所談的菩提心,那就是:

願生西方極樂世界。

這就是我們凈土門的菩提心。

曇鸞大師說:

願生心即是菩提心。

我們也解釋過了,我們願生極樂世界這個心,就是要到極樂凈土去成佛的,我們只要願生極樂世界,決定可以往生;往生決定能成佛;成佛決定度眾生。

所謂「菩提心」,就是求佛果之心、願成佛之心。那麼,一個是自己在這個世界發四弘誓願,修菩薩行成佛──這樣的自力菩提心很難發得起來,一遇境逢緣,我們就退失掉了,所謂舍利弗尊者尚且有退心的因緣、退心這件事情,何況我們凡夫呢?很容易退失。所以,為了護念我們,讓我們求生西方極樂世界。

這裡講的「發菩提心」,是作為聖道法門的一種修行方法,把這種功德迴轉、趨向──迴向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也就像《觀經》三福業裡邊講的發菩提心,是作為一般性的修持方法。

一般聖道門發菩提心,感覺到自己在這個世間難以成佛,迴向求生極樂世界,迴轉、趨向,是這個意思。

第十九願講到念佛之外余行的含義,是引導諸行根機的人都應當歸入念佛,如同善導大師在《觀經疏》里所解釋的:引導定善觀、散善觀種種根機的人歸入念佛所說。
推薦閱讀:

呼籲解放思想!全球60多個城市女性裸胸遊行
江怡:作為哲學家的索緒爾
什麼是有思想的人?
類似於或接近於道的有什麼?
思想的樂趣

TAG:思想 | 大師 | 特色 | 凈土 | 上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