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美術史複習資料4

第四章隋唐五代繪畫一.重要人物畫家與作品(重點)P104P112

初唐時期山水畫的特點?

答:在南北朝山水畫萌芽的基礎上,逐漸擺脫了技巧的稚拙狀態,山水擺脫了人物畫的附庸地位,作為獨立的對象出現在繪畫里,並且在圖繪深淺遠近構圖布勢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楊惠之:唐代雕塑家。與吳道子同為唐開元年間人,兩人初為畫友並均師從張僧繇。後專攻雕塑,「為天下第一」,時有「道子畫,惠之塑,奪得僧繇神筆路」之譽。楊惠之的作品當時幾乎遍布中州一帶,今天所見到的只有傳為其所作的蘇州保聖寺的羅漢塑像了。著有《塑訣》一卷,可惜已散佚。

張璪zǎo善用(禿筆)畫山水,或(手模絹素)。(唐)代畫家(張璪)提出古代創作中主客觀相結合的至理名言(外師造化,中得心源)。「外師造化,中得心源」:這是唐代畫家張璪的繪畫理論,它概括了藝術與現實的審美關係,為中國繪畫奠定了基礎。「師造化」須同時「得心源」,即有所思,有所寄意;「得心源」又是建立在師造化的基礎上,二者協調,便會產生好的作品。

《重屏會棋圖》是(周文矩)的作品,內容是表現(南唐中主李景及其兄弟們的肖像),具有(行樂圖)性質。

《高士圖》是(衛賢)的作品。描繪漢代(梁鴻)和(孟光)的作品。

《歷代名畫記》是(唐)代(張彥遠)的繪畫史論著作。

五代時期著名人物畫家有(周文矩,顧閎中,王齊翰,高太沖,齊韓)。

唐代的畫馬名家有(曹霸,韋無忝,陳閎,韓干,韋偃)

.《牧放圖》:(宋,李公麟摹)表現皇家牧場牧馬的浩大場景,馬官趕著擁擠的馬群在丘陵中魚貫出現。馬匹在平川上散開自由自在的吃草、奔跑、嬉戲、翻滾,全描繪馬匹一千餘匹,奚官司二百餘名,千變萬態,有聚有散,有虛有實,構思非常巧妙。

《明皇幸蜀圖》:畫安史之亂中唐玄宗逃奔四川,在迂迴山路上攢幸的人馬行列,用細筆勾出險峻山嶺,隨從行列隱現於山路上,而於近處小橋前突出的描繪心神恍惚的唐明皇,主題突出。

14.五代時期山水畫發展的概況?

答:五代是山水畫發展的重要時期,在唐代以水墨或青綠為主,在屏障上擇寫大山大水或松石的基礎上,一些畫家深入於大自然中,創造了真實生動的北方峻岭和秀麗的江南山川,前者以荊浩、關同為代表,後者首推董源巨然。荊浩出身於士大夫,唐宋戰亂中在太行山隱居,善畫北方地區的崇山峻岭,層巒疊嶂,代表作《匡廬圖》。荊浩的追隨者關同所繪北方山水更加概括生動,「筆愈減而氣愈壯,景愈少而意愈長」,代表作《山溪待渡圖》。董源善畫草木豐茂的江南山水。代表作《瀟湘圖》《夏山圖》《夏景山口待渡圖》《龍宿郊民圖》。董源的學生巨然「善為煙嵐氣象山川高曠之景」。代表作《萬壑松風圖》《秋風問道圖》。

15.五代時期花鳥畫的特點?

答:花鳥畫在當代基礎上適應宮廷貴族裝飾殿堂的需要,在西蜀和南唐有著進一步的發展,出現了黃筌和徐熙兩種風格,黃筌是西蜀宮廷畫家,長期供職畫院,作品多為應詔之作,表現題材是珍禽異花異草,在技法上用筆工整細膩,賦彩濃艷,所為雙鉤填色法。線色相容,幾乎不見墨跡,體現宮廷貴族趣味,被成為「黃家富貴,徐熙野意」,「不唯各言起志,蓋以寫目所習,得之手而應於心也」。由於作者反映的生活情趣和選取的題材不同出現了不同的風格,也標誌著花鳥畫的進步。

16.歷代名畫記

答:張彥遠的《歷代名畫記》是繼謝赫《畫品錄》後出現的一步繪畫史論重要著述,是現存最早的具有繪畫通史性質的系統著述,此書共分十卷,論述源流發展及鑒藏,並輯錄從原始到會呂元年畫家傳記三百七十餘人,成為後世研究古代繪畫的重要依據,張彥遠在書中強調繪畫「成教化,助人倫:的教育作用和政治功能。《論畫六法》中以氣韻生動為最高準則並論述相互關係。《論顧陸張吳用筆》從造型的真實生動出發,強調「意存筆先,畫盡意在」,指出南北朝以來形成客疏密二體都具有運思精微的長處,而對吳道子「脫落其凡俗」「筆不周而意先」尤為稱道。《師資南北傳授時代》中指出南北生活風習不同,繪畫描繪隨之而異,創作和欣賞都應「詳辨古今之物,商較土風之直」,描繪上務求合情合理。本書保留了大量史料,論述了歷史統治者對繪畫壟斷搜求及由於戰亂或政權更替造成了嚴重的散失,記錄了唐長安洛陽寺廟壁畫遺迹,探討了古代山水畫的發展和風格變化。

#其他:

五代人物畫中還發展了描繪田家風物的風俗性畫卷。

後周畫家郭忠恕以界面畫見長《明皇避暑宮圖》《江行雪雯圖》

南唐趙干——《江行初雪圖》

五代佚名畫家——《雪漁圖》

衛賢——《舟車水墨圖》是風俗畫,《高士圖》

後主李煜yù《春江釣叟圖》

唐代的繪畫著錄、品評、史論之著作有:釋彥宗《後畫品錄》,李嗣真《續畫品錄》,裴孝源《貞觀公私畫史》,張懷《畫斷》,朱景玄《唐朝名畫錄》,張彥遠《歷代名畫記》。

《歷代名畫記》:是中國第一部較完備的繪畫通史,作者唐代張彥遠。全書共分十卷,四部分內容:繪畫的發展史、畫家傳記及有關資料、繪畫技法與理論、作品的鑒賞、收藏與考證。在古代美術史論著中,是一部科學、系統的重要文獻。「意在筆先」:由唐代王維提出、張彥遠加以完善,這是唐代繪畫美學的重大成就之一。「意」,主要指構思的內容, 即用形象來把握思想、情感、意趣。有了這個意,就全局在胸,落筆就能「守其神,專其一」。「象」,服從於「意」,為「意」而用。

「比德說」:是春秋戰國時期出現的關於自然美的美學理論觀點。其基本涵義是:自然美之所以為美,在於作為審美客體的自然物象,可以與人「比德」,即從其中可以意會到審美主體的某些品德美。

 

 

1、閻立本與初唐人物畫

閻立本:唐代傑出畫家。閻立本的畫繼承並發展了魏、隋以來「以線描畫」,「以形寫神」的優秀傳統,重視人物精神刻畫,用筆沉著清俊,用線遒勁堅實,工筆重設色。畫有《凌煙閣功臣圖》、《秦府十八學士圖》、《昭陵列像圖》、《步輦圖》、《職貢圖》、《歷代帝王圖》等。《步輦圖》是描繪(唐太宗派文成公主入藏與松贊干布聯姻)的故事。

閻立本的作品有《秦府十八學士圖》《凌煙閣二十四開國功臣圖》《永微朝臣圖》《步輦圖》《職貢圖》《歷代帝王圖》《王會圖》《外國圖》。

《步輦圖》:以唐太宗派文成公主入藏,與吐藩贊普松贊干布聯姻為背景,選擇了唐太宗接見吐藩迎親使臣祿東贊的情節加以描繪,畫卷較好的塑造了唐太宗與祿東贊的肖像,並通過面部刻畫表露了李世民睿智鶴祿東贊對太宗的崇敬,畫中對不同人物的身份及民族氣質有較鮮明的表現,突出描繪人物而省略背景也是這一時期常用的手法,文成公主入藏進一步傳播了漢族的先進文化,加強了唐朝與吐藩的友好聯繫,促進了藏族經濟文化的發展,是這一時期歷史的重大事件,《步輦圖》在反映漢藏兩族悠久的聯繫上具有重大的歷史價值

《歷代帝王圖》:是反映初唐繪畫藝術水平極為重要的作品,通過對歷史上一些帝王肖像(現存從漢昭帝到隋煬帝十三個皇帝像)的描繪,表達唐初統治集團對他們的評價,以資統治者及其子孫後代借鑒,通過人物動作、精神、生理特徵等細緻入微的刻畫,比較鮮明的表現了每一個帝王的特點,如司馬炎寬宏大度,楊堅深有謀略、陳蒨富有文采,而陳舒寶兩眼無神氣度委瑣,畫卷還注意通過侍從的排列,步輦坐榻等環境描寫烘託人物性格。這些生動形象刻畫顯示了作者對有能力統一和鞏固政權的帝王的崇敬和對腐敗無能的亡國之君的否定。

閻立本的繪畫特點?

答:閻立本繪畫代表初唐美術的新水平,繪畫擅長人物肖像畫,歷史故事畫,多取材宮廷生活和歷史事件,他的繪畫創作畢生密切適應著初唐鞏固政權的需要,歌頌帝國的強盛,成為初唐政治事業的歌頌。今存作品有《步輦圖》《歷代帝王圖》。

2.結合作品談閻立本的繪畫特點?

答:閻立本繪畫代表了初唐美術的新水平,繪畫擅長人物肖像畫,歷史故事畫,多取材宮廷生活和歷史事件,他的繪畫創作畢生密切適應著初唐鞏固政權的需要。歌頌帝國的強盛,成為初唐政治事業的頌歌,《秦府十八學士圖》《凌煙閣二十四開國功臣圖》是李世民表彰開國元勛。《步輦圖》標明唐太宗對民族團結、政權穩定、國家統一的重現,《歷代帝王圖》目的是通過聯想帝王的一些活動和對歷史的影響,以資統治者歷代借鑒,以上作品有鮮明的為政治服務的目的,成為初唐政治事業的頌歌。

試對閻立本的繪畫活動及其在美術史上的地位分析

.閻立本出身貴族,一直追隨唐太宗李世民,他的繪畫創造密切適應著唐初鞏固政權的需要,成為初唐政治事業的頌歌,繪畫題材非常廣泛,他繼承發展了「以形寫神」的藝術傳統,用線勁健結實,色沉濃重,人物形神兼備.在政治上他有「應物之才」描繪重大歷史題材.

1. 唐代繪畫在哪些方面有新的發展?

1)人物畫和道釋壁畫繼先代之長而加以發揚(閻立本、吳道子、張萱、周昉、尉遲乙僧)2)山水畫在嚴明以來的基礎上繼續發展,開始劃分青綠與水墨、疏體與密體,奠定了宋元以後山水畫主要表現手法的初基。3)花鳥畫脫穎而出,繼山水之後以獨立的姿態登上畫壇,開花鳥畫興起之先河。4)石窟、陵墓壁畫創造出清新鮮明富有時代特色的民族風格,在一定程度上擺脫了宗教的羈絆,曲折地反映了社會現實,洋溢著時代精神。5)唐代的繪畫實踐顯示了唐代美學的實績,唐代的畫論,畫史著作顯示了唐代美學的深度。

 

2. 簡述閻立本人物畫的表現內容和藝術特點。

閻立本的繪畫創作密切適應著唐初鞏固政權的需要,成為初唐政治事業的頌歌。其作品《步輦圖》

 

選擇了唐太宗接見土蕃迎親使臣祿東贊的情節加以描繪,生動的刻畫了不同人物的身份和精神氣質。此圖突出描繪人物而省略背景,製作簡煉而工緻,勾線細勁堅實,鬆緊得度,設色濃重妍麗,並適當運用了暈染法。傳為其所作的《歷代帝王圖》是反映初唐繪畫藝術水平的另一極為重要的作品。描繪了從漢昭帝到隋煬帝十三個皇帝及其侍從的形象,對每個形象都包含著鮮明的褒貶。在藝術風格上,此畫有明顯的六朝餘韻。閻立本的藝術繼承並發展了顧愷之、陸探微、張僧繇所奠定的『以線描畫』『以形寫神』的美學基礎,他用線遒勁堅實,工筆重設色,用筆沉著清俊,在人物形象塑造,精神刻畫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

唐代有哪些富有影響的人物畫家和作品?分歷史階段簡要論述.

初唐,閻立本《步輦圖》《歷代帝王圖》這一時期人物畫不僅繼承和發展了中原的傳統,而還不斷地吸收了邊區各族和外來藝術的影響,不斷發展.盛唐,是人物畫最光輝的時期.宗教畫吳道子《送子天王圖》世俗畫家張萱《

   

虢國夫人游春圖》《搗練圖》反映貴族生活.晚唐仕女畫發展,周妨《簪化仕女圖》.

25、試對閻立本的繪畫活動及其在美術史上的地位分析.

閻立本出身貴族,一直追隨唐太宗李世民,他的繪畫創造密切適應著唐初鞏固政權的需要,成為初唐政治事業的頌歌,繪畫題材非常廣泛,他繼承發展了「以形寫神」的藝術傳統,用線勁健結實,色沉濃重,人物形神兼備.在政治上他有「應物之才」描繪重大歷史題材.

 

 

2、尉遲乙僧與西域畫風

 

3吳道子及傳派

吳帶當風:吳道子是盛唐最傑出的畫家。他在宗教畫上成就突出。他用筆技法上,他創造交一種波折起伏、錯落有致的「蒓菜條」式的描法,加強了物象的份量感和立體感,所畫人物、衣袖、飄帶,具有迎風起舞的動勢,故有「吳帶當風」之稱。

吳道子:唐代傑出畫家。吳道子一生的繪畫創作主要是壁畫,作壁畫三百餘壁,所作人物、鬼神、鳥獸、台閣等也冠絕一世,後人奉其為「畫聖」,民間畫工稱其為「祖師」。其畫風「落筆雄勁」、「敷粉簡淡」。其線描富有運動惑,節奏感和粗細變化。被後人稱為「蒓菜條」描。所勾衣紋流暢飄灑,被稱為「吳帶當風」。獨創「於焦墨痕中,略施微染」的淡彩畫法,被稱為「吳裝新格。」吳道子的繪畫風格對後世影響極大,是我國繪畫史上成就最大、影響最大的畫家之一。作品據傳有《地獄變相圖》、《鍾馗捉鬼圖》、《送子天王圖》等。

吳道子是(盛唐)時期最偉大的畫家,對(中古)以後的人物畫有巨大深遠的影響,他的佛教畫被稱為(吳家祥)。也成(百代畫聖)。

吳道子在大同殿畫嘉陵江山水,(一日而就),他代表了盛唐興起的(粗獷雄偉)的山水畫風格。

(吳道子)在大同殿畫嘉陵江山水,一日而就,(李思訓)以前也曾在大同殿費數月之功畫蜀道山水,二圖各盡其妙,(吳道子)代表了盛唐興起的(粗獷雄偉)的山水畫風格。

淺談吳道子的藝術成就,何為『吳帶當風』?

吳道子,又名道玄,在人物造型上『米粉厚薄』,皆見骨高下而起隱』『旁見周視,蓋四面可以意會如塑』(《廣川畫跋》,在筆法上創造了一種波折起伏、錯落有致的『蒓菜條』式的描法,加強了物象的份量感和立體感,所畫人物、衣袖、飄帶具有迎風起舞的動勢,故有『吳帶當風』之稱,他的畫以線條為立體,略加渲染來協助線條和色彩相互映襯,形成了嶄新的民族化的宗教畫,以致整個人物畫,他的畫風對以後的宗教人物畫有重大影響。

吳道子的藝術成就及其在美術史上的地位.

吳道子的人物畫造形上1米粉厚薄,皆見骨下而起隱,旁見周視,蓋四面可以意會如塑.2行筆相當細密.「頓菜條」式描法加強立體感,份量感,「吳帶當風」之稱.3吸收外來營養,使線條和色彩相互映襯.吳道子畫風對後時的宗教人物畫有重大影響.

 

 

4張萱、周昉與仕女畫

張萱:盛唐著名畫家。擅畫仕女、嬰兒、鞍馬、屏障、宮苑一類題材。它畫貴族婦女「以硃色暈染耳根」,描寫環境「為花蹊竹榭點綴皆極妍巧」,說明他對傅色和補景都很注意。他畫的婦女形象,「曲眉豐頰,濃麗豐肥,酥胸長裙,溫潤香軟,豐厚為體」。是盛唐綺羅人物畫的典型風格。畫有《虢國夫人游春圖》、《搗練圖》、《武后行從圖》傳世。

分析張萱的《虢國夫人游春圖》

 

(1)唐代是中國繪畫走向成熟的時期。「綺羅人物」這一新的畫題,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2)以盛唐宮廷貴族婦女生活為創作題材,描繪楊貴妃姐妹三月三日游春的場景。(3)通過人物的主從關係,構圖的前疏後緊,突出了主人公的地位,線條簡勁而流動。賦色艷麗鮮明。人物體態豐滿華貴。畫卷使人自然地感受到春天的氣息,具有耐人尋味的藝術效果。(4)開盛唐「曲眉豐頰」之畫風。表現現實生活中的婦女題材,較之前代具有一定的進步意義。對後世產生很大影響。也是工筆人物畫教學中不可多得的範本之一。

張萱師(唐)代仕女人物畫家,他的畫有(《搗練圖》《虢guá國夫人游春圖》《武后行從圖》。.張萱畫貴族婦女,(以硃色暈染耳根)。

《虢國夫人游春圖》:(宋徽宗臨摹)描繪楊玉環的三姐虢國夫人和其眷從們的郊遊行列,整幅不畫背景,著力於人物從容歡快情緒的刻畫,裝備華麗馬鞍的駿馬踏著輕快的碎步,從騎前導,整個隊伍裝飾的花團錦簇,使人聯想到春光明媚的季節,更突出了楊家姐妹的嬌縱,反映了那一時代貴族的生活情趣。

 

周昉:唐代傑出畫家。出身官宦之家,官至宣州長史。由於他的出身和生活環境使他能常「游卿相間」,「多見貴而美者」,故其繪畫多作「體態濃麗豐肥」的「貴遊人物」。是「綺羅人物」的典型作者之一,是張萱之後表現貴族婦女的著名畫家。繪畫作品見於記載的有一百件之多,流傳至今的有《簪花仕女圖》、《紈扇仕女圖》、《調琴啜茗圖》等。

周昉人物畫特點(初效張萱,後則小異),(衣紋簡勁,彩色柔麗),(以豐厚為體)。周昉的宗教畫有新的創造,與(張僧繇,曹仲達,吳道子)並成為(周家祥)。創水月觀音之體的是(周昉)。周昉的仕女畫有(《紈wán扇仕女圖》《簪zān花仕女圖》。周昉是繼吳道子之後具有重大影響的畫家,他的成就不僅在技法的高超上,而是較深的揭示出(唐代後期婦女精神上受壓抑苦悶和不幸)

《紈扇仕女圖》(也叫揮扇仕女圖):通過一組不同身份的宮廷婦女的閑散生活描寫提示了她們的精神狀態,衣著華美的貴妃懶散無力的怔怔出神。年長的宮女無心刺繡。在樹下閑談的也面帶愁容,鮮明的反映了幽禁在宮廷里的婦女寂寞無聊的精神狀態,並給予了畫家對此遭遇的同情。

《簪花仕女圖》:描繪服裝華麗的貴婦人在庭院閑走、賞花、斗狗,她們從容悠散但表情平靜冷漠,簡勁的線描,艷麗的設色,成功的表現了肌膚的豐腴和紗衣透體的複雜效果,在工筆重彩的技法上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

周昉人物畫的特點?

答:初效張萱,後則小異,衣紋簡勁,色彩柔麗,以豐厚為體。

仕女畫:中國古代人物畫之一種。原指以封建社會中上層士大夫和婦女生活為題材的中國畫;後為人物畫科中專指描繪上層婦女生活為題材的一個分目。代表畫家又張萱、周昉等。民間木板年畫中的「美女畫」,亦稱「仕女畫」。

張萱與周方仕女畫的藝術風貌。試比較其異同並舉作品加以說明。

 

《搗練圖》唐代畫家張萱作。此圖描繪了唐代城市婦女在搗練、絡線、熨平、縫製勞動操作時的情景。畫中人物動作凝神自然、細節刻劃生動,使人看出扯絹時用力的微微後退後仰,表現出作者的觀察入微。其線條工細遒勁,設色富麗,其「豐肥體」的人物造型,表現出唐代仕女畫的典型風格虢國夫人游春圖》《搗練圖》反映貴族生活.晚唐仕女畫發展,周妨《簪化仕女圖》.《簪花仕女圖》作者周昉,是唐代最傑出的人像畫家,具有高度的藝術技巧和概括能力,表現力精深博大,他的作品能真實反映唐代生活風貌,不論是從歷史角度還是從藝術角度都具有重大價值和意義周昉「初效張萱,後則小異」。在仕女畫上繼承和發展了張萱畫風。他筆下的婦女已由張萱的歡快享樂主調轉向苦悶空虛。

張萱和周昉在仕女人物畫的內容和形式方面有何異同,各自代表作?

 

張萱所繪的婦女形象豐頰、碩體、服飾艷麗,是盛唐後仕女風俗畫的典型風格《號國夫人游春圖》《武后行從圖》《搗練圖》

 

周昉初效張萱,後則小異,其作品體現了中晚唐時期大官僚貴族的審美情趣,共有『衣紋勁簡,色彩柔麗『以豐厚為體』的特點,他筆下的婦女形象由歡愉轉向她們在封建束縛下精神上的苦悶和空虛。《簪花仕女圖》《紈扇仕女圖》《聽琴圖》等。

 

 

5五代周文矩與顧閎中人物肖像畫  P171P173

簡述《韓熙載夜宴圖》的內容和藝術特點(作者:顧宏中,南唐,江南人)

 

《韓熙載夜宴圖》是一幅描寫當時的現實生活,反映真人真事,具有深刻主題思想和較高藝術性的作品,畫家選取了五個具體有典型意義的夜宴生活片斷來描繪主人翁韓熙載與賓客門生的夜宴活動,更突出了韓熙載心事重重,悒鬱無聊的精神狀態,提示了主人公在當時形勢下身置華宴歌舞中的苦悶、空虛、無可奈何的複雜心境,在藝術處理上作者採取了傳統的構圖方式,打破時間概念,把不同時間中進行的活動組織在同一畫面上,而每一段又以屏風隔開,使其具有獨立性,此畫用筆縝密,線條細潤而圓勁,設色濃麗而沉著。

周文矩人物畫特點?

答:繼承周昉的畫風,與顧閎中同為南唐畫院待詔,繪畫內容多表現皇帝官僚之間的遊樂和宮廷仕女生活,形象刻畫更加細緻入微。

二.山水畫(重點)

1、展子虔與二李(李思訓、李昭道父子)的青綠山水   P112P114

展子虔:隋初傑出畫家。勃海(今河北河間縣)人,歷經北齊、北周、隋三朝的大夫。是隋代繪畫發展的關鍵人物。它人物、山水、界畫和鞍馬無不精湛。特別是山水畫對唐影響極大,被張彥遠稱為「唐畫之祖」。他的《游春圖》是我國現存捲軸山水畫中最古老的一幅,是了解此時山水畫面貌最直接的形象資料。

(展子虔的《游春圖》)和(李思訓的《江帆樓閣圖》)是早期山水畫的重要移存。

什麼叫「青綠山水」?

答:展子虔。李思訓父子的細筆勾勒石青石綠為主的重彩,更突出表現了錦繡山川的壯麗,並有強烈的裝飾效果,被稱為「青綠山水」。

展子虔《游春圖》有何藝術特色?

 

展子虔,唐畫之祖,《游春圖》是其留存下來的唯一作品,描寫風光明媚、春色宜人的郊原,畫面有『遠近山川、咫尺千里』之感,其特點是:山的描繪用單線勾勒,填以青綠山腳用泥金,金碧富麗;近處的樹勾出樹榦,作上叉如鹿角的樹枝,松身不畫鱗,直接以赭石填染,松枝不畫細針,只用石綠沉點,人物用筆點成後,加重色於上勾線分出衣折,全畫面樹木排列尚少穿插變化,表現了山水畫從南北朝到唐代的過渡情況。

李思訓:唐代傑出畫家。官至右武衛大將軍,畫史上有大李將軍之稱。它繼承並發展了展子虔的畫法,用筆工緻嚴整,傅色濃烈沉穩,畫面格局宏偉,堂皇華麗,裝飾性很強,確立了山水畫「青綠金碧」一派的風格面貌。傳為李思訓的《江帆樓閣圖》是體現其風格特點的代表作。由於李思訓把青綠山水畫推向成熟,並經其子李昭道的繼承和發展,自成一派,歷代都有追隨者,所以明代董其昌推李思訓為「北宗」之祖,有人也稱其為青綠山水畫派之祖。

李思訓山水畫的特點?

答:描繪精工,設色富麗,青綠設色,注意情趣的表達,富有裝飾的效果,被古代奉為山水畫的典範。

李思訓山水畫的特點是(描繪精工,設色富麗,青綠設色,注意情趣的表達,富有裝飾效果),被古代奉為山水畫的典範。李思訓的作品有《江帆樓閣圖》

李昭道的作品有《明皇幸蜀圖》,《海天落照圖》為仇英臨摹李昭道的作品。

 

6. 李思訓父子在山水畫方面有何貢獻?

 

李思訓繼承並發揚了展子虔的畫法,用筆工緻嚴整,得色濃烈、沉穩,畫面格局宏偉、堂皇、華麗,裝飾性很強,確立了山水畫『青綠金碧』一派的風格風貌,被後人推為『北宗』或青山綠水畫派之祖。(代表作《江帆樓閣圖》)

 

李昭道的畫『變父之勢,妙又過之』,並首創海景山水,其作品《明皇幸蜀圖》是一幅以山水景物為主的歷史故事畫。

 

2、王維等人的水墨山水

真正把山水畫推到新高度的是在(盛唐)之際,重要的畫家有(李思訓,吳道子,王維)。

.王維,字(摩詰),蘇軾評價他(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王維山水畫特點?

答:字摩詰,官至尚書右丞,是盛唐著名詩人之一,兼音樂繪畫,自謂「當世謬詞客,前身應畫師」晚年信佛,退居田園。所作山水簡淡清新,能作潑墨山水,亦有著色者。他的《輞wǎng川圖》與盧鴻的《草堂圖》被認為是書法恬tían淡閑居生活理想的代表作品。《雪溪圖》則是一幅古樸的小景。宋代蘇軾對王維給以「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評價,對古代繪畫追求詩情畫意有啟迪作用。

唐代畫家王維以詩入畫創 「 破墨」 山水,書寫文人情懷。王洽畫松石山水則瘋癲狂放,創「 潑墨」之法。

略談王維山水畫的藝術特色

 

王維,字摩詰,他的畫喜用雪景、劍閣、棧道、曉行、捕魚題材,善作平遠景,具有『深重』的風格特點,其畫最重要的特色是詩和畫的有機結合,創造了詩情畫意的境界(在山水畫史上曾被推崇為『南宗』之祖)他篤信佛學神理,首創了中國山水畫中優美獨特的『禪境』表現,他的畫變鉤斫為渲淡,漸近自然,意境幽深接見天趣,在山水畫、詩中真正實現了『天人合一』的審美境界。《雪溪圖》《江山雪霽圖》《輞川圖》均為後人摹本。

3、五代荊(《筆法記》,「六要」)、關、董、巨(荊浩、關仝、董源、巨然)的山水畫   P173P175

試結合作品分析荊浩、關仝、董源、巨然在山水畫發展上的地位及其藝術成就。

五代是中國山水畫發展的重要時期,一些畫家在唐代以青綠或水墨青綠在屏障上揮寫大山大水或松石林木的基礎上,深入大自然中進行創作。五代時中國水墨山水畫趨於成熟,以以荊浩、關仝為代表的北方畫家和以董源、巨然為代表的南方畫家創立了真實生動的雄偉北方峻岭和秀麗江南山川兩大山水畫體系,世稱「荊、關、董、巨」。

 

(1) 荊浩  荊浩擅畫北方的崇山峻岭、層巒疊嶂,延續唐代的水墨山水創作風格而又有新的創造,傳為荊浩的畫作《匡廬圖》系據畫上宋人題字而命名,謂畫江西廬山,實為北方山林景色。畫面全景式的大山大水代表五代北方山水畫的面貌。《匡廬圖》以全景式構圖畫出危峰疊蟑,飛瀑流泉,其上峰巒各異,其下岡嶺相連,其中點綴山路、橋樑及幽居屋舍。布局高遠平遠結合,掩映林泉,依稀遠近,描繪北方山川之壯闊雄偉氣象。皴染筆墨兼備,毫無雕琢痕迹,具有較強的寫實面貌,技法比之唐人有著大幅度的進步。荊浩《筆法記》是重要的理論著作。他的山水畫創作成就和理論的貢獻對後代山水畫有直接和重要的影響。

 

(2) 關仝荊浩的追隨者長安人關仝技藝更加成熟,山水形象也更為生動感人。他善畫秋山寒林,村居野渡之景,筆下所畫黃河兩岸的山川,雄奇中帶有荒涼的情調,使人觀之「如在灞橋風雪中,三峽聞猿時」。關仝的繪畫藝術已臻「筆愈少而氣愈壯,景愈少而意愈長」的妙境,作品引人入勝而耐人尋味不盡,世稱「關家山水」。現存作品《關山行旅圖》生動畫出北方深山和荒村野店,穿插了往來的旅客,又點綴飛鳥、雞犬,頗富生活氣息。畫中山勢雄奇,石如刮鐵,樹木有枝無干,雲煙吞吐其間,是關仝繪畫創作比較典型的風貌。北方山水畫派的作風影響了北宋山水畫的發展。五代南唐時江南湧現出一批富有才華的山水畫家,建立了江南山水畫派,最具影響的畫家當推董源與巨然。

 

(3)董源董源是供職宮廷的畫家。他畫山水人物皆甚精妙,最得後人欣賞的是以水墨淡彩創造性地圖繪出的江南山川江河縱橫、草木豐茂、山巒明秀的風光。他的作品「多寫江南真山,不為奇峭之筆」,筆下的「山水江湖,風雨溪谷,峰巒晦明,林靠煙雲,與夫千岩萬壑,重汀絕岸」等景物,能使人觀之有「寓目於其處」身臨其境的實際感覺。他改變了唐代山水畫風,將筆與墨、皴與染自然和諧地結合在一起。畫家根據江南草木華滋、湖光山色的自然環境,使用披麻皴、點子皴的畫法,以表現江南山水的整體感覺。作品表現出季節、氣候及陽光空氣的效果,在中國古代繪畫創作中不多見。現存董源作品《瀟湘圖》、《龍袖驕民圖》、《夏山圖》、《夏景山口待渡圖》岡巒起伏,洲諸蘆汀,草木蔥鬱,遼闊的景色隱現於雲煙之中,山坡草木以墨點兼披麻皴畫成,乾濕、濃淡、虛實、皴染均掌握恰到好處。(4) 繼承董源畫法的巨然和尚,善畫江南野逸之景,筆墨秀潤,較董源山水更具田園風致和詩意。傳世作品有《層巒叢樹圖》、《萬壑松風圖》及《秋山問道圖》。元明清時代在文人士大夫繪畫潮流創作的推動下,董源、巨然的繪畫得到了極高評價,水墨點染帶有抒情意趣的董巨畫法在山水畫中佔據主流地位。

試述董源為代表的南方山水畫的風格特色

 

(1)主要表現江南丘陵土質山,山勢平緩。(2)山間多畫雜樹,灌木叢生,山下平沙淺渚。(3)採用密密的線和點表示山的凹凸,並不突出山石的外輪廓線。(4)畫風平淡天真,顯示一種抒情性的優美。

唐代的山水畫家有(李思訓,李昭道,吳道子,盧鴻,鄭虔,王維,張璪,王宰,韋偃,畢宏)

《筆法記》是五代時期山水畫家(荊浩)的著作,「六要」的主要內容是(氣韻思景筆墨,似是得其行而移其氣,真實氣質具盛)

巨然是(董源)的學生,它是五代山水畫(南方)畫派畫家。

《山溪待渡圖》作者是(關同)。

五代北方山水畫家(荊浩,關同),南方的山水畫家(董源,巨然)。

荊浩山水畫特點(畫北方崇山峻岭,發展唐代水墨技法,全景式構圖)。

董源山水畫特點(畫江南真山,用披麻皴cūn,近視無功)。

.畫《萬鶴松風圖》的畫家有(巨然,李唐)。

荊浩山水畫的特點?

答:他是五代重要的山水畫家,唐宋隱居太行山中,長期接觸北方的自然山川,並有很深的認識和感受,他的山水畫大多是畫大多是畫北方崇山峻岭,峰巒疊嶂,氣勢雄偉壯觀,他在唐代發展起來的水墨山水的基礎上有了新的創造,全景式構圖,自成一家之體,代表了五代時期山水畫的面貌,他的作品有《匡廬圖》。

董源山水畫的特點?或貢獻?

答:董源畫江南真山,畫面上山形圓渾,空氣濕闊,技法常用披麻皴、點子皴、皴擦點染結合,畫出了山川遠近、層次的變化,近視無功。作品有《瀟湘圖》《夏山圖》。董源的山水畫對元明清的山水畫有重要影響。

五代南北山水國派在構圖和表現技法上各有什麼特點?

 

荊浩和關同為北畫派代表,董源和巨然為南畫派代表。荊浩章法布局為中心全景式布局,即以主峰為中心,用雲岫煙霞的斷白襯括出中、前景的全局安排,場面浩大,氣勢雄偉,空間感很強(《匡廬圖》)。關同為荊浩弟子,其畫風與荊浩相仿,圖以巍峨、雄偉、深遠見長。(《關山行旅圖》)

 

董源的作品多是平緩的山巒映帶無窮,全是江南丘陵江湖動人景色,他取王維和李思訓之長,水墨著色並用,畫面蒼潤、清淡、幽雅、天真,表現出風雨晦明,四時朝暮的變化(他畫山用點子皴或披麻皴,筆墨繁複而含蓄,給人以氣候潤澤、草木繁茂的感覺。(《瀟湘圖》),巨然為董源弟子,在構圖上具有北方山水畫派的特色,但在水墨技法情調和表現方面卻是南方畫派的特徵(《秋山問道圖》)

 

三.花鳥、畜獸畫家與作品

簡述唐代花鳥畫發展的基本情況?

 

盛唐時的薛稷擅於畫鶴;中唐時的邊鸞所畫牧丹和翎毛,設色精工;晚唐的刁光胤擅畫湖石、花卉、鳥雀,滕昌祐長於畫鵝。根據早期作品來看,我國花鳥畫在表現技法上多為工筆重彩,勾線精細,設色濃研,在造型上嚴謹寫實,重形與神的刻畫,布局多取個體形象,即所謂『折枝花』形式,總的給人以精細、巧麗的美感。

1、薛稷、邊鸞等的花鳥畫

 

2、曹霸、韓乾等的鞍馬畫

隋唐時期鞍馬題材的繪畫發展狀況,舉出主要的畫家與作品加以簡要論述.

唐代國勢隆盛,繼北朝尚武之風.對馬尤為重視,馬是勇士精神的象徵.曹霸、陳閎、韓干《牧馬圖》《照夜白圖》.

唐代有哪些畫馬和畫牛名家及代表作?

 

曹霸、陳閎、韓干是活躍於盛中唐之際以鞍馬、人物見稱的畫家。唯一可尋作品的只有韓干,作品有《牧馬圖》《照白夜圖》。中唐專寫農村風俗的畫家有韓滉等,他和他弟子戴嵩是兩位著名畫牛專家,韓滉流傳至今的作品只有《五牛圖》一副。

韓干:唐代傑出畫家,善於畫馬。韓干畫馬,不拘於陳法,注意觀察事物和寫生,遍畫宮廷御馬,受人稱頌。他畫的馬,體態驃悍肥壯,精神飽滿,生機勃勃,是典型的唐代風格。其代表作有《牧馬圖》、《照夜白圖》等。

韓干是(唐代)畫家,自謂(臣自有師,殿下內廄之馬皆臣之師)

(韓滉)的《五牛圖》。韓滉擅長的題材(田園風物,牛)。《五牛圖》:唐代韓滉,畫五條特徵神態各不相同的耕牛,用粗獷而嚴謹的線描真實的刻畫牛的樸厚健壯,實早期反映耕畜的優秀作品。

《五牛圖》:是中唐農村風俗畫家韓恍的傳世佳作。畫家用粗筆描繪了五頭不同神態的黃牛,筆墨傳神,形象生動而逼真,體現出深厚撲實的藝術風格。

 

韋偃時代晚於韓干,以描繪(龐大的馬群)著稱,有(《牧放圖》)。韓干畫馬特點(1.師曹霸.2骨肉停勻,體態圓肥具有神俊氣勢.3.以真馬為師)  

《牧馬圖》:韓干《牧馬圖》畫黑白二馬在奚宮騎系下緩緩徐行,馬的骨肉停勻,體態圓肥,具有神駿的氣質,馬官威武有力深目虯qiú須,兩眼炯炯有神,帶有游牧民特徵,馬的裝備華貴富麗,整幅畫色染都極細膩,體現著韓乾的寫實水平。

《照夜白》:描繪玄宗喜愛的御馬不甘心被拴在木樁上,它昂首嘶鳴,四蹄翻騰,希望擺脫羈絆的烈馬,畫家不只畫出馬軀體的健壯,更著力表現馬的精神風采,特別是那飛起的鬃毛,張大的鼻孔,嘶鳴的口部的細節刻畫和奔騰有力的動態,達到非常傳神的效果。

 

 

3、五代時期花鳥畫:徐黃異體」(徐熙、黃筌)(重點)P175P176

黃筌是)西蜀)宮廷畫家,作品有(珍禽圖)。

10.黃筌花鳥畫的特點?

答:黃筌是西蜀宮廷畫家,長期供職畫院,作品多為應詔之作,表現題材是珍禽異花異鳥,在技法上用筆工整西您,賦彩濃艷,所謂雙鉤添色法,線色相容,幾乎不見墨跡,體現宮廷貴族趣味,被成為「黃家富貴」。

11.徐熙花鳥畫特點?

答:徐熙是南唐士大夫,為人性情放達,志節清高,他的花鳥畫,他的花鳥畫在題材上多為花禽、蔬果、草叢,表現它們天真的野趣,抒發了他士大夫的放達情懷。在形式上,以墨為主,先用墨線勾出形象,再施清淡色彩,用筆放逸,信筆揮寫,筆色不相隱映,具有清新洒脫自然的效果,被成為「徐熙野意」。

黃筌富貴,徐熙夜逸的風格差異.不同藝術風格.

1師承關係不同:黃師承唐代的薛稷、所謂「正統派」.徐師承不明顯,主要靠師法自然和體驗生活來發揮他的獨創精神.

   

2題材不同:黃多取於宮廷的珍禽瑞鳥,名花奇石.徐善畫自然中禽鳥、花竹、草蟲蔬果.3表現技法不同:黃妙在賦色.用筆級新細,殆不見墨跡,以輕色染,謂之寫生.徐以「落墨為格,雜彩副之,跡與色不相隱映也」.4格調不同:黃的繪畫,追求形象的真實和畫面的生趣.徐隨自己的意願畫新鮮的題材,並用質樸、精謹的手法,追求生動活潑的筆墨趣味和樸實淡雅的格調.倆人兩種美學風格,兩人社會地位,環境思想態度不同,風格也不同.

花鳥畫中的「徐黃異體」各有什麼特點?指五代西蜀畫院畫家黃筌和南唐畫家徐熙的花鳥畫風格。

 

黃筌的風格:(1)取材多為宮廷珍禽瑞鳥,奇花怪石。(2)畫法多採用「雙鉤填彩」,筆致工細。(3)畫風富麗,設色鮮明。

 

徐熙的風格:(1)取材多為民間汀花野竹,水鳥淵魚。(2)作畫重在用墨,兼勾帶染,有「落墨花」之稱。(3)設色不以暈淡為工,只是略加色彩。因此畫史上有「黃家富貴,徐熙野逸」之說。

 

 

何為『徐黃異體』?(黃家富貴,徐熙野逸)

 

『徐黃異體』實則為兩種美學風格,黃筌作品以富麗工巧見稱,徐熙作品創『野逸』風格,開了以後水墨淡彩和水墨花鳥畫的先河,徐黃異體主要體現在:1)師承關係不同2)題材不同3)表現技法不同4)格調不同。
推薦閱讀:

一篇舊聞:1983年呼倫貝爾盟大屠殺
澳洲'10年簽'火力全開! 申請秒爆!只給中國人! 簽證申請攻略公布! 說走就走, 你需要知道的一切...
敢舉烽煙解國憂 中國軍網
2017:北歐生育率的崩盤徵兆
中國的火器歷程:愚昧無知滿清誤國

TAG:中國 | 中國美術史 | 美術 | 美術史 | 複習 | 國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