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凈土大經解演義  (第三0二集)

凈土大經解演義  (第三0二集)  2011/2/25  澳洲凈宗學院  檔名:02-039-0302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大乘無量壽經解》第三百五十四面倒數第三行,從最後三個字看起:  「此六度,乃菩薩究竟自他兼利之大行,能到涅盤彼岸。菩薩自行此法,亦以此教導利益眾生,故續雲教化安立眾生」,我們把底下這一句也念下去,「《會疏》釋曰:以道授他為教,轉惡成善為化。引導眾生安住正道,建立大心,故云安立。」我們就念到此地。六波羅蜜,六個修學的綱領,是一切菩薩自己修行的科目,依照這個科目修,同時也以這六個科目教導利益眾生,所以經文裡面,六度之行教化安立眾生。六度前面講了很多,後面還有很多地方都提到,在這個地方我們重新簡單的溫習一下。確實有這個必要,為什麼?這是菩薩行最重要的核心,我們沒做到。古人說「讀書千遍,其義自見」,我們讀誦、聽聞肯定沒有到一千次,一千次也不算多,這是佛法裡面所說的「長時薰修」,就是說的這個意思。  六度,第一個是「布施」。經文上很清楚的,恆以布施。布施有三大類,有財布施、有法布施、有無畏布施。財布施得財富,財富可以滋養我們的身命,也就是肉體得利益;法布施得智慧,智慧能養我們的慧命,讓我們明心見性,換句話說,這是精神上的利益;無畏布施是善法、是好事,對待一切眾生,眾生有苦難的時候盡心儘力去幫助他,讓他離開恐怖,平安度過艱難,這一類都是屬於無畏布施。特別是人在臨終之前所感受到的病苦,如果我們能幫助他,把他的病苦減輕,讓他感覺到快樂,感到安慰,感到有人照顧,他離開恐怖了,這一類無畏布施非常重要。這三樁事,果報,三個果報,世間人沒有不希望得到的。希望是希望,不見得你能得到,這是八苦裡面求不得苦。我想求財富,想求聰明智慧,想求健康長壽,想求到老的時候有很多年輕人照顧,這大福報!福報從哪來的?從修來的。諸位要知道,福報是果,果必有因,我們沒有修因,哪來的果報?古時候出家人,一入佛門剃度了,首先就是叫你修福。為什麼?佛法里常說「法輪未轉食輪先」,如果你生活都有困難,三餐不濟,明天住在哪裡不知道,你還有心學道嗎?  我們的同學有福報,十方善友護持,這些你們都不用操心,這是多大的福報,你們福報比我大多了。我可以說在七十歲之前,到七十多歲以後才有個小道場,七十歲之前我不知道明天在什麼地方,人身心無依無靠。早年算是很幸運,有緣遇到韓館長,我們在台北建立一個圖書館,華藏圖書館,她擔任館長,統理大眾。我們相依為命三十年,她走了,我們又要開始流浪。早年流浪她收留了,我住在她家裡,他們一家人對我很厚道,可是我們自己心並不安,念頭只是想到今天,不敢想明天,明天人家不高興叫我們走,那就得走路。好在她照顧我三十年,才有今天的成就,她過世之後,我們又開始流浪。在新加坡居住的時間最長,三年半。到這個地方來,政府給我們優厚的條件,容許我們在此地建道場,這是稀有難逢的因緣。我們道場在這裡建立了十年,照理說十年,儒家講法七年小成,九年大成,小成是君子,大成是聖賢,在佛法裡面小成是得三昧。確實真正用功,平常人、普通人三、四年就得三昧,六、七年開悟的人就有了,十年,我們相信開悟的人不少。但是我們疏忽了,沒有能夠依教奉行,把光陰耽誤掉,十年空過了。心沒有得清凈,身體健康不如十年前,身心疲憊,雜念、妄想不但沒有減少,可能還是增加。我們也是在修行,也是在修道,修的是六道輪迴,不是菩薩行,是凡夫行。  我們自己要知道,菩薩這三種布施我們是在做,做得不夠。財布施,每一個同修真正是為正法久住、為度化眾生,幫助這個小城人民趣向倫理、道德,幫助這個地方人民團結像一家人一樣,相親相愛、和睦相處、互助合作,這個小城是全國、全世界和諧的典範,我們有沒有在做?有做,不是沒有做,做的功夫不夠。不夠的原因是什麼?我們疏忽了從本身做起。我們這十年,這一方面利生的工作,最有效果的是我們每個星期的溫馨晚宴,這是從學院開幕的頭一天開始的。我們第一天開幕,到這個地方來人地生疏,這個地方是澳洲著名基督教的根據地,沒有其他宗教在裡邊,我們佛教到這邊來,多少人感到驚訝,還有很多人問我,你怎麼敢到那裡去!我們開幕發請帖,周圍兩條街道,邀請當地居民參加我們的開幕典禮,接受我們的晚宴。我們向他報告,我們是做什麼的,我們到這裡來,為什麼到這邊來,到此地來的目的、用意,向大家報告。我們素菜接待他們。他們聽了很歡喜。當然,聽其言而觀其行,我們說得很好聽,我們做的是不是這樣?這十年他們也相當肯定了,都能生歡喜心,這個基礎做得算不錯。吃完飯之後就有好幾位同修來告訴我,他說:法師,你們這種活動能不能多辦幾次?大家歡喜。我說:好,既然大家這麼喜歡吃素菜,我們每個星期六晚上來供應,任何人都可以到這邊吃飯。十年如一日。我們星期六的晚宴永遠辦下去,不會停止的。跟圖文巴的市民結了非常好的緣,地方上的慈善事業我們全心全力的支持,這都是大家看到的。所以現在當地人對我們的稱讚,說凈宗學院的人都是好人。政府支持我們,人民支持我們,難得!  希望我們往後十年,不能像以前這麼疏忽,往後十年如果不能落實三個根,不能落實六和敬,我們就有罪了,我們怎麼能對得起佛菩薩,怎麼能對得起全世界四眾善友的護持?要記住古大德有一句話說得好,「施主一粒米,大如須彌山,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還」,我們的了道就是往生凈土。首先要想一想,我們現在這種心行,極樂世界歡不歡迎我們。釋迦牟尼佛為我們介紹的時候講得很清楚,《彌陀經》上說,西方極樂世界的人,「皆是諸上善人俱會一處」,極樂世界原本是諸上善人的俱樂部,我們要想參與,我們具不具備上善的條件?這是所有凈宗同學都應該知道的。如果我們心行不善,念阿彌陀佛也沒用,阿彌陀佛要把我們接引到極樂世界去,我們在極樂世界作亂,把人家的社會搞混亂了,阿彌陀佛不會幹這個事情。所以到西方極樂世界都是具備有條件的,上善的條件。我們也看到一生作惡的人,為什麼臨終往生瑞相那麼好?他符合那個條件,一生作惡,臨終懺悔,業障懺除,後不再造,他就是上善之人,他就具備極樂世界的條件。所以我們今天最重要的是培養這個條件。  六波羅蜜也是幫助我們培養,財布施養我們的身,果報是養身;法布施是養我們的心,得智慧;無畏布施這是善行,我們會得到健康長壽的果報。健康長壽是這裡頭最重要的,年老的時候有人為你服務,這個果報是什麼?我們肯照顧老人,我們肯為老人服務,什麼樣的因得什麼樣的果報。我們如果嫌棄老人、討厭老人,到你老的時候,年輕人都討厭你、都嫌棄你,那是果報現前了。到那個時候你憂悲苦惱、心裡不平,好了,你就六道輪迴再去流轉去了,你念佛求生凈土不能滿願。因果報應要搞清楚、要搞明白。我們學院幫助圖文巴醫院,醫藥費一個月一萬塊錢,一年十二萬,年年不缺;基督教辦的安養中心,它們相當困難,我們贊助它,贊助它的經費也是一個月一萬塊錢,一年十二萬,這二十幾萬都是無畏布施,照顧生病的人,照顧重病準備往生的人。我們所缺乏的,對一般的老人我們還沒有能照顧到。  我們很想辦個老人院,老人福利事業我們一向都關心,在全世界每個地區、每個國家我們都細心去考察、去參觀。澳洲的老人福利在世界各個地區來相比,澳洲是最好的,澳洲有先天的條件,地大、人少,所以居住的環境是最好的,但是它缺乏精神生活,缺乏溫馨。澳洲人非常守法,這是值得尊敬的,法如果再加上禮教那就完美了,合情、合理、合法。老人的晚年那是他一生最幸福的一段日子,我們想了多少年,總希望把這樁事情能夠落實。佛法里常說「一切法從心想生」,只要我們不放棄這個念頭,心想事成,希望有一天這個事真的成就。我們沒有能力辦大型的老人院,辦個小型的,二十個人、五十個人的,他們的老人院都住幾百個人,我們沒有那個力量,我們造一個三、五十個人的,做成一個好樣子,做成一個典型。我們參觀基督教關懷中心,臨終關懷中心,他們只有六個房間,同時只能照顧六個人。我去參觀,他告訴我,有的人住得最長的,三個月他就走了,還有些人一個星期就走了,二、三個星期就走了。它只有六個房間,專門做送終的事業,讓他在臨走之前心情愉快,能夠感到溫馨。這在佛法裡頭說,臨終時候沒有恐怖、沒有憂慮、沒有牽掛、沒有煩惱,決定到好地方去,他不會墮惡道。信仰宗教的他會到天堂,念佛的他會往生極樂世界。臨終要有不平,臨終要有怨恨,那肯定到三途。所以這個中心做的事業是菩薩事業,等於說把一個老人從惡道送到天堂,從惡道送到極樂世界,你說這個事業多麼偉大、多麼的殊勝。所以這是無畏布施。  「戒」,有律儀戒,有攝善法戒,有饒益有情戒,我們前面念過。律儀戒是自善,佛門裡面講善根福德因緣,我們善根從哪裡來的?從律儀戒裡頭種的善根。律儀戒一定是從《弟子規》、《感應篇》下手,我們今天的戒律有名無實,什麼原因?我們把根丟掉了。千萬不要有分別、有執著,《弟子規》是儒家的不是佛家的,《感應篇》是道教的不是佛教的,我們這樣分別執著就錯了,你對於大乘完全不了解。真正通達了解大乘,大乘怎麼說的?遍法界虛空界是一個生命共同體,自性清凈圓明體,從體上來說稱之為佛,佛性、法性都從體上講的,所以大乘經上說,「一切眾生本來是佛」。那我們要問,孔子本來是不是佛?老子本來是不是佛?是,怎麼不是,一切眾生皆是,不能說孔子、老子是例外的。應化在中國,應以聖賢身得度者即現聖賢身而為說法,這問題不是解決了!在印度,應以佛菩薩身而得度者,即現佛菩薩身而為說法。佛沒有一定的身相,佛沒有名號,佛沒有定法可說,你要明了通達這些道理,你是真正認識佛法,你才能學佛,有分別、有執著永遠不能入佛門。前面跟諸位說過《金剛經》的宗旨,遠離四相,那就入佛門了。《金剛經》的經文講得很好,小乘初果須陀洹,須陀洹破了四相,須陀洹自己說,如果他沒有破四相,釋迦牟尼佛就不稱他作須陀洹。須陀洹自己承認不承認破四相?他沒有這個心,他要有這個心,我破四相了,我沒破,執著還有我、還有人;他絕不以為他自己破四相了,那叫真破四相,這個事實真相要懂得。  所以律儀是自己修善,你都能把它做到,《弟子規》做到,《感應篇》做到,《十善業》做到,然後三皈五戒、《沙彌律儀》你自自然然就很容易做到,這是真正的佛弟子。攝善法增長菩提。攝善法戒也就是十善法,戒律上沒說,要做。只要是對自己真正有好處的,對自己身心健康,幫助自己斷惡修善,戒律上沒說也要做,這增長菩提。第三個饒益有情,對一切眾生有好處、有利益,佛經上也沒有說,我們遇到了要不要做?要做。我舉一個例子,有一年我到北京訪問,住在國際旅店,我從樓梯上下來,遇到美國一個同修,華僑徐先生,碰到了非常歡喜。他住在馬里蘭州,常常到我們華府,那個時候還不叫凈宗學會,華府佛教會,所以我們很熟。他告訴我,他非常歡喜,他說我兒子今天娶媳婦,媳婦是日本人,今天來了很多貴賓來賀喜。他請程思遠,是政協的副主席,請他做證婚人。所以來的有好幾個部長參加,日本的大使,還有日本很多企業家,這是很殊勝的一個婚禮,新娘跟新郎都是北大的學生,他們同學,日本人。看到我把我拉去,也叫我去做證婚人。我就坐在證婚人桌上,我跟程思遠坐在一起,一僧一俗。這是饒益有情,這些大官平常接觸不到佛教,他們看到我好像很稀奇。證婚人一定要講幾句話,所以我就曉得我可以講十分鐘的佛法,把佛法介紹給大家。我是臨時去的,所以也沒有準備素菜,我就吃肉邊菜,拿一杯酒跟他敬,他說佛教怎樣這麼自在?我說是啊!佛教不是不吃酒的嗎?是啊,不飲酒,真正不飲酒的定義是不能喝醉,因為你喝醉就亂性,我這一杯不會醉,我敬大家。十分鐘,這個宴會大概是一個小時,大家都歡喜,從來沒有聽到過佛法,在這個場面,我們參加,這個機會是度眾生的,是讓這些人去種善根。饒益有情,這是佛門大慈大悲的表現,這不是破齋、不是破戒。所以持戒一定要懂得開遮持犯,在什麼場合當中是用什麼樣方式來表達,不是為自利,是利他。這是一個例子。  「精進」也有三,我們在前面看到披甲精進,「披甲精進」是善根方便。披甲是什麼?你有戒律,一個人持戒,在這個社會不會被社會不良風氣所染污。我們這幾十年當中,五十多年了,我們沒有看電視,電視、廣播、報紙、雜誌乃至於一般的這些書籍,我們都不看。《戒經》里有規定的,沙彌十戒里就有保護自己的善根,這很重要。我們所親近的是經典,每天不離開。有時候有善法,儒家的經典,道家的經典,聖賢的典籍,不同宗教的經典,這是什麼?這是「攝善法的精進」,希望我們了解自己,也了解其他宗教,尋求宗教的團結,尋求化解宗教之間的誤會,互相學習,這問題就解決了。還有「利樂有情」,這是善根無盡的修持,攝善,善根圓滿,利樂有情是善根無盡,對眾生有利益、對眾生有好處的。  我們在法布施里印送《大藏經》,我們的標準是一萬套,一萬套《大藏經》贈送給全世界。這兩年商務印書館再版《四庫全書》,我們買了一百套。世界書局告訴我,他們想再版《四庫薈要》,我給他訂了兩百套,贈送全世界。這些時候我一直在想唐太宗的《群書治要》,沒想到真有同修找到這個書寄給我們。《四庫全書》分量那麼多,從哪裡讀起?我想了好多年,希望從《四庫》裡面把最好的、精華的東西節錄出來編成一本書,我們現在這個社會迫切需要的,古聖先賢的教誨。民國初年,我還沒有出世之前十年,當時這些學者、專家、大德們他們已經在編這個書,編成了。十九年出版,十六年完成,民國十六年,十六年是我出生那一年,它這部書完成了,花了十年時間,又隔了四年出版,出版這個書的時候我四歲。我們相信這些書籍印行的分量一定不多,大概都是一千套。將近一百年,社會的動亂,這書還能存在嗎?知道有這個書,可能找不到了,沒想到有人找到一套送給我。我一看書是很破舊了,但是沒有損壞,頁數完整,字沒有被破壞,我也交給世界書局印一萬套。這套書是什麼?這套書是《四庫》入門,你想看《四庫全書》先看這一套,這一套是經史子集的精華,一共只有八冊,《四庫全書》一千五百冊,精裝本,這個只有八冊。你看了這個東西之後,你對《四庫》就有感情,你認識它了,然後你想專攻哪一門你就知道,你會找得到,這是中國傳統文化復興的一把鑰匙。唐太宗這部《治要》是治國的寶典,如何讓社會安定和平,如何讓人民都能過到幸福美滿的生活。這兩部書它原始的資料都是《四庫全書》,一個是著重在政治上,唐太宗的;《國學治要》它的重點是在治學上,就是做學問。這兩部書太好了,這兩部書讓我們現代年輕人有門路可入,不至於望洋興嘆,真的有門可以進去。唐太宗的這套書昨天我收到了,印好了,寄了一部給我看,我看得很歡喜。《國學治要》大概四月底可以出版。這是法布施,這是利樂有情精進,攝善法,攝善精進、利樂有情精進。  剛才我漏了個忍辱,我們接著把這個補進去。「忍辱」也有三類,第一個要「忍怨害」,冤家要傷害你,你要忍,他對你不滿意,他毀謗你、侮辱你、嫉妒你,做出種種傷害你的事情,你要能忍。像經典上講的歌利王割截身體,你看看忍辱仙人能忍,不但沒有絲毫怨恨,而且還告訴歌利王,我將來成佛第一個來度你。當時忍辱仙人就是釋迦牟尼佛的前身,釋迦牟尼佛沒有成佛,在修菩薩行的時候修忍辱波羅蜜。釋迦佛成佛之後,第一個得度的是憍陳如尊者,憍陳如就是那個時候的歌利王。說話真算數,不是打妄語,不是說好聽的,真的度他。這是什麼?知道一切眾生跟自己是一體,他對我過不去,那是一時的誤會,不要計較,他對我認識不夠、了解不夠產生誤會,迷失了自性。所以人往往在高名厚利就被慾望俘虜過去了,我們相信他讀聖賢書,他有根基,為什麼還干這個事情?那就是從前李老師告訴我的,「看得破,忍不過」,還要干這個事情。大的利益擺在面前,一生窮困,現在一下幾個億的財產給你,他心就動了。這種境界裡頭不動心,那是已經得定了,沒有得定怎麼能不動心?所以他動心、他改變了,走世俗這條道路,情有可原,可以原諒他的,何必計較!我們要學釋迦牟尼佛,到我成佛的時候我還來度他們,他跟我們有緣。  所以在順境善緣不生貪戀,逆境惡緣沒有瞋恚,一切境界當中都能保持自己的清凈平等覺,日常生活當中保持自己常隨佛學。這句話重要,普賢菩薩的第五願。常隨佛學就是不離開經典,每天有空喜歡讀經、喜歡聽經,有這個習慣。這個習慣跟每天吃飯、喝水一樣,每天不能不吃飯,不能不喝水,每天不能不讀佛經,不能不讀聖賢書,你才真正能保得住,不會被環境影響;這個做不到,肯定被環境影響。而且讀書,我們沒有開悟,沒開悟之前一定要懂得一門深入,就學一樣東西。你看看從前的人。倓虛法師《影塵回憶錄》里記載著有一樁事情是真的。倓虛法師中年出家,沒有出家之前跟三個朋友合夥開了一個藥店,中藥店,其中有個劉居士以後也出家了。這個劉居士學佛,一門深入,長時薰修,他就是念《楞嚴經》,就這一部經,念了多少年?念了八年,叫八載寒窗讀《楞嚴》。一門深入,在家居士。有一天中午客人很少,中午就在櫃檯上打瞌睡,中午休息的時候在櫃檯上打瞌睡。做了個夢,這夢好像是真的,夢裡看到兩個人到店裡來了。這兩個人認識,朋友,以前為了財務上了法庭打官司,這兩個人輸了,上弔死了。所以他看到這兩個人來心裡很害怕,是不是來報復他的?結果看到這兩個人來的時候態度很和善,沒有那個兇惡的樣子,走到他面前就跪下來。劉居士就問他:你來幹什麼?他說:我求超度。他這個心就定下來了,求超度的。他也很後悔,為了財務糾紛讓他兩個人上弔死了,也很難過。就問他:你要我怎樣超度你?他說:只要你答應就行了。他說:行,我答應你。看到這兩個鬼魂踩著他的膝蓋、踩著肩膀升天了。這兩個鬼升天之後,後頭又來了兩個人,一個婦女帶個小孩,再一看是他前面的太太帶著孩子,也是死了。兩個人見了之後,就問她,你們兩個來幹什麼?也是來求超度的,一樣的方法,只要你答應。行,答應她,看到這兩個人也是踩著膝蓋、踩著肩膀升天了。  他憑什麼能力超度人?八載寒窗讀《楞嚴》,一門深入、長時薰修。鬼神知道你有這個本事來找你,你沒有這個本事他不來找你,為什麼?找你沒用處。這個地方我們就能體驗到,一門深入的功德多大。多少人看經、研究佛經,種類很多,看得很雜,看了幾十年都沒有這個功夫,鬼神都不找他。一門深入,鬼神來找你超度。現在還在世間的人我也知道一個,也是十年專攻一部經,常常有鬼神找他超度。他超度非常簡單,不需要排場,有的時候念佛號,有的時候念一段經文,就把他送走了;善根深厚的,他有能力把他送到極樂世界。這就知道一門那個力量有多大。所以一門是專心,多門是散心,散心成就就太難太難了!這是對於冤親債主。「佛氏門中,不舍一人」,這一人,佛並沒有底下加註解,冤家債主例外,沒有說,不舍一人就是冤親債主統統一律平等,只要是有緣;有緣是他來找你,你就要幫他忙。你沒有能力他不會出現,有能力他出現就是找你超度他的,你只要誠心誠意答應他,你所修的功德、你所擁有的能量就能夠幫助他超生。  第二種是「安受苦」,忍辱裡頭,這是什麼?日常生活當中你要能夠忍受,不被惡劣環境所動。修行人過去多半住在山林,因為環境清凈。對附近的村莊至少保持過去講三里路,差不多就是兩公里這樣的距離,你需要的東西也很方便,但是這個地方很清凈,沒有人打攪你。有時候你生活上有缺乏你都要忍耐,能夠耐暑、能夠忍飢、不畏寒暑。一心向道,什麼都不在乎,什麼都不怕。一部《無量壽經》、一句佛號念念求生凈土,這個身體放下了,身體交給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會照顧你。如果壽命到了,阿彌陀佛會接你到極樂世界;如果壽命沒到,阿彌陀佛會照顧你的生活,但是你的生活不是很富裕,是很清苦,肯定過得去。清苦的生活消業障、增福慧。《弘一大師講演集》里,有一篇特別跟我們講釋迦牟尼佛的節儉,勸我們要學習。浪費是消福報,不是消罪業,福報消了,罪業增長了,節儉是消罪業、增福德。日常生活當中能省就要省,不要浪費。要記住科學家警告我們,這個地球上,就在不久的將來會有糧食危機,會有能源危機,會有水資源的危機,這些都是直接影響到我們生活。如果我們節儉,苦日子過慣了,這種苦難來的時候我們不感覺得很苦;平常過的日子太舒服、太優越,一旦遇到災難就感到很痛苦。  我們想到世尊當年在世他的僧團,日中一食,樹下一宿。這一天出去托缽,托不到沒有關係,好好的念佛修行干一天;兩天托不到也不要緊,河邊上一點生水都可以喝。不像現在,現在都市人真的,古人所說的嬌生慣養,把他放在野外、放在大自然他就活不了。現在問題確實比從前嚴重,我記得我們小時候,六、七歲,小朋友在鄉下遊玩的時候,稻田裡面的水可以喝,水溝裡面的水可以喝,都很乾凈,手捧到就喝了,還有很多樹葉可以吃,鄉下人沒東西吃,摘樹葉、摘花朵,花也可以吃。現在麻煩,現在土壤中毒了,農藥、化肥、工業的廢水污染水源、污染土壤,所以現在怎麼敢吃,野草野花敢吃嗎?我們小時候敢吃,草拔下來吃草根,草根的味道很甜。現在整個世界變了。在這個時代,自己更應當重視自己的德行,走佛菩薩的路、走古聖先賢的路決定是安全,不會有錯誤。這是安於苦難的環境。沒有災難,常常想著有災難的時候我怎麼辦,心理上要有準備,災難來的時候你就不害怕了,你不恐懼。  第三種是「修行佛法」,修佛法要很長的時間,你沒有忍辱你修不成功。譬如一門深入、長時薰修,沒有忍辱的功夫你能做到嗎?《影塵回憶錄》上講的劉居士,一部《楞嚴經》讀八年,沒有長遠心、沒有恆心的人做不到!《楞嚴經》的分量很長,差不多相當於《法華經》,一天只能念一部。初念不熟,大概要七、八個小時,念得很熟了,一遍也得要四個小時,沒有恆心做不到,這就是忍辱。不但是讀經,念佛也一樣,這一句佛號看起來很容易、很簡單,「都攝六根,凈念相繼」你能做到嗎?能做到的那是真念佛人,他真有感應。都攝六根簡單的講,放下對世出世間一切法的分別執著,那就是都攝六根,對這一句佛號不懷疑、不夾雜,念佛的時候沒有一個雜念,一聲佛號一聲心,聲聲佛號聲聲心,心口是一不是二。這種念法就是古人講的,你跟佛心心相印。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你跟佛感應道交。念上個十年、八年,你得念佛三昧了,得念佛三昧就有冤親債主來找你超度,你一點頭他就超生了。為什麼?你真有功夫、真有功德,他得到你的加持,他就能往生極樂世界。  六度第五個是「禪定」,禪定也有三個意思,第一個是「安住」。禪定是菩薩修行的中心、樞紐,為什麼?得定之後就開智慧、就開悟了,般若是開悟,前面都是幫助你得定的。布施,放下煩惱、放下習氣,持戒是修自己的善根,忍辱是成就善根。修善根之後要靠忍辱成就,不能忍,你全都喪失掉了,佛法里所謂「火燒功德林」,你所修積的功德,一發脾氣功德全沒有了,燒乾凈了。功德很不容易修成,所以一般人修的是福德,哪有功德!功德能了生死,福德不行。功德能幫助你得定、安住,無論做什麼事情,譬如你發心十年的時間專攻一部經這是定,沒有定力的話你做不到。念佛,人家三年就能往生,那要靠定力,沒有定力,念佛的時候胡思亂想。牽腸掛肚的事情太多了,那是你嚴重的障礙,你沒能放下;真正放下,萬事隨緣,有很好,沒有也好,不放在心上,心裡只有一尊阿彌陀佛,只有一句佛號。無論幹什麼事情不妨礙,念佛法門的殊勝就在此地,無論做什麼事情心地清凈,專心做工作,心裡頭一句阿彌陀佛,除一句阿彌陀佛之外什麼都不知道。有沒有例子?例子太多了,你細心一觀察你就知道。  倓虛法師跟我們講的修無法師的故事,這個故事發生在黑龍江哈爾濱極樂寺。極樂寺建成,倓虛法師那時候很年輕,大概四十幾歲,他是諦閑老和尚的學生,請老師來給寺廟開光,辦一個傳戒活動,傳授三壇大戒。戒期當中當然需要義工幫忙,修無法師從外地來的,到這裡來討一個工作,義工。他出家,不認識字,所以他也沒有聽過經教,那個時候講經的太少太少了,全國能講經的法師不到十個人,中國那麼大,聞法的機緣太難了。他出家一生在常住做苦工,他修忍辱波羅蜜,別人不肯、不願意做的重活他干。他修行的方法就是一句佛號,真的除了佛號什麼都沒有。我剛才說的他做到了,你看他往生多自在、那多瀟洒,預知時至,就在戒期當中往生的。戒期在籌備期間,戒子還沒有來報到,他向老和尚告假,老和尚很訝異,但是老和尚有修養,倓虛法師,不責備他,你喜歡來幫忙好,你有事情要離開也好。當家師定西法師就沒有老和尚這個修養,把他叫過來責備他,「戒期只有兩個月,你連兩個月的耐心都沒有嗎?」結果修無法師告訴他,我不是到別的地方去,我要往生到極樂世界去。這兩個法師一聽愣住了,這不是開玩笑的,往生到極樂世界,這是好事!道場出了一尊佛。問他幾時?不出十天。你看他往生的消息就得到了。到第二天又去找定西法師,定西法師說怎麼樣?我明天就走。趕緊給他預備後事,到第二天真走了,沒有生病。  開戒的時候諦閑老和尚來了,知道這樁事情非常讚歎,誰有這種本事說走就走?他走的時候也給大家留了句話,人家叫他作幾首偈子、作幾首詩留給後人做紀念,他說我是個老粗出身,不認識字,我也不會作詩,也不會作偈子,不過我有一句話告訴大家,做個紀念也好,「能說不能行,不是真智慧」,留這一句。你講得很好聽,你自己沒做到,這不是真的,是假的,這句話值得多少人去反省。他真修成了,沒有別的,忍辱波羅蜜,他能忍,歡喜忍,並不推辭,道場裡面粗重工作一個人干,無怨無悔,最後這一著表演給大家看,沒有一個不佩服,沒有一個不讚歎。倓虛法師把他的事情寫在《影塵回憶錄》,流芳萬世,讓後人都知道他,都應當向他學習。決定不要貪圖享受,不要貪圖安樂。《戒經》上告訴我們,「比丘常帶三分病」,那個病不是真的害病,那個病是講病苦,就是在日常生活當中至少要有三分苦警惕自己,這就是今天講的憂患意識,不能沒有。天天講享受,災難來了你怎麼辦?安樂的時候要想到苦難的時候,這就叫常帶三分苦。人活在世間應該如是,統治國家的人他也不例外,天下太平、安定的時候要想到災難,要想到戰爭,不能掉以輕心。所以創業艱難,守成更難,創業的成果你能守得住嗎?這個事業能傳得下去嗎?不是容易事情。今天我們得力於科技的發達,比倓老法師那個時代殊勝太多了,倓老晚年住在香港,圓寂在香港,常常講經,聽眾也不過就一百人左右。香港人忙著賺錢,所以很少聽經,我在香港講經的時間很長,我了解那邊環境。  香港人聽經很挑剔的,你講得不好他不來聽,不來聽還罷了,找麻煩,講完之後提出幾個問題來問你,你答不上來的時候當面給你難看,這麼一個環境。我原先不知道,知道了不敢到香港去,到了香港之後,暢懷法師告訴我香港佛教講經的這環境,他對我提出警告。我那個時候去香港講經五十歲,一九七七年,我們從台灣過去。他說:法師,你算是年輕一輩的,你也不出名,沒人知道你,這個地方的聽眾有一些找麻煩的人,你得要小心,這些人都是知識分子,對佛法有研究,不是外行。我去講《楞嚴經》,這是一部大經,也是大家所喜愛的經。當時香港還有個首楞嚴王,海仁法師,九十多歲了,我去看他見一次面,好像兩年之後他就往生了,一生專攻《楞嚴》、專講《楞嚴》,《楞嚴經》專家。我到那裡去講《楞嚴經》。這個老和尚一生只有六個徒弟,跟他學的,這六個徒弟都很了不起。老和尚收徒弟的標準是要背《楞嚴經》,不但背經文,還得背註解。他選的註解也奇怪,他選的是蕅益大師的《楞嚴經文句》,連經連注都要背,不能背的他不收你,所以他的學生只有六個人,門檻高!這是個好老師,真是名師出高徒。他的學生當中有三個人跟我很熟。好在我那次,第一次離開台灣,算是在國外講經,講了四個月還沒有遇到困難。這些人也常來聽我講經,沒找麻煩,而且還請我吃過一次飯,大家談談《楞嚴經》裡面幾個問題,很不容易。像這種情形講經不容易!我們相信問難的人有,會常常遇到,自己如果對經教不熟悉,沒有真正學習的那點小功夫,你就不容易招架。所以頭一個就是一門深入,長時薰修,你要把心真的安住在這上面。  第二「引發」的意思,我們所想的能夠滿願,這個是什麼?禪定的感應,你的心清凈,清凈你所想的真的就是有求必應。一般人求願不容易實現,那是什麼?他的心思散亂,散亂心很難有感應;專一的心常常會有感應,很少沒有感應的。第三個是「辦事」,這個辦事那就是世尊在《遺教經》上所說的,「制心一處,無事不辦」,制心一處就是禪定,我們前面讀過「止心一處」,一個意思。制心一處你處理問題很容易,你的心不雜,你的心不亂。禪定應用在工作上,應用在日常事物上,所以它管用。禪定不是盤腿面壁,盤腿面壁它就不起作用了。這個地方講大乘教裡頭,「那伽常在定,無有不定時」,行住坐卧都在定中,穿衣吃飯、待人接物統統在定中。  最後這一個是般若,智慧。「智慧」也有三種,第一個是「加行」,幫助你契入境界,提升你的境界;第二個是「根本智」,根本智是無知,般若無知那是根本智;「後得智」是根本智的起作用,無所不知。般若無知,無所不知。我們怎麼修法?先修根本智,不能先修後得智,先修後得智你沒有根本,你那個後得智是假的,不是真的。廣學多聞這是後得智,他學一輩子,學幾十部經,一、二百部經,通宗通教,你要曉得他學的是知識,他沒有智慧,他沒有定力,他沒有耐心,日常生活當中不如意的事情常常發脾氣。這就說明他沒有根本智,根本智就是一門深入、長時薰修,真智慧,它沒起作用。你想想,像倓老法師講的劉居士,八載寒窗讀《楞嚴》。《楞嚴經》在佛教裡頭叫開智慧的《楞嚴》,成佛的《法華》,佛門弟子都知道。人家一部《楞嚴經》念了八年,他什麼力量超度這些鬼魂?根本智,它起作用的時候就是後得智,後得智是無所不知。先有根本智,然後再求後得智,就是說你這一門開悟了,然後你再學其他的法門、其他的經典,叫廣學多聞,非常容易,你一接觸就明了、就通達。就像惠能大師一樣,根本智是開悟,三昧成熟了,大徹大悟,所有一切經教,世法出世法一接觸就通達,一接觸就明了,這叫後得智。所以開智慧你要懂得開智慧的方法,要懂得開智慧的門徑,那就是戒定慧三學。從戒律裡頭去紮根,植善根,善根深厚,深厚的善根是從戒律裡面來的。因戒就得定,定就是禪定、就是三昧。這個定到一定的程度豁然開悟,這就是後得智。所以根本智能引發佛法,你在一部經上得根本智,你見一切法、聽一切法,一聽都明白了,這是引,引你的佛法。後得智真正幫助正法久住,幫助一切眾生學佛,你有能力教化眾生,你教化眾生跟諸佛菩薩沒有兩樣,縱然不能大徹大悟,也會到大悟這個階段。  早年李老師教我,學佛要發大菩提心,心量小了不行,要發大心,修學要把目標放在教理上。為什麼?教理通了,一切法全通了。但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那是上上根人,通理,通理就是見性。一般人,所以上中下三根,中上根性的人不得已而求其次,要通教義,義是通一部分。譬如凈土宗,我這一宗我通,別的宗還不行,這是教義,管用。如果說學一部經只懂一部經,這是下下根人,這部經你沒問題,換部經你是沒辦法,這個人難教。老師給我講這個道理我明白了,我不是上上根人,我的目標就鎖定在教義。我學這部經,與這部經有關聯的經典我學習很容易,與這部經方法不關聯的我學起來就非常困難,這就說明什麼?不是上上根人。知道自己的根性,選擇法門,依照法門修學可以把自己提升到上上根。所以建立佛事,佛事是正法久住,弘法利生。現在時間到了。
推薦閱讀:

二零一四凈土大經科注  (第一三0集)
凈土大經解演義  (第三二八集)
二零一二凈土大經科注  (第一二七集)
二零一四凈土大經科注  (第一八三集)
二零一二凈土大經科注  (第二五0集)

TAG:凈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