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暴力為什麼總是帶有羞辱性?
高中時,有段時間,我特別喜歡和一幫被老師稱為「差生」的同學混在一塊。這個「差生」的群體是怎麼形成的呢?其實很簡單,他們都被老師安排坐在教室最後幾排。
文 | 曾煒
這幾天,好幾起惡劣的校園暴力事件被曝光。很多專家很著急啊,呼籲保護孩子,建議儘快立法,將刑事責任能力年齡提前,而且還在網路上設立「校園暴力曝光台」,期望通過曝光產生一點威懾力。尤其是,最近在美國剛剛出現了一起中國學生集體欺負同伴的案件。人們發現,美國對於校園犯罪的打擊力度,竟然可以重到終身監禁。這相對於中國類似的事件發生之後道個歉完事兒,甚至民事賠償都難以追討的情況,截然有別。所以,人們呼籲加大未成年人暴力犯罪的打擊力度。
不過我很擔憂,這樣的呼籲是否真能降低未成年人的暴力犯罪。沒有提供證據說明,加大對未成年人犯罪懲罰力度就能降低未成年人犯罪,相反,這些年來美國的未成年人犯罪有愈演愈烈的趨勢。根據犯罪學的學科創始人康樹華的說法,我們國家未成年重新犯罪的比例是20%,而美國卻是40%。所以美國人的經驗未必可靠。至於「校園暴力曝光台」,講真的,可能是在「幫助」傳播暴力,而不是嚇退暴力。
加大懲罰力度,提高校園暴力成本,是善良的人的直接反應,這點沒什麼可值得嘲笑的。但是,孩子有錯,大人肯定也有問題,成年人把所有的懲罰力度都加在有錯的孩子身上,有「自我寬恕」的嫌疑。而單純強調事後懲罰、而忽略事前預防,則更是不負責任的表現。看網路上層出不窮的暴力視頻,我一直在想一個問題,這些孩子到底是從哪裡學來這一身的戾氣?別跟我說,是他們本性使然、是自創的,你以為他們都是歐陽鋒嗎?其實除了被大人「教壞」以外,還會有什麼其他的途徑呢?
靜下心仔細分析,那些時不時集中爆發的未成年人暴力視頻,其實是有共性的:第一,都是群體性的,幾乎總是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孩子,欺負、毆打另外一個或多個孩子。第二,這類校園暴力,一般都具有強烈的羞辱性,輪流扇耳光、煙頭燙人乳房、撒尿、逼人吃污穢之物、拍裸照等。第三,這類暴力有強烈的表演性質,不僅是說他們拍攝整個毆打過程,而是他們集體毆打受害人時,是在相互比賽、攀比,看誰狠、看誰更別出心裁。
想想為什麼頻繁發生的校園暴力會有這樣的特點,看到這些孩子對另外一個孩子實施群體的公開的羞辱性的暴力,難道你不覺得有點熟悉嗎?想想那些被排斥的差生,想想那些被人鄙視和被公開羞辱的學生。然後再想想我們自己從小的經歷吧。犯了錯,嚴厲的老師總是喜歡當著全班的面責罵、呵斥,甚至暴力懲罰。當時覺得沒面子、下不了台不要緊,老師使用的那些惡劣的羞辱性的懲罰方式,造成的心理陰影,有些人一輩子都擺脫不了。我並不是想說,這些老師採取的當眾的羞辱性懲罰方式,會被小孩子模仿、效仿,事情沒這麼簡單。羞辱性的懲罰方式,最大的壞處,是容易形成一個被排斥的相互抱團的「次群體」,並以牙還牙地釋放出來。群體性的暴力,很可能是這些孩子尋求相互認同的手段。
高中時,有段時間,我特別喜歡和一幫被老師稱為「差生」的同學混在一塊。我覺得他們很講義氣,性情也相對自由。我們一起去K歌,一起去錄像廳,一起去河邊沙灘烤番薯,還在街邊喝啤酒、吃大排檔。那段日子是我高中最喜歡的日子。在這種小群體里,有一個好處,就是你如果喜歡某個女生,大家會積極地幫著你去爭取。(當然,總是幫倒忙)但也有一個壞處,就是如果群體中,有某個人討厭群體外的另外一個男生,你也得跟著討厭。所謂「同仇敵愾」就是如此吧。這個「差生」的群體是怎麼形成的呢?其實很簡單,他們都被老師安排坐在教室最後幾排。因為他們學習糟糕,這是一種羞辱性懲罰方式。
我們知道,法律上所謂的羞辱性懲罰,指的是那些讓罪犯身體部位遭到毀損而受到社會的唾棄,或者藉助其他的方式,告知別人,讓人們共同譴責他。此時罪犯的人格受到侮辱,並被排斥於規範的社會之外。不過,隨著現代法律文明的進步,這類羞辱性的懲罰越來越不受歡迎,被人拋棄。原因是這類懲罰會產生很壞的負面作用。其中最糟糕的一個後果是,羞辱性懲罰,會使得被懲罰之人難以融入主流的群體,而只能尋求同類群體的相互支持。這就是為什麼「一起坐過牢、一起嫖過娼」能形成強烈的相互認同的原因。
不過很遺憾的是,今天很多老師依然很喜歡使用這種羞辱性的懲罰方式,並親手造就了一個又一個的「次群體」。而在這種「次群體」中,流行的價值觀念,除了充滿怨恨、報復和挫敗的念頭外,無非再加入些義氣、稱兄道弟的江湖習氣。主流的群體公開地羞辱他們,他們則同樣會尋找機會把類似的公開羞辱給更弱小的人。
推薦閱讀:
※?我喜歡你,和你無關
※漫長的救贖|百餘名校園暴力受害者,長大後聯手援助被霸凌者 作者:李芮
※記得當時年紀小,你愛談天我愛笑
※一點私事
※水木清華,我不能不說的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