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篇大論 | 武派郝架太極拳拳譜、理論、探討(下部)注意收藏!

相關內容閱讀:

  • 郝為真秘法太極十層功夫。悟萬拳終歸一理

  • 郝月如太極拳十三種身法要領

  • 我比較喜歡的郝少如太極拳講課筆記,都是乾貨!每次看都有體會!

  • 【第655期】卞錦祺回憶郝少如老師80年講授太極拳的心法,真東西!

  • 【第139期】郝少如先生圖解太極拳起承開合要領【第278期】引進落空,借力打人——太極大師郝少如

十、發放十六要                                                                                

(一)、活潑於腰            

(二)、靈機於頂            

(三)、神通於背          

(四)、流行於氣

(五)、行之於腿          

(六)、蹬之於足            

(七)、運之於掌        

(八)、貫之於指

(九)、斂之於髓          

(十)、達之於神          

(十一)、凝之於耳        

(十二)、息之於鼻

(十三)、呼之於腹      

(十四)、縱之於膝          

(十五)、發之於毛        

(十六)、渾噩一身

(白話注釋):

   十六要為武派太極拳前輩必須經過長期實踐經驗成功總結的技擊必須要掌握的幾個要點。

  (一)活潑於腰 —— 腰為主宰,腰為車軸,盡在說明習練太極拳腰的重要位置,其發力強調「氣貼脊背注於腰間」足可見發手要與兩腰腎的運動而有著很大的相關,是勁能發整的不可忽視的因素,腰它能否靈活、鬆弛、旋轉自如就往往要控制、約束著整個全身的靈活性和主動性,腰除了要運轉靈活還得必須有著很強的韌性,車軸嗎,它要具有能夠承受相當大的外力衝擊,只是能轉遠視不夠的,再者問題很明朗,犯雙重之病,多為腰死不得變化,能支撐八面不等於僵滯而影響軀幹和四肢失去圓活之趣。

  (二)靈機於頂 —— 提頂說的是習練太極拳對頭部的要求,詞義來自古時懸樑刺股的故事,頭部一定要正,要豎直,下頦微收,才能做到頂頭懸,在生理上頭居於人體最上部,如低頭、昂首、脖頸左右歪斜,勢必影響到身體狀態,就而就難保證走勢中軸努偏,中軸不正,則身體重心不穩,致使大樓根基不固,甚至將而有倒塌的危險,自己就將倒還何談制人,影響更大而莫過於導致氣行不暢。再者大腦是人體活動的司令部,其位置也具於人體頭部上端,則為上上之上,太極拳運動,全身活動指揮盡由大腦左右,精神貫注,大腦皮層靈機,是太極拳活動的根本。

  (三)神通於背 —— 武派太極拳拳譜上講「氣貼脊背」,因為脊柱勢人體軀幹部的支撐,在太極拳運動過程中,意念里從百會到後背脊骨有一條直線相連,就其脊骨而言,人體軀幹背部向上是頭,通過肩胛骨相連左右為兩肩和兩臂,下通過腰由胯左右耳連接下肢兩腿,整個貫串人體上下脊髓和神經,背部為身體的大動脈督脈氣血運行之地,以意識的精神作用下,氣血便可由此暢達身體各部。

  (四)流行於氣 —— 太極拳之所以稱之為內家拳,以鍛鍊氣血為主是能家拳的標誌以及特點,著重意和氣的鍛煉從而使身體的五臟六腑、四肢百骸盡能共同得到了鍛煉,內練一口氣,外練筋骨皮,內功訓練習練自然就而牽扯到呼吸,呼吸有法,有後天即肺呼吸和先天呼吸即腹呼吸,可以說太極拳也為一種氣功鍛煉,但與氣功還是有區別的地方,氣功大多為靜中求動,而太極拳為動中求靜,氣功要求走大周天和小周天,太極拳是走十字勁,功夫到位,便可氣、意、勁三結合。

  (五)(六)(七)(八)—— 行之於腿、蹬之於足、運之於掌、貫之於指

   以四句話闡述了太極拳運動以以運氣為要,腿為支撐,載身而行;勁起於腳跟,蹬地而起;氣走身體十字勁即身體中心線和其相交的橫線兩臂連線,有指有掌為手勢是勁的機樞。

  (九)(十)—— 斂之於髓,達之於神

   此叫做精神貫注,也就是神經中樞感覺系統高度集中,一定要達如靜狀態。精神內斂,收歸達於骨髓,大腦盡可得到良好的鍛煉,以達至神意雙修。

  (十一)凝之於耳 —— 聽覺器官閉而不聽,排除外界繁雜聲音對我的干憂,就此不聞從而不胡思亂想是入靜的具體行為措施,其效果目的在於免於神經系統受外界聲音的刺激為失靜,本句話語仍指做動作時萬不可開小差,保證意識不跑。

  (十二)息之於鼻 —— 通常必須用鼻作自然呼吸,隨著太極拳動作掌握熟練後在適當時候就可以根據動作節奏、動作或出或收來進行呼吸調整,即深呼吸法,就是或吸或呼,均勻細長一呼到底或一吸到底,呼吸之法仍有自然、順勢、逆勢、腹勢幾種形式,不過在做這些氣的形式鍛煉時不比自然呼吸,一定得有經驗的師傅在場給以監督指導,避免出問題不好解決,必要時仍可以微開開口,從口縫中絲絲吐納。一般最好是通過鼻自然呼吸為妥,尤其在發勁時要將自己一口氣結結實實吐到對方身上,使對方跌出。

  (十三)呼之於腹 —— 肺之呼吸仍是後天式呼吸形式,太極拳的呼吸講究深長勻靜,緩慢均細,就此太極拳的呼吸之法除有後天呼吸還伴隨著,吐呼勢必使自身小腹,一漲一起,就而再繼落下,存氣于丹田,也就是進行被稱之為腹式呼吸。

  (十四)縱之於膝 —— 人體下肢膝關節活動想到蘋泛,又因氣血不暢阻塞受外界風濕之侵很容易犯病,尤其人到了老年極易有骨質疏鬆而得關節炎等病,而太極拳鍛煉恰恰可促使氣血通暢,所以能扼制關節炎發病,並也有很好的醫療效果,再從太極拳技擊方面而言,身法要領也是如此,要求裹襠,而且要求兩膝要向里合裹,而開仍是兩膝朝外撐,就在此一開一合運動過程得以鍛煉。

  (十五)發之於毛 —— 太極拳的發勁過程展現著其一瞬間內力的聚合,就在發勁時外部表情有喜怒之表露,頭部有怒髮衝冠,以至頭上每根頭髮根既然豎起之象,就算是全身的汗毛孔都既漲開,這表明了人的生理現象,毛髮根有細小的血管輸氣血到稍,無怪乎太極拳可運氣達遍全身,無微不致,有人發勁嘻嘻帶笑將人發出,此過程同樣可使身體全部得以最好的鍛煉,就而達到增強體質的目的。

  (十六)渾噩一身 —— 一動無有不動,一靜無有不靜,總須渾身上下無一處不太極,整體發勁,其根在腳,發於腿,主宰於腰,形於手指,一氣呵成,使全身各部得以完整的訓練。

十一、習練武派郝架太極拳必知

(一)、不在式樣,而在氣勢

    習太極拳不在樣式,而在氣勢。不在外,而在內。平日行功走架,須細細研究揣摩,空、松、圓、活之道。要神氣鼓盪,全身似氣球 ,氣勢貴騰挪,身體猶如懸空。兩腿不論前進、後退、左轉右轉、虛實變換無不從心所欲。日久功深,有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之境。明白此理,練熟身法,善於用意,巧於用氣,到此地步,一舉一動,皆能合度,無所謂不對。

(二)、必先求尾閭中正

   習太極拳者,必先求尾閭中正,正中者脊骨常位於自己腹背中間也。邁左步右胯微提,用左胯托起右胯自然尾閭則中正無偏,能正中,則能八面支撐,能八面支撐則能旋轉自如,無不得力。更應步法虛實分清,虛非全然無力,內中要有騰挪,即預動之勢也。實非全然占煞,應分清一虛一實,否則即成雙重之病。兩肩須要鬆開,不用絲毫之力,用力則不能捨己從人,引進落空。沉肘即肘尖向下沉墜之意,前膊和兩股注意內中要有騰挪之勢,無騰挪則不靈活,不靈活則無圓活之趣。又須護肫,肫不護則尾閭無力,便使一身無主宰矣。又須養氣,氣以直養而無害,即氣沉于丹田,直養無傷之謂也。又須蓄勁,呼為開為發,蓋吸則自然提的起,亦孥得人起,呼自然沉得下,亦放得人出。此是以意運氣,非以力使氣,正是太極拳呼吸之道也。此中所說的呼吸,仍太極拳的開合,蓄髮而言,與吾人平常呼吸不同,請習者不可誤會。

(三)、太極拳是拳而不是操,是技擊打人之術

   習太極拳者應知其為技也。武術者,武者,勇也,術而為技也,技而為打人方法也。極精微巧妙,非持力大手快也,人力大手快者,先天自然賦有,又何須學焉。是故欲學斯技者,必先求身法,以含胸、拔背、裹襠、護肫、提頂、吊襠、松肩、沉肘,虛實分清求之。如此做得對了,在求斂氣,其斂脊骨,注於腰間。然後要求騰挪,騰挪者即精神,精神貫注兩腳、兩腿、兩手、再而兩膊前之間。彼挨我何處,我注意何處,周身無一寸無精氣神在,無一出非太極。能旋轉自如,絲毫不亂。動靜之本,靜見無,無中生有,即有意也。意無定向,要八面支撐。速揣摩之,查得不合不妥之處,就而改之。如二人打手,我意仍在先,彼力大不如我氣斂,彼以巨力來打我,我以意去接,微挨皮毛不讓打著,借其力。趁其勢,四面八方方向何處順即向何處打之。切要不可用力,不可傷氣,不可丟。從人既是由己,得機得勢,方能隨手而奏效。動亦是亦,步動身法不亂,手動而氣勢不散。單練時,還需每一動要問自己是否由動中向八面轉換,即速揣摩之。打手我欲去彼,先將周身安排好,我意仍在先,對定彼之重點,我欲去彼,筆直而去,我之意方挨彼皮毛,始能應手,一呼既出。如彼之力頂來,不讓其力發出,我一仍借彼力,不丟不頂,順其力打之,此即借力打人,四兩撥千斤也。此全勢一意運氣,非以力使氣也。能以意打人,久之意亦不用,全憑神經感覺,即身法無所不合,到此境界,已湊圓滿精妙之境,說無即無,說有即有,一舉一動,無不從心所欲,靠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

(四)、須悟太極之理

   習太極拳者,須悟陰陽太極之理,欲知太極之理,氣勢騰挪,腹內鼓盪,太極是周身,周身是太極。內固精神,氣勢自然能騰挪。如氣球,前進步凸,後退不凹,左轉不缺,右轉不陷。變化萬端,即無斷續,一氣呵成,無外無內,形神皆意,乃能苦練,必能功進於精微絕妙之境。

(五)、首要以意在先

   在打手時,我意須要在先,彼勁挨我何處,我指意用在何處,彼勁方挨我皮毛,我之意已入彼骨力。此是一己之意接彼之力,非以己之力頂撞彼之力。恰好不先不後,我之意與彼之力相合。左重則左虛,右重則右杳,仰之則彌高,俯之則彌深,進之則愈長,退之則愈促,一羽不能加,蠅蟲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獨知人,所謂沾粘連隨,不丟不頂是也。

(六)、須悟陰陽相濟之理

   習太極拳者,須悟陰陽相濟之理,動之則分,靜之則合。分者,開大也,合者,縮小也。其中皆有陰陽,開合轉換、互相呼應,始終不離也;開是大,非頂撞也;縮是小,非躲避也。全為預動之勢也,所謂視靜猶動,視動與靜也。其如車輪。腰似車軸,非兩手亂動,身體散亂也。緊要全在蓄勁,蓄勁如張弓,發勁似放箭,無蓄勁,則無發箭之力,發勁要上下相隨,勁起於腳跟,注於腰間,形於手指。由腳、而腿、而腰,總須完整一氣。腰如弓把,腿手如弓梢,內中要有彈性,方有發箭之力也。自己先安排好,彼一挨我皮毛,我意按定彼勁,即不丟、不頂,用意去接,即是順隨之勢,能順隨,則能借力打人,此謂借力打人四兩撥千斤也。到此地步,手上便有分寸,能視彼力大小,能權彼來力長短,毫髮無差。前進後退、左顧右盼,處處恰合,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也。平日走架打手,須要從此做去,走架既是打手,打手既是走架,此皆一理。走架每一勢要分四字完成,即起、承、開、合也。一字一問對不對,即速而改換,差之毫厘謬以千里,能領悟此意,日常行住座卧皆是太極,學者不可不詳辯焉。

(七)、行功走架要氣沉丹田

   平日走架行功時,必須以意引氣下沉送存丹田,以意,非以力,氣勢騰然,依發練習,日久自能斂氣入脊骨,然後用意將脊骨之氣由尾閭從丹田往上翻之。達此境界就能以意運氣,遍及全身。彼挨我何處,我一到何處,氣亦從之而之,意氣相應疾如電掣,周身無一處不是如此,此即所謂行氣如九曲珠,無微不致。運勁如百鍊鋼,無堅不摧,亦即意到、氣即到是也。又丹田氣須直養而無害。方能入長江大海之水,用之不竭,取之不盡。

練到功夫純熟,練成周身一家,宛如氣球一樣,左重則左虛,右重則右杳 ,物來順應,無不恰合,凡此皆是以意運氣,非以力使氣,在能不在外,凡此即尚氣者無力,養氣者純剛是也。

(八)、四兩撥千斤、借力打人

   察四兩撥千斤,千斤泛指外界之力,四兩實則是說我內功所具有的氣量,也可以理解為是小力勝大力的典範,有輕靈之趣,內功之氣量很難實際稱量,太極拳用勁原則技巧所佔成分比重很大,借力打人是太極拳的擅長和時尚。鬥力,牛抵頭不為太極拳所提倡,功夫技巧得身,即可欲來風即來風,要來雨即得雨,接彼之力還制其身。

(九)、由懂勁階及神明

   習練太極拳打手要由懂進而階及神明,神明而是內勁,而不表露於外,內勁仍內動,乃是身勁、腰腿勁的具體體現,走內勁常稱為游身法。出手便要三尖相對,即手尖、鼻尖、腳尖。守中用中十太極拳技擊體用特點,手尖與鼻尖相對,自然自身中路門戶嚴緊,不使敵手右空虛而承,如故設陷阱就另當別論,所以要學會關門,又得掌握如何開門的技巧,先能聽勁,再學會正確處理複雜萬般變化。還有能尖尖不出腳尖,使身體自己常出在穩定不凸不凹的狀況,就此從由懂勁後,越練越精,一直便能達以出神入化之高級層次。

(十)、習練太極拳兩階段  1,外形階段  2,意、氣、拳三合一

(十一)、散放以聲助功                                  

(十二),陰陽顛倒、技高一籌

白話註解請看下篇!!!!!

(白話注釋):

(一)在氣勢

   現今太極拳不僅有陳式、楊式、武派三大主要流派,而又派生出如吳式、和式、郝式、孫式、郝楊式等更眾多派系支流,雖各具特點,各有千秋,但無論學習習練那種太極拳,而唯理一貫,但萬不離其宗。各家太極拳動作手法要領都是著重意氣要求和松、靜、沉的鍛煉,更有共識走勢形式不在外,不拘於形式,而在內,練太極拳特別需要悟性,練習架子以及打手時應仔細認真研究揣摩,「空、松、圓、活」四字的要義。

       「空」空當沒有講,萬念俱空,已如空靜之境,全身心投入到練架子中。

       「松」全身節節放開,無使拙力,松下來才能達以真正入靜狀態。

       「圓」勢勢以圓為準繩,能圓才能八面支撐

       「活」即為靈,沒有獃滯死板的地方,全身盡體現生龍活虎,靈活精神狀態。

   當然死氣沉沉,與人搭手,未戰先恐,動作必滯而遭慘敗。能精神抖擻,時刻行氣鼓盪丹田,一瞬間使自身能量可超常人的發揮,做到又依然象充滿氣的氣球一般輕、靈、圓、和即能內靈外活,勢勢能動中求靜,靜中猶動,具備騰挪之勢,下肢兩腿在進步、退步或左轉右旋時都能虛實轉換的靈,日久功進從熟生巧,收穫多多,待

到功達一定境界,練就皮膚感覺極度靈敏由懂勁階及一步一步攀登,立於巔峰。並可達神明之境。接手全為接意、接氣,渾身盡為太極,處處勢勢皆嚴格遵照太極拳手法要領去要求,然後就能動作無所謂不對,只講輸贏便是。

(二)尾閭中正

   尾閭是人體脊骨下面尾椎部位,其位置中正可以保證身體中軸自然豎立,中軸正人體左右旋轉靈活自如。脊骨是人體中柱,其部位在人體背部正中正好與人之正中垂線相合。身體的動作規律如欲向前邁動左腳,右胯先微而上提,以左胯托起右胯,步自邁出,其實也就是兩邊腰腎領動兩胯協調完成一個立圈運動,如此襠也自然成被吊起狀態。同時也就使身體保持處於中正位置。身正才能無論四面八方從任何方向來力施加我身,我自能保持重心穩定不偏。任何情況,任何出勢盡然不可失卻棚勁。腰似車軸即自身中軸能靈活轉動,便能處處順而不背,勢勢即得先機。步法在沒有發勁之前,兩腳一前一後,要虛實一定來分清,一腳就要靠與地面有十足的摩擦力。自然也就站穩。另一足仍能輕鬆抬起,抬起的一腳還起到身體的配重作用。騰挪之勢即隨時能靈活的改變位置或方向。雙重是身體任何部位或全身出現獃滯沒有了活動餘地,所以說不僅僅只是兩腳不分虛實占實占煞才叫雙重,能化、能發才算好手,能化首要是要肩活,所以兩肩必要先而松沉,不要聳肩,肩聳便氣勢散亂,肩要是吃力負重則臂部身體不能靈活,臂部動作一死,無形之中也糾正人談不上能夠引進落空,何再講能捨己從人,意念兩肘時刻有向下沉墜之意,此就叫做沉肘,上肢兩肱和下肢兩小腿,尤其兩腕關節下一寸以及兩足踝凸上一寸之處要時刻保持靈活變化的機勢,其即為所說的騰挪之勢,並且每一動作則右圓活之趣。要念念不忘護中意識,太極拳必須能夠掌握合門、開門在技擊技巧,打手時對於兩肘的要求抬肘、架肘不行,而過於里合更是要不得,一般情況下在可以保持靈活變化的同時兩肘各護左右兩肋,即不輕易過越自己身體胸廓的兩邊邊線。如其不然兩肘偏離正常位置就會造成出現扭麻花,自己把自己捆綁之背勢,胸體兩邊線要有向內合之意,叫做護肫。否則尾閭一旦失去支撐之力,就而影響到身體散亂,動作僵硬成棍難於變化。太極拳之所以歸屬為內家拳,內家拳都是著重意和氣內功的修鍊。拳譜里講氣要直養,什麼叫做「直養」直在這裡當通暢無阻來講,其話給我們很清楚以提示練拳時,故意做作努勁憋氣,至於自己悶氣不爽,但凡運氣控制不當,使其在身上胡亂竄行,甚者走火入魔,氣非但不能直養,就而對身體摧殘致傷就而百害而無一利。所以練拳時先要以意沉於單田,郝式太極拳說勁要存於身,所談之意就是發勁要蓄而後發,正象拉弓張弦,箭而待發,能量的集聚仍為一個斂氣入骨的一個過程,收、縮、吞、合,全為蓄勁而使;展放、開、發是呼,全為放箭發手而為。吸自然能迫使敵手根力拔起,先斷其根,就而失去主宰;呼則能保持自身穩如泰山,太極拳的運勁方式處處表露出對拔勁的顯示。諸如這些手法要求不妨都要在具體實踐中一一加以體會,能按上述去做,先而明理,有感知到身知,漸而功達深厚,輕易將敵手發放跌倒仍為小菜一碟兒太容易了,孰不知台上十分鐘台下十年功的道理。要完全以意行氣,並非以力大欺人。太極拳內功的修鍊,即來談太極拳的呼吸之法,泛指太極拳的開合,一開一合即動靜之分,陰陽之理,盡見蓄髮二字之含義,內氣練法與我們用肺呼吸生理現象不同置點的腹式呼吸務必要有清楚認識。

(三)借力使力

   武術,武是指以勇為前提,勇氣為戰鬥意識,關鍵是有一往無前敢打敢拼大無畏的氣概,術就表示方法、手段如何,太極拳即為武術之範疇也就自然包括這些內容。太極拳其技擊奧妙仍為長期歷史勞動人民積累的結晶,太極拳講究先天有力、手快雖也可以是一種優勢,但仍為人身天生本能所具有,已經定勢,就不用再去特意學習。太極拳所主張的是巧技,仍要求力小勝力大,講究借力打人,以柔克剛。就必須通過後天刻苦努力才能功夫上身。學練太極拳先求按其身法要領,含胸、拔背、裹襠、護肫、提頂、吊襠、松肩,沉肘一一能夠做到後,並能知陰陽,動作虛實分得清楚,先從動作外形規範無誤著手,然後再練修內功,內功修鍊先學會斂氣,氣斂入脊骨就而注於兩腰,此種運氣方式為武派太極拳特彆強調。務必氣勢騰挪,精神飽滿抖擻,全身要做到內靈外活,以四個字概括即「空、松、圓、活」仍全身具備以靜帶動之勢。兩腳、兩腿、兩手、尤其兩膊前肱能松內緊勢郝式太極拳的特點,用一句形容的話從肩到肘好比一段軟繩,前端系以一截木把,木把前又安裝一個金屬鎚頭。接觸點就是對方挨我何處我注意力隨而到何地點。此處根據具體情況也許可做為力的重點,也許可以做為支點處理,仍可見槓桿力的顯示,便可一觸即發。精氣神在全身時時刻刻都得體現著生龍活虎一般的活力,周身盡為太極,一靜,全身即達空空之極全無之境,見有能量瞬間集聚以超常人的表露,皆以意為先,力直而澀,意活而能八面支撐。起承開合勢武派太極拳動作走勢特點,動作勢勢以不失棚力為好,或靜或動始終重心要穩定稍出現自身不穩說明自己某處身法有錯誤,細招原因速而改之。打手必須以意導引各個動作,雖然他人出勢甚快,不如我意更快,敵手儘管理大勢猛,沒有我氣斂高明,任他人以巨力襲來,我以意引氣接之,在著力點似挨非挨之機,正為我出手良機,趁其勢照其準頭及其暴露出的薄弱之處攻擊之。即對其背點、軟扁,楞角、凸點、凹點、哪裡得力即向此處打去。能緊難以做到那麼能松得下來還不能丟是越發難掌握了,象憋氣、努氣,與對方對持以硬力頂牛都不為太極拳從人所為,太極拳為借力技巧性很強的拳種,要學會給敵手來勁讓路,路讓的越徹底越是給我後發先至奠定有利條件。頭半圈讓給人家,讓給敵手一個充分表演的機會,接下來就是看人家給了我什麼了,太極拳雖擅於借力打人,可人家不出手,力從何借?對方越惟所欲為,暴露了其出勢行蹤進攻意圖,而將其薄弱點同時顯示給我,也就則給我出擊創造了良好條件。下半圈因為對方已步如撞進我有效伏擊圈內,此時也就再也由不了他人了,我即得機得勢,敵背我順,我便隨手得手稍加外力,敵必飛跌而摔出。

   動則全是意動,無論前勁後退、左右轉換、手法、身法皆合太極拳身法要領,兩臂隨曲就伸,氣勢猶存,動則能向任何方位轉換,轉換不靈姿勢必有不妥的地方,中軸不能靈活,必有那些地方存有獃滯所在,字找原因,以加改之。發勁前務必先將自己身體各部安排妥當,意永在先,對定對方不易變化之處、滯重之處,吃中而去,如向水中按球,迅而筆直而去,如能得機得勢,在出掌與對方粘著點似觸非觸一瞬間一呼發剪而出,馬到成功。如對方硬力頂來,就在其勁剛出來在其勁頭之上就勢以悶勁把對方力封閉在他本人身上步得出來。全為借力而行,四兩撥千斤之妙,妙在以意運氣,欲借力,首要先保證自己不丟,又不得和對方直接衝撞頂起牛來,順而攻之方為上策,以持力大硬施加於人,不為太極拳所為,練就能夠以意打人,日久習慣成自然,熟則生巧,達以以神經感覺行動,快到能以條件反射走勢,出勢不見勢,制人、打人仍在不知不覺間,仍似於輕描淡寫舉掌中,不知兩臂自動動作起來,不知兩腿隨而也上下相隨已投入動作中,已湊圓滿精妙之境,說來即有,說無即無,一身的空靈,一舉一動無所謂不對,盡為太極。

(四)談悟

   習練太極拳先從感知上入門,先而通悟太極拳各種道理,太極即為陰陽。時時刻刻全身上下具備騰挪之勢,也就是活便之身形,有極其靈活的預動內在,隨而可以騰身躍起,隨而落定成靜態,保持著氣勢騰挪狀態。腹內總覺松靜,內練一口氣,練氣在小腹中鼓盪所謂虛胸實腹正為此意。想練好太極拳有一些細微之處,總須經師傅言傳身教,各門派有自家的特點和長處,所以說,跟著那家練習就要一絲不苟的按著本門要求去練,要知道有一些說法、練法很有不同,甚至決然相反以至背道而馳,由於理解不同,走勢上的差別,在這家如此練習可能就是忌諱,是為缺點,而哪家這般練法反而視成優勢而要求必須這樣做,對於初學者且不可這山望著那山高,三天在這學,兩天又看那邊好又跑到那邊去學,跑來跑去把架子練花了,不免經常跑調,練成洋裝套馬褂,中不中,洋不洋,至於相互吸取營養,相互交流那是以後的事情。自身的定力要經得住考驗,根力是大廈的基礎,是制勝千里的首要條件,周身上下皆為太極,從心中充實著精神,自然而然即可保持騰挪之勢,使我身體猶如沖滿氣球一般,進而不前傾,退而不見軟扁,左轉身形圓滿不凸不凹,右轉更是動作不見缺陷,雖勢有萬千變化,勢總須連貫一氣,沒有斷續之處是說動作中間不可出現斷停間歇的地方,應一氣呵成。外形動作內功合一,勢勢皆以意統領,功夫、功夫、功夫下到了,功夫努負有心人,鐵杵磨秀針,功到自然成。

(五)意為統帥

   勢勢總是必須強調要以意在先,達手中一味想著以招接招,以勢接勢,以力接力,很容易形成力和力直力相對持抗力前進。所以武派太極拳則提倡接意接氣為宗旨,對方出手挨在我身體的某部位,也就是雙方的接觸點,我意就注意到何處,就在對方出勁時,我憑藉自身的聽勁功夫早已洞察到敵手出手意圖何在,在對方微挨我皮毛,也就是對方力與我身似挨非挨之際,我意比他人更快,意早已滲入對方體內以至骨里,其中過程中火候的掌握是必不可少的,當我指意與對方之力稍而碰接時,對方只來力左重我左邊能夠虛化,右重我右邊能夠虛化,使對方來勢儘管力大兇猛,打在我身上如打在棉花團上無有著落,又象打在皮鼓是,有一股利反彈了回來。仰之則彌高就是講對方打高勢,那麼我意更高;俯之則彌深施講對方如打低勢,我意比之更;進之則愈長,退之則愈促,長距離大,促即短、時間快。發勁、勁貴短意貴長。以意以氣來接對方已可到條件反射之速度,臨陣時還是象平日以大腦想著用什麼招破什麼招早就正月十五貼門神晚半月拉,此時我神經中樞感覺系統則處在高度警覺狀態下,稍右風吹草動,我即刻立有反映,就勢一根很輕很輕笑鳥的羽毛落到我身我即能清楚的覺察的到,既而那麼如有一隻小小的蠅蟲一類的東西剛落在我身,盡能被我能內力彈純,足顯示我身體的靈敏程度。我之勁力盡在對方不知不覺間就可就把對方發出跌倒,先要捨己從人,主動權盡可掌握在我的手裡,我能將敵手的一舉一動了如指掌,而對方很難摸清我的勁路動向,皆因我進攻時並不動對方原姿勢分毫,全為從人所動,如何沾粘連隨,盡在不頂、不丟中尋找。

(六)陰陽相濟

   太極拳理論來講處處必須合乎陰陽之理,象圓如方出、剛柔相濟。動為陽,靜為陰;開為陽,合為陰。有靜必有動,分之再合,合之再開,分為開展之勢,合為收縮之勢;開為大之勢,縮為小指勢。其盡在陰陽中,一處自有一處的陰陽,開而有合,合中寓開,陰不離陽,陽不離陰。開雖為身體相應部分向外展放,所佔範圍擴大,但決不是生頂硬抗,縮為收所佔的空間範圍收合變小,但非躲閃。躲而不躲,閃而不閃靠有退有進實現,如手退身進、左進右退、右退左進都為進則是退、退則是勁其例,都貫徹者太極之理。身形盡具備預動騰挪之機勢,視靜猶動,視動與靜,即穩定靜態狀態想須保持有隨時發起進攻動勢狀態,又每一動作又求其靜,保持頭腦清醒,精神專註。要為中軸起著活動樞紐的作用,腰如車軸,身體四肢運動不能再意念中只是某部位在活動,實際意義仍要領氣在運轉。所以如兩手無意識的胡亂比劃則為妄動,無意識的妄動即會導致動作散亂沒有主宰。發勁質量的體現關鍵之處,在未發勁之前先要蓄勁,就是先要拉滿弓力,而箭已上弦,只待萬事具備,箭從弦發,一往無前,威力可見。如沒蓄勁則發勁弱軟無力難見其效。發勁展現著一體全身的整勁,如只是臂部局部一點力量往往徒勞而無功,整勁表露在五弓齊發勁,兩臂為兩張弓,兩腿為兩張弓,身為一張弓,又五張弓合為一張弓,兩臂、兩腿微弓梢,腰為弓把,上下相隨才能具備五張弓齊發勁,足為勁起之根源,氣貼脊背為在注於腰間,掌指勢發勁之機樞,從腳、為腿、而要總須完整一氣呵成,練就一身無堅不摧的彈性,一抖、身形一哆嗦勁即發出。發勁前,必將自身安排妥當,此時自己身體無有一處不得力處,就在外力已接近而似觸非觸將挨我時,我先調動意就而棚住對方勁路,要不頂還要不丟,就在不頂不丟中討消息,盡為接意接氣,順遂對方全為借對方之力還制於其人,借力使力仍四兩撥千斤之妙,在自己心目中早已胸有成竹將敵手來力之方向、大小、長短,力度,勁力的來龍去脈判斷的毫髮無差,功夫有了手上便右撩分寸。且能前進、後退,左顧、右盼,每一動恰到好處,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盤習架子或與人打手,招招勢勢都具備能打的走勢,花拳繡腿不能制人,用之即能打。不能打人,哪還叫拳,也只能稱其為操。在盤習架子的時候,都設想敵手即在眼前,打手正為檢驗自己平日架子每勢動作正確與否的試金石,在推手過程中,架子的每勢每個動作都能貫穿其中,少有錯誤,動作不合乎太極拳身法要領即立見背勢,招法就運用不上,自己常給自己過意不去,尋得毛病立即就而改之。與人對陣卻有人卻當無人,好比虎入羊群,使敵聞風喪膽。盤架、打手同一道理,武派郝式太極拳打都節序以四個小環節組合成式,即起、承、開、合。太極拳整體要求特彆強,一處不合則影響到全體,尤其是在打手過程中,一處做的不到位,則立見背勢,差之毫厘謬以千里。習練太極拳最見不得一知半解,半瓶子醋咣當,有說聰明過頭即是耍小聰明的難以練成,而又太過傻笨的人沒悟性的人也難學成,只有聰慧的人、能堅持不懈的人,對太極拳十分愛好的人才會有所建樹。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功夫沒到家,功夫沒上身,稍有鬆懈,既而前功盡棄。待功夫練至深厚層次,雖不見本人日常不怎麼練架子,其實其仍行住座卧都在練功,所以功夫只增不減。

(七)氣沉丹田

   在這裡單談太極拳的內功修鍊,太極拳內功修鍊包括著品德道德、思想修為、內功功力鍛煉等。一個不愛國家、不愛人民、不愛社會、爭相好鬥,心胸狹窄的人雖然也有了一定功夫,但欲達以高層次就不行了所以說你的思想境界能達以合地步,你的拳就能練到何境界。內功之法離不開運氣之法,太極拳走氣方式為十字法,即在盤架行功的時候先以意沉氣送達並存儲于丹田,鍛煉吸收大自然之氣,利用先天之氣和後天之氣為我所用,意守丹田,即思想注意丹田,盡為以意為導,不要意力使氣。全身盡要做到松、靜,以靜為體、才能身形能保持有騰挪之勢,能久為按此法練慣用氣,日積月累,則能元氣旺盛,底氣充實,功底更深,即存巨大能量於己身,總能使其氣收斂入骨,接下就可以使脊骨之氣而後降之尾閭由尾閭再上送丹田,如此可做連續循環練習,日久天長就能練得自由調集運氣,以意運氣通達全身任何部位,對方挨我何處,我意緊隨已達何處,意到氣到,意氣相應相合,仍可在一瞬間意氣招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這一瞬間所凝聚的能量的威力簡直大到不可估量,全身無一處不是如此。太極拳打硬不打柔,對方的僵勁越厲害,越是好打,如遇有我力施於對方,就如泥牛入海全無音訊,哪就說明我已經碰到太極高手,自己從各方面遠不如人家。就如我用腳踢竹竿一踢即飛,如您踢得是一條特別細軟很長的軟繩哪就可費勁了。氣以直養而無害,直的意思就是通通暢無阻,所以說習練太極拳必須松靜,且勿有憋氣、努勁故意用力,不按規律胡亂行氣,致使氣行偏到則對身體,練功百害而無一利。聽勁、懂勁,從而接階及神明為太極拳上乘功夫,能做到左邊受力左邊能夠靈活虛化,右邊力來右邊能夠靈活虛化,以意行氣表現在內不在外,無不全身處處如此。決不能用力操縱氣行,以蠻力強施於人,氣憋不僅可以把自己動作鎖死,往往被他人所乘,另外其極易偏離控制另到而馳,甚至走火入魔,所以養氣的道理就得直養,其如大容量的儲電池,越練氣量就越足儲容量也就越練越大,相應則能量則更大,能量大則無堅不摧,即所謂養氣者純剛也。

(八)牽動四兩撥千斤

   拳理立論大都是經過千錘百鍊實踐過程太極拳幾輩先輩總結出來的精華部分,所以說是十分正確的,但常由於自己理解的偏見則會產生領會的錯誤,就而發生誤解,「四兩撥千斤」別忘了前面還有「牽動」二字,誤解雞蛋碰石頭也不錯,不去練功,不去找太極拳的巧妙,異想天開也就誤入歧途。要養成接意接氣的習慣,全身仍具輕靈之趣,內功深厚,技巧精悍純熟自身已具超一般常人之內力,只要以意調動,以氣鼓盪丹田,帶脈充貫氣足,要集即聚拉弓放箭,摧枯拉朽,勢不可擋。

(九)技高一籌

   太極拳技擊技巧奧妙所在,仍技擊手段其主要宗旨以「借力使力」而崇尚。以小力勝大力才為太極拳所為,以小力勝大力即四兩撥千斤非借力而施,太極拳功夫講究對方對我攻擊力越大越猛,其遭受的創傷程度就越厲害。如欲去借力,必須先得掌握太極拳的聽勁功夫,會聽勁了就能順利洞察知了敵手來力之大小、長短。能聽勁了,是學習太極拳登堂入室進院的第一步,到進屋踏進門檻還有一段相當長的距離,聽力有了,漸而能夠懂勁,懂勁就是不過知己知彼,聽得來的消息能夠正確處理,進一步能夠掌握太極拳的引化之法、製法,能化、能發,到後來越是接近神明之境。內氣勢一種無形、無色、無味、看不著,摸不到的東西存在於人的身體裡面,全憑意念感覺,雖然跡象難尋,內氣常以內勁而體現,而內勁常內動形式,內動而又以身勁和腰腿勁而表露,走內勁被武界人們稱之為游身法。發勁質量關鍵在於整勁,太極拳是一種守中用中的拳路,手尖、鼻尖、腳尖為三尖,其三尖標誌和約束著人體動作身形的位置,鼻子正好人體兩邊而分居中的位置,三尖相對是表明出手手要衝著鼻準,而手外展不能超越腳尖,手尖上下於腳尖相齊,如此這般自然我中路門戶大緊,而且就此也就對準對手中門

空擋取勢進攻,此為合門。兩肩點,兩肋邊下點叫做四門,是自身防護的重點,也常為我攻擊對方的重點,我胸前兩肋一般是不許他人隨意進犯得。雖然如此,但有了功底,還得學會自開門戶引魚上鉤,俗稱開門,藝高人心細膽大,有意識的虛設陷井與無意識的防護不嚴門戶大開趨勢截然不同,提議初學推手我們可先從圓肘去著手鍛煉,出勢兩臂大於90度成鈍角的形態為圓肘,有了基礎再學方肘,出勢兩臂屈度等於或小於90度的成直角或為銳角形態稱做方肘,進一步再進行滾肘的訓練,在這裡僅為籠統的說一下,今後還要在推手篇幅中做一詳細介紹。

兩臂靈活程度而決定於松肩,松肩這一關口過不去的話,去要求能化勁都是枉然,打手最忌兩手一起把混身十成滿勁吃奶的力氣去強施,要曲蓄而右余,定要保持兩臂、兩手的密切配合,開合有致,陰陽換的靈,要學會陰陽

倒置之法,要學會摺疊之術,兩掌一攻一守,即為一陰一陽,至始至終則在沾粘連隨不頂不丟走勢過程中,在圓滿無缺運化當中,尋其對方薄弱之處,逼自犯錯誤,逼使他人出現凸凹、楞角、塌扁的缺陷,控制對方進退之路,使之身形懸空失去平衡,在敵背我順時,一觸即發。打法沒有製法高,製法施出可將對方所有進退之路封閉使其難有半點活動餘地,只有低頭服輸的五股投地。功夫是練來的,技巧是勤奮學來的,非數年純功,又得真傳才有所為。

(十)練功兩階段

    習練武派郝式太極拳的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應先從動作外形練習,切要注意上下肢與身法的密切配合。

   習練太極拳應該循序前進,哪能不會爬就想走,不會走卻要跑,常說嗎,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學練太極拳就得一步一腳印扎紮實實去練習,先從一招一式開始。就因為太極拳身法嚴謹、連貫要求很強,自有一出動作不達標,全盤皆失。但又由於對於初學者來講,又不能做到面面俱到,只注意了這一點,其它之處往往又被忽視,避免不了顧此失彼,架子記熟了,右了一定基礎,先從糾正架子開始,這仍是一個漫長的時間過程,不妨先以一兩個重點來進行,能夠做到了,在改換別的動作做為重點,久而如此這般練習,直到全盤問題減少。一般初學者習練太極拳都對上肢兩臂動作注意的多,且不知下盤兩腿也很重要,兩腿不但要承重身體,還得時時具備騰挪之勢,換式轉向、解招化勢、技擊發力,無不是要有腰腿之力方為得力。發勁要有爆發力,此時意念想空氣有很大的阻力,我要突破衝出其阻力那種感覺,從而產生一種向外放箭一樣的脆勁,發勁還要有穿透力的意識,如擊面前之人,先把意念移向面前之人身後之人,意念自然加長,就此打出貫穿勁,這種勁力往往打人前胸,前胸不痛而後背發痛。練拳先求分清虛實,就這一點就必須經很長一段時日磨練方有所獲。

   第二階段,習練內形,著重鍛煉內勁。

   練拳不練功,等於一場空,大梵谷手無不內力雄厚。先練外三合即肩、肘、胯,後練內三合即心、意、氣、提到內功修鍊無礙乎涉及到太極拳呼吸之法,即要弄明白後天呼吸和先天呼吸,萬不離其宗即以意運氣,追求目標能意、氣、拳三者合一,更上一層樓。

(十一)聲法

   吐聲之法練習,是一種內功輔助鍛煉的一種方法,早先就有獅子吼。聲練之法一來全為舒氣而用,因為將氣在丹田聚凝後,又斂入脊骨藏於身,發勁由丹田逼出一來可以以聲助威,以聲與氣發生共鳴,就其發音不同與身體各臟腑有著很大的關聯關係,就此則使相應內經臟腑得到鍛煉,以增強體質。氣發以聲助之,更見威力。在從技擊、打手角度來看其發聲的作用,聲威即有丹田送發出來,且可震撼他人,就而起到威懾效果,可是敵人問聲喪膽,使其意識受以控制,其不同的動作姿勢有著不同的發聲配合,另外還有一個明顯的好處,這一喊即可把體能存下的悶氣一下疏散開來,使自己倍感舒暢,有利於身心健康。其法現在很少有人去這樣練了,讓人聽了好象其人得了什麼神經病,半夜三更鬼哭狼嚎,有傷風景噪音影響鄰里,所以如欲這種練習時且要注意。

   棚(上平)、業(入聲)、噫(上聲)、咳(入聲),哼、呵、哈。

(十二)陰陽置換

   陰陽置換為太極拳上層功夫,就其動作形式而言陰陽配合形式有陽中陽、陽中陰、陰中陰、陰中陽許多操手現象。陽中陽為攻中再攻,如擠加按就是陽中陽的一種形式。向外發力時能有節拍一口氣練打出幾個勁來。我的武派郝式太極拳師傅劉玉祥曾對我和師兄弟們講過,過去報紙曾刊登過,能在對手防護的情況下,僅一秒鐘的工夫內便可以接連拍打到對方身上十下以上,而有些誇張,不過打他六、七下還是綽綽有餘的。你說太極拳是快還是慢。也曾見過我師傅伸出一臂來連攻三、四個節拍,並且可以聽到骨有咯咯之聲,甚為讚歎。陽中陽形式在每遇掌力發出二受阻礙的情況下也就能隨勢變化力點,使其對方又處於背勢,我繼續加力、其必跌出。由采變捋或由捋變才即表現為陰中陰的形式,此即為權衡加減。遇有對方攻勢十分猛烈,我從人所動,隨勢而化,又在化勁走勢途中,再又加一把力量,或捋或采皆掌握順勢而行逼對方傾身而跌。弄清了以上走勢下面的陽中陰和陰中陽也自然好理解了,在當我進攻之力與對方之力相撞,我繼而改為化勁為陽中陰,邊化邊進為陰中陽,動作前提都得在沾粘連隨走勢中運用,常伴隨著擰、裹、鑽、翻;纏、拿、滾、繞;扣、沉、提、托;封,閉、進、拍等手法相助,武派郝式太極拳而擅長半扇門的用勢,出勢就要一手搭腕、一手搭肘,用控制對方一邊臂膀使其另其半邊就此失去反撲之能,所以我兩手的默契配合且為重要,兩手的陰陽,一攻一守或一守一攻,兩手自有兩手的陰陽,隨敵手變化就勢改變我走勢動向,或變攻為守,或變受為攻,虛虛實實、實實虛虛,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兵不厭詐,我勁忽隱忽現,說有就有,說無立無,又似有而無,似無而有,鬼神莫測,我能把他人了解的清澈透徹,敵手卻不知我。都在不頂不丟中探討消息,能夠做到這些,必比他人技高一籌。勢勢要外分虛實,內含陰陽,虛實在腿上必須分清才能有騰挪之勢,切不得出現雙重之弊,全身腰帶一上盡要「松、空、圓、活」,下盤足底為栽,穩如盤石。氣貫注於腰,既而方能氣貼脊背,放勁才有力。全身一動無有不動,內中陰陽即為腰間兩邊兩腎的上下、前後、左右蠕動,陰陽置換的靈,用招不見招,出勢不見勢,藝高者腰腎即為暗動,氣勢鼓盪,物理電學有異極想吸,同極相斥,太極拳待而達高層功夫,即可使人陰陽顛倒,使被擊人象觸電一樣被擊出丈余跌地。

第三篇章:武派郝架太極拳推手

目錄:

一、武派郝式太極拳推手簡介

二、武派郝式太極拳推手的幾種形式介紹

(一)定步推手 (1)平圓練習  (2)立圓練習  (3)定步四正練習

(二)活步推手 (1)順步四正推手   (2)錯步四正推手   (3)四隅推手    (4)亂踩花  

三、淺論郝式太極拳太極拳推手

(一)郝式太極拳推手的三種基本形式   (1)圓肘    (2)方肘    (3)滾肘

(二)郝式太極拳用勁的三種基本常識   (1)悶勁    (2)截勁    (3)回勁

(三)郝式太極拳最普遍常用的幾種打法形式  (1)輕鬆打法(2)著實打法 (3)綜合打法 (4)其它打法

(四)太極拳的發放四大要素  (1)機勢論  (2)方向論  (3)時間論   (4)力度和加速度

(五)內勁顯示五弓齊發勁   (1)腿弓    (2)身弓     (3)臂弓    (4)五弓具備整法勁  

(六)五行八卦圖    (1)先天八卦圖    (2)後天八卦圖     (3)五行圖      

(七)郝式太極拳體用內勁走勢顯示  (1)長勁    (2)短勁     (3)長短勁

四、推手於行功走架的關係論述        

(一)步法 (1)正五形連環步   (2)五花五行連環步   (3)五行直行步法

(二)身法 (1)提頂、(2)吊襠、(3)松肩、(4)墜肘、(5)氣沉丹田、(6)裹襠、(7)護肫、

          (8)下勢、(9)分清虛實、(10)騰挪 、(11)閃戰 、(12)含胸、(13)拔背、

          (14)身、腰、腿勁、(15)整體勁(腰腎功)

(三)手法 (1)活腕化腕、掌勢掌法  (2)活肘運周化肘   (3)開肩、活肩、化肩    (4)開胯、活胯

          (5)虛胸活胸、化胸    (6)實腹、活腹、化腹

(四)氣宜鼓盪

五、整體素質的培養

六、爆發力的訓練

(一)前涌前衝勁的培養  (1)按肩   (2)按胸    (3)打臂

(二)八門手法的具體運用以及拆招,招法之間聯合連環應用

(三)對於用勁的初步認識

    (1)上拋勁   (2)下放勁   (3)側旋前衝勁   (4)上旋前衝勁   (5)側旋勁    (6)上旋勁

    (7)震勁     (8)松彈勁   (9)沾粘勁       (1)截勁

七、太極拳戰略戰術的應用

    (1)心理臨陣的重要   (2)聲東擊西     (3)摺疊之術     (4)拔根

八、談郝式太極拳走化、制拿、論勁

一、武派郝式太極拳推手簡介

   太極拳推手在民間早有廣泛傳播,其仍在武術界就有很多稱呼,諸如打手、推肘、靠手、搭手、格手等名子,推手是太極拳所獨創的一種技擊技巧學習的鍛煉方法,上以兩人兩膊相互纏繞,不離不脫,不頂不丟,要將平日所學所得盡可在推手中展現出來,下有兩腿相隨,真正體現太極拳八門、五步十三勢的奧妙所在,推手為太極拳學會和掌握聽勁、懂勁的必修課和必行之路,可以這樣說太極拳盤架練習是知己功夫的訓練,著重練功、練體,對於一個有功夫的人來講,昔日曾有前輩都無不是在架子上都下過苦功,但架子有了一定功夫,練的也可以說很不錯了,不過與招法的自如運用還是兩碼事,無怪乎說曾有數年純功仍不能運化者比比皆是,即是推手能夠掌握了,但離散手、自由搏擊、實戰臨陣還距相當長一段距離,推手還不過僅是套套運作,它是達以散手的橋樑,推手練習著重體用,架子里的每一式、每一招法、沒一動盡可在推手過程中加以實踐認識,推手也是一種知己知彼功夫鍛煉的得力方法,不錯、它是自己架子走勢問題大小,玩的正確與否的試金石,如果自己架子那些地方有毛病,從推手過程中就會便立見背勢,就而如此這般在推手找出自己架子上的錯誤,必須再從架子里加以糾正。又由於太極拳推手與其它硬拳種相比,太極拳主要宗旨是鍛煉自身神經中樞的感應能力,也就是它們的靈敏程度,一搭手兩人身體某部位相觸,就進入保持自身重心穩定和千方百計如何破壞他人重心穩定過程上去,太極拳的技擊特點以柔克剛、以靜制動、後發先至、借力使力,就有了通過推手除轉可以進行技擊外,也是鍛煉身體的極好運動方式,所以打人是末技,健康長壽才是練習太極拳的最高境界。

   與其它外門拳種相比較而言,太極拳外操柔軟內含堅剛可以在不在做竄蹦條躍動作的動作,這就給老少皆宜創造了有利條件,太極拳腿手也不例外,所以倍受廣大人群的喜愛和青睞,盤練架子和推手它們相輔相成,互相促進。

   武派郝式太極拳推手雖最初只有活步推手,後來也就借鑒揉進了定步推手和其它形式的推手鍛煉方法,活步推手運動規律下盤兩腿腳跐五行,即為按方位變化,則遵循五行金、木、水、火、土相應動作前進、後退、左顧、右盼和中定,並以中土不離位,閃開正中的原則,與人搭手由於五行步法多變,也就保證自己身法不失重心,永處我順人背得機得勢狀態下,而上肢兩臂與對方纏繞,奔著永不與對方直力抵抗的態度,但面臨現實當前無論是情況如何複雜多變,然而卻離不開一太極拳的八門手法與其周旋,也就是棚捋擠按、采洌肘靠,尤為棚法什麼時候都不能丟,有意思的是太極拳打手早有先見之明,行家出出手,就知有沒有,就勢這層意思,功夫到了,功夫好的人,打人好似已經預定好似的、你能夠相信嗎?太極拳打人還能早就給你規定好了倒地姿勢和倒地位置、方向,其結果一點也不差,叫你兩手抱元寶跌地,你就是兩手抱元寶趟地,郝式太極拳推手講究八種手法能相互關聯運用,即在沾粘連隨進行推手全過程中,兩臂力求運轉路線首先保證在不頂不丟中討消息,你來我往都在逼對方犯錯誤,逼對方根力自拔,這就決定自己身法動作沒有凸凹稜角之處,沒有軟扁缺陷之處,可以用松空圓活四字概括,推手這個活動為太極拳本門練習技擊設計安排得一種特殊形式,目前各派太極拳如楊式太極拳推手,陳式太極拳推手都有自己本派的推手形式而且各有千秋,武派太極拳也是如此,尤為武派郝式太極拳更不列外,除有共同點外卻有著自己獨家風格特點,郝式太極拳推手所具有的東西很可能在別的地方或許是錯誤的,例如武派太極拳半扇門的打法就獨具一格,以兩臂的同力配合就此將他人一臂膀很好的控制,就能等於使他人另半邊全然無濟於事,郝式太極拳推手擅長前涌勁,提倡要具身勁,叫勁存於身,走勢真是如山崩牆倒,勢有摧枯拉朽、排山倒海只形,手法從八門手發引申出更細微的動作,利用騰、閃、折、空、拍、拿、摔、打、勾、掛、驚、彈、抖放等各種技擊發放、又可歸納為八字口訣即擰、裹、鑽、翻、爆、詐、驚、彈,武派郝架太極拳、拳譜上講挨在何處打在何處,可見太極拳身體每一部分都是打人的地方,又同樣是要做防範之處,也就為渾身上下盡太極嗎,足來提膝,拳來肘撥,順來橫去,橫來捧壓,左攻右防,右攻左迎,遠處上手,近處用肘,遠用足踢,近便用膝,上打咽喉下打陰,左右不離肋,迎胸打正心,前打丈遠,近打寸間,發勁乾脆利落一定要做到不拖泥帶水,有一個甄別自己發放質量是否到位的一個方法,即拍到對方身體上的聲音和對方倒地的聲響正好合為一聲就而證明合格,若有半點雜音聲響則說明發放質量出現瑕疵,有待改進。

   太極拳推手也是自己身心的修鍊,由於太極拳是一種特別文明的拳式,於高人推手簡直可以說是一種藝術享受,兩人相互搭手,彼我雙方以沾粘連隨你來我往,不丟不頂,相互聽勁,探覓對方動作意圖,從而使自己身、心、氣以及五臟六腑均得到鍛煉,可促使身體更加健康,所以說是出小拇指即為末技,何為高技、要叫人出大拇指,當然是健康長壽啦,這才是我們所追求的目標。

二、武派郝式太極拳推手的幾種形式介紹

(一)定步推手 (1)平圓練習  (2)立圓練習  (3)定步四正練習

民間推手一般評判規則

   無規矩不成方圓,為更好達到推手的鍛煉目的,民間早就有一些認定輸贏的參評標準以供太極拳愛好者參考。練習推手提倡最好三人一塊進行練習,可兩人搭手,特約另一人做為現場裁判,先要達成協議,著一些條款

必須先達以大家所共識,要共同遵守的規則,任何一方違反其中一條就要被判為輸方,這些是根據功勁程度分階段而定、都以步子形態作為觀察對象進行判斷。

   (1)初期定步階段

    1、因為這一時期一鍛煉自身定力,雙方自搭手開始,兩腿則以弓步或馬步站定,兩腳的虛實必須在暗中調試,從外表上不能顯示出絲毫蛛絲馬跡,一方哪怕是微動,就要被判為輸方。

    2、有了定力做為基礎,以後的側重點便轉移注意鍛煉步伐的靈活性,所以輸贏得標準也相應改變了,就是說前步可以允許前後、左右移位,但動後步就算輸。

   (2)逐漸過渡到活步階段

    3、下一步,動後步也不為輸,甚至連續動步都不算輸,只有重心不穩已經倒地或是一手著地就是表明自己輸了。

    4、最後評判標準就算倒地也不叫輸,什麼時候人家自己服輸了才算輸,就是說,打一個不十分恰當的實例比方,假若你把人家打了一百個跟頭,人家仍不服輸,一個咕嚕爬起來仍然和你斗,結果人家打了你一拳,你爬不起來了,這就是人家沒輸,你輸了,一般情況下裁判員在口數十下的時候就會判定倒者為輸。

(一)定步推手

定步推手其一、(單纏手平圓拐小磨)  圖(一)

    這是一種特定的一單臂進行搭手來練習手法的形式,兩人或同出右腿或同出左腿,也可以順步、也可以錯步站定,各出右手或左手腕部相搭,雙方輪番按棚捋擠按四步進攻過程循環練習。假設我方為甲,他方為乙。  

圖(一)推手八門手法輪換順序示意圖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1、甲、乙互棚(假設乙先主動取棚勢攻擊)

2、甲捋、(乙棚、甲捋;甲捋、乙按)                    3、甲擠、(乙按、甲擠;甲擠、乙棚)                    4、甲按、(乙棚、甲按;甲按、乙棚)    

5、甲、乙互棚(變為甲先主動取棚勢攻擊)                  

6、乙捋、(甲棚、乙捋;乙捋、甲按)                      

7、乙擠、(甲按、乙擠;乙擠、甲棚)                    

8、乙按、(甲棚、乙按;乙按、甲棚)                      

9、甲、乙互棚(假設乙先主動取棚勢攻擊)                      

就此又回返從1——9循環練習過程中,此圖不僅表達了定步四正的動作規律,也同樣適用於活步四正推手,其整個動作過程展現著太極拳八門手法的相生相剋的技擊用勢的關係,捋可破(一)                                  

棚、而擠可破捋、按又可破擠、棚即可破按,它們之間就存在著象蛇怕貓、貓狸子吃貓、貓狸子卻怕蛇這種大自然得微妙的生物鏈關係,真叫長蟲吸蛤蟆一物降一物,在整個循環練習過程中而且環環緊緊相扣,猶如機械牙輪齒牙一齒咬著一齒,就可無休止的轉動起來,棚捋擠按須認真,所以在推手搭手後務必遵循它們之間的關係來清清楚楚展現出來,切不可馬虎只做過場,甚至連過場都一點沒有萬萬不行。                                                                                        

(1)徒手單操手練習也叫單揉手                                                                          

1、棚、右臂圓臂上棚,手心朝里,大拇指朝上,五指向左,右臂其棚時要有向四面八方的漲力,肘部同時具有向外的撐力、兩腿假若左腿為前步,弓步足趾抓地下踩,膝而上頂,右腿為後步跪膝成拉拉步,全足面著地單只是虛步足掌持勁,身形右肩後拉。                                                                    

 2、捋、摺胯上體軀幹右旋,重心向後腿右腿上座,右掌拇指里旋成掌心向下一順向走勢劃弧,如同拐動小磨,右掌一俯掌置於右肋側。

    3、擠、身形前送

(二)活步推手 (1)順步四正推手   (2)錯步四正推手   (3)四隅推手    (4)亂踩花  

三、淺論郝式太極拳太極拳推手

(一)郝式太極拳推手的三種基本形式   (1)圓肘    (2)方肘    (3)滾肘

(二)郝式太極拳用勁的三種基本常識   (1)悶勁    (2)截勁    (3)回勁

(三)郝式太極拳最普遍常用的幾種打法形式  (1)輕鬆打法(2)著實打法 (3)綜合打法 (4)其它打法

(四)太極拳的發放四大要素  (1)機勢論  (2)方向論  (3)時間論   (4)力度和加速度

(五)內勁顯示五弓齊發勁   (1)腿弓    (2)身弓     (3)臂弓    (4)五弓具備整法勁  

(六)五行八卦圖    (1)先天八卦圖    (2)後天八卦圖     (3)五行圖      

(七)郝式太極拳體用內勁走勢顯示  (1)長勁    (2)短勁     (3)長短勁


推薦閱讀:

玄門太極長生功
從陰陽角度分析樂嘉的性格色彩
李 養 正的《太極圖》、 《無極圖》、 《太極先天圖》蘊義及源流考辨4
【新提醒】太極拳的五行步法
王子太極線圖譜

TAG:收藏 | 理論 | 太極拳 | 太極 | 注意 | 探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