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認為,《內功四經》與武術鍛煉關係極為密切,它符合武術鍛煉生理要求,與形意拳理結合後,更加完善與豐富了形意拳的內容。經宋世榮老先生反覆的研究與實踐,確實證明了這一點,進而也引起了眾多武術愛好者的興趣。然而,由於理解與體會不盡相同,所以,武術界對此有不同的看法與認識。現將本人的一些膚淺認識與部分體會作簡要介紹,以供武術愛好者參考。
《內功經》一開始就講到:"內功的傳脈絡甚真",即言:"內功之要第一要知脈絡,脈絡不知,勉強用之無益有損"。這裡主要講到任、督兩脈在人體正面中線,起於承漿直下陰前高骨;督脈在人體後面中線,起於尻尾直上由夾脊過泥丸下印堂至人中而止,這與《內功經》介紹是一致的。據有關資料介紹,督脈,大約相當於現代醫學所述的中樞神經系統的脊髓神經;任脈則相當於現代醫學的自律神經系統。經文還講到"前任後督氣行滾滾,井池雙穴發勁循循"。任督兩脈是氣路,與井、曲雙穴配合發勁。井即肩井穴,在肩頭分中;池即曲池穴,在肘頭分中。脈絡、氣路運行於內,直觀上肉眼是看不見的,所以說只能意會。筆者認為,任脈即胸脅、督脈即肩背,用形象之比喻,人在拉車時頭要低一點,才感到出氣順暢,能用上力,這是肩背之勁;在推車或推託一些物體時,則要頭稍抬一點,這樣能用上勁,出勁入法。所以說氣力發自肩背時為督脈勁,具體到臂部,即臂之外側;氣力發自胸脅是任脈勁,具體到手臂時,即臂之內側以至掌根。在《宋氏形意拳》中寫到發勁方法:"內外相合,上下互撐,左右爭衡,前後互為作用,全身整體配合,掌握先松後緊、緊而速松、隨松隨緊、貼背轉斗、松肩出勁的六合整體勁鍛煉方法,進行發勁練習。"上述內外相合是外形、神意、外力要與內意、內勁、內氣(即《內功經》的要求)相合;上下互是頭要頂、領,保持中正,下頦提收,頸部豎直,提胸下腰,按肓練步,逼臀豎膝等,均有上下互撐之意,即頭、頸、胸上提,肩往下沉,兩面三刀臀極力貼住下催於膝,足趾抓地與膝配合,膝部處屈內直(委中大筋伸直),上述一上一下形成互撐。左右爭衡是左側發勁右側用力,反之亦同;襠胯、兩膝、兩踝均要求內外爭衡,否則身體容易偏離中心而失控,造成氣不順,勁不整,為此必須左右兼顧,保持身體中正,手腳協調,角度適當,即便在身體不平衡的情況亦要通過軀體的調整保持平衡。例如練熊形時,兩肩的發勁必須平衡,否則用不上勁,而使自身失去平衡。前後互為作用,是指雙腳三體式步站立,前腳向前蹬踏地面,其反作用於後面,後腳向下蹬踏地面,其反作用於前,雙腳合力通過與膝的相互作用,集中力量彙集於胯腰,形成中節力量,這樣在兩腿四面相交的情況下,穩固了底盤。腳的蹬踏力越大,反作用越強。 經文中這樣講到:"足堅而穩,膝屈而伸,襠深而藏,脅開而張,足既動,膝用力,前陰縮,兩脅開"。在上身則是沉肩、含胸、拔背,並要求兩背骨用力貼住,將肩鬆開,勁力順達梢節而出,這就是經文所述:"頭正而起,肩平而順,胸出而閉,背平而正;貼背以轉斗,松肩以出勁。結合內外三合,先松後緊,在瞬間緊縮驟然發出抖絕之勁(爆發勁)。在發勁前必須保持松的狀態,即經文所講:"松渙者柔之極也",即鬆柔之時,猶如繩子一樣,不屈不僵,柔韌自如。這樣可使人體各系統,如神經系統、循環系統淋巴、內分泌系統等等生理機能在放鬆的情況下正常運行,保持充沛旺盛的活力,蓄以待發。否則,即造成緊張、僵滯、遲鈍待等狀態。經文云:"悍萃者,剛之極也,氣血凝聚之謂"。即悍如水情,乃指在發抖絕勁(爆發勁)時,猶如冰崩、彈炸一般,清脆果斷,乾淨利落,瞬間全身緊縮發生出整體之勁。此勁在動態中近似汽車在急駛中緊急剎車時的慣性力,如在靜態中,即不動步的情況下發勁,亦要全身放鬆,在適當的距離,以最短的時間,最快的速度,驟然發出很大的抖絕整勁,此是內動而外靜的體現。"緊而速松,隨松隨緊",是說在發勁後即速放鬆,使各器官儘快恢復正常狀態;隨松隨緊是指在連續擊打情況下的狀態。總之,筆者認為,《內功經》所述是符合人之生理,具有矛盾統一的觀點。經文後面還談到勁訣,有些勁訣在套路中已談及一些,有的尚須習者在明師的指導的自悟之。
以上為動功,後面還講到"五氣朝元與調息"的靜功。靜與動是兩個對立的名詞。從宏觀來講,它表示自然界物理現象中的兩種對立狀態;從微觀來說,是指人生的活動與靜止、行動與休息的兩種狀態。"萬事從一起,萬事靜中得"、"水靜則清、人靜則神明"、"靜為萬法之宗",都指人生的活動與靜止、行動與休息的兩種狀態。"萬事從一起,萬物靜中得"、"水靜則清,人靜則神明"、"靜為萬法之宗",都說明靜的重要。動與靜都是道的功用,道在一動一靜之間,也可以說在動靜之中(一陰一陽謂之道),所以不能認為"靜"便是道。
求靜上養生與修道的必然方法,也可謂基本方法。"靜"包括形體靜,思想靜,環境靜。一切生命功能的泉源都從靜中生長,那是自然功用。在自然界中,任何動物、植物、礦物的成長,都從"靜"態中充沛它生命的功能;一朵花、一粒種子都是在靜態中成長、發育與凋謝。人的生命亦是經常需要與活動相反的"休息"。睡眠是人要休息的一種慣性姿態。人生往複不絕的生命功能,也都靠充分的休息來得到勃勃生機。然而,人們習慣於動態,這是一般人的生理和心理狀態。但在社會的交往中,意識、思想、知覺、情感、私心雜念等……有如"無盡長江滾滾來"的感覺,這就需要尋找入靜之途徑。入靜的過程說白了就是與情慾、躁動和私心雜念做鬥爭的過程,練習靜功的方法有多種,不妨可按《內經功》中的"五氣朝元"與"調息"的方法試練(在《宋氏形意拳》的"靜功練習"中作過介紹)。一個人在工作、學習、勞動、運動一天後,得不到充分的休息,身體各器官的功能是得不到恢復的,或者休息不好,睡眠不良,陰陽不平衡,則嚴重或不同程度地影響到工作、學習和生活,形成精神不振、反應遲鈍、動作緩慢、力不從心、效率不高,甚至神經衰弱等狀態。所以,只有從事科學的鍛煉,加強營養與衛生,改善不良的習慣,調整好情緒,合理安排工作與休息,便全身的神經、器官得到充分的恢復,做到勞逸結合、動靜平衡,即可逐步達到內外兼修的良好效果。《神運經》主要講在內功、納卦的基礎上對武術技藝在競技對抗中的應用,以及應當注意的方式、方法與技巧等。它首先講到步法的進退,身體的起伏,動靜的內外配合,橫豎勁力的妙用等。其次,講到"以形擊形自到後而乃勝",即在以形擊形時,對方因遲緩、防化不當,預測不準等被擊出或擊倒,但毫不怕意,在改變方式或調整進攻方法後乃有取勝的機會,也就是說水平接近。"以氣擊氣,手方動而不畏"。氣,亦有先天與後天之分。先天氣曰元氣,來自混沌之物;後天氣則來自呼吸之氣和水谷之氣。兩者相合稱為真氣,遍及人體各個關節部位,聯結內臟、外肢、血肉,來維持生命的正常活動。"氣者,人之根本也,根絕則莖片枯矣"。這裡所講之以氣擊氣,是指對方水平有所差別,即所稱之"冷手",就是說在對方無防備之時,突然快速擊打有效部位,使對方感到很突然,始無所料,甚至感到呼吸受阻,所以心理緊張,動作不自然,這叫"氣攻氣傷而怯於心"。"以神擊神,身未動而得入",神,它通常意義,尤其是指哲學意議上的"精神"概念上是有較大不同的。神,指的不僅是人的意識活動,亦指人體的調節功能。它的產生一為先天人的生命所給予的元神,二是後天水谷之精氣。"元神者,腦中無念之正覺也"。元神可能還有更深之含義,有待後學者發掘之。所謂神,指心神、神志、精神、元神等。以神擊神,是指雙方水平差異較大,對方看到其神色、神態咄咄逼人,無法還擊,並有恐懼感,即使冒險亦無取勝信心、故不敢接近,所以說:"身未動而得入"。譬如一個手無寸鐵的人,突然看到一隻飢餓待食的野獸,它兩隻炯炯有神的眼睛虎視眈眈地盯著,即感到坐以待斃,毛骨悚然。此即"神攻神傷而索於膽"。其三,講到技擊時要沉著,身宜穩而步宜堅。呼吸與全身動作自然配合,身體平衡,對準目標,手腳齊到,動作疾速。其四,特彆強調根節必須穩固。在好內功、納卦的基礎上練好十二大力法,同時,針對對方掌握好高低、上下、遠近、遲速、虛實、大小等變化,以及剛柔相濟之配合和用身體各個部位擊打對方的法則。 宋世榮先生曾講:"應敵之時,當剛則剛,當柔則柔,起落進退變化皆可因敵而用之也。"又言:"物之伸者是吾拳之長勁也,物之曲者是吾拳之短勁也,亦吾拳之劃勁也,物之曲曲彎轉者是吾拳之柔勁也,物之往前直去猛快者是吾拳之剛勁也。"《神動輕》中亦講到:"以柔用剛方是真剛,以柔用疾方是真疾,此中定妙皆得之於象,而非可以跡求也。"從上述可以得知,在發勁時剛中寓柔,柔中寓剛,剛柔相濟,則剛與柔化皆有之。
《地龍經》顧名思義,好像在地面上的"龍"一樣,它能發揮下部運動關節部位的各種功能,正如《地龍經》最後一句,"高低任意,遠近縱橫。"《內功四經》原跋中寫到,必須從內功入手,學練納卦次之,神運又次之,地龍收功。這說明身體練得結實靈話,全身主要關節部位均可變化應手,即大成矣。在形意拳練到上乘時,即"拳無拳,意無意,無意之中是真意"。但此項功夫不易練成,練成者極少。筆者只能按文義及先輩口傳與個人體悟作膚淺認識。由於文化、領悟等條件所限,難以表述準確和完整,懇請讀者提出指正。
推薦閱讀:
※別把內功練的本末倒置可好?
※桶子鐵布衫的內功修鍊法
※太極內功-摘選
TAG:先生 | 內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