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控制和氣息運用

呼吸控制和氣息運用呼吸是發聲的動力。人聲的高低、強弱,聲音色彩的變化無不與呼出氣流的運動狀態有關。一、呼吸器官和呼吸原理(一)呼吸器官我們可以把呼吸通道中所包括的各生理器官、胸腔、膈肌、腹肌等看作呼吸器官。    1.呼吸通道    呼吸總是沿著一定的路線進行的,這條路線就是呼吸通道。它包括口、鼻、咽腔、喉、氣管、支氣管和肺泡。吸與呼是沿著這樣的路線進行的:(圖略)胸腔胸內的體腔部分是胸腔。胸腔外部是胸廓,它是由肋骨、肋軟骨、胸骨和胸椎等構成的骨支架,形似鳥籠。胸廓的擴大和縮小是由胸部多組肌肉的收縮與放鬆來完成的。肺在胸腔內部,它可以隨胸廓的運動納入和排出空氣。     3.膈肌膈肌(亦稱橫膈、橫膈膜),位於胸腔底部,它象圓頂帽一樣扣在那裡,周圍和胸腔壁相連,把胸腔和腹腔上下隔開。膈肌屬吸氣肌。吸氣時膈肌收縮下降,胸腔向下擴展;呼氣時,膈肌放鬆,恢復原位,胸腔縮小。實驗表明,膈肌每降下一厘米,吸氣量可以增加250-300亳升。   (二)呼吸原理    肺雖然是重要的呼吸器官,但它不會主動進行呼吸,是被動器官。呼吸要靠胸腔的擴大和縮小來完成。    吸氣肌肉群收縮時,胸腔擴大,其內部氣壓就會小於體外氣壓,空氣便由口、鼻經過呼吸通道進入肺泡,使肺葉擴張起來,這就是吸氣過程。相反,呼氣肌肉群收縮,或吸氣肌肉群自然放鬆,胸腔就會隨之變小,肺葉里的氣又會由於受到擠壓經過呼吸通道排出體外,這就是呼氣。理解呼吸原理,可以幫助我們明確呼吸兩大肌肉群的重要作用。    生活中安靜的呼吸與完成語言發聲功能的呼吸之間存在著明顯的差異。前者是一種自律性的生理活動,可以無意識完成,而後者有感情的參與,有意識的控制。有控制的發聲的呼吸,具有吸得多、吸得快和呼得省、呼得慢的特點,還表明了訓練的明顯效果。    (三)胸腹聯合呼吸。    這是胸腹兩種呼吸方式的結合,就是全面擴張或收縮胸腔所進行的呼吸。在實踐中顯示出了前兩種呼吸方式不可替代的優勢。首先,胸腹聯合呼吸時吸氣從前後、左右、上下徑等方面全面擴大了胸腔的容積,吸氣量最大;其次從動作特徵來看,胸腹聯合呼吸建立了胸、膈、腹之間的關係,增強了呼吸的穩健感,有利於控制;再次是採用胸腹聯合呼吸後,易於產生堅實、響亮的音色,它是多種音色變化的基礎。所以胸腹聯合呼吸是較為理想的專業用聲的基本呼吸方式。二、呼吸控制的要領    我們提倡採用胸腹聯合呼吸方式,從訓練的角度講,關鍵是在理解呼吸原理的基礎上,抓住符合要領的實際感覺,並在反覆的練習中加強和穩定這種感覺。    (一)吸氣的要領    有控制的胸腹聯合呼吸的建立,應首先從吸氣的練習開始,在吸氣過程中,要調動胸廓的吸氣肌肉、膈肌和腹肌積極運動,使之參與控制,並有效地擴大胸腔容積,增加吸氣量。吸氣的基本要領如下:   1.吸到肺底    以吸到肺底的感覺,引導氣息通達體內深部,使膈肌明顯收縮下降,有效地增加進氣量。    2.兩肋打開    吸氣時,應在肩胸放鬆的情況下使下肋得到較充分的擴展,此時,膈肌與胸廓的運動產生聯繫。一般感覺兩肋的打開,以左右的平衡運動為主,尤其後腰部感覺較為明顯。   3.腹壁「站定」    吸氣時,在胸部擴張的同時,應使腹部肌肉向小腹「丹田」位置收縮,上腹壁保持不凸不凹的狀態。    以上提到的三條要領是胸腹聯合呼吸一次吸氣動作的分解,實際上它們在吸氣過程中是「同步」進行的。所以在分解體會的基礎上,我們還應獲取綜合感覺,以建立胸、膈、腹在吸氣過程中的相互聯繫。   (二)呼氣的要領    有聲語言是在呼氣的過程中發出去的,因此對呼氣的控制是整個呼吸控制訓練的重點。    呼氣的練習要把握這樣一個過程:一是產生穩勁狀態;二是鍛煉持久力;三是掌握調節方法,使呼吸運動自如。    1.穩勁    穩勁狀態是通過呼吸兩大肌群的對抗產生的。為了弄清這個問題,我們把胸腔比作氣球,喉口為氣球的進出氣口,充好氣後……    (1)如果突然放手,球內的空氣會由於球皮向內的彈力,不規則地一下放光。這就如同一般生活中的呼氣一樣,吸氣肌肉群的力量一放鬆,胸廓馬上回縮,體內的氣就一下排出了。   (2)如果用手指將氣球的出氣口束小,出氣便會受到明顯的限制,變得規則而均勻。但就人體來說,束小出氣口等於束緊喉頭,而人為地加強喉頭在發聲過程中的擋氣作用,會造成發聲器官的嚴重「損耗」,並使聲音緊張僵持,所以這種動作雖然有效,卻不可取。發聲時脖頸變粗,頸靜脈怒突,就與這種錯誤的呼氣控制有關。   (3)如果有一種力量使充氣後的氣球在不束縛出氣口的情況下規則放氣,似乎是不可能的,因為氣球只存在著一致向內的彈力。而人體卻存在著這種可能性,這就是在呼氣時仍適當保持吸氣感覺,用吸氣肌肉群的力量抵抗呼吸肌肉群的力量,形成一種「拮抗」,使呼氣變得規則、均勻,達到穩勁控制呼氣的目的。    2.持久    一口氣能維持較久,發出較多音節,以及長時間保持良好的呼吸狀態,是所謂氣息持久的兩層含義,它們對於語言表達都具有實際的意義。    要達到持久除了積極鍛煉之外,從呼氣這一環節考慮,節省是關鍵。節省的具體辦法如下:第一,儘可能使用偏實的中音。    根據科學的分析和測試,人在使用低音,尤其是虛弱的低音時,由於聲帶鬆弛並留有間隙,耗氣量最大。使用高音,尤其是高強音時,由於聲帶緊張,閉合嚴密,耗氣量只相當於前者的一半。使用偏實的中音時,聲帶張力和氣息壓力都處於適中狀態,其耗氣量又只相當於使用高強音的一半。它們的用氣量比例大約為4(低弱):2(高強):1(中實)。第二,「吞」「吐」結合。   「吞」「吐」是控制呼氣發聲的兩種意識,以內收感為主導的控制方式叫「吞」,以外送感為主導的控制方式叫「吐」。    「吞」並不是倒吸氣,而是在呼氣過程中,吸氣肌肉群最大限度地發揮作用,和呼的力量形成明顯的抗衡,所以呼出的氣量較少;「吐」時,呼的力量明顯大於吸的力量,所以呼出的氣量較多。單從節省氣息的角度考慮,當然以運用「吞」的方式為宜,但是從人體的自然運動規律和習慣考慮,需要有張有弛;從聲音色彩的變化和感情運動的需要考慮,也要有收有縱。因此,我們提倡「吞」「吐」結合,這樣既有利於表達,也可以節省氣息。    人們一般習慣運用「吐」的自然方式,而不習慣於控制力較強的「吞」的方式,這就需要一個有意識的練習過程。第三,加強唇舌力度。    在咬字過程中,唇的一啟一閉,舌的一抬一落,都不同程度地形成了對呼出氣流的節制。因此,加強唇舌力度,也可以起到節省氣息的作用。   以上講的三點,無論是偏實中音的使用,還是「吞」「吐」的結合,唇舌力度的加強,都是基本技能的訓練,平時是可以獨立進行的。而在實際運用中,卻是綜合控制的。    3.變化    語言的表現力是靠聲音色彩的變化來實現的,而聲音色彩的變化在很大程度上又要依賴於富有活力的氣息運動。因此在獲得穩勁、持久的呼吸控制能力的基礎上,還應進一步掌握運動著的氣息的控制規律,做到能隨內容和感情的變化而變化。    「氣乃情所致」,氣息「自動化」控制的樞紐是感情的運動,所以播講者必須熟悉自己要說的內容,認真理解、具體感受、態度積極,使心理動作起來。如果感情不動,勢必導致呼吸的僵滯,影響聲音色彩的變化。利用感情調節呼吸運動的方式是呼吸控制的高級階段,但在訓練過程中,只有通過較為長期的、有意識的訓練,熟練地掌握胸腹聯合呼吸的基本要領,方可能獲得自由的、本能的呼吸運動感覺。    隨著欣賞習慣的變化,有很多人在追求親切、自然的聲音,這就要正確把握呼吸的弱控制狀態。應當明確,強控制是弱控制的基礎,弱控制是具有一定難度的、精細的控制,純自然的低能與弱控制有著本質的區別。(三)換氣的要領    氣息必須在使用的過程中,及時不斷地補充,才能持久地發揮動力作用。換氣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1.句首換氣    除了句中的氣息補充外,全句結束後都需另行換氣,此時需注意不要馬上進氣,而是在下句開始前進氣,否則會破壞句子間的感情轉換,並給人以急促感。     2.換氣到位    換氣時「丹田」及下肋的感覺可以時大時小,而不能時有時無,不能因換氣而改變呼吸方式。    3.換了就用    吸氣後要馬上使用,非感情需要不要作較長停頓,否則體內感覺消失,力量也就松泄了。    4.留有餘地    吸氣應適度,並非越多越好,一般情況吸到七、八分滿就可以了,吸氣過滿會導致僵持。使用中的氣息應有所儲存,即使到該換氣時,體內還應留有部分餘氣,如果等用完了再吸,就會使人感到聲噎力竭。    5.無聲吸氣    用聲時,小腹保持控制狀態,胸腔形成一個有彈性的橡皮球,這樣氣息一有欠缺,便會在語言的頓挫中,得以「自動」、及時、無聲的補充。    6.播講時多為快吸慢呼,因此保持上述狀態並學會偷氣、搶氣是十分重要的。補得及時才會用得從容。在播講中,氣息的補換是利用語言的停頓進行的。補換的方法可以歸納為以下三種,即:   (1)偷氣,即短時無聲地吸氣;   (2)搶氣,可以不顧及有無聲音的吸氣;   (3)就氣,雖有停頓,並不進氣,而是調動體內的餘氣進行貼補。其中偷氣是最常用的方式。
推薦閱讀:

夏季碎花連衣裙 散發無窮清新氣息-頭條網
學會牛仔褲的穿搭,瞬間展示出你的活力氣息
【學唱歌--怎麼用橫膈膜唱歌?氣息吸不到腹部怎麼辦?】
命學十干六十甲子氣息原理

TAG:控制 | 氣息 | 呼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