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自己,和誰結婚都一樣(讓自己治癒自己的溫暖系情愛婚戀手冊)

目錄:

自序不輕言放棄愛情   

前言為什麼寫這本書   

第1章 和誰結婚都一樣   

幸福掌握在自己手中   

真正的伴侶是你自己   

學會如實展現自己   

換伴侶不能解決一切問題   

再多的男友都是初戀男友的翻版   

不改變自己,換了伴侶命運還是一樣   

真愛能讓青蛙變王子   

幸福婚姻從接受伴侶的本我開始   

擺脫枷鎖的最好方法就是愛上它   

發自內心地尋找自我   

伴侶不是問題的根源,而是救星   

第2章 你的結婚動機正確嗎   我們由於錯誤的動機結了婚   你究竟為什麼跟這個人結婚   「我愛你」所掩蓋的真相   冰山一角   每個人心中都有個長不大的孩子   成長的煩惱   請對另一半盡量坦誠   美好生活等著你   

第3章 伴侶只是你人生劇本中的一個角色   相愛是為了不必去愛   為自己的夢想尋找關愛   自以為是,強加於人   冰山故事放映室   生命籠罩在陰影之下   墮落天使   不要試圖改變你的伴侶   對手促進我們成長   用愛去融化冰山   

第4章 相愛越真,失望越深   沉醉在虛幻的浪漫中   伴侶間的權力鬥爭   荒原野狼與攀緣藤蔓   裝在套子里的人   我們必須生病   一起面對成長中的挑戰   

第5章 性與愛的迷局   性愛,看上去很美   糟糕的性生活會終結你的婚姻   性,原本很自然   下半身與心靈的統一   性是愛的載體   

第6章 她變成了復仇女神,他變成了懦   身體記錄了被迫害的歷史   在黑暗中期待騎士般的救星   不滿的女人背後都有脆弱的男人   健康的個體需要陰陽兩種力量   重新信任自己   

第7章 出軌並不是   第三者的錯   艷遇:美味還是毒藥   在兩個伴侶之間躲貓貓   被欺騙的人往往先背叛   三角關係中誰最害怕接近他人   婚姻中毛毛蟲的外遇蝶變   追求完全獨立比依賴更糟糕   

第8章 分手解決不了任何問題   分離是為了學會去愛   想離開他就要先愛他   沒有和睦,只有依賴   用你全部的真心去分手   

第9章 婚姻聖壇上的謊言   眼前的幸福只是一個虛假的幻象   你敢揭穿愛的謊言嗎   你敢說出一切嗎   心靈才是我們的真正領袖   生活逼迫我們越過障礙   事實真相讓你美妙愉悅   

第10章 美妙奇遇與平凡生活   奇遇肯定會和情感一起回來   治癒創傷的唯一途徑是溝通   就生活在這一刻   生活在對上帝的信賴中   

第11章 寬恕——你無法改變任何人   寬恕是醫治內心創傷的良藥   用全部力量關照自己   我們無須完美無缺   做好寬恕一切的準備   

第12章 秘密的情愛後花園   最具決定性意義的是相愛   共浴愛河   通向完滿情愛的秘密   神聖的情愛   彼此敞開心扉   為愛打開你的身體   真正的情愛必然通過心靈   性和諧——完美情愛生活的關鍵   用愛撫慰你的靈魂   

第13章 孩子是家庭的一面鏡子   女人懷孕了,男人卻沒事   分娩也可能是真愛的誕生   孩子總是追逐愛   真實地面對自己   不要讓愛在分裂中選擇   沒有光明與黑暗之分   漢堡包對抗營養大全胡蘿蔔   這就是精神的進化   父母的康復將治癒孩子的創傷   墮胎殺死的是一個人   第14章 愛——努力、堅持、自律和收穫   時時刻刻有意識地去愛   了結你的作業,否則它會來了解你   生命充滿成長的機遇-   我拿什麼獻給你   是的,我願意!   

後記一個人讀就可以,但兩人一起讀會更好

自序

不輕言放棄愛情

    請相信,你可以挽救自己的婚姻!

  你完全可以與身邊的伴侶建立你所期待的那種親密無間的關係。命運讓這本書出現在你眼前:

  也許它只是好朋友送的一份禮物;

  也許因為有人告訴你:「來吧,如果你想修復與伴侶的關係,就來讀讀這本書吧。」

  也許你的伴侶像揮舞擀麵杖一樣在你面前晃動這本書,並對你吼道:「你倒是為我們的婚姻做點什麼呀。」

  也許這本書只不過是突然出現在你眼前——在書店、沙發、床頭柜上,輕輕地召喚你:「打開我吧,請你讀一讀。」

  也許你已苦苦尋覓了許久,想解開心中的疑慮,想找到新的角度,想在你的感情世界裡尋求深層的變化……

  如果你已經讀到這裡,那表示你潛意識中肯定有這樣的願望——深化你的感情或最終找到一種深層的感情。你想要全心投入地愛一場,但理性讓你猶豫不決。

  即便你對愛情已經失去了信心,你仍有可能充實和鞏固你的婚姻;即便你的伴侶有了外遇或不時地傳出緋聞,即便你已失去愛的能力,你們的婚姻仍有可能重回正軌。也許你們之間只剩下爭吵;也許你們的婚姻已名存實亡,你和伴侶只能「相敬如賓」地過著乏味的生活;也許你無法原諒,被心中難以排遣的憤怒所控制;也許你和伴侶總是為雞毛蒜皮的小事導致戰爭不斷升級;也許你已讀過成摞的兩性讀物,參加過各類討論會,甚至進行了婚姻諮詢,但仍對解決問題缺乏信心。

  即便事情真的已糟糕到了這種地步,你仍可以妙手回春!一切都有可能,哪怕聽起來像是天方夜譚。就算親身經歷了這樣的轉折的人們,驀然回首時,仍恍然如夢。這完全取決於自己的力量,你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發展伴侶關係。無論此刻他對你來說多麼疏遠,多麼沒有吸引力,甚至令你厭惡,我依然相信,你一定會成功!我之所以如此肯定,是因為我曾親身經歷過這一過程。

  我曾對自己是否夠資格做家庭婚姻諮詢專家感到懷疑,因此在伴侶關係問題上,我研究了很多年,閱讀過許多書,並向很多德高望重的資深教授請教過。

  也許正是由於我為拯救人們的婚姻而做了大量的工作,我才能真正了解伴侶關係的真諦。我之所以確信你一定能成功,是因為直到今天,我仍然與我丈夫生活在我們曾以為會破碎的婚姻中,並對此心存感激。

  從戀愛的第一天起,我們就不是令人看好的夢幻情侶。在過去很多年裡,幾乎沒有人對我們的婚姻抱有信心。但我認為,正是這種對我們之間缺乏感情的誤解,迫使我去尋找能促進伴侶關係的真正力量。時至今日,我更加確信,生活在引領我們走到一起的過程中還設置了無數障礙,而克服困難的過程會使我們更加信賴彼此,並進一步完善自己,而這恰恰是人生的任務和意義。如果沒有這些挑戰,我們不可能發現真正的自己,也不可能了解在我們內心深處有多少愛與忍耐、堅韌與勇氣;我們不可能認識到,兩個人在一起能超越多少看似不可超越的極限;我也不可能一步步地認識到,在我身上發生的一切都是正常的。我更不可能寫出這本書。

  「我知道,我一定能成功!」這就是支撐我工作下去的真正動力,也是這本書所蘊藏的力量。懷著一顆感恩之心,我和女兒、丈夫和睦相處,心心相印。

  愛娃-瑪麗亞.楚爾霍斯特

  前言

  為什麼寫這本書

  離開,是為了重新開始

  我沒想過要寫這本書,但最終還是寫出來了,因為我想與親愛的讀者分享自己在愛情與婚姻中的經歷與收穫。

  我的生活總是與人際關係研究有關。我有過不少目標、計劃和願望,結果常常不了了之。我的經歷已使我習慣於接受這樣的現實,我無法讓生活按照自己的構想進行下去。生活自有其發展的軌跡,而我只不過是順應形勢,接受這種過程。即便我不願接受,生活仍會教我去理解和接受。事物總是在運動中螺旋式地發展變化,而循環往複的變化正是生活的意義所在。一切事物都將在循環變化的周期中慢慢變得完滿,然後趨向死亡。而我則將通過這樣的循環往複,被引領進入新的秩序、新的價值和新的發展之中,我的生命也將因此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

  過去的每一次循環,開始時都令我憂慮、不安和震驚。隨後我便確信,新事物必將隨之到來。我學會了清醒地保持對生活走向的敏銳判斷,學會了防止陳規陋習阻止我去選擇,還學會了相信眼前和下一個岔路口,並重新把握生命中真正重要的東西。一個循環的結束,永遠不會是終結,總會有新東西從我內心深處破繭而出,那些表面上的缺陷和障礙都會成為指引方向的路標。一次又一次,我不得不忍痛割捨一些固有習慣,騰出空間接受新事物。這些表面上看起來新的事物,在更深的層面上是相通的。最後我的生活總是會與探究人際關係以及接納自己相關。

  5 歲時,我總覺得非常孤獨。有時,對孤獨的恐懼幾乎將我淹沒,使我害怕到無法對任何人袒露心聲。我總覺得自己的生活不再真實。我不停地觀察著身邊的人,然後問自己:難道他們都確切地知道一切,只有我什麼都不明白嗎?我滿懷恐懼地想像著,這些圍繞在我身邊的人,也許只是一些演員,他們正在演出一部預先排好的戲。我也許是唯一一個把這一切都當成了真正的生活,並真正體會其中酸甜苦辣。有時我又會問自己,會不會恰恰一切是反過來的,也許只有我自己覺得生活中的一切都是假的,所以我才經常會在別人都很快樂和滿足時,覺得自己如此孤獨、如此格格不入。

  上小學時,當我與大家在一起時常常會偏頭痛,以致於我必須待在黑暗的房間才能得到緩解。青少年時期,我時常會在人群聚集的地方,因為呼吸過於急促而突然失去知覺。還未成年我就匆忙離開了所在的小城市,並退出了教會,希望能在其他地方找到信仰和歸屬感。二十齣頭時,作為記者,我極為幸運地得到了去埃及工作的機會。文化和信仰的差異以及時間和空間的變換,喚醒了我所有的好奇心。我沉迷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宗教。在這裡,生活中的一切似乎都與信仰有密切聯繫。然而人們為此付出的代價也是巨大的:當祈禱的聲音響徹開羅的大街小巷時,街頭充滿了目光貪婪而危險的男人和完全放棄自我的女人。

  將近三十歲時,內心的追求驅使我來到南非好望角。但在這片黑人和白人共同居住的土地上,我依然一無所獲。我就像一個徒步旅行者,徘徊於不同的世界之間,不斷接觸到內心深處彼此仇恨的人們。儘管如此,我還是能感覺到,不論他們來自哪個國度,膚色如何,他們內心深處都懷有深切的渴望。不知從何時起,作為一名新聞記者,我思考的問題的政治色彩越來越淡,反而變成了一種習慣性的心理活動。我與失明的人談論南非,他們甚至能聞出或聽出人的膚色。這一切讓我覺得有些不可思議。我只剩下一個願望——讓不同膚色的人重新開始溝通。為了能忠實地表達我的感受和體驗,我結束了駐南非記者的生涯,寫了一本書,充分描述了我在好望角的生活經歷,以及當地黑白人種混居所帶來的交往碰撞與交融。

  回到德國後,等待我的是下一輪對人性的研究與學習。那時柏林牆剛剛倒塌,我成了柏林一家原屬東德的大型公司公關部負責人,隨後又兼任人事部主管。整整3 年,我從事著重建東德的開創性工作。突然有一天早上,這一切都隨著我的崩潰而宣告結束。那天我原本應該首次對外介紹我為企業制訂的公關戰略,然而我卻在自己的辦公室里徹底精神崩潰。崩潰,其實只是一個緩慢發展的過程達到頂峰時的爆發而已。

  此前一整天,我都在極力抑制內心深處的壓抑情緒,努力投入工作。我費了很多心思用圖表、數據、幻燈片和管理語言去準備這次報告,但這一切早已失去任何價值和意義。人,再一次成為我關注的中心。在公司我也負責內部的溝通和交流工作,因此在公務之餘我便成了東德人與西德人、白領與藍領之間的對話紐帶。我擔負起訓練教程,舉辦人格發展講座,被董事會任命為各類談判的調解人。我又一次被探索的熱情所征服,期待著自己能拉近有不同文化信仰背景的人之間的距離。

  這一次,我試圖長期地按照規則去完成這項任務,結果卻發現我自己越來越被外力所控制,我的內心深處則被越來越多無法解釋的心悸和莫名的恐懼所困擾,就好像我正在扮演一個角色,卻無法從中找到自我。精神崩潰促使我下定決心擺脫這種困境,重新找回勇氣,並回歸真我。於是我遞交了辭呈,放棄了那份收入頗豐的工作,也告別了我的跑車和豪華公寓,以及在五星級酒店裡度過的那些旅行之夜。我把老房子收拾了一下,過著隱居般的生活,靠自由撰稿之類的小活計為生,完全不清楚未來的方向。

  我的婚姻,我的噩夢

  我像一個跋涉者,走遍了地球的每一個角落,徒勞地探究著人的天性並尋找著答案。我覺得自己筋疲力盡,如同燃燒後的灰燼。而我剛剛32 歲,在職業生涯中走了許多彎路,以精神崩潰告終,最後只能選擇隱居生活。我把自己的生活簡化為一個主題:如何充實自己,怎樣去做一些確實有意義的事?我該如何在人與人之間建立溝通和聯繫?

  但我驚訝地發現:我懷孕了!讓我深陷其中的螺旋形軌跡被打亂了,上帝送給我一個孩子,同時又將一個不安分的年輕男人,作為孩子的父親帶進了我的生活。他的生活經驗和對未來的態度,與我大相徑庭:他比我小6 歲,運氣一直不錯,輕輕鬆鬆就能實現自己的願望。他年輕、活躍,總是心情愉快,熱愛尋找生活中的樂趣。他創辦的公司的利潤和影響力都在穩步上升。那時他對生活的期待僅僅在於:什麼時候能超越他的哥哥們。

  在認識我之前,他熱愛夜生活,興緻盎然地製造一些淺薄的桃色事件。在他的生活圈裡,我就像一個莫名闖入的陌生人。雖然我選擇了與他結婚,但實際上他並不符合我心目中的理想形象。他不是富有創造力的藝術家、極有天賦的建築師或文字造詣高深的作家,他也沒有寬闊的肩膀可以讓我依靠,而且根本無意尋找生活的意義和生命中的靈魂伴侶。而我一直都在尋找能夠廝守一生的男人。然而一切都是徒勞的。不出意料,我有了婚外情。儘管我是如此希望能在他身邊停下尋找的腳步,能毫無保留地為他奉獻,但我卻不斷被拋向遠處,害怕自己被拋棄,無法忍受沉悶的婚姻生活。所有認識我的人都一致認為:我已無可救藥!

   我們的關係平淡無奇,我甚至對比自己小6 歲的丈夫一無所知。可我們即將為人父母,我非常想要這個孩子,他也對未來的生活頗有信心:「車到山前必有路!」於是,我們放下一切,搬到一個新的城市開始新生活。

    兩年過去了,我們的女兒已蹣跚學步,我們的婚姻也陷入了低谷。幾乎與所有家庭一樣,媽媽做飯,爸爸上班。我們之間幾乎沒有任何溝通和交流。我丈夫回家越來越晚,而且次數越來越少。我自己則整天陷在兒童樂園的沙堆和滿地亂爬的小傢伙中,鬱悶無比。我們的爭吵越來越多,生活似乎無法繼續下去。

  一切變得越來越空虛,我們依然在調整自己,沒有選擇分手。我們在渾然不覺中一天天度日,溝通日漸減少,明槍暗箭的爭執卻越來越多,最終我們都在痛苦地折磨著彼此:家庭的日常生活與隱秘的婚外情彼此糾纏,職業變換不定,不停搬家,看不到希望並不斷重新開始。儘管如此,我們仍然沒有分手。每當我們瀕臨絕境,準備分開時,我們都會被深深的悲哀所觸動,失去的溫暖又會從心底湧起。不是激情,也不是渴望,僅僅是一種輕柔的悲傷,一種對愛的回憶,令人驚訝地不期而至,又在無意之中倏忽而去。

  還有轉機,別輕易放棄

  這種感覺雖然不是我內心渴求的回應,卻魔幻般地給予了我支持。它就像一個密碼,等著我去破譯。我們嘗試著去激活這種感覺並有意識地尋找它、了解它。我總覺得,在伴侶關係中,還有比找到一個正確對象更重要的事。在我靈魂深處總有一個聲音不停地說:還不到放棄的時候!我不斷發現那些能讓我與他徹底分開的問題,正是因為這些問題,讓我與之前的男友們分道揚鑣。確實如此,如果我真正感到絕望並敢於面對現實的話,我就應該能看到,這一切我都曾經歷過!他和我之前的其他男友一樣!我在自己的婚姻中所處的位置,竟如我在南非的小鎮上,或者,恰好置身於隔斷東西的柏林牆邊所碰到的問題一樣,歸根到底都是溝通的問題。面對那似乎無法逾越的障礙,我一直在努力,試圖引導那些還沒有意識到彼此分隔的人們再走到一起。

  認識到這點後,我們努力去避免彼此傷害,在危險的邊緣及時停下腳步。我們試著敞開心扉與對方交談,慢慢地用探究的而不是恐懼防禦的眼光去觀察對方的世界。我去尋訪婚姻問題諮詢專家,閱讀相關書籍,參加學習班,進行帶有自我治療性質的培訓。我們越來越有勇氣與別人共同探討我們的真實狀況。在談話過程中,我們發現,不管彼此的距離有多遠,我們仍有可能變得親密無間。隨著對對方的逐步了解,我們開始帶著快樂的心情談論我們婚姻生活中珍貴的美好時刻。我們甚至看到,其他人的婚姻也並不見得比我們好多少。這令我們在一定程度上感到輕鬆,使我們更加接近彼此。

  丈夫回家的次數越來越多,我也重新開始工作。作為經過培訓的職業心理諮詢師,我開始輔導那些與我有著相似經歷的企業管理人,幫他們走出無法溝通的死胡同。我開始嘗試,用曾經治癒自己的方法,去幫助處在相同困境的人。我的職業發展過程和曲折迂迴的心路歷程,在此刻都具有了現實意義。我的婚姻也開始從混沌狀態慢慢蘇醒——充實與成就開始同步增長。

  正是這時,我的生命中出現了許多難以描述的奇妙事件。我有幸結識了查克?斯佩桑諾博士(世界知名心理治療師。——譯者注)。為了走出婚姻的困境,我參加了他的一個講座。我只知道他是來自美國的資深婚姻問題專家,著有許多作品,而我一本也沒讀過。

  他一開始演講,我的眼淚便止不住地往下流。我被他深深地打動了,他的話觸及了我的心靈。這個站在我眼前的男人,似乎就是我要尋找的那個人,他了解我的想法和感受,他所闡述的有關兩性關係的重要問題及規律,竟與我長久以來深陷其中而不能自拔的經歷如此契合。他好像一個間諜,長年累月地隱藏在我們身邊,從窗帘後面窺視著我們的生活。他所舉的每一個例子,講的每一個個案,甚至說的每一個笑話,都讓我覺得他已認識我和我丈夫多年,並對我們的生活了如指掌。我被深深地震撼和打動了,並感覺由此獲得了解脫。

  在隨後的3 天里,淚水一次又一次地湧出我的眼眶,我內心深處經受了一次巨大的洗禮。我知道,我終於找到了那些對我個人生活和諮詢實踐具有重大意義的問題的答案。此刻,我清楚地意識到,我生活中碰到的任何困難和麻煩,都涉及是否愛護自己這個問題。我的個人生活經驗和工作都在不斷引導我走向這個核心問題,但從沒有人能如此完全徹底並細緻準確地向我指出這一點。其實所有的答案都在我的心中,只是我從來不曾真正相信過自己。在查克?斯佩桑諾的幫助下,我終於逐步確立了對整個世界全新的認知體系。我覺得非常快樂,渴望立刻投入到研究工作中去。

  我的工作方式徹底改變了,我與丈夫的關係也呈現出新氣象。我們試圖去融化婚姻的堅冰:我們更加真實地在彼此面前展現自己,也更清楚我們曾變得多麼陌生。我們都從對方那裡獲得了理解和支持,而此前我們之間充斥著永無休止的戰爭。在這種新氣氛中,只需隻言片語,我們就能理解彼此的不同和願望,我們的溝通發生了戲劇性的變化。朋友們都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這兩個人竟然會……」我們的愛情煥發出前所未有的活力與激情。我們宛如重新墜入愛河的情侶。

  就在這時,情感瘟疫在我們的朋友圈裡蔓延開來。幾乎每天都有人向我傾訴情感困惑和婚姻問題。似乎越來越多人走進了兩性關係的死胡同。昨天還如膠似漆的伴侶,今天卻面對分手和苦澀的婚姻結局。有時兩個昔日伴侶間變得無話可說,有時卻會發生一場致命的玫瑰之戰。這股情感瘟疫迅速蔓延不可控制,常常以勞燕分飛而告終。我們的朋友、鄰居和同事,沒人想要離開自己的伴侶,但卻都在束手無策的情況下,無可奈何地分道揚鑣。

    在我的心理診室,這股瘟疫開始並不易被人覺察,隨後卻以驚人的速度變成了核心問題。尤其是來訪的男士,他們最初總是就如何保持個人成就和追求職業發展等問題來諮詢。但大部分情況下,只要經過一兩次面談,我就能發現,其實事情總是在圍繞人際關係打轉——與同事、合作者、上司等的關係。令我的訪客驚訝的是,其中也包括與伴侶的關係。一旦觸及這個敏感問題,許多人會突然呼吸不暢,甚至整個人失去控制,淚水也會湧出眼眶,因為真正的颶風中心恰恰就在家裡,在那張婚床的中心。

  伴隨著這股長期得不到宣洩的情感浪潮而來的,常常是對人生更深一層的認識。雖然男士們最終攀上了事業的頂峰,但他們卻不得不獨自為自己的全部行為負責。他們的追求越來越不切合實際,同時也越來越疏遠自己的伴侶和家庭。他們極其渴望能重新協調個人生活與職業目標之間的關係。多數情況下,當個人生活中那些糾纏不清的問題最終能衝破阻力成為談話中心時,他們會迅速提高對家庭生活的關注度。一時間,他們產生了再次與自己伴侶交談的願望,並希望帶伴侶一起共同進行諮詢。

  越來越多的伴侶帶著絕望的神情來到我的診所,就像我從前那樣。幾乎沒有人願意分手,但也沒人能明白,那致命的愛情病毒是如何悄無聲息地侵入到他們的親密關係之中的。大部分人已放棄掙扎,只是對孩子心懷愧疚,並感到十分緊張害怕。

  我在無意之中成了所謂的婚姻問題專家。我的婚姻是促使我成長的源泉,書籍和培訓則是冰河解凍的第一個訊號,查克?斯佩桑諾博士就是推動我轉變的巨大波瀾,那些找我諮詢的人成為不斷充實我的水流和指導我學習的導師。他們身上的每個問題都使我更深刻地認識到,我自身在婚姻中所經歷的種種磨難都不是偶然現象,從中可以看到婚姻發展的規律性,它不僅適合於家庭內外人際關係的發展,甚至也適用於種族間衝突的解決。人們只有深入到一種特定的關係中才能真正地理解它。人際關係中的問題,對那些生活在其中的人來說,只有將其視為一種促使自己改變的推動力,才能真正得到解決。分手並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那只是降低了治癒的可能性。

  我希望通過本書,能令推動我前行的浪潮繼續奔涌。在此,我對所有在生活中給予我愛的人,表示深深的感謝。我衷心地希望那些對婚姻和愛情失去信心的人們,能在決定分手前看到此書。我非常開心能與大家分享我重拾希望、愛和勇氣的經歷與感受,也鼓勵大家與自己的伴侶一道,重新發掘愛情和婚姻的美好與樂趣。

  本書為誰而寫

  這本書是為了這樣一些人而寫:他們生活在固定卻令人不滿的兩性關係之中;他們面臨離婚抉擇,或者正糾纏在三角關係中;他們有外遇、被欺騙、被迫更換伴侶,或者總是不斷被拋棄;他們想要拯救自己的婚姻,卻沒有勇氣去面對,或找不到解決辦法;他們也許已經承受了許多婚姻痛苦。

  也許你認為自己很清醒,覺得自己的婚姻只是一座廢墟;也許你已經聽天由命,不再對重新走近伴侶抱一絲希望;也許你依然想盡最後的努力,來拯救失去的愛;也許你很絕望,因為你有一個地下情人,並因此飽受著對孩子和伴侶的愧疚及恐懼的折磨。

  也許你已經想到了離異,卻害怕說出真相,害怕供認不軌行為,害怕伴侶的憤怒。我的經驗表明,伴侶關係中經常存在的問題,往往以兩種主要方式出現:要麼是你覺得如此壓抑,想儘快離開;要麼你用盡全身的力量去壓抑一切焦慮的感覺,同時試圖,不再去表達自己的要求和想法。也許你正在黑暗中摸索,想知道能否找回自我,該如何找回自我。

  你是否屬於內耗型

  你是否看似一切都完好無損,內心卻感覺困頓無力?你是否有時會被一個念頭突然擊中:「眼前這一切真的就應該如此嗎?」是什麼在你頭腦中噼啪作響?你是否對自己或伴侶隱瞞了什麼,似乎你的伴侶是最後一個知道你正在經歷什麼的人?你是否害怕伴侶意識到你們生活中存在謊言?當你在餐館或聚會上看到其他朋友時,是否「其他人可能更幸福」的臆想越來越經常地出現在你的腦海里?你是否感到自己的付出越來越多,收穫卻越來越少?你的性慾是否在逐步減退,越來越需要新的性愛技巧和姿勢的刺激?你是否覺得自己如同燃燒後的灰燼?你是否正在經歷一段婚外戀?你是否正期待令人興奮的桃色事件?你害怕面對孩子嗎?害怕獨處?害怕你的人生理想會破滅?害怕傾聽內心的真實聲音?

  你是否屬於外損型

  你是否一直忙於維護你的婚姻關係?你是否不喜歡關於心理狀態的探討?你是否覺得你的內心與任何人無關?其實,有時你仍害怕被人拋棄?你的伴侶是否正在懷疑自己對你的感覺?你是否一直覺得或剛剛得知,你的伴侶愛上了另一個人?你是否把越來越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工作、業餘愛好和約會中,幾乎沒有時間留給你的伴侶?你是否覺得被你的伴侶疏遠,被置於壓力之下,被圍困或即將被逐出家門?你是否覺得無論你為伴侶付出多少,永遠都不夠?你會發生外遇嗎?儘管你根本不想如此。你會用酒精、食物、毒品、性、電視、電腦和其他你無法控制的嗜好來麻痹自己嗎?

如果上述兩種情況(內耗型和外損型)或多或少地出現在你生活中,那麼你需要做的不是與你的伴侶分手,而是改變自己。你需要下決心進行治療,你需要的不是找到唯一正確的伴侶,而是開誠布公地直面你和你的伴侶之間關係的真相,你需要的是意志力、理解力、時間、耐心和及時適量的心理治療.

第1章

  和誰結婚都一樣

  也許你會覺得不可思議,但事實上不管跟誰結婚,結果都一樣。你不能總是期望你的伴侶幫你找到真正的快樂,讓你重獲自信。無論你和誰結婚,最終總是會與自己相遇。因此,我認為你大可留在現在與你一起生活的這個人身邊——不管你們現在的狀態多麼糟糕。當婚姻擱淺、氣氛冷漠時,當內心充滿憤怒時,當彼此仇視厭惡時,恰恰正是婚姻的轉機。

  我知道這個觀點馬上就會引發各種反對意見。童話故事中,王子與公主相遇、相戀、結婚,然後永遠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而現實中的婚姻生活卻危機四伏,處理不當,原本相愛的兩人就有可能分道揚鑣。

  目前,世界平均離婚率已達到33% ,在人口稠密地區,離婚率甚至高達50% ,僅在2003 年,德國就有超過20 萬對夫妻離異。所有這些人在結婚之初,都希望能找到自己的幸福,而且他們相信找到的正是自己的另一半。後來他們離婚,是因為他們覺得自己沒有得到當初所希望的幸福。所以,這段婚姻看起來就像一個早已設計好的騙局。

  幸福掌握在自己手中

  如果我告訴你,至少有70% 的婚姻根本不必以離異告終,你和誰結婚結果都一樣,因為你最終遇到的還是你自己。我希望能推動你的思維從另一個完全不同的角度來剖析婚姻:婚姻絕對不是將浪漫當做禮品加以精美包裝,它的真意在於能否平衡和調節伴侶間的內在衝突。婚姻一直就是能讓彼此從對方的給予中發現真愛的場所。生活哲學告訴我們:生活本身就是一所學校。如果確實如此,那麼親密關係和婚姻就是一所培養社會精英的高等學府。在這裡,你首先必須面對一場艱難的考試,然後,你才能更多地學習和成長,被更多的人接受……

  即便格林童話一心想傳達給我們「從此王子和公主就過上了幸福生活」的大團圓結局,但大自然對一切自有安排。在婚姻的內在核心裡,始終埋藏著生命中最具挑戰性的動力和彼此矛盾的衝突。儘管兩人的親密接觸,使婚姻關係比任何其他形式的關係都豐富得多,但同時這種長期持續的關係所承擔的責任,也會令彼此最大限度地相互消磨損耗。婚姻時常令我們感到沮喪——睡在身邊的那個人似乎並不是最好的靈魂伴侶,而自己卻無能為力。

  從出生那一刻起,我們就置身於人類生命的對立統一之中。我們從來就是不完整的。從生命開始的那一刻起,我們也開始了尋找另一半的旅程,渴望與他實現身體上、精神上以及情感上的統一。這種渴望是與生俱來的,來自我們的遺傳密碼。終於有一天,我們碰到了生命中的他,並結為夫妻。驅使我們不斷尋找的內在力量終於平靜下來,我們第一次感覺到完滿合一。

  但往往好景不長。結婚幾年以後,有多少伴侶能一直相依相偎,始終保持完滿合一?他們還能感覺到多少和諧與快樂,是否還能深層次地進行溝通?你是否認識一對結婚多年的伴侶,他們依然抱有希望,能通過彼此達到自身的完滿合一?哪對伴侶能將相互間的差異當做使自己變得更加富有同情心、更加慷慨和高尚的挑戰與機遇?哪對伴侶能將婚姻中出現的緊張狀態當做指明燈,去進一步了解對方?居高不下的離婚率說明,與另一個人在一起的生活,將隨著時間流逝,逐步變成一種令人無法承受的負擔。與我們結婚時所期望的恰恰相反:一切長久以來我們所渴望的幸福、完滿以及和諧,不僅沒有靠近我們,反而使我們完善自身的希望和對另一半的信任漸行漸遠。

  本書探討的是關於幸福的主題和伴侶關係中的融洽與和諧,旨在說明幸福與和諧都可能在婚姻生活中逐年增長。每個人都可以為此而不斷努力,但你首先必須從一個誤區中走出來:並非只有找到正確的另一半,你才能獲得幸福。本書要告訴你的就是,你的幸福掌握在自己手中,你能使自己的生活和情感變得充實而豐富。但是,你必須將尋找的觸角伸向你的世界。

    真正的伴侶是你自己

  經過不懈的努力,我們確實可以獲得完滿合一,只不過尋找的路徑不在外部世界。相反,我們所需要的理想化的存在與完滿合一的感覺,更多的是從我們自身內部獲得。每一個人生來就是如此,但人們往往很容易忘記這一點。這就如同一顆葵花籽,所有使它最終成長為一棵向日葵的信息已經都蘊涵在種子里了。葵花籽從不會自問:我能不能長成一棵蘋果樹?它只是向上生長,直到長成一棵最好的向日葵。

  而我們人類的成長過程卻從來不是那麼簡單。現實的限制、父母的要求、社會賦予的影響,如同精神上的遺傳基因,隨著時間的推移,它強大的影響力和推動力,讓我們漸漸遺忘了原本屬於我們的完整性,使我們看不到自己的核心目標,並喪失了扎入大地的根須,無法獲得成長所需的營養和動力。我們在通向內在生命源泉的通道上迷失了方向,也就失去了與自然、充滿活力、直觀的生命本體的聯繫。而我們要承受的是,將內在的空虛包裹進一層厚厚的硬殼,開始扮演我們的角色,並為自己制訂出一套完整卻空虛個性體系。

  有時我們會極為固執地堅持自己的角色,逐漸忘記了自己的本來面目。我們開始自問:難道蘋果樹不是更好嗎?也許長成向日葵一開始就是一個錯誤?失去了與本原的聯繫,我們從此陷入不斷尋找的困境。內心因為相互矛盾的需求被撕裂,我們始終矛盾重重:對自由的渴望與接近他人的需求同樣強烈,還未來得及享受內心深處的激情,就已被隨之而來的恐懼所壓倒;我們乘著夢想的翅膀剛剛起航,立刻就墜入無法突破的重圍;慷慨伴隨著貪婪,熱愛與抗拒,有意與無意之間形成的各種矛盾,使我們徘徊不定,進退兩難。我們被內心的矛盾驅使,一生都在不斷地尋找、追逐:我們可以一走了之遠離一切,但卻因為一直以來接受的觀念,不得不留下來照料一切;我們期待擺脫所有束縛回歸自然,但所接受的教育卻不允許我們這樣做;我們渴望成為一個熱情奔放的女性,追求夢想中的情愛,但我們的母性卻要求自己承擔起所有的責任,無法隨心所欲;我們夢想成為一個充滿力量的男性去經歷更多的風險奇遇,但心裡卻希望躺在溫暖的懷抱里得到無微不至的呵護。  當我們試圖從與另一個人的共同生活中尋找自己的幸福時,我們想得到的,其實是內心的穩定與和諧。我們在尋找回到自身本原的可能性和作為種子的完整性,而通向核心的渠道卻在此時被堵塞。大多時候,我們甚至無法再感到它的存在。我們所擁有的寶貴資源被內心的緊張遮蔽,如同被關在籠子里的動物,內心的感覺被封鎖在內心深處得不到宣洩。所以,我們不再是完整統一的個體,我們的部分人格枯萎凋謝,並在潛意識裡彼此衝突。我們的生活雜亂無序,失去了發展的方向。

  但這些內心衝突,多數時候並不能被我們清醒地感知,我們只是感覺內心缺乏平靜與快樂,於是在身邊尋找一切可能使我們得到改善和補充的事物。我們一直都在尋找更好的另一半,尋找偉大的愛情和一個能讓我們安寧的人。一旦我們滿懷激情地投入一段感情,便會渴望完整和統一。人們希望通過與另一個人建立伴侶關係來滿足自己的需求。所以,人們需要一個伴侶,使自己感受完滿,得到理解,使自己變得強大,得到提升,並實現內心的平衡。

  學會如實展現自己

  為了能找到並擁有理想伴侶,我們必須展現出最精彩的那一面——問題立刻就出現了。我們表現出來的是我們認為能夠被對方所認可,特別具有展示性的長處。實際上,我們感覺自己一直很受傷,因為對方不能接納我們原本的樣子,最終我們會自覺地將自己所扮演的角色不斷內化,直至徹底忘記本我。當我們認識新對象,我們不是生活在自然完滿的狀態下,而是作為一個「更理想的另一半」存在著,並努力展現著我們認為特別值得展現的優勢。在潛意識裡,我們努力按照小時候父母所期望和長大後社會對我們要求的方式去生活。同時,不僅在我們的另一半面前,甚至在自己面前,我們都試圖將個性中並不吸引人的部分隱藏在表面的完美光環之後。而這樣的戲法令我們越來越苦悶,越來越不幸福。如同一個電影場景:

  一位年輕姑娘為了去赴長久思念的心上人的約會仔細地打扮自己。她一隻手拎著性感的三角小內褲,另一隻手拿著一件能將肚子和屁股緊緊包裹起來的肉色緊身衣,讓大腿到腰身的曲線充分展現出來。讓她難以抉擇的是,究竟要不要穿上這件緊身衣?如果她穿上了這件緊身衣,她的身材會顯得修長苗條,十分誘人。可是,一旦到了那個決定性的夜晚,當那個夢中情人脫下她的外衣看到那件肉色的玩意兒時,他將會作何反應?……可是如果她不穿緊身衣,只穿那件誘惑力十足的性感內褲,那麼他會在見面的第一刻就看到她臀部凸出的贅肉,而她每走一步都要擔心褲線是否會繃開。  沒有什麼能比伴侶關係更容易讓我們的內心世界暴露無遺,也沒有什麼能像親密關係那樣徹底揭穿我們美化自己的各類詭計。我們越是彼此接近,生活的時間越長久,就越無法控制自己,越來越偏離生活的軌道。易怒、傷害、誤解、抱怨、疲憊、麻木、猜忌……因此,對我們的親密關係和伴侶生活至關重要的是:我們應該誠實地看待自身,並學會如實地展現自己。

  我們必須有直面自己本性的勇氣。如果我們不打開心扉接納它,那麼我們會將身邊的人都趕走。所以,我們必須自己先看清長裙下包裹的身體,接受那些惱人的贅肉,坦然面對一切。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首先要搞清楚,那些我們欲除之而後快的贅肉,是否在更深的層面上對我們有特殊的意義或積極作用。

  一位心理諮詢師向我講述了她的一個諮詢者的故事。這位女士深受肥胖之苦,用盡了各種辦法減肥,但收效甚微。她發現,每當她想跟一位男士確定關係時,她的體重就會明顯增加。她開始認真研究自己內心對於男人的潛在看法,之後她不得不承認,對待男人,她的評價一點也不比早年被父親遺棄的母親好。於是,她開始明白,身體上增加的贅肉,恰恰是自我保護的一層鎧甲,用來防止她陷入情網,以避免最終被拋棄的命運。

  後來發生的事情,使她終於能夠看清男人與肥胖之間的關係。由於工作的原因,她必須去埃及幾個月。在那裡,男人更喜歡體態豐滿甚至肥碩的女人。所以,當她從埃及回來繼續諮詢時,她明顯地消瘦了。她的身體再次為她築起了自我保護的防線,令男人對她望而卻步。她告訴諮詢師:「不知道為什麼就瘦了,我一點食慾都沒有,完全不想吃東西……」當她認識到其中相互制約的關係後,又過了一段時間,她調整心態後,終於能向一個男人完全敞開心扉並接納他。自然而然,她身上那層像鎧甲般的贅肉也就消失了。

  我們都痛恨精神上和身體上的贅肉損害了自己在別人眼中的形象,讓我們產生羞恥感並對自己感到憤怒。於是我們努力戒煙,節食減肥,盡量不喝帶酒精的飲料,因為我們希望伴侶眼中的我們是完美的。可我們從來也不曾想到這樣的現實:我們尋找,是因為內心的缺失或痛苦。事實上就在我們試圖尋找安慰的時候,我們仍感到孤獨或無助;當我們懶散地抽煙或恣意地喝酒時,我們感覺受到內心的譴責和抵制。我們不想變得軟弱,也不願被贅肉所拖累。於是我們不斷用自己的意志與自身的缺陷作鬥爭。但通常情況下我們能在短時間裡堅持原則,擺脫困擾,但成癮的嗜好最終將在反彈作用下使我們陷得更深而不能自拔。

    換伴侶不能解決一切問題

  如何長期有效地戒除嗜好?首先我們必須了解,香煙、巧克力或啤酒,或其他任何一種令我們上癮的東西,並不能真正給我們帶來愉悅的感覺,我們只是暫時將注意力轉移了而已。當麻醉作用降低到一定程度後,我們內心的感覺只會比此前更加糟糕。

  每一種惡性嗜好都是這樣形成的,其中也包括對伴侶關係的依賴。其實重要的並不是如何轉移我們對內心痛苦的關注,而是如何去了解造成依賴性的最核心問題。德語中「成癮」(Sucht) 和「尋找」(Suche) 的詞幹相同,正好表明了其中的緊密關係。不管是伴侶、食物、煙酒還是毒品,我們都是因為尋找而成癮。酒精能幫我們擺脫僵化壓抑的感覺,幾杯酒下肚,我們會慢慢放鬆下來,感覺自己輕鬆愉快且慷慨大方;香煙則帶給我們自在與浪漫,尤其是在打電話、談話或思考時……我們的伴侶更是抵禦各種問題的靈丹妙藥和萬金油,而他們的首要任務就是給我們那種一直在尋找的完滿合一感。

  原有的完滿合一感,體現了我們對身體接觸的需求。但不知從何時起,我們在生活中不再去追求流暢靈動的感覺和盎然勃發的生機,不再去設法接近對方同時保持彼此的自由。我們從對方那裡不僅不能得到滿足感,反而遭到責怪和拒絕。這樣的傷痛令人難以承受。於是我們寧願將所有的這些需求徹底根除,讓自己和周圍的人都相信,我們已不再需要這一切了。現在,痛苦消失了,沒有人能再傷害到我們,但留在內心深處的卻只有一片空虛。

  失去內心的感覺,失去與他人的聯繫,壓抑自己的需要,我們已不再是一個完整的個體。開始時,我們能在放縱的片刻感到滿足,心靈也得到了片刻的寧靜。但我們早晚會認識到,自己已陷入了一個惡性循環的怪圈。我們為填充慾望的深谷而焦慮憔悴,為了暫時的解脫而不停地奔波忙碌。所有這些求得一時快樂的手段只能讓內心的空洞越來越大,而所有能通過自我麻醉獲得一時安慰的解脫方式,奏效的時間也會越來越短。沒有一個伴侶能長時間地滿足我們的需求,我們只能越來越沉迷於各種各樣麻醉品中。

  只有當我們敢於重新追問自己,我們究竟為什麼不斷地麻醉自己?究竟要逃避什麼?只有當我們放棄嗜好,再次回到對本原的追尋中來,我們才有可能重獲健康和幸福。如果我們鼓起勇氣走上自救的道路,那麼嗜好就會被我們轉化為前所未有的力量。

  為了建立起能帶來幸福的長期關係,我們必須對我們人格中那些被拒絕、被壓抑的部分進行處理和調整。我們總是像表演木偶戲那樣來扮演自己的角色:充滿愛心的伴侶、關懷備至的父母、樂於助人的同事、坦誠忠實的朋友。我們首先學到的是,應該按照成人和社會的要求去扮演適當的角色。然後我們將個人的價值觀連帶這些外在的要求,一併內化為自我的一部分。但問題是,當我們無法滿足這些要求時又將如何?  當我們還是孩子時,就已經知道,大人是根據我們的行為劃分好壞的。所以,我們學會了將所有壞的行為隱藏,遮蓋起來。當然我們也竭力讓自己更符合好孩子的標準。在我們身上始終還潛伏著其他需求:作為孩子,渴望無拘無束地玩耍;對一切都充滿好奇,希望去嘗試,不斷獲得更多的新鮮玩意兒;直到今天,我們仍會在安靜的時候夢想著激情,希望自己還能再次瘋狂,盡情宣洩壓抑的情感,讓我們心底的需求得到滿足。但我們卻不可能真的實現這些願望。自控能力越強的人,面對內心的渴望就越猶豫不定。我們總是咬牙挺住,將自我需求強行吞下去,悶在肚子里,只在別人面前展示我們最優秀的一面。事情一旦行不通,我們就會繞道,為內心的渴望、感覺和需求建立另一條宣洩通道。於是我們變得貪吃嗜酒,在酒足飯飽之際吞雲吐霧,或扭曲縱容自己,甚至做一次瘋狂的秘密情人。

  我們越是在潛意識裡不接受內心的「惡」,就越得付出更多的努力去隱藏它、拒絕它,用一個能被外在所接受的「好」來代替它,甚至乾脆將它壓抑下去,直至遺忘。但是,它並不會因此消失,恰恰相反,所有這些會改頭換面,通過其他渠道,尤其是在親密關係中,更強烈地顯現出來。就在我們親密接觸時,所有那些看起來極為令人厭惡的性格特徵都會準確無誤地展現出來,而在我們的婚姻中,我們最可能喪失理性。我們隱瞞真相,撒謊遮掩;我們尋找外遇,試圖離開;我們貪婪地希望不斷攫取。當我們意識到這一切,也會對此感到驚慌失措,我們怎麼可能做出如此不堪的行為呢?我們只能把原因推到外部,於是我們的伴侶便首當其衝地成了這一切的罪魁禍首。是他們讓我們變得不幸,讓我們忍無可忍。真正將我們推出家門的,是他們!而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維持這份充滿愛戀、生機勃勃的伴侶關係。對那些「惡毒的」、具有控制欲和破壞欲的感覺及想法,我們大多時候是完全沒有概念的,或者我們根本不想知道。

  實際上世界上只有一條真正解脫的道路。只有通過這唯一的途徑,才能有效地建立和諧的伴侶關係:我們必須有勇氣去正視自己的本來面目,真正接觸我們的伴侶,坦誠接納我們內心對真相的了解。一旦你觸及令人不快的性格特徵和在行為中呈現出的扭曲恐懼,並為此感到震驚,那你就能開始慢慢從另一個角度來審視伴侶關係所面臨的困境。你開始漸漸感覺到,令你不滿的這段關係,與你內在深藏的消極乃至破壞性的觀念有著直接的因果關係:你越竭力付出關愛,就越覺得你的努力在不知不覺中變得毫無價值;你越祈求靠近,你離他就越遙遠。當一線曙光照亮你的意識層面時,你甚至模糊地感覺到,自己從來就沒有得到過應有的重視。你會發現並認識到,你的親密關係已成為一種模式,更換伴侶並不能避免重蹈覆轍。

  再多的男友都是初戀男友的翻版

  對明星來說,會有更大的空間和舞台展示自己,或去完成一些其他人不可能做到的事。從好萊塢到中央法院,從摩納哥到柏林,人們總會碰到鮑里斯?貝克爾(網球明星,前世界單打排名第一,有德國網球金童之稱。——譯者注)現象。有些人在經歷了一段交往甚深且持續很久的情感後,突然分手,令人感到意外。然後他們在短時間內又開始一連串令人眼花繚亂的曖昧關係。就好像唱片上有了一道劃痕,同一首歌總是在同一個地方重新開始,又在同一個地方跳回去。不管是電影明星還是體壇健將,或者是公爵的女兒,情況總是這樣。令人難以置信的是,這些伴侶幾乎就像是同一個人。明星們不斷地製造婚變,好讓自己能一再以相似的方式與相似的人走到一起。而他們都在尋找的,似乎就是他們原本不想再擁有的第一次感情的重複。

  八卦雜誌總是喜歡把已經分手的明星們的照片放到一起,於是,普通讀者很疑惑,為什麼網球明星鮑里斯?貝克爾不能幹脆就留在他的前妻芭芭拉和孩子身邊?為什麼他總是尋找那些特立獨行的外國明星,而事實上又不能長久?他的自傳或許能向我們揭示其中的奧秘。鮑里斯?貝克爾似乎一直在尋找什麼,而這顯然是他的前妻芭芭拉和他那些短期伴侶都無法給予他的。因為他在尋找的,是他自己。

  在自傳中,鮑里斯?貝克爾勇於直面自己的內心,披露了此前的私人生活狀況。他承認自己有時依賴酒精和藥品,並公開表示對放蕩關係的悔恨。這本自傳所起的作用如同自我治療,令他得到了解脫。在《盛裝》雜誌對鮑里斯?貝克爾的一次訪談中,他坦承:「對我來說,這是一種極端的狀態。我該如何與瘋狂的社會公眾以及隨之而來的壓力妥當相處?我能向誰請教?我感覺沒人能幫我。」他還表示,「很多時候,我更像是一部機器而不是一個人。在球場上,我只有正常發揮才能贏得比賽;球場外,我只有保持微笑才能維持人氣。表面上一切都很完美,但背後的一切又有誰知道呢?」

  鮑里斯?貝克爾和其他明星一樣,始終處於懼怕喪失公眾關注的壓力之中。如果人不能再通過自己的感覺去感知世界,就只有從外界去尋求認可和接納,自然就無法感知我們身邊那些人的存在。我們去尋找,努力嘗試,但我們什麼也感覺不到。我們只能被自動運行的內在模式所驅使,一路磕磕絆絆走下去,直到有一天,我們終於與自己再次相遇。

  有一次,我讀到一篇關於冰上明星凱塔琳娜?威特的簡要報道。在她結束了自己刻骨銘心的初戀之後,「至少有八個男友從她身邊匆匆而過」。報道還配了照片,從中可以看出,那些新男友幾乎都是初戀男友的翻版。凱塔琳娜?威特在訪談中透露,她一直「無法擺脫悲傷」,在她尋找共同生活的伴侶時,似乎總是不能碰到正確的那一個。一位前男友則對此發表了另一番言論:「如果你跟凱塔琳娜一起生活過,作為男人,你從事什麼工作都無所謂,因為你不過就是她的搬運工而已。」而習慣置身於耀眼光環之下的凱塔琳娜?威特則表示,她從來不想和一個只能依賴自己的男人共同生活:「對我來說,重要的是我能與我的伴侶平等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如果現在這個不能給我這樣的感覺,那麼我就不得不為了我的幸福去尋找下一個。」

  如果我們總是希望從新伴侶那裡得到幸福,那麼我們通常會在對現有伴侶失望之後,立刻去尋找新伴侶。就像凱塔琳娜?威特那樣。無論和誰在一起,人只有先解決了自己內心的衝突,才能最終找到屬於自己的幸福。我們通過媒體報道能了解到明星們對親密關係的渴求,也許他們擁有更多的可能性,更少的限制,能夠更自由地去嘗試,但內在的焦慮卻讓他們與普通人一樣,被驅使著不停地奔向下一個新目標。我們意識到自己渴望與他人確定關係,但潛意識中的一套系統卻總是在破壞這個目標的實現。如何發現其中的矛盾並坦然面對它,正是我們所要討論的主題,也是我們真正的任務。

  如果我們不能進行自我審視,看不清楚為什麼我們的生活總是在固定的地方出軌,我們的伴侶關係就會像唱針一樣,在同一個地方跳開,那麼我們的生活就如同帶有劃痕的唱片,總是回到開始的地方,最終讓我們筋疲力盡,沉淪於無愛無趣的黯淡人生。僅僅靠我們的理性和意識很難完成這份工作,即便我們擁有堅強的意志力,並明確告誡自己:再也不要陷入同樣的關係中,再也不要經歷同樣的痛苦,再也不會接納這樣的伴侶,「一切將要重新開始!」即便如此,內心的固有模式、錯誤的婚戀觀念以及內心的傷痛卻早已使我們的愛情陷入惡性循環的怪圈:一切都會再次重複。

    不改變自己,換了伴侶命運還是一樣

  當希爾德來找我時,她剛剛和男友分手。他們已相處了很長一段時間,但男友卻經常欺騙她。之後,她的現任丈夫將她從那個冷血的花花公子手中拯救出來。一切看起來都那麼幸福美滿,她丈夫與之前那個男友完全相反,心地善良,對她也關懷備至。然而誰也沒想到,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個男人簡直變成了另外一個人。不知從什麼時候起,他開始揮霍無度並欺騙她,甚至比之前那個男友更惡劣更無所顧忌。

  卡琳斯的第一任丈夫不僅依靠她生活,還經常毆打她。她的朋友們都說:「那傢伙性情暴躁,極端自私。」大家都一致認為,她不應該和那個混賬男人在一起。她的下一個男友看起來則完全不同:溫柔體貼,善解人意,慷慨大方。卡琳斯的生活頓時充滿了陽光與希望。可是,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這個看似完美的男人也開始毆打她。分手時,她兩手空空地離開,再次變得一無所有。

  當第三個男人出現時,對卡琳斯來說,簡直是一個奇蹟。他是個成功的企業家,完全拜倒在卡琳斯的石榴裙下,對她呵護備至。他立下遺囑,將自己一半的財產留給了她。然而,在他們結婚後,他也開始毆打她,不久之後,這個男人破產了,她自然也失去了一切。

  你可以把這些事例看成是令人感傷的個例,但是,感情確實有其發展規律可遵循。對此,我們或者不願承認其存在,或者無法領會其內涵。人們的潛意識很可能隱藏在內心深處不易察覺,但會在伴侶關係中很輕易地顯現出來。

  即便現在你的伴侶關係看上去很和諧,但你會發現,令你失望並急於擺脫的感情,往往是由你自己一手造成的。這一點,你將在閱讀本書的過程中逐漸深入地理解。

  真愛能讓青蛙變王子

  婚姻的發展存在著一定的規律性,在一段婚姻破裂後,有些人可能會產生畏懼心理,正所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人們會擔心,一旦步入婚姻的殿堂,大部分羅曼蒂克的幻想就不得不拋到九霄雲外。

  我們時刻殷切期盼著翩然而至的白馬王子和完美無瑕的公主,但找到的卻都是一些平淡無奇的人,儘管我們很失望,但還是接受了他們。然而在婚姻的長河裡,他們越來越乏味無趣,變成幻想破滅後不招人愛的「青蛙」。

  一位智者曾說過:「從你愛上一個人的那一刻起,從王子到青蛙的蛻變過程就自然而然地開始了。」對於智者來說,這沒什麼令人焦慮的,「作為青蛙,並不是什麼糟糕的事情。整個世界充滿著『青蛙人』。」智者甚至認為,當我們夢想中的王子或公主現出青蛙的原形時,我們應感到幸運,因為真正的王子和公主是不會對我們這些青蛙感興趣的。「我們最好還是接受這樣的現實:我們也不過就是青蛙而已,還是去真誠地去發現其他青蛙吧。」這就是智者給那些為情所困的人們開出的藥方。

  在有關感情的童話中,我個人很推崇《美女與野獸》的故事。它給人以啟示,如果你沒放棄正在衰老的青蛙或憔悴膽怯的蛙女,如果你始終堅持不懈、滿懷激情地愛著相貌醜陋、令人懼怕的野獸,那麼通過無條件的愛,野獸也會變成王子或公主。人的大腦中都有一個理想情人的模板:他們美麗、強壯、聰慧、善解人意、感情豐富、教育良好……根據不同的成長經歷,不同的人可能有上千種期待的模板。但一個人心目中的王子,可能就是另一個人眼中的怪獸。我們將不斷用心目中的標準來反覆衡量自己的伴侶,一旦我們發現他們什麼地方不符合這個標準,就會不假思索地斷定,他們根本就不是我們的王子和公主,只不過是青蛙或者野獸。

  真正的愛是不會受這種期待模式影響的。殘疾兒童的父母都明白,他們愛自己的孩子,不是因為他們是這樣或那樣的孩子,這種愛通常是無條件的,而且往往超過了他們的想像。即便他們生下的並不是一個健康的孩子,他們也知道,自己深愛這個哭鬧不休的小野獸,於是,小野獸就在他們心目中變成了小王子與小公主。

    你的結婚動機正確嗎?

第2 章

  你的結婚動機正確嗎

  可以說,最原始的不完整感是客觀存在的。我們只能作為單一的個體降生到這個世界上,因此我們在出生那一刻就註定只能是「一半」,而不可能是完整的「一」。如果從這個角度來觀察我們的生活,我們就總會覺得自己的生活還缺少什麼,總是想試圖抓住什麼,來填充心靈的空白和彌補生活中的缺憾。

  由於我們總是在社會環境和家庭氛圍中接受各種暗示和教導,為了獲得幸福,我們必須要找到某個個體或某些東西,因此我們便經常處於一種焦慮狀態中。在那個正確的男人出現之前,我們註定是孤獨的;只有在遇到那個新的女人之後,才能獲得愛和溫柔。還有許多其他諸如此類的看法,這就意味著我們想要從伴侶關係中獲得自己所缺的東西。於是我們各自開始行動,去尋找能使我們感到幸福並獲得生命力的二人世界。而恰恰就是這一點,註定了我們將陷入困境。我們為了不再孤獨或找到自己的幸福而去尋找感情,這就如同一個殘疾人為了不再跌倒,瘋狂地去尋找拐杖一樣,結果顯而易見。

  我們由於錯誤的動機結了婚

  任何一段感情,無論開始時多麼幸福美滿,都遲早會因為我們內在的期待、要求緊張和恐懼走向毀滅。就像一個單腿的人,為了能行走而去尋找另一個單腿的人。兩個人湊到一起,便以為他們有了兩條腿,可以像健全人那樣行走。似乎所有的問題都得到了解決。在最開始的快樂時光里,他們甚至忘記了自己從前只有一條腿。他們相互扶持,用合在一起的兩條腿朝著同一個方向奔跑。直到有一天,其中一個希望改變行走方向或速度,而另一個則堅持相反的意見,他們開始忘記自己原本只有一條腿。於是他們再也無法繼續前行,開始步履蹣跚,最終只能摔倒在地。他們不假思索地將自己行走困難甚至摔倒的責任,以及所有的先天不足都推到對方頭上。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曾在與另一個人相處的過程中,經歷過這種情景,突然間我們感覺缺少了什麼,溫柔、依靠、安全、激情、關注……而之前那個伴侶則是罪魁禍首,因為是他將你所需要的一切都帶走了。

  如果你總是用單腿的狀態進入一段感情,並因此覺得自己需要另一個人來幫助你,填補你缺失的另一半。這樣的期待,恰恰為衝突乃至分離埋下了禍根。你的伴侶無法帶給你你所期待的幸福。開始時,你也許還在奢望,新伴侶能為你的生活帶來美妙的新氣息。但隨著時間推移,當他不再向你表現出他的優良品質時,當他不再或者無法滿足你、讓你感到充實時,你當初決定選擇他的那些優點,恰恰會成為日後令你無法容忍而詛咒責難的特性。  在一個伴侶關係訓練班中,一對夫妻面對面站在大家面前,他們四目相對的距離不超過半米。在此之前,丈夫覺得他們的婚姻陷入了極大的困境,而現在,他希望能與妻子言歸於好。在治療中他開始一步步接近自己的妻子,每一步都不輕鬆。在這個象徵性的跨越過程中,他意識到自己在過去的日子裡已與妻子遠隔重山。現在,他在眾目睽睽之下,脆弱而勇敢地站在她的面前。接下來很長一段時間裡,訓練班的主持人要求他注視他的妻子,真正地接近她,真正地看清楚,她究竟是什麼樣子。突然,他震驚地甚至有些驚慌失措地看著主持人,因為內心受到震撼說話有些結巴:「我是因為錯誤的動機與她結了婚。」主持人面帶微笑地對他說:「我們都是由於錯誤動機而結了婚。」

  你究竟為什麼跟這個人結婚

  女人與男人結婚,是因為他功成名就、風度翩翩且身強力壯,能獵獲猛獸、處理資產或床上技術嫻熟;是因為他最終像自己的父親一樣,或與自己的父親完全不同;是因為他是她孩子的父親,或因為她的女朋友都對他崇拜得五體投地;是因為父母已將她許配給了他,或她能得到金錢或是護照。

  男人與女人結婚,是因為他的所有哥們兒都覺得她魅力無限、令人傾倒,她的外貌無可挑剔,有著誘人的臀部和金色的頭髮;是因為她能激起他征服的慾望,或能把男人調理得舒舒服服;是因為她能像自己的母親那樣,甚至比母親更擅長烹調;是因為他希望有一個家,需要有人來欣賞、讚美自己;是因為他需要性,或害怕孤獨。

  我們可能會出於以上任何一種動機結婚,但大部分時間,正是這些讓我們下定決心踏入婚禮殿堂的理由,成了日後的災難。功成名就的男人可能會離去,也可能會失敗;漂亮的女人也會出現皺紋。使人下定決心結婚的理由,往往如幻影般很快變化或消失無蹤。希望由此變成了貪慾,什麼都不能使我們滿足。美麗會變得枯燥無聊,成功也沒法帶來安寧與保障。我們需要更多成就、更多美麗、更多關注、更多支持、更多性生活。在慾望的驅動下,我們終有一天會感到內心的極度疲乏,認為自己身處的伴侶關係正讓自己逐漸窒息。我們長期得不到滿足的欲求,可能會很輕易被一個新伴侶所滿足,因為他允諾,給予我們更多的滿足,使我們更加充實。

  由此可見,所有促使我們下定決心結婚的理由,都是草率倉促且搖擺易變的。事實上,它們只不過真實地顯示出我們自己內心的貪慾。因此回到自我的本質,揭開伴侶關係的真相,成了最重要的一步。由此你可以理解,你究竟是為什麼與這個人結婚。「當然,因為我愛他!」這將是大部分人的回答。但是你應該明白,「我愛你」三個字比世界上任何一句話,都可能包含更多的歧義和誤解。這三個字表達出來的意思,幾乎很少與我們所選擇的這個人的完整性與真實性有關,而更多的與說話者自身的需求和願望有關。  「我愛你」所掩蓋的真相

  當說出「我愛你」時,你是否有勇氣認真思考一下它的真正意義。不管怎麼說,這句話是以「我」作為開端的,這個「我」,起到的是過濾作用。將我們所經歷過的一切:愛的經驗、出生時的印記、未曾說出口的期待以及沒能得到滿足的渴望,都深埋在那句感人的「我愛你」之中。它所表達的,或許與那個被你選作伴侶的現實中的人,沒有什麼直接關係。

  你所說的「我愛你」可能包含了以下種種意思:我愛你,因為大家都覺得你魅力非凡;因為你功成名就,生活富裕;因為你為了得到我而不斷努力奮鬥;因為你富有創造力和想像力,擁有我所期望擁有的一切;因為你和我如此相似。

  在無意識層面,你所說的「我愛你」有著更多完全不同的含義:我愛你,因為你與那個傷害過我的人完全不同;因為和你在一起時的疏遠感覺,與和我父親在一起時如此相似;因為你看起來像我母親那樣無助,令人憐惜;因為我是如此貧窮,而你看上去卻如此富有;因為我害怕孤獨。

  你一旦了解了自己結婚的動機,那你就更接近了一個沒有經過刻意修飾和隱藏掩蓋的真相。也許你會感覺其中似乎缺少了什麼,那就是你的渴望和需要其他人來填補的心靈空洞。而另一個人的優勢就應該正好是你所缺乏的,於是你的伴侶關係中的問題,就總是圍繞著你的缺失。事實上,這些問題都植根於你那套扭曲錯亂的程序,而這套程序早在你與他相遇之前,就已經在你的內心編寫完成。

    伴侶只是你人生劇本中的一個角色。

第3 章

  伴侶只是你人生劇本中的一個角色

  一段感情能否順利發展,就在於兩個成年人能否平衡作為伴侶的內在衝突。因此每一段感情應該起到的作用,是讓生活在一起的伴侶,發現彼此的優勢並了解對方。所以當你的伴侶能準確地觸碰到你的痛處時,你應該感到高興才對。你該感謝上帝,給了你一個這樣的伴侶,因為在通向完美伴侶生活的道路上,絕對有必要去關注我們內在遭受過傷害、會起到破壞性作用,以及會限制我們今天行為空間的那些部分。也許你仍然不太願意接受這種觀點,但是如果你希望能更好地建立和改善自己的伴侶關係,那麼你必須儘可能地去了解水面之下那部分冰山中所隱藏的內容。在此期間你似乎是在自討苦吃、自尋煩惱,但如果你了解了這項工作的意義,你就能體會到這樣做的好處——因為我們生活中每一段消極、痛苦以及毀滅性的經歷,都包含著能促進我們自身成長、推動我們的伴侶關係發展的力量,能夠起到建設性的充滿活力的作用,這些潛在的力量都在等待著我們去發掘。  為了能使這一切順利進行,你必須首先認真對待自己的恐懼、消極情緒和內心的痛苦。這並不意味著,你應該一頭扎入抑鬱的荒蕪深淵之中。也就是說,你不要把注意力都集中在日常生活的瑣事中,而應該更多地關注自己內心由於對方的行為而產生的變化。如果你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漸學會了以這樣的方式來觀察自己,那麼你就首先幫助自己提高了真實面對自我的勇氣。每一個沿著這條路前行的人都會驚喜地發現,自己的內心發生了某種變化。有時,人們也可能因這樣的變化而受到驚嚇。我們會看到自己身上存在著或多或少大大小小的抱怨、羞恥和防禦心理,它們妨礙著我們對愛情和幸福的追求。一旦你開始去探究自我,根據自己的感知結果做出判斷,那麼你自身就開始起變化——不知不覺中你會變得更加溫柔,情感變得更加豐富。

  在日常生活中不斷沿著這條道路進行實踐的過程中,你會逐步改變自己的看法。那些在一開始被你看做是愛情殺手和關係蛀蟲的各種因素,其實卻起到了為你掃清障礙的作用,使你能順利踏上通往真愛的道路。在我們背負的冰山裡,存在的並非都是詭計多端的妖魔鬼怪,事實上是幫助我們走出深淵的良師益友。冰山是我們的百寶箱,裡面裝載著我們完整的生活,我們的每一次呼吸、每一種感受、每一個思想,都完整地保留在冰山之中。冰山就是我們的存在和自身。我們的愛情和內心關注的焦點,也都與冰山有直接的聯繫。我們應該與它一起投身於我們所渴望的充滿激情的愛情故事,它也應該成為我們情感生活的一部分。    

  相愛是為了不必去愛

  冰山是最絕妙、最精緻、最完美的工具,凡是我們的理性和意識無法理解和把握的,都可以通過它來實現。我們認為,浮在水面之上的小小三角形,能夠被我們自己和別人感知到的,那就是陷入愛情的自我。在這裡我們作出決定,採取行動,彼此相愛。我們原本希望能夠因為彼此相愛,選擇共同生活,直到死亡將我們分開。然而實際上在這個小小三角形中發生的,卻完全不是我們所設計和希望的那樣:在這裡,我們描繪藍圖,設計著我們的生活應該是什麼樣子;在這裡,我們不斷制訂著迴避衝突的策略,以便使我們能遠離痛苦和貧乏。然而正因為這樣,我們卻與真愛和無數的可能性失之交臂。我們實在是聰明反被聰明誤。

  一旦事情變得令人不快,我們立刻就開始想方設法來彌補。如果有什麼刺痛了我們,我們馬上就會去尋找止痛藥。當問題出現時,如果我們感覺自己不能像一直希望的那樣,就會立刻逃避自我,躲入種種可能的依賴中,或者會尋找一個人,希望他能彌補我們的不足,相信這樣就能改善自己的狀態:能變得更有成就、更聰明、更被外界認可、更美麗、更富有。但我們打死都不願承認,就在這一刻,我們感覺自己孤獨無助、醜陋貧乏、束手無策。  這種固定的程序在某些被看成是花花公子的獨身者身上,比在伴侶間更容易被人感知到。他們中的許多人幾乎還來不及感受一下愛的快樂,或等到一段浪漫故事結束,就迫不及待地開始尋找下一個目標了。我認識一個朋友,每次我跟他在飯店或酒吧見面時,他都在忙著搜尋,看哪個女人可以被他納入瞄準器,然後想方設法與她搭訕,或在她離開時把自己的名片遞到她手上。他隨時都在處理自己的感情,不是忙著征服一個新的目標,就是陷入與當前伴侶的鬥爭中,或者正在哀悼一段剛剛結束的戀情。實際上,他正被自己和內心深處的孤獨所拒絕。

  伴侶們也有著自己的迴避策略:由於害怕直接面對自己,他們在真正靠近彼此之前,在某一階段感覺不得不拉開距離,相對無言。他們把個人日程安排得滿滿的,充滿朋友聚會、郊遊、社交活動和業餘愛好只有通過恐懼和傷痛,我們才能學等。我常常聽到伴侶們向我描

  會理解和愛。為此,我們必須用全部的述,他們雖然在業餘時間一起安身心去傾聽自己的心聲,並鼓起勇氣去調整自己,放棄外部的喧囂,回歸自我。排了很多娛樂活動,但卻對彼此

  完全沒有了解。與此同時,我在諮詢實踐中也碰到過不少這樣的伴侶,他們中的一個很長時間以來,就在親密朋友的圈子裡有個秘密情人,兩人對於在桌子下面的隱秘接觸,或者在過道上一起與自己毫不知情的丈夫或妻子碰面,感覺充滿了刺激。

  關係穩固的伴侶有自己的方式來對待來自外部的事件。他們能從伴侶生活中汲取強大的力量,並用於現實生活。但是在大部分情況下,如果我們坦率地翻閱自己的日曆,就會發現,所有這些安排其實都是為了用忙碌來表達拒絕。我們的忙碌不僅使我們得以與其他人保持距離,同時也將自己的注意力從應該關注的地方轉移開去:遠離我們的恐懼和傷痛——但是只有通過恐懼和傷痛,我們才能學會理解和愛。為此,我們必須用全部的身心,去傾聽自己的心聲,並鼓起勇氣去調整自己,放棄外部的喧囂,回歸自我。

    為自己的夢想尋找關愛

  我並不希望你開始進行深入的心理治療。我們很少需要心理治療,我們甚至不需要做什麼或改變什麼。只要對自己內心保持關注並充滿期待地對我們自己進行細緻坦誠的觀察,切實捕捉並接受我們在某一瞬間的感覺,我們就能幫助自己走出迷霧。

  當克利斯蒂娜來找我諮詢時,她每天都忙得不可開交。她總是忙著幫助其他什麼人,或者照顧家裡的某個人。在我們的會面中,每當我發自內心地詢問她,究竟她自己過得怎麼樣時,她立刻抽泣起來。每一次她都對自己的反應感到驚訝;每一次,哪怕只是在片刻之間,她感到自己才是自己生活的主角,就會十分感動。儘管她隨後會開玩笑說,我真是擁有魔法,總是能令她動容落淚。其實非常簡單,我只是提出了一個簡單而真誠的問題,使她在這一刻找回了自我。  這個關於我們自己的簡單而真誠的問題,其實已觸及潛藏在水面之下的主體部分。我將在本書中分兩部分來對這個簡單然而絕對具有療效的過程進行闡述,最終你會明白,所有你必須了解的關於你自己的知識,所有你內心需要得到調整的情緒和狀態,所有的傷痛和恐懼,都會在你生活的關鍵時刻和關鍵地點冒出來。因此,你必須正視它們。

  即便是一貫樂於助人的克利斯蒂娜,也應該換一種角度來關照自己的生活,哪怕只是突然停下腳步,用這樣的問題來審視自己和日常生活:「我究竟想要通過自己所做的這一切,向眾人表現什麼?」到處都存在需要幫助的人,生活中她總是被人需要,並以某種形式扮演著聖母的角色。這個簡單而真誠的問題或許能使她回想起來,當她還是個小女孩的時候,就不得不在家庭中扮演這樣的角色,不論在哪裡,她總是不斷地重複扮演著這個角色。也許她能意識到,一直以來她都在尋找扮演這個角色的機會,同時又感覺深受這個角色的控制和壓抑,以至於她開始痛恨自己不得不生活在這樣的狀態之下。假如克利斯蒂娜最終能感知自己深層的需求,能使被長期壓抑的淚水暢快流淌,並能運用新的意識,就能阻止自己重蹈覆轍。

  我們越是始終如一地堅持坦誠面對自己的日常生活,就會越迅速清晰地認識到,其實我們的整個生活,就如一部按照同一劇本不斷翻拍的電影。我在地球上不同的國度生活過,至少搬過二十次家,更換過數次工作和伴侶,這一切似乎都是為了能讓我虛心地去學習人生重要的一課:無論我在哪裡,無論我與誰在一起,無論我做什麼,我所獲得的經驗總是與我看待生活的方式有著直接的關係。我們所有人都在這個世界上拍攝著自己的電影,我們可以更換拍攝場地,重新選擇演員——我們的伴侶和工作地點以及居住環境——但是我們的情感狀態和面對生活的態度卻不會改變。因為編劇和導演正是我們自己,而這一點我們往往早已忘記。

  如果你對這一現象有了清醒的認識,那麼你就會在日常生活中處處發現它的痕迹。

  我有一個女朋友,無論與什麼人初次見面,她都會悲觀地猜想,對方大概不學無術,或不夠高尚純潔。她首先就會緊張地想,別人是不是在到處說她壞話,或者是不是知道太多她的事情。有一次,我和她外出旅行,希望能夠放鬆放鬆。

  但是剛剛走進旅館房間,我們的感覺就完全不同:我站在陽台上享受著新鮮空氣,欣賞外面的景色,而她卻沒完沒了地琢磨,這個房間晚上會不會太吵,因為旅館附近就是餐館區。於是我們只好搬到了另外一家旅館。晚一點的時候我們一起去洗桑拿。我覺得在寒冷的冬夜泡桑拿很舒服,而她卻很快就出去了。後來她告訴我,她覺得桑拿室里似乎很不衛生。她還問我,有沒有聞到身旁那位女士身上難聞的氣味,是不是看到了對面那位先生不太雅觀的腳丫子?所有這些我都沒注意到。

  我們看到的世界,並不是世界本身,只是自身對世界的認識。在冰山內部,在我們內心的展示空間里,無休止地轉動的依然是那捲充滿悲傷故事的老膠片。但是我們已很長時間沒有走進這間小影院,大部分人甚至早已忘記了它的存在。然而這個小小的空洞卻確實存在,就像電影院里我們身後牆上那個放映室的小窗口。影片透過這扇小小的窗口,投射到冰山頂端那個小三角上,經過三維技術的處理,就變成了銀幕上的巨大影像。我們的影院是如此完美,以至於我們根本就感覺不到,這僅僅是一部影片而已。影片的故事扣人心弦,使我們幾乎忘記了嚼爆米花。

  克利斯蒂娜就這樣不斷地以新的方式,有時甚至完全是無意識地,一再重複著自己童年時代的故事。她接連參加助人行動,一件接著一件。於是就像從前一樣,總是有人——首先是她家中大大小小的男人們——需要她的幫助。每到晚上,她總是因整天的奔波忙碌感到筋疲力盡,以至於完全顧不上去想,究竟自己過得怎麼樣。她每天碰到的看起來都是緊急情況,男人們陷於孤立無援亟需幫助的困境中,似乎只有她才能幫助他們克服困難。當我問及她對那個放映室的小窗口有何感受時,她終於在一瞬間擺脫了影片的控制,為自己流下了眼淚。於是她在這一刻回到了真實的自我,感受到自己的故事,也了解到自己的貧乏與需求——她終於一步一步地理解了,自己為什麼對丈夫懷有極大的憤怒。

  就在銀幕上的故事發展到緊要關頭,就在看起來故事中的兩個主人公在影片中無法擁抱彼此的時候,我們伴侶的身影就會出現在銀幕上。在我們明了一切之前,放映機就會將魔鬼的身影投射到他的身上。他也就在我們未經加工、沒有結局的影片中扮演了一個主角。

  這就是克利斯蒂娜的故事。很長時間以來,她已無法看清自己的丈夫的真實面孔。只是有一天他突然闖進了銀幕,從此開始扮演克利斯蒂娜那部老電影中的男主角。克利斯蒂娜抱怨說,丈夫什麼都不管,也從來不關心她究竟需要什麼。儘管她從第一眼看到他起,就一直覺得他是她所認識的男人中,最善解人意、體貼入微的一個。克利斯蒂娜還有一個弟弟,從小到大完全佔據了母親的關愛和注意。他處處顯得比姐姐柔弱,於是便處處被母親呵護寵愛。

  姐姐在弟弟的陰影籠罩下,越來越因缺乏關愛和照料而變得饑渴難耐。然而她所有希望能吸引注意力的嘗試,都是枉費心機。她唯一能引起母親關注並得到讚賞的,就是像母親一樣,也對比自己弱小的弟弟百般呵護。長此以往,從她還是一個小女孩開始,就接受了成年女性至今都難以突破的桎梏:女人如果想得到關愛,就得幫助男人。而男人只有變得軟弱無力,女人才能幫助他們。  你也許無法接受,一個人會如此缺乏理智,完全複製童年時代的經歷;你也許認為,一個健康的人絕對不會受此類幻覺的困擾;你也許覺得,總是與願意將我們的老遊戲重演一次的人相遇,本身幾乎就是個奇蹟。這種僵化的程序或許是難以理喻的,或許如同幻覺在起作用,但它確實決定著我們每一天的各種感覺。我們每個人都跟克利斯蒂娜完全一樣,按照這個僵化的模式來確定我們的生活:無論誰在我們的生活中出現,都會不知不覺地馬上成為一個固有的角色,由此進入我們內在出於慣性一直在放映的老電影中。

  在克利斯蒂娜的事例中,首先是她的丈夫和兒子推進了整個故事的發展,同時起作用的,還有她生活中其他的男人們。為了得到無意識中所期待的關愛和支持,克利斯蒂娜對所有人都悉數給予母親般的照料。人的本性都是選擇輕鬆舒適的道路行走,於是大家都樂於舒服地接受她的照顧。克利斯蒂娜在家庭中所處的地位,如同護士、幫工和看護。在她的身旁總有人需要幫助,總有人無法完成任務,她不是去關照依賴她的人,就是成為眾人的庇護所。於是長此以往,她的兒子養成了一種過於自愛的習慣,而她的丈夫則變得越來越軟弱。

  於是,男人們變得越來越像從小得到母親偏愛的弟弟,他們使成年的克利斯蒂娜越來越被物化,陷入了麻木、憤怒和拒絕的狀態。他們恰恰就是克利斯蒂娜厭惡的那類人,但他們也正是在與克利斯蒂娜的互動中變成了這樣的人。如果她能放棄無條件地去關照這兩個男人,就不會無意間使他們變得越來越軟弱,那麼全家就能成長並保持發展的狀態。在我們的諮詢過程中,有一天她終於認識到,自己在婚後的家庭中完全重複著當年母親對她的拒絕,重複著作為女人得不到關愛和不被接受的生活。

  不要試圖改變你的伴侶

  兩性關係中,鬥爭的焦點在於「改變」——我們總是希望改變伴侶。他們以自己的方式生活,常常使我們內心的負疚感和往日的傷痛重新浮出水面,於是我們便試圖改變他們,希望他們按照我們的方式去看待世界、為人處世或感受外部的刺激。對此我們自己完全意識不到。在這一點上,我肯定能列舉出我丈夫身上無數使我無法接受的性格特徵和行為方式。這些問題曾讓我堅信,我們非離婚不可,而今天,同樣的問題卻被我看做能促使我個性發展的推動力。

  伴侶與我們不同的行為和思維方式,可以被看成是我們能得到的最有益的幫助,由此我們可以踏上一條光明的道路,使我們的婚姻重新充滿活力和生機。能夠完成本書,是我的一個夙願,而我今天之所以能實現這一夙願,應該歸功於我對丈夫身上原本使我厭惡的那些特徵的接納。

  現在我們探討的是要學會為了自己的存在,而不斷從外界吸收營養。在我們的婚姻陷入最低谷時,我丈夫在家裡的確就像是偶然出現的旅客,從來也不想了解我對他迴避並拒絕與妻女共同生活的行為有何感受。而我也就像典型的家庭婦女一樣只會抱怨嘮叨。他和我一樣,都只是一半。我所缺乏的正是他所擁有的,他缺乏的正是我擁有的。今天我可以利用他的原則性來實現對我們雙方都有利的事情,而他在家裡可以隨心所欲地過無憂無慮的日子。由此我們的生活變得輕鬆愉快,生機勃勃。

第4 章

  相愛越真,失望越深

  如果說婚姻是我們發展個性治癒創傷的最佳場所,如果把它視為促進人格成長的學校,那麼我們就可以很好地理解,伴侶關係也能劃分為不同的發展階段,在每一階段都會有不同的學習任務等待我們去完成。如果我們在某一階段沒能將越來越大的挑戰和新的任務看做發展的必要條件,那麼它們就會變成一種威脅。於是當愛的第一陣陶醉過後,或者我們的愛情似乎失去了力量之後,我們馬上就會感覺自己是個毫無價值的失敗者。我們期待著愉快的感覺,但與此相反,我們看到的卻是眼前的一片空虛,或是深深陷入兩性戰爭的泥潭。

  在我看來,浪漫婚姻的開端恰恰就是所有往日傷痛和疤痕開始出現的地方,也就是應該扔掉面具、彼此坦誠相見的地方,是我們接受並給予,治癒彼此、共同康復的地方。但不容忽視的是,那裡也可能是結局悄然開始的地方:我們意識到自己沒能得到原來想要的,於是開始在沉默中咀嚼失望。我們渴望激情,可往日的慣性卻又悄然潛伏在新的關係中。我們悲哀而沮喪地回憶著往昔的浪漫,卻發現,美好的日子已一去不復返。

  兩性關係總是處在發展變化的過程中,如同流動的河水,有時會出現暗流和旋渦。我們覺得自己只是在原地打轉,無法接近我們的伴侶;有時我們覺得水流越來越緩,最終陷入枯竭乾涸的僵局,似乎只有離異才是唯一出路。但如果我們能確切地了解,此刻我們的關係正處在哪一個發展階段,那麼我們就能用全新的目光從容地面對自己的伴侶關係。即便在我們關係的河流中出現了激流旋渦,也不意味著事態不可控制。這可能只是隨著婚姻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後,我們在治療傷痛,以及在無意識中整合與接納的過程里,對彼此的要求變得越來越高而已。每一階段都有的任務和可能,每一階段都對我們提出了新挑戰。如果我們理解並接受了這一切,那麼我們就完成了這一階段的成長任務。我們要做的就是給孩子換換尿布,努力工作。在此階段對性失去興趣也是正常的,憤怒、爭吵,甚至彼此保持距離也是可以理解的。

  如果我們能接受這種觀念轉變——哪怕最初只是伴侶中的一方,將開始出現的問題作為學習的任務來接受——我們就能作為一對伴侶繼續前行,我們之間的情感就會得到深化。一個階段的發展只能在另一個階段的基礎之上實現。因此只有當這一階段的任務被我們理解並接受,繼而得以實現,我們的關係才能繼續發展,進入下一階段。我從美國關係專家查克?斯佩桑諾博士那裡學到了這一理論,最初它使我在自己的婚姻中變得輕鬆了許多,以後我無數次地向我的來訪者介紹這個理論。在它的幫助下,人們能清醒地認識到伴侶關係發展過程的邏輯性。看起來沒有出路的伴侶關係,第一次獲得了轉機。我們所經歷的痛苦階段,不再被看做是通向離異的必經之路,相反,其中充滿了成長和拓展的各種可能。

  沉醉在虛幻的浪漫中

  大部分伴侶關係開始於浪漫的熱戀。我們自我感覺輕鬆快樂,對我們新的伴侶充滿思念,兩人間的關係越來越趨於穩定。我們逐漸相互適應,對對方的任何一個或大或小的姿態都滿心歡喜,充滿驚奇。我們相互寫情書和情詩,贈送鮮花,在枕頭和旅行箱中藏起小紙條。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讓另一方感到快樂幸福。我們不會想到,跟這個人在一起會經歷任何令人不快的事。他看起來如此理想,以至於在他身旁,我們自己也變得同樣完美。

  長久以來,我們身上的每個細胞都渴望能重新變得完整,我們心靈的創傷期待著得到治療;我們一直在尋找一個能使我們最終變得完整的人,而他也能徹底接受我們;我們期待著能從另一個人那裡,得到對自身獨特性的一個印證。當一切都還是全新的時候,我們對面前這個帶來希望的人幾乎還根本不了解,我們會對所有的朋友描述:這次我們碰到了一個完全不一樣的人,一個以完全不同的方式對待我們的人,一個看起來完全與眾不同的人,一個有著不同想法和行為方式的人,一個有著特殊光彩的人。總之,一個以完全特別的方式愛著我們的人。

  當我們滿腦子充斥著對愛情的浪漫想像時,我們還確切地相信,對方肯定能使我們重新變得完整合一。在這一初始階段,我們對對方充滿了信任感,相信他就是我們命中注定的另一半。我們因此全身心地投入感情。在這種信任中,我們感覺自己置身於浪漫的中心,處在似乎能觸摸得到的完美幻想中。一個很有戀愛經驗的女士曾告訴我,在你熱戀期間,絕對不

  要簽署任何合同,也不要作出有關職業發展和個人生活的任何選擇。她的話證實了這一現象的普遍性,即每一個熱戀中的人,都處在某種特殊的陶醉狀態,從而與現實失去了真實的聯繫。

  在感情中,總是同一個動機在推動著我們,那就是重新得到自身完整合一的願望。每當我們在生活中的確感到幸福快樂時,就是我們覺得完整合一的時候。具有欺騙性的是,我們在熱戀期間深信不疑,只有對方才負有使我們幸福的責任,而實際上從來都不是這樣的。不管怎樣,我們應盡情享受熱戀的美好。我們在這一階段生活贈予了我們美妙需要從對熱戀的美好回憶中獲得使自己振作起來的力量,以便能度過後面艱難且具有重要意義的內容——與另的階段。一個人的關係,它使我們與另一個和我們完全不同的個體走到了一起,使我們體會到,比起被分離的孤獨感覺,生活中還有更有價值的事。我們由此而抱有希望,期待完整合一的願望能得到實現。

  浪漫的熱戀階段看起來就像一段理想的完美關係,我們百折不撓地努力尋找那個陌生的另一半,他能帶給我們一種擁有親密關係的感覺。我們堅信,另一半是個美妙絕倫的人,能帶給我們愉快輕鬆的感覺。但實際上在這一刻,我們對另一半還完全沒有概念。很有可能的是,他只是在我們眼中變得如此完美,如此容光煥發。大部分令人振奮的感覺和想像,都不過是我們自身的一種折射。儘管如此,在愛情的這一階段如果能真實地深化感情,做好準備,給予對方愛和支持,共同去治癒傷痛,並接納真實的對方,那麼我們在其中還將經歷更多的美妙時光。

因此我們應盡情享受熱戀的美好。我們需要從對熱戀的美好回憶中獲得使自己振作起來的力量,以便能度過後面艱難的階段。當我們從陶醉狀態中逐漸清醒,不得不面對並不令人愉快的現實時,我們會滿懷悲哀和眷戀地回想起熱戀的時光。當另一半露出了本來面目的時候,這些回憶就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當我們被懷疑壓倒,當我們捫心自問:「這真的就是我命中注定的伴侶嗎?」

第5 章

  性與愛的迷局

  提到性生活,德國人的表述是「彼此間的性關係」,而英語國家的表述則是「做愛」。對我而言,性生活不僅僅是「性關係」,「做愛」也並不能真正表達出完整的意思。我認為更準確的表達應是「讓愛流動」。對婚姻來說,性作為承載愛的河流,具有滋養及治療的功效。在西方世界,性絕對屬於被重點保護的秘密。當我們幾乎被頭腦中關於裸露及衝動的浪漫圖像所淹沒,進而在同一時間內彼此投入時,沒有什麼能像性這樣,使兩個身體之間完全自然地充滿激情的電流。然而也沒有什麼比性更令人迷惑,更容易引起傷害和兩性關係的不確定性。

  在今天,關於性的一切都是可能的、被允許的。這一事實帶來的絕不是長久的激情和滿足,相反,根據我的經驗,人們由此得到的卻是負疚感和折磨人的自我懷疑。人類的自然的性關係,完全被性行為技術所湮沒。我們失去了與自身生命活力的聯繫,忘記了這股來自大自然的活力,如何輕鬆活躍地通過我們的身體來表達;也感覺不到生命是如何充滿力量地流動,使愛在我們和伴侶間實現。我們的性關係所具有的來自上帝的神聖性被剝奪,從而被一種「一切都是可行的」期待所替代,越來越多的人迷失在這個深淵中。

  人們的精神和心靈,被無數媒體不斷噴涌製造的有關性的信息所淹沒。在雜誌上,人們常常能看到這樣的大標題——《體位測試:哪種體位最適合你和他?》《痛的快樂》《男人需要什麼?》。一旦與性有關,便能橫掃各類媒體,一再刷新收視、收聽及銷售紀錄。

  成年人因這樣的傳媒壓力感到窒息,更可怕的是它對青春期少男少女的影響。報紙上曾登載了關於一個年輕女孩的報道,她對自己的初吻感到非常失望。此前她認真研讀了青少年報刊上關於接吻的25種姿勢的介紹,最終導致了讓她充滿挫敗感的結果:「我嘗試著完全按照說明去做,卻一點兒感覺也沒有。」青少年到處都能了解並消費其他人的性關係,電視台不斷播放色情短片,各類青少年暢銷讀物中充斥著性諮詢和性技巧說明。在青少年還沒有完全能確定自己的性傾向之前,並對自己的身體和吸引力充滿懷疑的時候,他們已從電視上目睹了各種火辣的性高潮畫面,這些如洪水般泛濫成災的畫面,使青少年還未發育成熟的性心理承受著巨大的壓力。

  所有這些決不是幫助青少年確定價值體系以及性觀念的正確手段。一項針對14~17歲青少年的問卷調查顯示,這個年齡段的青少年大約有1/3 曾有過性經驗。被極度渲染的「第一次」對近乎半數的女孩來說,所獲得的感受不是「沒什麼特別的」,就是「不舒服」,或者她們完全被「內疚感」的陰影所遮蔽,體會不到快樂。德國聯邦健康總局一次針對青少年性經驗

  的調查概要顯示,媒體大肆宣揚的畫面對沒有性經驗的青少年影響巨大,以致大部分女孩在第一次性愛中,最緊迫的念頭是自己是否「做得正確」。另一項調查顯示,1/3 的青少年對自己在床上是否表現欠佳感到擔憂。

  性愛,看上去很美

  根據在諮詢實踐中總結的經驗,我確信,幾乎所有人都沒意識到,這種性快餐極大地危害了人們的身心。經常有人因為錯誤的認知前來諮詢,他們認為自己已經無法體會到性愛的美好。他們自認為是性無能者,因為調查問卷顯示,德國的伴侶每周至少有兩次性生活,東柏林的人甚至一夜就有兩次。

  這類統計實際上導致了無數人的迷惘困惑。他們無法理解自身的身體需求,性愛能力上的局限以及情感上的扭捏局促,實際上,即便是嚴肅正規的學術機構所做的匿名調查,仍會有1/3 的人因為恐懼而拒絕回答。諸如「你多長時間有一次性生活?」「你喜歡採用什麼性愛技巧?」「你使用什麼刺激方式?」這樣的問題。美國科學家在一個科研項目中另闢蹊徑,希望通過其他研究方式獲得真實的結果。他們選擇了3 500名調查對象進行詢問,對其中部分調查對象進行了多達15次的一再追問。結果顯示:1/4的男人以及1/3的女人表示,他們在過去的數年間根本沒有性生活,另外的1/4表示只有過很少幾次。  通過電視、網路、報刊,我們受到各種暗示,似乎感官享受、浪漫激情以及性愛是每個人都唾手可得的。因此一旦在自己生活的親密關係中感覺不到如此的光彩、活力和內在需求時,我們就會在自己或對方沒有什麼能像性這樣,使兩個身體面前扮演假想的角色,捨棄自己之間完全自然地充滿激情的電流。然而也生活中真實的伴侶而服務於頭腦沒有什麼比性更令人迷惑,更容易引起傷害和兩性關係的不確定性中盤踞的那些媒體圖像。我們會為此裝扮、包裝自己,或感覺自己做得不對,認為自己缺乏魅力。有一次,我的一位諮詢者哭泣著對我說:「我坐在這裡,覺得自己像是個麻風病人……」她說她已很長時間完全沒興趣與丈夫過性生活了。當她與丈夫在床上時,她要麼裝做獲得了高潮,要麼通過各類色情表演自我滿足。幾乎每次都會在事後躲進衛生間,好讓自己能獨自哭泣並清洗。她的經歷不是個別現象,許多女性都向我講述過類似的遭遇。男人則相反,當他們對色情產品的消費或嫖妓行為被公開時,大部分人會感到羞恥和自我譴責。

  不久前,我坐在汽車裡等人。我的車剛好停在市中心一家色情影院門口,當時是午休時間。在我等待的時間裡,出口處陸續出入一個又一個男人。獨自一人躲在一個小房間里,或帶著一包面巾紙坐在一張電影院的沙發椅中,究竟能有多少樂趣?根據在諮詢中獲得的經驗,我能了解那些男人剛剛在電影院中都經歷了什麼,做了什麼,他們擺脫了什麼,又得到了什麼。

  所有這一切此刻都明顯地寫在他們的臉上。他們看起來如此不同,不同的年齡、種族、衣著和身材,但有一點卻完全相同:他們目光空洞,低頭縮肩地走出影院,快速地離開那裡。他們表現得十分不安,似乎其他人都在注視著他們,但是首先他們是被自己的羞恥心追蹤。當我的目光繼續尾隨著他們離去時,內心升起了一種感傷的情緒,不禁對他們產生了極大的同情。他們此後是否還有自信,認為自己能使一個女人快樂?

  男人經常向我解釋,他們為什麼要去體驗色情服務,為什麼他們要把自己的一小部分財產耗費在妓院中,或當妻子早已睡去時,整夜在色情網頁中度過。在他們意識中的某個陰暗角落裡,潛伏著一種感覺:「我是個沒用的人,我無法讓我的妻子快樂,我無法打開她,接觸她……」但是在他們身體的某一處,同時也埋藏著極大的期待,希望自己能擺脫困擾,能給予他人,能與一個人建立真實的關係。

    糟糕的性生活會終結你的婚姻

  好萊塢影片、統計數字、廣告宣傳——男性和女性一樣,身陷公眾媒體追逐理想圖像、理想伴侶、理想姿態以及理想頻率的汪洋大海中,所承受的壓力越來越大。最終他們被內在持續增長的需要所驅使,竭力要求自己必須盡善盡美。我認為工作上的壓力,以及精神上和情感上的疲憊,是目前阻礙人們獲得性愛快樂的最大問題。整個世界都在忙著揠苗助長式地提高性愛的頻率,以至於人人都「必須」每周有兩次性生活,而每月只有兩次性生活則成為判斷一段婚姻是否存在性缺陷的嚴肅標準。而恰恰就是這些要求、標準以及比較導致了性快感的喪失。與此相反,現在的性愛被完全技術化,或因承載過多的性幻想而不堪重負,因而完全失去了平衡。正如我在本書開端所斷言的,70% 的婚姻完全不必以離異告終,同樣,通過諮詢者提供給我的充滿羞恥、自責或由於成癮問題而顯得面目全非的表述,我相信,大約有70% 的人在結婚數年後,長年沒有性生活,或只是例行公事般草草了事,與兩個人的心靈及感受毫無關係。  沒人敢說:「我們性生活很少。」無數結婚多年的伴侶,感覺他們之間的性愛活動只是不斷地重複而已,缺乏新意和創造性,更不可能出現魔法般的奇蹟,性感內衣、色情錄像、角色扮演,甚至交換伴侶……所有這些都不能長期地保持心靈的溝通。也許伴侶間仍然彼此相愛,但他們卻不可能通過上述手段,以身體為媒介來確切地表達自己的愛。與此相反,這些手段只能使伴侶關係不可避免地逐漸枯萎變質,或導致兩人間不斷地發生口角和爭執。或早或晚,這段婚姻都將以離異告終。

  以我個人經驗來看,「性慾」是導致婚姻生活陷入僵局的最大問題。當兩人走到了進退維谷的絕境時,等待他們的就只有離異了。分床而眠並不能解決實際問題。或早或晚,人們內心的焦慮仍會再次出現,並迫使自己繼續去尋找能將性與靈合二為一的可能性,使自己內心以及身體的愛得到表達。這樣的追尋原本出自人類的本能,在我們生活的每個角落,時時都可感到本能需求的蹤跡。從長遠的角度看,它的效力遠遠超過了任何伴侶關係初期的醺然陶醉,也不是色情狂歡和性幻想所能滿足的。本能需求提醒我們:我們應該將一個真實的自己完全交給另一個人,並愛另一個人的本來面目。

  性,原本很自然

  我們大家對性的問題都感到十分迷惘困惑,以至於不斷懷疑自己性生活的頻率、性技能的高低以及我們伴侶的性能力。很少有人真正體會過真實的具有深層滋養功能的性愛,更少有人能認識到肉體之愛充滿神奇的精神力量。

  我們對於肉體之愛所知甚少,年輕人在徒勞地追尋真愛與融合,在他們因尋找而筋疲力盡之後,得到的只是技術性的說明與解釋。我們今天越來越輕鬆、越來越早且越來越多地獲得性經驗,同時也同樣程度地得到了無法言傳的不安全感、恐懼感及羞恥感。許多年輕人不是將性慾看做自然的生命活力,相反,他們對自己的身體產生了反感,懷疑和猜忌不斷在他們內心增長。所有這些在日後的伴侶生活中往往難以進行調整,如同一片陰雲,滯留在我們體內。當我們每一次嘗試接受或給予肉體之愛時,都會激活體內的這片陰雲。大多時候我們自己並不了解這一點,只是感覺到性冷淡、陽痿或沉溺於不斷追求新的愛情刺激而不能自拔。

  下半身與心靈的統一

  我自己的愛情生活曾使我在「超級享受」與「沒有性趣」兩個極端之間搖擺。你也許會感到驚訝,但你面對的伴侶確實一個比一個無味,不能令你滿足。於是人們逐漸喪失了性趣,感到自己正在變得麻木枯竭,心也隨之變得破碎不堪。在我們尋找肉體之愛與性趣的旅途中,不知何時我們對性與真愛的夢想已被佔有、嫉妒、貪慾、猜忌和背叛所摧毀。我們只好步步為營地收回自己的身體感覺,壓抑並封鎖自己的性慾,甚至譴責它的存在。但即便我們壓制自己的痛苦感覺,拒絕承認身體對愛的渴望,性仍然擁有它的權力和威力,它仍會在暗處與我們相遇,一旦我們將性趣驅逐出去,我們的伴侶便會越發渴望性愛。如果總是得不到,他們便會向外尋找:聚會、酒吧、網路、色情影院或妓院。

  如果我們控制性慾,不讓自己陷入貪婪好色的陰雲之中,那麼就會導致我們生活中的某些部分變得乏味無趣,性慾在我們身上始終保持著它的權威。如果我們不能治癒傷口而只是遮掩傷痛,那麼性慾就會像一名具有威懾力的地下游擊隊員一樣,在我們意想不到的地方冒出來。為了不再陷入喪失性趣、狂妄自負以及自我譴責的死胡同,我們別無選擇,只能設法將身體與早已破碎的心靈連接起來,將性與心靈統一起來,讓我們體內的愛河自然流淌,水到渠成地回到我們自身的本原。

  即便是那些從不厭倦的好色之徒也飽受著心靈破碎之苦。表面看來他們不斷更換情人,總是試圖擺脫感情的束縛,而其中大部分人恰恰是在絕望地尋找愛情。所有長期穿梭於不同床幃間的偷情者,與其說他們是性偶像,倒不如說他們是迷路的羔羊,試圖利用下半身來尋找真愛,因此,他們和性冷淡的人一樣,也會變得心靈破碎。只是他們心有不甘,他們還在掙扎,還在尋覓,還在索取。他們被驅使著,不知疲倦地追求著新的刺激,新的歷險。

  在我們把性當做毒品來消費的過程中,我們實際上是為了以此來治癒往日的創傷。我們尋找早已喪失的一種聯繫,能使我們與他人共同分享。有時我們想給予對方愛,但得到的卻只是性;有時我們想將真心有時我們想給予對方愛,但卻被佔有慾控制而無法行動。這一切雖然都已成為過去,但留下的陰影仍然植根於我們內心深處,以至於我們四處尋找與他人的聯繫,卻永遠無法找到。即便找到了,也無法保有它,因為那往日的裂痕依然存在,並橫亘在我們的下半身與心靈之間。

  我相信,今天,幾乎每段婚姻,都存在性與愛的迷局。當陷入婚姻危機的伴侶前來諮詢時,他們關於性行為的描述通常分為兩種類型,一類人表示:「我們已很長時間沒有性生活了。」另一類則說:「我們之間的一切都完了,但在床上還行。」在第一種情況下,顯然作為伴侶的兩人之間的聯繫已中斷。但根據我的經驗,在第二種情況下,只要仔細觀察,仍然能看到同樣的問題。外遇和沉迷於各種色情癖好,不僅出現在迷亂衝動型的關係中,也經常出現在性冷淡型的關係中。

性是愛的載體

  麗貝卡走進我的診所時,看起來心慌意亂,完全不知所措。她最近證實,她丈夫在很長一段時間裡經常到妓院買春。「可我們的性生活一直都不錯啊!」為什麼她的丈夫要去找妓女?她無論如何也想不明白。在談話過程中,我們逐漸理出了一些頭緒。原來在他們的婚姻生活中,性成了最鋒利的武器。當兩人發生權力鬥爭時,性則成為引發戰鬥的導火索。麗貝卡利用自己的身體與丈夫周旋,當她感覺無法觸及他時,就會用身體誘惑他。在各種聚會場合,他們很快就會分道揚鑣,各自四處調情,通過眾人的眼睛來測試自己在自由市場上的機會和價值。當然,這一切都是有一定界限的。  有一次,麗貝卡在談話中十分開放地描述著自己與丈夫的性生活,涉及非常隱私的細節。而這些話使她突然領悟到什麼,如同「按下了按鈕」:「我仰面躺在床上,因為我丈夫極為用力地進入我的身體。疼痛使我身體里的一些東西突然醒來。我驟然間被從幻想的世界拉回到現實中來,同時意識到,我的身體完全不願接受我們剛剛所做的一切。有那麼一刻,我幾乎就要哀號起來,但這種感覺稍縱即逝,於是我像著了魔似的繼續與丈夫做了下去。」麗貝卡發現,在她的婚姻中幾乎不存在真正的接近和了解。她很少能完全信任地向丈夫袒露心事、表達願望,雖然兩個共同生活了不短的時間,但她卻很少能體會到兩人之間的同一感。她首先認識到,其實從他們婚姻開始的頭一天起,她就一直擔心自己會失去丈夫。在他們相識之初,他還陷在與另一個女人的關係中,隨後才決定與麗貝卡一起生活。

  從那以後,不安全感一直折磨著麗貝卡。她從沒感到他已完全選擇了自己,她總是害怕有朝一日他會走開,投入另一個女人的懷抱。為此她想方設法用刺激的方式來征服他。但她的心靈卻從未在這段關係中得到過安寧,她也感覺不到自己確實被對方所愛。後來,麗貝卡的丈夫也參與了諮詢談話。他的日子過得並不比妻子強多少,他感覺自己極度渴望溫暖。「我妻子總是對我提出各種要求,而我從沒有做對的時候,她經常四處抱怨,滿腹牢騷。說到底我們的婚姻很累人。」他一副心灰意冷的樣子。雖然事實上他們性生活的次數越來越多,強度越來越大,但他覺得自己已越來越空虛。

  性一旦被利用或當做征服對方的武器,就會變得空洞、貪婪或者死去。有時候,它會被當做操縱手段來濫用,施加於我們原本愛著的人。我們利用自己的身體,來吸引或抓住他人。於是我們剝奪了身體最大的能量和性關係的治療作用。今天,最經常與性聯繫在一起的感覺就是恐懼和迷茫。而性本應該是愛的載體,是一條通道,能使我們得以擺脫孤獨與悲哀,能使我們真誠地給予對方,並與他人建立深刻的關係。性是我們從自然中獲得能量的交流方式,它應該帶給人快樂,它能在人與人之間架起溝通的橋樑。最重要的是,性是我們表達愛的方式。那麼如何才能走出性與愛的迷局,建立健康而愉悅的性關係呢?

    她變成了復仇女神,他變成了懦夫

第6 章

  她變成了復仇女神,他變成了懦夫

  我們渴望得到和諧與統一,但最終卻不得不承認,男人確實是來自火星,而女人則來自金星。兩種性別的作用是完全不同的。其實,對婚姻關係來說,這並不是什麼糟糕的事。恰恰相反,成熟的伴侶生活正需要來自兩性的完全不同的能量。實際上,問題在於,有太多溫柔的女性變成了復仇女神,而作為上帝寵兒的男性,卻退化成了膽小無能的懦夫。於是,女人失去了女性特徵,而男人也喪失了男子氣概。

  誰有勇氣和耐心認真考察婚姻關係問題的實質,誰就會發現女性對男性的仇視和男性對女性的恐懼。兩者原本都源自最原始神聖的性的本質力量,卻在歷史長河中演變成了扭曲的傷疤與硬趼。女性的生理結構決定了對男性的接納而男性則處於給予地位,充滿生機提供生命之源泉。在諮詢實踐中,我的腦海里形成了一幅關於兩性關係的畫面,它能深刻地反映出兩性的真實特徵:女性如同湖泊,男性如同注入湖泊的河流。湖水是否清澈,是否充滿活力並保持健康,都首先取決於供給它水源的河流的狀態。如果河流在流入湖泊的過程中遭到了污染,那麼就會將它自身攜帶的毒素和廢水不斷地灌入湖泊中,而這一切又是它不能左右的。每一片湖泊都將與供給它水源的河流處於同樣的狀態中。

  我很清楚,我所描繪的這幅畫面,在現代社會中很可能招致強烈的抗議,會被主張兩性平等及性解放的人指責為中世紀的反動觀點。但我確信,它揭示的是真理!誰能在確定時間內全神貫注地投身於這幅畫面,並深刻地認識它,誰就能發現其革命性、首創性的力量。當男性與女性重新回到他們各自的本原,便能獲得這股力量。女性堅持試圖改造男性,對他們挑剔抱怨,吹毛求疵,目的就是為了能像男人那樣掌握統治權,以保證自己不再受到傷害,或如同畫面所象徵的,女性試圖以此保護自己的湖泊不再受到河流的污染。儘管她們是為此而築起了堤壩,但她們自己卻在堤壩後面變得越來越乾涸。

  「唉,男人啊……」這樣的表述似乎是母親般寬宏大度,將對男人的不滿一笑了之,而實際上卻表達了女性的怨恨情緒。幾乎每個女人都會這麼抱怨。對於女性來說,重要的是要相信自己愛的無限能力和如地震儀般準確的天然直覺力。我無數次看到,許多女性很早就感覺到自己的婚姻或生活出了問題,但只有極少數人能完全相信自己的直覺,並以最大的勇氣和力量跟著直覺走。一個女性的身體帶著錯亂的感覺按照男性的方式行動;一個女性的心靈帶著被束縛制約的感覺,對男性的策略以及打上男權烙印的社會系統作出應對反應,這種現象究竟有多普遍?究竟有多少女性能真正信任自己的身體和心靈,然後選擇採取行動?從前她們不得不忍受並堅持下去,或用殺死愛情作為手段來保護自己。今天她們投入競爭,沉迷於夢幻般的空想世界中,或最終在怨恨中離異。

  但究竟女性在何種程度上可以相信她們愛的轉化力量?她們能信賴自己感覺的真實性?她們能聽從自己的心靈?她們能站在男人的立場上,用自己全部的愛,用女性特有的獻身精神,用她的信仰堅定不移地為兩個人的共同生活,去爭取一條新的道路,去打開新的局面?事實上女性常常在男性充滿權威感和統治性的姿態面前敗下陣來。面對男性控制權,女性為對抗男性的強勢會採取保持沉默、巧施詭計以及勾引誘惑等手段,但她們卻不能信賴自己的直覺,不能在愛和信任的基礎上經營自己的婚姻和生活。雖然有許多女性對由男性掌控和壓制的婚姻生活感到不滿,悲苦抱怨,但她們自己又為改變這種現狀做了什麼呢?她們無法相信,自身的愛能擁有無限力量,她們能夠憑藉愛的力量去建立新的系統和新的關係。

  迄今為止,婦女解放運動並沒有能使女性真正地認識自己。儘管女性由此獲得了更大的自由和更多的創造空間,女性能對自己有不同於以往的認識,她們能夠去發現,自己也可以獨立自主,擁有智慧和創造力。但很多女性在與男性占統治地位的古老系統進行鬥爭中,首先喪失了自我與理性。女性將男性押上審判台,向整個世界控訴他們的罪狀,男性的統治地位如何在她們的生活中製造了悲苦與傷痛。她們呼籲婦女們起來反抗,但卻放棄了女性特徵。她們首先忘記了以批判的態度來審視兩難選擇中自己應負的那部分責任,也沒有對自我犧牲精神、對生活舒適程度的要求和對自身力量缺乏信任等問題進行剖析。通常女性在與男性的統治地位進行鬥爭中,並不能強化自身的女性力量,相反她們變得比男性更固執,更充滿怨懟。在男性的陰影下,女性不得不更多地以各種可能的暴力手段來操縱局面。

  儘管有上述種種問題,但對女性來說,至少外部世界發生了很多變化。很久以來她們已不必對一切都逆來順受,無須將自己放置在從屬地位,至少在我們的文化中情況確實如此。女性認識到自己的權力,能了解發展的可能性,並有權作出判斷和選擇:大多數離異是由女性提出的。但在我們女性深層心理的陰暗角落中,仍然埋藏著對男性的恐懼,害怕男性的統治權威,害怕男性的性慾。而在另一個陰暗角落中則埋藏著對男性的仇恨。

  身體記錄了被迫害的歷史

有一次,我參加一個由男女雙方共同參加的伴侶治療學習班。有一天的活動是男女雙方分開進行的。女性集中在一起,來共同了解自己的女性特質的根源。男性也同樣。在我的生活中還很少有像那天經歷的那樣,使我深深地感到震驚並被觸動:當時大約有二十名女性在場,其中一項安排是,她們每人拿一面小鏡子,然後各自在大教室內找一個不會被別人看到的窄小空間,以便不受打擾地關注自己。她們的任務是脫掉自己的衣服,在大約半個小時內從鏡子里觀察自己的乳房和生殖器,同時每個人都應該與自己的身體進行內在的交談,傾聽身體的聲音,體會身體的感覺,回想在自己以往的生活中乳房和生殖器經歷過的一切,回想記憶中儲存下來的一切。最多過了10 分鐘,房間內的靜寂突然被不時從這裡或那裡冒出的哽咽抽泣聲打破。輕微的啜泣聲逐漸擴大,發展成了令人心神不安的嗚咽與哭泣,並很快擴大到整個小組,聲音越來越響,直至整個空間最終充滿令人心碎的痛哭聲,如同一曲沉痛的哀歌在教室里回蕩。

終於,女學員們被要求重新穿上衣服,聚集到一起。這個課程的目的在於給身體一個機會,來釋放始終被壓抑在悲傷沮喪之下的力量和能量。教室內一直播放著一種原始自然的古老音樂,學員們可以按照自己的節奏和韻律隨著音樂自由舞動。但隨後所有人都像換了一個人似的,本來的母親、學生、商人突然間都變成了強大的復仇女神、激憤的女戰士和暴怒的女人。到處充斥著捶打夯杵般的沉重聲響和威脅性的、控訴性的以及下意識的喊叫,整個房間好像隨時都會爆炸。在這一天,我與其他女人一起共同經歷的一切,已超出了每個人各自的痛苦,這是一種女性最原始的集體經驗。

  每個人不僅具有個人的潛意識,同時在每一個細胞中也承載著集體潛意識,即所謂的社會歷史遺產。這份遺傳學意義上的遺產,在一個女性細胞中體現出的,也許是女性在過去數百年來被征服、被強暴、被奴役的迫害史,是被焚燒的女巫以及無數出生時活著或死去的孩子們的吶喊。人們在最近幾十年才剛剛了解到,集體潛意識也如同性高潮一般,能夠一再重歷。在最近這100 年歷史中,同樣的細胞或許承載著有關被禁止的、秘密的和威脅生命的墮胎信息,這個細胞可能由此儲存了婚姻的責任、經濟上的依賴以及意外受孕等信息,它還能從最近的遺傳學意義上的歷史中獲得最新信息,講述女性為獲得認可以及職業上的發展和身體的自由,而進行的全部鬥爭歷程。但所有這一切,都只不過是整個遺傳因素的一個極小部分。

  昨日的女性細胞知道,她們的前輩為了發展共同儲存的潛能,只走完了一半的路途。它知道,它只是將女性無限潛能的一小部分激發了出來;它知道,在它未被開發的儲藏中深埋著豐富的愛,足以改變整個世界;它還確切地知道,女性的身體是地震儀般精確的工具,完全值得信賴。對它而言,真正的解放意味著對自己負責,意味著自由,同時又與自然息息相關,與生活緊密相連。真正的能力及許可權與包含在大地及生命之中的知識,本能地連接在一起。它完全徹底地知道,它所屬的這個女性,不必由外在的因素來解放,而是要完全投入到她自身永不枯竭的源泉,她的心靈之中去。

  探討女性的本質就是探討如何通過天然、本能和健康的方式,來處理孩子與事業的關係,經營我們的整個人生。這關係到絕對無法以理性來把握,且與宇宙以及深層存在緊密聯繫的心靈力量;關係到一種全方位接受生活的方式;關係到一種全新形態的知識,它只是存在著卻無法通過學習去掌握。

伴侶關係表面上涉及的是男女雙方,其實關鍵的是頭腦或身體。有次我與一位被妻子拋棄的男人聊天,他說:「我的腦袋就是在發生撞擊的緊急情況下使用的安全氣墊,除此別無他用。我反覆思考的,都是早就被確認的真理,地球不是片狀的——事實上它是圓的。可地球原本就是圓的,現在也是圓的。就這麼回事!」

我相信,如同地球的形狀,女性的天然本質也如此。地球一直就是圓的,它壓根兒就不可能是其他樣子,就算整個(男性)世界都相信,地球是片狀的,它也依然是圓的,並將生機勃勃地按照它的本來面目存在下去。對它而言別無選擇,只能如此存在下去,並等待著在它上面生活的男人有一天了解事實的真相。

  被許多女性否定的直覺是來自本能的,它包羅萬象,與自然聯繫緊密。一個開始認識到直覺價值的女性,會開始重新生活,她將學習信任自己,不再將自己置於從屬地位。她將更多地按照充滿神秘感的自然法則來調整自己的生活,如同南飛的候鳥按照自然規律遷徙一般。這樣的女性知道當她被愛時,或當她戀愛時,自己的感覺將會如何。她不會再按照外部世界的狀況,或按照男人的標準來安排自己的生活,她甚至不會為她的孩子犧牲自己。她將很自然地期待著得到他們的尊重和愛戴。一個智者曾說過:「你們男人必須明白,男人只需愛一個女人,而不必去理解她。這就是你們該理解的。」

  在黑暗中期待騎士般的救星

  追本溯源,早在遠古的人類發祥期,男性之所以能相對於女性佔據統治地位,正是由於其身體上的強勢。誠然,在人類發展的漫長時期,一切都有了極大變化,兩性平等的價值觀念贏得了越來越多的關注。儘管原始時期早已過去,但它的影響仍深刻地保留在我們的集體潛意識中。就像今天我們作為成年人,仍然會從兒童時代的早期經驗和印象出發,來處理當前的事務。現在我們身上仍保留著一些原始時期遺傳下來的行為方式和處世觀念,儘管這些在當今時代更多地會成為阻礙發展的因素。

  現在,男性並不佔有絕對優勢。那為什麼儘管有這樣明確的認識,女性卻仍長期處於被動受損的地位呢?為什麼從出生之日起,她們的平等權利就受到各種形式的質疑和拒絕呢?她們向男性表達自己精神上、情感上以及心靈上追求平等的自然要求,怎麼會長久以來一直遭到壓制?對此僅僅解釋為她們仍然是男性以及傳統男權要求維護男性優越地位的犧牲品未免過於簡單。女性自己究竟在兩性權力之爭中起到了什麼樣的作用?

  直到今天,我們的細胞中仍然深埋著在黑暗年代被征服、被強暴的記憶,同樣如此,在我們要求男女權力平等和婦女解放的同時,依然在心中暗暗地渴望著強壯的男性和具有騎士風範的救星。在女性發展的歷史上,不僅出現過女性遭受壓迫的現象,同時也出現過女性為了獲得保護和供養而選擇捷徑的現象。時至今日,仍有許多女性不願為自己的生活承擔責任,而是讓男人來承擔供養家庭的責任,並根據他們的方式和辦法來應對生活中出現的困難。

  許多女性開始時可能還覺得很享受,自己能遠離職業競爭的戰壕而只需依靠丈夫生活。最初她們可能還為如此的生活狀況而感到沾沾自喜。儘管只有極少數女性能直言不諱地坦承,但事實是我們中的許多不僅嫁給了一個男人,同時也嫁給了他的能力:前途光明的大學生、心靈手巧的工匠、功成名就的經理人、才華橫溢的藝術家、榮華富貴的企業家、富有的法定繼承人等。然而,即便這些在結婚之初所期待的結果隨著婚姻的發展逐步實現,大部分生活在富裕安全狀況中的女性,仍會感到非常迷惘。她們終於獲得了自己一直想要的,但她們的感覺卻與當初想像的完全不同。這些成就並不能為她們的家庭帶來生命的活力,也不能為自己帶來快樂幸福的感覺。經過一段時間的婚姻生活之後,她們會認識到,儘管自己正通向富裕的生活或穩定的社會地位,但同時也走進了一條死胡同——表面的光鮮並不代表深層的滿足。

  最終,依靠男人生活的女人只能自我懲罰,她們在婚姻中受到忽視,無法採取主動,因而內心充滿怨懟和恐懼,生怕喪失眼前舒適的生活條件。這樣的女性對男性創造的生活感到不滿,對自己的狀態感到失望,她們被深深打上了無價值的烙印,因此她們仍無法信任自己的力量和女性的優勢,無法承擔自己的責任。於是男人承擔了責任,同時也承擔了一切過失:我們這個世界的現狀、我們的經濟形勢、我們的政治局面、我們的家庭、我們的性生活……

  「看看吧,我們過得多麼糟糕!看看啊,我們的生活多麼空虛!看看,我們為了家庭犧牲了多少!你們看看,我們變得多麼疲憊不堪,多麼沒有尊嚴!我們什麼都沒了!」女人們帶著殉道般的自豪悲嘆抱怨著。她們中的很多人確信,如果沒有她們長期持續的無私支持,她們的孩子會墮入深淵;還有不少女性認為,為了保證愛的平衡,她們有責任為了丈夫的事業而犧牲自己個人的生活。一個女權主義者對女性諸如此類大吐苦水的行為,十分恰當地進行了冷嘲熱諷的概括:「唯一能使生活重新變得美好的可能,就是對女人來說普遍存在這樣一個事實——大部分男人都比女人死得早。」

  當然除了這些相互吐苦水的姐妹之外,女性中也可能還有一些比男人更優秀的佼佼者。前者的生活內容只是圍繞著打零工、做家務以及一些社會認可的業餘工作,而後者則可能在男性世界中佔據一席之地。不久前,一個在國際知名時裝公司工作的很有成就的女性朋友解釋說:「就是在時裝這個行業里,佔據領導地位的女性也變得越來越中性化了。她們精明能幹、風度高雅,但卻不表現出任何一點女性的特徵或優勢。」女性想要擁有成功的事業,就必須學會如何在男人的世界裡「遊戲」,甚至比男人更有策略地採取行動。

  互吐苦水的姐妹們和比男人優秀的佼佼者,只不過是女性世界中兩種極端的充滿迷惘與錯亂的變異現象。介於兩者之間,還存在著無數其他類型的女性在不同程度上追求著自我實現,努力完成自己的社會責任。過去十年間的婦女運動揭示出許多真理,但最終也只是不完整的真理。事情的關鍵不是動用全部力量努力向上攀升或為了重獲自由而奮力抗爭,而是女性如何最終認可並信任自身得之於大自然的力量和自由獨立的本性。

  女性事實上也擁有男性的智慧和創造力,同樣有能力去表達自己,同樣具有精神上的力量,這就是關於女性的真理。為了能真正收穫婦女解放運動的果實,為了能使女性在社會中確實獲得適當的地位,女性自身必須承擔起自己的責任,結束被歧視的命運:女性越是對自己不得不接受男性創造的生活感到不滿,越是感覺自己變得麻木不仁,她們內心的憤怒和怨懟越是強烈,負罪感越是沉重,越是對男人抱怨指責、對抗鬥爭,那麼她們就越是暗中期待能拒絕自己應負的生活責任,繼續扮演犧牲者的角色,並依賴男人生活。誠然,大多數時候,這樣的期待是完全蟄伏在潛意識層面的。

  不滿的女人背後都有脆弱的男人

  所有這些抱怨不滿、憤懣好鬥、總覺得自己在付出的女人,都屬於某個男人。而且通常情況下,這個男人往往是個不敢正視自己真正力量的弱者。男性因為長期與同性競爭,往往處於疲憊不堪的狀態中。力量對比、獲得勝利或被他人征服等歷史信息,也同樣儲存在他們的每一個細胞內。幾千年來,男性被鎖進了由權力驅策、失敗打擊和平衡補償所構成的苦難循環之中。勝利對於男性來說,是生存的必要條件。在爭取勝利的過程中,他們必須考慮到,自己有可能輸給一個更強的對手。但他們內心的恐懼卻絕對不能流露,必要時他們甚至不得不偽裝強大,或者,他們必須找到一個更弱的參照對象,以便凸顯自己的強大。

  男人的能量今天仍然最大限度地用於爭取自己的空間和地位,平衡並補償自己的弱點和缺陷。如果需要展示身體的強壯,現代社會的男性寧可展示他汽車發動機馬力的強大,而不是自己肌肉的發達。當然,在更多情況下,權力遊戲會在男性的頭腦中進行,對生活挑戰的應對則會在理性層面上完成。大部分男性了解自己的能力,但他們卻不明白,究竟什麼才能帶給他們安寧和滿足。他們很了解,這個世界是如何運轉的,但他們卻感覺不到地球的勃勃生機。他們根本不了解自己的內心世界。大部分男性能對具體的事物進行分析,並能理解其中的邏輯和關聯,但他們對愛卻沒有經驗,他們無法理解愛與征服的區別,對心靈的神秘也一無所知。

  男性一旦重新獲得與生活的全面聯繫,就可能在這個世界上、在我們的經濟生活中、在家庭內部,和他們的女人一起進入一個新世界。確實,當一個男人追隨自身的力量,就能煥發生機,具有更強的生命創造力。首先這樣的男人是他自己,擁有愛的能力,最主要的前提是,他能給予愛,因此,與他生活在一起的女人不會因他而枯萎。

  然而男人所做的幾乎一切,都是在無意識中將他們內在的傷痕隱藏起來,同時在外部爭取更多的權力。一個男人早上離開家,宣稱他現在出門是為了供養家庭而辛苦操勞;他晚上去參加體育活動,說是為了強健身體;他愛汽車,因為速度使人感到快樂。而事實的真相卻是,他為了尋找勝利、尋找競爭、尋找他所做的一切中所蘊涵的權力,他迫切需要與其他同性在一起。所有這些就是他在這個世界上的價值所在。他的生活還缺乏的一點東西,也是他自己忘記的,那就是意義。在所有他所做的這一切之中——創造、拓展、奮鬥和征服,都應該是有意義的。

  當這個男人回到家中,他很少會問自己:「我的所作所為究竟有什麼意義?我為這個世界貢獻了什麼?因為我的存在,誰會過得更好一些?」通常情況下,他完成了很多任務,卻沒能給予他的家庭真正需要的營養。他只能看到他行為的結果,卻看不到他自己。許多功成名就的男士在患上流感時,就會如同生了一場致命的大病。無數的男人站在花店門口,會不知道買什麼花帶回家;在家中面對玩耍的孩子和妻子細膩光潔的皮膚時,會感到手足無措,不知該如何應對。無數的男人富有創造力,是經驗豐富、策略靈活的成功者,但在家庭生活中,卻好像泄了氣的皮球那樣無精打采。在心理的深層,男性通過他們長期爭取成就和勝利的歷史經驗學習到,自己必須將令人不快甚至討厭的感覺深深埋藏起來,時刻偽裝出強大的樣子。於是他們的行為看起來極為理性,目標始終對準權力。他們將自己與自己的感覺隔離開來,拒絕一個感性的自己。

健康的個體需要陰陽兩種力量

    無論如何,男性與女性一樣,在這場頭腦對抗心靈、權力導致麻木的遊戲中,都被綁在了同一輛戰車上。由於兩性中沒有一方能保持自己本身的力量,於是雙方都希望能從對方身上獲得這股力量。女性一方面在尋求保護和關照,同時內心又充滿怨懟,因為她們不得不為此忍受喪失自主權的代價。男性雖然保有了自由和權力,但內心卻感覺自己生活得像二手貨一樣毫無新鮮感,並時刻背負失敗的恐懼。女性和男性一樣,在這種「不是… … 就是… … 」的選擇中感到疲憊不堪,雙方都走進了死胡同。女性在追求平等的奮鬥中變得冷酷堅硬,最終變成了潑婦式的復仇女神;男性在獨立自主的面具後變得越來越無助,最終退化成懦夫。

    一個健康的個體需要陰陽兩種性質的力量。這兩種力量有著各自不同的表達方式,在理想情況下能相互補充。由此男女兩性才能在共同建立的關係中憑藉原始的本質而創造生命,兩性中的任何一方理所當然都應當擁有最基本的自主權並承擔起自己的責任。感謝婦女解放運動,使我們了解到,女性具有與男性同樣的潛能,但我們是否敢于堅信一個同樣的真理,那就是女性與男性同樣需要自主權、責任感以及經濟上的獨立?幾千年來,男性被鎖進了由權力驅策、失敗打擊和平衡補償所構成的苦難循環之中。勝利時男性來說是生存的必要條件。

    我在諮詢實踐中從各年齡段女性身上獲得的經驗顯示:如果一個女性確實想要奉獻,那麼她首先必須要能信任自己。如果一個女性確實想要在生活中喚醒她的愛,那麼她必須擁有自由和獨立,能根據自己的意願去進行選擇。為此她必須首先學會承擔責任。事實的真相就是:如果希望婚姻能長期正常運轉,那麼女性就必須逐漸打好自己的基礎,包括物質的、理性的和情感的。

    我相信,做女人並不只是當個富有自我犧牲精神的家庭婦女和母親,做女人也意味著敞開心胸,憑藉本能的直覺去接納,意味著為男人和孩子做出榜樣,使他們能理解,當人們跟著內心的感覺走時,生活會變得多麼充滿活力、從容富裕且健康快樂。做男人則並不意味著要做到最好,而是要保持自我,不是要擺脫自己的感覺、本能、家庭和妻子,好讓自己能保持所謂內部和外部的最佳距離,來承擔一切責任。我確信,一段真正健康的關係,能在發展的過程中使男女兩性都有機會去展現他們的能力並發展自己的個性。我確信,只能承擔「塞滿錢包」作用的丈夫絕不可能完整地贏得妻子的情感並征服她們的心,我也確信,「我總是為大家」這類自我犧牲型的妻子只能操持家務,從來不曾釋放過她們女性的力量,也絕不可能真正有所奉獻。

重新信任自己

    有一次,一位男士對我說:「愛你的女人,不會向你提出任何要求。她們不想讓男人供養,也不需要得到保護。她們只期待能為你所愛。」我很受啟發,女性需要如此去愛,以便她能全神貫注於自己內在的感受,能由此而找到內心的安寧與平靜,能從內部自我調整、自我充實,重新找到自己的愛並感覺到它的存在。由此出發,女性可以找到自己能力的證明和得自天然的智慧。

    有些男性曾擁有過充滿知性的女性,有些女性則體驗過被男性深愛並從中獲得滿足的情感。這樣的男性和女性不可能再自欺欺人。他們中的大部分會勇氣大增,投入人生的遊戲中,實現自身的價值。相互補充、相互支持的伴侶,能夠改變整個世界。

    對我個人而言,能體會到原始女性和原始男性的存在,的確是一場奇異的冒險。我發現,兩性間的實際差別越來越少,而自然的吸引力和相互補充的欲求越來越強,尤其是當我們更深入地了解自身之後。我的經驗確切地顯示,只有當女性最終理解了自己的心靈,接受了自身本能直覺的引領,且充分信任自己,男性和女性才能實現和諧的統一。

    在這種情況下,女性必然要承擔帶頭人的角色,引領自己和伴侶穿越荊棘叢生的灌木叢而回到最深層的心靈體驗。繼續抱怨自己的伴侶對這個沒有感覺,對那個忽視推拒,指責他們在生理上像機器人,心理上極其幼稚,已變得毫無意義。女性應該擦乾眼淚,到了該自己尊重自己的時候,她們應該坦然表露自己的感覺,勇敢地向前邁進,更好地創造生活的價值。她們會變得強大,事業也將得到更大發展,生活會更有意義。她們的婚姻和情感會得到改善,她們的伴侶會因此而受到影響和觸動,其作用遠勝於千百句抱怨和牢騷。同樣重要的是,這也將使她們的孩子更加健康地成長。

    安娜格蕾特是一個成熟的單身女性,在她工作的辦公室里,她是唯一的一位女士。當她找我諮詢時已做過不少心理治療了。此時她對.盡理治療的理論和手段都十分熟悉,對自己的病態癥狀描述得很詳細,且分析得頭頭是道。就在她來找我之前,她的醫生根據她當時的精神狀態開出了住院治療的診斷,她幾乎被送進了醫院。她告訴我,近兩個星期以來,她只能不斷地哀號。就在我們談話期間,當她想向我說明情況時,也只能一邊嗚咽哽泣一邊告訴我正發生在她身上的事。安娜格蓄特每說完兩個句子就會停頓下來,膽怯地希望從我這裡得到證實,自己是否真的瘋了。長期以來,她一直被家人看成是個瘋子、怪人、精神病患者。我一再安慰她,告訴她,我覺得大部分人看待世界的方式比她更瘋狂。

    安娜格蕾特停止了哭泣,就在這個上午,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她竟然露出了笑容,滔滔不絕地講述自己各種各樣的擔心和不安全感。最後,她表示自己已很長時間沒有像這樣輕鬆地談話了。「我相信,我沒發瘋。我只是需要勇氣,說出我心裡所想的。尤其是在我的家裡」幾天之後我得知,在她家人的緊急勸告下,安娜格蕾特白天不得不留在醫院裡。就在我們談完話之後,她直接開車去找她的家人,並向他們解釋,為什麼她最近總是哭泣。她想解釋的是,她不得不這麼做,因為她的身體在提醒她,有內在的創傷值得她關注並去治癒,這並不是什麼令人不安的事情。由此她的家人更進一步認定,她確實瘋了。

    我不知道安娜格蕾特最終怎麼樣,但我知道,這個女人來找我時沒有發瘋。安娜格蕾特只是無數不能相信自己以及自己的直覺與感受的女性之一。她們在理性的談話中經常無法堅持自己的意見。當她們置身於男同事之中時,感到自己是個異類,格格不入。她們的身體十分渴望溫情,渴望被愛。她們一再試圖在眾人面前將自己的感覺隱藏起來,但卻不斷地被傷痛疲勞所壓倒。

    安娜格蕾特從來也沒想到過,她體會到的陌生感,可能正是一個準確的信號。她也從來沒想到過,自己的身體和心靈需要,她沒勇氣大聲說不。所有的一切都導致了安娜格蕾特漸漸脫離了生活,退縮進自己的小圈子,她不再積極主動地行動,對自己的女性特質失去了信任。與此同時,當她與男性交談時感到極為拘謹,並且害怕進一步的性接觸。然而在所有這些表面現象背後,安娜格蕾特更渴望與一個男人建立深層的、充實的、溫情脈脈的關係。

    女性別無選擇,只能重新信任自己。如果她們最終能信賴自己的心靈、本能、身體,她們就能再次向男性敞開心胸,並向他們展示,女性的力量是如何重要和寶貴。沒有女性的溫暖呵護、滋養哺育、承擔支持,一切生命都將死去。我們的婚姻、我們的經濟、我們的宗教、我們的地球和男人,即我們今天所有的這一切,都需要最有威力同時也是最具奉獻精神的女性力量。

第7章出軌不是第三者的錯

     日常的婚姻生活、伴侶關係中的例行公事、銀婚紀念日…… 一切都是那麼沉悶、懶散、單調,毫無激情可言。我們坐在家中,對伴侶的任何動靜都了如指掌。事先就能知道彼此間越來越少的對話如何開始,到哪兒結束。或者兩人不再商討具體事務,因為那令人不滿的回答,我們早已聽過無數次。我們感覺到,也可能是明確地聽到,伴侶對自己和自己行為的批評,因此覺得受到了極大的限制,或者我們的行為根本得不到對方的回應,無論我們做什麼,對方都無動於衷。無數次,我們試圖接近伴侶,卻總是在中途被看不見的障礙阻擋;無數次,我們渴望與對方溝通,卻事與願違地由於迴避與沉默而彼此分隔,或者因為各種偏見與索求被拒之門外。

     我們當然希望能與伴侶分享自己所有能得到社會接受與讚賞的生活習慣。此外,對相識之初美好時光的回憶有時也會從我們的心底湧起,使我們的臉上浮現出一抹微笑,並會使我們因為感受到意外的激情蕩漾而呼吸急促。然而當我們起身四顧,定睛細看我們眼前單調的婚姻生活時,內心仍憧憬著充滿刺激和不可預見的奇遇。我們感覺自己就像前面所提到的那位前部長魯道夫。沙爾平一樣,渴望能擁有真正的生活。然而大多數時候,這些夢想剛剛冒出頭來,我們幾乎還來不及去仔細品味感知,就已被我們親手扼殺在搖籃里。我們阻止自己去做夢,是為了讓共同生活中出現的情感赤字變得不那麼難以忍受。我們所能做的,就是儘快將夢想壓抑下去,將它們深埋在冰山底部。我們不願再感受到夢想的存在,而寧願如同患了強迫症一般,津津有味地研究起晚間電視節目。

     但是,事情並不這麼簡單。突然之間,一個陌生人從天而降,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一個純粹的偶然,讓我們覺得自己如同久旱逢甘霖,重新蘇醒過來。在與他或她的相遇中,我們內心的所有界限和清規戒律都在一瞬間轟然倒塌,我們心甘情願投身於一次奇遇。終於,我們可以再次期待並夢想著,能完全地奉獻自己,終於,我們可以重新去愛,重新去生活。通常,在所謂的外遇中,我們能經歷到更大強度的情感刺激與開放的性體驗。我們感覺自己似乎觸了電,全身膨脹著勃勃生機,生命活力不可抑制地推動著我們。我們的身體也被激情鼓盪著,一股被激發出的潛在電流將我們裹挾著,衝出了黯淡消沉的日常生活。就好像我們終於在深陷陰霆平淡如水的婚姻、家庭和伴侶生活中,殺出了一條通向黎明曙光的坦途。

     我們無法確定任何事情,無法做出任何安排,甚至無法正常地處理平日的例行公事。我們如同發了高燒一樣,一心期待著下一個電話、下一次約會、下一次接觸。地下情人對我們而言,就像胰島素對糖尿病人那樣,我們不斷需要再來一針,否則我們的生命活力就會下降。沒了新的補給,我們就會再次沉入令人更加無法忍受的原有生活,重回喪失了意義的普通日子,就意味著又一次被投入監獄,在畫地為牢的日子裡,我們曾無數次問自己:「一切本該就是這個樣子嗎?

艷遇:美味還是毒藥

     艷遇使我們的生活不再毫無希望、不知所措。與此同時,我們心知肚明,眼前的一切緊張、刺激、精彩,完全不同於家裡的一成不變。面對新人帶來的無數未知,我們陶醉在如同吸毒後的快感中,享受著品嘗禁果的快樂。如此的冒險刺激導致腎上腺素大量分泌,我們的心臟再次跳到了嗓子眼。我們的地下戀情是秘密的、不被允許的,因而受到了各種限制。我們說出的每一個字、每一次相見、每一個接觸,都因為其不被允許而顯得無比珍貴。當我們說出每一句話時,當我們每次約會、每次聯絡時,都必須小心謹慎,清醒得就像搶銀行的劫匪,行動中時刻保持警惕,絕不能觸動警報。如果我們想把禁果當成珍惜美味,品盡其中各般滋味,那麼我們就必須將地下戀情進行到底。為了減輕壓力,我們只能在最要好的女朋友或者最忠實的知己面前暴露戀情。其他時候,我們只能將自己的快樂幸福默默地悶在心裡,無論如何絕不能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因為在外面等待我們的,是我們的伴侶、孩子、家庭, 其實等待我們的,首先是自己的負疚感。正當我們與秘密情人相會時,原本沉浸在激動人心的浪漫中,但一想到自己的家庭,就會受到良心的譴責.我們津津有味地將艷遇當做生活的靈丹妙藥品嘗,其美妙的味道令人心曠神怡,興高采烈,然而還沒等我們回到愜意舒適的家中,美味已變成了毒藥。從前在家中我們也曾滿懷希望與夢想,但現在剩下的還有什麼呢?家是一處場所,裡面充滿了嚴肅的要求、乏味的習慣、失敗引起的悲傷以及令人神經緊張的沮喪失意。在這裡,儘管我們對有些東西已厭倦,但由於自己在外偷情,因而回到家中的我們自覺像一個叛徒。在這裡,我們本來承諾擔當應有的責任,而現在,我們卻只能時刻為秘密行為的後果感到擔心:在這裡,我們原本有責任並心甘情願地永遠為家庭提供生活保障,而現在我們卻轉身離去,一心只沉浸在自己的享受之中。從前我們被過多地限制在這裡,現在我們則讓自己走出去,無拘無束地體驗新的樂趣。

     即便我們還不能完全認識到其中的相關性,但外遇總是首先發生在我們內心:當我們在外面擁有了一個秘密情人,我們在家裡無意識中就成了一個罪人。我們對外面的這個他或她懷有超過一切的熱望,願意為之獻出激情和活力。但是家中的丈夫或妻子、整個家庭以及信任和親密依然存在。一旦秘密戀情在我們的生活中出現,我們的生活就會顯而易見地自動分裂成無法融合的兩個世界。我們能本能地感覺到這兩個世界的存在,感覺到它們都需要在我們的生活中找到位置。但是我們卻不知道該如何長期地統一協調這兩個分裂的世界。我們置身於三角關係之中,看起來似乎只有一種「要麼… … 要麼… 」的選擇模式存在:要麼選擇與家人親密無間、真誠信任,要麼選擇與情人體驗激情與活力。當我們在這個「要麼… … 要麼… … 」選擇中徘徊不前、舉棋不定時,負疚感會隨著我們的猶豫而逐步增加。我們將傷害所有的人, 不僅是我們自己,也包括秘密情人和伴侶。

在兩個伴侶之間躲貓貓

     在三角關係中,我們會經歷內在最深層的分裂。三角關係總會導致傷害並使相關各方心碎。有些單身的人,總是會被已成家或正處於固定伴侶關係中的人所吸引。結了婚的人似乎正符合他們的理想標準,一切完美伴侶應具有的優點和特徵似乎都集中在他們身上。而這些又恰好是一個單身的人所夢想獲得的,只是這個人選的對象,卻已與另一個人結合在一起,因而不可能完全得到。也正因為如此,強烈的希望不可避免地與同樣強烈的失望,在越來越短的距離內交織在一起。三角關係因充滿變數而顯得更為精彩。置身於混合了預感、期待、恐懼和渴望的情感醬缸中,沒人能清楚地了解自己究竟在做什麼。當人深深陷人這個吸力強大的旋渦時,遭遇的是恐懼和無力感。

     處於三角關係中的一方通常沒有能力做出選擇,因為兩個伴侶身上各自體現出的優點,加起來恰好是他期待從一個伴侶那裡得到的。他徘徊在兩人之間,比較考察著她們各自的優點和缺點,暗自夢想能同時擁有她們。如果他有朝一日必須作出選擇,他會始終感覺自己失去了什麼。如果他停留在兩個伴侶間繼續玩躲貓貓的遊戲,便會日漸感覺自己掉進了一個陷阱中並將自己的全部氣力消耗殆盡。

     秘密情人越來越渴望得到更多的安全和保障,她所需要的這些,此刻正是被欺騙的一方所擁有的。她的懷疑越來越深,開始越來越多地與這個她渴望得到但眼前卻與別人結合在一起的人爭執。她怎麼能完全相信一個欺騙了另一個人的人?同時她也掙扎在自己的過失里,畢竟他破壞了別人的婚姻與愛情。就算處在中間的這個人最終選擇了他,她也仍不可能得到完整的幸福。 幸福怎麼可能建立在被摧毀的舊關係上?

     最難以理解的角色,是在三角關係的兩難選擇中被欺騙的一方。在她背後或者說違背她意願發生的一切,都折射出她自己內在的生命狀態,為了自衛而竭力阻撓,而發生的一切卻是他無法想像的。被欺騙的一方,在一切發生之前,常常自己就已脫離了她所擁有的關係。當他的伴侶開始將目光投向外界時,通常情況下,她也已身在曹營心在漢,不再與對方同心同德了。很多時候,是他從一開始就沒有深深紮根於自己的伴侶關係中,沒對他的伴侶完全負起責任,並全身心地投入到兩人的共同生活中去。

     有很多次,我與被欺騙的一方共同順著她們情感發展的線索回溯到起點。當我們抵達那個起點時,情況往往是這樣的:「當我跟我的伴侶認識時,我還正跟另一個人在一起……」「我不能肯定,自己是不是真的想跟他在一起… … 」「我只是在形式上被征服了… … 」「我有時會問自己,這個人對我來說,是不是真的適合… 」「我對很多事情都不滿意」「我很久以來一直對我們的關係感到懷疑… … 」即便第一眼看上去,那被欺騙的一方正傷心欲絕。大多數情況下,關係的真相往往是另一番模樣。我通常會向被伴侶欺騙的那一方或由於第三者的出現而被遺棄的那一方提出如下問題:「那麼,你的內心又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內心脫離了這段關係的呢?你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只是在婚姻中扮演一個模範角色的呢?你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懷疑你的伴侶,並收回了你對他的信任以及真誠的發自內心的關愛和支持的呢?"

被欺騙的人往往先背叛

     當伴侶中的一方出軌時,另一個經常早在事情發生之前就已暗自放棄了這段關係。這個事實往往是我們不願接受的,我們寧可接受一個清楚的簡單評判:騙人的是壞人,被騙的是好人。然而根據我的經驗,往往是被騙的一方首先背叛了自己,她通常不能堅持自己的信仰,對雙方的共同生活和關係固執地保持著極為概念化的要求,且很難讓自己完全投入一個真實存在、不完美甚至是有缺陷的伴侶的懷抱。被騙的一方往往覺得自己很長時間來以這種或那種方式依賴著伴侶,她雖然很不情願,卻不相信自己能擺脫這種依賴性,害怕自己會因此而受到傷害。她沒有勇氣再次面對真相,依靠自己的力量去生活。

     那麼,騙人的那個呢?那些有外遇的人經常如此形容自己的處境:「終於,我感覺到自己的存在,我終於可以讓自己縱情放鬆一回,我不必再面對任何要求……」一個陷入三角關係的男人在與我談話時表示,他對自己也感到十分意外:「開始我只是想能再有一次快樂的性體驗。可是隨後我發現,其實是我的心在尋找滿足。我和妻子之間從沒有過真正溫暖的感覺。剛開始一段時間可能比較熱烈,但真正的溫暖卻從沒出現過。」

     如果我們長期無法交流感情,那麼通常就會到另一個人的床上去尋找安慰;如果我們無法在家中釋放自己的情感,那麼生命的活力就需要尋找另一條出路。就像水會從漏洞滲出,我們的情感也會通過一個突破口從婚姻中流失,並將我們引到一段有活力的關係之中去,在那裡我們可以盡情宣洩被久久壓抑的感覺,由此我們在搖擺中陷入了一段婚外情。三角關係總會在我們感到壓力過大時產生,我們的伴侶以及他們說出和未說出的要求、自我封閉的狀態,我們自覺欠缺的一切和內在的空虛,都會對我們造成極大的壓力。尤其是當我們無法真正地與他人和外部建立聯繫、無法治療舊日傷害的時候,最容易發生三角戀情。伴隨著三角關係,我們為自己內在對接近的恐懼找到了一種外在的表達。婚外戀很少是偶然現象,往往是因為我們自己與伴侶已長期處於相對無言的狀態,或完全陷入了權力鬥爭的泥潭,第三者才會出現。

     當我們在外面體驗各種狂野、充滿靈性、生機勃勃、激情浪漫的經歷時,會感到更加沮喪和失望:「這一切都是我的伴侶所缺乏的… … 這些正是我們長久以來所渴望的… … 」後面的這句話是正確的,可第一句不對。所有的生命活力、桀驁不馴的野性、澎湃難抑的激情、從天而降的靈感,這一切都不是我們的伴侶所缺乏的,而是我們的伴侶生活所缺乏的。所有人都渴望得到這一切,這不容置疑!我們已如此長久地禁錮了人類天然擁有的感知力。為了獲得安全感,我們變得謹言慎行,努力使自己適應環境。我們咽下一切難言之隱,讓自己閉目塞聽、壓抑、放棄。我們喪失了勇氣,隨波逐流,任由習慣和每日的例行公事來決定生活的走向。這時,一個陌生人出現了。我們確信從他那裡我們能得到想要的一切,他會為我們創造一切奇蹟,會對一切承擔責任。而實際上,我們不過是重蹈覆轍,再次因一時衝動而去冒極大的風險。我們不敢在婚姻內嘗試,卻會與這個陌生人一起經歷那些在婚姻中不敢嘗試的事物。

     當第三者出現在婚姻中時,就是我們需要認真對待的時候。不是作出選擇這一個或那一個的決定,而是要看清生活的真相。你應該走到你的伴侶面前,坐下來看著他的眼睛,向他敞開你的心胸。你需要一篇像這樣括弧內留有空白的文章:每當你想到(愛人)時,你會對能與他在一起心懷感激,因為正是由於有了他,你才能重新發現自己。盡你所能,去認真體會並分析所有那些此刻出現的或再次感受到的感覺。然後你將所有括弧內的(我的愛人)換成(我的渴望)或(我還未體驗過的方方面面)。向你的伴侶開誠布公地講述你的渴望,告訴他你想感受和經歷的一切。如同在激流中越過礁石一般,要做到這一點,實在需要極大的勇氣,但當你完全沉浸在自己的渴望、美夢和想像之中時,你將會十分驚訝地發現,在跨越了恐懼和傷痛之後,會產生一個開放的空間,其中充滿了你所渴望的親密與活力。

三角關係中誰最害怕接近他人

     實際上,當婚外情發生時,置身其中的三個人都面臨著生活中最大的治癒及發展的機會,全部三個人!三角關係中的每一方,都不得不面對自己對責任和真正接近對方的恐懼。一段健康的伴侶生活,需要兩人通過不斷的交流與溝通,作為一個更大的統一體持續更新發展。如果伴侶雙方不能共同承擔這份責任,治癒往日的創傷,努力繼續發展,他們在伴侶生活中就會感到缺少了些什麼。

     第三者的出現,實際上體現的是被欺騙一方所不曾充分展露的特徵。 作為被騙的一方,當然不願承認那可惡的第三者跟自己有什麼相干。她決不願意和這個人說一句話,絕不想與她坐在一起,不願意麵對她,這個人就應該趕緊走開。然而,我總是鼓勵被欺騙的一方與第三者盡量建立真誠的關係,為的是使她能認識到自己在發展過程中所欠缺的特徵。

     而站在中間的一方,早就應該在自己最初的關係中,通過溝通來真實面對雙方的問題與衝突。他的任務原本就應該是先頭部隊,在婚姻中有勇氣去嘗試新的體驗,打開新的發展方向,卸下往日行為造成的負擔與累贅,並在日常生活中用耐心和責任心不斷激勵鼓舞伴侶以及整個家庭,帶領大家邁向新的層面。然而他不僅沒有這麼做,反而逃避責任自欺欺人,只是夢想擁有完美的伴侶生活和獨特的感情,期待過另一種完全不同的生活,並為此徒然地一再追逐新的希望。

     一旦新的愛人在他的生活中登場,他便會說:「這個人是如此充滿靈性,如此自由,如此獨一無二,與她在一起,我感到自己獲得了新生。」但是他認識不到,使他活起來的,不是這個特別的對象,而是此刻的境況。與秘密情人眼前的相處看起來如此美好,是因為他們之間還沒有發生爭吵、不快、索求和不滿。

     我們試圖繞開任何會讓我們感到不快和痛苦的因素,夢想著任何一種可能企及的幸福,似乎它就在不遠處等待著我們。但結果卻是:我們在自己所有往日恐俱和要求的折磨下,長久以來已變得麻木不仁,雖然能給彼此帶來一定程度上的安全感,但卻徹底封鎖了體內自然的生命源泉。我們不再與身邊的人生活在一起,而是與自己頭腦中形成的伴侶的圖像生活在一起,而這對與我們生活在一起的人是不公平的。有時我們幾乎將這個充滿魔力的想像,這個在我們與心靈之間進行的遊戲,以快鏡頭方式在我們與情人之間推進。

     一次,有位女士來到我的診所,她剛剛經歷了一次婚外情又重新回到了婚姻中。她偶然碰到了從前的情人,竟大笑起來不能自制。這次的相遇使她感到十分難堪,同時她也感到了意想不到的解脫:「我從前肯定是又聾又瞎。那時我確信,這個男人有不同凡響的魅力,深深地吸引了我。而現在,當我再次看到他時,就好像是吸毒後清醒過來一樣,我看到一個瘦削枯萎、穿著邋遢的男人,他毫無魅力,說話還帶著很重的口音,好像我從來沒喜歡過他。不知何時我突然笑起來,因為我不知道自己還能怎麼辦。我在笑自己終於從夢中醒來了。」

婚姻中毛毛蟲的外遇蝶變

     就像從夢中醒來一樣,其充滿魔力的效果,同樣會出現在我們與現實中的伴侶之間。當我們重返家園,與伴侶建立起真正的緊密聯繫時,會感到一切就像是一場奇遇。從查克。斯佩桑諾博士那裡,我得到了一個治療婚外情和習慣性出軌的秘方。他從事伴侶諮詢工作之前,他本身就是個貪婪的享樂主義者。他在越來越短的時間內越來越頻繁地更換女伴,直到有一天,他不得不承認自己走進了一條死胡同。沒有一個新的伴侶是完美理想的,刺激持續的時間越來越短。通常情況下,在一段業已存在的關係和另一段新關係之間,總還有交叉重疊的部分。最終他發現,每一個新對象身上的特徵,正好彌補前一個在他看來有所欠缺的性格特點。

     查克。斯佩桑諾不僅是情場老手,同時他對人類的意識和精神的力量也頗有研究。於是他開始嘗試在令他困惑的局面中採取新策略:他依然努力尋找他所欠缺的性格特徵,然而這一次他完全相信,他會在現存的伴侶關係中找到他所尋找的一切。他不再像過去那樣草草結束一段關係,而是深入全面地將自己與眼前的女伴聯繫在一起,並始終關注她,堅信他一直尋找的一切,其實都體現在她身上。他終於收穫了成果,以自身的經歷為基礎,他研究出迄今為止在伴侶諮詢中十分重要的治療手段,那就是:將你全部的愛、關注和好奇心重新給予你的伴侶,發自內心地與他建立聯繫,在14 天的時間裡全神貫注於你所尋找的性格特徵,堅信你能在現有伴侶身上發現這些特點,從而徹底改變自己的伴侶生活。

     查克。 斯佩桑諾與這位女士已結婚整整20 年了,他們仍然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並一同奔波在世界各地,進行伴侶諮詢工作。

     每個人都可以走上這條路,與自身迷失分裂的那部分人格重新統一,並信賴自己與伴侶之間愛的力量和各自的潛能。你應該承擔自己的責任,使你的心靈與肉體重新統一,摘下你的面具。我們作為成年人無法坦誠相待的原因,正是由於童年時代沒有痊癒的心靈創傷。我們越是將陳年舊傷長久地埋藏起來,就越是需要勇氣將我們的創傷展示在另一個人面前。

     陷入三角關係中的任何一方,都可以啟動迫切需要的治療過程。每個人都可以鼓起勇氣,重新承擔起揭開事實真相的責任。就是那個被蒙在鼓裡的受騙者,也至少能感覺到,自己的伴侶生活出了什麼問題。當然,那個站在中間的人手中握有的是影響全局的一張關鍵牌,他能使所有當事人都向前邁進一大步:他可以向原有的伴侶透露,他們的生活中出現了第三者。實際上,坦白能贏得轉機。

     通常情況下,腳踏兩隻船的人往往舉棋不定,猶豫著不敢向自己的伴侶承認第三者的存在。但我建議必須做到這一點。只有這樣才能開始解決問題,這對所有當事人的發展至關重要。通常情況下,此舉必將引發一場在伴侶間多年不曾進行過的談話。儘管當事各方都不肯承認內心積壓了痛苦的情緒,但這場談話卻為宣洩不良情緒開闢了道路。站在中間的人開始常常不肯坦陳,不願泄露情人的名字和身份。但在這一點上我仍堅持必須完全坦誠。只有當一切都擺在了桌面上,才能使所有當事人繼續前行。所以在解決婚外情問題時,沒有什麼挑戰比坦然說出實情更為艱難。「究竟誰是我的真正伴侶?」只有通徹地思考過這個問題之後,當事者才能領悟到:「現在我終於了解到,我應該作出選擇,經營好一段關係,完全擁有一個人!"

     但走上這條道路需要極大的獻身精神、坦率和承受傷害的勇氣。遺憾的是,目前我們對精神與能量的相互關係還知之甚少。我們也不太了解,當兩個陌生人,在沒有建立愛與信任的情況下,僅僅「發生性關係」時,其深層的能量交換究竟是如何進行的。通常,在這種扭曲的秘密關係中,女性「將一切儘可能地吸入體內」,如同能量吸塵器,而男性不僅消耗了體力,也費盡了心力。

追求完全獨立比依賴更糟糕

     不久前我有過一段美妙的經歷。出於工作需要,我一個人出差了幾天。一天晚上,我約好與一位男士見面。在此之前我只見過他兩次,還談不上真正了解。當天晚上,我們約好共進晚餐,以便就一些工作上的事情進行協商。我很久沒有體會過如此愉快的感受了:一切都只需點到為止,不必費言,空氣中似乎愚浮著美妙的因子。我們相視大笑,好像我們已認識了許久。我們可以非常信任輕鬆地協商工作,即便向對方提出要求,也不是什麼令人感到為難的事。桌上的氣氛非常美妙,我十分愜意地長久享受著這輕鬆愉快的美好時光,感覺自己變得更有女人味了,也很自然地接受了來自眼前這位成熟睿智的男士的仰慕。

     所有這一切不但很自然,而且令我感到振奮。但對我而言,更深層的真實原因卻是:我自由了。我覺得自己完全自由自在,可以盡情享受一位陌生男士的愛慕,我甚至可以無所顧忌地說出自己的感受。我問那位先生,他是否明白氣氛為什麼如此令人愉快?他微笑起來,輕輕點著頭。我直接告訴他,我很享受他的愛慕。他很驚訝我的坦率。我問他是否想知道,我為何能如此坦率地與他談論所有這一切?他很想了解。於是我便告訴他,自己之所以能如此輕鬆愉快地享受自由,如此輕鬆坦蕩地接受關愛,都是因為我與丈夫的關係足夠緊密深刻。正是在這個基礎之上,所有我原本該覺得負疚和羞愧的感覺,在此都變得真誠美好,也正因為如此,我才可能與他如此坦蕩地交流。這位男士確實是一位可交之人,他馬上就理解了我的意思。

     你知道什麼比依賴更糟糕嗎?獨立!因為要求獨立是一種長期的持續性需要,但與此同時你也應該完全承擔起對伴侶的責任和義務。你們可能已在一起很長時間了,但你仍不敢說出自己真實的感受。不幸的是,每一種被隱瞞的感覺都會在伴侶間豎起一道牆壁,從而影響兩人間的親密關係。於是你暗中進行權力遊戲,悄無聲息地為爭取認可和關愛努力掙扎。然而也許你最沒想到,你這樣做實際上是在與你的伴侶競爭, 你希望比你的伴侶更優秀,由此他便無法傷害你。如果你有勇氣,那麼就表現出你的依賴和擔憂,你的伴侶關係反而會因此得到治療和改善。

第8章分手解決不了任何問題

不言而喻,分手與離異已不是什麼罕見的情況。一項調查顯示,自1970年以來,離婚率已上升了33% ,幾乎有一半婚姻以離異告終,而最主要的離婚原因則是外遇、酗酒、家庭暴力、第一個孩子出生後的改變、經濟糾紛和感情疏遠。在診所,我和許多人一再探討這些原因。有時離婚的故事令人感傷且沮喪,有時則充滿惡意嘲諷與怨恨,有時甚至十分具有戲劇性。儘管如此,我還是了解到,不管真實理由是什麼,離異很少能真正解決問題。分手往往只是延遲了問題的解決。

當男性來諮詢時,我常用網球比賽中交換場地來比喻離異。如果反手球總是觸網的話,即便交換場地、更換對手,擊球錯誤仍然會讓選手輸掉比賽。打網球時如果一個動作經過長時間的錯誤訓練已形成了習慣,那麼只有一個辦法可以解決問題:必須對這個動作進行校正。可在婚姻中,如果球經常觸網的話,我們會選擇迅速更換場地,頻繁更換對手,也許這會讓我們覺得輕鬆、新鮮,但卻不可能提高自己打球的水平。長此以往,我們會感覺越來越空虛,越來越有挫敗感。

當對方對我們無所謂時,我們很少會離開,我們離開太多(尤其是當我們不是第一次離開時)是因為我們感到毫無希望滿心沮喪。我們不知道如何才能將球打過球網,如何才能擺平那些我們已無法承受的沉重負擔。大多數時候我們與伴侶在痛苦和傷害中彼此折磨,看不到任何改變和解決問題的可能性。與此同時,我們的婚姻也變成了戰場。此時選擇離異,是因為我們認為,放棄是唯一的出路,可以使自己不再受到傷害和壓榨。

分手,看起來是拯救自己的最佳方案。我們終於可以再次自由呼吸,怪圈被打破了,平和安寧又重新回來了,傷痛也終於得到緩解了。離異讓我們在船破落水時看到了大海中的一個孤島,腳下終於又踩到了堅實的土地。可以後呢?當我們喘過氣來,當第一陣驚喜平靜下來,當我們再次獲得力量之後,起身四顧,如果我們不想自欺欺人的話就不得不承認,我們被禁錮在了這個孤島上。有時我們為了一個新的愛人而離異,卻馬上與他一同擱淺在孤島上;有時我們會被在孤島上結識的新伴侶所拯救。但如果我們想回到大陸和孩子身邊,回到我們的家庭和原有的朋友們中間,回到自己習慣的日常生活中,那無邊無際的大海依然充滿著舊有模式與習慣,橫亘在面前,讓人無法穿越。

分離是為了學會去愛

實際上,離異絕不是引領我們走出困境的辦法。如果我們最終確實看不到其他出路,那麼至少也要把離異當成發展與改善自我人格的一個輔助手段加以利用。由此出發,離異也可以為我們贏得時間和空間去恢復創傷。當我們抽身離去,屏除他人干擾,完全回到自我,在獨處中我們的傷口可以慢慢癒合,心靈能重新獲得平靜與安寧。當我們經過一段時間休養生息之後,會感到力量重新回到體內。這時等待我們的,一定是從前尚未完成的學習任務和尚未實現的發展過程。這是我們成長的必經之旅。

也許我們離開,是因為另一方總是越過我們能接受的限度,離異就是為了劃清這條界限。有時受理離婚案的律師告訴我們,還有哪些可能性與權力,該如何為此奮鬥。但一段時間以後,我們會體會到,這種從外部劃清界限的做法,只是一種拖延和逃避,最終我們還得自己去完成家庭作業:我們必須學會善待自己,照顧自己,當我們心裡想說「不」時,嘴上決不順應別人的意志說「是」。否則的話,我們不得不面對越來越激化的自我衝突。分手只是表面現象,問題產生的根源並不是原有的伴侶,而是自身無法明確界限的事實。

離異或許會讓我們在一定時間內得到自己所缺乏的東西。離異可能表面上看來令人意外地具有威脅性,或能最終起到拯救終生的婚姻的作用。但認真考察就會發現,當我們無法相信還能找到一個共同解決方案時,當我們感覺不到希望時,當我們不能再使伴侶生活變得生機勃勃時,當我們走進死胡同找不到出路時,當我們感到無法忍受時,也就是說僵化的局面已難以化解,離異便成了唯一可能。我們必須設法實現理性的積極的離異,即所謂的用心離婚。

用心離婚意味著我們將有意識地利用與伴侶之間的距離強化自己,學會走出安全區域去接納對方。這聽起來十分矛盾,但如果我們希望能與原有的伴侶保持平和的關係,就必須真正地繼續發展自我,化解從前埋藏在心裡的憤怒和積怨。離異規範了我們的生活,如上所述,大部分情況下分手會讓我們邁出重要的一步,這一步原本應該在兩個人保持關係期間去做,然而卻被忽略了。分離使原本母雞抱窩一般的母親,不得不變成獨立自主的女性.而原本在家中像過客一樣的父親和丈夫,周末也不得不回家接受照顧孩子的挑戰,他們由此變成了富有責任心、細緻體貼的父親。通過這種方式,我們被迫面對自己的局限性,並為了生存而不得不成長。有時我們在這一切發生的時候並不自知,只有當我們走出困境回頭看時,一切才明朗可見。在彼此分離的過程中,我們重新發現了自身獨立自主的能力和相互間的關注。正是通過這樣的方式,我們可以好好練習,如何將球打過網去。

也許你現在正在考慮是否要與伴侶分手,也許你已獨自生活了一段時間,也許你正在開始重新進入兩人世界。我寫下這一章的唯一用意,就是發自內心地想傳遞一個重要的信息:如同兩性關係的任何一個側面,分離說到底是為了學會去愛。離異是對愛的最大挑戰。只有當我們理解了昔日伴侶的行為舉止,認識到其局限性時.只有當我們不再需要他繼續供給,而能反過來給予他時.最終,只有當我們能與他和平共處,並重新向他敞開心胸時,我們才能真正走出他的陰影,擺脫過去的影響。到此,我們才是真正的自由了,才能自然地進入一段新的關係。並且,也只有當我們能與昔日伴侶友好分手時,我們共同的孩子才能得到和平與安寧,他們內在的完整合一才可能在獲得了足夠豐富的養料之後變得枝繁葉茂。

想離開他就要先愛他

「為了擺脫從前的伴侶而去愛他… … 」在我的研究工作中,還沒有哪個觀點像這個那樣,遭到如此眾多的非議和質疑。也許此刻你也在用力地搖頭。儘管如此,事實卻是:世上只有這一條路,能讓人不僅表面上和平分手,而且內心還能獲得自由和解放。如果我們想要超越什麼,那麼我們就必須首先接受它。如果你確實想從現有的關係中解放出來,那麼你就需要與之建立和平的關係。為了找到完全的和平,就唯有這一條通道:除了完全地接受昔日伴侶,你別無選擇。

也許你沒能完全理解這句話的意思,以為你必須不惜任何代價回到原有關係中去,因而感到十分鬱悶。但重要的不是留在昔日伴侶的身邊,更不是竭盡全力以求能繼續在一起共同生活下去。

格洛麗亞來找我諮詢,是為了不想離婚。但她堅決拒絕接受眼前的現實,更談不上認真對待離婚。她丈夫對待她的手段和武器在協商過程中變得越來越尖銳無情。通過我們的談話,格洛麗亞漸漸認識到,她丈夫實際上是「被迫」離去的。事情變得清晰起來,其實她的婚姻早在丈夫真正離開之前,就已完全喪失了活力,成為在她控制下日復一日的例行公事。每次當我們談到她反對離婚的理由時,她總會繞到同一個出發點,她父母的離異:「我一直都想為我的孩子們做一個好的榜樣,模範夫妻應該生活在一起。」

格洛麗亞從來不曾生活在真實確定的關係中,卻直接陷入了對抗離婚的戰爭。這就好像是,當有人說:「你不要去想一隻粉紅色的大象!」哪怕你此前從沒想過粉紅大象,但從你聽到這句話那一刻起,你就再也忘不了它了。當你不惜任何代價只想保有你的婚姻時,那麼你根本不可能去享受婚姻的快樂,不可能愉快地與一個人去交流和溝通。出於外部原因,為了保持婚姻而做的任何努力,因為責任和義務,因為孩子和親友,都只會使你在婚姻中變得麻木不仁,使你的婚姻徹底毀壞。在這樣的情境和壓力下,愛情只會黯然失色,你永遠也不可能走近你的伴侶,而只會在下意識中感覺越來越被疏遠。就是你的伴侶也無法自然而然地發展與你的密切關係,因為他在有意無意中,也感覺自己置身於壓力之下,變成了工具。就像格洛麗亞的婚姻一樣,如果一樁婚姻已失去了內在的力量,失去了兩性間緊密相連的吸引,那麼任何人為的維護措施和強制手段,都沒意義。在這樣徒有虛名的外殼之中,剩下的就只有責任和例行公事了。不僅你自己將會在其中枯竭,你的伴侶也會被消耗殆盡,而你最終還是不得不面對你想方設法避免出現的局面,離異。

這裡我們探討的不是義務、榜樣和承諾,不是如何不顧一切地維持婚姻,我們探討的是愛,即便我們正在分開。「… … 只有當我們能去愛昔日的伴侶,我們才能與他真正分離,我們才能完全自由地投入新的關係。」你或許會想:「我正想離開這個人,因為他破壞了我的生活,甚至徹底摧毀了我的一切,我還怎麼可能去愛他?」問題是我們並不需要認定,我們的昔日伴侶十分出色。愛並不意味著彼此相愛,愛也不表明兩個人必須繼續生活在一起,愛更不是讓你對惡劣的行為保持笑臉相迎。愛與這一切正相反,愛是依賴的對立面,愛是自由,它不需要任何人,它只想去愛。愛就是接受一切的本來面目。

沒有和睦,只有依賴

在離異過程中,接受就意味著能清楚地認識到,昔日伴侶的錯誤行為與你毫無關係。他所做的一切,並不是為了損害你的利益,把你推到陰暗的角落或傷害你。他只是他,與從前一樣。他或許不能讓你實現自己的夢想,也不能滿足你的需要,也許他的一些性格特點令你無法理解、討厭;他所重視的,恰恰是你不看重,無法接受也不能尊重的;他對你的態度,也不是你想像中期待的。你內心的傷痛並不是由於你的伴侶做了什麼而產生。只有當你不能接受時,傷痛才會產生。一切之所以變得越來越令人無法忍受,是因為你的內在對伴侶的行為方式產生了越來越強烈的反抗心理和道德判斷。但是只要你還在痛斥他、抱怨他、譴責他、蔑視他,只要你和昔日伴侶間還沒有出現和平景象,那麼你與他就依然是一條繩上的兩隻螞蚱,誰也離不開誰。你還在向他索求,一次補償、一個關懷、一些改變等。你還沒有滿足。

「他一天到晚只關心他的工作。」女性常常如此控訴她們那醉心事業的丈夫,並把它當做分手的一個理由。大多時候這樣的訟詞表達的是對被忽視的不滿。

海蒂貶稱她那成就顯赫的丈夫以及他的合作夥伴們為「大男孩」, 或乾脆稱他們為「精神殘疾」。他們都只想不擇手段地掙錢,沒有真心的朋友,更沒把哪怕一點點時間留給自己的家庭。他們被排斥在私人生活之外,整日只是目光狹窄地盯看自己的職業生涯。而海蒂需要的則是情感豐富的精神生活,她本人感情細膩,善解人意,並且十分熱心,樂於助人。為了孩子們,她放棄了自己很有發展前景的工作。然而,海蒂卻遭到丈夫離棄。海蒂的丈夫有一天突然收拾起白色的箱子,搬去比自己年輕很多的女同事那裡,似乎對妻子和孩子們毫不顧及。儘管他十分富有,卻不願給妻子和孩子任何經濟上的保障。

分手後海蒂與丈夫只通過律師進行交流。海蒂迴避與他的任何接觸。丈夫被禁止進入他們從前共有的房子。在此期間,他們甚至沒有通過一次電話。他們在一個公共停車場交接共有的孩子們。海蒂的丈夫越脫離原有的家庭,越拒絕關心支持他們,海蒂就越迴避與他的聯繫和溝通。她越這樣做,她丈夫就越變本加厲地緊縮對他們的物質供給。海蒂一再強調,自己和丈夫沒什麼好談的。她不斷用冷靜而蔑視的語調談到他,並面帶高雅冷漠的微笑來描述他的行為。

但是當我們深入到海蒂與丈夫共同的過去時,她卻被突如其來的負疚感擊倒。當她與丈夫建立關係時,她的心還沒有完全獲得自由。他們結識時,她還與另一個伴侶緊密結合在一起,當時她感覺很不幸福。她丈夫將她從那個人手上奪了過來。在這次談話中,海蒂明確認識到,她在很長時間甚至在婚後,內心一直與那個人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對自己的丈夫來說,這是多麼糟糕。當談到她今後的生活時,她感到很擔憂,一時沉默起來。她總是無法擺脫對經濟困窘的想像。

通過我們的多次談話,海蒂肯定認識到,她對分手的焦慮主要集中在經濟問題上。當她從被丈夫保護的地位上跌下來那一刻,當她被逐出了安全的家庭環境時,她奮鬥的目的也是金錢,就像她丈夫和那些生意場中的男人這些年來所做的一樣。她曾那麼看不起他們。她不得不承認,在那堅強冷靜不發一言的面具後面,她心裡懷著對丈夫的恐俱,生怕自己再受到傷害。就是她自己也沒有表達出自己的情感,她自己現在也在耍手腕、講策略爭取離婚權益,她自己也在咬文嚼字研究法律條文,陷入了對金錢和權力寸土必爭的戰爭中,與她丈夫一貫所做的沒什麼區別。最終她認識到了許多女性自己不能接受的現實:她很看重聲譽與外貌、權力與金錢,渴望得到這一切。但是她卻不肯相信,自己也會被這些所誘惑。而實際上海蒂感到自己的心靈是空的,自己的人生毫無價值,與那些為了爭名逐利而犧牲了家庭生活和感情的男人一樣。海蒂對丈夫的譴責,實際上就是對自己的譴責。

用你全部的真心去分手

有一次,我和一位與丈夫分居的女士談到上帝。她正深受內心的負疚感困擾,她很擔心,在愈演愈烈的離婚大戰中,自己對抗丈夫的所作所為將被上帝懲罰。我對她說:「上帝送給你的最好禮物,就是你丈夫。沒有他,你就不可能獲得這次機會重新認識自己和自己的不足,並學會去愛。此前你還從沒機會能如此認真地審視自己的恐懼,從沒可能給自己發展自我的機會並原諒另一個人的過失,從而擺脫他的影響。」從那以後,我對很多正處於離異階段的人們說,你們往日的愛人,現在使你們心懷怨恨、怒火中燒,但實際上他們正是你們人生道路上發展個性的最佳禮物,因為這個伴侶實在是上帝送給你們的,不過不是與他相親相愛,一同暢遊浪漫仙境,而是為了學習接受、了解真愛並正確認識自己的價值。

我們一再迫使自己按照他人的意見行事,讓自己適應環境,為了讓別人和自己都感到舒服,讓別人喜歡自己。如果我們將這一切都投射到伴侶身上,如果我們要求他們為了得到我們的愛而去生活、去行動或去放棄,那麼這就不是愛,而更多的是集控制與依賴為一身的一種行為,其首先暗含的意思便是:我們需要自己所缺乏的一些東西,以便能幸福、安全、自由地生活。它也包含著另一層意思,即我們的伴侶有義務給予我們這一切。

希望有人能給予我們所需要的一切,好讓我們得到拯救,這種期待,正是我們童年時期遺留下來的痕迹。當時我們因為缺乏力量、不夠強大而被成年人和年長一些的孩子所壓抑。與我們周圍的這些人相比,我們體會到的只是自己的局限和弱小,因此我們總是處於易受傷害和無權無勢的地位,由於我們的舉止行為不符合他人的利益與願望而遭到拒絕並被責難。表面上看我們早已長大,可時至今日我們仍試圖待人友好、舉止乖巧,以便使自己能遠離災難與不幸。我們到現在還執迷不悟,仍在尋找治癒心靈傷痛的靈丹妙藥。我們還總是為了往日的憂慮,為了他人缺乏真愛、不負責任等弱點而折磨自己。因此我們便會要求對方來保護我們,使我們的傷口不至於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如果他們不能滿足我們的要求,如果他們的局限再次引發了我們的傷痛,於是在潛意識裡,我們感覺自己又變成了一個被拒絕被欺負的麻木的孩子。我們相信此刻只有唯一的一條出路在等待著我們:我們必須離開伴侶,必須離婚,以便能再次找回自己的權力。

能夠與他人建立充滿活力且長久穩定關係的人,大多學會了讓自己的舉止行為不受限制,不依賴於是否感覺到自己具有愛的價值。他們認識到,人們必須將他人的行為模式與自己對愛的渴望與需求區分開來,愛情不會因為友好和乖巧而產生,也不會因為其他人為了適應我們的想像來扭曲自己而產生。如果你覺得在生活中缺少了能讓你幸福的東西,其實有問題的是你的自律精神和對發展、拓寬以及開放的期待。如果你覺得理想沒有實現,那麼你缺乏的可能恰恰是勇氣和堅忍不拔的精神,以便能承受不幸、孤獨、空虛和苦難,而這些都是與內在的成長聯繫在一起的。這就是愛,愛能使你發揮出全部無限的潛能,愛能跨越界限生出同情與憐憫。這樣的愛具有治療作用,能使你自由,從早就在你生活中產生並長久存在的依賴性、內心怨恨、辛酸苦難、長久以來對關愛的追求中解放出來。愛的唯一真實目的,就是精神上的成長和個性人格的發展。在此種意義上,與伴侶分離,是一個大好機會。

『直到死亡將你們分開。」在今天這個充滿變化的時代,我們總是不斷受到誘惑和暗示,我們的社會看起來變得越來越粗糙輕率,於是這句話就變得有了威脅的意味。一生與同一個人緊密結合在一起?難以想像。可這不就是我們大家都在尋找、想要得到的嗎?我們內在的人性之核心尋找著長久深刻的親密關係,但為了成長,為了實現完整合一,它同時又在尋找自由獨立。這豈不是自相矛盾?對自己的個性特徵和分離現狀的接受,是使一樁婚姻發展成熟並使愛情成長的唯一基礎。當我們無論如何想要擺脫時,對一種繼續存在的關係的接受,為我們用心離異掃清了障礙。因此,用你全部的真心去分手,學習去愛昔日的伴侶,以便能徹底地與他脫離關係。

第9章婚姻聖壇上的謊言

你怎樣才能在日常生活的現實中回歸自我呢?你怎樣才能發現自己真實完整的存在,並體會到自己體內無所不在的博愛呢。你的生活將如何重新變得生機勃勃,你的心靈怎麼才能再次激蕩,從你的角度,青蛙如何才能變成王子呢,你的婚姻如何才能變得趣味盎然,你只需停下腳步,中斷片刻,就在你此刻所在的地方,你不需要做什麼,也不必改變什麼,就是簡單地站在你現在生活的地方,坐下來,好好打量一下你周圍的一切,就當你從沒見過這一切,你要打開自己,就像一個從沒關注過你生活的外人一樣好奇,下面就是最困難的部分了,你要誠實,此刻涉及的不是設計,不是想像,也不是徵兆,而是你事實上究竟過的怎麼樣。

你是不是對已擁有的一切都失去了興趣,你的妻子是否讓你感到無聊,你是不是感到焦慮,或許你丈夫已經有個外遇,你是不是雖然此刻坐在舒適的家中,心卻在為你的情人而憔悴,是否有人知道你多麼孤獨,你是不是在如此抱怨你的生活,但願其他人能知道,你是否按照規定認真地去做那些枯燥的工作,並履行婚姻的職責,你是不是懷著激情投身於忙碌的生活,並熱衷於各種消遣,當你回到家時是否只是例行公事地發揮應有的作用,儘管你是最出色最有成就的,你的生活是否仍然空空如也,你是否幾乎實現了一切並得到了一切,卻覺得一切都沒有意義,是否沒有人知道,你究竟過的怎樣。

眼前的幸福只是一個虛假的幻象

我曾陪一個女友經歷了一個可怕的夜晚。那天她邀請了許多客人。一切都完美得無懈可擊,客人、美味、餐桌的布置,只是整個晚上的氣氛有些怪異,空氣中似乎瀰漫著令人不安的分子。最後所有的客人都告辭了,就連她的孩子和丈夫也都進入了夢鄉。我們兩個還坐在那裡聊了大半夜。我的女友從心底里感到疑惑,她覺得自己被丈夫冷落在一邊,已經難以承受所有的負擔。她充滿痛苦與厭倦地向我敞開了自己,神情中帶著幾分麻木。她的婚姻已變得使她無法忍受。這個夜晚她不斷向我傾訴她的孤獨、恐懼和沮喪。最後她甚至向我坦承,她懷疑丈夫另有新歡,因此越來越經常地想也許婚姻的結局已經不遠了。無論如何她的生活和婚姻不可能照此再發展下去。

躺在床上我無法入睡。我被她生活中巨大的矛盾搞得頭昏腦漲、疲憊不堪:她曾是那種精力充沛的活躍分子,總是在忙碌著出門旅行、節慶宴會和拜訪接待等;她從前是那種記事板上打滿邀請函的人;20年前我認識她的時候,她就是個驕傲的女主人,受到所有男人的仰慕。她曾經很漂亮,很有天賦,又是幾個孩子的母親、社交界的明星。

我滿心焦慮地問自己:我現在究竟還能為她做些什麼?她頭腦中對理想生活有著一幅完美的圖像,多年來,她就像玩拼圖一樣,將無數的碎片拼貼在這幅圖像上。現在大功告成,圖像已經拼好,與她心裡所期待的一模一樣。而此刻她不得不接受這樣一個現實:這一切沒有一絲一毫是她真正夢想得到的。但是,我很清楚,她也不可能輕易放開這一切。

第二天早上,當我走進廚房時,她丈夫已經坐在餐桌旁,孩子們在廚房裡嬉笑打鬧。經過徹夜的苦苦思索,對女友的擔心和焦慮使我頭昏腦漲、筋疲力盡。我不由得向她和她的家人投去傷感而同情的目光。然而眼前的情景卻使我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只見她正圍著餐桌四下忙碌,打發孩子去花園裡玩耍。她看起來依然精力充沛,容光煥發。她一如既往,向我甜蜜地問候:「親愛的!怎麼樣?睡得好嗎?" 我懷疑自己剛從噩夢中醒來,就好像昨夜我是跟另一個人共同度過的,似乎那個充滿懷疑困惑的夜晚從來不曾存在。這天早上我試圖去尋找真實,哪怕只是找到一絲一毫的真相,但我的努力都失敗了。我的女友為丈夫做早餐,安排孩子們一天的活動,計划下一次的聚會,看起來似乎什麼都沒有發生。她已擁有想像中的生活,絕不肯為了內心的懷疑和真相,而輕易地犧牲眼前的幸福。但真相確實是治癒心靈創傷的唯一法寶。在她生活的情境下,最大的問題不是正在荒蕪敗落的婚姻,而是事實真相,是她和其他人已經在一段漫長的時間裡適應了現實,不願再承認令人悲哀的現狀的事實。

你是否也生活在類似的狀態中,你的內部世界和外在生活,就像一個生手在練劈叉,將自己的身體硬生生地向兩個不同的方向拉扯。我可以斷言,大部分人在長年的婚姻里,或多或少會一再置身於這種精神上的撕裂中。我們頭腦中有一幅生活圖像,而身邊的人則為這幅圖像製作了畫框,所有現實中存在的一切,凡是無法放進畫框里的,我們就會對自己、伴侶、朋友隱藏起來。我們對歸屬和與他人建立聯繫的需求如此強烈,以至於我們甚至在潛意識裡做好了心理準備,寧可為此犧牲自己的生命。就像我的女友,寧願忍受內在的枯竭死亡,備受自殺念頭的折磨,卻不肯讓自己真實的需求與家庭和環境發生衝突。

你敢揭穿愛的謊言嗎

生活中到處充斥著謊言和無奈。有些事你雖然不願做,但又無法拒絕,於是只好隨大流。我們買房買車,還要邀請那些對自己聲譽名望和事業發展有幫助的人來做客。我們奔波忙碌,而對眼前這個職業並不滿意。還有些事涉及生存問題,因而更顯得至關重要:我們從事一項工作,可以掙很多錢,但卻因此再也睡不上安穩覺了。有時甚至婚姻也會掠奪我們的心靈:我們出於義務而與伴侶發生關係,隨後卻覺得自己被人利用而變得空虛寂寞。糟糕的不是我們做了這些事,而是當我們面對自己和他人時,試圖將內心的恐懼及其後面潛伏的一切都隱藏起來。而我們所做的一切,都只是為了能保持與他人的關係,為了繼續得到愛和不被拋棄。然而這樣做的結果卻事與願違。因為我們害怕他人看到自己的真實面目而不再愛自己,於是就只能以假象示人。問題是如果我們付出的是假象,那麼得到的也只能是假象。隨著每一個角色的成功扮演,我們的不幸也越來越深重。我們之所以不表達自己內心的感覺,是因為有些東西雖然存在於我們內心深處和生活之中,卻不被外界接受,這導致我們不得不將生活變成這個謊言甚至可能發展到讓我們無法承受、心靈備受折磨、隨時面臨崩潰。但不可思議的是,大部分人卻寧可付出如此慘痛的生命代價,也不肯揭穿生活的謊言。

女友的生活和婚姻與她頭腦中的圖像十分協調,但卻與她的心靈衝突。我們頭腦中的圖像總是來自外界、家庭、社會,也來自教育的塑造和對虧損的恐懼。而我們的心靈則了解真實的需求。我的女友當時必須做的是放棄,擺脫自我控制,取消固定界限,說出內心的無助與脆弱… 她應該與丈夫以及周圍的人進行開誠布公的毫不妥協的對話,使他們能了解她的心靈和真實的本性。

這個過程在開始時,不論對自己還是對相關的人,都絕對不會是令人愉快的。如果我們敢於採取行動,打破得體周到、友好平和的外在包裝,將深藏不露的真相展現出來,大部分情況下,我們就得有勇氣面對滔天洪水將自己淹沒的危險。現有生活中的一切都可能被撕碎。這股浪潮既不會在計劃好的地方停下腳步,也不可能顧忌到外部的狀況。

你敢說出一切嗎

這股洪水曾這樣淹沒過我的生活:那時候,我丈夫舉辦了一個很大的生日慶祝活動。這個慶典對他來說很重要,意味著會與很多老朋友重聚。他的朋友們接到邀請,從四面八方趕來祝賀他的生日。當他因工作關係還在外面奔波時,我在廚房裡為慶典做準備。這時,我感到十分窒息。這一天,一切都要做得格外漂亮:餐點要格外美味,氣氛要格外歡快。為了做好這一切,我不得不格外努力,以達到比平日更高的水準,而我的努力最終卻只能使我的失敗處境顯得更加明顯。他還是不在家,與過去幾個月一樣。我還是不得不獨自處理所有跟我們個人生活有關的一切。我還得扮演女主人的角色,與他的朋友們得體地周旋,以顯示我們的生活十分正常順利。然而他們中沒有一個人了解,我究竟過得怎麼樣。我必須漂漂亮亮的,做個標準完美的好主婦。但在此期間我的感覺其實極為糟糕,恨不得扔下一切,立刻逃離現場。

我剛剛擺放好小點心,點上蠟燭,安排好酒水飲料,把自己塞進漂亮的裙子里,淚水就已經在眼眶裡打轉了。我丈夫和客人們就要進門了,而此時我內心巨大的無助感和難以控制的莫名怒火,卻隨著時間一分一秒的臨近而越來越高漲。丈夫和客人們相繼而至,彼此寒暄著,這裡一聲哈羅,那裡一個擁抱:「好長時間沒見了… …」大家都在興奮地打著招呼。我努力壓制自己,發揮著女主人的作用。我希望還能像一直以來的那樣應付過去,但這次卻不行了。我不得不躲進廚房,以避免內心的火山無法控制地爆發,此時,人們還期待著我能繼續扮演好友善的女主人這一角色。一個朋友走進廚房,詫異地問道:「哎,你怎麼啦?」她的話就像在大堤上掘了一個小洞,立刻引發了洪水泛濫。我再也無法控制自己,眼淚奪眶而出,嗚咽中我大聲喊叫著:「我必須離婚,我必須離婚。再不能這樣過下去了。 」在這些話說出口之前,我甚至不知道自己有這樣的念頭。

只有到了必須商討離婚的地步,我們中的大部分人才會真正做好準備打開心靈傾聽對方。

這次生日聚會留在了記憶中,有些客人從此與我們中斷了聯繫,但更多的仍然保持著與我們的友誼,至今我們大家還時常在一起歡笑。我在廚房發作之後,便躲進了卧室,在那裡一心想著如何離婚的事情,這一切如同烏雲滾過天空,迅速破壞了生日聚會的氣氛。我丈夫在這個晚上面對外部的滔天洪水,只能帶著內心強烈的憤怒退避三舍。然而,當他第二天恢復清醒之後,客人們也都離開了。我們婚姻中的一切都不同於從前了。我終於說出了該說的一切,也提出了很長時間以來一直在我腦子裡盤旋卻始終不敢問的問題。從他的回答中我得知,他已有了另一個人。他也了解到,我早就不想再跟他生活在一起。我們兩人都覺得內心空虛心灰意冷,但同時又都害怕不得不作出決定。我曾無數次在頭腦中算計,想了上千種解釋為什麼不能再這樣下去了。但我卻看不到任何希望,看不到還有什麼能幫助我擺脫困境。

心靈才是我們的真正領袖

人們總要面對「要麼… … 要麼… … 」的選擇。要麼我留下來,就像一株脫水的植物,逐漸枯萎凋零;要麼我離開,家庭將會解體,我從前的夢想就會破滅。自從認識我丈夫以來,我們一起實現了許多從前我獨自一人不曾做到的事,因此與他一同完成對生活的設計,就成了我的夢想。我有一種感覺,自己正在緩慢地被撕裂,直到最終無法堅持控制內在的緊張而被其炸碎。我被迫放手,無法再進行分析,無法再譴責對方,也無法理解對方,更無法再理性地安排事務性工作。我坐在丈夫面前,所有的一切從我內心流瀉而出,所有的感覺、擔心、秘密、渴望以及我希望分手的悲哀要求。我說啊說啊,直到那股洪流自動消退了,然後我才能再次用流幹了淚水的清澈眼睛注視著他,此時發生的事讓我覺得很荒謬。我覺得與自己緊密聯繫在了一起,在經過了無限長的分離之後,也再一次與他緊密聯繫在一起。我們之間出現了深深的靜寂,一種真誠的息息相關的溫柔感覺油然升起。我們已很多年沒有了這種感覺,一個溫柔的聲音在說:「也許還可以,也許確實還可以…… 」

為了能再次表達自己的情感,我們不得不經歷怎樣的噩夢啊!但在此之前,我們兩人誰也不肯自願地有所行動。只有到了必須商討離婚的地步,我們中的大部分人才會真正做好準備,去打開心靈傾聽對方。大部分來找我諮詢的人都正處在個人危機的最頂點。我經常聽到從他們嘴裡說出諸如:「我受不了了。我再也看不到任何出路。有時我就想乾脆死掉算了。」他們的頭腦把生活中的死胡同看做沒有出路的絕境。而他們的心靈則正相反,把生死攸關的危機所引發的崩潰,視為一種減壓的方式,將我們的真實自我,從索取和想像的狹小監牢中徹底解放出來。真相和感情的激流終於又獲得了一個空間。即便我們在社會上接受的信息是完全不同的,但我們的身體和精神只能是心靈的僕人。通過它們,我們的心靈能夠得到表達,在這裡心靈能夠展現出真實的自我。哪怕它的聲音輕柔微弱,很容易被世俗的嘈雜所掩蓋,使我們難以聽到,但心靈才是我們真正的領袖。可惜的是,我們的身體和精神多數時候已被現實的觀點和目標所覆蓋,無法再為柔弱的心靈之河留下流淌的空間。我們似乎是從內部抵抗自己,使自己窒息,變得閉目塞聽。我們無法感知心靈的存在,在日常生活的消耗中,我們已無力再去傾聽心靈的聲音,更不可能做好心理準備去追隨它。我們對現實有著自己的計劃,頭腦中有著固定的圖像和期待,而我們的心靈卻始終堅持,要求實現真實的自我,開發最高的潛能,發展我們的個性。它的唯一目標就是按照我們自身所擁有的完整的神性去進化。因此對它來說,無論我們如何功成名就,如何聰明絕頂,如何得到社會的認可,都是沒有意義的。生活逼迫我們越過障礙災難可以推動我們內在完整的神性得到發揮。如果失去了愛人、工作、家庭或健康,我們一定會傷心害怕,有很強的受挫感。從心靈的角度來看,這一切都與治癒創傷和成長機會有關。我的經歷正是如此。我和丈夫在經歷了那個悲傷但內心得到凈化的生日聚會後,終於可以面對我們婚姻的真相。於是我們決定各自沿著自己的路繼續走下去,不必向對方作出解釋。那段時間是我們最痛苦、最沉默、最孤獨的日子,也是最真實、最有療效的日子。我們面對生活的殘垣斷壁,眼前堆積著無數垃圾。長久以來,在我們的下意識中都知道有這樣一處廢墟,但誰也不願承認它的存在,我們每次都視而不見,沉默地繞過去,自欺欺人地生活在對婚姻的幻想中。現在傷口終於暴露,我們各自從一個角落開始清除廢墟中屬於自己的殘磚斷瓦。就如日後所認識到的,這個聚會成了我們關係的新開端。

生活不知要比我們聰明多少倍。儘管我們每天都感到自己陷入了困境,但如果我們退縮不願放眼遠望,如果我們不能聽從自己的心靈,那麼生活就會為我們尋找出路。通常它所選擇的方式和辦法,都不是我們所喜歡的。在我們還忙著迴避問題時就已被直接逼到了懸崖邊,甚至可能被推下去。生活逼迫我們去越過障礙,當然,只是在我們產生了信任感,確定自己能安全到達谷底時。它會將我們引導到最能使我們成長的境遇中去。每個人都會通過這樣或那樣的方式意識到,在他的生活中會有什麼從中途冒出來。對此我們或許期待已久,但卻不會帶來我們希望的滿足和充實。這就意味著,到了我們該做家庭作業或學習新課程的時候了。也就是說,我們必須停下腳步,鼓起勇氣,誠實地關注自己的生活。多數情況下我們別無選擇,只能找機會與他人進行毫不妥協但真誠的溝通? 。我們必須做好再次打開心扉的準備,堅持承擔我們感覺到的一切。如果我們繞道而行,壓抑內心的衝動和痛苦,或者被日常瑣事纏繞,那麼常常就會從外部發生一些事,迫使我們去啟動重建秩序的程序,成為我們成長的機會。這條路顯然比我們選擇逃避要痛苦得多。我這位女友日後也被迫走上了她不願選擇的道路,她終於被真相所壓倒。到那時,與其說是發大水,不如說是世界末日的洪水泛濫。她雖然第一個感覺到路已走到盡頭,婚姻已失去實際內容變得空洞無物,她和丈夫兩人的心靈都已被深深遮蔽。但她卻害怕與丈夫面對面發生衝突。因此她沒選擇與丈夫一起面對真實,面對她的恐懼與困惑,而是選擇再生一個孩子。當她即將臨產時,她的丈夫卻說出了實話,他已無法承受婚姻的壓力,為了另一個女人,他選擇了離開。

事實真相讓你美妙愉悅

即便在你看來一切出路和希望都已斷絕,但請你仍然保持勇氣。停下腳步,靜靜地看一看你生活的真相。事實就是,你的伴侶關係與你的夢想不符,或你的伴侶對你幾乎一無所知.事實也可能是你再也無法感覺到愛,或你認清了伴侶身上令你厭惡和深受傷害的特性;事實還可能是你十分嫉妒,因為你對伴侶十分依賴,或你有時希望能忽視並甩掉你的伴侶;事實真相可能就是,你已經和另一個人一起,多次欺騙了你的伴侶,或你的伴侶已和另一個人一起,多次欺騙了你;或者你與伴侶原本就是因為錯誤的理由而結了婚。

事實真相就是,如果把婚姻當做培養我們成長的場所來看待,那麼所有這一切都屬於伴侶關係發展過程中的自然現象,是我們治癒心靈創傷的天賜良機;事實的真相就是,指出真相需要勇氣,也意味著必須持續不斷地工作,而這種艱苦甚至令人難堪的工作,大部分人都不願去做。人們寧願堅持頭腦中關於自己以及婚姻的理想圖像。我們寧可今天到張家去吃晚飯,明天請李家來喝茶.寧可打打網球,集集郵票,或者玩玩保齡球高爾夫球… … 我們寧可讓恐懼佔據上風,也不願進行深入的心靈探索,只因為那有可能引發令人不快甚至難堪的感覺。

我們的親密關係當然應該帶給我們幸福、快樂、精神上的享受和愛的贈予。但是只要我們不是處在如此美妙愉悅的狀態中,就應該設法讓自己和伴侶一同在婚姻中得到治療,以便將我們帶回到這美好的狀態中。只要你感到疼痛,只要你覺得壓抑或不滿,就可以將親密關係中這些不舒服的境況,當做得到治療的機會來利用。

在此以查克, 斯佩桑諾對真理的一段闡述作為本章的結束語:

通過你們的弱點,去發現你們的優勢;通過你們的痛苦,去發現你們的興趣與快樂;通過你們的恐懼,去發現你們的安全與保護;通過你們的孤獨,去發現你們的能力,去經歷實現理想、表達愛情與共同擁有的體驗;通過無望,去發現真實的有理由的期待;通過童年時代的缺失,去發現今天的充實。

第10章  美妙奇遇與平凡生活

我們渴望奇遇和冒險,渴望生命活力和浪漫激情,但在經過了10年甚至20年的婚姻生活後,這一切還怎麼可能呢,一直以來,我們總是設法適應對方,適應環境,我們臉上現出友善的親密表情,努力讓自己做得更模範,更盡職盡責,我們的工作得到更多的認可,在家裡和職場都取得了里程碑式的進展。但與此同時,我們內心卻夢想著遭遇陌生人,享受無限的自由,生命活力和冒險奇遇。我們的日常生活越是過得輕車熟路,我們四周由習慣構築的柵欄越是厚密,我們就越是嚮往突破,或者我們完全退縮回來,按照普遍的觀念去生活,變得越來越模範,越來越上等,越來越盡職盡責……,直到命運的打擊有一天突然降落到我們頭上,疾病,失敗,喪失,分手,偶然發生的一夜情,閘門會在一瞬間猛然打開,滔天洪水會頃刻將我們淹沒,一切的一切,包括我們的聲譽,信任和安全穩定的生活,一切都會毀於一旦,我們會在一瞬間被拋出生活軌道,我們的日子變得驚險無比,時刻危機重重,前途未卜。

那我們為什麼不能有意識地去製造奇遇呢,請你不要在夢想或拼貼生活圖像,我的建議是,過你自己的日子,不要在想逃避,就接受你現在所擁有的一切,,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感覺自己的存在,然後把你感知到一切說出來,你覺得這聽起來視乎無序混亂,其實不一定,如果人們到了忍無可忍時,才將內心的氣惱傾瀉出來,那麼爆發的怒火會傷害伴侶和自己,因此最重要的是,我們要始終認清自己憤怒的原因並去體會它,目的肯定不是僅僅為了喊叫發泄,而是為了我們內部,完全徹底的感受壓力和負擔的逐漸積累,尤為重要的是,請不要誤解我的意思,我們這麼做不是為了將怒氣壓制下去,讓其在內心繼續堆積。我們要做的是確切地感知它並接受它,這樣它就會在我們的內部發生轉變,而我們則最終可以將其作為推動力在生活中加以利用。

奇遇肯定會和情感一起回來

在第一次與來訪者談話後,我都會一再詢問,我們的談話是否都在圍繞著核心問題進行。他們常常感到完全失去了對自己的控制力。長時間置身於僵化冷漠的生活狀態中,已使他們遲鈍麻木,而此刻,一旦他們重新獲得與自我的聯繫,淚水就會不自覺地湧出眼眶,儘管此前他們從不流淚。令人驚訝的是,憤怒的爆發能夠為你開闢道路,使你有機會衝出早已安排妥當、井然有序的日常生活,作為第一步,這是一個好的開端。往往內心的不良情緒已經積攢了很久很久,現在必須找一個突破口爆發出來,以便為新的真實可信的力量掃清障礙,讓它自由宣洩。對於大部分人來說,就像長久缺乏體育鍛煉一樣,已意識不到對自我情感的過度控制使自己變得僵硬。可在我們開始進行鍛煉的第一個小時,我們會感覺到全身各處都生了銹一般,僵硬不堪。我們很快就上氣不接下氣,最後整天都四肢酸痛,肌肉僵硬。

如果我們的感知系統在經過長期擱置之後再次啟動,那麼啟動時也會觸發我們內部的各種抵抗機制。我們要考慮到,這一過程很有可能會伴隨出現恐懼、束縛和感情上的僵硬等不適現象。但我們的身體在經過一段時間的體育鍛煉後,會變得生機勃勃。美麗和活力就是鍛煉獲得的獎勵。如果我們堅持給感知系統更大的空間,那麼生命活力、本質的真實以及心靈的平和就會回到我們身上。這些才是生命的能量,在我們內部運轉並成為精神發展的推動力。如果我們放棄自我控制,減少主觀判斷而轉向它們、接納它們,那麼我們就能重新完整合一。即便開始時它們如洪水般來勢洶洶,我們也不必擔心焦慮。請你想像一下,大堤崩潰固然可怕,但不管什麼時候,洪水總有退去的一天,就是你的情感在經歷了第一次爆發之後,也會漸漸歸於平靜,在一個符合健康標準的尺度上進行內在的運動。

奇遇肯定會和情感一起,回到我們生活中來,如果我們確實有勇氣去接受它,並設法使自己能理解隨之而來的信息,哪怕它表面上看起來很糟糕:眼淚具有治療效果… … 憤怒能令人解脫……不管怎麼說,那是我們自己的眼淚和憤怒,從此一切再次變得正常起來,哪怕其他人也被牽扯了進來。讓其他人分擔我們的感情,與迫使他們把注意力集中到我們身上,是完全不同的兩回事。如果我們允許自己再次去感覺,就會擺脫對他人的依賴,並更多地承擔對自己的責任。然後我們能更活躍地展示自己,而且不必再去尋找過錯方和懺悔者。

我認識一位男士。他是個活在自己感覺中的藝術大師。他很喜歡在大庭廣眾之下工作。當他出現在會眾面前時,從來都不是簡單地做個報告,他本身就勝過了千言萬語。有時他也被自己講述的內容所打動,頓時便會潸然淚下。而下一刻他又會發自內心地和大禮堂中的聽眾一起開懷大笑。他整個人,就是他所講述的。他滿懷激情傳遞給大眾的信息便是:把自己整個奉獻出去,將生活贈予自己。他也始終如此要求自己。

有一次我碰到他與孩子們在一起,儘管他有很嚴重的恐高症,但還是帶著孩子們參加了跳傘活動。他的孩子們很長時間以來一直期待著去跳傘,希望能去經歷冒險和奇遇。為此他克服了自己的問題,帶領他們一起去跳傘。當然孩子們也可以自己去領略冒險的滋味,但他深知家庭結構和運轉的規律,與其對一個選擇擾豫再三難以決定.不如乾脆領頭去干。兒童的潛意識中有著好似成長閥門一樣的機制,在內心深處他們不允許自己的發展超越了父母。如此他們在無意識中保持了家庭的等級秩序,並自覺地維護了與父母的密切聯繫。當他們日後想要超越父母進一步發展自我的時候,他們仍然會一再感覺受到制約,無意識中他們會抵制自己的成就,或者會在繼續發展中不斷將成就與負疚聯繫在一起。正因為如此,他決定與孩子們一起,超越自己向前發展,這一行動,就為他在日常生活中造就了一次奇遇。

治癒創傷的唯一途徑是溝通

生命可以變得緊張充實,生活能夠成為冒險旅途,伴侶關係可以更新並變得讓人越來越滿足,只要我們重新找回勇氣,超越自我並徹底奉獻。如果我們能完整地奉獻自己,就意味著我們能完整地表達自己。我們展現的,就是此刻的我們。我們活在自己的內心深處,我們就是我們自己,我們本身就是實在而穩定的。為了做到這一點,我們必須首先重新開始與伴侶交談,一起交流這些年來我們避免談論的話題,以及那些因為恐懼而壓抑下去並獨自吞咽的苦果。治癒心靈創傷的唯一正確途徑就是溝通與交流,分手卻中斷了溝通的可能性。大部分離異的人都無法再與對方交談,他們或者心懷恐懼,害怕自己說出來的話,會被對方誤解並加以錯誤的判斷,或者他們出於內心的惱怒怨恨和失望不滿而拒絕與對方交談,將中斷聯繫作為權力的工具。

據統計,普通的伴侶每天平均交談的時間不超過10 分鐘。研究發展趨勢的專業人士解釋說,今天人們已經不會再長時間地坐下來探討自己的伴侶關係。我們生活在手機簡訊時代。甚至婚姻和離異這樣的重大決定,也是由短消息和電郵來傳遞的。但坦率而真誠的交談在哪裡?兩人不僅僅是用頭腦來交流,而且是用全部身心來參與,這樣的時刻還會有嗎?在許多伴侶間多年來實行的都是交流的變異形態:一個在說,而另一個卻不在聽。這樣的情形就像是一條河流不斷沖刷著大堤,感情在堵塞中鬱積著、鬱積著… … 總有一天,關係中的每一個人都可能要麼徹底僵化凝固,要麼最終以這種或那種方式爆發,跳出這層固化了的關係,讓自己的生命之河得以繼續流淌。

你不知道該說什麼好?其實該說的,首先是許多家長里短的生活瑣事。表面上看起來沒有內容的細節,往往非常重要。你的妻子甚至從來不知道你最重要的合作夥伴的名字,你的丈夫不清楚昨夜你做過一個噩夢。跟你的伴侶談論這些事情,告訴他,在這些事情中你的感覺!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問題是:「我希望我的伴侶如何對待我?」這個問題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準確地告訴我們該如何對待自己的伴侶。對這個問題的回答,首先向自己指明了下一步行動的方向,我們該做些什麼來治癒心靈的創傷,並重新激活我們與伴侶之間的溝通與聯繫。

一旦你再次或首次真正只為自己而出現在對方面前,你簡直不會相信,你的生活會變得多麼緊張生動。你覺得,如果你最終大發雷霆,不再適應對方、不再友好。如果你終於說出你的想法,不再勉強自己,如果你下決心放棄所有的小謊言,因為這都是你為了讓大家過得舒心而編的,如果你在下次聚會上,不想再跟同桌的人說些「今天天氣很好」的閑話;如果你鼓起全部勇氣對你的伴侶說,在你們的性生活中有什麼是你不喜歡的;如果你無論如何都不能使你的伴侶滿意,為了得到對方歡心而寧可選擇死一般的和平,那麼事情究竟會變成什麼樣子?就讓我來告訴你:你的生活將變成一個奇遇… … 就好像你剛剛醒來。儘管許多恐懼會從下意識的黑暗中冒出來,有些感覺的浪潮會將你和你的愛從習慣中拽出來,但你仍然會覺得滿懷希望,充滿活力。

你在日常生活中可能遭遇的最大奇遇,就隱藏在平靜的日子裡。你從早到晚工作,財富積累越來越多,業餘愛好也越來越多,但卻沒有時間去享受閒情逸緻。你的感覺是怎樣的?如果你能享受平和與獨處,如果你能將自己的生活調整得更感性、更深刻、更安靜、更明快,那麼你的生活還能激起多大的浪花?當你獨自生活,開始時你可能覺得自己就像正在戒毒的癮君子。你將迫使自己,不再為了別人而委屈自己。當你嘗試與自己相處時,就可能很有些奇遇的味道。也許你第一次意識到,沒什麼能像你內在的躁動那樣驅使你,使你的生活變得緊張。當你終於找到了安靜的時候,也許你又會被自己的恐懼所壓倒,你擔心會被拋棄、掙的錢太少不夠生活。如果你能在這樣的時刻忠實於自己,並學會不斷尋找安靜,努力保有它,隨著時間的推移,你內部的一些東西會變得越來越穩定。突然間你會發現,在和從前一樣不穩定的情境下,你可以體會到較少的要求以及相應較弱的抵制。你不必再總是被驅使著去追求什麼,也不必始終做第一。

我在這裡想要說的是,讓我們與自己和他人共同分享自己的感受,儘可能地保持自我。如果我們感到傷心,那我們就是在傷心;如果我們感到幸福,那我們就是置身幸福之中。沒有什麼感覺是一成不變的,我們無法抓住它,將它固定下來,也不必去壓抑它、排斥它。我們的目的就是每時每刻與自己保持聯繫,以便自然地去了解和表達我們內部正在發生的變化,完全不帶任何偏見和羞愧。同樣重要的是與生活的聯繫,我們應該接受生活此刻在我們眼前展現的一切。即便是痛苦的,我們也不應迴避,因為其中包含著更深層的意義,使我們能夠去尋找成長的機會。

就生活在這一刻

就在這一刻!如果你能正視現實,坦率承認一切都不是像你所想要的那樣。如果你由此出發,接受眼前不完美的現實和不被所愛的感覺,並已準備擺脫舊有怨恨,諒解往日傷害,那麼就會有值得關注的事情發生:你抵達了目標,就在你的生活中,就在這一刻,就在你身上。此時此刻,問題消失了,這裡一派和平景象。

為了真正抵達這一目標,我們必須將邏輯和理性置之腦後。即便我們曾被欺騙、拋棄、傷害過,但現在,就在這裡,在這一刻,一切都歸於正常,我們無法用理智去理解深層的真實,我們只能從內部喚醒。你只能從內部了解它的信息。你可以敞開自己去迎接它,卻無法主動去完成它。

在日常生活里,我們可以在兩個領域中讓自己去了解這種真實:當我們與自己的孩子玩耍時以及在性行為過程中,我們都希望自己是好母親和好情人。如果我們完全說實話就會知道,沒什麼比做到這兩點更難的了。有意思的是,其原因就在於,性遊戲如同孩子的遊戲,行為的目的從來都不是為了得到,而是為了存在。誰試圖得到樂趣和滿足,就決不會抵達目標。很多時候孩子們站在面前瞪大眼睛看著我們,而我們卻束手無策。其實他們並沒有期待得到什麼驚喜,他們只是要同我們一起打鬧嬉戲。當我們特別想當一個出色的情人時,會突然感到羞愧與緊張。

情慾如同孩子的遊戲,幾乎沒有任何目的,但卻很難控制,你不知道它什麼時候會從內心冒出來。如果你放下想要得到並做得更好的包袱,就可以經歷更多的樂趣,體會到更深更近的感覺。不久前我在跟一個諮詢者談話時不小心直接說了出來:「如果你想知道,在一段穩定親密的關係中,你扮演了怎樣的角色,那麼就仔細看看,你是怎麼跟你的孩子們玩耍的。」當我們一心一意地想成為父母時,當我們確實想體驗強烈的興趣與滿足感時,那麼我們就必須在這一刻重新學會生活。

實際上我們仍然在以某種方式進行著狩獵,試圖去獵取我們自認為缺乏的東西。也許你覺得,我這麼說有些誇張,你本人就十分滿足。但人類的生活就是為了進一步發展,為了收穫。繼續發展和進化,是人類的原動力。可是想要得到收穫,卻是問題的所在。它引導我們偏離了這一刻,偏離了日常生活,從而脫離了無數可能發生奇遇的遊戲場。我們中誰會簡單地遊戲人生?如果一個人剛剛被騙或丟了工作,他又如何接受這些倒霉的事?誰不願起程去尋找財富和繼續發展的機遇?誰想讓自己隨波逐流?我們都在奮力划水,但卻不一定能抵達我們預定的目標,不是因為河流的方向不適合我們,就是因為它的速度。

我生命中的每一次走投無路和頑強抵抗,事後來看都給我帶來了祝福與幸運。但我知道自己付出了多少時間與代價才最終理解其中的含義。如果我們沒有得到想要的,立刻就會期待其他的。我們能感覺到自身內部這種出於恐懼和缺乏的牽扯,於是我們更需要去獵取成就、身體的愉悅或自我認同。而且我們迫切地希望並祈求,我們能從中得到幸福,或能從恐懼與缺損的感覺中解放出來。但無論我們如何努力去嘗試,所有的解決方案都是暫時的,而且向我們索取得更多。我們幾乎總是在和自己賽跑,因此我們永遠也不可能取得這場比賽的勝利:「只要我先得到了這個,或者改變了那個,然後… … 」可惜我們幾乎還來不及實現「然後」,就會對自己說:「只要我還能得到這個,或者改變了那個,然後… … 」如此這般,我們總生活在想像的未來中,而從沒生活在當下。

但是,只有在這一刻,現在,這裡,存在著實現自己願望的可能性。只有在這裡,在這一刻,我能夠決定,就做現在的我——全心全意地去接受一個完整的現在。只有在這裡,在這一刻,我可以深入地感知自己,去體會自我中的善良本性,而完全不去理睬我的現實生活中正在發生什麼。理性總是在向我們示意,我們不可能現在就得到幸福,我們必須去未來的幻境中搜尋那扇通向幸福的大門,而且首先還得發生點什麼不可思議的事情,我們還需要時間,以便去理解、學會、解釋、結束、解決或者發現這個那個,以便能使我們成為或擁有這個那個。這樣我們才能最終幸福、滿足、充實地生活下去。然而事實的真相卻是:所有這一切,都不能帶給我們比現有的內在更多的滿足與自由。

生活在對上帝的信賴中

為了能從現在做起,我們應每天很實際地鍛煉自己,仔細搜尋檢查自己所有的判斷、期待和觀點,學會發現並考慮擺脫其中的不真實,或至少找到與它們和平共處的可能性。一個最重要的原則是:也許一切都不像應該的那樣,但一切都是有意義的,這就是對上帝的信賴。我相信,生活中的一切都不是按照我的想像發生、發展的,但當事情過去之後,總會顯現出它的意義來,而且是更高層次的意義。我們每天都在奔波操勞,再也感覺不到自己,並忘記了自己所屬的更大存在。

如果我們在生活中慢慢體會內心的感知,就能做到間或脫離具體的現實,而為解決向題創造一個空間,在那裡我們可以停止鬥爭。只要我們還在奔波勞碌,就沒有任何心情和空間去體會傾聽。但為了能真正得到幫助,我們必須首先打開心扉。然後生活才可能重新恢復運轉,回到自然秩序中去。隨後等待著我們的是下一個不那麼困難的練習:意識。問題不在於你做什麼,而在於你用什麼態度和方式去做。

在生活中我們做事時幾乎都是心不在焉的。不論在哪裡,不論做什麼,總是人在心不在。如果我們根本不在現場,怎能真正感覺到發生的一切呢?我們如何知道自己究竟需要什麼呢?當對上帝的信賴進入我們的生活,我們的感知和直覺就能重新找到它們的位置。於是我們又能感到自己身體的需要並滿足它。工作時我們努力經營自己的事業,並自問:我從中得到樂趣了嗎?我在這裡可以做出有意義的事情,並讓自己和他人都能繼續發展嗎?我們保持清醒的頭腦,堅持走自己的路,堅信生活中出現的一切,不論過去還是現在都有意義。因為上帝不是一個確定的人物,而是一種生活態度。生活在對上帝的信賴中,就意味著相信奇蹟,相信生活的狀況會有改變,因為我們在改變。

能夠為迎接奇蹟而打開心扉的人,能夠堅持在困難時繼續信賴自己的內心的人,既不會生活在混亂中,也不會整天沉浸在白日夢中,更不是自我中心主義者。他們有明確的生活目標,在以真面目示人的勇氣逐步增強的同時,他們待人也將更加慷慨寬容。道理很簡單:如果你給予對方的是一個真實的你,那你就能按照對方的本來面目接受他。這不意味著你肯定能從對方那裡得到更多,而是說你能體會和接受得更多,因為你對他是完全敞開的。

生活在對上帝的信賴中,你能感受到越來越多的平和安寧。隨著時間的推移,伴侶生活對你來說變得越來越成為生命的中心,但這並不是說你可以期待在其中找到一個能使你特別滿足的對象,因為它已成為一塊最吸引人的試驗田,你可以在上面尋找、發現自我,並在此向另一個人最真實地展現自己。你越有勇氣保持真實,越是學會相信對方是你最驚險的奇遇,能使你此刻的生活變得豐富生動,你就越能與對方分享你的愛。我們的伴侶可能有時對奇遇感到陌生,但他仍然能夠提供各種機會,讓我們的愛情茁壯成長。

如果我們能像這樣學習,了解如何去愛,我們就會獲得全新的生活質量。我們就能體會到,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相互影響相互轉化的。我們就能真正享受生活,並與我們身邊的人群共同構成豐富多彩的世界。如果我們能如此生活,我們就會用全身心去擁抱生活,並能全心全意地付出,用飽滿的心靈去生活。但是如果我們的心靈無法從外部世界、各類事物、各色人等甚至我們的伴侶那裡得到充實,它又怎能變得飽滿?答案就是:我們自身愛的源泉不是來自外部世界,而是與我們內在永不枯竭的神性相連接。

請允許我在此做一個斷言,到底你的心靈能敞開到什麼程度,恐怕你也完全沒有概念。我今天的婚姻已與10年前的沒任何關係,如果我和丈夫繼續沿著這條路走下去,我還是不清楚我們之間和各自的心靈中存在著哪些可能性。

我的診所曾來過一位成功男士。他問:「我到底有什麼不對勁?為什麼我的妻子、3 個孩子和我的事業都不能讓我感到滿足?」他告訴我,他幾乎每天夜裡都會被噩夢驚醒,同時完全喪失了生活的樂趣。他心裡只有一個念頭:逃離這一切,讓自己秘密消失。之後沒多久,他就捲入了一場官司,他的全部財產和公司信譽都面臨著喪失的危險。我們還沒找出令人滿意的答案他就離開了,顯然在他心裡,報復的念頭與恐慌的侵襲糾纏在一起。後來我了解到,他失去了自己的公司。大約過了一年,他突然又出現在我面前,身材變得更胖了,面部表情則柔和了許多。就像第一次那樣,他還是那麼出其不意地告訴我:「現在我明白了,我其實一直活在對生活的恐懼中。」

「在這一年裡我了解到,生活不是為了傷害我而存在的,它熱愛我們所有的人,就按照我們的本來面目愛著我們。生活確實熱愛我們,它給予我們所缺乏的課程,教導我們成長,不論看起來它給予我們的教訓多麼沉痛。生活比我們能想像的要聰明得多。如果我們能開始理解生活,我們就能發現,生活其實只想讓我們成長,讓我們實實在在地找到平和與安寧。」當他向我講述這些時,他已失去了在以往生活中建立的一切,而且還沒有看到新的發展前景。但他的家庭與他親密無間,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接近。第11章 寬恕——你無法改變任何人

「寬恕」這個詞聽起來好像是從久遠年代遺留下的一片碎屑。如果說有什麼能迅速有效地改變你的生活,並深入治癒親密關係中的傷痛,那麼除了真實便是寬恕。寬恕在這裡的意味,與大部分人平常使用的意思肯定有所不同。在我們以成就確定價值的社會中,寬恕多少是與慷慨高尚、捨己為人或道德準則一類概念相聯繫的。而我的經驗表明,寬恕即便不擁有最強效的醫治能力,也是十分權威的。

由於在親密關係中,時刻會出現爭奪權力的鬥爭、不顧對方解釋而斷然下結論以及彼此間的傷害等現象,因此沒有寬恕,就不可能真正改變兩個人的關係。所有傷害,都會在你與伴侶間不斷出現,並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漸凝聚,堆積如山,並橫亘在伴侶之間。因此,寬恕在此不是道德理想,也與慷慨高尚或施恩不圖報無關。真正的寬恕具有解放的功能,如同一次規模空前的心靈大掃除。真正的寬恕也是一種與生活相處的極端方式。我在本書中將寬恕作為確實具有幫助功效的手段來表述,這就要求人們改變對寬恕的看法,將外在的寬恕開始轉化為內心的寬恕。請你花一點時間來做一個小小的實驗:

請沿著你的記憶隧道回到過去,直到出現曾使你受傷害的一個場景。也許是有人沒關照你,或在你背後搗鬼欺騙你、背棄你;也許你覺得自己被利用,或當你困難時所有人都袖手旁觀。就讓你自己重新回到往日的這個場景,重新體會當時委屈痛苦的感覺。在你的腦海中是否出現了當時的圖像?你的心中是否體會到當時的感覺?是誰傷害了你?當時究竟發生了什麼事?現在是否有惱恨、憤怒、麻痹或恐懼從你心底漸漸升起?你的身體是否也感到了緊張?你的腹部和胸部是否有痙孿的感覺?是否有什麼使你的嗓子收緊?你的後頸是否變得僵硬?你是否覺得內心出現了攻擊的慾望?你覺得自己變麻木了嗎?你是否會變得狂野而憤怒?

再給自己一些時間,以便能完全地進入曾經體會過的感覺中去。當你回想起過去的傷害,它發生在你的身上,你的內部肯定會出現什麼變化。讓自己保持清醒意識去感受內心變化的過程。所有的記憶、傷痛、憤怒、麻痹、僵硬或怒火,一切的一切都再度發生在你身上,而不是發生在傷害你的人身上,也不是在外界的什麼地方。眼前這一刻,其實什麼也沒發生,只不過是我在向你提一些問題。產生變化的只是你的思想、內在的畫面、情感、身體的緊張度。當你想起往日的傷害時,是你自己再度陷入痛苦中。而你過得不好,是因為你仍然感覺受到了傷害。

在你和伴侶之間肯定會有不愉快不舒服的事情發生,也許你遭受了打擊,感到疼痛,甚至在某一刻疼痛到無法忍受。也許每當你想到當時的情形,就會覺得好像有無數的尖刺在扎你的心。如果我們受到了傷害,重要的是坦誠接納痛苦,允許氣惱和怒火上升並發作。但為什麼我們總要這麼回想過去來傷害自己呢?為什麼我們還要一再如此重複地去做呢?其結果我們只會一再自己傷害自己,耗盡自己的力量和信念,並使自己依賴於不同尋常的事情和人,讓自己去等待奇蹟的發生。

寬恕是醫治內心創傷的良藥

大部分人似乎有受虐的傾向,津津樂道於咀嚼品味往日傷害,以及與之粘貼在一起的傷痛。所有的記憶、痛苦、麻木、憤怒,都會被我們一再翻撿出來、細細回味。但你費力扒拉出來的陳年舊賬只保留在自己的心裡,連一星半點都不會出現在傷害你的人心裡,更不會影響他的生活與情緒,你也不可能在外界找到它們的任何蛛絲馬跡。你因無法自拔而感到難過,其他人此時此刻卻根本就不在這裡。只是你自己在頭腦中想著,他以前曾經這麼對你做過,或者可能再次這麼做。於是你感覺自己過得很糟。

「當然了!」你會這麼說,「我當然會感到難過了,我當然會覺得受了傷害。說到底畢竟是我的伴侶欺騙了我,侮辱了我,而且他從來也沒有管過孩子。」你覺得,由於以上事實的確存在,於是你便有充足的理由去心懷怨恨。但你是否樂意過得不好呢?我知道,這問題聽起來似乎很荒謬:你真的沒有在自己過得不好的感覺中體會到一些樂趣嗎?當事情涉及我們對情感傷害的反應時,沒有人會鼓勵我們,或直接向我們提出這樣的問題。寬恕首先意味著內在的融洽與和諧。人們總是不斷要求自己和他人服從舊的生活模式以及對方的索求,這就必然導致糾紛。如果我們能做到寬恕,就能從中擺脫,獲得自由。寬恕就像解藥,能化解我們內心緊貼在一起的負疚感、暗中的惱怒、自我仇視和主觀判斷。

針對寬恕醫治精神創傷的效果,美國一項最新研究成果表明,原諒有助於身體和精神的健康,並且是可以學習的。這項研究得出如下結論:持續不斷的惱怒有損健康,並妨礙人們繼續健康發展。而諒解則相反,具有治療作用且能夠激發新的生命。近260名志願者接受了斯坦福大學弗雷德里克,魯斯金博士的邀請,他們被分成6組,各自進行了90分鐘的訓練,以便學習寬容。在談話治療中,志願者可以講述自己精神創傷,也可以去聽關於寬恕的報告,或在內心與傷害、冒犯過自己的人進行對話。在項目結束時,志願者無一例外地說,他們感到的痛苦已經少於之前。實驗也證明,緊張能導致出現心理或生理癥狀,如背痛、失眠或胃痙攣等。此外,志願者中的許多人表示,他們在今後面對類似情景時將繼續採取寬容態度。項目負責人弗雷德里克.魯斯金博士認為,原諒表示一個治療過程的開始與結束。誰不能寬恕,就會牽制大量的精神能量,在憤怒、報復思想、仇視、不滿和暴躁中消耗自身的力量。而原諒則相反,能給人機會,去解除過去留下的束縛和羈絆。

也許你能通過這項研究結果得到啟發:能夠寬恕,我們就獲得了擺脫過去折磨的權力。停留在憤怒中,並繼續尋找過錯方,就會扼殺回到自我並撫平傷害的可能性。傷痛並不僅僅停留在我們體內,如果我們不能接受、消化它,如果我們陷入憤怒、不滿和惱恨中不能自拔,那麼,它還會隨時間推移使我們更加僵化、麻痹,並使我們心情沉重、意志消沉。最有效的清除工作就是與它徹底告別。對我們人類來說,重要的是能夠適當傷悼痛苦的經歷與感受。只有通過這一途徑,我們才能從疾病中康復,擺脫羈絆,並開始新的生活。如果我們不能感知傷痛,不能充分地體會並祭奠它,最終寬恕它,就無法完全治癒內心的創傷。

用全部力量關照自己

在前行的路上隱藏著各種變化多端的陷阱,你一定要小心,避免掉進去。你也不必硬充好漢,將內心的痛苦與往日的傷害一併徹底抹殺,要知道,這其中也包含著對他人行為舉止的理解與接納。善良與高尚有可能將正在發作的傷口擠壓成內在的毒素,沒有經過葬禮而遺忘的不良情緒往往會導致沮喪和抑鬱。高昂著頭,對別人以恩人姿態自居,顯示自己不計較,大度地對他人表示原諒,甚至否認自己受到的傷害,這都與寬恕無關。寬恕更多地取決於立場的徹底轉換:「我不願再接受並扮演奉獻者的角色,也不願再覺得自己過得很糟,因此我決定放棄這一切,從此用我全部的力量去關照自己,去走自己的路!」誰能做到這一點,就能夠不再糾纏於往日的傷害中,並開始與自己當前的生活和解,按照它此刻的狀態接受它。如此寬恕,開始會很不容易,但卻很有療效,重要的是人們是為自己這樣去做。

如果我們能認識到,那些使我們長久以來難以接受的感覺,並不是由於他人引起的,也不是他們的過錯,那麼我們就向前邁出了一大步。即便表面看來我們的不良感覺確實是由他人過錯所引發的,但我們對已發生的事情所採取的反應,以及內心出現的感受,往往超不出我們內部存在的因素所決定的模式。大部分正在發作的委屈傷痛,都不過是原有傷口缺乏處理而不斷重複出現的反應而已。它們一直在等待一個刺激信號,以便能從潛意識上升到我們的顯意識。這是人類進化的一個成果,這樣一種機械裝置,能以如此完美的方式去設置生活:所有的痛苦、傷害、武斷結論都會在適當時浮出水面,以供我們治療之用。所有的矛盾與衝突、意外與事故、進攻與侵犯都折射出我們自己的精神狀態,或者說,它們都是我們自己思想、行為以及衝動的結果。

寬恕並不意味著我們要將他人的過失攬到自己肩上並承擔起來。我們所遭遇的一切,只是在提示我們,在內心深處還存在著傷害,並說明其規模與範圍。我們應接受內部與外部的這種關聯,而不是追查過失責任。由此我們最終就能得到更多理性、力量和責任,並能從整體上感知自己。

在我們與他人的關係中,有一點是十分重要的:我們必須找出自己存在的負面精神狀態並認真考察其根源。找出自己的傷害標記,對每個人來說都是最不容易做到的。只有我們自己能判斷,是什麼使我們患病?我們認為什麼是負面的,並與我們的感覺相聯繫?因此我們必須學會去認識,我們是以何種方式造成自己個人的痛苦,其中我們對於他人和環境有著怎樣負面的觀念。如果你認識不到,為什麼你會一而再再而三地重複同樣的行為,而且一再無意識地去做,那麼你就無法了解,為什麼你的生活會變得如此沉重、如此困難。你會將造成問題的責任歸咎於他人和他人的另一種存在,特別是歸咎於伴侶、父母、孩子、上司、鄰居等。

我們無須完美無缺

沒能宣洩的怨憤、對過錯的追究、對自己和他人價值的衡量與判斷,都是能腐蝕我們生活的毒素。隱藏在對他人斷言後面的,正是對自己的攻擊。因此我們的精神也需要定期鍛煉,這有助於我們經常對自己的慣性思維和觀察事物的方式進行解毒清理。而清理的最佳陪練就是父母。為了練習解毒和寬恕,我一直認為,父母的作用,不是為了讓我們滿足,也不是為了一貫地支持、幫助我們。父母能起到反作用力的效果來平衡我們的生活,幫助我們鍛煉、增強「精神肌肉」的力量。如果你總抱怨自己的出身,那麼請問一問自己,什麼樣的力量能首先在你身上得到發展?當父母存在某種不足時,在你身上是否就會必然相應發展出足以彌補的能力?也許你甚至應該因此而感謝你的父母。

在其他文化中,如此達到平衡的方式,已成為生活的一個確定部分。比如,美洲印第安人將某些部落成員崇拜為「超人」。他們的行為方式,正好與部落的其他成員相反,其目的就是為了讓整個部落永不忘記,「正確」與「錯誤」的概念都是相對的,原本就是人為制訂的。在伊斯蘭教泛神論神秘主義者的傳統中,存在著一種精神戒律,通過「譴責之路」, 可以告誡信徒,在任何情況下都可以為別人有問題的行為辯護。一旦走上這條小路,人們甚至會受到影響,去尋找接近一個從前不喜歡的人的可能性。在印度,非暴力主義正是以接受人有可能犯錯誤的事實為基礎建立的。甘地認為我們的對手分為內部和外部兩種,我們必須設法在兩種對立中尋找一種折衷的和解之道。

如果我們不能在開放的狀態中公正寬容地對待他人,我們就會成為自身超出人性的各類苛求的犧牲品。在我們內心潛藏著許多諸如此類的自我價值判斷:「我不能犯錯誤,我必須絕對完美,或必須將自己完美地展現出來,否則其他人會認為我是個沒用的廢物。我還不夠完美,所以我需要別人的認可。如果他們拒絕了我,我就變得一錢不值。」如果我們能學會去接受這樣的觀點和事實——我們並非完美無缺,也無須完美無缺,那麼我們就能改變對他人求全責備、事事力求完美的生活態度。我們越減少對完美的刻意追求,就越能放鬆自己判斷的苛求度,也就不會那麼在意別人的判斷和態度。

烏塔總是害怕其他人會在背後議論她。每次說起什麼,她都會暗示對方,人們不該對這個品頭論足指手畫腳,或者自己和朋友說的話可不能讓其他人聽了去,這些不能讓任何人知道。每次與人約定見面她都會陷入矛盾,並想方設法保密,不讓別人知道。烏塔對各種可能造謠誹謗者都始終保持著高度警惕。如果誰一定要跟她見面談話,得費九牛二虎之力才不至於被她的判斷和指責誤導。幾乎沒有什麼不受到烏塔的批判甚至毫不留情的價值評判,她懷疑外部的一切。最重要的是,對於過去遭受的委屈傷害,她一直耿耿於懷,不肯寬恕。假如烏塔從旁觀者的角度觀察自己,她一定會將自己當成最大最冷酷的誹謗者、嚼舌者;假如烏塔能誠實地感受一下自己,她就會看到,她內心埋藏著多少焦慮恐懼、不安全不確定的感覺以及完美主義的標準。假如烏塔能向自己敞開心扉,她就能感受到其實她是多麼渴望接近他人,與他們建立坦誠的關係。

寬恕首先對我們自己很重要——尤其是針對我們的自我拒絕,以及出於理想主義和完美主義而苛求自己的人生態度。如果我們不清楚應該對什麼表示寬恕,那麼開始只需做好心理準備,然後需要有奉獻精神,並不斷鍛煉自己。你可以通過伴侶、父母、上司、同事來做練習,首先在他們身上實現寬恕的最基本精神。這不會在一天里完成,但只要邁出嘗試的第一步,你的生活和伴侶關係就會更和諧融洽。要是你想知道,自己是不是做了足夠的練習,那麼就直接感受一下自己的內心,你會馬上認清什麼是真正的寬恕。你內在的什麼東西正在軟化,緊張在逐漸緩解,你會感覺越來越平和安寧。你看待他人和事物的角度在改變,你感覺自己經過了清理,變得寬鬆自在、輕盈舒暢並充滿動感。新生就在眼前。

做好寬恕一切的準備

我們夢想著奇蹟發生,期待著我們的親密關係由此煥然一新。但世上唯一可能發生的奇蹟,就是寬恕。我們每時每刻都可以選擇這個奇蹟。每時每刻都可以做出決定,是繼續陷在悲傷煩惱中不能自拔,還是將整個事情徹底拋開。選擇就在我們手中,究竟是要又滑又鑽的青蛙皮,還是想要令人心醉的王子心。我們隨時都能下定決心,拋棄往日的積怨。奇蹟就存在於角度轉換之中,發生於對新視野的開放中。

如果你察覺自己無法獨立完成這一任務,無法獨自一人與他人建立和諧關係,無法憑一人之力改變看待問題的角度,那麼你就祈禱奇蹟的出現吧。你必須要做的一切,就是做好寬恕的心理準備,哪怕你現在還做不到。坦率承認自己目前還不具備足夠的力量,去擺脫斷然結論和追究責任的固有模式。有意識地去認清你內心不斷增強的熊熊怒火,了解到它會阻止你選擇愛和寬恕。請你做好準備,寬恕一切。請你與內心最深處的神性保持聯繫,並相信你會得到意想不到的幫助。即便你現在仍然很不滿意,即便你的心無法獨自找到安寧,你還是可能經歷奇蹟。你只需堅持祈求。只要你有一顆願意寬恕的心,就足以呼喚整個宇宙天地的幫助,因為,「地球上最神聖的地方,就是能夠將往日的仇恨轉化成今天的愛的地方」。[摘自《 奇蹟課程》 ,紐約哥倫比亞大學教授海倫.舒克至和威康.塞特福德合著的宗教心理著作。——譯者注.]

第12章  秘密的情愛後花園

今天早上,當我從睡夢中醒來,感覺自己完全沉浸在愛的懷抱之中。我知道,這話在某些情侶耳中顯得多麼庸俗虛假,但卻正是我此時此刻的真實感受。就在我清醒過來時,仍然可以逐字逐句地聽到一首情歌,歌詞描繪的恰恰是整個早晨我內心的感受,就好像一股溫柔的浪潮舒緩地流過我全身。我從暗夜滑入白日,立刻再次感受到一股舒適愜意的洪流在身體內部泛濫。我閉著眼睛,靜靜地躺在那裡,愉快地體會著浪潮在體內洶湧流動的感覺。在溫暖柔和的水流輕拍之下,身體的各個部位似乎都在隱隱發癢。我全身似乎充盈著無限的生命活力。不知過了多久,我才不情願地睜開雙眼,但此刻放眼望去,整個世界看起來也生機盎然。花園中秋天的樹葉色彩斑斕,似乎比平日更加充滿活力,更加飽滿。當我早上在林中跑步時,泥土的芳香也似乎更醇厚濃烈。我的腳步越來越慢,不知什麼時候,我已放棄了奔跑,以便能一步一步地踩在林中土地上,仔細體會著腳下柔軟的感覺,同時也為了更仔細地查看秋葉樹影婆娑的色彩。一個念頭在我的腦海里不斷地翻滾著:「一切都是可能的!通過我的身體。」

最具決定性意義的是相愛

是什麼導致了如此美妙的狀態:我和丈夫經過整整兩天的緊張對峙之後,終於戰勝了往日的陰霾,此刻撥雲見日再次全身心地結合在一起。我們的身體彼此相愛。最具決定性意義的是「相愛」這個詞。我在此強調的不是性本能,而是情愛。我們雙方體會並感受著對方的傷痛與執拗,直到再次從中發現對方真實的自然天性。我們在一起長久地情意纏綿,我們的精神、心靈以及整個身體都完全得到了愛的滋潤與充實,並彼此和諧融洽地結合在一起,直到治癒心靈創傷的情感電流再次在我們之間暢通無阻地流動。

當我們該睡覺的時候,兩人都懷著堅定的信念,決不把白天的痛苦和憤怒帶到夜晚。我們要在一天結束前重新找回我們的親密無間,找回我們的和諧融洽和息息相關。

我們知道,自己對對方的愛出自內心的最深處。我們早就清楚,像這樣緊張對立和爭執不休的日子,也是使我們彼此緊密相連的時刻。就好像我們都處在幻覺狀態,似乎在對方身上看到惡魔的影子,聽到撒旦的聲音。我們也明白,對方無法為我們自身感到的緊張壓力負責。我們深深了解,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我們此前沒有處理好自己的關係:如果我們有太多的事情、太多的問題要一下子處理,如果我們一心想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迎合外部的要求甚至苛求,我們就可能陷入緊張狀態,並危及我們的親密關係。我們已認識到,如果我們完全沒時間去「遊戲」、去打開,我們就會徹底枯竭並變得脾氣暴躁,使人難以相處。我們能夠清楚地看到,如果我們像機器人一樣每天按部就班地完成任務,而不會用自己的眼睛審視生活,同時用心去體會並接納對方的話,將會發生什麼事情。我們早就知道,如果我們只是就具體要處理的事物交換意見,而忘記了去了解對方究竟感覺如何,那麼我們就會由此而失去與自己、與對方的聯繫,最終失去與愛的聯繫。我們知道,長此以往,當緊張程度終有一天令人無法忍受的時候,我們就會爆發。儘管我們對這一切都認識得清清楚楚,彼此之間還是會不斷發生不愉快,即便每次爆發間隔的時間會越來越大。

與此同時,我們已經歷了相當多的鍛煉,學習如何跨過下一個深谷,如何穿越下一個戰壕,並最終儘可能保全自己,盡量減少傷害。就像這一次,在兩天里我們的緊張度越來越高,不斷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爭論不休。我丈夫不斷高懸免戰牌,一再迴避矛盾,而我則窮追不捨,糾纏到底。隨便什麼無謂的小事都足以使我們變得像兩頭暴怒的獅子,彼此混戰在一起。當我在爭執中冷靜下來時,便盡一切可能試圖去感知,究竟是什麼要從潛意識的深處上升到顯意識中來?究竟什麼是我們需要治療的下一個舊傷痕?於是我最終明白了,幾天前在我們中出現的裂痕是什麼:那天我們一起去跳舞,但當我們站在舞池裡時,卻覺得有什麼不對勁。我們雖然是在跳舞,但我們的身體只是按照慣性機械地運動著,一切都是例行公事,毫無激情,我們之間沒有任何情感的碰撞。當我丈夫終於開始離開舞池,並開始環顧四周的時候,我尋找著他的目光,順著他的視線看去,我感到自己的身體變得緊張起來。他的目光注視著跳舞的人群,但對一切都無動於衷。我們努力嘗試,卻無濟於事。更困難的是,我們無法就這一狀態的出現交談,只是試圖置之不理。

從這天晚上開始,我們之間突然開始了牢騷抱怨、吹毛求疵與逃避躲藏的戰爭。經過兩天的拌嘴慪氣大發脾氣,到了第三天,我們終於可以坐下來探討,兩人之間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一步一步,我們逐漸梳理著事情的脈絡。每個人都說出了自己當時的感受,究竟自己覺得缺少了什麼。隨著我們交流的深入,導致戰爭的原委終於從厚重的帷幕後面漸漸顯露。原來我們雙方都因為這個失敗的夜晚而感到不踏實,我們感到自己被對方拒絕,因而產生缺陷感。所有這一切,我們自己當時都沒有一絲一毫的意識。

這次談話,如同沾了碘酒的棉簽擦在流血的傷口上,雖然對於清理和凈化心靈很有必要,但伴隨而來的卻是錐心的疼痛。只要我說出一個不合適的詞來,我丈夫馬上就會嚴陣以待;他的一個釜底抽薪、退縮逃避,就會引來我的痛打落水狗。我們置身在過去的歷史中,因為家庭和情感的毒素而折磨自己。但是我們已經經歷了無數鍛煉,早已學會在痛苦的同時去尋找我們的愛。於是,當我們該睡覺的時候,兩人都懷著堅定的信念,決不把白天的痛苦和憤怒帶到夜晚。我們要在一天結束前重新找回我們的親密無間,找回我們的和諧融洽與息息相關。我們別無選擇,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身體內找回我們的愛。

共浴愛河

我們走進卧室,面對面地躺下來,彼此看著對方的眼睛,心裡並不是完全沒有一點抵觸情緒,儘管我們都明白,彼此坦誠相對是一條正確的道路。靜寂在我們之間瀰漫開去,我們努力讓自己平和下來,再一次敞開心扉,與對方交談。我們緩慢地愛撫對方,直到我們的身體重新調整到和諧活躍的狀態。在開始的接觸中,我們各自提高警惕,小心翼翼地摸索著前行,如同穿過一片布滿地雷的危險區域。在堅持不懈的努力下,我們的船終於駛入了愛河,我們一同揚帆起航,順流直下,共渡愛河。要達到這一境界,首先要求兩個人彼此完全信賴:我們的精神開始放鬆下來,我們的身體重新回到了和諧、充滿力量的自然狀態中,如同河水自然流淌一般。在此之前,我還從沒像這次那樣,如此清晰地感覺並意識到,我的身體被一點點地注入活力。就好像在此之前,我的身體完全被堵塞了,枯萎而失去了知覺。此刻在我們的共同努力下,經過逐步疏通清理,我感覺到愛又重新回到了我的體內。我的感受越是清晰,對方就越能夠分擔我的痛苦。我的愛越來越充沛地在我的體內流動,它的目標只有一個——與我的愛人結合。

我寫下的每一個字,都是充滿激情的辯護詞,都是為了展現自己內心深處的無罪感,它正蟄伏在我們的身體里和情慾中,等待著對它的接納,等待著對羞恥心的解脫和對它的無罪釋放。我們的情愛所遭受的強暴超過了任何其他事物。它被看做是色情,到處遭到驅逐並被責難為無節制,它被譴責並被某些宗教認定是一種恥辱。於是,它不得不在無數的卧室中被厭棄而枯萎凋零。

人們都或多或少有意識地渴望能通過情愛使生活恢復生機並得到滋潤,但很少有人能認識到性能量的原始秘密。幾乎所有人都是在懵懂中闖過了青春期,並在成長中試圖使自己對身體感到滿意,並嘗試與之建立聯繫。大部分人在尋找過程中四處碰壁,內心傷痕纍纍,或者鑽進了性慾的死胡同。只有少數人找到了能長久為他們打開通向完滿性行為大門的鑰匙。

我還能回想起來,當我第一次與一個少年發生關係時,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實際上我很幸運,我的第一個男友是一個我所信賴的人,他情感豐富、體貼入微。儘管如此,在第一次之後,我心裡充滿的卻是一種失望和空虛的感覺:就是這樣的嗎?這就是所有人不停夢想,並在課間休息和午後關起門來不斷談論的事嗎?

通向完滿情愛的秘密

從那時起,我便開始尋找,想知道使我迷惑的究竟是什麼。我充滿好奇,沒有受到任何條條框框的限制,可以敞開心靈接受一切新鮮事物,也由此經歷了各種與性有關的事情。有些很新奇,好像是我發現的新大陸。我從中體會到很多樂趣,有時激動人心,有時令人不知饜足,狂野而充滿神秘。但時間一長,我漸漸開始感到不滿足,只有很少時候,我能感覺到內心深處真正被觸動,而且這種情形都不會堅持多長時間。開始時總是我的心在渴望,而事後我會越來越多地覺得傷感。當我為了早晚能夠與下一個人相擁而決然離開這一個時,事情看起來好像確實不會有什麼結果,或許我真的應該放棄尋找這生活中最大的秘密。然而使我發瘋的是,雖然我從沒見識過,但在內心的什麼地方,我能感覺到這個秘密的存在。於是我只能堅持不懈馬不停蹄地繼續尋找。

這時在我的生活中出現了不同於以往的事件和情景。我們之間決不是一見鍾情,也不是荷爾蒙在作怪,但其中卻有一些與我以往的經歷都不相同的感覺。大部分情況下,我會在很短時間裡,甚至就是一瞬間感覺到內心的充實,似乎再沒有多的時間和空間去猶豫,我的全部身心都充滿了愛,只覺得自由自在、完整無缺。就好像所有的負擔都從我身上滑落,一股魔力滲透我全身,引導著我向前。那時我無法用語言來形容這種很不真實但無限幸福的感覺。我很擔心,任何一種描述聽起來都像是瘋言瘋語,所以我沒有勇氣與任何人分享我的感受。我既不能想像這種感覺可以與性有關,也無法做到將這種感覺與性聯繫在一起。

後來我發現,這種感覺只會在我完全徹底放鬆的情況下才會出現.我十分驚訝地發現,這種感覺有幾次恰好是在我失去自控的情況下出現的。當我被外力所迫,不得不超越自己的界限時,這種感覺就會不期而至。多年以後,我讀到一些對我來說具有決定意義的關於性的觀點,使我對性有了直接的認識,從中獲得的信息我再也沒有忘記過。那時我已結婚,與我丈夫在一起。我仍覺得性並不是我生活中所需要並尋找的,儘管我內心依舊充滿渴望。當時我偶然得到了一本書,作者是澳大利亞的一個教師,名叫巴里.隆,書名是《性愛的神聖形式》。書中的核心主題是:「作為女性,任何時候當你感覺到一個男人表現出來的只是性的熱望,而不是能滋養你的愛時,一定要堅決拒絕!"

神聖的情愛

《 性愛的神聖形式》 是一本男性寫的關於性的書,卻以下述文字作為開篇:

「女性最根本的痛苦產生於長期持續的不滿足感,其根源則在於男性無法抵達女性的身體。她情感上的過分要求、她的抑鬱沮喪、失意受挫… … 都可以回溯到男性的性無能。男性在性行為中常常無法激發或釋放女性最深層最精華的能量。這種無限美麗而神聖的能量濃烈而極致,如果它滯留在女性體內得不到釋放,就像在上述情況下,就會導致心理和情感上的紊亂,並最終固化形成生理上的反常現象。身體孕育一切。」

這樣的文字如同出自一個極端女權主義者的戰鬥檄文。然而它卻出自一個70 歲的老人之手,他熱愛女人和性。將愛與性本能區分開來,這對男人來說,是一個極高的要求:

「以這種方式去熱愛女性,是男性的絕對權威,而男性早已失去了這種超越女性之上的唯一真實的權威。它要求的是純粹的愛,與單純的技術毫無關係。一個男人可以提高他的性技巧,但要想真正去愛,任何專業知識都無濟於事。令人興奮的感覺和性高潮能使人愉快,並給予男性某種形式的權威感。但這不是愛情,不是女性尋求的愛。他或許能讓她感到滿足,如同美味佳肴的作用一般,但她很快又會感覺飢餓,長此以往最終她會厭棄自己的胃口甚至她自己,因為她明白,她並沒有得到愛。」

我從沒將我內在的不安和永無休止的尋找與性如此清楚地聯繫在一起。相對於我對事物的理解,巴里.隆的觀點顯得有些極端。但我心裡有什麼被他觸動了,我聽到一個聲音在輕輕地說:「是的,是的,是的!就是這樣!" 可我不是女權主義者。我熱愛男性,對他們非常重視。完全相反的是,我經常覺得女性應該更多地給予男性理解。而現在,難道男性的性愛會毒害我們女性嗎?巴里.隆宣稱,他甚至曾經把女性變成了復仇女神、蠢貨和情感的惡魔:

「只要世界還按照今天的樣子存在,那些復仇女神就不會讓男人忘記自己沒能正確地愛女人的無能。女人必須被愛。人類的未來取決於女性是否能得到愛。」

儘管那時我對男人懷有敵對的激進而膚淺的看法,但我還是想知道:什麼是所謂神聖的情愛?性愛如何能獲得神聖的形式?於是我一直讀完了這本小書。他的觀點從頭到尾都非常極端。但卻是我讀過的關於性的文章中,最有啟發性最合理的。我越是讀到後來,就越能發現:他的論點正是由於其激進性而顯得更加寬容並充滿愛意,而且對男性和女性完全一視同仁。

從那時起,我在診所中傾聽了許多男性與女性對他們的性生活極為不滿的描述。不久前我從報紙上讀到一篇採訪文章,被採訪的是一位色情音像產品的製作人。據他說,對於男性顧客來說,最受青睞的是那些能體現時代感的電影。「現在最時髦的不是去表現女人的興趣,而是表現她們的厭惡。」製作人在採訪中冷靜客觀地解釋說。

如今我已明白,什麼是巴里.隆所說的真正的情愛。不論對男性還是女性來說,它都是最終解決問題的出路,能幫助人們擺脫厭惡、控制本能衝動下的性亢奮、解決性冷淡等兩性關係中存在的種種問題。我知道,只有這份愛才能徹底改善伴侶間的共同生活。為此他們必須與現有伴侶確定一種新的情愛方式,哪怕他可能很少做出承諾。在開始階段你只需坦白承認,在你十分渴望的情況下沒有得到性的滿足,你也不知道現在該怎麼辦。如果你能感覺到,需要尋找一條新的道路,這已經足夠了。如果你終於打算讓你的伴侶明白,告訴他你的現狀——也許你很無助、很受傷、很氣憤、心不在焉、饑渴難耐、滿心怨恨或者感覺麻木——這就是此刻的你,哪怕你的狀態不符合性的理想標準,與愛情以及伴侶生活都不相稱,然而這些標準和價值都只不過是你一直以來看到、讀到、聽到或想到的而已。

彼此敞開心扉

為了從根本上改善你的性生活和伴侶關係,選擇這樣酷烈的措施,迫使雙方回頭重新認識性的問題十分必要。與其不斷地努力試圖實現性高潮,渴望獲得它,集中精神刻意追求,不如讓自己自然放鬆地漸入佳境。儘管你的性能力經常會受到干擾,也可能沒有得到激發,但它仍然存在著,等待著你去開發。男性和女性一樣,都應該學會不帶任何思想和目標地去愛對方。這在開始時可能會讓人感到陌生,但卻有助於放鬆,讓人的身體和自然天性去決定情感的走向。

也許你沒意識到,在性行為中,刻意的控制往往是最大的阻礙,首先是對自我的控制。我們控制自己——大多數時候是無意識的,但卻是持續不斷的——是為了讓我們的行為與內心的要求和期待相符合。我們控制自己的性行為,扮演角色,展現自己,讓自己變得興緻勃勃,都只是因為我們無法信任自己的天然本性和自然存在。女性首先需要勇氣,去接受自己身體僵化和情感饑渴的生存狀態。更具體地說,就是要有勇氣拒絕虛假的高潮,不要因為「愛他」而做出獲得高潮的姿態。要平和地接受自己對無能的恐懼、對不完美的感受,以及潛藏的對伴侶的憤怒,並敢於說出所有這些感覺。男性也要有勇氣正確認識,自己很少能真正地經歷性高潮並完全滿足女性身體的渴求。雙方的身體如果很少完全接觸,那麼你和你的伴侶就應該考慮,也許你們對彼此的身體和需求知道得太少,或者到現在為止還不願意了解,在你們身上還存在著許多障礙,並對彼此缺乏安全感。

當你如此將自己完全赤裸地敞開、毫不設防的時候,也許你馬上會有一種感覺,好像自己自覺自愿地把生命中最後一棵嬌弱的幼苗從貧膺的土壤中拔了出來,還故意再踩上兩腳:也許在這種情況下,你意識到通過與伴侶的坦誠交流而顯示出來的一切,似乎比從前更讓你感到沒有希望、沒有安慰;也許你一旦打破了已成定式的生活習慣和身體一貫以來的沉寂狀態,你會感到自己陷入了困境,更深地被不確定感和不安全感所困擾;也許一念及此,你內心便充滿了羞恥感:這我無論如何做不到!我寧願分手,也不願與伴侶如此去做。或者你會想:在我和丈夫(妻子)經過了這麼多年的共同生活之後,已經絕不可能這樣去做了!也許你自己並沒有意識到這些想法和擔心,你只是感覺到內心的抵觸。

儘管如此,但你仍然決定鼓起勇氣去嘗試,那你就得做好思想準備。也許需要幾個月時間,也許需要幾年,你和伴侶必須跋山涉水,穿過遍布陷阱和假象的沼澤,經歷被憤怒以及錯亂的幻想所誤導的曲折,才能抵達目標。也許你最終會認識到,你在相愛之初感受到的激情,只是你的理想模式的幻影,而與你的伴侶無關。你將越來越清楚地看到,你的伴侶其實和你一樣,都是不完美的易受傷害的生靈。你會明白,他之所以拒絕你或只能一再想些沒意思的新花樣來對待你的身體,是因為他自己也並不比你了解得更多。

可能在懷著熱望尋求不平凡的性經歷時,你會發現大多數時候你與你的身體是割裂的。可能長久以來你對愛的強大推動力毫無感覺,可能你對自己的身體缺乏感性認識,也許你的日常生活充滿忙亂,或者你常常會想到性,但卻很少能感覺到快感,你其實是在尋找一個對象,希望他能比你更重視你的身體和心靈。

如果這些情況你都感受到過,那你尤其要與你的伴侶交談,敞開心扉告訴他你的所有感覺。這樣的話你們就會成為彼此的老師,通過雙方共同的努力就可以實現理想的性體驗。此後你們的情感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開始成長,你們之間的愛與信任會出現一個嶄新的格局,一種你此前從未體會過的新的感覺。與相愛之初「盲目」的激情相比,此刻你與伴侶終於擁有了能夠支撐你們生活的情感基礎,真切深刻的情愛就蘊藏在你們之間息息相關的密切聯繫中。

為愛打開你的身體

這一切都無法刻意為之或強人所難,你只能自然而然地為愛打開自己。你越是明白,信任自己的愛有多重要,你的愛就越能在內心蔓延擴展。改變原有習慣需要時間和耐心。我覺得無論怎樣強調這個觀點都不過分:我們首先必須淡忘必須做愛和將高潮模式化的願望。為了能夠在令人充實的自然洪流中重新發現自我,需要人們一再有意識地強化身體的結合、身體的觸摸以及對身體的了解,哪怕開始時可能會感覺過於冷漠、缺乏興趣和力量。

你不要再等待,等待一個來自外星球的情人、一個神秘狂野的愛人、一個非凡的求愛舉動… … 不要再等待這一切在你的生活中出現!你應該與你的伴侶一起去行動,哪怕你覺得艱難而寧願逃避。就算你覺得自己像一個喪失了性徵的中性人,或貪得無厭的色情狂,也絕不要放棄希望,灰心喪氣。如果你正忍受著喪失自我價值的折磨,因為你對伴侶已很長時間沒有發自內心的興趣了,或者這一切對你來說似乎負擔太重了.如果你不斷感覺自己猶如一頭被關在籠子里的困獸,無法馳騁狂奔;如果你幾乎還來不及感覺一下自己的身體,就又一次迫不及待地被本能驅使著,想趕緊直奔主題,或被性幻想所控制;如果你經常生活於潛在的慾望和饑渴中,承受著期待帶來的極大壓力,而從不敢與伴侶一起嘗試那些特別的秘密幻想,那你應將所有關於理想性生活的觀念、要求和夢想統統扔到一邊去。忘掉那些錄像帶吧,還有性感內衣和各種性技巧。與這些玩意兒相比,你的伴侶是真實的、活生生的,你最好與他一起來喚醒你內心的愛。你現在就應做出選擇,完全與你的伴侶——當然首先是與自己一起去行動,你終於能再次開始親密接觸——首先是與自己的身體親密接觸。

你一定會感到驚訝,你與自己的身體竟如此缺少接觸。距離你最後一次有意識地傾聽它的聲音,感覺它的存在並給予它愛,也許已過了很長時間。請你的伴侶靜靜地注視你。對你來說,在開始時這將是一件十分艱難的事,需要你付出極大努力,並有毅力堅持下去。也許你會感到難堪,也許你會遭遇羞恥心的折磨,也許你會不可抑制地笑個不停。不管怎樣,堅持下去不要放棄。重要的是:說出你此刻內心正在發生的事,告訴對方你這時感知到的身體變化,包括不好的感覺。但不要去談論你在想什麼,要說出你此時此刻確確實實感受到的細微變化。仔細品味你身體感知到的一切。如果感覺很愉悅就給予強調,以便向你的伴侶指明前行的方向,並在他摸索前進時不斷給予肯定和支持。如果感覺不舒服,也一定要相信自己。你要回到自己的內心並打開自己的身體,同時不要中斷與伴侶的交流。感覺你的身體並追隨著體會它此刻要表達的意圖。

你要保持清醒去感知內在的每一個細微反應:這裡有些緊張麻木,那裡有點蠕動發癢的感覺,還有的地方可能什麼感覺都沒有。集中你的注意力!「這裡我的感覺是這樣的,可其實我應該有另一種感覺… … 這會兒他是這麼做的,可他其實應該是那樣做的… … 」麻木、傷感和憤怒就會從心底升起來,將你脫離眼前這一刻。或者,你還沒來得及放鬆,便有興奮與貪慾出現,將你整個人拖進要求擁有並繼續擁有的慾望中。不要讓自己被期待所壓迫,加速推進事態的發展。就這樣靜靜地去感受你的興奮,保持眼前的感覺,打開你的整個身體,讓下腹的感覺瀰漫上來,進入你身體的其他部分,感覺你的雙手、雙腳,尤其是雙乳。你的胸部是你心靈的所在,真正的情愛必然通過心靈。

真正的情愛必然通過心靈

只有當女性用她的心靈去尋找並接觸男性的心靈時,她的身體才能完全打開。當她一直向前,直到觸及他的柔弱之處時,她才會感覺到自己進入了他的內部,此時才會產生真正的聯繫。這就是巴里.隆在他表面上看來反對男性與性的論述中談到的:真正的情愛必然通過心靈,因此他才會如此極端地反對以追求性高潮和純粹肉體滿足為目的的男性性愛觀,反對色情行業和性幻想。

只有當男性將自己被愛激發出來的力量,通過他的身體注入女性體內,他才能獲得安寧,只有當女性真實地接納他,敞開自己的心扉並通過她的胸部將能量注入他的心田,讓愛的能量再次流入他的性器官,這一過程才能實現。只有當男性與女性心心相印,完全打開他們的身體,並始終存在於對方的生命中,這樣一種愛的循環才能產生。許多沿著這條路走過來的人描述,愛的循環可以稱之為全身心性高潮,其狀態如同進入無限天地,完全實現了兩人的完整合一。體驗這種只能在精神層面才能實現的性快感,並不需要特別的性夥伴。一切都圍繞著一個問題:我們是否準備向伴侶和往日的傷痛敞開自己?我們是否能下決心穿過內心所有鎖鏈,去感覺、接受內心的傷痛,與伴侶分擔並最終治癒它們?

當我和丈夫踏上這條路之後,一起經歷了一次非同尋常的體驗,我從中體會到,究竟什麼是情愛。我們彼此已非常開放,並且有一種極為深刻的聯繫,他懷著強烈的愛意進入我,突然間我的心臟感到一種尖銳的刺痛。每當他在我體內運動時,我的心臟都會強烈地被刺痛。我感到沮喪且驚訝,顯然在我的心臟和下腹之間似乎有一堵無形的牆橫亘在中間,而我丈夫卻無法衝破這堵牆。我們停下來彼此相擁繼續交談。我在他面前盡情流淚,他則與我分享他的愛。之後我們再度結合時體會到了完全不同的感覺,那使我們比以前更加靠近對方。

許多女性對我講過她們身體感覺到的疼痛、恐懼、肢體麻痹和無以名狀的緊張。「我正在廚房準備飯菜。我丈夫進來緊緊樓住我的腰。我的身體立刻緊張起來,充滿了戒備與拒絕。」這名婦女的丈夫並不是什麼色魔惡棍。因此當她來找我諮詢時,對自己只想拒絕丈夫的感覺充滿歉意和羞愧。有時候當男性觸及女性乳房,她們會感覺事情發展得太快,過於直接而令人難以接受。我常常聽到這樣無奈的哀告:「我再也受不了了,他那樣按住我的乳房並使勁揉搓。」

女性性徵能否得到健康發展,她們能否重新在接受愛撫中獲得信任,並將自己的感覺表達出來,對她們一生都至關重要。造成心理上的斷裂只需幾秒鐘,一次觸摸究竟意味著慾望和貪婪,還是溫柔與愛戀?女性能馬上感覺到。但面對男性毫無愛意的貪婪按揉,女性仍太缺乏表達憤怒和麻木的勇氣。如果情況一直得不到改善,她們出於恐懼就越來越封閉,對自己身體的感覺也越來越陌生,並逐漸被困於病態心理和性冷淡中。由此也造成許多男性的身體由於得不到女性的滋養而委靡不振,或變得更加貪婪好色。這就是今日兩性的生活現狀,人們的性器官在帶有強烈目的性的性行為中日漸退化,變得麻木遲鈍,有時甚至痛苦不堪,也許感覺如死去一般。疼痛與麻木正是人體組織器官極度緊張的表現。

性和諧,完美情愛生活的關鍵

我們的身體就是我們的記憶。留在記憶中的印象,將被記錄在人體器官的每個細胞中,我們以往的所有經驗,都將儲存在身體里。同樣,每個人的性史,他所經歷的快樂與痛苦都會在體內留下檔案。如果我們再次有意識地與自己的身體接觸,並有意識地進行性愛活動,那以往的性經歷又會進入意識層面被我們感知到。我們會由此獲得最終治癒的可能性,並使我們的身體從過去的傷痛中解脫出來。特別是女性的乳房和陰道會集中儲存來自過去的痛苦、情緒和緊張。如果我們開始實實在在地去嘗試肉體之愛,如果伴侶之間所有的接觸變得更緩慢更有意識,那麼我們的性器官就有可能重新康復。不僅是身體上的創傷,精神上的傷痕和埋藏在往日塵埃下的痛苦也將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你不要逃離痛苦,而應該盡最大可能去感知它,滿懷愛意地去接納它,並與你的伴侶一同分擔它。男性更不願表達自己,因此有時對於男性尤為重要,要設法去表達自己的痛苦,用詞語來描述它,用呻吟來表現它,或者抓住發自內心的聲音並宣洩出來。任何時候,只要你察覺到身體上的疼痛、麻痹和緊張,就應從一個全新的角度去看待問題:你要想到,這是你的身體在向你示意,你身體的某一部分需要得到治療性的接觸。

一旦你完全出於自覺意識,與你的伴侶通過溫和的方式,伴隨著引導性的語言來治療身體的緊張、麻痹或具體部位的疼痛,你會驚訝地發現,你的身體或情緒很快就會放鬆下來。有時你可能會突然流淚,有時你又會馬上大發雷霆,或者你只想儘快跑開,甚至你會意識到在某一個麻木的位置上,猛然間爆發出強烈的慾望,並變得極為敏感。有時你的身體會充滿愛和生命力,你會渾然天成地以流暢的動作與自己的伴侶結合在一起。有時你可能想要在晴朗的陽光下開懷大笑,那麼就讓自己笑個痛快,也許此刻你正是受到了伴侶的感染。在你的親密關係中起重要作用的一切,對你的性生活也同樣重要:幽默是最有效的治療手段,而且當障礙特別嚴重時,恰好就是幽默發揮作用的最好時機。許多人以往受到傷害的性經歷過於沉重,此刻幽默就是一座跨越深層傷痛的橋樑,能夠治癒創傷挽救生命。

想哭就哭,想笑就笑,但你要依「計」而行!即便你的性愛生活沉睡已久,或完全淪為例行公事,你仍要與自己的身體接觸。從你所有的習慣中擺脫出來,去愛你自己。與伴侶一同躺下,什麼也不要做,靜靜地等待,感受自己,追隨你的身體並真實地去體會它。只要有可能,就要經常這樣去做。你越是為愛盡心儘力,向愛敞開,在你和伴侶之間的愛就會越來越多,你越是減少情愛,你們在生活中就會越來越疏遠、越來越陌生,你的身體越是在愛情生活中增加接觸,其作用就會在伴侶生活中越來越多地顯現;你會確定,性和諧對於甜美的愛情生活起著關鍵作用。通常,充滿愛的身體相互接觸會深化感情,增進兩人之間的信任度,有助於促進我們身體的平和與均衡。

沿著這條路走下去,我們會變得越來越開朗健康。如果我們的身體能時常處於愛的滋潤下,我們在生活的任何領域都能感受到對方的愛。由此性便獲得了完全不同的價值和重要性。性不再具有神話色彩,而是更多地成為通向愛和緊密聯繫的大門。這樣,我們就能緩解從前對性行為期待過高的壓力,從而完全徹底地放鬆下來。

用愛撫慰你的靈魂

沒有什麼是你必須做的:無所謂體位,無所謂高潮,沒有令人興奮刺激的歷險奇遇,也沒有秘籍訣竅或強烈的激情慾望。我的概括是:儘可能做你自己,儘可能與你自己和你的伴侶緊密結合,給自己時間去體會親密關係。為此,我們必須擺脫頭腦控制,聽憑身體的引導進入理想狀態。也許開始時你還體會不到高潮的感覺,也許你遭遇的是喪失興趣、粘滯夾纏甚至羞臊慚愧的心情,如同在一個充滿誘惑的夜總會門口撞上了強壯蠻橫的門衛,令人進退兩難。即便是這樣,那也好!

繼續沿著這條路走下去,不要偏離了方向。去愛對方,愛他的本來面目。即便遇到了阻礙也要堅持不懈地走下去。你現在已知道,在這條路上,壓抑的情緒有時也會爆發,它可能在你們之間爆炸。你們的情緒如高懸的湖水搖晃不定,隨時可能一瀉千里。超越浪潮,不要任其將你席捲而去。仔細觀察自己,不要停止尋找愛。這樣就能讓愛在你們心中擴展,你們能夠越來越穩定地彼此相連。如果你能夠一再超越自我,你就會越來越清楚沐浴愛河的情愛與單純的性行為有著怎樣的不同。如果你堅持下去就會發現,這麼多年來你尋找的究竟是什麼。沿著這條路,你將重新獲得能力,去接納親密關係,去澆灌你的愛情之花。你可以再次發掘你的性能力和生命活力以及內在的和諧融洽。你的身體會重新信任你,你可以擺脫往日的一切傷害,在完全放鬆的狀態中徹底投入。

我可以確切地證明,情愛來自於我們人類最深層的自然天性。它渾然天成地發自我們內心,並投向另一個我們為之敞開心扉的人。這與體位、能力、行為以及頻率都沒關係,甚至也與情慾和好色沒關係,它只關係到愛的身體表達。

不久前我讀到一篇老年痴呆病人療養院的報道。那裡生活著不少病人, 大部分是垂老之人,他們將在這個療養院終了一生。幾乎所有人都已神志不清,他們甚至無法認出最親近的家人,只能零星地回憶起往日生活的破碎片斷。療養院的負責人證實,在這樣一種特殊的解放狀態下,由於自我約束、社會準則和責任義務等觀念的淡化,人類的自然天性得到了極大的發揮。「在我們這裡,有一半的人性慾十分活躍。這些吃飯都不得不依賴陌生人幫助的人,思維已受到極大的限制,但他們在療養院里開始彼此愛慕,相互渴求。療養院舉辦節日慶祝活動時,女人們的眼睛會閃爍發光,如同又回到了18歲。而男人則會無限溫柔,重新煥發出勃勃生機。」

我可以確切地證明,情愛來自於我們人類最深層的自然天性。它渾然天成地發自我們內心,並投向另一個我們為之敞開心扉的人。

拉丁美洲著名暢銷書作家保羅.科埃略在他的最新著作《十一分鐘》里,試圖對性的秘密進行追根溯源的探討。他提出了值得思考的問題:「人怎麼才能撫慰靈魂?是通過愛還是通過情慾?」他作品中的女主人公妓女瑪利亞在她的日記中給出了回答:

「這個畫家到底想從我這兒得到什麼?我們的出身和教育背景差距如此懸殊,他覺得我能在性行為中給他帶來什麼嗎?… …

 「他是個藝術家,他應該知道,人的愛必然包含在他的整體之中。愛不存在於他人,只存在於我們自身。我們可以喚醒愛,但為了喚醒愛,我們需要另一個人。宇宙天地之間只有一個真理,只有當我們擁有一個人,並能夠與他分享我們的感覺時,這一切才有意義。

「他缺乏性嗎?好的,我也一樣。那麼然後呢?他和我都不知道,這意味著什麼。」

第13章  孩子是家庭的一面鏡子

有些婚姻破碎,是因為夫妻兩人沒有孩子;有些人勉強維持著表面的和平,卻是為了孩子而繼續生活在一起,伴侶關係經歷第一次大的裂痕,往往是在第一個孩子出生時,…… 孩子擁有讓人意想不到的力量,他帶來希望,並成為家庭的一面鏡子。孩子不需要表面上的一團和氣,他們只要求父母與自己心心相印親密無間。因而,由於他們的出現,父母間的任何缺損都將被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原有的伴侶關係也將由此改變。孩子要求父母無條件地奉獻自己。他們的行為和態度極為準確地顯現出父母的關係究竟如何,以及他們對父母的話究竟相信多少。

在這裡,我還想最後一次用數字和統計數據來強調一個現象:在最常見的離婚原因列表中,由於第一個孩子出生所帶來的變化,高居第三位。對於這一現象,我們的社會顯然還太缺乏應有的關注。記不清有多少次,我向前來諮詢的人提出如下問題:「你們的問題是什麼時候開始出現的?從什麼時候開始,你們對性生活失去了興趣?你的伴侶什麼時候有了外遇?從什麼時候開始,你們的婚姻沒了生機?」得到的回答通常都是大同小異,同時伴隨著的還有充滿歉疚的目光:「從我們的孩子出生時起!"

我認為,孩子的出生究竟會給家庭帶來什麼變化,社會對此還沒給予足夠的重視。不久前,一個剛生了孩子的女友打電話給我,她說:「你知道嗎,現在一切都跟以前不一樣了。孩子出生前,你絕對無法相信這一切,也沒法理解。一個生了孩子的女人,與從前已完全不可同日而語了。」這個女友雖然正忍受著嚴重的膀胱炎的折磨,但她前一天還整夜看護自己感冒發燒的嬰兒。次日早上,整個人都累得筋疲力盡,她對自己能堅持下來十分驚奇:只要事關她的孩子,她竟可以無限給予,並能煥發出無窮的力量,哪怕她自己會因此變得一無所有。

女人懷孕了,男人卻沒事

女人懷孕後身體會全面改變,從荷爾蒙到皮膚和頭髮,都有不同程度的改變,更不必說有些人飲食方面的口味變化了。孕婦的感覺就像過山車那樣大起大落。從得知懷孕那刻起,准媽媽們就感覺自己陷入了由健康規則構成的牢籠:不能抽煙,不能喝酒,不能搬重物,不能這樣,不能那樣,一切都圍繞著一個主題:必須小心翼翼,認真負責地生活——完全忘我地為那個新生命無私奉獻。而最終,你自己持續地、不情願地越來越胖,在最極端的情況下,甚至僅僅作為孕育孩子的工具而存在著。

而今天的女性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重視美貌和身材,幾乎所有的女性都嘗試過節食等各種減肥措施,一些人甚至因為病態地追求身材而出現了飲食障礙,越來越多的女性計劃做美容手術。然而,一旦有一天她們發現自己懷孕了,所有的美容瘦身理想便被拋在腦後,不見了蹤影。與此同時,對她們來說,懷胎十月中,戒掉自己抽煙喝酒的壞習慣,不再過多地拋頭露面,包括接受事業上的停滯,都應該不是十分困難的事情。

當然事情也涉及懷孕女性的丈夫。男性原本就很少能深人細緻地了解女性的內在感受,此刻就更無法把握一個喜怒無常的太太了。比較善於接受信息的男性,或許聽到過關於「妊娠綜合症」的概念,大部分則對伴侶此時變幻莫測的感覺十分陌生,甚至無法容忍。突然間,也許在他們毫無準備的情況下,被告知自己馬上就要變成爸爸了。這實在讓他們難以接受。同時,在開始幾個月內,准媽媽們看來並沒有什麼變化,而爸爸們更談不上有什麼感覺了。他們的身體一如既往,荷爾蒙也沒什麼改變,雙腿不會突然間出現水腫。當他們看到豬肝做的香腸時,不會感到噁心,更不會嘔吐。他們只是在某一天接到通知,自己從現在這一刻起,將要成為父親了。

這種不平等的分工,尤其是身體知覺上的差異,在分娩時達到最大極限:女性體驗到有生以來無法想像的強烈疼痛,她們的身體在陣痛中被撕裂,而男性此刻卻像戰地記者一樣站在一邊旁觀。一個孩子的降生,原本就是人生中不可思議的時刻,同時對於許多婚姻來說,正是從這一刻起,一道深深的裂痕出現在夫婦之間。造成這一不幸的原因在於:這個時刻對當事人來說至關重要,他們當時都處於一種極為特殊狀態之下,以至於日後很少能清醒地認識到在伴侶間產生的情感裂痕。

分娩也可能是真愛的誕生

女性分娩時必須獨自身處生死之間,如同俗話所說,一腳棺材裡一腳棺材外,沒人能替代,也沒人能真正陪伴,一切都必須獨立承擔。因此,她們感覺自己在關鍵時刻被伴侶拋棄了。而男性則感覺在這個創造生命的重要時刻,他們被排斥在外,只能無所作為,愛莫能助。這裡事關人類生活的基本經驗,誠然,只有很少的伴侶能共同經歷他們所夢想的。首先往往是女性在整個過程中承受著極大的失望和憤怒,孩子降生的喜悅會沖淡這種情緒,但無法讓其消失,很久以後還會浮上意識表層。「我丈夫不過是一直在跑來跑去而已。」這還只是男性無可厚非的一般表現。有些男人甚至會當場昏倒,在關鍵時刻不知所措,或者把自己藏在錄像機、照相機鏡頭後面;有些在耗時極長的生產過程中,因為筋疲力盡而沉沉睡去,他們此前不斷向醫生或助產士詢問最新情況和進展,而緊要關頭卻拋下了最需要自己的妻子;還有些男人喝得醉醺醺的,他們從產房出來直奔情人而去,或者當妻子還在坐月子時就開始了新的艷遇。

許多女性在分娩後意識到,自己或多或少喪失了對伴侶的敬意,即便那些模範丈夫也難逃厄運。儘管他們自始至終都守在產房並一直握著妻子的手,女性仍會有背棄感和失落感。有些甚至會莫名其妙地怒火中燒,不願被丈夫觸碰,寧願讓他們離開產房。分娩將我們徹底撕裂,使我們直面自己身體的現實,被迫在這一時刻完全徹底地感受自己。此刻女性面臨生死存亡的巨大壓力,在身體被打開的同時,其情感以及精神層面被壓抑下去的各種情緒和感知都從潛意識的最深處,上升到意識表層。同時也因為女性在生產的全過程中,必須始終集中全副精力面對眼前的問題,因而變得尤為敏感。置身於這種原始奉獻的情境中,女性往往很快對自己作為女性的存在感到失落和憤怒——我們不得不接受這樣的狀態,在每一次陣痛中體會自然殘酷的暴力。我們只能打開自己去迎接這股暴力,對自己遭受的蹂躪無能為力,既不可能改變它,也無法理解它,我們只能去適應它。

根據我的經驗,一個男人幾乎不可能在妻子分娩時做到無懈可擊。我的經驗也告訴我,大部分女人無法理解,為什麼男人在這性命攸關的時刻,卻自然地置身事外。女性所感覺到的,男性感覺不到。他只能看到或理性地知道,自己的妻子正在經歷一些無法想像的、痛苦的、可怕的事,可他自己無法切身體會——更糟糕的是,他什麼都沒法做。他只能和她一起,並要求自己儘可能地去分擔對方的痛苦。

男性習慣於把握局面,做出決定,而這一刻他們卻無能為力。此時他們的理性毫無用處,既無法分析情況,甚至也不能真正幫得上忙。我曾與許多男士探討過他們在妻子分娩時的經驗,想盡我所能地幫助女性去了解男性的感受:在這一時刻他們體會到的是巨大的無助、麻木以及被拒之門外無所作為的失落。我希望我為男性所作的辯護能激起女性深切的同情心。

孩子的誕生,對許多伴侶來說,也是真愛誕生的時刻。女性必然會通過完全的奉獻精神和抵抗疼痛的經歷,超越自我,此刻的成長速度將超過她此前的任何時期。男性則應對自己能力的局限性有更清醒的認識,在一個生命來到世間的時候,他們必須將自己的地位降低為家屬。這裡沒人能得到什麼也沒有什麼可去追求,在這裡女性的疼痛遭遇男性的昏厥,在這裡需要對對方的特殊狀態給予深切的關照與同情。如果兩人被命運擠到牆角時能了解到自己真實的生存狀況,就會有意想不到的獎勵降臨,成為一個與從前大不一樣的人。

孩子總是追逐愛

這個帶給父母巨大幸福的小生命降生的第一件事就是哭喊,緊接著,大部分時間裡他都是飢餓的。從他降生的第一刻起,就充滿了各種需求,無條件地索取身體上、情感上以及精神上無所不在的關懷。養育一個孩子對每一對伴侶來說都是最大的挑戰。當嬰兒哭喊時,他整個人包括最小的腳趾和指尖都在哭喊。嬰兒大笑時,他的整個身體都在發出咕咕的聲響。孩子不會偽裝也不會詢問自己做得是否合適。他們就是他們原本的樣子。他們會沒完沒了地要求得到自己所需要的。我們給予得越少,他們索取得就更多。

當孩子降生後,我們的所有赤字都顯露了出來:我們想要給予他們一切,但是卻發現,在有些方面自己一無所有。從第一天開始,他們就開始向父母索取最直接的聯繫、身體的接觸、關懷愛護以及絕對的關注。如同向日葵追逐太陽一樣,孩子總是追逐著愛。可當我們自己在生活中缺乏真愛時,也不可能繼續給予他們這份愛。不論我們如何費盡心思想要給予或補償,愛的流動都會就此中斷,我們自身的缺陷將越來越清晰地顯露出來,而在我們內心深處則會感到對孩子深深的歉疚。在盡職盡責操勞之後,我們會不斷退卻,由於不能給予孩子情感上的關照,我們就只能為孩子提供外在的安排,於是我們整日忙著接送孩子去參加各種活動,我們的生活變成一流的業餘活動中心。孩子對此則並不領情,他們寧願接受一個有缺陷的現實真相,也不願接受退卻或我們為他們製造的完美世界。

我們當然都希望能給予孩子最好的生活條件。而一旦生活狀況或伴侶關係不是處於最佳狀態時,我們就更是試圖為孩子創造更好條件。昨天兩人還處於婚姻戰爭中,喊叫、衝突,家中一片愁雲慘霧,越是這樣,今天孩子的生日聚會就越隆重和諧,一派歌舞昇平的盛世景象;我們整日沒時間真正給予孩子,於是今天必須一個下午跟孩子泡在游泳池裡。由此獲得的效果是,當孩子們興高采烈地過生日時,我們則感到十分緊張,沒興趣再烤第四輪蛋奶烘餅,在游泳池裡我們想的是購物,打水仗時我們感覺到的是對真實的焦慮。

父母能立刻感覺到是否真的與孩子息息相關。如果我們覺得事情變得很簡單,那我們與孩子的聯繫就是暢通的。我們與孩子一起笑個不停,覺得自己講述的故事引人入勝,我們主動提出跟孩子再體驗一次從滑梯上沖入水中的樂趣。這時我們確實給予了孩子所需要的關愛,我們雙方都感到輕鬆愉快。我們的孩子能十分清楚地感覺到父母的行為是否出於真心。兒童對於虛假有極為靈敏的天然觸角,在這種情形下他們會變得情緒煩躁,以便能吸引父母的注意力。他們會感到父母的空虛與敷衍,並因此認為父母並不愛自己,這樣的認知會讓他們認為自己毫無價值的判斷。

如何擺脫這種死氣沉沉喪失活力的情況?請真誠地對待你的孩子,告訴他:「我根本沒興趣玩這個遊戲,我只想躺下來看書,安靜安靜… … 」或者說,「我真的很累,今天我沒力氣一個人做大餐了——你得幫我一起干。」或者,你可以堅持跟孩子一起去活動,但要對自己十分坦率,有勇氣去承認眼前的事實,並了解你心不在焉、十分緊張、疲憊不堪或僵硬煩躁的原因。

如果你放下包袱,不再扮演模範爸爸或完美媽媽;如果你能放鬆或直接告訴孩子此刻你沒情緒,沒法用枕頭打仗了,或不能互相抓痒痒玩了,你和孩子可能會感覺彼此更接近,更親密。如果你有意識地表現出內心的不良情緒或情感上的空缺,事情會令你驚訝地重新開始正常運轉。儘管你有種種問題,但還是在孩子面前坦率地表現出自己的軟弱,並發自內心地堅持嘗試,只要你告訴孩子「至少我還想試試」,那就會有意想不到的事發生。

真實地面對自己

智者言:「好心可能辦壞事。」一年又一年,你為了給孩子一個完美的生日聚會而操勞不休,而這些可愛的孩子們竟沒人肯自覺自愿地將盤子放進洗碗機里去。儘管這些小字輩整日不聽話,犟頭倔腦且脾氣極壞,而你還是又為他們煮好了可可,端到面前等他們喝完再收拾杯盤,其實此刻你身體疲憊,心裡煩躁,恨不得將他們統統掃地出門。

你不斷地在放棄:雖然痛心疾首卻還是將事業扔到了一旁。喜歡熱鬧的你不再去和朋友聚會,以便每天晚上陪孩子上床睡覺,因為不這樣小傢伙就沒法睡著。可你感覺不舒服時,沒有一個孩子會在你說出自己的要求之前,跑過來問問你的感覺,到了你過生日時,既沒有蠟燭也沒有什麼小小的驚喜;你帶孩子去一個對你來說十分重要的場合,而這些小淘氣的行為就像是難以教育的弱智兒童,讓你丟盡了臉面。

我知道,真相是苦澀的:但這一切都是由乾癟的種子收穫的成果。如果你犧牲了自己去扮演一個公眾認可的角色;如果你只是按照空泛的社會規則去行事,那麼這一切都會發生在你身上。只有一條路能使你的生活充實而真誠:真實地面對自己。如果你能從自己做起,真實地向孩子袒露你的缺陷和需求,那麼你的孩子也會認識到,你究竟是誰,到底需要什麼。漸漸地,你會確定無疑地在這條路上獲得越來越多的力量,並有能力給予孩子越來越多的關懷和快樂。從此你不必再僅僅出於善良的願望去扮演好父母了。

不要讓愛在分裂中選擇

每人都有一些自己意識不到的性格特徵和內在力量,因在其形成過程中與某些價值觀和主觀判斷關聯極為緊密,以至於只能被壓抑下去。人身上都有一些自動機制深深植根於生命內核,其作用就是將這些力量完整地從人們的思想、感情以及行為中徹底清除。而我們的伴侶恰恰使我們不得不回想起這一切。通常情況下,他們會以令人難以置信的準確和堅韌,將所有這些早被深埋的特徵發掘出來。為此他們會在無意識中變得邋遢、不可靠或刻板固執——呈現出各種我們無法忍受的性格特徵和行為方式。

即便那些不被接受的負面特徵顯露時讓人十分痛楚,我們仍應感激它在現實生活中再次顯現。我們之所以在很久以前,將屬於自己的這部分拴上沉重的鐵鏈沉入大海或流放天涯海角,就是因為它對我們的生活影響意義深遠。如果我們今天希望擁有真實、平衡、現實可靠的生活,那就必須喚回被驅逐的這部分自我,哪怕我們早已將它投射到了另一個人身上,並對其深惡痛絕,因為正是這部分自我,隱藏著我們進一步發展或生活幸福所需的天賦與能力,為了孩子我們也很需要這些能力。

假如父母不整日糾纏在爭權奪利、婚姻危機、分手離婚等問題和選擇中,他們就能清楚地認識到,孩子為了自身成長而迫切需要從父母那裡得到的,往往是你在伴侶身上感到無法忍受的。不幸的是,恰好在伴侶關係上,我們無法看清,孩子為了成為核心而急需的這種能量,伴侶身上的這些特徵,正是被驅逐的那部分自我。

如果我們長期與伴侶糾纏於「或者… … 或者……的權力鬥爭,那麼分手之後即便我們能利用與伴侶間的距離,也不可能對孩子有幫助。現在,既然我們再次擁有一個比較有保障的空間,就應該儘可能有意識地、充滿愛意地嘗試接納被我們深深拒絕的這些個性特徵,並設法讓它重新融入我們的生活。如果你覺得伴侶的混亂無序讓你無法忍耐,那就讓自己也變得鬆散些,不過,你並不需要告訴他這些。只有這樣,孩子才能安靜下來,而不必經歷分裂。

不在孩子面前談論從前的伴侶,這點根本不起什麼作用。我們自己還是孩子時就存在的規則,如今依然存在。事情的關鍵是氛圍,還有,你沒說出來的話孩子都能清楚地感受到。如果你與過去的伴侶發生了爭執,而且內心還在不安地與他鬥爭,那你最好能坦率地告訴孩子。只有這樣,孩子才能在自己內部尋找和平,而不必被迫徘徊在父母的分裂中,不必讓愛做出選擇。

沒有光明與黑暗之分

娜拉向我清楚地展示出,當父母雙方陷於戰爭時,孩子的內心會發生什麼變化。娜拉是個二十齣頭的女孩,她找我諮詢是因為飲食障礙。從父母分開後,她的生活就開始被這個問題困擾。娜拉住在自己房裡,但她經常到從前和父母一起住的房子看望母親。如果沒人陪她一起去,還沒等她到那兒,一路上就已吃了她所能吃的一切東西。她經常從母親的錢包里拿錢去買吃的。不論她從以前的家中回來,還是從父親現在住的地方回來,都如患了強迫症一般,必須馬上去買大量的食品,好讓自己大吃特吃一通,而最終她只能將吞下去的東西再嘔吐出來。

她稱自己的狀態為「在父母之間拉據」:當她與他們中的一方在一起時,便不能與另一方在一起。突然之間她會覺得有什麼東西堵在自己的身體里,使她無法下咽。有一次她說:「自從我父親搬出去之後,我還能跟母親說點什麼。可那只是些表面的辭藻。我母親說,她願意接受父親。可事實上不管父親做什麼,她不知怎的總是很生氣。而最糟糕的情形是當她擁抱我的時候,我感覺極為緊張且空虛,就好像要餓死似的。和父親在一起時,我覺得簡直就要被嘔吐物所窒息。他雖然比母親要放鬆,可每當我發自內心地自己去看他時,他總是無法從過去的生活中走出來,只是跟我談從前的事,或者乾脆忙著干點什麼,好像那事很重要似的,而他整個人完全不知道在哪裡。」

在諮詢治療中,娜拉曾給他母親寫過一封信,可惜她從沒將這封信發出去:「你不會相信我,但你是選擇跟爸爸在一起生活,還是跟那個新的在一起,其實對我來說根本無所謂。這是真的!你以為,我一直都希望你和爸爸能破鏡重圓,可事實上不是這樣的。而讓我如此病態的,是你的虛偽。你從沒說過爸爸什麼壞話,但每次說來說去,結果都是他又做錯了什麼。儘管你沒有公開來批判他,但每次當你向我示意此事與爸爸有關時,我都一心只想逃離,因為這裡根本沒有我的空間。漸漸地,對我來說確實已經無所謂了。我才不在乎你究競是跟爸爸在一起,還是跟新結識的那個人在一起,或者跟另外一個什麼人,甚至從此一個人,不再跟誰在一起,我都不在乎。但我不能再忍受你的憤怒、恐懼和你那空泛虛偽的擁抱。我要爆炸了!我會吐出來!我根本不想強迫你回到爸爸身邊。整個事情與此完全無關。我只是再也不想忍受這種該死的飢餓感和使我不得不噁心嘔吐的感覺了。」

從娜拉的敘述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父母的分離會以何種強制性的方式將不幸帶給兒女:對於兒童來說,為了留住什麼,他總是必須付出另一些什麼,總是有了這一個,就沒有那一個。通常其中的一個是好的,因此另一個必然是壞的。而事實真相卻是:沒有光明與黑暗之分,也沒有黑白之分。更多的情況下,正是因為有了這一個,才會造就那一個。這一個的正確率與那一個的錯誤率恰成正比。假如沒有那一個,就不會有這一個。娜拉和其他的孩子們還擁有對愛的力量的記憶:愛不要求犧牲,它包容一切,促使我們心中的愛增長,使我們有能力將愛分贈他人,廣為傳播。但它絕不會限制什麼。

娜拉深深地打動了我的心,以她的方式去感覺、去描述,使我回憶起最基本的真實:兒童包容一切,但並不自知。如果他們不得不放棄什麼,那麼他們內在的一部分就會被迫僵化凝固起來,或者他們會陷入生存的危機而不得不奮力抗爭。娜拉有時會說:「我愛他們兩個人,他們是不是在一個屋檐下生活我根本無所謂。對我來說,他們就是一個。」

在這一點上,她是對的。在深層的精神層面上,我們大家都是一個,所有人都緊緊連接在一起,無論我們在時空上是否被分隔。我們的孩子正是我們這一整體的表現。在他們身上流著我們兩個人的血。如果我們不能接受對方身上被我們所認定的缺陷,那麼僵化的不僅是我們,被扼殺的也不僅是我們之間的愛,所有這一切也將在我們的孩子身上發生。

漢堡包對抗營養大全胡蘿蔔

通常情況下,當發生關係危機或與伴侶分手後,如果你宣稱「我從未在孩子面前說過我丈夫的壞話」或「我從來都不會當著孩子的面跟我太太爭吵」。那麼由此得到安慰的只是你自己.你可能確實沒公開這麼做,也沒對孩子說「你爸爸是個大傻瓜」或「我再也沒法忍受你媽媽的愚蠢了… … 」而孩子承受的折磨卻是發生在微妙的感覺層面。「你們在爸爸那兒是不是又一直在看電視?」或「唉,是你媽想要這樣的。」這樣的話會帶給孩子很多暗示,其真實的含義總是同樣的:錯誤的是另一方。

正是那些或多或少沒說出的話,體現出父母間的權力鬥爭,讓孩子感到疲憊不堪,精神沉重。父母間的爭執,往往表面上圍繞著教育孩子和安排業餘活動進行,而其焦點仍是權力。幾乎在所有離異的過程中,我都能看到如此模式的矛盾衝突:父母中的一方放縱孩子吃麥當勞、看DVD 和電視連續劇,而另一方安排則與之相反,「你還得練鋼琴呢!」或「吃掉沙拉!" 等。伴侶中的一方在某些地方特別嚴厲、特別有道德感或事業心,與此相對,另一方就會變得特別隨和大度、遊戲人生或懶散疏忽。離異的狀態越緊張,家庭中「漢堡包對抗營養大全胡蘿蔔」的鬥爭就越極端。

一個剛離異的女士目前正一個人生活,她認為自己終於找到了證據,來證明原來伴侶的無能與缺陷,以及兩人分手的正確性:「他一走開,我的孩子們立刻就變得好多了。」不過她並不知道,當她的伴侶單獨與孩子們在一起時,恰恰也有同樣的感覺。

婚姻不是解決的辦法,離異本身也不是問題。關鍵是我們對婚姻的看法,以及對離異和往日伴侶的態度。如果我們認為離異會使孩子遭受心靈創傷,那他們的心靈就會受到打擊.如果我們雖然還與伴侶生活在一起,但內心已宣判了對方的死刑,並在生活中對他們採取鄙視忽略的態度,那麼所有這些思想首先就會撕碎孩子對愛的全方位需求。如果我們能放鬆下來,一旦與伴侶拉開距離,孩子們也會因此感到輕鬆。並非是孩子所處的某種狀態成為問題,比如父母的離異。成問題的是父母在此狀態中如何相處,以及對這些問題的處理方式。父母在離婚過程中重燃戰火,會成為孩子心靈創傷的根本原因。所有事實真相中最深刻的真相就是:當人們還在情緒中糾纏時,就無法真正分離。

我們只有接受了一件事情,才能真正擺脫它的影響。因此,如果你要與伴侶離異,最好還是在友好中分手。在離異時,你能夠給予孩子的最大幫助就是,不斷地、一再地,對往日伴侶的另一種選擇採取寬恕態度,並給予理解。只有如此,你和孩子的生活才可能在離異後儘快恢復正常。你的個性人格也會由此成長起來,你的孩子們也將對自己和自己的行為有更多的了解。

 

這就是精神的進化

我很確信,所有人都是進化鏈條上具有治療意義的一環。我們來到世間,正是為了幫父母書寫歷史,而我們的孩子也是為了幫我們撫平創傷並書寫新的歷史而來。這就是精神的進化。一年又一年,在我家中,我清楚地看到生活變得越來越好,也為此感到十分欣慰。我和丈夫從各自家中得到了很多固執且迥異的生活經驗、習慣和模式,我們雙方都曾對這些差異大加指責。我丈夫由於他的個性,在很多方面都不適合家庭生活,而我也是如此。現在,我們選擇了一條與眾不同的路,只要我們有勇氣接受一種另類的生活,不是聽憑各種家庭需要的支配,而是信任我們的心靈,繼續沿著我們選定的道路前進,我們就會獲得成功,就能在家庭中撫平往日生活在我們身上留下的創傷。

當家中出現情感或物質匱乏,或到了讓人痛苦難耐的沉重時刻,孩子就會爆發出反抗行為。我猜想,我母親從前對許多事情感到恐懼,她之所以數次心臟停止跳動,肯定與我年輕時的各種奇遇冒險有關。我知道,她曾多次竭盡全力試圖用威脅和譴責的方式來制止我。今天我看得十分清楚,她能最終找到安慰與平靜,正是因為我的行為幫她戰勝了內心恐懼,也突破了自我限制。她由此看到,有這類恐懼是毫無根據、沒來由的,她也意識到,許多她認為不可能的事,其實完全是有可能的。正是由於我在成長中超越了她,而且沒有因此遭到任何打擊,因此她的一部分自我已從原有的恐懼中解放出來。今天,她十分為自己的女兒驕傲。

每個人都會強制性地從家庭中受到一系列影響:恐懼、痛苦… … 這都會深深地進入敏感地帶,並成為人格中的基本組成部分,而我們幾乎從未意識到它們的存在。當我們還是孩子時,會單純地認為,這就是生活。比如在我們家中,由於曾經有過困窘,人們總是懷有對貧窮的潛在恐懼,於是節儉就成了基本的生活原則:不管是否有必要,大家隨時隨地盡量節省,緊縮家庭預算,對未來可能出現的危險儘力尋求保障等。究其根源,則是因為我父母都曾在童年時經歷過飢餓與貧窮。我丈夫的生活經歷正好相反,他童年時接受的完全是另一套信仰體系,即家庭決不能出現問題,家庭成員必須不惜任何代價生活在一起。這成為他一貫堅持的生活準則。在我們結婚的頭幾年裡,家中總是籠罩在類似信仰之爭的陰影下。對我丈夫來說,與其他人談論我們的問題是不可想像的。如果我這麼做絕對是對神聖家庭的嚴重背叛。與此相反,在我看來他那種沒有根基的輕率作風和只顧眼前的生活態度,會將我們的生活拖入崩潰的深淵。

你在閱讀中已了解了我的出發點:每個人都迫切需要從對方身上獲得對自己來說無法想像且難以接受的品質與特徵。我希望能再次以此書的誕生作為例子來說明我的觀點:現在我丈夫全力以赴地以各種形式支持我,使我能全面地闡述我們的婚姻和家庭生活,以便能在世界各地出版發行。而我此刻由於寫這本書很少去診所工作,但我已學會相信,我們一家未來不會挨餓。

父母的康復將治癒孩子的創傷

我想介紹一下我的女兒。我和丈夫共同修復婚姻,並在情感上緊密聯繫,這為女兒的健康成長打下了堅實基礎。這就好像一株幼小的植物之所以能越來越茁壯成長,是因為它生長的環境和氣候得到了不斷改善。小小的幼苗越長越壯,它不斷體驗到,外面的世界是一個供給養料的地方,能使它繼續成長。如果父親與母親能對對方的另一種生活方式給予肯定評價,並努力使雙方的差異得到統一,那麼孩子就會像幼苗一樣茁壯成長。他會同時獲得成長的多種可能性,並保持與外界的良好關係。

我們的女兒是在困難的情況下來到世間的,她來這個世界的道路被各種障礙封鎖。從生下來那天起,頭三個月她經常不得不忍受腹部的絞痛。只有當我們把她放在肩頭不停搖晃時,她才能安靜下來——我們不得不整天抱著她搖晃。只有當特別親近的朋友來看望我們時,抱著她搖晃,好讓我們能趁機休息一個小時。她小時幾乎從來不能獨自玩耍,也從不能自己入睡,我們必須片刻不離地看護她。這情形使人幾乎無法忍受,有時我簡直想從她身邊逃走。我現在還能想起,當我和丈夫在她出生後第一次出去度假時,我想,這幾天我終於不用再換尿布了。

現在我已明白,女兒那時的狀態,正是為了以她的方式來反映出我們婚姻中的緊張關係。今天,隨著我們婚姻狀況的改善,我看到的是一個穩健均衡、生活樂觀並且自立自強的孩子。父母的康復將直接治癒孩子的創傷。而當父母置身於權力鬥爭時,在孩子的內部也將產生權力鬥爭。一旦家庭中籠罩著恐懼和緊張的氣氛,孩子也將被恐懼和緊張所籠罩。婚姻伴侶中任何一方對另一方的拒絕,都將導致孩子感覺自己的某一部分被拒絕。我們的女兒從爸爸那裡繼承了外貌和能力,而從我這裡繼承了性格與天賦。在我和丈夫經過多年的磨合之後,我們終於越來越緊密地聯繫在一起,並能對彼此間的差異越來越多地給予認同。相應,女兒從父母那裡繼承的明顯不同的個性特徵與兩極分化的衝突也逐漸相互融合起來。她變得越來越平靜,她不必再經常處於「要麼……要麼… … 」的兩難選擇中。她可以越來越有目的地在我和丈夫之間活動,尋找她此刻正需要的東西。她十分清楚:做數學作業找爸爸,寫作文找媽媽。而且就是在更深的層面她也知道,自己可以追根溯源回到生命的源頭。她不久前曾對一個小朋友說:「跟爸爸可以隨便閑聊,跟媽媽在一起,我可以和天使說話。」如果她想要漢堡包加薯條的話,爸爸當然是首選目標。而如果她想連續3次在小朋友家過夜,就會想方設法讓媽媽開心。

如此這般的多種可能性,能給予孩子個性發展足夠寬泛的空間。但我認為,孩子最需要支持的還不是這個,而是對差異性的接受和肯定。因此我不厭其煩地強調:孩子就是愛,為了實現自己的存在,他必須愛。在潛意識深處,他卻只能去愛父母所愛的一切。其原因就在於他的愛不能超越父母的愛。這就是所有孩子必須付出的代價,以使自己能夠與家庭保持一致和聯繫。

按照我的理解,女兒是一個在我們家誕生的獨立靈魂。我們必須自己學會在這個世界上更多地去接受並熱愛與我們不同的一切,否則就無法真正地教育她,給予她所需要的一切。她很早就感受到自己得到了肯定,並因此而獲得價值感,因為我們扶持了她內在最深層的本質。

但我確信,我們的女兒,帶著她那美妙的詼諧幽默且充滿力量的天性來到人間,也只有一個目的:她的心靈將經歷各種奇遇,在一生中不斷治癒父母身上的一些傷痕。由此出發,我們就能從他人那裡不斷獲得支持,由此出發,我此刻能對未來看得更加清楚明白… …

墮胎殺死的是一個人

墮胎是一個比較悲傷的話題。孩子的降生,是對伴侶關係最具革命性的考驗,有許多伴侶沒經受住考驗而分離。同時,許多父母對孩子帶來的巨大挑戰及強大能量感到十分恐懼,他們無法接受孩子對個人生活的影響,以至於他們不願面對孩子的到來。他們的理由有很多種:伴侶關係脆弱無法承受、孩子可能有生理缺陷、恐懼承擔責任、生存壓力過大、職業前景不佳等不一而足。我聽過各種解釋,但對所有的理由都非常驚詫:他們墮胎不是一個簡單的醫療手術,被處理掉的,也不僅僅是一堆細胞而已。人工流產殺死的是一個人。而當一個人死亡時,作為人類的最基本行為規範,應允許人們向他告別並進行足夠的哀悼。

我所表達的意思,遠遠超出了任何宗教的教義,也不局限於簡單的道德準則。我的觀點來自與無數諮詢者接觸的經驗。我曾一直認為,在緊急狀態下,墮胎作為現代醫學對人類有幫助。當有必要進行這種手術時,我從沒感到一絲歉意與不適。然而有一天,情況發生了根本的變化。由於子宮托的無意滑落,我懷孕了,而我對此還一無所知。那時我對這個男人還沒真正了解。一天夜裡,我獨自睡在床上,忽然有一種心心相印緊密相連的感覺籠罩了我,在此之前我從未有過如此的感受。我猛然醒來,覺得有一個人就住在我身體里。我自我解嘲地想:簡直是無稽之談!但我卻再也無法入睡,因為這種感覺如此強烈。難道我懷孕了……然而同時我又勸慰自己說:簡直是無稽之談,你不是帶著子宮托嗎?而且來例假的日子也還沒到,有什麼好擔心的?儘管如此,第二天夜裡我幾乎被這種不尋常的強烈感覺所淹沒。早上起來我去了藥房,測驗顯示,我懷孕了!我又去向婦科醫生諮詢,結果我確實懷孕了!事情到了這一步,我也不得不面臨這個問題:我是不是應該墮胎?從前當所有女友來問這個問題時,我都會毫不猶豫地回答:「是!」然而此時此刻,我內在的一切都在大聲疾呼:「不!」經過半個小時的思想鬥爭,我已清楚地知道了答案,從發梢到腳趾,我全身的每一個細胞都在明確表示:我要讓這個孩子來到世上,不論結果如何。

這段經歷,這種明確的直覺,只是我個人的一種特殊情況,一種無法解釋、心血來潮似的獨特感覺。我並非因此就贊成或反對墮胎。在此後的許多年裡,我在諮詢實踐中認識到,能夠毒化伴侶關係並使之分裂的重要動機,除了孩子降生之外,還有一個理由,那就是墮胎。在諮詢過程中,許多女性發現,她們與伴侶真正意義上的交流,正是在墮胎造成的陰影中逐漸窒息枯竭的,對此她們十分驚訝。尤其是其中一對夫婦使我清楚地看到,事情究竟是如何發展的:

妻子在丈夫的催促下做了人工流產。在我們的諮詢過程中,對於這一事件,他始終稱之為「人流」,而他的妻子則一直在深深的悲哀中哭泣,並稱這個未出世的孩子為「我們的克拉拉」。雖然事情已過去6年了,他們夫婦現在也有了第二個孩子,但這一事件的陰影並沒有從他們的婚姻中消散。在與這對夫婦探索他們的問題時,我前所未有地認識到,此刻造物主向我們顯示出一個靈魂的存在,在這個病例中它就是「克拉拉」。這對夫妻在墮胎手術後,再也沒就這一事件進行交流,自然,他們此後的性生活也逐漸喪失了活力,陷入沉睡狀態。

通過我們談話實施的整個治療過程充滿了痛苦,但讓人困惑不解的事態也逐漸清晰起來:重要的只是一個空間,使他們能對這個靈魂表示尊重和哀悼。當母親終於被允許坦然地悼念她從未出生的孩子,放鬆地表達出她內心的哀悼;當父親最終能夠談論「我們的孩子」時,夫妻間再次出現了平和安詳的氛圍,他們感覺彼此十分接近。終於有一天,這位父親哭泣著喊出:「我的克拉拉。」從此,他的妻子不再哭泣,他們的家庭也重新恢復了平靜。

根據我的經驗,墮胎毫無例外都涉及對這個來了又去的靈魂的尊重,涉及是否與它告別並給予足夠的哀悼。對生活在醫學與科技高度發達的社會中的現代人來說,很難理解這個過程及其重要性。然而在我接觸到的所有個案中,當墮胎手術被接受,並被看做僅僅是清除一堆死亡細胞時,在女性身上或親密關係中會有一部分生命隨之逐漸死去,直到事後人們告別這個靈魂,並對它表示哀悼。不少女性帶著愧疚說,做完人流手術後,她們一直覺得那個孩子似乎仍活在什麼地方。如果她們仍與同一個伴侶生活在一起,便常會感到這個孩子梗在他們之間,始終沒有消失。

在本章的末尾,我再次強調一點:我並非是出自任何道德、倫理或宗教的動機而反對墮胎。我相信,某些情況下,父母覺得墮胎有其特殊的合理性。我只是通過自己的工作經驗和個人經歷認識到,在此情況下,有一點是我們必須有意識地去做的:我們必須與一個人告別,並給予他足夠的尊重。

這一章的題目是「孩子是家庭的一面鏡子」。按照自然規律,一個孩子進入世間的道路,源自兩個不同性別的人在某一時刻的身體結合。在大部分情況下,如此銷魂的結合,首先源自兩人的心心相印。有許多人試圖去描述這個創造生命的瞬間是如何的美妙與獨特。卡利.紀伯倫(1883—1931,黎巴嫩詩人、作家、畫家,阿拉伯現代小說、藝術和散文主要奠基人,20世紀阿拉伯新文學道路的開拓者之一。譯者注)的文字最能打動我的心:

「你們的孩子不是你們的孩子。他們是生命之子,

是生命對自身的渴望。

他們通過你們來到世間,但不是來自你們。

儘管他們和你們在一起,但卻不屬於你們。

你們可以給予他們愛,卻不該給予他們你們的思想,

因為他們擁有自己的思想。

你們可以給予他們的身體一個安居之所,但卻不是他們的靈魂,

因為他們的靈魂居住在未來之所,一個你們無法企及的所在,甚至在夢中也不可能。

你們可以努力善待他們,但以後卻不可期待他們會同樣報答於你們。

否則生活就會倒退並凝固在昨天。」

第14章  愛——努力、堅持、自律和收穫

實現活力四射滿足充實的伴侶關係,需要我們全方位地去努力。婚姻關係越親密、深入、有力,就越沒空間留給傲慢自負。它要求我們清楚地去認識,當一個人獨自生活時對自己的判斷,與他實際的自我是完全不一樣的,它不斷促使我們去開發、暴露自己,赤裸裸地展現出靈魂最深處的核心,在那裡我們就是愛。只有當我們身處與另一個人的親密關係之中,並敞開自我完全徹底地投入時,我們才能感受到精神層面最真實的本相。否則的話,儘管我們可以閱讀關於神性的書籍文章,可以沉思冥想、鑽研歷史和現實,但這一切都將於事無補、枉費心機。我認識許多人,他們確實擁有點亮智慧的理論知識和廣博豐富的藏書,但在我看來,他們中的許多人完全不懂愛,不懂生活。

事實上我們的生活是否生機盎然、充實滿足,都只取決於我們究竟能感到多少真實的內在,能在何種程度上將自己看做充滿愛的生靈;也取決於我們是否能信任自己,是否相信自己能迎接挑戰並超越自我,是否相信自己能通過耐心、毅力、勇氣和訓練,使生活不再充滿各種謊言;更取決於我們是否敢跟著感覺和心靈走,讓自己處於不設防狀態。但這一切中最重要的是,我們能在多大程度上對他人——首先是我們的伴侶——保持寬容的心態,並超越自己評判他人的慣性思維,以放鬆的姿態接納伴侶和他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觀念。如果我們在生活或伴侶關係中感到孤獨、冷漠、空虛,那麼有一個很簡單的方法可以讓我們找回溫暖的感覺:必須為內心的愛尋找一個目標,這個目標具體是什麼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能讓我們的愛、感激、寬恕或關懷,有意識地投向這一目標。

請你嘗試一次:此刻想一想某個對你有意義的人,並向他敞開你的心靈。也許你想向他表示感謝,你曾與他度過了一段美好時光,讓你至今擁有愉快的回憶,也許你很有勇氣,有意識地選擇對一段往日的夙怨表示諒解,當年你們都被心中怨恨困擾,無法寬恕對方而消除怨恨,也許你正在極為大膽地向前摸索,雖然這時你正與伴侶陷入爭執僵局,但你還是調動起自己對他的全部同情心,準備與他和解。你只需閉上眼睛,放鬆地做幾次深呼吸,或讓你的身體放鬆地打一個哈欠。當你讓自己沉醉於舒適的感覺中時,你的身體立刻就會感覺越來越溫暖。在你的內部有什麼開始流動,你會變得越來越柔軟。此刻,在你內心流動的,你所感覺到的就是愛,就是存在於你內心的神性。

時時刻刻有意識地去愛

你不必再等待或渴望,期待某個完美的情人最終會出現在你面前,讓你覺得愛上他是值得的;你不要再憤怒,也不要再讓報復的念頭在你頭腦中翻騰,即便對方不完美或行為舉止讓你失望.你也不要再長久地搖擺、猶疑,希望最終一切都能如你所願,使你能下決心說出那個「是」字,並決定與他生活在一起結婚生子。與此相反,你應該現在就作出選擇,儘可能多地去尋找人性中充滿愛的核心.將你的愛投向它。每時每分你都可以做出現在就去愛的選擇,或者你乾脆選擇放棄。誠然,當你一旦選擇了在你的生活中去愛,那麼堅持和自律就是必要條件。

而這一點卻是許多人不願接受的。我們長期以來已習慣了快速消費,我們羨慕地看著一個個超級明星如雨後春筍一夜成名,對他們來說,事情就像速溶咖啡,用開水一衝就成了!根本不費吹灰之力。但事實真相卻是:所有偉大的運動員、藝術家和科學家,都需要有超凡脫俗的天賦,他們和我們每個人一樣,內心需要非同凡響的無限的愛。所有成就偉大事業的人,都曾全力以赴地投入職責和義務,讓自己的能力得到最大的發揮。他們超越自己的極限去磨礪自己,並不斷努力嘗試;他們歷經磨難,矢志不渝,儘管在前進途中遭遇無數艱難險阻,卻決不輕言放棄。

事實的真相就是:沒有毅力和紀律,我們在生活中就會一事無成。我們可以從小事做起,逐步學會遵守紀律。只要我們能滿懷堅定的信念,遵循自然的規律,就能徹底改變整個生活。此刻我們需要堅持和遵守的就是,時時刻刻有意識地去愛。這就是我們能夠抵達的終極目標。時時刻刻有意識地去愛,聽起來很難做到,但生命從來就不是為了輕鬆而存在。我們必須去生活,我們的生命才有價值。從靈魂的角度看,我們來到世間,原本就是為了治癒創傷,為了學習,為了給這個世界帶來一份自己的貢獻,並實現自身個性的發展與心靈的康復,以及如何轉化往日的傷痕。

了結你的作業,否則它會來了結你

從查克.斯佩桑諾那裡,我也學到了一句座右銘:「了結你的作業,否則它會來了結你。」他想通過這句話說明什麼呢?如果我們堅持不懈地順應規律持續成長,不斷保持繼續發展的願望;如果我們能將心靈與精神向其他人和其他事敞開;如果我們已接受了引導,堅定不移地按照已選定的道路走下去,如果我們能夠坦誠面對生活的真相,那麼,我們就完成了自己的家庭作業。反之,等待我們的將是命運的打擊、生活的低谷、糟糕的伴侶和痛苦的疾病,似乎整個生活都在阻止我們發展。

我們的生活就是由一連串成長的機會構成的,而這些機會也被我們稱之為問題。也有許多人不願接受這一點,選擇繞道而行,對問題視而不見,置若罔聞。但就在我們繞道而行時,總會被一再出現的新情況所困擾,迫使我們最終不得不面對問題,解決問題——通過這樣一個過程,生活才獲得了真實的意義,這就是實際上的進化。只有通過對抗,我們才能成長,因為只有障礙才能激發我們的力量、潛能和信念。障礙還會引發疼痛,使我們置身於充滿阻力問題之中,直到我們能面對它們、審視它們,用我們的好奇心、奉獻精神、理解力和我們的愛去克服它們。直到這一刻,疼痛才會消失,生活才會變得輕鬆。直到疼痛的再次出現,我們又會進入下一輪的循環:努力、堅持、自律——直到下一次收穫。

你不要再等待這句話:「現在一切都萬事大吉了!」對於親密關係來說,這是個錯誤的開端,就像另一些表達一樣,諸如:「首先我得找到一個合適的對象……」建立長期穩定的伴侶關係,就如雕琢一塊石頭,開始時需要用鎚子和鑿子來砸掉表面粗糙的多餘稜角和廢料,隨後所使用的工具會越來越精緻小巧,雕琢的痕迹也將越來越細膩精確。每天你的伴侶都需要處理一些事情,做出一些選擇。如果你處於對方的位置上,很可能會對同樣的事情採取另一種方式,或者做出完全不同的選擇。這樣的差異可能意味著失望和爭執,但這同樣也意味著,每天你都能從伴侶身上學到一些新東西。如果從這個角度開始思考,你也許就能鑿去一些過於粗糙的稜角廢料。或許你的伴侶會出現外遇,或許他對你的態度十分冷漠粗暴,要想鑿去這些邊角,並從中雕琢出美觀的造型,其過程將會相當艱難。但我知道,事情是可行的,別忘了我們的約定:你可以!重中之重的是你的願望,你是否願意使你的伴侶關係恢復正常?你是否願意為你的伴侶承擔全部責任?你是否願意對他說出自己真實的境況?你是否能審視自己的冷漠以及對關係與義務的恐俱?

生命充滿成長的機遇

最後一個問題是:這一切努力與付出值得嗎?我的回答很清楚:「是,是,是!」危機中蘊涵著生機,危機是愛的陣痛,危機中孕育著機會。當人們渡過危機之後,回頭望去,奮鬥留下的痕迹歷歷在目:自我信任、勇氣、彼此的接近以及生命的活力等都呈現在眼前。渡過難關之後,我們彼此能更了解。我們不必再猶豫彷徨,因為我們深知,一切都掌握在自己手中。當我們駕駛著婚姻的航船穿過激流險灘,戰勝了考驗與風暴時,兩個人會共同成長,親密關係也將得到進一步強化。那些身處這般婚戀關係的人,身上環繞著明朗祥和的氛圍。他們知道,生命充滿成長的機遇,只需從容地迎接挑戰。對於他們從前竟然將大好機會當成難以解決的問題而只想繞道而行的行為,此刻只是一笑了之。

伴侶關係面臨的最大挑戰是這樣一些問題:我們如何能同時獲得自由與愛情?我們如何能寬容地接受其他人不同的生活方式,並對此給予足夠的尊重?我們是如此的不同,如何才能維護情感的聯繫並不斷深化?不久前我與一對夫婦談話。他們提出了許多這類問題,希望能找到繼續改善他們關係的下一步驟。在談話中他們驚訝地發現,在他們思想深處有著同樣的顧慮:一個人絕不可以對另一個人過於投入,絕不能整個地將愛奉獻給他,因為這個人有一天是有可能死去的。我對這個想法也感到極度詫異,以至於一個想法自發地從腦中冒出來:如果真有一天,我的丈夫突然死了,我該怎麼辦?如何才能去哀悼無限的愛?

每個人對愛的恐懼甚至超過了任何其他事物。在有勇氣冒著風險真實地生活、真實地去愛之前,我們寧願像行屍走肉一般活著。我相信,有一天我們會來到交叉路口,舊的體系已不能正常運轉,而我們對生活的要求則變得更高、更遠、更多。這個系統的基礎是建立在恐懼之上的,我們害怕無法擁有足夠的物質,害怕自己做得還不夠。對伴侶關係做這樣的思考,只能或多或少導致一種看不見的競爭。我得到足夠的注意和關照了嗎?其他人是不是比我得到的更多?如果我現在投入更多是否會失去更多?推動我們行為的一個原動力就是深層的無價值感,是對喪失和缺乏的恐懼,我們不斷受到它的暗示:像我們現在這樣是不夠的。於是我們就必須努力去實現什麼,去獲得什麼,然後去獲得更多,追求更多,於是我們就必須更加努力。

我們獲得了各種可能的東西,日復一日,我們獲得的速度越來越快,實現的願望越來越多。但我們卻覺得自己過得不充實。生活對越來越多的人而言,就像兩腳陷入了泥濘的沼澤,每一次拔出腳來的嘗試,都只能使自己陷得更深。由此我們看到,勝利和成就的混淆,是一個核心的問題,致使西方的社會體系走入了死胡同,並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我們從童年時就學會了去爭取勝利——而現在我們卻攜帶著一系列的勝利堵塞在全面停滯之中。為我們的勝利鼓掌歡呼的人越來越少,因為每一次勝利都會產生相應的失敗者。當我們將世界更多地看做一個相互牽制的系統時,我們就將被這種「獲勝者,失敗者」的遊戲模式所驅使,逐步走向末路。我們的社會體制、企業、家庭、親密關係、個性都將固定僵化,或者虛脫乾涸在其中。

我拿什麼獻給你

在我看來,我們時代的危機,正是社會進化的最大機會。我們必須承認,所有人都處在關係之中,而且是與所有人所有事都息息相關。世上沒有獨自存在的勝利,勝利只能建立在他人的失敗之上。因此我們都必須學會在生活中獲得成就感,這已成為人生最重要的原則。但獲得成就感並不意味著我們要戰勝他人,成為勝利的佼佼者,而是意味著活出當下最好的自己,獲得成就感也意味著雙贏,對自身而言很好,對他人而言也不錯;獲得成就感還意味著大家一起合作,彼此擁有親密關係的新形態;意味著所有人能重新在自己內心發現母性的原則:給予和養育,意味著我們的生活將成為所有與我們相關的人成功的催化劑。如果世界和他人的生活由於我們的存在而變得更加美好,我們自然就會感到成績斐然,生活充實滿足。

如果我們一生致力於發展並完善自身的個性人格,那麼我們的生活就會變得真實而富有成就感。為此,我們既不必隱居到一個安靜的修道院去,也不需進行健康治療。我們只需立足此刻所在的地點,觀察自己所處的環境——看看我們的家庭、工作和朋友。如果我們在生活中感覺受到威脅、缺乏安全感、毫無生氣、麻木不仁或孤獨寂寞,那麼我們就該放棄以往的做法,不再尋找該為此負責的人。相反,我們更應該提出的是一個核心問題:我還有什麼可以給予?還有什麼是我不曾給予的?有什麼是我僅僅出於錯誤理解下的責任感而付出的?在什麼情況下我只是出於被拒絕的恐俱和禮貌而給予?什麼時候我是為了得到認可而給予?所有這些給予和付出,只能使我們的內在越來越空虛匱乏,並使我們越來越多地感覺到,自己從沒從別人那裡得到足夠的回饋與報答。只有當我們自然地接受他人的給予,我們才能真正給予他人。為了能真正給予他人,我們必須首先確認自我的價值。

是的,我願意!

當你開始展現自己,能夠坦然承認你的要求,並真實地去實現你的生活目標,實實在在的成果就會湧入你的生活。有些話是否已在你內心醞釀了許久?你是否已夢想了很久,希望會有一個新的不同以往的工作或激動人心的項目?你是否還將自己局限在穩定的現狀中,並緊緊抓住所有的舊習慣捨不得撒手?你是否有勇氣徹底放棄早已沒了意義的責任與義務和毫無樂趣的例行公事?你是否還躲藏在懷疑、平庸、保守以及舒適的社會環境中?面對挑戰和選擇你會猶豫地回答:「是啊,我得先? ……我也許應該……只要我能… … 那我就可以… … 」等。而實際上一切都會改變,只要你能誠實地審視自己的周圍;只要你能真實地表現自己並說出自己的感受.只要你學會不再繼續壓抑自己的傷痛,而是接受它;只要你開始諒解自己和他人表面上的錯誤,只要你不再輕下斷言,對一切進行價值判斷,只要你能下決心脫離安全但早已喪失活力的舊有程序,只要你有勇氣重新去冒險,只要你敢於聽從自己的判斷與引導,只要你決定為其他人或其他事承擔責任,那麼你就會最終發現自己的天賦,發現還未曾開發的潛能、創造力和生活意義。所有你此生擁有的才能和精神使命,都將在這一刻發揮應有的作用。這一刻,就像你在從前的生活中經歷過的所有阻力、封鎖、傷痛、絕望以及障礙,都聚集到一起,從而顯示出其內在的意義來——一切都是為了你的成長與發展。猛然間你的生命變得如此不同。

我們都必須找到生活的意義和任務,才能使自己的生命變得充實而幸福。然後我們才能去幫助他人,使他們也能這樣去生活。大家一起努力才能拯救這個世界。如果你開始向前邁出第一步,並使自己的生活健康發展,那你就能影響身邊的其他人也向前邁步。你的個性越是得到更大的發展,你周圍的人就越能更好地生活。你生活得越幸福快樂、成績卓著、生機盎然,就越有能力幫其他人。那麼所有與你接觸過的人,都能有意或無意地感到你所煥發出來的力量。

伴侶關係是我們個性發展的推進器。我們之間的關係越密切,就越能通過對方來認識自己,於是我們平日不肯正視、竭力掩飾的所有問題,都將更清晰地展示出來,供我們觀察與探索,並找出解決的方案。有時我們甚至會因此而感到十分不適——親密關係就是改善我們生活的主要課程,每個章節——很可能是痛苦的——都要求我們認真掌握。如果我們能夠按章學習並付諸實踐,我們就會彼此更加接近,更加自信。

如果你能真正對另一個人承擔起責任和義務,那麼你就向前邁了一大步。如果你能對另一個人說:我願與你分享我的道路——即便此時很艱難;我信任你——即便這事很困難.你是我的一面鏡子——從你康復的過程中,從你的幸福和實踐探索中,我看到了自己的康復過程和治癒他人的力量。但首先你要熱愛自己,才能邁出最大的一步,並為這個世界帶來最好的禮物。

不久前一個剛剛經歷了婚姻危機的朋友告訴我說,他認識了一位絕對出色、絕對引人注目的女士。在小範圍內,他們進行了一次十分開放的關於外遇問題的私密討論。大家都很坦率地談自己的經歷並由此得出一個令人沮喪且悲哀的結論:外遇幾乎已成為長期婚姻的一個組成部分。最終,這位優秀的女士卻出人意料地扭轉了話題:「我在婚姻中從未經歷過外遇,所以對此我無權發表意見。但我已結婚13年了,我想我對婚姻有發表意見的優先權。」

這位女士是在自欺欺人呢,還是完全將自己摒棄在現代生活的真實情況之外呢?這位女士解釋說,她在婚前曾經歷了瘋狂的生活,有時甚至會與3個男人同時保持性關係。之後她結識了後來成為她丈夫的那個男人,有一天,她下定決心要和這個男人共度一生。後來,她與他一同站到了婚禮的聖壇前,並且彼此向對方鄭重說出:「是的,我願意!」直到今天為止,她始終視這句話為自己的生活使命:「是!我決定與你在一起。是的,我願意,我願意學習,如何去愛你!」她就是如此看待婚姻責任的。

 


推薦閱讀:

原來好朋友結婚,真的會哭成狗
結婚選個好日子
為什麼我說,逼婚是絕對不會帶來幸福的
最佳結婚年齡可以「算」出來
結婚婚紗照選片你要注意的事項

TAG:結婚 | 婚戀 | 愛自己 | 溫暖 | 自己 | 治癒 | 情愛 | 戀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