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對《易經》的理解

對《易經》的理解

 

一、「易」與「經」的理解

1、新華字典的解釋。「易」字有三種解釋:一是簡單、平和;如:簡便易行、輕而易舉。二是改變、變換、交易;如:移風易俗、貿易。三是姓。

「經」字有八、九種以上的解釋:一是織物上的縱的紗或線(與「緯」相對);如:經紗。二是中醫上人體內氣血運行的通路;如:經絡。三是方位;如:經度。四是營謀;如:經營。五是歷久不變、正常;如:經常、經久耐用。六是經典;如:本草經、佛經等。其他不列舉了。

2、許多易學人仕所著的書籍中的解釋。有許多種類。

一種是從「變化」的角度上講:說「易」就是變化。《繫辭傳》中所指:「生生之謂易」,即宇宙中的一切事物無時無刻不在變化中。

一種是從字義與字形上講:有四種。其一,「易」即是「蜥蜴」。說「蜥蜴」是古象形文字,現在人說是變色龍,以象徵變化之意。其二,「易」即是「日、月」。日代表太陽,月代表月亮。太陽為陽,月亮為陰,走了太陽來了月亮,走了月亮來了太陽,正好是《易經》所說的陰陽交潛現象。其三,「易」即是上「日」下「勿」。「日」代表著「光」,是宇宙無窮的大能;「勿」代表著「物」,是一切物質現象。無形的能為陽,有形的物為陰,這也是《易經》所說的陰陽交變的現象。其四,「易」即是「錫礦」。「 錫」的熔解度低,人類最早用於生活中且又是象形字。

一種是東漢的鄭康成把《易經》解釋成「簡易、變易、不易」。「簡易」就是變化的方式與方法;「變易」就是天道、地道、人道等一切物質變化的過程,因為宇宙萬象時刻都在變化。「不易」就是天道、地道、人道等一切物質變化的過程中不變的規律法則。我認為這種解釋正符合《易經》的宗旨。

3、對「經」的解釋。書上以及各易學專家的解釋很少。從字典的解釋,我認為「經」就是道,天地的大道理,人生的大道理;是通往某處或學習知識所需沿著的「途徑」。闡明天理、人道的書就稱著「經」; 「經」是最神聖的典籍,權威的著作,也是一切真理的源泉。

二、《易經》的起源

1、從起源的時間看(成書的時間):應刻是在商末周初周文王創後天八卦,寫卦辭而成書的年代。大約距今應該是五千年前,也有人說是七千年前。但具體時間,目前說法不一。

2、從起源依據看:據目前大多數的學者們考證,傳統上都一致認為《易經》是伏羲源自「河圖、洛書」。易傳上也說:「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 據說在遠古時代,由於當時洪水泛濫,水土流失之後,在黃河上游發現背上畫有圖形的龍馬,史稱「龍馬負圖」即「河圖」;在黃河支流洛水附近出現了背上有文字和九組有關天文數字的靈龜,即「洛書」。聖人伏羲因此畫出了「先天八卦」。後來到殷商末年,周文王被囚禁在羑里【古地名,在今河南省湯陰縣北】,又根據伏羲的「先天八卦」演繹出了「後天八卦」,也就是「文王八卦」,並進一步推演出了六十四卦,並作卦辭,周公作爻辭。到孔子時代作《易傳》,《易經》才算完成。所以《易經》又有「人更三聖,世歷三古」的說法。意思是說:《易經》的成書,經歷了上古、中古、下古三個時代,由伏羲、文王、孔子三個聖人完成。

三、《易經》的結構

《易經》包括《經》和《傳》兩大部分:

  1、《經》:分為《上經》和《下經》(卦名、卦形)。《上經》三十卦,《下經》三十四卦,一共六十四卦。

2、《經》的部份又包括:卦辭(文王作);爻辭(周公作)。

3、《傳》:孔子及其弟子所作。又叫做「十翼」。一共七種十篇,分別是:《彖(tuàn)》上下篇、《象》上下篇、《文言》、《繫辭》上下篇、《說卦》、《雜卦》和《序卦》。

  (1)、《彖》上下篇是《十翼》的第一、第二兩篇;是專門對《易經》卦名和卦辭的占斷、解說。

  (2)、《象》上下篇是《十翼》的第三、第四兩篇;是解說六十四卦的卦象及三百八十四爻的爻象。

   (3)、《繫辭》上、下篇是《十翼》的第五、第六兩篇;其基本價值有兩點:一是對周易的諸多內容,作較全面的辯析、闡發,有助於後人對八卦、六十四卦及卦爻辭的理解;二是在闡釋義理的同時,作者廣泛表露了自己的哲學思想,特別是披露了宇宙間的「對待」和「統合」的自然規律。它是《易經》的哲學綱領。是學《易》的必讀之篇。

(4)、《文言》是《十翼》的第七篇(分別列在乾坤兩卦之後);它說明乾、坤二卦的象徵意義,是《易經》的門戶。

(5)、《說卦傳》是《十翼》的第八篇;「陳說八卦之德業變化,及法象所為。」其主旨是對八卦的基本象徵意義和取象範圍的具體說明,是研究術數的理論基礎之一。

  (6)、《序卦》是《十翼》的第九篇;它講述了六十四卦的排列次序,並揭示諸卦前後的意義。

(7)、《雜卦》是《十翼》的第十篇;「雜揉眾卦,錯綜其義」。是將六十四卦,以相反或相錯的形態、兩兩相對的綜卦和錯卦,從卦形中來看卦與卦之間的聯繫。說明宇宙萬物這種「錯」、「綜」規律的生化法則,都是在「對待」與「統一」中體現出來。

四、《易經》所研究的範疇和重點

1、《易經》所研究的範疇。易學博大精深,彌綸萬有,且變化多端,為中華文化的源頭,它是哲學的,又是科學的;是理學的,又是數學的。但不管怎樣,其內涵不外乎三個方面:

一是「象」,即「卦象」。《易經》說:「天地萬物,生而有象,象之構成,必先有形。」所以,古人設卦,仰觀俯察,遠取近譬,始作八卦,來推演天地萬物的象,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進一步占斷事事物物的變化、發展、得失、吉凶等。

二是「數」,即「氣數」。《易經》里講的「數」,不是算術中計數用的1、2、3、4、5、6、7、8、9等數字,而是指消息盈虛、吉凶禍福(心生)之數。如:奇數、偶數、陰數、陽數、生數、成數、天數、地數等。

三是「理」,即「義理」。在《易經》的通篇中,都是研究物象以推理,觀象知數,推數窮理,三者互用求真理。所謂:順理成章,合乎天德。

2、《易經》所講的重點——「陰、陽」。 就《易經》本身而言,她的最基本的語言就是陽「 」和陰「 」,陰陽是《易經》中的最根本物質,是組成《易經》的基礎,由陰陽推知萬事萬物。可以說,沒有陰陽就沒有《易經》。陰爻、陽爻又是構成八卦以及六十四卦的最基本的元素。

五、《易經》中所闡述的哲理

1、「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它是《易經》哲學思想體系中最重要的一個概念。《易經》中將天、地兩道設定為自然規律,是不可改變的常道;人是天地之所生,有「仁義」之性,人必須順應天地之道,也就是要遵循大自然的規律,其行為要合符天道,達到一個整體——即「天人合一」的境界,這樣才能無咎。《易經》的最高理想,也就是要實現「天人合一」的境界。

2、「陰」與「陽」的變化,即「對立統一」規律。《易經》全文中就用「陰陽」這個概念來解釋自然界兩種對立和相互消長的物質勢力,並認為「陰陽」的對立和消長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進而認為「陰陽」的對立和消長是宇宙的基本規律。中國古代的哲學家們進而體會到自然界中的一切現象都存在著相互對立而又相互作用的關係,自然界的任何事物都包括著「陰」和「陽」相互對立的兩個方面,而對立的雙方又是相互統一的。

《易經》認為,「陰陽」的對立統一運動,是自然界一切事物發生、發展、變化及消亡的根本原因。正如《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所以說,「陰陽」的矛盾對立統一運動規律是自然界一切事物運動變化固有的規律,世界本身就是「陰陽」二氣對立統一運動的結果。所以說:無論是社會生活,還是自然現象,都存在著對立面,而這個對立面就是「陰陽」。

3、仁德廣大,周而復始,生生不息的規律。

一是《易經》蘊藏著至高無上的「仁德」。這個「仁德」就是天地的「道」,它顯現於外,而將功用潛藏於內;是聖人效法的準則。

二是《易經》至大無邊,它的哲理和象徵是與天地准,准者,同也。《繫辭傳》說:「周易這部書,道理廣大周備,包含有天文的道理,地理的道理,人事的道理」;又說:「至大者天,至廣者地,將它比擬於遠處,則變化窮深,遙無止境;將它比擬於近處,則寧靜端正,不見邪僻;將它比擬於天地之間,則完備充實,萬理俱在」。

三是周而復始,生生不息。《繫辭》中講「生生之謂易」,就是「易」的根本精神。「易」的生成過程,表現的就是宇宙的基本的存在方式和生化過程;《易經》上講: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就是代表著天地這個「道」的八種不同的象徵,八卦相推成六十四卦,而六十四卦最後兩卦為「既濟」和「未濟」。 「未濟」之卦的意思是說:天下之事,物極必反,往複循環,一個過程的終止乃是另一個階段的開始,生生不息,永無休止。

4、「通變致久」 的辨證法則

《繫辭》中說:「易,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易經》告訴後人,《易經》作為書是不可以離開它的,它所講述陰陽的道理在屢屢變遷,在不停地變化,始終圍繞天地人三才(八卦六爻)之間,上下往複沒有常規,陰陽相互轉化,沒有固定的法則,只有變化才是其方向。所以《易經》認為世間萬物都是變化著的,是因為窮極生變,遵循天道變化的規律,在規律的指導下變化,就能暢通,暢通了就能保持恆久。那麼人就應該效法天道,不違天逆常,順時適變,如此才可以保持長久。

5、人在自然變化過程中的「時」與「中」的原則

從《繫辭傳》以及《序卦傳》的解釋中,我們不難發現,整篇《易經》在闡述天道、地道、人道的變化過程中,事事物物都必須遵循「時」與「中」的原則,特彆強調這是人在效法「道」的過程中要遵循「時」與「中」的道德準則。「中」即指中庸之道,在天地自然之道正中運行,既不太過,又不不及。「時」即指與時勢俱進,察時而動,知時而行,觀時而變,正所謂:「識時務為俊傑」。

   六、《易經》對後世的影響

《易經》是中華文化的根,誕生在新石器時代,是中國進入文明社會的重要標誌。它不但是最早的文明典籍,同時也對中國的道教、儒家、中醫、文字、數術、哲學、民俗文化等產生了重要影響。

一是成為皇權治理國家的工具。特別是被「儒家」定為群經之首後,它就成為皇權制定國家政策,規定民眾行為的一個準繩,從秦始皇的焚書坑儒的歷史就最能理解了。

二是對中國文化方面的影響,是數之不盡的。如先秦的諸子百家、道家的修身、中國文字的變遷、現代的相對論等,無不受之啟發。

三是對中國的醫學的影響。《易經》陰陽學說是中醫陰陽學說的基礎。《易經》的實時定位思想、與時偕行等思想對中醫有著至為重要的影響,一人一方、因病成方的治療原則皆源於此。中醫經典著作《黃帝內經》受《易經》的影響很大。東漢時期的《神農本草經》運用八卦取象的觀念,明確了中醫用藥原則。張仲景《傷寒論》把陰陽學說和太極含三為一發展為六經學說,創立了六經辨證的原則,奠定了臨床醫學的基礎。

四是對軍事的影響。《易經》對軍事理論有直接影響。《易經》64卦,適合戰爭機動戰略的選擇,歷史上著名的軍事家孫臏、吳起、諸葛亮等,都根據《易經》原理排兵布陣,其中著名的《奇門循甲》就是運用于軍事上的布陣書。

還有對建築、武術、為人處世等等許多方面的影響。《易經》對中國文化影響的領域非常廣泛,可以說是無處不在。對儒家、道家、中醫、政治、軍事、文化、民俗影響深廣,是世界上傳承非常完整、綿延不絕、生生息息的文化活化石。

七、《易經》到底是一本什麼樣的書?

1、在古石器時代,也就是伏羲時代,它是一部指導人們行為的簡單的符號,它不是書。《易經》是一種人工符號編碼系統。它由陰陽通碼卦符組成了八卦、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三個不同水平的系統層次,有著嚴密、完美的內碼數理結構,是目前所知的上古文明中層次最強、結構最嚴密的符號系統;因為當時是沒有文字的,沒有規範的言語表達,是一個矇昧無知混沌的蠻荒時期。作為一個部落的領導人(伏羲),他在日常的生活實踐中觀天、地、人、(動植)物等形象摸索出來的一套反映「天地人」等現象的符號模式。是由伏羲用他當時的行為、形象語言加以總結與修改概括而來八種預測符號,對現代人來說,它是一部無字天書。

2、它完全是一部一本關於「卜筮」之書。從許許多多的易學人仕、專家等的研究中可以看出,伏羲畫出這些符號後,到周代的文王,才開始在各符號後面加註文字來敘述各符號所代表的意思,才確定為「卦」,後人又稱為「周易」,所以「 周易」這個名稱就一直沿用到現在。而文王加註的文字也很簡明,各卦辭中所反映的也都是當時他被囚禁時的心情、他對當時的社會的憂患心態以及當時社會的景象。所以他用「卜筮」的方式對伏羲所畫出來的符號進行專心研究並加以解說,其主要的目的是為了他自己能夠預測得更準確,並且他也只有寫了卦辭,而沒有寫爻辭。

「卜筮」就是對未來事態的發展進行預測,以至於到後來各朝代的君主都用它來管理國家,形成了在古代是帝王之學,政治家、軍事家、商家的必修之術。所以說《易經》便是總結各朝代預測的規律理論的書。

3、它具體成為後世人研究的一部書,我認為是在孔子時代之後。孔子在讀《易經》後,他認為伏羲的八卦卦象和文王所加的卦辭以及周公的爻辭意境高深,文字古奧,艱澀難懂,所以撰寫了「十翼」,簡明其中的道理,以便後人能看得懂,補充「十翼」後則被「儒家」確定為「群經之首」。以至後來出現了很多的「易」學專家,上到皇帝,下到平民老百姓,興起了學「易」的風潮。且從此也分出了許多衍生學科。

4、自成書到現在,所有易學人仕認為:《易經》是中華文化的瑰寶,學術思想的淵源。是因為,它研究的是天、地、人的現象和原理,說明天、地、人的變化法則,以及運用這些變化法則的一門學問。它凝聚著中國古聖先賢古老智慧,是華夏五千年智慧與文化的結晶。正如孔子所說:「能通天下之志」的一部書。它可以解釋宇宙的時空現象,可以探知幽冥鬼神變化的道理,可以推測國運的興衰,可以觀天下局勢的變革,也是治國的大法,生命的諫言。

所以,綜上所述,本人認為《易經》是一部中國古老的經典,它所提倡的主旨是「心物一元,天人合一」。文字古奧簡約,一義多涵,它是以卦象譬喻模擬事物的形象和變化,以深邃微妙的義理,彰顯、揭示三才的道理。「易」字的本意就是指變化,《繫辭傳》中講:「易,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天道、地道、人道,在生生不息、周而復始的衍生之下,隨時隨地都在變化。另外,《易經》的每一卦都是大自然的現象,也是生活的真實體驗,符合天地與人事自然的變化過程,沒有概念性的思考。《易經》講:「一陰一陽之謂道」。對於《周易》,仁者見之謂之仁,智者見之謂之智,百姓日用而不知。

《易經》的道理,必須在生活中融會貫通,按照變化的方式方法,在現象和變化的過程中嚴格遵循「道」的變化規律、法則,安然承受生活,將生活融入簡單自然的大化中,則能與天地通,與鬼神通,與一切通。

 


推薦閱讀:

苗懷青老師《易經學堂》
易經起名陳沛甄:夫妻爭吵的秘密
讀曾仕強老師的《大易人生》的感悟
從《易經》看八字,為什麼很多東西可以被算出來?
《易經》最早出自哪裡?

TAG:易經 | 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