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內闈——宋代婦女的婚姻和生活 婚禮之日(1)

原文地址:內闈——宋代婦女的婚姻和生活 婚禮之日(1) 原文作者:西門大姐 《快嘴李翠蓮》的「潑婦」故事誕生於 13世紀,其間有婚禮之日的生動描繪。新娘及其家人很早就起床,她戴上耳環和頭飾。湯圓、麵條和其他食物都準備好了,家人等待 3位女親戚的到來:新娘的姑姑、姨和嬸嬸。新娘在家廟、祠堂或祖先的牌位前點香祭祖,行告廟禮。後來,新郎家的一隊人馬到了,有樂師、牽馬人、媒人、轎夫、卜師和其他人等。卜師唱頌詩請求酬謝迎親隊,新娘的母親拿出錢來分給他們。新娘上轎,轎子到達新郎家門前放倒在地面,卜師再次唱頌詩,這次是引出媒人喂新娘滿滿一勺米飯的前奏。新娘被引進新郎家堂前,卜師主持儀式,拜見祖先的靈位和在場的親戚們。然後請新人進入洞房舉行「撒帳」儀式。89這時卜師朗誦詩句,人們朝著各個方向撒米,促使陰陽交匯。隨後新郎加入到客人中去,飲酒歡樂,直到深夜。第二天清晨,新娘開始做家務,第三天,她媽媽會來看她。

  新娘在婚禮這天被接到新郎家,稱為「歸家」,因為這一次她進入了「真正」的家。最令人欣喜的一點是新郎及親屬一起到她家去接她——稱為「親迎」——雖然有時由新娘的家人送她到新郎家去。類書里有些信是請求新娘的父母把她送到對方那裡,這種信件常收藏在學者的文集里。一位學者願意把女兒從福州送到莆田(都在福建省),與劉克莊(1187—1269)的孫子完婚,說行程只有一天水路。1113年朝廷頒布的禮儀詔令建議,如果新郎本人不能親迎新娘,可以由媒人護送。

  舉行婚禮那天,新郎一家人很早就起床作準備。朱熹的《居家雜儀》描寫了新郎一家怎樣擺設兩個人的桌子,放上蔬菜、水果、酒、茶杯和茶盤、筷子和「合巹」。新郎要穿正式的盛裝,還要戴上花冠。在古代的儀式中,新郎離家去新娘家以前要在父親的帶領下行昭告先靈之禮。朱熹說新郎要拜兩次,然後從家長手裡接過一杯酒獻祭,跪拜過許多次以後,接受父親的訓導:

  往迎爾相,承我宗事。勉率以敬,若則有常。

  新郎回答:

  諾。惟恐不堪。不敢忘命。

  與此同時,新娘的父親也在給她同樣的告誡:

  敬之戒之。夙夜無違舅姑之命。

  然後,新娘的母親整理著她的鳳冠和霞披,教導說:

  勉之。敬之。夙夜無違爾閨門之禮。

  90新娘的嬸嬸、姑姑、嫂子和姐姐會送她到內闈的門口,再一次整理她的裙裾,煞費苦心地重複著強調父母的教導:

  謹聽爾父母之言。夙夜
推薦閱讀:

備婚中最難的9個環節,我都幫你整理出表格了 | 五月新娘
各顯神通!英皇室婚禮嘉賓禮服盤點(組圖)
婚禮大作戰,你離公主夢還差了一頂珠寶冠冕
婚拍凹照型,你還在叉腰翹屁股?--IDO99海外婚禮
這場麻風病康復村的公益婚禮,讓我看到了人性最美的模樣!

TAG:生活 | 婚姻 | 婚禮 | 轉載 | 婦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