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論武術的「內家」與「外家」

編者:這是已故蔡龍雲教授(1928年11月-2015年12月)的一篇著名的文章,首發於《武魂》雜誌1984年(總第2期)。文中所論問題,可說是中國武術的「哥德巴赫猜想」了,有關討論,似仍在綿綿不絕地進行。此文非是結論,文章角度,謹供參考。題圖是1946年蔡龍雲擊倒美國黑人拳手魯塞爾。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我幼年練武的時候,聽說中國的武術有「內家」和「外家」之別,但究竟什麼是「內家」,什麼是「外家」呢?我總搞不清楚,困惑不解。後來年歲稍長,讀了一些古人撰寫的文章,聽了一些專門家的議論,慢慢地才知道了武術分「內家」與「外家」的起端,以及「內家」與「外家」的特徵。

蔡龍雲老師

原來,中國武術分「內家」與「外家」之說始於清初著名學者黃宗羲先生。康熙八年(1669年)他為浙東武術家王征南先生撰寫的《王征南墓志銘》說道:「少林以拳勇名天下,然主於搏人,人亦得以乘之。有所謂內家者,以靜制動,犯者應手即仆,故別少林為外家……」。黃宗羲的兒子黃百家在《內家拳法》里更說道:「自外家至少林,其術精矣。張三丰既精於少林,復從而翻之,是名內家,得其一二者,已足勝少林……」。由那時候起,中國的武術被黃氏父子絕然地別為內外兩家了。「內家」與「外家」有什麼區別?他們各自的特徵是什麼?這在黃宗羲先生的文章中以及後來的一些自稱為「內家拳」專門家的文章中,都已說得明白,歸納起來有三個:       其一,「以靜制動」、「後發制人」的拳術為「內家」;「主於搏人」、 「先發制人」的拳術為「外家」。    其二,「以柔克剛」,主柔的拳術為「內家」;主剛的拳術為「外家」。    其三,講究「內功」,善於調理內在的氣息運行的拳術為「內家」;主於鍛煉外在的形體素質的拳術為「外家」。    從古人和後來的「內家拳」專門家的文章中,還使我知道了太極、形意、八卦等拳術即是「內家」;而少林以及凡是具有竄蹦跳躍、閃展騰挪等招勢的拳術,都被別之為「外家」。這就更具體得多了。    可是細細地想來,我又覺得對被「內家拳」專門家們所規定的區別什麼是武術「內家」與「外家」的那三個特徵,還有許多費解的地方,覺得中國武術別為內外兩家的這種理論,似乎不是那麼十分站得住腳。    我想,既是「以靜制動」、「後發制人」為武術「內家」的特徵,在敵我雙方角斗較技的時候,總是「主於禦敵」處於防禦的地位,讓對方先動手發招進攻,而後乘之。果真如此,那麼在太極拳推手比賽的時候,雙方都是「內家」,那個先發招的,或是講究「搭手即發」的,還算不算「內家」?由此而又聯想到生活實際里的打鬥,敵我狹路相逢,彼此拉開架勢,可是遇巧雙方又都是武術「內家」,誰都不願「主於搏人」,你等我先發,我等你先動,誰都想 「後發制人」。那麼,這場打鬥又怎麼能打下去呢?    其實,被別之為「外家」的少林武術,也並非沒有「後發制人」的招數,試看「少林羅漢十八手」,其中的「一條椽」、「硬開弓」、「架梁炮」、「僧敲鐘」、「披身錘」、「拗鸞肘」、「劈柴勢」、「僧推門」、「金勾掛」、 「掃蕩腿」、「鷹掐嗉」、「挎籃勢」、「扭纏絲」、「降龍手」、「僧縛虎」等十五個招勢,都是「以靜制動」、「後發制人」、「主於禦敵」、「非遇困危則不發,發則所當必靡,無隙可乘」的拳法。至於被稱之謂「內家」的拳術,也有他「先發制人」的拳法,例如「形意拳」,在「八字訣」中對「敏」字的要求是:「……手要敏,如撲羊之餓虎,能先發制人……」。既要求「先發制人」,能說「形意拳」它不是「主於搏人」的拳法嗎?要說敵我雙方角斗較技的勝負,其關鍵恐怕不在於「後發」或「先發」,而是在於得氣、得時、得機、得勢。「氣以實志」,而「勇」則是「志之所以敢也」,所以說相搏較技「以勇為先,以氣為決」。怒發氣生,則目無鋒刃,故得氣者勝。得時,「見利不失也」。雙方角斗相搏,有利於我時不能狐疑不決,猶豫則失時,失時則敗。因之相搏較技講究「得時無怠,時不再來」,勝負之分,「得在時,不在爭」。得機,「察其動向,乘其未定,擊其不意也」。角斗相搏莫「神於得機」,「先後不容瞬,遠近不容分,先之一刻則大過,後之一刻則失時」,須恰得其宜,方為得機,善得機者勝。「勢者,皆順而不逆之謂也」。得勢,「順其勢也」。「其因勢而利導之」,不相違阻,「逆阻則失勢」,失勢者敗。不管是什麼家,雙方角斗較技總是有一方先發招的,招有虛實,一招發出,既可以由實化虛,也可以由虛化實,虛中有實,實中有虛,隨機應變,先發招的可以變化,後發招的也可以變化,哪有因「內家」、「外家」之別而拘泥於誰先動手發招的。

蔡龍雲的精氣神

至於「以靜制動」,任何使拳之家對「靜」的理解均都是「靜者,靜動,非不動也」。在角斗相搏時,「主動」、「主於搏人」,是屬於戰略的範疇;而「主靜」、「主於禦敵」,是屬於戰術的範疇。因之古人說:「善用兵者,有進無退,雖退所以成進;有先無後,雖後所以成先;有速無遲,雖遲所以成速;有戰無守,雖守所以成戰……」(《潛書》)。動靜的運用是根據時、機、勢來決定的,該動時就要動,該靜時就要靜,「應動而靜,則養敵以生奸;應靜而動,則失時以敗事,動靜中節,乃得其宜。」以「以靜制動」、「後發制人」、「主於禦敵」  來規定太極、形意、八卦等拳術為武術「內家」,而別少林等拳術為武術「外家」,此一說看來是不能成立的。我又想,以主柔的拳術為武術「內家」,以主剛的拳術別之為武術「外家」,那麼,主於「亦剛亦柔」的拳術又是什麼「家」呢?有許許多多的使拳之家,都是主於「亦剛亦柔」的,他們認為「純柔純弱,其勢必削;純剛純強,其勢必亡」;在拳術里應該是「不柔不剛,合道之常」。所謂「不柔不剛」,是說不能「太柔」,不能「太剛」,「太剛則折,太柔則廢」,剛柔宜取「中和」。因而在這許多的使拳之家中出現了「剛發乎內,柔制乎外」;「外若優柔,中實剛勁」;「剛中帶柔,柔中帶剛」;剛柔相濟定心神」等等的論說,好像還設有一家是專主於剛的。被別之為「外家」的少林武術也是這種講究「軟如棉,硬如釘,軟能克硬,硬能克軟」, 「遇軟須硬進,遇硬須軟磨」,主於「剛柔相濟」之家。佛教禪宗原本有「柔者性之體,剛者性之用」的「剛就柔」、「體用」之說,少林是禪宗祖庭,其武術以禪宗的「體用」之說作為技術的理論指導,是完全可能的。事物總是「剛柔相推而生變化」(《易·繫辭》)。我想專一地主於剛或柔的拳家,是不會有的。有的專門家說,使拳之家都講「剛柔相濟」,但總有偏重於剛或偏重於柔的,別少林為「外家」,只是說他「偏重於剛」而已。照這樣說,是不是所謂「內家」也是主於「剛柔相濟」,只是「偏重於柔」而已呢?「偏重於剛」和「偏重於柔!」兩者是相比較而言的,拿常見的一般的少林拳術與常見的一般的太極拳相比較,的確少林拳術是偏剛了一些,太極拳術是偏柔了一些。假設偏剛的拳術就得別之為「外家」,那麼,拿陳氏太極拳和楊、吳等式太極拳相比較,顯而易見,陳式太極拳不是偏剛一些了嗎?是不是也該把陳式太極別為 「外家」呢?拿太極拳和形意、八卦相比較,似乎形意又比陳式太極更偏剛了一些,八卦比太極也快了一些,這是不是又應該把形意、八卦也別之為「外家」呢?有比較才能有鑒別,拿王征南先生的「內家拳」和太極拳相比較,似乎王征南的「內家拳」也應該別之為「外家」了,因為在「內家拳」裡面有摔跌動作 「金剛跌」,摔跌的動作,不能偏柔吧?有點穴的動作,點穴如果沒有一點偏剛的指力,恐怕也是難以收效的。如此首創武術「內家」之說的「內家拳」在與太極拳相比較之下,居然也是「偏重於剛」的拳術,按原則辦事,也應更名為「外家」。 中國武術,在長、短兩類的拳術中,有工、行、醉、綿、勁、別等六種體勢。其中的綿體拳術,柔和蘊藉,緩緩不斷,自始及終,綿綿相連,就主於偏柔。而其中的勁體拳術,使氣鼓勁,骨剛筋粗,肌腱隆凸,陽剛外露,就主於偏剛。在一家的拳術里,或者說是一個拳種里,會有主於偏柔和主於偏剛的幾種不同體勢的拳術並存,以我所見到的、學過的少林武術為例吧,「金剛伏虎」就是少林武術中偏重於剛的勁體拳術,「少林心法羅漢拳」、「少林功」就是少林武術中偏重於柔的綿體拳術。不僅如此,即使是一套一招一勢,端莊勢整的工架體勢的拳術,同樣也是可以把它演練成奔放飄灑,乍徐還疾,忽往複收,形如酒醉似的醉體拳術的。在一家拳術里,有著主於柔和主於剛的許多拳術路數並存,而一套拳路又可以練成這樣的或是那樣的不同的體勢,那麼,這一家拳術究竟算是「內家」呢,還是「外家」?越想就越是覺得以主柔的拳術為「內家」,而別其他主於「亦剛亦柔」的拳術(因為實際不存在純剛的拳術)為「外家」,這一說也是難以成立的。我又想到以是否善於調理內在氣息的「內功」來分為「內家」與「外家」的說法上去了。這可是黃宗羲先生所沒有提及的,而是後來的專門家所提出的原則。既然武術「內家」是以內功練氣見長的,那麼被別之為「外家」的拳家當然是被認為不善於調理內功氣息的了。可是事實並不如此,被非常明確地別之為「外家」的少林武術,卻偏偏也是主於修內練氣的。請看《嵩山少林拳法》一書,裡面提到「養氣不離性,鍊氣不離命」,「上氣下壓,下氣上提,上下會合,陰陽歸一」,「氣要走平」,「內要提氣外要隨」,「拳把若不知鍊氣,總有仙著不足恃」,「實自虛處生,氣自丹田吐」,……是十二分地強調內功鍊氣的。再看一看少林的龍、虎、豹、蛇、鶴「五拳」:「龍拳」練神。解曰:練時周身無須用力,暗聽氣沉丹田,遍體活潑……」;「虎拳」練骨。解曰:練時須鼓實全身之氣……一氣整貫,始終不懈……」;「蛇拳」練氣。解曰:氣之吞吐抑揚,以沉實靜柔為主……」;「鶴拳」練精。解曰:……練時須凝精鑄神,舒臂運氣,所謂神閑志暇,手心相忘……」。五拳之中,除豹拳沒有提到鍊氣之外,其餘四拳都強調了鍊氣。這能說被別之為「外家」的少林不講究內功、不善於調理氣息嗎?據說「內家」的拳術是與調息、凝神、靜慮、守丹田的道家靜修相結合的。果是這樣,那也應該允許被別之為「外家」的拳術與佛家的「定慧雙修」相結合。佛家的禪,梵語為「禪那」,意是坐禪靜慮。禪宗的《壇經》教人「一時端坐,但無動無靜,無生無滅,無去無來,無是無非,無住無往,坦然寂靜,即是大道」。道家的靜坐鍊氣,佛家的坐禪調息,難道說一是煉內、一是煉外嗎?被別之為「外家」的少林武術,他強調鍊氣調息,是與「神功」分不開的。誰能說少林的拳術不講究「內功」呢?看起來以鍊氣調息的『內功」與否來分別為武術「內家」與「外家」,此一說同樣是站不住腳的了。黃宗羲先生和一些專門家,都是很有學問的人。對古人和賢者,我是十分尊敬的,絲毫也不敢有冒瀆的地方。然而,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古人和賢者聽說的一切,恐怕有些也不完全符合客觀實際的,在武術「內家」與「外家」之別的說法上,他們就難免不帶有偏面性和局限性了。

勿使前輩之遺珍失於我手,勿使國術之精神止於我身。儕輩共擔此責,誠邀您加入「武談」,從今天開始,讓改變成為可能。


推薦閱讀:

武術集萃【44】
龔偉的功夫瑜伽,居然從一部少林寺電影開始?
太極散手的對抗訓練(二)丟失訓練
再次剖析傳統武術與「武林惡人」徐曉冬
你還能長高?快看,密春雷告知長高秘訣!

TAG:武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