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如何練出感覺來?¨ы

太極拳要練出效應,須感覺的訓練。

先根據體悟談訓練感覺的標準。如果習拳者在訓練中有下列諸種表現,則是感覺的訓練已有根基。

一是手心有熱、脹、麻感,起先時隱時現,若有若無,後來逐步明顯起來。

二是丹田有內外旋、上下翻之感。多數拳家提出太極運行以丹田為核心,以腰脊為主宰,這是正確的。實訓中,每一動作——儘管是微動,都應有丹田旋的訓練,繼而有所感知。古人稱「腹有良謀」,「滿腹經綸」不是沒有根據,現代醫學已證明腹部對中樞神經的延伸作用,並稱腹部為第二大腦,因此,練丹田感覺實質上練了中樞神經,練了大腦,練了聰慧。

三是動作運行有在水中、稀泥中之感。就手臂而言,手常伸展如鐵板,手指並擾如鐵鎚。手如鐵鎚時,臂如木柄;手似乎脫腕時,臂如灌鉛;手推手拉手手動又似在水中運作。以腳而言,前進、後退、撤步、並步、插步都似乎在稀泥中移動,要有一定阻力感。一腳輕虛,另一腳必沉實,形成貓步。

四是整個身子有輕靈與舒適之感,一套拳打下來,不應感到疲憊、勞頓、煩躁、憋悶等,而是感到愉悅、輕鬆、靈便、寧靜、平和、舒適、愜意。似乎意猶未盡,越打越精神。

五是內聽與返觀之感覺,習拳者在畫弧走圈中,對外物外聲渾然不覺,耳聽呼吸之聲,聽自身血流奔流如蟲鳴之節律,如鐘鼓之餘音,雙目似乎返觀體內四肢百骸,很靜很凈中又似乎連小草拔節、螞蟻爬行的聲音也能聽到,對身後有什麼來臨也似乎看得見。

如果習拳者有上述五種感覺,則可證明太極拳也到了一定境界,只要繼續沿著拳道正理修習久練,祛病延年、增智開慧則指日可待。

太極訓練感覺與一般感覺有共同點。一般感覺依賴人體的感覺器官,眼耳鼻舌身意必須具有一定的感受性,還依賴外部的刺激。但太極感覺與一般感覺也存在差異,其表現主要有兩點:

1、心意主導性。意向性在太極感覺中起主導性作用。當客觀並沒有刺激物刺激時,依靠心意導向,仍然可以引起感覺,比如。練拳中練掤式如風行於水,練按式如揭箱蓋活葉,然後如按玻璃屏風,練擠式如錢投鼓,練捋式如箭穿蓮,練白鶴亮翅,練風擺荷葉,練倒攆猴等儘管沒有白鶴、荷葉、猴子出現,但都有相應的感覺。

2、虛幻性。這是太極感覺的重要特徵,既真實又虛幻,若有若無,真中有假,假中含真。在太極訓練拳境中,要做到老子所描述的恍兮惚兮,有象有物有精有真。但真中含虛妄、幻影。這是依靠心意達到這一境界的,如果全真必執著,而正是這種虛幻,才使太極感覺比真還要真。

明確了太極感覺的特點,下面談感覺的方法。

一般言,方法至關重要。沒有一定的方法,再理想的感覺效應也沒法達到。這裡談幾種主要方法。

1、意引氣行法。用意的前提是意境。即用意之境。有些習拳者不太注意意境,以為打拳則拳境自來,這是錯誤的。有的打好多年還不能入境,很是遺憾。注意境界的感覺訓練對於初習者及成熟的習拳者都是最重要的。老子日:清靜為天下正。故意境主要入清靜拳境。至於清靜境有什麼特點,如何才能進入與維持清靜是任何習拳者始終須的對象。

2、虛實互導法。此法在感覺訓練中占重要地位。虛實有十餘種演化形式,含前後左右、上下內外、中旁方圓等,根據動作招式又有複雜的表現,無非是虛虛實實,實實虛虛,虛實互含互導互互化。既有動作本身的虛實,又有身形的虛實,還有比擬物的虛實,這幾種虛實和諧地統一在一起,構成運拳者的感覺訓練。比如,我們常講腳下訓練沉勁,手上訓練擁勁,沉勁向下,棚勁向上向前,當兩種內勁結合訓練時,必定有運拳如在水中的感覺,這種感覺稍為鮮明一些,上虛下實、左虛右實、外虛內實、內實外虛、實中有虛、虛中有實,都會得以合化而練,拳味自顯。

3、陰陽主輔法。虛實已涉及陰陽,這裡進一步談陰陽主輔。總體言,太極拳以陰為主,以陽為輔,但陰陽又是調和的,不應有一亢一衰。這個關係要處理好,是太極感覺訓練中的難點,以筆者體悟言,抽象孤立地看陰陽之理就會覺得玄乎,但落實於動作中又很實在,很真切。我的辦法是在十組矛盾中落實「避陽走陰,以陰帶陽」,注意運用陰中陰。這十組矛盾是:剛柔、動靜、開合、快慢、上下、方圓、內外、左右、大小、曲直。

對於十組矛盾,我們可以概述其關係:就剛柔言,是「剛中寓柔柔蘊剛,剛柔一體柔即剛」;就動靜言,是「動中求靜靜中動,動靜相依互為根」;就開合言,是「開合無定開中合,合中有開開中合」;就快慢言,是「快中有慢慢中快,快慢相間內里求」;就上下言,是「三盤九節上下隨,無上無下方是隨」;就方圓言,是「出圓成方方化圓,化圓成方圓即方」;就內外言,是「大無外來小無內,一呼一吸通內外」;就左右言,是「欲左先右右先左,左右相應兩不離」;就大小言,是「大中容小小寓大,大小同時變無窮」;就曲直言,「直中有曲曲中直,隨曲就伸妙變化」。當然,還有一些矛盾,如出與入、呼與吸、吞與吐、高與低、緊與松、輕與重、偏與中、進與退、前與後、聚與散、打與化、收與放、蓄與發、沾與粘、掤與按、捋與擠、采與捌、肘與靠等等,但主要是上述十種。

下面以剛柔為例作些概要說明。首先須明確主輔,根據陰陽主輔關係,柔為主,剛為輔。「以柔勝剛」是太極拳的本質特性。剛柔又是互含互的,剛柔同體,互和互濟。欲練剛柔須注意兩點,一是練內氣,將內氣與天地渾元氣結合,這當然須要正確的方法與下功夫,久行必養「我氣浩然」,與天地共往來。二是動作中鬆柔練習,手、步、身、腰都要很柔很柔,步行如貓一樣輕靈,手出如脫腕隨機,身子如猴機靈,腰如盤靈活,外觀有氣勢,內里藏剛猛,柔往往看得見,剛卻摸不著。運行拳架,如隨風擺柳,又如風起浪涌,剛與柔俱在其中,極堅剛是靠什麼得來的?是靠「至柔」獲得的。這個柔與剛的主輔關係就是陰陽的主輔關係的具體化。通過剛柔便可了解其他九種矛盾的演化。

上述三種方法雖不能概全,但不能孤立訓練,實訓中往往相互滲透,圓融運作。習拳者可根據所提示方法,加強體悟與體解,久行應有效。


推薦閱讀:

趙堡太極拳考源——趙堡太極拳不是陳氏太極拳新架
吳氏太極拳北派八法秘訣
陳氏太極拳小架如何用意——小架心法
太極拳步型原理(動形)
【趕快動起來】太極拳晨練熱身四十五動(三)

TAG:太極拳 | 感覺 | 太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