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佛教·儒家之說:因果循環

                  易經·佛教·儒家之說:因果循環 

                             姜蘭柯

從有文字記載的夏朝算起,中華文明有四千多年的歷史了。《易經》又稱《周易》,是中國最古老的文獻之一,並被儒家尊為「五經」之首。

《易經》以一套符號系統來描述狀態的變易,表現了中國古典文化的哲學和宇宙觀。它的中心思想,是以陰陽兩種元素的對立統一去描述世間萬物的變化,是最初占卜用的書,但它的影響偏及中國的哲學·宗教·醫學·天文·數學·物理·文學·音樂·藝術·軍事和武術。

如果你沒有讀懂《易經》,那你就不了解中國人,一旦你讀懂了《易經》,你就會覺得中國人很可愛。中國人做什麼事情都是很有道理。《易經》告訴我們,不管是做人還是做事,都要中庸,中庸不是不極端,而是恰到好處。比如說:錢少了你緊張,錢多了你煩惱,剛剛夠用就心情愉快。從《易經》里我們可以知道,做人要圓通,不是圓滑,圓滑就不好了,人們最討厭圓滑的人,所以要圓通。

春秋時代的管子曾說過一句很深刻的話「萬世之國,必有萬世之寶」,管子用了數千年歷史經驗的總結和他自己的言行證明:道陰陽的《易經》就是寶,是人類智慧之源,是全人類的共同財富。當《易經》長期遭「易術卜筮之書」說之左右糟蹋,以致在十七世紀的東方黯然失色的時候,卻一傳入西方即開始發亮,以德國哲學家萊布尼茲,黒格爾為代表的西方先哲,從《易經》中,重新發現真理,並將他們開創的微積分,二進位數學和哲學辯證法及其他科學成就,用陰陽規律為核心的易經哲學和數理邏輯聯繫起來,把西方的易學研究推進到後來者居上的境界,不僅為西方科技隨之而來的後來者居上,而且為現代科學和技術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此基礎上,現代科學和技術加速發展,帶動了西方社會生產和生活的現代化潮流,進而波及全世界,以致至今各國社會生產和生活的現代化相互交織而成全球化大趨勢。

時下日韓力捧《周易》,掀起狂潮,唯國人卻把此寶典,當作占卜算卦之類的不入流學說,悲哉!

《易經》講的是宇宙變化,星體運行,物種興謝,天道循環,從中可以讓人趨吉避凶,修身立命,詮釋生命的意義,活著的責任。其奧秘不可言,不一而足!

佛學的因果輪迴說和命運觀,決不是簡單的線性因果循環論,而是蘊含著豐富的複雜的因緣和合,緣起性空之意的高妙學說。但也絕對不是迷信的宿命論之說,而是深含著教人如何正確領悟命運感,以積極精進勤勉的態度進行修鍊,從而能夠以最高妙的方法運化自身的「命」和「運」的高妙學說,而佛學的「三界六道輪迴」說也決不是迷信之說,而是具有很深的象徵性·寓意性的超語言邏輯,所能表達的關於宇宙萬物運化的妙說。正如聖經中的創世說和人類被逐出伊甸園之說,也正是這種深具超語言邏輯的寓意和象徵之妙說,欲用普通尋常的思辨性邏輯性語言,是根本不能領會其深邃精湛妙義的。

佛學和老莊關於命運因果·業力的見解,我認為應當這樣解讀:命運是存在的,懂得命運存在的道理,絕不是宿命論和迷信。

所謂「命運」,「命」就是指較大的難以改變的因果,比如大災難,大富貴。「運」就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能夠改變的運道。俗話說:「大富大貴靠命定,小財小貴靠勤奮」。就是說:大富大貴是命,小財小貴是運。孔子說:「生死由命富貴在天,」也是這個道理。一般來說,命由天定,運可以由個人主宰,能認識到這一點絕不是宿命論,而是要有真正的大智慧,才能領悟到的真理。少數情況下有例外,其深層的原因在於:佛·菩薩是萬能的,是可以改變因果的。但這種改變是不會輕易發生的,其中的玄妙也許用語言是難以表達這種深層機理的。命運即由業力·因緣所導致的因果,命運和因果是可知的,也不是絕對僵死不可改變的,只是要想知因果,改變因果,需要相當高的法力。因果形成顯現的關係是極為複雜的,因果之顯現猶如基因在因緣環境中之顯現,主要由前世之業力決定其先天的根器,即總體的現世基因顯現趨勢中後天之業力【即後天的行為·環境】與先天基因顯現之間形成了極為複雜的奧妙之互動關係。認識控制這種極為複雜的互動機制是極為困難的,需要有極高的法力。

關於因果和命運有些非常深刻的古訓對我們極有啟示,比如有的人,飛機要起飛了才買了一張別人的機票,結果飛機失事,命喪黃泉,而那個臨時退票的人卻躲過了這場大難,更有極少數人可以從飛機失事中逃生,這表面看起來似乎很偶然,然而深諳因果命運者卻認為,這絕非偶然,而是冥冥之中因果命運之使然。大災大難是躲不過的,有些人遭遇到大災大難或是得知有人遭遇到大災大難時卻往往說:「要是當時不走那條路」或者「要是當初不乘那架飛機或車或船」等等,就以為可以免除遭遇到大災大難。須知這是命數,是因果,是不可免除的。一般說來,就在那個時間和地點(時空)附近就會應驗,不會偏離太遠。有的人天資十分聰明也十分勤奮以求富貴,但就是不能獲得大富大貴,只能獲得中小程度的富貴,有的人天資很平常卻獲得了大富大貴,有的人隨便買了幾張彩票就中了頭彩,發了大財等等。由此可知「大財大貴靠命運,小財小貴憑勤奮和智慧」,是非常有道理的。

修鍊者應儘可能高的修鍊出能夠知因果·知命運的能力而不要盲動,知命運即知何者可為,知何者不可為。一個人的大因果及大業力也就是他的命是不可改變的,一個人的小因果及小業力即運則是可以改變的。

能夠具備智慧的命運觀者,能夠行大勇大義之事,不會盲目行動,但卻珍惜一切機緣而行勇猛精進之修為,也不會盲目樂觀,但也絕不會陷入宿命論的盲目悲觀,而且是深深知道何者可為,何者不可為而儘力為可為之事。

因果一說,我國最早見於《易經》:「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的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思想。其次《道德經》:「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的善惡因果轉化的思想。我們儒道二家都是一世因果論者,只講今世因果,西方的一神教,亦談因果,主張有一獨立個靈,由今生到後世。或落地獄或升天堂,這是二世因果論者,只講今生和來世的因果。

依生命之河的流向和無限延續的特點,將佛教的三世因果論,名為因果循環律,這一定律是佛教的人生觀 ,  它能使人們充滿希望,鼓足勇氣,看清前途,努力創造自己和人類美好的未來,同時,也告訴人們:前生的思想言行,是自利利人的,善良 而非邪惡的,今生即能得到好的果報,在今生受果時,如不再努力向善,死後便會被惡業所牽引,陷入黑暗悲慘的境地,這個定律最大的特點是:把人們的思想從神權的禁錮中解救出來,教育人們自己掌握自己的命運,自己創造自己的未來。在日常生活中,嚴格要求自己:諸惡莫做,眾善奉行。

因果輪迴與儒家經典相印證:一孔子說:「原始反終。」由此言可以知道生死輪迴的事是確實的。人所擁有的人身,並非可以永遠保有。如果所行違反善德,趨向罪惡,恐怕臨終之後,無法避免淪落為畜生。二司馬光曾說:「上有天堂,君子死後居之;下有地獄,小人死後居之。這話雖簡要,可以統領一切事理。」三南史中記載:梁武帝曾夢見一位單眼的和尚,拿著手爐進入宮內,醒過來後,後宮報告生了一位太子,即蕭繹。此太子幼年即一目生病,醫療無效,竟然一目失明,就是後來的孝元皇帝。由此可證明輪迴轉世的說法非假。四事文類聚等書記載:羊祜認識前生戴過的玉環。鮑靚記得前生住過的市井。向靖的女兒去世,再生一女兒,還記得前生所用的佩帶裝飾。文澹則籍軀還魂,尚且認得用過的香囊。

這些都是儒家的說法,可以證明因果報應·輪迴的真實性。又說:再予試驗他的心性,如果不能增加善德,而多造罪孽的話,死後必墮入地獄,沉淪於六道,投生為畜生。此類的事很 多,諸如:一隋書中李士謙記載:鯀治水不成,死後投生為三雙腳的鱉。二杜宇死後投生為杜鵑鳥。三彭生死後投生為豬。四牛哀死後投生為虎。五如意投生為狗。六鄧艾投生為牛。七徐伯投生為魚。八宣武帝投生為鱉。以上事實見於儒家的典籍中,不勝枚舉。可知投胎為畜生的事,不是虛假怪誕之說。

因果輪迴與仙家的說法:一太上老君說:「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二真武帝君說:「用勉強邪妄的方法求得榮耀,名譽不能久揚。用刻薄的方法致富,子孫必受災殃,能施行恩惠,布化德行,福祿很快降臨。五欲寡少,飲食平淡,壽命必長,身體亦安康。不在暗中做見不得人的事;不做對不起天地的事。居心正直,則神明護衛,消災度厄,庇佑無窮盡。」三東獄大帝回生寶訓說:「天地無私心;神明鑒察人的禍福,更不會為了人祭祀的禮品而賜福於他。也不會為人一時的失禮而降禍。

一般人,有勢力不可用盡;有福氣不可享盡;見貧窮的人不可欺負盡。因為這三件事乃是天理的運數。彼此禍福的循環,會輪流地來臨的。所以,發心行善,福份雖然未明顯來到,禍端卻已暗中遠離了。橫心造惡,禍端雖然一時未到,福份已逐漸遠離了。

行善的人,如同春天花園中的草,雖然看不出它生長,但事實上卻日有增長。造惡的人,如同磨刀的礪石,每天看不出他增損,事實上已一天天在虧損了。

因此,千萬不要做損人利已的事。」

四文昌帝君說:「想增長福田,須靠心地的功夫。時時刻刻用各種方便巧妙的方法,做種種陰德的事。」「濟助急難,如同濟助快要乾枯的小水溝中的魚。救助危難如同放開密網中的雀鳥。」「善人時常親近,可以幫助身心的德行。惡人要遠避,可以預防緊急災殃的發生。」「近報,發生在自己身上;遠報發生在兒孫身上。」

只舉出以上數段話,已足明白因果輪迴的旨要。

因果輪迴與佛教的教義:一古德云:「善有善報,惡有惡報,莫言不報,時刻未到。」二寶鑒編云:湛湛青天不可欺,未曾動念已先知。善惡到頭終有報,只爭來早與來遲。三因果錄云:要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要知後世果?今生作者是。果使千百劫,業報無影響。因緣會遇時,何以無纖爽。四經云:業有三報:一現報:現做善惡之報,現受苦樂之報。二生報:或前生作業,今生受報;或今生作惡,來生受報。三後報:今生作業,後幾生受報。須知天地無私於人。前生所作不同,則今生之報亦不同。五慧遠禪師云:聰明不能敵業,富貴難免輪迴。六普庵祖師渴云:畜生本是人來作,人畜輪迴古到今。不要披毛並戴角,勸君休使畜生心。七悚然僧云:一毫之善,與人方便;一毫之惡,勸人莫作。衣食隨緣,自然快樂。

 

 


推薦閱讀:

通俗解讀《易經》(7)
易經大師秘傳:8大風水絕學,12個家居招財秘訣
易經智慧樂天知命
當以《易傳》+《易經》證入先天無極法界(中)
對於陰陽代理人之改命師這部小說你認為如何?

TAG:循環 | 佛教 | 儒家 | 因果 | 易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