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1995年閏八月是怎樣計算的?

1995年閏八月是怎樣計算的?


【摘要】今年1995年為夏曆乙亥年,恰逢閏八月。這閏月是怎樣計算的?

曆法的種類及其原因

地球的自轉週期(晝夜週期)平均時間為24小時,稱為「平太陽日」;月亮(太陰)繞地球的公轉週期(月相盈虧週期)平均時間為29.5306天(即29天12小時44分2.8秒),稱為「朔望月」。地球繞太陽的公轉週期(寒暑週期)時間為365.2422天(即365天5小時48分46秒),則稱為「回歸年」或「太陽年」。因此,公曆的平年有365天,而閏年366天。(詳見本刊26卷7期586頁:〈談曆法的基本知識〉)

由於朔望月和回歸年都不是整日數,因此必須在一年裡安排若干整月,一月裡安排若干整日,故有小月、大月之分,平年、閏年之別。側重於協調曆年與回歸年關係的,稱為「太陽曆」(陽曆),如公曆;若側重於協調曆月與朔望月關係的,稱為「太陰曆」(陰曆),如伊斯蘭曆;兩者兼顧的,稱為「陰陽曆」,如夏曆(一般俗稱農曆)。

二十四節氣

夏曆是一種陰陽合曆。其中所謂「陰」是指它的曆月以「朔望月」為基礎,平均長度29.5306天,因而大月30天,小月29天,12個月僅354天左右,比回歸年短11天左右;所謂「陽」是指它的曆年基本適應回歸年,以每年「立春」前後的一個朔日為該年的正月初一。如此陰陽合曆的結果,每年比公曆少11天左右,兩三個農曆(夏曆)平年就比公曆(陽曆)差了一個月左右,久而久之會出現寒暑顛倒,失去曆法的意義了。為了跟寒暑週期保持一致,古代曆法學家於是設計了二十四節氣和閏月,並主張「履端於始」──以冬至節為歲首,每隔15.2184日(即365.22除以24)安排一氣,此法稱為平氣法。

冬至日正午的陽光於直射於南回歸線上,北半球的日影最長,太陽在最南,為計算回歸年的基準之一。冬至到次年冬至,稱為「歲實」,即地球繞太陽公轉一週(見圖一);從地球上看來,好像太陽在恆星──二十八宿間轉了一圈,其視運動軌跡稱為「黃道」。今將其劃分為24等份,每份15度,以表示太陽的視位置,並以「春分」點為起點,向東計算度數,由「春分」到「冬至」共12個「中氣」(「氣」表示關鍵性節氣);由「立春」到「立冬」共12個「節氣」(「節」表示一般性節氣),於是「節」和「氣」就相間組成了二十四節氣,此法稱定氣法。(其實,地球在公轉軌道上的真實位置,與太陽在黃道上的視位置相差180度)。

為了使夏曆月份與回歸年相符,於是規定12個「中氣」分別作為各月的標誌。即「雨水」所在月為元月,「春分」所在月為二月,「穀雨」為三月,「小滿」為四月,「夏至」為五月,「大暑」為六月,「處暑」為七月,「秋分」為八月,「霜降」為九月,「小雪」為十月,「冬至」為十一月,「大寒」為十二月(見圖二)。

按定氣法而言,由於地球公轉軌道為橢圓形的,因此「冬至」「小寒」距太陽較近,「夏至」「小暑」距太陽較遠;它們雖然運轉角度一樣,但後者的時間達15天17小時左右,前者約短1天。兩個相鄰的「中氣」或「節氣」之間的平均長度固定為30.4368天,比朔望月的29.5306天還要長,所以每個月的「中氣」日期逐漸比上個的中氣推遲一兩天,冬季推遲-1~1天,其餘季推遲0~3天。如此推遲結果必然有某個中氣落於某月末,而使得下個月缺中氣(即有「節」無「氣」之月),因此就定該月為上個月的「閏月」(意為上個月的附加之月),而該年則稱為「閏年」。一旦閏年,那麼該年計13個月,383~384天。圖三為今年(1995年)閏八月的農曆簡表。

閏年、閏月的安排

既然有了「閏年」的產生,那麼應該如何安置閏年?古代曆法學家早觀測到19年裡有235個朔望月,但僅有228個「氣」和228個「節」,換言之,必定有7個月是有「氣」無「節」;另7個月有「節」無「氣」。簡言之,兩千多年來一直採用「十九年七閏」的方法。這是因為19個回歸年的時間總長度,相等於19個農曆平年加上七個閏月的時間總長度。如此說來,農曆每隔兩三年就得安排一次閏年。俗諺:「三年兩不閏,三年兩頭閏」就是這個意思。

另一個有趣的問題是:凡缺中氣的月份都是閏月嗎?其實也不盡然。例如甲子(1984)年閏十月和次年正月均無中氣,那麼該定那個月為閏月呢?這種情況發生於冬季和春初,其節氣時間不足15天,某個月初一和三十各一個「氣」,十五為「節」,鄰近1~2月就會產生缺中氣的月份。遇此情況,得先安排「冬至」之月為十一月,其他問題就好解決了。因而該年十月後缺中氣之月為「閏十月」,「冬至」和「大寒」之月為十一月,「雨水」之月只好例外地成為十二月;次年正月雖無中氣「雨水」,但仍安排為正月。

歷代對閏月的制定

事實上,對於閏月的安插,完全是人為的規定,歷代的方法也不盡相同。例如秦代之前,往往將閏月放在年末,稱之為「13月」;到了漢初,則放在九月之後,而稱作「後九月」。稍後,才出現「以不含中氣的月份置閏」的規定。

雖然我國在清朝以前的曆法,都是使用平氣法(見前述),然而早在西元第六世紀,避亂於海島的天文學家張子信,早就發現了太陽在黃道上運行不均勻的事實。隋唐以後的天文學家在推算天象時,更已開始應用定氣法;但是編製農曆時,則一直是採用平氣法。

為何中國古代的天文學家早知推算定氣,卻又在農曆中採用平氣?這主要是因為平氣法可使置閏的方法,變得簡易明瞭(兩節氣或兩中氣間的時距是固定的,一般民眾都可以透過琅琅歌訣,方便記憶和使用)。此一沿用千年的24節氣和閏月的安排方法(平氣法),直到滿清入關後,才有了重大的改變。西元1644年,滿清順治皇帝頒旨制定曆法,由德籍的耶穌會教士湯若望(J.A.S. Von Bell, 1592~1666)負責研修。湯若望將傳統慣用的平氣法改為較複雜的「定氣法」(詳見前述),從此活用至今。當然平氣法和定氣法各有其特色和優點,在此略過不談。

目前在台灣,一直是因中央氣象局的天文站代表政府編製農曆《中華民國曆書》,並成為民間每年印製黃曆和通書的主要根據。至於大陸方面,則由南京紫金山天文台負責,由該台的劉寶琳先生主編《新編萬年曆》,以現代的天文知識和清朝的定氣規矩,將每年各個朔日和節氣的日期,推算至公元2050年。

此外,關於閏月的出現與吉凶禍福的聯想,民間雖流行各種預言,但是站在科學的理性思維而言,它們毫不相干,實無恐慌之必要。

周書先任職於四川省仁壽縣華夏曆法研究會


推薦閱讀:

干支紀年法的計算
姓名五格的計算方法和數理暗示歸類
根號計算的起源?
女性安全期如何計算
農曆閏月是怎麼來的?如何計算閏月?

TAG:計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