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殘陽,明末軍閥紛爭的開始
05-30
帝國殘陽,明末軍閥紛爭的開始 淚痕春雨 崇禎十七年,中國歷史疆域上的軍隊數量,絕不會比崇禎剛當皇帝時少;真正的區別只有一點,那就是軍隊雖然多,卻很少是崇禎皇帝能指揮動的!
推薦閱讀:
李自成控制著北方地區;張獻忠控制著西南;左良玉控制著長江上游;鄭芝龍控制著東南地區;高傑、劉澤清、劉良佐控制著江淮地區;吳三桂控制著關寧地區;他們各擁雄兵佔據一方! 當時的天下,已他們的天下了;天下大亂,誰的槍杆子多,誰說話才有份量。 面對已是無主的肥鹿,他們都各有各的盤算! 這些擁兵的實權派,只認得自己軍事集團的利益;什麼民族大義,什麼忠君愛國;都已成了一塊塊可有可無的遮羞布,哪塊有用就用哪塊;反正天下已大亂了,怎樣有利就怎樣來吧! 這些擁兵大佬們做事;都有一個不變的準則,那就是把自己軍事集團的利益看得高於一切。
為此他們可以朝秦暮楚、朝三暮四;總而言之,他們誰也沒有一定的朋友、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凡是對自己軍事集團有利的人就是朋友,凡是危害自己軍事集團利益的人就是敵人。 吳三桂最初有心與李自成合作;後來發現這樣做對自己軍事集團沒有利益,於是就決定依然高舉明帝國的大旗。 後來吳三桂發現,高舉明帝國大旗也實在沒有前途,於是就開始決心與滿清合作。 等到後來吳三桂又發現,繼續與滿清合作就意味著要喪失所有的既得利益;於是吳三桂又把滿清當成了敵人。 吳三無非所做的一切,都是基於自己軍事集團利益去考慮的。所以吳三桂無論做怎樣的選擇,都是振臂一呼而全軍響應。
吳三桂也好,關寧軍隊也罷;當時誰會把大明帝國或是大漢民族的利益放在他們眼中,他此時眼中有的只是自己關寧軍事集團的利益與前途。 這個軍事集團為了自己的前途、命運,朝秦暮楚、背信棄義、縱橫開合、左右逢源,做著最不屈的努力;終於在康熙十八時徹底消失在了歷史的舞台上。 我們也許會把這一切歸於吳三桂的人格低劣;問題是,我們實在想知道,明末的那些軍閥們,有誰不是這副德性呢? 只是吳三桂造了滿清聖祖仁皇帝的反,於是被滿清開動宣傳機器徹底給搞臭了,所以,人們可以很容易的看到關寧軍事集團這種朝秦暮楚的特點;問題是,如果我們仔細看看當時那些軍事集團,就會發現他們之間根本沒有本質的區別。 左良玉軍事集團對南京政府不滿意,馬上就率軍攻打南京城。做為臣子率軍攻打帝國的都城,這叫什麼事?而且時間竟然選在了滿清大軍兵臨長江之際,這更叫什麼事?
左良玉軍事集團,真把大明帝國、大漢民族的利益放在心上了嗎?顯然是一點也沒有!他們眼中有的只是自己軍事集團的利益。 在崇禎十七年後,左良玉為代表的軍事集團既不敢與李自成打一仗,也不敢與滿清打一仗;卻在敵人大軍壓境之時,哭著喊著要效忠大明帝國,哭著喊著東下南京城要「清君側」;經他這麼一折騰,於是整個江北防線遂不攻自破了。 左良玉軍事集團,面對洶湧而來的流寇、滿清,那是連打一仗的勇氣也沒有;為了逃避來自流寇、滿清的軍事壓力,他們竟然不管不顧率軍公然侵犯、威脅自己友軍的勢力範圍。 這種內戰勇猛、外戰軟弱的軍事集團,在滿清控制長江一線後,終於不戰而降集體投靠了滿清政府。這個集團此時的代表人物是左良玉的兒子。 這支軍隊為滿清當先鋒,一鼓作氣控制了江西全境。但滿清給他們的報酬卻實在讓他們感到不滿意,於是他們又開始造滿清的反了。這個軍事集團此時的代表人物是金聲桓。
這個軍事集團,為了自己的前途、命運也做著最不屈的努力,最終在順治六年消失在了歷史舞台上。 我們看這個軍事集團在崇禎十七年後的反反覆復,真與關寧軍事集團有本質的區別嗎?顯然是沒有的,如果真要尋找什麼差別;那就是他們背叛滿清時,滿清還沒有統一天下;在這種背景下,滿清自然無法高度統一天下的輿論,自然也就無法把他們的名聲給徹底搞臭,僅此而已罷了! 高傑、劉良佐、劉澤清等軍事集團,大約都和強盜沒有兩樣;他們在南明帝國控制的範圍內,為了一塊地盤、為了軍餉四處劫掠;殺人放火;所過之處比流寇搶劫過的地方都一片狼籍。 這些軍事集團,真把大明帝國、大漢民族的利益放在心了嗎?顯然是沒有的。只是此時,這些軍事集團高舉明帝國的大旗,才能最大限度的保留自己的既得利益,所以他們才都高舉著明帝國的大旗。 他在明帝國政府手下幹事,那是獨霸一方,想幹什麼就幹什麼;南明帝國皇帝、南明帝國督師看到他們這些胡作非為,連問都不敢多問一句。如果他們投降了滿清政府,還能這樣肆意而為嗎?顯然是不能的!這才是他們開始都願意高舉明帝國大旗的主要原因。
但這幾大軍事集團,與左良玉軍事集團都是一個德性,那就是內戰勇猛、外戰怯懦,在崇禎十七年後,他們都也是不敢與流寇、滿清打一仗,相反都是一個勁的打內戰。 當滿清大軍控制長江一線後,這些軍事集團自然都集體投降了滿清政府。 後來高傑舊部(此時的代表人物是李成棟)為滿清當先鋒,那是一鼓作氣打到廣東省內。(歷史上眾多駭人聽聞的屠城,比如嘉定三屠就這位老兄的手筆)真是勇猛的可以、也兇猛的可以! 他們為滿清立下如此大功,滿以為會獲得眾多報酬;但滿清對他們實在太苛薄了,於是他們又開始造滿清的反了。 這支軍事集團,後來一直是南明永曆政權的主要軍事支柱之一。這支軍事集團為了自己的前途與利益,也同樣做著最不屈的努力。但終於還是消失在了歷史的舞台之上。
鄭氏集團為了自己的前途、命運也做著不屈的努力;鄭芝龍最初高舉南明帝國的大旗,只是他擁立的南明皇帝(隆武)不甘心當他的傀儡;鄭芝龍認為繼續高舉這個明帝國旗幟實在太不如意了;於是他後來決定高舉滿清的大旗;鄭芝龍認為自己手握著強大的武裝力量,就算投靠了滿清,也依然可以獨霸一方,但結果他失算了;滿清把他給扣押起來當人質了。 於是鄭成功繼續打著大明帝國的旗幟,當然了此時的鄭成功吸取了他父親從前的失誤;因為把一個大明帝國皇帝接到自己的地盤之上,那是非常礙手礙腳的;於是鄭成功乾脆只留著一面明帝國大旗;所謂的大明皇裔,在他那裡連個傀儡的地位也沒有。真是曹操見到鄭成功也要佩服的五體投地,掛一面帝國的旗幟就行了,留一個礙手礙腳的傀儡皇帝幹什麼?我無意因此苛責鄭成功(因為忠君並不能成為評價一個人對錯的依據,因為我們現在不是皇權時代)我只想說如果鄭成功也算忠於大明帝國,那曹操對大漢帝國就是忠心耿耿了。 我們看這些軍事集團,在崇禎死後的履歷,都是為了自己軍事集團的前途而奔波著;在他們眼中,什麼所謂忠君愛國、民族、百姓,都是一塊遮羞布罷了。整個南明帝國,實際就象董卓亂政後來的東漢帝國;表面上帝國政府依然存在,實際上天下已進入軍閥混戰之中了。 這些掛著大明帝國旗幟的軍事集團,尚且如此,李自成、張獻忠等軍事集團,就更不用說了。 如果天下僅是他們之間的角逐;那無論最後的獲勝者是誰,天下也肯定是漢民族的,但很不幸,這次角逐天下競爭者,絕不是只有這些漢民族勢力;長城以北的滿清也卷了進來。
我們不否認,假如漢民族力量聯合起來,那麼肯定能打敗滿清;但這一切只是種童話式的想像。因為指望他們之間聯合起來,那永遠是一種夢想。因為他們之間不要說團結了,指望他們之間不相互拆台也太難了。 不要說在當時了,就是在五四運動以後;在民族觀念、國家觀念、民權思想已洶湧而出的年代裡;中國面對日本張開的血盆大口,也是以內戰為主旋律。 在九一八事變後,中國每年參與內戰的軍隊沒有一百萬,也得有好幾十萬;但用於對日戰爭的軍隊呢?顯然是少之又少;甚至根本就沒有。 既然如此,日本決定全面侵華有什麼好奇怪的呢? 就此而言,我們實在沒有必要過多苛責明末歷史的。
待續
推薦閱讀:
※TVB影視帝國輝煌不再? 追憶那些經典TVB劇
※ 當普金的帝國夢遇到霸權
※王子大婚,帝國斜陽
※對於一句話的思考
※回放|遊俠劉邦:從戰國、帝國到後戰國(書店裡的大學公開課第二季第一講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