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心經》正讀

風乎講談社《心經》正讀編者按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聽到這裡,估計大家都不會陌生,是女神菲姐唱過的《心經》。即使沒聽過全文,誰都會來兩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後面的台詞估計是:阿彌陀佛!女施主就從了我吧。)

不過,對於本篇佛教核心經典的誤讀也由來有自,以此為甚。小說《西遊記》里的鳥巢禪師傳給唐三藏《多心經》一卷,作為護身符——

「我有《多心經》一卷,凡五十四句,共計二百七十字。若遇魔瘴之處,但念此經,自無傷害。」

這是連標題都理解錯了,把「波羅蜜多」的「多」字誤斷給了「心」。難怪在後面的劇情發展里,《多心經》並沒有什麼卵用,降妖伏魔還要靠孫大聖的手工操作。

常常,有朋友會抄寫心經,修練心性也好,將其當作一種功德也好,但當我問他鈔的是什麼意思,他卻茫然不知所對。朋友圈也時不時流傳所謂對心經的最全解釋之類的文章,點開來雞湯似的,不忍卒睹。當我們目對真而不識,懷寶珠而弗覺,當我們隨手轉發的其實是一堆錯誤解釋時,我想有必要撰集此章解釋,以正視聽。

當然,不奢望會做一個爆款出來,靜心地作經典釋義事實上也不可能做爆款,但至少:對經典的尊重應該從正讀開始,我不能說儘力了,但把每一篇都認真對待吧。

般若 梵語prajn~a^,即特指佛教之智慧

波羅蜜多 梵語pa^ramita^,即,指從生死迷界之此岸而抵達終極解脫之彼岸

心 心要、核心,是core,不是heart,理解成肉團心或真心都是錯的

經 梵語su^tra,佛教聖典「經、律、論」三藏之一。

本經為唐代玄奘法師譯,知仁筆受,於貞觀二十三年(649)譯出,略稱《般若心經》、《心經》。是佛家大乘空宗即般若宗的經典。

觀自在 即觀世音菩薩之異譯,玄奘以為」觀自在「才是正確譯法,舊譯觀世音是錯了。這位菩薩位階補處(候補成佛),道成等覺,無幽不燭,具十自在之勝果,故名「觀自在」。

菩薩 是梵語bodhi-sattva的略稱。菩提薩埵,即覺有情,意即求道求大覺之人。

行 菩薩行,菩薩自利利他圓滿佛果的大行。

深 深妙,無與倫比的

般若波羅蜜多時 即實踐深妙的智慧修行之時。諸菩薩從初發心求一切種智,於其中間知諸法實相即是般若波羅蜜。

照見 佛性智慧的妙用能照十方,洞察萬物眾生及各種幽微心理活動的本質。

五蘊 蘊是指類別,佛家認為,一切有為法綜合成五種類別:蘊,即各種可認識的物質的總類;蘊,苦、樂、舍、眼觸等所生之感受;蘊,眼觸等所生之心理活動;蘊,除色、受、想、識外之一切有為法,亦即意志與心之作用;蘊,即眼識一直到意識的思維過程。這五蘊推究本質,皆是因緣和合的產物。

皆空 也即是空的。字極易誤解為簡單的沒有。其實在佛家看來:一切存在之物,皆無自體、實體、我,此一思想即稱為「空」。他們認為,事物虛幻不實,其本質(理體)是空寂明凈的、不擾動的。但從現象層面觀察,以一般人的生活經驗來說,還是有的,不是沒有,佛家對其作用也不否定。只是在達到了深般若波羅蜜狀態後,便能體會到事物的本質,即空。

度一切苦厄 因為認識到事物的本質是空的,寂滅的,那麼它們在現象層面的擾動以及給我們人生所帶來的種種苦與厄就是可以超越的。

舍利子 梵名S/a^riputra,佛陀十大弟子之首。音譯舍利弗多,意譯鶖鷺子,梵漢並譯,則稱舍利子,和佛的遺骨(舍利)一點關係都沒有。

從本句起,是觀自在菩薩對舍利弗宣說的般若波羅蜜多要義,即他在深觀狀態下體認的空義。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 物質的本質是空性,所以(在深觀狀態下)物質與空性是不相離的、無差別的。是指」有質礙的東西「,即我們現代人所說的物質。和女色之色沒有關係。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物質之中包含著空性,空性又體現在物質之中。,是「相即」的意思,密切聯繫,兩者互融無礙,一體。不能把「即是」理解為現代語境中的「等於」。

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除了色蘊之外,其他四蘊,即各種精神思維活動,本質也是空性的。

(觀音像,印度犍陀羅藝術。沒錯,他是有小鬍子的)

舍利子

是諸法空相 這些諸法的空性,其體相——

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 沒有生、沒有滅、沒有污染、沒有清凈、沒有減少,也沒有增加。

是故空中無色 因此,在空的狀態中沒有色蘊(因其已經被超越)

無受想行識 沒有其餘四蘊。也即是在空的狀態中,一切有為法的現象都不存在。

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 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六種感官)+色、聲、香、味、觸、法(六境,六種認識對象),稱為十二處;再加上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六識,六種認識作用),一共稱為十八界,是另一種對一切有為法(即一切可認知世界)的分類方式,這裡特意反覆宣說,是對小乘教義的批判。這些,在空的狀態中,也都不存在。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 這是略稱「十二因緣」都不存在。十二因緣,或稱十二有支,即無明、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生、老死等十二支,是小乘佛教關於認識與解脫的核心理論,從無明(無知、愚痴)生起了一切人生現象,如果能夠一一破除,最終消解沒有智慧的狀態,則就成佛了。但大乘認為,這是不究竟的,從空性視角看,連這種十二有支的因果鏈條本身亦不存在,只有空性為真實。

無苦集滅道 苦、集、滅、道是佛家四聖諦,也是佛陀宣說的智慧,苦是世人迷的結果,集是世人迷的原因,滅是從人變佛的結果,道是從人變佛的原因。但從大乘空觀看,這依舊是不究竟的一種認識,只適合對初入門者來說。實際以空觀來看,沒有苦果,也沒有苦的原因,不必追求苦的熄滅(苦的熄滅就是不擾動,也就是臻於空性),也不必進行修道實踐,(因為已經處在空的狀態中了)。

無智亦無得(在空的狀態中,)沒有能知的主體,也沒有所知的對象。

以無所得故 這都是因為空即是不求取,(不求取、常在空性之中自然也就)無所得了。

以上這些」無……「句型均非無的放矢的泛泛而論,而是針對小乘(舍利弗本身也是小乘中人,所以拿他做典型)理解的偏差,用否定式來加以一一破除,促使其泯滅差別執著心,提醒他即使是對修道本身的執著亦應捨棄。

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 尚未成佛的修行者,依循著般若波羅蜜多來進行實踐

心無掛礙 心不再被現象所系著,體認真實也不再有障礙

無掛礙故,無有恐怖 因此便沒有畏懼。菩薩之四無畏,即能持無畏、知根無畏、決疑無畏、答報無畏。簡單而言,是一種發自內心的自信與對所行的堅持。

遠離顛倒夢想 即不被一切事物現象所掛礙(因為它們都是不真實的虛妄境界),也遠離自身的一切妄念與錯誤見解,例如以無常為常、以苦為樂等反於本真事理的見解。

究竟 梵語uttara,形容至高無上之境界,或對事物徹底極盡之意

涅槃 梵語nirva^n!a,意譯作寂滅、滅度、無生。是解脫的同義詞。原來指吹滅,或表吹滅之狀態;其後轉指燃燒煩惱之火滅盡,完成悟智(即菩提)之境地。此乃超越生死(迷界)之悟界,也是佛教終極實踐目的,故被列為三法印之一,稱「涅槃寂靜」。在小乘僅突出滅卻煩惱的意思,但在大乘則認為更包含了用智慧抵達一切事物實相的境地。

三世諸佛 即過去、現在、未來三世之眾多諸佛,等於是說一切佛

依般若波羅蜜多故

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梵語anuttara-samyak-sam!bodhi,意譯無上正等正覺。「阿耨多羅」意譯為「無上」;「三藐三菩提」意譯為」正遍知「。乃佛陀所覺悟之智慧;含有平等、圓滿之意。以其所悟之道為至高,故稱無上;以其道周遍而無所不包,故稱正遍知。大乘菩薩行的全部內容,即在成就這種覺悟。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 因此應該知道︰般若波羅蜜多是偉大的咒語,是有大智慧的咒語、是超過一切、無與倫比的咒語,可以止息一切痛苦,因為它是真實的、不虛妄的。咒,指不能以言語說明的、具有特殊力量的秘密語,代表著一種祈願以使之發生的意思在。

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 以下就是通過般若波羅蜜多所說的咒語︰

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去了!去了!到彼岸去了!完全到彼岸去了!覺悟啊!謹願!

以上只是非常粗淺的解釋,參考書眾多,不一一註明。選擇了部分霍韜晦先生的譯文,但未全取。雖是正讀,不保證都對,但至少比網上流行的曲說歪說雞湯說要靠譜。具體文義,讀者可自行抉擇。並請多多轉發,善莫大焉。


推薦閱讀:

心經抉隱(二)
心經講義
潘麟著《心經直解》連載十一
佛心經品亦通大隨求陀羅尼
《心經》略述 釋明證法師

TAG:心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