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禮儀
禮儀產生於飲食,同時又嚴格約束飲食活動。尤其古代的飲食禮儀,真可稱得上是繁文縟節,不僅講求飲食規格,而且連菜肴的擺投也有規則,還有飯菜的食用規定、上菜的禮儀等。下面,小編就分別詳細的羅列出來。
古代的菜肴擺放規則,凡是陳設便餐,帶骨的菜肴放在左邊,切的純肉放在右邊。乾的食品菜肴靠著人的左手方,羹湯放在靠右手方。細切的和燒烤的肉類放遠些,醋和醬類放在近處。蒸蔥等伴料放在旁邊,酒漿等飲料和羹湯放在同一方向。如果要分陳干肉、牛脯等物,則彎曲的在左,挺直的在右。這套規則在《禮記·少儀》和《禮記·曲禮》中均有詳細記載。
中國古代,在飯、菜的食用上都有嚴格的規定,通過飲食禮儀體現等級區別。如王公貴族講究「牛宜秩,羊宜黍,象直穆,犬宜粱,雁直麥,魚宜漲,凡君子食放焉」。而貧民的日常飯食則以豆飯藿羹為主,「民之所食,大抵豆飯藿羹」。此外,古代菜肴的品種也有等級分類,用來體現各個階層的區別。
古代上菜時,要用右手握持,而托捧於左手上;上魚餚時,如果是燒魚,以魚尾向著賓客;冬天魚肚向著賓客的右方,夏大魚脊向賓客的右方。
古代在用飯過程中,也有一套繁文縟禮。大家共同吃飯時.不可只顧自己吃飽。如果和別人一起吃飯,就要檢查手的清潔。不要用手搓飯糰,不要把多餘的飯放進鍋中,不要喝得滿嘴淋漓,不要吃得噴噴作聲,不要啃骨頭,不要把咬過的魚肉又放回盤碗里,不要把肉骨頭扔給狗。不要專據食物,也不要簸揚著熱飯,吃黍蒸的飯用手而不能用筷子,濕軟的肉可以用牙齒咬斷,干肉就得用手分食。吃炙肉則要撮作一把來嚼。不可以大口囫圇的喝湯,不要當眾剔牙齒,也不要喝腌漬的肉醬。
此外,在請客吃飯的過程中,如果有客人在調和菜湯,主人就要道歉,說是烹調得不好;如果客人喝到醬類的食品,主人也要道歉,說是備辦的食物不夠;吃飯完畢,客人應起身向前收拾桌上盛腌漬物的碟子交給旁邊伺侯的主人,主人跟著起身,請客人不要勞動,然後,客人再坐下。
以上這些古代的飲食禮儀,雖說有些繁瑣,但有一些直到現在還是有許多值得我們借鑒的,平時飲食中注意一些禮儀還是很有必要的。
推薦閱讀:
※學生禮儀2
※女士高爾夫服飾禮儀寶典
※舞會的著裝禮儀-中國禮儀網
※握手方式——社交禮儀技巧
※女性日常禮儀:不同的場合著裝的禮儀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