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的領導藝術

                                          中央民族大學歷史系教授 蒙曼 

 

 

武則天對我們來說意味著什麼?我認為她意味著,中國文化的容量能夠有多大;中國文化的寬容度與開放度能夠有多高;還有中國古代的女性,能夠有多強,等等。很多問題可以從她身上有一個集中的體現。今天我們主要來看看武則天的領導藝術問題。

現在很多人都在關心這樣的事情,武則天何以能夠擔當那麼大的責任那麼久?武則天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先請大家看張圖,這是龍門石窟的盧舍那大佛,據說是武則天當皇后的時候的捐脂粉錢建的,反映的是武則天的形象。什麼形象呢?我認為這是反映武則天的一種自評價,她心目中的自己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佛是一個什麼樣的形象?威嚴。任何佛像都是有威嚴感的。與此同時,還有慈悲。這尊佛,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她都在笑,而且她都在注視著我們。威嚴而慈悲的形象,是武則天的自評價,她希望自己是一個帝王加母親的形象。可是別人是不是這樣想?

再來看兩幅圖。一幅是在歷史上形成的對武則天的勾勒、描繪。古代人沒有照片,有畫片,畫比照片更能反映出描繪者心目中對這個人的投影。

我們來看這一幅圖,在這個畫師心目中,武則天是一個什麼樣的形象?狐狸精。為什麼我會這樣講?大家看,這是一張團白大臉,慘白的顏色。在中國的臉譜體系中,什麼樣的人擁有團白大臉?奸臣。曹操那樣的人,才擁有團白大臉。大家再來看她的眉毛和眼睛。本質上講這個眉眼都很好,柳葉眉,丹鳳眼。微微上挑的丹鳳眼,意味著智慧。但是這幅圖上的眉毛和眼睛之間的這種感覺好嗎?真的是合理的丹鳳眼和柳葉眉嗎?不是的。這個角度有點像三角,一雙丹鳳三角眼,兩彎柳葉吊梢眉。這是誰?王熙鳳。把丹鳳眼進行扭曲式的擺放意味著什麼?意味著人對智慧的不正當運用,意味著狡詐,對不對?如果我們說正面意味著的是智慧的話,那麼反面就是狡詐。有心思的狡詐,把智慧向負方向運用。再來看這張嘴,這是什麼樣的嘴?櫻桃小口。什麼叫作女性美?什麼叫作性感?這在中國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人們的看法一直在變。但是有一個標準始終沒有特別大的變化,就是櫻桃小口,中國從古代到今天,一直認為櫻桃小口是美的。所以現在出了一個姚晨,《潛伏》里的翠平,大家就打趣她,說這個女演員是唯一能從後面看到嘴的。武則天的嘴不大,是櫻桃小口,符合我們對女性美的傳統認定。但是這個櫻桃小口也是歪的,歪了意味著什麼?意味著對女性性的魅力的不正當的運用,那叫誘惑。正面的是誘人,負面的叫誘惑。

把這三項綜合起來,難道她不是一個狐狸精嗎?她不恰當地運用女性的美去誘惑別人,來展示自己的心機,最後成為一代奸雄,這不就是狐狸精嗎?

再來看這第三幅圖。它其實就是第二幅圖片的正面版。大家一眼就能看出來這畫的是同一個人,臉型是一樣的,但是面色不那麼慘白了。我們第一印象已經不是團白大臉了,是方額廣頤。這樣的額頭意味著什麼?意味著堅毅,意味著智慧,廣頤也是一樣的。國字臉,大家一般認為,意味著堅強的性格。這雙眼睛,也是一個正面表達的丹鳳眼,正面表達的時候它就是智慧了。這幅圖表現的是一個正面的有領導力的形象,武則天在這裡就是一個擁有智慧和強大的精神力量的領導人。

上面這三幅圖是不一樣的,武則天自我投影是威嚴而慈悲的,他人的投影有可能是一個狐狸精,也有可能是卓越的領導人。但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什麼?重要的是大家一遍一遍地在描繪這個人。今天我們只提出了一些代表性的圖片,我們還可以找出很多圖片。一個一代一代被人描繪而且做出不同詮釋的人,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是一個有影響力的人。比方說與武則天同時代的張三李四,我們找得到他的影像嗎?在長安街賣混沌的那個、賣花的那個,我們都已經不知道了。但是一千多年之後,我們還知道武則天,說明什麼?說明她有影響力。她的影響力是怎麼來的?通過她漫長的統治實現的。她漫長的統治有多長?如果從她當皇后開始,對政治施加影響力算起,接近五十年時間。如果從她當皇帝那天算起來,有十五年時間。十五年也罷,五十年也罷,這意味著什麼?我們都知道一句話「成則王侯敗則賊」。什麼叫成?什麼叫敗?當了皇帝就叫成嗎?成和敗的界限在哪?在時間,一定在時間,成和敗就取決於時間。

李自成打到北京去,待了一個月走了,叫什麼?叫賊。朱元璋跑到那去,待了好幾十年,當然朱元璋沒有跑到北京,跑到南京去了。在南京待了幾十年我們就叫他皇帝。其實成敗取決於時間,時間越長,說明你越成功,對不對?那我們看今天,能夠做到這樣成功的很不容易。穆巴拉克他也想成,想長長久久地統治下去,沒搞好下台了,後來被關在籠子里。卡扎菲也想長長久久地統治下去,沒搞好,最後被陳屍肉鋪。連大名鼎鼎的普京,想長長久久地統治者下去,現在也面臨一定的危險。但是武則天真的是長長久久地統治了十五年,執政了甚至五十年。而且武則天統治下的大唐也好,大周也好,埃及、利比亞,甚至俄國現在能比嗎?不能比。武則天統治下的大唐、大周意味著什麼?不是意味著今天的美國,它意味著鼎盛時期的美國。全世界的No.1,第一個有引領力量的國家。一個女性,一個在傳統文化中、不被人認可的女性統治者,居然引領那個時代最強大的帝國長達五十年之久。影響力就在這裡。那麼她為什麼能夠引領那麼久?我們今天把它歸結於領導藝術。

領導藝術一定是當上領導之後,才能展現出來的。武則天怎麼當上了領導?武則天怎麼樣成為大唐或者大周的第一號人物?原因很多,比如說我們可以講中國文化是有彈性的,是有張力的。它一方面強調女性是卑微的,另一方面強調母親是尊貴的,所以有母權的問題。我們還可以強調武則天所處的時代,那是一個魏晉南北朝的時代,是少數民族對中華民族對中原文化有深刻影響的時代,而少數民族的女性,少數民族的主婦是有權力的,不僅僅有母權,還有妻權,就是妻子的權力,就是主婦的權力。那當然我們還可以講武則天的個人,今天我們社會背景,時代背景,文化背景都不講,我們強調她個人。因為那個時代不僅生活了她一個女性,生活著無數女性,為什麼這些女性沒有利用到這些問題,她個人有她個人的獨特之處。這個獨特之處在哪?也很多,我覺得有兩個問題至關重要,第一個是攻克主要人物,第二個是利用主要矛盾。

怎麼叫攻克主要人物?在武則天一生中,對她來講是最主要的人物是誰?一定不是唐太宗,是他第二任丈夫唐高宗。把武則天從尼姑庵里拉回宮廷的是唐高宗;把武則天立為皇后的是唐高宗;讓武則天以皇后的身份參政的是唐高宗;讓武則天以皇太后的身份指點朝政的仍然是唐高宗。武則天所有的權力,最初都是來源於唐高宗,她權力的維繫也來源於唐高宗,所以他是她人生中最主要的一個人物。對這個人物武則天怎麼樣就做到讓唐高宗從年輕到年老一直在支持她,而且一直在賦予她權力?我們講的是攻克主要人物,怎麼才叫攻克?用愛來攻克嗎?愛情沒有那麼牢靠,尤其對於帝王而言,愛情更沒有那麼牢靠。那用什麼來攻克?用身份的轉化,從皇帝的愛人,成為皇帝的戰友,實現了這一個轉化,那麼你的身份就牢靠了,你得到的支持也就牢靠了,戰友一定是最牢靠的一種關係。因為兩個人在並肩戰鬥,你不力挺你的戰友,他死了你可能也就跟著死了。

如何她能夠把夫君,把皇帝最後變為戰友?因為第二點,利用主要矛盾。在她的丈夫身邊一直是有矛盾的,什麼矛盾?弱君和強臣的矛盾。唐高宗是一個弱君。他當皇帝的來路,就已經決定了他是一個弱君。他是大名鼎鼎的強勢皇帝唐太宗的第九個兒子。在他之前有老大被皇帝看好過,有老四被皇帝看好過,後來老大和老四爭,鷸蚌相爭,漁翁得利。他上位了,但是讓他上位的時候,唐太宗不是很滿意,唐太宗覺得他年紀小,而且性格似乎過於文弱。誰在力挺他?他的舅舅長孫無忌。為什麼他舅舅要挺他?因為實際上,唐太宗的正妻長孫皇后生的兒子就這三個孩子,老大、老四和老九。老大和老四自己爭,兩個人都垮台了,只剩下個老九,長孫無忌要維繫自己舅舅的身份,必須要力挺老九。長孫無忌是當時一個很威風的人物,所以唐太宗尊重了他的意見,把老九提拔到太子,後來當然是皇帝的位置。

這意味著什麼?這意味著他不僅僅要受他爸爸的影響,還要受他舅舅的影響。而事實上,唐太宗在臨死之前確實也指定他舅舅長孫無忌做他的顧命大臣。所以唐高宗開始執政的時候什麼權力都沒有,一切權力歸長孫無忌。皇帝不能沒有權力,這是在中國古代絕對顛撲不破的真理,在任何時代都顛撲不破的真理,作為最高領導人必須要擁有權力,沒有權力是會窩囊的。

武則天就是利用了他的這種窩囊感,所以第一次弱君和強臣的交鋒是在哪裡?是武則天當皇后的問題。唐高宗在政治上沒有辦法去發揮自己,他怎麼辦呢?他在生活上挑戰他爸爸的權威,當時一定是有挑戰感的。武則天曾經是他爸爸的妃子,他喜歡武則天,我覺得這是有青年的叛逆心理。你永遠壓著我,但在這個事情上,我想反抗一下,武則天那個時候很有魅力,所以反抗來反抗去,他就真要立武則天為皇后。立武則天為皇后,他自己決定不了,他要去問大臣,大臣的頭兒是長孫無忌。長孫無忌說什麼?說不行。這很糟糕了,政治上全都已經是你說了算了,皇帝想在生活上突破一下,你又說不行。這時候皇帝窩囊不窩囊?窩囊,我是皇帝為什麼我一無所有?

這個時候,武則天站出來了。說如果你能夠讓我當皇后,我們一起跟長孫無忌作戰。我當了皇后意味著你就可以當真皇帝,我們倆的利益是一致的,如果你能在這個問題上反抗成功了,如果你把他拿下去了,不僅僅是我上位的問題還有你的權力上升的問題。在這個時候,情人就變成了戰友,兩個人有共同的利益,把長孫無忌拿掉,把壓抑皇權的強臣拿掉。這個對於唐高宗而言,我猜比他立一個皇后還要重要。兩個人利益取得一致了,此後在所有的關鍵的政治鬥爭中武則天都選擇了站在皇帝那邊,他權力強大的同時,她也強化皇權,所以唐高宗才能一直信任她,一直扶持她,扶持到自己生命的最後一夕,扶持到武則天羽翼豐滿,可以治理天下。所以我想這是領導力的由來的問題,她關注到兩個問題,第一個誰說了算,第二個怎麼樣和這個說了算的人取得一致的利益。

當上領導了要好好乾才能幹十五年,才能幹五十年。武則天怎麼樣干十五年或者五十年呢?這就是她的領導藝術。

一、眼界是基礎

眼界是你對現實的認識力和對未來的預見力。你得知道我們現在走在哪,你得知道我們方向在哪,然後沿著那個方向走,順著方向走,這叫什麼?世界大勢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順著那個大勢走,叫作你有眼界。

武則天那個時候,她看到貴族政治要解體了,社會在經歷著一個大的轉型。怎麼叫貴族政治解體?中國從東漢末年以後經歷漫長的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一直是貴族政治佔主導地位。貴族政治,簡而言之,就是官二代不是特殊的,而是普遍現象。我們現在一聽官二代又驕橫跋扈了,為非作歹了,大家就很氣憤。這說明它還不是一個特別普遍的問題,它特殊才引人注目,才引人氣憤。而在貴族政治那個時代,你要知道所有的貴族,他們的子嗣將來都是貴族,不僅是貴族,他們還是官員。含著金湯匙出身,只要不是特殊的人物,比方說生下來就是一個痴呆兒,是一個殘障人士,只要沒有這方面的問題就可以平流進取,做進宮廷。只要他有這樣的出身,就決定了他有那樣的政治位置,這就叫作貴族政治。官員是被貴族把持的,至少官員中的中上層是被貴族把持的。我們也知道中國傳統社會如果進行分層的話,無論如何你越不過去這三層,君、臣、民。貴族政治,貴族把持的是哪一層?臣的這一層。臣當中的中上層全都被貴族把持了,君和民,高不高興?皇帝高不高興?皇帝一定不高興,為什麼?人家臣是不是做臣,或者說大臣能夠走到怎麼樣的位置,跟皇帝無關,跟他爸爸有關,跟他爺爺有關,這很可怕,皇帝沒有權力。中國有個特別古老的命題,大家今天都可以脫口而出的,叫忠孝不能兩全。諸位現在舍什麼取什麼?忠孝不兩全,現在我們經常講捨棄孝而全忠可以,對不對?但是在貴族政治時代一定不是這樣講的,忠孝不兩全,舍忠而全孝可以,一定是這樣的。

我給大家講一個例子,管鮑之交。管仲和鮑叔牙大家都知道,那是生死知己。管仲為什麼說鮑叔牙是他的知己?他講了一個例子,說我一上戰場,見到敵人我就往回跑,所有人都說我膽怯,只有鮑叔牙說管仲不膽怯,管仲之所以往回跑是因為他家有老母。這就是最經典的詮釋了,什麼叫忠孝不兩全?舍忠而全孝可以,管仲可以把這件事情光明正大地拿出來講,我一上戰場就得往回跑,是因為我家裡還有老娘,這是說我對老娘的孝,高於我對國家的忠。管仲和鮑叔牙生於什麼時期?春秋。那是另外一個貴族政治時代,貴族政治都是一樣的,在忠孝不兩全的時候,一定舍忠全孝,為什麼?因為你的一切,你的婚姻,你的做官,婚宦兩件事在中國古代是人生最大的兩件事情,都來自於你的家庭,而不是來自於國家,那這個時候人生觀和價值觀就應該這樣設立。那麼你想想在忠孝不兩全的情況下,官員都舍忠而全孝,國家的威嚴在哪?國家的總代表皇帝的威嚴在哪?沒有。所以皇帝不高興,老百姓高不高興?老百姓也不高興。芝蘭玉樹佳子弟不一定都生在貴族人家,我們平民老百姓里有多少好兒郎啊!可是如果在貴族政治體制之下,這些好兒郎是沒有出頭之日的,就像左思在《詠史》里講的那樣「鬱郁澗底松,離離山上苗。以彼徑寸莖,蔭此百尺條。世冑躡高位,英俊沉下僚」。什麼意思?貴族人家的那些一般的孩子就猶如生長在山尖的小草,而我們平民家的好兒郎,就猶如生長在山腳下的大樹,這個大樹無論怎樣汲取營養,加強自身力量拚命地往上長,在絕對海拔上,能長過山頂上的小草嗎?永遠不能。這是一件讓人鬱悶的事情。

皇帝不滿意,平民也不滿意,那貴族為什麼還能統治那麼久?我們講魏晉南北朝,好幾百年的歷史了,為什麼貴族能統治那麼久?因為貴族確實很強,文化也在人家那,道德也在人家那,軍事力量也在人家那,經濟力量也在那裡,你想輕易撼動是撼動不了的。

可是就在這幾百年的發展歷程中,這些東西在變,變成什麼樣子了呢?經過漫長几百年的演進,到唐朝的時候,我覺得貴族成這個樣子了,大家看這幅圖。這幅圖中的貴族是一個什麼樣的形象呢?褒衣博帶,衣服很寬大,袖子很寬,帶子很長,然後坐在這,這樣的衣服也只能坐在這,一走就摔跟頭,就是這樣,這叫什麼?這叫宅男,對不對?穿著寬鬆的衣服坐在家裡,永遠不出去的人叫宅男。那時候貴族就成那個樣子了。

舉一個例子,大家中學課本上都學過的,說南朝某貴族,有一次大概是要出門,叫人牽匹馬過來,馬在院子里叫了一聲,貴族很緊張,問從人這是什麼東西在叫,這麼可怕。侍從講是馬在叫,貴族說怎麼可能,我聽說馬是一種溫順的動物,怎麼發出這麼可怕的叫聲呢?你騙我,這一定是老虎。

馬在當時相當於什麼?馬在當時相當於小汽車,是一種基本的代步工具。如果對這個基本的代步工具如此不熟悉的話,說明這個貴族很少出門,一個很少出門的人,一個根本不了解天下的人,有資格治理天下嗎?沒有資格。

所以實際上武則天看到的就是現在皇帝也好,平民出生的官員也好,都對貴族政治不感興趣了,都很痛恨這些沒有那麼大的本事,還身居高位的人。而這些身居高位的人又確確實實已經喪失了活力,沒有那麼大本事了。所以她怎麼做?武則天從她當皇后開始所做的一切,就是在打擊這些人,打擊那些出生貴族的官員,大家想想是不是?打擊長孫無忌,包括她後來一次又一次的政治鬥爭。武則天她一直在殺人,她一直在殺那些大官,而那些大官通常都是出身於貴族的人,所以在她殺人的時候,社會沒有強烈的反映。為什麼?皇帝覺得挺好,殺了他,我的權力就伸張一下。平民覺得挺好,他們三品空出來了,我這五品就往上走。所以這符合大多數人的利益。而事實上,這個符合了大多數人的利益,又符合了歷史的利益。大家覺得有一個特定階層永遠身居高位好,還是社會可以充分流動好?一定是社會可以充分流動好,那在古代沒有強有力的制度保證下,有一個強有力的皇權好?還是沒有一個強有力的皇權好?有一個強有力的皇權好,對不對?普京受人擁戴,其實也是因為他強有力的個性,俄羅斯在轉型時期,制度沒有那麼健全,法律沒有那麼健全,強權就是大家需要的。所以皇權是大家所需要的,社會流動是大家需要的。而武則天她的殺人,恰恰最後迎合了這樣一個時代潮流,所以她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世界大勢浩浩蕩蕩她順了,她就昌,而且她在世界歷史上作用和地位就奠定下來,我們就得認為她是一代英主,因為她促進了歷史潮流向前發展,促進了中國社會由貴族社會向平民社會的轉型。

二、用人是關鍵

我們知道今天其實大多數國家的制度要比古代健全,但是即便在制度很健全的今天,人也一定很重要。否則,美國大選怎麼會引起全世界的關注?大家就想看是奧巴馬勝還是希拉里勝,因為每個人勝,他的思路都是不一樣的。在制度不健全的古代,思想家總結出這麼一句話,叫作「為政之道,要在得人」。怎麼樣的政治叫好政治?得人,得好人的政治是好政治。怎麼樣的政治是壞政治?有奸臣的政治是壞政治。

後人對武則天一生很多事情的評價是不一致的,只有一個問題基本一致。大家都認為就算這女人不怎麼樣,至少用人還不錯。這件事情是怎麼體現出來的?

陸贄是唐朝中後期的政論家,所謂的政論家不是政治家,是他議論政治議論的非常好。陸贄怎麼講武則天?他說「當代謂知人之明,累朝賴多士之用」。跟他同時代人說她有知人之明,也就是說在她手底下,你要是沒有做成大官,那就說明你真沒有本事,這為「當代謂知人之明」。「累朝賴多士之用」是什麼意思?在她之後的好幾個時代,都依賴於她選拔出來的人才加以運用。那麼武則天之後當皇帝的是唐中宗,唐中宗之後是唐睿宗,唐睿宗之後是唐玄宗。武則天發掘出來的人才,一直運用到唐玄宗時代。

舉個例子。大家都知道唐玄宗是一代英主,創造了所謂的開元盛世,中國古代盛世中的盛世,盛世中的巔峰。幫他一起創造開元盛世的是誰?第一個是姚崇,第二個是宋璟。唐朝的宰相先姚崇,後宋璟。姚崇是唐玄宗任命的宰相,但是姚崇第一次當宰相是在武則天時期。也就是說姚崇他是屬於留用的宰相,是武則天第一個認識到姚崇有宰相之才。宋璟在武則天時代確實沒有當宰相,但是武則天時期他積累了足夠的政治聲望,讓人覺得,他的上升僅僅是一個時間問題。除了姚崇宋璟,我們還能舉出誰?張岳。詩人宰相,張岳是唐玄宗時期的賢相,他第一次嶄露頭角也是在武則天時期。開元年間還有賢相張家珍也是在武則天時期起家的。張家珍曾經是一個犯官,犯了罪的人,今天可能是異地任用了,可是在武則天那時候是要革職回家的。有一次武則天派監察御史到現在的河北地區辦一件事。這個御史沒有那麼大的本事,理不出處理思路,於是很謙虛地問當地的官員,此地是否有能人可以商量。當地官員就推薦了被遣散的官員張家珍,張家珍不僅給他剖斷如流而且還幫他寫了一個奏章。

武則天火眼金睛,說這個監察御史真是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怎麼一下子寫報告的水平有顯著提高。這個御史是個老實人,說陛下我請求你把我的這頂烏紗摘下來戴到張家珍身上,因為這個報告不是我寫的,是他替我寫的。看這個報告就知道他比我有水準多了,請求你罷免我的官,把這個官位給他。

監察御史這麼說,武則天怎麼講?武則天說,我們大周就這麼缺官?不至於,我要真覺得這個人是人才的話,我手裡的官有的是,關鍵是我得確認一下他是不是像你說的這麼好。於是把張家珍從河北叫到河南洛陽。

武則天當時已經八十歲了,八十歲老太太其實身體沒有那麼好,喜歡歪著,但是皇帝躺在那裡見臣子不太合適,有損皇帝尊嚴。所以一般見大臣的時候,前面都拉一道帘子你也別看見我是什麼模樣了。那天見張家珍也是這樣。但張家珍說我不跟你說,說陛下我是一個鄉野賤民,也許我這一輩子只有一次見皇帝的機會,你怎麼可以在你我之間拉一道帘子,讓我在這個唯一的機會中,都不能睹您的真容。你要讓我回答問題,你就先讓我看看你。武則天一看這個小夥子有氣概,真的把帘子拉開了,端坐在那裡讓他看。當然一看再一說話,覺得小夥子是人才,於是提拔他,張家珍由此步上仕途。

我們想說什麼?我們想說的是,開元盛世前期的那幾個好宰相,真的都是武則天第一個賞識他們的。相反641天保年間唐玄宗自己也選過宰相,李林甫、楊國忠跟武則天都一點關係沒有,選的沒那麼好。所以說武則天選拔出來的人,確實可以做到累朝賴多士之用。

問題是這不重要,重要的是怎麼樣才能做到累朝任用?我們都知道一朝天子一朝臣才是常規,做皇帝的都喜歡用自己熟悉的人,玩得轉的人,聽自己話的人,為什麼武則天選出來的宰相,就能夠一直用好幾個時期,道理在哪?什麼樣的人必須符合一朝天子一朝臣的規律?什麼樣的人可以累朝任用?原則在哪?諸位我覺得凡是只會做人的人,一定要符合一朝天子一朝臣的規律。你會做人,你跟當今領導關係非常好,其實做事能力不突出,你跟著他,領導下台的時候你必然下台。凡是會做事的人,我不管你會不會做人,做人也很重要,但是凡是會做事的人,通常可以經歷人事變遷,因為你的能力在那擺著。因為你不光是靠溜須拍馬走上領導崗位,你是靠真本事走上領導崗位的,這個崗位有點缺了你不行的意思。那麼你就可以打破一朝天子一朝臣的的詛咒,你就可以累朝任用。我們剛才講的姚崇也罷,宋璟也罷,張岳、張家珍他們都是會做事的人,武則天能夠提拔會做事的人,這就說明她是一個好的領導。

這是陸贄的看法,我們再看毛澤東的看法。我們說陸贄是一個政論家,不是政治家,這意味著什麼?他可以做到旁觀者清。毛主席是什麼人?毛主席是政治家,政治家意味著什麼?他可以體悟更深,對不對?毛主席怎麼樣評價武則天,他說武則天有「識人之智,用人之術,容人之量」,識人、用人、容人,諸位這是不是一個人才政策的全部,人才政策必須從識人開始,你都不知道誰是人才,還怎麼談信用人才呢?那麼賞識之後必須加以任用,任用之後你要知道人無完人,你要容納、包容、容忍。毛主席說的話非常經典。我們就沿著他的思路走。就說識人、用人、容人。

識人。識人是賞識發現人才,識人靠什麼?識人靠不靠火眼金睛?發現人才靠不靠統治者的火焰金睛?可不可以靠統治者的火焰金睛?可以的。舉個例子,郭元稹是唐朝參加科舉考試的一個考生,考的挺好,但你考試的再好也得從基層做起,你考第一名,不可能讓你當國務院總理,郭元稹也是這樣,考的挺好然後分配工作了,分配什麼呢?縣尉,縣尉是什麼?是副縣長主管治安工作。副縣長兼公安局長什麼的。因為古代分工沒有那麼清晰。

郭元稹縣尉上任之後幹什麼?綁票。經常組織幾個自己的隨從,一塊兒上街去巡視,一看這有一個貨郎,挑著擔子身邊沒有人,一擁而上把他綁架。在田野巡視,一看這有一個農民在種地,旁邊沒有別人,一擁而上把他綁架。綁架多少人?郭元稹縣尉在主持縣裡工作的時候,綁票了一千多人。大家知道古代的縣和今天的縣不一樣,今天的縣一般四五十萬人是一個中等規模。古代兩萬人以上的縣就算是中等規模的縣,你想想在兩萬人的縣裡綁架一千人什麼概念?這樣的人肯定有人舉報,警匪勾結,這屬於瀆職,是很嚴重的罪行,按照當時的法律應該怎麼辦?應該處死,處死之前還要沒收其全部財產,為什麼要沒收財產?因為當時是存在奴隸貿易的,唐朝是有奴隸貿易的,所以大家正常的思維是,郭元稹為什麼要綁票自己手下的百姓?是因此他想把他賣到奴隸市場去,賣一個高價然後讓自己發財。武則天按照這個原則辦的,先是抄郭元稹的家,一抄發現不對了,郭元稹家徒四壁,家裡什麼都沒有,就有一堆堆的書,而且其中兵書佔比較大的分量。

武則天就好奇起來了,賣了這麼多人怎麼會沒錢呢?存到瑞士銀行了嗎?問一問。把他叫到洛陽去了。問郭元稹說,這些人是你綁的嗎?他說是。你把他們賣到哪裡去了,錢在哪裡?郭元稹說沒賣。沒賣人去哪裡了呢?他說我有很多朋友,我的朋友有的富,有的窮。富人當然不用我照顧,但是窮人去喝酒旁邊都沒有伺候的人。我覺得我的朋友日子過的很落魄,所以我得抓幾個人給我的朋友做奴隸,因為朋友多,所以需要抓的奴隸多,所以我綁架了一千多人。

 

武則天一聽,就說,你這個人當縣尉,是糟蹋了縣尉這個官職,縣尉這個官職也糟蹋你。縣尉是什麼?親民官,對老百姓要有和藹心的,但是你不是,你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你是一個講義氣,不怕死的人。因為你講義氣,你才能有那麼多的朋友,才能為朋友兩肋插刀,甚至不惜去綁票把自己置於死地,也要讓朋友過好日子,你這樣的人不適合當縣尉,適合到戰場上去。所以武則天就說免你死罪,到當時最殘酷的西北戰場,去跟吐蕃人打仗去,如果你被打死了,說實在的你本來該死,那如果你沒被打死,那我倒要看看你有什麼樣的造化。結果怎麼樣?結果郭元稹在十年之後,成長為唐朝最著名的、最厲害的一代將軍,而且是唐玄宗時期的第一任宰相。這叫什麼?這叫火眼金睛,火眼金睛一看一聊發現這個人有這個本事,那我們要用他這個本事。

但是,火眼金睛能不能大規模地發現人才?比如說整個帝國的建設,比如公司的建設,能不能靠火眼金睛?不能真的靠火眼金睛,因為這個規模太小,你不能一個一個地去發現人才,唐朝官員多少?連官代吏三十五萬人。三十五萬人你能一個一個地火眼金睛嗎?火眼金睛只有一個意義,就是象徵意義,讓你覺得這個皇帝很厲害,這個皇帝不好欺負的。

真正大規模的發現人才靠什麼?一定靠制度。在武則天時期,她運用最好的是這樣三個制度:科舉制、制舉制、薦舉制。科舉制相當於今天的高考。所有男孩子都可以參加,高考之後不立刻做官,還要再經過吏部選拔,這是科舉,就相當於你考上大學,但不能進入公務員序列,還要經過公務員考試。制舉制就相當於今天的公務員考試了。一般百姓可以參加,已經擔任公務員的人還可以參加,然後考過了就直接進入公務員系統。第三個薦舉制,這個大家都明白,可以毛遂自薦,可以由組織推薦。這三個制度武則天都在運用,運用的都不錯,但是其中最值得我們稱道的是什麼?科舉制度。科舉制度,我們必須要澄清,他不是武則天創製的,但武則天對於科舉制度的發展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她大大提升了科舉制的地位。

武則天之前,隋朝就有科舉制度了,唐朝初年也有科舉制了。大家都覺得反正做官的途徑也很多,你爸爸是做官的,你就可以接著做官。還有捐資,你花點錢又可以做官,你立了軍功也可以做官,很多種做官渠道。所以那時候沒有特別重視科舉制。但是武則天一下子提升了科舉制的地位,靠什麼提升?兩項政策。第一項就是重新排列地方進貢名單中的人和物的次序。比如說我們石家莊,如果在唐朝的話,你想向中央政府進貢,包括貢物,包括貢人。你進貢需要把貢物寫在前頭,在武則天之前一直是這樣寫的。我們石家莊地區貢獻精紡產品一萬件,貢獻藥品一萬斤,貢獻大棗一噸,等等。說完這些之後,除此之外,本地還有參加科舉考試的人才二十三名,包括張三李四王五這樣寫下來,物在人前面。武則天上台之後,說,錯了,地方怎麼可以這樣寫供奉資料?應該把人放在第一位,否則說我們政府是重物輕人的。以後任何地方,再報送名單的話一定要把人寫在前面,比如本地有人才二十三名,要參加科舉考試,包括張三李四王五,除此之外,還有物品若干,包括什麼什麼什麼。提升天下讀書人的信心,你比黃金重要,你比白銀重要,你比鑽石重要,你比珠寶重要。這是第一個政策。

第二個政策是什麼?第二個政策更重要。殿試製度,皇帝就在我們所說的金鑾殿裡面試考生。這個也不是武則天創立的,他丈夫唐高宗就搞過,但是唐高宗搞的很小,所以大家就沒有很在意這件事。武則天真正掌權之後把殿試製度常規化了。這就意味著你只要參加科舉考試,就可以走到金鑾殿裡面見一下皇帝。大家覺得這個重要不重要?重要。古代人誰見過皇帝?諸位我們現在總書記也好,我們總理也好,都挺親民的。在座的各位有多少人見過胡總書記或者溫總理?沒有幾個吧!我們都是在在電視上、報紙上看一看,是不是?

在古代見皇帝是莫大的榮幸。武則天講只要你參加科舉考試,你就可以見皇帝,連你們縣長、縣令一輩子都未必有見皇帝的機會,參加考試就可以跟皇帝親密接觸。這個詔令一出來,第一年就得到狂熱追捧,三萬舉子齊聚洛陽,大家爭相目睹女皇的風采。從此天下人就知道了,在女皇的心目中,哪一種做官的途徑才是最正的途徑,才是最被皇帝看重的途徑?就是科舉制度。任何其他的途徑你都不能得到見皇帝的機會。但是只要你參加科舉考試,考上沒考上先不說,你先見一眼皇帝。那麼有這樣的一個領導表率作用之後,唐朝出現了一個什麼局面呢?五尺童子,恥不言文墨。小孩七八歲見面了,都問你念書了嗎?你長大了想參加考試嗎?

這就是一種全社會的風氣了,從此科舉考試被視為正途。為什麼武則天這麼在意科舉考試?為什麼武則天一定要把科舉考試捧到如此高的地位?因為科舉考試符合一個原則,什麼原則?英雄不問出處。這就在壓抑貴族力量、提升民權的同時,提升了皇權。因為科舉考試最能夠體現壓抑出身,而彰顯個人才華的力量。所以中國此後才有那樣的勸學歌,叫「朝為田舍郎,幕登天子堂,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就是科舉制之後,中國的男兒才有了這樣的豪邁的信心。中國的科舉制被西方人譽為中國的第五大發明,是在政治領域最偉大的發明,因為它促進了社會流動。

其實我認為,只要允許小男孩憑頭腦上升,小女孩憑容貌上升,這個社會就混得過。我不是說這個社會就一定好到什麼程度,但一定可以忍受,為什麼?頭腦和容貌都是自己的,一個社會只要允許憑自己本事,不管這個本事設定的標準是什麼,這個社會就是可以的。當然最好的是什麼?小男孩也罷,小女孩也罷,取得相似的機會。都可以憑藉頭腦、憑藉容貌、憑藉情商、憑藉各種各樣的勤奮上升,那就是最好的,武則天在那個時候已經達到了一個好的境界。

用人。用人怎麼用,把人才賞識出來,怎麼用?我覺得武則天做的很好的一件事,就是她是分類來用的。她知道人無完人,所以每一類人要發揮他的長處。

第一類辦事人才。什麼是辦事人才?這裡說的辦事人才是指辦大事的人。幫你把握政治方向的人,如果舉一個例子的話,比如狄仁傑。大家都看狄仁傑斷案傳奇一二三四五部,好像狄仁傑一輩子就喜歡做偵探,是福爾摩斯。不是的,狄仁傑在武則天一朝贏得最大的聲望,能夠稱為五洲一朝最著名的宰相,不是因為他會斷案子,而是因為他幫武則天做了兩件大事。

第一件,幫武則天結束酷吏政治。武則天剛上台的時候,任命很多酷吏,幫他殺不忠實的人。殺到一定程度狄仁傑說夠了陛下,再殺下去,官員離心了,和諧做不到了,朝廷的團結做不到了。所以你如果已經安全的情況下,就不要再讓酷吏在朝廷上待著,大家會恨你的。武則天聽了他的建議結束了酷吏政策,贏得了朝廷的團結和穩定,贏得了五洲一朝的政治合理性,這是第一件大事。

第二件,幫武則天確認讓兒子而不是讓侄子接班。武則天一生中最糾結的問題就是這個問題。建立一個大周誰接班?好處是什麼?如果立兒子,好處是母子天性,有這種天然的感情,還有什麼?兒子可以祭祀她。人都是要死的,死後是要接受祭祀的。中國古代人不是無神論者,我們今天說,仍海里無所謂的,祭祀不祭祀不重要的。但是古代人認為身後有不滅的靈魂,要接受祭祀,兒子會祭祀她。兒子有什麼壞處?兒子姓什麼?中國古代是父姓繼承,父系家長制,兒子姓李。如果把天下給兒子的話,大周立刻回到李,那麼武則天千辛萬苦設立的大周天下將一代而亡,就活她這一代,很糟糕。再想第二個立侄子,立侄子的好處是什麼?侄子姓周,可以把大周的天下傳下去。壞處是什麼?第一姑侄沒有母子親這個沒有問題,第二侄子不負責祭祀姑姑,侄子祭祀的是誰?侄子祭祀侄子的父親、母親、祖父、祖母、曾祖父、曾祖母、高祖父、高祖母,但是就是沒有姑姑。你把天下傳給人家了,最後死後連一杯殘羹都得不到,多可憐。大周的政權重要還是千秋萬代的祭祀重要?

武則天就迷茫啊迷茫!最後狄仁傑說立兒子,生後重要。比如說你生前八十歲就是八十歲,九十歲就是九十歲。生後呢?死後有多少時間,死後有無窮無盡的時間,大於八十大於九十。武則天接受了他的建議,最後保證了大周政權的發展方向,和李唐勝利銜接。現在我們經常講武則天是唐朝的女皇帝,為什麼?我們明知道她建的是大周,還說她是唐朝的女皇帝?因為她來自唐朝,並且傳給了唐朝,和唐朝有一個有效的銜接,沒有造成激烈的社會動蕩,沒有像改朝換代那樣生靈塗炭。狄仁傑能幫她辦兩件大事,幫她保住當時政治的合法性,和以後的政權的可傳承性,那就是一個辦大事的人。

對於這種辦大事的人才應該怎麼用?原則是,信用。就是這個人對你好,你要充分地信任他,充分地禮待他。你不能人家一說你立兒子別立侄子,你就想這個人是不是想推翻我?別這麼想。要信任他,而且要非常地禮待他。怎麼才叫禮待?舉個例子。每次上朝的時間,大臣見皇帝是要拜的,狄仁傑比武則天要小五六歲的樣子,狄仁傑在上朝的時候,武則天馬上就制止,一進來就制止。說國老別拜,國老你一跪下,我渾身的骨頭跟著疼,你站著說話就可以了。這是一個禮待。還有什麼禮待呢?狄仁傑有一次和武則天騎馬,一邊聊天一邊聊政治。一陣風吹過來把帽子吹掉了。大家知道中國古代官員對帽子的重視,猶如阿拉伯國家女人對頭巾的重視。帽子丟了很有損尊嚴的,很不禮貌,狄仁傑很緊張,馬上就要下馬去撿。這個時候武則天就說國老別下馬,讓李顯去撿。李顯是誰?當朝太子。這就叫有禮,對於能給你辦大事的人,要充分地信任,要對他充分地禮待,只有這樣這個人才會為你竭盡全力。

 

 

 

第二類守政人才。比如宋璟。宋璟是唐玄宗時期非常有名的一個宰相,但是我們說了他得大名於天下是在武則天一朝。在武則天一朝,宋璟憑什麼得大名於天下呢?憑直。寧折不彎,鐵筷子精神。怎麼才叫直?舉一個例子,大家都知道武則天晚年有「男寵」,蓮花六郎嘛!張易之、張昌宗一對小兄弟,長的面如敷粉。別人都拍馬屁。有人說六郎長得像蓮花一樣,旁邊一個人馬上制止他,說應該是蓮花長的像六郎一樣啊!一般人都是這樣巴結張易之、張昌宗的,因為他們是女皇的男寵,相當於男皇帝的妃嬪。那是可以吹枕頭風的,很厲害的。連身為國老的狄仁傑,跟二張兄弟都稱兄道弟。狄仁傑當時七十多歲,二張二十多歲,跟他稱兄道弟,所以一般人都是這樣的。宋璟怎麼辦?宋璟一看見二張就給他們白眼。這就是所謂「青白眼的問題」,中國古代有所謂「青白眼的問題」。我看得起您,所以我跟您說話的時候正視著您,您看的是我的黑眼球,這叫什麼?「青眼相向」。如果我看不起你,你明明在跟我說話,我也在跟你說話,但是我其實故意看著別處,你看到的是我的白眼球,這叫什麼?「白眼相加」。宋璟永遠給二張兄弟一個大白眼。你想連女皇的男寵都能得罪,什麼人他不敢得罪呀?女皇也經常被他得罪到,對這樣的人怎麼處置?大唐給出的原則是這樣的,叫「憂容之,禮敬之」。要容得下他,還要給他相應的政治榮譽。什麼叫容得下他?武則天經常是宋璟一惹惱她,就把他貶官了,但過三五個月一定再讓他回來。

人允不允許生氣?所有的人都允許生氣,領導一定允許生氣。但是生氣是一種感情,感情之外領導要有理智,生氣過後你要知道這個人是有價值的,他讓你生氣了,是因為他堅持了某種原則,而這種原則對你的朝廷是有正麵價值的,有他在就有績綱在,就不會亂到一種無法收拾的局面。所以你氣過之後,要允許他重新出現在你面前,這就叫「憂容之」。什麼叫「禮敬之」?當他回來之後你還要表揚他。說這個人這樣干是對的是好的,哪怕我們一時覺得接受不了,但我們也確實應該承認他是一個正直的人,是一個高尚的人。大家發現沒有這比我們第一個原則要低一等,要容得下他要對他客氣,要給他一種尊嚴感。這比第一類人是要低等了,因為這個人才的層次也在這兒呢。

第三類點綴人才。比如宋之問。他是一個詩人,同時也是武則天任命的宰相。詩人一定能當宰相嗎?不一定。詩人詩寫的好,未必做事做的好,李白不就是一個經典的例子嘛,杜甫也是經典的例子。杜甫詩寫的那麼好,「安史之亂」之後,皇帝問他說,「杜先生,你覺得現在天下大亂,我們應該怎麼辦呢?怎麼辦才能解決這個亂局呀?」杜甫說:「修道德」。皇帝差點把鼻子氣歪。我這整天被賊兵追的到處亂跑,你讓我修道德,這不是最重要的。詩人不一定是好的政治家,但詩人寫詩寫的確實好啊。「嶺外音書絕,經冬復立春。近鄉情更切怯,不敢問來人」這是好詩,為什麼好?他有感情。詩人被貶到嶺南去了,他是河南人,被貶到嶺南去了,古代通訊不發達,所以書信斷絕了。「經冬復立春」冬天過去了,春天又過去了。意味著什麼?年復一年的過去了,收不到家鄉的任何消息。後來御赦可以回家了,回家就一步一步往家鄉走,「近鄉情更切怯」離家鄉越近,心裡越膽怯。「不敢問來人」分明看見一個又一個人從家鄉的方向走過來了,根本不敢問人家,不敢問什麼呢?父母還好嗎?太太改嫁了嗎?小孩兒健康成長了嗎?都不敢問,為什麼不敢問?最大的關心就是最不敢觸動的話題,因為怕問出壞消息來。

有感情的詩是真正的好詩,宋之問寫了一首真正的好詩。誰能告訴我宋之問有什麼政治業績?誰也不能,連我也不能告訴大家,我忘了。說明什麼?他沒有什麼真正的業績,沒有什麼真正的業績就會寫好詩,為什麼就可以把他放在宰相崗位上,因為他是一個點綴人才。一個國家擺脫了草創階段,向繁榮富強發展過程中,要彰顯文化的力量,文化是非常重要的。文化代表了一個國家的風雅,代表著一個國家的形象。所以一個政權一旦擺脫最初的那個階段的時候,必須要提倡風雅。怎麼樣提倡?把風雅的人安排在領導崗位上,本身就是一種提倡。如果大家發現詩人能夠走上領導崗位的話,會覺得寫詩是有用的,不是沒有意義的。好,那整個社會就會有一種風雅的風氣。我們現在也是,溫總理經常不是出口成章嘛!

宋之問這樣的一類人才,他可以彰顯國家的風雅,可以提升國家的形象、地位,對國內有一種導向的作用,怎麼用?容納,但不重用。這樣的人要給他位置,但是你不能真的重用他呀。武則天你不能真的去問宋之問「我到底是立兒子,還是立侄子呢?」宋之問說:「我也不知道,我會寫詩」。是這樣的,容納但不重用,意味著什麼?就像我們對待房子一樣,大家有沒有人不裝修就住進去?沒有。我們買了都會裝修,但是有沒有人裝修花的錢比買房花的錢還多?真要有的話,說實在的有點另類。對不對?我們買房子一定要裝修,但是我們在裝修花的錢,一定不及買房的錢多,因為框架是最重要的,但是修飾是好的,所以容納不能重用。

第四類中堅人才。剛才講辦事人才、守政人才、點綴人才,我們都給的是個例,這裡我們給一個英雄群像,為什麼呢?其實所謂中堅人才就是一個群像,沉默的大多數。您單位里那個幹了二十多年了,每天見面點頭,但是您總也想不起來他叫什麼名字的那位。就是我們所說的中堅人才,沉默的大多數。他們是一個單位的員工的主體,也是一個帝國中政府的主體,大部分人不是性格那麼鮮明的。他既不是辦事人才,也不是守政人才,也不是點綴人才,他就是那種最一般的公務員,這樣的人叫中堅人才,所以我們甚至不能給出一個具體的形象,我們給出的是一個英雄群像。

如果一定要給一個例子,我想給大家舉婁師德的例子。婁師德就是這樣一個群眾人物的代表,武則天想給婁師德一個什麼位置?婁師德是一個中堅人才,單位里的老張老王幹了二三十年了,說不出他有什麼錯來,但是你要說他有什麼特別的好處,大家也說不出來。但是他幹了很多很多年了。武則天想給婁師德,這位老張老王一個什麼樣的角色?宰相。

她在任命婁師德之前先徵求狄仁傑的意見,他這樣問的「(婁)師德賢乎?」婁師德這個人自己很賢明嗎?狄仁傑說:「為將謹守,賢則不知」他曾經做過將領,我知道他可以緊守邊疆,但是他是否賢明,我不清楚。不清楚的意思就是,我不認為。武則天又問:「知人乎?」他個人能力不太強,他有沒有知人之名呀?狄仁傑說「臣嘗同僚,未聞其知人也」我跟他一塊干過,也沒聽說過他有知人之明。

經典的沉默的大多數,個人能力強嗎?不太強。能夠發現別人強嗎,他也一般。好,武則天要讓這個人當宰相,道理在哪?我們接著講兩個故事,讓大家體會一下婁師德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為什麼這樣的人就可以當宰相?第一個例子,有沒有哪位朋友看過《笑林廣記》一個古代的笑話集。《笑林廣記》里,講過婁師德的一個笑話。說婁師德有一次跟同僚們一塊上朝,大家忽然發現彼此的鞋是一樣的,相同的款式,新舊程度也差不多,都剛買的。那個同僚就問婁師德,說:婁公,您這鞋多少錢買的呀?婁師德說五百文。這個同僚馬上就訓斥自己的同仆,說:我這個鞋你給我買過來,為什麼說是一千文呀,婁公這個鞋和我的一樣,人家五百文買的,是不是你貪污掉了我的五百文呢?婁師德怎麼說?婁師德說:「別急,別急」,他緩緩地抬起了另外一隻腳,說「這隻也是五百文」。古代講這個笑話是說婁師德是個慢性子,諸位真的是這樣嗎?你們猜婁師德那一雙鞋,我們現在論雙來,那兩隻鞋到底多少錢買的?五百文。我堅信他就是五百文買的。為什麼他說這隻也是五百文,把這個總量加到了一千文?他不想讓那個同僚訓斥他的僕人,不想在這裡製造矛盾,引起爭端。他要給那個僕人留足了面子。一個對小人物也如此客氣的人,一個誓死不想引起矛盾的人。

再講一個例子。婁師德曾經當監察御史,監察御史大家知道是八品官,但是代表皇帝去監察地方權力很大。所以中國古代有一個說法叫「御史出朝,地動山搖」。小官辦大事,那麼婁師德去監察什麼問題呢?他去監察地方有沒有人殺生,吃肉問題。武則天是一個佛教徒,曾經有一段時間她說全國人民必須吃素,不殺生。這是佛教的那種慈悲為懷嘛,但天下人很難接受,所以經常偷偷摸摸地去殺生。偷偷摸摸殺生,武則天覺得這很糟糕啊,這是違抗她的政令啊,就派監察御史到地方巡查。婁師德就去了,去了我們知道古代他不是做飛機去的,山一城水一城地這樣走。走就得在路上歇宿,就得到驛站去歇息,驛站的人怕不怕監察御史?驛站的驛卒也是怕監察御史的,人家監察御史回到朝廷說:「某某驛站招待工作很不利」。驛卒要吃不了兜著走的。所以他很想好好招待一下這個監察御史婁師德先生。怎麼樣招待?在全民都吃素的年代,吃肉是最好的招待。在全國人民都已經高血脂和和脂肪肝的年代,野菜是最好的招待,是不是?那時候,吃肉是好的。所以這個驛卒一想好好招待婁師德,他就千方百計地給他弄肉吃,一坐下先給他端上來一盤黃羊肉。婁師德說:「你這個小夥子,怎麼能這樣干呢?我就是來監察有沒有人殺生吃肉的,你再給我吃肉,你說我怎麼吃呀?」這個驛卒說了:「大人您放心,這是肉,但這不是我們殺生的,這是被狼咬死的,我們從狼嘴裡給您奪下來的,您吃吧。」婁師德說:「既然這樣我就吃了」。還沒吃完,又上來一盤魚。婁師德說你看看小夥子你又犯錯了,這魚也是生命,也不能殺呀。這小夥子說:「放心,放心,狼咬死的。」婁師德怎麼說?婁師德說:「真笨,你不會告訴我是水獺咬死的嗎?」羊是狼咬死的,魚是水獺咬死的,肉是人吃的。他吃不吃?他吃。這意味著什麼?婁師德這個人其實挺有靈活性的,他跟什麼群眾都能搞好關係,他不特別委屈自己,但是他一定成全別人。這樣的同事是不是好同事?一定是好同事。這樣的人如果一輩子默默無聞,小人物的出路在哪裡?給他一個出路,就等於給天下像他這樣的小人物一個榜樣,只要你好好乾,兢兢業業了,你沒有做成什麼大事,但是一般小事,你也辦得來,同志關係很好,從來不落井下石,不給人下絆子,只要一民主公投你就能選上。這樣的人不該做官嗎?該做官的,這就是一個表率,所以我們講的是什麼?給出路,中堅人才要給出路,一定要給出路,給他出路了,你就穩定了最廣大的公務人員的心。

第五類打手人才。打手怎麼是人才?宋江身邊沒有李魁行嗎?宋江身邊一定要有李魁的。宋江在那推讓說:「我不當山寨之主啊,朝天王說了誰能活捉史文公才能當山寨之主啊!」然後李魁立刻跳出來,說:「誰要說宋哥哥不能當山寨之主,我這把板斧是不認人的。」所以宋哥哥就成了山寨之主。李魁是什麼?李魁就是打手。宋江對誰最好,對李逵確實好,但是他是把李魁當狗用的,對不對?真是這樣。酷吏就是這樣的,酷吏就是狗,就是打手,就是武則天在統治不穩定的情況下所任用的一批人。任用他們幹什麼呢?任用他們殺人,因為武則天在明處,她是一個女人,她當皇帝,很多人反對她。反動派在暗處,朝廷里有很多反對她的人,她只能懷疑,其實也沒有十足的證據。但是懷疑本身是有力量的,這個人如果她已經讓你懷疑了,說實在的他真正反對你的時候也為時不遠了,對這樣的人怎麼辦?用酷吏去誣陷他,然後把他殺掉。作用是什麼?通過殺一小批人,震懾更大的一批人,他一看,皇帝居然把他殺了,我們本來想密謀反對她,現在先放一放吧,放一放之後呢,贏得的是什麼?時間。我們剛才講,對一個統治者而言,什麼最重要?時間最重要。第一年朝廷里恨不得有80%的人反對她,然後殺了幾個人。另外幾個人先消停一下子,消停到第二年了,反對她的人只剩下50%,到第三年了剩下30%,第四年剩下20%,第五年你要再想推翻武則天,朝廷里一大半人都要跟你拚命,對不對?

 

統治是由時間來贏得的,酷吏的作用就在這,通過他的關押手段,逼供手段,殺了一批人,震懾了更大的一批人,贏得了時間也就贏得了統治,對酷吏要怎麼任用?我們在這裡講的是有條件、有時間限制的人。酷吏是好人嗎?酷吏都不是好人。搞逼供性的人都不是好人。什麼叫有條件的人?所有這些酷吏只能集中在司法部門。大家看我們剛才講辦事人才也好,守政治人才也好,點綴人才也好,中堅人才也好都可以做到宰相。唯獨酷吏武則天時期二十七八個,沒有一個人去做宰相,全都集中在司法部門,意味著什麼?就是把他們當狗,當棍子用,對不對?我只允許你去咬人,我不允許你告訴我,我應該幹什麼。什麼叫有時間限制地任用,簡單講就是用完就殺,用到他激起民憤那個程度就殺。

舉個請君入甕的例子。大家都知道周興和來俊臣的故事。周興,老牌酷吏,殺了很多人,民憤很大,再任用下去人們就會把對他的仇恨轉移到皇帝身上。所以武則天這時候怎麼辦?要殺他,怎麼樣來殺他?把他交給了一個後起之秀,一個新型酷吏來俊臣,來俊臣當時還剛剛出道,名分還比較小。把周興交給來俊臣,讓來俊臣去審周興,來俊臣緊張不緊張?緊張。因為所有搞逼供的手段都是周興發明的。你說對於這樣的一個達人,怎麼樣才能審出成果來?

來俊臣想來想去想了一個主意,什麼主意呢?他先請周興吃飯,也是像現在這樣一個冬天請周興吃飯,吃飯吃的很高興的時候就和周興講,前輩呀,最近有些人犯,非常硬,怎麼打他都不招。您是前輩,您有什麼高招可以指點我?不要輕信別人稱你為前輩,這時候要多留個心眼。周興沒留這心眼,一聽來俊臣稱他為前輩,很開心地說,這還不容易,我教你一招。這不是冬天嗎?到處都生火,你把火架起來,把一口瓮也就是一口大缸架在火上,等火把這個瓮燒的紅彤彤的時候,你請這個人犯進去,你放心他挺不了幾分鐘,一定會招的,你讓他說什麼他就說什麼。

來俊臣說前輩果然高明,點起一堆火,架上一個瓮,那個缸燒的紅彤彤的時候,他對周興講陛下懷疑你謀反讓我審你,現在,前輩請你走進瓮里吧!周興去沒去?沒去。周興直接跪下了。你讓我招什麼我就招什麼,然後就定了個謀反罪,處死了。

我們想說什麼?周興是這樣死的,是武則天親手把他置於死地的。來俊臣還是一樣,這叫什麼?轉嫁矛盾。誰任用了酷吏?武則天。誰殺了酷吏?還是武則天。可這一殺意味著什麼?意味著自我糾錯了,意味著給那些冤屈的人平反昭雪了,意味著皇帝從暴君洗白了變成明君了。是不是這樣?是這樣的,這是權謀術。你看對面就是政治家,看正面就是政客。

政治人物都有兩面性,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所有的政治人物都有兩面性,關鍵看什麼?哪一面更大一些,哪一面更強一些,而且還要看她政客的一面、她黑暗的一面、她陰暗的心理,最後能不能有一個光明的運用。結束酷吏政治是好的還是壞的?好的呀!那麼皇帝殺酷吏也就是好的,皇帝殺酷吏是為了轉移矛盾,是為了把人民對自己的可能的仇恨,轉移到酷吏身上,這個心機可能是陰暗的,但最後的結果是好的。

容人。人無完人,這是一回事。另外,人有時候可能真的對皇帝有很大的意見,對政治有很大的意見。對這樣的人怎麼辦?武則天有容人之量,大家講的最經典的案歷,經常是來自於駱賓王的事迹。駱賓王我們大家都知道,我們都是聽著《鵝鵝鵝》這首詩成長起來的。

 駱賓王跟武則天怎麼建立的聯繫?武則天即將當皇帝的時候,在揚州發生了一起叛亂。是由徐敬業領導的,徐敬業當時是明臣之孫,就是李績(徐鮑公)的孫子。是一位有威望的武將,他在揚州發動叛亂。揚州是什麼樣的地方,大家都聽說過一句話: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腰纏十萬貫」是說人有錢,「騎鶴」是說做神仙。一個很有錢的神仙到哪去享受生活呢?下揚州。當時揚州是經濟發展能力最好的,其實跟現在長三角,珠三角是一個概念。揚州經濟這麼好,徐敬業又是這樣一個有影響力的將軍,他發動叛亂太可怕了。為什麼呢?因為我們都知道戰爭怎麼樣打起來。第一個戰爭要有一個強有力的領袖,對不對?所有的戰爭必須有一個強有力的領袖,還有戰爭都是燒錢的事,要有經濟作支撐。

現在,徐敬業在揚州發動叛亂,這兩個條件都保證了。都保證了這個事情就很危險。揚州叛亂三十萬大軍就集結起來了。朝廷的軍隊一共才有六十萬,而且六十萬是分布在全國各地,一時間真正能集結起來的不超過十五萬。所以敵人很強的,不光實力強,輿論還強。因為這個徐敬業,請駱賓王給他做文書,駱賓王就寫了一個《討武瞾檄》怎麼寫的?「入門見嫉,蛾眉不肯讓人;掩袖工讒,狐媚偏能惑主。踐元後於翚翟,陷吾君於聚麀。加以虺蜴為心,豺狼成性,近狎邪僻,殘害忠良,殺姊屠兄,弒君鴆母。神人之所共疾,天地之所不容。」。

在講什麼?武則天的私生活啊!私生活的一樁又一樁的醜聞啊。從她開始以先皇的妃儐的身份,然後陷害當朝皇后開始講起,一直講到殺姊屠兄,弒君鴆母。好多私生活的醜聞。對於一個公眾人物,對於一個政治人物而言,私生活的醜聞要不要緊?厲害不厲害?太厲害了吧!在中國古代,在一個女性統治者身上,這意味著什麼?非常厲害。而且越是私生活的事情,傳播得越廣,對不對?人性就是這個樣子,很醜的。你說點別的事情大家不傳,一說這些事情,大家都瘋傳。

所以駱賓王這個《討武瞾檄》一出來,天下傳遍,一直傳到武則天辦公桌上,武則天怎麼對待?武則天就講一句話「宰相安得失此人」。宰相啊這個人很有才華,寫文章寫的很漂亮,你怎麼能不把他提拔到一個合理的崗位上,讓他流落於江湖,以至於被壞人利用了呢?如果我們朝廷早點發現這個人,他怎麼可能去跟著徐敬業跑呢?所以宰相啊要重視人才啊!這個手段高明不高明?太高明了,駱賓王講出來的那些醜事,她一件也不反駁。我不針對你進行任何發言,說實在的這些事情越描越黑。本來大家還不知道呢,你要反駁幾次天下人一定都知道。

武則天說,你說的這些事情我不予回應,我不知道,我也不說,不說慢慢就平息下來了。我說什麼呢?我說我們要加強人才工作。除了有剛才這種鎮定感,自己不描黑自己的這種概念。這是一個什麼樣的政策?容忍的政策,容的是誰?容的是知識分子。把駱賓王給容下了,所有的人才,其實就有一個安定的感覺了。連駱賓王這樣的人皇帝都能從人才這個角度加以考量。那麼如果我暫時不得志的話,我一定要忍一忍。因為,皇帝已經重視到人才這件事了,我忍一忍,我就有一種正規的出頭之日,有一種正規的靜身之道。我何苦去提著腦袋造反,容忍贏的是安定。

那當然我們也打上一個問號,何人可容,何人不可容?我們剛才就講知識分子可以容。為什麼?秀才造反三年不成,三年不成還有什麼掌握強大輿論?話是誰說的?話是會說話的人,能說話的人,有發言權的人說的,這些人是誰?是文人。你容他一下,他可以給你廣泛地宣傳。與此同時,他不會對你形成真正的危害。

什麼人不可容?武將絕不可容。徐敬業叛亂的時候,在北邊也有將軍,打算響應。武則天第一時間派使者去把他幹掉,為什麼?如果他要是真起來造反的話,你要真是容得下他了,他還真三心二意,他造反的話你真的架不住。還有什麼人不可容?宰相也不可容,徐敬業叛亂的時候,裴炎在宮裡,裴炎是宰相,說陛下不用派大軍去,只要你讓兒子真正掌權,就不會有叛亂。這不是赤裸裸的逼宮嘛?武則天怎麼樣?第一時間把裴炎幹掉。這樣的人不可容,何人可容?何人不可容?對領導而言這有一個拿捏尺度的問題。

三、輿論是輔助

剛才我們已經講了一個輿論了,掌握知識分子肯定就是輿論。還有什麼?掌握主流輿論。什麼是主流輿論?在唐朝主流輿論不單一,儒、釋、道三家都是主流輿論。儒家講什麼?儒家講修行。你的行為應該怎麼樣?怎麼樣跟鄰居相處?怎麼樣跟朋友相處?怎麼樣跟家人相處?怎麼樣跟上司相處?儒家告訴你。佛家修什麼?修心。你對人生有困惑嗎?你對宇宙有困惑嗎?佛家告訴你。道家講什麼?修身。你渴望健康長壽嗎?甚至你追求長生不老嗎?道家有一套系統幫助你。這三家在唐朝都很主流,都很主流怎麼樣去掌握?可不可以利用儒家?不行。儒家是很主流,但儒家講了「牝雞司晨,惟家之索」。女性掌權是儒家非常反感的,因為儒家講內外秩序,講陰陽秩序,講性別秩序。道家可不可以?道家不可以,道家那是李唐王朝的老祖宗。你能用人家的老祖宗去反對人家的子孫嗎?他不能支持你當皇帝的。所以最後剩下的是什麼?佛教。佛教講什麼?佛教講此岸世界,彼岸世界,此岸世界和彼岸世界哪個是真實的?哪個是虛幻的?此岸世界是虛幻的,我是虛幻的,諸位是虛幻的,這個世界是虛幻的。在我們之外有一個是真實的彼岸世界。連現在這個世界都是虛幻,那麼性別還那麼真實嗎?不那麼真實了。

所以是一個男皇帝還是一個女皇帝有那麼重要嗎?可能就沒有那麼重要了。佛家可以利用,武則天怎麼利用?要寫開經記,在座有沒有佛教徒。大家翻開佛教,第一頁都寫開經記的,「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意。」那就是武則天寫的。武則天給佛教寫一個開經記意味著什麼?我認可,你就是官方教。皇帝認可當然會廣泛傳播。佛教徒也會投桃報李,就給武則天搞出一個大雲經來。大雲經是佛教經典中的一部,本來是一個小經,大家不是很在乎,不是很看重。然後佛教徒大肆發揮,為什麼大肆發揮大雲經呢?因為大雲經里講了一個故事有一個天女叫凈光。然後,轉世成為一方國土的領導,回頭又去成佛。佛教徒講這是誰的故事?這就是武則天的故事。武則天當皇帝是天意啊。這就是輿論。佛教當時掌握著人們的內心,佛教說武則天依據天意當皇帝,人民是會相信的。

四、個人魅力是協調

領導一定要有個人魅力。要有什麼個人魅力?別人覺得你缺什麼個人魅力,你就應該有什麼樣的個人魅力。武則天缺什麼魅力呀?她當皇帝人們本能地認為她缺三個魅力。第一個決斷力,為什麼武則天缺決斷力?不是武則天缺決斷力,而是天下人認為女性缺決斷力。

諸位在座的現在有沒有這樣的想法,我們家買了個房子那窗帘什麼顏色?我太太可以說了算,但那房子買不買必須我說了算。為什麼?我太太是女流之輩,她做點小事還行,大事她決定不了。武則天那時代更是這樣的,大家覺得女流之輩很可能沒有決斷力。剛才徐敬業叛亂就是,當時天下洶洶都認為一個人造反這麼大規模,武則天行不行啊。別人懷疑你有沒有決斷力,這時候就要表現出決斷力,怎麼表現呢?徐敬業叛亂了,與此同時裴炎在逼宮。武則天怎麼表現的?第一時間先把裴炎殺掉,攘外必先安內,朝廷必須先取得一致。然後隨機派大臣出征,這叫什麼?沒打過仗的人第一時間敢打仗,這就是決斷力。武則天那兵力發出去了,朝廷立刻沒有不同聲音了。為什麼?大家知道了這個皇帝是一個鐵腕人物,跟著她有前途。

親和力。為什麼大家會覺得武則天沒有親和力?我們剛才講女性應該有親和力。一個女性的政治人物強者,大家通常會認為她已經泯滅了性別角色,覺得這就是女強人。大家現在說誰是女強人的時候,心裡有點什麼感覺?很微妙的一種感覺,覺得她已經不像是一個女性了。好,怎麼表現?親和力對於領導來講很重要,對於一個人們懷疑有泯滅性別特徵的女領導很重要,武則天怎麼表現?舉個例子,給狄仁傑去繡花官箴,官箴是什麼?為官的箴言,就比如說「下民易虐,上天難欺」就是一個有名的官箴,武則天當時也給狄仁傑一幅官箴,怎麼給他的?自己親自把那字綉到絲綢上去給他。男皇帝能做到嗎?做不到。老太太一針一線綉出來,送給老宰相什麼感覺?親切。

活力。武則天其實當時最缺的是活力,她當皇帝的時候是六十七歲,我們今天六十七歲都退休了,何況在平均年齡只有三十幾歲的唐朝?大唐盛世大家以為壽命有多高,平均壽命三十幾歲。大多數都只能活到不足四十歲,你到六十七歲當皇帝,別人第一感覺是什麼?別今天跟著你明天死了。怎麼辦?展示生命力,怎麼展示?不是有著名的龍門賦詩奪錦袍的故事嗎?武則天在龍門石窟舉行賽詩會。誰第一個寫完給一錦袍高級時裝做獎賞。一個叫東方虯的先寫完了,送上來一看,寫的還算通順。錦袍披上了。披上以後回到坐位上去,還沒坐定,第二個詩人,就剛才我們說的宋之問也寫成了,也給武則天看,武則天一看,哇,文通句美啊,這才叫詩,剛才那隻能說是順口溜,怎麼辦?誰是第一名?不能因為20秒的差距就說那是第一名,不服氣怎麼辦?跑下主席台跑到東方虯身邊,把錦袍抓下來然後再跑到宋之問那把錦袍給披上,然後回到主席台落座。幹什麼呢?秀活力呢,一千種方法兩個人都賜錦袍,讓東方虯去自動自覺把錦袍給宋之問,讓宋之問去拿,讓上官婉兒從東方虯那把錦袍抓下來給宋之問,一千種手段都可以用,但是老皇帝、老女皇不,她自己跑來跑去,幹什麼?她說我八十歲了,但我活力十足,你還可以再跟我干若干年。個人魅力!

今天時間關係,不再多說。武則天通過這樣的一些領導藝術成功地擔負起了大唐和大周帝國的責任,而且成功地做到了政啟開元,治宏貞觀,一手挽起貞觀之治,一手挽起開元盛世,讓大唐的興盛沒有中間的斷絕,雖然改朝換代了,但鏈條環環相扣,走上了中國古代盛世的巔峰。她體現出來的很多智慧不僅僅屬於她,也不僅僅屬於她的那個時代,事實上學習歷史很大的一個意義是為了現實,為了今天更是為了明天,學習歷史人物也不光是因為我們對歷史人物有這樣的好奇,是因為他們的經驗他們的教訓,可以作用於我們,所以我把這座無字碑打在最後,我希望說的是無字碑可以景仰,更可以思考,我們學習歷史可以思考,可以學習,可以進步。

 


推薦閱讀:

領導喜歡啥樣的人呀
這才叫管理,你那只是瞎指揮
愛吹噓自己能力的領導,真有能力嗎?
嚴肅送給別人,春風留給自己
職場新人如何與領導溝通工作?

TAG:藝術 | 武則天 | 領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