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3 34.P0651 妙法蓮華經玄贊 (20卷)〖唐 窺基撰〗3
妙法蓮華經玄贊卷第二(本)
沙門基撰
經。菩薩摩訶薩八萬人。
贊曰。第五聖德難思眾。文有三。一標類舉數。二嘆德。三列名。此初也。梵雲菩提薩埵摩訶薩埵。略雲菩薩摩訶薩。菩薩修行略有二門。一自利大智為首。二利他大悲為先。菩提覺義智所求果。薩埵有情義悲所度生。依弘誓語故名菩薩。以二為境名為菩薩。有財釋也。又覺是所求果。有情是自身。求三菩提之有情者。故名菩薩。或菩提是所求果。薩埵者勇猛義。不憚處.時求大菩提有志有能。故名菩薩。二皆依主。又菩提即般若。薩埵謂方便。如是二法能利能樂一切有情。故名菩薩。亦菩提亦薩埵。或及初解皆持業釋。摩訶大也。薩埵如前。今此菩薩位居八地已上。為簡前小及二乘位故言摩訶薩。無著般若論雲。諸菩薩有七種大故。此大眾生名摩訶薩埵。如菩薩地說。下大乘章中別當具列。
經。皆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退轉。
贊曰。自下第二嘆德。有十三句。論以二門釋。一上支下支門。二攝取事門。支者分義。上支分謂總相。下支分謂別相。故論雲應知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退轉者。是總相。余是別相。此總相也。無上正覺體即佛果所有五法。謂凈法界。及四智心品。無著金剛般若論說。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顯示菩提.及菩提道。阿耨多羅此顯菩提自相。解脫相故。三藐三菩提顯示菩提者人平等相。以菩提法故。得知是佛。大智度論說。智.及智處俱說名般若。菩薩地說菩提.菩提斷皆名菩提。故阿雲無。耨多羅雲上。三雲正。藐雲等。又三雲正。菩提雲覺。即是無上正等正覺。此有四覺。一無上覺是總也。即顯菩提.清凈法界。二正覺簡外道邪覺故。三等覺簡二乘但了生空偏覺故。四又正覺簡菩薩。菩薩因覺未滿果位非正覺故。此顯菩提道即四智品。下一覺字貫通上四。由具下三一切莫過。超遍等喻。真理所覺名無上覺。然諸經論多說真理名無上菩提體。以根本故。今此雙取佛果理.智俱名無上菩提。於此二果俱不退轉。云何不退轉。由具下十因不退轉。故於佛果能不退轉。決定當證念念進修名不退轉。退者失也轉者動也。八地以上任運進修於大菩提。修習不退無煩惱故。亦復不為一切有相功用所動。名不退轉。由此八地名不動地。相用煩惱不能動故。
不退有四。一信不退。十信第六名不退心。自後不退生邪見故。二位不退。十住第七名不退位。自後不退入二乘故。三證不退。初地以上即名不退。所證得法不退失故。四行不退。八地已上名不退地。為.無為法皆能修故。今此菩薩皆八地已上故。言於無上正等覺不退轉。定當證故。故不退者非即不轉。
又不退有二。一已得不退。初地即得。二未得不退。八地方得。無上正覺是未得法故。八地以上能不退轉。情祈正覺心進不動。法駛流中任運轉故。名不退轉。此不退者即是不轉。
經。皆得陀羅尼(至)轉不退轉法輪。
贊曰。下別支分。有十二句。以十種示現。分二。初九自利。後一利他。初九又二。初八有為德。後一無為德。初中又二。初五福慧。後三悲智。初五又二。初三內行。後二善緣。初中有三。初一熏修自利。次一利他。後一利法。善緣二中。初一遇緣修行。後一讚美除疑。三悲智中初一慈悲。後二智慧。此中有三。一住聞法不退轉。謂皆得陀羅尼。陀羅尼者此雲總持。總持有二。一攝二散。攝者持也。此即聞持。聞於文.義任持不忘。即所聞之能持名之為攝。聞即總持。體念.慧也。十地經雲。八地以上菩薩於一切法能堪.能思.能持。彼論解雲。堪謂聞慧。思謂思慧。持謂修慧。於一修慧分三用故。散者施也。此有四種。一法.二義.三能得菩薩忍.四明咒。施與眾生故。此中二種初是能持即聞持是。後是所持餘四種是。復分為二。一自利聞持等也。二他利法義等四。因.果別故。二樂說不退轉。謂樂說辨才。辨才即是四辨.七辨而樂說故。四辨者即四無礙解。一法無礙解。二義無礙解。此二如次即是解教.理無滯智。三詞無礙解即解諸方言音無滯智。四辨說無礙解即說法等七辨無滯智。七辨者。一捷辨。須言即言無謇吃故。二迅辨。懸河湕泠不遲訥故。三應辨。應時應機不增減故。四無疏謬辨。凡說契經不邪錯故。五無斷盡辨。相續連環終無竭故。六凡所演說豐義味辨。一一句言多事理故。七一切世間最上妙辨。具甚深如雷清徹遠聞等五種聲故。四無礙解至方便品釋。多以後得智及正體智為體。外緣起故。三說不退轉。謂轉不退轉法輪。法輪是所說常說此不退轉法故。謂轉如前四位二種不退轉法名轉不退轉法輪。又彌勒所問經雲。說自分功德名轉不退法輪。說外分功德名轉不轉法輪。又說智名不退。說福名不轉。又說般若名不退。說方便名不轉。又說有為事名不退。說無為理名不轉。此法如輪故名法輪。輪有三義。一圓滿義八正道等。轂.輞.輻等皆圓滿故。二不定義佛從見道轉生修道。從修道後生無學道。自得此已復為他說。安置聖道於他身中。如是展轉他得聖已。復為他說。喻輪不定故名為輪。三摧壞義蟷螂拒轍輪能摧之。聖道在心能摧煩惱。能摧未伏能鎮已伏。如王輪寶故喻如輪。
法輪有五。一輪自性。擇法覺支正見等是。二法輪因。能生聖道教.聞.思等。三輪眷屬。聖道助伴五蘊諸法。四法輪境。聖道所緣四諦等理。五法輪果。因道所證菩提.涅槃。轉者說也。法既名輪說亦稱轉。今隨所應說八地後行不退位此五法輪故名為轉。
又此五體即是四法。教.理.行.果皆名法輪。轉者動也顯也運也起也。動宣言教顯揚妙理。運聖道於聲前起真智於言後。圓摧障惱名轉法輪。下方便品當具顯示。
經。供養無量(至)之所稱嘆。
贊曰。此有三句。初之二句合為第四依止善知識不退轉。供養無量日千諸佛於諸佛所殖眾德本。論名殖眾善根。以己身心業依色身攝取故。菩薩修行莫過身.心。今舉殊勝色身之業供養諸佛。深植德本攝取己之身心一切所有善業供養有十。菩薩地說。一現前供養。於對現前佛設利羅及制多等一切三寶親面供養。二不現前供養。於余佛制多等作佛等想修不現前供養。三現前不現前供養。現對前時復作是念。一佛制多等法性即三世十方諸佛制多等法性。故我今者現前供養一佛制多等。即是供養三世十方佛制多等。修現前不現前供養。四於如是所唯自供養。五若起悲心以隨力物施貧苦等。願彼安樂令他供養。六俱供養。自既作時復勸教他作此供養。七財敬供養。以華香等敬問禮拜。乃至以珍寶等修財敬供養。八廣大供養。即以財敬長時多妙。乃至凈念迴向菩提。自力集財從他求得。發願想化為百千身。恭敬禮拜。一一化身出百千手持散華香。出百千聲歌贊功德。復出百千妙莊嚴具而為供養。於瞻部洲乃至十方。所有供養普生隨喜。雖少用功而興無邊廣大供養。九無染供養。不以輕慢.矯詐.放逸.不凈等物。修無染供養。十正行供養。若有須臾修四無量。乃至少時信忍離言真如法性。起無分別住無相心。即為守護菩薩凈戒。乃至修行四攝事等。修正行供養。應念此為最上最妙。過前供養百千萬倍不可比喻。修供養時應念。如來是大福田具大恩德。有情中尊難遇獨出眾義依止。如佛既爾於法.僧亦然。如幽贊上卷說。殖種也積也立也。眾通平.去二音。五斷一切疑不退轉。常為諸佛之所稱嘆。為者使也被也。由諸菩薩八地已上位。至斷於理.事疑盡。煩惱.所知二疑俱盡。故第八地名決定地。乃被諸佛常所稱嘆。或由佛嘆能斷眾疑。眾疑菩薩住於何位。及所得證。今顯上位及所得證故除眾疑。
經。以慈修身(至)到於彼岸。
贊曰。此中四句。六為何等事說彼彼法。入彼彼事不退轉。謂以慈修身。論雲以大慈悲而修身心。此釋所由。諸菩薩為何等事。外為他說法。內入證諸法。以大慈悲熏修身心。拔苦與樂故。顯行二利但為慈.悲不由余事。慈悲各有三如下當說。七入一切智如實境界不退轉。謂善入佛慧。此言顛倒。應雲入如實境界之一切智不退轉。即入觀照智。與下第九別。若依論文便無異也。八依我空.法空不退轉。通達大智達二我無智也。九入如實境界不退轉。到於彼岸窮實性故。
經。名稱普聞(至)百千眾生。
贊曰。此有二句。合為一句。十應作所作住持不退轉。名稱普聞無量世界。故能住持佛法令法不滅。眾生聞名信向修學。能度無數百千眾生。故名應作所作。菩薩所應作謂利眾生故。上來上支下支門下。明攝取事門。論有二釋。論攝取事門者。攝取諸功德事。初番釋雲。示現諸菩薩住何等清凈地中。因何等方便。何等境界中作所應作故。此為總標。論下牒釋十三句中。應分為三。於無上正等正覺不退轉一句。是住何等清凈地中。次有十句是因何等方便。後之二句是何等境界中所作應作故。論牒釋中唯解初二句標不釋第三句何等境界中作所應作。地清凈者八地以上三地。無相行寂靜清凈故。此中以無相理名無上正等正覺故。後三地皆於無相行任運寂靜離障清凈名不退轉。非諸垢染有相等之所退轉故。第二句因何等方便者。有四種。一攝取妙法方便。任持妙法以樂說力為人說故。此攝三句。任持妙法者皆得陀羅尼。由得聞持任持妙法令不舍離。住在自心持之不忘故名任持。以樂說力者樂說辨才故。為人說者轉不退轉法輪。為人說此不退輪故。二攝取善知識方便。以依善知識作所應作故。此攝三句。以依善知識者。供養無量百千諸佛。作所應作者。於諸佛所植眾德本。德本即善根。是所應作故。由此常為諸佛之所稱嘆。三攝取眾生方便。以不舍眾生故。此攝一句。以慈修身。由以大慈悲熏習身心故。能不舍一切眾生。常能救度。四攝取智方便。以教化眾生令入彼智故。此攝三句。善入佛慧通達大智到於彼岸。由自有三智能令眾生攝取三智故。自成三智者是諸眾生攝取三智之因。初智知如實智。自利智也。次智是知事智。利他智也。後智是真理智。智實性也。論中唯解此初標二句不釋何等境界中作所應作。此攝二句。名稱普聞無量世界。是何等境界。能度無數百千眾生是所應作。由菩薩具三智等故。名聞遠振十方世界。能於此無量世界境界中。度百千眾生作所應作。度眾生者是諸菩薩之所應作故。此初番訖第二複次雲。復有攝取事門。示現諸地攝取勝功德。不同二乘功德。故此二句為總標。下自別釋二句者。一示現諸地。二攝取勝功德。不同二乘功德。故十三句中初四句是示現諸地。後九句是攝取勝功德。初四句示現諸地者。皆於無上菩提不退轉一句是。第八地故。次二句是第九地。次一句是第十地。故論下釋示現諸地雲。八地無功用智不同下上故。不同下者下功用行不能動故。不同上者上無相行不能動故。自然而行故。上者勝行無相行也。下者劣行功用行也。唯識釋不動地雲相用煩惱不能動故。此論解不退轉。謂功用不動。無相行不動。任運進修。空.有雙證。不為二動名不退轉。於九地中得勝進陀羅尼門。具足四無礙解自在故。九地得聞持等滿名為勝進。具足七辨等為他說法。前第三地雖得聞持猶未圓滿。今說滿位。於第十地轉不退轉法輪。得受佛位如轉輪王子。以八九十地同示現諸地故。論自結雲。下之九句名攝取功德。上之三地皆同得之。釋第二攝取勝功德者。示現依何處。依何心。依何智。依何等境界行。依何等能辨故。此有五句。論為初標。下自別釋依何處攝三句。供養無量百千諸佛。於諸佛所植眾德本。常為諸佛之所稱嘆。論雲依善知識處所故。依何心者攝一句。以慈修身。論雲我依度眾生心教化。畢竟利益一切眾生故。諸菩薩所作皆雲我以度眾生為心故。言我依眾生心。由畢竟能利益一切諸眾生故。依何智者攝三句。善入佛慧.通達大智。到於彼岸。論雲依三種智。一授記密智。為眾生說深密義智。記者記別解釋之義。即佛慧也。二諸通智。以大神通利益眾生智。即通達大智。三真實智。證真如智。即到於彼岸。彼岸即真理故。能到者智證之義。依何等境界行者。名稱普聞。無量世界一句也。諸世界有二。一器二有情。皆是菩薩修行所行之境界。依何等能辦者。能度無數百千眾生。菩薩以三智於彼界中能辦何等事。謂能度眾生。隨合別配後之二句。論乃解雲依何等境界行。依何等能辦者。即三種智攝應知者。文意謂以三智於世界境中能辦利益眾生事用故。言三種智攝。此翻意略不能具顯。其意必爾。
經。其名曰(至)得大勢菩薩。
贊曰。下列名為二。初列後結。合有十八菩薩。皆以願行為名。分為七對。此中初三拔苦與樂對。
曼殊室利雲妙吉祥。與眾生樂。是北方常喜世界歡喜藏摩尼寶積佛。聞名能滅四重等罪。又雲過去為龍種上智尊王佛。當來亦言成佛。華嚴經說在此清涼五台山。與一萬菩薩俱。
阿縛盧枳帝濕伐邏耶雲觀自在。觀三業歸依而拔眾生苦。略雲觀音。觀音授記經雲。阿彌陀佛滅度後次當作佛。名普光功德山王佛。此佛滅已。大勢至菩薩次當作佛。名善住功德寶王佛。
得大勢者。所至之處世界振動有大威勢。眾生遇者自然苦息。獲大勝樂有前二能。
經。常精進(至)菩薩。
贊曰。此二自利他對。自行常勤他利不倦。
經。寶掌(至)菩薩。
贊曰。此三濟貧救對。寶掌濟貧苦眾生。手中出寶 藥王為大葯樹救治王諸疾 勇施一人通能二事。勇出財.葯。財.葯俱攝。
經。寶月(至)菩薩。
贊曰。此三導明破闇對。寶月能導智明如月可重 月光破諸痴暗猶如月光 滿月能為二事。
經。大力(至)菩薩。
贊曰。此二神通小大對。由作神通警策有緣皆令發意。能動百千世界名大力 能動無數世界名無量力。
經。越三界(至)菩薩。
贊曰。此二離染進善對。越三二界離染也。越者離度義。
颰陀婆羅雲賢護。護守善法令不失故。
經。彌勒(至)菩薩。
贊曰。此三世間出世間對。彌勒姓慈拔離生死世間。
寶積.導師引至彼岸出世。寶積引至菩提。菩提法寶積而與之。
導師為大導師引至涅槃圓寂。故此三別合成七對。
經。如是等(至)八萬人俱。
贊曰。此結也。肇公雲。此皆菩薩無生身。無生身者無處不生故言無生。無生故塞三界門。無處不生故。垂形六道。
經。爾時釋提桓因(至)二萬天子俱。
贊曰。上明內護五眾。下明外護十眾。於中人非人為二。非人中天非天為二。天中欲色界為二。欲界有三。一帝釋。二四王。三自在。此初也。或地居.空居為二。地居中帝釋.四王為二。此初也。
梵雲釋迦提婆因達羅。釋迦姓也此翻為能。提婆天也。因達羅帝也。正雲能天帝。釋提桓因雲天帝釋俱訛倒也。此在妙高山頂而住。三十三天之帝主。過去字憍屍迦。此雲繭兒。名阿摩揭陀此雲無毒害。即摩揭陀國過去帝釋修因之處用為國名。彼國古名致甘露處。即劫初帝釋與阿修羅戰以山為[禾*(替-曰+貝)][禾*(替-曰+貝)]乳海。得甘露致於此地。因以為名焉。帝釋往昔有三十二人以為同伴。有善法夫人.圓生夫人.歡喜夫人.設支夫人同修勝業。故生天中。有善法堂.圓生樹.歡喜園.阿修羅女.設支夫人。此等因緣如宗輪疏。
經。復有名月天子(至)萬天子俱。
贊曰。此四王眾。三光乃是四王天攝。更無別天。有經觀音名寶意作日天子。即此寶光。
大勢至名寶吉祥作月天子。即此名月。
虛空藏名寶光作星天子。此名普香。日宮火精作。徑五十一逾繕那。月宮水精作。徑五十逾繕那。星亦水精作。極大者十八乃至小者四俱盧舍。一俱盧舍三里余。此並空中旋繞四洲。
四大天王。東方持國.南方增長.西方丑目。北方多聞。居妙高之半腹第四層級。亦住七金山之頂。三光四天高下去地四萬逾繕那壽量形相如余處說。
經。自在天子(至)三萬天子俱。
贊曰。下空居天 夜摩天.睹史多天名自在天子。得異熟果隨意所念勝下二天。下二天果依樹而得今隨欲得。名為自在。樂變化天.他化自在天名天自在天子。不樂異熟果樂自樂他變為樂具而受用之名大自在。又解他化天主名自在天。第四禪主名大自在天。又自在天是帝釋臣。大自在天是帝釋之師。若後二解無四空居欲界天也。
經。娑婆世界主(至)二萬天子俱。
贊曰。此色界天。梵雲索訶此雲堪忍。諸菩薩等行利樂時多諸怨嫉眾苦逼惱。堪耐勞倦而忍受故。因以為名。娑婆者訛也。初禪大小等於欲界一四天下。一千初禪始等二禪。二禪為火災頂。一千二禪始等三禪。三禪為水災頂。一千三禪始等四禪四禪為風災頂。乃是三千大千世界。號為娑婆世界也。故娑婆界主大梵王。即第四禪主。
梵摩雲寂靜.清凈.凈潔皆得。亦云梵潔也。今唯言梵但略云爾。
屍棄者火災頂即初禪主.火災尖頂故。光明者二禪主小光.無量光.極光凈天主故。等表三禪主也。然大般若五百七十雲。堪忍界主持髻梵王故。屍棄者頂髻也。即持髻梵王是堪忍界主。梵王之別名。光明是余禪主。
經。有八龍王(至)眷屬俱。
贊曰。下明非天眾有五。初龍眾也。第一名喜。次名賢喜。此二兄弟。善應人心風不鳴條雨不破塊。初能令人喜。後性賢令喜。故以為名。
娑伽羅者即醎海之龍。
和修吉者此雲九頭。繞妙高。食細龍之類也。
德叉迦者此雲多舌。舌有多故。或由嗜語故名多舌。
阿那婆達多者此雲無熱惱。無熱惱池之龍。離三熱惱故。一非火沙所爍。二無風吹衣露形。三無妙翅鳥所食。無此三種所生火惱名無熱惱。華嚴經雲。大地菩薩為此池龍。興大悲雲蔭覆一切眾生。離苦法門而得自在。於鱗甲中流出諸水日夜無竭。濟瞻部洲諸有情類。
摩那斯者此雲慈心。華嚴經雲。將降雨時先雲七日待眾事了。然後始雨。故名慈心。
優缽羅者此雲紅蓮華居池為名。
經。有四緊那羅(至)眷屬俱。
贊曰。梵雲緊捺洛此雲歌神。緊那羅訛也。初歌四諦。次歌緣起。次歌六度。後歌一乘。或初三種歌三乘之教行。後一歌一乘之理果。故名持法。或歌一乘教.理.行.果如次配之。隨佛所說一會之法所宜歌故。如世樂音歌君德故。
經。有四乾闥婆王(至)眷屬俱。
贊曰。樂音五孝反。梵雲末奴是若颯縛羅。此雲可意音。亦名如意音。樂者令人愛樂也。正法華雲。一名柔軟天子。二名和音天子也。梵雲健闥縛此雲尋香行。即作樂神。乾闥婆訛也。西域由此呼散樂為健闥縛。專尋香氣作樂乞求故。樂中有二類。一非絲竹也。鼓磬之類。二是絲竹。簫箏之輩。非絲竹之下者名樂。上者名樂音。絲竹之下者名美。上者名美音。或此同前歌神音曲。如次同彼。
經。有四阿修羅王(至)眷屬俱。
贊曰。梵雲阿素洛。此雲非天。索洛者天之異名。阿之言非。以多諂詐無天行故。名曰非天。如人不仁亦名非人。瑜伽.佛地論說為天趣攝。雜心名鬼趣。正法念經是鬼畜趣。伽陀經說鬼畜天三。有雲羅睺阿修羅是師子兒。畜生所攝。今依大乘瑜伽為正。此有五類。一極弱者在人間山地中住。即今西方山中有大深窟。多是非天之宮。以下四類十地經說。二妙高山北大海之下二萬一千由旬有羅睺宮。三次下二萬一千由旬有勇健宮。四次下二萬一千由旬有華鬘宮。五次下二萬一千由旬有毗摩質多羅宮。准此已下八萬四千深於須彌矣。與起世經相違。彼說須彌東西去山一千由旬外有毗摩質多宮。縱.廣八萬由旬。七重城等是別聚落。亦復無失。羅睺此雲執日。非天與天斗時。將四天王天先與其戰。日月天子放盛光明射非天之眼。此為非天箭鋒。以手執日障蔽其光。故云執日。今為第四。應知。初列婆稚者。舊雲被縛。非天前軍為天所縛。正雲跋稚迦。此雲團圓。正法華中最勝是。即當勇健。次執日後與天斗。時有勇健力。跋陀縛義此非被縛。
佉羅騫馱者佉騫皆去聲。馱平聲呼。古雲廣肩膊形貌更大。次勇健後當華鬘是。梵雲吠摩質呾利此雲綺畫。明文其身。或雲寶錦用冠其服。雲毗摩質多羅訛也。此為最大天帝釋之婦公。舍支之父。說此因緣如宗輪疏。
經。有四迦樓羅王(至)眷屬俱。
贊曰。梵雲揭路荼此雲妙翅鳥。羽色妙不唯全金故。舊雲迦樓羅翻為金翅鳥皆訛謬也。增一阿含說。佛告諸比丘有四生妙翅鳥。謂卵.胎.濕.化。有四生龍亦卵.胎.濕.化。比丘當知。若卵生鳥欲食龍時。上鐵叉樹自投于海。是時此鳥以翅辟水令兩向分。而取卵生龍出而食之。設欲取胎生龍等鳥即喪亡。如是胎生鳥唯食胎.卵二生龍。濕生鳥食前三生龍。於化生龍。設欲食者鳥即喪亡。化生鳥能食四生龍。設使龍身。而事佛者。是妙翅鳥不能食啖。所以者何。如來恆行慈.悲.喜.舍四等之心。是四等心有大筋力有大勇猛。不可阻壞。故妙翅鳥不能食之。故諸比丘當行四等之心。今此次第即四生鳥。亦云大威德者。諸龍怖故威德廣大。大身兩翅相去三百三十六萬里。大滿腹恆食飽。如意頷下有珠。
經。韋提希子(至)眷屬俱。
贊曰。此人王眾。佛以住此王城說法故獨舉之。梵雲吠題呬弗呾多。古雲思惟子。今雲吠是勝義。題呬雲身。即東毗提訶之名。彼毗提訶男聲中呼。此吠題呬女聲中呼。此是山名。亦是彼山中神名。從彼乞得因以為名。韋提希訛也。梵雲阿社多設咄路。此雲未生怨。阿闍世訛也。未生以前已結怨故。亦名折指。由造逆業聞小乘經懺悔已後。猶墮拍鞠地獄。後得獨覺果。涅槃經雲闍王不遇耆婆來月七日當墮地獄。聞大乘經懺悔已後不墮地獄。又有經雲。懺悔已後得柔順忍。以母標名故言韋提希子阿闍世王。加涅槃經等具陳其事。
經。各禮佛足退坐一面。
贊曰。列眾中第二明其儀軌。尊敬情深各禮佛足方受正法退坐一面。
經。爾時世尊(至)尊重讚歎。
贊曰。眾成就中文段為二。上來列眾此明佛所威儀。論解眾成就中有四。上已解三。此為第四。四眾者。古雲魔.梵.沙門.婆羅門。此說色慾二天之勝.人中上首。故顗師雲。一影響眾在座默然。二發教眾如鶖子與彌勒三請是。三當機眾稟教悟解。四結緣眾時未悟解結後因緣。又有四眾謂聲聞.菩薩.並客.舊二眾。古人疏有多義。然此後文。又觀四眾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為四。周回曰圍。坐匝稱繞。進財行為供。有攝資名養。修謹曰恭。崇仰曰敬。敬甚曰尊。尊深曰重。是理談美曰贊。觸事諭德曰嘆。論解有四。一眾圍繞。二前後。三供養恭敬。四尊重讚歎。論牒經同此經之中少前後義。今准應言。爾時世尊為諸四眾前後圍繞。供養恭敬尊重。讚歎文方具足。其前後者各見佛對其前為之說法。即以面向為前。所不向為後。望一一人皆有前後不以方處為前後也。
經。為諸菩薩(至)佛所護念。
贊曰。此即第三如來欲說法時至成就。略有三義。一依人先為菩薩說大乘經。名無量義。後為聲聞方說一乘。二依利先以一乘利他教理化根熟菩薩。後以一乘自利行果方化初根回心聲聞。三依法先談法體後談功能。故未說法華已前先說無量義。名為時至。大乘經者此是通句。余是別句。十二門論六義名大乘。一出二乘。二佛最大此乘能至。三佛之所乘。四能滅大苦與大利樂。五觀音等大士所乘。六能盡諸法源底。攝大乘雲亦乘亦大故名大乘。即萬行是。或乘大性故名大乘。即真如是乘運載義。無著金剛般若論說七種大。名雖少別義與對法第十一同。對法雲即此乘性由與七種大性共相應故名為大乘。一境大性以菩薩道緣百千教為所緣故彼名法大。二行大性具二利故彼名心大。三智大性了二無我故彼名信解大。四精進大性三大阿僧企耶修習百千難行行故。彼名凈心大。五方便善巧大性。由具智悲不住生死及涅槃故。彼名資糧大。六證得大性。成就十力四無畏等諸功德故。彼名果報大。七業大性窮生死際建立佛事故名為大乘。彼名時大。乘體根本即真如理。是無相故。與勝鬘同。勝鬘經雲。一乘即大乘。大乘即佛性。佛性即涅槃界。末通萬行亦乘亦大。七大性體。通有為故。至一乘章當具顯示。此為總句。名無量義等三句。是所說大乘。經別名。正法華中唯有二句。論牒經有十七名。正合論文應雲。為諸菩薩說大乘經。名無量義.最勝經典.大乘方廣.教菩薩法.佛所護念.諸佛秘法.諸佛德藏.諸佛密處.能生諸佛.諸佛道場.諸佛法輪.堅固舍利.善方便.宣說巧一乘.第一義處.妙法蓮華.最上法門。論雲。一無量義者。成就字.義故。以此法門說彼甚深妙境界法故。深妙境界即佛最勝之境界故。能詮教法說彼義故。教亦無量。由此字教及所詮義皆名無量。無量義經雲。以諸眾生性慾無量故其所說法亦無量。法無量故義亦無量。義無量者從一法生。其一法者即是無相。如是無相無相.不相。無相.不相名為實相。菩薩摩訶薩安住如是真實相已。所發慈悲。明諦不虛。於眾生所真能拔苦。苦既拔已復為說法。令諸眾生受於快樂。善男子。菩薩若能如是修一法門無量義者。必得疾成無上菩提。善男子。譬如一種子能生百千萬。百千萬中一一復生百千萬數。如是展轉乃至無量。此經典者亦復如是。從於一法生百千義。百千義中一一復生百千萬數。如是展轉乃至無量無邊之義。是故此經名無量義。論不唯取所生教理名為無量。無量之體即真智境。體能成就。成就彼字.義故。
二最勝經典。此於三藏中最勝妙藏故。
三大乘方廣。無量大乘法門。隨大乘眾生根機之法。此經具有住持成就故。
四教菩薩法。為化根熟菩薩隨彼法器而能成就。不化二乘等故。
五佛所護念。依佛有此依余無故。
六諸佛秘法。此法甚深唯佛所知。秘是藏義故。
七諸佛德藏。諸佛功德禪定之藏。在此經故。
八諸佛密處。若根未熟非法器故。而不與之。
九能生諸佛。聞此法門能成報化身菩提故。
十諸佛道場。此法門能成無上菩提非余經故。能顯諸佛法身智故。
十一諸佛法輪。破諸闇故。
十二堅固舍利。三佛如來功德法身。此經具有而不壞故。
十三善巧方便。依此法門得成佛已。復為眾生說天人等五乘之法。成佛智慧巧方便故。
十四宣說一乘。顯示如來無上菩提究竟之體。二乘非究竟故。
十五第一義處。此法門即是如來法身究竟住處故。佛之法身名第一義。此法身住處名第一義處。
十六妙法蓮華。論有二釋。一出水義以所詮義名華。二華開義以能詮教名華。即證智甚深.阿含甚深也。
出水有二義。一出水義不可盡。出離小乘濁泥水故。此談華體。頓悟菩薩性離泥水。法體性常故不可盡。此談一乘理性。出二乘故名出水。二復有義。蓮華出泥水喻諸聲聞入如來大眾中坐。如諸菩薩坐蓮華上聞說無上智慧.清凈境界證如來密藏。此意說言。菩薩坐蓮華上聞說無上智慧.境界。能證如來甚深密藏。聲聞回心已去得入大眾中坐。亦如菩薩坐於蓮華聞說慧.境亦證密藏。前解菩薩頓悟體出。此解漸悟後時用出。正以教理化諸菩薩。傍化二乘故作此說。華開義者。眾生於大乘中起懸崖想。心怯弱故不能生信。開示如來凈妙法身令生凈信。
十七最上法門。攝成就故。攝成就者攝取無量名句字身.頻婆羅.阿閦婆等偈故。此為根本攝餘一切名句字義故名為最上。此乃所詮。是余能所詮最上法之門。能詮亦是余能所詮法之門。由攝一切名句字等故。頻婆羅是小乘五十二數中第十八數。阿閦婆是第二十數。此是余大乘經教偈頌數。此皆能攝故名法門。即是二十千萬億偈。論雲十七句中此是總句。余是別句。此經但有三。一無量義體用勝故。二教菩薩法化根熟故。三佛所護念依佛有故。三義增勝故偏說之。
問。其無量義經第十六亦名妙法蓮華。今說無量義經竟入無量義處三昧。從三昧起方說此經。亦名妙法蓮華。二名何別。
答。有五解。一雲蓮華有二時得名。如蓮華未出水時性能出水故。亦名蓮華。彼經亦爾。說彼智慧之性能出於水。性能開敷時猶未化二乘趣一乘故。今者此經正化彼入大乘之位超出二乘。如蓮華出水已亦名蓮華。彼經正名無量義。傍名妙法蓮華。正逗菩薩傍令聲聞聞之信解不愚於法後方化入。此經正名妙法蓮華。亦得傍名無量義。正化聲聞入一乘故。時.位有殊體性無二。故將說此經先入無量義處三昧。二雲無量義經名法華。與此名.體無二。彼時唯教菩薩。未有二乘趣一乘故。說教理所依真如妙理正名無量義。傍名妙法蓮華此時化彼二乘趣一乘故。說能依行果正名妙法蓮華。如出水故。傍亦得名無量義也。三雲彼據智慧體名法華。此約智慧功能名法華。會二歸一故。四雲又彼以教理名為蓮華。菩薩已修一乘之因趣一乘果故。不為說行果一乘名為法華。由但不知應病與葯之教理故。但說教理名為法華。今此會中二乘未能應病與葯。故不為說教理蓮華。但為彼說行果二種。名為蓮華。令趣入故。故下經雲。乘此寶乘直至道場。因行華也。唯以佛之知見示悟眾生等果蓮華也。又開示悟入中。論自解雲。開者無上義。示者同義。悟者不知義。入者令入不退轉地義。前三為果後一為因。勝鬘亦爾唯說一乘因果名一乘故。五雲彼以教理二種名為蓮華。此經對彼二乘教理行果併名蓮華。義周圓故如前已說。前三義釋彼此體同。後二義釋此寬彼狹。由此義故彼無量義經唯以二義名為無量。一法二義論雲成就字.義故。字者教法。義者所詮。彼無量義經雲以眾生性慾無量故法亦無量。法無量故義亦無量義無量者從一法生。其一法者即是無相。然今此經雖初贊理教。後文多以行果名為蓮華。實體上下諸處經文。亦通教理行果故。後解為善。法華既爾一乘亦然。准此應悉。
經。佛說此經已(至)身心不動。
贊曰。下文第四所依說法隨順威儀住成就。住者依止安處之義。此明依止安處說法所依威儀隨順說法之軌則也。此正應言住說法所依隨順威儀成就。說無量義經訖結加趺坐。表智處深理方可說法。如說般若先住對面念後起方說經。坐有二相。一降伏坐以左押右。二吉祥坐以右押左。今將說法作吉祥坐。加者重也即交重足坐。有為跏者不知所從。此明依止安處何等軌儀而說於法。今依三種軌儀。一依三昧成就故入於三昧身心不動是。二依器世間天雨四華地六動是。三依眾生世間四眾八部歡喜等是。入定證真.起通警物.眾生喜仰故此分三。不唯安坐名為威儀。梵雲三摩地此雲等持平等持心而至於境。即是定也。雲三昧者訛也。觀無相理定名無量義處三昧。處謂處所。無量義者無量義教所詮眾義。因真理生故說真理名之為處。論解一依三昧成就有二義。一者成就自在力身心不動故。謂若不入三昧有分別動搖。於此不能證說自在。今入三昧身心不動離於分別動搖。於法便得能證說自在故。雲成就自在力。身心不動故。二者離一切障隨自在力故謂得入三昧離諸定障。隨順於法證說自在。若有定障於證及說不自在故。論次別釋前自在力有二。一隨順眾生不見對治攝取覺菩提分法故。釋初自在力。謂諸眾生不能任運見無漏對治道。思覺方得。今佛亦爾。隨順眾生不能任運見對治道。今亦入定思惟攝取。覺察無漏對治道菩提分故。二為對治無始世來堅執煩惱故。釋隨自在力。堅執煩惱謂分別動搖。分別動搖故是非心起。是非心起故愛恚惑生。愛恚惑生故諸業起。諸業起故眾苦轉。今為治此分別動搖法執之心。故入三昧離堅執惑。論又解雲由入定故能動世界。及知過去無量無邊劫事。不入定者神變不起。不知過去世。示相故也。
問。佛無不定心。行住恆在定。不起滅定而現威儀。何須今入。
答。有十義。一入出隨緣動.靜利物故。二若不入定無由放光現諸瑞故。若不入定恐非佛瑞。三欲說法時示審機故。四顯法殊妙故入定觀令尊重故。五顯慧必由證理入定方能起之。師範後學令修定.慧故。六示定.慧滿。說法示慧滿。入定顯定滿故。七者為末世軌。說法必先自靜心故。八者示善思惟聰明之相。亦令餘人審諦事故。九入定現瑞發三問答故。不爾便無彌勒等問。十顯示三密。入定意密。放光等身密。說法語密故。頌曰 隨.瑞.審.妙.師滿.未.思.問.密。
問。將說法華何故須入無量義定。何因不入法華三昧。
答曰。即如將說般若亦先入定。能斷經雲端身正願住對面念後方說經。此亦如是先入無量義三昧後說法華。法華體即無量義故。法華三昧即無量義三昧。無量義經為菩薩說。法華經為聲聞說。無量義談體出生無量義。法華談功能能出二乘。體.能雖殊其實無二。故將說法華先入無量義三昧。下文亦有悟法華三昧。不言悟無量義三昧者。但是隨機濟物之要。宜逐便匠生之巧用。名雖有二體實不異。又教.理.行.果異故。如前。又先觀察真如法體。後說因果功能法華。
經。是時天雨(至)及諸大眾。
贊曰。下明器世間有二。一雨華二動地。今此雨華。曼陀羅者此雲適意。見者心悅故。曼殊沙者此雲柔軟。華體柔軟亦令見者離諸剛照礦三業故。摩訶大也。新翻經雲適意華.大適意華.柔軟華.大柔軟華。如次即是此之四華。欲明法悅諸人心調三業也。亦有雲天雨為芋音。華有五德。一掩蔽臭惡。表聞法已障垢雲銷。二嚴凈國土。表聞法已眾善飾身。故下經雲而此世界悉皆嚴凈。三敷榮見台。表佛將欲開闡一乘。四華後果結。表聞經已後得菩提。五香氣遠騰聞者歡悅。表內德周備名滿十方。眾生聞者莫不崇仰。唯雨此華非余華者。表聞此經發心歡悅離執二乘硬強心故。又將開一乘教理行果為其真實。亦開二乘四法以為權跡故。雨四華亦為度四生.興四念住.修四正勤.獲四神足。行四法跡。證四諦理.截四流.斷四系.去四軛.得四妙智.悟四涅槃.證於四德故。雨此四華不增不減。散佛以申供養。表佛四事已周。及眾以蔭群生顯眾當亦成四。
經。普佛世界六種震動。
贊曰。釋迦所王三千大千名佛世界。此皆普動。故言普佛世界皆動。此動處也。下頌中言而此世界六種震動。故知唯是動釋迦界非十方界或此普動與光照同。不爾放光何故乃寬。動界乃狹。下文據近顯化此界舍權就實故。若依初解唯此界動。明舍權就實故。震者動也起也。六動有三。長阿含說。一六時動。謂入胎.出胎.出家.成道.轉法輪.入涅槃.今時動者轉法輪時。二六方動。大般若經第八帙說。謂東涌西沒。西涌東沒.南涌北沒.北涌南沒.中涌邊沒.邊涌中沒.今或是此。三六相動。大般若說。謂動.涌.震.擊.吼.爆。搖颺不安為動。鱗隴凹凸為涌。或六方出沒名涌。隱隱有聲為震。舊雲自下升高為起。今雲有所扣打為擊。砰磕發響為吼。舊雲令生覺悟為覺。今雲出聲驚異為爆。此各有三名十八相動。般若經雲。謂動.等動.等極動。乃至爆.等爆.等極爆。但爾小動名動.諸處通動名等動.遍大傾動名等極動。余皆準知。今此舉總但名六動。唯是十八變中一振動也。勝思惟梵天經說有七因。一驚怖諸魔。二令時眾不起散心。三令放逸者而自覺悟。四令念法相。五令觀說處。六令成就者得解脫。七令隨順問正義。今亦可爾故示動相。
經。爾時會中(至)一心觀佛。
贊曰。此眾生世間。有四。一四眾。二八部。三二王。後結歡喜。梵雲鄔波索迦.鄔波斯迦者。鄔波近也。迦雲事。索是男聲。斯是女聲。以諸男.女成就戒者。堪可親近奉事比丘.比丘尼眾故。雲近事男.近事女。古雲優婆塞.優婆夷。名清信男.清信女訛也。
夜叉者此雲勇健。飛騰空中攝地行類諸羅剎也。羅剎雲暴惡。亦云可畏。彼皆訛音。梵語正雲葯叉邏剎娑。
梵雲莫呼洛伽此雲大腹。大蟒田蛟腹行之類。摩睺羅伽訛也。余如前說。
轉輪聖王有四。仁王經頌言。十善菩薩發大心。長別三界苦輪海。中下品善粟散王。上品十善鐵輪王。習種銅輪二天下。銀輪三天性種性。道種堅德轉輪王。七寶金光四天下。此與余經三種姓別。亦與十地經金輪位異。應會釋之。如王法念經第二。瑜伽第四廣說業果等相。隨其所應感得金.銀.銅.鐵四輪七寶等物而為化也。
睹神變之希奇得未曾有。發勝心以冥道歡喜合掌。澄情寂聽故一心。冀發金言故觀佛。
經。爾時佛放眉間白豪相光。
贊曰。下第五依止說因成就。論有二釋。一雲彼諸大眾現見異相不可思議事。如來應為我說。渴仰欲聞生希有心。名依止說因成就。是故放大光明示現諸世界中種種事故。夫佛說法必為濟生。生髮希渴之心名為說因。此將說法所依止因。因生希渴而為說故。放光遠照異相難知。大眾睹光遂興正念。佛將為說渴仰冀聞。既生希有之心次應當為說法。是故放光能生眾生渴仰心。故名為說因。二雲先示現外事六種震動等。後示現此法門內證深密法故。所以先現神通外事。表佛說此法門乃是由內證深密法。又由內證深密。所以外現神變。神變既彰表佛將說所證之法。故名說因。雖先雨華動地。未是殊絕之能。今放神光希奇更甚。由內證深密故外現難思。由此說因獨標斯瑞。此中有三。一放光.二照境.三所見。此初也。眉者面首之媚。表所說勝大乘完媚。間謂兩中。表說中道。白為眾色之本。顯此法是三乘之源。所以喻白蓮華白牛馳駕也。豪者長毛。亦有為豪毛也。觀佛三昧海經第一雲。太子時舒長五尺。樹下長一丈四尺五寸。成佛已長丈五尺。有十楞現。中外俱空旋之圓卷如秋滿月。分明皎色映雪珂。圍如三寸。光有七義。一令生凈信知是勝人。二破暗瞑痴愚並盪。三能導明引出世故。四表內發智光。五濟眾苦。由放光照眾苦息除。六警群情。由睹光明有緣皆至。七令厭色境。諸眾生等貪生死之境久沉生死。睹佛光明遂厭生死之色故佛放光。涅槃從面門而放四光。上生舉佛身而縱金色。今從眉間放其白光。各有表矣。
神境智通有十八變。一振動.二熾燃.三流布.四示現.五轉變.六往來.七卷.八舒.九眾像入身.十同類往趣.十一隱.十二顯.十三所作自在.十四制他神通.十五能施辨才.十六能施憶念十七能施安樂.十八放大光明。雨四華者自在之變。振六種者振動之變。此放光者流布之變。見六道等示現之變。下神力品當具顯示。
經。照於東方(至)阿迦尼吒天。
贊曰。第二照境也。一世界者一三千界。照萬八千佛之世界。唯照東方者。西域以東為上。表法華經唯被佛性大乘機根不被余性。故不照余。譬如日出先照高原。佛日亦爾。先照根熟故舉東方。有所表矣。正法華中亦照東方。殊無照彼余方之文。
萬者數盈滿。八者數不足。表此說一乘真實之盈滿。顯彼二乘權跡之不足。又萬表涅槃寶所萬德。八表菩提牛車八正。由此二體皆一乘故。此經將演此經能至。聞者圓成。故唯照爾不增不減。下照地獄者。表有苦而皆拔。上至天者勸有樂者而求一乘。慈悲普廣有緣皆照。地獄眾生雖不至會雖無容預之心。亦照令其苦息。
梵雲阿鼻至此雲無間。無間地獄八地獄中此最下故。受苦不輟故名無間。梵雲捺落迦此雲苦器。亦云不可樂亦云非法行處。造非法行處也。在於處處。今言地獄從本大處以為言耳。
梵雲阿迦抳瑟揥此雲質礙究竟。阿迦質礙義。抳瑟揥究竟義。阿迦尼訛也。色究竟天有形之頂.光可至處。不照無色彼無處故。
靡者無也。傍照一萬八千。上下括於五趣。無不周遍。振動唯在此界偏警有緣。放光遂至一萬八千顯明權實故也。亦如光照五趣皆蒙。緣集聞經唯在四趣。
經。於此世界(至)六趣眾生。
贊曰。下明所照。有七。一六趣.二佛.三法.四四眾.五菩薩.六入涅槃.七起塔。此七分三。一睹生死沉淪。二睹三寶出現。三睹滅後行化。欲令欣厭以發心故。
此生死沉淪六趣眾生以六門分別。一釋名.二出體.三開合.四處所.五壽量.六因果相。
釋名者。六者數名。趣謂所趣。五蘊假者起煩惱.業所歸趣處。立以趣名。帶數釋也。地持雲所受自然故名為天。俱舍雲光潔自在神用名天。涅槃經雲以多思故名之為人。雜心雲意寂靜故名之為人。雜心雲以從他求。又常飢虛恐怯多思故名餓鬼。俱舍雲以傍行故名為傍生。或名畜生。畜者育畜之義人之資具人所畜養之生。故名畜生。梵雲捺落迦此雲苦器如前已釋。那落迦此雲惡者。造惡之者生苦器中故名苦器。無地獄名處所不定非唯地故。地持雲增上可厭。雜心亦云不可樂故名為地獄。梵雲阿素落此雲非天前已解訖。
出體者。六趣皆以第八異熟識而為自體。無覆無記性攝。故唯識雲此第八識是界.趣.生施設本故。又雲此識足為界.趣.生體。無勞別執有實命根。又有情流轉五趣.四生。然趣.生之體即異熟識故。
開合者。六趣總為一。謂一期生死。次開為二謂善趣.惡趣。分段生死.變易生死。或開為三謂三界。或開為四謂四生.四有。四有者一生有.二本有.三死有.四中有。及四種生死謂方便生死.因緣生死.有有生死.無有生死。或開為五。謂五趣除阿素洛。或開為六。如此文等說有六趣。雜心非天鬼趣所攝。瑜伽.佛地天趣所攝。正法念經鬼.畜生攝。伽陀經中鬼.畜.天攝。今依大乘唯天趣攝。以瑜伽.佛地為正。行多不實諂詐為先。不同諸天直實行故名曰非天。如人不仁亦名非人。不言非鬼非畜生故。今此離之故分為六。或開為七。謂七有五趣及業有中有。或開為九。謂九有或九有情居。或開為二十五有。如下當說。余門如下第二卷經火宅頌中當釋。瑜伽第四正法念經亦具陳述。此說萬八千界六趣之生於此悉見。
經。又見彼土(至)修行得道者。
贊曰。此睹三寶出現有三。一佛.二法.三僧。僧中有二。一聲聞二菩薩。此聲聞中有其四眾。論雲修行者未得聖果。得道者已得聖果。四眾之中有此二類。因目睹佛身耳便聞法。並見彼眾隨佛修行。
經。復見諸菩薩(至)行菩薩道。
贊曰。此菩薩也。因緣者是所以義。謂為求出生死速證佛果成就眾生。為此因緣修菩薩道。或為嚴凈佛土成就眾生修菩提分。行菩薩道。或為修四攝六度行菩薩道。如是等種種所以。
信解者信而且解。住地前位未得聖果。
相貌者三業相儀。行菩薩道。貌儀也。應為貌字[狔-屍+白]猊皆非。住於十地已得道果。由種種所由行菩薩道故入二位。
又因緣者外遇良緣值善友也。善知識者是大因緣故。
信解。相貌是內修行。內修行中內心行名信解。身語行名相貌。心觀妙理名信解。舍頭目等名為相貌。
行菩薩道者。論雲依四攝法教化眾生方便攝取故。信解。相貌皆是行菩薩道。四攝法者。一布施。如後當釋。二愛語。常說悅意.諦實.如法.別義之語。遠離頻蹙含笑先言。命進問安隨宜慰愈。見有昌盛而不自知覺善法增而申慶悅。說佛法教恆為勝益。於已怨仇起清凈意。於極痴者誓除疑惑。於真福田諂誑惡行都無嫌恨修難愛語。欲除障蓋為說先作。心調善者為說諦法。多放逸者誨令出離。有疑惑者談說決擇。依四凈語起八聖語。三者利行。由愛語故先示正理。隨所學處悲.無染心勸導。調伏.安處.建立.能令獲得現利財位.後利出家.俱利離欲.輕安.解脫。習近惡友未植善根。著大財位深極放逸。外道僻執邪見誹謗。常起八纏十惡業者。於此一切皆能開解起大悲心。雖受大苦心無勞倦倍生歡喜。雖處財位最勝第一。而自卑屈如仆如奴。如旃茶羅如孝子等。無染無偽真實哀憐慈愍之心。永不退轉。四者同事。以此義利若勸他學亦自修學。教他知已所修同事。善根堅固不生退轉。令作是念此所教我定有利樂。彼自行故。不爾便言汝自不善何能教我。汝且於他咨受此事。故須自行。菩薩利他行雖無量。舉此四攝攝一切行。故不論余。章義如無垢稱疏第二卷。
經。復見諸佛(至)起七寶塔。
贊曰。此睹滅後行化。有二。一入滅二起塔。梵雲波利抳縛諵。此雲圓寂。即是圓滿體寂滅義。涅槃訛也。涅槃以六門分別。一體.二名.三得時.四得人.五能障.六入意。體者涅槃有四。一自性清凈涅槃.二有餘依涅槃.三無餘依涅槃.四無住處涅槃。此四之體即大般涅槃。有三一總四之體皆一真如。真如具三方成涅槃。能生圓覺名摩訶般若。體覺性故。在二乘身不生圓覺非為覺性不名般若。大智度論雲。說智及智處皆名為般若。故華嚴雲自性清凈心亦名無師智。二出所知障名為法身。勝鬘雲在纏名如來藏。出纏名法身。在二乘等不名法身非功德法所依止故。三眾苦都盡離二死故名為解脫。在二乘等分段死盡。雖離二縛非圓解脫。然二乘者亦微得此。三乘同坐解脫之床。由此二乘亦名得涅槃。然非大涅槃。義不具足故。又依涅槃經第二卷。大涅槃要三事具足名入大涅槃。般若能證二空之智。法身即是所證二理。解脫即是由智證理。障盡所得假擇滅。體如伊字三點。涅槃亦爾。由智證法身而得擇滅。法身為本依之有二故。如伊字二點在上一點在下。別不成者三事條然有其別體。許別時得理亦不成。三事涅槃不異不一要俱時得方名入故。縱不成者般若為最下品。解脫為次中品。法身為次上品。三法俱時三品而得。此亦不成。豎上下名縱。傍前後名橫。若三別體前後證之理亦不成。由起大智證法身理。離縛解脫。三事不一不異名入大涅槃。非如二乘執三別體有其三品。前後別得。或俱時得。成入涅槃。余別出體釋名等義如唯識第十卷抄。今明彼佛示入無餘。非入大涅槃。初得成佛彼已得故。所應度者此已度訖故入涅槃。其未得度者亦皆為作得度因緣。故起寶塔供養舍利。
梵雲設利羅體也。舍利者訛。窣睹波雲高顯。言塔訛也。
又論本科照境已下文雲 依器世間者。傍照萬八千。豎朗下二界是。眾生世間者所見六趣眾生是。數種種者。下雲示現種種觀故。即餘五所見。觀見此中種種事故。論開為四。一者食。謂所見佛資長義。任持義是食義。然資長眾生殊勝善法。住持眾生善根不壞故佛名食。又雲是示現依止住食。若爾菩薩八地以上。對法亦名示現住食應入此攝。又受用義是食義。受用法樂能食故名食。二聞法。如名可知。三修行。謂四眾修行得道。及菩薩行菩薩道者。四者樂。謂所見入滅。生滅滅已彼寂為樂故。又樂有五一自性樂。二因樂。三苦對治樂。四受斷樂。五無惱害樂。此復有四。一出離.二遠離.三寂靜.四覺法。此入涅槃是後四中寂靜樂也。示現種種觀者。此顯寶塔無數恆沙觀知此故。又觀見此種種事故名種種觀量。種種者解下頌中。入涅槃已起七寶塔。寶塔高妙五千由旬等。是。又重科所見七事雲。六趣眾生是具足煩惱差別。佛下足六事具足清凈差別。具足清凈差別中有佛.法.弟子差別。示現三寶差別故。弟子中復乘差別。聲聞.菩薩二乘別故。即此清凈中有世界有佛。見三寶者名為有佛。有世界無佛見入涅槃。及為起塔名為無佛。
法華玄贊卷第二(本)
保安三年十月十九日移點已了以興福寺圓如房之本法隆寺僧覺印為令法久住為之。
推薦閱讀:
※一宿讀完法華經,所得如下
※《妙法蓮華經》是諸經之王,根據何在?
※妙法蓮華經授手卷第七
※妙法蓮華經(法華經)(三)
TAG:妙法蓮華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