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講記(聖嚴法師 法鼓全集第七輯第二冊之一)
法鼓全集第七輯第二冊之一金剛經講記
聖嚴法師
編者序
緒論
一、釋題
經
波羅蜜
般若
金剛
二、譯本
三、本經成立
四、本經組織
五、本經譯者
六、本經釋者
《金剛經》的內容
一、對象
二、全經要義
三、思辨型式
四、無相離相
信受演說《金剛經》的功德
一、凈信功德
二、法施功德比財施更大
三、受持讀誦演說的功德
四、不受福德是無量功德
結論
後記
附錄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金剛經講記
編者序
【隨身經典】系列叢書是法鼓文化在即將跨入新世紀的一九九九年,最特別的一項獻禮,內容收錄了聖嚴法師針對經典、歷代祖師文鈔語錄等的講說著述,書中並附有經典原文,以利讀者參閱持誦。輕薄短小的口袋書采小開本型式,將一般人認為厚重、難以理解的佛教典籍,化為每個人隨時隨地都可以閱讀的隨身伴侶。
近十年來,在東西方諸大德的努力下,佛法的觀念、禪修的方法,已經普遍為全球人士所認同,也有越來越多人願意接受佛法,因此有人說,佛學將會是下一個世紀的顯學。面對佛教三藏十二部佛典,「深入經藏」以便「智慧如海」,相信是許多人一生的夢想與讀書計畫。但是經典浩瀚如汪洋般,如果缺少了指引,難保不會失了方向,徒勞而無功;而且如果只讀經而不解其義,解其義又不能如說修證,則不免淪為「說食數寶」,與消解煩惱、凈化心靈終究是了不相干。
聖嚴法師便說過,他「一向主張『古為今用』,佛經不是僅供信仰持誦的,更當『如說修行』,應用於每一個人的日常生活之中。」法師也指出:「『解義』是對聽到、讀到的任何學問都能了解其內容。這又可分成兩個層次:第一種是從語言文字的表面去理解,望文生義,卻不一定是真的意思;第二種則是以自己對人生的體驗及對佛法的修行來通達、識透文字的內涵,根據實際經驗,根據證悟層次之不同而有不同的體認。」
由於聖嚴法師特別重視觀念與實踐,所以「義理透徹」、「善巧實用」便成了法師解經的兩大特色;尤擅長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引導讀者了解經文本意與內在精神,並常以其一貫睿智幽默的譬喻,提示大眾如何將佛法的智慧與慈悲,落實在生活之中,讀後總讓人有當頭棒喝、如夢初醒之感。
【隨身經典】系列所收錄的文稿,都曾經在《法鼓》、《人生》雜誌連載過,部分則曾經出版過一般通行開本。內容形式有的是依傳統的講經方式,逐字、逐句解釋,讀者得以循序漸進地深入;有的則是從經典中,一段一段或是一句一句地摘錄下來,濃縮成幾個主題單元,以提綱挈領的方式讓讀者很快掌握到全本經文的重點。
以主題單元來講解一部經,這應該是聖嚴法師的特色之一,也是法師的慈悲善巧。在《修行在紅塵-維摩經六講》一書的〈自序〉中,法師便特別說明,這樣做「是為了因應現代一般人的需要」。
在這二十世紀的最後一年,或許有著所謂世紀末的焦慮與不安,但卻也是法鼓山的「祝福平安年」。法鼓文化謹以【隨身經典】系列的出版,感恩三寶的加護;更祈願所有一切眾生,皆得身心平安,以更多的慈悲與智慧,共同邁向新的二十一世紀。
法鼓文化編輯部謹識
緒論
《金剛經》是一部很有名也很有用的經典,在中國佛教界流通極廣,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這次的講經方式和以往稍有不同,不是依照原經文,而是照著我所嘗試編列的綱要來向各位介紹,如此,大家便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以最簡要的方式,完整清楚地了解《金剛經》的內容。
綱要共分為四個段落:1.緒論;2.《金剛經》的內容;3.信受演說《金剛經》的功德;4.結論。
一、釋題
《金剛經》全名為《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經
在中國最珍貴、最有道理的書籍,就叫作「經」,在印度稱為「修多羅」,梵文Sutra,是花串的意思。把一朵朵美麗的香花串起來,像夏威夷花環一樣,就叫作修多羅。由於佛的語言、佛所講的話是金玉良言,就像一朵朵美麗的香花,對眾生非常有益,因此後人就把由佛所說的法,所集結成的一篇篇文章、一本本書,稱之為經或修多羅。
波羅蜜
全名為波羅蜜多,是梵文pāramitā的音譯,中國人喜歡簡略,往往把「多」字省略了。它的意思是到彼岸,也就是從苦難的這邊,到達離苦得樂的那邊,亦即超越生死的苦難,渡過生死的大海,得到解脫,所以波羅蜜實際上有超度的意思。一般人常常以為念經是為了亡者,是為了超度亡靈,其實這是本末倒置;因為佛說法主要是為了超度我們活著的人,結果卻因為現代人的心態錯誤,使得自己念經,而得不到超度。
佛法有無量法門,任何一個法門都叫作波羅蜜,其中最重要的為「六波羅蜜」,也叫作「六度」,分別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智慧又叫作般若,是六度之中最重要的,如果沒有般若的指導,之前的五種波羅蜜只是世間善法,不是究竟的佛法。
般若
梵文原文為Praj?ā,「般若」就是智慧,它有三種內容:
*實相般若:實相即無相,是超越語言文字,超越一切現象,但是又不離一切現象。一切現象經常在變化,而實相雖然沒有一定的定相,但它是如如不動的。
*觀照般若:觀照則是用佛法的觀點,來觀察我們的生活環境及身心世界。只要深刻觀察我們的身心世界,就可以發現它是變化不已的,所以是無常的;因為一切現象變化無常,所以沒有一個真實的我,也就是無我;再進一步觀察,既然無我,所以是空的,而能體證到這個空的就是「觀照般若」。
*文字般若:所有用來說明苦、空、無常、無我等道理的一切經典及種種文字,例如《金剛經》、《心經》,都叫作文字般若。我們在這個世界生生死死,永遠沈淪在苦難之中,唯有藉著語言文字,才能知道苦是什麽、難又從那兒來?才會明白是因為有個自我的執著,受到自我假相的困擾,才會產生種種煩惱。因此藉由文字般若,能讓我們產生智慧,幫助我們離開煩惱。
金剛
這兩個字很容易讓人聯想到金剛鑽、鑽石之類的東西,但是它的原意是堅固,倒沒有金剛鑽、鑽石的意思,因為鑽石是一種物質,可加以切割,形狀也會改變,是可以被破壞的;但是這裡所指的金剛,則是能破一切,卻不受任何東西影響的,這就是空,也就是《金剛經》中所說的「無相」,或是《大般若經》所講的空,既然是空、是無,也就不會被任何東西所破壞。
一切事物瞬息萬變,從有到無,從無到有,只要我們具有般若智慧,心中不執著,不受任何現象所左右、所動搖,那麽,我們的心就如同金剛一般堅固。
這部經因為闡釋般若智慧的關係,而般若智慧強大的力量就像金剛一樣,所以這部經便稱為《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二、譯本
從晉朝的羅什三藏到唐朝的義凈三藏,短短三百年之間,這部經在中國出現了六種譯本,而且全是名家之作。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與玄奘譯《大般若經》卷五七七「能斷金剛分」同本)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流支譯
*陳天竺三藏真諦譯
*隋大業年中三藏笈多譯
*唐三藏法師玄奘譯
*唐三藏沙門義凈譯
這些譯者的名稱,是我根據經典原文所抄錄的,實際上他們都可稱為三藏法師。現在我們常用的是羅什三藏的譯本,與玄奘三藏所譯的為同本異譯,都是根據《大般若經》的「能斷金剛分」而來,至於其他四種多少都有些出入。
三、本經成立
從歷史上看,《金剛經》屬於《大般若經》里的第九會。
《般若經》有很多,依照時間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原始下品,也就是小品《般若經》。《道行般若經》屬之;第二個階段是中品《般若經》。《放光般若經》屬於這個部分;第三個階段是上品,又叫作大品《般若經》。《大般若經》初會、第八會以及第九會都是屬於大品《般若經》。實際上,《大般若經》集合了每一個時代的《般若經》-原始、中品,以及最後出現的大品《般若經》都包括在內,例如《文殊般若經》相當於《大般若經》的第七會,《金剛經》相當於《大般若經》的第九會。
四、本經組織
關於本經組織,在中國有四種分法,至於原來經文組織是不是這樣?仍待進一步的研究查證。至於中國的四種分法為:
*梁昭明太子分為三十二分:梁昭明太子就是梁武帝的太子,現在我們誦經的時候,可以看到經文中有「法會因由分第一」、「善現啟請分第二」……,一共有三十二分,這並不是釋迦牟尼佛說的,而是昭明太子所分的。
*羅什三藏法師的弟子僧肇法師之說:《金剛經》前半部,相當於昭明太子所分的第一分至第十六分,是說眾生空;後半部相當於第十七分到第三十二分,說的是身空、法空,也就是人無我、法無我,闡釋證人無我進入涅槃,脫離生死成阿羅漢;證法無我即登大乘菩薩初地以上,雖入涅槃,但不出生死,在生死中自由自在度化眾生,這就是法無我。
*天台宗的創始人智者大師及三論宗的嘉祥大師之說:前後兩部為重說重言,也就是前半部已經說過的話,後半部又重新演說了一次。
*印順長老之說:他接受嘉祥大師將前後兩部,判為般若道與方便道之說。印老在其所著的《般若經講記》中,採用《大智度論》里的五種菩提心來分判全經,這五種是:發心菩提、伏心菩提、明心菩提、出到菩提、無上菩提。這種分法可能比較接近原貌,因為《金剛經》屬於般若系統,而《大智度論》是就《般若經》第一品的序論來判定,所以這種分法比較合理。不過我此次講經沒有採用這種分法,並非我比印順導師高明,而是我想試著用另一種方式來加以解釋;至於這五種菩提心是什麽意思,請諸位自行參考印順導師的這本書,在此就不多作解釋。
五、本經譯者
我們現在講的這部經是由羅什三藏所翻譯的,日本人曾寫過一本羅什三藏的傳記,已翻譯成中文,有興趣的人可以看看這本書,也可以參考《高僧傳》卷二,以及《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第十章。
六、本經釋者
中國和印度對《金剛經》的解釋相當多,計有:
*印度有無著菩薩造《金剛般若論》二卷、《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論》三卷,天親菩薩造《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論》三卷。這兩位菩薩都很重視《金剛經》。
無著菩薩是印度非常偉大的一位論師,著有《攝大乘論》,這是唯識宗早期的一部重要論典。天親菩薩則是無著菩薩的親生弟弟,也是唯識宗的大師,寫有《唯識三十頌》及《唯識二十頌》,後有人釋為《唯識三十論》、《唯識二十論》,玄奘大師將其帶回中國,加以綜合整理,翻譯成《成唯識論》。
*中國漢文注《金剛經》者,自晉之僧肇、隋之吉藏,迄於清之俞樾,所著注釋收於《卍續藏經》中者,共四十三種。
《金剛經》的內容
《金剛經》既難講又容易講,在《大藏經》以及市面上的書籍中,都可以找到許多《金剛經》的註解。過去有人把到清朝為止,比較有名的註解結集成一本書,書名是《金剛經五十三家注》,實際數量其實不只五十三家,尤其到現在又更多了。
《金剛經》是禪宗最重視的一部經,禪宗六祖惠能大師,就是聽到其中兩句話而開悟的,即使其他宗派的法師們,也都非常重視《金剛經》,因為這部經的內容深入淺出,非常豐富。
以下分成四個段落來介紹:一、對象;二、全經要義;三、思辨型式;四、無相離相。
一、對象
當機說法與請法者
經文中與釋迦牟尼佛對話、請法的代表就是佛陀十大弟子之中,解空第一的須菩提尊者,須菩提尊者是所有大阿羅漢之中,對於空義了解得最透徹的一位。
有一個傳說:須菩提尊者出生的時候,家裡所有的東西都空了,米缸、水缸、錢財、金銀珠寶,所有的一切都不見了,這是預言他成為佛弟子之後,會對空的道理了解得最透徹。
大部分的人由於不能接受空的觀念,所以不能學習空掉煩惱、執著,不能空掉自我;因為不能空,所以就不能得度。
教化的對象
有大比丘、比丘尼、善男子、善女人等,一共有多少人呢?《金剛經》一開始說有大比丘千二百五十人,到了最後一段,經文又說:「長老須菩提,及諸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這些都是當時聽《金剛經》的聽眾,就像現在來聽我講經的大眾一樣,除了我們眼睛看得到的人之外,也有天人、阿修羅,只是我們看不到罷了。
教化的目的
釋迦牟尼佛為什麽要講這部經,他的目的為何?
是為了使聽者都能夠發無上菩提心,也就是《金剛經》里所說的「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不但是發無上菩提心,也希望所有的人最後都能得到無上的菩提正果,就是成佛。
二、全經要義
《金剛經》全經的要義是什麽呢?就是:心有所住,即離無上菩提之心;心能降伏,即是無上菩提之心。
《金剛經》的目的就是要我們發無上菩提心,成無上菩提果,如何發?如何成?必得先將心降伏;如何降伏?必須心無所住。
「心無所住」,住的意思是執著,心裡有罣礙、很在乎,如果心頭不牽不掛,就叫「不住」。
例如,有人稱讚你很聰明、很能幹,或者說:「你真有善根,會到農禪寺來聽經聞法,真是不容易!」你聽了以後,若是心裡覺得很高興,這就是「心有所住」。
反過來看,如果有人說:「你這個人真沒出息,這麽聰明,怎麽也這麽迷信,跑到農禪寺聽什麽《金剛經》?」你會有什麽反應?你是不是會回答:「有善根、有福德的人,才能聽到《金剛經》,因為你愚蠢才會這樣罵我。」這也是「心有所住」。
不過,想要達到「心無所住」的境界,的確很不容易。以下舉經文中的三段,來進一步說明。
1.「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
前一句是須菩提尊者所問的,意思是:我們的心都有煩惱、執著,請問世尊,究竟有什麽辦法能夠降伏這個有住的心,使它不會隨時受環境影響而起煩惱呢?
後面那句是釋迦牟尼佛回答他:菩薩在行布施、做好事的時候,不能起執著,如此便能降伏煩惱心,就可以達到「心無所住」的目的。
煩惱和執著,都是我們和外在的人或眾生、環境接觸以後才產生的,想要不起煩惱,就不能把人和人之間的關係,當成真實不變的;但若僅止於此,認為反正人與人之間的互動都是假的、不實在的、無常的,就不和外界環境有任何接觸,這會變得很消極,這樣也不對,這不是真正的菩薩行者。
真正的菩薩行者,會與他人保持接觸,但是不會把這些關係牢牢地牽掛在心上,這才是真工夫。
一般而言,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都是有取有舍的,但是菩薩以布施來度眾生,他們是只舍不取的。布施什麽?不僅僅是錢財,還包括佛法及無畏布施,而且布施之後,心裡不會一再念著我布施了多少東西、做了多少功德,或是已經度了多少人,這就是「無住」,也就是「三輪體空」。
真正的布施要做到「三輪體空」,那就是:沒有布施的人、沒有受布施的人、也沒有布施的東西。
「輪」指的是不斷地運作:有布施的行為、受布施的行為,以及布施的東西;這樣的運作一定要不停地進行,但是三輪雖然不停地運作,卻不要以為有一個真正、實在的我在做。
我曾經遇到一位大居士,他告訴我,他已經做到「三輪體空」了,我問他:「你是怎樣做到三輪體空的呢?」他的回答是:「我某年某月對某些人做了某一件事,現在我已經把它忘掉了。」這真的是「三輪體空」嗎?-當然不是。
2.「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凈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這一段是《金剛經》精要中的精要。在農禪寺庭院的照壁上有兩句話:「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六祖惠能大師就是聽到這兩句話開悟的。
整段話的意思是:有大功德的菩薩們,應該要有智慧心、清凈心,做了布施功德之後,心裡不要想到有色、聲、香、味、觸、法的六塵;如能不執著,便能生智慧心,也就是無住的心。
什麽叫作「六塵」,那就是色、聲、香、味、觸、法。「色」,是經由眼睛所見到的現象,包括顏色和形像;耳朵聽到是「聲」音;鼻子嗅到的是「香」,這包括香味和臭味,如同英文的smell一樣,因為無法用一個單獨的中文字表達,所以翻譯為「香」;舌頭嚐到的是「味」;身體四肢所接觸到的物質或氣溫是「觸」;「法」則是我們的思想、語言、文字、符號和記憶,這些都稱作「法」。
當我們的六根接觸外境時便會產生種種反應,面對這些反應,心中不受影響,不留下任何痕迹,這就是「無住」。
洞山良價禪師曾經形容他的心境,如空中的鳥跡,飛鳥經過空中以後,並不會留下足印,或是任何的影跡,就像這位禪師的心,接觸到任何事物之後,什麽東西也不留下,還是保持著像虛空那樣的坦蕩、明白。要做到這種程度是很難的,而這就是《金剛經》所說的無住,這不是說失去記憶,而是心無所執著。
有句成語:「餘音繞梁,三日不絕於耳。」這聲音究竟是在樑上繞,還是在心裡繞?如果是在樑上繞,那麽應該可以將它錄下來,當然不是!它是在心裡繞,所以雖然感覺上還聽得到歌聲,事實上這是心裡的一種執著、一種貪戀,如此一來,心住於聲,才會有「餘音繞梁三日」的感覺;如果不住於聲,那麽雖然聽是聽了,但是聽過以後,心裡也不會留下痕迹,這就是不住聲。
因此,如果心如虛空,任何事情經過以後,心裡不留痕迹,心中不罣礙,沒有煩惱,就是「無住」。
至於「生心」,怎麽生法呢?曾經有人告訴我,說他修行工夫很好,心已經非常清凈,我問他是如何清凈法?他說:「我打坐的時候,聽不到聲音,也看不到東西,什麽也不知道,所以我的心非常清凈,很自由,很自在。」
我又問他:「木頭、石頭、樹木、花草,它們看不到、聽不到,是不是也很清凈呢?」
他想一想之後回答我說:「不對啊!我是人,不是礦物、植物。」
這一類的人,自以為入定了,所以心很清凈。其實這種定,在禪宗里稱為「冷水泡石頭」,即使泡得時間再久,石頭還是石頭。
禪宗強調智慧,《金剛經》講的便是般若智慧,所以「無住」並不等於是無知無覺,而是不執著、無罣礙、自由自在。無住的心不但能夠照常運作,而且它的功能和反應遠比一般心中有執著、有煩惱的人,還要更清楚、更活潑。
那麽,我們要如何才能達到這個目標呢?有兩種方式:第一是頓悟,像六祖惠能大師一樣,聽到《金剛經》「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兩句話,馬上言下大悟;第二是從鏈心開始,修習「觀」的方法,凡是修「觀」的方法,都屬於觀照般若的一種。
3.「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佛告須菩提……當生如是心,我應滅度一切眾生,滅度一切眾生已,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
這一段是前面兩段的重複說明,再一次告訴我們:想成佛、發菩提心的人,應該先知道什麽叫作「住」。「住」就是我們的煩惱心、執著心,了解這個煩惱心之後,經典便告訴我們如何降伏它。因此下面接著告訴我們:「當生如是心……。」心還是要有,但是要生什麽樣的心呢?生智慧心,以智慧心行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幫助一切眾生離苦得樂,從生死的此岸,到達不生不死的彼岸,這就叫作「滅度」。
「滅」就是滅苦,「度」是超度的意思,使得一切眾生的苦滅了,得到超度,超度一切眾生之後,心中不會念念不忘是否超度了任何一個眾生,這就是「無住」,也叫作「不住」。
早期我到美國弘法時,發現美國人有一種風氣,就是做義工(volunteer),那時候台灣還沒有形成這種風氣;有一次一位美國人來東初禪寺幫忙,累了一整天很辛苦,做完之後,我對他表示感謝,他卻回答:「您不要謝我,反過來,應該說謝謝的是我,因為您給我機會做這些事,這是我很樂意做的(my pleasure)。」
leasure有「喜歡」、「享受」的意思,因此做完以後他沒有跑來告訴我:「我曾經為你做了多少義工,你要對我優待一些。」如果這樣就是有條件的,不能稱為義工。
這種做義工的心態真可以說是某種程度的「無住」,就是為了做義工而做義工,並未想要沽名釣譽,或是想博得別人的讚歎,純粹就只是為了歡喜、為了高興而做。做了一天的義工,雖然一身臭汗,仍能高高興興地回家,舒舒服服地睡個覺,不會為了做了多少義工而沾沾自喜,這種精神真是可佩。
三、思辨型式
四種思辨型式
凡是讀過《金剛經》的人,一定都對其特殊的思辨型式印象深刻,而這部分卻也是讓很多人最感困惑的。《金剛經》的思辨型式有以下四種:
*正→反→合:這是一種辨證邏輯,先說正面的,再說反面,最後是正、反合起來說。《金剛經》中有一些這種型式。
*肯定→否定→肯定:這類型與「是→不是→才是」相同。
*假有→非有→真有:這是使用佛學名詞的思辨型式。
*有→空→中道:這也是使用佛學名詞的思辨型式(非空非有)。
針對第三種「假有→非有→真有」,「假有」的意思是:一切現象,只要想像的出來,可以用語言、文字、思想加以形容、表達的,都是假的,並不是實有。
例如,吃飯的「吃」,是真的吃嗎?是正在吃呢?或只不過是個字而已?其實「吃」只是個字,是一個代表的說明符號,並不是真正「吃」的本身。
又例如,喝茶的「茶」,這個字是否就等於真正的茶呢?不是,它只是個名詞而已,很多人聽到「茶」就知道是茶,可是對從沒喝過茶的人來說,任憑你怎麽描述,他還是無法體會,即使你拿一杯茶給他喝,若是沒有事先講明,他可能喝了以後也不知道那就是茶。而實物上的茶,是否就等於名詞的「茶」呢?當然也不是!因此不論名詞或動詞,其作用都只在表達或形容,都只是假借來說明而已。
除此之外,所有人、事、物,任何可以表現出來的現象,不管是生理現象、物理現象、心理現象,都是暫有的,不是永恆的存在。中國歷史上的秦始皇或漢高祖,他們曾經擁有的豐功偉業,曾經不可一世的英雄豪氣,如今在那裡?所以,任何現象都不是永久真實的有,只是暫時的有。
「假有」之後是「非有」,從「假有」深一層來看,它不是真實的有,所以叫作「非有」,「非有」就不是真的有。
「非有」很難懂,因為我們所見到的一切都是有的,怎麽能說是「非有」呢?事實上,我們的存在既然是假的,假就不是真,假就不是有。以吃飯來作例子,我們吃過飯,消化以後就沒有了,所以這是暫時經過,好像是有,但不是真的實有,所以叫作「非有」。
《金剛經》里的「無相」、《大般若經》與《心經》所講的「空」,就是「非有」;「非有」才是「真有」,因為「非有」是「空」,「空」是不會變的,才是真的;因為只要是「有」,便不停地在變動,不是真的。
至於第四類的「有→空→中道(非空非有)」,這就是世俗諦與真諦(第一義諦)。
何謂「世俗諦」?從佛法的角度來看,世間一切現象,以及世間所有人的觀念,都是「有」的,不管是現象有、觀念有,或是本體有,全都是「有」。所謂「本體」,我們可以稱它為理念,也有人稱它是神,這些神我、大我,都是「有」,所以叫作「世俗諦」。
佛法有大、小乘之分,小乘佛法認為世間一切法、一切現象都不真實,都是「空」,他們經由分析和實證來強調「空」。分析是從理論上加以解釋、說明;實證則是經驗的,是精神的體驗,必須經由智慧和禪定才能體會得到。已證阿羅漢果的人,知道世俗的一切現象是「假有」,所以他們強調「空」,也因為如此,他們進入涅槃、寂滅後,在「空」之中,就不願意再回到世上來度眾生。
有一點要特別注意,一個能在理論上或邏輯上理解「空」的人,並不一定已經體驗到「空」,所以現在有許多人把佛法當成學問來研究,對佛學知道的不少,也能夠為人講說《金剛經》,但是一旦自己面對是非,或是牽涉到他個人的利害得失,例如,金錢、名譽,特別是男女之間的愛情、親子間的親情等,都會不自在。原因是道理上他們是懂了,但是因為沒有實證,沒有親自的體驗,當外面的環境一變化,馬上就會受影響。因此,能懂得一些道理雖然也不錯,但是真正的佛法是要能夠實證的。
接下來說明大乘的「真諦」(第一義諦),也就是「中道」。佛法所說的「中道」並不是「中庸之道」,也不是「不在左、不在右」,更不是「我在中間,那一邊好,我就往那一邊靠」的騎牆道。
佛法的「中道」是不在空、有之間,非空非有,也可以說就是空。這並不是否定世間所有的一切現象,事實上,它是住於世間而不受世間的現象所困擾、束縛;就像觀世音菩薩,住於世間而於世間得自在,所以又稱為觀自在菩薩。
龍樹菩薩所造的《中觀論頌》,所談的是般若思想的「空」,般若的「空」也就是「中道」,論頌中對「中道」有很清楚的解釋:「舍二不執中」,舍兩邊而不取中間,這才是真正的「中道」,這才是最自由、最自在的。
一般來說,任何一種邏輯思想,都有它自己本身的立場,但是《中觀論頌》所說的「中道」的思想,沒有所謂的立論、宗旨,沒有任何立足點,所以無論以什麽方法辯論,都無法將它擊破,因為它就像是虛空一樣,沒有目標可以攻擊,當然也談不上攻破。
不僅僅理論上如此,事實經驗上也是這樣,若是能夠經驗到沒有立場的立場,這就是解脫,是最高的智慧,也是最好、最自在的。
十九個實例
以上說明《金剛經》的基本思辨型式,接下來自經文中選了十九個例子,只要了解其中一、兩個例子,其他的都可以舉一反三。
1.「如來所說身相,即非身相……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如來所說身相」,這是有;「即非身相」,這是非有;「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就是說如果能夠了解到一切的有就是空,一切的假有就是沒有,那麽就能見到如來的實相了。
曾經在一場演講中有人問我:「佛的面貌是怎麽樣?」我回答他:「佛的面貌就是沒有面貌,沒有面貌就是佛的面貌。」這不是我自己編出來的,而是《金剛經》里所說的。
經典中說佛有三十二種大人相,這三十二相是為了表達釋迦牟尼佛的莊嚴相,所以是假相、非相,並不是真正的佛。佛的真實法身遍於法界,沒有一處不是佛的法身所在,因為沒有定相,是無相的,也就是非相,非相才是佛的真正法相。
曾經有人問雲門文偃禪師:「如何是佛」,禪師回答他:「乾屎橛」(乾大便),這聽起來很可笑,怎麽可以說佛是乾大便呢?並不是這樣!因為佛的法身處處都是,大概當時他正好看到一截乾大便在那裡。事實上,不一定是乾大便,任何東西都可以是佛。這麽說來,頭髮算不算是佛?如果是的話,那麽就抓著頭髮禮拜好不好?這樣是不對的。理念上、觀念上雖然如此,但是我們還沒有親見佛的法身,還是要以莊嚴相為佛的身相。
2.「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塵……諸微塵,如來說非微塵,是名微塵;如來說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這一段裡面其實有兩個例子:1.微塵,即非微塵,就是微塵;2.微塵所結合成的世界,說是世界,便是非世界,那就叫作世界。至於有多少微塵呢?有三千大千世界那麽多微塵。
一個日月系統,也就是一個太陽系,叫作一個小世界,一千個小世界就是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叫作大千世界;因為包括了三個「千」,所以一個大千世界也叫作三千大千世界,而一個大千世界便是一尊佛所教化的範圍。
我們這個大千世界稱為娑婆世界,地球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而已,釋迦牟尼佛就是在娑婆世界教化眾生。但是不要以為娑婆世界就是地球,否則就太委屈釋迦牟尼佛了,事實上整個大千世界都是他教化的區域,我們所見的佛只是他的化身之一,所以有「千百億化身釋迦牟尼佛」之說。
一個大千世界的微塵是數不清的,無量無數,比恆河沙數還要多得多,但是如來說不要稱它為微塵,你把它當作是微塵的話就錯了,因為微塵也只是假相,所以那不是微塵;但是這個假相也不能說是沒有。不論是一粒微塵、所有微塵,或是像世間那麽多的微塵,都是如此。
如果能以這樣的例子,用這樣的型式,來看這個世界的任何現象,我們就能解脫自在。例如,你的太太跟你吵架,等於沒有吵架,所以叫作吵架。只要用這種方式、這種邏輯來處理所有的事,不但能減輕很多心理負擔,即使想有煩惱也不容易,所以《金剛經》所說的道理很有用。
3.「如來說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
三十二相是如來相,可是並不是真的如來相;如來顯現出三十二相,但並不受限於三十二相。印度的傳說中,轉輪聖王有三十二相,釋迦牟尼佛出生時就有仙人幫他看相,說他如果不出家,也會成為轉輪聖王,雖然後來他出了家、成了佛,還是具足轉輪聖王的三十二相。
相信很多人都請人看過相,看相的範圍很廣,有手相、面相、身相,還有聽聲音的聲相、摸骨的骨相等等,究竟被看到的是什麽相?是好相還是壞相?
其實相隨心轉,即使是同一個人,當心裡高興的時候,必定相貌開朗;當很痛苦的時候,一定面有晦色,現出倒楣相、晦氣相。
4.「是實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來說名實相。」
前面已經說過「無相」、「非相」,「諸相非相」就是「實相」。《心經》有云:「諸法空相」,這個「空相」,就是「實相」,也就是「真如」,就是「第一義諦」,這裡又把它稱為「非相」。
5.「如來說第一波羅蜜,即非第一波羅蜜,是名第一波羅蜜。」
「波羅蜜」是超度、到彼岸的意思,此處的「第一波羅蜜」,就是「實相」,就是「非相」;能夠親自體驗到「實相非相」的這個人,就已經得到超度了,能夠從煩惱的生死苦海而得解脫,而得自由自在、神通廣大。
事實上「第一波羅蜜」就是智慧,就是六度之中最後、也是最重要的「般若」。但是不可以認為:「這是第一波羅蜜,我只要這個波羅蜜」,這是執著,是錯的;如果能說「即非第一波羅蜜」,這才是真正的「第一波羅蜜」。
這一句的思辨型式是:知道有這樣東西,但是不執著實有這樣東西,那才是真正擁有這樣東西。
所謂的「自由自在」、「神通廣大」,有兩種解釋法:第一,是真正的有神通,能說一得一,說十得十;不用買機票就可以到處旅行,不用花錢就可以得到任何需要的東西,同時也能分身在許多地方出現,這是自由自在、神通的一種。
但是第二種更重要,這種神通是心的自在。《六祖壇經》中說的很清楚:「摩訶般若波羅蜜,最尊最上最第一,無住、無往、亦無來,三世諸佛從中出。」如此便能來也好,去也好,來去都好;生也好,死也好,生死都好;這是來去自由、生死自如,如果能這樣,那可要比神通廣大更自在。
這種自由,因為沒有自己主觀的成分在其中,要活就由他活,要死就由他死,這個「他」是誰呢?誰也沒有!沒有自己,也沒有眾生,一切隨緣,因緣要怎麽樣,就怎麽做。當因緣不許可時,如果仍然非做不可,那就會不自在,一定會產生煩惱。佛菩薩們便是隨緣度眾生,自由又自在。
「隨緣」有兩種:一種是等待因緣,另一種是促成因緣。等待因緣非常消極,促成因緣才是菩薩行。如果怎麽努力都無法促成因緣,那是由於因緣尚未成熟,心中應該仍舊保持自在,不必起煩惱。
6.「如來說人身長大,即為非大身,是名大身。」
普通人身高八尺,如來身高一丈六尺,比我們高一倍,所以叫作丈六金身。在我們看來這已是大身,但是這個大身是假身,不是真的、絕對的大身,這才是如來大身。
7.「如來說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
所謂莊嚴,是諸佛均以種種功德來莊嚴其凈土。例如,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有兩種莊嚴:依報莊嚴與正報莊嚴。所謂正報莊嚴是指極樂世界裡諸善上人俱會一處,有大阿羅漢,以及不退轉的大菩薩。正因為佛國凈土中都是這些聖人,所以這些聖人也就莊嚴了佛國凈土。
至於依報環境中有七重欄楯、七重羅網、七重行樹、七寶池以及八功德水,微風一吹動,諸寶行樹都會發出微妙的音聲;除此之外,眾鳥也出和雅音,都在念佛、念法、念僧。這都是佛土的莊嚴,但是切勿以為這些是真實的而執著它,一執著就又成為煩惱。
《阿彌陀經》中說得很清楚,這些莊嚴都是阿彌陀佛願力所化現的,並不是真有那些東西。例如,凈土裡沒有惡道,怎麽會有畜牲呢?那是阿彌陀佛的願力所化,不是真的。八功德水,也不是真的有水可以沐浴,這是以八種功德為水,生長出許多蓮花。凡此種種都不是我們世俗人所以為的、真實的,而是佛的悲願,以及修行凈土者的功德所感。
8.「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
「諸心」,是指許多眾生的種種心相。每一個眾生都有許多心理活動現象,這些都是虛妄的,是煩惱心,既然是妄心,就不是真心;既然不是真心,當然就沒有心;沒有心,才是真心。《六祖壇經》里講的「無念」,就是智慧,因為沒有執著,所以能產生種種功能來救濟眾生,這種智慧心,就是真心,就是非心。
例如,有一個男孩子,死心塌地迷戀著一個心中的美女,他心裡念念不忘的都是這個美女,有其他的女人經過他面前,或是要介紹另一個對象給他,他都無心理會,因為他心中只有這麽一個人,其他人在他心裡都已不存在。像這種心是真心嗎?當然不是!這是有心、是煩惱心、迷心,他的心已經被一個女人的影子所迷住了,其他的通通不理,這不是智慧心。
再以照相為例,一張底片只能照一次,照第二次的話,影像便會重疊而變得模糊;畫畫也是這樣,一張紙只能畫一次,第二次除非重新塗掉再畫,否則便無法著手。
所以說,有心都不是真心,要「心無所住」,心中無物、無心,那才是真心,能夠如此,就可以像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一樣,心中沒有特定對象的眾生,但是任何眾生都在他的心裡。
9.「如來說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
化身的佛有肉身,我們一般人也有肉身,這個肉身就是色身。但是色身在出生之前沒有,死了以後也沒有,只在生與死之間這一階段有,所以說這個色身是假有,而非真有。身體雖然是假的,但還是存在,我們仍然要好好運用它。
或許有人認為既然這個身體是假的,是臭皮囊,乾脆死了算了,錯!雖然身體不是真的,但是我們要借假修真,借用這個色身來修行,修布施、修智慧……修六度萬行。
沒有了身體,就無法修行,所以大家要保重身體,但是也不要執著身體,一執著,煩惱就來了。但是又要保重,又要不執著,究竟應該怎麽辦?-恰到好處就是了。
10.「如來說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諸相具足。」
這一句和前面的「如來說三十二相……」相同,不再多作解釋。
11.「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
如來說法說了四十九年,可是並未真正說了法,因為真實的法是沒有辦法說的,是不能說的,說出來的法都是語言法,只是一種符號、一種名相,而不是真實的法;真實的法是什麽?是「無相」、是「空」的、是無法可說的,這就是如來說法。
這如同你告訴別人:「到農禪寺聽聖嚴法師講《金剛經》。」並不等於對方已經聽到了《金剛經》;但是要介紹給別人知道,鼓勵人來聽《金剛經》,就一定要說這句話。所以,介紹的文字,並不就等於事情的本身,只不過,不經過介紹,那件事就沒辦法顯現。
由此可知,如來所說的法,通通只是方便法,是一種工具而已,但不說法也不行,只要根據佛陀所介紹、說明的去做,就可以親自體驗到真實的法。
12.「眾生眾生者,如來說非眾生,是名眾生。」
「眾生眾生」意指很多人、許多眾生、一切眾生的意思,這句是說:不要以為有那麽多的眾生,並且不要執著真正有眾生,那才是眾生。
這和「滅度一切眾生,滅度一切眾生已,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意思相同,要「心無所住」。
13.「所言善法者,如來說即非善法,是名善法。」
作為一位菩薩應有三個條件,也就是三種誓願:持一切凈戒、修一切善法、度一切眾生,意思與三聚凈戒一樣。
前面已說過度一切眾生,這段談到修一切善法,這已經包括了菩薩三大類凈戒其中的兩條。修善法之後,不要以為已修了任何善法,那才是真正的修善法,因為「心無所住」。
14.「如來說有我者,即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為有我;凡夫者,如來說即非凡夫,是名凡夫。」
凡夫有我的執著,有我就有煩惱。但是不是就真有凡夫這樣東西呢?沒有!如果真的有所謂的凡夫,那麽應該是不變的,現在是凡夫,將來也永遠是凡夫,這才是真的凡夫。但真正的情況是,雖然現在是凡夫,經過努力修行,也可以修成菩薩、修成佛,所以不是固定不變的,只是現在還有煩惱的我,故假名凡夫,不是真的。
只要能體驗或實證到「空」的道理,就能空去「我執」。所以可知,「我」是假的,既然如此,凡夫也就是暫時,而非永久的。
15.「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
「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意思是無來無去。這一句應該是:「如來,即非如來,故名如來。」
「如來」是佛的十種尊號之一,也就是「好像來了」。為什麽叫作「如來」?因為對我們學佛的凡夫來說,他是來了;當我們得無生法忍親證法身的時候,佛也好像是來了。但事實上,如來從來沒有離開過,只是未親證法身時,我們見不到如來;親證法身的時候,就體現到了如來。
又例如,未聽聞過佛法時,我們不相信有如來,信了佛法以後,便相信有如來,如來便來到我們的心中。其實,並不是因為我們相信,才有如來,不管我們信或不信,證或不證,如來一直都在,本來就在那裡。
16.「若世界實有者,即是一合相。如來說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
這段的意思是說,如來說世界是實有,這叫作「一合相」。不論我們所居住的世界,或是一個三千大千世界,甚至是無量無數的大千世界,都是一個整體,這個全體的世界稱為「一合相」。
也就是說一切的物質世界,是一個名相,是一個現象,也是一個整體相,但是這個整體相「即非一合相」,是個假相;不過,這個世界的假相還在,所以把它叫作「一合相」。
「一合相」可大可小,任何一個範圍都可以是,一粒沙子是一粒沙子的「一合相」,整體的一個人也是「一合相」,甚至一對夫婦、一個家庭、一個社會、一個國家、一個民族,都是「一合相」。但是不管這個相的大小,都是由許多因素、因緣所湊合起來的,是會變動的,所以「即非一合相」,只是因為這個假有的現象存在,才把它稱為「一合相」。
17.「世尊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即非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是名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
這句話很難懂,其實講的就是一個名詞:「我見」。「我見」就是我的看法、我的想法、我的觀念、我的判斷等。為什麽叫作「我的看法」,而不是「別人的看法」?如果世界上只有你一個人,你還會不會說「我的看法」?不會!一定是有相對另外的人,因為相對,所以有相吸、相拒等現象。
「眾生」就是許多的人(有情),繼續活下去的眾生就叫作「壽者」;如果生命短暫,一晃而過,沒有「壽者」,就沒有問題。但是眾生和我都仍在時間上繼續活動,加上由於對自我的執著,而和眾生有交涉,所以產生你爭我斗的矛盾,或你貪我愛的糾纏,因此有許多煩惱。
其實,我的執著也好,眾生的執著也好,都只是由於個人虛妄的自我中心在作怪,都是假的,如果能夠了解這一點,便能降伏心裡的煩惱。雖然眾生還是有,人與人之間也有種種不同的差別,但是一位修行佛法、已實證般若的人,就能夠知道「無我」,沒有我就沒有眾生,既然沒有眾生也就沒有壽者。
18.「所言法相者,如來說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法」,指的是現象;所有一切法,亦即所有的現象,都有它一定的界別定義,這就是「法相」。現象是有的,只因為每一種現象都是暫時的有,並非永恆的有,所以叫作非法相。
19.「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法→非法→非非法(無相即實相)
凡夫取法,執著一切現象是真實有,不僅自己煩惱,也會為他人帶來煩惱;可是取非法,執著於空也不對,因為執著於空就是消極、逃避,這種人不會積極地從事於修行、度眾生。所以「不應取法」,也「不應取非法」,這才是真正的般若精神。佛法有正見、邪見之分,邪見主要有兩種:
*常見:取法為永恆,認為一切法都是永恆的。若是取物質法不滅,就是唯物論;若是取精神法為永遠,是唯神論。不管是物質永恆,還是精神永恆,都是常見,都是外道。
*斷見:取非法為頑空,認為除了物質並無靈魂,人死了就像燈熄了一樣,不會有任何後續的結果,這是唯物論中的斷見;因為他們只認為物質不滅,而不承認靈魂的存在,這也是斷見。
四、無相離相
解釋「無相離相」之前,首先必須先了解「相」是什麽,形相、現象、法相,都可以稱為「相」。
形相包括色、聲、香、味、觸的五塵(境),凡是可以用手去觸摸、用眼睛觀看、用耳朵聽聞的都是。
現象有三種:物理現象、生理現象及心理現象,例如,第六塵(境)-法塵,就是心理現象。
法相則是佛法的專有名詞,不論形相或是現象都包括在法相內。以唯識的百法來說:色法十一、心法八、心所有法五十一、不相應行法二十四、無為法六;無為法的相對是有為法,一百個法相之中,有九十四個有為法,只有六個是無為法,不在形相或是現象的符號之內。
「無相」,是無法用法相來說明,凡是能用法相說明的,就不是真正的第一義諦,要離開一切相,才是第一義諦,才是無為法。所謂第一義諦就是真諦,這是相對於世俗諦而說的,所有能用世間的語言、文字表達的,都是有漏法、有為法,都是世俗諦。
「有相」則是有所執著,心裡認為有形相、現象及一切法相,這是心住於相;如能心不住於相,不住於法相,應無所住,就是「離相」。
《金剛經》開示無相離相法門,為菩薩道及佛道的準則,也就是說,修行菩薩道而成就佛道,必須能夠離相而不住於相。經文中有關「無相離相」的句子,計有二十一條,分別為:
1.「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我相」就是對於自我的執著,自我中心的表現。個人的自我是由貪、瞋、痴、慢、疑及不正見所構成,除了這些心理現象的執著之外,其實「我」是不存在的。人人都覺得「我」很重要,實際上,我就是貪、瞋、痴、慢、疑及不正見等煩惱的別名。
除此之外「我」必是有對象的,一定是有另外的人,才會讓你感覺到有我,形成我-「我相」、你-「人相」,再加上他、我們、你們、他們,於是形成多數,就是「眾生相」;而多數人在過去、現在、未來,這個時間的過程中活動,就叫作「壽者相」。如果有這四種相,就會煩惱重重,當然不是真的菩薩。
2.「……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六塵」,前面已經說過,就是色、聲、香、味、觸、法。我們拿什麽做布施呢?就是拿六塵來做布施,如同講經說法者,是用六塵之中的聲塵與法塵來布施,如果沒有聲塵,法便說不出來,如果沒有法塵的符號,說的便會語無倫次,不是法。
不論菩薩用什麽來度眾生,都是布施行,行布施而不在相,意即行布施而沒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也沒有六塵相;若能如此,便沒有福德,而沒有福德才是最大的福德。因為假如執著有福德,一定有多少與大小之分,有一個質和量的範圍,唯有不執著福德,它才無限無量,不受多少大小的限制,這才是最大的福德。
3.「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如來雖有三十二相,但這也是暫時的虛妄相,不是真實永恆不變的如來相,因為下面便說:凡是有形相可讓我們執著的,都是虛妄,不是真的。
因此如果能見到「諸相非相」,不執著一切法相,也就是見到了「空」、「無相」,就是見到如來,這便是真正的大智慧、大般若,實證如來法身、親見一切法性,對如來而言叫作法身,對法相而言叫作法性;然而不論法身也好、法性也好,都是無相的-法身即無身,法性即空性。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這兩句話如果能夠熟背不忘的話,遇到任何困難都能解決,因為你會知道見到任何相都是虛妄相。正因為「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是有人自稱他已經得到三明六通,能夠神通自在,便會知道那不是佛法,因為不論對方玩什麽花樣,在佛法之前都無所遁形。
4.「有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為實……是諸眾生,無復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無法相,亦無非法相。」
修持菩薩道絕對不能離開三聚凈戒-攝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持凈戒對行菩薩道來說非常重要,《金剛經》在這裡也指出,持凈戒而且能夠修福德的人,會對《金剛經》生出信心,同時也會認為《金剛經》是真的。像這樣的眾生,沒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因為對他們來說「法相」不存在,也不會堅持「非法相」才是對的,這就是「中道」,即「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
「無法相,亦無非法相」,是避免有人因為一聽到「無法相」-沒有事相,就變得消極,所以指出,不但沒有「法相」,就是連「非法相」也是沒有的。大乘菩薩要行六度萬行,度盡無量眾生,而無一眾生得滅度者,這也就是「離相」、「不住於相」。
5.「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何以故?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
許多人希望成佛,認為真有「佛」或是「佛果」這樣東西,就好像我們買芒果、蘋果、無花果等水果一樣,好像真有一個「東西」在那裡;其實修因有果是為凡夫說,畢竟無果才是真實義的,徹底的沒有果可執著,才叫作佛果。
如來並沒有一定的法可說,這些法都只是方便法,不是真實法,因為真實法無法可說。連如來說的法之中,也告訴我們「不可取、不可說」,那麽,是不是就沒有什麽好說的?難道如來說的法就不是法嗎?也不是,因為如果如來不說法,我們便不知道法是什麽;由於如來說出法相,讓我們能夠照著去修行,最後才能證得法性,所以也不能說它不是法。
6.「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證大小乘聖果,即非證果。「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因「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凈心。」
《金剛經》里舉出很多例子,指出不論是證到聲聞乘的初果、二果、三果、四果,或是大乘初地以上果位乃至佛果的人,都不會認為他已證果。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生什麽心?生清凈心,清凈心就是般若智慧。煩惱心是貪、瞋、痴、慢、疑以及不正見,離開這些煩惱,又能產生度化眾生的心理現象或心理活動,都叫作般若,都是清凈心。
現在有許多人自認為已經證果,已經解脫,但是他們的煩惱,也就是貪心、瞋心、嫉妒心、懷疑心等,仍然非常重,這不是清凈心,這是愚痴心。
7.「離一切諸相,即名諸佛。」
這個例子與第三條相同,請參考「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的解釋。
8.「菩薩應離一切相,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生無所住心。」
這一條的內容前面也已經講過兩次,不再重複。
9.「菩薩心,不應住色布施。」「若菩薩心住於法而行布施,如人入闇,即無所見;若菩薩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見種種色。」
這一段是說,修行菩薩道的人,不會住於色,也不會住於聲、香、味、觸、法而行布施。假如這位菩薩的心,有所住而行布施的話,那就好像處在暗室里,什麽也看不見;如果無所住,不執著於六塵法而行布施,就好像有眼睛的人,在光天化日下,看得明明朗朗、清清楚楚。
這是因為「心住於法而行布施」,便會有煩惱,而把心蒙蔽了,有自私,所以心不明。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這個當局者就是「有我」,有自我的利害得失在作祟,所以看事不明。
只有不住於法,才是純客觀、絕對的客觀,如此看到世間的任何事物,才能了了分明,非常清楚,非常明白。
10.「實無有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實無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就是發無上正等正覺心、無上正遍知覺心,也就是發成佛道的心。這是說,並沒有一定的人,可以叫作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的人。
更進一步說,如果有那個人的話,就是有我相;而一般發心的人,都希望得到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果,其實是沒有這麽一個東西可得的。也就是說,沒有人發無上正等正覺心,也沒有一樣東西叫作無上正等正覺,這才是真正的無上正等正覺。
11.「如來者,即諸法如義。」
如來,即與諸法如如之義相同。如如,有自然、不動、動靜自如之意。
12.「如來所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是中無實無虛。是故如來說一切法,皆是佛法。」
如來所得的無上正等正覺,不能說是實有,也不能說是虛妄;在因位上說,的確是有佛可成,從果位上說,如果還要執為實有,那就不是佛的果位,故稱「無實無虛」,既不執為實有也不執為虛妄,佛本如如,與一切諸法相同,一切法皆是佛法,一切眾生皆同佛位。
13.「實無有法名為菩薩,是故佛說一切法,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若菩薩通達無我法者,如來說名真是菩薩。」
前面已說過,沒有發心的那個人,也沒有發心所要得到的那個果,而這段主要在說明什麽是「菩薩」,就是已經發心的人。
菩薩從修行菩薩道到成佛之前,是個中間過程階段,不可以認為在這個階段,有一個所謂的「菩薩」;也就是不要以為你就是菩薩,你在行菩薩道,也不要以為將來你能成佛,如果有將來成佛的想法,就不是「菩薩」。
14.眾生相不可得,眾生的心相亦不可得。故:「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是故佛說恆河沙數眾生所有種心,如來悉知。
所謂眾生所有種心如來悉知,有兩種解釋:
*從信心、信仰來說,如來因為得了三明六通,所以能夠知道一切眾生的心相。
*從如來的一切種智(智慧可分為三智: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來說,如來自然知道一切眾生的各種心相,可是眾生的心相是虛妄的,不是真心,等於是無心,這便是《金剛經》所說的。
句中說到三種心不可得,過去的已經過去了,未來的還沒有來,除了過去和未來,也沒有中間,所以過去、現在、未來,三心皆不可得。
例如,拿一把剪刀,掐住一根線的中間當作是現在,剪刀刀口的上面是過去,下面是未來。未剪時,這三個段落清清楚楚,但是當你將線剪斷,現在不見了,只剩過去,只剩未來,但是過去已經過去,未來還沒有來,現在又不存在,所以是三心不可得。這樣的道理雖然容易懂,但是要做到很困難,一定得下一番修行的工夫。
15.「如來不應以具足諸相見,何以故?如來說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諸相具足。」
「諸相」就是三十二相,如來是具足三十二相的,但是轉輪聖王也具三十二相,所以具足三十二相併不等於就是如來。這裡主要在說明如來是「離相」的。
16.「我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乃至無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我」,是釋迦牟尼佛的自稱,因為佛陀無法形容佛陀自己,所以用了「我」這一個假名的代號,並不是佛自己還有「我相」存在。
釋迦牟尼佛已經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但是他說:其實我沒有得到一點點(不論有為或無為)的法,所以叫作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果如來認為他有得到任何一點法的話,那麽便是住相了。
17.「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不管任何法都是平等的,沒有高下之別,凡聖平等,眾生與佛也是平等的。晉譯六十卷《華嚴經》的〈夜摩天宮菩薩說偈品〉說:「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因為「離相無相」,還有何差別相可言?心也好、佛也好、眾生也好,都是假名,都是代號,所以「實相無相」,一切法都是平等的;更重要的是,雖然「離相無相」,還是要修一切善法,若是不修一切善法,不持一切凈戒,不度一切眾生,就不算是菩薩,所以不但要持三聚凈戒,還要「不住相」,如此才能得到佛果。
18.「若以三十二相觀如來者,轉輪聖王即是如來。」
此句已解說過,不再重複。
19.爾時世尊而說偈言:「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 見如來。」
佛殿上供奉的佛像是色相,是以佛像來表達敬意,並作為修行時的器物,叫作法器、聖像、法物,佛教徒是藉著這些來修行,但並不把它們當成是佛的法身。
佛的法身是無相的,有相的三十二相不是佛的真正法身;如來說法的聲音,也只是一種方便的工具,不是如來,因此不要執著佛的形相,而是要腳踏實地修行,以親證無相離相的諸佛法身。
20.「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法不說斷滅相。」
很多人一聽到「離相無相」,就認為真的沒有佛了,這是一種斷滅的邪見,因為如果沒有佛,又怎麽度眾生?
佛是有的,但是不要執著,這就叫作「無住生心」。佛菩薩雖然是假名,是虛妄相,是沒有的,但是他們處處都在度眾生,不是斷滅相。
21.「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一切法,應如是知、如是見、如是信解,不生法相。」
這段話就是以上所說的總論,凡是發了無上菩提心的人,對一切法應該就這樣子知道它、這樣子理解它、這樣子相信它,同時,還要能不執著一切諸法的法相。
信受演說《金剛經》的功德
聽完《金剛經》之後,如果能夠相信它、接受它,還能說給他人聽,這樣的功德有多大呢?
一、凈信功德
1.「如來滅後,後五百歲,有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為實,當知是人,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已於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聞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凈信者,須菩提!如來悉知悉見,是諸眾生,得如是無量福德。」
佛滅度後分成三個五百年,後五百歲就是佛滅後的一千零一到一千五百年,這時,若是有人能夠相信這部經,他的功德是很大的,證明他早已在許許多多佛的面前,種下善根,如來知道此人有無量的福德。
現在我們離釋迦牟尼佛涅槃已有二千五百多年,離佛在世的時代更遠了,假使你能夠相信如來所說的話,就已有無量功德。
2.「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恆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復以恆河沙等身布施,後日分亦以恆河沙等身布施,如是無量百千萬億劫以身布施,若復有人,聞此經典,信心不逆,其福勝彼。」
這句話很繞口,意思是如果你以無量無數的身體布施給眾生,這個功德實在是很大,但是與一個人因為聽了《金剛經》而產生信心相比,後者的功德更大。
二、法施功德比財施更大
1.「若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若復有人,於此經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勝彼。」
有人用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寶來行布施,功德固然不小,但另一人不但自己能受持《金剛經》的四句偈語,還能說給他人聽,此人的功德更大。
2.「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寶滿爾所恆河沙數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若善男子善女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而此福德,勝前福德。」
前一個例子是以一個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來布施,此處所說的數量更多了,加倍再加倍,以恆河沙數的三千大千世界七寶做布施。恆河沙數有無量無數,無法計算,但是此功德仍比不上受持《金剛經》的四句偈語,為人演說者。
3.「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恆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復有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甚多。」
前面的例子是用七寶做布施,這裡則是用身體。以無量無數的身體、生命,布施給眾生,這個福德還不如受持《金剛經》中的四句偈語再為他人演說的功德。
三、受持讀誦演說的功德
1.「如來為發大乘者,為發最上乘者說,若有人能受持讀誦,廣為人說……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稱、無有邊、不可思議功德。如是人等,即為荷擔如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這部《金剛經》是為了發大乘心、發最上乘心的人說的,所謂大乘心是菩薩心,最上乘心是無上菩提心。假如能夠受持讀誦,而且還能廣為他人演說,這種功德無可比擬,可說是已經擔起佛的功德了。
2.「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此經,……先世罪業即為消滅,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若有人能受持讀誦此經,過去世的罪業即能消滅。這是因為已體會到「無我」,既然是「無我」,冤家債主就無法影響到你了。
3.「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諸須彌山王,如是等七寶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羅蜜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為他人說,於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萬億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
一個小世界,也就是一個日月系統,就有一個須彌山,那麽三千大千世界便有許許多多的須彌山;假如那些須彌山都是七寶所成,即使全部布施出去,也比不上受持讀誦《金剛經》,乃至只有四句偈語,或是為他人說的功德。
4.「若有人以滿無量阿僧只世界七寶,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發菩提心者,持於此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為人演說,其福勝彼。」
同樣的意思,只是數目增加。滿無量阿僧只代表無量無數,布施無量無數的世界七寶,其功德還是比不上受持讀誦《金剛經》,乃至於四句偈,而為他人演說,這種功德更大更大。為什麽會有這麽大的功德?這不是迷信,《金剛經》中有說明。
四、不受福德是無量功德
「若菩薩以滿恆河沙等世界七寶,持用布施。若復有人,知一切法無我,得成於忍,此菩薩勝前菩薩所得功德,何以故?須菩提!以諸菩薩不受福德故……菩薩所作福德,不應貪著,是故說不受福德。」
什麽叫作「得成於忍」?「忍」是無生法忍,就是斷煩惱而生智慧的意思。有智慧的人,不會在做了功德之後,以為是有功德。
結論
「云何為人演說,不取於相,如如不動?」
因為「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不取於相,如如不動」是「實相」,所謂「實相無相,法身無身」。「實相」是「無相」,是如如不動的,因為「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一切有為的法相,就好像是夢、幻、泡、影,又像露水,又像是電光;若能如此觀察,如此觀想,就知道一切相都是暫有的假相。
「佛說是經已,長老須菩提及諸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聽到以上的佛法以後,所有的僧俗四眾-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及一切世間所有的護法善神,通通聞法歡喜,信受奉行。
《金剛經》說到這裡,已經圓滿講完。大家非常歡喜,我也是一樣,因為《金剛經》實在太好了。
諸位聽完之後,回去要信受奉行、為他人說,至少要常常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發生任何困難、面對任何問題的時候,告訴自己:「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
祝福大家!
後記
這份《金剛經》講記,我於一九九二年一月十三、十四、十五日在台北農禪寺講出後,又於同年八月二十九、三十、三十一日三晚在香港尖沙咀文化中心音樂廳講出,每場聽眾都在二千人以上。
另於
本講稿首先講出而遲至一九九八年春由余如雯女士整理完成,與讀者相見,特此致謝。
附錄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法會因由分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CB00425。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CB00425。洗足已。敷座而坐。
善現啟請分第二
時。長老須菩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言。善哉善哉。須菩提。如汝所說。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汝今諦聽。當為汝說。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願樂欲聞。
大乘正宗分第三
佛告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妙行無住分第四
複次。須菩提。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須菩提。菩薩應如是布施。不住於相。何以故。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須菩提。於意云何。東方虛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須菩提。南西北方。四維上下虛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須菩提。菩薩無住相布施。福德亦復如是。不可思量。須菩提。菩薩但應如所教住。
如理實見分第五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身相見如來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何以故。如來所說身相。即非身相。佛告須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正信希有分第六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得聞如是言說章句。生實信不。佛告須菩提。莫作是說。如來滅後。後五百歲。有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為實。當知是人。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已於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聞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凈信者。須菩提。如來悉知悉見。是諸眾生。得如是無量福德。何以故。是諸眾生。無復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無法相。亦無非法相。何以故。是諸眾生。若心取相。即為著我人眾生壽者。若取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是故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以是義故。如來常說。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諭者。法尚應舍。何況非法。
無得無說分第七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如來有所說法耶。須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說義。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何以故。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依法出生分第八
須菩提。於意云何。若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寧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來說福德多。若復有人。於此經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勝彼。何以故。須菩提。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須菩提。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是名佛法。
一相無相分第九
須菩提。於意云何。須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須陀洹果不。須菩提言。
不也。世尊。何以故。須陀洹名為入流。而無所入。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是名須陀洹。須菩提。於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來。而實無往來。是名斯陀含。須菩提。於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為不來。而實無不來。是故名阿那含。須菩提。於意云何。阿羅漢能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實無有法。名阿羅漢。世尊。若阿羅漢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即為著我人眾生壽者。世尊。佛說我得無諍三昧。人中最為第一。是第一離欲阿羅漢。世尊。我不作是念。我是離欲阿羅漢。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世尊則不說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者。以須菩提實無所行。而名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
莊嚴凈土分第十
佛告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昔在然燈佛所。於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來在然燈佛所。於法實無所得。須菩提。於意云何。菩薩莊嚴佛土不。不也。世尊。何以故。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是故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凈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須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須彌山王。於意云何。是身為大不。須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說非身。是名大身。
無為福勝分第十一
須菩提。如恆河中所有沙數。如是沙等恆河。於意云何。是諸恆河沙。寧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諸恆河尚多無數。何況其沙。須菩提。我今實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寶滿爾所恆河沙數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佛告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而此福德。勝前福德。
尊重正教分第十二
複次。須菩提。隨說是經。乃至四句偈等。當知此處。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皆應供養。如佛塔廟。何況有人。盡能受持讀誦。須菩提。當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經典所在之處。即為有佛。若尊重弟子。
如法受持分第十三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當何名此經。我等云何奉持。佛告須菩提。是經名為金剛般若波羅蜜。以是名字。汝當奉持。所以者何。須菩提。佛說般若波羅蜜。即非般若波羅蜜。是名般若波羅蜜。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所說法不。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來無所說。須菩提。於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塵。是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須菩提。諸微塵。如來說非微塵。是名微塵。如來說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見如來不。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見如來。何以故。如來說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恆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復有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甚多。
離相寂滅分第十四
爾時須菩提。聞說是經。深解義趣。涕淚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說如是甚深經典。我從昔來所得慧眼。未曾得聞如是之經。世尊。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信心清凈。即生實相。當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世尊。是實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來說名實相。世尊。我今得聞如是經典。信解受持。不足為難。若當來世。後五百歲。其有眾生。得聞是經。信解受持。是人即為第一希有。何以故。此人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離一切諸相。即名諸佛。佛告須菩提。如是如是。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不驚不怖不畏。當知是人。甚為希有。何以故。須菩提。如來說第一波羅蜜。即非第一波羅蜜。是名第一波羅蜜。須菩提。忍辱波羅蜜。如來說非忍辱波羅蜜。是名忍辱波羅蜜。何以故。須菩提。如我昔為歌利王割截身體。我於爾時。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何以故。我於往昔節節支解時。若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應生瞋恨。須菩提。又念過去於五百世。作忍辱仙人。於爾所世。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是故須菩提。菩薩應離一切相。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生無所住心。
若心有住。即為非住。是故佛說菩薩心。不應住色布施。須菩提。菩薩為利益一切眾生故。應如是布施。如來說一切諸相。即是非相。又說一切眾生。即非眾生。須菩提。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須菩提。如來所得法。此法無實無虛。須菩提。若菩薩心住於法而行布施。如人入闇。即無所見。若菩薩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見種種色。須菩提。當來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於此經受持讀誦。即為如來。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見是人。皆得成就無量無邊功德。
持經功德分第十五
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恆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復以恆河沙等身布施。後日分亦以恆河沙等身布施。如是無量百千萬億劫。以身布施。若復有人。聞此經典。信心不逆。其福勝彼。何況書寫受持讀誦。為人解說。須菩提。以要言之。是經有不可思議。不可稱量。無邊功德。如來為發大乘者說。為發最上乘者說。若有人能受持讀誦。廣為人說。如來悉知是人。悉見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稱。無有邊。不可思議功德。如是人等。即為荷擔如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以故。須菩提。若樂小法者。著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即於此經。不能聽受讀誦。為人解說。須菩提。在在處處。若有此經。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所應供養。當知此處。即為是塔。皆應恭敬。作禮圍遶。以諸華香而散其處。
能凈業障分第十六
複次。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此經。若為人輕賤。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即為消滅。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我念過去無量阿僧只劫。於然燈佛前。得值八百四千萬億那由他諸佛。悉皆供養承事。無空過者。若復有人。於後末世。能受持讀誦此經。所得功德。於我所供養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萬億分。乃至算數譬諭所不能及。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後末世。有受持讀誦此經。所得功德。我若具說者。或有人聞。心即狂亂。狐疑不信。須菩提。當知是經義。不可思議。果報亦不可思議。
究竟無我分第十七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佛告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當生如是心。我應滅度一切眾生。滅度一切眾生已。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所以者何。須菩提。實無有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於然燈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佛於然燈佛所。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佛言。如是如是。須菩提。實無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若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然燈佛即不與我授記。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以實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燈佛與我授記。作是言。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何以故。如來者。即諸法如義。若有人言。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實無有法。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如來所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是中無實無虛。是故如來說一切法。皆是佛法。須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須菩提。譬如人身長大。須菩提言。世尊。如來說人身長大。即為非大身。是名大身。須菩提。菩薩亦如是。若作是言。我當滅度無量眾生。即不名菩薩。何以故。須菩提。實無有法。名為菩薩。是故佛說一切法。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須菩提。若菩薩作是言。我當莊嚴佛土。是不名菩薩。何以故。如來說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須菩提。若菩薩通達無我法者。如來說名真是菩薩。
一體同觀分第十八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肉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肉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天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天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慧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慧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法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法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佛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佛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恆河中所有沙。佛說是沙不。如是。世尊。如來說是沙。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一恆河中所有沙。有如是沙等恆河。是諸恆河所有沙數。佛世界如是。寧為多不。甚多。世尊。佛告須菩提。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何以故。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法界通化分第十九
須菩提。於意云何。若有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緣。得福多不。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緣。得福甚多。須菩提。若福德有實。如來不說得福德多。以福德無故。如來說得福德多。
離色離相分第二十
須菩提。於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見不。不也。世尊。如來不應以具足色身見。何以故。如來說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可以具足諸相見不。不也。世尊。如來不應以具足諸相見。何以故。如來說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諸相具足。
非說所說分第二十一
須菩提。汝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有所說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不能解我所說故。須菩提。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爾時慧命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於未來世。聞說是法。生信心不。佛言。須菩提。彼非眾生。非不眾生。何以故。須菩提。眾生眾生者。如來說非眾生。是名眾生。
無法可得分第二十二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無所得耶。佛言。如是如是。須菩提。我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乃至無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凈心行善分第二十三
複次。須菩提。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所言善法者。如來說即非善法。是名善法。
福智無比分第二十四
須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諸須彌山王。如是等七寶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羅蜜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為他人說。於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萬億分。乃至算數譬諭所不能及。
化無所化分第二十五
須菩提。於意云何。汝等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度眾生。須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實無有眾生如來度者。若有眾生如來度者。如來即有我人眾生壽者。須菩提。如來說有我者。即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為有我。須菩提。凡夫者。如來說即非凡夫。是名凡夫。
法身非相分第二十六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不。須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佛言。須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觀如來者。轉輪聖王。即是如來。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不應以三十二相觀如來。爾時世尊而說偈言: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無斷無滅分第二十七
須菩提。汝若作是念。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莫作是念。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汝若作是念。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說諸法斷滅。莫作是念。何以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法不說斷滅相。
不受不貪分第二十八
須菩提。若菩薩以滿恆河沙等世界七寶。持用布施。若復有人。知一切法無我。得成於忍。此菩薩勝前菩薩所得功德。何以故。須菩提。以諸菩薩不受福德故。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薩不受福德。須菩提。菩薩所作福德。不應貪著。是故說不受福德。
威儀寂凈分第二十九
須菩提。若有人言。如來若來若去。若坐若卧。是人不解我所說義。何以故。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
一合理相分第三十
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為微塵。於意云何。是微塵眾。寧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若是微塵眾實有者。佛即不說是微塵眾。所以者何。佛說微塵眾。即非微塵眾。是名微塵眾。世尊。如來所說三千大千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何以故。若世界實有者。即是一合相。如來說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須菩提。一合相者。即是不可說。但凡夫之人。貪著其事。
知見不生分第三十一
須菩提。若人言。佛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須菩提。於意云何。是人解我所說義不。不也。世尊。是人不解如來所說義。何以故。世尊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即非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是名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須菩提。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一切法。應如是知。如是見。如是信解。不生法相。須菩提。所言法相者。如來說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應化非真分第三十二
須菩提。若有人以滿無量阿僧只世界七寶。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發菩提心者。持於此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為人演說。其福勝彼。云何為人演說。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何以故。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佛說是經已。長老須菩提。及諸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推薦閱讀:
※凈空老法師開示:每個人在六道輪迴都是自己做主
※太上感應篇 (第二二一集)凈空法師講解
※首愚法師開示:准提法百問
※凈界法師:楞嚴經十卷(五)
※宏圓法師《地藏經》講記 第二十七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