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確指》持咒即妙心流露、念佛明心、持經七不持
南無七俱胝佛母大聖准提王菩薩
示定茂曰:「汝持《准提咒》,平日須要細密用心。觀一切境,若喧若寂,若物非物,若欣若厭,無非此咒現體,即我妙心刻刻流露。如是奉持,必獲果證。我亦以神力,助汝成就。當誦我偈:「兩行秘密,即汝本心。莫謂法少,是法甚深。」
第四小段:持咒即妙心流露。看來他們八人裡面對準提咒還是很好樂,這個定茂也是持准提咒的。菩薩就開示他:「你受持准提咒,需要細微地、細密地用心來持這個咒。」怎麼用心呢?要生起一種智慧的觀照,觀照一切境界。因為我們每一天都會跟境界接觸。在人群多的地方——喧鬧,你到大街上——喧鬧;你住在寺院——阿蘭若,自己的寮房裡面比較寂靜。或者跟人打交道;或者跟物打交道。或者這個境界你很討厭;或者境界很好,你很歡喜。這個「若喧若寂,若物非物,若欣若厭」,代表我們遇到的一切境界。在一切境界當中,你得要觀照:一切境界的現前,都是准提咒現量的體性。准提咒是觀音菩薩的一個咒了——准提菩薩也是觀音的化身。菩薩的那種現量心體,也是我們這些眾生的妙明心性,是不二的。所以准提咒的那種現量的全體展示,也就是我們當下一念妙覺明心的流露。這個是有點兒像我們看天台的一心三觀、一境三諦。要觀照一切境界相,首先作空觀,一切即空,一空一切空;然後從空出假,假觀不壞緣生法;在假觀當下也了解它本體的空性,叫中觀。一般叫「有次第三觀」:先觀空,再觀假,再觀中。那圓頓根機的人,可以一心三觀,就同時即空、即假、即中。那「中」就是一種中道、實相的表達。所以天台講,在每個微塵——一華、一水、一塵裡面,都是法身理體的顯現。
這就是一種智慧觀照的穿透力,能穿到它的本體層面,去了解是咒的現量體性,是我覺明妙心的流露。全體的咒,就是我們的心性,也就是十方諸佛的心性,也就是觀音菩薩心性的流露。這樣地奉持,就有很強的力量,可以伏煩惱,乃至可以斷煩惱,就能得到法上的果證。如果你以這樣般若智慧的觀照來提起這個准提咒持念,那麼「我」——就是覺明妙行菩薩說:「我也以神通妙力來加持你,令汝成就。」讓他記住——「我給你誦一個偈:兩行秘密,即汝本心;莫謂法少,是法甚深。」這個准提咒只有兩行字,但是這兩行秘密的神咒,全體就是你的本覺妙明之心。心、佛、眾生等無差別,是我們眾生的本覺妙明之心,也就是一切諸佛的本覺妙明之心,所以千萬不要以為這兩行准提咒的法少,實際上這個法甚深。甚深在什麼地方?是一法融攝一切法,以這一法通達所有的佛法,那當然就像大海般的甚深。實際上它的原理都是一樣的:我們說,一句「南無阿彌陀佛」也就是我們的本心,六字洪名不要說它字數少,實際上這個法甚深無量。這個法含攝著阿彌陀佛全體的功德;阿彌陀佛又是法界藏身,就等於含攝著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的功德。那也是: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六個字,無盡的寶藏,甚深的妙法。
問達本曰:「汝將云何?」答曰:「欲明心。」菩薩曰:「得無口頭話否?當勤念佛,其功十倍。亦示汝偈:「心外無佛,佛即汝心。深信不惑,一念無生。」
看看第五段:念佛明心。念佛也要明了自心,這些都是作為上品往生的開示,這種要求是比較高的。覺明妙行菩薩就問達本——達本就是原來那個好丹術的煉丹道士——就問達本:「你將云何?」就是「你修行想獲得什麼?」達本就說:「我想明心。」有點兒(像)禪宗要明了心性。菩薩就當下給他一針見血的頂門針:「你說這些話是不是口頭話呀?」你能明什麼心呢?你沒有明心,說要明心,又找不到明心的方法,這不是口頭禪嗎?但一個修行人不能在口頭上講大話,要落實在實處。怎麼辦?「應當精勤念佛。這比你修其它的法門、想明心見性的功德高出十倍。」給他一個偈子:心外無佛,佛即汝心;深信不惑,一念無生。
明心見性,雖然是宗門下常談的,但凈土法門實際上也包含著明心見性的功夫,大家要明了這一點。所以佛說了一句話:若人但念阿彌陀,是名無上深妙禪。不一定要走參話頭的道路,不一定要走默照禪的道路,就是專心念這一句阿彌陀佛,明心見性的功夫就在裡面。為什麼?由於這句名號就是佛心。禪是什麼?禪就是佛心。這句名號就是阿彌陀佛的心。這個名號為什麼叫無上深妙禪?不是色界的禪定,不是無色界的空定,也不是聲聞的九次第定,乃至於不是權教菩薩的斷塵沙惑的禪定,它是圓教佛斷盡一切無明、煩惱習氣都沒有的那個至極清凈心的一個佛號的展示。這叫無上深妙禪,沒有比這個禪更深更妙的了。你在念這句名號的時候,實際上就已經安立在禪的最高境界上了。所以古德曾經開示:此身已在含元殿,何必覓人問長安?原來的首都是在長安,長安最主要的宮殿叫含元殿。你現在已經在含元殿了,你還到處問人,說:「長安怎麼走?」這不是笑話嗎?你已經在長安城裡最核心的那個宮殿,你還到處找人問長安怎麼走;你念阿彌陀佛已經在深妙禪裡面,你還要找一個參禪的方法:同樣的道理。這就是「心外無佛」。
佛不在心外,大家一定要了解這一點,包括我們講阿彌陀佛來接引我們。阿彌陀佛的接引,也是由我們的心性顯現出來的,再加上阿彌陀佛的願力。所以臨終顯現的佛像各有不同——每個人的心性清凈程度不同,他沒有一個純客觀的、只有一種相狀的佛。沒有這個東西。所以一切佛的顯現,離不開我們的心。心外是沒有佛的,這個心是指我們的妙明真心了。心外無佛,全體的佛、佛號、佛像就是我們的妙明真心。這「心外無佛,佛外無心;全心即佛,全佛即心」。跟禪宗馬祖道一開示學人「什麼是佛?即心是佛」,這不同樣的道理嗎?即心是佛,那即佛也是心嘛。你對這樣一個圓頓的道理能夠深信,沒有一絲的疑惑,這一念深信之心,就是安住在無生裡面——「一念無生」。為什麼一念凈信即得往生?一念清凈的信心,也就是一念無生之心,所以有這樣一個般若智慧的觀照,再有深信、切願、稱名,那你的往生就是上品往生。這就等於是解第一義諦。有解第一義諦的那種空性,又能夠去執持這個名號的妙有,就能夠得到上品往生。
示查定宏曰:「汝持《金剛般若》,當知有七不持。所謂心昏散不持,有過犯不持,入不凈處後不持,飲酒後不持,人擾不清凈不持,有事將作未作不持,心別有記憶不持。若堅意受持,應離此七。誦至純熟,即於觀心中持之。果能如是,則功德不可思議,果報不可思議,佛有誠言,汝須保任。復與汝偈:「《般若》一經,功德無盡,拔妄想根,脫生死病。」
請看下面——持經七不持——第六段。就是受持經典,有七種情況不要去讀誦經:這種誦經的忌諱。覺明妙行菩薩開示查定宏,說:「你受持《金剛般若經》,就應當知道有七種情況不應該受持。」哪七種情況呢?就是心很散亂、很昏沉的時候不要受持。有些同修也是:「哎呀,我一拿起經,就想睡覺。」你昏沉想睡覺,拿著一本經翻開第一頁,等到你睜開眼睛,可能過了幾個小時了。所以誦經要有至誠恭敬心,非常清醒、明晰,這樣的心去受持才有作用。如果散亂得很,昏沉得很,那你乾脆把經放下;如果你太疲倦了,你先睡覺,睡完覺,精力充沛再來誦。所以第一點:昏沉、散亂不要受持。第二,有過犯不持經,就是你做了錯事。做了錯事就會構成障礙,所以這個時候你持經的功德就會少很多。這就反映你有過犯,要懺悔。等你懺悔得清凈、懺悔得安樂之後,再來受這個經。這是第二種情況。
第三種情況是「入不凈處後不持」。就是你到了不幹凈的地方——茅坑啊什麼,你不要去持經。古人那對持經是非常的尊重,持經之前都要沐浴,都要更衣,焚香,禮拜。誦經的功德跟你的至誠恭敬心有關係。如果你到了不幹凈的地方,全身都是髒兮兮的、臭哄哄的,臉也不洗一把,手也不洗,就拿著經去誦,這是不行的,這有褻瀆。再第四是「飲酒後不持」。你喝醉了酒不要持經。原來有一個人,請另一個人幫他誦經超度,這個人喝酒之後誦一部《金剛經》。結果說:「經倒是誦了,但是閻羅王那裡充滿著酒氣,閻羅王生氣了,不放我出來。」所以飲酒後不要持。「人擾不清凈不持」,就是有人干擾不清凈不要受持經典。所以你在持經的時候,不要接電話:把電話放下來,手機關上。你不能誦誦經,「哎!手機響了」,你去接電話,接完手機再去誦,這是不行的。你老被干擾:一方面,沒有效果;另一方面,不恭敬。你誦經是一個什麼概念?就好像佛在面前跟我們親口宣說法語。這佛都在面前,你還去做其它打閑岔的事情嗎?全都要放下,天塌下來都要放下!是這麼一種概念。誦經如果真的至誠到外面發地震了,你還在這裡誦經——沒問題,你會安全的。
有干擾的時候不行。原來講戚繼光,他是一個佛弟子,常常誦經。他有一個部下陣亡了,這個部下就托他的妻子,請戚繼光將軍幫個忙超度,給他誦一卷《金剛經》,他就能從閻羅王那裡出來投生。他的妻子就來請戚將軍,戚將軍肯定同意了。他在誦《金剛經》的時候——正誦到一半的時候,家裡的丫鬟給他送一碗蓮子羹來吃。一看那個人要過來,他怕干擾就擺擺手,就是一個擺手的姿勢。那個丫鬟看他擺手就沒有過來,他也就把那個佛經誦完了。誦完了之後第二天,這個陣亡將士的妻子來說:「感謝戚將軍誦經,但是這個經典當中多了兩個字。」「多了兩個什麼字?」「『不要』,所以出不來。」「哎,」這個戚繼光說,「『不要』?我沒有多說兩個字。」哦!他再想一想,那個丫鬟送蓮子羹的時候,雖然他沒說話,心裡說了句「不要」。心裡有「不要」兩個字,所以就到經典裡面去了。《金剛經》加了兩個字——「不要」,那不行了,所以希望他重新誦過。第二天戚繼光誦《金剛經》,嚴格指定任何人不能來,自己也把門關上,在那裡清清凈凈地把這部《金剛經》誦完,迴向給陣亡的將士。結果第三天,他妻子過來感謝戚繼光將軍——他的丈夫出來了。所以不能被人干擾。
你不能誦《金剛經》,或者誦《無量壽經》的時候,接個電話:「生意怎麼樣啊?股票長了多少啊?」弄完這些再來誦經,那不是兩個字——「不要」,那股票的行情、市場賺了多少錢都在裡面了。那這都是:護法天神要找你麻煩。這是第五個。第六個就是:有事將做未做不持。就是心裡有事情要去做,但是又沒有去做,你牽掛這個事情,就不要持經——你心不踏實。所以你乾脆就把這個事情做完了,再來誦經。這個是很有道理的,我本人都有這個體會。我原來沒學佛之前都有個習慣,就是在看書之前,把我要做的事情全部做完,做完之後我再來看書。我看書的三個小時、四個小時不想被干預。你不能看著,中途又想到:那個事要做,這個要做,那這種效果極為不好。把事情做完了,我就踏踏實實來看我的書,寫我的東西。效果、效率才能提高。那誦經更應該這樣。第七點就是:心裡還有其它的記憶,你不持。有其它記憶說明什麼?說明那個事情你很牽掛,把那個事情看得很重。如果不把那個牽掛你的事情放下,你就一邊誦經,一邊想著那個事,這也不行。所以你要受持《金剛經》,應該離開上面七種情況。
而且讀誦經典,要讀誦熟。熟到爛熟的程度,熟能生巧。熟到這個程度就會產生什麼情況?就在觀心中受持。觀心是什麼?就是我們的這個心能夠提起一種觀照,以一種觀照的心來看這個經典,那它的效果又完全不一樣了。這是照著的東西,你可以試試。比如你誦心經,應該是誦得很熟,在臨睡覺之前你心裡就讀誦一遍心經,不讀出聲音。這時候你去誦心經的時候,基本上是在觀心狀態當中,基本上是了了分明,很快就把它誦完,幫助你提高睡眠質量。在觀心當中受持,歷來很多的高僧大德有這種功力。說有一位老和尚,他每天早上下完早課要拜韋陀,拜伽藍,拜彌勒,拜四聖。就在這兒拜完四聖,他口裡喃喃自語,他的那個侍者就在旁邊問:「老和尚,你一邊拜,一邊還口裡不停聲音,在念什麼?」他說:「我在念《華嚴經》。」「那你《華嚴經》什麼時候能念完?」「拜完這四聖,我就念完了。」他這個侍者就不相信,其他人也不相信。結果老和尚就讓每個人拿著一卷《華嚴經》,他就很快念。念的話,每個人都感覺到他把手頭上這卷經念完了。他為什麼會有這個水平?在觀心狀態當中,他時間的觀念是不一樣的,他是在一個照著的狀態,所以在很短的時間當中,他能把一部《華嚴經》念完。
這就是眾生心力不可思議。一定要在純熟的狀態當中,這種善巧、這種不可思議的情況才能出來。「如果用觀心來持《金剛般若經》,能夠這樣做那功德就不可思議。」這時候是你的自性清凈心發揮了那麼一點點功能作用。「你因心是這樣做,果報也就不可思議。」一切諸佛都是從這部經出來的。「釋迦牟尼佛有誠言,這是佛說的,汝應當保任這件事情。」給他一個偈子:般若一經,功德無盡,拔妄想根,脫生死病。《金剛般若》這部經功德無量無邊,能夠拔除妄想的根本。妄想的根本就是來自於我執、法執和貪嗔痴產生的一些根本煩惱。根本煩惱主要就是執著這些「人、法」的真實性。般若的智慧就是談空的智慧。遣除一切人我、法我的執著,就能拔妄想根。由於有「我」的存在,有慾望的存在,才生死輪迴。把這個我執空了——人我空,就能斷煩惱,就能出離分段生死;進一步斷法執,斷塵沙、無明惑,就能脫變易生死。金剛般若的心是無住生心。實際上持念「南無阿彌陀佛」,就是無住生心,就具有大般若的涵義在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