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六道輪迴業系苦相

  

不眠之人夜長,疲倦之人路長;

愚者無明因果,苦海茫茫無邊。

 

    關於「六道輪迴」的故事,宣化上人說得很好:梁武帝在位時,中國的佛教很興盛。民間凡有婚禮或喪事,都請和尚去念經。今天時代不同了,現在只有喪事,才請和尚去念經;遇有喜事,例如結婚、產子時,卻沒有人請和尚去念經。其實這是錯誤的。無論紅白事都應該請出家人去念經、迴向、種福,一方面可以超度亡者,一方面可以為存者增福。

    梁武帝時,就有一位志公和尚,是位高僧,他有五眼六通,前因後果一一明了。某次,一個有錢人家有婚事,便請志公和尚去念經。他一踏進門口,便嘆息道:

 

古古怪,怪怪古,孫子娶祖母。

豬羊炕上坐, 六親鍋里煮。

女吃母之肉, 子打父皮鼓。

眾人來賀喜, 我看真是苦!

    志公祖師說,真是古怪得很啊!什麼事古怪呢?孫子娶祖母。當這孫子一出生的時候,他的祖母就有病了,一直到臨終時,她還挂念著孫子,恐怕沒有人照顧他,「將來誰幫助他成家立業呢?」因此當她咽下最後一口氣時,手還拉著孫兒的手,戀戀不捨地死去了。到了陰間,見到閻羅王,她就痛哭流涕地哀求,說:「閻羅王啊!請你做一點好事啦!我世間的孫兒沒有人照顧他,請你讓我回去照顧他好嗎?」閻羅王慈悲為懷,答應她的請求,說:「好的!你可以回去照顧他。你本來是他的祖母,現在你就回去做他的太太吧!」祖母業不由己,就又投胎到陽世做個女孩子,長大後就和她的孫兒結婚。只是改頭換面,穿另一件衣服,大家就都不認識了。但是志公祖師認識,所以說:「古古怪!怪怪古!孫子娶祖母。」

    志公祖師又見到一個小女孩正啃著豬蹄,他就說:「女食母之肉。」這女孩的母親造了很重的罪業,所以托生變成豬了,現在被人屠宰做了美食,所以小女孩吃她母親的肉。又看見院子里有個男孩子正高興地拍打驢皮鼓,志公祖師就說了:「子打父皮鼓。」男孩的父親也因為造罪,托生為驢,死後被人剝了皮做鼓。可是這小男孩不知是他父親的皮做成的鼓,只會歡喜地玩耍打鼓。

    志公祖師又往炕上一望,全都是往昔被吃的豬牛羊,而今轉變為人,互為親戚。在鍋里所煮的肉類,卻是六親眷屬啊!所以志公祖師說:「你們大家到這裡都說大喜大喜,恭喜主人娶媳婦,其實我看這真是苦啊!」人人在輪迴里互相還報,互相殘殺,互相食啖,真是苦不可言!從古以來,你若不吃它的肉,它就不會吃你的肉。有人說:「法師你講的話,我怎麼樣也不相信。」你不相信,我也沒有辦法,那你就儘管去試一試啰!又研究這個『肉』字:『肉字裡面兩個人,裡邊連著外邊人,眾生還吃眾生肉,仔細思量人吃人。』

 

此生與彼生,非一亦非二;

無作者受者,唯有業自流。

 

    佛學既是簡單的,又是複雜的。說它「簡單」是因為一句:「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就能使六祖見性成佛;說它「複雜」是因為,人們有八萬四千(不計其數)的煩惱,所以有八萬四千(不計其數)的法門,從任何一個法門入手,人們都可以獲得覺悟。佛陀以無邊的智慧,大開方便之門,然而人們卻喜歡「畫地為牢」(在地上畫一個圈當做監獄,這個「圈」就是「我見」。)死死的抱著那個虛妄的「自我」不肯放手,於是便於無生法中,枉受生死輪迴之身心大苦。

 

    我們先來看看什麼是「輪迴」,因為佛陀說的眾生在「三界六道」中生的死輪迴,對於人們來說不好理解(人們總是認為天堂、地獄既看不見,又摸不著),那麼,我們就先從簡單的、能夠理解的事物說起。先從「色」(物質)的角度來說,物質(色)的規律就是「輪迴」,並且一切物質的規律都是「輪迴」,為什麼要這麼說呢?因為地球上的一切物質(色)都在反覆不停的重複「輪迴」著,從沒有生命個體的地球,到有生命個體的地球,所利用的都是這些相同的物質。

 

    我們從沒有生命現象的地球之初說起,生命現象產生之前的地球是一片死寂的,在誕生生命現象的因緣具備的時候,地球上的第一個生命就誕生了,首先是單細胞生物,然後隨著因緣的加深,又誕生多細胞生物,一步一步向著更複雜的生命形式發展,由水生生物,到兩棲生物,再到陸棲生物……一直到人類的誕生。在這一歷程中生物在不停的變遷,而組成生物的物質是沒有任何變化的。現代人們知道「萬事萬物」,都是由人們已知的118種「元素」幻化而成的。

 

    ……物質—生物的誕生(父)—生物的死亡—物質—新生物的誕生(子)—新生物的死亡—物質……這就是生物與物質的本質關係。物質沒有變動,而生物卻在不斷變化,構成新生命的物質,就是老生命的「屍體」,新生命身體最終也會變成「屍體」,然後再用來製造更新的生命,如此「輪迴」不已。「輪迴」就像汽車的車輪一樣,雖然車輪只是在圍繞車軸轉動,但在與地面接觸時,它卻可以讓汽車向前行駛;物質雖然也只是被生命重複的利用,但是這種「輪迴」卻可以產生生命的假象。

 

   「地球」就像一個巨大的「萬花筒」,「萬花筒」裡面的材料雖然是有限的(118種「元素」),但是它卻可以變化出無限的圖案(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如果我們把幾十億年的時間壓縮成一小時,或一分鐘,你再去看地球這個「萬花筒」,就會對生命的「實質」有一個比較客觀的認識了,其間有無數的生命誕生,又有無數的生命死亡,死亡生命的軀殼,為新的生命提供「食物」。讀者靜下心來,去仔細的想一想。

 

 

一切眾生種種幻化,皆生如來圓覺妙心。

 

   在《圓覺經》中釋迦牟尼佛說:「善男子,此菩薩及末世眾生,修習此心得成就者,於此無修亦無成就,圓覺普照,寂滅無二,於中百千萬億阿僧祇不可說恆河沙諸佛世界,猶如空華,亂起亂滅,不即不離,無縛無脫,始知眾生本來成佛,生死涅槃,猶如昨夢。善男子,如昨夢故,當知生死及與涅槃,無起無滅,無來無去,其所證者,無得無失,無取無舍,其能證者,無作無止,無任無滅,於此證中,無能無所,畢竟無證,亦無證者,一切法性平等不壞。」

 

    物質(色)的規律就是「輪迴」,這是顛撲不破的真理,「致廣大,盡精微」無處不是「輪迴」,具體的事例到處都是——樹木在「輪迴」(樹木—死亡—腐敗或燃燒—肥料—種子—樹木),地在「輪迴」、水在「輪迴」、火在「輪迴」、風也在「輪迴」。地球之外的恆星也在「輪迴」(星雲—恆星—紅巨星—白矮星—星雲),微觀處電子在圍繞著原子核「輪迴」,宏觀處整個宇宙是最大的「輪迴」。所有由物質構成的事物,都無可避免的在「輪迴」中走向滅亡。(輪迴即循環之意)

 

三世因果,高低貴賤;

六道輪迴,唯心造作。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凡夫生死往來的三個世界(三界)的具體內容:

    一、欲界,「食、色性也」「欲界」是指有淫慾食慾二欲之有情的住所。上自六欲天,中自人界之四大洲,下至無間地獄。謂之欲界。(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二、色界,色為質礙之義,有形之物質也。此界在欲界之上,離淫、食二欲之有情住所也。謂為身體,謂為宮殿,物質的物,總殊妙精好。故名色界。此色界由禪定之淺深粗妙分四級,稱為四禪天,新曰靜慮。

 

    三、無色界,此界無一色,無一物質的物,無身體,亦無宮殿國土,唯以心識住於深妙之禪定。故謂之無色。此既為無物質之世界。則其方所,非可定。但就果報勝之義,謂在色界之上。是有四天。名為四無色。又曰四空處。

 

    「六趣」眾生由業因之差別而趣向之處,有六所,謂之「六趣」,亦曰「六道」,

    一、地獄趣,八寒八熱等之苦處也,此在地下,故曰地獄。

    二、餓鬼趣,常求飯食之鬼類生處也。與人趣雜處而不可見。

    三、畜生趣,新譯曰旁生趣,即禽獸之生所也,多以人界為依所而眼可見。

    四、阿修羅趣,常懷嗔心而好戰鬥,大力神之生所也。以深山幽谷為依所而與人隔離。

    五、人趣,人類之生所也,分閻浮提等四大州,但四大洲隔離,不得通力者不能到。

    六、天趣,身有光明,自然受快樂之眾生,名為天,有欲界六所,謂之六欲天,色界無色界,皆為彼之生所。

 

     大乘義章八末曰:此六種,經名為「趣」,亦名為「道」。所言「趣」者,蓋乃對「因」以名「果」也。「因」能向「果」,「果」為「因」趣,故名為「趣」。所言「道」者,從因名也。善惡兩業通人至果,名之為「道」。地獄等報為道所詣,故名為「道」。《法華經·序品》曰:「盡見彼土六趣眾生。」《涅槃經》:「以心因緣故,輪迴六趣,具受生死。」

 

  「善有善報、惡有善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時候一到,說報就報。」三界有情,因迷惑(無明)而受「貪」「嗔」「痴」驅使造業,因造業而受苦,因受苦而更加迷惑(無明),這惑,業,苦三者,就形成了惡性循環。因為迷惑(無明)「貪」「嗔」「痴」所造之業,有善、惡、輕、重之分,因而眾生獲得的果報,在「六道」中亦有苦樂之別。「業識」在六道中此生彼死,彼生此死,循環往複就叫做「六道輪迴」。

 

   「業識」並不會為因肉體的死亡而消失,人們的肉體死亡以後,「業識」寄託於阿賴耶識之中,阿賴耶識又受業力的支配,它們會重新與物質結合,形成一個新生命,開始新的「六道」輪迴。但是新形成的生命出生在哪一道,是天道、是人道、是修羅道、還是畜生道等,阿賴耶識本身不能做主,全受業力的牽引。佛經上說業力牽引阿賴耶識的情形是「譬如討債,強者先牽。」

     南亭法師對「六道」中的「道」字是這樣解說的:「天道、人道、修羅道、乃至地獄道,皆稱道者,「道」即是道路。譬如一個人,剛死去的時候,就乘著今生,或過去生,所有的善惡業因,向這六條道路中的某一條道路走去,所以稱之為「道」。「往返六道,受生受死的是個什麼?乾脆的說:就是這妄心之主的第八阿賴耶識」(受熏持種根身器,去後來先作主公。

 

     當我們一個人,或一個生物,在生命延續時,他總是任運的眼分別色,耳分別聲的繼續工作。一到壽命終了,這附著眼耳鼻舌等「五根」的軀殼壞爛,他本身也退縮到「種子位」,而潛伏於「第八識」田裡去。等到「第八識」轉生為人或其他生物時,這前七個識,又從「第八識」中伸展出來;他們本身所役使的心所,亦復從他各個本識中,因外境的接觸一一放射出去。仿彿蝸牛的兩隻角。你碰著他,他縮進去,停一會,他又伸出來一樣。

 

夢裡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

了即業障本來空,未了應須還夙債。

 

   生命的意義在於圓滿覺悟,即如理了知自己的本來面目。」這句話說得太好了。在《法寶壇經》中六祖也為我們指出來光明的出路:「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自性迷,即是眾生;自性覺,即是佛。慈悲,即是觀音;喜舍,名為勢至。能凈,即釋迦;平直,即彌陀。」六祖說得真好:「自性迷,即是眾生;自性覺,即是佛。」我們是繼續「痴迷」下去,在六道中輪迴呢?還是趕快「覺悟」成佛呢?

 

    在《楞嚴經》中富樓那問了一個很有代表性的問題:「世尊。若復世間一切根塵陰處界等,皆如來藏清凈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諸有為相。次第遷流,終而復始?」釋迦牟尼為他詳細的解說了「世界相續」、「眾生相續」、「業果相續」的因緣,最後釋迦牟尼佛說:「富樓那。如是三種顛倒相續。皆是覺明,明了知性,因了發相,從妄見生。山河大地諸有為相。次第遷流。因此虛妄,終而復始。」

 

   除了「三種顛倒相續」之外,佛陀還為阿難解說了什麼是「內分」、「外分」。阿難問「世尊。若此妙明真凈妙心,本來遍圓。如是乃至大地草木,蠕動含靈,本元真如,即是如來成佛真體。佛體真實,云何復有地獄、餓鬼、畜生、修羅、人、天、等道。佛告阿難。快哉此問。令諸眾生不入邪見。汝今諦聽。當為汝說。阿難。一切眾生實本真凈。因彼妄見,有妄習生。因此分開內分外分。」

 

  「阿難。內分即是眾生分內。因諸愛染,發起妄情。情積不休,能生愛水。是故眾生,心憶珍羞,口中水出。心憶前人,或憐或恨,目中淚盈。貪求財寶,心發愛涎,舉體光潤。心著行淫,男女二根,自然流液。阿難。諸愛雖別,流結是同。潤濕不升,自然從墜。此名內分。」這裡的「內分」說的是「水往低處流」的道理,也就是女孩子常說的「下流」,「下流」的歸宿是「三惡道」,苦處最多的是「地獄」。

 

  「阿難。外分即是眾生分外。因諸渴仰,發明虛想。想積不休能生勝氣。是故眾生,心持禁戒,舉身輕清。心持咒印,顧盼雄毅。心欲生天,夢想飛舉。心存佛國,聖境冥現。事善知識,自輕身命。阿難。諸想雖別,輕舉是同。飛動不沈,自然超越。此名外分。」這裡的「外分」說的是「人(想)往高處走」的道理,「往高處走」即是「上升」,「上升」的歸宿是「三善道」,所以佛陀勸人要「止惡揚善」。

 

     「複次阿難。是諸眾生,非破律儀,犯菩薩戒,毀佛涅槃,諸餘雜業,歷劫燒然,後還罪畢,受諸鬼形。」「阿難。是人皆以純情墜落,業火燒乾,上出為鬼。此等皆是自妄想業之所招引。若悟菩提,則妙圓明,本無所有。」「複次阿難。鬼業既盡,則情與想二俱成空。方於世間與元負人,怨對相值。身為畜生,酬其宿債。」關於「六道輪迴」的原理和具體情形,釋迦牟尼在《楞嚴經》中說得十分清楚,想要了解詳情的讀者可以自己找來閱讀。

 

  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釋迦牟尼說:「是名地獄十因六果。皆是眾生迷妄所造。若諸眾生,惡業圓造。入阿鼻獄,受無量苦,經無量劫。六根各造,及彼所作兼境兼根,是人則入八無間獄。身口意三,作殺盜淫,是人則入十八地獄。三業不兼,中間或為一殺一盜,是人則入三十六地獄。見見一根,單犯一業,是人則入一百八地獄。由是眾生別作別造,於世界中入同分地。妄想發生,非本來有。」

 

   我們自己建造自己的「天堂」、自己建造自己的「地獄」,自己主宰自己的「生死」與「沉浮」,我們自始至終都是自己的「主人」。然而如果我們迷失了「本性」,就只能受客觀規律的制約了。《本事經》云:「世間諸有情,皆隨業力轉;業為其眷屬,業為其伴侶;隨業而往生,不定如輪轉;或處天人中,或居四惡趣。」「此生與彼生,非一亦非二;無作者受者,唯有業自流。」「三世因果,高低貴賤;六道輪迴,唯心造作。」(那爛陀)

 

   「佛告阿難及諸大眾。汝等當知。有漏世界十二類生,本覺妙明覺圓心體,與十方佛無二無別由汝妄想迷理為咎,痴愛發生。生髮遍迷,故有空性。化迷不息,有世界生。則此十方微塵國土,非無漏者,皆是迷頑妄想安立當知虛空生汝心內,猶如片雲點太清里。況諸世界在虛空耶。」我們可以從釋迦牟尼佛所說的:「有漏世界十二類生,本覺妙明覺圓心體,與十方佛無二無別。」這句話中找到自己的「常住真心、性凈明體」(佛性)。

 

     我們現在既然身處「人道」之中,就應明了六道輪迴「真實不虛」(夢裡明明有六趣)。在現實生活中有很多人不相信有「輪迴」的存在,因為他們「看」不到「輪迴」的實質,也可以說他們不知道「自己」身在「輪迴」之中,那麼為什麼人們不知道「自己」身在「輪迴」之中呢?我們前面說了「硬體」(身體)和「軟體」(意識)的關係,當人們的身體敗壞之後,人們會重新「投胎」,在重新「投胎」的時候,人們的「意識」會有一次相當與電腦「格式化」的過程,也就是「抹掉」你前生的一切「記憶」。 

 

    正是由於這個原因,所以佛陀說人們都在「迷」中,都在做「夢」,人們如果自己不願意覺醒,那麼這場「無休無止」的「夢」就會一直做下去。《因果經》云:「欲知過去事,今生受者是欲;知未來事,今生作者是。」《相應部》云:「一次又一次,沉輪不斷;一次又一次,再生又再死;一次又一次,眾人抬我去墳墓。」「世界無邊,非行可至;眾生無量,唯覺能度。」《法句經》云:「善惡凈染,自作自受;自我輪迴,自我解脫。」

 

    我們現在身處六道輪迴中的「人道」,那麼這個「六道輪迴」的實質是什麼呢?「六道輪迴」的實質是「空花幻影」(覺後空空無大千)。《楞嚴經》佛言:阿難當知。妙性圓明,離諸名相,本來無有世界眾生因妄有生。因生有滅。生滅名妄。滅妄名真。是稱如來無上菩提,及大涅槃,二轉依號。阿難。汝今欲修真三摩地,直詣如來大涅槃者,先當識此眾生世界二顛倒因。顛倒不生,斯則如來真三摩地。《圓覺經》:善男子,一切如來妙圓覺心,本無菩提及與涅槃,亦無成佛及不成佛,無妄輪迴及非輪迴。

 

     達磨祖師《悟性論》:「無妄想時,一心是一佛國;有妄想時,一心是一地獄。眾生造作妄想,以心生心,故常在地獄。菩薩觀察妄想,不以心生心,故常在佛國。若不以心生心,則心心入空,念念歸靜,從一佛國至一佛國。若以心生心,則心心不靜,念念歸動,從一地獄歷一地獄。若一念心起,則有善惡二業,有天堂地獄;若一念心不起,即無善惡二業,亦無天堂地獄。為體非有非無,在凡即有,在聖即無。聖人無其心,故胸臆空洞,與天同量。」

 

 

 

 

    附錄:六道生死輪迴圖

 

一、簡介

這幅特殊的六道輪迴圖,在西藏一直都被用來作為講解佛教基本宇宙觀的教學工具。

整個畫面是由巨大的閻羅所咬的大圓輪,象徵眾生輾轉所要投生之六道,無有出期。

(1)六道輪迴圖是釋迦牟尼佛(圖右上方)所教導的輪迴理論的昭示圖。

(2)六道眾生透過佛法的修行,最後終得解脫輪迴、登佛凈土(圖左上方)。

(3)在最內圈的是雞、蛇、豬,代表貪、瞋、痴三毒。

(4)第二圈分成黑白兩個半環,代表(黑)惡業與(白)善業。

(5)第三圈是上為三善道:天道、人道、阿修羅道;下為三惡道:地獄、餓鬼、畜生道。

(6)第四圈是十二因緣:由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等。

(7)佛陀即是修行觀察十二因緣而開悟成佛。此處則各以不同的圖像來作為象徵。

 

二、含義

(一)以鐘錶時刻的相關位置來做說明,六道的位置分別是:

十一到一點鐘的位置是天道,

一到三點鐘的位置是人道,

三到五點鐘的位置是餓鬼道,

五到七點鐘的位置是地獄道,

七到九點鐘的位置是畜生道,

九到十一點鐘的位置是阿修羅道。

六道中繪有各種象徵的人物、動物、亭台樓閣、日月祥雲等,都是六道業報的顯象。

 

(二)最外一圈有十二個畫面,象徵十二緣起。由十二點鐘的位置開始,順時鐘方向旋轉,它們的象徵物是:

(1)無明——在圖中,我們可見一個盲人持杖而行。由於無明可以比作瞎了眼睛,便以盲人來表義它。

要究竟地戰勝無明,我們必須體悟空性的智能,了知「我」及一切事物的真正面目。

 

(2)行——在圖中,這一支因緣以陶塑工匠來表義。在他身旁的陶泥,表義無明。這些陶泥經陶匠的運作,而變作各式各樣的成品。其中有好的,也有壞的。這一小格,表義說基於無明,便會發作出種種形式不同的善業及惡業。

 

(3)識——摘果猿猴,猴子是永不停下來的,只會走來走去,就似眾生的心識,永不止息地帶著各種業因而在六道中轉來轉去。所以,圖中的小格以猴子來表達「識」。佛說:「難化之人心如猿猴」,成語有「心猿意馬」。

 

(4)名色——在圖中,可見數人乘船渡河。船象徵「色身」,乘船者表義其它「四蘊」。「名色」這個名詞,是指在眾生在受孕入胎的一剎那之蘊身。「色」是指色身,「名」是指受、想、行及識蘊。

 

(5)六入——「六入」眼、耳、鼻、舌、身、意六個器官及其功能,佛說「意思」(意識),如幽室見,我們常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其實「六入」都是我們了解世界的「窗戶」,所以圖中以一間有六個窗口的房子來表義。

 

(6)觸——男女擁抱,我們長大成人後,在感官、外界事物及心識三者碰上時,便會有所作用及反應,例如我們會在透過視覺、聽覺等感官與外境接觸時,產生了樂、苦及中性的知覺。在圖中,這一支以男女交合為表徵。

 

(7)受——眼中箭,我們有了對樂、苦及中性的經驗之後,便會分別產生喜歡、厭惡及中性的分別感受,這是「受」的意思。在圖中,此支以一個眼睛中箭的人來表達,由此我們可以看見人們對於「受」的感觸是何等深刻。

 

(8)愛——在圖中,以一個嗜酒的人表義。

 

(9)取——摘果猴子,是指強烈的慾望。在圖中以猴子摘取果實為表徵。

 

(10)有——在圖中,以一個懷了孕的女人來表述。

 

(11)生——女人生子,在圖中,小格內可見一個正在分娩的女人,這是表義「生」。

 

(12)老死——背負死者。既有「生」,便自然會有衰老及最終的死亡,這是「老死」的意思。

在圖中,「老死」支以一個背著屍體的老人表達。

 

此圖通俗地說教了佛教輪迴思想,以勸戒和引導更多的人從善、修法、積德。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生死輪迴
我在未來等你(黃昏)
用PPT的形式來講述一個複雜的科幻輪迴電影,本片做到了|《堤》
生死之謎——人類理智面臨的尖刻挑戰(生與死-佛教輪迴說 )
三年一輪迴,運勢回暖、有財有愛,迎來多福多運的生肖

TAG:輪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