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聽|媽媽三觀正,是一個家庭最大的福氣

二零一七年八月十日

·

●●●

  有人曾經說過:「推動搖籃的手也是推動世界的手。」一個母親的三觀,的的確確陶染著家庭及子女。喜歡讀史的人可能會察覺,每一位成就卓著的人身後,幾乎都有一位聰慧、有見地、三觀正確的母親。

 

  一個家庭,哪怕家徒四壁,只要有一個正直、善良、勤勞、樂觀、有見地和三觀極正的母親,就是子女最大的福報,就是家庭最大的福氣。

 

媽媽三觀正,孩子不入歧途

 

  沒有比讀書無用、有錢為尊更可怕的三觀。在這種信奉物質至上思想的影響下,有些媽媽正在毀掉子女的一生。尊重知識,重視讀書,是媽媽三觀正確與否的最基本表現。

 

  昔日孟子年少時,居住之所近於墓地,孟子學著玩起辦理喪事的遊戲。孟母見狀自言道:「我不能讓我的孩子住在這裡。」

 

  後來便搬到了市集旁邊,孟子又玩殺雞宰鵝討價還價的遊戲。孟母又自言道:「此地也不適合我的孩子居住。」

 

  最終搬到了學校附近。孟子開始變得守秩序、懂禮貌、愛讀書。孟母欣喜的說:「這才是我兒子應該住的地方呀!」

 

  孟母所為就是為了讓孟子遠離那些粗鄙庸俗的環境,讓他做一個愛讀書的人。正是孟母的遠見卓識,才成就了一代大儒孟子。

 

媽媽三觀正,孩子人品好

  母親的善良和博愛,是子女將來擁有良好人際關係和事業發展的關鍵。母親的眼界、心胸決定著子女的前程是否遠大,胸襟是否廣闊。

 

  許多家長自身道德修養有待提高,自己胸無大志碌碌無為,卻要求子女有出息;只顧自己發財賺錢,難得關心孩子教育,自己不看書學習,卻要求孩子名列前茅;自己沉迷麻將牌局或觥籌交錯,卻要求孩子專心致志;自己不孝敬老人,卻要求子女言聽計從;張嘴閉嘴污言穢語,卻要求孩子禮貌文明;自己為了賺錢坑蒙拐騙,又怎能要求孩子品行高尚?

 

  陶母退魚,講的是東晉名將陶侃的母親。陶侃曾任漁梁吏,食用官府的腌魚時,念及家中貧寒的母親,就用陶罐盛裝了一些派人送給母親。未料母親如數退還,附信責備道:「汝為吏,以官物遺我,非惟不能益吾,乃以增吾憂矣!」正因陶母的言傳身教,陶侃雖家境貧苦,卻做官長久。

 

  孩子往往是大人的影子。如果母親為人善良溫和,懂得持家理財,樂於助人、樂觀開朗、能吃小虧、勇於承擔,那麼她的這種思維方式和好習慣會潛移默化地傳給子女。

 

媽媽三觀正,孩子情商高

  每個人的命運是由多層次因素組成的,兒女們更是如此。媽媽的情商也會影響孩子的一輩子。

  北宋傑出的文學家歐陽修,年幼家境非常貧寒。買不起紙筆,其母就用蘆葦稈在沙地上寫畫,教他認字書寫;家中無書可讀,歐母便到讀書人家去借書來給歐陽修學習……

  歐陽修的母親通過自身面對困境的勇氣和擔當,潛移默化地感染著成長中的兒子。歐陽修也繼承了母親的這筆寶貴的情商財富,夜以繼日、廢寢忘食,一心致力於讀書,終成一代文豪。

  很多孩子克服困難的能力不足,不能承受打擊,遭受挫折之後長時間的萎靡不振,不能保持對生活的熱情。優秀的媽媽使他們懂得正確對待困難和挫折。

 

  三觀正則品行正,這是人行走世間最軒昂的氣度。

 

  女人擁有好的品行是家中的珍寶,要比秀美的容顏、橫溢的才智更加讓人迷戀。在她身旁,男人不做莽撞事,孩子也會前程似錦。

 

  而一個美滿的家庭不必鮮衣美食,也無需金玉滿堂,若能擁有一個三觀正確的媽媽,便是最大的福氣。

陪你 · 聽

8月10日 星期四

願我們終其一生

都是有福氣的人

陪你青聽|金義涵

     姜元昊

     張鶴飛(團黑龍江省委)

主  播|崔京京

制  圖|孟 浩(團山東省委)

音  頻|金義涵

投稿郵箱|tuantuanFM@163.com

來  源|網 絡

圖片來源|網 絡

▼點擊,今晚想多陪陪你~

拼盡全力工作,就是年輕時最好的生活

又聞梅蘭芳,斯人乘鶴去

夏天短到沒有,你我短到不能回頭

去他的堅強,我只想要抱抱

當一個普通人很丟臉嗎?

每對夫妻,都是生死之交

4歲妹妹和8歲哥哥告訴你——「家是什麼?」

【團團小編獻聲】我與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故事

失去一個人,是這世上最容易的事

你究竟是愛讀書還是愛讀書時被觀賞的虛榮心?

世上真話本就不多,「我喜歡你」,你知道么?

他歸來又離去,帶不走的,是那顆赤子心

倉促中年:終於和整個世界和解

你過得不好,是因為假情商太高

總有一首歌,曾經溫暖過你;總有一句話,讓你掉下淚來

麻醉醫生謎一樣的存在

自帶光芒的愛情,在婚姻里怎樣了?

推薦閱讀:

怎麼和老人聊天?
1瓶果汁=10塊糖,寶寶身邊還有哪些「高糖炸彈」?
家庭幸福的孩子是什麼樣子的?
家裡有一個很漂亮的姐姐或者一個很帥的哥哥,是怎樣一種體驗?
作為獨生子女當父母生病時如何合理安排照顧父母和自己的生活?

TAG:家庭 | 媽媽 | 三觀 | 三觀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