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擲歐刀仰天笑,留將公罪後人論--清末民初「大人物」詳細分析

「望門投止憐張儉,直諫陳書愧杜根;手擲歐刀仰天笑,留將公罪後人論」

---譚嗣同

或許「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此二句更為世人所熟悉,然而這版本是康有為改的。不錯,改後全詩霸氣外露,豪邁千雲,符合就義之氣節。然而原詩敘述口吻更為客觀,是時代的縮影,是清末民初「大人物」們的縮影。而《走向共和》將這些人物的性格和明爭暗戰有血有肉的陳列出來,不失為歷史普及的好材料。從而使人好好品味那些早已熟知卻不甚了解的人物。

康有為:既然從譚嗣同的詩開始,那不妨先看看其師康有為。文革期間,紅衛兵破壞他的墳墓,說他是 「古今第一大保皇派」。那麼,他究竟是不是呢?仔細了解發現,他當然配不上「古今」二字。然而說他是民國第一大保皇派,卻是錯不大多的。當年康有為聯合張勳擁戴溥儀復辟,連攝政王載豐的積極性都不如他。張勳就更不用說了,看他那弔兒郎當的樣子,簡直成事不足敗事有餘。康有為戊戌後流亡海外搞「保皇派」,處處為難孫中山。每天叩拜光緒所賜的衣服,訓梁啟超忘恩負義。後代歷史學家研究他和他的弟子很難,因為他總是隱瞞事實,鼓吹自派學說。但我幼時所知的康有為,是懷著進步思想的,是清朝改革派,是... 顯示全文 「望門投止憐張儉,直諫陳書愧杜根;手擲歐刀仰天笑,留將公罪後人論」

---譚嗣同

或許「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此二句更為世人所熟悉,然而這版本是康有為改的。不錯,改後全詩霸氣外露,豪邁千雲,符合就義之氣節。然而原詩敘述口吻更為客觀,是時代的縮影,是清末民初「大人物」們的縮影。而《走向共和》將這些人物的性格和明爭暗戰有血有肉的陳列出來,不失為歷史普及的好材料。從而使人好好品味那些早已熟知卻不甚了解的人物。

康有為:既然從譚嗣同的詩開始,那不妨先看看其師康有為。文革期間,紅衛兵破壞他的墳墓,說他是 「古今第一大保皇派」。那麼,他究竟是不是呢?仔細了解發現,他當然配不上「古今」二字。然而說他是民國第一大保皇派,卻是錯不大多的。當年康有為聯合張勳擁戴溥儀復辟,連攝政王載豐的積極性都不如他。張勳就更不用說了,看他那弔兒郎當的樣子,簡直成事不足敗事有餘。康有為戊戌後流亡海外搞「保皇派」,處處為難孫中山。每天叩拜光緒所賜的衣服,訓梁啟超忘恩負義。後代歷史學家研究他和他的弟子很難,因為他總是隱瞞事實,鼓吹自派學說。但我幼時所知的康有為,是懷著進步思想的,是清朝改革派,是為變法鞠躬盡瘁的偉人。怎麼會這樣?四個字:其人迂腐。這種迂腐,楊度也有。用袁世凱的評價:康有為書生氣過重,過於紙上談兵,不辦實業。說白了,康有為是一個滿腦子被君憲理想佔據的人,這是他人生的全部。只要有機會,就不會管任何局勢,實力,緩急去大刀闊斧的實現理想,是個死腦筋。自覺有理在手,恃才傲物,聽不進良言。因此,他的想法雖然是好的,卻怎麼也不能實現。這不得不說是專制主義的毒害,忠皇之心太過於根深蒂固,科舉制度下的書生是改變不了的。

梁啟超:那為什麼梁啟超就改了呢?為什麼辛亥革命一成,他就回國贊成共和,不搞君憲了呢?難道他不記得譚嗣同就義前要他堅持這理想了,抑或他的學生徐錫麟轉投共和打動他了?不是。用李鴻章對他的評價:「卓如,你老師不如你睿見,你遲早該自立門戶」。這說的意思是,梁啟超會順應時代潮流。康有為參加過3次科舉,連末代狀元張謇都說南海先生才是真大才。但監考司徐桐認得出康有為的卷子,總以其主張過於狂放為由,不讓中舉。所以他直到40多歲才得光緒召見,這種知遇之恩從此為康有為悲劇的人生打下基調。但梁啟超一開始接受的就是康有為的君憲思想,未受科舉毒害。以謀求萬民幸福為任,對國體的立場並不堅定。他沒有和清皇直接接觸,所以不會犯歷史錯誤,順應潮流。袁世凱稱帝時想找梁啟超做君憲顧問,張勳復辟時想拉攏他,他斷然拒絕,正是如此。當然,我們不得不說,李鴻章勸他自立門戶確實為後世做了好事的。像後來梁啟超組建進步黨,幫蔡鍔離京等等。如果沒有梁啟超斡旋,還真不知胃口大的袁世凱會把民初的政治體系毀成什麼樣。

慈禧:慈禧自己說:「我這個人,最要面子」。這大概就是她整體的寫照了。簡單說來,就是要讓自己過的舒舒坦坦,有頭有臉。她要的手下,最看重忠心,其他次要。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奕匡貪財的程度在清朝恐怕僅次於和珅,可她就憑他忠心,讓他坐到了軍機首輔。而瞿鴻機清廉愛民,慈禧一聽人家說他有自己的小揪揪,馬上革職回籍。慈禧做事最愛爭。恭親王奕昕朝政上爭不過她,最後直接出家了。後來李鴻章找奕昕說,這太后怎麼就管她壽辰,不理北洋備戰甲午了呢,我要不要爭爭?奕昕說,這個嫂子阿,我最了解了,千萬別和她爭,服從就是了。也就是說只要屬下擺出一副萬事都是為了服從和孝敬太后的樣子,那具體這是個什麼事,根本無所謂。李鴻章深知這一點,所以一句:太后之事無小事,哄得慈禧心花怒放。這就不難解釋為什麼她不給北洋水師錢買炮彈,卻拿這筆錢去修葺(僅僅是為了修葺就花六十萬兩銀)頤和園。也就不難解釋為什麼她開始贊同變法還政光緒,後面又追殺戊戌六君子。還有她向來謹慎,但一看外國支持光緒不支持她就向十一個國家宣戰導致辛丑之變了。另外開始恩寵岑春煊後又怕其為康黨革職查辦也是因為她性格上問題。用她在戊戌政變後說的話,我就是擔心誰不讓我過舒服日子,要是真這樣,我決不放過他。一志金釵就幾萬兩黃金的太后,恐怕是清朝第一人。但她又不全是負面的。以上這些歷史錯誤,是因為她一些傳統的女性思想作祟,過於保守和愛面子。然而她的政治覺悟卻很高。她甲午之後不罷免李鴻章,後來力保袁世凱實施庚子新政,都是因為她明白誰是能幫助清朝延續統治的。在她當權的時代,她樹立了自己的絕對權威,訓練了一班絕對服從的奴才,力保政策的執行力和國家的統一,對人的體察細緻入微。如此,她又是一個合格的政治家了。總而言之,慈禧是並不比道光,咸豐們差多少,但她總也不開明,走不出個人觀念狹小之限,以致於耽誤了很多事。除了上面那些以外,還有就是沒有為國家培育多少棟樑之才,把皇親國戚寵壞了,間接覆滅了清朝。

光緒:通識歷史教育中的戊戌變法容易培養學生片面同情光緒而憎惡慈禧。然而,一個人總是多面的,而歷史的偶然總是脫離不了背後的必然。慈禧在戊戌政變中的表現此前提到,是因其自身性格觀念所致。而光緒的失敗,自然事出有因。除了無實權軍權之說外,我覺得還有如下些原因。首先不妨看看,光緒帝載載湉是個什麼樣的人。咸豐皇帝死時沒有兒子,慈禧把醇親王奕譞的兒子過繼過來做太子,是為光緒。奕譞體弱有病,代朝廷檢閱北洋水師後吟詩一首,結果被慈禧懷疑不忠,說了兩句嚇死了,膽子就這麼點大。這樣看來,他兒子光緒不屈於慈禧的權威才怪。再者,光緒過於操切,變法一開始就裁撤六部,廢軍機大臣,讓楊深秀劉光第這些六品以下完全沒有權勢和人脈的人直接處理奏摺,必然引起官變。這麼沒頭腦的決策只能說明光緒和康有為一樣,只有熱情抱負,不管實情局勢,沒有政治覺悟太天真。還有個小原因,就是翁同龢提前下野。由於奕昕突然病死,走之前說翁同龢不忠,導致慈禧下定決心將他革職。結果是李鴻章張之洞劉坤一都在外地,朝堂上無人與剛毅徐桐對抗。康有為是翁同龢介紹給光緒的,如果變法時他仍是軍機大臣,變法時間或許不會這麼短。另外,光緒被毒死也是因為他太天真的緣故,公開表現出一副和慈禧袁世凱耗時間的樣子,於是非慈禧所能容了。

載豐:其實清朝的滅亡,載豐「功」不可沒。光緒無後,慈禧便生了立溥儀為繼之心。但溥儀太小,所以他便擢拔載豐為軍機大臣讓他先行歷練。可是他做的事基本就是和袁世凱作對。這種只看私人恩怨不顧國家大局的舉動只能用嬌氣來形容。結果知道慈禧死,載豐也沒學出什麼經世治國的本領。他將所有要職都給皇親國戚擔任,最後完全腐化了清廷。在兵權上又沒斗過袁世凱,遇亂世沒有變通的能力,只得被趕下台了。後來孫中山到訪載豐,覺得他在清廷遜位的事上做出了貢獻,簡直是莫大的諷刺。

李鴻章:曾國藩給李鴻章的遺言是,凡事退三步。這是曾知道李鴻章不喜歸隱,操心諸多。甲午戰時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平生最敬重李鴻章,不光點名要李來馬關簽約,後來還鑽研梁啟超所寫的李鴻章傳。再後來,載澤端方的五大臣到日本考察憲政,伊藤博文公開批評清朝沒有給李鴻章發揮的餘地。從伊藤的表現我們得以窺斑見豹知李鴻章是清末難得的有才幹和頭腦的人,且政治手腕也不輸張之洞等人。然而他被迫背下了許多罵名,實屬無奈。這才幹方面,眾所周知,創立輪船招商局,培養清末第一官商盛宣懷,修鐵路辦鐵廠,創建當時亞洲第一艦隊北洋水師。辦洋務是腳踏實地,兢兢業業。當年張之洞的漢陽鐵廠面臨破產,是李鴻章用官督商辦救的。所以張之洞雖然總想與李鴻章爭,卻又不得不服。李鴻章擔任內閣總署(相當於今天的外交部長)時,手腕很硬,外國人對他又恨又怕,他的繼任者奕匡連他的十分之一也不及。鄙人幼時見不平等條約的簽字均有李鴻章在場,對他頗有偏見,現在想來,是不對的。慈禧每每派遣李去談判,自是信任李的能力,而且李鴻章確實能爭回一些利益。但每次都要去簽不平等條約,任誰都不願意,所以李鴻章這份為國分憂的心難能可貴。他在馬關被日本亂民一槍擊中臉部,近70歲仍不退縮並以此減少戰爭賠款,讓人欽佩。所以,後來梁啟超勸李鴻章不要去簽辛丑條約,說以先生之才可以領導革命做民國總統,何必出此下下策遭後人唾罵。但他回應說:一代人只能做一代事。他心底並不是不知清廷制度之腐,只是不想首鼠兩端,打自己一巴掌。後來奕匡在辛丑條約上遲遲下不了筆,李鴻章說:「這天下最難寫的就是自己的名字,你路還長,讓我這七旬老人來寫吧。」在感人至深同時敲響了晚清缺少像李這樣後繼儒才的喪鐘。

甲午中日戰爭,在我看來,必然是對清朝打擊最大的一場。洋人在晚清的眼中一直是外來勢力,所以吃敗仗只是無奈,過一會兒便好了傷疤忘了痛。然而日本卻是自古是中國的藩國,輸了顏面何存。所以這一仗乃是敲山震虎,讓中國人痛到骨子裡,間接催生了後面的各種革命。從這個角度來看,倒要感謝日本這個催化劑了。《走向共和》中對於甲午戰敗原因分析是比較客觀的。從軍心來看,北洋水師建立已久,官僚腐敗,而提督丁汝昌軟弱縱容。日本新式海軍受天皇感召,滿腦子民族主義,來勢洶洶。從裝備來看,日本吉野號戰艦是新式的,航速比北洋最快的軍艦還要快7節/每時。話說這吉野號本是李鴻章訂購的,豈知慈禧怕修頤和園的錢不夠,不願撥款,日本趁機出高價買去。所以北洋戰艦大而慢,日艦小而快。從決策上來看,李鴻章下令死守威海衛,而光緒認為戰不能退,士氣不可泄,冒然出擊,直接導致戰敗。可笑的是,李鴻章竟然要承擔全部責任,辭去直隸總督。另外,古書兵法上所講一鼓作氣的策略我認為是紙上談兵的。裝備,軍力,地利,分兵,戰點這些才是實的東西。孫子兵法也沒說一腔熱血蠻幹能嬴的,關鍵要巧。

翁同龢與瞿鴻機:洋務派之外的清朝朝臣,除了徐桐剛毅這般未開化的頑固保守派之外,就是翁和瞿這樣懂古典政務自恃清高的大臣了。徐桐和剛毅對洋人的那種視為怪物的觀點最終也每讓他們有善終。鼓動義和團的下場就是被洋人逼死。翁同龢與瞿鴻機有看點正是因為他們若放在別的朝代,則可視為為官清廉,大公無私的典範,可惜在清末民初的大環境下,只能落得悲哀的下場。他們的共同點,則是心胸都很狹窄。翁同龢在錢財上為難李鴻章,打小報告這些做法在他自己眼裡認為是對的,因為他認為自己滿腹經綸,品行端正,骨子眼裡看不起辦洋務的大臣。就像瞿鴻機與袁世凱作對,一開始不過是因為看不起袁世凱沒有科舉出身。他們可以辦政務上的事,卻生怕科舉等與自己相關的制度被否定,只因擔心自己的名譽有損。如此這般導致他們在政治改革上出於下風,得不到統治者的青睞。而且更為天真的是,他們認為自己在亂世中雖不至於有大作為,但為官端正清廉,可明哲保身。然而慈禧卻不看重這個。一旦挑撥,慈禧就罷免他們。歸根到底他們在朝為官沒有摸清統治者的脾氣,這樣再自恃清高反而容易招到統治者的厭惡的。「楊翠喜」案鬥不過袁世凱正在於瞿鴻機自恃有理,去不知程序上有講究,最終被人反咬。另外,瞿鴻機被其徒吳毓鼎參劾一案我傾向於是瞿自願的。事實上,就算吳不參劾,瞿被慈禧架空事實已在,被罷遲早,瞿不如做個順手人情,送其徒一輩子榮華富貴為上策。

榮祿:榮祿這個人一直是不喜出頭但心裡有個樣子的。所以比起李鴻章,慈禧更喜歡他。當年翁同龢一狀讓榮祿去涼州待了20年,他一聲不吭,足見其忍耐力之好。慈禧覺得虧待他,所以讓他在甲午之後接了李鴻章的班。他知道自己才幹不如李中堂,所以一切保持原樣,上朝議事也不發言。但這並不代表他是沒有主見的。他自知光緒大動根基的變法不可行,任剛毅和康有為在朝堂上吵而一言不發,其後在頤和園一跪就是兩天,以看太后臉色。後來他力保袁世凱,要求嚴懲剛毅許彤以平洋人之氣,這些都看出他在關鍵問題上還是很有見的的。這種隱而不發的個性恐怕更為可怕。戊戌變政里,榮祿悄然用兵,秘密操作,才使得慈禧在政變中大獲全勝。

袁世凱:事實上,李鴻章對於袁世凱的培育,榮祿讓袁世凱在天津大練新兵,以及二人後來聯合推舉袁世凱接任直隸總督等等,在歷史大潮下,是沒有錯誤的。一則袁世凱在辦事上確實是有這個能力,二則晚清實在是缺乏一些又忠又厲害的人才。李和榮祿都知道袁世凱是一隻餓虎,所以臨死前對袁的勸誡都是不要生出謀逆之心。沒想到後來果不出所料。這樣一個梟雄,從其人生的經歷來看,沒有什麼虧的。軍機大臣,總統甚至皇帝,他都嘗過。從被人追殺寄人籬下到叱詫風雲呼風喚雨,袁世凱學會了謹慎和自保。只要能保住或上升自己的地位,他是不在乎政治立場的。用他自己的話說:「政治上可以犯罪,但不可以犯錯。」 這大概是他處事觀的寫照了。他能從團練升到軍機首腦,因為他知道和誰在一起能被統治者青睞。他在戊戌變法中站對立場,也是出於他的政治嗅覺極高。他善於把握別人的關鍵人物的喜好和弱點從而籠絡別人,譬如奕匡和李蓮英。這使得他在慈禧晚期如魚得水。同時,他心機極深,詭計頗多,例如「楊翠喜案」中他抹殺證據的手段以及強調西式的傳訊方法讓載豐無功而返。他心知慈禧死後,載豐必然發難,所以深植黨羽,掌握實際兵權,卻又在慈禧面前演一出移交兵權之戲。間接導致了後來載豐被罷黜倒台。我相信,任何一個與其同時代的官員都不會願意與這種人為敵的。瞿鴻機的下場就是明證。在「宋教仁案」後毒死內務總理趙秉鈞體現了袁世凱心狠手辣的一面,間接導致了段祺瑞和他的離心離德。孫中山在法治的地區長大,政治手段是比不過在清廷的人治系統下打拚的袁世凱的。袁世凱鑽《臨時約法》的空子,讓大總統的職權接近皇帝就是他手段更為狡猾的例子。袁世凱稱帝一事是讓他身敗名裂。究其原因,主要在於他受清廷政治系統的毒害。袁世凱看了半輩子皇上的尊貴,覺得自己是中國的華盛頓,功勞比皇上還大些。況且雖然他這個大總統權利無限,但做黃帝是他的心愿,使得他犯了政治錯誤。其次,楊度也責無旁貸,這個死腦筋火上添油了一把。再次,袁克定偽造的媒體體氣氛也讓袁世凱認為稱帝的時機到了。這個錯誤導致了袁世凱含恨而終。當然,袁世凱的出現對於歷史的推動是有正面貢獻的。除了最後的稱帝,他確是審時度勢之人。庚子新政中力陳變法,堅決廢黜科舉的措施都與他看清世界局勢有關。而最後他雖位居首席大臣,卻仍然不愚忠於清廷,也和他認為革命的大體趨勢是不會熄滅的是分不開的。所以作為一個政客,他的精明幾乎是無可挑剔的。但對於民主的貢獻,他的價值觀還是受限,這確實是他個人的悲哀吧。

北洋幕僚:

徐世昌:跟隨袁世凱最久,對他最熟悉的莫過於徐世昌了。與袁世凱最交心的也是他。組建天津新軍的陣容,在東三省為他安插勢力,以及後來料理內閣事物,徐世昌都出了力。徐世昌知道袁世凱心狠手辣,野心勃勃,所以他總是很會躲乖退隱。而袁世凱念在舊情,也從未把他怎麼樣。辛亥之後力薦袁世凱出山,反對袁世凱稱帝,都能看出他識得大體,是能輔佐君王的好文臣。

段祺瑞:在這一干直系軍閥中,趙秉鈞忠心,但不得不為「宋教仁案」賠上性命;張勳愚昧;馮國璋喜歡躲在暗處;曹琨魯莽;段祺瑞則狡猾。袁世凱民國以後重用的軍人就是趙和段。趙死後,段任陸軍總長,掌握了軍隊的總指揮權。在袁世凱手下,段祺瑞確是表現出對袁世凱言聽計從,心甘情願做打手。但實際卻利用袁的信任,培植了自己的死士。等到袁世凱稱帝時,段祺瑞便可以站出來反對了。最後毫不客氣的要挾袁世凱交出陸軍權,活活氣死了袁世凱。袁世凱認為段祺瑞最像他,但段祺瑞卻背叛了他,這也是一種悲哀。但段祺瑞總算是袁世凱的實際繼承人,在府院之爭中黎元洪兵力不如段,最終落敗。張勳不成氣候,也必然被段祺瑞直接消滅了。

楊度:我不明白為何君憲派的人都容易變的書生氣。康有為如是,楊度也好不到哪裡去。他和孫中山說要公平競爭,大大方方的把黃興介紹給孫中山,最後直接導致了興中會的壯大。他是個光明磊落的君子,但好勝心太強,所以一直不服孫中山的理論。最終成了策動袁世凱稱帝的引子。他對政治上的交易操作,總是一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姿態,但一聽君憲,就一股腦幹勁。我們姑且把這個叫做癮吧。至於他後來又變換政治立場,大概也與他不服孫中山有關吧。真是世外奇人。

孫文:最後在看看孫中山。其實人們對他的了解很深入,他的偉大也無需贅述。孫文首先是一個執著的人。和君憲派的許多人一樣,他對自己的主張矢志不渝。這種思想讓他一次又一次的起義,革命了還要二次革命。知道民主為止。但他早期直接陳書李鴻章,和康有為爭論,卻是沒必要的。因為上面兩人的政治觀與孫文明顯不同。除了很烈,孫文也很純粹。他心中的理想大於他對於權力的追求,這是很難得的。這才使得他願意讓位給袁世凱,加快了共和的進程。但他這種純粹使得他政治主張有餘,政治手段不足,被非革命黨人竊取許多革命果實。他的剛烈,純粹,以及不懈的努力,最後終於讓民國不至於倒在搖籃里。這也算是天數使然吧。用毛主席的話就會是,孫文是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 11 3
推薦閱讀:

風水學堂:戊戌年本命九星流年運程詳細分析,學會了比接福更有用
清朝軍事制度,名為八旗,細分則24旗,再細分則有27旗
問題解決思路之"尋找亮點"
人體疾病細分析【腎臟病】

TAG:人物 | 大人 | 分析 | 細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