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追求物質,談不上好的人生

▲點擊打開視頻,即可觀看

《有書快看》之5分鐘帶你看完《人類的終極命運》

更多有趣、有料,有內涵的視頻,關注公眾號:有書快看

各位書友你們好,今晚我們繼續共讀《人類的終極命運》第九章和第十章,請大家帶著以下問題完成今日的晚讀:

 

1.為什麼二元論在我們的思想里如此根深蒂固?

2.你認為意識是由物質構成,還是由神秘的靈魂構成?

在開始共讀前,咱們先來想像一下:

想像在另一個星球上,有一種生物,經過幾億年的演化,像我們一樣,他們的大腦也進化出了語言、獲得了心智、發展出了複雜的社會結構,成了他們星球上的統治者。

 

那麼,問題來了,他們會創造出先進的科技文明嗎?會發現萬有引力定律和電磁輻射嗎?會知道如何打破原子,製造計算機,並把探測器發射到太空嗎?

技術的發展,是大腦智力發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結果嗎?

 

如果那裡存在技術發明,他們可能會比我們更先進,如果真是這樣,那我們應該能收到他們的電視節目,可是為什麼我們找不到他們?他們也不來找我們?他們都去那兒了呢?

 

儘管這些問題看起來都無法回答,但是至少可以間接證明:

再聰明的頭腦,僅靠冥思苦想和邏輯推理,也並不足以發明計算機、宇宙飛船或者抗生素。我們要靠科技知識去研究和發現。

 

但是為什麼在科技高度發達的今天,依然有人相信占星、巫術和神靈?

而只有少數人接受了純粹的科學觀念或者唯物主義呢?為什麼許多科學工作者,也宣稱自己只是持「不可知論」,或者聲稱自己信奉全能的神作為宇宙的起源呢?

 

其實有這種思想一點也不奇怪,因為科學並非來自本能的思想,而是一種反本能的思想。

在第一天的共讀中我們就已經講過,科學與我們演化而來的認知結構是相反的,本能上我們會認為自然現象的起因,是因為某種神秘的、看不見的、有智慧的存在。

如果想要用科學去推理,就必須要超越自己的心智。

 

既然演化讓我們成了二元論者,那麼我們作為人類,很多時候,這種文化的隱喻都會迫使我們用非科學的方式去思考。

有些人是偷偷地思考,有些人則是在某些時候公開地祈禱。

「意識」這兩個字,在科學圈子裡是最不樂意被提及的,提起它時,大家就會聯想到服用了人工緻幻劑的嬉皮士,或者是關於薩滿的書籍。

 

往好了說,大家認為意識屬於神秘領域,至多也就屬於心理學或者哲學的領域,對於科學家來說毫無意義。

往壞了說,研究意識就是去往超自然、偽科學的一張單程票,註定有去無回。

因此,很長時間以來,科學家都只專註於對「物質」世界的探索,比如科學家們在物理學、生物學、化學、地理學和醫學等領域,都取得了重大的突破。而對於像「意識」之類的精神實體則一直是敬而遠之。

 

直到20世紀90年代,笛卡兒式的二元論依然像幽靈一樣,在大學的心理學系和神經生理學系遊盪,將這兩個專業隔絕開來。

 

而來自這兩個陣營的學者也都沒人敢去認真研究關於意識的課題,大家都只關注著物質與現象的世界,把精神世界留給了牧師和哲學家。

1991年,哲學家丹尼特的巨著《意識的解釋》出版了,他拒絕接受意識是一種神秘的現象,並超越了科學的解讀能力的這種觀點。他常常用魔術來比喻意識現象。

 

他說,魔術師常常會欺騙我們的心智,讓我們相信不可能的事物,舞台上的美女從來沒有被鋸成兩段,儘管看上去如此。

 

他說,這種主觀體驗不過是大腦中的物質過程所造成的魔術錯覺。解釋主觀體驗只是時間問題,就如同之前許多被看成神秘現象的事情,後來也都被科學解釋了。

 

1994年,克里克與沃森共同發現了DNA分子結構,克里克在他的著作《驚人的假說》中寫道:「意識完全來自細胞、神經膠質細胞、以及組成它們和影響它們的原子、離子和分子。」

 

這一唯物主義的觀點十分具有革命性,完全挑戰了柏拉圖式的二元論觀點。

儘管直到今天,還有心靈哲學家試圖捍衛自己的地盤,但意識已經褪去了偽科學的名聲,開始進入了嚴肅的科學領域。

 

神經生物學家、神經科學家和認知心理學家一起團結起來,將意識帶到了科學的殿堂。

2013年4月,美國總統奧巴馬宣布BRAIN計劃(推進創新神經技術腦研究計劃),即人類腦計劃。

該計劃旨在建立一個大腦功能完備的計算機模型,這是一個真正的全球化計劃,來自13個國家的數百名研究者和幾十個機構都參與其中。

 

BRAIN計劃剛剛出台時,曾在美國科技界引起軒然大波,眾多科學家紛紛表示反對。

面對批評,奧巴馬做了一件非常出色的工作,他成立了一個由多位有全局觀念、戰略眼光的著名腦科學家組成的專家委員會,吸收平衡各方意見,協調美國腦計劃。

 

在這項計劃中,跨界和學科交叉是腦計劃中的一大亮點,許多之前不做腦研究的工程師、化學家、物理學家紛紛被吸引進來,與神經科學家進行合作,從多個側面揭示了大腦的奧秘,這在過去是無法想像的事情。

這種學科交叉和跨界合作的方法,對中國的腦計劃也十分具有借鑒意義。

 

然而,人類大腦計劃的運行同樣困難重重,搜集和整理過去大腦研究的各種信息,就面臨著巨大的挑戰;

在計算機中建立神經元,或者設計神經元模型的工作也同樣浩大;處理數據,存儲空間乃至僅僅冷卻計算機也是個大工程。

 

人類大腦由大約890億個神經元構成,並且通過百億級的突觸相連,這些元素必須被編程才能計算。

這將是對還原論科學的終極挑戰:使用神經生物學的基本單元構建一個全功能的大腦。

如果成功,人類大腦計劃將對藥品研發產生不可估量的影響。在計算機中的人腦上測試新葯,將會比在生物實驗室中,或者對人類參與者的測試中要好許多。

 

當然,人類大腦計劃也提出了一個深刻的哲學問題:數字模擬的人腦可以擁有意識嗎?

如果這種模擬是建立在一個「人」之上,他是否會具有人格?他會有內在的動機、需求和願望嗎?他會和我們說話,講述他的夢境、恐懼和希望嗎?

 

如果這些真的發生了,人類大腦計劃的科學家可算完成了非凡的成就。他們巧妙地配置了巨量的硅基晶元、光纖和銅線。

他們讓沒有生命的物體活了過來,歷史一定會記住這個具有反諷意味的巧合。

 

好了,今天的晚讀到這裡就結束了,通過今天的共讀,我們了解到了二元論對人工智慧所產生的阻礙,明天的早讀時間裡,我們將繼續探索人工智慧的發展之路。

推薦閱讀:

為什麼有些人內心比一般人有更強的動力? 或者說對變得卓越、NB有更強烈的渴求、慾望、企圖心?
兄弟同追求,妹子有福氣?
壞男人不會告訴你的追求美女的秘訣
確定性的追求(中)(賀衛方)
如何拒絕一個女孩子的追求?

TAG:人生 | 追求 | 物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