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的法度思想
05-30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經》 有一種物體混混沌沌、無邊無際、無象無音、渾然一體,早在開天闢地之前它就已經存在。獨一無二,無雙無對,遵循著自己的法則而永遠不會改變,循環往複地運行永遠不會停止,它可以作為世間萬物乃至天地來源的根本。我不能準確地描述出它的本來面目,只能用道來籠統地稱呼它,勉強把它形容為「大」。「大」是指不停地運轉、變幻,也就是說它無處不在、無遠不至,穿行於古往今來、八荒六合,到達極遠處又返回事物的根本。正因為道是如此無窮無盡,所以說道很大,從而遵循於道的天、地、人都很大。宇宙有四「大」。人也是其中之一。人必須遵循地的規律特性,地的原則是服從於天,天以道作為運行的依據,而道就是自然而然,不加造作。 「道」是什麼?
「道」的特性就是「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首先,「道」是一種「物」,前面說過「道之為物」。其次,「道」又不是一般的「物」。「道」與一般的「物」最大的區別在於它是「混成」的。什麼叫「混成」呢?就是「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
這個宇宙間包括天地在內的萬物都是有生有滅能垢能凈可增可減的。天地所生的萬物都是由不同成分和組合的陰陽之氣所構成的,它們都是不斷運動、不斷生滅的。天和地作為兩極,儘管比其他萬物要長久得多,但它們也要受到陰陽規律的支配——「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天崩地裂歸於混沌,然後混沌始分而天地生。 整個宇宙只有一種「物」沒有陰陽二氣中的任何一種氣,它是絕對均衡的。它是絕對有的,它是絕對無的;它是絕對靜止的,它是絕對運動的;它就是「道」。說它有,是因為它遍布宇宙每一個角落;說它無,是因為沒有辦法實實在在地抓到它。就好象在大海里,到處都是水,你反而永遠也找不到水。如果要說「有」水,那麼對應的就應該是個「沒」水的狀態才能顯出「有」水。而「道」在宇宙的範圍內是沒有「沒」道的地方的,大「有」反而成了「無」。說它絕對運動,是因為它的存在就是不停的運動;說它絕對靜止,是因為它從開天闢地以來它就一直保持著這樣的狀態,而且直到宇宙崩壞都不會改變。這種高度的矛盾又統一的存在方式,就叫「混成」。 正因為它「混成」,所以它不但「先天地生」,而且「後天地滅」。而且它的「生」和「滅」都必定不在這個宇宙的範疇之內,所以它可以說是「永恆」的——天地萬物皆變,不變的唯有「道」。「道」的進一步描述就是「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寂」是沒有聲音的意思,「寥」是沒有形象的意思,「獨立」是不依靠外物的意思,「不改」是不會變化的意思,「周行」既有運行全面的意思,又有循環往複的意思,「不殆」是不會失敗、不會滅亡的意思。合起來就是說:「道」是沒有任何外在的特徵可以被把握的;是不依賴任何外物而存在的;是永恆不變的;是周流天下而且循環往複的,是不會滅亡的,它是天地的來源,是天地的依靠。
這樣微妙複雜的「物」,我當然「不知其名」了——哪有什麼外在的東西可以給你去形容呢?只好勉強地給它起個「字」——稱號,叫「道」。一定要勉強地去形容,那麼就用「大」來形容它。 「大」一般有範圍大、年紀老、位分高、德高望重等意思,這些意思「道」統統都夠得上,而且還不止。「道」不但夠「大」,而且還「逝」,「逝」就是運動的意思;不但「逝」,而且「遠」——非常遠,遠大,也是「大」的一種;不但「遠」,而且「反」,「反」不僅有反向的意思,還有返回的意思,最後它又回到了它最初的狀態。這是老子對「道」的第三段形容,主要是說「道」是很「大」的。 宇宙中與「道」一脈相承的還有「天」、「地」、「人」。天和地很好理解,前面已經說了「道」是「天地母」嘛。「人」怎麼又扯進來了呢?那是因為天和地之間的所有萬物中,「人」是傑出代表,最有靈性,最符合「道」,而且「人」是以「天」為父,以「地」為母的——在《易經》中「乾」卦既代表天,也代表父親;「坤」卦既代表地,也代表母親。因此,道——天——地——人,一脈相承,並稱「宇宙四大」就好理解了。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句話就順理成章了,就是孩子服從母親,母親服從父親,父親服從祖宗。祖宗——「道」呢?它服從誰?這個「自然」不是自然界,是「自然而然」的意思,「道」就是本色,自己的樣子——唯大英雄能本色嘛!
推薦閱讀:
※雨可以按形成原因分類嗎?
※【雪球自然觀察】我所見到的北歐森林教育
※地球是否擁有自愈能力?
※富貴面相的人,自然是八方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