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帶癌生存

帶癌生存

        文/張田勘

  聲明:任何網站禁止轉載

  本文首發刊載於2014年7月7日出版的《中國新聞周刊》總第666期

  德國基爾大學的托馬斯·博什(Thomas Bosch)研究團隊在6月24日的《自然通訊》上發表文章稱,「癌症像地球上所有多細胞生物一樣古老,它也許永遠不能被徹底根除。」

  博什得出的這個結論來自於他們對水螅的研究,在水螅的兩個種中首次發現自然發生的腫瘤。博什認為,癌基因相當古老,而且從一些古老的動物中發現的癌基因大多數都能引起人類癌症。同時,癌症起源於細胞凋亡(程序性死亡)的編程錯誤,而水螅中的癌是由於為性別分化編程的幹細胞大量積累而未被細胞凋亡自然清除,從而為癌症打下基礎。當然,癌細胞的「浸潤性」特點也非常古老——這意味著把它移植給正常細胞後也會誘發癌症。

  博什的研究和結論不可避免地會引起爭議,卻為人們理解癌症打開了另一扇窗口和開拓了另一種視角,無論是專業人員還是一般公眾或許應當以新的觀念來看待癌症。比如,人類其實可以接納並與癌症相處,甚至是和平共處,這也是對世界衛生組織對癌症「三個三分之一觀念」的新發展。

  1981年,世界衛生組織指出,癌症病因中的1/3是可以設法避免的,癌症患者中1/3如早期發現是可以治癒的,無希望治癒的患者中有1/3是可以姑息治療減輕癥狀的。儘管這個評估比較符合實際,但30多年過去了,癌症誘因和機理的無數研究結果為癌症提供了一些新的解釋,例如,一部分人是可以與癌症相伴並長期生存的,即「帶癌生存」。

  兩年前美國福克斯蔡斯癌症治療中心的格雷格·恩德斯(Greg H. Enders)等人的研究就為博什的觀點提供了旁證。恩德斯等人對小鼠的研究發現,被稱為抑癌基因的p16基因在阻止細胞增生和癌症生長的同時,會快速地引發小鼠衰老。相反,如果關閉p16基因則既能促使小鼠細胞的增生並引發腫瘤,也能消除未成熟小鼠的早衰特徵。

  這也意味著,當生物體的生命到達一定年限時,腫瘤或癌症總是伴隨著生物體,人類也是如此。當一個人具有了正常的生命長度時,就會產生癌症,這也是國際癌症研究機構提出的一個被證實的論點,人們患癌的主要原因是因為衰老。癌症是伴隨長壽而產生的一種自然現象。研究人員對許多自然死亡的長壽者進行解剖也發現,這些人的體內都存在著或大或小的腫瘤。

  當然,腫瘤包括良性腫瘤與惡性腫瘤,後者即常說的癌症。但是良性腫瘤與惡性腫瘤間有時並無絕對界限,有些腫瘤的表現介乎兩者之間,稱為交界性腫瘤。而且,腫瘤的良性和惡性也並非一成不變。有些良性腫瘤如不及時治療,可轉變為惡性腫瘤,如結腸腺瘤性息肉可惡變為腺癌。而個別的惡性腫瘤如黑色素瘤,有時由於機體免疫力加強等原因,可以停止生長甚至完全自然消退,有時甚至轉移灶的癌細胞也能繼續分化成熟,使腫瘤停止生長而自愈。

  這些情況說明了帶癌生存的一種形式,即癌症或腫瘤總是蟄伏於人體中,只是人們並不知曉而已,同時也是對博什所稱的「癌症永遠不能被根除」的一種證明。但是,帶癌生存還有另一種來自臨床的解讀。臨床醫生髮現,依靠外界的力量,無論是藥物還是手術,並不能徹底消滅癌細胞。要治癒癌症,需要提高人體自身對腫瘤的抗禦能力。

  早就有很多臨床醫生髮現,只要緩解癌細胞的局部惡變,將癌症患者從全線崩潰的狀態拯救出來,讓癌細胞與正常細胞長期和平共處,就可能讓患者帶癌生存,這才是抗癌的根本辦法。而且,這也是現代醫學治癌觀念和方法的轉變。

  由於相當多的人認識不到帶癌生存,在對待癌症的問題也產生了種種遺憾。關於癌症有流傳於民間的「三個三分之一」的說法,即三分之一的癌症病人是被嚇死的,三分之一癌症病人是被治死的,只有三分之一的癌症病人是真正因癌症而病死的。

  雖然這是非正式的說法,但也得到一些專業人員的認同,也是對博什的觀點的旁證,有一些癌症是人們並不能永遠根除的。如果不能根除癌症,那就讓其與人們和平共處,不必要用大劑量的化療藥物,因為這些藥物在殺傷癌細胞的同時,也破壞了人體造血系統和免疫機能,使癌症患者體質越來越差,並最終死亡。而治療的要點是增強患者的免疫力。

  這也許是博什所稱「癌症不能被永遠消除」對人們的一點啟示。

  張田勘

  (學者,資深媒體人,著有《生命存在的理由》等書)

編輯:郭徽
推薦閱讀:

在沒有幾乎準備的情況下去亞馬遜雨林是怎樣的體驗?
當末世來臨時,哪些裝備、店鋪或組織會非常實用?
你是在生存還是在生活?看完這篇文章就知道了!
獅子和老虎在野外會不會遇上?打架的話誰比較厲害?

TAG:生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