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首次大規模集中打擊侵害公民個人信息犯罪

[提要] 近日,在公安部統一部署指揮下,20個省區市公安機關開展集中行動,嚴厲打擊侵害公民個人信息違法犯罪活動。近年來,隨著經濟快速發展和信息網路普及,侵害公民個人信息類違法犯罪日趨泛濫。然而在2011年底所做的一項調查顯示,七成受訪者在個人信息遭泄後選擇了忍耐,只有三成表示會做綿薄的抵抗…[你有沒有個人信息被侵犯的經歷?] 保護個人信息安全亟需立法14,3530

  • 轉發至:

  我國首次大規模集中打擊侵害公民個人信息犯罪抓獲犯罪嫌疑人1700餘名

  新華網北京4月24日電(記者鄒偉、史競男) 記者從公安部獲悉,近日,在公安部統一部署指揮下,北京、河北、山西等20個省區市公安機關開展集中行動,嚴厲打擊侵害公民個人信息違法犯罪活動並取得重大戰果。

  截至目前,各地公安機關共抓獲犯罪嫌疑人1700餘名,挖出非法出售公民個人信息的「源頭」38個,摧毀侵害公民個人信息的數據平台和「資源大戶」161個,打掉從事非法討債、非法調查等的「非法調查公司」611個,有力打擊了此類違法犯罪活動的囂張氣焰。

  公安部有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快速發展和信息網路的普及,侵害公民個人信息類違法犯罪日益突出,互聯網上非法買賣公民個人信息泛濫,由此滋生的電信詐騙、敲詐勒索、綁架和非法討債等下游犯罪屢打不絕,社會危害嚴重,群眾反響強烈。對此,中央領導同志高度重視,要求堅決依法予以打擊,積極回應百姓關切。

  去年10月,公安部組織廣東、北京等地公安機關開展深入調查,掌握了此類違法犯罪活動的特點:一是形成犯罪網路和利益鏈條。一些犯罪分子大肆向掌握信息的部門內部人員購買信息,並通過網路相互買賣,形成了公民個人信息的網路交易平台。有的犯罪分子掌握銀行、民航、通信等涉及公民個人生活各方面的信息多達40餘項、上億條;二是內外勾結,許多信息源頭都來自掌握公民個人信息的單位和部門,個別「內鬼」為了經濟利益非法出售大量公民個人資料。三是與各類下游犯罪相互交織,危害巨大。一些犯罪團伙和非法調查公司利用非法獲取的公民個人信息進行電信詐騙、敲詐勒索和綁架、暴力討債等違法犯罪活動。四是作案具有很強隱蔽性。犯罪分子主要是利用網路進行倒賣信息活動,用的都是虛擬身份,為了逃避打擊,經常變換身份,交易成功後立即銷毀作案證據。

  今年2月,公安部成立專案指揮部,對犯罪線索進行梳理和初查。3月13日,公安部部署北京、河北、湖南、四川等20個重點省份全力開展專案偵查,明確打擊重點是深挖源頭和「內鬼」、摧毀非法數據平台和打掉依賴公民個人信息的下游犯罪活動;明確專案目標是堅持深度打擊,摧毀犯罪網路,重創此類犯罪,為全面治理創造良好條件。

  經過艱苦細緻的工作,掌握了大量確鑿證據後,4月20日,公安部部署20個省區市公安機關開展集中收網行動,多警種協同作戰,一舉摧毀了這個覆蓋全國、涉案人員眾多的犯罪網路。

  公安部有關負責人表示,公安部高度重視打擊侵害公民個人信息違法犯罪活動,此次集中行動是公安部直接部署指揮的第一仗,今後將始終保持嚴打高壓態勢,堅決維護公民個人信息安全和人民群眾合法權益。同時,公安機關將積極配合有關部門開展源頭治理,堵塞監管漏洞,完善內部管理,採取切實有效措施保護公民個人信息安全。公安機關也提醒廣大群眾,要增強個人信息保護意識,不要輕信或輕易將個人信息提供無關人員;發現個人信息被泄露並造成嚴重後果的,要及時向公安機關報案。

  作者:鄒偉 史競男

延伸閱讀:

簡訊群發亂象調查:大量個人信息來自工商稅務等

  某廣告有限公司客服人員向記者表示,公司所擁有的本地"客戶"個人信息中:5.5萬人的老闆信息來自工商/稅務局。記者質疑對方是否有能力從工商局和稅務局獲取信息的時候,對方笑著回答,"想辦法"。[詳細](中國青年報)

    個人信息泄露已成利益鏈 僅三成受害者選擇維權

    在2011年底中國青年報所做的社會調查中,有七成受訪者在個人信息遭泄後,選擇了"忍耐"。只有三成人會以要求相關網站刪除自己的信息、查詢誰是泄露者或者舉報等方式,作"綿薄"的抵抗。[詳細](中國青年報)

  個人信息保護國標將出台 敏感信息收集須有授權

  工業和信息化部12日正式宣布,《信息安全技術公共及商用服務信息系統個人信息保護指南》已編製完成。

  這項標準明確要求,處理個人信息應當具有特定、明確和合理的目的,應當在個人信息主體知情的情況下獲得個人信息主體的同意,應當在達成個人信息使用目的之後刪除個人信息。[詳細](北京晨報)

推薦閱讀:

《防務新觀察》特約嘉賓張召忠的信息有嗎?
關於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辯護總結
最高院裁定「開機提醒」屬個人信息:評「用戶使用狀態」產品功能的合規
林志穎詳細的一個個人信息是什麼?

TAG:犯罪 | 公民 | 信息 | 個人信息 | 集中 | 規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