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增的證治經驗
一、化瘀通腑法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症
子宮內膜異位症是婦科常見的多發病種之一,目前亦是一種難治之症。其發病率正在逐年上升,嚴重影響婦女的健康和工作、學習。中醫本無此病名,根據本病臨床癥狀,辨證屬中醫的「血瘀」、「症瘕」、「痛經」範圍。本病病變所處部位在婦女盆腔,屬中醫的下焦。瘀血和粘連影響腑氣通暢,反過來加重盆腔氣血的瘀滯,出現臨床以「痛」為主的癥狀。如痛經、肛門痛、盆腔痛、腰骶部酸痛、性交痛等。所以治療上以活血化瘀為主,同時強調腑氣通暢的重要意義。六腑以通為順,腑氣通暢,氣血流暢,癥狀亦得緩解。近年來,先生根據「血瘀宜化,腑氣宜通」,的中醫治則,創立化瘀通腑法,以大黃為主葯加減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症,取得了較好的療效。據臨床治療189例分析,總有效率達85.47%,且無副作用。不少患者經數次診治,痛經等癥狀明顯減輕。
二、清心平肝治療婦女更年期綜合征
更年期綜合征是婦女處於腎氣衰,天癸竭生命階段的一種常見疾病,屬心身性疾病。一般辨證根據腎氣衰病理本質,均從腎論治。
先生則認為七七腎氣衰,天癸竭,是每一個婦女都要經歷的生命過程,當屬生理現象,亦是必然趨勢。不是每個更年期婦女都有癥狀的,而根據本病臨床主要癥狀轟熱汗出,心煩易怒,心悸失眠等症,辨證應為心肝火旺,表現陽亢之症。因之,立清心平肝法治療更年期綜合征。通過臨床234例療效總結,有效率為85.8%,雙盲法對照差異顯著(p<0.01)。
三、補氣養血佐以益腎氣虛性閉經
閉經是婦科常見病,較多見於青年婦女,常給患者身心健康帶來不良影響。近年來各地運用補益法治療閉經的報道日益見多,但側重面各有不同。其中以補腎法的研究最為突出,其次為補脾法。先生根據臨床實踐,制定出以補氣養血佐以益腎法組成的「歸芪調經湯」,用於治療虛性閉經,並對31例門診閉經患者進行臨床觀察,總有效率為83.9%。
月經的主要成分是血,而血的生成,統攝、運行,有賴於氣的生化與調節,同時氣又要依靠血的濡養,一旦出現氣血不足,則沖任虧損,血海空虛,往往導致閉經。另外,腎中精氣的盛衰,主宰著人體生長、發育及生殖功能的變化,而精血之間又可以互相轉化。據此,得知氣血與腎在婦女月經生理,病理上重要性。而「歸芪調經湯」就是根據上述中醫理論及臨床實踐制定出的方劑。通過對31名患者的臨床觀察,證實該方治療虛性閉經有較好的療效。本方的組成是以當歸補血湯為主,輔以平補腎中陰陽之菟絲子、仙靈脾。所用當歸補血湯,選自《 陳素庵婦科醫要補解》.該書《調經門》曰:「經水三月一來,各居經......其脈微而澀,微者陽氣衰,澀者陰血少,婦人得之,艱於子息,宜服當歸補血湯」。方用當歸一兩二錢,炙黃芪一兩,生薑三片,大棗五枚。黃芪味甘溫以補氣,當歸味辛溫以補血,更有姜棗一辛一甘以和營血。此方與李東垣用於「證似白虎」之當歸補血湯不同,李氏當歸補血湯屬於甘溫除熱法,名曰補血,實乃補氣。先生認為氣血不足是虛性閉經的主要原因。補血用的當歸補血湯,當首推陳氏之當歸補血湯,從患者治療前後的臨床表現觀察分析,亦可得到佐證。
四、清泄肝火法治療多囊卵巢綜合征
多囊卵巢綜合征是由於下丘腦--垂體--卵巢軸功能失調,月經調節機制及性腺激素分泌量比例失調而引起的慢性排卵功能障礙性疾病。中醫病因病機一般認為主要涉及腎虛及痰濕兩方面。先生髮現不少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臨床表現除月經失調、閉經、功血、不孕症外,尚有特殊的體型。如形體壯實、肥胖、毛髮濃密,皮膚粗糙、面部痤瘡等症。中醫學認為這些癥狀與肝經病變有密切關係,女子以肝為先天,從血為用,肝體陰而用陽,血為陰,氣為陽,如肝血不足,肝陽偏亢,鬱結化熱化火,即所謂「氣有餘便是火」,表現為面部痤瘡、毛髮濃密的陽實之徵;肝氣橫逆克土則脾胃受制,運化失司,痰濕脂膜積聚,表現體胖壯盛。先生在辨證與辨病結合的基礎上,選用龍膽瀉肝湯瀉肝泄火,治多囊卵巢綜合征以促排卵。多囊卵巢綜合征腎虛是本,但當肝鬱化火表現為主要證候時,則應根據「因病而致經不調者當先治病」的原則,宜先治肝以達調經之目的。
五、不孕首重調肝,參以活血補腎
祖國醫學認為月經正常才能攝精成孕,且是妊娠的最基本條件,即《內經》所云:「月事以時下,故有子」。月經正常反映了性腺卵巢以及子宮的生殖生理功能正常。所以中醫治療不孕症時,以調經為先,經調才能種子。
經者,血也,血與氣配,血隨氣行,氣行則經血運行正常,所以調經必先養血,而調經養血莫先調氣。這裡的氣主要是指肝氣而言,女子以肝為先天,肝氣條達則氣血流暢,月經亦按期而至。不孕婦女常見月經失調,超前或落後,量多色紫伴乳脹腹脹、煩躁等症,表現為肝鬱氣滯。治療時,先生注重調肝,結合活血補腎,當然需根據辨證結合辨病加減變化。治肝可用四物以養血,逍遙散出入以調肝,方中柴胡、薄荷疏肝,當歸、白芍養血柔肝,再加丹參、香附以加強養血活血疏肝調氣的作用,補腎則常用仙靈脾、菟絲子、肉蓯蓉等溫而不燥之品。
六、調治崩漏,益氣涼血祛瘀固沖
心主血,脾統血,肝藏血,治血症時重在心、肝、脾三臟,同時勿忘氣血之間關係。先生在治月經病中的出血症時,特別是月經量多或淋漓不盡者,喜用加味奇效四物湯調經涼血止血,繼用加味歸脾湯健康養心和血以固本。
奇效四物湯出自《奇效良方》其方組成的膠艾四物湯加黃芩。該方奇在黃芩一味清心火除血熱。《本草綱目》曾記載用一味黃芩製成芩心丸「治婦人四十九歲已後天癸當住,每月卻行或過多不止,用條芩心二兩米醋浸七日炙干又浸如此七次為末,醋糊丸梧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溫酒下,日二次」。可見黃芩清熱止血之效,奇在其中。先生常在奇效四物基礎上加用黃芩以益氣攝血,並重用黃芩30克補氣以資生血之源,配合當歸補血,則陽生陰長,氣旺血生。同時還加入一味熟大黃炭,達清熱祛瘀止血之功。先生認為崩漏既使久病倘仍有殘血瘀滯,徒用補養固澀無功,而加入熟大黃炭一味,乃遵《內經》"通因通用」之法,不用固澀之品,在大量養血和血益氣攝血之品中加入祛瘀清熱之葯,達祛瘀生新之目的。此乃先生調治月經病獨特之處。尤其是針對月經過多、先期、經期延長,崩中漏下沖任鬱熱,郁久成瘀時效果更為明顯。
七、活血補腎以安胎
先兆流產常發生在妊娠早期,中醫屬「胎漏」,「胎動不安」範疇。歷代醫籍所載對本病均採用固腎益氣養血等眾所熟知的大法,也是沿用至今的常法。按此常法歷代醫家多用「靜」葯以固胎元,而不主張用「動」葯,認為其有礙胎元。如《女科經綸》有云:「......用行血消血之劑,則胎必墮而禍則旋踵矣」。但也有記載,認為必要時可用「動」葯,如《證治準繩》卷之四《胎前門》中有用川芎、當歸、治胎動不安者;《醫宗金鑒》在胎兼症瘕一證中載有「妊娠有病當攻下,衰其大半而止」。
妊娠病的治療一直為歷代醫家所重視,早在二千年前,《素問.六元正紀大論》就提出了「有故無殞,亦無殞也」。「大積大聚,其可犯也,衰其大半而止,過者死」之治療原則,對妊娠病的治療起著重要指導意義。漢代張仲景發皇經義創製桂枝茯苓丸、附子湯、乾薑人蔘半夏丸、葵子茯苓丸等治療妊娠症病、腹痛、嘔吐、小便不利等症,是對《內經》"婦人重身,毒之何如」?的具體回答,對後世影響很大。
婦人妊娠,母子所系,治療時常感棘手。或拘於硝、黃墮胎之說,重病不用重劑,或偏執芩術為安胎聖葯,不辨寒熱虛實,一味補益氣血,益腎安胎,有悖於「有故無殞亦無殞也」之大法,也違反了中醫辨證施治之客觀規律。《景岳全書,婦人規》"凡妊娠胎氣不安者,證本非一,治亦不同。蓋胎氣不安,必有所因,或虛,、或實、或寒、或熱、皆能為胎氣之病。去其所病,便是安胎之法,故安胎之方不可執,亦不可泥其月數,當隨證、隨經、因其病而葯之,乃為至善。若謂白朮、黃芩乃安胎之聖葯,執而用之,鮮不誤矣!」
古人曾以黃芩、白朮為安胎聖葯,先生則認為苦寒之葯克伐生機,抑制機能活動。胚胎的生長發育,猶如春天萬物生長需陽光溫煦之,才能有勃勃生機。故常以四物湯加丹參、香附、黃芪、党參活血補腎,調理氣機以溫煦胚胎;若瘀阻氣滯,氣血運行不暢,以使營養不得以及時充分輸布,則胎不得安,日久枯萎。先生在治療滑胎辨證屬腎虛夾瘀時,常以補腎助陽,活血化瘀之葯以安胎,其機理為補腎助陽活潑生機;活血化瘀以改善胎盤循環,以助胚胎生長發育。
推薦閱讀:
※雕琢靈魂的容器
※商務酒局如何點菜才能面面俱到?10條經驗傳授給你
※內分泌科經驗之談
※判斷陽宅風水的吉凶?大師總結出12條寶貴經驗
※婚禮拍攝之經驗篇
TAG:經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