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解剖應該這樣學(二)
[原創]解剖應該這樣學(二)
葉大歆2015-08
2、掌握肌肉運動功能而不是起止點
課堂筆記:
1)肌肉是關節活動的動力,所以掌握肌肉收縮方向(力線)與關節運動的方向(運動軸)的關係才是王道;
2)特別記住:肌肉起止點是「死的」,但是肌肉的運動功能卻是「活的」,會隨著關節位置的改變而變化;
3)關節的運動是多肌肉群參與的,應該從關節的運動開始把相關肌肉串起來學習。
很多人對肌肉起止點和肌纖維收縮功能記得滾瓜爛熟,但是對於不是「開膛剖肚」的解剖,這樣的學習意義有限,相反地,僅需記住肌肉的位置,重點掌握肌肉力線與關節運動軸的關係將會使肌肉的學習「活」起來,也就是說要記住肌肉的功能收縮功能,尤其是在關節的不同位置時的功能。因為您花那麼長時間背肌肉起止點不就是為了理解肌肉的功能嗎?!
還是來看一個例子:
教科書上說內收肌群分為兩層,有股薄肌、恥骨肌、長短收肌、大收肌等;它的起始附著點從恥骨一直向下向後達到坐骨,最終附著在股骨上,是從骨盆到大腿股骨之間肌肉群,位置在大腿內側,可以內收大腿(髖關節),強壯的內收肌群也是健美運動員大腿強壯「大樹樁」的重要組成。
可是當您仔細觀摩健美冠軍的腿部訓練,很奇怪為什麼他們沒有練內收的動作,內收肌群卻也如此發達?!
另外您去看幾乎所有教材上都寫著:內收肌群主要功能就是內收大腿,但是從下面的圖中我們卻發現了內收肌群的「豐富多彩」:
從外側面看(上圖,圖是從康復書籍上拷貝的,所以只是用圖不用管圖中文字),當直立站立時,內收肌群尤其是大收肌的收縮力線基本通過髖關節的屈伸運動軸,當開始(屈髖屈膝)下蹲時,大收肌的力線卻跑到髖關節運動軸的後側,所以它產生了一個影響髖關節屈伸的力矩,隨著繼續下蹲,這個力臂越長,可以說明對髖關節的屈伸作用貢獻越大。所以深蹲的動作內收肌群的確也是參與了,並不需要單獨訓練內收肌群同樣可以獲得強壯的「大樹樁」的內側部分!
現在您可能已經恍然大悟了,怪不得連優秀的短跑運動員內收肌群也是如此發達!當衝刺時,前腿用力「扒地」,需要伸髖肌群的貢獻,內收肌群這是充當了很重要的「扒地」肌肉,使得髖關節加速伸展;相反此時後腿處在髖關節伸展的位置,但是它也需要快速邁腿跨向前(屈髖屈膝)這時候內收肌群力線已經跑到髖關節屈伸旋轉軸的前面,所以它也產生了一個屈曲(抬大腿跨步向前)的力矩,它也是邁腿向前的重要功能肌群。
健身房裡會籍顧問在帶領到訪客戶導覽時往往會鼓勵客戶上跑步機上體驗體驗,孰不知這個不常鍛煉的客戶開了14時速狂跑,突然的大叫,腹股溝劇痛,內收肌群已經拉傷了肯定無疑!
更進一步,上面說道,深蹲的動作是多肌肉配合的「團隊合作」訓練,所以學習肌肉還要根據關節運動所涉及的所有肌肉及其功能而不是單一肌肉的運動和功能。
解剖學歌訣中唱到:肌肉是動力、骨骼是槓桿、神經是指揮、血液是營養、關節是樞紐。
在上面我們也講過在髖關節的屈伸中,內收肌群是參與了,可是內收肌群並不是髖關節屈伸的唯一動力,而是與其它肌群共同協作完成的。
人體的運動或者活動都是圍繞關節來進行的,所以學習解剖學,就必須從關節開始學起;教科書上說關節有3大要素、關節有平面、屈戊、球窩、鞍狀等形狀、關節有囊內囊外結構、還有微動關節、常動等等,把這些轟炸您腦袋的提綱挈領的理論拋開,還是實實在在一個一個關節來學習比較實惠。可是全身的關節那麼多,怎麼學?
實際上,人體有六大關節群:肩關節、肘關節、腕關節、髖關節、膝關節和踝關節再加上脊柱這樣關節基本掌握之中。
那麼關節的學習怎麼著手?毫無疑問,應該從關節的運動開始。口說無憑,還是舉例說明吧。
從大部分解剖教材最喜歡的開篇關節:肩關節來舉例吧。所謂的肩關節群包含了1、盂肱關節2、肩鎖關節、3、胸鎖關節4、肩胸關節(肩胸關節)這4個關節,也就是說肩關節所引導的上臂(肱骨)的運動是伴隨著上述的4各關節的共同運動來完成的。
教科書上一直都重點在盂肱關節(就是肱骨頭與肩胛骨關節盂的關節,所以盂肱關節也成了肩關節的代名詞,真有誤人子弟之嫌啊!),但我比較喜歡肩胸關節,因為它是肩關節群運動的基礎和保障,也是肩關節損傷和康複復健的重點。
肩胸關節就是肩胛骨的運動,這是一個虛擬的關節:
肩胛骨貼在胸廓後壁上,可以說肩胛骨的運動完完全全是為了配合盂肱關節(也就是肱骨)的運動來進行的,在上臂的屈伸展收和內外旋中肩胛骨配合著以提供盂肱關節更有效的更靈活和更大範圍的運動。這裡有一個著名的「肩肱節律」可以來說明:當上臂外展開始的30°之內,基本是盂肱關節的運動,也就是僅僅有肱骨頭在肩胛骨關節盂的運動;從30°開始,肩胛骨就登台了,它和盂肱關節配合著分配上臂外展的1/3和2/3角度的運動,也就是說上臂每外展30°有10°是肩胛骨外旋提供,20°才由盂肱關節(肱骨在關節盂的運動)完成;如果沒有肩胸關節的介入和支持,單純的盂肱關節僅能提供上臂外展的90°,所以如果說盂肱關節是逗哏那麼肩胸關節就是捧哏,兩者一唱一和才能完成上臂外展120°的「相聲」。
可是肩胛骨不僅僅是這樣的外旋而已,它還能上升、下降、前伸、後縮以及下外旋和下內旋等來配合盂肱關節的運動。所以學習肩胸關節不能僅學習「肩肱節律」:
肩胛骨上升:肩胛提肌、大小菱形肌、斜方肌上束
說明:提杠後縮聳肩是將肩胛骨抬高了。這裡注意後縮是把肩胛骨固定住部下外旋,所以這時斜方肌下束和前鋸肌是被抑制了。把杠鈴放在身體後面更容易完成這個動作。
肩胛骨下降:斜方肌下束、胸小肌(相應肩關節群運動動作見圖中,下同)
肩胛骨後縮:大小菱形肌、斜方肌中束
肩胛骨前伸:前鋸肌、胸小肌
肩胛骨下外旋:斜方肌上束、前鋸肌、斜方肌下束
肩胛骨下內旋:大小菱形肌、胸小肌、斜方肌中束
所以,掌握了肩關節群的肌肉運動功能,您就十分清楚關節運動時肌肉的配布和使用狀況,當然更高級的您還會因此了解可能隱含的損傷以及復健的方法。
關於拉伸放鬆:在給會員上完課後,教練經常會幫會員拉伸放鬆。拉伸也是是通過關節運動來實現的,所以掌握了關節運動的肌肉功能特點就可以通過該關節的主動或被動運動來實現對特定或相關肌肉的拉伸伸展。
還有一個小問題,就是正如上面舉例的肩關節群一樣,我一直強調是肩關節「群」而不是肩關節。
學習關節一定要分清關節名稱,錯誤的名稱導致您對運動功能的茫然(甚至有些教科書上也會犯有這樣的低級錯誤),這裡需要驗明正身的有:
1、肩關節與肩關節群:肩關節大多數都是指盂肱關節;而肩關節群包含了肩帶運動的相關關節(盂肱關節、肩鎖關節、胸鎖關節和肩胸關節)
2、骨盆與腰骶關節和髖關節:嚴格上說,骨盆的關節單指骶髂關節是由兩塊髖骨和一塊骶骨組成;而髖關節卻是股骨頭與髖骨髖臼組成的球窩關節。如果把骨盆看作一個整體,那麼骨盆上端與第5腰椎形成腰骶關節,所以屈伸骨盆和髖關節是不同的。也就是為什麼懸垂舉腿的抬大腿不是練腹肌而懸垂抬臀的抬骨盆才是訓練的正確動作一樣。
3、踝關節與踝部關節:踝關節就是單純的脛腓遠端與距骨上端形成的榫眼關節;而踝部關節不僅包含了踝關節而且還有距下關節,也就是距骨和跟骨形成的關節。所以觸診踝關節正位時應該是脛距跟而不是僅僅脛跟骨。
還有的,大家找一找!
推薦閱讀:
※用神被合化為忌神,這樣的合化為無情
※寶寶營養粥 這樣做的粥營養高
※玄關這樣裝,客人進門就稱讚!
※有這樣手相的人,三生三世擇一人終老
※【禪】原來是這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