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丨楊國榮:倫理意義上的「真」與「假」——《真假之間》序
倫理意義上的「真」與「假」
——《真假之間》序
作者簡介丨楊國榮,華東師範大學哲學系暨中國現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
原文載丨《孔子研究》,2018年01期。
作為一個哲學問題,「真」與「假」的關係可以從不同的方面加以考察。在認識論上,真假關乎知識與事實的關係,命題性知識,便被視為包含真假的陳述;在倫理或價值的層面,真假則常常與誠偽相涉,並具體表現為真誠與作假或偽善之間的關係。比較而言,中國哲學對後者更為關注,以中國哲學中的是非之辯而言,其中固然包含認識論意義上的真假問題,但更多地側重於價值意義上的正當與不正當或善與惡,後者在廣義上關乎真誠 (正當、善) 與偽善 (不正當、惡) 之別。
就真誠與作假或偽善之間的關係而言,邏輯上關乎「假裝的真誠」與「真誠的假裝」二重形式。假裝的真誠,屬道德上的作假,其性質近於偽善。孔子區分了為己與為人,為己即培養真誠的的德性,造就一個真實的自我;為人則是為了獲得他人的讚譽而刻意矯飾,其結果往往流於虛偽。從真假之辯的角度看,上述意義上的為人,主要表現為做給別人看,它在實質上表現為假裝認同一定歷史時期的道德原則並依此而行,以求獲得社會的肯定。這一類假裝的真誠,每每被視為偽君子或假道學。
相對於「假裝的真誠」,「真誠的假裝」可以區分為二重形式。其一,儘管其依循道德原則的行為主要是「為人」 (做給別人看) ,但又「真切地」希望在這方面裝得像一點 (給人以似乎「真實」的外觀) ,這一意義上的「真誠的假裝」,在實質上近於「假裝的真誠」,從而,與偽善無根本的不同。其二,真實地融入某種所扮演 (假裝) 角色,力求如其所是地接近於所假裝人物的形態。後一意義上的「真誠的假裝」,既包含真假交融的一面,也在邏輯上包含弄假成真的可能:一個人想扮演 (假裝) 有德性的人,如果其言行確實如同有德性的人,並且保持一生,則在他人的眼中,他與有德性的人便無根本不同。
基於誠的原則,儒家對「偽」意義上的「作假」持否定的態度。在儒家看來,道德以誠為前提,孟子肯定「有諸己之謂信」,「有諸己」即真正擁有,對孟子而言,德性唯有真正擁有,才是真實的。如上所述,儒家區分為己與為人,並否定缺乏成己的真誠意願、僅僅形之於外的「為人」,也從一個方面體現了以上立場。同樣,孔子將作為真誠德性的「仁」與「巧言令色」對立起來:「巧言令色,鮮矣仁。」「巧言」與「令色,都具有刻意矯飾的性質,其中包含作假之維:雖不真正接受和認同,但卻在言詞上曲意迎合,即屬「巧言」;內心並無敬重等意,但卻裝出敬重等神色,便屬「令色」。對「巧言令色」的摒棄,也意味著在道德的層面否定作假。
從個體或自我側面看,作假或假裝還涉及自欺或欺人。以自欺而言,儘管個體不希望發生的事已經發生,個體也清楚地了解這一點,但他卻拒絕承認或不願相信這一情形,這種明知事情已發生、卻依然拒絕承認已發生的事情的現象,通常被歸屬於自欺。以上的拒絕承認或不願相信,可以是因為無法接受既成事實,也可以是因為希望事情發生某種轉機。從「明知」某種事實已發生、卻仍認為它「沒有發生」這一角度看,以上情形也似乎近於假裝———「真誠的假裝」。就此而言,上述形態的所謂「自欺」,也相應地涉及假裝。
然而,嚴格而言,以上情形的自欺,還需作進一步的分析。按其實質的內涵,自欺更多地關乎自我的立場和態度。這裡需要區分事實性知識與自我的信念。一個人雖已具有某種事實性知識,但卻想使自己對這種事實處於無知狀態,這是試圖「自欺」,然而,這種自欺通常無法真正實現。某人雖有某種知識,但卻不願意相信,這則屬另一種情況。後者具有非理性的特點 (如受情感等支配而無視事實) ,在嚴格意義上,此類現象也與自欺也有所不同:自欺乃是自己無法不信,卻試圖讓自己不去相信,或者自己無法相信,卻試圖強使自己相信。在以上意義上,作為自我的一種立場或態度,自欺內在地蘊含以下悖論:自覺地 (理性地) 相信自己在自覺和理性層面無法相信者,或者自覺地 (理性地) 不信自己在自覺和理性層面應當相信者。與之相對,「欺人」則表現為假裝相信自己實際上不相信者或假裝不信自己實際相信者。不難看到,自欺關乎自我,欺人則以他人為指向。在嚴格意義上,自欺的實質不在於作假或假裝,唯有欺人才真正涉及作假或假裝———如前所述,「真誠的假裝」形態的「自欺」雖被視為自欺,但實質上已並非本來意義上的自欺。
以上問題涉及哲學的不同方面,它們在中國哲學中也有多樣的展現,德安博 (Paul.J.D』Ambrosio) 博士的《真假之間———中國古代哲學中的撒謊和假裝》一書,便從不同的角度涉及後一方面。該書以中國先秦倫理思想中的假裝、虛偽、真誠問題為對象,展示了十分獨特、具體的理論視域。中國古代倫理思想包含非常豐富的內容,其中既有正面意義上有關真誠等方面的探討,也有負面意義上對虛偽的批評,此外還對作假或假裝的考察,對這些問題的深入分析,有助於具體地把握中國倫理思想的多方面內容。然而,相對而言,以往的研究比較多地側重於正面意義上的真誠等問題的分析,對真誠與虛偽,以及真誠、虛偽與假裝等關係問題的分析,卻顯得比較薄弱,從這一背景看,德安博博士的研究具有不可忽視的意義。該書以儒、道等學派對相關問題的討論為基礎,以中西哲學的比較研究為背景,對假裝、虛偽、真誠等概念作了細緻的辨析,對相關的行為、現象作了獨到的考察和闡釋。這種討論不僅有助於改變前述中國哲學研究方面的闕如,而且體現了以理論問題為關切之點的研究進路。德安博曾先後在美國、加拿大、愛爾蘭學習哲學,獲得博士學位後,又到華東師範大學從事博士後研究,並頗為契合華東師範大學的哲學研究傳統和哲學研究風格。作為他的博士後合作導師,我對他在中國哲學領域展現的學術眼光和學術潛力,印象甚深,對其研究成果,也持肯定態度,相信本書的出版,對相關問題的研究,將具有積極的推進意義。
2017年12月10日
推薦閱讀:
※「奸門」有痣蘊含了哪些意義?奸門凹陷的面相有什麼影響?
※這才是旅遊的意義
※十二門論釋義 甲一 總敘造論的意義
※《脫口秀大會》:幽默不論資歷 好笑要有意義
※魔術師,除了裝逼還有什麼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