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兵:慧思大師論自性清凈心的修證(一)
慧思(515-577)大師,是南北朝末中國佛學成熟期具有代表性的大德,它解行俱圓,《續高僧傳》稱他自言證得圓教鐵輪十信位,「時以事驗,解行高明,根識清凈,相同初依(註:天台宗稱圓教五品弟子位、十信位人為初依,即可依止的善知識),能知密藏」,大概要算中國佛教有史以來證量最高的大師了。禪宗亦以慧思為證悟的聖者,《五燈會元》將他列入「西天東土應化聖賢」傳中,錄其悟道偈二首。
慧思本出於北齊慧文禪師門下,慧文之學,遠乘龍樹,由悟《大智度論》「三智實在一心中得」及《中論》因緣偈,而形成一心三觀、一境三諦的教觀體系,屬於中觀學一系。中觀之學,以諸法實相為核心。慧思原來主要誦《法華經》,後因讀《妙勝定經》而知禪修的重要,依止慧文禪師坐禪苦修一年,開悟法華三昧,「大乘法門一念明達,十六特勝、背舍除入便自通徹,不由他悟」(《續高僧傳》卷十七,慧思傳),深悟《般若經》「一心具萬行」義。以所悟為本,其見地從中觀趨向如來藏,重視如來藏學的核心——「自性清凈心」的修證。
自性清凈心,可溯源於《增一阿含經》中的「心性極清凈」義,本是對佛陀果德的描述。心性本凈與否,乃部派佛學爭議的理論問題之一,以主張心性本凈者為主,其所說本凈的心性,既指心的本性,又指心未受煩惱污染的本來狀態,名曰「本性心」,上座部等具體以本性心為無記心或有分心。大乘經中,多說心性本凈,然此心性,指心的實性、本性,《般若經》、《大智度論》等皆說心性本空故本來清凈,其心性實與「法性」為一,所謂「在境稱法性,在心稱心性」,一般不說心性為心的一種本原狀態。將心性本凈說為心的本原狀態或心識結構的內核,亦即「自性清凈心」,出於如來藏系的《不增不減》、《勝鬘》等經及唯識學論典,在南北朝末為攝論、地論學派所重視,地論師說第八阿梨耶識為凈心,攝論派真諦譯文中將唯識論典中的「轉依」、「凈識」等譯為「阿摩羅識」,為第九識,其所譯《十八空論》(《中邊分別論》注釋的一部分)有云:
阿摩羅識是自性清凈心。但為客塵所污,故名不凈;為客塵盡故,故立為凈。
此阿摩羅識,指聖者離煩惱垢染證得的凈心,說它自性清凈,當然有「心的本原狀態是清凈的」意思,此自性清凈心,即是眾生皆具的如來藏,亦稱如來藏心。認為一切眾生本來皆具有自性清凈心,只是被無明煩惱所覆,猶如日光被烏雲遮蔽,只要驅除無明煩惱妄念遮蔽,本來具有的自性清凈心便會自然顯現,成就佛果功德。離卻妄念而體證自性清凈心,遂成為如來藏學特別是所謂中國化佛教諸宗「真常唯心論」修行的法要。
慧思重視自性清凈心,大概受了攝論、地論學派的影響,其《諸法無諍三昧法門》、《隨自意三昧》中,都論述了自性清凈心。而力論自性清凈心並形成以自性清凈心為核心的思想體系,是在《大乘止觀法門》一書中。此書道宣《續高僧傳》慧思傳及智顗的著作均未提及,直到北宋咸平三年(1000),由日本圓通大師攜來中國,天竺沙門遵式得之,才流通於世,故有人疑之。然其書見地高超,體系嚴整,析理透剔,從內容看,當出於智者之前,真諦之後,文風亦頗類慧思其它著述,似非慧思所不能為,可能即是《慧思傳》中所載錄已失傳的慧思著述《三智觀門》。書中的重要觀點如八識九識、性惡本具、寂照照寂等,為智者所繼承發揮。書中多處引證《大乘起信論》,整個思想體系皆深受該論影響,當屬慧思晚年在南嶽著述。據費長房《歷代三寶紀》卷十一,《起信論》乃真諦三藏於太清四年(550)在富春陸元哲宅中譯出,同年又譯出論釋一卷。慧思於陳光大元年(567)至南嶽時,《起信論》已譯出16年,他居止南嶽十年間,應該能看到這部論,從而成熟他的如來藏、自性清凈心思想。
關於自性清凈心的修證,就所存著述看,慧思的主張大略有以下幾個值得注重之點。
雖然本覺,必須修得
慧思所說的自性清凈心,其實與中觀學的核心諸法實相為一法,是從心的角度所見的實相,或契證實相、與實相為一的心。《大乘止觀法門》卷一對自性清凈心的名義、體狀等作了十分詳細的解說,首先解釋其語義云:
問曰:云何名為自性清凈心耶?答曰:此心無始以來雖為無明染法所覆,而性凈無改,故名為凈。何以故?無明染法本來與心相離故。云何為離?謂以無明體是無法,有即非有,以非有故,無可與心相應,故言離也。既無無明染法與之相應,故名性凈。中實本覺,故名為心,故言自性清凈心也。
這個意義上的自性清凈心,與梵語心性本凈的「清凈」(prabhāsvara)語義一致,慧思一一解釋此心又名真如、佛性、如來藏、法界、法性,又稱為凈心、真心、覺心。
慧思對自性清凈心的獨特認識,是今天尚被批判的所謂中國化佛學的心髓「心性本覺」義。《大乘止觀法門》卷一高標心性本覺,謂「凈心本無不覺,說心為本覺。本無動變,說心為本寂。本無虛相,說心本平等」。本覺,謂凈心之體非是不覺,本來具有無師智、自然智、無礙智三種大智,此有《華嚴經》為據,乃佛成佛時所見所嘆。為什麼說心性非是不覺?答曰:
若此凈心是無明者,眾生成佛,無明滅時,應無真心。何以故?以心是無明故。既是無明自滅,凈心自在,故知凈心非是不覺。又復不覺滅故,方證凈心,將知心非不覺也。
問曰:云何得知心體本無不覺?答曰:若心體本有不覺者,聖人證凈心時,應更不覺,凡夫未證得應為覺。既見證者無有不覺,未證者不名為覺,故定知心體本無不覺。
從佛陀證得大覺凈心或真心,推出覺性、凈心、真心乃眾生本來具有,因為只有本來具有者才能不生不滅。無明非本有,故能經修行而斷滅。猶如烏雲被風吹散,日光照耀,這日光並非新生,而是本來明耀。要之,自性清凈心、心性本覺說,是從佛果境界來觀察眾生心,或曰以佛眼看眾生心,即由果觀因,與中觀學、唯識學從因望果,就眾生現前的不凈心觀察心性的角度不同。質言之,心性本覺說的出發點,是對佛陀證得清凈心的信仰。
《大乘止觀法門》又從體用角度,對自性清凈心何故本覺,作了多番解釋,大略謂從體而言,應說心體平等,非覺非不覺,非動非不動,非相非無相。眾生雖然本覺,與諸佛平等共具一法身,無修無不修、成與不成,亦無覺與不覺,所謂凡夫即佛;就用而言,心體既具三種大智,在凡名佛性,成佛名覺智,又具染性,凡夫迷心體大智而依染性起用,被無明所蔽,煩惱所纏,流轉生死,並不是佛。所謂佛性本具、心性本覺,並非說眾生現前即是佛,或原來曾是佛而墮為眾生,而只是具有成佛的本錢、可能性,或曰,佛性、本覺,只是一種未被開發的心靈潛能,猶如礦中之金,並非金條,更非金釵、金耳環等有用的金器。若要現實正覺成佛,必須經過戒定慧、六度四攝等諸行修持,圓滿福慧,本具的自性清凈心潛能才能開發顯現。如《諸法無諍三昧法門》卷上偈所言:
若無凈戒禪智慧,如來藏身不可見。
如金礦中有真金,因緣不具金不現。
眾生雖有如來藏,不修戒定則不見。
凈戒禪智具六度,清凈法身乃顯現。
雖須修行方能成佛,而自身本具一切佛果功德,所謂修行,只如自家金礦中採礦冶煉,不需外求,慧思大師示眾有曰:
道源不遠,性海非遙。但向己求,莫從他覓。覓即不得,得亦不真。(《五燈會元》卷二)
由修大乘止觀證得自性清凈心
菩薩諸行之中,慧思最重視止觀修持,《諸法無諍三昧法門》卷上引《妙勝定經》、《毗婆沙論》等說,特彆強調學佛弘法,必修禪定,若不修禪定、身不證法,只是散心讀誦、講說文字,「如是論師,死入地獄,吞熱鐵丸。出為飛鳥、豬羊畜獸、雞狗野干、狐狼等身」。甚至說「身不證法升高座,死入阿鼻大地獄。身證不了尚生疑,何況不證盲心說」。而修定,必須親近善知識,具備方便智。當然,更須具備發菩提心、持戒、懺悔、讀誦大乘等前行,備足菩提資糧。《諸法無諍三昧法門》卷上偈云:
欲自求度及眾生,普遍十方行六度,
先發無上菩提心,修習忍辱堅持戒。
晝夜六時勤懺悔,發大慈悲平等心,
不惜身命大精進,欲求佛道持凈戒。
《隨自意三昧》中說,雖然眾生本具三種大智,若不坐禪明了觀察十八界,不能得佛菩薩如實知見的智慧。如《大品經》中佛答先尼梵志言:如來智慧無有得處,「非內觀中得是智慧,非外觀中得是智慧,非內外觀中得是智慧,亦非不觀得是智慧」。
慧思主張的止觀,是以大乘的見地為導,修佛經中所說大乘止觀法門。大乘經中雖說百八三昧乃至百千三昧,然對於人間的新學菩薩而言,首先必修的只有幾種,慧思《隨自意三昧》中所舉,有念佛三昧、般舟三昧、隨自意三昧、法華三昧四種。後來智者將天台宗所修三昧歸納為常行、常坐、半行半坐、非行非坐四種,常行三昧即般舟三昧,非行非坐三昧即隨自意三昧,半行半坐三昧可包括法華三昧。《摩訶止觀》又說天台傳南嶽(慧思)圓頓、漸次、不定三種止觀,從現存慧思著述看,《法華經安樂行義》所言主要屬圓頓止觀,《隨自意三昧》、《諸法無諍三昧法門》、《大乘止觀法門》所述包含漸次、不定、圓頓三種止觀。慧思將止觀修持歸於六度中的禪那度,《諸法無諍三昧法門》卷上解釋:
為求佛道,修學甚深微妙禪定,身心得證,斷諸煩惱,得一切神通,立大誓願度一切眾生,是乃名為禪波羅蜜。
謂修禪波羅蜜一行,便可攝菩薩行所包括的發菩提心、四無量心、四攝及布施等波羅蜜。而修習禪波羅蜜,應先觀身本,「身本者,如來藏也,亦名自性清凈心,是名真實心」。
慧思說禪說止觀,不同於一般義解沙門,而是依據經論及自己禪修成就的實踐經驗而開示,他到南嶽後,「晝談理義,夜便思擇,故所發言,無非致遠,便驗因定發慧,此旨不虛」(《續高僧傳》卷十七,慧思傳)。改變了南方佛教偏重義學、缺乏禪修的傾向,開南北佛教定慧雙運之風,影響十分深遠。
按慧思所說,初修止觀,應從四念處、隨自意三昧入手,這兩種止觀,可謂大乘禪修的基本功。
四念處,本是《阿含經》中所說的「一乘道」,意謂由此一條路直走便可達到涅槃彼岸。多種大乘經及《大智度》等論中,亦以四念處為菩薩入門必修的課目,並詳述四念處的觀修方法。慧思《諸法無諍三昧法門》卷下依據經論,述大乘四念處的修法很是具體。其修法與《阿含經》及當今「內觀禪」等從「明覺」入手「觀身如身」乃至「觀法如法」不同,而是就身、受、心、法觀諸法實相,體證自性清凈心。說此法可攝九想、十想、三十七菩提分法等,可得神通,可臻解脫,可以獲得菩薩度化眾生的種種智慧、方便,可謂大乘的「一乘道」。
身念處,觀身不凈,從觀呼吸入手,先觀入息(吸)無所從來,亦無生處、去處,再觀出息(呼)亦無生處、滅處。既不見入出,復觀中間相貌。見息如微風,無相無體,生滅由心,有念息即動,無念即無息。即觀此心住在何處,觀身內、身外及中間皆無其住處。又觀心、息既無,我今此身從何而生。見此身都無生處,唯從貪愛虛妄念而起。復觀貪愛妄念之心畢竟空寂。即知此身空寂不實,如影如雲,無斷無常,無生無滅,無相無貌,無名無字。既無生死,亦無涅槃,一相無相。一切眾生亦復如是。是名總觀諸法實相。
受念處,觀苦、樂、不苦不樂三種受皆空,苦受、樂受,猶如幻化,無有定相,故應安忍,遇順逆之緣,不應嗔喜,應如大地、虛空,無憎愛心。不苦不樂受亦復如是:若無苦樂,則無不苦不樂。一切受皆無常生滅,不曾暫停,求不可得。如是觀時,即無三受,得三解脫。無一切受,即是涅槃,涅槃亦不可得。如是觀修,能斷除諸苦之因,證得涅槃,證悟「一切眾生從本來,無生無滅無縛解,五陰如性非明暗,凡夫與佛無一二」。
心念處,念三界虛妄,皆心所作,即觀此心從何處生,無論從身內、身外及內外之中間覓求心的實體,皆不可得。如是觀察,不見有內入心、外入心、內外入心,不見有五蘊中心、十八界中心,了知此心空無有主,無相貌,不從緣生,不從非緣生,亦非自生。所觀心及能觀之心,皆念念生滅,念念相亦不可得,故實際並無心的實體生滅。自心如此,他心亦然。又觀心性無有自性,無有相貌,畢竟無心,亦無不見心。偈云:
內心外心中間心,一切皆是心心數,
心性清凈無名相,不在內外非中間。
不生不滅常寂然,非垢非凈非明暗,
非定非亂非緣慮,非動非住非來去,
非生非死非涅槃,非斷非常非縛解。
非如來藏非凡聖,不了名凡了即聖。
法念處,遍觀善法、不善法、無記法三大類法,及內法(六情)、外法(六塵)、內外法(六識),十二因緣,一一皆緣起而空。如眼見色時,即應觀察:空、明、根、塵、意識妄想和合,共生眼識,見眾色像,假名為眼。復觀何者是眼,若空是眼,空無色、無對、無所見故,不應是眼。若明是眼,無根無覺無所知故,不應是眼。若根是眼,空、明未現時睹不見色,空明現時,眼根未破的盲人亦不見色。當知空明及根,都無有眼。若色是眼,色性無知,不能自見。即便根塵相對,若空、明不現,意識不注意,亦不見色。若意識是眼,則盲瞎之人意根未壞,應能見色。即不盲有眼,意識正常之人,眼不對境時,亦不能見色。如是一一觀察眼見色生眼識的諸因緣,定知一一因緣皆非眼,不見眼始來處。
又,眼見色時,即反照觀察,內求覓眼,誰能見色?何者是眼?從何處生?如是觀時,都不見眼,亦無生處。復觀色從何處生,誰使之來,不見生處,亦無使來者。眼、色皆如空中影、如夢所見,如幻化,無生無滅。耳聞聲、鼻嗅香、舌知味、身受觸、意知法時,皆作如是觀,見六識為枝條,心識為根,無明為本,隨緣生六識,六識緣行起善惡業,隨業受報六道。如此觀六根空無主,觀十二因緣,即悟諸法畢竟空。觀妄念心無生滅,即斷無始無明。
慧思十分重視神通,認為由修四念處,可以深入四禪八定,及火一切處、地一切處、風一切處、水一切處等三昧,發五神通。如修身念處,觀自身四大如空如影,復觀外四大如影如空,常念己身作輕空想,舍粗重想,久修熟練,能得神足通,飛行無礙。修九想、十想,觀身不凈,及觀氣息生滅出入空無障礙,亦能獲得如意神通、天眼通。修受念處,可得宿命通;修心念處、法念處,可得他心通、道種智,乃至獲得佛果八大自在我、十四變化心,能離五欲、除五蓋、斷十纏,證涅槃。並解說由修四念處入定、發通,以神通智慧度化眾生的方法。
隨自意三昧,出於《大般若經》,原譯「覺意三昧」,為菩薩所修百八三昧之一,方法是任何時處以般若正見觀照自己的心意活動,所謂「念起即觀」,時時刻刻保持對自心的明覺,這本是《阿含經》中佛所說修持的基本功。慧思《隨自意三昧》強調「菩薩最初應先學隨自意三昧,此三昧若成就,得首楞嚴定」,對這種三昧的具體修法作了詳盡的陳述。其方法是行住坐卧「四威儀」中,觀未念、慾念、念、念已「四運心」皆空不可得,體證自性清凈心。
如站立時,諦觀身空,頭頸胸腹等如空中雲,氣息出入如空中風,身色虛妄如空中花。先由觀息修起,觀息出入處所,見其無源無生,亦無能知見無生者。息由心故有,心為主宰。諦觀此心在何處,從頭到足,從皮至髓,身內到處皆不見心,身外四方上下遠近亦不見心。又觀誰能觀心,亦不見能觀者,心無相貌,亦無名字,是名觀心實相。又以如芭蕉、如水沫、如水泡、如影、如虛空五相觀身,明見此身如空中花,畢竟空寂,無生無滅。復觀自身如凈琉璃,空無所有。知此身中六情無主,身外六塵無形,中間六識無相,無十八界。一切五蘊及心性畢竟空寂,無有生滅。坐時、行時、卧時,飲食時,亦常作如是觀。如此觀修,能具足六波羅蜜,發諸神通。
慧思所傳三昧中最圓頓者,為法華三昧。《法華經安樂行義》謂若證法華三昧。眾果悉具足,猶如蓮花,一花成眾果。不似鈍根菩薩修對治行,必須漸進,地地別修,證非一時。法華菩薩「一心一學眾果普備,一時具足,非次第入」,是名一乘眾生、利根菩薩,經中所謂「正直舍方便,不修次第行」者。慧思特別講了《法華經》中的四種安樂行:正慧離著安樂行、無輕贊毀安樂行、無惱平等安樂行、慈悲接引安樂行,大旨是在社會生活中不著一切,平等看待一切眾生,忍諸讚譽毀謗,不起煩惱。又有兩種安樂行:第一無相行:
一切諸法中,心相寂滅,畢竟不生,故名為無相行也。
修行此者,不分別諸相,心與實相之無相相應,常在一切深妙禪定,此定與一般四禪八定不同,不依止欲界,不住色界、無色界,畢竟無心想,故亦名無想行。
第二有相行,乃《法華經》普賢勸發品所示,不修禪定,若坐若立若行,唯一心專念《法華經》,精進不卧,如救頭然。若不顧身命修行成就,即見普賢菩薩乘六牙象王,以金剛杵擬行者眼,滅障道罪,令得眼根清凈,得見釋迦佛及七佛,復見十方三世諸佛。見佛後,在諸佛前五體投地,至心懺悔,得總持陀羅尼、旋陀羅尼、法音方便陀羅尼三種陀羅尼,具足菩薩慧眼、法眼、佛眼。修此三昧,或一生成滿,極遲者三生亦得成就。若顧惜身命,貪著四事供養,不能勤修,則經劫亦不能證得。
此外,《大乘止觀法門》卷四還說了分別性、依他性、真實性三性的止觀法,對智顗所傳從假入空、從空入假、中道第一義諦三觀有直接影響。
(待續)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