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元御教導中醫如何平衡陰陽

五味學苑 公眾號內回復「課程」領取內經、傷寒課程教材

五味學苑 公眾號內回復「傷寒」領取傷寒論講座全集(視頻)

五味學苑 公眾號內回復「內經」領取內經講座全集(視頻)

五味學苑 公眾號內回復「唯象」即可得到唯象中醫學講座全集(視頻)

傷寒論治鼻炎的理法方葯

來自五味學苑

03:11

《內經》(陰陽應象大論篇第五)曰:「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於本」。

所謂「治病必求於本」,就是本於陰陽,《內經》曰:「善診者,察色按脈,先別陰陽」,治療疾病的總原則就是平衡陰陽。如何平衡陰陽?黃氏在《天人解》中曰:「陰陽,不過中氣所變化耳」 「中氣者,陰陽升降之樞軸,所謂土也」。 陰虛陽虛的本質是中氣之衰敗。

大自然的植物生長,首先種子發芽必須有水分與適宜的溫度,而發芽後的生長,必須靠吸收土壤的營養才能生長,自然之理。

五行之火為木所化,而木生於水,癸水中含有陽是為溫泉,能使木發芽,而木之生長必須依靠脾土提供營養,木才能生長,升而化火,變成了心陽。五行之水為金所化,辛金之降須靠戊土下降,因此中氣者,陰陽升降之樞軸,升降之能量。

黃氏曰:「中氣升降,是生陰陽,陰陽二氣,上下回周「,「清陽生髮於木火(編者按:木生火,陽為木所化),則不至於下陷,濁陰收藏於金水(編者按:金生水,陰為金所化),則不至於上逆」。

「而清氣之左升,賴乎陰中之陽生,陽生則浮動而親上,權在己土,濁陰之右降,賴乎陽中之陰生,陰生則沉靜而親下,權在戊土。戊己升降,全憑中氣,中氣一敗,則己土不升而清陽下陷,戊土不降而濁氣上逆,此陰虛陽虛所由來也」。

編者按: 陰虛陽虛的根源是中氣衰敗,陰陽的升降是「上下回周」運動,不是圓運動,黃氏創立了升己土以補陽,降戊土以補陰之法!

陰虛黃氏認為:陰虛是「胃土不降,金水失收藏之政」「陰盛於下而生於上,火中之液,是曰陰根

(編者按:何謂「陰盛於下而生於上」?癸水原由肺金下降所化,「肺為水之上源」,因此陰根在上)。陰液滋息,爰生金水,陰性沉靜,其根一生,則沉靜而親下者,性也,是以金收而水藏。而金水之收藏,全賴胃土之降,胃土右降,金收於西而水藏於北,陽氣蟄封,此木火生長之根本也。胃土不降,金水失收藏之政,(編者按:肺氣性肅降,戊土不降,肺無下降之路,故肺氣之下降,「全賴胃土之降」)君相二火泄露而升炎,心液消耗,則上熱而病陰虛」。

「人知其金水之虧,而不知其胃土之弱」

(編者按:「人知其金水之虧」,歷代中醫只看見陰虛之人的上熱之症,咽干舌燥,小便短黃,舌紅少津少苔,而不知道金水之虧的原因是肺胃不降,緣戊土不降,金無下降之路,癸水為辛金所化,金不能下降化水,故致金水之虧)。胃以陽體而合陰魄,旺則氣化而陰生。以氣統於肺而實化於胃,肺氣清降,而產陰精,即胃土之右轉而變化者也。是宜降肺胃以助收藏,末可徒滋心液也」。

黃氏認為治療陰虛,「宜降肺胃以助收藏,末可徒滋心液也」

( 編者按:未可,不可以用滋陰瀉火之法,用滋陰瀉火之法滋補心液是徒勞無益的)。黃氏創立治療陰虛的地魄湯,為什麼取名「地魄湯」?「地」為陰,《內經》(六節藏象論篇第九)曰:「肺者,氣之本,魄之處也」,陰精為「魄」即辛金所化,故取名「地魄湯」。

《地魄湯》

制半夏三錢、北五味一錢(研)、麥冬三錢(去心)、芍藥三錢、元參三錢、牡蠣三錢(煅,研)、甘草二錢(炙)

黃氏曰:「水為陰,而陰生於肺胃,胃逆而肺金不斂,君相升泄,則心液消亡,而陰無生化之源。麥冬、芍藥,雙清君相之火,半夏、五味,降攝肺胃之逆,元參清金而益水,牡蠣斂神而藏精」,炙草培土升脾陽,以助降胃逆。

黃氏還告誡:「若熱傷肺氣,不能化水,則用人蔘、黃芪,益氣生水,以培陰精之原。此補陰之法也」。

編者按:黃氏治療陰虛的地魄湯,才是治本之方!歷代中醫補陰運用滋陰瀉火之法,並且說:補陰須在補陰葯中加點補陽的葯,是陽中求陰,而黃元御認為補陰「宜降肺胃以助收藏」,並且加益氣的人蔘、黃芪,肺主氣,金生水,黃元御用益辛金之氣而生水,以培陰精之原,此是真正的補陰之法,治本之術!。

陽虛

黃氏認為:陽虛是「脾土不升,木火失生長之政,一陽淪陷,腎氣凘亡」

黃氏曰:「陽盛於上而生於下,水中之氣,是曰陽根(編者按:何謂「陽盛於上而生於下」?

心陽在上,而心陽由水生之木所化,所以說陽根在下,在癸水,腎為火之陽根)。陽氣長養,爰生木火。陽性浮動,其根一生,則浮動而親上者,性也,是以木生而火長。而木火之生長,全賴脾土之升,脾土左升,木生於東而火長於南,純陽之位,陰氣萌滋,此金水收藏之根本也。脾土不升,木火失生長之政,一陽淪陷,腎氣凘亡,則下寒而病陽虛」。

「人知其木火之衰,而不知其脾土之弱」

(編者按:歷代中醫只知道木火之衰,只看到腎陽虧虛之癥狀,而不知道木火之衰的根源是脾土的虛弱,己土不升,木無上升之路,陽為木所化,乙木不升,火無化源)。脾以陰體而抱陽魂,旺則血生而神化。以血藏於肝而實生於脾,肝血溫升,而化陽神,即脾土之左旋而變化者也。是宜升肝脾以助生長,未止徒溫腎氣也」。

黃元御認為治療陽虛,「是宜升肝脾以助生長,未止徒溫腎氣也」

( 編者按:止,僅僅,只,治療陽虛,僅僅補陽是不夠的)。應該用升肝脾的方法以幫助陽氣之生長,而不是僅僅單溫補腎陽。黃元御創立了治療陽虛的:天魂湯,為什麼取名「天魂湯」?天為陽,《內經》(六節藏象論篇第九)曰:「肝者,罷極之本,魂之居也」,陽神為「魂」即乙木所化,故取名「天魂湯」。

《天魂湯》

茯苓三錢、甘草二錢、乾薑三錢、附子三錢、桂枝三錢、人蔘三錢。

這個方子,就是黃芽湯加桂枝、附子,所以說黃芽湯是黃氏群方之祖。

黃氏曰:「火為陽,而陽升於肝脾,脾陷而肝木不生,溫氣頹敗,則陽無生化之原。脾陷之根,因於土濕,土濕之由,原於水寒。甘草、茯苓,培土而瀉濕,乾薑、附子,暖脾而溫腎,人蔘、桂枝,達木而扶陽。」

「若肝血虛弱,不能生火,則用歸、地、首烏,以培陽神之原。以火清則神發,血者,神魂之母也」。

歷代中醫治療陽虛,都是堆砌大量溫補腎陽之葯,還須在補陽的葯中加補陰的葯,說是陰中求陽。而黃氏補陽「是宜升肝脾以助生長」,並在扶陽的葯中加補血的葯,陽虛是因為「肝血虛弱,不能生火」,血為陰,「血者,神魂之母也」,黃元御用滋補肝血,「以培陽神之原」。中醫理論是木生火,肝血虛弱,不能生火,所以陽虛,用滋補肝血之法「以培陽神之原」,用中氣之升降理論平衡陰陽,仍是治本之術!黃元御的用藥更符合中醫藥理論。

《編者按》:(《素問.至真要大論》王冰注)「壯水之主,以制陽光」, 「益火之源,以消陰翳」,這是歷代中醫共識的經典之言,如何理解這二句經典之言?歷代中醫認為:「壯水之主,以制陽光」,是用滋陰壯水之法,以抑制陽亢火盛,「益火之源,以消陰翳」,是溫補腎陽,消除陰寒,而黃元御卻說,「壯水之主,以制陽光」,水為金所主,用補肺氣之法,以培陰精之原; 「益火之源,以消陰翳」,黃元御認為,木為火之源,黃元御用滋補肝血之法,以「以培陽神之原」。編者認為黃氏的平衡陰陽之法,才是治本之術,黃元御真正讀懂這二句經典之言的真正含義。

黃元御嚴厲批判朱丹溪的滋陰瀉火論,通觀《四聖心源》全文,黃元御並不是不補陰,只補陽?完全不是,通觀《四聖心源》之組方用藥,都是解決人體的升降平衡陰陽,用茯苓、甘草、乾薑濕中瀉濕以升己土即為補陽,黃元御《四聖心源》全書共131個方子,用茯苓、甘草的,共82個,佔63%,以瀉濕溫陽為主,大家臨床上組方用藥先寫上茯苓、甘草,你用對了63%,當然臨床需要辨證是不是有脾濕。用半夏、五味以降戊土即為補陰,131個方子中,用半夏的,共有39個,佔30%,黃元御組方用藥都是平衡陰陽。

黃氏補陰是「宜降肺胃以助收藏」,陰為金所化,金為水之主,益氣生水,「以培陰精之源」, 即是「壯水之主,以制陽光」。黃元御反對的是用滋陰瀉火之法去補陰,而不是不能補陰。

黃元御反對的是用滋陰瀉火之法去補陰,而不是不能補陰。

黃元御告誡我們:「夫純陽則仙,純陰則鬼。陽盛則壯,陰盛則病。病於陰虛者,千百之一,病於陽虛者,盡人皆是也。後世醫術乖訛,乃開滋陰之門,率以陽虛之人而投補陰之葯,禍流今古,甚可恨也」!

黃元御說「病於陰虛者,千百之一」,我理解是純粹的陰虛「千百之一」,絕大多數患者是陽虛或是陰陽兩虛。滋陰之法濫用,造成嚴重的後果,甚至造成患者死亡。當代滋陰的六味地黃丸之泛濫成災是不是值得大家反省?「率以陽虛之人而投補陰之葯,禍流今古,甚可恨也」!黃元御憎恨的是「率以陽虛之人而投補陰之葯」,滋陰之法的濫用!

黃元御的「悟」是顛覆性的,悟出了《內經》、《傷寒論》的精髓:「 中氣者,陰陽升降之樞軸」,「陰陽即中氣之沉浮」, ,「陰陽,不過中氣所變化耳」, 「 胃陽衰而脾陰旺,十人之中,濕居八九而不止也」,「胃主降濁,脾主升清,濕則中氣不運,升降反作,清陽下陷,濁陰上逆,人之衰老病死,莫不由此,

《編者按:「人之衰老病死」的原因是「濕則中氣不運,升降反作,清陽下陷,濁陰上逆」,即陰陽失去平衡》,以故醫家之葯,首在中氣」。

人體陰陽升降之動力來源於中氣,作為中醫掌握人之中氣,就掌握了人體之樞軸,就掌握了人體之全局。因此黃氏告誡中醫:「醫家之葯,首在中氣」,「 中氣升降,是生陰陽」,中氣之治就是必須平衡陰陽。黃元御揭示了陰陽之本質,「陰陽不過中氣所變化耳」是黃元御醫學理論的精髓!黃元御是不是真正讀懂了《內經》、《傷寒論》?

黃元御臨床辨證、組方、用藥都是平衡陰陽。黃元御的理論就是平衡陰陽。黃元御治病達到了中醫治病的最高境界!


推薦閱讀:

胡希恕先生與姚荷生先生的主要著作
腸胃不好 9種食物助你養腸胃
2018,中醫師承跟師學習5年還是3年
李國民:2018年頸椎病可以自己慢慢恢復嗎?
別吵了,正確認識中醫看完這篇就夠了

TAG:中醫 | 平衡 | 陰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