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第一則徵婚廣告

在信息化程度越來越高的今天,利用媒介徵婚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兒。近年來,網路婚介佔據了婚介市場的大半江山,類似「非誠勿擾」那樣的「徵婚秀」甚至成了最走紅的電視節目。而回顧歷史,媒體上那些最早徵婚廣告的出現,無不伴隨著社會的巨大變遷和人們思想觀念的深刻變化。

  

  中國媒體上的第一則徵婚廣告刊登在1902年6月26日的《大公報》上。第一則徵婚廣告登出後就引起兩種相反的回應,一是在當年的7月27日《中外日報》轉載了這則廣告,並加了一個標題《世界最文明之求婚廣告》,暗示出對此的贊成之意。二是當時中國著名的女權運動領袖林宗素女士見到這則廣告後,給《中外日報》寫信猛烈抨擊此事,站在女性的立場上,重點指出這則廣告中只提對女性要求的大男子主義思想。

  

  新中國成立後,我國第一個在報刊徵婚的是四川江津縣丁乃鈞。王潤澤撰寫的《新中國的徵婚第一人》一文做了詳述。

  

  1981年1月8日,《市場報》上刊登了新中國的第一則徵婚啟事:「求婚人丁乃鈞,男,未婚,四十歲,身高1米7。曾被錯劃為右派,已糾正。現在四川江津地區教師進修學院任數學教師,月薪四十三元五角。請應求者來函聯繫和附一張近影。」這在今天看似一則很普通的徵婚啟事,然而在改革開放之初的中國,還真是一樁破天荒的大事。

  

  1979年,剛剛揭掉「右派」帽子的丁乃鈞,被安排到永川的教師進修學院當數學老師。當時他已經快40歲了,丁乃鈞的最大心愿是找個終身伴侶,然後一起回江蘇老家安家。丁乃鈞提筆給《人民日報》的編輯寫了封長信,希望能為他登一則徵婚廣告。第二天一早,丁乃鈞投完信件就去上課,但課沒上完,丁乃鈞就後悔了。下課後,丁乃鈞趕到郵局想收回信件,但郵車已經開走。

  

  這封信被送到了《人民日報》。當時的編輯趙立回憶說,丁乃鈞給《人民日報》出了個難題。1949年以來,中國還沒有報刊公開刊登徵婚啟事的先例。況且,丁乃鈞剛摘掉「右派」帽子,「政治影響一時難以消除」。但《人民日報》的編輯們經過討論,認為丁乃鈞的事,絕不是個別現象,應該支持徵婚這件「新生事物」,「為百姓做點實事」。不過,啟事並沒有刊發在《人民日報》上,而是登在人民日報社旗下剛創辦不久的《市場報》上,而且放在一個不太醒目的位置上。就這樣,新中國第一則徵婚啟事誕生了。

  

  丁乃鈞的徵婚啟事在四川江津引起了轟動,丁乃鈞成了一個有爭議的人。支持者說,丁乃鈞膽子大,新潮;反對者說,丁乃鈞給社會抹黑、污染社會主義風氣,是「流氓、惡棍」。三個月後,廣州一家文摘小報摘錄了這則徵婚啟事後,全國媒體開始轉載,在全國引起了巨大的反響。

  

  當時,丁乃鈞收到460多封應徵信件。後來,丁乃鈞與一位29歲的吉林張姓姑娘互通了一段時間信件,並於當年年底結婚。1983年,丁乃鈞和妻子一起調回江蘇老家的小縣城。

  

  丁乃鈞的徵婚啟事被看作改革開放的象徵,新華社就此對外發了英文通稿;隨後,路透社、朝日新聞、美聯社、巴黎電台等外媒也陸續播發,報道把徵婚啟事上升到政治的高度,被認為是中國改革開放的象徵。  (摘自《北京日報》)
推薦閱讀:

國窖1573有什麼廣告語?
格調遇見品味,才會裝飾出更出彩的蝸居
《因為愛情有多美》中植入的廣告,有哪些?
吳寒笛:為什麼花費百萬的廣告,總是蠢得讓人想報警!
購伽途GT有禮品

TAG:中國 | 廣告 | 徵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