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綠茶品飲與綠茶茶具

綠茶品飲與綠茶茶具

綠茶品飲與綠茶茶具1:瓷杯品綠茶

  瓷杯品綠茶適於泡飲中高檔綠茶,如一、二級炒青綠茶、珠茶綠茶、烘青綠茶、曬青綠茶之類,重在適口、品味或解渴。一般先觀察茶葉的色、香、形後,入杯沖泡。可取「中投法」或「下投法」,用95--100℃初開沸水沖泡,蓋上杯蓋,以防香氣散逸,保持水溫,以利茶身開展,加速下沉杯底,待3—5分鐘後開蓋,嗅茶香,嘗茶味,視茶湯濃淡程度,飲至三開即可。這種泡飲法用於客來敬茶和辦公時間飲茶較為方便。

  杯泡法,茶葉與水的比例,因人口味而定,一般以200cc水泡3克茶為適中。喜濃飲者可略多加茶,喜淡飲者可略少加茶。

  綠茶品飲與綠茶茶具2:玻璃杯品綠茶

  玻璃杯泡綠茶,適於品飲細嫩的名貴綠茶,便於充分欣賞名茶的外形、內質。

  泡飲之前,先欣賞干綠茶的色、香、形。取一杯之量的茶葉,置於無異味的潔白紙上,觀看茶葉形態。名茶的造型,因品種不同,或條、或扁、或螺、或針……欣賞綠茶製作工藝,察看綠茶茶葉色澤,或碧綠,或深綠,或黃綠,或多毫……,再干嗅綠茶中香氣,或奶油香,或板栗香,或鍋炒香,或不可名狀的清鮮茶香……充分領略各種名茶的地域性的天然風韻,稱為「賞茶」。然後進入沖泡。

  採用透明玻璃杯泡飲細嫩名綠茶,便於觀察茶在水中的緩慢舒展、遊動、變幻過程,人們稱其為「綠茶舞」。泡綠茶的具體操作,可視綠茶條的鬆緊不同,分別採用兩種沖泡法,一是沖泡外形緊結重實的名茶,如龍並綠茶、碧螺春綠茶、都勻毛尖綠茶、蒙頂甘露綠茶、廬山雲霧綠茶、福建蓮芯綠茶、凌雲白毫綠茶、涌溪火青綠茶、高橋銀峰綠茶、蒼山雪綠綠茶等,可用「綠茶上投法」。即洗凈茶杯後,先將85—90℃開水沖入杯中,然後取綠茶投入,一般不須加蓋,綠茶茶葉便會自動徐徐下沉,但有先有後,有的直線下沉,有的則徘徊緩下,有的上下沉浮後降至杯底;干綠茶吸收水分,逐漸展開葉片,現出一芽一葉、二葉,單芽、單葉的生葉本色,芽似槍、劍,葉如旗;湯麵水氣夾著茶香縷縷上升,如雲蒸霞蔚,趁熱嗅聞茶湯香氣,令人心曠神怡;觀察茶湯顏色,或黃綠碧清,或乳白微綠,或淡綠微黃……隔杯對著陽光透視,還可見到湯中有細細茸毫沉浮遊動,閃閃發光,星斑點點。綠茶茶葉細嫩多毫,湯中散毫就多,此乃綠茶嫩茶特色。這個過程稱為濕看欣賞。

  待綠茶茶湯涼至適口,品嘗茶湯滋味,宜小口品啜,緩慢吞咽,讓茶湯與舌頭味蕾充分接觸,細細領略名綠茶的風韻。此時舌與鼻並用,可從茶湯中品出綠茶嫩茶香氣,頓覺沁人心脾。此謂一開茶,著重品嘗茶的頭開鮮味與綠茶茶香,飲至杯中綠茶湯尚餘三分之一水量時(不宜一開全部飲干),再續加開水,謂之二開綠茶。如若泡飲茶葉肥壯的名綠茶,二開綠茶湯正濃,飲後舌本回甘,餘味無窮,齒頰留香,身心舒暢。飲至三開,一般茶味已淡,續水再飲就顯得淡薄無味了。

  二是泡飲茶條松展的名綠茶茶,如六安瓜片綠茶、黃山毛峰綠茶、太平猴魁綠茶、舒城蘭花綠茶等,如用「上投法」,綠茶茶葉浮於湯麵不易下沉。可用「中投法」,即在干綠茶欣賞以後,取綠茶入杯,沖入90℃開水至杯容量的三分之一時,稍停二分鐘,待干茶吸水伸展後再沖水至滿,此時綠茶茶葉或徘徊飄舞下沉,或游移於沉浮之間,觀其茶形動態,別具茶趣。其他各項欣賞、品飲如前。

  泡飲細嫩名綠茶茶,如用不透明的白瓷杯,當然亦可,但不能透視綠茶在杯中變化全貌,不能充分領略綠茶湯中茶趣,是一不足。

  綠茶品飲與綠茶茶具3:茶壺泡綠茶

  一般不宜泡飲細嫩名綠茶茶,因水多,不易降溫,會悶熟綠茶茶葉,使綠茶茶葉失去清鮮香味。壺泡法適於沖泡中低檔綠茶,這類茶葉中多纖維素,耐沖泡,茶味也濃。泡茶時,先洗凈壺具,取綠茶入壺,用100℃初開沸水沖泡至滿,3—5分鐘後即可酌入杯中品飲。飲茶人多時,用壺泡法較好,因不在欣賞茶趣,而在解渴,或飲茶談心,或佐食點心,暢敘茶誼。

  客來敬茶是我國各族人民共同的禮節,敬客一般以杯泡法較為隆重。壺泡綠茶法,相對而言有些粗俗。有些地區,為表達敬客心意,還在綠茶中放糖調飲,以示甜甜蜜蜜。
推薦閱讀:

所謂的粗陶,冰裂杯,低溫釉茶具,用來喝茶,會析出有害物質損傷身體嗎?
新買的紫砂杯如何去窯火?
茶席風景:賞茶荷
中國古代茶具的演變如何?

TAG:綠茶 | 茶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