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的山水畫畫的好 我只服國畫大家林德坤
當代誰的山水畫畫的好?這個每個人心中的評判都是不一樣的,比如一千個人心中就有一千個紅樓夢,所以最好的未必自己就認可。當代國畫名家中,論喜愛我只服這位畫家林德坤。什麼樣的山水畫是真正意義上的好畫?好畫是能夠經受歷史考驗的……要具有極其鮮明的風格;具有一定的作畫難度;既可抒發主觀情懷,又不失基本的真實;有特殊的情感,表達的東西應該與以往已經成名的任何藝術家都不同。
畫品即人品。國家畫院林德坤在國畫創作中最注重意境情感的表達,他的作品,以直面生活、感受自然、體驗造化為突出特點,捕捉自然的清新、蓬勃與蒼鬱的生命氣象,在經過心靈的過濾與提煉中,把客觀世界的山水物象轉換為以主觀情懷為特點的山水意想符號,在重構中形成自己的風格面貌,具有自家鮮明的風格特點,這大抵也是他之所以成名的一個重要原因吧。
【林德坤】男 1969年12月生 河南省鄭州市人、 本科學歷、 畢業於中央工藝美院環境藝術設計系、國家註冊高級室內設計師、中國建築裝飾協會會員、榮獲多項大獎,在常年藝術設計工作中,勤練書法、繪畫、摹古吸今、筆耕不輟、多次參加全國美展並獲獎、中國國家畫院阮榮春工作室畫家、中國美術家協會河南分會會員、鄭州市美術家協會會員、中華金絲書畫藝術研究院副院長、中國書畫名家聯合總會會員、鍾繇書畫院院務委員。
其山水畫,追求宋畫的精密逼真和文人畫的意境營造,章法謹嚴,刻畫細微,筆墨蒼勁,境界開闊,用筆雄強穩重,在水墨設色上參以山水西畫光影效果,以寫實來抒情,富有請情畫意,體現了悠遠的傳統意蘊與深沉的生命體驗。下邊就讓我們一起欣賞林德坤的山水畫真跡!
林德坤國畫作品欣賞一、
國畫大師林德坤山水畫作品《山河頌》
林德坤的山水畫在自己預設的藝術功能中,踐行了自己的理想,生髮出藝術的感染力。在「道法自然」中求索「逸品」的旨意,分明貫穿於他的山水畫創作中,使他的作品不落俗套,而彌布著一種潤人肺腑的清逸之氣。看他的畫既能產生真實感、親近感,又可感知內在的精神和筆墨性情。細心的觀賞者會從中品味出沈周的老到、石濤的豪放、黃賓虹的厚密、傅抱石的洒脫。
林德坤國畫作品欣賞二、
國畫大師林德坤山水畫作品《西邊小景》
林德坤善用墨法,枯濕濃淡兼施,尤其喜歡用濕筆,通過水墨的滲化和筆墨的融和,表現出山川的氤氳氣象和深厚之態。運筆酣暢流利,多方拙之筆,方園結合,秀拙相生,墨氣淋漓,近實遠虛,空間感極強。其以澹墨渲染出陰陽向背,筆法粗獷。結構上看似簡單,而實具奇特險勁的效果,當從實景寫生中來,透露出林德坤不拘一格的山水畫創作的個性。此作藝術價值極高,可做中長期投資收藏。
林德坤國畫作品欣賞三、
名家字畫作品 林德坤寫意山水畫《雲壑萬里》
雲壑松林、萬里河山。作品清新透明、水墨融和、視覺開闊、立意高遠,蘊含無限生機。林德坤作品中既透出中國傳統山水的文氣之風,又蘊含現代國畫的清新格調,畫風雅緻豐富,給人親臨其景、陶醉其中的感覺,令人神往。
透過《雲壑萬里》這幅作品,我們說看到的不僅僅是林德坤先生精湛的畫藝,還將我們帶入到這風景宜人的山水之中。山之秀麗、水透清音,堪稱山水畫之精品佳作。此作品掛於辦公室或客廳,給您的居室增加藝術氛圍和風水靈氣。同時,林德坤作品升值強勁,是個人收藏的精選佳作。
林德坤國畫作品欣賞四、
當代國畫大師林德坤寫意山水畫作品《觀瀑圖》
山亮水滴千秋不斷,石上清泉萬古長流。此畫採用高遠構圖,圖中峰巒挺拔,險中求夷,樹木豐茂,筆法清秀,淡墨皴擦,罩以花青赭石。山中屋舍,藏於瀑布溪岸邊,遠處小船,有的緩緩而行,有的駐足觀賞,三兩行人駐足觀望瀑布山景,山峰高聳入雲霄,雲海浮動,意境深遠。全圖墨韻潤澤,筆觸勁煉,用筆纖細精密,清新秀逸。
北宋大畫家郭熙把山水比喻為「春山淡冶如笑,夏山蒼翠如滴,秋山明凈如妝,冬山慘淡如睡」,這簡直就是辛棄疾所寫的「我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在與自然顧盼之間,藝術家擬人化了山川湖泊,藝術生命由此與山河大地融為一體。
林德坤的山水畫給人最深的印象便是氣韻生動,山川雄偉秀麗,豪邁剛健,很有氣勢,他擅長把握畫面的整體感。林德坤根據自己的想法和章法構圖的需要,將樹畫在最恰當的位置,給人一種『無限風光在險峰』的感覺。這樣有巧思的作品,正是林德坤幾十年堅持不懈的臨摹、寫生和創作經歷,讓他不僅深諳傳統山水畫里的筆墨內涵和技法精髓,其筆下的山水畫,既有蒼茫、剛勁、沉雄的藝術格調,又有清新、飄逸、秀潤的自然情趣;畫面風格整體渾厚華蘊,氤氳流轉。作為當代一位不可多得的山水畫名家林德坤,絕對是收藏的絕佳之選!
名家林德坤屬於易從網簽約畫家,其作品意境平和寧靜、完美吉祥,於不經意處凝聚著深遠的古意。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發布,不代表今日頭條立場。
推薦閱讀:
※臨王蒙的山水,這些要了解
※當過土匪,做過和尚,四個老婆、情人紅顏一籮筐的國畫大師
※國畫入門教程:蘆葦的畫法
※最貴中國藝術品,九億價值給我們帶來了什麼?
※著名國畫家——李雙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