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期:太極拳中腰胯的力學(下)
第368期:太極拳中腰胯的力學(下)
點擊上方藍色小字↑↑↑↑↑↑↑↑↑↑
關注最專業的太極微信平台
作者/顧傑、王萬賓、郭振興 ⊙ 編輯/張宏婉
導讀:腰胯是太極拳練習過程中的核心部位。本文討論了腰跨的生理構造和腰跨運動的力學原理,從靜態和動態兩個方面分析了松腰和松胯的區別與聯繫,描述了腰跨的合理運動方式和方法。跨的運動方式有立轉、翻轉、旋轉、端胯和升降胯。開合胯是兩腿(髖關節)相對於胯的運動,緊垮是意向的內力運用,圓襠的要領是髖膝跟尖同面。下盤的基本功架是胯腿同面,根據需要可適當微扭,要領是各部位的協調與放鬆,要使內力分布最小。實髖一般低於虛髖,所以弓步一般上體略前傾,坐步一般上體略後仰。
太極拳中腰胯的力學(下)
二十一、實髖低於虛髖
前文說弓步的後髖高於前髖,為什麼?有三個原因。
一是生理的。將弓步中「髖膝跟尖」四點同面的腿簡化成桿件,前腿桿比後腿桿短,前腿桿和胯有一個夾角 ,後腿桿和胯有一個夾角 x,人體上部暫時近似為直線(圖60—62)。兩個夾角的度數依靠胯部肌肉的內力來調整,當兩個夾角相等時(圖60),內力最小,胯最松。圖60中的影子表示上體理想的中正位置,為了靠近這個位置,人的上體會不自主地後仰,形成圖中略微彎曲的虛線狀。該虛線使腰椎、胸椎有一個附加的弧度,而這個弧度是要用內力來維持的。由此可見,圖60的架勢雖然松好了胯,但沒有松好腰(腰以上的整條脊椎)。圖62中的胯水平,上體因此而中正垂直。此時胯的內力較大,所以圖62的架勢雖然松好了腰但沒有松好胯。圖61中的後胯(虛胯)略高於前胯(實胯),整個上體有一個微量前傾,是個既注意松腰又注意松垮的中庸架勢,整體放鬆效果最佳。
二是有關力學內力分布的。外力作用於上體,外力和重力將沿脊椎下傳到胯的中點,通常有垂直分量和水平分量。圖65的胯水平,比較適合於承受垂直分量。圖63的胯多有傾斜,比較適合於承受水平分量。圖64的胯略有傾斜,處於上述兩者之問,是個中庸架,適合承受組合力。即內力分布合理,架勢的極限強度高。
三是有關最大攻擊力的。弓步後胯略高於前胯時導致重心前移。而重心前移可增加最大水平推力(弓步適合於發出推力)。
坐步則宜前髖高於後髖(見《太極拳的腰胯力學(上)》圖17),為什麼?也有三個原因。
一是生理的。將坐步中「髖膝跟尖」四點同面的腿簡化成桿件,前腿桿比後腿桿長,前腿桿和胯有一個夾角 ,後腿桿和胯有一個夾角 ,人體上部暫時近似為直線(圖66--68)。兩個夾角的度數依靠胯部肌肉的內力來調整,當兩個夾角相等時(圖66),內力最小,胯最松。圖66中的影子表示上體理想的中正位置,為了靠近這個位置,人的上體會不自主地前傾,形成圖中略微彎曲的虛線狀。該虛線使腰椎胸椎有一個附加的弧度,而這個弧度是要用內力來維持的。由此可見,圖66的架勢雖然松好了胯,但沒有松好腰(腰以上的整條脊椎)。圖68中的胯水平,上體因此而中正垂直。此時胯的內力較大,所以圖68的架勢雖然松好了腰但沒有松好胯。圖67中的前胯(虛胯)略高於後胯(實胯),整個上體有一個微量後仰,是個既注意松腰又注意松垮的中庸架勢,整體放鬆效果最佳。
二是有關力學內力分布的。外力作用於上體,外力和重力將沿脊椎下傳到胯的中點,通常有垂直分量和水平分量。圖71的胯水平,比較適合於承受垂直分量。圖69的胯多有傾斜,比較適合於承受水平分量。圖70的胯略有傾斜,處於上述兩者之問,是個中庸架,適合承受組合力。即內力分布合理,架勢的極限強度高。
三是有關最大攻擊力的。坐步前胯略高於後胯時導致重心後移。而重心後移可增加最大水平推力(坐步適合於發出拉力)。
弓步和坐步都是虛胯略高於實胯。虛步的兩胯幾乎沒有前後之分,只有左右之分。而胯有繞胯橫線的翻轉功能。因此上體可以前傾,目的是讓重心居於兩腳之間但大部在於實腿上。一般來說,虛步架勢越低,前傾就越多。虛步的虛胯略高於實胯。前面說橫跨步時虛胯略高於實胯。獨立步時虛胯略高於實胯。其實運步時都是虛胯略高於實胯。總之,虛胯略高於實胯這個結論具有普遍性,適用於所有步型和運步。
二十二、胸、胯、腳的方向
打太極拳時上體(胸)要轉向各個方向,上體通過胯,再由腳將力傳於地。胸的方向和兩腳的方向構成一個自然狀態。例如,起勢定式兩腳尖和胸都向南(圖72);左摟膝拗步定式左腳尖向東,右腳尖向東南,胸向東。胸與腳之間有腰、髖、膝和踝關節。膝關節主彎曲,幾乎沒有旋轉功能,踝關節的旋轉功能也不大。胸方向和兩腳方向間的夾角大小主要取決於腰椎和髖關節的旋轉角度。盆骨由左右髖關節連於兩腿和腳,胯腿的方向取決於兩腳的位置和方向。胸通過腰椎連於盆骨,由於腰具有旋轉功能,所以定式或運動中胸的方向不一定和胯的方向完全一致。例如左摟膝拗步定式胯大約向東南,而胸向東。也就是說在太極拳動作中胯和胸在一定範圍內可各有其位。
二十三、端胯
圓檔的動態理解是開髖端胯。胯的姿態有很多,如有松胯、坐胯、落胯、沉胯。本文把「松胯」理解為開髖,而把「坐胯、落胯、沉胯」統稱為端胯。髖關節除能內外旋轉外,還能前後彎曲和左右彎曲,所以胯能翻、旋、轉,也稱翻胯、旋胯、轉胯。而端胯是指在打太極拳時讓胯保持在一個水平面內的運動,即在行架過程中胯部高度基本不變,不能忽高忽低。「端胯」涵蓋了「坐胯」,這裡坐胯就是維持胯高不變。「端胯」涵蓋了「落胯」,這裡落胯不是把胯下降,而是把胯落入一定的高度。(下面會引入「升降胯」的詞條來描述胯高度的變化。)「端胯」涵蓋了「沉胯」,這裡沉胯不是把胯沉下去,而鼓勵放低拳架。這裡沉是沉靜、沉穩、沉得住氣的意思。各人拳架高低應由具體情況而定。高度一旦定了下來,在行架過程中要基本穩定。
端胯的力學含義是將胯穩坐於支撐腿上,胯中線基本垂直於地面。這樣能使上體的重量穩坐於胯上和有效地傳給兩腿,也有利於胯的高度穩定、上體中正、動作自如,腰的旋轉靈活。發勁時胯的高度穩定,不軟塌,能有效地將下盤的支撐力傳給上盤。
前面定義胯中線與腿之間的夾角為胯腿夾角,這個夾角的大小隨胯高及腿的位置而定。胯越高、大腿越垂直於地面,則胯腿夾角就越趨於180度。實腿(主要承重腿)的胯腿夾角由於步型不同,而有差別。例如:寬弓步實腿是前腿,其胯腿夾角如圖76所示;側弓步屈蹲的腿為實腿,其胯腿夾角如圖78所示。比較圖78和圖76可知,儘管兩種步型的胯高一致,但胯腿夾角可以不同。圖77是圖73左側弓步的側視圖。左側弓步左腿承重較多,是實腿,但在圖77的坐標系中胯腿夾角不在「南上」平面內,而是構成一個復角。其胯腿夾角如圖78所示,在南向偏西30度上方構成的平面內。
在運腳過程中容易出現胯時高時低的現象,要特別注意保持此時胯高度的穩定性。因為運腳過程中常是單腿承重,習練者常會因腿部力量不足而不由自主地將承重腿引直,致使胯升高和胯腿夾角變大;而在出腳時為了出得遠一些,又將承重腿引彎,致使胯降低和重心下降,甚至出現夯腳、落腳沉重等不良現象。如能做到端胯,就能在運腳過程中保持胯腿夾角不變,就能在單腿承重時腿不引直、胯不提高、重心高度不變,就能在出腳時重心和胯不降低,落腳輕盈。
如:圖73--76是從側弓步運步到寬弓步的過程,胯的高度是一直保持不變的。圖73到74,重心移到左腳,上體微左轉;從圖74到圖75,單腿承重,出右腳,上體微右轉,出腳轉體時大腿要穩住,保持胯腿夾角不變,讓胯繞通過髖關節的胯中線旋轉;從圖75到圖76,重心移到兩腳問近右腳處,右腿變為實腿,右腿的胯腿夾角由大變小,最後達到定式角度。
由上可見在運步過程中做到端胯有兩個要點:(1)胯高不變;(2)單腿支撐時鎖定胯腿夾角。
二十四、緊胯
緊胯是指實腿用意收緊胯腿夾角,涵蓋通常所說的「收沉胯」。其具體運用情況一般有三種:
一是腳跟點地,抬起腳心腳掌,啟動實腿髖關節的旋轉功能。例如,在從左寬弓步(圖79點劃線腳印)前進一步變到右寬弓步(圖中實線腳印)的實腿轉動過程中(圖79),需要以腳跟為軸將左腿和左腳在原地外撇(圖中弧形箭頭),撇腳前要把腳心腳掌翹起(圖80、81),收緊胯腿夾角。腳一翹,夾角一緊,實腿就能輕鬆繞腳跟和髖連成的軸線轉動,隨之發生腳尖相對於胯(盆骨)的相對轉動。
二是上體支於實腿的髖關節,收緊胯腿夾角,準備其後胯繞髖關節轉動。例如,從左掤定式啟動做右掤時,要先收緊左胯,提右腳同時上體左轉。這裡緊左胯並不運用翹腳來實現,而是有意識地收緊胯腿夾角,以準備接下來的腰胯轉動。胯的轉動依賴的就是實腿髖關節的旋轉功能。
三是上體支於實腿的髖關節,在移動重心之始,收緊髖關節,以準備隨之而來的胯腿夾角的變化。例如,「攬雀尾」中的按式,在啟動時要先收緊右胯(圖82、83),再移動重心和改變胯腿夾角。
二十五、開胯合胯
開胯是外旋髖關節(圖84),合胯是內旋髖關節(圖85)。胯分左右,左、右胯可以獨立開合,也可以同時開合。這裡開合是動詞,表示旋轉的過程和方向。開合又是名詞,表示胯的開合程度。
膝關節幾乎沒有旋轉功能。踝關節主上下轉動功能。踝關節的旋轉功能不是很強,建議在開合胯時不運用這個功能。而且開合胯時同時旋踝,將使腿的自身有一個扭度,這對功架的內應力分布不利。所以開合胯時建議只旋髖,而膝和踝順隨。
開胯時,膝蓋和腳踝跟著外旋,腳尖隨之外擺(圖86)。合胯時,膝蓋和腳踝跟著內旋,腳尖隨之內扣(圖88)。圖87是胯的不開不合狀態,順其自然,即當兩腿站立時腳尖向前,這時髖關節韌帶和肌肉都沒有扭度。胯部的髖關節的旋轉在外形上顯示很不明顯,腳尖的隨轉卻很明顯。如果兩腿都做到「四點同面」,就可以用兩腳尖間的夾角來描述胯的開合程度。圖87的胯開「O」度,圖86的胯大約開了90度,圖88的胯合了大約90度。
因為髖關節能左右彎曲,所以,當兩腿伸直時,兩腳的橫向間距可大可小,卻仍以腳尖向前為自然狀態(圖87和圖89)。楊式太極拳「起勢」的姿勢是肩寬步,兩腳間距一肩寬(圖87),儘管兩腿有一點向兩側的斜度(因為肩寬大於盆骨寬),腳尖仍然向前為自然。
馬步時大腿斜向兩側,腳尖也要斜向為自然。當馬步的跨距較大時大腿的側斜度也大,兩腳尖的斜度也大。要領還是「髖、膝、跟、尖四點同面」。所以馬步時要開一點胯,開胯的程度和馬步的高度及跨度有關。馬步越低,跨度越大,則胯開得越多,腳尖隨之外斜。
寬弓步兩腳尖夾角45度,開胯也是45度,見圖56。窄弓步兩腳尖夾角60度,開胯也是60度。虛弓步兩腳尖夾角45度,開胯也是45度,見圖90。
在訓練中可以將兩腳尖形成的夾角用於檢驗和衡量開胯或合胯的程度。如:楊式傳統太極拳在從「攬雀尾」中的「按」變換到「單鞭」的過程中,右腳內扣,兩腳尖形成45度內夾角,合胯是45度(圖91)。
圖92「玉女穿梭」中有一個承轉步型,其兩腳尖的內夾角為90度,合胯也是90度。圖93是其後視圖。
玉女穿梭中有一個承轉步型的兩腳尖的外夾角為135度,開胯就是135度,見圖94。
可見楊式傳統套路中胯的開合範圍是合90度到開135度,角度變動範圍是225度。
通常人在直腿站立時能將兩腳尖外擺至夾角120度左右(圖95)。芭蕾舞演員經過訓練,能將兩腳尖外擺成一字。對通常人來說這個夾角限度是120度左右。如果兩腳彎曲一點,兩腳尖的外擺夾角略有增加,但增加量有限(圖96)。楊式傳統套路中有幾個動作(例如玉女穿梭)需要開胯135度,己超出了日常範圍。楊式傳統套路中有幾個動作需要合胯90度。這個限度也超出了日常範圍。需要經過訓練來實現這些開合角度。
訓練的方法是適度地拉伸髖關節的韌帶。常用的方法有三種:一是站內外八字;二是兩腿分開趴在地上,再臀部下壓;三是交掌相對盤腿而坐,兩手上下提按兩膝。
這裡介紹一種開胯和合胯同時訓練的簡易的方法:人體中正,雙手扶牆,單腿獨立,另一腿屈膝上提,小腿垂直向下,腳尖下垂(圖98);將提起之腿向內擺動到最大角度,將韌帶向合胯方向拉伸(圖97);將腿向外擺動到最大角度,將韌帶向開胯方向拉伸(圖99);來回擺動數次;換一條腿(髖)訓練。
這個訓練方法可以循序漸進,不會拉傷韌帶。
二十六、升胯降胯
升胯是在垂直方向提高胯的高度,降胯是在垂直方向降低胯的高度。例如「金雞獨立」一式:先把重心移到並保持在左腳,然後伸直左腿提起右腿(圖102、103),這是升胯;重心保持在左腳,然後屈左腿,準備過渡到下一個動作(圖103、104),這是降胯。
二十七、運胯
運胯包括端胯和升降胯,是指胯的移動。運胯的過程通常要求將端胯動作與升降胯動作分開,以利於做到邁步如貓行。例如「金雞獨立」一式:先做端胯,在等高面內將重心移到左腳,並且穩定住(圖100--102);然後做升胯,在垂線上將重心提高(圖102、103)。
二十八、胯的剛體運動
在運動學中,胯可簡化為一個有6個自由度的剛體。胯的剛體運動包括運胯和轉胯。運胯包括端胯和升降胯,轉胯包括立轉、翻轉和旋轉,見下表。
[本文摘自《少林與太極》2015年第8期,由太極禪話慧館(微信號taijihuahui)發表。尊重知識與勞動,轉載請保留版權聲明。]
推薦閱讀:
※祝大家^^元宵節快樂(附:平面問題的極坐標解答)
※清華MOOC有限元課程學習筆記(四)
※霍金沒有真正搞懂量子力學
※減縮積分與數值自鎖
※斷裂力學簡介